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96-01年牛市回顾 价值at风险
http://xueqiu.com/9769652619/42921650
最近忙完了年报和新股研报,本打算马上开始一季报的整理,但想一想A股现在这个点位,我又几乎清仓,似乎没必要那么急。于是我把之前累积的大量优质研报这个坑给填了。今天中午读到广发证券最近做的一期研报,我觉得非常有价值,也挺有意思的,个人简单整理后共享给大家。
首先我个人观点认为:当前A股疯狂的行情和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80年代末日本股市泡沫、07年A股泡沫都不相同,因为这三者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加速至过热、高通胀、债率收益率上行、加息周期中完成的泡沫牛市。而14年末启动的本轮牛市却发生在经济下台阶的时期,这似乎与历史上的96年启动的牛市更为相似,下面是一些相似点,感谢广发证券。
1.牛市未开始:
·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各地密集展开固定资产投资,92-94年投资增速保持在60%上下;
·过度投资带来了恶性通胀,92年以来CPI水平大幅上升,94年11月CPI已飙升至27.5%;
·93年7月为抑制高通胀央行开始实施紧缩政策,93-95年三次加息,对股市形成持续压制,A股从93年2月的1499点下跌至96年1月牛市启动前的525点,3年熊市下跌65%;
·熊市期,监管层密集释放了年内暂停A股发行、促进发展共同基金等救市利好带来了1个半月短暂的上涨,随后又再回跌势;
·三次加息、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压制下,1996年的CPI已从27%回落至8%;
·96年以后,经济数据相比前期明显下台阶;
·90-95年国企积弱成疾至96年超过60%的国企亏损,亏损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接近40%;
2.牛市初期:
·迫于经济下行压力,96年4月央行重启降息操作,利率开始下行,在96-01年整个牛市期间内,央行共7次降息、2次降准,货币政策都处于持续宽松的进程中;
·1997年7月决定启动国企“三年脱困”改革,推进国企优胜劣汰,实施“抓大放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国企“债转股”,到了2000年,大部分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国有企业的账面利润有了很大的改观;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1999年,央行放开住房按揭贷款业务。这直接导致此后的地产股超级牛市;
·随着实体经济的回落,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开始下降,贷款增速自高位回落。由于通胀持续回落,自95年12月起央行接连下调了存款保值补贴率,并在96年4月1日宣布取消办理新的保值业务。这两者直接导致96年后居民存款增速出现大幅回落,“存款搬家”进入股市:
·95-96年9月出台的有利于股市发展的一系列政策:
3.牛市中期:
·96年10月-12月转向高压,“十二道金牌”接连发出,但前11道“金牌”并未阻止股市上涨。直到12月16日第十二道“金牌”出台后,股市连续4天跌停、半个月内下跌27%,但进入1997年以后,A股再次重启上冲态势;
·99年监管层再次“救市”,发动著名的519行情:中国证监会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6月1日B股降低交易印花税,当日上证B指大涨8.54%;人民日报头版指出近期股市是正常的恢复性上涨,各方面要坚定信心;并首次明确的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方式;10月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间接进入证券市场;2000年1月三大报发表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的文章《为建设发展健康、秩序良好、运行安全的证券市场而努力》,股市第二天再涨3%。
4.牛市后期:
·2000年的股权融资规模为1590亿元,是当时A股历史上的最高峰;信贷融资为5636亿元,股权融资比信贷融资的比例接近0.3,也是为历史最高;
·2000年10月,《财经》杂志刊登揭露文章《基金黑幕》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随后证监会暂停了新基金发行和新基金公司成立申请(近两年时间),这直接斩断了机构资金入市的渠道;
·2001年6月发布的《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方案》引发股民对股市“抽水”的恐慌,直接压垮牛市。
·虽然2001年10月22日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办法,但股指仅反弹2天后再次步入“漫漫熊途”。
在人造牛市下,趋势最重要,反身性决定一切,任何利好都没用,这次也一样。
·2001年以后,在地产和出口同时改善的刺激下,中国经济不断加速,实体企业ROE不断上升,并通过加杠杆的形式大幅扩张资本开支,
资金从股市流向实体,对股市流动性形成了压力。
5.一些彩蛋:
·大家对07年530后大盘股的“泡沫化”记忆犹新,这次会一样吗?回顾96-01年牛市,当时
小盘股又是持续强于大盘股的,并没有发生风格转换。银粉、蓝筹粉要打打作者,别打我!注:由于96年以前A股只有280家上市公司,因此行业代表性还不强,涨幅在5倍以上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地产股(当时地产股都是小盘股);
·每一轮牛市中“泡沫化”最厉害的股票往往迎合了当时的大时代背景——07年的煤炭、有色等五朵金花,刚好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成长性行业,96-01年的地产股、科技股等。这一次互联网+、工业4.0、一带一路、中国2025等……当然
泡沫化最厉害的,也是未来跌得最惨的,可以看看五朵金花、科技股等他们后面的走势,惨不忍睹,全是白骨,更别提现在有巨额的融资盘,这次会有更多的人破产;
·一般牛市都是在经济过热阶段结束的,因为通胀上行会引发货币政策收紧,但
96-01年的牛市在通胀低位且货币宽松仍处周期中就结束了——2000年以后,经济转向复苏,通胀水平仍然较低,因此货币政策仍在宽松的进程中。这对现在股市和经济在未来的变化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96-01年牛市是先见“股市底”,再见“政策底”,最后见“经济底”,经济见底回升后,股市反而进入熊市,因为实业投资热潮分流了股市的资金。
A股本轮牛市也是先见“股市底”,再见“政策底”,经济何时见底?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01年是实业投资分流股市资金,本轮牛市极有可能是地产市场的复苏分流资金(其实也差不多是一回事,地产复苏就等于上下游产业链实业的复苏),这意味着
房价回升或许就是舞曲停止的信号;
·96-01年牛市中,股市刺激政策与高压政策的交织贯穿始终,对监管层来说,始终是希望“慢牛”,但不希望暴涨暴跌,但”事“总与”愿“违。
2015/04股票倉回顧 金魚佬投資紮記
來源: http://yuloyulo.blogspot.hk/2015/05/201504.html
4月結束, 收報28133, 比去年底上升19.18%, 曾高見28588.
中資股國企股繼續輪流攀升, 部分二三線股份亦大升, 電視上網絡上天天高唱"大時代"來臨.
可笑的是連財政司司長也要講"丁蟹", 說會有大調整! (財政司竟變成"財經演員", 貽笑大方)
此次牛市(不管是快或慢)的根源是"國家政策", 政策包括: 人民幣國際化, 亞洲基礎建設融資, 成立自由貿易區, 從而解決中國過剩產能的問題, 又改革提升中國經濟活力.
因此, 是一個"政策市". 這些政策都不是立竿見影的. 然而, 股票因為長期低殘, 突然吃上興奮劑, 出現放煙花式的熱鬧......
牛市向上莫估頂, 因為從來無人知. 現在中港兩地銀行的現金存款比率依然十分高, 在國家的指揮棒下, 股市還有向上的動力.
組合回報高達33.3%, 主要原因是一直大量持有國企及有關中國的企業.
本來真不打算再講政事, 但是收到朋友來電郵, 唯再說幾句.
有天聽到香港電臺的一個節目, 湯家驊跟一位女嘉賓(不知其名)討論政改, 女的說了"政府的方案是按照基本法及大人的決定去做", 湯就回應"這不是法律問題, 這是政治問題...".
對了! 我想按著泛民的這論據說清楚一些事, 而這些事中央不會說出口, 政府不敢說出口.
沒錯, 有關行政長官候選人的出閘, 中央擺明要留一道自己可"控制"的閘口(中央不是一定運用, 但在中央感到"不安全"會即運用力量影響選委).
那不是明顯插手香港的事? 對的, 所以中央不會說出口, 政府不敢說出口.
泛民口中的政治問題, 其實十分簡單.
你認為選舉行政長官是完完全全香港自定的事, 北京丁點影響都不要來, 我們選好了只負責給我們蓋個章委任就算了.
然而, 北京豈會這樣想? 北京認為香港財政自由獨立, 沒有稅款上繳, 沒有糧食上繳, 沒有人參軍, 議員選舉委任亦已不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對這個頭頭候選人的選擇, 只希望保留最後一定的影響力.
所謂政治分歧就如此簡單.
滬港通半周年大事回顧新浪財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85
滬港通半周年大事回顧 作者:新浪財經
2014年4月10日 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宣布,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同日,兩地證監部門聯合公告滬港通正式啟動,需時6個月準備。
2014年4月29日 港交所公布滬港通詳情及安排。
2014年6月13日 中證監發布《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若幹規定》。
2014年8月11日 上交所、港交所進行滬港通全天候測試。
2014年9月26日 上交所發布《滬港通試點辦法》。
2014年11月10日 中證監及香港證監會正式批準舉動滬港通於11月17日正式啟動。當日恒指開盤高開524點,午市收報23,939.74點,上升389.5點,升幅1.65%。
2014年11月17日 滬港通正式開通。香港居民每日2萬元人民幣兌換上限也同步取消。
2014年11月17日 首日港股不升反跌,恒指收市報23,797.08點,下跌290.30 點,跌幅1.21%,香港經由滬股通買賣上海股票的每日額度的170億,於該日的下午1時55分全數用盡;相反,內地經由港股通買賣香港股票成交量的反應冷淡,余額達87.32億人民幣,僅用了限額的約17%。
2014年11月18日 第二日恒生指數繼續下跌,收市報23,529.17點,下跌267.91,跌幅1.13%,投資滬股通使用了37%額度,剩余81.55億人民幣;相反投資港股通剩余額度97億人民幣,僅使用了7.6%額度。
2015年1月5日 總理李克強在深圳考察時指出“滬港通之後應有深港通”。
2015年4月8日 港股通首度出現爆額情況,單日使用額度105億元於下午2時09分全數用盡。
2015年4月9日 港股通連續第二日爆額;當日港股成交額達2,939億元,再創歷史高位。
(來源:新浪財經)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
地产:回顾2014放眼2015下半年有望赶上牛市盛宴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466
作者:吴剑雄
1.房地产行业现状及下半年趋势
1.1房地产行业14年报及15年1季报总结
行
业成长性:房地产行业14年及15年1季度成长性大幅放缓,增速为09年来最低。从营业收入看,房地产行业14年同比增速为13.35%,几乎是09年以
来最低增速,而15年1季度的增速为-1.51%。从利润增速看,房地产行业下滑速度更快。14年房地产行业利润总额增速为4.9%,为09年以来最低,
主要原因在于房地行业的毛利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15年1季度利润总额增速-0.16%,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


行业盈利性:房地产行业盈利能力逐年下滑,14年为09年来最低。2014年房地产行业毛利率为32.16%,连续4年下滑,为09年来最低;销售净利率11.61%,连续4年下滑,为09年来最低。
行业费用率控制较好,维持平稳。行业的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控制较好,占比稳中有降,尤其是面对行业困难,房企内部严格控制可控的管理费用,占比一直逐年减少。


偿债压力:房地产行业的长短期偿债压力逐年增加。短期偿债方面,短期偿债压力指标(现金-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4年底和15年1季度分别为-690亿元和-919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大。长期负债方面,长期负债增速虽然降低,但规模创新高,行业的付息债务的资产负债率为54.42%,也是近5年新高。


库存创新高,去库存压力大。房地产行业14年底库存40253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16.02%,库存中部分已经售出未结算,扣除预收账款的库存更能反映真实的库存情况,该指标为323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59%。

结论:
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经济进入转型期,代表新经济模式的新产业将是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最快产业。由于经济转型、人口红利消失、城镇化空间变小等关键宏
观因素变化,作为上一轮经济增长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过黄金发展时期,早已进入到中低增速的白银时代。白银时代的房地产行业不再像黄金时代那样高增
长、高毛利率、低风险,白银时代房地产行业将处于中低速增长、社会平均毛利率时代。由于过去一年市场低迷,大部分城市处于痛苦的去库存期。
1.2房地产行业对下半年稳增长依旧十分重要
当前我国稳增长压力增大,下半年料将有更多的稳增长政策。
由于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新旧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等多种因素,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尽管政策层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
度明显加大,但是一旦经济减速损害了就业率,则保增长的压力将明显加大。15年1季度我国GDP增速为6.95%,跌破市场普遍7%的预期线;当前面临着
较大的通货紧缩压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跌至12%的新低。下半年经济增长压力变大已经成为中央政策层和市场的普通共识,稳增
长的政策正在和即将陆续出台。

稳定房地产行业仍旧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
毋庸臵疑,房地产行业对地方GDP增长、地方财政、降低地方债务杠杆率、固定资产投资等各个方面依旧具有重要意义。楼市目前正面临痛苦的去库存化阶段,有
效消化房地产市场库存是一个现实问题,既关系到启动需求,又关系到化解风险。在新常态下,稳定楼市依旧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15年上半年房地产刺激政策密集出台。15年上半年,楼市政策延续了去年底的宽松和刺激方向,在政策态度、金融信贷、交易等多个环节出台了大力度刺激政策措施。
(1)
政策态度方面,中央定调稳定住房消费,中央多部委密集发声,推动房地产长期稳步发展,放权地方鼓励自住和改善性需求。(2)金融信贷政策方面,金融信贷政
策积极调整,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一方面,央行降准降息改善房地产行业运行环境;另一方面,积极降低首付门槛,鼓励改善性需求释放。中央降首付促消费,进一
步保障改善性需求,各地因城施策调整公积金,保障合理住房需求。(3)交易环节方面,减轻二手房交易税负,活跃市场交易。

预
计下半年宽松刺激政策仍将继续。由于稳增长的压力加大,刺激宏观经济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刺激楼市的房地产政策仍将有望在下半年加码。未来房地产市场仍将秉持
去库存主基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或有进一步的调整,而地方自主调整可能性继续强化,对中央调整政策的落实执行和对需求进一步刺激将成为影响未来市场的关
键。
1.3房地产行业已经明显回暖
楼市开始出现量价齐升,销售拐点出现。楼市刺激政策累积效应开始显现,一、二线城市房价开始止跌企稳,个别热点城市楼市开始重回火爆,房价出现大涨。
(1)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在3月底楼市新政出台和传统销售旺季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继续回升,部分城市房价
环比略有上涨。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18个和28个,分别比上月增加了6个和16个;持平和下降的城市个
数均有所减少。
(2)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15年5月份楼市量价齐升。2015年5月重点监测的29个城
市成交面积环比上涨19.6%,同比亦上涨41.5%。根据中指系统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5月份,全国百城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9
元/平方米,环比由跌转涨,上涨0.45%。从涨跌城市个数看,48个城市环比上涨,52个城市环比下跌。同比来看,百城住宅均价与2014年5月相比下
跌3.73%,跌幅较上月收窄0.73个百分点。
(3)上海北京等城市火爆再现。深圳楼市上半年出现火
热状态,新房、二手房房价涨幅领跑全国,今年来房价出现高达40%以上的跳涨,日光楼盘和千人抢房盛景再现。上海楼市5月份火爆。5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的
供应量106.7万平方米,环比上涨6%,同比上涨25.2%;成交量142.6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4.7%,同比上涨139.4%;成交均价每平方米
31832元,环比上涨8.2%,同比上涨15.4%。其中,142.6万平方米的当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010年以来的次新高,仅次于2013年
3月的154万平方米。
1.4房地产行业下半年将会继续走高
长周期看,楼市处于其发展的白银时代,行业难以实现其黄金时代的高速增长;短周期看,楼市却已经度过了过去两年最艰难时期,四五月份楼市的回暖趋势将有望延续,下半年,楼市将会继续进一步走高。
(1)宽松的购房政策环境是下半年楼市走高的最好保证。根据前述分析,出于稳增长的需要,无论从货币政策,还是楼市政策方面,楼市外部政策环境都将会维持宽松,宽松政策环境是下半年楼市继续走高的最大的外部保证。历史地看历次楼市高峰期,宽松的购房政策都能刺激楼市走高。
(2)刚性需求和改善型性需求的持续释放。尽管在股市火爆时期,投资性购房需求明显减弱,但是由于购房适龄人口自然增长,刚性需求将会呈现持续自然增长,另外,改善型需求也将呈现自然增长状态。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将有望在宽松政策的刺激下加快释放。
(3)
楼市止跌上涨会刺激观望买家。根据以往历史经验,当房价平稳和下跌时候,有需求的潜在购房者大多抱着等等看的心态继续观望,但一旦楼市开始止跌上涨,则他
们将会加快购房进程,房价上涨是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的催化剂。全国楼市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止跌回升迹象,将有望刺激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加快入市。
(4)销售传统旺季叠加其他利好因素。下半年是楼市的传统销售旺季,今年销售旺季还伴有其他利好因素,比如,宽松的政策刺激;风险厌恶型股票投资者获利后返回楼市;深圳火爆楼市示范效应扩散等。
2.房地产行业估值洼地将会大概率被填平
2.1房地产板块上半年落后于大市
房
地产板块今年前55个月走势落后大市。。房地产板块今年前5个月走势远落后于中小板及创业板,在主板中涨幅也靠后。与炙热的中小板及创业板相比,主板上涨
幅度小,而房地产板块走涨幅更小。15年开始至6月1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49.28%,远低于中小板指数(110.58%)和创业板指数
(152.67%);申万房地产行业指数涨幅为63.11%,在申万28个行业排名倒数第6位,仅高于银行、非银金融、采掘、食品饮料和钢铁,而排名第一
的计算机板块指数上涨高达189.96%。

地
产板块估值成为价值最低洼地。前5个月萎靡不振的走势和15年预期较快的业绩增长,房地产板块成为A股所有板块中最低的价值洼地之一。根据Wind数据统
计,根据6月1日估计数据计算,房地产板块预测2015年的市盈率仅为19.70倍,仅高于银行(7.18倍),远低于今年涨幅居前的计算机、国防军工及
传媒等板块。
地产板块上半年走势低迷的解释。在今年股票市场大好背景下,房地产板块表现十分低迷,其原因及其深刻复杂,莫衷一是,本报告试图做出以下几点解释。
(1)
改革牛决定了代表传统经济的地产暂时的沉寂。本轮牛市是改革牛基本取得市场参与者共识,代表创新经济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股票自然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互联
网+、一带一路、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成为一个又一个投资风口被反复炒作。而房地产作为传统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估值泡沫还没有足
够高的时候被资者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2)房地产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决定其不会成为本轮牛市的投资焦点。
07年牛市,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人口红利黄金阶段,房地产成为当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板块自然成为了07年牛市的投资焦点。房地产行业已过黄金
期,进入到中低速增长的白银期,其自然难成为估值的中心。

(3)慢牛的政策意图决定了地产板块难以大幅上涨。对于牛市,监管层最希望市场能够慢牛,指数上涨过快将可能会引发监管层打压,而房地产板块与银行一起,成为市场权重最大的板块,一旦房地产和银行构成的大金融板块过快上涨,势必会引起指数(尤其是上证指数)过快上涨。
2.2房地产板块大概率不会缺席本轮牛市
从牛市板块表现历史规律看,房地产板块从未缺席主要的牛市,07年大牛市和09年小牛市都是如此。

(1)07年大牛市(2006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房地产成为上涨主角。房地产指数期间累计涨幅最高693%,同期上证综指累计涨幅最高为404%,深圳成指累计最高涨幅为504%,房地产板块成为本轮牛市当之无愧的主角。
(2)09年小牛市(2008年12月1日-2009年7月31日),房地产成为上涨的主要板块之一。房地产指数期间累计涨幅最高达到145%,同期上证综指累计涨幅最高为81%,深圳成指累计最高涨幅为103%,本轮牛市地产股没有缺席。
牛
市所有板块普涨规律决定房地产板块将大概率不会缺席本轮牛市。牛市的基本特征就是所有的板块基本都会轮动上涨,区别在于不同板块上涨的先后顺序和涨幅大
小,历史上,房地产板块没有缺席过主要牛市。本轮牛市与07年牛市的主要差别在于本轮牛市属于改革牛,因此代表新经济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率先上涨且涨幅居
首,但根据牛市基本规律,房地产板块将不会缺席本轮牛市,只是上涨顺序和涨幅将可能会居后。
房地产估值上涨的可能触发因素。房地产板块大概率不会缺席本轮牛市,房地产估值可能会受以下因素影响而上涨。
(1)楼市成交足够火爆,以至于刺激股市投资者。目前楼市量价已经明显止跌企稳,但是楼市较好的城市仅限于一线及核心城市,而三四线城市还处于去库存过程中,楼市热度尚需要进一步蓄势爆发,一旦楼市全面热起来,将会对板块估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和强烈的外部刺激。
(2)
市场风格受估值引力作用切换。上半年,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中符合经济热点的板块,如一带一路、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军工等板块已经多次成为
投资风口被反复炒作,这类股经过大涨之后,估值已经过高。不可否认,具有高成长的朝阳产业理应享有更高的估值,但这并意味着其可以不受估值引力作用,历史
地看,无论理性还是非理性市场,市场估值引力最终会发生作用。一旦上半年经过爆炒而高估值风险开始显露的时候,银行地产的低估值将会在估值引力作用下价值
凸显,进而会引发市场风格的切换(或者是阶段性切换)。
2.3投资策略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房地产板块下半年上涨概率大,给予行业“强于大势”投资评级。
3.风险提示
(1)国内宏观经济下滑超预期导致地产行业跟随性下滑。(2)地产刺激政策落实不到位,尤其是信贷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政策风险。(3)下半年楼市销售不达预期的经营性风险。(4)估值过高的系统性风险。
来源:中原证券
格隆汇声明:本文为格隆转载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組合半年回顧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7/939-7.html
巴黎:
6月份最後兩個交易日內銀股反彈和互太大升,與及5月份清空美股大幅減輕中港組合Margin,令5、6月的下跌減輕至只有2%,1-6月份至今回報因此仍有19%,大幅領先國企指數的7.15%和恆指的11.7%。現在北美只餘下永明保險,因此組合再不分東西而成為單一環球。
雖然組合回報領先,本年仍然有很多地方要改善,包括買入中海油,如果不是錯就是過早。
Ben Graham在"證券分析"一書早己說過這類公司的穩定性不能和雜貨店相提並論,筆者以前曾經出文指出股神買Conoco Philips是一個可避免的錯誤,但股神在石油輸出國提高供應後連倉底的Exxon也出清,筆者卻逆市買海油,以為拾便宜貨,但這支不是雜貨店而是資源商品,無厘頭的錯誤。
匯豐大班一句未來的派息有壓力令我不再對她存厚望,至少以現在的PE計吸引力有限,但我還是會留意未來的變化。
互太已經講得太多,不重複,但在此提醒戰友,成功的生意人對本業離不開熱情,但成功的投資人對股票卻是要相反的冷酷。無論企業多麼令人致敬,達到了某一價位就是另一樣東西。
另一個可惜是AH股對衝交易,筆者在5月底上證5千點水平時出文A股會狂跌後作出了部署,在6月頭以14元5沽空上証601717鄭煤機,隨後它大跌至今天是9元3,每一股足有5元1人民幣相差,但這交易並不值得自毫,且慢聽我道出過中因由。
前天筆者看到有財演說半年前估計A股會下跌1千點,可能演員太心急爭出位未看清,半年前上証只是3千2百點,今天跌了一千點仍然是4千點或升8百點25%,其間最高被夾2千點或62%。
如果演員能身體力行沽空上証而最終又能賺大錢,筆者會馬上當他是另一個Michael Burry般崇拜,當然財演只是提供我們娛樂而不是智慧。
我想提醒Blog友,股票市場是要落註,不能玩篤手指用把口看升或看跌,而是一種計算成本和賠率後再加控制情緒的操作。筆者沽空的鄭煤機是真金白銀,亦因為如此,當被夾高17%至17元時非常恐懼,每天都想止蝕,幸運地能夠在回落至原價平倉,雖然感覺到下跌的催化劑己出現,但這10多天己經出了一身冷汗,每天睡不安寧,連選其它股的心情也影響,怎樣還有精力去想賺錢或吹噓看準這35%的下跌。
賺錢並非來自看對,而是來自做對。
我終於明白為何茫格說唔好玩沽空,亦估到茫格出汗時應該也是幾樣衰!:)
半年過去了,希望Blog友能夠從筆者的成敗中得到新啓發,
另外,7月份筆者在除淨後買入農行。
Happy investing to all of you!
P/S:有關工作坊,誠邀懂得Hangout和能夠提供高品質廣播的朋友聯絡本人!!!!!
名稱 | 股票代號 | 最新價格 | 組合比例 |
| | | |
建設銀行 | 939 | 7.08 | 36.3% |
工商銀行 | 601398 | 5.14 | 19.5% |
互太紡織 | 1382 | 12.38 | 8.0% |
川河集團 | 281 | 0.47 | 6.7% |
中國海洋石油 | 883 | 11 | 4.5% |
中國神華 | 1088 | 17.68 | 2.9% |
中國財險 | 2328 | 17.32 | 2.5% |
順豪科技 | 219 | 3.23 | 2.4% |
金利來集團 | 533 | 3.52 | 2.1% |
匯賢產業信託 | 87001 | 3.48 | 2.1% |
永利澳門 | 1128 | 12.94 | 1.0% |
SunLife | SLF | 41.7 | 0.8% |
彩星集團 | 635 | 9.44 | 0.8% |
匯星印刷 | 1127 | 1.26 | 0.2% |
| | | 0.0% |
現金 | | | 10.2% |
| | | 100.0% |
| | | |
私募大佬回顧暴跌時刻:低倉位+分級A等於勝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876.html
私募大佬回顧暴跌時刻:低倉位+分級A等於勝出
一財網 謝丹敏 2015-09-02 17:15:00
自6月15日股市大震蕩以來,歷時已有兩個半月。其間,股票、基金紛紛遭遇慘跌,分級基金中的杠桿部分因為頻繁下折成為市場焦點
自6月15日股市大震蕩以來,歷時已有兩個半月。其間,股票、基金紛紛遭遇慘跌,分級基金中的杠桿部分因為頻繁下折成為市場焦點。
然而,聚光燈“另一端”的分級A大跌時表現出色,百只產品自5200點調整以來仍有正收益,吸引著大批投資者的青睞去對沖市場下跌風險。
易鑫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易鑫安”)既是參與其中的一家陽光私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易鑫安董事長欒鑫表示:“大跌前分級A隱含收益率達到8%,但還在被套利資金砸盤,這本身是一個投資機會。”
此外,欒鑫還與記者交流分享了戰勝市場的經驗:“投資不能只看收益,很多時候要留有余地,不至於被市場牽制。”
在他看來,那段時間控制倉位和配置分級A對沖風險的策略得到了市場的檢驗。截至目前,易鑫安旗下所有產品自6月15日以來全部取得正收益,其中包括6月底和8月成立在高位的兩只產品。
3000點投資策略:加倉抄跌低估值
自股市調整以來,並非所有的權益類品種都遭遇大幅下跌,至少一些分級基金的A份額頂住了壓力。
由於分級基金的A、B配對機制,當B因為杠桿作用大幅下挫紛紛下折之時,A份額則表現出色。
據Wind資訊統計,6月15日以來,4只分級A漲幅超過了20%,32只漲幅超過10%,100只分級A獲得了正收益。其中國企改A、銀行A端、銀行A、券商A級、資源A漲幅居前,其間漲幅分別達到21.4470%、20.4134%、20.3871%、20.0514%、19.5787%。
“我的很多配置會在一些時點買一些分級A,來對沖權益投資的風險。”在欒鑫看來,市場調整之前,分級A已被低估;分級基金出現溢價的時候,大家都參與套利,分級A拋壓很大,多數出現折價的。“至少折價了百分之三四,實際上它有一個安全的投資機會。這導致分級A的下跌當時很多,很多分級A隱含收益率達到了8%。”
股市行情總是變幻無常,當下的A股市場一度下探至3000點以下,在欒鑫看來,當下股市的整體估值已經進入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
欒鑫認為,任何一個方法都有適用它的一個環境,凡事要有的取舍。“我們並不想什麽情況下都去獲取收益,只是做自己有把握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正反兩面性的,沒有一種絕對的好方法。”
眼下分級A的投資價值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據Wind資訊統計,滬深兩市144只分級A中單位凈值全部在1元以上,其中合潤A凈值達到1.877元;二級市場方面,0.9元以下的分級A近乎絕跡,144只產品中,僅有深成指A和互利A價格低於0.9元,分別為0.7810元、0.8890元,其中前者基金不存在下折機制,後者是一只債券分級。
對此,欒鑫稱,分級A當下的成長空間已經並不大。“我不會長期持有,是否持有取決於我對市場的觀察。”
勝出策略:莫追求利益最大化
A股本輪調整幅度驚人,短短2個月股指從5200點跌破3000點以下,讓市場始料未及。但隨著市場的調整,市場人士也看到了機會。
“這次的調整讓我覺得未來可能是一個長期的向上的市場,五年十年可能更長,這回下來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欒鑫稱,“並不是說現在就能買,還需要觀察。”
欒鑫表示,很多時候投資者在參與市場之初是一個獨立、冷靜的個體,但隨後遇到市場波動就直接影響到了既得利益,這讓人很難冷靜地去分析和決策,這種時候就要考慮到自己的理性。
為了保持理性,欒鑫告訴記者,他在投資過程中通常控制倉位
、保留比較多的現金。用他的話說,只是為了不要讓自己太追逐利益最大化,不管在從事哪一行,追逐利益最大化是最危險的。
正是秉承了嚴控風險、理性第一的操作策略,即便在6月15日以來的兩波累計約2000點的 殺跌中,易鑫安旗下產品始終保持著正收益。即便是6月底和8月高點成立的兩只基金,也取得不俗的收益。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多種策略(Multi-Strategy)操作回顧及展望 by 盧志威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9/09/%e5%a4%9a%e7%a8%ae%e7%ad%96%e7%95%a5multi-strategy%e6%93%8d%e4%bd%9c%e5%9b%9e%e9%a1%a7%e5%8f%8a%e5%b1%95%e6%9c%9b/

各位讀者朋友你好!
8月22日舉辦的「第三季茶會」,取得成功,要多謝各位的支持!唯有讀者反映時間未能配合,致未能出席,剛好為答謝客戶支持,將於9月19日將舉辦投資者簡介會,分析本年度為何取得較佳表現,內容如下:
- 解釋第三季黑天鵝、長短倉、特殊情況策略為何取得大量Alpha?
- 組合上升後的心理調整,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態,達至「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 理財Q&A:如何平衡長期複式回報和短期現金調度
- 未來12個月展望
- 為何要堅持海外投資
- 如何在跌市中建立長線組合
日期:9月19日星期六 時間 : 講座2:30pm–3:45pm
地址:灣仔
費用:客戶免費,非客戶$100
報名:電郵姓名、電話至[email protected]
上次如已出席的朋友,希望誠哥系內的幾間公司會為閣下帶來理想回報,今次內容會集中檢討、回顧本年度的投資,除了自訂心水名單外,還會建議跌市建倉的操作手法,歡迎各位出席。
此致
盧誌威上
回顧這半年,張育軍都說了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6747.html
回顧這半年,張育軍都說了什麽?
一財網綜合 2015-09-16 20:38:00
張育軍這半年活動及言論回顧
9月16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jpg)
此前,8月5日,媒體一度盛傳“現任證監會主席助理一職的張育軍,或將赴央行擔任副行長一職。與此相對,央行下屬的國家外匯管理局現任副局長李超,將赴證監會任副主席一職。”傳聞還稱,張育軍在赴任之前,尚需在證監會系統內部走完諸如民主測評等流程,最終是否赴任,取決相關流程,目前尚存變數。
9月15日,傳聞的一半被證實,國務院任命李超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而另一半則徹底被推翻,張育軍沒能走馬上任,反而成為目前證監會落馬之人中職位最高的一位。
一財網根據公開報道整理了張育軍這半年活動及言論:
【8月7日:四方面穩定市場和人心】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在此前的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座談會上表示,要把穩定市場穩定人心作為當前的主要工作。而這也是張育軍最後一次公開講話。
在證券公司座談會上,張育軍強調:一是要進一步加強融資融券業務管理,防範融資融券業務風險。審慎控制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使之與自身資本實力、流動性狀況和風險管理能力相匹配。二是要加快推進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管理,切實遏制非法證券活動。嚴格按照證監會有關要求,認真做好自查和清理規範工作,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應立即終止與其合作並向監管部門報告。三是要加強結構化偏股型資管產品的管理,降低杠桿風險。不得為場外配資和傘形信托提供資金和便利,不得開展資金池業務,切實防範流動性風險。四是要加強程序化交易和客戶管理,嚴禁利用程序化交易惡意做空。
在基金公司座談會上,張育軍指出,一是要積極配合監管機構做好維護市場穩定的具體工作;二是繼續認真做好贖回應對和流動性風險防範工作;三是抓好專戶業務杠桿和配資風險的防控;四是抓好分級基金和創業板投資的風險防控工作。
【7月3日: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已收到11家機構申請】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3日出席在香港舉行的基金互認記者會時表示,7月1日啟動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後收到11家申請者申請,計劃非常成功,財政部正為基金互認的稅收安排作考慮會盡快公布。
他指出,基金互認影響深遠,是亞洲市場互聯互通重要舉措,有利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良性互動及共同發展,實現跨境投資渠道,滿足境內外財富管理及資產配置需求,同時也會使全球資本流入香港市場,從而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及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
張育軍表示,基金互認可以令兩地各自發揮其優勢,重競爭及合作實現雙贏,證監會會等計劃成熟後進一步擴展基金產品、渠道及內容,並即時評估基金互認情況,針對新的問題去優化計劃,使基金互認向更大範圍及層面發展。
張育軍稱,放在首位的是保護投資者權益,未來將公平對待投資者,並提供更好的投資者教育及服務,特別是在跨境投資風險提示方面,兩地監管者會加強訊息共享,抽查違法違規的行為。
【6月26日:資管行業要抓住移動互聯時代戰略性機遇】
6月26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2015年年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臨時會議在京召開。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充分肯定協會在貫徹落實新《基金法》、承接證監會委托職能和行業自律服務創新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並指出資管行業要借助“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開展,要抓住移動互聯時代的戰略性機遇。
【6月18日:資本市場進入一個嶄新時期】
6月18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夏季論壇(2015)上表示,我國過去一直處在一個金融業創新驅動中,金融脫媒表現為漸進的過程。從2013年—2014年,金融機構存貸款的比重不斷下降,企業債券、股票規模是不斷上升的,這一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速度超過了傳統的融資規模。這意味著我國資本市場以直接融資時代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我們可以簡要說,我們正處於一個直接融資的新時代。
【5月26日:下半年將實施“深港通”】
5月26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在出席“中國-中亞資本市場論壇”時表示,去年中國推出了滬港通,受到全球資本市場的高度關註,目前正在搭建自貿區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國際化原油期貨交易平臺,下半年將實施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實施“深港通”等。
【5月22日:券商始終要把風險管理放在首位】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5月22日在銀河證券“補充資本金提升競爭力 迎接A股IPO暨公司慶祝H股IPO上市2周年座談會”時稱,2015年是風險管理年,券商始終要把風險管理放在首位;券商接下來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兩融業務風險管理工作進行系統梳理和加強,“這項工作必須由董事長、總裁親自來抓。”
他表示,近一段時期最重要的就是要關註融資融券業務風險以及隨之帶來的流動性風險,證券公司應對兩融業務風險管理工作進行系統梳理和加強。
張育軍指出,證券公司要切實把風險管理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當前日益火爆的市場情形下,更要提高警覺、未雨綢繆,切忌盲目樂觀、疏忽大意、自我膨脹。
他強調,要對兩融客戶分類,對於客戶虧損情況、單一客戶持倉集中度情況等進行分析和研究。
【4月16日:券商不得開展場外配資、傘形信托】
4月16日,張育軍在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情況通報會上表示:“券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等活動,不得為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提供數據端口等服務或便利。”
【4月15日:支持符合條件的互聯網企業展開場外證券業務】
4月15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中關村管委會聯合中國證券業協會舉辦的“互聯網+資本市場”培訓研討會上表示,證券業將降低準入門檻,支持符合條件的互聯網行業進入發起設立證券期貨金融機構;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互聯網企業展開場外證券業務;鼓勵互聯網公司進行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建設。
(參考來源:證監會官網、中證網、騰訊財經等)
編輯:明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2015年8月至10月市場回顧
好耐無做市場回顧整理
簡單d講,8月普遍股都係急跌,9月係部份繼續跌,部份開始反彈,10月就普遍回升
恆指8月就係一直跌,9月波幅上落,10月一直升,
8月業績期,主要受人民幣波動影響,新興市場走資潮,美元急升等,9月部份業績較好既股開始復活,10月就炒頹股,炒好轉
這個list是回顧5月1-9月7最高位回落至最低位差價,以及8月3至10月16最低位反彈最多既股
另外有前後日均成交額相差作參考,正數,即是近期8-10月日均成交多於5-9月
反映近期反彈果段成交增加,資金流入較多,負數反應反彈成交少於之前,資金支持不太足夠或其他原因
LIST根據低位累升最多來排列,我只講下自己有見過既股...
天能動力出了中期業績基本上一直上升,可以見到已經升穿之前高位,
呢隻估值低,公司重新回復增長,低速電動車電池需求大等因素,
亦都推升成交額增加,反映基金持續買入,這家公司值得持續關注
大家可以留意同業+主要競爭對手超威升幅遠不及天能,因為超威沒有把握行業機會
盈進集團應該是賣盤? 沒有留意
利邦自從碧咸單野之後,反復回升,今個星期更大升,
大股東有增持過,但咸爺個品牌要12個月先出,應該唔係只炒咸爺
估計之前一直潛水潛左太耐,跌過龍,咸爺俾希望大家,莊家可能都有影響
泰坦能源,電樁消息都不斷,但我唔太知呢間公司d電樁攪成點,無跟
不過見中國對電樁既消息多左,呢間公司仍未有盈利,可能好快有???
glencore,又話資金鏈緊,還唔到錢,又要賣礦產,資源價真係無跟亦都唔識
呢隻都係因為恐慌+少左恐慌造成大上大落,成交增估計只是多左人留意+炒
會唔會之後又有壞消息再跌??? 唔知
汽車銷售數一直唔得,汽車銷售商股價已經潛左好耐
寶信汽車俾廣匯汽車收購先再炒返起,
橙天嘉禾,係imax上市果陣炒返起,印象中佢中國業務都係唔係幾賺到錢(好似仲要蝕)
比亞迪,我估再度炒返起都係因為佢有電動車+汽車+光伏概念
而呢3樣野係呢2個月都係主題之一,小排汽車,電動車政策,光伏政策都有佢份
至於呢間野基本面係咪真係得益,我都係很懷疑,無跟,不評論
券商股國泰君安/中國銀河都回升不少
估計都跌得太殘所以有所反彈,跌幅多過港股成交額
香港金融市場仍然有希望,5.6跌到1.88,真係天堂跌到地獄,上返3蚊可能合理值
無咩點計過,A股券商股都應該唔至於太差,A股近期成交又上返萬億
光伏有興業大幅回升,中央狂谷今年光伏裝機目標
令到市場再度對EPC工程既興業又再有希望
不過興業今個星期開始有資金狂拋貨,公司利潤率都係市場關心因素
多左人裝係咪一定多左單,好賺左?懷疑
巨騰又係超級價殘,最近兩個月市場終於肯入返佢
手機殼,電腦殼,佢都佔唔少市佔率,雖然需求增長可能放緩
但之前佢個估值真係低到無眼睇,而家回歸較合理估值
汽車股,在GROUP入面講左都好耐
自從9月底小排量政策加上銷售數據有D改善
一直持續創新低既汽車股9-10月都有明顯反彈
長汽,東風,吉利等等都有資金再流入
歷史新低估值上返合理估值,所以股價升幅較高
賭股呢個板塊又係長潛再度炒返起
無跟開,睇大行報告都係符預期既數據
我估都係跌過龍D錢入返黎炒頹股
基本上行業真係差到無咩希望,
仍然無咩客,未來會唔會多返D客???
短期應該都無咩機會,應該都要D時間,
賭股炒完一轉可能又係橫行悶住咁上落
小總結
睇返好多股都係跌過龍而明顯大幅反彈~
而升幅都係升返上8月左右水平,叫做修正返~
但唔代表之後會一直都上升,可以隨時再跌返落去~
或者之後係橫行,見到大升要唔要追,要諗下隻股仲有幾多升
如果已經反彈返咁上下,基本上無特別消息好難再上~
要搵繼續有得上既股,要睇返未來盈利有無明顯改善空間
至於短期仲有咩股會升得勁?
留意下有咩行業累跌好多,但未升未炒
短期都係炒呢類,因為基本面都無咩行業有明顯希望
經濟數據仍然麻麻地
數據成堆係度,功課自己做...
祝各位繼續日日大賺~ :)
2015年4月港股回顧
2015年4月,恆指單月大升13%,在大量資金流入下,破了2008年頂位27853.6,創了6年多新高,以4月30日收市計,距離歷史高位31958,距離4100點左右,單月成交量創歷史新高,4月成交額比3月增加1倍有多(4月假期關係,開市日子較少)
4月升跌幅榜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iLh459rrhH09xMiNjaOZW6DE65PFMn3-OSMlQFT9pto/edit?usp=sharing
2012年起流傳已久的100大老千股
http://investhkstock.blogspot.hk/2012/03/100.html
這個月的升幅首數十位,主要都是這類流傳老千股,如果敢買,你做了股神了,這些股都沒什麼好分析,資金市,最易炒,一定係貨乾,股價易控制既股,當D資金找投資對像既時候,一定係追升唔係追跌,追升之餘又易升得起,一定係細公司,難道一間蟹貨多既公司會易升? 所以呢100家公司我抽起了,再以行業排序,回顧一下,寫一篇新聞報導(不是什麼分析),不過妖股橫行之時,大家就提高警覺吧
行業升幅表在4月升跌的最右邊,
1.證券/融資,是4月股王行業~
代表公司,英皇+275%,華富+242%,耀才+198%,時富+155%,海通國際+144%等
華富被收購(其實有GROUP友早於9月已經提出),不過傳到而家先出通知,港股成交增一倍,多家本地券商死機,成交熱烈,加上孖展旺,券商賺佣金賺息都賺到笑,時間線上是港交所升上300蚊之後券商先爆升,所以有眼光既應該會捉得到,而且以耀才為例,大股東高位增持,跟佢追都賺,所以係算易執既錢
2.廣告公司,其實這個行業升果D同廣告關係不大,例如七星購物,745中國國家文化產業,都是股仔
3.電訊設備,海天天線升451%,泓林科技+175.8%,原因未了解
4.影視娛樂這個板塊算是第2強板塊,星美控股198+171.9%,橙天嘉禾+97.8%,其實星美文化應該都算是這個板塊, 星美系交換股權,無咩詳細留意,但1060阿里影業3月大升,多了人留意影業板塊,加上星美文化發展眾籌催化整個行業憧憬,今年很多大作上影,復仇者聯盟,侏罹紀,星戰等等,戲院應該大收旺場
5.港口股,廈門港+94.6%,天津港+49.7%,青島港+37.5%,一帶一路概念股,港口股真係得概念,吞吐量增加未必帶動盈利增加,港口股曾經研究,但盈利很難預測,部份港口主要靠石油,鐵礦石,煤炭貿易賺錢,消費稅降幫助未必太大,一帶一路國家與中國貿易又不算太多,這類真的很危險~
6.核電,中核工業+67.1%,中廣核礦+64.2%,雖然話核電重啟,未來多左核電建成,不過呢兩家公司一直都賺唔到錢,又唔係100%核,夾雜勁多其他業務,得概念,無實際既,小心點吧
7.投資資產管理,同證券一樣,多人炒就多左生意,康宏1019都算經典,4月1開0.35,月內最高1.89,月底收0.82,唔知升什麼,惠理集團(806)算係呢行代表,+97%,生意應該好左好多,931中國天然氣都升64%,應該個個都識,唔講太多.....
8.鐵路,南北車狂炒,A股試過一星期連續漲停,未按新單已經反映哂之後幾年盈利增長,反映有凸,之後跌停,H股更大跌20%有多,遲D合埋變中車,南北車炒左一年啦,進入調整期,應該跑輸大市
9.汽車銷售,年初已經看好會翻身的行業,潤東+73%,不過停牌後未有消息,永達+55.9%,和諧+50.8%,暫時首季收入都不錯,雖然不算大增長只有1X%,但跑贏全國8.95%,換車潮加股市大旺,特別是證券從業員,換新車,買新車都會增加,業績OK係可以預期...
唔寫哂了,回顧完,要寫前瞻了吧...
有時間再寫,前瞻不易寫~
有時,你以為好,但出到黎既數據差,
我要搜集下數據,令預測有有力既支持,
唔係剩係齋吹....如果大家有睇好既行業,歡迎提出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