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津轄內9家金租公司資產規模破5000億

7月21日,天津銀監局副局長王文剛在第56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目前,天津轄內金融租賃公司9家(已開業運營8家,批準籌建1家),行業總資產突破5200億元,較2010年增長了近4倍,年均複合增長率37%,資產規模占到全國金融租賃行業的近30%。

王文剛還稱,目前,全國7家千億資產規模以上的金融租賃公司中,註冊在天津的就有3家。

7家資產規模突破千億的金融租賃公司分別是,工銀租賃、國銀租賃、交銀租賃、民生租賃、興業租賃、招銀租賃和建信租賃。其中,工銀租賃、民生租賃和興業租賃註冊在天津。

金融租賃業的再次開閘起始於2007年。2007年,銀監會公布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商業銀行控股設立金融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開閘,給整個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帶來了蓬勃的生機。

隨著辦法的實施,為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打開了閘門。工銀租賃、建銀租賃、交銀租賃、招銀租賃、民生租賃成為第一批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在隨後的兩三年間,幾乎所有的全國性商業銀行都相繼成立了自身的金融租賃公司。

金融租賃公司是經銀監會批準,是持有金融牌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分為內資融資租賃試點企業和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前者由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審批,後者由商務部審批,是一般工商企業。金融租賃公司由銀監會監管,融資租賃公司由商務部監管。

在全國範圍內,天津一直將租賃業視為其主打特色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天津金融租賃行業已經在飛機、船舶等領域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部分金融租賃公司成功躋身國際租賃市場前列。

截至2016年6月末,天津市金融租賃公司的租賃資產中,飛機、船舶類資產規模占全部資產的比重超過20%。其中,金融租賃公司經營管理飛機達到700多架,租賃資產超過1000億元,為遍布40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型航空公司提供多種機型的租賃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24

加碼高端財富管理 平安財富寶年內交易規模料破千億

平安財富寶自2014年成立後一直表現低調,但中國平安總經理任匯川在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卻展現了平安旗下這一成員的另一面。據其介紹,財富寶截至目前註冊用戶已超400萬,其中交易用戶接近55萬,通過平臺實現的人均投資資產達35萬元左右。而任匯川還強調,平安年內已全面啟動“綜合金融+”和“互聯網+”的戰略部署;未來,財富寶將繼續押註高凈值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加速完善綜合金融與互聯網特性的財富管理平臺。

力推“互聯網+” 加碼高端財富管理

“任何一個新的技術都會經歷三個階段,即泡沫化階段、價值沈澱階段、常態化階段。互聯網在國內的發展已經處於第二、第三階段之間。對於金融行業來說,如同任何一個垂直業務一樣,它需要利用互聯網去提高效率、降成本和改善客戶體驗。”回顧財富寶的發展契機,財富寶總經理賈敏表示。

但在傳統機構觸網的嘗試中,客群定位一直是困擾發展的難題。具體而言,這種困擾主要聚焦在產品門檻的定價、客戶群體的細化和配套的服務模式上。

任匯川對此表示,財富寶始終鎖定在中高端客戶群體上,產品服務涵蓋產品信息展示、資產配置、投資咨詢等。數據顯示,從2014年10月至今,通過財富寶平臺累計投資金額超過500萬的客戶交易規模,占到財富寶交易規模的51%左右。據任匯川透露,通過財富寶平臺曾有過單筆產品4700萬的交易記錄。

前有精準定位的客群,其後必有與之配套的差異化發展。據賈敏介紹,財富寶摒棄了慣用的理財產品超市的模式,加入了更多服務的元素,走向了資產配置方向。具體而言,傳統的超市模式更多是以產品為導向,將產品擺放清楚供客戶選擇;而資產配置是以客戶個人需求為導向,圍繞客戶需求提供產品信息展示服務。

拓智能投顧路徑 增交易層風控新招

在戰略布局上,平安一貫以“三多”行事,多幾步、多團隊、多平臺。

成立不足兩年,財富寶目前已初具規模。而作為互聯網轉型的載體,財富寶並非僅僅在線上作戰,未來打算形成線上線下的協同效應。值得註意的是,財富寶在一年的時間里通過純線上獲得的高凈值客戶達1.8萬;而在傳統私人銀行或財富管理模式下,這種客戶規模可能需要耗時7至8年的時間。

為使OTO的轉化與服務更為流暢,平臺還推出BRA系統。財富寶執行總經理胡海波介紹,該系統可以為客戶打造整體畫像,深度了解客戶需求並根據需求“配置”不同服務。但智能投顧在提升用戶體驗,增加供給方產品提供類別的同時,風險控制的難度也在不斷提升。目前,財富寶已經對接動態人臉識別技術,其中包括基礎的公安系統驗證、人臉驗證。

“未來會對異常交易做監測,當平臺發現交易行為異常會第一時間附加主動監測行為,實施外部呼叫,確認是否是客戶本人操作,該監測方式與信用卡發現用戶存在超大額刷卡行為會致電用戶的情形類似,財富寶也增加了交易層面的預警和主動追溯,是完全銀行安全級別的風控舉措。”胡海波進一步解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50

中民投資產規模2000億 海外投資需加強本土人才培訓

過去一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一帶一路”戰略推出,中資企業海外投資規模大幅增加。據統計,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但與此同時,全球正在進入“多事之秋”,前腳還未走出英國脫歐“黑天鵝”泥沼,又遇上了土耳其“驚魂政變”。

中民投旗下中民國際首席執行官廖鋒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今年整個世界經濟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英國脫歐、美國退出QE,都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不少動蕩和波動。

在此背景下,2015年年報顯示,全球著名的主權財富基金如淡馬錫、中投,盈利出現負增長,而國內多家中資企業更為海外投資交出了昂貴學費。中民投作為民企航母抱團出海,在海外布局與投資上有哪些經驗教訓?

加強本土人才培訓

廖鋒介紹,今明兩年將逐步看到中民投一些新動作開展。就目前而言,去年25億美元收購的思諾保險,今年4月通過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監管審批後,股權已經完成交割,思諾保險的中國團隊建設與新產品開發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另一方面,聯合20多家國內龍頭民企投資約50億美元的印尼產業園,中民投對印尼本地化人才的培養計劃已進入實際運作階段。7月25日,由中民投、清華大學和印尼工商會三方聯合發起的“一帶一路探路印尼產業‘領航計劃’高級工商管理人才項目”在清華大學開班。

廖鋒認為,中資企業參與海外投資並購,融入“一帶一路”戰略規劃進程中,最明顯的感受是文化差異問題急需化解。中國的企業家里能懂海外,懂“一帶一路”相關情況的人不多。同樣,這些國家能夠真正了解中國的人也不多。國內了解海外相關文化的人才更多集中在政府外交層面,企業層面有經驗的人才匱乏。

其次是體制上和理念上的差異。中國多年來經濟高速發展進程中,政府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習慣了這種體制優勢的中國公司,在其他國家很難適應。特別是在“一帶一路”一些國家,當地政府對經濟相關領域的推動力與中國相差甚遠。

從中民投的做法看,他們正在通過與國內知名高校合作對印尼本地人才進行培訓、交流來化解文化上的差異。由於中民投在印尼有產業園布局。與之相應,中民投成立了“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基金,計劃分10年累計投入1億元人民幣,為中國企業在印尼產業園的發展提供本土化人才支持。

據了解,人才培養計劃每年開展兩期針對性課程,重點培養市場、運營、財務、IT等高級管理人才,預計開展20期,總培訓人數約600-700人。

此外,廖鋒稱,中民投實際上針對產業和產業發展趨勢做了大量基礎性研究。內容包括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以及最急需的投資等。這能夠更好提高企業對外投資或建廠的收益,降低企業運營風險。

看好印尼投資機會

在廖鋒看來,選取投資國的核心在於該國經濟的發展階段以及中國企業是否具備競爭優勢,中國企業應該在自己相對比較熟悉又有相對競爭優勢的領域中尋找投資機會。

他稱,印尼人口眾多,人口結構年輕,正處在一個基礎設施建設的爆發高峰期,整個國家正從一個傳統的農業社會、資源型社會轉變成一個新興的工業化社會。在此進程中,隨著中國產業轉移的推進,印尼經濟體有希望在全球產業分工中找到更好的位置。

特別是一些基礎設施建設,例如電力、港口、碼頭、高速公路、煤炭這些行業和領域里,中國的企業在全球有相對不錯的競爭能力,質優價廉的模式,在過去的發展過程當中已經找到了性價比非常好的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和辦法。這些相對競爭優勢在印尼的市場上大受歡迎。

“這是中民投認為印尼是好的投資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廖鋒說。除了經濟形勢,土耳其政變、英國脫歐公投無不印證了政治風險也是對外投資的頭號風險之一。

對於投資國政治風險如何評估,廖鋒表示,“一帶一路”上的這些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有各種情況和各自的問題。中民投的觀點是:從長期來看,印尼作為一個不斷向上發展的經濟體,一個相對比較溫和的穆斯林社會,和一個在東南亞,東盟占有重要地位的國家,經濟整體發展是穩步向上的。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政治風險、體制風險都會逐步得到解決和釋放。當然不排除印尼短期內會有波動,但這樣的風險對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是存在的,對企業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風險與消減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998

商務部:國力增強 中國將逐步增加對外援助規模

商務部西亞非洲司商務參贊舒駱玫26日說,隨著國力增強,中國將會逐步增加對外援助的規模,包括對非援助。

舒駱玫在商務部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說,總的來說,對非援助是在中國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量力而行的,對非援助在中國整個GDP中占比仍有限,中國對非援助沒有超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所能承受的水平。

據悉,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落實協調人會議將於29日在北京舉行。據介紹,中非合作論壇成立於2000年,是中非之間開展集體對話的 重要平臺和促進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迄今已召開過兩次峰會和6次部長級會議。在去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中國提出未來3年中非重點實施“十大合 作計劃”,並為此安排了600億美元資金支持。

舒駱玫說,過去,中非經貿合作方式比較單一,以發展援助和貿易往來為主,現在中非經貿發展領域已經拓寬到基礎設施、產業投資、金融合作、物流以及區域航空。

據介紹,2000年以來,中國幫助非洲建設了120多個教育設施,近40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改造醫療衛生設施70多個,提供了約3800人 份的青蒿素抗瘧藥品,派出的醫務人員有7000多人次,農業專家有2000多人次,中國為非洲50多個國家和區域組織在北京培訓8萬多名各類人才,向16 個非洲國家派遣誌願者約500人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400

土耳其軍方披露未遂政變規模 軍隊有8651人參與

有1.5%的土耳其武裝部隊人員參與了未遂政變,軍隊中的參與政變人數為8651人。政變參與者征用了35架飛機、37架直升機、74輛坦克和3艘軍用艦船。

土耳其28日舉行最高軍事委員會會議。土耳其軍方同一天披露了未遂政變的規模,受到外界關註。

土耳其總參謀部發布的聲明強調,軍隊中的參與政變者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軍人強烈反對政變。聲明還表示,土耳其武裝部隊有決心粉碎任何針對國家和民眾的威脅。

主持會議的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表示,清查涉嫌政變者的行動尚未結束,當局可能會逮捕更多的人。他說,土耳其仍將繼續尋求從美國引渡“居倫運動”領導人費特胡拉·居倫。

土耳其媒體援引埃爾多安的話報道,最高軍事委員會會議今年在總統府舉行,而非慣常的軍方總部。土耳其最高軍事委員會每年8月都要召開會議,今年由於突發政變提前。此前,埃爾多安曾表示,最高軍事委員會將負責重組和整肅海陸空三軍,為軍方“註入新鮮血液”。

(綜合來源:中新社、新華社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17

中國進出口銀行資產規模破3萬億元

近日,中國進出口銀行召開了2016年年中全行工作會議。會議對進出口銀行“十三五”發展規劃進行了審議討論,對全行上半年業務發展情況以及改革落實情況進行了總結回顧,並對下半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上半年,進出口銀行批準表內貸款4859億元,簽約貸款6027億元,發放貸款55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24%、5%;表內貸款余額23333億元,比年初增加1851億元;表內外資產總額突破3萬億元,達到32078億元。

胡曉煉董事長指出,規劃從業務規模、職能作用、資產質量、可持續發展、品牌影響力、管理保障6個方面提出了進出口銀行“十三五”期間的主要發展目標,並指出進出口銀行“十三五”期間發展主線是全力推進“一、二、三、四、五、六、七”戰略,即以改革促發展,統籌政策性業務、自營性業務兩類業務,聚焦國家重大對外戰略、重大國內戰略、地方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三大戰略方向,支持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對外合作、境內對外開放四大經濟領域,抓好信貸業務、股權投資類業務、金融市場業務、貿易金融業務以及其他輕資產業務五大業務板塊,用好全面風險管理、授信管理、國別風險管理、評審、內控合規、稽核評價六大風控抓手,做好以資本為核心的經營管理體系、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管理體系、內外聯動的協同合作機制、法律服務保障、信息科技系統、機構隊伍及黨的建設七大發展保障。

胡曉煉董事長還針對促進外貿穩增長,部署了要重點抓好的4項工作:一是加大信貸支持外貿回穩向好力度;二是積極培育外貿核心競爭力;三是支持加工貿易境內梯度轉移;四是以外促內拉動我國優勢出口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42

江蘇省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排全國第一

中國央行發布2016年上半年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其中江蘇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934億元人民幣,在各省市中排名第一位。廣東省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706億元人民幣,排名第二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45

日本央行意外維持利率和QQE規模不變

日本央行決定,維持利率-0.1%不變,貨幣基礎年增幅目標維持在80萬億日元不變。日本央行表示采取額外行動,擴大ETF購買規模至6萬億日元,將美元貸款計劃規模擴大一倍,至240億美元。

此前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將降息10個基點,且將貨幣基礎年增幅從80萬億擴大至85萬億日元,刺激力度不及市場預期。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要求在下次政策會議上評估央行政策的有效性,下次會議定於9月份召開。

美元/日元聞訊大跌2%,日經225指數午後反彈抹去跌幅,現報103.3500點,漲幅0.51%。

日本央行還發布了經濟展望數據,2016財年GDP預期為增長1.0%;2017財年GDP預期為上升1.3%;2018財年GDP預期為增長0.9%。2017財年核心CPI預期為上升1.7%。2018財年核心CPI為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52

進出口行資產規模破3萬億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7-30/1026636.html

記者從中國進出口銀行獲悉,上半年,該行簽約貸款6027億元,批準表內貸款48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和10%;表內貸款余額超過2.3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851億元;表內外資產規模首次突破3萬億元,達3.2萬億元。

原標題:進出口行資產規模破3萬億元

據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姜琳)記者今天從中國進出口銀行獲悉,上半年,該行簽約貸款6027億元,批準表內貸款48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和10%;表內貸款余額超過2.3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851億元;表內外資產規模首次突破3萬億元,達3.2萬億元。

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在該行2016年年中工作會議上表示,“十三五”期間,進出口銀行要全力推動業務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加快推進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建立以資本為核心的經營管理體系,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管理體系,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提升經營管理和業務發展整體水平。

“銀行要正確看待業務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大力發掘業務增長點和突破口。”進出口銀行行長劉連舸說,要統籌平衡好本外幣信貸規模與信貸需求的關系,推進信貸業務平穩健康發展;同時也要正確處理好業務發展與風險防範的關系,著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李語涵
  • 姜琳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網友評論 0
Default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每經網立場

Sumbit

最新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59

外資月度配置中國境內債券規模創兩年來新高

近年來全球市場負利率當道,投資者迫切搜尋新的投資標的。比較之下,無論在收益、穩定性以及發展前景等方面,中國債券市場都具有明顯優勢。今年上半年,境外金融機構對於中國境內債券市場的配置需求出現井噴式增長。

境外增持人民幣債券創兩年新高

中債登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債券余額為6635億元,比5月份大幅增加401億元。彭博統計顯示,6月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量連續第四個月上升,月度增持規模創2014年2月份以來紀錄新高。與此同時,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數量已達到328個,其中大部分是非境外央行的機構投資者。

這意味著,除境外央行增加人民幣外匯儲備,越來越多的境外機構也將人民幣資產納入資產管理組合,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帶來全球人民幣資產投資熱潮正在興起,債券市場作為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切入點,有望實現快速發展。

(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

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總經理張朝陽分析稱,境外機構對於人民幣資產尤其是債券配置的熱情升溫,主要由人民幣匯率、中國債市開放系列政策出臺以及外部環境波動三方面因素推動。

去年“新匯改”以來,人民幣經歷幾輪較大幅度波動,引發全球市場關註,境外機構對於增持人民幣資產有所遲疑,但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境外機構充分認識到中國央行並無意推動人民幣持續貶值,匯率的雙向波動是更加市場化、公開透明的表現,隨著匯率波動恢複穩定,投資者信心明顯回升。

與此同時,2015年以來,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向境外機構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在2015年,央行放寬了境外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於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規定,接著在2016年2月,又允許更廣泛的機構投資者進入這一個市場,並在5月進一步頒布了實施細則。

眼下,調整事先準入制,引入備案制,取消額度管理等措施不僅適用於外國央行,而且也推廣到其他境外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資產管理機構(包括這些機構發行的投資產品),以及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贈基金等中長期機構投資者,大大便利了這些境外機構投資人民幣債券。

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區環球市場部主管賴長庚(CG Lai)近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此(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向境外機構開放)之前,中國只允許部分海外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等制度申請額度進行投資。

“在未完全放開資本管制的情況下,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是中國開放資本市場的一大重要舉措。進入這一活躍市場的海外投資者可充分利用中國的投資機會。” 賴長庚說道。

在具體操作上,投資中國債券市場對境外機構而言也變的更加切實可行。賴長庚表示,過去因為QFII和RQFII需要進行事前審批並在中國監管機構所批準的額度內進行交易——這兩大特點對於投資者入市造成一定阻礙。

“QFII和RQFII的整個申請與審批程序需要12到18個月不等。但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新規則完全取消了有關額度和事前審批的要求,投資者只需要向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備案並按規定定期匯報。” 賴長庚透露,目前投資者在提交備案表之後,有望在20天內得到中國央行的反饋。

更多債市開放政策可期

全球經濟複蘇乏力,貨幣寬松成為長期趨勢這一背景也成為推動中國債市大受歡迎的因素之一。今年以來,歐美債券收益率一路走低,尤其是6月份英國“脫歐”觸發全球避險情緒,進一步推低歐美國債收益率,全球債市已普遍進入“負利率”時代,相較之下人民幣資產無論從穩定性、多元化、收益等方面都更具吸引力。

(中國國債收益率與美國、日本、德國國債收益率相比優勢明顯)

“預計未來這股人民幣債券增持熱潮有望持續,未來幾個月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購買人民幣債券每月都有望維持數百億元。”張朝陽表示,在今年10月1日新的SDR貨幣籃子生效這個時點前後,一些境外央行還會根據自身的需要調整外匯儲備,對人民幣債券的需求必會增加,而央行的行動又會帶動其他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

法國巴黎銀行在近日發布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白皮書中稱,目前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規模大約為7萬億美元,中國境內債券市場是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僅次於美國和日本。自2002年以來,中國債券余額一直以21%的複合年增長率不斷增長。其中,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占此類債券的大頭,約為總市值的90%,其余10%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

然而,值得註意的是,盡管我國債市開放程度大步提升,但整體水平有限。據中債登最新數據,截至6月底,盡管在銀行間債市開戶的境外機構已達328家,但托管債券余額不到7000億元,僅占中債登全部托管債券余額的1.75%。

業內普遍預期,更多推動債市開放的政策有望推出。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此前表示,雖然目前一些海外主權財富基金、央行等大型機構投資者可以直接參與中國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但那些中小型的投資者仍然缺乏投資渠道。因此,他建議利用“滬港通”的經驗探索與境內市場建立“債券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