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吳江:倒逼紡織企業轉型的不只是原料暴漲
按理說,每年夏天是紡織業的淡季,而在8月27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在江蘇吳江東方紡織城見到的金龍飛卻顯得步履匆匆。
作為吳江盛偉紫荊花紡織有限公司(下稱“紫荊花紡織”)東方紡織城的總經理,金龍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個淡季並不淡。
“按照往年的趨勢,現在是(原材料)最低價的時候。誰都沒有預料到行情。”吳江偉華紡織有限公司經理李昌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過去2個月里,化纖原材料暴漲了20%多。不過,和一般的織造企業相比,產業鏈延長到貿易的綜合型企業顯得淡定很多。
由於金龍飛的公司生產和銷售的是成品布,訂單利潤高達25%,而現貨利潤甚至要超過30%,因此即使原材料上漲20%,不過是讓“1~2元錢的利潤少了幾毛錢”,企業自身不難消化,最近的成品價格也沒有因原料漲價而漲價。
紫荊花紡織主要做現貨,這雖然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庫存壓力,但也意味著擁有更靈活的市場。需要較小規模貨品的客戶可以馬上買到貨,無需等待訂單交期。
27日,商務部中國盛澤絲綢化纖指數監測和發布平臺綢都網副總經理沈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吳江一系列的環保管控,市場對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現貨也越來越搶手。“開三停一(織機開三天停一天)這類管控,讓企業的訂單交期延長了,所以(采購商)的訂單也變分散了,變成了分批下單,這讓原本行業里的季節性越來越淡。”沈劍說,而這也是造成這個淡季不那麽淡的原因之一。

在價格推動下,下遊買漲積極性較高,市場產銷在100%上下,當前原料堅挺向上,下遊市場話語權一般,跟進為主。圖片來源:綢都網
倒逼企業轉型
為了消化原材料上漲的影響,雖然會和部分采購商協商適當調整價格,但是為了不丟掉訂單,面料制造企業仍然不得不主動讓利,“以前的利潤率在10%~15%,現在只有大約10%。利潤總額要減掉10%~20%。” 李昌春說。
而這給制造環節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利潤很薄甚至不盈利的情況下,大部分織造企業也會為了維持機器運轉和留住工人而繼續堅持。
吳江易達噴織有限公司負責人嚴躍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工人的工資和去年相比也上漲了10%。一定程度上,這些擠壓利潤的因素都倒逼織造企業的轉型升級。
嚴躍明的工廠,在去年被政府要求淘汰18臺噴水織機後,今年還剩下138臺。而在這138臺中,他又自己投了1000萬元,把100臺換成了新機器。“沒辦法,企業要生存,必須要升級。原來老機器生產里料的話,利潤率大概只有10%。”他說,新的機器所生產的面料可以收獲15%左右的利潤率。
“還好轉型得早。好的布料情況會好一點。”陳金祥說,當所有因素都集中在一起,只有微薄利潤的低端產能,只會讓企業更加被動。
陳金祥表示,以前只要產品能賣出去就好,最近幾年在政府的引導和管控下,企業淘汰了落後的設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能。“我自己廠里總共500臺機器,淘汰了120臺(噴水織機)。”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原來工廠主要生產里料,現在做的是要求更高的面料布,因此在機器減少的情況下,今年的產值估計還將從去年的8000萬元增加為1億元,原因就是“產品基本全部都上了一個層次”。
陳昌春的企業預計將收獲和去年差不多的產值。因為在噴水織機陸續被淘汰的大環境下,低端的產品也慢慢不做了,而不那麽低端的產品在價格上會更高一點。“地方政府很重視,開始抓了,(企業)不配合也不行。”他說。
根據盛澤鎮綜合執法局環保科科長張曉昊提供給第一財經記者的數據,盛澤鎮共有2700多家企業里,近95%是織造相關企業,2017年以來共關停了70~80家小企業,占比約3%,淘汰的主要是無證無照或環保不達標的小作坊。
蘇州吳江區環保局副局長陸國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吳江區設定的三年初步目標是淘汰10萬臺噴水織機,占去年淘汰前當地噴水織機總數約33萬的30%。至於整治的標準,他說,首先淘汰和整治手續不全或者無證照的情況,再根據企業對社會和在稅收等經濟方面的貢獻,安排淘汰織機的配額,然後再淘汰低端和落後的產能。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8月,蘇州吳江區今年淘汰的噴水織機達約9000臺,而今年目標是淘汰3萬臺,淘汰任務完成率接近30%。
陸國祥認為,環保管控的力度只會越來越緊。他並不否認這種嚴厲整治帶給中小企業的壓力。在他看來,越是正規的中規上企業,就越贊成政府的整治行動,畢竟這些企業平時在環保和社會責任方面的投入一點都不含糊。
環保趨嚴
不過,讓李昌春有些困惑的是,國家去落後產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一部分落後產能並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了周邊,“據我所知,沒有一臺機器按照廢舊鐵賣掉。都由做機器的買去,翻新後轉移到了周邊的地方。”
金龍飛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紫荊花紡織在吳江平望鎮的一家織布工廠,去年因環保管控搬遷到了湖北。80臺噴水織機搬過去後,湖北當地的工業園區因為規模太小不接受,企業又把規模擴大到了250臺,以生產里料。
嚴躍明工廠去年淘汰的噴水織機也賣給了安徽那邊的紡織企業。張曉昊認為,盛澤的舊織機回收更多是市場化的行為,太舊的機器也會被拆成零配件賣,但很少會變成廢銅爛鐵賣,基本都會再利用。
這同樣是長期從吳江采購面料的安徽省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部經理孟卓觀察到的情況:“最近的確是有一批噴水織機設備轉移到了安徽,生產的是低端面料,做滌塔夫之類的。轉移的地點是安徽的縣鄉和蘇北地區。”
一名姓陳的安徽紡織業內資深人士透露,吳江那邊淘汰的噴水織機轉移到安徽的路徑是,先到宣城,然後轉到阜陽利辛,最近又準備到蚌埠,吸收這些設備的企業多為大型的紡織企業。
不過,隨著規模的擴大,安徽當地也開始進行管控。
孟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安徽的環保力度從當地企業對環保投入的變化中可見一斑。“給我們供貨的安徽雅軒羽絨有限公司,以前環保(水處理)的池子不到十分之一,就放在角落里,是有凈水作用,但不一定達得到標或者準備在檢查時達標。今天春天再去看這個廠,環保的設備和面積達到了整個廠的三分之一。”孟卓說。
除了淘汰噴水織機的專項行動,吳江區也在推進紡織企業的中水回用,由政府統一建立中水回用站點幫助企業處理汙水,由企業交納相應的水處理費。
陳金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水處理方面的環保成本分兩塊,一塊是交給處理廠的,每臺機器一年約1200元;另一塊是日常運營水泵的費用,“要用水泵和管道打過去,才能保證水不漏”,兩塊加起來,500臺設備需要企業每年擔負的費用約120萬。
在張曉昊看來,這些都不能算是環保成本,而是企業生產成本中的環保支出,是基本且硬性的配套要求。一臺年產值平均在3~5萬的噴水織機,繳納1200元的汙水處理費並不算多。“以前行情真的不好的時候,的確有企業不肯交汙水處理費,就會出現應收帳款。但現在企業的覺悟也都變高了,有的甚至嫌一個月一個月交麻煩,主動交一年的。”張曉昊說,因為企業開始意識到,不夠環保就會被市場淘汰。
陸國祥表示,原先吳江整體企業的中水回用比率不到10%,目前已經實現中水回用織機約8.7萬臺,回用率超過了30%,明年的目標是要努力達到100%的回用。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中報眼|上半年凈利暴漲超十倍,美年健康走出“假醫生門”了嗎?
近一個月深陷“假醫生門”的美年健康(002044.SZ),半年報卻十分靚麗。
8月28日晚,美年健康的半年報披露,今年1-6月營業收入34.85億元,同比增長57.42%,凈利潤為1.7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高達1015.48%,扣非凈利潤1.01億元,同比增長530.51%。上半年凈利潤暴漲超過10倍,這樣的增長速度放眼A股也是罕見。
多項數據顯示,美年健康仍是處於高速發展擴張期的企業,高收入與高投入相伴。隨著業務的拓展,上半年營業成本為19.27億元,同比增長46.02%;銷售費用為9.68億元,同比增長65.6%;管理費用為2.68億元,同比增長23.71%;財務費用為1.05億元,同比增長145.19%;研發投入為813.72萬元,同比增長274.71%。
不過,這份大漲的半年報覆蓋期間並未受到一個月前的“假醫生”事件影響,直接受影響的將是三季度的業績。根據半年報披露的1-9月經營業績的預計,公司凈利潤會在3.8-4.8億元的區間,變動幅度為46.85%-85.5%。可以看出,美年健康在增長預期的速度上有所減緩,很可能是受到“黑天鵝”事件的影響。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美年健康近一個月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從7月末22.51元/股的高位驟跌至最低點的13.59元/股,市值一度蒸發40%。最近一周內股價開始逐漸回升,經過多日上漲乃至漲停後,美年健康28日最新收盤價為17.13元/股。
28日美年健康股價1.9%的漲幅,是在大規模非公開發行股份上市流通的基礎上完成的。今天開始解除限售股份是2015年公司定向增發的部分股份,數量為5.17億股,占總股本的16.57%。
本次解禁股份的共有30位股東,包括總裁徐可、監事會主席余繼業、高級副總裁溫海彥等公司高管在內的22位自然人和太平人壽等8家機構。大規模的限售股解禁,存在股東套現令股價承壓的可能性。
亮眼的中報成績、複蘇的二級市場表現以及解禁股壓力之下保持漲幅讓美年健康似乎走出了陰霾,但未來能否在快速擴張過程中業績穩紮穩打,杜絕“假醫生”這類打擊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的“黑天鵝”事件,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杜卿卿
fb上市料身家暴漲 創辦人棄美籍避稅
1 :
GS(14)@2012-05-13 11:47:17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513/16331665

社交網 facebook上市在即,創辦人之一的薩韋林( Eduardo Saverin圖)估計身家會暴漲38.4億美元(299.5億港元),為了把巨利袋袋平安,這個豪門大少已正式放棄美國籍,避繳巨額稅款。
30歲的薩韋林生於巴西富豪之家,1992年移居美國,六年後入籍,後在哈佛結識朱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現持有 fb的4%股權,在新加坡過着花花公子生活,駕名車、出入私人會所,與富豪、模特兒打交道。但他並非只顧玩樂,理財精明,去年9月已放棄美國籍,上月底生效,為 fb上市後免繳納巨額增值稅預早籌謀。
薩韋林理財有方, fb也生財有道,繼宣佈成立 Apps Center向用戶賣 apps後,前天再推「用錢買人氣」服務,想要有更多人看到你的消息,只要每則貼文付2美元(15.6港元)就行。
英國《每日郵報》
工廈大王身家暴漲
1 :
GS(14)@2013-10-13 23:27:492009-10-28 EW
特首施政報告提出活化逾千幢舊工廈,促進轉型,即時燃起市場對殘舊工廈的無限憧憬,同時亦造就了多位「工廈大王」身家暴漲。
早年以極低價買地建廠收租的本地家族,成為今次政策的大贏家,其中最廣為人知是「工廈大王」楊耀松家族,其持有的工廈大部分位於市區,樓面最少達一百八十萬方呎,現時每月租金收入逾億元。今次受活化政策帶挈,令旗下工廈身價三級跳,估計市值高至百億元。
另一個本地家族晶苑集團羅樂風家族,在觀塘亦擁有逾三十萬方呎樓面工廈,區內還有近年狂吸四十五萬方呎樓面的理想集團,市值有望升至三十億元。除了坐擁數以十萬方呎樓面的工廈業主,近月已有不少「春江鴨」率先飛身入工廈市場,包括過往集中舖位投資的「舖王」鄧成波亦花近八億元掃貨,望搭這班「活化」順風車。
政府提出連串活化工廈的措施,若撇除發展商,持有最多工廈的要數「工廈大王」楊耀松家族。楊家的資產現時由五十二歲的楊耀松長子楊國佳管理,市場估計,其家族持有最少十幢工廈,大部分位於市區如黃竹坑、長沙灣、土瓜灣、柴灣、九龍灣及觀塘等,不少以「楊耀松」命名。
楊耀松擁百億工廈
楊耀松一九五四年與新地創辦人郭得勝共同取得YKK拉鏈的香港代理權而賺得第一桶金,後轉戰地產。據楊家的旗艦公司順昌集團網頁披露,現時公司有八幢工業大廈收租,除了柴灣豐業街楊耀松第七工業大廈屬工業用地之外,其餘均為商貿或住宅(戊類)用地。業界人士指,這八幢工廈均受惠於今次活化政策,「樓面面積合共約一百八十萬方呎,由於全屬市區地,又統一業權,就算不作任何改動,以現時平均每方呎二千元計,已值三十六億元!若套上改裝及重建等活化概念,更不得了!現時市場預期,改裝後的市區工廈,每方呎售價可達五千五百元,重裝的更可高至八千元,即八幢工廈的潛在價值高達一百億元!」
只是楊家對政府多年來推出的工廈措施都不太熱衷,「九九年政府都大動作地放寬工廈用地用途,當時『楊伯』仲在生,他曾積極地將部分受惠的工廈,好似土瓜灣旭日街及黃竹坑業發街項目申請轉做住宅,不過當時樓價年年跌,最終決定不冒險,多年來穩穩陣陣收租。」一名工廈代理老行尊憶述,楊家的工廈是六、七十年代因應政府推動工業發展,以分期付款方法買地興建而成,收租多年,早已歸本。
楊耀松○三年過世後,其後人更不活躍,有經紀坦言極少與順昌有往來,「不要說是姓楊的老細級,連負責租賃的員工都不相熟。他們的工廈不太注重裝修,又接受平於市價的租金,所以空置好少。」業界人士估計,除非市場有大量活化成功例子作前車,否則「工廈大王」後人難會出手。
羅樂風罕有割愛
另一個擁有多幢工廈的本地家族就是製造成衣起家的晶苑集團,掌舵人是「炒樓王」羅家寶的大哥羅樂風。今年初被美國財經雜誌選為本地四十大富豪之一的羅樂風,七十年代選在觀塘區落地生根,至今晶苑的大本營仍坐落在巧明街。區內經紀透露,「粗略估計,單是晶苑集團自用的巧明街七十一號、南豐工業大廈、長輝工業大廈、振業工廠大廈等一帶工廈,羅生起碼有三、四十萬方呎樓面。不過實數好難估,因為這位羅生同Lobo(羅家寶)作風剛剛相反,好低調,持有的廠廈不論租或賣都極少放盤。」
然而,近十年幾乎無動作的羅樂風,卻把持有逾二十三年的開聯工業大廈B座六樓約三萬四千方呎樓面,今年六月以近五千萬元出售予區內另一名炒家。以羅氏八五年的九百六十多萬元連四個車位的購入價計,易手一鋪勁賺近四千萬元!
投入十億博倍升
不過本地家族並非全部作風低調,以拉鏈生意起家的理想集團就明顯比較積極。理想集團自○六年九月成立投資部,並從美聯物業招攬工商經紀鄧健明過檔,便不斷吸納觀塘區工廈。活化工廈的消息出台一個星期後,理想集團執行董事鄧健明便率先表態仍會繼續買入工廈,只是「消息一出,十個業主五個反價,幅度達兩至三成,當中六成更索性封盤!」他謂,雖然集團長遠看好區內的工廈市場,但現時不會胡亂追價入貨,「反價的接受空間是一成!」
理想集團沙士撈底
五十年代創立的理想集團,大股東為熊宏海。熊在沙士後進軍地產市場,初時親自會見經紀,其後才漸趨低調,交給鄧健明負責。據鄧氏透露,多年來集團於觀塘區吸納樓齡逾十五年的工廈,現時持有樓面已達四十五萬方呎,其中有八幢物業佔業權份額超過百分之二十,他笑言,佔有較多業權份額才能擁有物業未來發展的「話事權」,所以會集中物色該八幢的放盤,「自政府落實活化政策後,我哋便拍板預五億至十億元投入工廈市場,當中一半會預留作改裝。」
鄧健明還預計,兩至三年後,更改用途後的工廈單位呎價可升三成,「改裝的工廈呎價可達五千至五千五百元,重建成全新商廈的更可以達六千至八千元!」換言之,該集團的四十五萬方呎樓面,未來或有機會升值到二、三十億元!經紀透露,理想集團早在觀塘工廈呎價只需幾百元時開始儲貨,估計成本價不到五億元!鄧健明笑言,「集團在沙士時買入工廈,連銀行亦不肯做按揭,與現時市況簡直是兩回事。」
鄧成波八億掃貨
工廈回報如此吸引,自然令投資者蠢蠢欲動。有「舖王」之稱的鄧成波,自今年六月整體樓市重回升軌時,便踩入觀塘工廠區。他先向億京買入貼近觀塘站出口的成業街七號商場地下及一樓,三個月後,更進一步增持餘下的二樓兩萬方呎樓面,將整個商場收歸麾下,合共作價達四億四千萬元。其間波叔還分別以三千萬及一億八千萬元,購入福昌大廈一樓全層及長江電子大廈全幢,區內代理指,前者正以四千萬元放盤,後者則極有機會由波叔親自參與變身。波叔多次明言,對變天在即的觀塘區前景甚為看好,他並認為,活化工廈措施可使政府及業主達雙贏局面,而他亦正嘗試為旗下工廈物業申請轉用途,未來亦繼續物色工廈。
除了觀塘,波叔又在七月中買下早在去年睇中的葵涌菱電工業中心。萊斯物業執行董事黎智生表示,近半年葵涌及荃灣一帶亦開始有大量炒家湧現,「很少如波叔般有錢,大都物色二千萬元以下的單位。」就如觀塘一樣,葵荃區有逾半數炒家是以往區內的廠家,當中持貨約三十件的丘恒業,便是現時區內最大的炒家之一。「丘伯本身在荃灣有廠,現時的貨由六百萬至一千五百萬元,約一千萬元的貨較多,由於不少葵涌工廈的呎價仍未到一千元,細細粒之餘,成交期很多時又超過三個月,所以好多炒家都會摸貨。」丘氏五月時便以七百萬元購入宏達工業中心一個約七千八百方呎的高層單位,三個半月後,便以八百五十萬元摸走,賺幅超過兩成。
黃竹坑值博 隨時變黑馬
想趁活化搭一轉順風車,業界人士謂首選佔大廈權益份數較大的單位。萊斯物業執行董事黎智生舉例指,就如葵涌區內的禎昌工業大廈,全幢只有五至六個業主,未來要改裝都較易成事,「不過近期已有個別炒家入市搶高呎價,最新放盤叫價一千一百萬元,每方呎約九百三十元。」至於要搵幾百萬元的工廈單位,相信就要往西的屯門區尋覓,但業界人士提醒,「屯門發展或者活化的步伐會否如市區般,就要投資者衡量。」
相對於九龍及新界區,位於港島的黃竹坑算是炒風較淡的工業區。皆因○三年,城規會為黃竹坑的工業用地轉作酒店發展開綠燈,加上港島南綫及海洋公園擴建等旅遊項目,該區早已成為發展商搶着「插旗」的天下。現時幾乎全港的發展商都已在區內擁有全幢項目,如今隨着政府活化工廈政策,業界相信該區隨時會成為黑馬。
2 :
qt(2571)@2013-10-13 23:39:21仲以為晶苑集團只係做飲食, 巧明街見到.
理想集團, 觀塘道定富街對面有一幢.
呢尐真係好低調下.
3 :
肥B(18468)@2013-10-16 16:58:15無端端做乜挖返D 09年的POST 上黎?
4 :
qt(2571)@2013-10-16 17:00:43講開地主嘛
創板再癲 黃翠如家族股飈14倍 父黃永華身家單日暴漲18億
1 :
GS(14)@2016-04-13 15:12:0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13/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繼去年一輪瘋炒後,創業板新股近期又見「鑊氣」,昨天兩隻以配售方式於創板上市的聯旺集團(8217)及思博系統(8319)首日雙雙錄得逾10倍的升幅,為今年以來首日表現最癲的創板新股(見表);其中建築股聯旺的大股東兼行政總裁黃永華正是「翠如BB」藝人黃翠如的父親,黃翠如昨日更帶同男友蕭正楠出席上市儀式撐場,聯旺股價亦不負所望,收市爆升14倍,帶挈黃翠如家族身家升至19億元。另一「癲股」思博亦錄得11倍升幅。
土木工程建築商 市值衝近50億
據招股書資料顯示,聯旺主要從事道路及渠務、起橋及擋土牆石屎結構、地盤平整工程等,截至2015年3月底年度,純利為1807.9萬元;不過昨日在創業板首日掛牌,股價升勢凌厲,全日收報4元,較配售價0.26元升14倍,公司市值達到近50億元,超過不少主板公司。以黃永華持有聯旺4.68億股,持股比例37.5%計算,其手上股票帳面價值已達到18.72億元,一天內暴漲17.5億元,吸金能力隨時厲害過「翠如BB」伙男友蕭正楠組情侶檔拍劇。
同日以配售形式於創業板掛牌的還有香港資訊科技基礎解決方案供應商思博系統,全日收報3元,較配售價0.25元升11倍;以今年9隻創板新股的首日表現比較,聯旺與思博名列冠亞,就算連同去年細價股熱潮期間上市爆升的創板新股比較,這兩隻新股首日表現也在前列。至於前日創板掛牌的潮網股Hypebeast(8359),繼首日升7倍後,昨日早段也一度再飈高三成,不過其後升勢有所回落,收市報1.13元,升7.62%。
Hypebeast昨曾再飈三成
翻查紀錄,不計昨日的聯旺及思博,去年5月以來共有10隻創板新股首日升幅逾10倍,而同日兩隻新股雙雙升逾10倍的情况僅出現兩次;另一方面,大多數新股升幅只屬曇花一現,首日股價已是最高位,與昨日收市比較,不乏從高位累跌逾九成。
分析:遠期合約多 建築股易通過審批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認為,近期不僅創板新股再現炒風,早一輪主板細價新股已見異動,例如盈健(1419)、劍虹(1557),加上大市目前氣氛牛皮,炒家轉瞄更易大上大落的創板新股並不出奇,相信創板炒風短期內還會持續,但他提醒散戶,以全配售形式上市的創板新股始終存在貨源歸邊問題,散戶極容易高位接火棒,最好還是不要沾手。
此外,聯旺已是今年第5隻建築新股,張智威稱去年開始陸續有本地中小規模的建築股上市,相信原因是這類公司的生意多為遠期合約,未來盈利前景有保證,容易過上市審批,保薦人食髓知味,自然會發掘更多同類公司。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寶能姚振華 富豪榜第四 身家暴漲8倍 達1150億人民幣
1 :
GS(14)@2016-10-14 06:29:47【明報專訊】內地2016年胡潤富豪榜出爐,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高達21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身家再度蟬聯榜首之位,同時亦超越李嘉誠成為華人首富。至於參與萬科(2202)股權爭奪戰的姚振華則成為黑馬,今年身家暴漲8.2倍至逾1100億元,由去年百名不入躍升至富豪榜第四位,甚為矚目。
明報記者 溫婉婷
雖然62歲的王健林成功蟬聯中國首富寶座之位,亦以10億美元(折合約78億港元)之差小勝李嘉誠,於胡潤全球富豪榜排行21,晉升為華人首富;但其身家已較去年輕微縮水2.3%。反觀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身家急漲四成,由去年的1450億元激增至今年的2050億(見表),與王健林身家差距大幅縮小至100億元,似乎王亦不能掉以輕心。至於「股王」騰訊(0700)主席馬化騰,在亮眼的業績及股價支撐下,令其身家節節上升,較去年同期增加37.5%至1650億元,更首度打入胡潤富豪榜三甲位置。
此外,外界亦將焦點落於寶能系實益控制人姚振華身上。去年姚振華身家僅125億元,排行第231名,短短一年間身家即暴升8.2倍至1150億元,並成功進佔富豪榜,一口氣衝上第4名,備受外界注目。另網易創始人丁磊身家亦幾乎「翻一番」,由510億元增至1000億元,躍升至第6名。
馬化騰首入富豪榜三甲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家族身家縮水17%至1120億元,並跌出三甲至第5名。雖然百度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及其夫人馬東敏身家較去年增加15%至980億元,但排名仍倒退1名至第8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94&issue=20161014
台妹存款暴漲20萬哥哥好擔心:問唔問好?
1 :
GS(14)@2016-11-26 13:50:57台灣一名心急好哥哥,日前在facebook向網民求助,因他近日發現就讀中一的妹妹,銀行戶口存款突然從幾千元急升至23萬元新台幣(約5.58萬港元),而且全是現金存款,哥哥擔心妹妹是否做了不正當的事,向網民求助:「我該主動去追問金錢來源嗎?」求助文一出,即時引發網民的各種猜想:「該不會被騙去做直銷!」「做網拍哪可能賺這麼多!」「應該是爸爸或是媽媽的私房錢!」背後的真相為何,或許只能等妹妹親口回答了。
Faceboo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6/1984630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