📖 ZKIZ Archives


利樂被調查 近6.7億元創單家企業處罰金額第二高

利樂反壟斷案持續超過4年之後,終於有了結果——被處罰近6.7億元人民幣,這是繼去年高通被國家發改委開出近10億元人民幣罰單後的第二高處罰金額,利樂官方聲明認罰。

11月16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利樂集團(下稱“利樂”)有關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依法作出行政處罰,並與今日在工商總局網站公布了處罰判決書。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工商總局認定,利樂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有關規定,構成了該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五)項和第(七)項規定的沒有正當理由搭售、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和其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工商總局責令利樂停止違法行為,包括不得在提供設備和技術服務時無正當理由搭售包材,不得無正當理由限制包材原紙供應商向第三方供應牛底塗布液包白卡紙,不得制定和實施排除、限制包材市場競爭的忠誠折扣;處罰款計6.6772億元人民幣。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2015年2月,高通被國家發改委開出近10億元人民幣罰單。但相比較高通案件中,14個月的調查時間,利樂超過4年的調查周期,創中國反壟斷執法調查時間之最。

北京某負責反壟斷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2008年8月1日中國開始實行發壟斷法至今,早已經進入反壟斷的執法常態化。從執法部門的角來說,執法力度並不受案件涉及企業大小或者案件發生的時間影響。此次,工商總局長達47頁的行政處罰決議書,以及執法機關在調查過程中,實際運用了多種精確科學的辦案工具來處理此案,被認為是執法機構進步的表現。”

公開信息顯示,工商總局根據舉報在2012年對利樂公司立案,2013年7月,對其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予以立案,並組織20個省市工商機關進行調查。到了2014年,國家工商總局方面表示調查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並於當年9月透露,對利樂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已到最後認定階段。

據悉,利樂發源於瑞典,是一個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液體食品包裝設備、技術服務、包裝材料,以及為液體食品生產企業提供生產線設計方案的大型跨國集團。該公司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1979年,利樂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市場累計投資達到37.6億元人民幣。

公開信息顯示,本案當事人包括利樂6家企業。其中利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瑞士註冊登記,是利樂集團的經營總部,負責管理集團全球業務運作;利樂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註冊登記,是利樂集團大中華區經營總部;利樂包裝(昆山)有限公司、利樂包裝(北京)有限公司、利樂包裝(佛山)有限公司、利樂包裝(呼和浩特)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註冊登記,主要從事中國內地市場液體食品紙基無菌包裝設備及技術服務、包裝材料生產銷售相關業務。

針對國家工商管理總局開出的處罰,利樂大中華區總裁殷長勛在其官網公開聲明表示,在為期四年多的調查過程中,利樂公司和國家工商總局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富有專業性和建設性的討論,盡管對結果感到遺憾,但利樂公司接受國家工商總局的處罰決定,並決定不提起上訴。

殷長勛進一步表示:“利樂一貫重視合規經營,嚴格遵守經營所在地的法律法規。自2008年中國實施《反壟斷法》起,為確保合規,利樂對自身的經營行為作出了必要的調整,並相信已達成了合規目標。但遺憾的是,工商總局仍判定利樂中國的某些經營活動違反了《反壟斷法》的規定,我們將采取必要的措施進一步確保合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