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詩天控股(1008): 蔡得大賺20億的交易(補充於2月5日)

其實說來說去都是這個交易,可參看此文,今次只是以詩天控股(1008)為主體交代故事的背景。

(1) 據詩天控股(1008)招股書顯示,詩天控股的旗下經營公司詩天紙業於2001年間至2007年間,於由貴聯集團旗下的貴聯發展持有,其背後代表的是由蔡得及其子蔡曉明分別持有80%及20%。關於貴聯集團的資料,請參閱下一篇文章-詩天控股(1008)系列(2): 澳科(2300)賣出貴聯犯的是死罪嗎?

(2) 2007年6月,為把只經營煙紙業務的貴聯集團出售予澳科控股(2300),蔡得購回詩天紙藝的股權。

(3)經過一輪重組後,以詩天紙藝為核心的詩天控股於2009年3月30日上市,以每股1.25元,發行5,000萬股,其中4,500萬為國際配售,500萬為公開發售。扣除上市成本後,集資淨額4,890萬,保薦人是創越融資、賬簿管理人及牽頭經辦人為新鴻基金融。以股本2億股計算,其市值僅2.5億。

但 因為上市公司提供的會交報表是2006年2008年底的,不符合公司條例推出過往刊發在招股書發佈過3年財務業績(2007至2009年)的相關規定,如 推出2009年的報表則公司較為繁鎖,故此公司向港交所及證監會提出豁免,並獲得接納,並列出至2008年9月的業績。

從上面的提交財務報表資料看來,配合上市規則8.06條,「其申報會計師報告的最後一個會計期間的結算日期,距上市文件刊發日期,不得超過6 個月。」由此上市期限就在2009年3月31日以前,另外,於3月18日他們發出一個補充聲明,可見他們連估值的守則都用了舊版,並不是用新版也發現不出,公司的上市日期的確非常倉促。

按照前述的聯大集團(346,後易名為著名中聯石油化工的)例子,並且市況非常恰巧是最淡的時候,明擺著不想讓人注意,況且公司業務不吸引,財務就算上市後集資也不會有很大的改善,並且在前文引述管理層的背景,故這隻股上市必有其目的。

(4) 上市時超額15倍,只有442個申請,其中最大36個申請者獲得公司超過50%的公開發售股數。可見公司股權非常集中。


(5) 2009年8月11日至28日間,股價由1.31元升至5元,經證監會於2009年8月20日調查,發覺公司的97.55%股權由20人持有。公司在2010年8月31日公告稱,其沒有核實持股,亦不擬評論其準確性 ,但在從後來的新聞中,可以見到這班人可能知道一些我們不知的消息。但在公告中也聲稱會進行進一步查詢,但至今並無結果。

(6) 2009年9月14日,澳科控股(2300)宣佈向詩天控股(1008)主席蔡得出售前 兩年向他們購入的貴聯集團的股權,作價20.48億元,以8.80億元現金加上7元回購166,814,000股澳科控股支付其餘代價,但以當時澳科控股 的股價5.60元計算,收購作價約為18.14億元,當時貴聯集團的上半年盈利為3,290萬人民幣,出售日期無論如何均為2009年6月30日,其後的 日子均和上市公司無關。

公司稱和蔡得因為同行關係,早於2004年已認識,並已確認有人提供6.9億人民幣的融資,加上及此前售出股票所得估計約4.1億,應已足夠支付收購的現金代價有餘。

關 於當年出售的原因,公告聲稱,「銷售集團之盈利或會繼續下降,及╱或常德金鵬之牌照於2010年4月屆滿後將不會續期之風險有增無減。本集團獲常德金鵬之 管理層告知,中方夥伴在考慮到相關政府政策後或不會續牌。因此,透過該交易,本集團將可避免日後商譽大幅撇減之風險。」

最終該收購於2009年11月19日的因為不足75%的股東贊成,故被股東否決,公司稱董事會正就銷售集團尋求其他可能方法。

(7)  2009年12月22日,公司以相同的代價出售貴聯集團,因當時股價下跌至3.28元,其作價其實已下降至14.27億元,另外以6.7億人民幣購入原已持有55%的祺耀集團的45%股權,以補回因出售貴聯集團損失的盈利能力,通函如下連結

其後於2010年2月12日獲得通過,並於2月25日完成

(8)  2010年8月6日,公司發表盈利警告,稱因「原材料成本及直接生產成本上漲導致毛利減少,加上貨運及運輸成本增加所致」,盈利大幅下降,從2010年中期報表看來,公司盈利扣除其他收入,其實已錄得虧損,另外其現金和負債大致相抵,加上其他融資租賃及其他稅項負債後,實際上大致是呈少量淨負債的情況。

(9)  2010年12月6日,公司發佈股價敏感訊息,稱可能透過發行新股購入向大股東購入一家中國內地從事香煙包裝設計及印刷業務,當日已發文稱,其和貴聯集團有關。

(10) 2010年12月30日,公司停牌。

(11) 2011月2月2日,即除夕日早上,公司發表公告,向大股東收購貴聯集團,作價24億元,以5元發行4.8億新股支付,但以昨日收市價計,實際的收購價達36億元,即他本人於1年多間,已購得21.73億元。詳細的情況,下文再續。

延伸閱讀:

(1) 蔡得


根據招股書所述,蔡得今年56歲,蔡得先生於中國擁有逾25年業務經驗,其中逾18年源自中國包裝及印刷業,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德市第五屆委員會委員及廣東省印刷複製業協會理事。。

其於1978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中文專業,後於中國從事貿易。1990年涉足印刷業,當時彼於中國成立一間合營公司,從事包裝盒印刷業務,後發展成貴聯集團。

據開放雜誌2008年1月1日稱,「一九七七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做過教師,八十年代移居香港,現在是加拿大籍華人,經常捐款給家鄉,興辦教育事業,與茂名和電白有廣泛而深厚的人脈關係。」

但是2007年9月14日,中新茂名網發出一條新聞:〈電白旅港同胞蔡得回鄉投資三十億元造福鄉親〉竟說,「蔡得先生今秋將投資三十億元人民幣,用於家鄉電白工 業園高新開發區開發、生態園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項目,並無償捐資興建電白體育館。」各項建設資金已基本到位,並於近期動工興建,但筆者致電這個工業 園,有關人士說:「這件事尚待落實,沒有進入實質性階段。」 

(2) 貴聯集團的收購有很多疑團,但由於有很多問題,留待下文再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5

詩天控股(1008)系列(2,更新): 澳科(2300)賣出貴聯犯的是死罪嗎?

這標題抄自誰,大家應該知道

關於這問題我可以說,這肯定不是,但我認為,從最近的公告看出,賣出的原因應該不復存在,故認為是有利某人的安排。我們繼續談談賣出貴聯,包括公司歷史、本次交易的條款和交易的結果。

(1)  貴聯集團簡介

據招股書所述,其前身於1990年由蔡得成立,主要從事香煙包裝印刷業務。並於1999年註冊成立為投資控股公司,並由其持有100%股權。

貴聯集團為中國領先香煙包裝印刷集團之一,主要從事香煙包裝之設計及印刷,包括其聯營公司,其於中國湖南、湖北、安徽、深圳及貴州5大省擁有5家香煙包裝及層壓紙工廠,2009年之年產量約5億盒(或12,500億包),並擁有逾1,000名員工。

其主要客戶包括湖南中煙工業公司、安徽中煙工業公司、湖北中煙工業公司、貴州中煙工業公司及江蘇中煙工業公司,包括於中國製造及供應逾20種香煙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白沙、芙蓉王、紅金龍、蘇煙、黃果樹、黃山及一品黃山。

根據公告,其集團架構如下:


附註:

1. 貴聯印刷包裝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貴聯印刷包裝有限公司之已發行股本分別由貴聯集團及其之全資附屬公司Union Virtue International Limited(同德國際有限公司)持有94%及6%。2. 貴聯發展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以及買賣機器、紙品及備件業務。
3. 蚌埠金黃山凹版印刷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香煙包裝印刷。
4. 常德金鵬印務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香煙包裝印刷,於2010年被蔡得重新收購貴聯集團後,其後持股由49%降至35%。
5. 深圳貴聯印刷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
6. 深圳市科彩印務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香煙包裝印刷。                                                                     7. 襄樊金飛環彩色包裝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香煙包裝印刷。
8. 昭通安通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層壓紙製造。

(2) 貴聯集團上市公司歷程

I. 據澳科控股的出售貴聯集團公告稱,蔡得先生於2004年認識澳科控股的管理層,假設當時蔡先生可能有其他現金的需要,當時已有把貴聯集團出售或上市之念頭。

II.根據2009年6月廣州日報的報導,及綜合2007年10月澳科控股(2300)購入貴聯集團公函中 的核數師報告,在2005年4月12日,蔡得與人民大學金融學博士沈光朗與簽訂《聘用合同》和《協議書》,由沈光朗出任該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任期3年, 目標是帶領其管理團隊負責公司的上市工作,並約定於2008年5月前,在項目公司按照貴聯集團同意之私募計劃或上市計劃成功後,貴聯公司按集資額的5%和 2%的現金分別給予沈光朗及其管理團隊一次性獎勵。

III. 沈光朗到任後,聘請了由馬楠等人組成的上市工作團隊。2006年7月,貴聯集團曾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表,但港交所於2007年1月22日,以貴聯集團 超期回答聯交所提出的問題為由終止其上市申請,據廣州日報報導稱「蔡得與沈光朗產生矛盾」,故沈光朗自2007年3月12日起不再到貴聯集團上班,其團隊 成員除個別外也陸續離開貴聯公司。」

IV.2007年4月份開始,在沒有沈光朗及其團隊參與的情況下,蔡得與澳科控股經過談判,達成股權買賣協議,於2007年6月13日,澳科控股公告以15.555億港元收購貴聯集團股權,以1.55億現金及以7元發行2億新股折14億元支付。

V. 在2007年6月至10月間,沈光朗向蔡德父子發出短信要求依約支付獎勵報酬,並3次召集其團隊成員在深圳市北海漁村等 處密謀、策劃,以澳科收購貴聯有其功勞為由向蔡某索要1.08億港元的巨額報酬,並指使其團隊成員通過發短信、郵件等形式進行威脅、恐嚇。

VI. 在2007年6月28日,貴聯集團以其於3月12日後未向公司述職為由,終止沈光朗的勞動合同。2007年7月3日,沈光朗向貴聯集團提出反對通知,並在2007年8月27日,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向貴聯集團索償200萬元。

VII. 2007年8月,蔡得向澳科控股執行董事陳世偉、吳世杰及許天貢持有的Splendid China Limited以7.5元購入1,686萬股,斥資1.2645億元,從後來的跡象看來,應是方便收購通過。

VIII. 據開放雜誌報導,2007年9月11日,因受某人指使,茂名公安趕赴深圳,綁架貴聯集團多名高層行政人員,包括沈光朗、馬楠及呂志東。

IX. 2007年9月25日,澳科控股股東通過收購

X. 2007年10月3日,明報、成報及生果日報接到匿名投訴信,綜合多份報章稱,指陳貴聯集團溢利、盈利被誇大和涉逃稅等指控文件,更附有一封聲稱由港交所 於9月27日發出,寄予澳科執行董事李卓然的函件,要求澳科就有關疑點於10月8日前作出交代,並指港交所暫不會批准該宗收購涉及發行的2億股新股上市申 請。

XI. 2007年10月4日,澳科控股發出公告稱「有關目標集團及本公司之所有指控均無根據及屬虛假,而通函所載有關目標集團之內容未受該函件所載之指控影響」。

XII. 2007年10月31日,澳科控股稱收購正式完成

XIII. 2009年6月,沈光朗以敲詐勒索案進行終審宣判,維持有期徒刑2年的判決。

XIV. 其後資料請參閱上文: 詩天控股(1008): 蔡得大賺20億的交易

(3) 詩天控股收購貴聯集團的詳情

該公告於2月2日早上6時10分發佈,收購詳情如下:

I . 收購作價 : 24億 ,以5元發行4.8億億新股支付,以2月2日收市價計算,價值約36億,作出發行新股決策,而不發行可換股債券的原因,應為避免可如發行換股債券因換股價和股價相對有折讓,導致有非現金虧損,使財務報表不好看,導致投資者卻步的問題。

II.  收購估值:  為2009年未經審核盈利2.317億計算,估值為10.35倍,如以2月2日收市價計算,為15.60倍。其稱較以前賣方澳科控股(2300)的估值15.3倍及5家同業平均63倍計算便宜,但並沒有計算另一家最便宜同業才庫(550)的2009年市盈率8.18倍,所以數字顯然是被操控。

III.  其他細則:

1. 貴聯集團在被收購前會派發2010年股息,但是不會使現金水平低於1.8億及多於2010年盈利,據公告稱,2010年9月盈利為2.28億元,按比例計為3.04億。

2. 貴聯集團旗下深圳科彩會解除對蔡得私人所持有的公司向中國銀行的擔保2.6億人民幣。

3. 蔡得在收購後向按估值30.76億元,即每股4.52元,向多名獨立第三方減持2.084億股至2.10984億股,套現9.42億元至9.54億元,估計為套回此前向澳科收購的借款及應付原來貴聯集團向其私人持有的公司擔保,並維持公眾持股量。

其中向私募基金Ares BCH Holdings, L.P.減持不少於8,840萬股,不多於1.768億股,其後Ares BCH Holdings, L.P.找到另外兩家私募基金Partners Group Private Equity(Master Fund), LLC及 YF BCH Investment Limited,並向其減持4,528.8萬股及3,434.3萬股,餘向獨立第三方減持3,418,4萬股。

蔡得向以上三個私募基金保證,2011年該公司盈利不會少於4.1億元,不足盈利按其持有股權的比率乘盈利乘7.5倍補償,並把3,000萬股交付託管帳戶,作為該盈利不足補償的準備,但該保證盈利是包括其後的收購得來的盈利及不包括今次收購產生的開支。

下文會談談貴聯集團歷年的盈利及其多次的保證。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6

我的股市心路历程 演阳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3d3d80100mcu7.html

   前言:读了<穷查理宝典>,想了很多,很久,按奈不住,想将这几年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本人不想做私募,也不想卖报告(太累,还要迎合无知的,甚至愚蠢的客户),所以有不同观点的,别拍砖.因为纯粹是记录自己的体会和感慨,有问题的也请见谅本人的不回复.有缘人请留下脚印.

    说起股市,接触的时间很早了,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时,就开始买基金和股票,可惜只是业余投资,没有太多感觉.第二次入市,是95年回国时,路过广州,一 朋友在券商处工作,告诉我内幕消息:有庄家准备炒作一只股票,于是也买了点,但后来也没涨,放到96年,急用钱,卖掉了,不亏不赚.第三次入市是到了 2000年,做实业有了点钱,于是又投了几十万进股市,刚开始是打新股,收益不错,后来就开始买卖二级市场股票,主要根据技术分析进行操作,效果还不错, 但好景不长,被套在2200点上,于是,将大部分资金又撤回到实业.所以,算起来三次入市,三次都没有成功(虽然没亏多少,但没赚到钱,也没入门,也算失 败了).

    2007年的大牛市,牛的连菜市场的老太太都热烈讨论股票,我知道风险已经很大了,手上有闲钱,于是只打新股,待新股收益率下降后,就买了纯债券基金.年 末,在网上看到赵丹阳解散赤字之心基金的新闻,为之震动.而且看到赤子之心香港基金5年541%,国内基金4年371%的收益率,即使是做实业也是非常难 达到的回报率,况且赵丹阳的理念正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说明价值投资在中国一样可行.而我回国做实业也已经13年了,因为坚持一不赊款,二不行贿的原 则,企业很难做到行业前三名,而如果不能,则迟早会被淘汰.于是,萌生了从实业转向投资的想法.

    既然是专职,那么首先是学习,于是在网上搜集巴菲特,索罗斯,林奇等的书籍,重新学习.巴菲特和林奇的理念比较容易理解,而且我做了十多年企业,非常容易 接受.但索罗斯的书籍就不容易理解,特别是对宏观经济和行业运行的预测.于是,开始根据价值投资的理念选择股票,开始时,对A股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疑虑较 大,而且还没跌到底,所以选择了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至少财务表报的真实性要比A股强,所以将当时在美国纽约和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都找出来, 看其财务报表.根据自己做企业的经验,我将毛利率超过40%的企业挑出来分析…最后看中了巨人网络GA,发行价$15,而且毛利率奇高,90%以上,现金 有8亿美金,每个月还有接近1.5亿人民币的利润,市盈率才16倍,加上史玉柱能将不用还的钱还了,诚信之人;再看报道,史玉柱每天玩游戏10多个小时,经常凌晨4点打电话给开发人员修改BUG,没有哪个网游公司的老板如此痴迷游戏,应该对玩家的了解更深入.更重要的,这时,巨人正耗资1亿人民 币在开发新游戏—巨人,以史玉柱的能力和其对游戏的理解,既然第一款游戏<征途>如此成功,那么第二款游戏的成功可能性非常大.即便如此,还 没放心,反面看呢,为什么股价这么低,$15发行后,冲到18,然后掉到12-13.于是,又在网上找资料,原来华尔街对巨人的评价是收入单一集中 在<征途>一款游戏上,风险很大.而且游戏像电影,生命周期短.仔细分析华尔街的看法,收入单一和生命周期短都不是问题,象史玉柱说的,单款 游戏同时在线人数达到20万人的,到现在还没一个是死的.看看盛大的<传奇>,都5年了.股票价格也不贵,只有15-16倍PE,如果第二款 游戏<巨人>取得成功,利润将翻番,即使没有<征途>成功,那么市盈率也会被拉到10-12左右.再从市场方面看,网游属于”精 神鸦片”,和电影可不一样,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投资巨人股票没问题,基本没有风险.当时是08年年初,股价$12-13,但我还没开好美国的账户,等开 好户后,已经08年5月份,价格已经涨到了$14-15,于是我开始买进,买进后价格继续上涨,没几天,账面盈利已经达到5万美金了,心里那个高兴啊.

    金融危机这时已露端倪,我想站 在巨人肩膀上我将取得巨人一样的业绩,所以,在互联网上搜索索罗斯,罗杰斯,巴菲特的最新文章和观点,当时索罗斯已经明确提出金融危机将到来,股市要大 跌.我就纳闷了:美国的经济不好,股市大跌,那么巨人网络的股票会怎么样呢?网络游戏的市场受经济影响很小,陈天桥甚至说是正面影响(出门花销少了,在家 玩游戏反而多了),如果美国股灾到来,那么如果巨人网络的业绩不受影响,而且如果新游戏成功,市盈率将变成8-10倍左右,难道还能跌?不可能.于是我坚 定信心:即使股灾来了,巨人网络的股票价格也不会跌到哪里去.虽然我知道在A股,股灾来时,所有股票都会大跌,而牛市启动时,垃圾股都会涨.但美国股市应 该比较理性,如果企业的业绩不断增长,股价应该不会跌.而且,我还可以卖空股指期货对冲.于是坚定了持股的信心.

    巨人冲高到$16多后回调,然后随大盘下跌.金融危机已经风声鹤唳,索罗斯更是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为了弄清楚宏观经济的发展,我每天在网上看经济文章和评论,几乎所有有名的金融网站的财经文章都看完,大致算了一下,每天16小时,500-800篇文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翻阅大学的MBA经济学教程.索罗斯的观点,经常是只有结论,不给原因.于是深入搜索其英文原稿,试图弄懂其观点后的原因.好在我大学时读经济学就觉得特别轻松,底子也不错.所以,很快对金融危机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期间,发现谢国忠的观点和索罗斯的观点惊人的相似,但谢国忠的文章给出了很详细的理由和分析,能帮助我理解索罗斯的”一个时代的终结”的观点.还有”新末 日博士”鲁比尼对经济的理解和预测也非常深入和到位,而国内的所谓众多知名的经济学家的观点,慢慢的,我发现了很多漏洞,对他们的观点不敢苟同.通过对宏 观经济的分析,我意识到美国股市将迎来一次大的股灾.但我还是坚持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原则,认为业绩不断上升的巨人股票应该能挡住股灾…这段时间主要是学 习了宏观经济的各种理论和中外有名财经人士的文章,每天经常早上起床,还没刷牙洗脸就坐到电脑前看文章,除了中间吃饭,一直到晚上2,3点钟才睡觉,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已经2个月没出过家门了……

    

学习交易

    在大量阅读的时期,我起初也是不相信技术分析的,因为自己尝试过,而且巴菲特,索罗斯等大师都不相信技术分析,记得书中索罗斯还讥讽技术派是”华尔街的技术驴”,记不起后来看了什么书,发现金融领域里有个日交易(Day trade),并且形成了一个行业和职业.就觉得非常好奇,既然这个行业和职业从90年开始就存在了,已经将近20年了,那么一定有它的道理.如果不能赚 钱,如果只是一时侥幸,不可能存在20年这么长时间.因为不做企业就没了日常收入,如果能做交易维持日常开支,那么投资的资金就可以进行长期投资.于是, 上网搜索”美股操盘手”,居然国内都有很多公司了,为了学习,我投了10多份简历,但居然没有回音,于是直接找到外国总公司的网站,申请开分公司.没想到,很快,加拿大的SWIFT TRADE就回复了.7月份匆忙定了机票去了多伦多参加培训.在多伦多期间,亲眼看见了各分公司的盈利状况,以色列的HAIFA分公司,40个交易员07年赚了900万美金,厦门一分公司4位交易员一个月之中,最少的一天盈利4.3万美金,最高的一天盈利12.8万美金,没有一天亏损…..感觉是热血沸腾.

    九月份回国,和朋友一起合作, 开始筹备分公司.11月份开始交易.每天晚上九点到早上4点,我原来分析交易的原理是即使闭着眼睛买和卖,都有50%的概率,何况还是看着屏幕,而涨跌都 有惯性,所以盈利的概率应该大于50%,只不过是心理素质的训练了.哪里想到真到做起来的时候,就没那么简单了.每天交易次数大概100-200次,虽然 有时赚钱,但交易次数多了之后,还是亏的多.每天都总结经验,做交易计划…..,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和用工.做了几个月后,盈利了,觉得好像学会了,可是 过了一段时间,又是连续亏损.半年过去了,有一段时间,自己都觉得暗无天日了,因为不管怎么总结经验,第二天还是亏损……亏损……亏损,但我还是坚持了下 来,直到1年左右,基本盈亏平衡了,再做了半年,才开始稳定盈利.从开始学习交易到稳定盈利,我用了1年半的时间,3万多次交易.后来碰到国内的很多股 民,即使有些人做了10年以上交易的,都不能稳定盈利.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实战次数不够多,盘面技巧,技术分析,盘感,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交易计划, 心里状态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实战练出来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出来),美股交易员是大量,专业的训练,而国内的股民可能一个月都做不了100次交易;第 二,美股交易公司还有专门的风险控制平台,自己在家里做很容易情绪化,一旦情绪化就容易出现大的亏损,还没到能够稳定盈利就早破产了.假如我不是在专业的 交易公司学做,而是自己在家里做,恐怕破产好几次都不够.

    稳定盈利后,立即想向年百万美元盈利冲刺,道理很简单:既然能稳定盈利,只要加大每次交易的金额,自然利润就按倍数增加.道理虽然如此,实际却不一样,头 几天很顺利,3天就赚了几万美金,可是接下来连续”止损”了几天,心态就变坏了.即使算账下来还是盈利几千美金,但4万次交易的经历告诉我:必须停下来 了,如果继续交易下去,一定会亏大钱!立即停止交易,休息了1个多月,心态才恢复.后来又试了一次放大交易金额,还是无功而返.这两次经历使我认识到:提 高交易的金额是随着盈利水平顺序渐进的,交易的更深一层境界不是技术,而是心理状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的组合,放大交易金额,不是我一开始想象的那样简单.可是,学会交易的代价也很大,因为是夜班,而且年纪不轻了,1年多下来,头开始秃了,肚子的脂肪开始堆积,到后来还经常头晕,心慌.去医院检查了2次心电图,没问题,医生说是植物新功能紊乱.呵呵,我可不想做坟墓里最富有的人,这样下去,非得心脏病不可.既然交易已经入门,目的也达到了,于是将金额放小,权当是玩电脑游戏吧(以前玩三角洲和使命召唤),每天晚上只从9:30做到凌晨1-2点,不熬通宵了,没想到,心态好了,盈利更高了.

    

估值模型,资金管理,投资组合

    在学习交易的过程中,股灾如期而至,巨人网络跌到$9左右时,我又加仓,想拉低成本,根据价值投资的原则,越跌越买.反弹到$12,没出,继续下跌,直到 08年11月发布财报,巨人的新游戏失败,而且老游戏的收入也下降,股价在财报发布当天跌到$5,而我的平均成本在$13左右,幸运的是,金融危机将几乎 所有的股票都腰斩再腰斩,我将搜狐,网易,新浪,完美时空等网络游戏股和巨人网络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按照当时的价格,完美时空,网易和搜狐都比巨人网络便 宜,从价值上看.再者,巨人的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当初买入的理由已经不存在,于是当机立断,在$5.8-6左右将巨人网络全部卖出,立即换成完美时空, 搜狐,网易和如家.到了09年一季度,看了巴菲特的在给投资者的信中提到他买中石油是因为当时的估值是$1000亿,而市值只有$350亿,所以买进,卖 出是因为07年时因石油价格上涨中石油的估值是$2000亿,而市值是$3800亿.于是我立即想到巴菲特应该对企业有个估值,于是记起大学时也学过的估 值模型.因此,立即着手研究估值模型,到了09年1季度,股市跌得非常厉害,虽然我的估值模型还很稚嫩,但也可以算出完美时空和如家是严重低估了,当时我 给如家估价是$28-42,而当时的价格在$8-11之间波动,于是,增加资金,吃进如家和完美时空,低于$8就买,到了$11就卖一部分.而完美时空是 吃在$15左右,正好是双底,然而,完美时空发布财报时,利润减少了20%,原因是并购的项目的一次性开销,其销售仍旧增长,毛利率也维持在80%以上, 增长强劲而且财务健康,但当天股价暴跌22.52%,跌到$8.9,我仔细看了几遍财报,觉得企业基本面没有改变,没有卖出,但心情很糟,因为这时我在完 美上的投资又亏损了近40%,而之前的巨人亏损是55%.还好,第二天开始,完美就开始止跌回升.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投资巨人的失败,让我认识到集中投资的风险,以前的我真是无知者无畏啊,也促使我开始思考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问题,这也得益于 做交易的实践与提高.原来在交易和价值投资中,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居然是共通的原则.可见,交易和价值投资并不矛盾.只不过是具体实施的方法不同,交易是 通过”止损”来控制风险,而价值投资是根据对企业的了解和对行业发展的预测及安全边际来控制风险.于是,改变操作策略:用部分仓位长期持有,做价值投资, 部分仓位做波段;建立投资组合,分散风险;标准普尔指数在低位徘徊,依据新的操作策略,在搜狐,网易上和如家上做了2波,收益不错.接着股市回升,我还是 按之前的方式用部分仓位做波段,结果如家在$11左右抛出了1/3仓位,$15左右出了1/3仓位.完美在回到$15的时候出了1/3仓位,$17-18 出了1/3仓位,而股市快速上升,没捡回来.后来如家最高涨到$43,完美涨到$50,而我手上只留有不到1/3的仓位,懊悔不已.事后总结:在价格严重低于价值时,不能做波段,绝对不要去做波段.A股也跌破了2000点,于是我立即开户,准备抄底,在A股跌到1600点回升至1720时,进场,因为没选股, 就找了几个市盈率低的,还有就是比H股比便宜的,例如海螺水泥以及银行股,三一重工等,一波到了2100点,清仓了.股指又回到1800点,没敢进.错过 了.这次还有个小插曲,在买了三一重工不久,媒体上立即报道了质疑三一通过收购高管控制的上市公司涉嫌利益输送,我觉得文章的分析很有道理.奇怪的是虽然 媒体有了报道,但第二天三一的股价并没有大幅下跌,我毫不犹豫立即抛空了三一重工,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在美股或港股,我恐怕要亏得很惨,很惨.哈,A股真是 奇怪.

    09年6月,我研究的估值模型感觉比较完善了,当时看了香港林森池的<价值投资王道>,觉得自己的模型已经不逊色于他书里的模型了,于是迫不 及待的想验证,在港股和A股,通过筛选当时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的公司,将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都套进估值模型进行估值计算,发现A股的银行股还在价值内,于 是在大盘2500点时又追进银行股.根据模型估值,又买了港股的波司登,匹克体育,特步国际,中信银行,中国银行等等10多只股票, 基本上都是半仓波段操作,半仓价值持股.随着股市的上升升幅都很可观.在美股,因为对股票不了解,只好搭巴菲特的顺风车了, 将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里的股票套进我的估值模型,结果发现35只股票里只有4只是严重低估的,于是又买了这4只股票,最后,几乎所有根据估值模型买的A股, 港股和美股都涨了,于是对自己的模型越来越有信心,同时也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股市上涨,很快就发现没有股票可以买了,根据模型,没有严 重低估的股票了.任何估值模型,都要对将来的现金流或盈利进行预测,但作为投资者,未来的预测越保守越安全,但当股市从股灾中恢复后,很难找到明显严重低 估的股票了.

    09年底,一算账,填补完巨人的损失,收益率还有60%,如果分年计算,则08年收益率-55%,09年收益率300%,至此,对价值投资的理念更深了一 层,为什么每年美国基金排行前10名的都是100%以上的,而巴菲特每年的收益率都排不上号,但20年,30年的排行榜上就只有巴菲特傲视群雄了.这时候 才真正理解投资第一是要不亏钱,第二是记住第一点,第三参照第二点.本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收益率.投资的精髓不是高风险高收益,而是低风险的前提 下追求高收益.就象是马拉松比赛,一开始赛跑,我就掉进了巨人这个大坑,别人跑几圈了,我才爬出来.虽然爬出坑后,我跑的飞快,但仍然收益率不算高(因为 是百年一遇的机会,这样的收益率不高).09年碰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正好让我在底部换仓,所以还有运气的成分,顺带一提, 美股大幅反弹,但巨人网络的股价一直徘徊在$6-9之间,大部分时间在$7左右.这也是美股和A股的不同之处,股灾来时,美股,港股和A股都一样,沙子和 黄金一起往下沉,但股灾过后,在美股和港股,只有金子被打捞上来,而A股则是金子和沙子一起又被捧起来.

    

投资陷阱

    将近2年时间的全天独自学习和投资交易,几乎足不出户,能找到的有关投资和交易的书籍基本都看了,感觉学不到新知识了,于是开始在网上看博客,加Q群,希 望通过交流继续学习提高. 股市经过一波强劲的反弹,根据我的模型,低市盈率或低市净率股票非常少了,在Q群里,看到有人介绍美国上市的福麒珠宝,用估值模型一算,可以买,于是 在$23.5冲进去,不料大跌.相信自己的模型,持有!后来股价跌到$18,心里有些吃不住了,于是将福麒珠宝和同类的珠宝企业的财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福麒珠宝的现金流2年是负数,但销售额增加了1倍,而应收款和库存只增加了不到50%,从比例上看不出”会计销售”的痕迹,但09年福麒珠宝的销售增长强 劲而且利润高,但同行的日子却不好过.为什么同行吃草,而福麒能吃肉呢?除非福麒有非一般的竞争力,但这个竞争力在哪里?,我不了解,但13年做企业的经 历告诉我:不熟不做,不懂不做.既然我不知道福麒的竞争力在哪里,我当初买进的时候就错了,应该割肉.我割肉出场一个星期后,爆出福麒珠宝作假账,股价当 天从$20跌到$12,随后最低跌到$5.90.踩到了一颗地雷,还好,只伤了点皮肉.

    2010年初,相信通胀或滞涨必将来临,于是寻找农业股抗通胀,发现在香港上市的超大现代农业(种植蔬果)每年增长强劲,毛利率高,资本回报率也高,而用 模型计算股价却很便宜,但在网络上发现有不少文章质疑其做假帐,我分析了财务报表,觉得可能性不大,公司盈利应该是没问题的,而且这个公司被质疑了5年, 都没被查出,假账的可能性不大,利益输送有可能,但证据不明显.于是决定进场,刚买了一点,公司就公告收购一疫苗公司,被收购公司的研究项目是植物疫苗: 吃了蔬菜就相当于打了疫苗针.接着,公司CFO辞职.我立即亏损卖掉刚买的一点股票,也是擦伤了点皮肉,没伤筋动骨.第三颗地雷是香港上市的保利协鑫(具 体在博客有文章)也是发现不妙,立即逃脱.于是我又面临一个新问题:如何才能分辨财务报表和披露信息的水分真伪.如果不能识别,估值模型没用.输入是错误 的,输出的结果自然是错误的.记得有句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父”, 其实,有了估值模型,买和卖都简单了.难在不买!估值模型算出来如果是低估的,有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陷阱.特别是在股市正常的情况下(不是股灾),明显 严重低估的,很可能是陷阱.问题是如何分辨呢?

    后来,在商业金融投资群里的群友介绍了2本帕多西的书:<股市真规则>和<巴菲特的护城河>,3天看完了两本书(我看书很快), 意犹未尽,回想起年初的三个投资陷阱,若有所悟,但仍是朦朦胧胧.之后,群友屋檐提到福探,于是跟着到徐星投资论坛拜读了福探的文章,感觉是眼前一亮,读 完福探的帖子,知道福探对价值投资的理解远在我之上.在一篇推荐投资书籍的帖子中,福探推荐了《企业分析与评价》,安德列.斯密索斯著《华尔街价值投 资》,我在网上下载了英文版的<企业分析与评价>,一看就入迷了,居然象在读高中时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样,从早上9点看到第二天凌晨5点,睡 觉到9点,爬起来又看,连续4天,一口气读完.一直困扰我的”不买”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正如福探所说的” 该书给我个人的最大印象:使我懂得了企业的财务分析如何与企业经营策略结合起来进行而不是象国内很多“学者”就财务报表而报表式的分析。后来在我识别如蓝 田、东方电子、银广夏之流的造假分析过程,以及从深层理解如中集、万科、盐湖钾肥等企业的的成功和高价值等等方面,都给我了很大的启发。我觉得,这本书作 为想了解“价值投资”人的入门和再学习的标准教科书再好不过了。”而福探在1999年就读了这本书,比我早了整整10年!为什么我当初读MBA的时候就没 看到这本教材呢?我读的可也是财务和投资专业啊.

     

    

成长股的估值和选择

    福探的投资理论和估值模型是在结合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托宾Q理论以及传统的企业成本重置和DCF模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演算,推理发展而形成的自己独 特的投资思想体系,回想起我用自己的估值模型去计算巴菲特投资组合的股票,居然35只股票中只有4只股票是低估的,不是老巴如此不济,而是我对企业未来增 长的不确定和保守原则促使我采用最保守的参数及算法.而福探的估值模型使我更进一步理解了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和对成长股的估值,也解决了以前困扰我的商誉及 无形资产的估值.

    几个Q群里的群友都介绍了<穷查理宝典>,开始时没注意, 因为自理解福探的估值模型后,又觉得自己学不到东西了,无论是看卡拉曼的<安全边际>等大师的著作或闽发论坛的有名博文,都感觉已经没有新 意.后来看了李录写的序,觉得值得一看,于是在卓越订购了一本.开始看时,感觉不大.读完芒格对可口可乐的案例分析后,若有所思,对芒格的”多元思维模 型”似有所悟,芒格的观点:购买价格合理的伟大企业远胜于购买价格低廉的普通企业,而巴菲特称之使其突破了格雷厄姆的限制,”从猩猩进化到人类”.放下书 本,思考良久,悟出几点:1.认知的缺陷和片面性,即不完全性.即使是巴菲特和芒格等大师对企业的认知都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更不用说我自己了,只不过 大师们比绝大多数人的认知更接近真相而已.;2.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维模型就是要从不同侧面去认知事物,犹如盲人摸象,一种思维模型从一个侧面了解事物,要 把多个盲人摸到的情况串联起来,归纳总结,才能离真”象”越近.所以,应该建立一个开放式的知识框架,将各种不同的思考模型和方式融合到框架里,以识别普 通企业,优秀企业和伟大企业的区别.

    想到这里,我才发现自己就一井底之蛙,于是立即重新阅读了以前读过的书籍文章: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帕多西的<护城河>,费雪的<怎样 选择成长股>,林奇的<战胜华尔街>,MBA教材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波特理论,能力理论,资源理论,福探对企业的分析文章等等.令 我兴奋的是,这次阅读和以前感觉大不一样,以前读书是理解和接受大师们的理念和观点.而这次阅读已经能够从学习作者的思维模型和思维方式出发,并且能够发现作者的不足之处(发现大师的不足之处,或许我仍旧是井底之蛙,大言不惭).通过阅读笔记整理和重新思考,我发现巴菲特,芒格,费雪,教科书,福探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去研究企业的竞争力,完全可以融合在 一起.并不像帕多西说的,教科书那一套没用.其实他的研究和教科书的理论也是融合的,不同侧面而已.哈,我终于可以重新学习并且将新学到的模型融合到一个 框架中了.立即实践一下,用新的框架模型去分析以前买过的股票:银行,连锁酒店,物美,网游,体育服装,太阳能光伏,…..爽,真是太爽了,对这些企业的竞争力的认识立即感觉上升了一个高度.记得巴菲特曾说过, 大意是大部分生意,第一眼就可以判断是否有兴趣,通过第一眼判断,值得研究的生意不多.记得去年末我开始研究银行业,反反复复,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才能下手分析,而现在好像也能体会到巴菲特的”第一眼就能大致判断有兴趣的生意”了.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对于成长股的估值和识别, 终于入门了.自从上次巨人亏损后,心里一直有阴影,不敢集中重仓投资,现在经过对投资组合的重新分析后,发现不敢集中投资的心理居然弱化了. 价值投资之门终于向我敞开!

    

趋势投资

    很多人混淆了用技术分析手段做波段交易和趋势投资,趋势投资是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经济的运行从而预测股市走势.老人带着狗去散步,狗一会就跑 老人前面,看跑远了,有折回老人身边,又跑前面去…老人悠闲的散步了1公里,狗来来回回跑了4公里.老人就是经济,狗就是股市.经济是呈周期性运行的,犹 如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相应的对策是春播夏耕秋收冬藏.而经济周期基本是复苏,过热,滞涨,衰退.在不同的经济周期,资产价格也随着经济的运行而变化.注 意,这里说的是资产价格,而不单是股市.资产包括了股票(企业),商品(石油金属农产品),房地产,债券,货币(陷现金,外汇)这几大类,趋势投资就是根据不同的经济运行周期进行相应的资产(股票\债券\商品\房地产\外汇)配置以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在 这方面,索罗斯和科斯托拉尼是佼佼者,有兴趣的朋友可阅读他们的书籍.在09年我阅读了大量的宏观经济的文章,下半年开始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例如 GDP,通胀,货币供应量等等宏观数据和股市的联系,也许是碰巧吧,美股,港股A股的大致走势基本在预料之中.借助技术分析的手段,我做了几次波段交易, 才保持了2010年的正收益率.举个例子,A股是资金市,而且是封闭的,所以只要找到资金的供应量和股票的供应量,并进行分析,A股16年的历史每个底和 顶都可以预测到,可惜我研究的晚了.只借助其帮助在2009年9月15日清仓并在2400-2600抄底,2650清仓的操作,这个研究结果已经有人发布 在网上了,有心人可以在网上找到.美股和港股也是可以大致预测的,只不过美股和港股是开放式的,单单跟踪货币不行,需要跟踪综合的指标和对经济周期的运行 和政府干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形成的复杂局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价值投资,趋势投资,波段操作交易,他们矛盾吗?

    虽然09年中期在如家和完美时空的波段操作上让我错失了近200万美元的利润,但总结经验,我没有一味的否认波段操作(或许以后我会改变主意),现在仍然 坚持价值投资是正道,趋势投资是王道,波段交易为辅助手段.刚开始时,我和几乎所有人一样,觉得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及交易是南辕北辙,矛盾冲突的,在经历 了2年的同时操作后,我渐渐发现这3者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哈,这句话一定会引来无数的板砖,所以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举个例子吧,价值投资 和趋势投资是高度相符的,在经济衰退期,趋势投资者是买进策略,而这个时期基本是股灾的时候,股票价格多半是远低于价值的,所以价值投资者也会在这时买 进;到了过热期,趋势投资策略是卖出,而这时股票也多半处在泡沫阶段,股票价格远高于价值,价值投资者也会卖出.是不是高度重合呢?我感觉股市淘金就像打 仗,在金融市场里,确定性是我们的目的,就如同战场上打胜仗是目地,任何谋略,工具都应该适时的使用,而不是拘泥于价值或趋势或交易等等手段.<孙 子兵法>近2千年前就有了,但古往今来,常胜将军有多少呢?不是读了兵法的人都能成为将军,只有学以致用,而只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方能运用.伟 人不是用来崇拜的,是用来学习和超越的.当然,巴菲特的业绩是很难超越的(因为他的条件无人具备:每年400-500亿成本为零,期限20年以上的浮存 金),但是他的思维模型,思维方式是可以学习和超越的.顺带一提,因为巴菲特每年有大量的零成本浮存金,所以他的策略是非常保守,只要每年有10%的收益 率就足够了,因为不需要他的资本金.而我们则不同,只能使用自己的资本金,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投资策略. 

    后序:心中感慨,一吐为快,感谢智者乐水介绍我入了价值投资群,否则我可能很晚甚至永远不会读到帕多西的著作;感谢屋檐,否则我可能不会遇到福探;感谢福 探,帮助我脱离捡烟屁股的投资水平,一窥成长股的殿堂.也感谢Q群里的各位群友,否则我不可能读到芒格的<宝典>,仍旧停留在大猩猩的阶段. 后面,我打算从美股和港股开始,然后到A股,将有兴趣的生意一个个筛出来,可能要潜水一段时间了,请各位群友见谅.全球股市未来几年可能都要经历一个大 熊,A股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熊,祝各位都捡到大大厚厚的熊掌!本文如果能给各位修行者带来帮助,深感荣幸,如果不能,请一笑置之.

                                   散人(闲散之人) 

                                    2010年8月20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7

关于1863思嘉大跌17%的一点看法 岁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0oyu8.html

关于1863的盈利能力问题,我也一直是质疑的。


1863员工平均一年工资才二万不到,一年为企业创造的利润达到44万元,严重不匹配。 
一方面工资实在是低了点,另一方面利润确实高得离谱,两者结合更是不合逻辑,但是这个只能做为疑点,并不能证明1863就做了假。像829神冠,当时我也很质疑它的盈利能力,工业企业50%的净利率高得吓人,但事实证明829就是有这么强的盈利能力。

刚才看了天水碧老兄的博,他再次用sioen公司的毛利率来对比1863,他说sioen公司的毛利率只有20-25%,赵晓引用的50%的毛利,是另一种不同的损益列示方法。事实上,sioen公司损益表中:
services 
and other goods(其他商品和服务)有3735万;
remuneration 
social security and pensions(社会保障和养老金待遇)有5781.5万;
单单社会保障和养老金待遇,就占到收入25191.8万的23%,这一项在中国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我们把这23%加到第一种计算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40-50%的毛利率。

1863我关注一年,虽然一直抱着怀疑心理,但目前确实没有找到证据证明它有假,所以今天我加仓1863,从1成仓增到2成仓。

关于林生雄和林万鹏减持的问题,我也听到了一些说法,自己分析后觉得合乎逻辑。林生雄的3000万股和林万鹏的4000万股,目前都没有真正注入二级市场的散户手里,有心人可以去中央结算系统查询对比,看哪些券商的持仓在变化,然后自己去分析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8

換老細 志偉阿叻阿倫擘面

2003-5-8  NM




福祿壽(曾志偉、陳百祥及譚詠 麟)在九七年集合圈中多位好友,如梅艷芳、成龍等數十位天王巨星,開辦他們的娛樂王國「東方魅力」,生意愈搞愈大,九九年更借殼上市,成為娛樂圈佳話。可 惜東魅近年生意一落千丈,在過去三年一共蝕了十二億,為了撲水止血,近年頻頻向外求售,最後在東魅大股東陳國強及 曾志偉拉攏下,內地民營傳媒「星美集團」終肯注資約七千六百萬,認購十一億新股。雖然星美變相成為大股東,「福祿壽」又失去話事權,但東魅今次總算命不該 絕。面對失勢情況,加上「福祿壽」各人意見分歧,以往三兄弟做任何事都行動一致共同進退,如今他們卻因財失義擘面收場。清倉大平賣近年欠債狂蝕的「東方魅 力」,被內地傳媒「星美集團」入股注資換取新股減債救亡,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不過今次交易只有東魅可以套現還債,身為主席的譚詠麟、副主席的曾志偉及陳 百祥,卻一個仙都無得落袋,而他們持有的股權,更因此而被攤薄。據「福祿壽」身邊人透露,他們今次出售股權時因各持己見,加上失去東魅話事權,表現得相當 唔甘心,其中阿倫及阿叻更多次埋怨一手拉攏星美入股的志偉枉作小人。其實在過去兩年東魅蝕到見骨,「福祿壽」及大股東陳國強已 經四出搭路,搵買家入股,可惜這個如意算盤一直打唔響,一年下來都無買家肯認頭。直至去年底志偉終於搵到買家,對方正是在大陸專門經營院線、電視製作及電 訊服務的星美集團。不過,由於星美開出多項收購附帶條件,其中以拒絕再讓「福祿壽」在東魅話事,最令阿倫及阿叻大感無癮,堅決反對將東魅賣給星美。但志偉 與大老細陳國強卻認為,去到這個生死關頭,盡快斬纜甩身將蝕本貨出售先為上策,結果陳國強以大股東身分,決定讓星美入股注資。

意 見分歧對此決定,阿倫及阿叻明顯相當無癮,不斷怪志偉太心急搵買家,導致他們一無所有。而每當四人提及到有關賣股事件,都會不歡而散,嗌交收場。至於立場 一致的阿倫及阿叻,不滿星美之聲,亦傳到新老闆耳中。據知新老闆十分不滿,加上一直以來他都認為阿倫只顧自己,甚少參與公司事務,而阿叻就經常得把口,無 乜表現,不及志偉樣樣事都親力親為,對公司大小事樣樣管,於是飛起阿倫阿叻,這點亦為三兄弟擘面埋下導火線。

虛多過實回顧東魅成立六年,公司的業務一直是虛多過實,從未掂過。九七年,阿倫、志偉同阿叻與多位明星,想效法美國「繽紛荷李活」,以明星效應大搞主題餐廳。但一場金融風暴,卻令餐廳業務大受影響。不過,幸得「殼王」陳國強在 九九年注資,東魅才能起死回生,同年七月更借DC財務空殼上市,由譚詠麟任主席,志偉及阿叻出任副主席。食髓知味,眼見上市集資搵錢易,○○年中,東魅分 拆東魅網在創業板上市,「福祿壽」亦趁機套現四千六百萬,而他們的賬面身家亦一度暴升至一億五千萬。前年更購入《成報》。但隨着經濟不景,東魅旗下的生意 全盤蝕到嘔,明星網站萎縮、主題餐廳結業、旗下的藝人越來越少,就連《成報》每月也蝕近千萬。為了止血,大股東陳國強已於去年將《成報》售予陽光文化,今年四月更引入內地傳媒星美作東魅的大股東,變相攤薄「福祿壽」的股權,以現時的二仙四的股價來計,阿叻阿倫志偉三人在東魅所持的股票市值不夠三萬元。

棄 權唔玩而阿倫及阿叻亦決定唔玩,分別辭去主席及副主席職位。至於志偉就懶理二人,冧掂新老闆繼續留守東魅,決不與他們共同進退。而志偉與阿叻其實在賣股之 前已早存心病,據知阿叻一直不滿志偉力撐任職高級藝人經理兼愛將的落選港姐徐婉薇,在去年全公司減薪縮開支時,徐竟然可以甩難豁免。加上阿叻多次想將自己 愛將Angelina頂上炒退徐婉薇,但遭志偉反對,二人因此炒過大鑊。在最近三個月,「福祿壽」三人已經甚少聚頭,連近幾次明星足球隊比賽,次次都唔齊 腳,他們最近一次人齊出現是在上月十三日志偉與黃杏秀生日派對上。由於多年來志偉都與同日生日的黃杏秀一齊舉行生日會,雖然今年大家各有心病但派對仍如期 舉行,不過三兄弟即使同場相見,在場內卻甚少交談,各有各玩,阿叻與黃杏秀更提早離場,沒有如往年般一齊玩通頂。而為了保住「東魅」的長期飯票,近月志偉 除經常返大陸陪新老闆打高爾夫球,更拍心口表示在五月底前會拉攏天王、天后級人馬加盟東魅,希望在東魅公佈新動向時可以增加聲勢。據知目前志偉正向劉德 華、陳慧琳、趙薇及郭富城等在國內有知名度藝人埋手,可惜大家對志偉一番好意卻唔多領情。

因財失義在○○年有傳東魅女股東梅艷芳,因不滿阿 倫、阿叻同志偉將東魅上市可以袋幾千萬落袋,而自己與其他無話事權的股東就一個仙都無得分,加上她幫東魅做足宣傳,都只分得二萬六千股,令她意興闌珊考慮 退股,轉投劉德華有份的Andylau.com。自此阿梅便甚少再出席有關東魅的活動,與「福祿壽」劃清界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6

全港最貴鋪 激奀Yasaki老闆

2003-5-22  NM




一宗排期六年的「縮水鋪」官司, 近日在高院開審。案中的「縮水鋪」位於油麻地「現時點」(中僑國貨舊址)地下,買家是陳志軒屬下公司,於九七年以一千四百五十萬買入,一個月後收鋪,陳發 現鋪位的建築面積原來只得二十六呎,並非交易時所講的七十多呎,遂控告業主,即馮國保有關公司違反協議,並追討賠償。千四萬買廿六呎鋪,平均每呎四十八 萬,不單創了香港紀錄,還令兩名原本十分低調的富貴炒家,因對簿公堂而曝光。原來控辯雙方也甚有來頭。七十三歲的陳志軒,正是Yasaki波鞋的老闆,在 八十年代攻陷低檔波鞋市場。而馮國保,曾任東方紅主席兼大股東,後把東方紅賣盤給地產神童羅兆輝。 陳、馮二人九六、九七年大舉炒鋪,最後因這鋪位而大打官司。油麻地中僑國貨改建而成的「現時點」商場,是不少炒家及租戶的噩夢。商場空置率達三成,人流稀 疏,仍開鋪的手機店、時裝店門可羅雀。持有鋪位至今的業主,也一殼眼淚。其中近入口一個小小的凹位鋪,被畫滿塗鴉,就像露宿者最愛瑟縮的角落。這原來就是 陳志軒於九七年,以千四萬買下的超貴地鋪,比當時奶路臣街鋪王,每呎三十四萬元還要貴。陳志軒在九七年九月扑鎚,買入這個當時還在改建中的地鋪,一個月後 完成交易,陳收鋪方發覺自己買的鋪位原來只得廿六呎,頂多可用來放部銀行櫃員機。陳志軒馬上找持有該鋪的馮國保「講數」。他們相約在銅鑼灣利景酒店見面, 陳志軒要求馮國保以一千二百五十萬替他買回那鋪位,而他自己則情願損失二百萬。馮國保以百升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該物業,他佔三成半大股,另外還有好幾位拍 檔。馮把陳的要求與拍檔商量,一眾拍檔都不首肯,回購一事最終擱置。陳志軒氣上心頭,遂與馮等打官司,一拖便六年。上月底官司終於開審,七十三歲的陳志軒 不願再提起這超貴鋪,只動氣說:「這單官司已交咗俾律師處理!」

勇炒家靠球拍起家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陳志軒在九六、九七年大舉出擊,斥資一 億三千萬買入十多個地鋪,除三個及時在一、兩個月內轉手有賺外,其餘大部分鋪位均變「蟹貨」,總結戰績,陳志軒這幾年賬面蝕過千萬。炒鋪甚勇的陳志軒,做 生意作風卻較為保守。陳家三代均從事體育用品生意,陳志軒的父親於五十年代,在家住的灣仔六百呎住宅內,設立陳來興體育用品公司,專做球拍加工、穿線。至 六十年代初,陳志軒接手生意,並開設「洪記公司」改攻批發。「當時我哋無錢買貨車,兩隻手攞滿貨就搭電車去送貨。」陳志軒的次子陳偉洪憶述,陳家第一家門 市設於灣仔莊士頓道,他們把球拍加工後批給大百貨公司,如先施、永安、大新等。其後陳志軒與日本Yasaki簽署獨家代理權,負責代理其運動器材及波鞋。 七十年代初,陳家進一步成為Puma及Adidas在香港的經銷商,「但毛利很低,只有百分之五,所以我哋索性自己買隻牌子來做。」陳偉洪說。

Yasaki 日貨變土產七八年,陳志軒向日方買下Yasaki這品牌,在大陸及台灣生產,並在香港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經銷。走大眾化路線的Yasaki,在八十年代攻陷 低檔波鞋市場。八四年,陳志軒再創立Kamachi,走中價路線,一對波鞋賣四百元左右。陳偉洪回想Yasaki最輝煌的年代,在八七、八八年。「當時我 哋一嚟百五隻四十呎的貨櫃,都唔使拆箱,就可以全部運晒去印尼、南非,每隻貨櫃都有六千幾對鞋!」當時,Yasaki年賣二百萬對波鞋,做一億六千萬生 意;單是宣傳費,每年便用上千五萬,並贊助澳門賽車等。當時,陳志軒見生意已上了軌道,便把公司交與三名兒子打理,自己則專注於地產投資。Yasaki今 日的生意額,較八十年代高峰期跌了一半,但仍能維持兩成的利潤,故陳志軒仍可死守蟹貨,做「收租公」。

疊水業主勁賺過億與陳志軒對簿公堂的馮國保,也非泛泛之輩,炒樓往績較陳志軒更可觀。馮國保與朋友以公司名義,於九六年底以三億六千萬,向羅兆輝買入油麻地中僑,並改建為「現時點」,把商場拆散悉數售出後,扣除建築成本,馮國保等人一鋪勁賺約一億五千萬。馮國保與炒家如羅兆輝、鄧成波等稔熟。而他與羅兆輝甚有淵源。九四年,從事建築生意的馮國保,以一億二購入上市公司東方紅集團(現改名恒盛東方)三成一股權,並出任主席。九個月後,他把控股權蝕賣給羅兆輝, 此後再無沾手上市公司,專心炒鋪。與馮相熟的地產代理透露,馮一向愛搵快錢。如九六年買入歷山地產代理行,不夠一年,便放盤望賺一筆,當時有買家談得七七 八八,惜遇上金融風暴,放盤不成,馮最後把歷山結束。另外馮有兩匹馬,名為「風雲」及「快速王」,但戰績麻麻,從未贏過頭馬。馮國保本身經營綜建(香港) 有限公司,專做鑽探的工程。這間公司是他父親馮偉於七三年所創建。馮國保八十年代接手,但公司有一班老臣子打理,他便入市炒鋪。兩年前,綜建因接了數項政 府的工程,佔了全行六成的生意而成為行內一哥。「但嗰幾單之後就無啦,而家我已經無做鑽探,因為(工程)價錢低得滯,無得做。」馮國保說。家族生意不復風 光,但無礙馮國保炒鋪,他還侃侃而談:「而家細場無得炒,即使旺區都一樣,你睇旺角Chic之堡就知喇。我現在睇街鋪,我睇好尖沙咀麼地道。」至於他與陳 志軒的官司,仍在審理中,雙方都不願多談。

@請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7

劉鑾雄與鄭裕彤父子恩怨情仇


2003-12-11  NM




華人置業大股東劉鑾雄與前大法官 王見秋女兒王穎妤,在過去一星期的爆料鬧劇,可謂高潮迭起,峰迴路轉。劉鑾雄在上週四本來還怒氣沖沖,狂數前女友大使,一個月食十萬元燕窩,碌他的黑金附 屬咭買八十萬美元珠寶。此外他還說事件有幕後軍師,教前女友向他索取二億元分手費。怎料,他翌日大改口風,說即使對方再反擊,他只會「忍得就忍」,還六度 向新世界主席鄭裕彤道歉。然而,鄭裕彤拒絕接受。至本週一,劉鑾雄出席楊受成弟弟楊海成的新居入伙宴,面對面與鄭裕彤和解。向來惹火的劉鑾雄,今次肯認低 威收聲,皆因事件得罪了他的老友鄭裕彤。劉之前既利用了鄭裕彤向王穎妤求婚「引蛇出洞」,把他老人家擺了上枱外,今次爆料鬧劇又抖出幕後黑手,令鄭裕彤的 家人,覺得他意有所指。劉鑾雄今次辣Б了鄭裕彤,勾起二人十多年的恩怨情仇。事實上,鄭裕彤長子鄭家純,一直與劉鑾雄關係普通,二人在公在私,交手時也不 大愉快。王穎妤公開爆料後,性格火爆的劉鑾雄隨即於上週四還擊,他在華置辦公室內,不單大數前女友洗腳唔抹腳,既住他出錢買的二千八百萬豪宅,連水電費也 由他出,每月又食他十萬元燕窩,更曾在英國碌他的黑金信用咭,買八十萬美元珠寶。「作為一個女朋友,未經男朋友同意,靜雞雞買件首飾要碌八十萬美金……我 好嬲至問佢:『你癲啫,你阿爸阿媽都跟你一齊癲?』」劉鑾雄還爆出驚人內幕,謂前女友背後有幕後黑手。「我已經被對方狙擊兩年。」並指對方用的招數,包括 叫前女友向他索取二億「掟煲費」,又誘他玩「變態遊戲」,希望可以臨尾刮一筆,兼令他尷尬。雖然大劉不肯透露幕後黑手身分,但已引致全城猜度,以及令鄭裕 彤家人覺得他意有所指。

忽然「耍冧」認錯翌日,劉鑾雄卻忽然一百八十度轉態,他再開記招,六度向鄭裕彤道歉。「由頭到尾,我都不想牽涉彤 哥,在今日社會上,除了家人之外,彤哥是我最尊重的人……如引起不便,我致萬二分歉意及對不起……」劉鑾雄向來天不怕地不怕,過去幾次狂轟「老千商人」、 「專業小雞」、「二五仔之后」等,他都得勢不饒人,今次突然封口,甚耐人尋味。及至本週一劉鑾雄現身淺水灣道五十號,楊受成弟弟楊海成的新居,出席楊所擺 的入伙酒。這飯局本在數月前已約下,被邀的包括鄭裕彤、劉鑾雄兄弟、林建岳、何超瓊、明嘉福及張松橋等。一眾富豪在楊家午宴,大劉與彤叔並無面左左,彤叔 只在席間叫大劉不要再「蝦」王穎妤這細路女。飯後大劉一度返回華置辦公室,至晚上再訪楊宅,與彤叔等鋤大弟。劉、鄭擘面一事,算是暫時平息。劉、王今次爆 料風波,顯然牽連鄭裕彤父子。七十八歲的鄭裕彤,與五十三歲的劉鑾雄雖然老友鬼鬼,但劉與鄭裕彤的長子鄭家純,在公在私其實一直存有芥蒂。

與 純官有芥蒂劉鑾雄雖然較鄭家純小三歲,但因與鄭裕彤合作做生意,故一直只視鄭家純為後輩。由於大劉在八十年代起已縱橫股壇,成功收購華置、狙擊中煤、爭奪 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等,令他躋身華資孖沙的行列。八九年才正式接新世界王國棒的鄭家純,亦仿效劉鑾雄,希望透過「南征北討」四處收購。然而無論是以五億四 狙擊永安集團,或四十二億收購美國華美達酒店集團等,都以失敗或經營麻麻而回,令新世界負債在一年內激增至八十億,鄭裕彤被迫重出江湖,大賣資產減債。劉 鑾雄雖然年紀比純官小,但做生意資歷深厚,在鄭家純面前亦一副世叔伯模樣。在股壇屢屢受挫的鄭家純,面對比自己年紀小而在股壇戰無不勝的大劉,確有些不是 味兒。九八年初,劉鑾雄兄弟的華置和鄭裕彤家族,各出一半資金,夾份收購廣生行六成四股權,豈料華置又再增持百分之七點六廣生行股權,華置成功攫取廣生行 的話事權,據聞此舉令鄭家中人甚為不滿。另外,由新世界中國與華置旗下愛美高中國,於上海淮海中路共同投資的甲級寫字樓香港新世界大廈,由新世界和華置分 別佔四成四和三成六業權。該項目雖然位處黃金地段,但出租率只得七成。兩年前,愛美高中國就要為這項目而撇賬八千萬元,進一步擴大兩家的嫌隙。「華置佢哋 嫌我哋起得唔好。」一新世界要員說。私事方面,鄭家純自年多兩年前,與王穎妤結成好朋友後不久,便被記者追踪二人的交往,鄭家中人一直懷疑是劉鑾雄那邊向 記者放料。而去年,鄭家純太太葉美卿,被記者拍得與男舞伴,結伴往英國黑池參觀舞蹈比賽,令鄭家純臉色發紫之餘,再次懷疑是與大劉那邊有關。

求 婚當放蛇直至上月初,王穎妤的父親,平機會前主席王見秋,因收受劉鑾雄的頭等機票,又住在劉鑾雄贈與王穎妤的半山澄碧閣大宅,引起軒然大波。王見秋事件, 本來已告一段落。上週二,王穎妤突然同時向電台及雜誌哭訴,大爆與劉鑾雄相戀時的過節,還拖鄭裕彤落水,指大劉曾託彤叔求婚。大劉在上週四反駁說:「從無 直接或透過任何人,向任何姓『大肚黃』或『三畫王』的女人或男人求過婚。」怎料,鄭裕彤翌日與王穎妤接受電台訪問,力證做媒一事,還大呻自己笨。「實際上 有咁嘅事(代大劉求婚),我唔想牽涉在內……坦白講,唔做中、唔做保、唔做媒人三代好!」大劉見辣Б了彤叔,唯有在上週五再開記招,一開口便承認曾請彤叔 出面求婚,「其實成件事我係想揭王小姐同幕後黑手底牌。我早知有人有預謀,所以好似警察咁放蛇揭穿佢。」會上大劉並六度向鄭裕彤認錯,但鄭一改以往多一事 不如少一事的作風,向記者說:「我不會接受劉先生道歉。」

王穎妤搞笑富貴王穎妤近日賣力顯示自己三代富貴,王家上下絕不貪心,不過她提供的 「證據」,相當搞笑。她接受報章訪問時,出示大量陳年生活照,證明王家富貴。一張母親拿着相機的照片,都強調是名牌相機,還有母親歐遊時坐馬車,年輕時去 滑雪的相,營造貴族家庭形象。她「用心良苦」,說父母是人民英雄後代,連咸豐年時的親屬關係都搬出來。她自爆外公的祖父方耀,清朝咸豐時官至廣東水師提 督;母親的外婆的父親,在民國時期是海豐鹽業總監。她說完卻強調一家人不喜向外炫耀,亦不會把家族名人掛在口邊。最好笑是她出示父母結婚時教宗的祝福證 書,報導說十分難得。但據香港天主教教區秘書長李亮表示,任何新婚夫婦,其中一方是天主教徒,就可向香港的天主教聖物專門店申請,教宗親筆簽名的的祝福證 書。「只要負擔郵費,都係二三百蚊,幾個禮拜就可以。」

辣Б彤叔鄭裕彤的一句話,意味要與劉割席。事關在商場上,鄭裕彤甚少與人有爭拗,即 使生意上蝕底了,也不會四處唱,只說:「無謂講咁多。」但彤叔這次真的動了火,據接近鄭裕彤身邊的人士說:「彤叔認為人家始終係女人,唔應該去蝦人。」據 悉,早於跟大劉拍拖時,王穎妤已與彤叔甚好傾,深得老人家歡心;每當與大劉鬧交,王穎妤又會致電彤叔哭訴。鄭裕彤向來一見女人流淚,便會心軟,一直很同情 王穎妤。今次他在出於一片同情心,出面幫這個「可憐」女子。而令鄭裕彤最反感的,莫如大劉所說今次事件有幕後黑手,意有所指,「彤叔最嬲呢樣嘢!」彤叔私 人企業周大福中人說。而自從劉、王互罵在上週爆發後,鄭裕彤的長子鄭家純已離開香港,到大陸公幹去,但他仍非常關心事態的發展,每日致電回港,向好友查詢 最新的消息,聽到有關幕後黑手的言論也為之扯火。劉鑾雄與鄭裕彤十六年的交情,面臨決裂危機。七十八歲的彤叔,和五十三歲的大劉,在年齡上雖然相差廿六 載,但卻非常老友,雙方除了經常結伴往打高爾夫球,還時時結伴出席酒會派對和參加富豪旅行團。二○○○年,鄭裕彤和大劉,就曾租借何鴻燊的私人飛機,結伴 前往東京暢遊,日日鋤弟兼shopping,同行還有社交名媛李洪芷晴。前年,鄭裕彤投資的英國倫敦萬麗酒店開幕,大劉又與李兆基、趙世光、何柱國等人親 自前往剪綵祝賀,之後更被娛記拍得大劉與女友在法國巴黎遊玩。

劉王愛恨交纏王穎妤表示,她與劉鑾雄分手後,劉以紅寶石、藍鑽石攻勢,向她求 婚。事實上,王穎妤兩年前和劉鑾雄鬧翻,遷出渣甸山劉宅,離開華置加盟清洪的律師樓,重操大律師故業後,仍享用劉鑾雄的米白色豪華型七人車,又升亮出數張 大劉給她的信用金咭。大約兩年前的農曆新年期間,大劉約了王穎妤在灣仔福臨門晚膳,又叫了律師樓同事作陪客。席上劉鑾雄出手闊綽,除開了數瓶頂級 Petrus紅酒外,又叫了王穎妤最愛吃的鮑魚。吃到酒酣耳熱之際,劉鑾雄突然對身旁的王穎妤說:「我買冲份嘢,你睇!」隨即掏出巨型的紅絲絨飾盒,一 打開只見一隻「牛眼咁大粒」的紅寶石戒指,同事嘩然但很「識做地」紛紛上廁所,讓劉、王獨處。王穎妤後來向記者堅稱,沒有收下紅寶石戒指。不過,這粒紅寶 石確令王穎妤,飯後乖乖地坐上了劉鑾雄的坐駕,絕塵而去。其後,中環羽絨城開幕,劉鑾雄和王穎妤等分別去捧場。然而,王穎妤見到劉鑾雄便大發脾氣,粒聲唔 出走掉。甚為無癮的劉鑾雄,夥同在場的清洪及律師樓的同事,到文華酒店喝下午茶,其間召菲律賓司機送來盛着雜物的惠康膠袋。跟着,劉鑾雄隨清洪一眾人等返 律師樓,一見王穎妤便從惠康膠袋拿出絲絨盒,盒內是一顆巨型藍鑽石。劉鑾雄還對王穎妤說:「你睇張單!」說罷即亮出一張幾百萬美元的單據。據說,這粒巨 鑽是從佳士得競投得來的。王穎妤能令劉鑾雄神魂顛倒,皆因她甚懂小鳥依人。例如她有次在耀華街一間由大狀馬維騉開設的酒吧內,逗大劉歡心。「王穎妤初則對 劉鑾雄不瞅不睬,後來才熱情地挨近他,再拿出一個當時熱買的Samsung桃紅色手機,嬌嗲地說:『阿Joe,你睇,呢部機用你張咭買㗎,連經期都 show埋!』聽到我哋毛骨悚然。」在座朋友說。

 

富豪是非竇劉、王罵戰牽連日廣,皆因有部分富豪推波助瀾。其實富豪界一向 敵友難分,個個自信心爆棚,互相猜疑,一見有富豪起衝突,其他相熟的富豪每每放暗箭,當睇好戲。大劉在記招指王穎妤曾「搭上搭」,透過女性律師朋友,找傳 媒大亨出面,要求重回大劉身邊,而她由上週二起,接連在《東周刊》、《星島日報》和查小欣主持的商台節目《茶煲裡的查篤撐》獨家爆料,就非偶然。《東周》 和《星島》老闆何柱國,據悉近半年和大劉不是太融洽,起因和毛玉萍有關。去年十月,毛玉萍被指掌摑周正毅緋聞女友楊恭如,九日後毛才開記招回應。當晚她和 何柱國、劉鑾雄和榮文蔚等吃晚飯共商對策,席間何柱國鼓勵毛玉萍開腔,又建議她即晚凌晨到劉鑾雄的華置辦公室開記招。後來大劉借場地給毛玉萍開記招的內情 被公開,大劉力數爆料者是二五仔之后,亦覺得被某富豪擺上枱。到今年六月,周正毅因涉問題貸款在上海遭扣查,周妻毛玉萍被廉署拘捕後獲保釋。大劉多次公開 到周家探望毛玉萍,《星島》報導時卻把劉鑾雄由向來稱呼的「富豪」,降格為城中名人。數日後,《蘋果日報》就以《毛玉萍被捕後斷六親富豪拒絕借錢朋友避之 則吉》為題,引述一消息人士,指周正毅被扣查後,毛玉萍曾致電她視如契哥的富豪朋友求助,對方拍心口說會幫忙,更聲稱萬一出事,可以提供私人飛機助她離 港。到毛玉萍身處廉署求見契哥,對方態度卻大變,說事件太複雜,不方便幫手。直到上月,《星島》邀大劉出席其主辦的CEO論壇,大劉着細劉劉鑾鴻代去,但 《星島》在報章沒有提及細劉,據悉大劉覺得未受尊重。近日,何旗下的《東周刊》,將本來與何柱國甚友好的何超瓊,突然形容為大劉紅顏知己,背後似有文章。 而王穎妤接受查小欣訪問力數大劉,據悉由楊受成暗中出力。數年前楊受成買下《東周刊》及《東方新地》,當時查小欣是《東周刊》專欄作家,與楊受成稔熟。楊 受成就一直視何柱國為大碼頭。早年何柱國經常到楊受成的英皇駿景酒店夜遊,在楊的介紹下,三年前結識紅顏知己羅麗莎;同期楊亦安排英皇歌手容祖兒和何柱國 上契。今年四月,在女星裸照風波中停辦的《東周刊》,以八百萬元,售予由何柱國控制的泛華集團。

十六年交情臨決裂大劉和彤叔除了私下感情甚 篤,在生意上亦曾數度合作。較早期及為人熟知的,是八七年由鄭裕彤策劃、李嘉誠領軍,包玉剛、李兆基、郭得勝等實力雄厚的華資財團,與尚未進身巨富行列的 劉鑾雄兄弟,齊齊狙擊英資置地。這次華資孖沙聯盟狙擊置地,鄭裕彤先派出大劉與怡和大班西門‧凱瑟克講數,提出以每股十六元,向怡和收購其所持的百分之二 十六置地股權,唯凱瑟克毫不客氣將大劉拒諸門外。鄭裕彤、李嘉誠等見大劉退下,於是繼之而上,以十七元一股之高價,再與對方談判。最後因十月股災而未能成 事,但華資之後回售股份予怡和策略,亦套現十八億,更訂下七年內不再狙擊置地之盟,此事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近年劉鑾雄與鄭裕彤,亦幾度拍檔出擊。○一 年,劉氏兄弟以三十五億購入崇光百貨,也預埋老友鄭裕彤一份,出讓五成股權予鄭裕彤的私人企業周大福,一於拍住上。而鄭裕彤亦甚為識做,在同年與楊受成、 林建岳、何柱國、廖烈智等人舉行秘密午宴,據悉鄭裕彤欲與一眾富豪合作,投資五十億在澳門搞新賭場,由他與大劉當大股東,長子鄭家純則負責賭場管理工作, 一於有錢大家搵。雖然最後未能成事,但彼此交情之篤可見一斑。

大劉惹火事件02.10殯儀之星羅文病逝,楊受成、鄧光榮、肥肥為其喪事奔走,有傳羅文家人向大劉求借一百萬應急,大劉揶揄有人搏出鏡但縮骨。「發霉大佬、業餘龜婆、姿整佬,呢啲係爛頭卒,我連佢哋幕後老細殯儀之星都未驚過,唔通驚佢有牙?」

02.10專業小雞大劉女友呂麗君產女,被傳媒踢爆兼追訪,大劉直指放料者為專業小雞。「『專業小雞』因為經濟唔好,只要喺平時收開專業服務費之外再加多十萬八萬,佢就肯同人多次上床……為了向上爬,周圍電人,唔理個男人有老婆,或者佢個樣似佢阿爺。」

01.10華倫地牢大劉愛將凌緣庭,被雜誌形容為七海化工老闆鄔友正舊愛,大劉力挺愛將。「有人當正自己係華倫天奴個細佬華倫地牢,白馬王子,鑽石王老五。好多人都曾經同我講,話某人成日同港姐季軍講,你好快些做我女朋友啦,唔係冠軍同亞軍都會爭住做架。」

00.12老千商人羅兆輝燒炭自殺,劉鑾雄不滿某商人指他逼羅兆輝到絕路,懸紅二億緝拿老千商人,並指他有十大惡行。「做我員工唔使好似孖Q、四重彩、六合彩、三連環咁,陪我嘅商界朋友覺,以前同佢一起做非法事的人,或者兩母女同佢玩過SM覺,可能係被迫……出重賞之下,我諗天文數字會令人恢復記憶。」

00.7名媛禽流感大劉和鄭裕彤、明嘉福等組富豪團赴東京,被本刊追蹤,大劉力指是隨團的名媛放料,他懸紅百萬收集某名媛當娼證據。「呢個正家鏟,一邊扮名媛,一邊去勾人老公,搞到人妻離子散。「我呢份人,唔驚人地係爛仔,爛女,最怕人地有禽流感啫!」

@請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8

成報等新老細出糧

2004-3-11  NM




今年的五‧一勞動節,是《成報》 創刊六十五周年的大日子。諷刺的是,《成報》的四百二十五名員工,截至本週二(三月九日),仍然未能收到二月份的薪金。已退休的《成報》前總編輯韓中旋欷 歔地說:「何文法年代,對員工的數目清清楚楚,不會拖泥帶水,大家公認佢對員工有情有義。就算《成報》賣盤時,遣散費及賠償也做到足。」《成報》弄得如斯 下場,只因四年來三度易主,所託非人。二千年,何文法以一億五千萬,把《成報》售予「殼王」陳國強旗下的東方魅力。當時控有東方魅力、東魅網、流動廣告等十二間上市公司的陳國強雄心勃勃,銳意要成為傳媒大亨。接手《成報》後,陳國強找 來「福祿壽」三星,譚詠麟、曾志偉及陳百祥坐鎮,《成報》以娛樂新聞為主打,而陳百祥則力谷馬經版,不單高薪挖角,又成立《成報》馬迷會,由一班東魅的女 星陪馬迷睇賽事,更在報章及電視大賣廣告。但這樣洗腳唔抹腳之下,《成報》月蝕一千萬元。至○二年底,已前後蝕了三億的陳國強,自知踩落深淵,遂四出將《成報》求售。當時,華置大股東劉鑾雄曾到《成報》參觀,並出價四千萬現金收購,但陳國強覺得蝕讓予大劉,好「瘀」好無面,所以最後轉軚。但面子始終敵不過銀紙。眼見《成報》虧損嚴重,為了盡快甩掉《成報》,遂於去年初,把《成報》作價一億,售予由吳征及楊瀾控制的陽光文化,換回陽光一成二股份,但禁售期兩年。

搾 乾《成報》吳征鬆人《成報》易手至吳征手上,改名為現代旌旗。陽光文化部分高層如包雲龍等,陸續過檔《成報》,令《成報》薪金支出驟升。原來持有現金逾四 千萬元的《成報》,在短短半年間,已花了二千五百萬,每月燒銀紙四百萬,只夠燒至今年一月底,因此今年初已傳出《成報》財政告急。市場相信吳征入股《成 報》的目的,只是想賣給中方人士,然而中方人士無興趣,吳征便急急把這蝕本貨踢走。持有現代旌旗六成三的陽光文化,去年十月就把現代旌旗股份,當股息派予 陽光文化的股東,包括吳征夫婦及東魅。吳征把現代旌旗的股份散盡,只持有百分之三。而東魅獲派的股份卻未賣,輾轉又成為《成報》主要股東。已退出董事局的 吳征,對於無糧出予《成報》員工,身在北京的他還說:「關於出糧問題,應該問東方魅力那邊呀。」其實,東魅在去年底也告易手,由大陸神秘「富豪」覃輝入 主。東魅於今年二月初,在市場密密收集現代旌旗的股份,加上原有的,令控股權升上一成八,成為現代旌旗的單一大股東,並已委派代表入局。吳征向本刊說: 「我跟覃輝談不上是好朋友,我也不明白他會對這虧損嚴重的《成報》感到興趣。」《成報》四年內已第三度易手,員工對新主已不抱有希望。正如《成報》前社長 黃毓民所說:「份報紙無錢出糧俾員工就聽執笠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9

李澤楷變魔術 電盈一鋪番生

2004-3-11  NM




衰足四年的電訊盈科,終於可以一 鋪番生。電盈於上週日傍晚公布,將旗下數碼港項目及部分投資物業,包括北京與鰂魚涌盈科中心,以及機樓重建優先權,注入另一上市公司東方燃氣,借殼上市。 本週一,東方燃氣復牌,股價一度升近三倍,收市時亦有一倍多升幅。電盈獲配的東燃股份,一日便賬面賺了百多億!李澤楷今日再次揮動魔術棒,雖然魔法無復當 年勁,但依然點殼成金。今次這一招借殼上市,與當年盈科數碼動力借殼得信佳,形式相若。當年正藉科網股興起,李澤楷乘機將一間科網概念公司,揮動魔術棒, 變成一間市值千億的網股,還鯨吞香港電訊,結果招致千億巨債焚身。電盈已三年無息派,市值跌剩三百億,又是唯一負資產的藍籌股。電盈決定釜底抽薪,趁樓市 升溫,故技重施,憑藉「機樓有龐大重建潛力」這個當炒概念,令東燃股價水漲船高。電盈今鋪不單可錄得巨額特殊盈利,而且日後可透過配售東燃股份,真金白銀 套現幾十億還債,以減少利息支出,回復可觀盈利。電盈再來一招股本重組,以脫離負資產,便可望有息派,股價將受刺激。電盈最黑暗的歲月,終於過去。電盈與 東方燃氣在本週一雙雙復牌,開市前,小經紀已金睛火眼,?戴磢F燃走勢。「還未開市,東燃已經升咗一倍六,今日一定升得好急,有好戲睇。」果然,東燃在開 市後四分鐘,已由停牌前四毫八仙,升至一元九角,升近三倍,令人張口結舌。「東燃股份將會十合一,今天股價一元多即係等於十幾元,較電盈借殼上市的作價貴 咗成十倍,電盈今朝早已賺咗二百億。只要東燃股價保持這個水位,今年可以錄得一筆巨額特殊盈利,且日後配股又分分鐘可套現幾十億,今次借殼交易,真係幾高 明。」一證券行董事說。東方燃氣每股資產淨值只得一毫四仙八,以往股價一直在三、四毫打橫行,電盈宣布注資後拔足Ч升,全因市場憧憬電盈機樓的重建價值。

機 樓重建有得炒現時電盈大概有八十幾幢機樓,當中最值錢的包括位於美孚月輪街二至四號的機樓連員工運動場,估計可建五百五十個單位。另外,九龍灣兆業街機 樓,也可有五百二十個單位。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教授吳冬生表示,現時電盈的電話機樓,都是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時候的產物,「當時機樓內電腦體積龐 大,佔地亦多;但其實十多年前開始,固網科技步入數碼化,機器所佔的空間已大大縮小。」騰出的空間,便成為發展地產項目的潛力所在。此外,市場亦憧憬,李 澤楷還會進一步將新加坡母公司盈科拓展,所持有的日本盈科中心,以及其他私人物業注入。東燃將變成李澤楷大變戲法的地產股,大家自然有所期望。本週二早上 十一時多,在深水埗的中國銀行內,一位師奶小股民看到東方燃氣的股價徘回在九毫五仙,即高聲跟身旁另一位師奶講:「喂,四三二(東方燃氣)今日最高去到一 蚊二,而家九毫幾,不如同你一齊買九千幾蚊搏吓囉!」但她的友人聽完,立即耍手擰頭謂:「梗係唔好啦!李澤楷你都好信嘅?佢嘅嘢冇隻好㗎,好似八號仔就累 死好多人啦!四三二大上大落,係炒股嚟,唔掂得㗎!」附近的一眾師奶議論紛紛,最終未敢入市。其實電盈憑着借殼東燃,可望一朝番生。而現時手持的東燃股 份,亦為每股電盈帶來二元二角賬面盈利。然而市場對電盈此舉,譭譽參半,不少分析員認為電盈將有利可圖的物業項目出售後,前景有限,建議沽貨,電盈股價在 本週一急跌百分之七,至五元五角五仙。

無息派跑輸大市根據電盈與東燃的交易協議,電盈將注入(一)數碼港權益,(二)北京盈科中心及鰂魚涌 電訊盈科中心等數幢投資物業,(三)機樓重建優先權,(四)物業管理合約。整項交易作價六十五億元,電盈將收取東燃十合一後的十六億四千八百萬新股,每股 作價一元八角。另外,電盈還會收取兩批可換股票據,合共可換十一億九千多萬新股。交易完成後,電盈將佔東燃九成三股權。電盈今次借殼分拆物業項目,其實是 力求扭轉衰了四年的噩運。建基於概念的盈科數碼動力,當年為求虛擬變實質,不惜舉債近千億,收購有百年歷史的香港電訊。電訊盈科自○○年八月合併以來,不 單要為商譽撇賬千多億,淪為負資產,而且一直為此孭七百億巨債。自此電盈萬劫不復,即使不斷出售業務,例如將流動電話所有股權,售予澳洲電訊公司 Telstra,以及去年配股集資三十多億,亦只是杯水車薪。電盈至今仍有近三百億債務,去年利息開支便達廿二億元,而且還要為網絡撇賬,因而連年虧損, 幾年無息派,令基金經理敬而遠之,股價跌了九成多。即使近日港股反彈,電盈的升幅也落後大市,長此下去,市值只三百億的電盈,遲早會被踢出恒指成分股。一 向愛面子的李澤楷,又怎能容忍這「瘀」事。

借殼套現減債一半電盈於是急於部署救亡大計,來一個借殼套現大行動。電盈的如意算盤是,將物業注 入東燃的同時,將數碼港及其他物業所拖欠的八十億元債務,一同注入東燃。完成交易後,電盈持有東燃九成三股權,為了符合港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要有兩成五流 通量,電盈必定要批出東燃股份套現。按東燃本週二的收市價來計,電盈手持股份,價值一百四十八億元,若電盈以現價批五成股份出街,將可套現七十四億元還 債。再加上電盈只要減持東燃至不足五成股權,根據會計準則,東燃那八十億負債,將不會落入電盈賬目,電盈這樣一舉兩得,負債淨額,將可由去年底的二百九十 億,劇減一半至百四億左右。由此估計,電盈來年利息支出,將大為減輕,純利攀至廿多億,市盈率約十一倍。擾攘多年的債務危機,終於解決。據電盈副主席蘇澤 光表示,電盈今年還會削減股本,進行股本重組,以會計手法令電盈由負資產公司變為正資產公司,屆時電盈便可再次大派股息。

幕後軍師鍾楚義李 澤楷在幕前變戲法,令電盈可以一鋪番生,背後軍師,原來是精於買殼的電盈董事鍾楚義。鍾楚義在今次借殼分拆一事上,不單幕後出橋,而且還四出找尋合適殼 股。據悉,他先後考慮了三隻殼,最終他選擇了「殼王」旗下的東方燃氣,皆因鍾楚義與殼王非常老友。今年四十三歲的鍾楚義,在英國修讀法律,八八年加入渣打 銀行企業財務部任職,兩年後出任奔達國際董事兼總經理,就在奔達集團工作時認識了中策的前主席黃鴻年。鍾楚義其後加入黃氏旗下的中策集團,出任董事專責財 務,替中策在國內收購業務,大玩財技。九九年三月,鍾楚義獲李澤楷垂青,過檔盈科任董事,替盈科部署在股市大幹一番。鍾楚義揀選前老細黃鴻年旗下持有的得 信佳,替盈科在港借殼上市,得信佳獲盈科入股後狂升,帶挈黃鴻年旗下的中策,在出售得信佳股份時大賺六億五。當時適值網股Б烚烚,不少科網公司在市場借殼 上市。此際,手上有不少上市殼的陳國強,開始與鍾楚義埋堆。二人於九九年底,第一次交手。當時日本第二大網霸光通信,與電盈攜手入股陳國強旗下的金力國際,借殼上市。金力國際因獲盈動和日本光通信入股的消息,一日內股價由三毫子炒上二十元,創出一日股價勁升五十倍的神話,陳國強不單手持股份升至十幾億,更被封為點殼成金金手指,這也是多得鍾楚義為他穿針引線。自此,二人老友鬼鬼,經常一起去打golf。至二千年,鍾楚義舊老細黃鴻年撤離香港,鍾楚義亦作紅娘,介紹陳國強收購中策。今次電盈要借殼分拆,鍾楚義當然又再關照陳國強

替 李澤楷挽回面子而鍾楚義這幾年靠買殼賣殼,由年薪數百萬的打工仔,成為李澤楷身邊紅人兼打工皇帝。○○年電盈合併,鍾楚義獲得二千八百多萬股認股權,鍾楚 義與電盈副主席,同樣在合併當日行使部分認股權,並以十五元高價出售,鍾楚義賺了七千二百萬,袁天凡則賺了一億。據悉,鍾楚義打算在今年離開電盈,他於今 年初以七千多萬,買入傳聞是黃鴻年親家持有的上市公司資本策略,自己做老細,準備大展身手,但得知電盈有大動作,便決定留低做多一鋪。電盈今次能除下負資 產巨債這緊箍咒,加上盈利改善,將可望再次有息派,以吸引基金持有,令股價有起色。完成借殼分拆後,電盈只剩下固網及其他互聯網業務,將來會變回如中電、 煤氣等公用股,收入穩定兼有息派。而電盈旗下的機樓,估計在三年後開始陸續重建成住宅出售,可為電盈帶來不定期的特殊盈利。李澤楷終於能挽回失去多年的面 子。

東方燃氣水鬼升城隍至於東方燃氣這隻蚊型股,則被帶挈勁升,水鬼升城隍。東方燃氣從事雲石等建材生意,每股資產淨值本來只得一毫四仙八,股價亦長期在三、四毫子水位打橫行。這隻殼股放售多年,今次成功出售,股價倍升,令「殼王」陳國強旗 下,原持有四成股權的東燃大股東中策集團喜出望外。東方燃氣的前身,其實是由有才子稱號的蕭若元持有的友聯建材。四年前,蕭若元因瞓身搞網杷網股,導致○ 一年時欠下周大福集團周身債。由鄭裕彤私人持有的周大福集團,便派出專替鄭裕彤執爛攤的大福集團副主席魯連城,於○二年入主接管友聯建材及天網。友聯建材 炒股輸鋪甘,盤數認真杰笪笪,○一年蝕七億五千多萬,○二年蝕四億六千多萬,魯連城入主後亦十分頭痛,務求盡快甩掉這個爛殼。

尋寶遊戲開始與殼王陳國強相識相交的魯連城,遂於前年中,透過發行新股把友聯建材連同天網,一併轉手予陳國強控制的中策,一於「無眼睇」。陳國強接手友聯後,曾傳出引入國內天然氣生意,因而改名為東方燃氣,但一場仙股事件後,賣殼一事就告吹。一手殼的殼王曾經非常頭痕,誰不知等到今天,東方燃氣獲電盈垂青借殼注入地產項目,陳國強再次食糊,又再令人投以羨慕眼光。魯連城眼見陳國強變戲法如此過癮,亦心動起來。據悉,魯連城手持的兩隻殼——亞洲物流及新世界數碼,亦可能有動作,股價近日出現不尋常升幅,一輪尋寶遊戲已然展開。

電盈番生變法1借殼上市將貝沙灣、北京及香港盈科中心,以及機樓重建優先權等,連同$80億負債,注入東方燃氣,以換取東燃16.48億新股及2批可換股票據。

2 套現減債東燃復牌後,股價被炒高至本週二收市的$0.9(即相等於十合一後,每股$9),電盈手上東燃新股市值逾$148億,較交易作價高出$118億, 即每股電盈賺$2.22元。電盈若以每股$9,配售其中50%新股,將東燃的持股量減至50%以下,不單可套現約$74億還債;而且那注入東燃的$80億 元負債,將不用列入電盈的賬目內。電盈一舉兩得,債務可由$291億,減半至$140億左右。

3盈利回升已減債近五成的電盈,今年利息支出,估計將由$22億減至$11億,估計今年純利可回升至廿多億左右,預計市盈率約11倍。

4脫離負資產電盈將透過會計手法,削減每股票面值,進行資本重組,令公司由負資產變回正資產,為未來洹鋪路。

5有息派逃離負資產行列的電盈,今年將因為利息支出減少,再加上注資東燃的交易,將帶來巨額特殊盈利,估計今年有息派。

6股價有希望恢復洹後,可吸引基金持有,長期介的股價,終有支持。日後機樓重建計劃,亦會為公司帶來非經常性收益。

得 信佳神話今次電訊盈科把地產項目注入東方燃氣的方程式,相等於五年前李澤楷的盈科收購得信佳的戲法。九九年五月初,已獲港府送贈數碼港發展權的盈科宣佈, 透過得信佳集團在港上市,小小超挾着老父李嘉誠的魅力,令得信佳復牌首日,即創出狂升的紀錄,股價由開市一毫三,直標上三元二角五仙。得信佳這二、三線股 頓時山雞變鳳凰,市值由三億暴升至六百億,創港股單日升幅的紀錄。持有得信佳半成的星光電訊及星光的母公司中策集團,亦母憑子貴,升幅分別有七成五及兩 倍,得信佳更帶挈蕭若元的友聯建材發了一筆橫財,友聯把早年買入的得信佳於首日復牌後即沽,大賺一億二千九百萬元,十分之和味。不過,得信佳與東方燃氣一 樣,股價猶如坐過山車,得信佳復牌後首日收市報一元八角三仙,較當日高位三元二角五仙,跌七成七。而東方燃氣於本週一復牌時,同樣升近三倍至一元九角,收 市撻落一元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0

盡沽30億貨還債 鋪王收山

2004-4-8  NM




過去兩個月,樓市急劇升溫,尤其 是鋪市,每天都有投資者大手掃貨的消息。個別鋪位,更升破九七年呎價,鋪市升得熱火朝天之際,有鋪王之稱的鄧成波,卻急不及待要放盤清貨。過去兩個月,他 不停出售物業,當中還包括他已持有十三年的至愛——旺角電腦中心。他密密手散貨,轉眼間已賣出十項物業,至今總共已套現近十億。然而,這筆錢都用了來還 債。原來,他欠下花旗銀行約四十億按揭貸款。故此他不得不趁市旺,賣鋪還債。現在,他手上仍有六十多件貨待沽,估計市值達廿億。鋪王盡沽三十億元鋪位後, 將兩袖清風,還計劃收山退隱大陸。鋪王落得如此田地,皆因在九六、九七期間,為了力谷成功地產上市,他瘋狂掃貨。可是,就在上市前兩個月,發生金融風暴, 不但令鋪王的上市夢玩完,那些鋪位還淪為負資產,令他幾乎沒頂。「金融風暴後,我都睇化啦!我自細一個人,同阿媽一齊,由零開始,現在點都好過以前。」鄧 成波慨嘆說。今年已七十歲的鄧成波,以前每天在中灣游早泳,但自今年起,他已改為在南灣道散步晨運,只在氣溫二十度或以上的日子,他才會下水。「我過年時 返大陸,得零下幾度,着了涼,覺得不是很舒服,所以都逐漸減少游水,人始終是血肉之軀嘛!」鄧成波身體不及以前弗,同樣他的身家,亦已不能與之前相比。追 溯至九七年,他擁有百多個鋪位,市值七十三億元;今日,雖然他擁有的鋪位仍有近百個,但價值已大幅下跌六成至三十億元,而且都淪為負資產。去年十月,一向 是他的大水喉中銀香港,更將他約四十億元的物業按揭貸款,列為不良資產,並以差不多五折的價錢,即二十多億,轉售花旗銀行。銀行界人士估計:「中銀明知佢 還唔到四十億,於是半價賣給花旗,撇賬一半攞番廿幾億都好。鄧成波變咗欠花旗四十億。當然花旗都計好晒數,要鄧成波賣晒批貨,都可以賺到幾億。」

忍 痛賣心頭愛鄧成波亦表示,花旗定下每個鋪位底價,「佢哋叫我唔好賣得咁急,要等吓先。但經過九七金融風暴之後,我而家已經較為保守,趁今次個市一郁,應該 賣啲物業先。花旗買了這批按揭,投資了咁多,都是想賺錢,我減番啲磅,對大家都好。」故於上月,他割愛出售至愛——旺角電腦中心,以三億九千三百萬,售予 同是投資者的大鴻輝。這個旺角電腦中心,原是豪門酒家,鄧成波於九○年,以五千九百萬買入後,將酒樓間成電腦商場,長期租滿,月租收入二百八十萬,有八厘 半回報,是他旗下收租最多,回報率最高的物業。地產經紀透露:「他上個月要賣這個鋪時,曾慨嘆過如今已不能造一個同樣成功的商場,他很捨不得賣。」

為 上市落重注鄧成波今日要盡沽鋪位,歸根究柢,都因為他在九七年時做的上市夢。鄧成波於九七年十二月,計劃將旗下的成功地產上市。為壯大公司的資產值,更於 九六年開始,不停在市場中大手掃貨,如以四億九千萬,買入旺角銀城廣場。他手上百多項鋪位,最高峰時期市值七十三億,貸款額達四十億元。回首當初,鄧成波 笑說:「有一次跟銀行的高層食飯,我唔講邊間啦。飯局時其中一人提出話可以幫我上市。我以為佢講過就算。點知第二日他就叫下屬拿我的資料出來研究,當時是 九六年中。他們話銀行貸款利息八厘幾,上市集資洹給小股東只要四、五厘。因為我的貸款銀碼大,所以幾厘息差速好遠。他們話上市,咪上囉!」

欠 債四十億這盞「點」他去上市的「照路明燈」,估計是一直支持他的大水喉中銀香港。「中銀照顧我好耐,我第一間幫襯集友銀行,七○年我開觀塘的好合酒樓,貸 款額係一百四十三萬,它好似供我讀小學。後來(買鋪位)幫襯其他姊妹行做按揭,它們供我讀中學。到它們合併成中銀香港,我多謝它供我讀大學。」成功地產原 計劃在十二月上市,怎料在兩個月前發生金融風暴,鄧成波的上市夢玩完,噩夢隨之而起。他不單欠下周身債,當時他還有價值二十億元的物業,還未完成交易,單 是落訂已用了三億多。為了甩身,他唯有不斷踢契,鄧成波當時不斷入稟法庭,以物業圖則不準確,或業權不清楚為由,要求與業主取消交易並取回訂金,但大部分 都不成功,被殺訂的,至少有一億一千萬。最慘烈的損失,來自向東方紅買入的美孚新邨前永安百貨鋪址,當時作價三億三千萬,鄧成波落訂四千萬,後來他沒有完 成交易,東方紅將物業以二億二千萬轉售他人,並向他追討一億一千萬元的差額,最後扣除訂金,鄧成波還是付了七千萬予東方紅。「金融風暴後,我都頭痛了十幾 日,諗吓點樣善後,但之後都睇化啦。」自知周轉不靈,鄧成波於九八年五月,將旗下大量物業二按給中銀套現,將貸款額推高至三十七億元。每月供款達五千多萬 元。其後他將其他銀行的按揭貸款轉至中銀,令他共欠中銀四十二億。「最艱難是九九年下半年,那時美國五次加息四分一厘,一次加息二分一厘,租金開始下調, 每個月收租不夠供樓,就靠賣物業填補。」

大屋搬細屋除出售手上鋪位套現,鄧成波亦將自住了近十年的南區大屋出售。鄧成波原本居住南灣道蕙園 的四層五千多呎大屋,大屋有一條小徑可直通出沙灘,方便他每朝游水,九一年買入後,更花了一千萬元及用了一年時間裝修。但於二千年尾,他忍痛以七千八百八 十萬出售。然後以二千一百五十萬買入南灣道一個分層單位,大屋搬細屋。以往他有四個工人,現只剩一個,以照顧九十歲的母親。他說:「總之有兩餐咪得囉!再 多你又食唔完。講真,我無機會再用幾億買間house住,但住house有住house的頭痛,我太太那時話成日要走上走落好辛苦,又要特登請個人睇實唔 好俾沙灘啲人入到我間屋。」鄧成波為那百多件蟹貨,既要四出賣鋪「撲水」,又要跟銀行周旋,但他睇得很開。「身家無咗,但仍有健康。」比那些曾與他齊名的 泳,如「細鄧」鄧博文及羅兆輝,他總算幸運。

留得青山在九七年與他合稱大 細鄧的「細鄧」鄧博文,因為他們的兒子均以「耀」字排名,兩人特別親切投契。「當年細鄧喜歡買一個鋪,間細後出售,容易賣。金融風暴後,他的鋪賣不出去, 找不到裝修數。有次俾人用暴力教訓,返到屋企還收到電話警告;第二次又同裝修佬爭執,差一點俾人用螺絲批插眼。「他夜晚嚟搵我,說還有很多單未找數,我叫 他不如離開香港,因為他現金有問題,我就俾咗幾十萬佢。後來就聯絡不上,可能見香港落得太慘,就算返嚟都未必翻身,索性留在外邊。」至於曾燒炭自殺,後來 神經恍惚行為怪異的羅兆輝,他暗串道:「做人最緊要努力,成敗是非戰之罪,問題是睇唔睇 得開,有些人又燒炭又咩……你留得青山在,有條命或者還有機會!」眼見往日的戰友一個個倒下,鄧成波感慨地說:「我經歷過六十年代廣東信託銀行擠提;七十 年代股災;八十年代中英聯合聲明、六四,和九七金融風暴。四個浪,尤其是九七那個最大的浪,我咩都睇化啦!」鄧成波明言不喜歡兒子沾手地產:「我經歷了咁 多,才明白了少少,他們更不懂。今次是因為○一年開始減息,我才否極泰來,他們未必同樣幸運。」鄧成波慶幸未至於像細鄧一樣要敗走東南亞,但即使他現在盡 沽手上物業,亦未必能還清四十億元債款,估計還要與花旗商討。

享齊人之福鄧成波個人事業固然傳奇,在感情方面亦十分精彩。他共有兩個太太, 一個紅顏知己。他於二十六歲時與第一位妻子結婚,岳父是經營酒樓的,結婚頭三年就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耀宗、耀文和耀輝。七四年,妻子與兒子移民美國唸 書,夫婦倆聚少離多。八○年,鄧成波認識二奶葉少萍,八四年便與髮妻離婚。他有一個習慣,就是愛用「一六三」車牌,原來因為葉少萍。「以前做車行,有次收 到一架BP163的車回來,我太太話B是波;P是萍,都幾好,跟住我話有『一六三』就買啦。」鄧成波滿臉笑意地說,現時他持有八個「一六三」的車牌。他還 有個紅顏知己,名叫徐月,據說是約十年前在酒樓認識的上海姑娘,現時在廣東道帝國大廈二樓經營艾卡美減肥美容中心,居住在何文田山道住宅。鄧成波說他共有 七個孫,但就始終拒絕透露有多少子女。據知,他至少有六個兒子。長房生的大仔耀宗有自己的事業;次子耀文負責工程,現為父親旗下的店鋪做裝修、改裝工程; 三子耀輝則負責打理父親的愛視美眼鏡。愛視美現時共有十二間分店,及一間售賣較高檔次眼鏡的尊貴視力,位於蘭芳道一號。而二房生的四子耀邦正在廣州讀中 醫,五子耀昇則在美國讀書。據悉,由紅顏知己所生的小兒子,現還在就讀小學。

波叔待售物業表以下67項物業全由花旗銀行做按揭

招 牌生意起家鄧成波經常掛在口邊的,是他讀得書少,沒有「哥呢」。他於三四年出生,五歲時父親過身,由母親獨自撫養成人,故他只讀到小學畢業,十六歲就出來 學師做電燈,十九歲時由電燈轉做光管,他就是在霓虹光管招牌中找到第一桶金。六十年代,他在長發街十三號開鋪,據當時在附近開店的街坊說,他當時做的霓虹 光管多得排滿整條街。後來因常被樓宇的業主投訴,招牌遮擋他們的視線,很多大廈都不准掛霓虹招牌。在生意開始走下坡時,他開始涉足地產,由於他當時居住在 美孚,就在附近買賣住宅投資。其後因為租務管制越來越嚴謹,他才轉戰鋪位。鄧成波除了主力投資店鋪外,二十年來還沾手很多其他生意。最廣為人知的是成功車 行,於八二年開始經營,主要做二手車生意,但十年前已停業。「不是無得做,而是我們不夠膽做,有些車被人拆開組件再合埋,無批文的,我們不能做不合法的 事。」雖然車行仍在,但鋪只用來泊自己車,寫字樓則作地產生意之用,平常只見員工們閒談及吃下午茶,十分悠閒。鄧成波現時生活很優游,晨運後在家裡吃早 餐,就一直留在家中收傳真、聽電話。下午四圍睇鋪,週末就會和朋友到金湖海鮮酒家打麻雀。「我的生活好簡單,消費又唔大,人的年紀大,都是吃魚、菜、豆 腐,吃得多都未必消化到。國內樣樣都好平,生活簡單。而且好多大地產商都上去發展,所以等幾年後,搞掂晒這些物業,返國內生活都幾好。」鄧成波說。

九 七炒鋪紅人去冲邊鄧博文:人稱「細鄧」,九七後因「炒燶鋪」而離開香港,欠下一大筆債項及經紀佣金。現時返回老家越南經營戲院,短期內不會回港。陳國慶: 九七後已無出來投資鋪位,現時不知所終。周南:有鋪俠之稱的周南,今年已六十五歲,現已退身鋪壇,少有再買鋪投資。不過他在旺角還有二十多個鋪位收租,在 旺角區仍有一定影響力。羅兆輝:經自殺及言語失控一役後,已離開香港。據知大劉劉鑾雄已出錢送他到加拿大,安心養病。譚伯榮:已年過七十,只間中買入鋪位摸貨,鮮有露面。黎兆康:有「單邊黎」之稱,揀鋪專揀單邊鋪。去年因癌病過身,剩下少許鋪位給兒子收租。

九七年,一眾商鋪泳聚首一堂,出席地產代理公司的晚宴,今日卻只剩下鄧成波(前左二)和羅家寶(前右二)仍活躍在市場。而「細鄧」鄧博文(後右四)已避走越南;羅兆輝(後左三)燒炭後已隱居加國。

摸 貨炒Б鋪市波叔能夠趁高價出貨減債,全拜近月鋪市大升所賜。事實這三個月來,鋪價成交不單屢創新高,部分竟還重越九七年水平。例如旺角信和中心26、27 號地鋪,原業主九七年以二千五百萬摸頂購入,事隔七年,今年三月賣出,售價竟達二千九百萬,比當年貴近兩成。在這大升市中,原來背後有人興風作浪。這包括 專攻旺角鋪的摸貨大王蔡柏能。今年初起,他摸入逾十二個鋪位,慢則一個月,快則一天內,便告摸出,人稱「快槍手」。地產代理估計,他數月間,賬面閃電賺近 二千萬!今年四十來歲的蔡柏能,在九七年也曾現鋪壇;他說:「我炒鋪贏㗎!不過玩股票孖展,一鋪輸清身家,要走佬之嘛!」今番重出江湖,本錢不多,蔡柏能 自然炒得更「狠」。

與拍檔齊齊搵食「佢炒鋪好勇㗎!專揀十幾廿年無成交嘅靚鋪,出超高價利誘業主放賣;但同時他有兩個條件:成交期要由一般 兩星期延長至一個月,而訂金則由百分之三減至百分之一,務求以最保險及最低成本摸貨。」一名地產代理說。剛以三千五百萬易手,每呎售價達二十二萬,成為全 港最貴鋪的旺角西洋菜南街2Y號單邊鋪,正是蔡柏能的代表作。該鋪原業主在八五年以一百二十萬購入,上月初蔡柏能以三千四百萬元高價買下。不出一個月,蔡 柏能便以三千五百萬賣予另一投資者蕭奇標,鋪價又創新高,蕭奇標並馬上叫價三千八百萬放售。蔡柏能坦白說:「蕭先生係我九七年炒鋪嘅好拍檔,佢鍾意咪賣俾 佢,大家兄弟有錢齊齊搵,以後一定都有合作!」不過這次由老友接貨,地產界卻認為內有玄機。一名地產代理說:「咁樣左手交右手,唔熟行情嘅,咪以為件貨好 搶手囉,最後接貨者就接冲火棒,成為大水魚。」

鋪市步入整固期該鋪現租予賣小食的冰世界,每月收租十四萬,回報率只得四厘多。冰世界老闆王 令之搖頭說:「這鋪無可能係鋪王!呢度人流係旺,每小時有萬多人經過,不過就旺丁唔旺財。我租兩年已算租得最耐,間鋪之前做過文具、手機零件,幾個月玩 完。」當時裝批發出身的蔡柏能,曾是澳門葡京賭場洪福廳的股東之一,近年已轉往新疆經營商場。這次趁市旺回港,旨在「撈」一筆。「我喺新疆都有繼續留意香 港鋪市,嗅到有刋『味』就即刻返落嚟。而家都係贏粒糖啫,甜甜地咁啦!」資深投資者黎永滔說,這次升市由部分投資者「撩起」,後市叉樂觀。這幾個月他亦無 入貨,反而趁勢出貨套現。「個市脫離現實。好多投資者以為自由行有利鋪市,於是用高價買入旺區快要續租嘅鋪位,博租金可大升。但我喺旺角做飲食、電腦等生 意,都唔覺自由行有咩幫助。事實而家已有新晉投資者走出來『接火棒』,我唔排除鋪市快有調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