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ll we trust Japan?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8/shall-we-trust-japan.html據日本新聞網報導引述消息來源報導,日本政府擬替有「日本軍國主義象徵」的「旭日旗」賦予和日本現有國旗「日章旗」一樣同等的地位。加上日本在廣島原爆六十八週年紀念日舉行「出雲號」下水典禮和日相安倍表態修憲 「自衛隊變軍隊」,東亞的對立局面似有增無減。
作為以PPP計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系,筆者不會懷疑日本人的能力和優越性。不過若果日本希望重覆當年軍國主義道路以重振國威,筆者恐怕其如意算盤未必能打享。在1923年當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任職美國海海軍助理部長(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Navy)時,曾撰寫了「Shall we trust Japan」的報告,指出美日遲早因在西太平洋的利益上陷入不可分解的死結,而最終決定雙方勝負的會是經濟因素「⋯Economic causes would become the determining factor⋯」。所謂經濟因素,其實是指日本缺乏以石油為主的天然資源,因為在二戰前夕日本原油八成由美國供應,另外一成由印尼透過Royal Dutch Shell進口。
由於投資物業之公平值變動可入帳,一般地產股(特別是收租股和REIT)的市盈率其實有一定的誤導。以收租股和REIT計,筆者一般的分析焦點集中在股息、資產浄值和借貸比率。根據希慎興業(00014:HK)2005年至2012年業績計,基本上以租金收入為主的經常性基本溢利由港幣6.41億元上升至港幣16.22億元,複合増長14.18%;每股資產浄值由港幣25.76元上升至港幣54.68元,複合増長11.35%。增長動力除源自近年租金上升外,希慎廣場落成亦是推動租金上升的主因。希慎興業(00014:HK)有別一般收租股和REIT,其借貸比率一向偏低,期內比率由10.70%下跌至6.20%,反映管理層穩健的作風。派息政策其實跟以租金收入為主的經常性基本溢利掛勾,期內派息/經常性基本溢利比率由46.88%上升至62.09%。根據2013年上半年業績所示,以租金收入為主的營業額和經常性基本溢利報港幣15.31億元和港幣10.33億元,同比上升38.10%。每股第一次中期股息22港仙,同比上升29.40%。每股資產浄值由港幣56.98元,同比上升僅4.20%。由於希慎廣場的寫字樓於回顧期內已達至93%的承租率,未來營業額和經常性基本溢利上升空間有限(請參看《希慎興業》)。 日本人在幕府時候雖然閉關自守,但仍受蘭學和基督教影響對西方思想仍有一定的認同。倭人本為島民,故其實亦有海洋民族的氣質。當年英國海軍曾經進犯蕯摩藩並觸發雙方炮戰,結果大英海軍竟在這次蕯英戰爭中失利。一方便令英廷改變態度以扶植倭人以制羅剎人,另一方面更令倒幕運動加速而全日本更傾向全盤西化。
倭人先敗滿清,再敗沙俄固然跟其勇武宏略有關,但另一方面亦跟滿清積弱和倭人僥倖在歷次國際政治博奕豪賭中取勝。及至佔有東三省時其實倭人已經去到極限以消化短期內奪得的大量土地。可惜日本已經被軍國主義騎刦,妄想蛇呑象而發動七七事變侵華和所謂北進和南進計劃。北進計劃是遠征沙俄,可惜日本皇軍在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倭人先後兩次入侵蒙古的「張鼓峰事件」和「諾門檻事件」(「諾門檻事件」(Battles of Khalkhyn Gol)是二十世紀在亞洲唯一一場真正的坦克大戰)失利後,惟有專心向西太平洋發展。
成為美國總統後的羅斯福當然不會不明白倭人狼子之心,但一方面由於戰爭重點在歐洲而想同時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打杖,加上利益至上的美帝還想趁火打刦發中日雙方的戰爭財,因此在七七事變之後仍樂於供應石油給日本皇軍以侵略中國,而日本亦即為了不想油源中斷而攻打美帝。不過由於日本北進計失敗後決定進軍西太平洋的決心愈來愈明顯,羅斯福決定在建立Twooceans Fleets外更準備石油禁運。在1941年羅斯福考慮石油禁運之際,大日本名將山本五十六等人亦同時擬定兩手準備。山本五十六將軍當然明白美帝的屁股是摸不得,但若果羅斯福決定實施石油禁運,則日本皇軍石油庫存只可以捱兩年而最終只有不戰而敗,因此同時擬定珍珠港的偷襲計劃。
1941年中旬,美國內政部長哈囉德·伊克斯(Harold Ickes)突然不淮停泊在美國洛杉磯港的兩艘日本油輪入油。日本一方面匆匆向美國瞭解和抗議,另一方面大日本帝國元帥永野修身亦向天皇迫宮批准傾全國海軍之力偷襲珍珠港。最終兩艘日本油輪空船離開美國,而羅斯福同時下令美國準備迎接日本皇軍的突襲。
將生活方式異地化,Japan foodie要做海外版的大眾點評 | 新零售100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8/164203.shtml
將生活方式異地化,Japan foodie要做海外版的大眾點評 | 新零售100
據統計,2016年中國出境消費達到2900億美元,居世界之首。中國以4%的護照持有率,成為全球出境消費額最高的國家。在未來五到十年內,隨著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護照持有率將大幅度上升,出境旅遊也將成為一個熱門領域。

面對龐大的境外消費市場,“日本美食japan foodie”選擇以日本市場切入,想做海外版的“大眾點評”,那他們的商業探索路徑是什麽呢?
談到日本美食,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壽司和三文魚。其實日本美食種類非常之多,不僅有全世界最多的米其林餐廳,還有無數的以小巧精致而聞名的甜點。每年借助櫻花與美食,日本吸引了大批國外遊客。在一定程度上,這讓日本成了美食經濟海外延伸的首選之地。
日本美食Japan Foodie創始人董路向野草新消費介紹,之所從選擇餐飲切入,是因為除了購物之外,“吃”對中國遊客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塊花銷。在日本,中國遊客占入境人數的25%,足以形成龐大的消費市場。更為重要的是,日本旅遊其實沒有針對性的遊客配套設施服務,旅遊業在日本是一個沒有繁榮起來的行業。
旅遊業發展思維的滯後,就導致很多中國遊客到日本旅遊,在生活方面尤其是吃方面會產生很大問題。日本很多餐廳都采取預定形式,而中國遊客很少有訂餐習慣。如何在日本浩如煙海的餐廳中及時找到自己想要的餐廳,成為很多中國遊客的痛點。
同時,中國遊客一般習慣於移動支付和網上支付,而日本線上支付模式尚未成熟。此外,日語在國內普及程度並不高,因此,很多中國遊客也無法溝通理解好食物背後的文化含義。
面對這些痛點問題,日本美食Japan Foodie開發了一款針對在日華人遊客的訂餐APP,它既能在較短時期內實現店面的QR碼支付系統,也可以把國內從選餐廳——訂餐廳——用餐——支付的整個餐飲消費鏈條搬到日本,以此來打開日本的華人餐飲市場。
對日本美食這類APP來講,如何獲取有效流量是關鍵一步。對此,日本美食開發了自己的公眾號,並聯系當地一些美食名人來做點評或者食物推薦,來吸引更多的C端用戶。
如果說從C端直接獲客會受限於原有的渠道或資源,那麽借助B端拓展C端用戶就變得尤其重要。
目前,日本美食旗下有三款產品。一是媒體模塊,這相當於日本美食的傳播媒介,在日本美食APP上,商家可以傳播日本美食信息或發布加盟餐飲店信息,而中國遊客則可以借助這些媒介找到中意的餐廳。
第二塊是訂餐管家服務模塊,這是針對中國遊客和英語國家遊客做的訂餐服務,它可提供中英文翻譯的事前資訊和訂餐,解決遊客在日本餐廳訂餐難問題。
第三塊是針對餐營店的產品,遊客可以在餐廳里用日本美食APP直接訂餐付款。把點餐和支付放到一個環節里,快速解決語言不通和線上支付的障礙。
除了要將產品開發好,餐飲店鋪的擴展也是日本美食Japan Foodie發展的重要一環。董路表示,像是支付、訂餐等技術,在國內已經運用的十分成熟,在日本市場的擴展上,日本美食Japan Foodie起步較早,執行力更強,將中國的應用率先與日本市場結合,於是搶占了市場先機。
這樣來說的話,日本美食Japan Foodie其實承擔的是代運營商的角色。董路稱,目前日本美食Japan Foodie不僅是大眾點評和攜程在日本餐飲品類最大的供應商,也是支付寶在日本餐飲行業最大的服務商。
在團隊構成上,日本美食創始人董路早在20歲就東渡日本,後來在美國留學,曾創辦過亞洲第一家網上襯衫定制品牌Beyond Tailors,以及內衣品牌La Miu 蘭繆,積累了豐富的電商經營經驗。日本美食的聯合創始人平澤和夫則在餐飲媒體行業有28年從業經驗,掌握了豐富的餐飲市場資源。
不久前,日本美食Japan Foodie獲得了1.3億日元Pre-A融資 ,對於未來,董路向野草新消費介紹,日本美食後期發展的重點主要在客戶端體驗升級與商鋪端APP的個性化設置上。一是將繼續擴展消費者,把消費對象從境外引入境內,盡量回避與日本餐飲巨頭直接交鋒。二是要打通技術阻隔問題,快速實現人民幣與日元之間的轉換。
“我們並不只是把大眾點評做到日本去,在這個賽道里,每個企業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商業路徑。想成為下一個大眾點評遠沒有那麽容易,但日本美食可以在中國的O2O、OTA平臺與日本美食媒體、餐廳預定系統之間,做一個在美食向導、餐廳預定以及移動支付三大功能之上的聚合,並將這種模式推向更多的國家。”董路說。
* 本文系野草新消費原創,作者黃小米,編輯張曉軍。加入消費產業VIP群,請加野草君微信(crui12580)。

[本文作者野草新消費,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日本美食
Japan
Foodie
融資
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