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問】創業公司股權眾籌不可不知的那些坑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8/148030.html
i黑馬註:股權眾籌是近幾年來炒得很熱的一個概念,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如果要做股權眾籌,要註意哪些問題,又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預防以後可能發生的糾紛?
黑問用戶問:如果想做股權眾籌,要註意哪些問題,如何預防以後可能的糾紛?
答1:你要知道國內的眾籌平臺對眾籌融資規定了極其嚴格的條件和流程
綠狗網
雖然目前法律對於股權眾籌融資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國內的眾籌平臺對眾籌融資都規定了極其嚴格的條件和流程。
首先,創始人需要股權眾籌融資,應通過眾籌平臺的嚴格審核,而且創業項目是面向不特定投資人。投資人在投資前需要了解項目的具體內容、盈利模式和創業團隊、投後分紅計劃等項目信息。創始人需要根據眾籌平臺的要求提交相關證件、資質,跟投資人簽署《股權眾籌融資協議》,明確約定融資人和投資人的權利、義務、分紅比例、違約責任、退出機制及爭議解決辦法等。
其次,投資人進行眾籌投資,需要仔細查閱項目信息,最好能夠親身接觸一下項目創始人並跟創始人進行問答交流。在投資前一定要簽署《股權眾籌融資協議》確保自己的利益。因為股權眾籌不同於債權眾籌,它具有收益不確定性和長期性的收益風險,通常情況下創業者無法保證投資人的投資回報。
最後,選擇靠譜的眾籌平臺,根據信任的明星領投人進行投資。例如天使街設定的是2+8的眾籌融資模式,20%的專業領投人領投,他們通常具有多年投資經驗和一定的投資實力,只有領投結束,小微天使才可以選擇跟投。
創業公司如果需要股權眾籌融資,創業團隊應達成統一認識,預留出一定比例的股份,制定需要融資的金額、需要投資的人數、每個投資人最多可以持有的股份,等等。
通常,創業團隊根據融資需要,拿出如10-40%左右的股份,由投資人根據自身情況購買一定比例的股份,享有一定的權利。
股權眾籌投資人作為公司的股東,享有股東應當享有的股份權、分紅權以及對公司財務狀況的監督權和建議權。
為了保障創業公司有效運營,原則上由公司創始人代持投資人的股份,投資人原則上不享有表決權;當達到一定的經營期限或銷售收入,投資人既可以增持股份,也可以全部或部分轉讓股份。
也有的創業公司,對投資人的股份不代持,而是進行工商變更登記。投資人享有什麽權利、什麽時間分紅、什麽時候退出、是否享有表決權,等等,完全由雙方約定。
但是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投資方式,創業公司都應當及時向投資人進行信息披露,允許投資人查閱公司的財務報表,並根據閱讀的時間和比例進行分紅。
答2:創業公司要仔細甄選投資人,切不可為了吸引投資方,虛報高額回報
Zhangxueda——公司&資本市場律師
(一)先說說宏觀環境
目前國家定調為積極探索眾籌這種新方式,但是預計短期內不會有個具體的定調,眾籌其實和未經證監會批準公開發行證券、非法集資容易扯上關系。公開和非公開發行證券區別為是否超過200人。眾籌和非法集資有什麽區別呢?讓我看,區別就在於派出所想什麽時候抓人。
(二)股權眾籌,看起來很好,聽起來不錯,炒起來很熱,但是創業公司、眾籌平臺、投資者三方在里面都很難受。為什麽這麽說?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眾籌絕對不是首要選擇,試想,如果能有天使投資,有VC投資,幹麽要找一群人來投資,投資人當然越少越好啊,無論是從公司治理,還是專業能力,專業投資人和業余投資(相對天使等投資人來講)都有差距,溝通成本很高。
對於眾籌平臺來說,它要篩選很多項目,很多好的項目都已經被天使投資人給預定了,很多找上來的項目質地都是相當比較一般的,即使是這樣,有媒體報道,找上來的項目,能被眾籌平臺看上的,都不足30%,成功的能有多少呢?最主要的是眾籌平臺如何定位自己?服務的中介?篩選了那麽多項目,投入那麽多精力,只有成功的才有可能收費,這里面眾籌平臺承擔的風險很大,如果項目失敗了,眾籌平臺是不是要承擔責任?是不是一種信用背書?承擔什麽樣的責任?很有爭議,感覺收益和風險不成比例。
對於投資人來講,高大上人士早就通過各種渠道成為各種私募基金的LP,無論是有名還是無名的基金,一般這種投資對投資人的資金能力要求很高,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千萬。屌絲也想買,怎麽辦?其實有很多間接的方式,比如公募基金,就是委托給專業機構來打理,眾籌看似直接投資,其實也是比較間接的,因為不可能每個投資人都上來直接和項目公司創始人談判,所以才出現了所謂的領投人,領投人風險還是很大,出事兒都得找他。創業公司因為是有限公司,有50人限制,所以眾籌大多成立公司或者有限合夥企業來作為投資平臺,再投資項目公司,這種方式,其實已經很難說是“眾籌”了。當然,也有股權代持的情況,代持問題很多,一般投資人只認收益率,如果是代持,很容易和借貸、非法集資聯系到一起。
總而言之,項目成功了,皆大歡喜。失敗了,很容易扯皮,如何預防?對於創業公司來講,從開始的宣傳、接洽,平臺方,投資人都要仔細甄選,所有的環節都要留意,把權利、義務想清楚並通過協議的方式固化下來,尤其註意不要為了吸引投資方,虛報高額回報,很容易出事兒。
答3:股權眾籌是發展空間最大的眾籌模式,也是目前法律風險最大的一類眾籌
計兮
股權眾籌將是未來發展空間最大的一類眾籌模式,也是目前法律風險最大的一類眾籌。
1、股權眾籌的運作模式
股權眾籌一般至少要經過如下幾個階段:
(1)向平臺提交項目,並通過平臺的初步審核;
(2)平臺進行線上募資,有時也配合進行線下路演;
(3)募資期結束,簽署投資法律文件,匯劃資金。
募資期滿時,大多數平臺奉行“allornothing”規則,即如果募資額達到或超過原計劃金額,則項目眾籌成功;如果募資額沒有達到計劃金額,則眾籌失敗,所募資金全額退還投資者。個別網站,在募資沒有達到計劃額度時,也可以繼續推進項目,但一般要對投資者進行適當的風險提示。
2、股權眾籌的法律風險
目前股權眾籌平臺及項目發起人最容易觸犯的是擅自發行股票罪。首先,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得超過50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不得超過200人,《證券法》亦有類似規定。但眾籌模式的特性決定了一個項目可能會有數百甚至更多的投資人,極易突破股東人數的限制,同時這些投資人分布各地互不熟悉,極易被認定為“不特定的對象”。其次,眾籌平臺在項目籌資過程中,是否涉及廣告、公開勸誘等,也是比較難以界定的。在實務操作中,各眾籌平臺一般以股份代持和成立有限合夥的方式規避上述雷區。股份代持雖然國家法律允許,但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間的信任是難題,同時,股份代持天然的會帶來較多的糾紛,權屬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成立有限合夥企業,則很大程度上可以規避《公司法》、《證券法》關於人數的限制,但通過層層設立有限合夥企業,也存在被監管部門認定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風險。
==================================================
【黑問】是對創業問答中優質問題及回複的整理,包含創業路上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及解決方法。
【黑問】聯手多家著名投資機構,推出黑問【投融資專區】,幫助創業者解答在哪里找投資、找誰投資、融多少資、資金如何使用等一系列投融資困惑,幫助創業者圓夢!你創業過程中有任何投融資問題,歡迎戳鏈接提問!http://ask.iheima.com/?/feature/tourongzi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