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臨港:實控人未投資特斯拉建廠 公司未申請混改試點

上海臨港2月6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實際控制人臨港集團迄今為止未與特斯拉就其在中國建廠事項簽署合作協議,亦未參與相關投資。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未申請參與上海國資“混改”的試點。

公示稱,公司註意到有媒體報道稱:“特斯拉(TESLA)將與中方合資,在上海臨港建設年產50萬輛的生產基地。雙方出資各占一半,目前在討論中方誰投資,上海四所集團其中三個:臨港集團、國盛集團、大電氣集團,可能給其中一個,也可能三個都有,一般是從集團層面出資”。 基於對投資者、各利益相關方負責的態度,公司獲悉上述報道後,針對上述內容向公司實際控制人——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港集團”)核實。經核實,臨港集團迄今為止未與特斯拉(TESLA)就其在中國建廠事項簽署合作協議,亦未參與相關投資。

另外,公告還表示,上海市國資委、財政局、金融辦、證監局等四部門於2017年1月18日聯合發布《關於本市地方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首批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上海將遴選 5-10 戶企業開展首批試點。公司註意到有部分媒體就上海臨港作為“混改”龍頭進行報道,公司現就該事項做如下澄清: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未申請參與上述上海國資“混改”的試點。

上海臨港A股,今日開盤快速放量漲停,隨後打開漲停板,收漲6.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84

消息稱特斯拉將於2月20日開始試產Model 3

2月9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對供應商表示,該公司計劃於2月20日開始試生產Model 3,此舉有望緩解外界對其能否在7月生產這款電動汽車的擔憂。但是知情人士並不知道特斯拉計劃於2月生產多少輛Model 3。

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去年對投資者表示,有超過37萬客戶支付了Model 3的訂金,這款汽車定於2017年7月開始生產。當時有很多分析師和供應商表示,這一時間表太過激進,很難實現,並指出特斯拉以往制定的激進生產目標經常難以達成。

特斯拉對Model 3寄予厚望,不計政府補貼,這款車的起價約為3.5萬美元。倘若取得成功,該車就將幫助特斯拉突破豪華車市場的局限。自從2010年上市以來,特斯拉從未實現過全年盈利,但其目前414億美元的市值已經比肩日產,後者去年實現利潤47億美元。

該公司去年5月披露,Model 3的訂金為1000美元,已有37.3萬用戶支付,借此凸顯這款產品的吸引力。但特斯拉之後並未更新數據。根據美國電動車運輸協會的數據,全美去年純電動汽車銷量僅為84275輛。

知情人士表示,Model 3生產計劃非常激進。由於特斯拉可能在最後一分鐘對該車的設計做出調整,因此有可能推遲生產並增加供應商的開模成本。而馬斯克去年7月表示,Model 3的設計已經完成。他在5月初的股東大會上表示,這款汽車“易於生產”,並沒有采用像Model X那樣複雜的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之前發布的Model S和Model X都曾發生過生產推遲,最初也都遭遇過質量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905

特斯拉押註Model 3 首席財務官離職

特斯拉當地時間2月22日公布最新一季財報顯示,四季度公司虧損收窄,公司同時預計,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出貨量將實現50000輛目標。財報公布後,公司股價上漲,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漲幅已經接近30%。

特斯拉同時宣布入門款電動車Model 3美國上市日期為今年7月,目前一切進展順利。公司預計到今年年底,Model 3產量將達到5000輛;到2018年,Model 3每周產量將達到1萬輛。Model 3的起價為3.5萬美元。

與此同時,特斯拉最新失去了一位高官。公司首席財務官Jason Wheeler在加入特斯拉15個月之後宣布離職。這是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系統總監和多位產品負責人之後的又一位最高層領導離職。在加入特斯拉之前,Wheeler是谷歌的財務副總裁。接替Wheeler的是已經退休的首席財務官Deepak Ahuja。Ahuja是前福特汽車生產線主管,2008年至2015年在特斯拉任職,他的回歸將幫助特斯拉提振Model 3的銷量。

特斯拉創始人CEO伊隆-馬斯克的目標是,到2018年公司產量實現50萬輛,其中Model 3是最具銷售潛力的車型,Model 3預計每次充電能夠續航215英里。去年5月Model 3進行預售,公司最後公布的訂單數量為37.3萬輛。

不過去年特斯拉的高端出行Model S和Model X的出貨量均不及預期。特斯拉將原因歸咎為去年發生的一系列事故。今年早些時候,特斯拉稱四季度全球出貨量為2.22萬輛,全年出貨量為7.62萬輛,大幅低於公司此前預期的全年8萬至9萬的出貨量。

特斯拉還宣布去年已經完成了至少兩處新的生產工廠的選址以及五處超級工廠的選址,但是並未透露具體的方位。

不過Model 3的銷售前景也引起了外界的質疑。科技咨詢公司Activate聯合創始人CEO Michael Wolf對第一次財經記者表示:“Model 3是否能夠幫助特斯拉盈利,取決於能否賣出足夠的量。特斯拉到目前為止都還是一家高端汽車公司,他們是否能夠繼續向前,就要看大眾市場的表現了。”

Model 3接受預訂後在中國也引起了巨大反響。特斯拉中國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中國上市時間預計為2018年。目前已經收到大量中國用戶的訂金。現在還能夠接受預訂,訂金為8000元人民幣。”不過他沒有具體透露中國訂單的數量。

上個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公布了一份關於特斯拉去年5月車禍的詳細調查報告。當時,處於半自動狀態的特斯拉汽車撞上了一輛停在路邊的卡車拖掛車。事故一出,特斯拉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就遭到了來自各方的質疑。NHTSA報告顯示,自動駕駛(Autopilot)狀態下的撞車幾率比人類駕駛低了近40%。這份最新的報告也消除人們對自動駕駛的偏見。

特斯拉亞太工程總監王文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目前的自動駕駛還是處於二級的自動駕駛,要求駕駛員保持關註和監督。Autopilot之所以能夠減少事故率,是因為自動緊急制動和輔助轉向幫助很多車輛規避了事故。”

目前科技公司都在和傳統汽車制造商合作開發無人駕駛技術。IBM旗下的沃森AI系統就已經和寶馬合作,共同研發新的駕駛輔助功能。寶馬的四輛i8混合動力跑車將與IBM公司的Bluemix雲平臺相連,以便對沃森智能系統啟動車輛與駕駛員間對話式人機界面的方式加以論證。

沃森物聯網業務部的全球負責人哈瑞特·格林(Harriet Green)在聲明中表示:“未來十年內,駕駛經驗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自汽車出現以來從未達到過的高度。”

根據波士頓咨詢的研究數據,2025年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20億美元,到2035年,全球有四分之一汽車都將是自動駕駛汽車。而大多數汽車制造都把研發出第一款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時間鎖定在2021年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08

微軟前CTO 牽手特斯聯 Mylio入華的雙贏玩法

珠海橫琴,室外下著小雨,室內鎂光燈閃成一片。

微軟前CTO David Vaskevitch(大衛·瓦什科維奇)和特斯聯副總裁賈洪坡握了握手,至此,戰略合作達成。

一個是Email郵箱和Office辦公軟件的設計者,見證了微軟1986~2009年輝煌年代的科技大佬,一個是2015年獲得A輪融資的中國初創企業,致力於智慧交通、智慧建築的物聯網應用,兩者緣何會牽手成立合資公司?

圖片化的生活日歷

在一個人人都會拿起手機隨手拍的年代,我們能夠記錄下許多生命里的特別時刻。回望過去,那些遙遠而模糊的畫面重新出現時,總會給人們帶來更多感動。

但是如何在海量圖片中找到你需要的那一張成為一種挑戰,成為了新的商機。身為一名攝影愛好者,David在離開微軟三年後設計了圖片管理軟件Mylio,他說他有一種使命感,“改變世界記憶的方式。”

接受采訪時,David穿著白襯衫、淺色牛仔褲和黑色皮鞋,左右手的無名指上分別戴了一枚造型誇張的戒指,看上去精神抖擻。在介紹離開微軟之後的新公司Mylio的時候,他拿出的不是微軟的Surface,而是蘋果的iPad和iPhone。

“在我十三歲那年,我的爸爸去世了。我對他唯一的記憶就是,我和他曾一起坐在海邊。有一天,當我坐在飛機上玩iPad的時候,我突然淚流滿面,因為我找到了一張照片,那就是我記憶里的畫面。” David向第一財經記者展示了iPad上的一張黑白照片,一個年輕的男子摟著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坐在海邊笑得很開心。“幸好我還曾經把這些照片保存在了硬盤里,如果它們是以紙質照片的形式出現,我也不知能不能從哪個箱子里把它找到。” David說。

他向媒體展示了存儲在Mylio上的5萬多個項目,照片可以根據日期顯示,也可以根據關鍵詞進行檢索,這些關鍵詞既可以是當時上傳照片時所附加的標簽也可以是通過圖像識別後得到的文字信息。他還展示了在飛行模式下可以打開圖片的過程。

“即便沒有網絡,我也可以打開任意一張圖片並進行編輯,等到有網絡的時候,再通過網絡上傳,並同步傳輸到其他的終端設備中。”這與微軟的OneDrive等其他雲存儲服務並不相同。沒網絡時,你無法從雲端下載或打開文件編輯,但是在Mylio上可以。為了加強圖片的編輯管理功能,Mylio還收購了Befunky圖片編輯器。

Mylio的商業模式非常簡單,主要是針對C端的用戶。免費用戶可以在三個終端設備上共享管理25000張圖片,付費用戶根據價格不同可以進行10萬張或50萬張的圖片管理,增加了編輯管理功能,還可以用亞馬遜進行雲端備份。

之所以選擇現在進入中國,David表示,這是因為Mylio本身是一個複雜的產品,他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而現在,對於這家成立於2012年的公司,時機似乎已經成熟。

“進入中國之後,擔心的是規模的問題。我們在美國已經有了1500萬的用戶,這相當於美國1/6的人口,看上去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是這在中國可算不得什麽。另外的一個難點就在於如何尋找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因此我們選擇與一家中國的公司進行合作。”David說。

另辟蹊徑的技術路線

“模仿一個已經別人有了優勢的項目,是很難獲得成功的,你可能會做得更便宜,還有一個很多人說但是難以做到的,就是我們去試著做一些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去做人們真正需要的。”David說,去中心化而不是把越來越多的資料放在雲端就是Mylio獨特的價值。

與在雲端備份不同,Mylio采用的是另外一種技術路線——Mesh網絡。Mesh網絡也稱為“多跳網絡”,它是一個動態的可以不斷擴展的網絡架構,並能有效地在無線設備之間傳輸。無線多跳網絡中,源結點到目的結點之間由多跳的無線鏈路組成,任意結點既可充當端結點產生或接收數據分組,又可充當中間結點(路由器)對來自其他結點的數據分組進行轉發。無線多跳網絡是自組織、自生成和自管理的,容許結點發生故障以及結點隨意的加入或離去。這意味著與以雲為中心不同,可以實現進一步的去中心化傳輸以節約時間、提升速率。

第一財經記者在百度學術上搜索發現,2016年以來,關於該技術的研究已經上升到算法層面的完善和應用。無線Mesh網絡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規劃署資助的分組無線網絡研究,最初的動機就是滿足戰場的需要。上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一些技術的公開,Mesh網絡成為移動通信領域一個公開的研究熱點。

David表示,雲技術的確讓用戶在分享數據時更加便捷,但是仍存在三個問題:首先,雲並不總是常在的,當你坐在飛機里的時候,就沒有辦法使用雲服務,其次,以雲端為中轉的傳輸速率太慢,最後,這也涉及到個人隱私的問題。

“現在矽谷所有的技術出發點都是以雲為主,但我們不是。”David認為Mesh網絡的去中心化傳輸應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合資公司的雙贏玩法

正是Mylio在技術上的另辟蹊徑吸引了特斯聯。

特斯聯副總裁李楊表示,Mylio的底層技術核心是Mesh網絡,可以與目前公司采用的Lora技術相結合,在改進低帶寬、低功耗、遠距離、大量連接的物聯網應用設計上有更大的發展。“技術這一塊的內核是相通的,之前都是采用放更多的傳感器來監測機運轉。移動物聯網的建設可以讓每一個點變成一個路由器,讓它們相互連接。樓宇的節能開啟之後,可以進行一個動態的反向設計,教育通過機器學習和管理實現節能的優化。”李楊說。

按照負責公司戰略、運營的特斯聯副總裁賈洪坡的說法,“成立合資公司將會實現一個技術上的融合,這是雙方的共同利益起始點。”

不僅宣布與Mylio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特斯聯也參與了Mylio 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其他投資方還有比爾蓋茨,Salesforce創始人Marc Benioff。

而David表示看好特斯聯的一點,就是在美國很多公司做智慧建築的一些設計,也會細分到電梯、空調等某個部分,而特斯聯在嘗試給出一套綜合的解決方案。他本人將成為特斯聯的戰略技術顧問。

事實上,資本、技術、運營推廣成為了這次合作的關鍵詞。

“想要形成真正的創新能力,需要的是,有一個偶像級的領導,能夠做出好的產品,同時還有強大的文化,解決問題只是我們的開始。在大公司工作的話,我們即便看到了未來,也需要滿足當時用戶的需求,而現在做這個並非偶然,這會是一個面向消費者和面向企業的融合。”David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14

Model 3上市在即,特斯拉籌資近12億美元

特斯拉公司17日宣布,已通過出售普通股及可轉換債券籌得近12億美元資金,較原計劃多出約20%。

據路透社報道,馬斯克名下的這家電動汽車公司以每股262美元的價格售出130萬股普通股(占該公司流通股0.8%),籌得近3.5億美元,同時該公司還通過出售2022年到期的可轉換債券籌得8.5億美元。

本周三,特斯拉曾表示計劃出售價值3.5億美元股票及7.5億美元債券。

特斯拉自去年開始就傳出籌資計劃,主要是Model 3上市在即,希望降低現金風險。據悉,Model 3售價3.5萬美元,面向大眾市場,為特斯拉未來盈利之關鍵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634

特斯拉宣布停售最廉價車型60千瓦時Model S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19/1086333.html

據CNBC報道,特斯拉決定停售最便宜Model S轎車。4月16日之後,公司不再銷售該款汽車。

據了解,這款最便宜的Model S配備75kWh電池組,不過特斯拉用軟件鎖定電池,只提供60kWh的續航能力。而特斯拉用戶如果購買該汽車,可以通過升級軟件解鎖電池,讓75kWh完全發揮作用。

特斯拉在郵件聲明中解釋了停售的原因:“一年前,我們推出安裝60kWh電池的Model S汽車,它相對來說更便宜一些,我們的目的是加快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不過大多數客戶最終購買相當於75kWh的Model S。為了簡化客戶的訂購流程,我們決定將60kWh產品剔除。客戶如果仍然想購買60kWh Modle S,可以在2017年4月16日之前下單。任何60kWh Model S都可以通過無線升級將電池提升至75kWh。”

而75 kWh Model S車型的續航里程為480km,起售價為77.22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35

騰訊入股特斯拉 看好電動車和人工智能前景

騰訊近期正在加大布局電動車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以提升未來的競爭優勢。在這些領域,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是很多企業的“夢中情人”。

根據特斯拉交給美國證券委員會的文件顯示,今年3月騰訊入股特斯拉5%的股份。文件顯示,3月17日,騰訊通過旗下黃河投資以17.78億美元在公開市場收購了特斯拉816.75萬股,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目前特斯拉最大的股東仍是創始人馬斯克,持股超過20%。

昨天消息爆出後,特斯拉股價收盤大漲近3%。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經上漲了26%。本月初,特斯拉開始轉向鞏固資產負債表,公司發售了2.5億美元的普通股和7.5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

騰訊投資特斯拉的時機非常值得玩味。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商正在加速大眾電動車市場的布局,售價3.5萬美元的Model 3今年下半年即將發售,特斯拉創始人CEO馬斯克也正在面臨能夠實現交付目標的信任投票。馬斯克的目標是到今年四季度,每周電動車產量實現5000輛的目標。這意味這特斯拉進入了一個資本密集的汽車行業。特斯拉預計到2018年,債務將達到20億美元,而且公司還在開發新車型。騰訊此時入股無疑是對馬斯克最大的支持。

據了解,騰訊的股份是“被動股權”,這也意味著騰訊並不擁有董事會席位或者會對特斯拉的決策產生影響。因此,從騰訊的持股比例來看,此次投資主要是看好特斯拉的前景。去年特斯拉26億美元並購了太陽能企業SolarCity,並且將“特斯拉汽車”更名為“特斯拉”,表現出公司的多元化戰略,不僅僅是做電動車。

騰訊昨天也對收購特斯拉股份做出回應稱:“特斯拉是電動汽車、無人駕駛、共享車輛、數字化現實世界信息、可持續能源生產和可擴展能量存儲等新技術的全球先驅。結合了願景、野心及執行力,特斯拉CEO馬斯克先生是創業者的典範。”

很顯然,騰訊最為看重的是特斯拉的汽車業務。此前騰訊海外收購的資產中,遊戲占比突出,在收購了《英雄聯盟》的開發者Riot Games之後,去年騰訊又86億美元收購了芬蘭手遊公司Supercell,成為全球最大的遊戲發行商。然而,在政府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途中,BAT三家的角逐更為激烈。騰訊此前已經投資了電動車行業的NextEV和Future Mobility。從過往來看,騰訊和被投資公司除了單純的股權關系外,也會演化出一些商業層面的合作。騰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騰訊與特斯拉眼下並無具體的合作計劃,未來可能視雙方發展情況做適當考慮。”

據特斯拉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的消息,公司目前正在積極研發多款全新車型,Model Y和下一代Roadster以及一款微型電動巴士。Model Y將會取消鷗翼式車門,其將比Model X更小,定位為一款緊湊級電動SUV,價格也更為便宜。

另一方面,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近幾年騰訊已先後在互聯網造車、人工智能等領域進行了布局,其在自動駕駛的感知和決策兩個重要部分或將能和特斯拉形成巨大的合作空間。巧合的是,昨天第一財經消息稱,馬斯克已經成立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新初創公司Neurallink,該公司將致力於開發基於神經網絡“人腦計算機”。

對於特斯拉而言,拉攏中國最大的合作夥伴騰訊也有助於其未來在中國的擴張。中國是特斯拉潛在的最大市場。特斯拉今年3月對外宣布,其2016年在中國的營收突破1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兩倍。特斯拉2015年中國市場營收為3.185億美元。去年特斯拉70億美元的收入中,有超過15%來自中國。美國仍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場,去年為特斯拉貢獻了多達60%的收入。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人工智能近兩年已成為全球投資者關註的熱點,騰訊也十分看重該領域的發展,預計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業內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公司整體技術人員都在不斷積累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經驗,該技術最終能否有效廣泛應用,主要取決於數據及使用場景兩個因素,而騰訊受惠於多元化業務,擁有眾多合作夥伴及平臺式服務,因此在數據及使用場景方面占據優勢。”馬化騰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58

騰訊低調購入特斯拉5%股權成第五大股東 白宮沒回應

據路透社的最新報道,中國互聯網公司騰訊以1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億元)購買了美國電動車公司特斯拉(TSLA)5%的被動股權,躍升為公司第五大股東。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這筆交易發生在3月17日,騰訊通過全資子公司黃河投資有限公司(Huang River investment LTD.下稱“黃河投資”)購入逾816.7萬股特斯拉股權,持股比例達5%。該公司的最大股東為CEO馬斯克(Elon Mask),持股比例為21%。

外媒報道稱,騰訊的這筆投資為特斯拉提供了一個財大氣粗的有力盟友,後者正在準備大規模地將特斯拉Model 3推向市場。由於這筆資金的註入,特斯拉3月28日的股價上漲2.7%至277.45美元,市值逼近僅次於通用汽車的美國第二大汽車品牌福特。

美國的分析師認為,騰訊公司還可以幫助特斯拉實現其汽車產品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銷售乃至制造。對於特斯拉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一步棋。

特斯拉CEO馬斯克周二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很高興特斯拉能擁有騰訊這個投資者和顧問。”馬斯克並沒有明說“顧問”的意義,但在另一條單獨的推特里,他指出在Model 3的訂單里,“極少”來自於中國,這款汽車尚未正式在中國推出。

根據特斯拉的計劃,這款中等型號的Model 3電動汽車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於美國市場銷售。

這筆交易也讓騰訊的觸角伸到了包括無人駕駛汽車在內的更多新興技術領域。此前,騰訊就已投資了僅次於Uber的全球第二大交通出行服務公司滴滴出行。事實上,這些交通領域的新技術和隨之產生的全新商業模式及盈利潛力,已經吸引了來自中國三大科技巨頭——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的數億美元投資。

騰訊在深夜回應稱,對於未來合作,騰訊和被投資公司除了單純的股權關系外,也會演化出一些商業層面的合作。騰訊與特斯拉眼下並無具體的合作計劃,未來將視雙方發展情況做適當考慮。

摩根斯坦利的汽車分析師喬納斯(Adam Jonas)周二表示,如果看到騰訊和特斯拉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進行了技術研發和應用上的合作,他也不會感到驚訝。

根據公開報道,特斯拉宣稱,2016年在中國的營收突破10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兩倍多。按照去年營收計算,中國成為特斯拉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

美國白宮並沒有立刻回應這筆來自中國的最新投資,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美國汽車制造商的本地化生產期望高要求嚴,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也較為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530

全球頭條丨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再創新高

——華爾街日報——

【弗林拒絕公開俄公司費用明細 或面臨更多指控】據白宮文件顯示,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弗林3月31日在白宮簽署一份財產披露報表,文件證實了弗林曾接受來自兩家俄羅斯企業: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和伏爾加第聶伯航空公司的資金。但弗林在文件中拒絕透露兩家企業支付給他的費用明細,只是表示此費用是以“演講”的名義支付給他的。此舉無疑會使本就深陷麻煩的弗林面臨更多指控,此前弗林曾表示願就“通俄”作證換取豁免權,但遭到參院情報委員會的拒絕。

 

——CNN——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國會有信心不讓政府在4月關門】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 )周日在出息Fox新聞節目時表示,有充足信心國會將通過撥款法案,避免聯邦政府機構4月底出現關門的情況。麥康奈表示已經開始與特朗普政府討論聯邦政府的廣泛削支問題,且共和黨與民主黨在參眾兩院相關的委員會內部,也已經開始進行跨黨派蹉商,以支持聯邦政府在4月28日至9月30日期間的運作。麥康奈相信,參議院的民主黨議員也不希望出現政府部門關閉的情況。

——Reuters——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有能力攪黃特朗普的大法官提名】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周日向NBC新聞表示,自己有能力阻止特朗普的大法官提名獲得通過。盡管此前,民主黨參議員Joe Donnelly宣稱支持 Neil Gorsuch出任大法官,使得支持特朗普這一提名的民主黨議員上升到3人,但舒默表示,自己這方尚有足夠的票數阻止這一提名通過。Gorsuch的提名需要在參院獲得60票才能獲批,而目前共和黨以52-48的優勢控制著參院。

——Bloomberg——

【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再創新高】特斯拉周日發布報告,2017年第一季度特斯拉電動車交付量超過25000輛,在創下新紀錄的同時,也超過了市場24200輛的預期。Model 3上線在即,如此強勁的銷售數據也為特斯拉實現2017上半年出貨50000輛的目標打了一針強心劑。隨著Model 3 7月份正式上線,特斯拉下半年的銷售表現將更加值得期待。

——BBC——

【莫斯科連續兩周出現抗議遊行示威】繼上周的大規模抗議遊行後,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本周日再次出現抗議遊行示威。本周日的遊行規模較上周大幅縮小,僅有約100人出現在集會現場,莫斯科警方以違反公共秩序為由,逮捕了其中的31人。上周有近千人湧上莫斯科的街頭舉行遊行示威,為近年來俄羅斯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

——CNBC——

【福克斯新聞被爆為平息性騷擾風波支付千萬封口費】美國福克斯新聞臺再度爆出性騷擾醜聞,此次的主角是名嘴奧萊利(Bill O'Reilly)。據報道,過去15年來,至少5名女子曾經指控遭奧萊利性騷擾,為了維護收視和保全形象,福克斯電視臺及奧萊利共向她們支付超過1300萬美元的“封口費”。奧萊利回應報道時沒有否認曾經付錢,但拒絕回應性騷擾指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11

特斯拉股價首破300美元 市值超越福特直逼通用

本周特斯拉市值超越了福特,但這並不能阻擋這家連年虧損的公司繼續追趕傳統汽車巨頭的步伐。

當地時間周二收盤,特斯拉股價首次突破30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周二盤中,特斯拉股價一度飆升至304美元,收盤報302.8美元,漲幅達4.3%。從去年11月宣布收購太陽能公司SolarCity後的不到5個月里,特斯拉股價到目前為止已經上漲超過50%。

股價瘋漲讓特斯拉昨天的市值繼續膨脹至494億美元,逼近通用汽車514億美元的市值,差距縮小為20億美元,福特目前的市值為448億美元,不及特斯拉。

雖然市值相近,但是從汽車銷售數量來看,特斯拉遠不及福特和通用。去年特斯拉總共賣出7.6萬臺車,福特賣出670萬臺,通用的銷量更是突破1000萬臺。

《華爾街日報》根據以上兩組數據做了統計,如果把銷量和市值聯系起來看,就相當於特斯拉每賣出一輛車,轉化成股價就是4.4美元,而福特和通用每賣出一輛車,對應的股價只有32美分和33美分。

巨大的差異背後折射的是百年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巨頭和新興電動自動駕駛汽車的較量。很顯然,投資人開始明顯傾向於後者。

福特和通用相對於其它汽車企業,仍然擁有較為健康的資產負債表,而且盈利趨穩。特斯拉成立13年以來,只有兩個季度出現盈利。但這並不妨礙特斯拉吸引更多資本。在最新的融資中,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入股特斯拉5%的股份,投資規模近18億美元。騰訊這樣聰明的企業,是絕對不會做虧本買賣的。

一方面,傳統汽車企業正在艱難轉型。以福特為例,福特CEO Mar Fields已經承諾在2021年會推出自動駕駛汽車。為此,福特10億美元投資了人工智能企業Argo AI。而另一方面,在與特斯拉電動車的競逐中,到目前為止,傳統汽車幾乎沒有優勢。以通用雪佛萊的電動車Bolt為例,今年3月,Bolt僅賣出3000輛,而特斯拉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預期是5萬輛,明年的銷售預期是50萬輛。

不僅如此,周一福特和通用雙雙下調了2017年盈利預期。今年3月,兩家公司的汽車銷量均不及預期,福特銷售下滑了7.2%,通用的銷量也僅僅增長了1.6%。

遊戲的權力轉換也預示了電動車終將取代傳統汽車的趨勢。1908年,福特發布了Model T車型,讓私家車開始普及,重塑了交通行業的格局。而今天,馬斯克3.5萬美元的“平民車”Model 3即將發售,充一次電即可從紐約開到華盛頓。馬斯克對於改變人們出行方式的意義能與福特相提並論。

對於股價的變化,福特和特斯拉都不作評論。不過,馬斯克在周一發布的推特中寫道:“如果基於過去,特斯拉的估價一定是被很荒唐地高估了,但是這並不相關,因為股價反映的是經過風險調整後的未來現金流情況。”

福特表示股價的瞬息萬變並不能影響到公司的經營。“重要的是驅動我們創造價值的因素,盈利的增長以及風險最小化和資本回報最大化。”福特回應稱。福特目前的股價幾乎與2010年持平,那一年特斯拉的市值只有20億美元。

當然,在任何為新技術誕生而狂歡的人群中,總會有反對的聲音。支持底特律車企的人則認為,特斯拉吹噓和承諾的成分大於實質,股價瘋漲反映了市場的不理性。

不管怎樣,股價上漲總是能讓投資者歡欣鼓舞。由於特斯拉是全員持股,連日的創新高讓很多員工按耐不住心中喜悅,他們還想把手中的股票留到更高點位拋售。“我還保留著特斯拉的大部分股票。”一位中國的特斯拉員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Model 3的發售還會為特斯拉帶來一波上漲行情。摩根士丹利汽車分析師Adam Jonas在一份最新的給投資者的報告中指出,特斯拉並沒有把Model 3的自動駕駛能力充分地展示給消費者。他表示:“Model 3的輔助駕駛(Autopilot)硬件甚至可能好過其它高端車型。”Jonas把特斯拉的目標定價設為305美元。他還預測馬斯克會推廣一款手機打車App軟件應用。

針對Model 3的性能,馬斯克在上個月發布的推特中表示:“很多人可能覺得Model 3是一輛便宜的車,各方面性能肯定不如Model S和Model X。但事實並非如此,Model 3只是在續航里程和功耗方面不及前兩款車,在其它方面的品質標準完全是一樣的,它之所以便宜,是因為我們一直想造一款人人都買得起的電動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2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