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連續傳出了錘子科技巨額虧損、公司要被收購等一系列消息, 同時錘子科技的新款手機T3也是遲遲沒有消息,今日錘子科技CEO羅永浩明確在微博上表態稱:“ 量產已開工,在深圳,”並且稱發布會多半在上海開。
羅永浩表示網上說的基本都是謠言。錘子T3已經量產開工了,就在深圳,而他本人也在深圳,準備妥當之後就會回北京,做發布會演講,而且“準備了很多很多牛x要吹給你們聽”。
至於發布會,為安全起見預定了兩個城市,最後多半會在上海,徹底確定之後就會立即公布。此前羅永浩也曾在微博上透露稱北京不會是發布會首選地。老羅還表示:“知道你們著急,但無論你們多著急,都請相信,我比你們還著急。”
此前羅永浩在微博上跟網友互動時表示,今年的發布會多半不在北京。隨後,有網友根據這句話推測錘子新旗艦的發布地點還未確定,所以發布時間應該也還早著,可能要等12月份。對此,羅永浩回應稱,“怎麽可能那麽晚?誰好意思那麽晚?”。也就是說,在12月份之前應該能看到Smartisan T3。
此外,唯一得到官方確認的是T3的續航將有很大提升,部分原因在於Smartisan OS,並且“明年的產品更有電池方面的終極解決方案”。
根據之前的消息,錘子T3將具備兩個版本,T3和T3 L,L顧名思義應該就是加長版。有網友稱,一個820版本的小屏,一個821版本的大屏,不過發布日期延期到了10月中左右。更早的消息稱錘子T3采用5.2英寸JDI顯示屏,驍龍820處理器,3G/4G內存,正面圓形指紋識別方案,沒有雙攝,有快充,而如有大屏版存在,相比價格將進一步上漲。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最近錘子科技因剛剛被曝光半年內資產縮水5億元而遭到業界非議。
中國證監會日前披露了成都尼畢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ap4Fun)的招股書,因Tap4Fun旗下全資子公司抱團創投曾參與投資錘子科技,因此錘子科技的財務數據被同時披露。
根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錘子科技2015年全年虧損4.62億元,2016年上半年虧損1.92億元(2016年半年報財務尚未審計)。同時,錘子科技的資產總額也由2015年年底的8.25億元縮水至2016年6月30日的2.96億元。
萬科物業已完成分拆,擬單獨上市
1. 羅永浩辟謠:T3在深圳已開工量產 等著來聽相聲吧
據微創WEC評測消息,之前一直傳言錘子科技被收購,財政困難,錘子T3要達到最低的量產標準(至少10萬),還需要不少現金,這也是為什麽外界一度傳言老羅將股權質押,從阿里獲得救命錢的原因。
昨天淩晨羅永浩發布微博辟謠:1.別擔心,基本上都是謠傳。2.安全起見,發布會預定了兩個城市,最後多半是在上海,徹底確定後會馬上公布。3.量產已開工,在深圳,我也在深圳,安排妥當了我就回北京做 Keynote……準備了很多很多牛x要吹給你們聽。知道你們著急,但無論你們多著急,都請相信,我比你們還著急。4.大量的.
@豆芽:發布會臨近的感覺
@周凱萌:快開吧!T1等換T3等不及了!
2. 央視再揭百度競價排名模式:涉黃廣告充斥貼吧,屏蔽需花錢
據央視消息,百度貼吧存在商業推廣,一些色情場所的廣告竟也出現在商業推廣中。目前百度貼吧中大量出現的“商業推廣”貼,是百度一種新型廣告模式。目前由廣告公司代理,廣告內容由百度官方審核。
@雲海聽楓:抓住百度不放了,百度公關要加把力了。
@通通87:百度公關部和水軍又要加班了。。。
3. 關於三星的兩條消息
國行三星Note 7爆炸事件有了第三例
據Techweb消息,有網友爆料稱,他的一部三星Note 7也爆炸了,這次是國行Note 7的第三炸,該產品是在蘇寧商城購買的。根據爆料消息了解,通過圖片來看與之前爆炸案例類似,同樣也是屏幕上出現巨大的燒焦黑斑,並向整個屏幕擴展,大部分都燒焦變黃。
三星已在美召回半數問題Note7 九成左右用戶換新機
據新浪財經消息,韓國三星電子集團日前表示,在美國市場,三星已召回約50萬部存在電池隱患的蓋樂世Note7,並將於28日重新啟動這款手機在韓本土市場的銷售工作。據韓聯社報道,三星電子美國分公司已宣布,Note7在美國市場的召回計劃已完成一半。
@你好今天是:哈哈,之前打牌那個段子出了個新版
小米:我出5
魅族:我出6
蘋果:我出7
華為:我出9
三星:炸
小米:要不起
蘋果:要不起
華為:要不起
樂視:餵!幺幺零!有人賭錢
警車:vivo~vivo~vivo~vivo.....
4. 谷歌無人汽車發生嚴重車禍,17次事故全不是它的責任
據DoNews消息,美國當地時間23日,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在山景城與一輛商務貨車撞在一起,前者車身側面大面積凹陷,車禍並沒有造成人員受傷。目擊者表示,這次事故並非無人駕駛汽車造成,卡車司機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據公開資料顯示,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以來,共發生過17次事故,這些事故都不是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系統的責任,是其他車輛司機或者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內的司機導致的小碰撞。
@飛火流星乄:這說明無人駕駛比有人駕駛安全好麽
@四兩撥千斤86:有問題才正常,測試本來就是暴露問題的!
5. 紮克伯格聯手霍金 耗資1億美元探測外星訊號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社交網站Facebook創辦人紮克伯格、俄羅斯企業家米爾納及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正式展開耗費1億美元的“突破聆聽”計劃,利用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探測來自“比鄰星b”的訊號。“突破聆聽”今年1月由米爾納及霍金牽頭成立,旨在探測約100萬顆接近地球的星體是否有智能生物存在。“突破聆聽”將會利用澳大利亞帕克思天文臺的兩臺先進天文望遠鏡,探測低功率無線電傳輸訊號。
@盧俊傑cheer_up:這一億美元明顯打水漂的,也就只有有理想有情懷的土豪會投資了。
@壞蛋小咖:中國人只會炒地皮,搞房地產,沒有科技和信仰,和發達國際還差得遠。
6. 萬科已完成物業業務拆分 關聯交易比例降低
據新浪財經消息,針對萬科物業分拆上市計劃,萬科集團副總裁、萬科物業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朱保全今日接受新浪財經采訪時表示,萬科物業與萬科集團已經完成了業務分拆,目前萬科集團與萬科物業是控股關系,而兩者關聯交易的比例也在迅速降低。
@安啦阿花:對企業來說拆分是好的,對客戶來說,物業地產推諉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九天扶搖:會不會是像蠶與蟬的關系?
7. 傳熊貓TV完成A輪融資6.5億 樂視領投估值達24億
據DoNews消息,近日,有消息爆料稱熊貓TV完成了6.5億元的A輪融資,估值為24億元。據悉,熊貓TV本輪融資由樂視領投,金額約3.6億,投資後樂視將持有熊貓TV約15%股份,但王思聰仍為公司最大股東。
據悉,此次投資熊貓TV的其實是樂視控股旗下子公司——樂視雲,樂視方面也對媒體透露確實參與了此次投資,但持股比例不願透露。去年,王思聰的普思投資參與了樂視體育的融資,此次樂視回投熊貓TV可謂更進一步增加了兩家的關系。
@90後熊貓超人:看好校長!
8. 閑魚被指賣名煙 煙草局:網上買煙百害無一利
據北京晨報報道,李先生稱,他在二手交易平臺閑魚網上購買了一條“硬中華”香煙,而且價格要比零售店便宜很多。但是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網上銷售的香煙以及電子煙大多沒有購買憑證,無法驗證真假。根據《煙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網上禁止銷售煙草。客服表示已經知情會進行處理。
@姜凱凱:我也看到過,一條硬中華煙只需200元,相比香煙專賣店要便宜數百元。
9. 揭個人信息黑產鏈條:含50多種交易大項 可私人定制
據新華網消息,今年5月,山東菏澤公安成功破獲一起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大案。一份中間商的“價格表”共包括50多種個人信息交易大項,全部明碼標價,中間商們將其稱為“全套”。其中連計劃生育、航班信息、企業征信等略顯冷門信息也能提供。
@面紅耳赤的良好青年:FBI
@胖子0641:恐怖
10. 雅虎日本公司欲調整員工工作方式 探討一周三休
據新浪科技消息,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的IT巨頭雅虎日本公司正在研究以約5800名全體員工為對象采用一周休息三天的制度,調整員工的工作方式。社長宮阪學已向員工等傳遞了該方針,雅虎日本方面力爭數年內實現這一舉措。
@啞巴的-怒吼:點贊!
@hlmiao:別人家的公司
在比較感興趣的VR內容中,科幻大片最受VR用戶的喜愛,美女視頻增長較大;
虛擬現實將是繼互聯網、智能手機之後,改變未來的下一項技術,經過了2016年上半年的行業發展,中國的VR用戶也在迅速增長。
為了深度的追蹤和研究中國VR用戶行為的變化,暴風魔鏡、國家廣告研究院、知萌咨詢機構在2016年3月份發布首份《中國VR用戶行為研究報告》後,進一步深度洞察和盤點了2016年上半年中國VR用戶的動態,並正式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中國VR用戶行為研究報告》。
本報告有如下主要的結論和發現:
1.經過上半年的調查,中國VR用戶規模增長較快,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VR潛在用戶已達4.5億,淺度用戶為2700萬,重度用戶已經達到237萬,預計中國VR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2.VR用戶群體從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城市逐漸向全國範圍擴散,中西部地區對VR需求開始顯現;
3.目前重度VR用戶仍是80後、90後人群為主,年齡集中在26-30歲之間的85後人群;
4.VR重度用戶使用VR設備的時間在不斷延長,平均每天使用時長由2015年的34分鐘增長到37分鐘;
5.在比較感興趣的VR內容中,科幻大片最受VR用戶的喜愛,美女視頻增長較大;
6.VR重度用戶對VR交互的需求較大,其中手勢識別的功能最靠前,並且VR重度用戶最看好手勢識別功能技術,需求較為迫切;
7.重度VR用戶的痛點集中在觀看清晰度、佩戴舒適度、交互自然流暢度,VR硬件依然需要不斷改善用戶體驗;
8.重度用戶和淺度用戶對VR直播內容中綜藝節目較高;
9.在VR購物中,用戶對360度觀看產品的應用最受歡迎;
10.在VR遊戲中,槍戰射擊類場景體驗遊戲更受歡迎。
如下是報告的全文,轉載引用請註明來自暴風魔鏡、國家廣告研究院、知萌咨詢機構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國VR用戶行為研究報告》。
14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由學者發起的研究顯示,剛剛卸任的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因英國脫歐一事,被評為二戰以來英國倒數第三差的首相。
日前,利茲大學向全英國82名研究1945年以後英國歷史及政治的學者發起了這項研究,他們對二戰結束以後的13位英國首相進行評價。
其中9成學者認為,公投脫歐問題是卡梅倫最大的失敗。其中一名學者更形容卡梅倫的失敗,僅次於1782年的時任首相諾斯爵士失去對美國的統治權。
6月27日,卡梅倫發表辭職聲明
研究顯示,在戰後13名英國首相中,卡梅倫僅僅優於1963年至1964年時任保守黨首相亞力克·道格拉斯·霍姆,以及1955年至1957年時任保守黨首相安東尼·埃登。
學者們還對排名後五位的首相在社會、經濟、外交和英國在世界扮演的角色、政黨、民主等方面的影響進行評價,不幸的是,卡梅倫是唯一一位在各方面都得到負面評價的首相。
另外,這份榜單中,1945年至1951年執政的工黨首相克萊門特·阿特利被評為最佳首相,緊隨其後的是1979年至1990年掌權的保守黨首相撒切爾夫人,排名第3的是1997年至2007年的工黨首相托尼·布萊爾。
10月20日消息,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蘋果調查發現,亞馬遜上居然售賣蘋果專用的充電器和線纜的山寨貨。並且公然賣假的不止亞馬遜上的第三方賣家,它們的自營商城假貨也泛濫成災。
基本所有的電子產品原廠只配一套數據線或充電器,蘋果也不例外,這造就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在國外,亞馬遜是個用戶廣泛的配件售賣渠道,第三方賣家和亞馬遜自營都在這個平臺上售賣蘋果配件,很多標註說自己是原裝貨。
但是在過去的九個月中,蘋果負責打擊假貨的部門在亞馬遜自營商城上購買了100套標明為原裝正品的iPhone配件,檢測結果顯示,這些產品中幾乎90%都是假貨。隨後,亞馬遜供出了這些配件的供貨商Mobile Star。
現在,這些產品已經下架,蘋果正在起訴造假的公司Mobile Star。蘋果表示,Mobile Star不但非法竊用了它們的商標,其生產的所謂原裝正品配件也無法通過安全測試,因此很容易在使用中產生危險。
蘋果認為,這些假貨質量不達標,而且其內部材料質量差,有的甚至省去了關鍵的零部件,此外它們在絕緣上做的也不夠。消費者用了這種產品很容易出危險,因為它們很有可能因為過熱引發火災,嚴重者可能還會造成用戶觸電。
同時,蘋果表示,亞馬遜的自營商城淪陷後,第三方賣家更是混亂。
蘋果認為這些假貨給自己的聲譽造成了巨大損害,用戶會將這些產品的問題歸咎到蘋果的品質上,如果發生了危險蘋果還可能會被告上法庭。現在,蘋果正在向法院申請全面禁售Mobile Star的山寨產品,並對現有山寨產品進行全面銷毀。
北京時間10月21日9:52,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75大關。值得註意的是,此前早間人民幣中間價亦大幅下調247個基點,報6.7558,刷新逾六年新低,降幅0.37%,為8月29日以來最大調降幅度。盡管開盤後回歸6.74區間,但此後人民幣再度下行。
在更為市場化的匯率機制下,人民幣雙向波動必然更為劇烈,中國央行的幹預將不斷趨弱,放手於市場。那麽此次人民幣下行的的幕後“真兇”究竟是誰?
主流觀點認為,昨日晚間的歐洲央行議息會議維持月度購債規模800億歐元不變, 行長德拉吉否認了坊間對於逐步收緊QE的傳聞,且不排除在2017年3月末QE到期後進一步延長QE,這導致歐元暴跌,美元被動升值,而這也使得人民幣積累了一定的貶值壓力。
截至昨日(10月20日)北京時間21:22,歐元兌美元刷新四個月低點至1.0942;美元指數則是暴漲至98.15,再度沖破98大關,盤整後再度重拾上行動能。同時,今晨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失守6.75關口,再創1月7日來新低;昨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夜盤收報6.7457元。
民生證券研究院海外研究負責人張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真兇”其實有三個——隔夜全球動蕩,歐元、日元、加元齊跌,其實這三者都給人民幣施加了貶值壓力。
“德拉吉聲稱本次會議並未討論是否延期QE,12月會議會討論,目前市場預期12月大概率延期QE,歐元大幅走跌;日本央行行長今晨表態‘不認為日本購債規模應當放緩’,日元走跌;加元20日公布了維持利率不變的決議,同時下調經濟增速,加元承壓。”
張瑜稱,由於歐元日元加元(分別占比57.6%、13.6%,9.1%)是美元指數籃子中的主要幣種,三幣齊跌推升美元指數走高,通過中間價定價公式傳導到人民幣端,人民幣中間價貶值。
眼下,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為“上一日收盤價+CFETS一籃子貨幣變動”,而美元在CFETS一籃子貨幣中的占比約為26%(13大貨幣中排名第一),因此歐、日、加的貶值所造成的美元被動升值無疑使得人民幣承壓。
至於未來人民幣會走向何方,美元的上行動能重啟可能仍是主要壓力點。有分析稱,美元昨日重拾了上行動力,首先是昨日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以希拉里的勝利而告終,也意味著特朗普當選的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有利於美聯儲加息預期的上升;此外,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表示,如經濟保持在現有軌道,美聯儲可能會於今年稍晚加息,日內公布的美國經濟資料基本上都有強勁表現,共同為美元的上漲提供了刺激。主流觀點認為,12月加息可能板上釘釘。
總結當前的匯率邏輯,張瑜表示,人民幣正從單一對美匯率的盯住體系逐步轉換到“弱化單一對美匯率+強調一籃子匯率”的新體系。總而言之,未來人民幣中間價將迎來更透明的、機制化的、市場化的寬幅波動,而一籃子匯率的重要性將會提升。未來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模式——CFETS平+中間價貶;CFETS小升+中間價小貶;CFETS升+中間價平;CFETS貶+中間價超貶。
今年三個季度每個季度的經濟增速都是6.7%,這是否巧合?
10月21日,在國新辦舉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程建林回應稱,從實際的數字來看好像是巧合,但是從結構、名義資產來看,其實不是,更重要的是它的內涵發生了變化,這是偶然當中的必然。
程建林說,從構成總量的結構來看,其實三大產業是有升有降的,由於一二三產業的特點不同,第一產業增速逐季加快,第二產業存在波動,第三產業比較平穩,從產業來看,二產的速度減慢了,但是一產的速度在提高,三產穩中略升,從產業來看,總量的結構是有波動、有變化的。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的速度回落了,但是消費的增長加快了,外貿的降幅收窄了。
此外,程建林稱,從不變價來看,經濟增長速度沒有變化,都是6.7%。但如果從現價來看,三季度的名義增長速度是7.1%、7.2%和7.8%,都是有變化的,主要是由於GDP的平減價格變化引起的。
程建林說,“去年的平減指數是負的,要看經濟規模,名義的還沒有實際的高,今年的平減指數價格由負轉正,我們去年比較擔心通貨緊縮,今年從價格的變化趨勢來看,包括平減指數變化來看,今年通貨緊縮的壓力有所緩解。從不變價和現價來看也是不一樣的,不變價是不變的,但如果用現價來看,名義增長是有變化的。”
針對三個季度都是6.7%是否巧合的言論,程建林認為,從實際的數字來看好像是巧合,但從結構、名義資產來看其實不是。同樣的增長速度,更重要的是內涵發生了變化。這是偶然當中的必然。“這必然是改革、是創新。”
程建林說,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在轉變,中國經濟真正的源泉在於數據後面發生的結構升級和動能轉換,這是現在經濟增長真正的源泉。從需求結構來看,前三季度內需的增長貢獻率超過了100%,其中消費貢獻了71%,投資貢獻了36.8%。內外需結構在繼續調整,但是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在繼續加大。
針對近期房價的過快上漲,是否會擠壓其它消費,程建林表示,應該是會(影響)的,因為買一套房子要上百萬、幾十萬。如果攢錢買房子,那麽別的東西就買不了了。但是買了房子以後還要裝修,裝修又會帶動其它消費。而且購房還可以貸款,等於是用長期積累去買房子。如果計劃得好,也不一定為了買房子別的就不消費了,有了合理的規劃,還是可以消費的。
本文從美國知名風險投資人和擔任近十年國外大型品牌基金VC的角度,為你分析到底要不要做VC?怎麽才能做好VC?
本文由騰訊創業(微信ID:qqchuangye)授權i黑馬網發布。
近期一篇《為什麽我不做VC了?》的文章引起了創投圈的熱議。
人民幣基金的“崛起”帶來VC行業爆發式的增長,關於VC能力和未來發展方向問題也多了更多的探討。想做好VC到底是social能力重要還是判斷力更重要?到底什麽樣的人才適合做VC?
今天騰訊創業分享的這篇文章將從美國知名風險投資人和擔任近十年國外大型品牌基金VC的角度,為你分析到底要不要做VC?怎麽才能做好VC?
做不做VC最近成了創投圈一個謎一樣的話題,不聊兩句仿佛不好意思再寫創投圈公眾號了。
其實VC呢,就是一個“工作”。說得高大上一點,是一份“事業”;不高大上一點,是一個養家糊口的方式。畢竟,人總得找點事做嘛。用真格基金“人在塔在”說的一句話來形容就很貼切:“吶,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餓不餓,煮碗面給你吃吧。”
所以,投資經理這份工作可以讓那些金融行業的天之驕子們用“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這樣的理由來寬慰那些熬夜審著郵箱里一堆商業計劃書的自己、到處飛在機場頭疼欲裂的自己、被合夥人否掉力推項目的自己。
還有,做著一份競爭激烈、很可能多年拿不到carry的工作,但始終不放棄兢兢業業聊每一個項目的自己,期待稍稍平複一下內心的小焦慮。
其實,這就是一份工作而已。
不論它好,或者不好,它就像大部分職業會面臨的問題一樣,會遇到瓶頸期,會有各種各樣的難堪和困境,也會在初入職場時遭遇不知該如何面對創業者的困境,有時即使準備了一堆問題卻仍無處下手,發現自己沒有項目專業時的無比慚愧。
做VC會有陳悅天老師說的“刀口舔血”的感受,但更多的,還是通過看到自己喜歡項目逐漸長大,自己推薦的公司獲得合夥人首肯,通過投資的力量讓行業效率得到提升而獲得無比巨大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想到這里,看看文章底部孤單的閱讀數,我大概明天會寫一個《為什麽我不做媒體了》?
下面,來盤點下幾篇文章的核心觀點:
在曲凱的文章中給出了以下幾個觀點:
1、投資的目的就是投獨角獸,找鯨魚
如今互聯網發展迅猛,互聯網因素和潛在獨角獸越來越少,年輕VC從業者卻越來越多。整個市場處於交替期,供大於求。
2、VC行業拼的就是人脈和信息
但是新入行的年輕人一清二白,信息嚴重不對稱。在這個行業不僅很難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也很難積累優質的人脈。
僅僅第二條就已經讓年輕的VC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更何況現在整體行業的情況很不明朗。就是這個引起整個投資圈熱議的話題,創新工場文化內容領域投資負責人陳悅天也為大家分享了幾點自己對於要不要幹VC的2點看法。
1、優秀的VC要具備戰略規劃能力和跨界資源對接能力
陳悅天從事VC的四五年是中國VC行業變化最快的幾年,尤其是到2014年之後VC們越來越焦慮。新的投資熱點一個又一個,知名FA創業開新FA公司,大量資金和人才湧入,工具化網站和服務層出不窮,但就是因為整個市場做不出業績,人員的流動還是很大。
因此,在陳悅天看來如果想要繼續做VC就必須具備優秀的戰略規劃能力和跨界資源對接能力;真正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做好這個行業的信息提供者。
2、在國內,技術壁壘和基礎設施十分關鍵
在陳悅天看來,如今創投圈的整體環境確實很糟。如果沒有超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更新,沒有超大規模的用戶習慣和場景遷移,是不會出現平臺級的機會讓你抓住所謂的“鯨魚”的。其實這也正如昨天騰訊創業整理的文章一樣,技術壁壘和基礎設施十分關鍵。
那在國外,關於VC又有什麽看法?對於剛入行的年輕VC又有哪些啟發?一起來看美國知名風險投資人馬克·舒斯特和擔任國外大型品牌基金近十年的VC怎麽說。
VC的角色是“首席心理學家”和“陪練夥伴”
馬克·舒斯特(Mark Suster)是美國知名風險投資人,在1999年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並在2005年將這家總部設在倫敦的公司出售給一家法國上市公司。同年他在帕洛阿爾托創辦了第二家公司,後來出售給Salesforce.com,他自己也成為Salesforce.com的產品管理副總裁。2007年,舒斯特作為普通合夥人進入GRP Partners,開始了他的風險投資家生涯 。
關於VC,這位資深風險投資人有著以下2點獨特的看法。
一、VC首先得是個出色的“首席心理學家”
在多數人看來,VC角色的作用主要集中於對市場、趨勢、技術動態等方面的幫助,但在馬克·舒斯特看來,VC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夠識別人才並且可以說服最優秀的人加入到自己的團隊中來。這也就是馬克·舒斯特經常說的,VC的角色首先是個出色的“首席心理學家”。
我們可以幫助創始團隊處理棘手的戰略問題或棘手的談判,但這些大多是戰術性的。而VC能提供的最大幫助其實是“因材施教”,能夠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合夥人是一個優秀VC必備的素質。
比如,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就非常具備優秀VC的潛質,他和雪莉·桑德伯格之間的小故事就是很好的證明。
雪莉·桑德伯格,從商學院畢業後,進入麥肯錫公司擔任管理顧問。2001年加入Google公司,從2001年11月至2008年3月期間,擔任其全球在線銷售和運營部門的副總裁,負責Google的廣告及出版產品的網上銷售,也負責產品與圖書搜索的銷售業務。
就在紮克伯格正在尋找COO的時候,在2007年年底Dan Rosensweig舉辦的聖誕派對上遇到了桑德伯格,他認為桑德伯格“完美契合”了自己要找的COO這個角色。於是在2008年1月舉行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他們花了更多的時間來討論。2008年3月桑德伯格離開Google後Facebook宣布聘請她擔任首席運營官,並且紮克伯格知道桑德伯格非常擅長運營。事實證明,進到公司後桑德伯格很快就開始試圖找出如何使Facebook盈利,到2010年,Facebook開始盈利。
二、VC的角色更多是“陪練夥伴”
除了“因材施教”,VC的角色更多是“陪練夥伴”。之所以這樣定位是因為在很多情況下,VC一直都處於旁觀者的位置,除了幫助創始人度過困難期,解決遇到的麻煩沖突,VC更可以給公司決策者更多的意見參考。“幾個關鍵人物會直接決定公司的生死,無論這個公司的規模大小”,這是馬克·舒斯特一直在說的VC最核心的作用, 所以作為VC應該盡其所能的去觀察和摸索市場趨勢和行業動態。
談到做VC的真諦,馬克·舒斯特認為真諦就是VC所投資的公司,他們的存在是VC工作的價值。其實做VC就是一門看人的學問,沒有什麽了不起。要說真正寶貴的,其實是和你相關領域的投資團隊。
VC要成為一名教練員,而不是球員
這位在國外大型品牌基金擔任近十年的VC告訴我們,做VC是要成為一名教練員,而不是球員,做VC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角色。
目前有很多前任CEO開始投身到VC領域,但是依舊在用CEO的慣性思維去做VC領域的事情,雖然不會遭到太多的指責。但一個好的VC應該要有教練員的通觀全局的能力,而不是球員的執行能力。
在VC這個領域,最刺激冒險的不是績效而是下一輪的融資,這種情況應該會很多。而且做VC需要處理很多與合作夥伴的關系,在這個高度混合的環境里你需要說服他們一起來做投資工作。而且除了要與合作夥伴共同應對困難,這還是一個很寂寞的工作。如果年輕人真的很喜歡團隊工作的話,那麽VC不是很適合你。
做VC有很多艱難的事情需要處理,但這一領域最迷人的地方除了高薪就是可以和很多優秀的人合作,並且一個VC可以看著項目由想法到落地再到發展壯大的整個過程。
在我看來,世界上最糟糕的是做VC,但最自豪的是也是做VC。
在國內,圍城外的VC想進去,圍城里的VC想出去。
各位親們,浮誇演技派第四期來啦!
歡迎在Wifi情況下觀看
或者直接用親流量觀看
這些年二級狗那些熟悉的套路:
超出市場預期但符合我們預期
這是一個好問題,但我們覺得更重要的是(此處省略兩百字)
倉位沒跟上市場表現,那一定是市場不理性
重倉股票最近表現差,一定是有些壞人在做空
想買還沒買的票升了那麽多,一定是有些壞人在瞎炒
總之跟他方向不一樣的,肯定都是壞人,壞人,壞人
到了業績期,踩中一顆雷,管理層太不誠實了
踩中第二顆雷,管理層一定藏了利潤
踩中第三顆雷,管理層一定是在充數!!!
反正天大的票,天大的事,最後都是一句話:這不是市場環境變了麽。。。
最後你們想再重溫的前三季演技派作品如下:
桑心的記錄了自己每個月的胖速,七月份我多瘦啊!!!
在第一財經最新拿到的特朗普白宮過渡團隊的最新名單中,41人有6名為女性,其余全為白人男性。
這些人要麽是和特朗普一樣沒有任何在政府工作經驗的“圈外人”,要麽是已經離開政府很長時間現在有意返回政府的半個圈外人。
一直以來,華盛頓的共和黨建制派一直都不願在提供競選顧問和支持上給予特朗普幫助,導致和希拉里團隊擁有一個民主黨全明星陣營為她競選拉票相比,特朗普的競選總是同樣的那幾個人以及他的家人圍繞在身邊。
所以,在特朗普成功當選後,他的白宮過渡團隊成員中大部分也都是那些在競選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功臣們”。對於那些對自己不離不棄的人,特朗普一直承諾會“論功行賞”。除了這些特朗普的圈內人外,特朗普的兒子、女兒和女婿也都認為可能會在內閣中獲得顧問的職位。
包括《政客》在內的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稱,由於特朗普在競選中發表的多項對女性不敬的言論,和奧巴馬政府在很多內閣要職都任命女性相比,特朗普在尋找女性擔任要職方面可能會有困難。
新舊總統交接要耗時數月
美國總統歷史專家斯迪爾(Max Stier)指出,大選之後的新舊總統交接是一項“地球上和歷史上最複雜的交接工程”。因為在新一屆政府接過政府所有大門鑰匙的同時,也意味著接下了400萬政府、平民和軍方工作人員以及4萬億政府預算的重任。拿特朗普的話說,這可是個“大數”。正因為如此,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競選團隊從8月份就開始組建專門的過渡團隊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
根據總統過渡服務中心公布的數據,在新一屆的內閣中,大概有4000個職位由總統親自提名任命,每一個部門都需要一位部長,每一個政府機構也都需要一名行政官。在這4000個總統提名的職位中,有四分之一需要得到參議院的表決通過。通常,涉及白宮的工作職位應該在感恩節(11月底)前公布,而其他重要的內閣職位通常在感恩節和聖誕節之間公布,這樣可以為新政府成員在1月21日正式接手工作前留有足夠的時間獲得參議院的批準。
特朗普的內閣將會有誰?
財政部長:特朗普曾在競選中提及想讓他的競選陣營財政主管曼努臣(Steve Mnuchin)擔任美國財政部長,曼努臣曾在高盛集團任職17年時間,目前還是一家私人投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
此前,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曾被廣泛猜測可能擔任特朗普的財政部長,因為戴蒙的幕僚長曾向美國媒體稱,雖然特朗普沒有同戴蒙有過正式談話,但特朗普的多位高層顧問都曾告訴戴蒙,他“會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財政部長”。但是,政治分析人士認為,戴蒙作為民主黨人一直對奧巴馬非常支持,並曾在大選期間表示過對希拉里的支持。美國媒體披露說,他曾在摩根大通的一次會議上說:“我希望下一屆的總統,她能夠是一位接地氣的總統。”
白宮幕僚長:作為白宮大內主管的白宮幕僚長也被認為是白宮內閣最重要的職位,一直追隨特朗普競選的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是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里巴斯一起被認為是目前最熱門的兩位人選。此前,克里斯蒂就被認為是司法部長的合適人選,但因“大橋門”事件而讓輿論廣泛認為他已經不適合擔任相關職位。
司法部長:在克里斯蒂被排除後,一直為特朗普競選扯破喉嚨到處助選的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被認為是目前最合適的人選。此外,一直頗受特朗普青睞的佛羅里達州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也被認為是一個可能的人選。
國防部長:一直被批不懂任何軍事知識的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常常抨擊美國的傳統盟友,並質疑過北約的價值,還提出要改變美國對俄羅斯政策的言論,讓多位頂級國家安全專家質疑他的總統候選人資格。在國家安全方面,阿拉斯加共和黨參議員賽森(Jeff Sessions) 始終是特朗普的資深顧問,也被視為國防部長的熱門人選。此外,美國國防情報局(Defence Intelligence Agency)前局長弗林(Michael Flynn)也被看作是另一位熱門人選。但是如果他要獲得國防部長的提名則需要得到國會的批準,因為根據美國法律,退休的軍方人員需要等待7年的時間才能重新申請國防部的文官職位(國防部長屬於文官職位)。
國務卿:作為特朗普競選的四駕馬車(副總統彭斯、克里斯蒂、朱利安尼和金里奇)中的重要一駕,前眾議員議長金里奇被認為是下一屆美國國務卿的熱門人選,而參議員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括克(Bob Corker)和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伯頓(John Bolton)也被認為是可能人選。
內政部長:最新的消息是,特朗普的兒子小特朗普曾表示他有意擔任內政部長,而包括74歲的石油大亨和阿拉斯加州前州長佩林都被認為是當前的熱門人選。
商務部長:特朗普曾表示,他將從商界尋找商務部長的人選。而特朗普的經濟顧問、億萬富翁投資人羅斯(Wilbur Ross)被認為是熱門人選,鋼鐵制造商紐柯公司(Nucor)前首席執行官、特朗普資深顧問之一迪米科(Dan DiMicco)也被認為是可能人選。
農業部長:特朗普有一個多達70人的農業顧問委員會,因此可能擔任農業部長的名單也很長。其中最受爭議的應該是德州現任農業部長米勒(Sid Miller),他此前曾在自己的推特中對希拉里爆過粗口,而米勒後來說是自己幕僚所為並為此道歉。其他可能的人選還包括堪薩斯州州長布朗貝克(Sam Brownback)和內布拉斯加州州長海內曼(Dave Heineman)等。
國土安全部部長:紐約市長朱利安尼被認為是一個熱門人選,威斯康星州警署保守警長以及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為特朗普慷慨陳詞的克拉克(David Clark)也被認為是可能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