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超级大户黄木顺不再孤独 神秘资金尾随泛海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zldx/20080908/08095281538.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1

请听题:联想为什么,泛海凭什么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8/HTML_ELKCRCBMJ6EV.html


【核心提示:在柳传志看来,如果 不改变联想控股治理机制,不对联想控股市场化,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没有控制权,不能操盘决策,那么联想控股就不会灵活,反应就不会迅速,不能适应当下的竞争 环境。联想内部一位人士称,充分市场化,完善的治理结构,全球化竞争,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柳传志今天所作的一切,就是要让联想适应现在,或未来的中国商业系统,甚至未来全球的商业系统。引入泛海是第一步、接下来可能是上市,股份流通。】

从国有到民营的道路上,多年上下求索的柳传志再下一城。

这次,他选择了与相交已久的朋友——泛海集团的卢志强联手。

9月8日,联想控股宣布,泛海集团接手国科控股29%的股份,成为除国科控股、联想员工持股会之后第三大股东。

这么做,联想为什么?业内人士认为,柳传志目前已经将联想集团打造成IT界世界顶级企业,但是巨亏的阴影还需要一步步清理,而其接下来重点要做的就是做大联想控股,使其成为一家以金融、投资为核心,包括地产、能源等在内的多元化公司。引入泛海就是为了有更多的腾挪空间,打好“下半场”。

泛海凭什么?分析人士认为,此前中科院挂牌时列出的苛刻条件,似乎是为泛海专门定做的;卢志强与柳传志也私交甚笃。9月7日,卢志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联想与泛海合作将会产生协同效应。泛海目前在金融、地产、能源方面都有布局。

9月7日,本报记者致电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他刚从外地出差回到北京,劳累加上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声音有些嘶哑。他表示现在说话都困难,再加上准备明天的发布会,不方便接受采访。

目前可以确知的是,联想控股将宣布新的董事会构成,泛海集团将派人进入董事会。

同样可以确知的是,在改制路上经历多次蜕变的联想,以当年的员工持股会为切入口,到如今国有股东持股降至36%,留给柳传志的腾挪空间越来越大。

对柳传志而言,这是开始下半场的重要一步棋筋。

泛海凭什么

说到为什么选择泛海,泛海集团负责投资的副总裁马志军认为这不是偶然的。

他向记者透露,柳传志、卢志强私交甚笃,两人私下除了分享企业管理经验外,还经常交流其他各种问题。

柳、卢是同一代企业家,有着相似的经历,甚至有类似的身份:都是工商联副主席,卢志强是政协常委,柳传志是人大代表,柳传志创业25年,卢志强创业20年。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与爱好。

这次国科控股出售联想控股股权,给了他们更进一步合作的可能。马志军透露,由于国科控股对于受让者要求严格,特别是要求接牌者在金融、地产、新能源等方面均有布局,因此最终摘牌的企业只有泛海集团一家,没有其他竞争者。

按照北京产权交易所相关规定,对即将交易的国有资产进行挂牌后,进行20天的价格公布,有资格,愿意摘牌的都可参与摘牌。国科控股出售这部分联想控股股份后,仍然是第一大股东。

马志军告诉记者,泛海集团在地产、金融、能源方面都有布局。在地产领域,泛海集团在湖北、浙江、上海、深圳都有大量土地储备。目前,除北京东单附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民生金融中心外,旗下地产业务均归属泛海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泛海建设。

“与其他地产公司相比,泛海集团许多土地都是实行‘招拍挂’以前获得的,价格便宜。”马志军说。

1998年,泛海集团的地产业务主要集中于山东省。1998年其收购南油物业后,地产业务上市,随即开始全国大规模拓展。

卢志强以其擅长的资本腾挪术,在金融领域也早有布局。泛海集团旗下金融资产包括民生银行、海通证券、民生证券、民生人寿、民生典当、民生保险经纪、广西北部湾银行。卢志强是民生银行最早的发起人,早于张宏伟、刘永好等人。在海通证券,卢志强任董事,同时任民生人寿副董事长。

以金融企业股权为抵押,为地产业务的发展获得大量资金,这曾是卢志强做大的秘诀之一。

看中了新能源巨大潜力,卢志强也果断切入。泛海集团在内蒙古包头投资了一个煤化工项目,首期投资超过6亿元,接下来将会有更大规模的投资。包头项目主要是煤制甲醇项目。甲醇是最基础的化工原料,但泛海集团最看重的,是甲醇作为新能源的产业潜力。

马志军认为,甲醇经过加工后,可以代替汽油、柴油,是未来的新能源方向,与金融、地产一样、新能源是泛海集团重点关注的方向。

在这三个领域的运营,使泛海完全符合国科控股的挂牌要求,同时也与联想控股目前重点业务领域相合,除神州数码与联想集团外,联想控股旗下资产分别为联想投资、弘毅投资、联想直投、融科置地。前三者为投资公司,新能源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联想投资了许多新能源项目,但有些是前期投资,有些是股权投资,比较低调,不为外界所知。”马志军透露。

卢志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今后,联想控股与泛海集团将在上述领域产生协同,联想控股在上述领域的目标与泛海集团十分一致。

联想为什么

而对于联想来说,引入泛海是联想控股未来发展的第一步。

金融、投资,将是柳传志在人生的下半程关注的重点。柳传志复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时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后将把30%的精力放到联想集团,70%的精力放在联想控股。联想渡过目前的危机后,将会把全部业务放回到联想控股。

记者了解到,9月8日,联想还将宣布联想新战略,联想新战略将重点推出一个人及一个公司。此人是现任联想副总裁吴亦兵,重点推出的公司是联想控股旗下的直投公司,直投公司将由吴亦兵领衔。

这样,联想控股旗下六大子公司,即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联想直投、弘毅投资、融科置地,其领军人物分别为杨元庆、郭为、朱立南、吴亦兵、赵令欢、陈国栋。联想投资、联想直投、弘毅投资是柳传志关注的重点。

五位领军人物已众所周知,唯独吴亦兵从未走上前台。

事实上,吴亦兵一直是联想幕后最重要的人物。早年,其在麦肯锡任顾问,帮助制定联想的互联网战略、联想分拆战略、神州数码的IT服务战略。联想分拆后,任联想集团首席战略官,主导了联想并购IBM。

在联想系早期发展中,柳传志是总指挥,曾茂朝是政委,李勤是“总理”,而在最近十年发展过程中,柳传志是总指挥,曾茂朝是政委,吴亦兵则担纲总参谋角色,领衔联想智囊团,在联想系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神秘的是,吴一直隐身幕后。

此次吴亦兵浮出水面,标志着柳传志第二阶段的战略正式启动。柳传志的下半场布局也已经明了。

马志军认为,泛海集团参股联想控股,追求两方面的协同,一是中长期,二是中短期。从中长期来看,联想有很好的品牌,有完善的产业布局,柳传志也有足够的个人影响力,而泛海集团在金融、地产、新能源领域有足够的经验,两者可以互补、分享。

短期效应则是可以在业务上进行合作,比如共同投资一个项目,共同发展某项业务。

市场化联想

除了关乎未来产业布局,联想此次引入泛海,还可视为是联想改制路上的又一次表演。

马志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更重要的是,泛海还有体制的优势。所谓体制优势,即泛海集团是民营体制。

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体制,是柳传志引进泛海更重要目的。

在柳传志看来,如果不改变联想控股治理机制,不对联想控股市场化,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没有控制权,不能操盘决策,那么联想控股就不会灵活,反应就不会迅速,不能适应当下的竞争环境。

联想内部一位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充分市场化,完善的治理结构,全球化竞争,在未来是大势所趋。柳传志今天所作的一切,就是要让联想适应现在,或未来的中国商业系统,甚至未来全球的商业系统。引入泛海是第一步、接下来可能是上市,股份流通。

引入泛海集团,让人回想起柳传志当年对联想集团的处理。

当 年,为解决体制问题,柳传志引进港商吕谭平入股香港联想。引入吕谭平之后,香港联想上市,再将北京联想业务整合进香港联想,实现上市。随后吕谭平出局,员 工用绩效及奖金购买联想股份。截至2000年,员工持股会获得的35%分红权转变为股权。历时十年,联想创业者才持有联想集团股份,套现致富。

互联网泡沫时,联想集团股价达到60多元,联想为数众多的员工身家上百万、千万,是那个年代最疯狂的致富神话,远超后来的百度、阿里巴巴。

对于联想控股上市一说,马志军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得看具体发展状况。他强调说,泛海集团尽管持有29%的股份,但还是最小的股东,最终决策需要国科控股,联想控股员工持股会一起协商,看他们的态度才可能决定。

泛 海集团入股后,国科控股、联想控股员工持股会及泛海集团分别持有联想控股36%、35%、29%的股份。但按照中科院对旗下企业(包括联想集团)改制的要 求,所有公司的持股比例都要低于35%。预计国科控股将继续减持联想控股股份,而联想控股员工持股会、泛海集团有机会进一步增持,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马志军告诉记者,明天联想控股将宣布新的董事会构成,泛海集团将进入董事会。

目前,联想集团共7名董事,分别是董事长曾茂朝、副董事长柳传志、董事杨柏龄、董事邓麦村、董事李勤、董事朱立南、董事陈国栋。董事长曾茂朝、董事杨柏龄、邓麦村代表国科控股,其余四人来自联想系。泛海集团入主后,董事会结构将再次发生变化。

上述联想人士认为,泛海入股后,柳传志有了更大的制衡空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97

泛海27.55亿入股联想控股 柳传志筹谋上市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09/20090909024934886.html


每经记者  任思强  发自北京

        不出意料,中国泛海集团以27.55亿元的交易价格,成为联想控股的第三大股东。业内预期,新股东的加盟将推开联想控股在金融、能源和房地产三个领域的大门。

        “ 联想团队是一群高理想、高追求、高智商的年轻人的结合,但这只是结合,目前还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还不是一个斯巴达克方阵。”昨日,柳传志面对5位联想控 股旗下子公司高级职业经理人,由衷感言,“我下定决心,要把这支队伍带好,这是我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最重要职责之一。”

        据透露,柳传志对联想控股的未来上市也已提前筹谋。

将拓展五大领域

        昨日,柳传志以“一拍即合”形容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的此次加盟。此次股权转让后,联想控股新的股权结构为国科控股占36%,仍为联想控股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占35%,中国泛海占29%。

        同时,联想控股公布了新董事会成员名单。包括柳传志、国科控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邓麦村、原联想控股董事长曾茂朝、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和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朱立南,柳传志担任新一任董事长。

        同 时,联想控股发布了“未来5年投资约100亿元发展核心资产”的战略计划。并将联想控股的直投业务关注于清洁能源及环保、新材料、高科技、金融服务,以及 与内需相关的行业等五个领域。同时,以“联想之星”为平台,联想控股直接投资也进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推动和早期科研成果的孵化。

“上市是第一愿景”

        联想控股旗下包括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和融科置地五家子公司,其中融科置地主要投资中国房地产领域。这与泛海集团旗下房地产业务存在竞争。

        对此,柳传志表示,泛海入股联想控股的主要目的是支持联想控股按照自己原定的战略方向发展。但在这个发展战略中,有若干项和泛海是可以合作的,比如说房地产项目,当然具体个案要跟泛海的管理层考虑联合行动。

        “联想控股将以上市为公司未来发展的第一愿景,上市将提供更充分的资金平台和建立长期激励机制。”昨日,柳传志表示,“我们五年将投入100亿元,收购大吨位的核心资产,联想控股将上市,这些不同的核心资产也将不断上市。”

        不过,由于目前内地还不允许这种母子公司同时上市的形式,所以联想控股将选择在香港挂牌上市。柳传志也表示,如果未来A股市场能在机制上发生变化,将为公司上市提供更大的空间。

        昨日,融科置地方面负责人表示,将在近期内实现A股上市,该公司目前已经聘请保荐人和承销团队,但尚未提交上市申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4

泛海入股联想控股暴露了联想的投资盈利模式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2682.shtml


泛海入股联想,实际上暴露了联想投资国企的关键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与西方的PE私募完全不同,而是利用了中国国企交易中按净资产收购,不得低于净资产的通 行规定。    
泛海入股联想控股暴露了联想的投资盈利模式
   以下的分析资料全部来自新华网 2005年10月4日的文章《解密联想收购中国玻璃资本大戏》。    
泛海入股联想控股暴露了联想的投资盈利模式
   在弘毅投资运作的中国玻璃一案 中,原来的国有企业苏华达业绩优良,2003年实现净利润3800多万元。即使按保守的15倍P/E苏华达应该至少值6亿人民币。苏华达的控股母公司是苏 玻集团,苏玻集团的控股公司是宿迁国资。      压低净资产    但是,弘毅却仅仅以650万元 就按净资产全资收购了苏华达的控股母公司宿迁国资。中国玻璃招股说明书显示,宿迁国资截至2003年10月31日资产净值被评估为6382万元人民币,减 去权益损失2564万元,及4110万元职工身份置换金,收购成本仅剩650万元。这里面权益损失是非现金的,职工身份置换也是非现金的,除非有人离开公 司,根本无法兑现置换金。这两者的作用就是压低净资产价格。      全面控制    收购了苏华达的控股母公司宿迁国资后,弘毅 投资第一步是先将华融、信达从苏玻集团中清理出去(两者分别持有33.13%、3.52%的苏玻集团股权)。2004年10月、12月,宿迁国资分别和华 融、信达签订协议,前者以2600万元收购后两者持有的苏玻集团股权。这相当于对苏玻集团估值7千万元。      几乎同时,宿迁国资分别和华融、信达、浙江 大学签订协议,以6212万元全数收购后三者持有的苏华达股权,将他们清理出苏华达。这相当于对苏华达估值1.4亿人民币。至此,弘毅投资完全控制苏华 达。      打包上市    随后,弘毅投资经过一系列运作,将苏华达包 装成中国玻璃,让原管理层也通过一番倒腾,在中国玻璃持有16.59%股权。在一切收购完成仅1个月后的2005年6月23日,中国玻璃登陆香港主板市场 上市,配售发行9000万股,配售价2.18港元,融资近两亿港元。这相当于对苏华达(中国玻璃)估值8亿人民币。      获利退出    2005年2月,皮尔金顿全球高级副总裁杰 瑞在北京和赵令欢见面,并有了合作意向。2005年6月3日,股权买卖协议签订。皮尔金顿1000万美元购入中国玻璃9.9%股份。根据2005年6月3 日的收购协议,中国玻璃的第一大股东FirstFortune(弘毅关联公司)同意向企业投资者(皮尔金顿)授出首项收购权,自上市日起满6个月后一年 内,后者可收购前者的股份,使持股量增加到29.9%。同时,皮尔金顿的第二项权利是:自2011年7月1日起6个月内,可收购FirstFortune 持有的中国玻璃所有股权。至此,弘毅投资获得了完美退出的方式。      整个这个过程,就是将国有资产压极低价买 下,然后买通管理层将企业打包上市,最后卖给外国投资者获利退出的过程。简称“卖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1

泛海接盤李嘉誠旗下和記港陸

來源: http://xueqiu.com/1025819408/30792509

李嘉誠再次拋售內地物業,接盤者為內地富豪盧誌強名下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046.SZ)。 ■ 近40億港元購七成股份,主要資產為上海港陸廣場和港陸黃浦中心

  李嘉誠再次拋售內地物業,接盤者為內地富豪盧誌強名下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046.SZ)。

  泛海控股於8月12日公告稱,擬以近40億港元收購和記港陸有限公司(00715.HK)逾七成股權,出讓人為亞洲首富李嘉誠控股的和記黃埔(00013.HK)旗下兩家全資附屬公司。

  和記港陸主要於中國內地從事物業投資及賺取租金收益,目前旗下的兩棟物業為港陸廣場和港陸黃浦中心,均位於上海人民廣場商圈。

  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泛海控股擁有18家控股子公司,開發的項目分布於中國北京、深圳、武漢、上海 、杭州、青島及美國洛杉磯等地。

  盧誌強為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泛海集團)董事長,泛海控股為其下屬公司。泛海集團在金融領域涉獵甚廣,主要投資控股的金融機構有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等,參股的金融機構有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泛海控股享有獨家權

  和記港陸前身為港陸國際——為 “玩具博士”陸宗霖所創辦,1992年引入長江實業(00001.HK)作為股東之一,後由和記黃埔接手,陸氏家族於2008年全面淡出。

  和記黃埔發言人表示,和記港陸近年業務已不太活躍,公司想過很多選擇,認為泛海控股出價較有吸引力,所以決定出售,同時建議和記港陸董事會派息每股0.2元。至於此次出售股權是否反映長和系進一步撤資內地,發言人引述李嘉誠在年初業績會上的言論,稱“有買有賣是很平常的事”。

  泛海控股公告顯示,泛海控股擬出資價格區間為35.56億港元(相當於每股0.5556港元)至38.3億港元(相當於每股0.5984港元)。收購對象為Promising Land及Uptalent Investments,兩家公司合計持有和記港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71.36%的股份。目前相關各方已於8月11日簽署諒解備忘錄,正就合作事宜進行洽商。

  公告並稱,泛海控股已於簽署備忘錄當日以本票形式向兩家出讓方支付共計9.99億港元保證金。同時,自簽署備忘錄之日期開始,泛海控股享有對此次和記港陸股權收購的獨家權。

  

或為拓展融資渠道

  分析人士稱,不排除此次泛海控股只是為了購得一個上市平臺。

  泛海控股表示,為進一步壯大海外平臺,公司簽訂了上述諒解備忘錄。如果最終實現收購並順利完成整合,將有利於泛海控股更為充分地利用國際資本、市場,推動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值得指出的是,泛海控股在上海擁有董家渡10、12、14號三幅地塊,計劃開發建設的泛海國際公寓位於中華路以東,紫霞路以南,王家嘴角街以西,王家碼頭街以北。

  泛海國際公寓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5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包括住宅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5萬平方米,酒店式公寓3.9萬平方米。項目內規劃有大型綜合商業中心、對公眾開放的大型景觀綠化帶,整個項目計劃建設成為高品質、高智能、環保型的大型綜合社區。

  其中,董家渡12號和14號地塊為舊改地塊,須在動遷工作達到80%以上才可以申辦土地使用權證。目前上述兩幅地塊尚未完成拆遷。

  上述分析人士稱,董家渡所在地塊因處於外灘金融集聚中心,帶動地塊估值的同時,造成後續地塊拆遷成本的上升。此前為了開發10號地塊,泛海控股已多番融資。此次收購在港上市的和記港陸,不排除是在搭建境外的上市平臺,拓展公司的融資渠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649

格隆匯跟著大佬布局系列之八:泛海海外旗艦中泛控股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13

格隆匯跟著大佬布局系列之八:泛海海外旗艦中泛控股(0715)
作者: HeaveN


格隆匯文章的風格都是扼要簡明的幹貨,但鑒於我要分析的這個公司是一個大轉型,大金融,大互聯網+的大故事,因此今天文章可能會稍微長點。不過請相信我,文章的邏輯並不複雜。請你小酌一杯咖啡,靜下心來,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這家“因為看不到天花板,所以更吸引的”公司價值,我相信你的這個時間一定花得物有所值。

在股市中,什麽股票最有吸引力?在我看來,那些首先具備了足夠安全邊際,同時又有足夠想象空間,看不到天花板的股票,無法用簡單的估值來計算,是最有吸引力的。

跟蹤了格隆匯很久,我理解,格隆匯諸大俠研究的標的有一些共同特點:
1.故事確定且性感(拒絕老千)
2.背靠幹爹(背後有強勢股東,有上漲的原動力)
3.目前正處於一個合適的市值(沒爆炒過,有空間)
4.有還算不錯的基本面,但最關鍵,具有能脫離基本面約束的想象空間(任何股票如果要有巨幅上漲空間,一定是需要脫離基本面的)
5.有業績則最好,沒業績也無傷大雅,看處於什麽階段
6.近期最好有不斷的資本運作

我也就是順著這個邏輯,發現在港股市場里有這樣一個股票,貌似全面符合上面的條件,尤其符合格隆匯“跟著大佬布局系列”的要求。

我們先從公司的掌舵者說起。

大名鼎鼎的盧誌強,山東威海人。中國內地資本控制榜第一人,控制約2600億元資產。他的頭銜有:
中國民生銀行副董事長
泛海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泛海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泛海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
光彩事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絕對牛逼的一個人。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操刀的泛海系有多牛逼,未來還會更牛逼。

說到泛海系,可以提的點很多,先隨便舉幾個例子出來:
1996年——參與發起設立中國第一家民營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
2002年——參與發起設立中國第一家民營股份制壽險公司——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中國泛海投資民生證券、海通證券
2003年——投資開發北京CBD最大高檔社區——泛海國際居住區
2007年——集團上市公司泛海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國證券報評選為2006年中證市值百強、中證成長百強、中證回報百強企業
2009年——入股聯想控股29%股權,成為其第三大股東。(不過之後賣掉了些,現在只有20%了)
2014年——收購民生證券,入股中民投,增資民生信托,成立“民金所”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註意,互聯網+哦)

截至今日,泛海控股集團所涉足的行業包括:房地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泛海集團之前的主要產業之一),金融產業(銀行,保險,券商,典當),創業投資,文化投資,能源產業。這樣的綜合性布局,大家都明白,泛海要做的就是大象,是“地產+金融+戰略投資”跨行業的資本運作平臺。

同類的公司,中國市場里最成功的綜合金融集團,就是中信集團(國營)和中國平安(民營),在香港市場,有複興國際,都是非常牛逼的超級大牛,也已成為現在A股及港股相關板塊的風向標。

泛海控股集團的創始人盧誌強,是一個極具宏韜遠略的高手,其個人為人低調謙遜,喜歡默默做事,悄悄擴張,在地產圈甚至金融圈里,關系人緣都非常好,萬達的董事長,王健林,聯想控股的董事長,柳傳誌,都是盧誌強很好的朋友。


說到這里,我們必須要引出我們今天的主角了,那就是泛海集團在海外布局的旗艦公司:中泛控股(HK:0715)。



爹確實很牛逼,那麽從現在開始,我們來圍觀圍觀這位潛力無限的海外主角。

其實00715.HK半年前還不叫中泛控股,是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和記港陸。和記港陸於 1991年7月5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主要從事物業投資,核心資產就是上海擁有的兩處商業項目,分別為港陸廣場以及港陸黃浦中心,兩座商廈定位高端(註意,這兩棟大廈現在非常值錢),租戶多為跨國企業。

近年李嘉誠大舉撤離大陸,2014年8月至11月,李嘉誠出售旗下和記港陸,泛海控股出資38億(相當於每股港幣0.5973元)的總代價,收購和記港陸71.36%的股權,每股收購價較2014年11月5日在聯交所所報之收巿價每股港幣0.72元還折讓約17.04%。

這筆交易,做得堪稱非常漂亮!我們接著看。

和記港陸,作為一個在港的殼公司是資產質量非常優質的公司:

其資產負債表上,17 億元港幣的非流動資產中,6.7 億元港幣為可出售金融資產,10.2 億元港幣為投資性房產。這些物業建築面約5 萬平米,若按當前周邊物業市價測算,物業價值遠高於賬面價值。加上大量的現金儲備,讓泛海之後的布局,運作起來更靈活,讓盈利空間有了更多的憧憬。

這筆交易,完成的非常漂亮,非常合理,不僅讓泛海享受了低廉的價格,戰略意義上則是真正的打通了泛海系AH股雙上市的融資平臺,進一步促進了泛海控股從之前的傳統房地產公司向綜合性金融公司的轉型戰略,成功控股在港上市公司後,降低融資成本,加快資金周轉,也能利用香港殼公司做很多資本運作。

既然泛海收了和記港陸這個殼,那麽之後會怎麽用,會有什麽資本運作?並購,收購,註資?下面我們就要拿爹和他本身,一起來看,從集團的大轉型到最近的種種“事件”這些蛛絲馬跡,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來猜測和憧憬一下。

任何一個公司的轉型,都有時間和空間上面兩方面考慮,也要從戰略和實際運作結合起來。這次我們分析的出發點,或者說去尋找線索,就一條一條來看吧。

線索一:集團明確表示正在轉型期,並且加大金融領域投資
今年泛海控股管理層在與投資者見面會上多次透露,希望3-5年之內,進一步向金融產業投入300億-500億的核心資本,尋求超過一萬億的總資產規模,超過百億的資金利潤的規模。公司正在把地產金融戰略投資進一步做實,研究產融結合,地產板塊也在進行輕資產化、金融化、服務化的轉型。通過打造一定的金融產品、工具,來進一步釋放地產的空間。OK,這樣就很明確了,轉型的大方向很明顯很直白,之前傳統的地產公司,現在要輕資產去更多的布局金融領域,那麽對其的估值,就不能在用之前地產行業的估值來看了。

線索二:近期新成立很多金融類子公司做資本布局
公司除了之前就有的民生證券,民生信托,保險業務,近幾年,逐漸成立或者並購收納了優良的金融資本類公司及企業,目的就是一個:轉型。徹徹底底的轉型。大家可以看下圖的上方紅框部分:


尤其是這個“民金所”,我不得不特別的提一下。公司的公告上說道,成立“民金所”進軍互聯網金融。從目前的模式來看,“民金所”很可能就是在借鑒之前的“陸金所”+平安擔保+平安保險及其他金融產品銷售的架構經驗。

說到陸金所,那必須再和大家普及普及,陸金所全名為: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集團旗下成員,是中國最大的網絡投融資平臺之一,2011年9月在上海註冊成立,註冊資本金8.37億元,總部設在國際金融中心上海陸家嘴。陸金所旗下網絡投融資平臺2012年3月正式上線運營,是中國平安集團傾力打造的平臺,lufax結合全球金融發展與互聯網技術創新,創造資本財富。截至2014年1月末,註冊用戶已逾570萬。

2014年5月,陸金所被美國最大的P2P研究機構評為中國領先並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金融資產交易信息服務平臺,其P2P線上交易服務已經位列全球三甲。

看到這里有沒有覺得挺牛逼,P2P啊,互聯網+。

泛海系此次創立民金所,可以搭建起“民金所”+泛海擔保+民生證券、信托、民安財險、泛海基金、資管、地產、創投產品的一體式互聯網金融平臺,完成華麗的轉型。你確定這是一家做地產的公司嗎,我怎麽看到的都是時下最火熱的概念,互聯網,證券,資管,基金,保險,P2P。總結下來就是,這近幾年的布局,看起來效果真不錯。


線索三:集團之前試圖收購0510.HK(時富金融),打通香港券商牌照
這個故事,大家其實不陌生了,2015年1月12日,泛海控股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泛海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收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券商0510.HK (時富金融) 44.01%股權。

時富金融是一家老牌的全牌照香港券商,成立於1972年,其主營業務為提供證券、期貨、期權及互惠基金以及保險相關投資產品的網上以及傳統經紀業務。

可惜後來出了幺蛾子了,這0510.HK(時富金融)一開始想賣掉,結果發現港股市場有起色,感覺自己賣的太便宜,瞬間坐地起價,大股東在股東大會上果斷回避,假手少數股東否了這次收購協議,弄得510的股價也是上躥下跳,一地雞毛。

其實這事一點不複雜,趁著牛市坐地起價,都可以理解,但商業圈不是這種玩法,你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找泛海再多要點回來。搞少數股東否決的把戲,看似小聰明,實則商業節操掉了一地,以後誰還敢和你玩?至於泛海這邊,可能就兩個字能形容:郁悶。然後苦笑一聲,說,走著瞧哈。

不過收購失敗歸失敗,現在市場上就在猜測,泛海下一個收購對象會是誰呢?肯定還會有,不過這里我們暫時也不去猜這些。總之泛海這樣的一個舉動是很明顯的,就是要拿下境內、境外所有的金融牌照和通道,完善其全球性的金融布局。

這里我們先大概猜測一下,既然提到了境外的布局,那收購券商只是第一步,後面可能還會有除了券商之外的其他金融並購等動作,比如保險,比如銀行,這都是必須的。

線索四:盧誌強重回董事會,進行管理層大調整
盧誌強重回泛海控股(000046.SZ)董事會。2015年5月13日晚間,泛海控股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擬對董事會成員進行全面調整,經董事會審議,同意李亦明等8人辭去第八屆董事會董事,並同意推舉盧誌強等10人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並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這次重推的董事會,多數都是金融背景出身)

“原有的董事會成員以地產業務為主,已經不能適應公司轉型後的產業架構,需要進一步完善。盧總在資本層面有更高的高度,不僅將加強全面整合,還會對未來發展起到更大的推進作用。” 泛海控股董秘陳懷東說到。

沒錯,這正是本月發生的事情。其實之前盧誌強因為個人身體的原因,常常去海南或者國外休養。這次回來,重新親自操刀,我相信泛海系必定會有新的大動作,而剛剛收購的0715.HK(中泛控股),最有可能就是統籌海外金融資產的最重要戰略布局。

線索五:聯想控股今年擬在港股IPO,泛海系為其影子股
大家還記得在文章最前面寫過,盧誌強和柳傳誌關系非常好。中國泛海控股集團在2009年的時候,以27.55億元的價格,接手了聯想控股29%的股權,不過在2012年2月20日,泛海控股集團以協議方式將其所持聯想控股8.9%的股權轉讓給北京聯恒永信投資中心。現在,一共持有聯想控股20%的股權,為其第三大股東。


那麽這20%的股權,當時也就是剩下的那19億的投資現在值多少錢呢?

4月15日,香港聯交所正式披露聯想控股首次公開發行(IPO)申請及招股材料,正式啟動母子公司整體上市進程。據接近投行的消息人士透露,聯想控股上市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內完成,“如果快的話,六七月份有望在香港IPO”(貌似還只有一個月啦)。

招股書並未透露上市募資金額,但業界預計,這將成為亞洲今年最大IPO之一。此前,有消息稱,募資規模可能在20億至30億美元。

這次聯想控股上市,如果融資以30億美金計算,也就是說控股集團整體估值至少不會少於200億美元,也就是估值達到1200億人民幣左右,那麽泛海手中這20%的股權,將價值240億人民幣。

對,你沒有看錯,5年前投的19億,現在值240億。

看完這段,不禁唏噓一下,這才叫投資嘛,我還記得之前泛海投資海通證券也是漂亮的一仗,盧誌強太猛了。

好了,為什麽我要說聯想控股呢,因為泛海拿到聯想香港上市之後這筆錢,他們要做什麽呢?把好不容易海外拿到的外匯,轉回內地?想都不要想。繼續投資傳統地產?不會吧,現在正在從地產向金融控股轉型的泛海,一定會拿這筆錢在海外布局更多的金融領域。

那你會問這和0715.HK(中泛控股)有什麽關系?很簡單,中泛控股是泛海在海外唯一的旗艦平臺,聯想控股上市之後,泛海系在港股市場中的唯一標的,即為間接持有聯想控股股權的影子股。對應的股權和套現資金都會留在715是必然的。

線索六:公布更換公司財務總監,擅長企業重組
0715.HK(中泛控股)在2015年3月17日,公布更換公司財務總監為溫穎思女士,我們看看公告:

公告里面,溫女士在企業重組方面擁有豐富經驗,新CFO上任之後,市場是否能對公司進一步的重組並購收購的憧憬。

個人覺得,其實這句話沒必要出現在任職公告上的,既然特意放出來,我覺得還是可以加強一下對之後公司的憧憬。

線索七:中泛控股今年已經做了兩筆很成功的交易,展示其投資能力
第一筆是以一個非常漂亮的價格,收購上市公司1886.HK(匯源果汁)7.9%的股份。

公司表示,監於中國穩定經濟發展將繼續帶動國內需求,從而帶動對食物及飲料的消費,以及監於匯源作為中國果汁市場之領導生產商地位,公司認為收購事項能令集團利用中國經濟發展之機遇從而增大公司長遠之資金回報。

截止到今天,匯源果汁的股價為HKD4.25。單就這筆交易,到目前就已經盈利超過100%(僅僅兩個月),這才是跟著大佬一起布局哈,更何況這港股牛市風都還沒有完全吹過來。泛海在港股市場的第一筆資本運作(收購),目前看起來很成功。

第二筆交易,認購廣發證券H股股份。

截止到今天,廣發證券H股的股價為HKD26。其收益率為40%左右(僅僅一個月)。不管你有什麽感覺,我反正覺得泛海的每一筆投資,都做的很有邏輯,而且收益很高,可見其運營能力和資本運作的高超技藝。因為和記港陸被收過來的時候,是很幹凈的殼,有的都是投資性物業和大把現金,如果去看過往的財務數據,是看不出來什麽的,因為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公司了,經營的路線都不同,估值不能根據過往數據來估,這樣想象力,就很廣闊。而看到這兩筆交易,大家就對中泛控股未來這一年的資本運作和盈利,會有新的認識,對之後的財務盈利表現,會有更好的預期和憧憬。

線索八:近期剛剛配股,在牛市中,是提升發揮空間的好方法
又來資本運作了,2015年4月29日,配股融資18億。

手頭一堆現金(26個億),又破迫不及待定向配股融資(18個億),公司除了上海核心地段(陸家嘴與黃浦)的兩棟賊值錢的樓,就只剩一堆現金了。就這樣,你說它沒有在籌劃大的收購動作,打死我都不信!

這次定向配股,融資一共18億港幣,成交價格較4月29日的收市價,折讓約20%。最詭異的是,這麽高比例折價配股,第二天複牌後,股價不僅不跌,反而最多上漲曾經超過10%,這背後的玄機,想想就能明白。

其實這也是將配股的額度用到最大的一種香港財技手法。只要配股所配售的基金靠譜,在牛市中,配股有人認購,說明很看好,尤其是港股市場近半年來,如果有中資背景的公司,配股完成之後一般之後都會大漲。

舉幾個例子吧,比如去年配股的0085.HK(中國電子),比如最近配股的0933.HK(光匯石油),2389.HK(正峰集團),8325.HK(中國支付通),0354.HK(中國軟件國際)等。

到了這個時候,我們要大膽猜想,對於0715.HK(中泛控股),在被收購之後的這半年內,先做了認購匯源,之後認購廣發,之後配股融資,僅僅半年不斷的資本運作,而且每一筆都那麽合理,那麽聰明,足以顯現出泛海系對其的重視程度,我相信之後的資本運作只會越來越多,而每一次運作,都極可能帶來驚喜。

線索九:金融全牌照,整體布局基本到位
目前泛海控股已取得和近期即將取得的牌照囊括證券、銀行、信托、期貨、典當、保險經紀、財險、互聯網金融、擔保、基金、資產管理等。據信未來還將尋求合適的機會,取得壽險、再保險、黃金交易、外匯交易等其他金融牌照,進一步完善公司的金融版圖。資本市場的運作、金融全牌照的打造,路徑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之前的發展路徑有幾分相似,都是搭建保險、金融大平臺,從而實現多元化布局。

看到這麽一個金融生態圈的整體布局,我對泛海的崇敬之意真是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這樣一個漂亮的轉型,在現在這個市場中,可以引起的想象力實在是太大了,難道真的能成為下一個平安?

其實除了傳統金融,泛海開始布局的互聯網金融,也同樣性感:網絡銀行,網絡券商,網絡保險,P2P有沒有,這不都是咱們克強大大極力推薦的行業嗎。


線索十:整個集團動作頻頻,資產證券化,全方位金融布局大展拳腳
以2014年3月為起點,泛海控股從大股東手中接入民生證券73%控股股權,開啟了金融板塊的布局,在此後,泛海控股又迅速拿下民生信托25%股權、民安保險51%控股股權以及對民生期貨實施增資,之後又收購0715.HK(中泛控股)作為海外旗艦,打開海外市場,其目的就是將旗下的金融板塊打造成一個跨境金融軍團。

昨天的新公告是,000416(民生控股)將收購民生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其實說白了就是將民生財富投資管理公司裝進000416(民生控股里)。由於同屬泛海系下企業,民生投資(000416)一直被認為是泛海旗下民生證券最有可能的借殼對象,其實這個傳言從09年就開始傳,既然這次牛市的有個目標就是資產證券化,這麽看來這種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總之,盧誌強回歸後,泛海系動作頻頻,充分的想進行資產證券化過程,已經顯示出其轉型發展的路線,這對於泛海系在海外的唯一旗艦平臺0715.HK(中泛控股),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間,我相信之後一定會有資產證券化的過程在中泛控股上發生。

呼呼呼,辛苦大家了,總結下來這十個線索,你是不是有了一定的想法,就是,0715.HK(中泛控股)這個公司既安全(基本沒負債,賬上46億現金,加上陸家嘴和人民廣場邊的兩棟大樓),而且貌似還真是沒有天花板(因為業績盈利能力要到下一年才知道),有靠山,有概念,有財技,有轉型,擅長資本運作,有資產證券化預期,最近動作頻頻,竟然在香港這個價值窪地里,正在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港股市場的風,這次真的很大。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讓我們追隨中國資本輸出的牛市,在香港這片窪地中,泛海揚帆,乘風破浪,去看最美的風景!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文章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235

民生銀行:泛海控股持股比例增至4.61%

民生銀行7月20日晚間公告稱,近日,公司註意到有較多媒體關註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泛海控股”)增持公司股份事項。經核實,自7月11日至7月15日,泛海控股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A股300萬股,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增持公司A股84092.52萬股,共計84392.52萬股A股。

上述增持後,截至2016年7月15日,泛海控股持有民生銀行1,682,652,182股,占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65

民生銀行:泛海系持有公司股份的4.61%

民生銀行晚間發布公告稱,近日,註意到有較多媒體關註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海控股”)增持本公司股份事項。經核實,自2016年7月11日至7月15日,泛海控股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本公司A股3,000,000股,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增持本公司A股840,925,243股,共計843,925,243股A股。截至2016年7月15日,泛海控股持有本公司1,682,652,182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66

民生銀行“諸侯混戰”:泛海系持股增至4.61%,誰還會增持?

7月20日晚間,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15日,盧誌強通過泛海控股在二級市場增持民生銀行A股300萬股,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增持民生銀行A股8.4億余股,持股比例已增至4.61%。披露的信息與此前媒體預測一致。

繼19日民生銀行A股股價小幅下挫後,20日民生銀行股價再度下跌,收報9.29元,跌幅達到2.21%。近期上演的民生銀行大股東“股權混戰”似乎並沒有擡高民生銀行股價。這一結果著實讓二級市場希望搭民生銀行“股權爭奪戰”順風車獲利的資金有些失望。

未來還有渾水摸魚的機會嗎?

中金銀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與“寶萬之爭”不同,民生銀行股東“諸侯混戰”迎來資金面利好這一邏輯的初始點其實是董事會改選在即,但目前何時改選並不明朗。

上述分析師稱,如果距離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時間綽綽有余,大股東顯然不會給別人套利的機會。大股東吸籌是為了加大在董事會層面的影響力,近日股價下跌,反而減少了大股東的吸籌成本。“除非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改選迫在眉睫,大股東不得不緊急出手增持,否則聰明的大股東們又怎麽會給二級市場、公募基金、險資等擡轎子?”

董事會換屆時間點是關鍵

事實上,迄今為止,“民生銀行大股東備戰董事會換屆”仍停留在猜測階段。最初的猜疑起於上周“泛海系”盧誌強75億元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根據20日晚間民生銀行公告,其持股比例(4.61%)已經超越此前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劉永好的新希望(4.18%)。

而7月初,民生銀行第九大股東東方集團與第十大股東華夏人壽結為“一致行動人”,意圖加強在董事會的影響力,二者合計持股(5.48%)。這一數字又高於近期不斷增持的盧誌強。於是,市場紛紛猜測民生銀行內部股權爭奪戰已經打響,董事會換屆臨近。

“7月11日以來,通過泛海控股實施的增持,主要原因是考慮到泛海向金融轉型的戰略、民生銀行股價合適而且非常有發展前景。”20日民生銀行副董事長、“泛海系”掌門人盧誌強首度發聲,回應“股權爭奪戰”的說法。他稱,自己不會與其他股東達成“一致行動人協議”。

當市場目光牢牢盯住民生銀行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的變化時,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換屆的時間點卻容易被人們忽略。截至目前,還未有官方渠道可以證實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的消息。在上述中金銀行業分析師看來,董事會換屆的時間點才是民生“股權爭奪戰”資金面利好的邏輯起點。

根據公開資料,民生銀行現在依然在運行的第六屆董事會本應在2015年4月10日就到期,但由於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被調查,董事會換屆遭延期且一直拖延至今還未完成。

在去年到期日前,民生銀行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因本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的醞釀推薦工作尚未完成,換屆選舉工作將延期。第六屆董事會董事的任期將順延至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第七屆董事會止。”對於第七屆董事會候選人的推薦工作進展,此前,有民生銀行內部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尚未聽說民生銀行有年內改選董事會的消息。

“去年法律授權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改選延期後,關於何時改選第七屆董事會的時間點,法律規定上沒有限制最後期限,提請董事會改選關鍵看民生銀行高層。”上述中金銀行業分析師說。

但招商證券銀行業研究員馬鯤鵬則在其研報中指出,民生銀行公司董事會換屆已拖延一年有余,更多拖延會導致越來越大的監管壓力。

誰會增持民生銀行?

事實上,目前距離民生銀行高層達成一致意見還有很遠距離。多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銀行業分析師認為,首先,短期內安邦集團不會進一步增持民生銀行。

事實上,民生銀行不安定因素之一是近兩年來接連舉牌民生銀行的安邦保險集團,目前其持股比例已經接近20%。2014年年底,趁民生銀行前任董事長董文標辭職導致董事席位不足18名的機會,安邦集團副總裁姚大鋒由此切入,爭取到一名董事席位。

不過,銀監會迄今未批複關於安邦集團副總裁姚大鋒擔任民生銀行非執行董事的任職資格。根據本報記者了解,姚大鋒目前在民生銀行的董事會席位僅有發言權,沒有表決權。“已經是第一大股東的安邦繼續增持沒有意義,且無益於解決監管部門對於董事任職資格的批複。”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除了第一大股東安邦集團外,長期並存於民生銀行權利核心的“兩派三系”未來誰會增持民生銀行?

有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並存於民生銀行的“兩派”,即泛海系盧誌強、巨人史玉柱代表的“泰山會”,與萬通馮侖、新希望劉永好等代表的“工商聯”;“三系”是指“希望系”、“泛海系”、“東方系”,即劉永好、盧誌強、張宏偉。多年來,這些力量都曾試圖爭搶民生銀行權利核心。

目前來看,“泛海系”盧誌強與“東方系”張宏偉都有競爭意向,但昔日的大股東新希望劉永好及巨人史玉柱的上海健特卻暫時啞聲。

近年來,隨著安邦入主,昔日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新希望系”劉永好接連減持,在民生銀行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弱。截至2016年一季度,其持股比例已降至4.18%,排在安邦、“東方系與華夏人壽一致人”、“泛海系”盧誌強之後,位列第四。

上述中金銀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作為民生銀行第三大股東的“新希望系”劉永好與巨人史玉柱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增值的可能性較小。

新希望方面,今年6月,新希望集團宣布與小米聯合籌辦民營銀行“希望銀行”,該銀行目前已經正式獲得銀監會批複籌建。作為產業資本,新希望集團自己還有一家銀行,增持民生銀行的可能性已經降低,但大幅減持的可能性也不大。依據民生銀行章程,單獨或合並持有該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3%以上股份的股東,才有權提出提案。所以預計劉永好會確保自己擁有提名權。

而巨人史玉柱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在民生銀行的持股比例為3.15%,早在2014年年初,史玉柱便以“準備退休”為由請辭民生銀行董事。

不過預計史玉柱也不會大幅減持。值得一提的是,在盧誌強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之際,一向高調的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也低調發聲,“民生是個好銀行,就是混業步伐有點慢。我的民生股份沒賣。”史玉柱7月17日在新浪微博就盧誌強連續出手增持民生銀行的消息做出這一點評,並間接表達了將長期持有的決心。

對於已經顯露出爭奪意向的“泛海系”盧誌強、“東方系”張宏偉與華夏人壽,未來是否還會繼續爭奪股權?上述中金銀行業分析師認為,三方都不能排除增持的可能。

根據東方集團2016年一季報,東方集團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16億元。此外,張宏偉還是錦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而對於華夏人壽而言,雖然“一致行動人協議”中明確持股不會超過5%,但有業內人士指出,華夏人壽未來不排除會通過天安財險間接增持民生銀行。

截至發稿,本報記者未發現民生銀行A股在上交所有大宗交易統一過戶的記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79

繼安邦複星之後 泛海27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長期護理保險公司

海外的保險資產正越來越受到中國買家的青睞。

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泛海”)宣布正準備以27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保險公司Genworth Financial,承諾幫助這家美國最大的長期護理保險公司償還債務並強化其壽險業務,該公司因其長期護理業務遭受了超於預期的損失。

中國泛海在昨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泛海將支付每股5.43美元價格收購Genworth Financial的全部已發行股份,此價格比上周五該公司的收盤價高出4.2%,使得整個交易價格接近27億美元。泛海同時承諾向Genworth Financial提供6億美元現金用於償債,並提供5.25億美元來強化其壽險業務。與此相對應,Genworth Financial也已承諾將1.75億美元現金註入美國壽險業務。

據了解,此次交易已獲雙方公司董事會的批準,預計將於2017年中期成交。但交易還有待Genworth Financial取得所需的股東批準以及監管批準。

Genworth Financial(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GNW.N)總部位於弗吉尼亞州的里士滿,是住房抵押養老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領域的領先者。根據其公布的數據,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1082億美元,其中可投資資產總額為776億美元;凈資產為170億美元,較2015年底上漲16%;2016年上半年共實現稅後凈利潤3.28億美元。

但據悉,由於超額支付家庭健康助手和養老院的住宿費用,該公司近期一直在出售資產,以確保在損失之後有足夠的流動性。

中國泛海董事長盧誌強在聲明中表示,看好前述兩個保險領域市場的長期增長機會。此次收購也有助於中國泛海迅速打開美國保險市場,拓展國際化版圖。

中國泛海不是第一家在海外購買保險公司的中資企業。此前,中國買家們已成功將多家海外保險公司劃入麾下,其中尤以安邦集團和複星國際“戰績輝煌”。

2015年11月,安邦保險集團宣布將以每股26.80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信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Fidelity & Guaranty Life Insurance Company),卻在今年6月撤回了收購申請。但在此之前,安邦已將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荷蘭VIVAT保險公司和韓國東洋人壽保險公司3家海外保險公司收入囊中。

另據報道,複星國際旗下子公司鼎睿再保險於今年9月6日剛剛完成收購了加勒比領先保險集團(NAGICO Holdings Limited)50%的股權。而在此之前,複星國際也已將葡萄牙最大的保險集團Caixa Seguros、美國特種險公司Ironshore等裝進了“購物袋”。

Dealogic此前數據顯示,除去中國泛海此次的收購計劃,今年以來,中國買家至少已宣布了七項收購海外保險公司的交易,這七項交易的總價值已高達18.6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2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