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板塊便宜貨少-東方日報20141103 王雅媛
1 :
GS(14)@2014-11-09 14:23:1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a65540102v7ps.html
在這幾年動盪的經濟中,有著相對穩定增長需求的醫藥板塊成為了資金追捧的對象。現在要在醫療有關股票中找到明年市盈率明顯低於20倍,明後兩年增長都分別有20%以上的公司已難上加難。而近日股價從高位回落了若干的利君國際(2005)有機會符合以上要求。公司是香港老牌公司,有超70年歷史,主要從事抗生素、靜脈輸液、非抗生素成藥等業務。以業務分部分析,2014年首9個月,靜脈輸液、抗生素成藥及非抗生素成藥分別佔集團營業總額約67.2%、16.0%及16.8%。
靜脈輸液中,其中非PVC軟袋輸液銷售7.643億元,佔靜脈輸液總銷售57.4%,較去年同期增加27.5%;PP塑瓶輸液銷售4.031億元,佔靜脈輸液總銷售30.3%,較去年同期增加13.8%。值得留意的是油價下跌對於大輸液業務中的膠料部份毛利率有提升的作用,布籣特原油價格自9月跌穿100美元直跌至近80元。根據投行的敏感度分析,20%油價的下跌有機會令公司的純利率提升近2%。
根據多份報告的預測,現價為明年平均市盈率15倍以下,明後兩年盈利增長分別達近20%。以公司風格,相信指引更大機會偏向保守。近日股價從高位回落若干,筆者認為是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公司主要股東ValuePartners Classic Fund於2014年9月4日,場內減持226.2萬股,成交均價4.059港元。變動後持股1.76098億股,持股佔比5.96%。二是2014年10月29日,場內出現了一宗近6000萬股,成交價3.7港元的大宗交易。筆者猜測VP的減持跟基本因素改變並沒有任何關係,應該只是股價上漲太快,持股比例超過了公司持有單一股票的上限,因此作出減持。
另外,第二宗減持,市場消息指沽貨者為高資產的個人投資者,而大部份買家反而是機構投資者。直至昨天為止,股價亦不曾跌穿3.7港元,證明即使買家中有短線獲利者,但買家的承接力仍是不錯。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張兆聰:熱門股超買 冷吼航運板塊
1 :
GS(14)@2016-08-16 06:18:57【明報專訊】港股強勢再上,恒指及國指分別升165點及154點,或0.73%及1.61%,升勢依然集中在國指之上。中資金融股全面起動,升勢由此前集中在建行(0939)、交行(3328)等優質內銀股,擴散至落後的中行(3988)、農行(1288),原本全城最落後的內險股更是強勢回歸,中國人壽(2628)及平保(2318)分別升3.5%及3.8%,兩天累計更漲5.93%及6.57%。現在全城焦點都在中資金融股身上,但板塊內大多數股份都已進入超買區,高追要有較波動的心理準備,短炒可留意一些較冷門、落後的板塊,例如航運及物流、醫藥等。
資金湧入超買 考驗投資者耐性
港股走勢凌厲,兩大指數都已踏入超買區域,恒指及國指14天RSI分別為72及76。超買第一個意思是強勢,資金都敢於高追,這時入市其實比較安全,也容易賺錢。當然,投資者湧入,高位也易有沽壓,但現在上升動力來自資金流入,從昨日五大主要ETF,包括盈富基金(2800)、南方A50(2822)、安碩A50(2823)、恒生H股ETF(2828)以及華夏滬深300(3188),全部都打進成交額前20位置,便可知資金流入有多厲害。超買市况會不時有「走火警」的震倉,即短時間內急跌1%、2%,現在是考驗投資者的持貨能力和耐性,當市况超買後,入市對象亦顯得更重要。
炒升幅應從非指數股入手
從另一角度看,指數超買並不代表炒完。本港上市的1994隻股份中,只有308隻股份14天RSI高於70,若將範圍收窄至市值50億元或以上,則是527隻股份中有122隻超買,亦即是達80%股份都並未超買。因此,現在市况確實很強,但還是集中在指數股身上。現在才入市期望有較大潛在升幅,便應從非指數股或非主流股入手,航運及物流是一個好選擇。
估值跌無可跌 航運股料轉勢
首先,內地出口已穩定下來,以人民幣計算的出口近月均錄低單位數字增長。第二,航運業進入下跌周期已多年,不少船廠更已破產,很多股份估值都已跌無可跌,往往是轉捩點出現之時。第三,整個行業多數股份並未超買,追落後空間大。當中港口股較為穩定,惟短炒的話則啤打值較低,升幅或較小,航運股、物流股走勢則較佳,當中中海發展(1138)及深圳國際(0152)均剛剛突破保歷加通道頂部,呈準備短線急升之勢,海豐國際(1308)走勢更強,惟已上升多時兼超買,值博率和短線潛在升幅較低。
[張兆聰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05&issue=20160816
陳德豪﹕升浪雖未完 賺錢要選對板塊
1 :
GS(14)@2016-09-14 05:22:05【明報專訊】星期一恒生指數大跌800點,國企指數更慘,跌近4%。內銀及內險股普遍下跌4%至5%,連同神股騰訊控股(0700)跌3%,以及我近期的愛股匯豐控股(0005)也下跌了2.6%,在大藍籌大跌下,恒生指數就這樣跌了800點,看似很多,但退一步想,這浪的升勢從19600點上來,一口氣升了4700點,整個過程幾乎沒有回調,一有風吹草動,部分投資者鎖定利潤,回跌也是很正常。
港股今年高低位料已見
有讀者看了上星期的文章,詢問如何估計指數今年高低波幅。我用的工具算是最簡單的數學,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以恒生指數20多年的數據計算每年的高低波幅及百分比,再以這些數據計算一個平均數,作為可參考的數據。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2010年至今,每年的平均波幅約6000點左右,簡單的計算下,你可假設今年的波幅也是6000點,下一個較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假設恒生指數的年低點或年高點,以現時的位置及走勢看,可以大膽假設18200點就是2016年的年低點,以此加上6000點,那24200點就可能是今年的高位。如果這個統計成立,今年的高低點可能已經出現,餘下的3個多月,指數就可能在22000點至24000點之間游走。這可以算是筆者其中採用的一個估算方法,如果要更準確,就要考慮更加多的因素,如:估值、企業利潤增長、資金流及技術形態等等。
現在大家擔心美國會加息,雖然息口是投資很重要的因素,對筆者而言,這次是雜音,對整體部署並不重要。個人認為9月不會加息,我猜想特朗普一直對耶倫毫不客氣,似乎如果特朗普上台,他會行強美元政策,要使到美元走強,簡單的方法就是加息。反過來看,耶倫也是現政府推上去的,從某種意義來看,她也是民主黨的人,是支持希拉里的,如果在大選前加息,就代表他們認同特朗普的觀點,向他叩頭認錯,我認為這一定不合乎邏輯,所以9月加息的可能性十分之低。
9月加息 等於耶倫向特朗普叩頭認錯
無論如何,環球股市在7至8月升得太多,我不認為整個升浪已結束,指數而言從高位回調1000多點,並不是出奇的事,下一階段會是較好玩的階段,就是要選對股票板塊才能賺錢的時候。
(筆者管理帳戶無持有騰訊和匯豐財務權益)
太平基業證券 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50&issue=20160914
北水救港股未樂觀險資入市仍謹慎 非惠及所有板塊
1 :
GS(14)@2016-09-18 10:24:41■今年內地險資入市步伐已大幅放緩,能否再度救市成疑。
【財經專題】內地險資能否打救港股?中保監早前公佈,保險資金可以參與港股通。自8月起,港股通連續吸資逾一個月,淨吸資逾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場認為其中大部份來自險資。隨着美國加息預期升溫,北水會否再南下力抗息魔成焦點。然而,從內地股市可見,今年內地險資入市步伐已大幅放緩,能否再度救市成疑。記者:黃尹華
中保監去年為救市,放寬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佔資產比例,由原來的30%上限提高到40%。內地保險業蓬勃發展,資產快速膨脹,2014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連續兩年增速超過20%,每年增加2萬億元,至今年7月已達14.3萬億元。理論上可投入股市的金額達5.7萬億元,成為超級大水喉。中保監數據顯示,險資入市金額亦激增,在2014年突破萬億大關,增長31%,在2015年更狂飆64%,由年初1萬億元跳至年尾1.7萬億元,增加近7,000億元。即使大幅增長,險資投入股市資金在去年尾只佔總資產13.7%,距離40%上限相距甚遠。
部份資金或完成買貨
然而,魔鬼總在細節。去年險資入市大躍進,源於中央勒令國家隊救市。踏入今年,險資入市步伐明顯放緩。至今年7月,險資入市規模只微增2%,對比同期16%的資產增幅明顯落後,入市資金佔資產比例跌至12%。數據顯示,在缺乏行政指令下,保險公司對資金投入股市仍是以謹慎為主。中保監規定,保險機構境外投資不得超過上年末總資產的15%。去年內地險企總資產為12.36萬億元,以15%計算,最多可境外投資金額達1.85萬億元。內地媒體統計,至2015年底險企境外總額為362億美元,主要通過QDII管道,約等於2,400億元,扣除該數字後,最多可投資港股金額達1.61萬億元。然而,投資界對險資南下規模並不樂觀。中金估計,目前險企投資在A股資金達1.7萬億元,如10%配置於港股,南下規模為1,700億元左右,佔資產比例1.4%。另外,保險資產規模每年增加約2萬億元,假設同樣比例投資於港股,之後每年流入港股金額為300億元。瑞信則估計,未來三年內流入港股的險資為3,000億元。德銀亦估計,未來三年每年有1,000億元險資流入港股。但要留意,在中保監宣佈措施的前一段時間,內地險資已經在港股密密吸貨。如果上述機構對險資南下規模的估算正確,在上周四中保監公佈措施後,險資可能已經完成相當比例的吸貨目標。
選股料集中內銀內房
根據A股經驗,險資入市並非惠及所有板塊。險資買A股,集中在內銀、券商、內房三大板塊,合計超過七成(見表)。目前險資入市規模達1.7萬億元,可投資股票或基金,根據內地股權披露制度,只有成為流通股前10大股東才會被披露。中銀國際證券在8月中發表報告,統計目前股權披露所見的保險資金持股情況,總計持有602隻A股,市值達7,362億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8/19773751
林少陽:復甦板塊 濠賭較實在
1 :
GS(14)@2016-11-08 05:35:13【明報專訊】上週末起碼有三單大事,或以不同程度拖低本周港股投資氣氛。第一單是上週五收市後香港特區政府宣佈遏抑樓市措施加辣,所有投資用途物業劃一提高印花稅至15%;第二單是兩名青年新政候任立法會議員因為宣誓風波,引發人大介入釋法;第三單是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裡重陷電郵門醜聞,令選情再添變數。
單看牌面,現時市場上的確充滿了不利後市的信息,後市應該看淡。然而,金融市場的短期走勢,往往是捉心理多於基礎分析。正因為上述眾多不利信息的存在,市場才有機會出現錯價的機會。
港樓加辣,對港股的影響未必很大,應該只局限於個別港資地產股。上週五晚夜期反應也不大,算是對上述看法的印證。至於人大釋法,在充滿銅臭味的股市,相信很少投資者會關心,市場當冇件事的機會也很大。雖然個人反而認為,人大再次釋法,或進一步打擊港人對本港經濟前景的信心,長遠不利本港樓市,其影響亦遠比樓市辣招大。不過,話得說回頭,現時本港GDP只佔中國GDP不足3%,本港經濟亦早已與中國經濟融合。雖然很多港人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目前中國因素對港股的影響,遠大於港人對自身前景的看法,港人對本港經濟前途的看法,恐怕早已無關宏旨。
相對加辣釋法 仍是美大選最重要
與美國總統大選相比,上述兩單消息相信並不太重要。由於明晚美國便將舉行下任總統選舉,現時兩名候選人的選情極之接近,任誰也不能很有信心的說,下屆美國總統會是希拉裡還是特朗普──應該不會是兩者皆未能當選吧?雖然等到週三選情明朗化後才入市,可能會稍為蝕章,但由於結果太不確定,這可能是沒有辨法之下的最佳應對策略。
目前,市場人士一般相信,如果希拉裡當選,環球股市應該反彈(因為之前環球股市已先行調整),但反彈幅度未必很大,畢竟這個仍然是目前較多人預期的正常結局,在驚喜不足的情况下,環球股市的上升力度恐怕有限;反之,如果是特朗普當選(現在看來機會率未必低得過50%很多),則環球股市將進一步下挫。
港股向來與美股相關性很強。美股的弱勢,將打擊港股的短線市場氣氛。然而,最近中國公佈的宏觀經濟數字持續改善。即使本港零售數據未見明顯復甦,過往主打內地旅客的高級珠寶零售股及澳門賭業股,在預期宏觀經濟逐步改善之下,最近紛紛逆市而升。
倘港地產股遭拋售 資金需新出路
另外,本欄亦觀察到,雖然內房受到政策打壓,基建投資或成為政府下一輪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近期多隻水泥、重卡及鐵路基建股,其股價表現強勢。
目前,市場並沒有新錢流入,上述股份的強勢,似乎只是來自今年大幅跑贏大市的汽車、手機零件及紙業股。未來一周,假如港資地產股成為下一輪撤資的對象,這批資金仍然有需要找新的出路。由於本港零售復甦,目前仍然僅處於只聞樓梯響的階段,較為實在的復甦板塊,若本周港股大跌的話,首選為以銀娛(0027)及金沙(1928)為首的澳門賭業股。
(作者客戶持有銀娛及金沙財務權益)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37&issue=20161107
投資導航:有危也有機 四大板塊料受惠尋找特朗普概念股
1 :
GS(14)@2016-11-13 11:27:54國際政治對股市影響波譎雲詭,繼英國脫歐公投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的股市表現,再令市場人士大跌眼鏡。特朗普勝出至今,言行一改之前狂態,再沒有口不擇言,投資市場暫鬆一口氣。市場反而尋找「特朗普概念」的投資機遇。不過亦有專家認為,特朗普言行難測,會為市場帶來巨大風險,投資者應觀望為主。記者:黃尹華 伍詠雯
特朗普在11月9日發表勝利選舉演說,沒有再提及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的主張,反而表示要將美國經濟增長率提升一倍,重建基礎設施,言論為美股打入強心針,更不斷創新高。特朗普競選官網其後在上周五公佈初步政策框架。經濟方面,將投資5,500億美元於交通基建,放鬆銀行監管、減稅及加強貿易保護。
反全球化料難落實
君陽證券董事兼行政總裁鄧聲興表示,特朗普本質是商人,不會推行對己對人都沒有好處的政策,之前選舉時的反全球化言論只是做show,相信日後落實機會甚低。在經濟政策上,他提倡減稅和加大政府財政支出搞基建,均有利美國經濟增長。不過,特朗普沒有從政經驗,其貨幣政策可能令市場無所適從,成為最大不明朗因素。
一帶一路阻力或減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亦認為,特朗普至今表現「對辦」,令市場開始尋找所謂的特朗普概念,主要包括鐵路基建、原材料、外資銀行、石油四大板塊,預計出口股則會受累。其中,特朗普放棄以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圍堵中國,中國推行「一帶一路」遇到更少阻力,有利鐵路基建股。另外,美國將要加強基建,預料將帶起全球原材料價格。在外交政策和反恐方面,特朗普較為強硬,有可能增加中東衝突,刺激油價。最後,特朗普曾提出放鬆金融監管,對外資銀行股有利。但溫傑提醒,目前對特朗普效應不能太樂觀。特朗普要到明年1月20日才上任,在此之前股市可能仍然波動。在12月4日意大利將公投憲法改革,成為全球金融市場再要面臨的一個關口。目前美國民眾對選舉結果仍有爭議,特朗普本人可能隨時會再失言,令市場面臨更多不能因素,恒指有機會失守22000點關口。野村發報告指,雖然數日來股市先跌後升,與英國脫歐前後表現相似,但往後升勢未必可以持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3/19831821
四大「鹹魚翻生」板塊 最看好內房內險股
1 :
GS(14)@2017-01-09 08:09:35【本報訊】雖然今年投資「無美不歡」,但資金流向一旦改變,港股悶局可望打破,滙豐金融服務(亞洲)投資策略主管劉紹文今年點評4大「鹹魚翻生」板塊,包括內房、內險、航空及航運、本港金融股,投資者可趁低吸納博反彈。「所謂鹹魚股,一聽大家都會話冇興趣、好悶、嘥我時間,但估都估唔到」。劉紹文續說:「舊年零售板塊半翻生;當講緊仲邊有人賭時,濠賭股又反彈。最估唔到係金屬煤礦板塊,因為預期美國大興土木,帶起全球商品需求而翻身」。展望今年的鹹魚翻生股,劉紹文首推被低估的內房、內險板塊。他認同,兩個板塊會受到內地政策左右,中央仍然關注樓價過高、走資等問題,令現時兩個板塊較淡靜,但他認為股價已經累積一定跌幅,相對資產價值有大折讓,更值得投資者留意。「鹹魚股喺最平嘅時間,大家一定唔睇好,但同一時間係真係計到價值。好似幾隻藍籌內房股息率都係上市以來最高,現時股價相對資產凈值折讓超過50%,係歷史低位,股價已反映好多不利因素」。他亦看好本港傳統金融股,相信於加息周期下,將有利本港大銀行業務。去年末內銀股亦見異動,當中北水顯著大手吸納建行(939)。劉紹文指,滬、深港通推出時間尚短,仍未能從數據中洞悉因由,但亦發現每逢季末,內地就有資金追入數隻大市值的銀行股,但數星期後資金就會離開,市場估與衍生工具相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9/19890822
操盤手札記:又一狂人概念板塊
1 :
GS(14)@2017-01-12 08:07:27港股今年開局唔錯,首周由22000升到22500水平;本周迄今更升抵22935,一度高見22944。恒指已連升五日,收復100日線,兼10日線上破20日線,出現黃金交叉,加上成交增加,上升動力未盡,破23000關在即。等買平貨嘅,又要再等多陣。恒指上周急升,皆因人民幣挾淡急升,迫使做淡中資股嘅淡友冚倉。阿爺動用外滙儲備穩定滙率,人民幣兌美元暫時守住七算,但燒外儲救滙,頂得幾耐?外儲已連跌6個月,上月只剩3.0105萬億美元,較高位縮水24%。以內地居民每人每年可兌換5萬美元計,若有6,021萬人同時兌換5萬美元,就會即刻換光外儲。大陸有13.7億同胞,個尾數都唔止6,021萬人!特朗普將於下周五就任美國總統,埋班惹嚟唔少爭議,例如搵女婿Jared Kushner出任白宮高級顧問,以及搵對華鷹派出任商貿要職。佢又打算加強國防,對軍艦同戰鬥機投資,每年增加900億美元,以重塑美國嘅軍事領導地位;並選定海軍陸戰隊退役將軍James Mattis出任國防部長。中國唔會坐視不理,預計3月兩會時,將會宣佈大幅提高國防預算,以應對南海爭端升溫及美台加強軍事合作。另發改委已表明,喺包括軍工在內嘅七大領域開展第一批混改試點。《中國證券報》披露,軍工科研院所分類改革方案已下發各大軍工集團。咁嘅形勢,軍工股有運行。軍工股幾乎全屬係國企,因此行業重組、注入資產嘅可能性好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有四間本港H股上市公司及四間內地A股上市公司,一旦提高國防預算,中航工業最有望受惠,尤其旗下中航工業(232)及中航科工(2357)。野村日前發表報告指,中航科工估值吸引,受惠中國防衛預算持續增長,而且國內防衛市場近乎壟斷,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7元。睇走勢圖,該股呈現多重利好訊號,包括頭肩底、三重底、杯柄突破,現價5.55元,相對野村個價有26%水位。割柑人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2/19893792
板塊輪流炒 航運股起動
1 :
GS(14)@2017-02-11 18:33:31【本報訊】中資股板塊輪流炒,繼內險股、內銀股、內房股、重債建材股後,昨日輪到之前受累中美貿易戰憂慮的航運股,藉行業龍頭看好前景、及特朗普向中方釋出善意炒上。中遠海控(1919)全日升11.4%最標青;中遠海發(2866)漲6%;中遠海能(1138)及太航(2343)齊齊升逾半成。至於傳賣盤的非中資東方海外(316),僅升2.7%。
特朗普向中方釋善意
全球最大貨櫃海運商馬士基(Maersk)雖然季績錄虧損,但集團表示2017年有望谷底翻身,去年業界產能過剩問題將回復平衡,今年航運業界需求將大過供應,並預計今年全球航運市場將增長約2%至4%。不過該公司稱,如果中美爆發貿易戰,這些預測將無法實現。另外,早前市場憂慮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即將掀起中美貿易戰,航運股普遍被睇淡。不過,特朗普表現再令市場人士跌眼鏡,他去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祝願中國人民元宵節快樂及雞年興旺,並稱期待推動建設性中美關係。中國外交部回應指,中方高度讚賞特朗普的節日祝賀,願與美方一同拓展合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0/19923741
何國良:雄安概念 留意綠色智慧城巿板塊
1 :
GS(14)@2017-04-10 23:32:10【明報專訊】上周,忽然間不少人在網上地圖尋找三個從來沒有聽過的地名 ﹕雄縣、容城和安新。這場熱鬧來自於國家決定在河北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地區設立國家級「雄安新區」。今次的宣布能吸引了眾多眼光的注目,是由於今次計劃的定位相當高:這一決定為「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現時,「雄安新區」三縣GDP的總量約為212億元人民幣,人口約為110萬人,人均GDP為1.8萬元,相對北京和天津平均達到人均GDP達12萬元的發展水平,不難想像未來「區」內在協同效應下,潛在增長會相當可觀。不難理解有關當局在公布計劃的當天已實施一系列措施防止炒賣,如果太多的不當行為湧現,原本的好事恐怕又變成壞事。
原材料基建相關行業率先受惠
市場在這次事件公布後,當然不會放過這種突如其來的好消息,不少市場參與者已經努力在股票池海中去尋找。根據測算,估計未來在「新區」投入的資本開支約為1萬億人民幣(2009年時推出刺激經濟方案約為4萬億),所以首批因「新區」新政的推出因而受惠的將類似2009年那時的原材料和基建相關行業,其中最顯著的自然是水泥行業,由於水泥的供應需要在需求地區的附近才合乎經濟效益,周邊地區的水泥供應商會受惠。
有水泥行業分析員表示,按最初的估計,未來5年的水泥需求將以每年20%增長,且看有關股份會否出現股價走在預期太前的景况。
關於有關「新區」的新政策,綜觀大部分的分析,都比較集中於土地資源和基礎建設兩方面。但有一點筆者相信比較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次「新區」的成立,當中最強調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成為綠色的智慧城市。優美生態環境,宜人居住,優質公共服務和綠色交通體系都是在是次「新區」建設重點強調的重要課題。坦白說,中國已有不少現代城市,「新區」再依照這種已有模板再建造多一個,對將來的中國並看不出有什麼長遠的好處。但如果「新區」是以更高規格更符合將來生活的標準來設計和打造的話,受惠的行業跟上述第一回合所想的可能因而會不盡同,例如,第一輛自動駕駛的汽車會否在「新區」率先出現呢?這一切,且看計劃能否不變形走下去!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190&issue=2017041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