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捱沽 專家睇好前景
1 :
GS(14)@2017-07-01 09:30:57【本報訊】科技股腳軟,專家估未見頂。美國納指周二挫1.6%,港上市科技股再走軟,龍頭騰訊(700)挫1.8%,拖累恒指收市跌156點或0.6%,報25683點,連跌兩日。分析估人工智能及大數據趨勢持續下,科技股仍未是時候套現獲利。
騰訊 舜宇 IGG股價挫
H指收報10408點,跌89點或0.9%;細價股連續兩日爆股災,創業板指數昨一度跌約2%,收市報283點,跌0.8%。全日主板成交額770億元,沽空佔9.57%,連續四個交易日沽空率不足一成。騰訊連同股價下挫1.12%的友邦(1299),昨齊齊拖低恒指下跌超過70點,匯控(005)微升0.4%,亦無力撐大市。除騰訊外,其他科技股亦表現欠佳,以裂口式下跌開市的比亞迪電子(285)股價曾大瀉逾兩成,最終收市插10.5%、舜宇光學(2382)挫4.8%、高偉電子(1415)股價下滑3.1%,手遊股IGG(799)則下跌2.5%。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趨勢未完,科技股現時獲利屬過早,他更透露將繼續持有騰訊,倘未來調整至270元至275元更有可能加注,其他科技股如金山(3888)、中軟(354)及新意網(8008)亦可冷敲。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9/20072388
馮凱盈:環保燈具前景光明
1 :
GS(14)@2017-07-01 10:39:37【明報專訊】問:我公司專營LED照明燈飾,想了解一下業界對市場前景樂觀嗎?
答:你的提問正來得及時。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春燈展)於2017年4月舉行,香港貿發局研究部以問卷形式即場訪問了234名買家及139名參展商,藉此瞭解業界人士對市場前景以及來年燈飾市場產品趨勢的看法。
受訪買家和參展商對2017年燈飾市場前景普遍持樂觀態度,他們的觀點與2016年10月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秋燈展)舉辦時大致相同,有40%的受訪買家和62%的受訪參展商預期,2017年銷售額將會增加,僅有4%的受訪買家和8%的受訪參展商持相反意見。
問:市場對哪些國家及地區較具信心?
答:根據上述問卷調查,受訪的燈飾業者認為,2017年海外市場增長前景穩健,所有市場的得分都在中立水平的3分以上(評分由1至5分)。中國內地超越北美洲及西歐,成為2017年最具增長潛力的外地市場,獲得3.65分。
業界對新興市場信心增
業界對新興市場的信心也有所增長,與上一屆燈飾展相比,所有非傳統市場均獲較高評分,例如東盟國家獲得3.44分,拉丁美洲獲得3.37分,中東獲得3.36分,東歐獲得3.33分,印度獲得3.29分。北美洲和西歐仍然是傳統市場中前景最佳的市場,分別獲得3.6分和3.57分。
問:產品方面,LED照明未來需求如何?
答:過去一年,LED及環保照明在燈飾市場大受歡迎,不過預期今年銷售增幅或將放緩。僅有18%的受訪者認為,LED及環保照明是2017年增長潛力最大的產品類別,而2016年10月秋燈展上持這一意見的受訪者比例則高達40%。LED照明熱潮之後,預計燈飾配件及零件類別將成為今年增長潛力最大的產品類別,約38%的受訪者認為2017年這類產品的銷售額增幅最大,上一屆展覽會僅有6%的受訪者持這一意見。
LED照明需求料放緩
LED產品價格下降,兼具節能及壽命較長等優點,用來替代現有燈飾十分合適,這有助推動LED產品銷路。近半受訪者(48%)認為,未來兩年,在這股更換燈具的需求中,室內家居照明將成為最大受益類別,其次是室內辦公室及商業照明(42%)。預期戶外照明(招牌及廣告燈具除外)(25%)以及室內工業照明(23%)等其他照明類別亦將在一定程度上受益。
部分市場禁售白熾燈泡
近年來,消費者環保意識日益提高,澳洲、歐盟、美國、中國及其他一些市場已全面禁止出售大部分白熾燈泡。大部分受訪者(96%)認為,消費者將轉而尋覓其他環保照明產品。80%的受訪者認為此舉有助帶動LED產品銷售,其餘受訪者(16%)則認為將刺激集成電子緊湊型熒光燈(慳電燈)的銷情。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貿發局經貿研究網站:
www.hktdc.com/Research
香港貿發局大中華區研究團隊經濟師
[馮凱盈 貿發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31&issue=20170630
印度基金受捧 消費基建看俏 經濟前景穩健 估值吸引
1 :
GS(14)@2017-07-06 22:52:02【明報專訊】歐美經濟正逐步復蘇,帶動新興市場股市亦見反彈,而近年新興市場中,中國及印度較受追捧,不過,印度總理莫迪去年底宣布為遏止腐敗、減少「黑錢」累積而推行「廢鈔令」,令市場擔心對經濟有負面影響,幸好結果並沒有想像般差,故印度股市近3個月大幅反彈,今年以來印度基金平均回報達8%以上,最好表現的印度基金甚至達35%,現時最大不明朗因素主要是莫迪的經濟措施能否持續,市場對印度經濟前景偏向樂觀。
奕豐研究部剛發表報告指出,儘管「廢鈔令」料短期內阻礙印度經濟增長,但由於宏觀經濟數據穩健,股市估值偏低,以及政府推行改革,對印度市場的前景保持樂觀。目前印度股市交易價格低於合理值,同時政府推出的重大改革有望推動銀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及非銀行金融公司(NBFCs)等的發展。該行預期2018至2019年印度企業盈利看俏,認為現時印度SENSEX指數相對合理水平偏低。
多項改革措施 企業盈利增長具支持
事實上,印度總理莫迪上場後一直致力改革前任弊政,同時注重基礎設施項目及提高公民房屋供應,銀行及交通、房地產及水泥公司的盈利增長有望獲得支持,更有助促進就業增長。奕豐預計於未來幾季將會影響印度市場的重大主題和事件,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及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莫迪為支持經濟增長而推行的改革措施,而該市場將面臨的負面因素包括油價會否反彈、聯儲局加息步伐及境外機構投資者外流情况等。其對印度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這是因為其經濟前景仍然穩健(未來幾年的增長率可能高於7%)及估值在新興市場中實屬吸引。
現時市場預計莫迪在2019年的全國大選中,連任總理的機會也會增加。莫迪在2014年當選印度總理後,印度企業的盈利轉弱,經濟增長只有7%,但若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該國企業的盈利增長依舊相對較高。總理莫迪推動的改革,已在聯邦與地方見到成效,經濟環境也有改善,當然企業盈利仍有改善空間。
安本資產發表報告指出,如Ultratech Cement與Asian Paints等股份,因為受到印度廢鈔行動的影響不如預期的大,近期出現了反彈;其他如Kotak Mahindra Bank與HDFC Bank等金融企業,也因廢鈔行動提高了存款規模,利率有所下降而受惠。企業的管理階層認為廢鈔的影響不大,顯示先前將90%流通在外貨幣回收的決定,對公司營運所造成的傷害比市場預計為低。
通脹跌 貨幣寬鬆空間大
事實上,消費類股今年來的表現不俗,且又以能夠對消費行為快速做出改變的企業,表現最為突出,例如投資組合中油漆公司KansaiNerolac表現理想,因在廢鈔後,它及時給予客戶更高的信用額度,所以在出貨的數量上出現強勁復蘇。不過,企業目前擔心如何迎戰7月實施商品服務稅,此稅是莫迪改革計劃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因為這不僅可簡化企業稅制,並可提高政府稅收。此外,政府對提高農村經濟與基礎建設的承諾,將對水泥企業受惠。
此外,相對黃金和房地產等實物資產,印度投資者亦對金融資產產生興趣,其原因在於實物資產板塊不明朗。儘管印度最近決定推行「廢鈔令」,但其經濟仍蓄勢待發,為取得大幅增長奠定基礎。
除「廢鈔令」之外,通脹下跌及國家處於赤字狀態等因素有望在未來幾季支持貨幣寬鬆政策。同時,外國投資可能會繼續支持國內經濟增長,有助穩定印度市場。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78&issue=20170705
合約教師慘變人球:望唔到前景
1 :
GS(14)@2017-07-06 23:40:23【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宣佈增加中小學教師比例,料可增加2,350名常額教師,但全港現時合約教師達4,000多人,即新措施極其量只能吸納當中五至六成。近年不少合約教師慘變「人球」,合約教師張往過去6年轉了3間學校,慨嘆在新措施下仍然「望唔到穩定嘅前景」。張往現為中學歷史、通識科合約教師,曾於官立、直資及津貼中學任教,「第一年喺官校做半職教師加教學助理,之後去咗直資做教學助理,第二年要教十幾班,工作等同助理教師,之後三年就去咗一間津校,係合約教師」。他指作為合約教師「連條path(晉升階梯)係點都見唔到」,每年均需思考去留,「其他老師知道你下年走人,又可能會唔尊重你」,「好多都讀緊教育文憑,走又唔得、留喺度又未必有發展,好兩難」。
「懷疑係咪浪費青春」
教協理事陳曦彤現為直資中學合約教師,過往4年分別是兩所津貼中學的通識科合約教師。他對轉為常額無期望,「望唔到將來,甚至有懷疑自己喺呢一行係咪浪費緊青春」。他促政府長遠增撥更多資源,才可穩定教學團隊,提升教學質素。官小合約教師的張老師指新措施「完全幫唔到」。他所屬官校現有約十名合約教師,大部份任教5年或以上,惟校方多年未有常額位,亦要每年換血,「因為每年『跳point』(按薪酬表增薪),學校可能請唔起,就裁咗你換班低薪嘅入嚟」。沙田崇真中學校長張文偉則指,一般學校4、5月着手處理教師續約問題,即使相關撥款趕及本月底批出,他預料部份學校未必趕及今年9月開學前增聘常額教師。以該校為例,合約教師轉為常額前須經過俗稱「睇堂」的審視程序。該校3名合約教師4、5月已透過此程序轉為常額,「當然校長都可以運用權力,即刻同合約老師重新簽合約,但咁做就對部份同事不公平」。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強調,新增常額教席應用於協助合約教師轉制,而非凍結或分拆聘請兼職教師或教學助理;當局不想另設機制強制學校跟從,但會仔細了解每間學校情況,如發現有學校未有跟從,當局會跟進。■記者葉偉東、周 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6/20080640
千億地產基金舵手吳繼煒:科網業創造財富 中港樓市前景俏
1 :
GS(14)@2017-09-14 09:28:26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79&issue=20170914
【明報專訊】談到基金公司,一般人會想到是外資天下,不過,由港人吳繼煒創辦、專注大中華地區房地產私募基金的基匯資本,目前資產管理規模(AUM)已達120億美元(約936億港元),較2005年成立時升近60倍,是環球基金界的後起之秀。吳繼煒接受訪問時表示,過去12年內地經濟高速增長,尤其是科技業發展一日千里,製造大量財富,料此趨勢仍會持續,故他對內地及本港地產市場後市仍然樂觀。
廣告
明報記者 葉創成
今年6月,記者在《金融時報》舉辦的「亞洲投資管理業高峰會」上認識吳繼煒,他是該國際投資會議的少數港人演講者,其間他以流利英語分析內地住宅市場前景。他指,由於內地經濟基本面向好,故即使內地一線及二線城市樓價於2015年下半年開始急漲,今年輪到三四線城市價量齊升,亦不代表市場已出現泡沫。過去3個月內地樓市仍穩定發展,內房股股價亦延續強勢,可見他的分析到位。
在該高峰會上記者已邀請吳繼煒接受訪問,請教他對本港及內地樓市去向。他先從基匯資本開始談起,「目前基匯資本AUM達120億美元,在全球8個地區設有辦事處,員工約290名;我們12年前創業時只有3名員工,首個基金的規模只有2億美元。此前我在美國工作時已在當地成功投資多個房地產項目,了解到『錢並非最重要,能力才是最重要』。全球市場並不缺錢,只要你有一個好的意念(Idea),並且付諸實行,人家便會給錢你去投資」。
27歲收購美酒店 地產投資代表作
吳繼煒的父親吳仲燦,是地產投資公司建生國際(0224)創辦人,母親吳汪靜宜則是德昌電機(0179)主席汪穗中的胞姊。他在美國出生,童年時代在本港度過,於美國就讀多間大學後,在1995年時僅27歲的他成立Downtown Properties公司,斥資1000萬美元收購瀕臨破產的荷李活地標羅斯福酒店,接手兩年後已轉虧為盈,至今亦一直賺錢,年營業額較易主前升逾5倍,成為他在地產投資事業的代表作。他透露,有關收購向銀行貸款600萬美元,餘下400萬美元本金須由他自行籌集,當中100萬美元來自父親吳仲燦,故家人的支持亦是他成功創業的原因之一;而收購完成初期,他曾有兩年時間長駐該酒店,親自督師改善營運,「力不到不為財」,才有今日的成果。
Downtown Properties在羅斯福酒店取得成功後,在美國地產界亦打響名堂,至2003年已完成逾50個項目,惟吳繼煒當年卻決定回流本港,「首先,在1997第四季至2003年第一季住宅樓價大跌七成後,估值已相對低,給予我們入場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內地經濟愈來愈開放,政策亦開始上軌道,較容易回去投資。我當時認為,既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在美國亦可以做出成績,將有關經驗用於拓展中國房地產市場,料可事半功倍,因為內地經濟發展很快,而且外國人不了解中國,需要我們這些盲公竹做嚮導」。
2003年回流 8.4億購上環全幢物業
吳繼煒於美國掌管Downtown Properties時,摩根士丹利已是合作伙伴,2003年他回港投資房地產,雙方亦「拍住上」,於8月斥資8.4億元收購上環維德廣場全幢34層,總樓面39.6萬方呎,呎價僅2129元(編按:該財團於2006年以26億元把該物業轉售予麥格理,3年內賺逾兩倍;而李錦記於2010年以逾43億元向麥格理買入維德廣場,易名為無限極廣場至今)。
吳繼煒藉維德廣場打響頭炮後,2005年再成立基匯資本,主要投資於大中華地區房地產市場,近年他認為本港市場競爭愈趨激烈,故將內地市場定為發展重心,代表作是2014年以9.28億美元向盈大地產(0432)收購北京盈科中心後,引入在三藩市將貨倉改造為寫字樓出租予科技公司的經驗,將該物業原用作零售樓面用途、空置率甚高的底層,改作寫字樓用途出租予內地科技企業,令有關樓面租金總值勁升兩倍,連同上蓋寫字樓租金升值,接手3年後總租金升幅逾五成。談起這得意之作,他仍然津津樂道,「既然該物業租金升幅達五成,估值理論上亦上升五成;由於我們收購的資金中,股本及銀行貸款各佔一半,故是項投資3年內股本回報率便達100%」。
除了北京盈科中心外,基匯資本現亦持有上海仙樂斯廣場;本港物業組合中,最重磅的是2015年伙建生國際以72.8億元向洲際酒店集團收購香港洲際酒店。吳繼煒表示,自己與新世界(0017)執行副主席鄭志剛份屬朋友,而新世界亦正重建同樣位於尖沙嘴的新世界中心,兩人均希望該兩個位置相近的物業可發展為區內新地標。
2014年購北京盈科中心 至今升值五成
另外,吳繼煒私人亦與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以及騰訊(0700)個別高層合資15億元,收購位於太平洋的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四季度假村。他笑說:「香港最叻的人都去做地產,內地最叻的人都去搞科技。」內地龍頭科技企業正在改變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影響力很大,故他亦有投資紅杉資本旗下基金,他估計沈南鵬也相信其專業眼光,故雙方亦一同投資地產項目。
在看完吳繼煒上述分析後,相信讀者也了解他對本港及內地樓市前景相當樂觀。他最後總結,自己早前到訪美國多間名牌大學,多名當地大學生對他說,已學習普通話多年,希望獲基匯資本聘用,到上海分公司任職,由此可見內地經濟崛起的事實。
他強調,本港有一國兩制及近水樓台的優勢,尤其是港人若精通兩文三語,在內地將有很大發展機會,籲年輕人努力裝備自己。
看好前景 可購人幣債券
1 :
GS(14)@2017-09-16 22:29:50【明報專訊】除了存款外,若看好人民幣前景,可留意人民幣債券,其債券的票面值(或稱本金)、日後的息票(即利息),以及價格均以人民幣計算。當投資者在投資人民幣債券前,要留意銷售文件,了解債券發行人的背景及信貸評級、債券本身的條款,包括票面值、年期、票面息率及派發利息的次數,投資該債券所涉風險等重要資料等。
正如其他類別的債券,投資者會面對債券發行人未能準時支付本金或利息的信貸風險。此外,債券價格會隨着信貸風險而變動,投資者可根據國際評級機構對債券發行人發出的評級,作信貸風險高低的參考。投資者要留意,中央政府發行的人民幣債券或會由政府作擔保,但除特別訂明外,其他人民幣債券均不會由政府擔保。
承擔匯率利率風險 流通性較低
債券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匯率風險是無法避免的。即使人民幣兌港元匯率穩定,投資者仍可能因為買賣人民幣的差價,未能在債券到期時取回等值之港元。利率上升可致債券價格下跌,投資者須面對利率風險。
即使該人民幣債券在聯交所上市,其二手市場可能並不活躍,投資者或要承受一定程度的流通性風險。人民幣屬於外匯管制貨幣,雖然中央政府放寬限制予香港銀行進行部分人民幣業務,但是人民幣於香港亦不能自由兌換。
如果中央政府收緊限制,人民幣甚至人民幣債券於香港的流通性將會受到影響,你或須承受更高的流通性風險。故此,投資者教育中心指出,投資者最好有心理準備,或需持有個別人民幣債券直至到期為止。
[金融超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64&issue=20170911
貝萊德賽思:縮表將推高美長 債息 亞債前景仍俏
1 :
GS(14)@2017-09-25 04:07:01【明報專訊】“ 恒指上周微升0.5%,惟中資科技龍頭股騰訊(0700)及汽車股華晨中國(1114)股價均顯著向好,可見炒股不炒市仍然持續,聯儲局將於本港時間周四(9月21日)宣布議息結果,市場料有機會宣布縮減4.5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規模(縮表)的安排,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今期專訪貝萊德亞洲信貸團隊主管賽思(Neeraj Seth)及易方資本投資總監王華分析最新形勢。賽思預期,隨着聯儲局於下季啟動縮表,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將回升,惟由於亞洲各國暫無收水迹象,亞洲債市仍有不少投資機會 。王華則相信,科技股繼續會是港股焦點。 ”
貝萊德亞洲信貸團隊主管賽思預測,聯儲局將於下季開始啟動縮表,引領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在今年底前反覆回升,惟當局料需觀察縮表影響,短期內再加息機會不大,故美元匯價料不會顯著轉強,有利環球資金繼續流入亞洲新興市場;加上亞洲主要國家目前通脹溫和,短期內料不需跟隨美國收水,相信亞洲債市仍有不少投資機會。明報記者 葉創成
美國聯儲局於6月13日至14日的議息會議後,除了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短息息率)調高0.25厘到1厘至1.25厘外,亦表明擬於今年內啟動縮表。市場普遍認為,當局部署縮表除了是希望將貨幣政策進一步正常化外,更重要是藉此推升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長息息率),這樣的話,即使聯邦基金利率日後進一步上調,也不會出現短息高於長息的情况,因為此舉往往是經濟衰退的先兆。
事實上,聯儲局公布部署縮表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由當日低位2.1013厘回升,跟着近1個月展開升浪,7月7日高見2.3945厘,但此後約兩個月出乎意料地反覆下跌,於本月8日低見2.0144厘,近日始再度回升,上周收報2.2023厘,蓄勢挑戰下降軌阻力約2.25厘(見圖)。
政府停擺風險暫緩 美債息見底回升
賽思分析,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由高位回落,主要反映兩大因素,「第一,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的合理值,長期因素要考慮全球其他發達國家的情况,日本央行將長債息率維持於零的水平,這樣的話,只要能對冲匯率風險,日本投資者很樂意購買美國10年期國債,將該長債息率壓低;第二,是一些短期因素,例如美國通脹持續回落,美國與朝鮮關係緊張,華盛頓白宮施政也不暢順,這些事件均會令市場希望迴避風險,債券投資者會減買短債增持長債,結果便是長債息率下跌」。
至於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本月8日起回升,賽思認為主要因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國會達成短期延長債務上限協議,提供資金維持政府運作至12月8日,令政府停擺的政治風險暫時消除;另外,聯儲局本周會議可能宣布縮表時間表,意味該主要市場參與者將掉轉槍頭減持美國國債,結果很可能是導致債價調頭下跌,換言之,「目前至今年底,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很可能反覆上升」。
須觀望縮表影響 年底前再加息機會不大
在去年11月9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曾由低位1.7145厘,在短短1個多月內急升至12月15日的高位2.6394厘,期內美元匯價轉強,亞洲股市及債市均受壓。因此,美國長債息率在今年餘下時間若因縮表而轉勢向上,會否令美元再次轉強亦值得投資者關注。
賽思分析,聯儲局的政策取向已非常清楚,縮表是首要目標,跟着再考慮是否再次加息。他認為,聯儲局可以等第四季啟動縮表後,觀察市場反應,特別是聖誕節零售旺季的消費數據,再決定是否加息也不遲,所以當局在12月12日至13日的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不一定會加息,假如真的不加息的話,美元匯價顯著回升的機會率便較低,故應該不會再出現像去年底對亞洲市場一樣的衝擊。他強調,只要美國聯儲局繼續維持循序漸進的收水力度,亞洲債市前景仍然樂觀:「亞洲主要國家經濟前景向好,通脹仍然處於偏低水平,短期並無加息壓力,對當地債市均屬有利,當中印尼及印度政府正積極推進改革,其國債前景可看高一線。」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08&issue=20170918
基金觀點:放眼前景亮麗的新興市場股票
1 :
GS(14)@2017-10-29 23:38:22新興市場股市近期升勢凌厲,但不代表買入任何新興市場股票都能獲利,投資者要注意公司盈利多於宏觀經濟趨勢,物色回報潛力較大但風險較低的股票。強大動力背後的因素說到底,這幾乎是關乎盈利,與宏觀經濟的關係不大。有別於傳統智慧,事實上,國內生產總值與新興市場股票表現的關係近乎零,反而盈利與股價的關係密切得多。儘管整體前景依然強勁,個別選股的成績仍是關鍵所在,例如電商市場對紙箱存在龐大的供不應求情況,中國的紙箱生產商便從中得益。相對於整體經濟環境,這股需求對盈利增長預期的影響力更大。中歐的銀行業則普遍已擺脫外幣按揭危機的陰影。在貸款賬目穩健的情況下,個別銀行資本充裕,有望受惠於任何加息的環境。印度令投資者陷入複雜的兩難局面,一方面,印度經濟長線前景令人振奮,多間公司將會把握長期增長趨勢,但另一方面,某些板塊卻面臨重大挑戰。製藥公司承受與日俱增的價格壓力,導致盈利預期向下調整;資訊科技股經歷增長放緩及邊際利潤受壓。公司業務前景面對挑戰,因此更有需要採取着重抵禦風險的投資方針。2017年,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的波幅下降約35%,但不要因此產生虛假的安全感。細看個別公司,便會發現今年約10%的指數成份股出現波動性飆升逾30%的情況。即使環境大致上穩定,亦難免有若干不明朗因素需要避開。市場波動是新興市場必然存在的顯著風險。不少潛在問題可能令投資者卻步,包括央行扭轉極度寬鬆的政策,乃至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加劇。要成為成功的新興市場投資者,在拋售必然出現時必須保障自己。新興市場股票投資者須警惕市況可能回落。即使盈利增強以及估值吸引,對個別股票及市場穩定性構成的威脅仍然不能忽視。聚焦個別公司的基本因素,同時小心挑選着重下行保障的股份,有助投資者在新興市場下一波復蘇階段縱橫馳騁。(資料截至:2017年10月10日)本文所載資料為 AllianceBernstein L.P.或其聯屬公司之觀點,截至本公佈日期,相信相關資料來源乃屬可靠。投資涉及風險。AllianceBernstein L.P.對任何數據的準確性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保證。並不保證本材料所載任何預測、預計或觀點將會實現。過往表現不保證未來的業績。本文所示觀點於本公佈日期之後可能隨時發生變化。本文件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AllianceBernstein L.P不提供稅務、法律或會計建議。其不會考慮投資者個人的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在作出任何決定之前,投資者應就其個別狀況諮詢適當的專業人士。本資料不得被視為銷售或推廣材料,或購買或出售AllianceBernstein L.P.或其聯屬公司所發起之任何金融工具、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或招攬。AllianceBernstein r及AB標誌為註冊商標及服務標記,須獲得其擁有人AllianceBernstein L.P.的批准方可使用。香港讀者謹請留意:本文件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本文件之發行人為聯博香港有限公司。本文觀點不構成研究、投資意見或交易建議,且未必代表聯博投資組合管理團隊的觀點。c02017 AllianceBernstein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4/20192299
貸評山下:從潔淨能源看英國經濟前景
1 :
GS(14)@2017-11-05 15:54:18全球暖化問題嚴峻,已經直接負面影響全球宏觀經濟,聯合國亦堅持要求各國政府抱正視態度面對,制訂具體保護環境、節省能源等政策措施,以遏止氣候危機爆發。對此,英國一直努力發展低碳、清潔能源等項目,也是海上風力發電的全球領先者,彰顯政府扶持綠色金融政策的無比決心,當清潔能源作為英國經濟及工業發展的新型戰略,從中包含甚麼投資機遇嗎?翻查資料,英國政府持續研發潔淨能源的產業戰略,當中以海上風力發電及提升能源效率為主要核心,早前更頒佈50項措施,目標在2023年前碳排放量能降低57%(返回1999年的標準水平),並且大力支持有助降低能源需求、家庭和企業碳排放的科技項目。然而,有企業表示政府的相關政策模糊不清,或令投資遭遇停滯性風險,因此呼籲政府頒佈的潔淨能源成長策略必須重視四大議題:(一)再生能源競標的價差合約;(二)收集儲存二氧化碳(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三)核能發電與加熱;(四)運輸。另外,之前海上風力發電成本創下歷史新低,更首次低於核電價格,但英國政府表明不會停止核電計劃,意味只要具有成本效益的能源項目都能獲得支持。不過,根據最新的潔淨能源戰略政策,英國已確定2019年前再提供5.57億英鎊補貼可再生能源發展項目,估計海上風力發電將獲得大部份資金,並於2020年通過一筆25億英鎊的綠色投資,協助各個經濟層面的碳排放,確保履行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而且在英國的牽頭下,全球197個國家於去年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國際協議,將幫助全球在2036年減少85%的氫氟碳化合物(HFCs)。總括而言,筆者認為英國政府制訂的綠色經濟戰略是長期、有形和務實的,並非官員不切實際的願望,即使市場上仍有負面聲音,但任何政策推行都涉及政治的藝術及技術操作層面。縱觀所有情況,筆者相信清潔能源計劃能幫助產業降低成本及持續發展,令投資者擁有一定信心長期性投資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金融及投資產品,亦證明各國政府肯為氣候暖化危機作出努力,除拯救人類的生存環境,對經濟及產業增長、國民收入及創造就業機會都有正面推動,故付出並非零投資回報。黃元山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5/20204699
投資講座專家論樓市前景 湯文亮:供應增穩樓價 陸振球:小心實質利率轉正
1 :
GS(14)@2017-11-09 05:54:54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725&issue=20171109
【明報專訊】耀才上周六舉辦「股樓舖大時代」投資講座,獲近400人捧場,當中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陸振球、盛匯商舖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根興3名地產專家為觀眾分析樓市去向。湯文亮認為,港府將致力保持每年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供應,料樓價趨於平穩,想賺錢的話「買股勝買樓」;陸振球籲留意美國息口走勢,一旦息口大升港樓難免調整;李根興認為近年住宅、寫字樓及車位升勢凌厲,舖市可追落後。
湯文亮在講座表示,「我是在澳門出生及長大,大家也知道當地有不少賭場,經過多年觀察,我覺得賭錢想贏錢一定要『跟紅頂白』,即是跟隨已經連贏多鋪的賭客下注,又或看到長輸的人下相反注碼,便會贏多輸少,亦可簡化此一策略,因賭場上十賭九輸,所以只看到別人買莊便閒,別人買閒便買莊,便多數會贏,此便是股巿和和樓巿的相反理論,人人看好便要小心!」
樓價平穩 買股回報勝買樓
湯文亮表示,應用上述原則,現在大多數巿場分析和巿民都相信樓巿仍會繼續大漲小回,反而要特別小心,他認為,自從特首林鄭月娥於7月1日履新後,港府在可見將來會每年供應足夠土地,讓發展商興建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過去供不應求的問題其實已經扭轉,樓價日後料將趨於平穩;作為比較,港股升浪短期料未完,因此目前港樓投資價值暫不及港股,「林鄭月娥上任後致力解決供應問題,未來私樓每年將有2萬個單位供應,當中1.2萬個來自發展商補地價,4000個來自港鐵及市區重建局,餘下4000個則招標發售。既然住宅供應很穩定,預料樓價亦應該會很穩定」。
根據湯文亮的分析,由林鄭月娥領導的特區政府,除了會穩定私人住宅供應外,亦正重新塑做公營房屋的晉升楷梯,由公屋、綠置居、居屋到首置上車盤,向不同收入及資產的家庭提供居所或置業優惠。
料逼遷公屋富戶 騰出單位予基層
「林鄭月娥在公共房屋政策上做了很大工夫,經過重新定位後,公屋日後料只會給最基層的居民租住,此一政策轉向,最受影響的是現有公屋富戶,因為他們日後即使願意多付2倍、3倍甚至市值租金也沒用,將被要求搬離公屋,騰出單位予真正有需要的市民;屆時這些公屋富戶若有能力可直接買私樓,否則也可參與綠置居計劃以優惠價買入資助房屋」。
在資助房屋的晉升楷梯中,綠置居的上一層便是居屋,該市場又可分為白表及綠表:在市場上購買二手居屋時,白表資格人士須補地價,而現住在公屋的綠表申請人則不需要補地價。港府為協助市民置業,先後在2013年及2015年推出兩輪「擴展居屋計劃第二市場至白表買家臨時計劃」(俗稱「白居二」),名額分別為5000個及2500個,容許符合白表資格人士,可以免補地價購買居屋單位。
料每年5000白表名額 可免補地價買居屋
湯文亮認為,新一屆政府在居屋市場的亮點,在於擬把「白居二」政策恒常化,每年限額5000個;這樣的話,符合白表資格人士,日後購買居屋單位時,亦可以免補地價。至於居屋以上,則是首置上車盤,亦是資助房屋晉升楷梯的最上層,由於相關樓盤均屬新樓,並且往往位於市區,故定價料較高,即定價與私樓的折讓屬最低,目標資助對象是收入及資產較高的家庭。
綜合上述分析,湯文亮預測,本港樓價將趨於平穩,上升空間有限;加上近年多項稅務辣招出台後,交易成本最高可達樓價三成,故現時住宅並非一項好的投資工具。但他也強調,假如有自住需要,儲夠首期及有能力每月供款償還按揭,並且覓得鍾情樓盤,買樓也未嘗不可,當中他點名可留意堅尼地城泓都,「大家也知道港珠澳大橋即將落成,此跨境基建通車後,港島區西面的發展肯定會比東面快。另外,紀惠集團有不少物業租給外國人,發現近年有不少俄羅斯及法國人來租樓,他們一般選擇堅尼地城、金鐘星街或跑馬地,而前者目前租金相對偏低,有追落後的空間。事實上,我們近日曾經參觀位於堅尼地城的泓都向海單位,景色優美,差點便把它買下來了」。
若難「靠父幹」買樓 唯有「靠苦幹」
近年不少父母為子女支付部分或全部買樓首期,「買樓靠父幹」成為城中熱話。湯文亮認為,不同情况不可一概而論,例如子女若已儲夠兩成首期,證明他日後有能力供樓,父母代為支付餘下兩成首期,並沒有問題;相反,假如子女沒有儲蓄習慣,即使其父母代其支付全部四成首期,之後他也不會有能力供樓。
陸振球則分析,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近日於2.4厘這個由「債王」格羅斯提出的警戒線水平上落,因為2.4厘是該債息30年下降軌阻力所在,如後市確認升穿該阻力,技術走勢上代表過去30年的債市大牛市可能完結,屆時美息料將轉勢上升;由於本港實施聯繫匯率,港息也要跟隨美息向上,料會為樓價帶來壓力。
陸振球又引述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鄒廣榮的研究,若美國債息高於香港租金回報率,樓價多會受壓。另他又引述研究指出,實質利率(即存款利率減通脹率)若由負轉正,同樣不利樓價,需加以小心。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7-11-09 05:55:09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380&issue=20171109
【明報專訊】盛匯商舖基金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李根興亦認同湯文亮指現時「買股勝買樓」的觀點,但補充「買股勝買舖,買舖勝買樓」,指舖市仍有不少投資機會。
李根興解釋,所謂炒股不炒市,不同股票價格表現差異頗大,而舖市在這一方面亦與股市有共通之處,例如投資者在同一個時段內投資不同的舖位,可以大賺但亦可以大蝕,例如若在幾年前買入「劏場舖」並持有至今,隨時可蝕逾九成,但若在有升值潛力的地點買舖,至今可能錄得兩至三成的升幅。
舖市較商廈車位落後 具升值潛力
另外,長實(1113)近日以402億元出售中環中心75%業權,呎價約3.3萬元。李根興認為,將相同呎價用來在佐敦買舖的話,投資者已有不少選擇,「彌敦道旺舖的呎價介乎6萬至10萬元,可能超出預算,但若是吳松街地舖的話,3.3萬元呎價已有不少選擇,假如再退一步去廟街,呎價可能低至2萬元。我想說的是,近年本港物業市場中,住宅、寫字樓及車位均升勢凌厲,舖市相對落後,因此亦有後上的潛力」。
[名人樓市論壇]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