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行為何逆勢拉升人民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59

20130615_cnd001

在歐元、日元競相貶值求生存的當下,已經漲了半年多的人民幣昨天又再次大幅提升中間價,央行到底在想什麽呢?

首先當然是為了人民幣國際化。其次,可以體現大國風範。最後,這還不是為了歡迎奧巴馬嘛。

昨天,中國央行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設定為1美元對人民幣6.1377元,較上一交易日大漲225點,升幅達0.37%,為2010年6月份以來的最大漲幅。

自今年年中以來,人民幣是唯一一個對美元升值的主要貨幣。下半年,人民幣升值1.4%,而相比之下歐元和日元分別貶值了9.3%和12%。10月31日,美元/人民幣跌至6.1978,創八個月新低。

受各自央行不斷擴大寬松刺激影響,歐元和日元上周分別創下兩年和七年新低。歐洲和日本央行在表示將推動貨幣貶值的同時,都沒有設定具體的匯率目標。

彭博援引ING Groep公司亞洲研究主管Tim Condon的評論稱:“隨著日元的下跌,中國希望在一片疲軟的環境中為全球提供一些穩定因素,而不單單是為了讓人民幣走強。”

無論中國是否致力於打造強勢人民幣,匯率走高至少可以幫助人民幣在國際化的過程中與歐元和美元競爭。

渣打銀行策略師Eddie Cheung表示:“升值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環,在我看來,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的最首要目標。央行試圖通過設定中間價來傳遞這一信號。”

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數據,今年9月人民幣占全球貨幣轉移的份額已經升至歷史新高1.72%,成為全球第七大常用貨幣。

而且,鑒於習近平即將和奧巴馬在APEC會議上見面,人民幣升值還有助於打消美國關於中國操縱人民幣貶值以贏得不公平競爭優勢的指責,營造一個良好的對話氛圍。

Alliance Bernstein公司策略師Anthony Chan表示:“人民幣走強有助於減輕國外,尤其是美國對於中國操縱匯率的指責。同時,這也是中國經濟在區域影響力和領導力的體現。”

上個月,美國財政部發布報告稱,中國的匯率改革並不徹底,應該讓市場在人民幣定價中扮演更加重要的地位。

此外,人民幣升值同樣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中國政府並沒有因為貨幣升值而感到難受。

上個月,巴克萊和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分析師警告稱,人民幣連續六個月升值將威脅到中國的出口競爭力。

不過,最新的數據有力地駁斥了這一觀點。上周末發布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出口保持增長,推動貿易盈余擴大至454億美元,僅比8月份498.5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略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721

央行為何逆勢拉升人民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59

20130615_cnd001

在歐元、日元競相貶值求生存的當下,已經漲了半年多的人民幣昨天又再次大幅提升中間價,央行到底在想什麽呢?

首先當然是為了人民幣國際化。其次,可以體現大國風範。最後,這還不是為了歡迎奧巴馬嘛。

昨天,中國央行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設定為1美元對人民幣6.1377元,較上一交易日大漲225點,升幅達0.37%,為2010年6月份以來的最大漲幅。

自今年年中以來,人民幣是唯一一個對美元升值的主要貨幣。下半年,人民幣升值1.4%,而相比之下歐元和日元分別貶值了9.3%和12%。10月31日,美元/人民幣跌至6.1078,創八個月新低。

受各自央行不斷擴大寬松刺激影響,歐元和日元上周分別創下兩年和七年新低。歐洲和日本央行在表示將推動貨幣貶值的同時,都沒有設定具體的匯率目標。

彭博援引ING Groep公司亞洲研究主管Tim Condon的評論稱:“隨著日元的下跌,中國希望在一片疲軟的環境中為全球提供一些穩定因素,而不單單是為了讓人民幣走強。”

無論中國是否致力於打造強勢人民幣,匯率走高至少可以幫助人民幣在國際化的過程中與歐元和美元競爭。

渣打銀行策略師Eddie Cheung表示:“升值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環,在我看來,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的最首要目標。央行試圖通過設定中間價來傳遞這一信號。”

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數據,今年9月人民幣占全球貨幣轉移的份額已經升至歷史新高1.72%,成為全球第七大常用貨幣。

而且,鑒於習近平即將和奧巴馬在APEC會議上見面,人民幣升值還有助於打消美國關於中國操縱人民幣貶值以贏得不公平競爭優勢的指責,營造一個良好的對話氛圍。

Alliance Bernstein公司策略師Anthony Chan表示:“人民幣走強有助於減輕國外,尤其是美國對於中國操縱匯率的指責。同時,這也是中國經濟在區域影響力和領導力的體現。”

上個月,美國財政部發布報告稱,中國的匯率改革並不徹底,應該讓市場在人民幣定價中扮演更加重要的地位。

此外,人民幣升值同樣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中國政府並沒有因為貨幣升值而感到難受。

上個月,巴克萊和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分析師警告稱,人民幣連續六個月升值將威脅到中國的出口競爭力。

不過,最新的數據有力地駁斥了這一觀點。上周末發布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出口保持增長,推動貿易盈余擴大至454億美元,僅比8月份498.5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略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94

香港銀行攬儲備戰滬港通 人民幣存款利率翻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84

距滬港通試點正式開通不足一周,離岸人民幣需求繼續猛增。為應對滬港通帶來的巨大需求,多家香港當地銀行以高息攬儲,六個月內人民幣存款利率翻了兩倍多。

因滬港通涉及跨境資金調配和港幣兌換人民幣,香港銀行紛紛推出存款優惠。恒生銀行推出年利率高達6.38厘的一周人民幣存款優惠,起存金額為人民幣2萬元。匯豐提供的一周人民幣存款年利率為6.5厘。中信銀行國際、匯豐銀行、大新銀行都推出1個月的定存優惠,年利率分別高達4.5厘、4厘和3.8厘。據彭博統計,離岸人民幣三個月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由今年5月9日的1.6%升至3.99%。

據中新社報道,永隆銀行存款部主管龔誌明表示,香港銀行業早已為滬港通準備人民幣資金,從10月起人民幣存款利率開始上調,平均升幅有70至80個基點,增幅較大。

龔誌明昨日接受彭博采訪時解釋,大家都在期待下周滬港通啟動,這就是香港銀行開始上調人民幣存款利率的原因。他說:“人民幣存款業務是每家銀行都試圖開拓的,因為有很大的開發空間。”

前日中國證監會公布,本月17日將開通滬港通試點。該項目允許每日跨境交易總額高達人民幣235億元(約合38億美元)。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本月7日曾表示,未來可能有七八萬億美元流入A股。渣打銀行預計,滬港通開通後,香港每日的離岸人民幣需求可能高達20億元。

除了滬港通因素,龔誌明認為,人民幣存款更有吸引力還因為,市場憧憬放寬香港每人每日兩萬元人民幣兌換上限,而且人民幣近來重拾升值步伐。

彭博統計發現,今年下半年至今,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1.3%,人民幣成為表現最佳的亞洲交易活躍貨幣。

另外,渣打銀行本月10日報告提到,中國財政部下周將在港發售人民幣120億元債券,這將加劇人民幣供應短缺。

人民幣,美元,滬港通,香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12

香港金管局:11月17日起取消人民幣兌換限額 促進“滬港通”交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87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今天表示,香港自11月7日起取消居民每日每人兌換兩萬元人民幣限額的規定。

陳德霖表示,“滬港通”開通後,香港對人民幣的需求將增加。這一措施將更加便利香港居民參與滬港通及其它人民幣交易。

陳德霖稱每日向中國大陸匯款8萬元上限的規則不變。

目前香港居民每日的個人兌換人民幣上限為2萬元,每日向內地銀行賬戶匯款的上限則為8萬元。

金管局取消限額的日期與“滬港通“開通的日期是同一天。備受關註的A股與港股互聯互通的“滬港通”,最終確定在11月17日開通。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11月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大梅沙中國創新論壇上指出,滬港通開通將帶來“世界最大規模資產的一次重新平衡”。長期來看,可能會引導七、八萬億美元的資金從中國銀行體系流入A股市場,使得A股市場的體量在未來五到十年獲得巨大增長。

市場已經預見到香港金管局即將放棄人民幣兌換限額規定。“滬港通”下周啟動後,最初每日交通互通額度為235億元。

東亞銀行外匯策略師Kenix Lai告訴彭博新聞社:“此舉與中國政府擴大人民幣全球使用的目標一致。”

“香港和上海股市互聯,同樣將增加人民幣在香港的使用。”

人民幣兌換限額規則,被認為阻礙了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發展,是香港與新加坡和倫敦等其他金融中心競爭的劣勢。

在過去十一個月中,中國政府在倫敦、首爾、法蘭克福、巴黎、盧森堡和多哈等國際金融中心設立了人民幣結算銀行,並大幅擴充了香港之外的RQFII額度。

今年是香港銀行業啟動人民幣離岸存款業務的第十個年頭。香港金管局數據顯示,4月份在港人民幣存款達到創紀錄的9599億元,擁有全球最多的離岸人民幣存款。

據德意誌銀行估算,到今年年底全球離岸人民幣存款余額將達到2.5萬億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14

香港拔頭籌 臺灣澳門爭相謀求取消人民幣兌換限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55

yuan-pouring-out-of-china1

本周四,據澳門媒體Macau Business報道,澳門金管局表示將與中國央行討論取消人民幣每日兌換限額的事宜。

目前澳門居民每天可兌換人民幣2萬元。截至9月底,澳門銀行業人民幣存款已達1187億元。

另據報道,臺灣地區“央行”總裁彭淮南今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正努力與中國人民銀行洽談中,臺灣與香港同步取消人民幣兌換限額的“機率很高”。

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總裁陳德霖昨日(12日)宣布,自11月17日起取消本港居民每日最多兌換兩萬元人民幣的限制,以便利港人參與滬港通和進行各種人民幣金融交易。但維持港人每日向中國大陸匯款8萬元上限的規則不變。

金管局取消限額的日期與“滬港通“開通的日期是同一天。備受關註的A股與港股互聯互通的“滬港通”,最終確定在11月17日開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65

人民日報:習近平是改革的新設計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57

人民日報客戶端今日刊文指出,規劃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航程,讓改革走出僵局與困境,需要一個新的設計師。習近平已經站在了這個位置上。

文章提到,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當年面對的改革阻力非常複雜。“改革路不平”,成為那個時代人們共同的喟嘆。今日之中國,似乎又到了一個“改革路不平”的十字路口。

例如,如何縮小貧富差距、如何擺脫粗放型經濟、如何擺正政府和市場關系,這些都是大難題。這些難題背後,隱藏著攔路虎:不合理的權力與市場關系,孽生的龐大的利益集團。如何調整既有利益格局,形成惠及普通老百姓的新利益分配機制,這是個超難任務。

習近平很清楚:“中國改革經過三十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上述文章還提到,在一系列改革規劃中,最不一般的當屬依法治國,習近平正在將改革未來系於法治。新加坡學者鄭永年對這種“深遠”有獨到分析,他指出,習近平“不是完全在考慮自己,他考慮的並不是兩個任期的事情”,“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考慮後面30年的事情”。

以下是文章全文:

“在新一輪全球增長面前,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11月9日,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又一次向外界表明了自己對改革的重視。

22年前,在《擺脫貧困》一書中他同樣直白地表達了自己堅定的改革意誌:“鄧小平同誌說,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

心向往之,必力推之。兩年前的十八大上,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全面深化改革成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主軸,他正在把多年前的感悟與決心一點點付諸實踐。

“走一條好路”,“走一條新路”,“幹出新的事業”,規劃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航程,讓改革走出僵局與困境,需要一個新的設計師。習近平已經站在了這個位置上。他的勇氣、擔當、實幹苦幹的精神,讓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頂層設計師”的形象日益清晰。

改革路不平,看看習近平

2012年12月8日,十八大換屆後不足一個月,習近平第一次出京,即奔赴深圳蓮花山,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並在銅像後種下了一棵願望樹。

值得回味的一個細節是,陪同習近平訪問蓮花山的除了當地官員,還有四位老同誌,這四位老同誌恰是當年陪同鄧小平南巡的廣東官員。

那棵願望樹,代表了習近平的決心和信念:堅定不移改革開放,而且要有新開拓。

對習近平的這次視察,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這樣評析:“經過30年的發展,時下中國需要一個新的改革開放。”

30多年前,鄧小平和其他老一輩革命家挺身而出,吶喊“不改革就死路一條”,撥正了中國這艘大船前進的航向。

1992年的南巡,在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看來,又是鄧小平“眼見改革努力處於停滯”,“全力維護改革計劃”的一次“偉大的公開亮相”。這次南巡,“幾乎產生了神話般的意義,他的講話成了中國後來經濟政治政策的藍本”。

這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當年面對的改革阻力非常複雜。“改革路不平”,成為那個時代人們共同的喟嘆。今日之中國,似乎又到了一個“改革路不平”的十字路口。改革開放“摸著石頭過河”走過30多年,現在面對“亂石險灘”,如何開創新局面?

“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如何縮小貧富差距、如何擺脫粗放型經濟、如何擺正政府和市場關系,這些都是大難題。

這些難題背後,隱藏著攔路虎:不合理的權力與市場關系,孽生的龐大的利益集團。如何調整既有利益格局,形成惠及普通老百姓的新利益分配機制,這是個超難任務。

對這一切,習近平很清楚:“中國改革經過三十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對這一切,習近平也很明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不斷把改革推向前進。

“中國已經醒來,而習近平正肩負著全面喚醒這頭獅子的歷史使命。”新階段的中國改革的確仍會有“路不平”的地方,但看看習近平,中國人的信心與幹勁再一次被喚醒。

習近平在規劃未來30年

一個設計師是否優秀,不僅在於其作品能否當下收獲贊譽,更在於能否經受住時間考驗。而要迎接這種考驗,必然要在設計之初就見微知著,把控大局,經略未來。

力主全面深化改革要有頂層設計的“一把手”習近平對此有著怎樣的認識?

200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書——《之江新語》,作者:習近平。

在這本書里,習近平把“一把手”視為黨政集體的“班長”,而把方向、抓大事、謀全局,是“一把手”的根本職責,“不斷提高領導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在掌舵中國、繪制改革藍圖的兩年時間里,他繼續強調:要從全局看問題,“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

在他眼中,中國面臨著多條道路,有封閉僵化的老路,有改旗易幟的邪路,這些路要麽不實行改革開放,要麽否定社會主義方向,都是死路。

“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更張”,他的改革藍圖排除了各種幹擾。

澳大利亞的一家媒體註意到,在他的改革藍圖中,“初期的重點主要放在那些更具體的承諾上:放松計劃生育政策;廢止勞教制度以及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但這只是改革舞臺的幕布而已。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明確指出,這“不是推進一個領域改革,也不是推進幾個領域改革,而是推進所有領域改革”。習近平強調,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加強對各項改革關聯性的研判,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方面的體制改革有機結合。

而在這一系列改革規劃中,最不一般的當屬依法治國,習近平正在將改革未來系於法治。

他一再強調,要“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即便是眼下大刀闊斧的反腐風暴,最終也將納入法治軌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依法治國寫入三中全會改革決定,又成為四中全會主題,無疑是謀及深遠。新加坡學者鄭永年對這種“深遠”有獨到分析,他指出,習近平“不是完全在考慮自己,他考慮的並不是兩個任期的事情”,“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考慮後面30年的事情”。

正是出於對有經略未來眼光的改革設計者的尊重,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9月11日刊文將習近平稱作“一位有遠見的領導人”,“是一個認真的改革者”。

“親上火線主導改革”

一個設計師如果拋出藍圖後就不管不顧,不參與作品的完成,即使他再胸有成竹,人們對其作品的認同度和信心也會大打折扣。

改革者同樣如此。具體到今天的中國,困難更為艱巨複雜,對新階段改革設計師的實幹、擔當、負責有著更高的要求。

但習近平做到了。對於他“親上火線主導改革的負責姿態”,新加坡《聯合早報》分析稱,這些都在說明最高層的決心和擔當,超出預料。

憑著這種實幹和擔當,在掌舵中國的開局兩年中,“習式新常態”正逐步形成。

這兩年是“拍蠅打虎年”。自從習近平明確“老虎蒼蠅一起打”理念後,周永康、徐才厚應聲落馬,反腐呈現常態化、無死角、無盲區特征,反腐這一習氏執政的起手式出手不凡。

這兩年還是“禁令年”。中央各種關於禁止修建樓堂館所、清退用房的新規定,多達30余條,幾乎每月一條。這絕非“小修小補”,人們能從中體會出“事無巨細”背後的強勢與魄力:從細節小事上管嚴管實,誰都別有僥幸心,別幻想變革只是一陣風。

這兩年同樣是“變革年”:從重拳反腐打擊利益集團,到簡政放權下放600多項審批權,從財稅改革問世到戶籍改革破冰,再到四中全會部署依法治國方略,軍隊現代化改革提速、軍隊審計部門升格等等,兩年來一些涉及深層次利益調整、多年未有進展的改革強勢推進。

這兩年,也是彰顯習式風格的“大國外交年”。從設定東海防空識別區、常態化巡視釣魚島、對美啟動新型大國外交、出訪亞非拉,再到對周邊國家施展點穴式外交,歡迎周邊國家“搭中國便車”,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已躍然紙上。

在“涉”改革險灘時,習近平的身影常常出現在最前面。他既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還兼任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以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的組長職務,在多個層面驅動改革引擎。

這兩年里,習近平的身影還出現在北師大、焦裕祿紀念館、慶豐包子鋪等地。不少群眾已經習慣在網絡甚至當面稱呼他“習大大”,其中包含的民意分量顯然是沈甸甸的。

“反腐,他上樹信仰,中立坐標,下劃紅線;改革,他親自掛帥,加強頂層設計,中國夢引領新常態”。對這兩年習近平治國理政、主導改革的成績單,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如是總結,“習式風格”已經形成,他是中國大國道路的新設計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68

普京重申“去美元” 10月人民幣盧布交易激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42

BN-FO046_rusyua_M_20141114083730

《華爾街日報》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五重申,他希望加強俄中關系,避免在雙邊貿易中使用美元。中國央行的數據顯示,企業已經開始避開美元。

在俄羅斯國家通訊社的采訪中,普京表示,石油巨頭Rosneft正與一家中國大企業合作使用人民幣作為石油支付的主要手段。

“我們正在擺脫主宰所有商業石油市場的美元。”普京說。

俄羅斯企業正加速轉向直接用人民幣和盧布來交易和結算他們與亞洲的進出口商品。據中國外匯交易系統網站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和盧布的直接交易額從9月的3.07億美元激增到了10月的12億美元,這一數據在今年7月時還僅為5200萬美元。

“隨著兩國在雙邊交易中傾向於使用自己的貨幣而非美元,交易規模正在大幅上升。”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的貨幣策略師 Evgeny Gavrilenkov表示。

莫斯科交易所在10月16日當天創下了15億元人民幣(約合2.45億美元)人民幣對盧布的交易額。

“莫斯科交易所與中國大型銀行合作推進兩國貨幣在中國企業結算中的使用。”莫斯科交易所的一位發言人表示。

盧布和人民幣交易由莫斯科交易所在2010年就推出了,但一直沒能引起俄羅斯企業的很大興趣,直到今年10月突然風生水起,因此前美國和歐洲對俄羅斯加大制裁。

為了進一步強化合作,莫斯科交易所與中國銀行於10月簽署了一份協議,目前正與中國政府協商在中俄市場推出新的投資者服務。

“對俄制裁無疑會鼓勵俄羅斯與其他國家加強聯系,尤其是中國。”管理著一只人民幣債券基金的Stratton Street Capital LLP基金經理Andy Seaman表示。“中國貨幣有望在2015年底成為世界上交易最活躍的第三大貨幣,中俄更強的貿易聯系只會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不過,盡管近期人民幣與盧布直接交易規模大增,但這一規模仍然僅占總體市場規模的一小部分。

相比之下,今年6月啟動的英鎊與人民幣直接交易,在今年10月已達20億美元。從俄羅斯來看,整個莫斯科交易所的日均貨幣交易額高達230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06

李嘉誠的人民幣REITs

http://www.eeo.com.cn/2011/0430/200288.shtml

鄔瓊

4月29日,李嘉誠旗下匯賢房地產信託於港交所掛牌交易,成為香港首隻人民幣交易的股票。

這是李嘉誠盤算內地上市無望後作出的選擇。此前,李嘉誠曾計劃房地產業務在A股上市,但因外資A股上市久久未能批覆,而不能如願。2010年,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在香港被確定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後力推港交所人民幣計價股票港交所上市,李嘉誠重新調整旗下內地房地產業務的上市計劃,並最終使匯賢房托成為首隻港交所上市的人民幣計價股票。

此次,李嘉誠主要資產為位於北京長安街的東方廣場,形式為房地產信託基金,即REITs,其股東回報主要來自於東方廣場中的東方新天地商場、寫字樓的租金收益及東方君悅酒店和酒店式公寓的收益。

套現

早在1999年東方廣場開始營業之際,其面臨的實際問題便是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並未擁有東方廣場的全部權益。

因屬於外資公司,長江實業與內地合作夥伴合資共同經營東方廣場。

匯賢房托招股說明書顯示,1991年,李嘉誠與其內地合作夥伴成立北京東方廣場公司,其中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佔有60%股權,而李嘉誠內地合作夥伴擁有東方廣場公司40%股權。

按雙方當時協議,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以資金入股,其內地合作夥伴則以土地入股,其中包括辦理相關土地證件及土地使用年限的手續費用。東方廣場的土地性質是商業綜合性用地,使用權限為50年。

2007年,李嘉誠曾對外界表示,希望和記黃埔及長江實業內地地產業務能夠在A股上市。其中東方廣場作為李嘉誠旗下最為成熟的物業之一,被列為重要的上市資產。有消息稱,當時李嘉誠甚至希望單獨以東方廣場在內地發行REITs。

2008年,李嘉誠開始一系列資本操作。

李嘉誠通過其於1993年在香港成立的匯賢控股以及於1994年於境外成立的Hui Xian Cayman接收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持有的北京東方廣場公司60%的股權。而後,再通過匯賢控股向北京東方廣場公司注入資金2.7億美元,買下東方廣場公司境內合作夥伴在土地使用期限內的租金收益權。

至此,匯賢控股擁有北京東方廣場未來38年的全部租金收益權限。

為使匯賢房托上市,李嘉誠再次將其從內地合作夥伴手中購回的租金收益權用以房地產信託基金的形式上市。匯賢房托用於上市的股權中機構投資者及公眾投資者各佔20%。

截至匯賢房托公開發售結束,匯賢房托以每股5.24元人民幣的定價募集資金104.8億元。這意味著,李嘉誠以2.7億美元的代價,換取了104.8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冷清的認購

作為首隻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匯賢房托的招股並非理想。

此前,香港市場普遍認為匯賢房托將受到市場歡迎,原因是香港市場人民幣目前充裕,截至今年3月,香港市場持有人民幣超過4000億元,此外,目前人民幣正處於升值通道,人民幣計價的股票產品將有利於香港市場的人民幣增值。

但此次匯賢房托自公開招股以來,雖然受到機構投資者的熱捧,但未受到香港普通投資者的肯定,僅獲得2.5倍的超額認購,公眾投資者的實際認購金額僅為20.5億元。李嘉誠此前於香港是上市的REITs產品曾獲得超過300倍的認購。與匯賢房托幾乎同時上市的唐宮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則獲得了超過600倍的超額認購。

此外,匯賢房托將IPO定價區間定位於5.24元到5.58元,但其公開招股定價最終選擇的底價5.24元。

關於此次匯賢房托普通投資者認購冷清的原因,市場認為,一方面當前香港人民幣流動性尚不充裕,香港投資者擔憂市場的流動性,屆時手中的股票無法及時兌換成人民幣;另一方面則在於,作為依靠房地產資產租金收益的房地產信託產品,匯賢房托僅剩下37年的租金收益期。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則對媒體表示,「我覺得根本不應出現萬人空巷的情況。」

事實上,作為房地產信託基金,匯賢房托旗下的東方廣場雖然擁有北京市最高的租金,但其此次發行房地產信託給出的收益卻並不高。

按匯賢招股說明書,匯賢房托的收益率估計將達到4.26%,高於香港各銀行提供的0.5%的人民幣存款利率,但低於香港房地產信託基金平均5.5%的收益率,更低於2005年於香港上市的內地房地產信託基金越秀房托7%的收益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如果計入人民幣增值因素,匯賢房托的最終收益率可能接近10%。

但有行業人士認為,香港普通居民如果將人民幣存入內地銀行的利率亦3.25%,加上人民幣增值因素,其收益率亦接近匯賢房托的收益率。同時,出於對香港人民幣流動性的擔憂,投資者會擔心屆時股票是否能夠及時套現;此外,出於對人民幣和港幣兌換層面的考慮,券商在經營匯賢房托產品時,要向投資者收取2%的年息,而香港普通股票的年息為1%。

以上種種緣由導致,首隻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匯賢房托在保證投資者收益層面並無明顯優勢。

但事實上,匯賢房托僅僅是開始。就李嘉誠旗下的內地房地產而言,僅商業地產部分除去東方廣場外,其亦在上海擁有多項優質物業。市場並不能排除日後匯賢房托有收購這些物業的可能。

事實上,李嘉誠何時利用匯賢房托的平台收購相關物業取決於物業本身是否具有更多的升值潛力,一般認為,未有租金收益達到穩定期的物業,且無法通過物業升值獲取其他融資渠道時,李嘉誠方才會考慮將物業以房地產信託基金的形式上市。

李嘉誠的人民幣REITs

鄔瓊

517

2011-05-02

鄔瓊

4月29日,李嘉誠旗下匯賢房地產信託於港交所掛牌交易,成為香港首隻人民幣交易的股票。

這是李嘉誠盤算內地上市無望後作出的選擇。此前,李嘉誠曾計劃房地產業務在A股上市,但因外資A股上市久久未能批覆,而不能如願。2010年,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在香港被確定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後力推港交所人民幣計價股票港交所上市,李嘉誠重新調整旗下內地房地產業務的上市計劃,並最終使匯賢房托成為首隻港交所上市的人民幣計價股票。

此次,李嘉誠主要資產為位於北京長安街的東方廣場,形式為房地產信託基金,即REITs,其股東回報主要來自於東方廣場中的東方新天地商場、寫字樓的租金收益及東方君悅酒店和酒店式公寓的收益。

套現

早在1999年東方廣場開始營業之際,其面臨的實際問題便是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並未擁有東方廣場的全部權益。

因屬於外資公司,長江實業與內地合作夥伴合資共同經營東方廣場。

匯賢房托招股說明書顯示,1991年,李嘉誠與其內地合作夥伴成立北京東方廣場公司,其中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佔有60%股權,而李嘉誠內地合作夥伴擁有東方廣場公司40%股權。

按雙方當時協議,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以資金入股,其內地合作夥伴則以土地入股,其中包括辦理相關土地證件及土地使用年限的手續費用。東方廣場的土地性質是商業綜合性用地,使用權限為50年。

2007年,李嘉誠曾對外界表示,希望和記黃埔及長江實業內地地產業務能夠在A股上市。其中東方廣場作為李嘉誠旗下最為成熟的物業之一,被列為重要的上市資產。有消息稱,當時李嘉誠甚至希望單獨以東方廣場在內地發行REITs。

2008年,李嘉誠開始一系列資本操作。

李嘉誠通過其於1993年在香港成立的匯賢控股以及於1994年於境外成立的Hui Xian Cayman接收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持有的北京東方廣場公司60%的股權。而後,再通過匯賢控股向北京東方廣場公司注入資金2.7億美元,買下東方廣場公司境內合作夥伴在土地使用期限內的租金收益權。

至此,匯賢控股擁有北京東方廣場未來38年的全部租金收益權限。

為使匯賢房托上市,李嘉誠再次將其從內地合作夥伴手中購回的租金收益權用以房地產信託基金的形式上市。匯賢房托用於上市的股權中機構投資者及公眾投資者各佔20%。

截至匯賢房托公開發售結束,匯賢房托以每股5.24元人民幣的定價募集資金104.8億元。這意味著,李嘉誠以2.7億美元的代價,換取了104.8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冷清的認購

作為首隻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匯賢房托的招股並非理想。

此前,香港市場普遍認為匯賢房托將受到市場歡迎,原因是香港市場人民幣目前充裕,截至今年3月,香港市場持有人民幣超過4000億元,此外,目前人民幣正處於升值通道,人民幣計價的股票產品將有利於香港市場的人民幣增值。

但此次匯賢房托自公開招股以來,雖然受到機構投資者的熱捧,但未受到香港普通投資者的肯定,僅獲得2.5倍的超額認購,公眾投資者的實際認購金額僅為20.5億元。李嘉誠此前於香港是上市的REITs產品曾獲得超過300倍的認購。與匯賢房托幾乎同時上市的唐宮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則獲得了超過600倍的超額認購。

此外,匯賢房托將IPO定價區間定位於5.24元到5.58元,但其公開招股定價最終選擇的底價5.24元。

關於此次匯賢房托普通投資者認購冷清的原因,市場認為,一方面當前香港人民幣流動性尚不充裕,香港投資者擔憂市場的流動性,屆時手中的股票無法及時兌換成人民幣;另一方面則在於,作為依靠房地產資產租金收益的房地產信託產品,匯賢房托僅剩下37年的租金收益期。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則對媒體表示,「我覺得根本不應出現萬人空巷的情況。」

事實上,作為房地產信託基金,匯賢房托旗下的東方廣場雖然擁有北京市最高的租金,但其此次發行房地產信託給出的收益卻並不高。

按匯賢招股說明書,匯賢房托的收益率估計將達到4.26%,高於香港各銀行提供的0.5%的人民幣存款利率,但低於香港房地產信託基金平均5.5%的收益率,更低於2005年於香港上市的內地房地產信託基金越秀房托7%的收益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如果計入人民幣增值因素,匯賢房托的最終收益率可能接近10%。

但有行業人士認為,香港普通居民如果將人民幣存入內地銀行的利率亦3.25%,加上人民幣增值因素,其收益率亦接近匯賢房托的收益率。同時,出於對香港人民幣流動性的擔憂,投資者會擔心屆時股票是否能夠及時套現;此外,出於對人民幣和港幣兌換層面的考慮,券商在經營匯賢房托產品時,要向投資者收取2%的年息,而香港普通股票的年息為1%。

以上種種緣由導致,首隻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匯賢房托在保證投資者收益層面並無明顯優勢。

但事實上,匯賢房托僅僅是開始。就李嘉誠旗下的內地房地產而言,僅商業地產部分除去東方廣場外,其亦在上海擁有多項優質物業。市場並不能排除日後匯賢房托有收購這些物業的可能。

事實上,李嘉誠何時利用匯賢房托的平台收購相關物業取決於物業本身是否具有更多的升值潛力,一般認為,未有租金收益達到穩定期的物業,且無法通過物業升值獲取其他融資渠道時,李嘉誠方才會考慮將物業以房地產信託基金的形式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28

RQDII正式出臺 投資境外人民幣計價產品不設額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86

醞釀已久的RQDII機制終於正式推出。央行日前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這意味著,境內的合格機構投資者可采用人民幣的形式投資境外的人民幣資本市場,中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通知規定,人民幣合格投資者可以自有人民幣資金或募集境內機構和個人人民幣資金,投資於境外金融市場的人民幣計價產品(銀行自有資金境外運用除外)。

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此舉意在拓寬境內人民幣資金雙向流動渠道,便利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活動。

RQDII即RMB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境內人民幣將可以RQDII的形式投資境外人民幣計價資本市場,且與QDII額度的審批制不同,RQDII將以實際募集規模為準。

據了解,RQDII所涉及的金融機構仍將延續目前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下的四類機構(基金系、券商系、銀行系、保險系),RQDII與QDII的區別主要體現在,RQDII可以自有人民幣資金或募集境內機構和個人人民幣資金,投資於境外以人民幣計價的產品。

具體的業務操作方面,《通知》要求,人民幣合格投資者開展境外投資,應當憑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對合格投資者境外投資資格的許可文件,在具有相應托管業務資格的境內托管銀行處開立境內人民幣托管賬戶。境內托管銀行可為人民幣合格投資者每只產品分別開立境內人民幣托管賬戶。境內托管銀行應當在境外托管人處為人民幣合格投資者相關產品開立境外人民幣托管賬戶。

《通知》要求,人民幣合格投資者境外投資資金匯出規模應以實際募資規模為準,並不得超過其向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報送的產品最大發行規模。

同時,根據《通知》規定,人民幣合格投資者在開展境外投資業務之前,應先向相關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報告。人民幣合格投資者的準入資格、產品設立和發行、投資活動等應當遵守監督管理機構的相關規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23

悉尼有望成離岸人民幣中心 澳進口商可節省7%的交易成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90

澳大利亞進口商有望迎來“意外之財”,因市場預期習近平主席本周訪澳期間,悉尼有望成為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

據匯豐銀行,如果澳元直接兌換人民幣,而不是先兌換成美元再兌換成人民幣的話,可為澳洲公司節省至多7%的交易費用。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預計,如果人民幣交易中心伴隨著自貿區協議而達成,到2020年,中國對澳投資可能會增長7倍至3000億美元。

西太平洋銀行貨幣和商品策略部主管Robert Rennie在電話中告訴彭博社:

我們預計,澳元-人民幣交易將會大幅上升,並且資本流動的增加將進一步深化本已密切的貿易關系。

2013年,中國央行授權西太平洋銀行和澳新銀行為人民幣和澳元直接交易的做市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中國為澳最大貿易夥伴,2013年,澳大利亞2560億美元的進口中,20%來自中國,澳對中國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35%。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上周中國央行及加拿大總理辦公室先後發布聲明稱,加拿大將建立北美首個人民幣離岸中心,將確定多倫多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今年早些時候,盧森堡、法蘭克福、倫敦先後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新加坡則已展開了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爭奪。據國際支付供應商Swift的數據,過去一年歐洲與中國大陸和香港的人民幣交易規模翻了一倍。

據彭博社,人民幣去年超越歐元成為僅次於美元的、最廣泛使用的貿易融資貨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