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示,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近日,浙江省國資委公布了浙江國資國企改革的最新進展。
浙江省國資委副主任劉盛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照國務院國資委開展“十項改革試點”相關內容,浙江省相繼開展了“一企一策”差異化考核、省屬企業兼並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集團整體上市等13項試點工作,持續加大改革試點探索力度。
省屬國資證券化率47%
浙江省國資委會同省發改委向國家發改委上報省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方案,選定省建設集團、浙江外事旅遊汽車公司為試點企業。目前,省建設集團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和非上市資產剝離,將擇機開展IPO申報工作;浙江外事旅遊汽車公司在確保國有股東絕對控股的前提下,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吸收管理團隊入股等方式實現股權多元化,爭取經過3年培育後上市。
浙江省國資委產權管理處處長董正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浙江省把推進國有資產證券化作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方式,積極推動省屬企業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培育工作。到今年10月底,省屬國有資產證券化率已達到47%。
董正泉表示,浙江省還積極推進了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目前正在全省選擇5~10家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啟動員工持股試點工作;2018年底前完成首批試點並進行階段性總結,視情況適時擴大試點。
今年以來,浙江省在原先出臺的11個文件基礎上,陸續出臺了《關於明確省屬企業功能定位實施分類監管的意見》、《關於推進省屬企業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的試行意見》等9個配套政策(詳見附件)。從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已推動出臺了20項規範性文件,基本形成了以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浙委發〔2014〕24號)為統領,具有浙江特色的國企改革“1+N”制度體系。
浙江省屬國企,今年1~10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816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實現利潤總額292億元,同比增長18.1%。到10月底資產總額9407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凈資產3778億元,同比增長5.1%;國有資產總量2648億元,同比增長6.2%。
管資本為主
劉盛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按照以管資本為主和分類監管的要求,浙江省不斷完善國資監管體系和監管方式,增強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推進分類監管方面,浙江省國資委起草了《關於明確省屬企業功能定位實施分類監管的意見》,明確了省屬企業功能定位及分類方案,將19家企業本級分為功能類和競爭類。出臺了省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與薪酬核定《暫行辦法》及配套實施方案,加快建立與功能定位相適應、與企業效益相掛鉤、與法人治理結構相匹配、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結合的分類考核體系。
浙江省切實加強了出資人監督,加強國有產權規範管理,做好資產證券化指導服務,規範推進國有股權劃轉和資本運作。加強企業財務監管,深化運行情況專項分析,加快推進企業資金競爭性存放管理工作。改進企業工資分配監管機制,對集團本部工資限高調控,嚴肅工資分配紀律,督促5家企業落實整改。
在推進統一監管方面,明確省級部門所屬經營性資產劃轉交接任務分工與工作流程,落實責任處室與任務措施。做好省環保廳所屬環評機構脫鉤改制資產接收相關工作,已將浙江環科咨詢公司納入監管體系。
浙江省國資委企業改革與發展處處長童海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改組組建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方面,浙江省改組了省綜合資產經營公司為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賦予其國有資本運營處置、國有股權管理運作、投融資平臺和開展產業投資基金業務等職能。通過劃入省鐵路集團非銀行金融類國有股權、參股浙商創投、設立浙江國際金融市場交易股份公司等方式,培養發展類金融板塊,提升資本運作能力。
除對應國務院國資委“十項改革試點”中已開展的9項試點工作外,浙江結合實際,另行選擇開展了4項試點工作。主要包括推進省屬企業集團整體上市(省物產集團、省建設集團),加快國資布局結構調整(壓減杭鋼150萬噸鋼鐵產能、推進杭鋼集團轉型升級),實施代管集體企業公司制改革(省二輕集團),推進省級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浙江安邦護衛集團、浙江環科咨詢公司)等4方面工作。
12月28日共發生17起融資。
12月28日共發生17起融資。按輪次劃分:種子輪1起,天使輪3起,A輪6起,B輪4起,新三板1起,戰略投資2起;按行業劃分:教育、廣告營銷、金融、房產服務、物流各1起,本地生活、文化娛樂、電子商務各2起,醫療健康、企業服務各3起。
種子輪
►播米親子完成300萬種子輪融資
投資方:暫未透露
行業:教育
簡介:播米親子是一家視頻家庭教育平臺
拓展:致力於用更便捷經濟的方式傳播優質的家庭教育,服務對象專註於家庭親子導師、教育培訓機構和0-16歲家長用戶,隸屬於深圳華菁教育技術有限公司
天使輪
►禦座文化完成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投資方:元氣資本
行業:文化娛樂
簡介:禦座文化是一家二次元文化內容制作出版、手辦玩具的開發商
拓展:致力於從BJD擴展到更多IP衍生品品類,包括扭蛋、抱枕類的軟周邊、服裝飾品等
►PowearIn完成200萬天使輪融資
投資方:泛創資本
行業:電子商務
簡介:PowearIn是一家智能夾克生產商
拓展:用戶可以通過PowearIn的APP實現對移動電源電量自主定義和預先分配,也可以鎖定某個電子設備,當電量有限時,其他端口自動斷電,以保證優先級設備的取電特權。隸屬於杭州襦匠科技有限公司
►001兼職網完成300萬元天使融資
投資方:暫未透露
行業:企業服務
簡介:001兼職網是一個大學生兼職服務平臺
拓展:致力於通過眾包服務為企業/商家提供一站式兼職招聘解決方案,將兼職崗位作為商品以B2C模式開展電子商務形式的銷售
A輪
►ASK完成1億元A輪融資
投資方:高特佳投資集團領投,航眾控股和知初資本跟投
行業:醫療健康
簡介:ASK-APP是一家基於醫患關系和科研服務的互聯網PA開放平臺
拓展:支持的業務內容包括:日常健康管理、日常健康咨詢、名醫在線問診、就醫綠色通道、診後康複指導
►中鐵物流集團完成7.5億元A輪戰略融資
投資方:暫未透露
行業:物流
簡介:中鐵物流集團是現代綜合物流企業集團
拓展:是涵蓋電商服務、倉儲、整車、零擔、公路、鐵路、金融、冷鏈、代理報關報檢、貿易、國際快件等業務的現代綜合物流企業集團
►ASK完成1億元A輪融資
投資方:高特佳投資集團領投,航眾控股和知初資本跟投
行業:醫療健康
簡介:ASK-APP是一家基於醫患關系和科研服務的互聯網PA開放平臺
拓展:支持的業務內容包括:日常健康管理、日常健康咨詢、名醫在線問診、就醫綠色通道、診後康複指導
►Sagreen沙綠輕食完成3000萬元A輪融資
投資方:光速中國領投,原有投資方點亮基金跟投
行業:本地生活
簡介:Sagreen沙綠輕食是一家線上健康餐飲品牌
拓展:倡導健康輕食,為忙碌都市人提供合理飲食解決方案
►三點一刻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投資方:暫未透露
行業:廣告營銷
簡介:三點一刻是一家為創業公司提供數字化營銷的服務平臺
拓展:致力於打造公關Uber平臺,解放公關人,讓公關人能夠自由接單,讓企業得到更匹配的公關服務。北京三點一刻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
►聖商商學完成2000萬A輪融資
投資方:廣發納斯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思考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投
行業:金融
簡介:中小企業O2O教育金融平臺
拓展:專註於中小企業登陸資本市場與股權投資培訓咨詢
B輪
►燃石醫學完成B輪3億元人民幣融資
投資方:紅杉資本、濟峰資本、招銀國際和聯想之星
行業:醫療健康
簡介:燃石醫學(燃石生物)是一家基於基因檢測、提供腫瘤患者個體化治療指導的公司
拓展:以醫學生物信息學及二代測序(NGS)為核心,致力於打造腫瘤個體化治療檢測臨床及科研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阿姨來了獲得數千萬新一輪投資
投資方:北京生活性服務業基金
行業:本地生活
簡介:阿姨來了是一家O2O家政經紀服務商
拓展:提供家政服務預訂、支付、點評等功能,北京嘉樂會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旗下
►漏洞盒子完成7000萬B輪融資
投資方:銀杏谷資本、嘉銘資本、張江科投、金浦資本、線性資本
行業:企業服務
簡介:漏洞盒子是一個主打眾包模式的安全測試與服務平臺
拓展:幫助用戶測試產品中潛在的安全風險,平臺連接全球各地的安全研究者與白帽子
►慧算賬完成1.5億元B輪融資
投資方:IDG、華軟資本和嘉興領創基金
行業:企業服務
簡介:慧算賬是一款記代賬企業軟件開發商
拓展:主要面向代記賬公司等財稅中介機構提供在線代理賬SaaS軟件服務。北京公瑾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
新三板
►一起裝修網登陸新三板
行業:房產服務
簡介:一起裝修網是一家涵蓋裝修、建材、家具、家電等家居領域的電子商務平臺
拓展:為業主提供一站式家居裝修服務,隸屬於北京神州一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戰略投資
►澎湃新聞獲得上海國資6.1億戰略投資
投資方:上海國資
行業:文化娛樂
簡介:澎湃新聞網是一家新媒體網站與時政思想類互聯網平臺
拓展:以最活躍的原創新聞與最冷靜的思想分析為兩翼,是互聯網技術創新與新聞價值傳承的結合體,致力於問答式新聞與新聞追蹤功能的實踐。東方早報旗下新網站
►華能大宗獲得億元級戰略投資
投資方:長城證券
行業:電子商務
簡介:華能大宗是一家大宗商品B2B平臺
拓展:主要涉足兩大類商品:冶金和能源。冶金主要為鋼鐵,能源主要為動力煤、焦煤; 其中,冶金領域包含交易、資訊、金融、物流等板塊;能源領域包含資訊、交易等板塊
2020年,廣州國資企業中,競爭性領域的市屬企業將全部實現整體上市或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公司。
1月5日,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在廣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時做了如上表述。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混合所有制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在這方面,廣州國企早就開始行動。過去五年,廣州國企改革不斷深化,實現國有資產統一監管,近七成市屬國企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造,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利潤總額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2015年6月,廣州市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印發,提出廣州國企改革的主要目標是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即混合所有制企業成為市屬企業主要形式。
文件還提出了十分具體的目標:到2017年,廣州市屬國有企業將調整至30戶左右。其中,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的80%將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和優勢產業,並且集中到前20戶大企業集團。至2020年,競爭性領域的市屬企業將全部實現整體上市或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公司。
而在此前的歷次改革中,已經初步形成了資本市場上的廣州國資板塊,先後有廣藥集團、廣汽集團、廣州發展、珠江鋼琴等上市公司完成整體上市工作。
進入2016年後,廣州國企改革明顯提速。1月,廣州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廣州建築集團、廣州地鐵、廣州萬寶集團、廣州紡織集團等4家國企簽訂協議。廣州基金將為上屬四家國企混改提供資金支持和二級殼資源;而上述國企將向廣州基金開放內部優質混改項目,目標則是積極打造資本市場的“廣州板塊”。
4月,廣州友誼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百億資金收購越秀金控100%股權完成,越秀金控作為廣州友誼全資子公司正式登陸資本市場,成為國內首個地方金控上市平臺。
6月,廣州輕工旗下廣州市人民印刷廠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新三板。
8月,廣州嶺南集團發布重組公告,擬購買廣州嶺南國際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花園酒店100%股權、中國大酒店100%股權以及廣之旅90.45%股權,交易總價超過34億元。
廣州市國資委主任周建軍曾表示,廣州市屬國企混改的路徑就是各個市屬企業要通過產融結合,搭建基金的運作平臺,通過“三資”——資產重組、資源整合、資本運作,乃至走出去、收購、兼並等一系列的動作,來支持國企做強做優做大。
《報告》顯示,2016年,廣州用市場化法制化手段,已經完成410戶國有“僵屍企業”出清重組。
《報告》還提出,2017年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上市公司“二次混改”,開展職業經理人試點,穩妥推進員工持股計劃,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就在去年11月,廣州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透露,廣州國資正進一步謀劃和推進海格通信、越秀金控、廣藥白雲山、廣州浪奇、廣電運通、珠江啤酒、珠江鋼琴7家上市公司“二次混改”。
該負責人表示,“二次混改”是廣州探路國企深改的一大方向,旨在以更規範的方式,在更高的層面上,實現優質國有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引入戰略投資者等目標,進一步增強市屬國企參與競爭和“走出去”發展的實力及動力。
在12日召開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公布了去年國資系統“成績單”。
去年營收實現了年初恢複性增長目標
2016年,國資監管系統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3.6萬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增加值10.4萬億元,同比增長7.4%;實現利潤總額2.3萬億元,同比增長6.3%;上交稅費總額3.3萬億元,同比增長4.8%。
其中,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3.4萬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增加值6.1萬億元,同比增長5.2%;實現利潤總額12326.7億元,同比增長0.5%,扣除政策性降價減利因素外同比增長16.5%,盈利企業達到96家;上交稅費總額2.1萬億元,同比增長3%。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今年的結果超預期,圓滿實現了年初制定的效益恢複性增長目標。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從企業來看,招商局、中國三峽、中廣核等23家金業收入增幅超過10%。中國建築、中國中鐵等7家建築企業累計新簽合同額、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25.3%、5.6%和8.4%。
各地國資委大力推動所監管企業向開拓市場、降低成本要效益,北京、山東、湖北等12省(區、市)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幅均超過10%。
成本費用持續下降
同時,國資系統狠抓降本增效,成本使用持續下降。深入開展“成本管控、效益否決”專項行動。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2016年,中央企業百元收入負擔的成本費用同比下降0.5元,寶武集團、中煤集團等14家企業成本費用同比下降超過10%。3家電信企業壓降銷售費用418億元,3家航空企業壓降代理銷售費用61億元,3家石油石化企業桶油操作成本降低1.3美元。
許多企業通過加強集中采購推進降本增效,中國中車、東方電氣分別節約采購成本21.9億元和13.8億元。
央企平均資產負債下降0.1個百分點
2016年,為妥善應對風險挑戰,守住了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國務院國資委對中央企業債務風險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排查,及時組織企業妥善應對重大債務及資產報失風險,對違規開展貿易業務造成重大損失的企業進行責任追究。
中央企業不斷加大降杠桿和風險管控力度,2016年平均資產負債率同比降低0.1個百分點,利息支出同比降低1.9%,實現匯兌收益140.1億元;同時,利用股票市場、產權市場進行股權融資1976.2億元,充實了企業資本金。
國資委還透露,按照市場化債轉股總體要求,中鋼集團、中國鐵物完成了債務重組;武鋼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發展基金,降低杠桿率5.6個百分點。
改革試點取得成效
2016年,10家中央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
肖亞慶說,試點企業動真碰硬、真改深改,中糧集團以“管資本”為核心打造四大專業化經營平臺;國投多措並舉推動子企業成為市場化投資主體,初步形成 “小總部、大產業”格局。35個地方國資委已完成改組組建52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重慶渝富集團積極探索股權運作模式,在發揮融資功能和獲取資本收益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同時,2016年還穩步推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國資委去年明確首批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確定在10家中央企業子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上海競爭類企業中2/3已經實現整體或核心資產上市,河南確定的17戶混合所有制試點企業中已有14戶實現股權多元化,四川發布了336個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的重大項目,總投資額達9000億元。
化解過剩產能提前完成年度目標
2016年,國資系統大力化解過剩產能和處置“僵屍企業”,提前完成年度目標。
其中,2016年中央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019萬噸,完成率141.7%,分流安置職工33126人;化解煤發過剩產能3497萬噸,完成率109.9%,分流安置職工41945人。
肖亞慶透露,寶武集團、鞍鋼、神華集團、中煤集團等多家企業提前超額完成任務。積極穩妥開展“僵屍企業”處置和特困企業專項治理工作,2016年完成398戶處置和治理工作,安置富余人員11萬人,較好地發揮了中央企業的表率作用。
各地國資委積極推動去產能工作,甘肅酒鋼集團化解100萬噸鐵產能和140萬噸鋼產能,分流安置人員3506人。
在12日召開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強調,今年中央企業利潤總額要力爭同比增長3%、努力達到6%。
為完成這一目標,肖亞慶要求各企業要量化細化全年生產經營 目標任務,深挖潛力、自我加壓,以更加積極的目標統領全年穩增長工作。他特別強調,要嚴控成本,壓縮費用。
肖亞慶表示,既要強化全員、全要素、全過程成本管控,更要突出重點,創新成本費用管控方式和機制,增加剛性支出彈性,確保營業成本增幅低於營業收入增幅。
嚴控采購成本,規範管理,健全機制,提高集中采購比例。
嚴控人工成本,嚴格落實考核分配制度,堅持將考核結果、經濟效益與企業負責人薪酬、企業工資總額緊密桂鉤;對企業員工總量要加強控制。
嚴控資金成本,大力壓降“兩金”規模,推動資金集中管理,改善資本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對於影響企業經營的風險,肖亞慶要求,嚴控風險,穩健經營。嚴控債務風險,強化動態監測與識別預警,加強債券特別是短融、超短融債券風險梳理和排査,妥善化解風險,加強負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雙重管控,有效降低企業負債和杠桿水平。
第一財經註意到,肖亞慶還明確提到了其它幾項嚴格要求,涉及貿易和投資兩大領域。
肖亞慶稱,要嚴格控制與主業無關的貿易業務,嚴禁開展融資性貿易和“空轉”貿易。
他還強調,要嚴格投資管理,規範投資決策程序,嚴控非主業投資比例。嚴控高負債企業推高企業負債率的新增投資,嚴控產能過剩行業企業的新增投資。加強現金流管理,努力實現企業資金統一監管。
為了加強協同,互利共贏,肖亞慶強調,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要互相溝通、互相支持、合作互利、共同發展。中央企業之間更要在市場上協調協作,減少惡性競爭。同行業企業要積極探索開展交叉持股、戰略聯盟等多種方式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一年一度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於12-13日在北京召開。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13日在會上表示,深化供給側改革,需要充分發揮國企的骨幹中堅作用,國企要在創新驅動、優化布局結構、振興實體經濟中做出表率。
郝鵬表示,振興實體經濟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主要內容,國企大多處於關系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國際競爭力的實體經濟領域,國企應當立足產業報國,率先扛起國家振興實體經濟的責任。
具體而言,要加大實體經濟投資力度,提升投資效益,嚴控各類投資風險,防止經濟脫實向虛。落實《中國制造2025》,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不斷提高制造業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影響力的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結構調整是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任務。郝鵬表示,國企特別是中央企業,大多集中在工業領域,產業結構偏“重”,有效供給不足、不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的問題十分突出。很多行業和產業產能嚴重過剩,但同時大量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端產品還依賴於進口。
對此,要加快化解過剩落後產能,繼續加大“僵屍企業”處置和特困企業治理力度,有效壓縮層級減少法人戶數,推動企業瘦身健體體質增效,大力推進企業調整重組,強化企業間同質業務整合,加快企業內部資源整合,突出做優做強主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優化國有資本投向,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作用,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
郝鵬認為,供給側改革必須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上實現根本性轉變,形成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國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必須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不斷強化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關鍵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此外,國企需大力推動協同創新和雙創工作,構建高效開放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新科技、新產業、新業態,完善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創新活力,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知識產權規劃首次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嚴格知識產權保護
【劃重點】:國務院日前印發了《“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這是知識產權規劃首次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
· 到2020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5年的6.3件增加到12件,國際專利申請量從2015年的3萬件增加到6萬件,知識產權使用費出口額從2015年的44.4億美元提高到100億美元。
· 加快推動專利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建設,健全完善商業模式和實用藝術品、“互聯網+”、電子商務、大數據等相關法律制度和規則。
【指南君】:我國已成為世界首個年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百萬的國家,連續五年居全球之首。同時,專利申請增速最快,增幅高達18.7%。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在國內專利申請數量不斷攀升的同時,我國海外專利申請量並不高。這也表明,我國專利申請的質量有待提升。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布局海外,專利更需國際認可。
我國知識產權仍存在布局“大而不強、多而不優”,轉移轉化平臺和機制缺乏,企業競爭能力偏弱等問題。如何實現專利數量和質量的同步提高,依然任重道遠。
IBM公司在2016年總計獲批了8088項專利,稱霸全球專利榜。相當於每天都會獲批22項專利。
►兩辦印發意見:加快5G技術研發,實現網絡資費合理下降
【劃重點】: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
· 要求加快5G技術研發,實現網絡資費合理下降,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領域競爭性業務,在信用擔保、融資上市、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 在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網絡出版服務、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等領域開展特殊管理股試點。
· 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領域競爭性業務,深入推進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發展。
· 加快民航客機、高速鐵路、城市交通等公共場所無線局域網建設和應用。
· 加大中央和地方主要新聞單位、重點新聞網站等主流媒體移動端建設推廣力度,積極扶持各類正能量賬號和應用。
【指南君】:光看其中一句,就知道這份意見與你有多麽密切的關系了——
加快民航客機、高速鐵路、城市交通等公共場所無線局域網建設和應用,帶動引導商業性服務場所實現無線局域網覆蓋和免費開放。
飛機上不能使用手機是否曾讓你感到焦躁
►國資委:2017年中央企業利潤總額力爭同比增長3%、努力達到6%
【劃重點】:12-13日,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
· 2016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3.4萬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增加值6.1萬億元,同比增長5.2%;實現利潤總額12326.7億元,同比增長0.5%,盈利央企達到96家。
· 國企應當立足產業報國,率先扛起國家振興實體經濟的責任。
· 要加大實體經濟投資力度,提升投資效益,嚴控各類投資風險,防止經濟脫實向虛。·
· 國資委下一步的重組發力點將放在加快推進鋼鐵、煤炭、電力業務整合,探索海外資產整合。
· 2017年中央企業利潤總額力爭同比增長3%、努力達到6%。
【指南君】:對於國資委交出的2016國企國資改革發展答卷,你覺得能打多少分?
國資委正在瞄準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推進重組。
►海關總署:中國2016年出口同比降2%,進口同比增0.6%
【劃重點】:1月13日,海關總署介紹2016年12月份及2016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按人民幣計:
· 中國12月進口同比10.8%,預期4.2%,前值13%;出口同比0.6%,預期-0.1%,前值5.9%;貿易順差2754億,預期3445億,前值2981億。
· 2016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5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萬億元,下降2%;進口10.49萬億元,增長0.6%;貿易順差3.35萬億元,收窄9.1%。
· 2016年第四季度,進、出口均實現正增長,進出口、出口、進口值分別增長3.8%、0.3%和8.7%。
【指南君】:當今世界經濟處於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深度調整期,主要經濟體走勢和宏觀政策取向分化,全球貿易發展進入低迷期,逆全球化的傾向擡頭,貿易保護主義升溫,極大增加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
光是2016年,我國就遭遇來自27個國家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同比都分別增長了36.8%和76%,我國遭遇貿易救濟案件數量達到歷史高點。貿易摩擦的政治化、措施極端化傾向明顯,終裁稅率普遍較高。
2016年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場,中美經貿關系近期成為大家關註的重點,官方表示,將密切關註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實行的對外貿易政策。
短期仍須關註海外特朗普上臺帶來的政策風險。
►農業部:2017年將嚴格農業轉基因生物試驗審批制度
【劃重點】:13日,農業部下發關於做好2017年農業轉基因監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
· 要嚴格農業轉基因生物試驗審批制度,嚴查中間試驗是否依法報告、環境釋放和生產性試驗是否依法報批、安全控制措施是否落實。
· 對違法開展田間試驗(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的研發者,責令停止試驗,停止安全評價申請資格,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停止科研項目,停止品種審定資格,追究單位領導責任。
· 對以轉基因品種冒充非轉基因品種申請試驗審定的,嚴格按《種子法》及相關法規規章進行處罰。
· ……
【指南君】:農業部1月5日通報,11家科研單位違反轉基因安全管理,由於使用轉基因技術而被暫停實驗資格。
在地方,農業大省黑龍江省自2017年5月1日起,將在該省行政區域內全面禁止種植、生產、加工和銷售轉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以及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用農產品。
黑龍江官方表示,在黑龍江省依法禁止種植轉基因糧食作物,是用法律手段保護生態發展空間,從源頭保證食品安全。此外,黑龍江的寒地黑土和植物多樣性等特別需要保護,此次通過的新條例規定對於黑龍江這類農業省份尤為重要。
據悉,我國的豆油主要是用進口大豆加工,進口的大豆主要都是轉基因大豆。
►民盟浙江省委會主委成嶽沖任浙江省副省長
1月14日,成嶽沖被任命為浙江省副省長,免去鄭繼偉的副省長職務。
· 成嶽沖,1962年10月生,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現任民盟中央常委、浙江省委會主委,全國政協委員。曾任寧波市副市長、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
成嶽沖
►沈陽原副市長祁鳴、鐵嶺市委原書記吳野松被雙開,均涉賄選
· 祁鳴,1958年2月生,2007年起任沈陽市副市長,經查:
- 幫助時任沈陽市委副書記蘇宏章拉票賄選;
- 違規組織公款宴請和接受宴請;
- 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幹部選拔任用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
- 收受禮品禮金,在企業經營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
祁鳴
· 吳野松,1958年10月生,2013年2月任鐵嶺市委書記,經查:
- 收受時任沈陽市委副書記蘇宏章拉票賄選財物;
- 違規組織公款宴請,違規使用公務用車;
- 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為在職務晉升方面感謝和得到關照送給相關領導幹部財物,在幹部選拔任用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
- 違規使用出國(境)經費,在企業經營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
- 違反生活紀律,與他人保持不正當性關系。
吳野松
· 兩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問題均涉嫌犯罪。
【指南君】:2011年,時任沈陽市委副書記蘇宏章以黑馬姿態爆冷當選省委常委,後媒體曝出他為當省委常委向上級贈送黃金制品,涉嫌賄選。
祁鳴、吳野松此番均因涉蘇宏章賄選落馬,不過,他們兩人也不是普通的廳官。
祁鳴此前一直在沈陽工作,她擔任沈陽副市長期間,蘇宏章擔任沈陽市委副書記。據媒體報道,當年總涉案人員達100多人的“慕馬集體腐敗大案”發生後,祁鳴是其中的受益者。原財政局長李經芳被抓後,由她代理局長。此後她當了7年財政局長,又當了近10年副市長,在當地是個實力派。
吳野松“工作圈”里,則有谷春立、王陽兩個老虎。吳野松曾長期在鞍山任職,2005年至2007年,他擔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谷春立則是市委副書記,後擔任市長。王陽2004年才從鞍山市委副書記任上調離,此前,他和吳野松一直都在鞍山為官,交集更多。
周一至周五 • 清晨7:30
第一財經 • 國是指南
18日據國資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國資委令第34號)和《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國資委令第35號)。兩個辦法貫徹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的要求,重點從“管投向、管程序、管風險、管回報”四個方面,對中央企業的境內、境外投資進行全過程監管,並首次引入了投資項目負面清單制度。
據悉,國資委建立發布中央企業投資項目負面清單,設定禁止類和特別監管類投資項目,實行分類監管。列入負面清單禁止類的投資項目,中央企業一律不得投資;列入負面清單特別監管類的投資項目,中央企業應報國資委履行出資人審核把關程序;負面清單之外的投資項目,由中央企業按照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自主決策。中央企業投資項目負面清單的內容保持相對穩定,並適時動態調整。
中央企業應當在國資委發布的中央企業投資項目負面清單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制定本企業更為嚴格、具體的投資項目負面清單。
兩個辦法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強調依法監管,註重厘清國資委與中央企業的權責邊界。準確把握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定位,對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該由國資委履行的投資監管職責,制定了更為嚴格的監管措施,進一步加強監管;對依法應由中央企業自主作出投資決策的事項,由企業按照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自主決策、自擔責任,國資委加強監管。
二是強調全方位監管,註重加強投資監管體系建設。通過建立健全投資管理制度、優化投資管理信息系統、實施投資項目負面清單、強化投資監管聯動等,實現對企業投資活動全方位監管。
三是強調全過程監管,註重事前事中事後監管並重。強調事前加強規範、事中註重監控、事後強化問責,實現對投資全過程監管。
四是探索創新監管,試行投資項目負面清單管理。明確出資人投資監管底線,劃定中央企業投資行為紅線。投資項目負面清單的內容保持相對穩定,並適時動態調整。
為提高境外投資監管的針對性,防範境外投資風險,國資委延續了制定專門境外投資監管辦法的做法。在保持監管理念、監管方式與境內辦法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更加強調戰略規劃引領、堅持聚焦主業,更加強調境外風險防控、保障境外資產安全。
新修訂的兩個辦法施行後,《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16號)和《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28號)同時廢止。
萬科A1月20日發布公告稱,2017年1月12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及中潤國內貿易有限公司,與獨立第三方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關於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華潤股份和中潤貿易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將其合計持有的公司1,689,599,817股A股股份轉讓給地鐵集團。
2017年1月20日,公司收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給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國資委、並抄送給公司的《關於華潤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潤國內貿易有限公司協議轉讓所持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份有關問題的批複》(國資產權〔2017〕39號),批複主要內容如下:
一、同意將華潤股份和中潤貿易分別所持公司168275.9247萬股、684.057萬股A股股份協議轉讓給地鐵集團持有;
二、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公司總股本不變,其中地鐵集團持有168959.9817萬股A股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為15.31%。
三、請國有股東按照國有股權管理的有關規定,正確行使股東權利,維護國有權益,促進公司健康發展。
四、請相關方持本批複及全部轉讓價款支付憑證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辦理股份過戶手續。
五、本批複自印發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從國資委財務監管局獲悉,2016年中央企業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提質增效,取得了明顯成效,整體經濟運行企穩向好,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4萬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增加值6.1萬億元,同比增長5.2%;實現利潤總額1.2萬億元,同比增長0.5%,增幅擴大9.5個百分點,102家中央企業中盈利企業達到96家,扭轉了收入利潤雙下降的局面,實現了效益恢複性增長目標。
2016年末,中央企業實體產業平均資產負債率60.4%,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已連續三年實現下降。中鋼集團、中國鐵物等債務重組方案順利落地,成為市場化債轉股、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實施困難企業改革脫困的成功案例。總體看,目前中央企業債務總量與資產規模相適應,資產運營質量持續改善,資產負債率持續回落,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在近期召開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要求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化解產能過剩、處置僵屍企業是中央企業當前的重要任務之一。2016年中央企業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019萬噸,分流安置職工33126人;化解煤炭過剩產能3497萬噸,分流安置職工41945人;完成398戶“僵屍企業”和特困企業的處置和治理工作,安置富余人員11萬人。
中央企業今年將繼續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化解過剩產能,提升盈利能力。2017年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595萬噸、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473萬噸,在有色金屬、船舶制造、煉化、建材和電力等產能過剩行業開展去產能工作。此外,2017年還將完成300戶“僵屍企業”處置任務,完成500戶特困企業專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