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稅列上立法日程後,2011年在全國率先進行房產稅試點的上海和重慶市就被外界當作未來房地產稅推行的參考標本。
外界對兩地試點效果褒貶不一,不過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修文給出了12字評價,“細致紮實、運行平穩、成效明顯”。
2011年1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在部分城市進行對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改革試點,具體征收辦法由試點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從實際出發制定。1月28日,上海和重慶兩地發布對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試點方案,並開始施行。
上海針對本市居民家庭在當地新購且屬於該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家庭人均居住面積超過60平方米的,以及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購的住房,適用稅率暫定為0.6%。
重慶房產稅的征收對象為個人擁有的獨棟別墅(不論存量房還是增量房)、房價達到當地均價兩倍以上的個人新購高檔住房,以及在重慶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二套及二套以上住房,稅率為0.5%~1.2%之間。
兩地開展房產稅試點的四年多來,房產稅對房價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而房產稅的收入甚微,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較小。
據新華網報道,試點3年間,重慶的個人住房房產稅征收額累計不超過4億元,而上海據相關部門估算約6億元。
不過,劉修文表示,兩地改革試點是探索對個人住房在保有環節征稅的寶貴經驗,是符合房地產稅制改革總體方向的,同時也為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加快房地產稅立法的要求並適時推進改革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
當然,正在立法進程中的房地產稅情況比兩地試點更加複雜。
房地產稅能否成為外界所期待的調控房價、調節貧富差距的利器?房地產稅征稅範圍是由中央決定,還是由地方決定?房地產稅免征稅額和免稅對象將會如何確定?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稅率如何確定?房地產稅與現有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契稅、耕地占用稅以及相關土地基金是怎樣的關系?
上海財經大學朱為群教授認為,房地產稅的立法,應該在征稅目的和支出用途上確保其正當性,還要在納稅要素制度構建中體現公平、穩定和透明的原則,並在具體實施中持續努力,不斷培育征納雙方的合作信任。唯此,房地產稅才能被普通公眾接受和認同,才能最終生根落地。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兼投資司司長許昆林在北京表示,預計下半年商品房銷售量會保持較高增速水平,房價基本穩定,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他是25日早間在國新辦就《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作上述表態的。
許昆林認為,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三個方面的積極變化,對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有重要作用。
一是房屋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增速較高。
二是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保持高速增長。在商品房銷售活躍的帶動下,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81萬億元,同比增長15.6%。投資的到位資金在8%左右,但房地產要高1倍,其中個人按揭貸款1.12萬億,增長57%。
三是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降幅連續縮窄,1-6月同比下降3%,比去年底收窄28.7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也印證了許昆林總結的變化。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663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5.6%。房屋新開工面積7753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9%,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增長14.0%。房屋竣工面積3.9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0%。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6430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7.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8.6%。全國商品房銷售額48682億元,同比增長42.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44.4%。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950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
此外,許昆林就商品房去庫存問題表示,商品房庫存連續4個月下降,6月末比5月末減少了750多萬平方米。房價漲勢繼續放緩,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小幅回落,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1%,增幅比1-5月回落0.9個百分點。
目前,房地產市場銷售和投資增長都有所放緩。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出臺的去庫存政策的省市範圍不斷擴大,部分省市甚至出臺多輪寬松政策來調整供應刺激需求。從四個一線城市以及蘇州、廈門、合肥、南京的庫存看,逐漸企穩。而二線熱點城市廈門、南京、蘇州等地6月以來的新房成交量較5月同期均有明顯回落。
張大偉認為,多數城市房價出現環比上漲,城市間漲幅差異較大,上漲過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部份熱點二線城市,其房價漲幅遠高於其他城市,其余二、三線城市房價走勢相對平穩。
7月25日,國新辦就介紹《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上,發改委副秘書長兼投資司司長許昆林表示,雖然當前房地產市場銷售和投資增長都有所放緩,但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對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有重要的作用。預計下半年商品房銷售量會保持較高增速水平,房價基本穩定,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稱,房地產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出現了複蘇傾向,一些城市甚至出現了過快增長,另一方面統計數據上看,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在減緩。請問怎麽看待房地產投資形勢?
許昆林介紹, 上半年,商品房庫存連續回落。1-6月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7.9%,6月末比5月末減少750多萬平方米,商品房庫存連續10個月下降。房價漲勢繼續放緩,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小幅回落,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1%,增幅比1-5月回落0.9個百分點。雖然當前房地產市場銷售和投資增長都有所放緩,但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對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房屋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增速比較高,1-6月房屋新開工面積達到7.7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4.9%,房屋竣工面積 3.95億平方米,增長20%。
二是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保持高速增長。在商品房銷售活躍的帶動下,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81萬億元,同比增長15.6%。投資的到位資金在8%左右,但房地產要高一倍,其中個人按揭貸款1.12萬億,增長57%。
三是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降幅連續縮窄,1-6月同比下降3%,比去年底收窄28.7個百分點。
“所以,我們預計下半年商品房銷售量會保持較高增速水平,房價基本穩定,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將保持穩定增長。”許昆林指出。
(綜合中國新聞網、中國證券網報道)
土地市場熱潮在武漢三鎮全面開花。
在28日上午舉行的武漢8宗土地拍賣中,位於漢陽濱江的攔江路地塊遭到19家房企瘋搶,經過210輪激烈喊價,該地塊最終被碧桂園以25.31億元拿下,成交樓面地價達20017元/平方米,溢價率高達289%。
今年上半年,武漢共誕生11宗地王,進入7月後,武漢單價地王已被二度刷新,樓面地價也突破了2萬元大關。
放眼全國,今年1~6月份,全國50個主要城市誕生的“地王”多達219宗,地價貴過房價的狀況已較為普遍,開發商後續償債壓力如何舒解,擊鼓傳花的風險又將如何防範?
新地王:面粉比面包貴三成
據了解,攔江路地塊吸引了華潤、萬科、碧桂園、正榮、景瑞、華發、合景、中銳、廈門聯發、遠洋、中鐵十一局、湖北聯投、越秀、融信等19家房企參與競拍。這塊起拍價僅6.51億元的住宅、商服地塊在競拍開始幾輪就已直接破萬元,最終在碧桂園、廈門聯發、中銳地產三家房企的膠著混戰近一小時後,才於中午12時由碧桂園出價25.31億元拿下。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該地塊周邊有世茂錦繡長江、福星惠譽漢陽城等項目目前均已基本售罄,但均價僅15000元/平方米左右。
也就是說,由碧桂園創下的20017元/平方米樓面單價,已經比周邊的現時房價還要高出30%,可謂是“面粉比面包貴”。
資料顯示,攔江路地塊編號為P(2016)064號,位於漢陽區濱江大道與攔江路交叉口西南角,地塊面積31604平方米,最大建築面積為126440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築面積為75860平方米、商業建築面積為25290平方米、商務建築面積為25290平方米居住與商業、商務建築的比例為6:2:2,其中商業、商務建築臨濱江大道布局。
CBRE戰略顧問部董事王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與此前當代節能刷新武漢地王時斬獲的純住宅地塊相比,新晉地王碧桂園囊獲的漢陽濱江地塊以接近一半的商辦開發比例顯示出更高的市場價值。
為何眾多地產大鱷對該地塊勢在必得?王祎分析稱,武漢二環內、一線濱臨長江的區位優勢使該地塊價值不言而喻。漢陽濱臨長江區域,已由最初世茂單打獨鬥,到目前集聚包括複地、恒大等知名發展商抱團發展,區域的房地產市場已實現跨越。隨著後期長江港的重大規劃發展落地,區域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而另外一個背景也值得關註,根據2016年武漢市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武漢今年住宅用地供應總量為15952畝,為近5年來的最低值。隨著樓市升溫,庫存周期降至9個月、日光盤頻現,武漢土地市場熱度開始噌噌上躥。進入2016年,幾乎每一宗熱門優質地塊、尤其是住宅用地,都遭到了眾多房企圍搶。
地王盛宴 風險如何防範?
前7個月誕生15宗地王,武漢土地市場並非獨自狂歡。今年全國50個主要城市誕生的“地王”多達219宗,土地出讓金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達到10243億元,遠超去年同期的6973億元。
中原地產研究報告指出,地王誕生地由一線城市蔓延至二線城市,蘇州拍出27宗、杭州25宗、合肥22宗、南京21宗、武漢11宗、天津14宗,可見二線城市已成為2016年“地王”出現最多的區域。上半年,“地王”過半為國企央企斬獲,中國電建、葛洲壩、招商、華僑城、魯能、保利等具有央企或國企背景的企業尤為突出。溢價率、樓面地價亦創下新高,219宗“地王”中溢價率超過100%的地塊有109宗,超過50%的地塊更多達167宗。
本報記者註意到,樓市“面粉”比“面包”還貴的現象在此輪地王盛宴中愈發凸顯。今年3月18日,招商地產拿下南京浦口區一宅地,樓面價22320元/平米追平區域房價;4月25日,保利地產54億元奪下廈門雙料“地王”,樓面價是區域房價的1.6倍;7月8日,鄭州萬科美景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拿下的地王,樓面價13411元/平米,也超過了該區域均價。
這意味著,地王樓盤若想盈利,需要未來兩年房價在目前基礎上繼續上漲100%甚至更多。
但中國社科院最新報告指出,房地產市場“空間錯配持續加劇,住房結構性過剩與結構性短缺並存”等問題值得關註。預計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可能會迎來一個短期調整期。
為防止高價地風險,站在“地王潮”風口浪尖的蘇州、南京先後祭出土拍“熔斷機制”,設置地價紅線,規定超過紅線競價無效。
也有業內觀點對地王能否解套呈樂觀態度。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市場研究總監李國政認為,時間是地王最好的夥伴。相對來說,地王上市周期要更長,平均在18個月以上,2年以上的屢見不鮮。以武漢為例,由於房價地價的持續上漲,絕大多數地王得以解套並實現盈利。
同時,通過調整產品策略,品質、配套、服務的全面提升,精裝修策略,豪宅化路線,打造高端商業商務,以提升溢價水平,覆蓋高成本。
此外,通過資產證券化、企業債、增發、股權並購合作等資本金融手段,整合優質資源,大幅降低資金成本和開發成本,提升效率和競爭力,從而降低成本和風險。
一改前5個月的火熱行情,6月份,全國涉訴房產網絡司法拍賣(下稱“法拍房”)開始步入冷卻期。
浙商資產管理研究院整理的法拍房數據顯示,盡管6月份法拍房拍賣標的數和成交標的數均有所增加,但標的成交率連續三個月出現下滑,成交額也出現今年上半年以來首個向下的轉折點。從價格端來看,起拍折扣率基本持平,變現折扣率較上月有所回升,但仍低於4月份的價格高點。
一般來說,法拍房的熱度與房價高度相關。當房價高企,人們購買法拍房的意願會增強,畢竟法拍房與正常房價之間存在一定的價差;而當房價下落,人們更願意在市場上購買正常的房產。
“我認為,前幾個月一二手房市場價格的高漲帶動了法拍市場房價格上漲,在連續上漲之後,法拍市場也開始逐漸回歸理性。”浙商資產管理研究院研究員馮美雲解釋說,“我們判斷,市場短期供應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供應增速會有所回落,隨著成交價格不斷回歸理性,起拍折扣率和變現折扣率的趨勢將保持一致”。
法拍數據的秘密
數據顯示,2016年6月,法拍市場一共拍賣涉訴房產10809處,環比增加4.07%,同比增加59.61%,創2014年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6月涉訴房產合計拍賣11674次,環比增加4.19%,同比增加58.87%。拍賣標的數和拍賣次數的增速均有所放緩。全月拍賣成交額為80.02億元,環比減少7%,成交額出現首個向下轉折點。
從成交結果來看,6月份網絡司法拍賣一共成交涉訴房產2869處,較上月增長2.54%;標的成交率為26.54%,比5月份下降0.4個百分點,連續三月下滑。
另外,本月起拍折扣率為83.62%,與上月基本持平。從變現效果來看,6月份的變現折扣率為89.39%,較上月增加0.35個百分點,在5月低點後轉而表現出向上增長的趨勢。
起拍折扣率指起拍價與評估價之間的比率,該指標越高,說明涉訴資產的供應價格越高。指標越低,資產價格相對便宜;變現折扣率是指變現價與評估價之間的比率,該指標越高,說明涉訴資產的變現效果越好。
從數據上看,2016年6月份網絡司拍涉訴房產總體表現不如5月。盡管6月法拍房供給量再次刷新年內單月新高,但標的成交率連續三個月出現下滑,成交熱度有所降低。成交額6個月來呈現首次下跌,起拍價格(起拍折扣率)亦小幅下降,變現折扣率有所回升,但尚未突破前期高點。
總的來說,6月份網絡司拍市場涉訴房產的整體成交不容樂觀,價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態勢,特別是標的成交率。
事實上,法拍房僅為正常房屋銷售主力市場外的一個小眾分支,但其價格和熱度與主市場遙相呼應。一般來說,當房價高企,人們購買法拍房的意願會增強,畢竟法拍房與正常房價之間存在一定的折扣,而當房價下落,人們更願意在市場上購買正常的房產。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8月1日發布的《2016年7月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整體來看,7月百城房價環比、同比漲幅均有所擴大,環比連續15個月上漲,同比連續12個月上漲。
但同時該報告也指出,與6月份相比,7月份百城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減少了7個,房價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增加了8個。
“我認為,前幾個月因為一二手房市場價格的高漲,帶動了法拍市場房產價格上漲;在連續上漲之後,法拍市場開始逐漸回歸理性。”馮美雲說。
“從時間維度來看,事實上整個市場從4月份就開始回歸理性,標的成交率先行,出現首個低點,盡管此時變現折扣率依然保持上漲並到達上半年的峰值;之後,變現折扣率開始下跌,緊隨其後的是供應價格(即起拍折扣率)。”馮美雲說。
從整個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法拍房市場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爆發式增長,1-6月一共拍賣涉訴房產57227處,拍賣標的數已超2015年全年。其中拍賣成交14916處,成交額394.65億元,成交金額超2014年全年。
“我們預計2016年全年涉訴房產網拍市場的供應量將超10萬套,成交額將超1000億元。” 馮美雲說。
北京、上海法拍房最貴
單獨從各省市的數據來看,盡管江浙兩省依舊是法拍房供給的主力區,但占比卻繼續減少。
今年6月,浙江省以3044處法拍標的數排名第一,單月供給量首次突破3000處。江蘇省以2463處標的數排名第二,兩省拍賣標的量環比增長2.95%,增速較上月有所放緩。5月份浙江和江蘇的標的量占全國涉訴房產拍賣總數的50.95%,占比進一步降低。
江浙兩省的占比從2015年頂峰時期的77.11%到2016年6月份的50.95%,不斷下降。盡管從增量來看,兩省供給量還在單方面增加,但是占比已經減少個約2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河南、廣東兩省供給增長明顯,福建、吉林、內蒙古等省份的供給單月有所減少,其他的省份的不良風險正在不斷暴露出來。
從資產價格和成交效果來看,北京、上海兩地法拍房的變現折扣率明顯高於其他省市。北京前6個月的變現折扣率均值為108.02%,位居榜首;4月份,其變現折扣率達到117.16%的高點,也就是說,當月法拍房價格為評估價的1.17倍之多。上海前6個月的變現折扣率均值為102.61%,位居第二。
但從資產價格來看,北京、上海兩地的涉訴房產起拍折扣率卻長期在低處徘徊,比如,北京前6個月的起拍折扣率均值91.63%,上海為81.07%。
“一般來說,壓低起拍折扣率,是為了促成成交。”一位拍賣行人士對本報解釋說。而吉林、安徽、貴州、四川、內蒙古、寧夏等地則反其道而行,其變現折扣率低於起拍折扣率,“如果資產價格定價比較高的話,成交會比較少,成交效果也不會好,但是也要看具體市場情況而定。”他說。
馮美雲表示:“我們判斷,市場短期供應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供應增速會有所回落,隨著成交價格不斷回歸理性,起拍折扣率和變現折扣率的趨勢將保持一致”。
2016年,在大力去庫存的政策指引下,哪些地方的去庫存效果更為明顯?
三大城市群+福建去化效果明顯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70城住宅庫存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上半年,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監測的70個城市積極去庫存,效果明顯,庫存規模繼續下滑、去庫存周期繼續加快。
這70個城市包括一線城市(4個):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二線城市(32個):長春、沈陽、天津、太原、濟南、青島、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南昌、長沙、福州、廈門、貴陽、南寧、西安、蘭州、西寧、石家莊、呼和浩特、大連、哈爾濱、鄭州、武漢、海口、重慶、成都、昆明、銀川和烏魯木齊。三四線城市(34個):淮南、馬鞍山、濟寧、煙臺、常州、南通、溫州、九江、荊門、茂名、北海、珠海、三亞、無錫、丹東、唐山、蚌埠、莆田、惠州、徐州、江陰、泉州、晉江、昆山、東莞、佛山、大廠、固安、燕郊、香河、宜昌、常德、景德鎮和滁州。
截至今年6月底,這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43183萬平方米,環比減少0.3%,同比減少4.7%。相比年初45425萬平方米的規模,上半年庫存削減態勢明顯。平均計算,每個城市在半年時間削減了32萬平方米的庫存。
另外從同比數據看,這70個城市保持了連續10個月庫存同比下滑的態勢,體現出較好的去庫存導向。部分城市在今年第二季度快速從去庫存切換到增加供應的戰略上來,土地市場交易亢奮。
這其中,70個城市中,有44個城市庫存出現了同比下跌現象,體現出較好的去庫存效果。從排行榜中可以看出,庫存削減力度最大的五個城市為合肥、南京、大廠、蘇州和昆山,其庫存面積同比跌幅分別為66.5%、56.2%、49.2%、47.4%和41.8%。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總體上看,庫存削減力度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三大城市群和福建等市場中。
有26個城市的庫存規模不降反升。其中同比增幅最大的五個城市分別為茂名、濟寧、太原、淮南和海口,同比增幅分別達到69.2%、67.0%、56.2%、48.9%、40.0%。此類城市主要為三四線城市和部分供應較大的二線城市,後續去庫存的壓力依然較大。這也說明目前樓市分化仍十分明顯。
表1 70城庫存面積同比增幅
數據來源:各地官方房地產信息網、易居研究院
這20個城市上漲壓力大
從反映去庫存壓力的存銷比來看,6月份,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11.0,這也意味著市場需要用11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消化完這些庫存。通常來說,14個月為存銷比的均衡值或合理值,因此存銷比小於14個月基本上就可以認為去庫存壓力不大。
從70個城市上半年的數值看,去庫存周期最大的五個城市分別為唐山、丹東、北海、蚌埠和江陰,相應數值分別為30、30、29、28和28個月。這些城市均為三四線城市。而去庫存周期最小的五個城市分別為合肥、南京、惠州、燕郊和蘇州,相應數值分別為2、2、3、4、5(月)。總體上說,去庫存周期越大的城市,後續積極去庫存依然是主要任務。而去庫存周期偏小的城市,後續增加供應將是重點。
從區域結構看,去庫存周期小於14個月的城市,基本上位於三大城市群內。尤其是包括燕郊、昆山等四線熱點城市,去庫存周期甚至小於6個月水平,其增加供應迫切程度絲毫不遜於一二線重點城市。
具體來看,有20個城市存銷比小於或等於8個月,包括合肥、南京、惠州、燕郊、蘇州、昆山、鄭州、杭州、珠海、南昌、東莞、固安、濟南、上海、廈門、佛山、大廠、南通、武漢和香河。此類城市存銷比偏小,已面臨“庫存荒”的問題。後續增加供應,也體現了供給側改革的思路。
表2 上半年70城存銷比排序
數據來源:各地官方房地產信息網、易居研究院
部分城市急需增加供應
實際上,一些城市由於存銷比偏小,今年上半年房價大幅上漲。標準排名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均價萬元以上城市房價漲幅榜》顯示,上半年,在滬深等一線城市限購收緊後,二線“四小龍”和環一線城市大幅上漲,上半年這些城市的漲幅均名列前茅。
其中,合肥上半年房價上漲了39.57%,位居各大城市首位。廊坊、蘇州緊隨其後,半年漲幅分別為33.37%和31.43%。廈門和東莞分列四、五位,半年漲幅也都超過了20%。
表3:2016年上半年均價萬元以上城市漲幅排行
(數據來源:標準排名研究院、中國房價行情平臺)
相比年初,上半年末各個城市存銷比變動各有差異。其中有8成城市出現了存銷比數值減少的現象,有5個城市去庫存周期收窄幅度最大,分別是唐山、蚌埠、滁州、茂名和無錫,其在年初去庫存周期分別為59、40、18、24和18個月,而到了今年6月末,去庫存周期分別為30、28、9、15和9個月,分別減少了30、12、9、9和9個月。
這也說明不少三四線和庫存較大的二線城市,去庫存取得了明顯效果。例如。無錫今年上半年市場銷售非常好,部分月份甚至創歷史新高,這使得存銷比數值快速減小。再比如滁州,受南京市場持續火熱的影響,滁州樓市交易活躍,存銷比數值減少的幅度也比較大。
嚴躍進說,今年上半年,這70個城市上半年去庫存積極且富有成效,體現為三點:第一是庫存規模出現明顯下滑;第二是存銷比數值不斷探底,說明去庫存的速度在不斷加快;第三是部分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速度甚至要快於部分一二線城市。
他預計,2016年下半年去庫存思路將有轉變。部分城市繼續落實去庫存政策,而部分城市則需要積極增加供應。尤其是對於三大城市群中的很多城市,下半年土地市場勢必會比較活躍,這也符合房企拿地或增加土地儲備的需求,而這些城市如何進一步加大土地供應亦十分重要。
3日,山東省政府出臺《關於做好房地產領域易發問題治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治理房地產領域易發問題的四大領域。業內人士分析,這與當前房價過快上漲、房地產領域虛熱並存在很大風險有關。
山東省要求重點治理的四大領域分別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不規範的問題、房屋交易監管不到位的問題、商品房交付不合規的問題、爛尾樓盤難處置的問題。
具體來說,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不規範的問題。沒有嚴格執行《山東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的工作程序,征收行為不規範;沒有及時公布房屋征收相關信息,侵犯被征收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沒有及時排查、化解房屋征收矛盾糾紛,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不力。
房屋交易監管不到位的問題。開發企業沒有取得預售許可,違規售房;開發企業非法挪用商品房預售資金;一房多賣、面積縮水、已抵押或凍結房產違規出售;二手房交易資金監管存在空白;房產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脫離監管,中介非法監管和挪用交易資金。
商品房交付不合規的問題。開發企業將未達到竣工驗收標準的商品房強制交房;開發企業逾期交房,不按合同約定承擔相應責任;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新建物業質量保修金未應收盡收。
爛尾樓盤難處置的問題。開發企業資金鏈斷裂,項目無法如期完工;項目債權債務複雜,融資重啟困難。
《通知》要求,對要求具體明確,短期能夠解決的房地產領域易發問題,2016年年底前全部治理到位;對治理難度大、短期不能解決的,制定完善相關規章制度,2016年年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房地產領域易發問題治理任務。
對這些措施的出臺,濟南房地產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道,這說明政府已經意識到了房地產業存在很大風險。
該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主要是四個方面,一是拆遷不規範,矛盾太突出;二是爛尾樓太多,給政府造成很大麻煩;三是中介機構推高房價,炒賣房產,營造房地產熱的局面;四是前段時間對房屋監管資金前段時間有所放松,現在需要收一收。
以濟南為例,近一年來房價飆升。濟南東部城區某樓盤的房價,近一年來上漲了80%以上。一個購房者告訴本報記者,去年從濟南東部城區買了一套房,當時價格是1.3萬一平方,現在2萬塊也買不到了。
《通知》要求,山東各地可在房地產主管部門設立房屋交易資金監管專用賬戶,2016年9月底前實現房屋交易資金監管全覆蓋。優化預售監管資金核撥流程,留足保證工程竣工交付所需資金。全面監管二手房交易資金,引導當事人自願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的監管服務。
同時,要提高中介機構管理水平。全面落實房地產中介機構備案制度和中介人員實名服務制度,加強經紀人、經紀人協理登記和信用管理,依法嚴肅查處違規售房、返本銷售、售後包租、非法首付貸和過橋貸、非法監管和挪用資金等行為。
2016年7月9日,在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房地產交易窗口前,有大批等待辦理二手房過戶手續的人。(受訪者供圖/圖)
3月9日,藍天彬以176萬元的價格簽下廈門集美區一套核心區域的87平方米二手房。只過了一個星期,這套房便被房東漲到190萬。4月初,房東再次漲價,要價達到了206萬。6月初,藍天彬辦完房屋過戶手續時,這套房子的報價已經到了240萬。
在簽字的節骨眼兒上,還有房東坐地跳價10萬,買方不得不同意。一個房東簽字之前,接到另一家中介的電話後扭頭就走,並對買房人說,“有人願意多出20萬,你要是也願意出,我可以不走。”
5月份,當林松濤再次著手買房時,廈門的二手房單價比4月已經漲了將近一萬。林松濤不但買不到中意的房子,就連自己賣掉的那套都買不起了。
“不就是又想要錢嗎?”忍氣吞聲地掛完房東電話,藍天彬徹底憤怒了。2016年5月中旬,這是藍天彬付完房子的定金後,兩個月內房東第三次暗示他要加價。
2016年年初,參加工作六年的藍天彬,決定把家從福州搬回度過四年大學時光的廈門。春節剛過,藍天彬便賣掉了福州的房子。他那時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春節前二手房市場疲軟,藍天彬一度很擔心房子會貶值。結果卻比他想的好很多,福州那套房子他擁有了3年,增值大約10萬。
然而,藍天彬發現要想在廈門買一套合適的房子,並不容易,他剛好碰上廈門房價漲價最快的時期。從2016年3月開始,廈門遭遇了有史以來最狂暴的漲價潮,房價漲幅一直處在全國前兩位,以至於中國房價出現“北上深廈”四只領頭羊的新景觀。
3月9日,藍天彬以176萬元的價格簽下廈門集美區一套核心區域的87平方米二手房。只過了一個星期,這套房便被房東漲到190萬。4月初,房東再次漲價,要價達到了206萬。
事實上,在這場“買房大戰”中,買房者並無談判砝碼,在廈門房價整體不斷上漲的大潮中,只能被動接受房東的要價。2016年6月初,藍天彬辦完房屋過戶手續時,他最初以176萬買下的房子,已經漲到了240萬。
廈門房價瘋漲之下,是無數個體的掙紮。藍天彬說:“如果一套房三個月漲價60萬,你會想到什麽?我想到殘忍絞殺的叢林遊戲。”
2016年初,或許只有最敏銳的觀察者才能嗅到廈門房價將要爆發式增長的蛛絲馬跡。藍天彬事後也承認,“就算是最敏銳的觀察者,也不可能預見漲幅會達到瘋狂的程度。”
進入3月,廈門樓市已經有漲價的跡象。3月中旬的一天,在廈門飛往武漢的班機上,空中保安王思齊像往常一樣按部就班地工作。這趟班機要在武漢中轉,再飛往3000公里外的烏魯木齊。飛行途中,感到無聊的王思齊隨意翻開飛機上的報紙,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廣告版:前埔的二手房每平米已經漲到了3萬元。
當時,王思齊已經把自己在前埔的房子賣了,計劃在附近換一套兩居室,只不過他賣的房價才是每平方米2.7萬。他楞了一會兒,再把這張鋪滿房產價格信息的廣告版從頭看到尾,才相信“這是真的”。他覺得這是很不祥的一個信號,“前埔的房子暴漲了,整個廈門的房價都會漲。”
四天後,當王思齊從烏魯木齊回到廈門時,他才發現用“暴漲”這個詞形容此時的廈門房價並不恰當。就在這四天時間里,前埔的房子一天一個價,王思齊離家時單價才3萬,等他到家時已經漲到每平方米3.2萬了。
直接感受到房價瘋漲征兆的還有白秋葉。3月15日,白秋葉一天之內做了兩件毫不相關的事:上午她和談了八年的男朋友去民政局領證結婚,下午她和剛認識五天的房東去房管局辦了過戶手續。
白秋葉早就聽說,從3月開始,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每天都爆滿的,辦過戶手續排起的長隊會讓人覺得像是到了菜市場。那天早上,白秋葉一直擔心取不到號,六點鐘她就讓中介拿著小板凳去幫她排隊。中午十一點半取到號時,中介給白秋葉打電話,她才終於松了一口氣。
春節前,白秋葉本來看中英皇湖畔一套72平方米的二手房,房東報價248萬。樂觀的未婚夫認為房價不會漲,跟她商量過完年再定。等到他們3月初再來看房時,對方的報價已經變成268萬,“一念之差,喜歡的房子買不起了。”
白秋葉一直覺得消費者的心理很微妙,“跟買白菜一樣,錯過最喜歡的一棵白菜,後面的白菜再好也抵不過最好的那一棵。”但是,白秋葉不願意放棄對地段的堅持,最終只能在思明區以3.4萬的單價,買了一套62平方米的小戶型。
白秋葉意識到必須要趕緊出手的原因是,她感覺整個廈門都在談論房價。她身邊的朋友,無論教師、金融界的人還是政府官員,大家見面先聊的話題已經從天氣變成房價了。
有一次,她問一個政府官員房價會不會降時,對方瞇著眼睛回答她,“賣方以為不會再漲了,買方卻認定漲價潮不會停止。所以房東瘋狂地賣,買主瘋狂地買,這樣只會造成一個結果,房價瘋狂地漲。”她點點頭表示贊同,“既然還會漲,早一天買到就早一天止損。”
如今,這個長期和政府官員打交道的漳州姑娘突然明白了,三年前她剛到廈門時入職晚會上部門領導的一句話,“勸你在廈門買房的人是對你最好的人。島內的房永遠是貴的,但在島內買房永遠是對的。”
在這場廈門房價的漲價狂潮中,買房者始終是弱勢一方。他們即便跟房主談妥了價錢,交了定金,也不能保證就一定能買到房子。
今年3月,廈門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5.4%,漲幅位居全國第一。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4.9%,漲幅位居全國第四。
看到這個數據,剛交完集美區那套87平方米二手房定金的藍天彬手腳發涼。3月9日,房東答應給他的報價是176萬,到4月初,這套房的行情價已經漲到206萬。這意味著即便房東毀約,返還給他雙倍定金後再賣給別人,也能比賣給藍天彬多賺10萬。房東毀約的概率非常之大。
4月上旬,藍天彬果然遇到了他設想過的最糟糕情景:房東不但要漲價,而且要他支付從交定金起到實際過戶那天期間,房東自己的房貸。他憤怒地在微信大學同學群里破口大罵,但在房東夫婦面前,他只能賠著笑臉擠出一個字——好。
在房價仍然暴漲的4月,賣房人的確腰板要硬氣很多。廈門一家房屋中介的老板娘黃美莉記得,當時前埔一套二手房剛報出278萬的價格,馬上就引來十幾個客人在房子門口排隊,等房東下班回家看房。更誇張的是,在簽字的節骨眼兒上,還有房東坐地跳價10萬,買方不得不同意。
最讓黃美莉生氣的是,一個房東簽字之前,接到另一家中介的電話後扭頭就走,並對買房人說,“有人願意多出20萬,你要是也願意出,我可以不走。”
林松濤就看不慣賣房人這種“囂張氣焰”。林松濤本來在廈門有一套房子,他想換套更大的。他把舊的賣掉時房價還沒漲,4月份他看中了一套房子,沒想到房東一天一個報價,最終讓他和房東不歡而散。他想等到5月份再看,但沒想到卻等來了廈門房價再一次刷新紀錄。
4月22日,被公認為廈門房地產行業重要的一天,當天保利地產在廈門最偏僻、平均房價最低的同安區,以54.26億元競得2016年排名第二的商住地,樓面價為每平米25838元,比當時同安一手房成交均價高了近一萬元。該地塊的成交總價及樓面價均突破此前廈門地王紀錄,一舉成為廈門新總價地王及島外新單價地王。
這之後,仿佛一瓢開水潑向已經沸騰的油鍋,賣方的狂歡和買方的恐懼被徹底點燃了。當天晚上,馬鑾灣的融僑觀邸和海爾華璽將原來每平米最高1.9萬的售價上調到2.5萬,建發央璽則從第二次開盤價的每平米5萬多跳到第三次開盤的7.1萬。
從統計數據看,2016年4月,廈門全市僅二手房成交量就達到2174套,創下今年以來的峰值,一手房成交60萬平方米,創近三年月均新高。
5月份,當林松濤再次著手買房時,廈門的二手房單價比4月已經漲了將近1萬。林松濤不但買不到中意的房子,就連自己賣掉的那套都買不起了。
有人說,廈門的房價與改革開放的成效直接相關。改革開放前,位於對臺前線的廈門,長期處在戰備狀態,人均居住面積不足4平方米。1980年,中央政府決定在廈門成立經濟特區,廈門的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
1991年,廈門第一個商品化統建小區松柏小區問世。然而,當時的廈門仍處在經濟雙軌制轉型時期,單位統建房還是廈門人獲得住房的主流方式。松柏小區在市場上並沒有受到追捧,每套最高3萬的售價,乏人問津。
一年之後,和國內其他大城市一樣,廈門興起一股商品房開發熱潮,光房地產開發公司一下子就多了一百多家。然而,從那之後的8年時間里,廈門房價基本沒漲,均價總是維持在每平方米3000元以內。
在航空公司做空中保安的王思齊,就是在那個時期買下了房子。1996年,王思齊從部隊退伍後來到廈門,當時島內前埔的一手房均價剛過每平方米2000元。他只用了不到20萬的原始資金,就完成了首次投資,其後幾經倒手,如今他已經擁有兩套總價達四百多萬的房子。對於這段往事,王思齊總是很樂意跟人分析,因為這是他的資產滾雪球式增長的起點。
王思齊的故事發生在很多第一批來廈門淘金的人身上,肖建和就是其中一個。從1996年算起,肖建和已經幹了二十年的房屋中介,他見證了廈門房地產市場的時代變遷。
肖建和自己也承認,他趕上了好時候。2000年,在沈寂多年之後,廈門的房價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階段。也是在那一年,肖建和跟妻子商量,在前埔買了一套小戶型。這之後,在房價持續上漲的過程里,他把那套小戶型成功地換成了兩套房子,“從2006年開始,島內的房價差不多三年就能增值50%以上,是絕對意義上的投資者樂園。”
2009年下半年,廈門還經歷過一次十分類似今年情況的暴漲。得益於國家寬松的貨幣政策,並受到國家巨額投資的刺激,廈門樓市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泥潭中上岸,其標誌就是嗅覺靈敏的溫州炒房團大舉殺入。
房產中介黃美莉至今沒有再遇到那樣的買家:一個溫州男人拉著一個黑色行李箱來到她的門店,二話不說打開擺在她面前,指著里面的50萬現金說,“我不是來忽悠你的,我要現房。”最終,這個被溫州炒房團派來的男人一口氣在禹州高HOUSE買了三十多套房。
當時,肖建和對房價走勢的判斷是,“漲就控制,不漲就刺激,基本就是這個規律。”他的話果然應驗了。2011年,國家對房地產行業限貸限購,廈門市也出臺了相應的緊縮政策,樓市又降溫了。
這之後,當新一輪刺激政策到來後,再次把廈門房價拉上快車道。2012年9月,廈門房價達到那輪漲價潮的頂點。許多房產中介也總結出了規律,廈門的房基本上以兩三年為周期,總要經歷一次漲—停—漲的過程。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廈門的房價又不漲了。和以往受政策影響出現周期性的停滯不同,這次停滯期加入了一個新的元素:2014年下半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廈門為中心的閩南金三角制造業進入長達半年的艱難時期。
不少投資客賠到血本無歸,黃美莉也差點賠上全部家產。2014年年中,她在島內紫金家園看中一套每平方米2.8萬的大三房。30萬定金付完,等了6個月,房價不但沒漲,還出現了滑落的勢頭。她見勢不妙,即便讓房東拿走了定金,但還是堅決在2015年初毀了約。
不過,白秋葉的一個朋友卻贏得了與樓市的對賭。她抄底購入的每平方米1.9萬的房子,2015年年底漲到了4萬。
數據顯示,從2011年以來,廈門房價漲幅52%,全國第三,超過北京、廣州。截至2016年7月1日,廈門房價漲幅連續19個月位居全國第四,人稱“北上深廈”“全國房價四小龍”。
房產中介老板黃美莉手下一個店長,將此次漲價狂潮歸結於新一輪的刺激政策,比如央行降準降息,廈門對公積金提取政策的放寬以及二手房首付比例降低,“這是歷史性的奇跡”。但黃美莉不認同。
短短三個月時間,白秋葉以212.5萬購入的房子已經漲到了267萬,然而她卻仍然認為,這次狂暴的漲價潮洗劫了三個家庭。為了付房子的首付,不光花光了她和丈夫工作三年的積蓄,也掏空了雙方父母攢了三十年的家底。白秋葉說,“其實我是廈門房價暴漲的受害者。”
到了4月底,白秋葉突然又有了一種劫後余生的感覺,“晚動手一個月,可能這輩子都買不起廈門的房子了。”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像白秋葉一樣幸運。4月底的一天,白秋葉看到一個同事在微信朋友圈發的信息:“終究,我們還是輸給不夠果斷,讓狂飆的廈門房價摧毀了我們。抱歉,再見。”
白秋葉後來才知道,這位同事的女友堅持在廈門買一套房,兩人為此分分合合好幾次。這一次,島內二手房漲破每平米6萬,島外均價也接近3萬元,相當於同事在六年時間里一分錢不花,才能攢夠一套島外偏僻位置50平方米房子的首付。這意味著同事不可能買得起廈門的房子了。
“對絕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兩萬是命運的拐點。”白秋葉感慨道,“如果房價能平穩保持在每平方米兩萬左右,我們還有機會憑自己的努力攢一套小戶型的首付錢,如果超過兩萬就意味著沒有外力幫助,年輕人不可能在廈門買房了。”
4月底,白秋葉一個摯友也離開了廈門。這個河南女孩畢業於一所國內知名高校,她剛來廈門時,房子單價剛好是兩萬元。
河南女孩身上體現了大多數年輕人宿命式的遭遇:來廈門時房價在可承受範圍內,但是沒有存款;工作幾年有了一些存款,但房價已經漲到連最偏僻的位置都買不起了。
臨別前,看著面色沈重的白秋葉,摯友開始自嘲起來,“等以後我有錢了,就回廈門買房。”白秋葉知道,她再也不會回來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思齊、林松濤為化名。)
繼今年年初稱通州房價“控制得不理想”後,北京市長王安順近日再度強調,副中心建設要堅決杜絕違法建設,堅決控制地價、房價,下決心落實好人口調控和城市建設目標任務。
據《北京日報》報道,8月4日至5日,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用一天半時間驅車近500公里,走遍通州全區15個鄉鎮和街道,深入系統調研經濟社會發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情況。他強調,要摸清底數,堅持規劃先行、以人為本,紮實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全力建設好北京城市副中心。
調研中,王安順要求,要下功夫摸清通州區人口、房屋、土地、車輛、產業等重要信息底數,為做好未來規劃、改革、服務和管理打基礎。要把現有的各項政策充分利用好,推進投融資、行政審批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把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城市建設和管理綜合改革的試驗區。
王安順強調,副中心建設要註重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向副中心的延伸。要通過改革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堅決杜絕違法建設,堅決控制地價、房價,堅持依法辦事,疏堵結合,下決心落實好人口調控和城市建設目標任務,提前謀劃應對周邊地區人口高度密集對副中心公共服務資源的嚴峻壓力。
今年1月份北京兩會期間,王安順在參加通州代表團審議時就曾談及通州房價問題。
他當時表示,通州的限購令雖然頒布得比較早,但房價控制得並不理想。“控房價是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不能副中心還沒建,房價就呼呼上來了。”
王安順表示,要多措並舉,“誰想進就進就沒有了職住平衡的概念,”防止通州人口隨著大量優質資源的聚集而猛增,避免新城出現城市病。
2015年,隨著通州被確定為北京行政副中心後,區域房價開始不斷上漲。
為合理抑制通州區域的住房投機投資,給過熱的通州區商品住房市場降溫,穩定區域市場,2015年8月中旬,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通州區人民政府聯合發文,決定加強通州區商品住房銷售管理。通州執行北京史上最嚴限購,四類家庭可購買一套商品住房,其中,有一套房的京籍家庭需要3年以上通州戶籍或在通州繳納社保或納稅,才可在通州購買商品住房。
而此前,北京市執行的限購政策是京籍家庭可購兩套住房;非京籍家庭要在北京連續5年納稅或繳納社保,可購一套住房。此次通州區的新政,是北京現行限購政策的升級,是在北京整體限購政策框架下,對通州采取的更高要求。執行的也是北京乃至全國史上最嚴的限購。
寶雞市森林覆蓋率為55.2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27平方米,均列關中五市第一位。攝影/章軻
八百里秦川最西端,南依秦嶺,北靠渭河,一抹綠色格外耀眼。
在這片1.81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道路水系林網連片,百公里川原綠蔭成帶,城鄉處處見樹見綠,森林覆蓋率高達55.26%,比陜西省森林覆蓋率(43.06%)高出12個百分點,比全國森林覆蓋率(21.66%)高出約34個百分點,也高出全球森林覆蓋率平均水平(31%)約24個百分點。
別忘了,這是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和生態環境最脆弱地區之一的黃土高原。在這片溝壑縱橫的黃土地上,年降水量約50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1400~2000毫米。
這里便是炎帝故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典故的發生地,也是陜西省第二大城市、西部工業重鎮寶雞市。
“寶雞經過十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城市森林系統已經初現。”8月9日,寶雞市林業局局長陳天倉對“森林城市,森林惠民”采訪團記者們說,近年來,寶雞的小氣候發生了明顯變化,市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連年保持在85%以上,在這里能看到關中“最好的天”“最藍的天”。
城市綠了,連房價都跟著漲
9日下午,69歲的寶雞市民魏瑞明在渭河畔的森林公園里散步。“從家里到公園,步行10分鐘就到了。晚上來這里的人更多。我們老年人有這麽好的休閑地方,真是幸福。”魏瑞明說,渭河畔原來是荒灘荒地,經常黃沙滿天。這幾年渭河兩岸都綠化了,空氣清新了,天也更藍了。
“連房價都跟著漲了。”魏瑞明指著身後的一排高樓說,“那里的房價每平方米超過4500元,比城中心的房價還高。”
在陳倉區虢鎮北門景觀林帶和北坡森林公園,當地林業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北坡一帶過去就是荒山禿嶺,黃土裸露。刮風天塵土飛揚,下雨天到處是泥水。而如今北坡已經成為秦嶺一帶五彩斑斕、恬靜舒適的亮麗風景線。
“從2002年起,寶雞就開始北坡綠色改造,投入8000多萬元,建設了生態防塵林帶、生態景觀林帶、生態休閑林帶、生態防護林帶等。”這位工作人員說。
寶雞市林業局副局長楊鵬輝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12年以來,按照陜西省提出的“陜北高原大綠化、關中大地園林化、陜南山地森林化”的建設目標,寶雞市依托全省渭河綜合治理工程,硬化綠化堤頂路面65.6公里,營造綠色生態景觀長廊70公里。
“這其中包括蔡家坡渭河生態遊園和十里蘆葦蕩景觀,沿河布綠、依河造林、架橋造景,營造了水系防護景觀林帶300公里,水體岸線林木綠化率達到90.6%,自然景觀變化率達到100%。”楊鵬輝說。
楊鵬輝介紹,早在2005年,寶雞市就提出了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實施城區、臺塬坡面、交通道路、水系、城鎮、旅遊景區等綠化和“三化一片林”生態家園建設等為支撐的“九大工程”,市區共新增綠地730.9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面積達到3461萬平米,其中公園綠地面積990萬平方米,累計建成綠色林帶1萬多公里,植樹2億多株,實施林業重點工程造林352.3萬畝。
數據顯示,目前寶雞市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7.62%,綠化覆蓋率40.3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27平方米。大面積植樹造林還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積7700平方公里,市區地表水Ⅳ類以上水體比率達到100%。
楊鵬輝對記者說,寶雞的造林不僅是種植生態樹和景觀樹,全市發展以蘋果、獼猴桃為主的水果經濟林180多萬畝,以花椒、核桃為主的幹雜果經濟林260多萬畝,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經營面積達到252萬畝,森林旅遊年收入上億元。
在寶雞市金臺區北坡勝利村,遊客們騎著雙人、多人自行車在寬闊的水泥路上觀光遊覽。當地景區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葉國君介紹,村民們原來主要居住在半坡及塬邊,而當地屬於陜西省嚴重的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區域。2007年,按照“搬得出,能致富”的要求,村民們搬進了統建房,原村民集中居住區則改造成具有西北民俗特色的休閑、觀光、體驗、旅遊功能的民俗村。
“目前,勝利村共有160戶村民辦起了農家樂,戶年均收入超過10萬元,最高的收入達到30萬元。”葉國君說。
工業強生態美
大面積植樹造林,錢從哪來?造林綠化只是林業部門的事?
楊鵬輝介紹,寶雞市創建了“政府出規劃、村組出土地、企業出資金”的“企地共建”模式,該模式曾被評為“2012中國城市十大年度生活現象”在全國推廣。
楊鵬輝介紹,2012年以來,寶雞市在渭河北坡開始推廣“政府出規劃、企業出資金、村組出土地”的企地共建模式,鼓勵綠化地附近的企業增加綠化投入,配套健身、娛樂設施,建設公園遊園。
寶雞市規定,企業用於造林綠化的費用,可按稅法規定在稅前扣除。《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寶雞市的“企地共建”最早開始於當地一企業的自發行為。
寶雞橋梁廠為了改善周圍的生產生活環境,多年來自己出資,對廠子附近的常羊山進行綠化美化,使附近的村民有了休閑鍛煉的去處。後來,炎帝陵發展旅遊,常羊山開發墓地,不僅生態環境改善了,還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效益。
位於寶雞石油鋼管公司南側、占地600畝的九龍山公園是寶雞市“企地共建”的典範。該公園由渭濱區政府、石油鋼管公司及譚家村社區共同建設,園內共栽植雪松、檜柏、大葉女貞等各類苗木30余萬株,成為附近居民休閑健身的理想之地。
楊鵬輝對記者說,企業做綠化的積極性高,一方面是為了給本企業的職工創造一個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另一方面也是樹立企業的形象。“當年石油鋼管公司就是因為廠區周圍的綠化做得好,給印度客商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一定程度上促成了5.5億美元訂單的簽訂。”
寶雞市林業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幾年來共組織83個企事業單位,采取以資代勞、職工或聘請專業隊造林、委托基地所在村組實施“三種形式”,推進義務植樹基地化,帶動社會力量參與造林綠化,建成了九龍山、馮家塬、怡馨園等14個企地共建生態公園。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92%,新建義務植樹基地83個,年均社會義務植樹800多萬株。
作為我國西部工業重鎮,寶雞市工業企業數量眾多,許多是央企和部屬企業。楊鵬輝介紹,這些企業發展不忘地方,如寶雞橋梁廠出資改善周圍生產生活環境,對附近的常羊山進行綠化美化;寶雞石油鋼管公司投資200多萬元,將公司背後的九龍山建成了九龍山公園;長嶺電子科技公司投資180多萬元,在企業東側建起了長嶺怡馨園……這些公園綠地成了附近居民休閑健身的理想之地。
優美的環境,對企業經營活動也是一種激勵,也成為當地招商引資的一張名片。“正因為有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寶雞吸引了德國西門子、法國威望迪等世界500強和吉利汽車等國內著名企業來投資興業。”陳天倉說。
龍頭企業紮根了,也帶動了配套企業的大批進入。截至目前,寶雞市配套企業已達540多戶,市域配套率也由5年前的10%增長到35%,成為寶雞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引擎。
寶雞市工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全國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情況下,2015年,該市九大產業集群完成工業總產值突破170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的65%。今年上半年,寶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3.2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增速分別高於全國、陜西省1.9和1.4個百分點,位居關中五市第一。
寶雞市經過十年“創森”,城鄉處處見樹見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攝影/章軻
寶雞文化長廊下的綠化帶。攝影/章軻
寶雞市金臺區北坡勝利村,遊客們騎著雙人、多人自行車在寬闊的水泥路上觀光遊覽。攝影/章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