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重地產王蔡城1年多前因車禍過 世,迄今未下葬,大體仍停放蔡家靈堂後。本刊調查,蔡城過世後,大房子女才發現,百億元資產已被過戶到二房陳英美及其公司名下,蔡家長輩曾提「二、八分 帳」,但二房不理,大房現已提告。蔡城白手起家成美談,如今卻因兩房爭產風暴而未能入土為安,成了三重奇案。 新北市三重區在升格效應下,房價大漲,尤其捷運新莊線及機場線交會站∣三重站捷運路一帶,地價一年內大漲三成,每坪站上二百萬元,房價每坪更是上看四十五萬元。而這燙金地段的大地主,是擁有三百多坪的神祕女富豪、櫻梅建設公司董事長陳英美。 百億地王 白手起家 本 刊調查,陳英美身價不凡,她在三重、新莊、林口、土城一帶擁有上百筆土地,包括土城市中央路一段海霸王餐廳旁一千坪土地,每坪地價已漲到一百二十萬元;力 行路上八百坪商業用地,每坪已衝破一百五十萬元;此外,還有林口夜市附近七千坪土地、五股工業區內台灣檢驗科技公司等用地、三重祐民醫院用地、台南地區二 十三甲地等,並擁有日本土地、越南土地、房產、銀行股權等,身價超過百億元。 陳英美是誰?在地人大多沒聽過,但講起她已過世的丈夫蔡城,三重房地產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蔡城的元配是蔡詹水雲,為全職家庭主婦,陳英美則是二房兼事業助手。 蔡城為尚德實業公司(二○○二年已下市)董事長,財富身價僅次於三重林家,為三重第二大富豪,他白手起家的故事,成了地方傳奇。蔡城一年多前過世,並沒有風光下葬,而他生前累積的龐大資產,則成了他大體仍停放在三重重新路上一棟四百戶社區一樓住家裡、迄今尚未下葬的源頭。 遺產糾葛 停棺挨罰 蔡城靈堂及靈柩設在社區裡,引來鄰居抗議,「誰願意每天經過靈堂?」五個月前被警方以違反社會維護法,處罰蔡城兩房五子三千元罰款。 表面上,蔡城大房三個兒子說:「因為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墓地。」二房兩個兒子則說:「我們想辦好父親後事,但因三個哥哥阻止。」實則不然,背後糾葛兩房的,就是蔡城生前逾百億元的資產。 本刊近日找上蔡城大房的兒子們,談起這場家族爭產風暴。蔡城長子蔡宗坤說:「原本兩房的家人都在家族企業內打拚,以父親為核心,共治六家子公司,其中二房持有比重較高,陳英美扮演大掌櫃角色。」 蔡城平時和二房同住,一年當中,只有除夕和清明節才會全家共聚。二○○九年的除夕夜時,大房、二房難得同桌吃年夜飯,蔡城曾對全家人說:「家業那麼大,都不要計較得那麼清楚,團結才會有力量。」 不 料,同一年的十一月,蔡城在台南出車禍過世。由於走得突然,身後的遺產完全沒交代,家族爭產隨即上演。「爸爸進入急救室時,人還沒走,陳英美的二個兒子就 準備好要提領存款帳戶內現金了。」蔡宗坤說,「爸爸走了以後,剛開始,陳英美還對我們說:『沒問題,遺產會好好處理』。」 資產轉移 二房獨厚 但大房始終等不到下文,因而開始調查父親名下的資產,這一查,才赫然發現,早在○三年,蔡城名下多筆土地已被轉讓到陳英美或其主導公司名下。 不僅如此,「這段期間,陳英美也將我媽名下的多筆資產,移轉到人頭戶或者她自己名下,有些還被變賣掉,但錢被她領走。」蔡宗坤拿著領款的紀錄,控訴陳英美將蔡詹水雲原來持有價值至少上億元的多筆三重土地賣掉,大房完全被蒙在鼓裡。 此外,「我媽媽和弟弟的住宅,還被陳英美拿去抵押向銀行貸款,我們三兄弟還是家族公司銀行貸款的連帶保證人。」蔡宗坤說。 長輩勸和 調停無效 「有 一筆以前爸爸還給銀行的借款,陳英美竟說那是爸爸向她借的錢,現在竟寫存證信函來要我們還,我們故意把存證信函貼在靈堂門口,讓大家評評理。三重人都知 道,蔡城會需要向陳英美借錢嗎?」蔡宗坤氣憤地說:「因為二房管公司的帳,我們的印章、房子權狀都在她手上。連一毛都不給就算了,還做到那麼絕。」 蔡 城的小弟、前三重市民代表蔡簿也現身告訴本刊:「蔡城名下九成多的資產都在二房手上,大房這邊幾乎一毛都沒有。我傳話給陳英美,『大房、二房,二八分帳都 可以商量。』已經那麼卑微的訴求了,陳英美還是不回應,後來請出幸福水泥董事長陳兩傳、前立委許登宮勸合,都沒得到對方回應。」大房這邊憤而提告。 認識陳英美超過四十年的蔡簿說:「我都活那麼大了,也不缺什麼,這次是看不下去了,才跳出來說句公道話。」 整修怪手 第一桶金 蔡簿回憶起當年。蔡城十幾歲時,認識同為彰化人的元配詹水雲,結婚後才當兵。退伍後,蔡城到汽水廠開宣傳車,與擔任工廠會計的陳英美二人一起開著宣傳車,巡迴全台,日久生情。「蔡城離職時,陳英美大著肚子,兩手空空和他一起上台北。」蔡簿說。 北上後,蔡城到工地開怪手,陳英美則做內衣手工貼補家用。由於第一胎即將生產,蔡城及元配一塊幫忙照顧。「我還記得很清楚,當時陳英美的父親帶了好幾個人,氣沖沖地來找我要人,我只能說:『不知道』。」蔡簿說。 一 九七四年起,政府推動十大建設,營造業進入大多頭,怪手生意接不完,蔡城趁機與朋友合資,買進中古怪手,整修後再加價賣出,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生意好的 時候,一天賣五台怪手就可以買一間房子。」二年後,蔡城成立「毅城建設機械公司」,與幸福水泥長期合作,因而和陳兩傳成為好友。 造鎮大賺 轉戰營建 真正讓蔡城身價暴漲的,則是汐止瓏山林開發案。這個原為國泰十信的開發案,因十信超貸事件而改由三重幫林榮三接手,新的營建團隊中有幸福水泥、台北縣議會前議長陳明雄的保固營造及蔡城。 蔡 城在這個造鎮大案賺了大錢後,隨即以「源城建設」,轉戰營建業,也開始蓋起房子來。這幾十年來,蔡城與客戶吃飯時,都帶著陳英美。最早,大房及二房同在一 屋簷下,但彼此並不合睦,二人曾大打出手,鬧到不可開交,才分住二屋。「大家上了年紀後,漸漸會用商量的。」蔡宗裕說。 蔡城原本默默做,直到意外入主老牌食品業上市公司「尚德實業」,實力才被外界注意。蔡宗坤說:「一九九七年左右,二房的兩個兒子不熟股市風險,和前省議長劉炳偉一起炒作尚德的股價,沒想到被設計套牢,變成持股高達三成的大股東。」蔡城才入主。 遲不下葬 僵局難解 尚德雖有土地資產,但負債累累。為了怕債權人扣押公司負責人名下資產,○二年尚德下市後,尚德大批土地陸續移轉給陳英美名下,以及陳掌控的櫻梅建設、旺德福投資等,這使得陳英美短短五年內身價暴漲。 究竟蔡城的資產跑到哪裡去?「陳英美說錢都虧在尚德裡面了。」蔡宗坤不以為然。就蔡城未下葬一事,風水師陳旺庭則說,男主人若遲遲不下葬,對後代子孫、整個家族的發展,會有不好的影響。對此,本刊致電給陳英美,她僅回答說:「這件事你去問他們的孩子。」隨即掛掉電話。 蔡城家族表 齊人福盡 大某細姨爭產多 |
|
||||||
這家公司有兩項和「第一」沾上邊的。 傳奇麵包店 也是高雄法國菜名店 旗 下的帕莎蒂娜烘焙坊(Pasadena Bakery)大名鼎鼎,這裡是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的發跡地。早在二○○八年,吳寶春是帕莎蒂娜烘焙坊的麵包主廚,當時,他就曾和其他兩位台灣麵包師傅組 成的團隊,勇奪「樂斯福盃麵包大賽」世界銀牌。當年獲獎的酒釀桂圓大麵包,成了鎮店之寶,一顆要價新台幣三百五十元,還需要提前預定才買得到,成就了帕莎 蒂娜烘焙坊一年營收兩億元的佳績。 另一項第一,旗下的帕莎蒂娜法式餐廳更是高雄高檔法式餐飲的代名詞。就連通常只有大飯店會邀請的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名廚,也在去年至帕莎蒂娜法式餐廳客座,成為高雄和米其林餐廳大廚的首次接觸。 帕 莎蒂娜餐飲的老闆許正吉原本從事橡塑膠成形、加工的製造業,二○○○年,在他成立的新思惟生活科技公司下開了帕莎蒂娜法式餐廳。沒想到這一頭栽進去,十年 過去了,還成了高檔法國料理的「南霸天」。在一九九、二九九元吃到飽的餐廳形態充斥的南台灣,許正吉選擇了一條和別人不同的路。 酒杯的故事 為維持酒溫,用名牌餐具 很多人都知道品質的重要,但帕莎蒂娜究竟和別人有何不同呢? 在帕莎蒂娜法式餐廳特別重視源頭管理,新思惟生活科技公司廚藝總監簡天才說,餐廳的源頭就是食材來源。帕莎蒂娜的團隊不但跑進產地看食材,還很吹毛求疵。做麵包的材料桂圓價格是一般同業的一.五到兩倍;餐桌上用的紅酒杯是一般餐廳的一倍。 為 了招牌的酒釀桂圓麵包,他們特地到處拜訪台南市東山區的桂圓農家,除了找到遵循古法用龍眼木煙燻的農家,也特別規定桂圓農得在室內、有紗窗的環境製作,以 確保衛生無虞。即使如此,契作收購的桂圓最終還得再經過四位員工去蕪存菁。簡天才說,「別人用的桂圓可能是越南、泰國進口的,一斤只要一百六十元,我們的 一斤就要二百五十至三百元,還沒有計算到自家員工的人力成本。」 為了品質,帕莎蒂娜餐桌上的器具也很捨得花錢。國立高雄餐飲大學餐飲管理系 助理教授陳千浩說,一般餐廳很少拿出名牌紅酒杯,可是帕莎蒂娜卻用一只要價千元的奧地利品牌Riedel水晶杯,價格足足比一般的酒杯貴上一倍以上。這個 品牌的水晶杯特別薄,不容易影響葡萄酒的溫度,但卻偏偏容易打破,耗損率格外高,無形之中都是成本。 對於消費者來說,前去帕莎蒂娜用餐只要 很簡單的坐在桌前,菜就一道道端上來;隱藏在廚房裡的細節是,一盤盤佳肴在帕莎蒂娜是有如生產線製程、一連串精算的呈現。簡天才說,像是考慮冷盤沙拉送到 客人面前的溫度,廚房團隊一再實驗,最後才得到沙拉裝盤最多只能一次處理十盤,且要在兩分鐘之內完成。陳千浩同時說明,在帕莎蒂娜為外場用餐的客人所喝的 紅酒溫度,略低於包廂客人約兩到三度,原因只在非包廂的空調範圍大、室溫略高。 事實上,對於品質斤斤計較、不惜成本,正是許正吉不把帕莎蒂娜只當作一家餐廳經營,而是以一個品牌在呵護。他說,成功的品牌能給人信賴感,這是企業的長久大計。這也是近年來,帕莎蒂娜積極與各專業領域的人合作背後的思維。 名廚的故事!邀三星主廚,讓員工學習 像 是二○○九年,請來了盧森堡冠軍侍酒師和法國亞軍侍酒師的「侍酒師之夜」。而二○一○年,也有米其林三星主廚克里斯汀.拉史奎爾(Christian Le Squer)來餐廳客座。新思惟生活科技公司品牌總監簡素玲透露,其實辦這樣一、兩場的活動,多半賺不了錢,除了品牌形象的塑造之外,更重要的是,讓餐廳 的員工可以和國際大師一起工作和學習,從中提升帕莎蒂娜的水準。 食材達人徐仲也觀察到,帕莎蒂娜的品牌之路,其實構思相當的縝密。一方面, 公司願意提高成本,投資廚房的設備與人員的培訓;另一方面,公司內部又有一個品牌部門,負責把食物的故事對大眾說出來。徐仲說,「一般餐廳多半設公關部 門,但帕莎蒂娜卻有一個品牌部門。這個部門,連餐廳要用的碗盤,也都要參與決策。」 對高雄略熟的人,或許可以發現,帕莎蒂娜的設點位置都不是什麼黃金地段,絕對不是「開店聖經」中會選的店址。許正吉笑著說,第一間店選址高雄市三民區的河堤路,純粹只是他喜歡這裡的綠意盎然,可是,位於青海路的帕莎蒂娜烘焙坊美術館店則是他測試品牌影響力的實驗。 事後證明,帕莎蒂娜在高雄的影響力發揮綜效,即使冷門地段,也能做出好生意。甚至,這幾年,包含遠企、新光三越等知名百貨商場,也都力邀這個雄霸高雄的知名品牌,前進台北開設麵包坊。 四月底,帕莎蒂娜在高雄開起日本料理店,這樣的跨界能否成功,還得觀察帕莎蒂娜有什麼不一樣的本事。長遠來看,帕莎蒂娜如果揮軍北上,面對台北高度成熟、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帕莎蒂娜能否走出一條不和別人價格競爭、訴求餐廳價值的路,一切都得交給市場決定。 |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344&PHPSESSID=fd143cb2a39765d6f1ea45b20006cc44
自「7·23」動車事故發生後,高鐵相關上市公司也一直處於風口浪尖,遭到各界聲音「討伐」。昨日,《每日經濟新聞》獨家報導《高鐵6年大發展 催生25家「三高」公司》。今日,本報繼續追蹤,對這25家公司近一年因公花費進行統計。除中國中鐵(601390,SH)、中國鐵建(601186,SH)等幾家公司因數據不全無法計算外,結果顯示,20余家高鐵相關公司的銷售費用高得驚人,世紀瑞爾(300150,SZ)、輝煌科技(002296,SZ)以及廣電運通(002152,SZ)3家公司銷售人員去年人均差旅費都超過10萬元,其中,最「奢侈」的廣電運通銷售人員人均差旅費達到17.61萬元。更為誇張的是,這些公司的招待費同樣高得驚人,包括鼎漢技術(300011,SZ)在內的6家公司,去年銷售人均招待費用都超過了2萬元。
高鐵產品,一般只有一個銷售對象,那就是鐵道部。照理說,客戶少,應該能節約大量的銷售費用,但事實並非如此,那麼,如此巨大的銷售費用究竟花到哪裡去了?
差旅花費「實在是高」
高鐵相關公司每年上億元的銷售費用,到底用在何處?拋開職工薪酬,差旅費和招待費這類被財務人員點出最易藏有貓膩的費用,耗費又是怎樣?也許一句經典的台詞可以詮釋,那就是「高,實在是高!」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包括世紀瑞爾、特銳德(300001,SZ)、中國南車(601766,SH)、輝煌科技在內的25家高鐵相關公司,銷售人員合計產生超過60億元的銷售費用,其中,中國鐵建銷售費用達到15億元,寶勝股份、太原重工以及廣電運通3家公司銷售費用也都超過2億元。
在銷售費用分類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差旅費和招待費,銷售人員在出差過程中,到底需要花費多錢才算高呢?記者注意到,2010年年報顯示,在公佈招待費的9家公司中,廣電運通和時代新材(600548,SH)去年銷售費用產生的招待費均超過了1億元,其中,廣電運通招待費達到1.48億元,平均每位銷售人員花掉6.92萬元。
這並非個別現象,統計顯示,特銳德、鼎漢技術、回天膠業(300041,SZ) 及 中 鼎 股 份(000887,SZ)4家公司,2010年平均每位銷售人員花掉的招待費均超過4萬元。
而在公佈差旅費明細的14家高鐵相關公司中,太原重工(600169,SH)、寶勝股份(600973,SH)以及廣電運通3家公司去年銷售人員的差旅費都超過了千萬元,不過他們產生巨額的差旅費,主要是由於銷售人員眾多所致(銷售人員都在200人以上),若以人均差旅費來排名,廣電運通、世紀瑞爾和輝煌科技3家公司的費用就算得上驚人了,均超過了10萬元,其中,廣電運通銷售人均差旅高達17.61萬元,排在14家高鐵相關公司之首。
記者做了一個有趣的計算,廣州飛北京的往返機票約為2500元,以廣電運通214位銷售人員計算,每位銷售人員每年可以在北京廣州兩地之間坐飛機往返68次!難道公司的銷售人員真有如此繁忙嗎?如此巨大的費用究竟是怎麼花出去的?
俗 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位資深財務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要完全看清楚這些費用的去向幾乎不可能,因為差旅費和招待費都是籠統的 科目,其實是非常容易做手腳的。因為在財務入賬時,只要有足夠的發票,有領導的簽字,就可完成報銷。給客戶回扣或是一些私人的消費,均可用發票來沖賬。」
該 財務經理還指出,「如果一些公司差旅費、招待費虛高,可能是公司領導把關不嚴,導致部分人在出差回來後虛報了一部分費用。這種情況,往往審計師也無法審出 裡面的貓膩。即使有異常,但是只要發票齊全,報銷手續完善,那麼審計師也只能認定『取得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當然,如果銷售中給客戶暗回扣,也可以 用其他發票來沖賬,同樣會導致費用虛高。」
記者注意到,主要依靠高鐵生存的上市公司,他們主要客戶來自於鐵道部,而鐵道部就在北京,單一客戶肯定比眾多客戶要節約成本,每年花這麼多錢實在令人費解。例如,世紀瑞爾地處北京,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但是去年該公司銷售人員人均竟然花費差旅費13.68萬元,著實令人驚訝。
相比銷售人員的花費,高鐵相關公司管理人員花費較少,但仍有不少公司高消費,如輝煌科技和特銳德管理人員去年人均差旅費都在2萬元以上。
輝煌科技 銷售員差旅費增32%
作為至今還未復牌的高鐵概念股,輝煌科技近來最受市場質疑,其產品——鐵路信號集中監測系統,被稱為電務系統的「黑匣子」,在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明確提出該產品發出報警、以預防事故的發生。然而事故發生後,其公告中卻對此隻字不提。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該公司2009年、2010年年報發現,公司銷售人員差旅費增加的幅度非常驚人。
數據顯示,2009年輝煌科技銷售費用中的差旅費為545.24萬元,公司銷售人員為48人,人均差旅費11.36萬元。而到了2010年,輝煌科技銷售費用中的差旅費達到662.05萬元,同比增長21.42%,公司銷售人員卻降至44人,因此銷售人員人均差旅費達到15.05萬元,同比大幅增長至32.48%。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銷售人員人均年差旅費達到15.05萬元。
除了銷售人員,輝煌科技管理人員的差旅費增長更為誇張,2009年公司管理人員產生的差旅費為86.02萬元,而2010年該筆費用已至173.02萬元,同比增長101.14%!
世紀瑞爾11億元重金投向高鐵
壟斷鐵路行車安全監控系統的世紀瑞爾,將主要的精力都投向高鐵行業,公司將去年上市募集的資金全部用於高鐵建設,投資金額達11億元之多,可以說,該公司與高鐵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不僅僅在高鐵事業中猛投資金,公司在日常經營中,投入金額也是大幅增加。2009年,世紀瑞爾銷售和管理產生的差旅費分別為358.84萬元和24.23萬元,而2010年該數據分別達到了506.13萬元和52.5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1.05%和116.76%。
相比之下,同樣在北京,主營業務為軌道交通電源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安裝和維護的鼎漢技術2010年銷售費用產生的差旅費為500.3萬元,不過該公司銷售人員達到126人,銷售人均年差旅費只有3.97萬元,與世紀瑞爾人均13.68萬元相差甚遠。
特銳德 最講究「招待」的高鐵股
與其他高鐵公司不同,特銳德不僅在差旅費上大手大腳,在招待費的開銷上也是財大氣粗。
資料顯示,招待費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等活動中用於接待應酬而支付的各種費用,例如招待餐費、招待用煙茶等。通過數據對比觀察到,輝煌科技2010年的銷售人均差旅費雖高達15萬元,但是銷售人均招待費只有2.91萬元,而特銳德去年的銷售人均招待費則達到了4.37萬元,與2009年持平。
2010年,在管理費用產生的招待費裡,特銳德高居高鐵公司榜首,其管理人員人均招待費達到3.26萬元。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566&PHPSESSID=66956ff086221f6045aa8bb4573cdd7b
中廣網北京8月18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最近有媒體爆料說大公國際一年評了156個「3A」評級,這個出手相當大方。而且有質疑說這是濫發評級。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女士對此發表了評論,要改變評級機構和被評級機構間利益輸送關係 。
主持人:現在更多的質疑聲集中在大公國際對城頭債的評級,6、7月這兩個月時間裡大公國際是調高了城頭債信用評級這樣的現象特別的集中,20支企業債裡面竟然有16支都是城頭債。針對這件事很多人質疑,這就是濫發評級,您怎麼評論?
葉檀:大公國際評級確實有嫌疑,都非常高。而且我們注意到,上調評級主要與自己有關係客戶。由於我們現在採用向被評級機構收費的收費模式,懷疑其中牽涉到道德風險的問題。如果這樣的機制不改變,包括大公國際在內的評級機構的評級信用就會受到質疑。
這一次評級上調從2009年開始,包括大公國際在內的5大國內信用評級機構基本上只有上調沒有下調。最近大公國際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大眾的廣泛關注,主要是因為城頭債本身就受到大眾的質疑,大公國際卻繼續上調他們的評級。
另外一方面,大公國際對鐵道部信用主體也給予「3A」的評級,甚至比中國國家主權信評級都高,這引起市場嘩然,這件事在邏輯上也說不通。鐵道部發行的債券因為有政府做背所以信用評級很高,為什麼政府信用反而會更低?從這方面來說,大眾或購買債券人對現在評級機構甚至對現在評級不信任,都是有道理的。
主持人:我國家評級機構以什麼標準來對企業進行評級?
葉 檀:每家評級機構都有自己的模型,也都有自己的限量。大公國際也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統和模型,主要有一些核心指標和修正指標。對於大公國際來說,核心指標 裡包括未來的自由現金流、歷史現金流以及留存現金等具體現金流。從這方面來說,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跟國內信用評級機構雖然在變量上有所不同,但是一旦選定變 量,基本目標或方法相同。
主持人:對於評級機構來講,公信力可能是最核心的資產,究竟怎麼來設定評級的標準才能夠做到公平、公正、獨立而不受干擾呢?
葉檀:現在,信用評級體制之所以在全球範圍內佔據非常重要的話語權,主要因為投資市場和投資品越來越多。
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因為企業債發行,大家發現無法給企業發行的債券定價。因為企業發展前景到底怎麼樣,信用怎麼樣大家都不知道,就不能準確定價,這個時候信用評級機構應運而生。有了信用評級之後,信息就更加流暢了,定價也有了標準,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鐵路債券違約之後,大家就更加依賴信用評級機構了。
但 從這次次貸危機來看,信用評級受到了非常大的衝擊,主要是因為存在道德風險。評級機構跟被評級機構存在利益輸送關係,未來信用評級機構首先還是要充分發展 市場化的競爭,再有就是減少外部的政治壓力。最重要是改變評級機構和被評級機構間的互相利益輸送關係,如果以後利益繼續互相輸送,評級機構的評級就永遠不 可能準確。
主持人:這次一年時間之內156家機構被給予「3A」評級引起了大家的質疑,有人擔心大公國際接下來國際化之路可能會更加漫長,您同意嗎?
葉檀:大公國際未來國際化之路比較坎坷。大公國際在今年7月份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申請,希望成為認證機構,進入美國市場,但是沒有被允許。
大公國際作為中國民族品牌的信用評級機構,要走向國際化要分成幾步走:首先需要有公信力;其次是擴展範圍,比如在東亞獲得聲譽,最後是走向全球。這樣的過程跟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一樣。如果希望一口吃個胖子,一步成為全球的信用評級機構,恐怕不太現實。
大公國際現在需要突破的關口是,它的評級現在國內受到質疑。從現在開始痛定思痛,把大公國際的信用建立在真正專業素質和公信力上,將是大公國際內部制度建設的重點。(來源:中國廣播網)
|
||||||
撿破爛、收舊貨,也能成為營收 二、三十億元公司大老闆!金益鼎董事長莊清旗出身農家,當過工友、工廠領班,最後卻以電子廢料白手起家,二○○六年上櫃後營收就翻了四倍,莊清旗如何從庄 腳囝仔變成竹科煉金王? 撰文‧方沛晶 車子沿著西濱快速道路奔馳,我們在尋找傳說中的竹科煉金窟「金益鼎」。金 價狂飆,令我們對這家一年可生產八百公斤黃金的上櫃公司充滿好奇。但是一路上,只見廣闊的藍天之下,聳立著一座座大型風力發電機,帶著鹹味的海風陣陣呼 嘯,怎麼看都看不到一家公司的影子,連計程車司機都狐疑,這裡真的有黃金嗎? 接近新竹香山的海邊,金益鼎終於現身。一進廠區,膚色黝黑、笑 聲爽朗的金益鼎董事長莊清旗,就握著一塊價值近五百萬元的金磚,迎上前來,大方地對本刊記者說,「來來來,你沒拿過重三公斤的金塊吧?感受一下,這可以在 新竹買一棟透天別墅咧!」 「庄腳囝仔」想出頭 帶兒子到處收舊貨 每天工作十八小時以目前金價來看,一公斤黃金賣出價約為一七八萬元,一公斤白銀價值約四.五萬元,金益鼎去年生產八百公斤黃金、近十七噸的白銀,等於 「煉」出了二十二億元的金銀財寶! 有意思的是,藏著這些真金白銀的,不是什麼金山、銀山,而是來自新竹科園學區台積電、鴻海、奇美電等大廠 的電子廢料。 如果說,竹科是台灣經濟的「心臟」,那麼包辦九成竹科廠電子廢料的金益鼎就是台灣經濟的「靜脈」。這些原本被當作垃圾的電子廢 料,經過回收、處理、提煉之後,會變成價值不菲的貴金屬,再依前月黃金均價回銷給電子廠利用。 然而,莊清旗這位坐擁幾十億元貴金屬的「現代 煉金士」,卻是出身於貧苦的花蓮農家,從撿破爛開始發跡。笑說自己出身「艱苦底」,所以身體一直很硬朗,小時候全家只靠著一塊旱地過活,所以從小就得幫忙 家裡種田,後來大哥開始做資源回收貼補家用,他也得幫忙跟著搬運重達數十公斤的廢家電和舊五金。 考上花蓮高工的莊清旗,在當時可算是高學 歷,在村裡走路有風。但是,會讀書對家庭經濟無法有立即的幫助,畢業後莊清旗為了讓家裡有穩定的收入,選擇到花蓮女中當工友。 雖然生活安穩 了,但他不甘於一輩子就在打掃校舍、修理桌椅中度過,自己偷偷地在下班後念書,考上當時還是國營企業的台肥,被分發到新竹廠當作業員。「我這個人閒不下 來,庄腳囝仔也想出頭天啊,所以有空就多賺點錢。」莊清旗一面在台肥上班,一面利用下班時間做資源回收,一到傍晚就帶著念國中的大兒子莊瑞龍到處收舊貨, 每天工作超過十八個小時。 收舊貨的過程中,他發現竹科的電子廢料價值比一般回收物還高,但是對回收廠商的要求也特別高,不僅要有合法執照, 也要交代回收後的處理方法。為了切進這塊堪稱處女地的高門檻市場,莊清旗成立觀鼎企業,經過環保評鑑後拿到廢棄物清除執照,開始專做竹科廠的生意,包括聯 電、工研院電子所的第一次報廢工程,都委由他處理。 辭台肥領班自己創業 為搶料煉金 處理費不到同業十分之一下班後做資源回收,莊清旗也沒有荒廢白天的工作,他在台肥二十年,一路升為領班。「當時月薪就已經有七萬元,換算成現在的幣值,應 該超過十萬元了吧!」他笑說。但當上主管後事情都讓下面人做完了,不忙碌就會心慌,而且他發現回收生意的利潤更豐厚,索性在一九八八年辭掉工作,專心經營 自己的事業。 「當時要把廢料給我們,電子廠還得付我們處理費。」莊清旗笑呵呵地說,這個世間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收垃圾不但可以向客戶收 錢,還可以拿到東西賣錢,根本是兩頭賺! 觀鼎僅是將電子廢料拆解、分類,轉賣給新加坡廠商,年營業額就能達到上億元,但莊清旗卻在公司發展 順遂時看到了未來的危機。他發現,愈來愈多人進入電子廢料市場,處理費的價錢也愈來愈低。 「要生存,就要升級!」莊清旗決定向上往「廢棄物 處理」發展,他在一九九七年正式成立金益鼎,隔年取得甲級廢棄物處理機構許可證(目前全台僅發出二十八張),並與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現為能源與環境 研究所)合作,以技術轉移的方式,斥資五百萬元自行研發大型提煉設備,又挖角當時在該所擔任副研究員的宋宏凱(現為金益鼎副總),開始「土法煉金」。 為 了拿到足夠的煉金原料(電子廢料),莊清旗使出「處理費十分之一」的狠招,果然拿到九成竹科廠廢料的訂單。「我們拿到的是全台第二張(甲級廢棄物處理機構 許可證),拿第一張的廠商每公斤收三六○元,我只收二十五元,比人家的十分之一還便宜,客戶當然通通跑來我們這裡。」 品管嚴吸引國際大廠 全 球客戶逾五百家 毛利率比同業高四倍金益鼎的業務量快速成長,同時間也進一步要求品管。「我們從到電子廠載送廢棄物開始,就要上環保署網站登錄,收了多少公斤、到哪一個處 理廠,處理廠收到廢料後再登錄一次,全程用GPS 監控。」金益鼎總經理、莊清旗的二兒子莊瑞元說,資源回收算是良心事業,當時一顆IC市價一百元,廢品只賣三塊錢,如果把廢品賣到市場上,轉眼間就有幾億 元的暴利,但金益鼎就是不賺這種錢。 因為品管嚴格,國際大廠也慕名而來,例如國際繪圖晶片大廠NVIDIA就把全球廢料都交由金益鼎獨家處 理,其他國際級客戶還包括全球最大記憶卡品牌SanDisk、藍牙晶片廠CSR等;甚至連全球最大的廢金屬回收商SIMS,都選擇和金益鼎策略聯盟,引進 Google、北電等國際級客戶,目前金益鼎全球客戶已超過五百家,營收也自○六年上櫃以來,從四.四億元攀升到去年近二十八億元(合併營收),毛利率更 超過一四%,比同業高出四倍。 之所以維持高毛利,是因為同業跨足下游靶材和金鹽製造,需要向外買進黃金、白銀等原料,而金益鼎堅持只做回收 提煉,料源百分百來自回收廢料,等於把進料成本壓到最低。 另一方面,金益鼎的設備成本也比同業低。輔大物理系畢業的莊瑞元,算是金益鼎的 「總工程師」,他知道能從哪些地方取得技術、人才和基礎設備,也能夠把設備組裝成最適合的機組。因此,其他業者要從德國花兩億元買設備,金益鼎的「國產拼 裝貨」卻只要一億元,「你看,我們這台拼裝車,效能不輸德國進口的!」莊清旗指著外形看起來很普通的大型輾碎機自豪地說。 隨著愈來愈多電子 廠到中國發展,金益鼎也開始在九○年代跟著客戶的腳步前進對岸,陸續在浙江、天津、連雲港合資成立廢棄物回收處理公司,即將在第四季正式投產的連雲港榮鼎 熔煉廠,將可產出二萬噸電解銅、一噸黃金、十噸白銀等貴金屬,整廠年產值預估達五十億元新台幣以上,預計後年起中國業績貢獻將會是台灣的一倍。 中 國布局「有錢大家賺」 不設熔爐煉金 委由當地廠商處理不過,相較於其他人追求上下游整合,金益鼎的中國布局卻是「有錢大家賺」。例如天津泰鼎擁有獨家回收執照,就不設熔爐、不提煉貴金屬,將 熔煉生意委由當地廠商來做;而連雲港榮鼎則需要很大的廢料量,也會委託其他回收業者供應。 「為了大家好,自己賺少一點又有什麼要緊?」懂得 留一口飯給別人吃的莊清旗說,別人到中國開合資公司都會遇到問題,但金益鼎的夥伴卻從來沒有給公司找過麻煩,「甚至很多和我們合作的,都從散赤郎(台語: 窮人)變成身價上億!」日前辦理現金增資案時,為了公司更為國際化,莊清旗一改前例,開放讓客戶和碩科技入股達三%,希望藉此引進和碩的管理制度,減低公 司的家族色彩,以當時三十四元的現增價換算成目前股價來看,等於讓和碩現賺超過四千五百萬元。 「有量更有福」是莊清旗的事業觀,也是人生理 念。「卡早(台語:以前),收舊貨是個沒有社會地位的工作,實在沒想到後來可以上櫃,還變成明星產業。」在垃圾堆裡「淘金」三十年,累積超過二十億元財富 的莊清旗,對今天的一切充滿感恩。已七十三歲的他仍堅持每天上班,因為他說企業經營無撇步,認真堅持地做、心安理得地賺,才能「真金不怕火煉」! 莊 清旗 (右) 出生:1938年 現職:金益鼎企業董事長 經歷:台肥 新竹廠總領班 學歷:花蓮高工化工科 身價(估):20億元 金益鼎企業 Profile 成立:1997年 負責人:董事長莊清旗、總經理莊瑞元 資本額:6.5億元 主要業 務:銷售銲錫用錫條66%,錫絲15%、錫球16%、其他3%年產量:金800公斤、銀16.8噸、銅3000噸,及其他鈀、鉑等貴金屬金益鼎「垃圾變黃 金」模式 5.5噸 IC 電路板 =1公斤黃金 ( 市價:178萬元 ) |
|
||||||
過去紅利點數不是吸引人的生意, 但隨著市場商機擴大,愈來愈多競爭者加入,包括潤泰集團、統一超商和遠東集團,三家重量級的公司進場卡位,紅利點數大戰即將引爆。 撰 文‧朱景文 今年初,一家才成立三年,員工人數不過二十人出頭的台灣網路公司里斯特資訊(Richtor),擊敗全球上百家新創公司,榮獲有 「矽谷創投聖經」美名的趨勢雜誌《紅鯡魚》(Red Herring),選為「二○一○年全球科技一百強」,讓他們脫穎而出的,並非什麼高深技術,正是「點數交換」這個別出心裁的點子。 里 斯特 有大潤發實際金援力挺 就在里斯特獲選「二○一○年全球科技一百強」後,今年六月擁有兩岸最多家量販店的潤 泰集團,旗下創投決定投資里斯特三千萬元,取得二○%股權,這意味著,里斯特將擁有大潤發上百萬名會員的紅利點數,成為台灣點數交換市場的強力競爭者。 不 只潤泰集團看到這塊大餅,其他業者也搶進卡位。有「點子王」稱號的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劉奕成,也進場暖身。 去年五月劉奕成上任悠遊卡董事長 後,將悠遊卡與統一超商的icash卡結合;今年,他啟動另一項大計畫,就是五月底找上中華電信與統一超商,合資成立點數交換的點鑽整合行銷公司。 究 竟點數交換的市場有多大?若將其分為三塊:由各家金融機構所發行信用卡產生的紅利點數,實體通路如在大潤發、統一超商與全聯社消費產生的紅利積點,以及網 路遊戲或電子購物產生的紅利點數,一年合計至少超過三百億元,即使只能分到其中的一成,都是筆可觀的數字。 那消費者對於點數交換的需求又有 多大?想像一下,在A信用卡消費累計的點數,可透過交換平台,兌換成B量販店的點數進行消費,如此一來,各種紅利積點就可互相流通,不需要在特定商店或單 一信用卡慢慢累積。 「我們等於挖掘各種點數的閒置產能,大幅提升加值空間。」里斯特營運長戴季全解釋。隨著網路與金融業的發達,各種線上虛 擬貨幣與紅利點數不勝枚舉,有了如里斯特的點數交換公司,就能活化消費者已有的虛擬貨幣與紅利點數,透過點數交換系統增加價值。里斯特第三季會正式上線, 落實點數交換商機。 點鑽 有三大超強股東撐腰 推動點鑽的劉奕成,也是相同思惟,他 表示,「虛擬點數背後代表的意義,就是錢。」點鑽這個平台,為的就是要把平常民眾不知道該怎麼使用的點數,變成更有價值的貨幣。 據了解,在 劉奕成幾經奔波之下,點鑽除找齊中華電信、統一超商與悠遊卡三大強力股東外,劉奕成的老東家國泰金,也已率先答應加盟點鑽,並將把銀行信用卡的紅利點數, 全部轉換到點鑽,讓點鑽這個點數交換平台,未演先轟動。 點鑽的股東陣容,包括中華電信、統一超商與悠遊卡這三家,幾乎是國內消費者每天都會 「消費」到的,加上國泰世華銀行發行的SOGO百貨聯名卡,實力驚人。 面對點鑽如此強勁的對手,已有大潤發實際金援力挺的里斯特,則選擇 「螞蟻雄兵」策略,除積極拉攏中國信託、安泰銀行與台新銀行等發卡銀行外,在特約商部分,積極洽談MOMO購物、GOMAJI團購網、國賓影城、神來也麻 將,與擁有三千多家廠商的開店123開店平台網站,算是以量取勝。 觀察兩家競爭,一位網路業者認為,「誰能走得越快,誰勝出的機會就越 大。」畢竟點數交換的概念很好,但要克服的細節還很多,「如果自己沒有大起來,要讓平台間彼此銜接是很困難的。」 快樂購 有 遠東集團的豐沛資源 此外,不管里斯特或點鑽,都將碰上遠東集團所發行的「Happy Go快樂購」紅利集點卡。事實上,「Happy Go快樂購」是跨越紅利集點門戶概念的始祖,只不過,「Happy Go快樂購」能一戰成名,全拜遠東集團的觸角極廣,「光整合旗下資源,就已吃不完。」不像里斯特或點鑽,是以第三方身分來串連各個合作夥伴。 攤 開「Happy Go快樂購」紅利集點卡的陣容,包括遠東百貨、太平洋SOGO百貨、愛買量販店、遠企購物中心、遠傳電信、遠東商銀、遠銀保代、亞東證券與遠東飯店等,全 是遠東集團旗下公司;近年來還陸續加入威秀影城、金石堂書店、全家便利商店、台塑生醫Forte與福懋、西歐、台灣優力加油站。 為閒置的紅 利點數找尋「出口」,說穿了,就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不過,這簡單概念的背後,卻是上百億元的龐大商機;也難怪,大潤發願意以每股超過百元的價格投資里斯 特,也難怪會破天荒出現統一超商、悠遊卡、中華電信三個「台灣第一」合組成的一家新公司。 雖然台灣點數交換市場尚待證明,但隨著大集團的加 入戰局,彼此間的角力戰已正式開打。 大戰開打! ——三大紅利點數公司各擁山頭成立時間 股東 點數商 特約商點鑽 100/5 統一超商悠遊卡 中華電信 統一超商 國泰世華銀行 中華電信、統一超商與悠遊卡等鼎鼎聯合行銷(Happy Go快樂購) 93/10 遠東集團 遠東百貨、太平洋SOGO百貨、愛買量販店、遠企購物中心、遠傳電信、遠東商銀、遠銀保代、亞東證券與遠東飯店等 威秀影城、金石堂書店、全家便利商店、台塑生醫里斯特 96/6 潤泰集團之初創投 中國信託、安泰銀行與台新銀行、遊戲橘子、PChome等 全家、萊爾富、OK等 |
|
||||||
去年七月三日,三太陳婉珍 掌控的「空中快線」一架AW139直升機由信德中心起飛不足兩分鐘突然斷尾,急降維港。事隔一年,意外原因仍在調查。 此後,AW139意外頻生,今年已於全球發生五次空難,共十三人罹難。澳洲及歐美各國航空安全局,於兩週前向業界發出緊急適航指令,要求更換AW139機 尾螺旋槳葉。昆士蘭政府、波特蘭海上防衞隊及剛發生空難的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等已勒令停用AW139。三太旗下的五架同型號直升機,其中四架 在上週一開始「靜悄悄」停飛,只剩下一架航行港澳線吊命,公司每日損失七十多萬。 自三太兩姊妹○七年踢走何鴻燊外甥,掌管直升機業務以來,客流量大跌近兩成。「空中快線」今天的安全危機,除了關係機尾槳葉,還糾纏着一場豪門恩怨。 上週四,記者於上環信德中心「空中快線」票務處查問往來港澳的飛行班次,票務職員表示近幾日因為航班調動,港澳線由每日半小時一班機,改為每日一個鐘一 班。來往澳門、深圳的六班航機,職員稱因例行檢查,全線停飛。「暫時啲機要做檢查,未confirm有無機飛,你留低電話同個名,當有機飛立即通知你。」 空中快線四架停航的直升機,停泊在澳門路環的維修倉。記者實地觀察,三架機泊在倉內,一架泊在露天停機坪,機尾部分拆去外殼,維修員正在謹慎檢查。 根據澳門及香港民航處資料,深澳線每日平均乘客八十名,以每張票價四千元計,停航令空中快線每日損失三十二萬元收入。至於港澳線,亦由每日二十八班次縮減 一半至十四班次,以每張二千九百元票價計算,港澳線每日損失近四十萬元。 「前幾日收到上頭order,要換直升機尾槳葉,我哋個倉存貨唔夠,啲機咪焗住擺倉唔飛得。」空中快線維修職員說,公司於八月二十五日,收到歐洲、美國航 空安全局及AW139直升機製造廠Agusta Westland同時發出的緊急指令,要求AW139機尾螺旋槳葉達到六百個飛行時數或一千五百個飛行循環,就要更換新葉。 兩日死八人 上月十九日,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一架AW139直升機,在接載員工往返鑽油台期間墜毀,四人遇難。事後當局從打撈的機身殘骸,發現脫落的機尾 螺旋槳葉有裂痕。歐航局在意外後發出的指令,表示在巴西的意外,肇事原因可能與機尾槳葉出現裂痕,令機尾出現結構性問題,最後令直升機失控。巴西意外前兩 日,北京市公安局警務航空總隊,於早上九時十二分執行飛行任務時,AW139直升機突然失控墜落北京郊區密雲水庫,機上五名隊員只得一名生還。自去年七月 三日發生維港意外,AW139空難事故愈演愈烈。今年於南韓、卡塔爾、馬來西亞、北京、巴西已發生五次空難。本刊從澳門民航局及香港民航處證實,去年維港 斷尾意外發生後一個月,空中快線維修部在八月中的一次例行檢查,發現其餘三架AW139的機尾螺旋槳槳葉出現裂紋及保護面磨損,需要更換新葉。一名前員工 透露,其中一架機兩塊槳葉裂痕,深得肉眼可見,「公司好緊張,即刻將有問題槳葉send去原廠調查點解咁多塊槳葉有裂紋,半年前根據廠方嘅建議,再喺機尾 做加固工程。」 致命設計 航空工程界認為直升機槳葉屢現裂紋,極不尋常。「飛行服務隊用嘅海豚、美洲豹兩款直升機,架架都飛超過萬個鐘,用足十年,都未出現機尾槳葉有裂紋,兩款機 嘅生產商從來無發出過指引話槳葉有壽命限制。AW139型直升機規定每年飛六百個鐘要換新葉,好短命。一年又發生五次意外,密度算高,呢隻機有問題。」一 名香港飛行服務隊維修部人員說。香港航空工程師、去年以署理民航處處長身份處理維港意外的梁汝強,亦相信AW139的設計可能有問題:「可能係機尾螺旋翼 設計、製造同實際飛行運作有出入。旋翼生命周期愈長,證明架機可靠性愈高;愈短命,架機可靠性愈低。」理工機械工程學工程師盧國強指出機尾螺旋槳葉出現裂 痕,已顯示金屬疲勞,他估計槳葉的旋轉角度設計出錯,今本身的金屬承受力耗損。盧說一旦槳葉脫落產生的震盪力拗斷機尾,便會令直升機失控。 外行人掌舵 空中快線○七年以七億元購買六架意外頻生的斷尾機,跟掌舵的三太兩姊妹不熟悉航空業有關。現任空中快線行政總裁陳婉玉(三太之妹),曾任信德船務會計,後 來跟隨何鴻燊外甥謝天賜,過檔港聯直升機公司(空中快線前身)任會計。當年港聯的股權,何鴻燊佔六成,謝佔四成。九九年謝將一成股權轉讓給陳婉玉,何鴻燊 將手上六成港聯股權給了三太,陳氏姊妹與謝三分港聯,直升機業務仍由謝天賜掌舵。然而,謝於○六年八月,因與何鴻燊不咬弦而被舅父踢出港聯,更被迫將手上 三成股權全數轉賣給三太。自此,港聯落入三太姊妹手中,更於○八年易名空中快線。謝天賜對本刊表示,早於○四年公司已着手研究換新機,當時他認為 AW139營運成本高,建議選購永利娛樂都選用的西科斯基S76C++型直升機,每架機的機價只需七千多萬,相對AW139一架一億一千多萬元,便宜四千 萬元,較為划算。「我未離開公司前,同事已經同廠方傾買S76C++直升機傾咗好耐,○六年我一走,取替我嘅陳婉玉突然下令買AW139,我覺得好愕然, 我有提過何鴻燊,直升機可靠性好重要,呢隻機外國買嚟飛鑽油台,好少當客機載客,何鴻燊就反駁話聽到AW139係最安全,美國總統都坐。 」謝說他翻查資料,當時布殊的直升機隊有二十九架直升機,沒有一架是AW139。一名航空界買手透露AW139直升機是直升機界的法拉利,外貌有型有款, 但需要悉心照顧,且不能頻密飛行,「呢隻機而家賣出四百架,賣得唔差,歸功負責銷售嘅意大利籍副總裁,佢出名俾佣金好手鬆。一般行規俾中介公司佣金 3-9%,Agusta超過一成, 其他各類『佣金』,高達百分之二十。」自三太姊妹掌控後,○八年起,直升機澳港線乘客由十萬人,大跌至去年只有八萬六千人,跌幅近兩成。明年七月空中快線 每年要支付政府三千六百萬元停機坪租金,何家直升機業務雪上加霜。截稿前,空中快線沒有回覆停航原因及何時恢復正常航班。 |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912&PHPSESSID=23bbd3f7357e61952549058d8dcc7ac3
本報訊 (記者李斌)昨天,開心網宣佈,從今年10月起,開心網旗下的團購產品與客戶服務將全部移交給團購網站F團,開心網未來只提供第三方平台服務。雙方未透露合作細節,但雙方共同保證,此前的開心團購用戶的消費行為、代金券等等全都不受任何影響。
開心網可靠消息人士透露,拉手、美團、F團、滿座等多家團購網站都與開心網進行了深入溝通,但最終F團提出的方案與開心網最為契合。雙方的合作 期暫定為一年。作為開心網的重要組件之一,開心團購的業務模式將由原來的自辦運營,調整為與第三方合作。「從用戶角度來看,開心團購不會有變化。」開心網 副總裁郭巍表示。
開心網創始人程炳皓希望在團購產業鏈上突圍。在他看來,團購模式調整的目的就是避開同質化競爭,並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據悉,開心團購業務2011年年初上線,初衷是將網站的社交屬性與團購業務相結合,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本地化生活服務。郭巍表示,「目前團購市場的拼推廣與拼折扣的特質,與開心網的社交屬性差異很大,因此開心網決定把團購移交給專業團購網站F團。」
互聯網分析人士李忠存指出,團購業務需要很強的線下團隊,而開心網並沒有把團購作為獨立的業務分拆,很難做好,此次相當於自己放棄了團購業務的自主運營,回歸主業。
開心網消息人士透露,在開心團購業務模式調整的同時,公司的相關人員調整也將隨之進行,這部分員工大概佔公司總員工數的5%左右。這意味著開心團購大約有30多人被辭掉。(來源:新華時報 作者:李斌)
|
||||||
今年國產集團的尾牙宴上,大家長 林孝信駕著空中巴士模型機進場的畫面,令人記憶猶新,事隔9個月,這個夢想成真,空中巴士決定參股復興航空一成股權,從此,這家走過一甲子,台灣最老牌的 航空公司,站上巨人的肩膀,正要展翅高飛! 製作人‧張弘昌 撰文‧燕珍宜、劉俞青 研究員‧林筱庭 攝影‧攝影組今年一月,國產集團的尾牙上,集團大家長總裁林孝信,已經悄悄預告一件國內航空界的大事,只是當時外界沒有「心領神會」。 當天,林孝信駕著一架法國空中巴士(Air bus)的模型機進場,引爆全場歡呼轟動,但當時,大家只把他視為尾牙宴上的一個噱頭。 沒想到,九個月之後,林孝信與長子、也是復興航空董事長林明昇,父子兩人連手,讓這場尾牙宴上的夢想成真。 根據《今周刊》自國際航空機構搜羅資訊得知,近日之內,台灣最老牌的航空公司──復興航空將宣布引進重量級的策略性投資者,也就是林孝信在尾牙宴上提前 「預告」、親身駕駛進場的空中巴士公司。 根據復興航空十月二十五日傍晚的新聞稿表示,復興航空公告完成私募增資案,以每股十七.五元的私募價格,八.九八億元的資金,順利引進由Paradigm Transportation Holiding, B.V.所設立的「寶典交通產業基金」(Paradigm Transportation Fund)的資金。未來,空中巴士將成為復興航空持股一○.六七%的大股東。 走過破產邊緣 林孝信父子接下燙手山芋 十一年再登巔峰目前復興航空已經向交通部民航局報備這項跨國投資案,如無意外,空中巴士將成為國內航空公司第一個國際性大股東,而空中巴士目前是全球兩大 飛機製造公司之一,與波音公司勢均力敵,有了「大咖」加持的復興航空,將有如公司飛機上「龍」的圖騰,從此「飛龍在天」。 然而,這一刻,無論是對復興航空而言,或對林孝信、林明昇父子來說,不但恍若隔世,而且絕對刻骨銘心,因為十一年前,當時的國產集團差一點就要撐不下去, 這個早期與台泥辜振甫、新光吳火獅等家族齊名的大家族,差一點就因為財務危機而命脈不保。 然而,整整十一年,十一年改變多少事?可以讓一個集團從瀕臨破產的邊緣拉回來,再登巔峰,這不是奇蹟,至少,在林孝信父子身上,真的做到了! 去年六月,林孝信正式將復興航空的棒子交給三十八歲的長子林明昇。林明昇接下大位不過一年多,但已經做了至少三件讓人眼睛一亮的大事。 從結果論,今年復興航空交出的成績單,讓各界眼睛一亮!前三季累計營收六十五.三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七二元,遠優於航空雙雄華航的負○.一四元與長榮 的○.一一元。三年前還處於虧損狀態的復興航空,竟能在短時間內後來居上,實屬不易。 另外,經歷數年的瘦身與體質調整、財務健全等計畫,復興航空成功將負債比降至四八.六%,成為目前國內航空業者中,負債比最低的公司。 積極尋找策略夥伴 力邀空巴入股 爭取國際航線「飛出去」當大家還在為此漂亮數字驚豔不已時,復興航空另一張王牌,早已緊緊握在林明昇手上。 或許因為先天「瘦小」之故,林明昇一上台就積極思考著,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飛得更高更遠。林明昇自上任以來,就祕密地穿梭於國際重要航運公司,尋 找策略投資夥伴。與空中巴士接觸已經超過一年,雙方在近半年間密集聯繫,最後才敲定這起合作案。 既然是策略性投資,對方又具有國際航空背景,國際航空業的市場上一度盛傳新加坡樟宜機場、國泰航空、空中巴士等均被列為可能名單,最後結果,「空中巴士」 確定入股復興航空。這是林明昇上任後搶下的第一記大功。 此外,今年六月底,復興航空首度突破長期被華航、長榮航兩雄所割據的新加坡國際航權,成為獲准定期飛新加坡的第三家航空業者。 事實上,擁有美國法律博士學位的林明昇為了爭取這條寶貴航線,投入的心力絕不亞於空中巴士的入股案。 因為長久以來,台灣一條國際航線僅限兩家國籍航空公司獨享航權的限制,終於在復興航空的極力爭取下被打破。交通部今年一月通過「國際航權分配及包機審查綱 要」第四條修正案,未來只要航約中言明不限家數飛航,包括首都航線,都可允許第三家業者加入營運,有利於增加航空公司的商機。「我們只是要爭取一個公平競 爭的平台和機會,其他的我們會自己努力。」林明昇說道。 等待許久的國際天空一開放,復興航空立刻「展翅高飛」,提供飛往新加坡航班的服務。新加坡航線對復興航空而言,除了具有象徵意義,林明昇也有務實的計算, 「整體而言,可以將飛機利用率從八.二小時提高到九小時。」緊接著,一連串「飛出去」的計畫都箭在弦上,包括復興航空目前已經有八條國際定期航線:澳門、 釜山、濟州、峴港、帛琉、新加坡、河內等,都已整裝就緒。 尚未爭取到航權的,復興航空也有變通之道,與旅行社合作開發區域性包機,同樣成功地「飛出去」。除了國際航線外,再加上二十二條兩岸直航航線,復興航空每 周約有一八二個兩岸、國際班次。 借重空巴技術支援 不但降低成本 也搶進中型機維修市場為了因應航線擴張的需求,林明昇也積極擴充機隊,準備汰舊換新。空中巴士飛機較適合區域飛行,現在訂購至少要排隊等六年。但林明昇卻 布局得早,去年十一月,啟動第一波新機計畫,購買了八架空中巴士。緊接著,今年五月則又啟動第二波,預計購買十二架空中巴士,其中有六架為最新可節省一 五%油耗的A321-NEO飛機。 復興航空因為向空中巴士購買飛機,有了密切的接觸。但是,向空中巴士購買飛機的航空公司何其多,除了林明昇,卻沒有人想到好好善用這張王牌。 近幾年,全球航空市場的區域飛行(短程飛行)量已經超越跨洲飛行(長程飛行),專門生產中型飛機的空中巴士,去年即因亞洲訂單量大增,創下三百億美元的營 收紀錄。空中巴士並對外表示,二十年內亞洲將躍居航空製造業最大的市場,全球約三分之一的訂單將來自亞洲。 既然亞洲將是最重要的客戶,空中巴士自然把腦筋動到這裡來。因此,除了入股,亞洲市場的售後維修服務將是空中巴士接下來的重要布局。航太公會總幹事李康莊 表示,兩年半後,將是亞洲商用飛機維修的起飛點。 空中巴士想在亞洲尋找維修市場的合作夥伴,這剛好與林明昇及其國際策略投資夥伴的合作目標不謀而合。而空中巴士所製造生產的中型飛機,又剛好是復興航空的 主力機隊,與華航、長榮以大型、雙走道飛機為主不同。 對也想成立自己維修部門的復興航空而言,如果能借重空中巴士的技術支援,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但可以降低成本,另外,也可以進而搶攻中型機的維修市 場,一石二鳥的策略早在林明昇的規畫當中。 國產家族一度衰敗 投資失利拖垮財務 豪宅招待所也求售「有了Airbus的維修、管理技術,可以立刻將復興航空的維修能力提升到國際級的水準。」,林明昇坦承藉由這位策略夥伴,復興航空可以 一次解決維修技術與亞洲機師荒等兩大問題。 林明昇這張王牌更厲害的地方在於,有了這位國際策略夥伴的協助,復興航空將「如有神助」般地,在國際航權戰爭上輕易地過關斬將,順利取得國際航線。 這張超殺的王牌,緊緊握在林明昇手中,外界不禁好奇,「為什麼是復興航空?」「同樣的資金注入,投給華航或長榮的大海裡,恐怕激不起一點漣漪,但是對復興 航空而言,卻可以有倍數的效果。」林明昇的談判能力,相信也是他贏得王牌的重要原因。 然而,對比今日的風光,恐怕很難想像,國產集團曾歷經重大轉折,曾經復興航空甚至整個國產集團家族,差一點就淪為歷史名詞。 林孝信出身宜蘭員山鄉,他的父親林燈家族其實相當顯赫,早期與新光吳火獅家族、台泥辜振甫家族等都是台灣「本省掛」的大家族,只是林燈幾度企圖跨入金融 業,最後都失利,加上後續發展並不順遂,因此如今集團不若其他家族來得開枝散葉。 當時林燈與辜振甫家族、高雄陳田錨家族成為台泥公轉民營後的三大民營股東,林燈在台泥的持股僅次於辜振甫,幾年前,林燈家族的股權還差一點撼動辜振甫的領 導地位。 全盛時期,林燈憑藉橫跨政商的資源,一手創建了國產實業,經營水泥下游的預拌混凝土;此外,國內電信產業成立之初,他也持有分區執照的泛亞電信一五%股 權。 林燈有二房妻子,林嘉政是大房長子,林孝信是次子,大房幾乎囊括所有集團版圖,二房僅掌控上市的大華建設。 但一九九二年林燈過世,他把整個國產集團交給長子林嘉政經營,卻成了集團由盛轉衰的轉捩點。當時交遊廣闊、為人四海的林嘉政接掌之後,在朋友的慫恿邀請 下,一方面不斷擴大轉投資,另方面在林燈時代接下的復興航空財務黑洞越來越大,原本經營還算穩健的國產集團財務狀況因此急轉直下,而他自己也因為幫朋友背 書保證,最後在個人財務差一點出包之前,二○○○年十一月,林嘉政緊急辭去包括國產董事長在內的所有職務,離開集團。 辭職當然不能解決事情,當時不只集團業務欠佳,連帶拖垮整個林家家族的財務狀況,例如原本林家在陽明山上有一棟占地千坪的豪宅,是難得的好物件,林家一直 以來當作招待所之用;在家族財務狀況最不好時,連這棟豪宅都求售,但那時國內產業景氣也不好,因此賣了幾年之久,才在○三年以一億多元便宜賣掉。 林孝信創業救復興航空 找范志強當董座 先賣飛機省折舊費用從當時大家族的輝煌,到最後財務窘迫到必須出售豪宅,林燈家族由盛而衰的一頁滄桑,令許多市場人士都不勝唏噓。 但世事總難預料。誰都沒料到,幾乎差一點要走入歷史的林燈家族,在短短十一年之後,幾乎又重新站回巔峰,而上演這一齣「中興復國」大戲的主角是林嘉政的弟 弟、也是林燈的次子林孝信。 林嘉政辭職後,接手這個爛攤子的是林孝信,早期林孝信拿著些許國產集團的資源,以自身全心投入經營,創立了台灣最大的保全公司──中興保全。 二○○○年,林孝信領著手上獨立創業成功的中保公司回集團救火。當時國產集團內有兩家主要公司,一是國產實業,另一則是虧損連連的復興航空。雖然中保的營 運穩健成長,但每年也不過大約十億元的獲利,和國產實業的獲利狀況不相上下,即使這兩家賺錢的公司加起來,都遠遠不夠彌補復興航空的「洞」。 最慘的時候,復興航空帳上的負債比將近九成,一家股本只有五十億元不到的公司,累積虧損竟然高達七十八億元,幾乎是倒閉的邊緣,若不是手上還有幾條航線持 續在飛,現金流向(cashflow)還是正向,恐怕早就沒有今日掛牌上市的復興航空了。 林孝信接手之後,○二年找來現任期交所董事長范志強擔任復興航空董事長,務實的范志強一上任,檢視了當時的復興航空「慘況」,經過林孝信的充分授權,做了 兩件關鍵決策,終於將復興航空從破產的懸崖邊拉了回來。 范志強回憶說,他先檢視手上的「籌碼」,第一,當時復興航空的航線並不多,生意也不是太好,但卻一共「養」了二十三架飛機,「要知道,一架七四七的飛機停 在那裡,不做任何事,一年折舊費用就是四億元。」因此范志強上任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賣飛機」。 賣飛機不比賣其他東西,到市場上吆喝行銷就能賣掉,一來復興航空的機型老舊,本來就不容易脫手,二來因為各種機型的維修方式不同,必須要有同類型機的航空 公司才會接手買進,因此,賣飛機的難度就更高了。 曾經,范志強把一架螺旋槳的舊型飛機賣到新疆去,「沒辦法,全世界的航空公司只剩新疆航空還在飛這種機型的飛機。」除了賣飛機,如果是租賃型的飛機,只要 運用率不算高,則盡可能租約到期之後就不再續租。 就這樣,幾年下來,復興航空名下的飛機機隊,從二十三架減到十六架,每年光是節省下來的折舊費用,就有數億元之多。 撿冷門澳門線來做 策略奏效翻身 等到兩岸直航轉機到來另外,第二件要務,就是重新檢視航線。當時兩岸還沒有直航,兩岸的轉機只有香港線與澳門線兩條,而復興航空手上的,當然是別家航空公 司不要的澳門線,於是乎,范志強開始苦思要如何燒熱冷灶,把澳門線給做起來。 經過幾番不為人知的努力,最後的結果是,復興航空找來上海航空與深圳航空聯盟,只要復興航空在澳門一落地,一架上海或深圳航空的飛機已經等在隔壁閘口 (gate)了。因此在比台北松山機場候機室還更小的澳門機場裡,乘客從台北飛澳門的復興航空飛機走下來,幾乎是要以小跑步的方式,快速走向幾公尺外的隔 壁閘口,因為飛機可能在短短半小時內就要起飛。 這個快速轉機、為乘客節省超過一個小時以上轉機時間的「政策」,加上機票又比從香港轉機便宜一成,吸引了非常多的商務人士搭乘,成功讓澳門線翻身,也成了 把復興航空從最危險的邊緣拉回的關鍵一役。 最好的時候,光是澳門線每年就可為復興航空帶進將近三十億元的營收,幾乎占據全年營收的一半。儘管毛利率不算高,「但至少澳門線穩住了復興航空,讓復興航 空有足夠的氣,等到兩岸直航的那一刻。」范志強說。 對復興航空來說,這是一場比誰氣長的戰役。 當年在兩岸遲遲等不到直航前,就像黎明前的黑暗,誰都不知道下一秒鐘,太陽是不是就要昇起,但包括遠航、復興航空在內,都是財務狀況不佳,甚至隨時可能掛 掉的國內航空公司,而澳門線這一役,讓復興航空就此蹲穩馬步,「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要直航,但我要做到的是,我一定有足夠的氣等到那一刻。」如果說澳門線 是讓復興航空蹲穩馬步的關鍵戰役,那麼減輕機隊就是逐步拿下背上的沉重包袱,復興航空就這樣雙管齊下,在歷經整整十年的勵精圖治之後,靠著自己的力量,就 在兩岸定期航班啟動多年之後,財務狀況越來越好,如今負債比甚至是國內航空公司最低的復興航空,今年十一月一日就要掛牌上市了。 「自助而後天助」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財務狀況大幅改善、順利掛牌上市,姿色一美,果然順利吸引重量級投資者進場,甚至彼此合作設立維修中心。 從家道中落到中興再起,這次引進國際策略夥伴,可說是國產集團重要的里程碑。復興航空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汲取過往失敗的經驗,終於成功取得再高飛的新契 機。 空中巴士入股復興航空架構EADS(空中巴士母公司)寶典投資集團(Paradigm Venture Partners, L.L.C) 100% Paradigm Transportation Holiding,B.V 97.5% 寶典交通產業基金(Paradigm Transportation Fund) 夏莫利(Maurice Savave)基金主席 2.5% 10.67% 復興航空 引進策略夥伴站上巨人肩膀 復興航空 國內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1983年由國產實業集團接手。目前有8條國際航線、8條國內航線及22條兩岸直航航線。2011年11月1日將掛牌上市,成為 繼華航、長榮航後,台灣第3家上市的民航業者。 成立:1951年 董事長:林明昇 國產持股:48.33% 總資產:112.24億元2010年營收:83.54億元 空中巴士 歐洲第一家民航飛機製造公司,自成立以來,逐步發展成為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的主要競爭對手。波音在民用運輸機的市場不斷被空中巴士蠶食,現空中巴士幾乎與波音勢均力敵。 成立:1970年 總裁兼執行長:Thomas Enders 總部:法國土魯斯 母集團:宇航防務集團(EADS)集團市值:170.19億歐元全球員工數:57000人 國產集團旗下事業群 總市值 576.11 億元國產實業(上市2504) 董事長:林孝信(林燈大房次子)2011年上半年度EPS:0.32元2010年EPS:0.81元市值:約195.95億元轉投資持股:國雍營 造:100% 達亞沙石:100% 國興水泥:48% 中興保全(上市9917) 董事長:林孝信 2011年上半年度EPS:2.08元2010年EPS:3.92元 市值:約242.7億元 轉投資持股:立保保全:100% 國雲保全:100% 國興保全:83.77% 博訊保全:73.75% 復興航空(興櫃6702)董事長:林明昇(林孝信長子)2011年上半年度EPS:0.72元2010年EPS:1.91元市值:約104.88 億元轉投資持股:復興空廚:100% 高雄空廚:35.78% 龍騰國際:100% 惠普(興櫃8424) 董事長:張世宗 2011年上半年度EPS:1.34元2010年EPS:4.88元 市值:約5.78億元 大華建設(上市2530) 董事長:林文亮(林燈二房四子)2011年上半年度EPS:1.27元2010年EPS:2.26元 市值:約26.8億元 註:1.市值以10月24日收盤價計算2.復興航空於11月1日上市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國產集團由盛轉衰再起的5階段階段 1多角經營 集團成形1954年11月,林燈(圖)創辦國產水泥加工廠;受惠於當時台灣重大建設與經濟起飛,於1969年改組為國產實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國產上市,企業開始多角化經營,逐步發展成為國產實業集團階段 2 投資失利 財務吃緊1992年林燈過世,國產集團由長子林嘉政(圖右)經營,為人四海的林嘉政上台後不斷增加轉投資,績效都不彰,加上復興航空虧損不斷提高,集團財 務危機逐漸升高。 階段 3瀕臨倒閉 董座下台2000年11月,復興航空帳上的負債比將近9成,累積虧損高達78億元,瀕臨倒閉。林嘉政辭去復興航空董事長與國產常務董事等所有職務,林家甚 至出售位於陽明山的千坪豪宅(圖),以拯救財務危機。2001年12月4日,國產實業股價跌至歷史低點2.25元。 階段 4 換人掌舵 救火成功次子林孝信回集團救火,為了填補復航長年虧損,找來范志強(圖)擔任復航董事長,靠著將冷門的澳門線經營成功,與大幅縮減機隊規模,把復航從最危 險的邊緣拉回。 階段 5 集團規模 締造新猷兩岸直航3年後,2011年11月1日,復興航空正式掛牌上市交易。此外,惠普也在2010年11月登錄興櫃交易,如果連同二房林文亮執掌的老牌 建商華建計入,集團共有5家掛牌公司,是集團成立近60年來規模最大的時刻。 |
|
||||||
她,讓eBay台灣踢到鐵板;她,購併無名小站、興奇科技,讓網路家庭備感壓力;她,最近被賦予「雅虎救火隊隊長」角色,準備撲滅雅虎的大火;她,是雅虎 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鄒開蓮。 撰文‧翁書婷 九月初,一封由雅虎董事會主筆的機密信件,悄悄寄入雅虎高層信箱裡,內容強調由執行副總、歐洲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等各區高階主管,組成「八人救火隊」, 輔助開除執行長舒茲後,臨危受命的執行長莫爾斯(Tim Morse),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鄒開蓮,也在八人小組名單上。 在董事會大力整頓雅虎的同時,創辦人楊致遠也緊鑼密鼓的找尋新買主。雅虎高層除了背負扭轉公司營運的巨大壓力外,還要擔心公司易手後的去留問題。不過鄒開 蓮卻一點也不怕,因為在八人救火隊中,鄒開蓮是最耀眼的一顆星,被外界賦予「救火隊隊長」角色。 鄒開蓮創下驚人的紀錄與成績,至今全球雅虎無人能破。她接手台灣雅虎十一年,業績成長九十倍,年營收超過三百億新台幣,成為雅虎海外最賺錢的分公司;台灣 雅虎新聞團隊也從先前本地市場,進一步躍升服務全球一億名使用者。榮升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後,也創下雅虎入口網站在越南第一、印度第二的佳績,不管去職或留 任,鄒開蓮都「有恃無恐」。 做事 大膽開創操作細膩鄒開蓮會如此受重視,是因為其他地區的總經理習慣接受美國母公司發號施令,但她大膽提出母公司從未嘗試的策略,而且還屢戰屢勝。 十年前鄒開蓮才接台灣區總經理,就向楊致遠提議做電子商務的企圖,楊致遠的第一反應是「啊!(在台灣)要與eBay競爭,妳頭殼有沒有壞呀!」但現在雅虎 拍賣已經追過eBay,為台灣C2C的龍頭老大,到達率高達九六%。 「網路相簿、二十四小時購物、C2C這些商業模式不是她自創的,可是她準確抓到趨勢,懂得靠一次又一次的購併,從奇摩、無名、興奇科技,把有價值的公司囊 括進來,壯大台灣雅虎王國,這是大膽又極具戰略高度的作法。」前露天市集營運長,現為飛翔駱駝執行長的葉奇鑫觀察。 除了大膽外,鄒開蓮還富有財務上的細膩敏感度。無名小站當初和雅虎談合併時,雅虎總部、網家(PChome)因為無名小站是年輕人的新創公司,談購併都忙 著殺價,但鄒開蓮體會無名大股東賈文中內心中不被尊重的感受,不但不砍價,還逆勢喊出七億元的價碼,讓無名心甘情願投向雅虎懷抱。 現在她更大膽帶領雅虎轉向「Meida」(媒體)。面對台灣臉書和谷歌到達率、網友使用時間步步進逼,以及電子商務成長趨緩,鄒開蓮也感受壓力,她積極帶 領亞太雅虎轉型媒體。在她努力下,台灣雅虎參與雲端電視聯盟,提供串流影音,印度雅虎則與寶來塢簽約。 用才 謹慎求才大膽嘗試「雅虎亞太區十一個國家中,台灣、香港與越南到達率破九成,都是當地第一名;印度是當地第二名,光七月印度就增加六五○萬人次,到達率躍 升八一%。」鄒開蓮下巴微抬、趾高氣揚地說著這些數字。現在的鄒開蓮管轄範圍廣大,橫跨亞澳兩大洲十一個國家數千名員工,她張開雙臂,以雙臂長度比擬管轄 範圍,「當我管的地方越多,我越需要靠在地團隊做出好的判斷!」因此鄒開蓮在團隊用人上非常小心,隨口就說出十幾項標準,「我第一個看的就是track record(過去資歷)、要很有能力、要很聰明、為了因應網路的瞬息萬變,他不能只會做一件事,要很diverse(多元),還要細心,敢嘗試、不害 怕,一定要看到passion(熱情)」。「雖然Rose(鄒開蓮英文名)求才謹慎,但只要是被她﹃摸透﹄,她就敢大膽任用。」雅虎奇摩台灣區總經理陳建 銘觀察。 陳建銘從電力自動化設備的工程師、寶僑家品(P&G)人資部、汎德汽車行銷部、甚至還自創網路遊戲公司,進雅虎時走遊戲後來又轉電信領域,工作內容非常 「跳tone」,但鄒開蓮就看準陳建銘的多元性特質,直接問陳建銘「把你調去帶你從沒接觸過的業務部好嗎?」陳建銘毫不猶豫地回答,「妳敢用我,我就敢 試!」可見鄒開蓮大膽用人的程度。 回顧工作挫折,鄒開蓮用雙手猛抓頭髮,自言自語地說,「每次有人問我,我都要很努力想,我到底有沒有很挫敗(過)啊!」極度自信又天生樂觀的她,從不覺得 曾遇到過大的挫折,而對照她的工作資歷也的確如此,從奧美小職員步步高升至雅虎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八人執導會成員。 個性 鐵打性格喜歡改變不過,這不是她運氣特別好。「我碰過金融海嘯的雅虎慘況,也碰過微軟要買雅虎的滿城風雨。」「只是她都把別人所謂的『挫折﹄當有趣。」陳 建銘說。 鄒開蓮自己也強調,「我做過一項性向測驗,發現我最喜歡改變,這個數字還超過了九○%的人。」別人總是希望天下太平,她卻希望環境能有刺激。陳建銘笑著 說,「別人說我很有衝勁,可是我(衝的速度)如果是台鐵的話,Rose就是高鐵。」也因此,每當挑戰迎面而來,鄒開蓮早就蹲好馬步,等在那裡。像最近微 軟、阿里巴巴即將收購雅虎傳聞不斷,公司人心惶惶,但她反而氣定神閒地對員工說,「未來的不確定反而是一種機會,只要公司(亞太地區雅虎)還在成長,誰當 我們老闆都一樣!」 鄒開蓮 出生:1965年 現職:雅虎亞太區董事總經理經歷:雅虎台灣區總經理、飛碟唱片行銷經理、MTV音樂台台灣區總經理學歷:台大圖書館系、西北大學商學院管理碩士、波士頓大 學大眾傳播碩士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