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當樓十局之一《聞雷局》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01/07/01/%E7%95%B6%E6%A8%93%E5%8D%81%E5%B1%80%E4%B9%8B%E4%B8%80%E3%80%8A%E8%81%9E%E9%9B%B7%E5%B1%80%E3%80%8B/

當樓十局 之一〈聞雷局〉奔達

A 實戰

1986年,澳洲大投機家 Allan Bond 來港展拳腳,收購甲級商廈奔達中心,招股上市,上市價連一送一認股証1.3元,超額倍數甚高,暗盤連輪做1.6元。我認為猛龍過江,志不在小,此價靠近上市價,有超額倍數支持,輸數短而贏數長,輸面小而贏面大,於是暗盤買入。正股首天交易2元開出,交投熱烈,獲利貨迅速消化,我實行加碼追進。急升數天,周五收市後竟宣佈以蛇吞象,收購TVB!此消息有如迅雷轟頂,市場目為之眩,周一開市即疾升至6元,然後回至4.5元盤旋,我於勢定後才沽貨。次日認股証掛牌,暗盤沽家開飛0.1元上牌(因前此正股已開飛1.5元),我於首五分鐘拋售,得天頂價2.9元,反差簡直匪夷所思!此証日後變零,Allan Bond 亦為澳洲政府控告,身陷囹圄。自從進出此陣,感覺上才成為真正的炒家。此役僥倖成分很重,但卻是破釜沉舟投身事業所拆的第一局,是以至堪回憶。

B 學理典範

修辭學哲學認為凡人類思考均需語詞,而所有語詞本質上均為比喻,就算科學的符碼系統亦作如是觀。故而思考的本質亦即選用詞語的本質。比喻之中以提喻、轉喻和諷喻至為重要。提喻為舉一肢以喻全體,例:「江面有五十張帆」意指江面有五十條船。由於提喻忽略全体而將注意力聚焦於最有價值的局部,對於抓緊想像力至為有效。舉凡說服宣傳推銷誤導,均以此類修辭進行。股市之中常有大規模羊群心理現象,做成狂潮及恐慌,亦源於市場溝通訊息之時,從來是以提喻式修辭主導的。唯有感性敏銳的炒家才能掌握市場心理,他們自身必須擅於以提喻方式思考,然而卻又不為此方式所瞞蔽,那是何等的困難啊!

C 結構分析

(一) 人類天性喜歡將因果簡化,以利推算;同理,簡化的資訊亦非常有利於在市場網絡之內流轉。
(二) 故此一般投資者易於相信股價由有力人士所操縱,或者為單一有力因素所決定,是為偶像崇拜心理。
(三) 如於適時適地出現高度吸引的偶像,便能抓緊市場心理,彷似迅雷震耳,令人們內心癱瘓,有如群羊,隨眾行動。
(四) 只要勢成,即使能夠保持冷靜的人,亦為時勢所脅迫,莫敢拂逆。
(五) 動勢輾轉加強,即至能量完全耗散為止。

D 應用及限制

提喻既是市場思考之本質,其聚焦之程度愈集中,推銷之觀念愈明晰有力,則牽引之能量愈強大,股價上升之勢度愈猛烈。如果市場存在著樽頸位置,則龐大能量流過樽頸,便會形成價格爆炸現象。炒家最夢寐以求的就是捕捉此類現象。然而於此要考量的純粹是心理動力,因而無法建立基本分析框架,只能以炒家敏銳之直覺,豐富之經驗及或技術分析加以處理。極峰天險,只合一流人物登臨舞劍,凡夫俗子犯難強行,只會落得身無死所。

掌門書 July1, 20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50

拒絕當樓奴

有blog友在fb私訊分享了一條影片,是鏗鏘集所拍的《拒絕當樓奴》,他還寫了以下的留言,令我更有興趣看看那是怎樣的一條影片。

「我覺得呢一集鏗鏘集極有教育意義,完全解釋者咩叫做心態同選擇,好值得討論。片中月入10萬元的夫婦簡單留意下佢地既消費模式,真係印證到財務教育的重要性。」



影片中的故事主要講述一對初婚夫婦在結婚前的日子裡不斷搵樓的過程,他們大學畢業一年,加起來月入不足四萬,其實已經很不錯,比不少香港家庭的收入都要好,可惜對於積蓄不多的他們來說,要買樓就難一點。

看到他們一直找尋租盤,發現香港市區租盤的確很缺,而且很貴。找了很久,有一次他們突然找到一個八千多元的租盤,上去看看,大家都嚇一跳,面積很大,認為那個租金水平絕對是「低水」。當他們滿心歡喜之際,才搞清楚事實,原來那是一個分租盤,八千多元只是租屋內的其中一間房而已。

這對年輕夫婦唯有由市區轉移去新界地方找租盤,到沙田圍村裡去找租盤,雖然同一個租金所租用的地方的確比市區大得多,可惜二人的理想要求並不一致,還是不成事。節目到了最後,兩位就寄望於新一期居屋的抽籤,希望可以安頓下來。

原來blog友所提到的高收入故事,是節目當中所加插的一對高收入的夫婦,兩口子加起來月入超過十萬元,但他們選擇不買樓,寧把金錢花在個人興趣之上。丈夫喜歡玩越野單車,原來添置單車裝備都可以用上十多萬元,這與我這些「街童」小時候玩的單車相差很遠。

這對高收入夫婦對當樓奴非常有戒心,為了不做樓奴,寧願搬到錦上路村屋租樓住、養車。於他們眼中,買樓背負很高風險,他們舉出97年、沙士、金融海嘯等樓價大跌的時代,很多人損手爛腳,於是他們不認為買樓是好的選擇。

不買樓絕不是問題,重點是所為何事。感覺上,只有32歲就追求興趣,把財富都花在興趣之上,給人一種沒有計劃,即時行樂之感。如果不買樓的原因是為了追求理想,這可能更可取。始終,先甜後苦,還是先苦後甜,一切都是因果。

另外,買樓於他們心目中就是高風險,就是當樓奴,這其實有點兒把風險放得過大,風險不是需要逃避,而是需要了解與管理。我不知道他們不買樓之後,資金拿到什麼地方去投資,如果一向沒有投資習慣,十年廿年後沒有持有資產的他們,希望還可以維持今天的生活。

在此要讚一讚港台,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節目,簡單幾個人物組合,已經能帶出香港樓市的現實。節目中就是一對對普通年輕夫婦,高收入也好,低收入也好,描述出他們面對著怎樣的住屋問題,用不著每每要找到最極端的人物,在節目中出現金句,博取收視的。

當然,節目延伸當然還可以的。例如有關投資理財、財務管理。初出來的年青人,除了四圍看租盤,還有什麼方法好好理財,改變現況呢?收入每月超過十萬元的夫婦,除了避開置業風險、享受生活、供養興趣外,還有什麼好計劃盡快達至財務自由呢?若能針對這方向跟進一下,將會更好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cRoS3JcVi0&list=PL2FflE5xSM4SB9vazF_dcYmop-HiucsP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