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為什麼我更親睞創新高的股票 語風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249a2010142v8.html
瞭解我的朋友或經常看我博文的網友應該知道,除非市場極端情況,我個人是比較偏愛創新高的股票。無論是歷史新高還是階段新高,我都喜歡。我的投資標準裡面有一條就是在杯柄、階段或歷史新高的位置買入優秀公司的股票。這種理念初始來源於歐奈爾和他的實證研究,然後個人的分析和投資實踐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理念。

 

   市場上絕大多數投資者多少都有點「恐高症」,對創新高的股票有一種本能的畏懼心理。乍一看,確實股價太高,估值太貴,風險太大。但我恰恰相反,某家公司首先吸引我的地方,不是淨利潤增長率有多高,也不是財務狀況有多優秀,更不是估值有多合理或便宜,而是股價強度很高,最近創歷史新高或者一年以上階段新高了。

 

    為什麼我更青睞創新高的股票呢?原因有三。

 

   1、創新低(歷史新低或者一年以上階段新低)的股票很危險。

 

   股市中有句名言:不要接正在下跌中的飛刀。我要補充一句,不要接貌似跌到地上的飛刀。因為誰都不知道下跌中的飛刀何時會停下來,而且即使飛刀似乎掉到了地上,也沒有誰知道飛刀何時能夠再度飛起來。2007年以來,這樣的例子舉不勝數。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招商銀行、中國船舶、中國石油、中國鋁業、寶鋼股份、鞍鋼股份、中遠航運、中國遠洋、中國中鐵、中國建築、中國鐵建、中國國航、南方航空、長江電力、大秦鐵路等等一大批所謂的價值藍籌,無一例外的歷經2008年的暴跌,然後一直低位盤整到現在。這些公司的股價會起來嗎?什麼時候會起來?誰知道呢,也許再也起不來了。美國股市同樣如此,道瓊斯指數雖然接近新高,但曾經的價值標竿美國銀行(BAC)、花旗集團(C)、美國國際集團(AIG)等等,自2008年以來,依然在暴跌80%~97%的位置徘徊,而包括雷曼兄弟、貝爾斯登在內的數百上千家公司則永遠的消失了。

 

   任何一家公司的發展都是動態的,不能簡單的將某家公司定性為好或者壞。好壞之間可以轉換,而股價正在不斷創新低的股票,毫無疑問公司正在往壞的方向發展甚至加速發展。有些投資者喜歡把某些公司定義為好公司,然後股價越跌越買,理由是估值便宜。我想說,對於壞公司或正在變壞的公司而言,多便宜的估值都不具有安全邊際。市盈率20倍可以變成10倍,10倍可以變成5倍,5倍還可以變成虧損直到退市。

 

   價值投資,公司基本面和發展前景的研究是核心,是戰略問題;而恰當的買賣策略也很關鍵,是戰術問題。大談戰略,罔顧事實、一廂情願的堅持某家公司多優秀,絲毫不故其股價正在不斷創新低,對預示可能發生的基本面變化也視而不見。這和當年紙上談兵、兵敗長平的趙括沒有任何區別。熊市之中總有一大批所謂的「股神」倒下,我想原因也在於此。

 

   2、創新高(歷史新高或一年以上階段新高)的股票是孕育大牛股的搖籃。

 

   股價不斷創新低的股票無一例外都是大熊股,而任何一隻大牛股都是在股價不斷創新高的過程中誕生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牛股也一樣。目前市場上很多人說,未來民生銀行會上60元,中國平安會上300元。我對這樣的言論感覺有點好笑。民生銀行離11.36元的歷史高點相差甚遠,中國平安別說147.43元的歷史高點,連2010年的階段高點66.65元都遙不可及,何談上60元、300元呢?說實話,我很樂見民生銀行漲到12塊,中國平安漲到67塊。到時候,說不定我也會看好並大量買入。至於前面翻倍的漲幅,這是那些早早介入、持續虧損、被折磨多年的投資者應得的獎勵,我一點也不羨慕。後面不是還有五倍的投資回報麼?對於我來說足夠了!至於民生銀行、中國平安還會盤整多少年,三年?五年?十年?那就和我沒有任何關係了。

 

   我認為,在市場運行正常乃至低迷的情況下,某家公司的股價創新高總是有理由的。有可能是基本面發生改變,正在往好的方面加速發展,比如經營拐點、業績改善或者淨利潤大幅提升;也有可能是純粹的市場炒作,比如概念炒作或者重組炒作。面對股價創新高的股票,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仔細甄別創新高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只有那些基本面發生改變,正往好的方面加速發展的公司,才值得我們持續關注乃至在合理價位買入。

 

   可口可樂是好公司嗎?1962年到1987年股價盤整了25年,1999年到2012年股價盤整了13年。而巴菲特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正好是其股價三年翻倍並創歷史新高的時候;IBM是好公司嗎?1968年到1995年,股價盤整了27年,1999年到2010年股價盤整了11年。而巴菲特2011年3月買入IBM,正好是其股價兩年多翻倍並創歷史新高的時候。(參見2011年11月16日博文)

 

   3、市場會犯錯,但市場在大多數時候都在做正確的事。

 

   很多投資者認為,市場一直在犯錯,所以投資是利用市場犯錯的機會來獲取收益。我不知道這種觀念來源於何處,或許是他們根本沒看懂市場,又或許是他們受巴菲特「貪婪與恐懼」言論影響太深。看不懂市場,那只能說明他們自己在犯錯;而巴菲特談「恐懼與貪婪」時,講的是市場情況,尤其是市場極端情況。以此作為個股選擇標準,把此看成市場常態,那還是他們自己在犯錯。

 

   我認為,市場的確會犯錯,但市場在大多數時候都在做正確的事。市場犯錯的機會不容易找到,即使找到也沒有誰能預料犯錯的時間會持續多久。相反,市場大多數時候做正確的事卻顯而易見,創新高或創新低就是最好的表現。市場是無情的,老是和市場對著干,揭市場傷疤,結果往往都不會太好。即使投資者足夠聰明,歷經曲折最終戰勝了市場,我想,其中的過程也是非常折磨和難熬的,勝也是慘勝。投資是一件快樂的事,為什麼要搞成一件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呢?錢是次要的,因為投資導致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影響身心健康就不值得了。

 

   我們只有對市場時刻懷著一顆謙遜、敬畏之心,才更容易獲得成功,並獲得持續不斷的成功。如果某一天,市場告訴我:「你錯了!」我不會爭辯,立馬舉手投降承認錯誤,而不糾結於最終到底是誰錯了。糾結是沒用的,糾結的結果往往是市場無情的懲罰你,一點都不顧及你痛苦的感受。

 

   巴菲特自1965年的四十多年來,虧損的年份只有兩年,即2001年-6.2%和2008年-9.6%(平均每二十三年虧損一次);跑輸市場的年份只有六年(2004年與市場持平),即1967年、1975年、1980年、1999年、2003年、2009年(平均每七八年跑輸一次)。那些滿倉金融股四五年,持續虧錢、持續跑輸市場,卻堅持認為市場犯錯,堅持宣稱自己是價值投資、巴菲特忠實信徒的投資者,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到底誰在犯錯呢?到底誰很狂妄呢?巴菲特可不是這麼幹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