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由世界奢侈品協會(以下簡稱「世奢會」)發佈的一份排行榜令這個名頭響亮的組織引起意想不到的關注。
在這個「全球奢侈品牌100強」榜單中有許多二線品牌。網友由此對世奢會註冊信息、運營模式提出質疑。
5月中,網友「花總丟了金箍棒」(以下稱「花總」)發現「世奢會」美國總部官網域名的註冊地是中國,註冊人也是中國人。他懷疑國際組織「世奢會」是只存在於中國的一個「山寨組織」。
隨後,更多疑點浮出水面,「世奢會」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和執行官歐陽坤身份涉嫌造假,「歐陽坤」為假名字;該組織還涉嫌發佈虛假行業數據和官方調查報告。
而「世奢會」的官方網站自稱國際非營利組織成員,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與管理的權威機構。
世奢會的真實面目到底是什麼,網友的質疑是否合理。隨著記者調查,一個由中國人註冊的、頂著「世界」名頭,打著「協會」旗號的「皮包公司」逐漸浮出水面。
5月15日,「世奢會」被網友質疑是皮包公司。網友調查發現,「世奢會」美國總部官網域名的註冊地是中國,註冊人也是中國人。而「世奢會」在官網上稱,自己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與管理的權威組織」。
「世奢會」中國代表處首席執行官歐陽坤表示,網友散佈不利消息,是為敲詐,他已於6月初報警。
記者遂向立案警局求證,警方未予以證實。
「世奢會」為商業組織?
網友「花總」是看到「世奢會」發佈的「國際百強奢侈品排行榜」而對其產生懷疑的。他查詢了「世奢會」美國總部的官網,發現官網域名的註冊地是中國,並把查詢結果截屏發在自己微博上。
網友「陳果IBM」曾於2011年末質疑過「世奢會」發表的一篇《茅台申請世界奢侈品100強的研究報告》。「陳果IBM」認為這是炮製的新聞。隨後,茅台酒廠公開表態,和此事無關。
「世奢會」(WORLD LUXURY ASSOCIATION)中國代表處官網稱,該協會是國際非營利組織成員,總部在紐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與管理的權威組織。
「花總」檢索了美國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營利組織)數據庫,沒有找到「世奢會」。
「世奢會」註冊地在美國特拉華州。「花總」在該州政府網站上,查到其註冊資料,註冊資料顯示:「世奢會」註冊性質是 corporation(指商業性的)。這與「世奢會」官網的信息相悖。
6月11日,「世奢會」中國區首席代表和執行官歐陽坤告訴記者,「世奢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社團,而是一個非營利性質的經濟貿易組織。他還稱,雖然「世奢 會」註冊時確實不是非營利組織,但它的章程表明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這個(是不是非營利組織)不是政府決定的,是組織章程決定的」。
記者在白天和夜晚,分別撥打了「世奢會」紐約總部的電話,電話另一端一直是答錄機,傳來的是「這是世奢會,請留言(英文)」。
「世奢會」無法提供各國代表處電話
「世奢會」中國代表處在北京朝陽區華茂寫字樓。6月8日,前台工作人員稱,代表處於5月底已搬走。
唐路(化名)是「世奢會」中國代表處一名離職員工。他告訴記者,世奢會中國代表處在華茂時,租用了一間16平米的辦公室,水吧、會議室均與其他公司共用。
世奢會中國代表處官網稱,世奢會在國際上共有14個國家代表處,歐陽坤也確認了這一點。
但唐路工作期間從未見過任何兄弟代表處的信息,總部也從未有過任何政策性信息下達,所有的政策和發展方向都是出自歐陽坤。
記者也無法找到任何有關這14國代表處的網站。
6月11日,歐陽坤解釋說,那些代表處並非是獨立的,而是和當地一些機構合作,主要職能是整理一些消費數據,彙總到總部。
記者索要這些代表處的名稱信息及聯繫方式。歐陽坤表示,無法提供。
「世奢會」稱被敲詐
歐陽坤稱在今年5月底發現網友「花總」在微博上對自己及世奢會質疑。5月30日「世奢會」收到匿名郵件索要30萬公關費,歐陽坤匯去1萬餘元,並要求刪除「花總」某條微博。之後,該微博被刪。
歐陽坤認為「花總」涉嫌敲詐,向北京警方報案。他說,北京警方根據IP鎖定犯罪嫌疑人「花總」在上海,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已於6月11日正式立案偵查。
歐陽坤給記者發來虹口分局的立案決定書,和歐陽路派出所發出的協助調查函的圖片。
記者向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核實,工作人員稱有圖片所示立案號,但相關人員不在,無法確定是否立案。
南方週末報導,虹口分局歐陽路派出所曾向該報確認了這個決定書的真實性。
新京報記者詢問歐陽路派出所是否發過協助調查函。值班民警稱,派出所不會發這種東西,且立案決定書不會讓當事人看到。
|
||||||
澳洲首富吉娜‧萊茵哈特,接手父親的鐵礦事業後發揚光大,不僅躋身全球富豪行列,還直逼全球首富比爾蓋茲。 澳洲媒體形容她是「穿著PRADA的惡魔」,她卻以「非友即敵」的氣魄,在商場橫掃千軍,用鐵腕建立企業帝國。 撰文‧乾隆來 二○一一年十月,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與夫婿菲利浦親王造訪澳洲,伊莉莎白是大英國協共主,也是澳洲憲法明定的女王,所有澳洲的政商名流,都必須來到女王面前請安。 在澳洲第四大城伯斯舉行的皇家花園宴會,菲利浦親王見到一位中年女士,她膚色黝黑、身穿白紗禮服,戴著特大號的珍珠項鍊,再加上頭頂超大型的黑色緞帶帽,讓人無法忽視她的存在。 菲利浦親王禮貌地向這位女士問好:「這位尊貴的女士,請問是什麼身分讓您受邀參加皇室宴會?」中年女士非常謙虛地說:「喔,我只是眾多的皇室粉絲之一。」 菲利浦又問一次,但這位中年婦人仍顧左右而言他,菲利浦親王有點惱怒,乾脆開玩笑說:「哈哈,可能是因為你戴了全西澳最大的一頂帽子吧!」兩人相視大笑, 然後菲利浦親王繼續問候下一位賓客。 她,低調又神祕沒接受過訪問 兩年內可能成為世界首富菲利浦親王「有眼不識泰山」,他剛錯過與澳洲首富吉娜.萊茵哈特(Gina Rinehart)深談的機會。萊茵哈特不只是澳洲有史以來最富有的超級富豪,她的財富遠超過英國女王。相對於菲利浦親王所熟知的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 萊茵哈特在企業經營、領導風格,以及生活上,才是不折不扣的「鐵娘子」(Iron Lady)。 今年五十八歲的萊茵哈特,雖貴為澳洲首富,卻從未接受媒體訪問;然而從商業交易資料、法院訴訟判決,卻看到萊茵哈特令人瞠目結舌的商業手段。加上澳洲媒體持續多年對她家庭的八卦報導,萊茵哈特絕對是當今最具衝突性的人物。 想探究萊茵哈特的致富術,就如同剝洋蔥皮,每一層都嗆得讓人眼淚鼻涕直流,卻又讓人身不由己地強忍辛辣,一層又一層地探究下去。為什麼,在致命的澳洲西部 沙漠,那塊連毒蠍子都難以存活的惡地,竟然創造全球最富有的女性;而這個女人,又怎樣在男人壟斷的產業裡,一路從亞洲的中國到南美的巴西,將競爭對手打得 潰不成軍? 關於萊茵哈特的第一層,她是澳洲礦業公司漢考克探勘公司(Hancock Prospecting Pty. Ltd.)的董事長,公司由萊茵哈特的父親朗.漢考克創立,擁有西澳面積廣達五百平方公里的鐵礦採礦權。萊茵哈特是獨生女,一九九二年父親過世之後,她就 接掌這家礦業公司,萊茵哈特獨力經營二十年,與全球最大的採礦集團合作開採、銷售。隨著近年鐵礦砂價格暴漲,擁有漢考克探勘公司百分之百股權的萊茵哈特, 身價如火箭般飛漲。 因漢考克公司未上市,甚至連澳洲政府都拿不到公司年報,所有人只能從片段的鐵礦採購合約,間接估算萊茵哈特的身價。 今年三月公布的《富比世》(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萊茵哈特以一八○億美元的身價,排名澳洲首富、全球第二十九位富豪,低於沃爾瑪(Wal-Mart)創辦人約翰.華頓遺孀克莉絲汀.華頓的二五三億美元。 兩個月後,澳洲當地權威的《商業周刊》(BRW)卻報導,萊茵哈特擁有二八二億美元(約新台幣八千五百億元)的身價,超越華頓,穩居全球最富有女性寶座。以萊茵哈特財富增長的速度,非常有可能在未來一、兩年,追上比爾蓋茲與墨西哥電信大亨史林,搶走全球首富的皇冠。 剝開萊茵哈特致富傳奇的第二層洋蔥皮,許多人會認為:「她就是典型的富二代!」的確,萊茵哈特的父親漢考克,至今仍是澳洲傳誦不已的傳奇人物。 她,典型富二代父親挖到大鐵礦致富 她跟著學做生意漢考克一九一○年出生在西澳首府伯斯的地主家庭,年少、多金、又有一副陽光笑容,在偏僻的西澳很快成為知名小開。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漢考克開小飛機載著第二任太太霍普(Hope) 飛越西澳中部的皮爾巴拉(Pilbara)地區,在透納峽谷(Tuner River)發現成片、裸露在外的紅色鐵礦。此後他宣稱又駕著飛機「來來回回跑了七千趟」,並隨即請地質學家探勘,估算出這個鐵礦的藏量,「足以滿足全世 界的鐵礦需求」。 當時,澳洲沒人相信這塊寸草不生的貧瘠之地,能有什麼礦藏,而且澳洲政府對鐵礦等天然資源實施出口禁令。漢考克先取得當時被視為毫無價值的永久採礦權合約;另一方面,他花了整整十年,從西澳到中央政府,強力遊說解除出口禁令。 禁令解除後,漢考克將採礦權賣給大礦業公司力拓(Rio Tinto),成了收取權利金的「鐵礦包租公」。在他過世的一九九二年,估計已經有超過一億五千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五十億元的身價。 一九五四年出生的萊茵哈特是漢考克的獨生女,讀小學的時候,父親已經發大財,就此過著奢華的生活,她讀的是只有頂尖貴族才進得了的寄宿學校,之後父親把她 送進澳洲最頂尖的雪梨大學經濟系。不過,萊茵哈特後來向朋友說,雪梨大學經濟系「教的東西都是錯的,根本就是共產黨的那套。」所以,年輕的萊茵哈特乾脆輟 學,天天跟著父親學做礦業生意。 萊茵哈特一九九二年從父親手中繼承家業,公司的價值也不過就一億多美元,在萊茵哈特經營二十年後,卻已經倍增至二百億、甚至三百億美元,萊茵哈特不僅守住父親的基業,更將漢考克探勘公司拉升到世界級的高度。 她,成就超越父親讓公司成長三百倍 連北京都拿她沒轍一個簡單的比較,當年老漢考克將鐵礦開採權轉讓給力拓公司,每年收取的權利金也就二千五百萬澳幣(以目前匯率換算,約新台幣七億五千萬 元);而在萊茵哈特經營下,○七年正式生產的新礦區,預估鐵礦價值高達新台幣四百億元,合作夥伴仍然是力拓,卻成為五五分帳的合夥關係,萊茵哈特一口氣進 帳新台幣二百億元。最新簽約的羅伊山礦區開發,萊茵哈特敲定與韓國浦項鋼廠合資,只讓韓方占一五%的少數股權,搶錢功力,無人可及。 說到與新鋼鐵廠合作,台塑正在越南興建大煉鋼廠,有兩座年產七五○萬噸的高爐,台塑宣稱已經與澳洲礦場取得供應,時程剛好與萊茵哈特規畫中的另一個新礦區契合,都在一四年啟動。台塑總裁王文淵是不是也遵循浦項鋼廠的模式,與萊茵哈特合作開採新礦,至今仍然是商業機密。 萊茵哈特還對需求鐵礦砂的中國企業獅子大開口。十年前,鐵礦砂一噸價格不過是十三美元,此後每年都大幅調漲,○五年一口氣漲七二%,○八年又出現六六%的暴漲,逼得當時的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直跳腳,還動用所有外交關係向澳洲政府抗議施壓。 但是,號稱無所不能的北京政府,面對萊茵哈特以及她的採礦夥伴們卻束手無策。○九年後鐵礦砂從每年一次合約價,改為每月變動計價,價格卻仍繼續飆漲,之後雖然因歐債危機回檔,至今仍然維持在每噸一三二美元,還是十年前的十倍。 她,穿著PRADA的惡魔非友即敵 員工敢說不就捲鋪蓋走路萊茵哈特不僅炒礦,她與所有創業的第一代一樣,都是工作狂。她有兩位特別助理,一位上早班,另一位上晚班,一天十八小時跟著她處理 生意。根據一位澳洲國會議員描述,她在一次前往印度的九個多小時航程中,處理旗下煤礦開採合同,萊茵哈特用衛星電話不停談判,周圍的人光是聽就已筋疲力 竭,而萊茵哈特卻毫無倦容。 澳洲媒體則用「穿著PRADA的惡魔」描述她,只要她正在進入公司的路上,所有員工就進入警戒狀態,從總機小姐到經理,每個員工都怕萊茵哈特生氣。漢考克 公司沒有澳洲企業那種隨和的氣氛,所有人回覆萊茵哈特都必須用「是的,萊茵哈特女士」這樣的敬語,而公司員工從不敢向老闆說不,因為過去曾說過「不」的 人,都已捲鋪蓋走路。 對於員工如此,對於事業合作夥伴,萊茵哈特更是「非友即敵」的鮮明個性。獲得萊茵哈特支持的澳洲國會議員說,萊茵哈特對事業夥伴的認知只有兩類,「一類是 完全無條件支持她的朋友,其他的,都是敵人。」澳洲媒體面對萊茵哈特,充滿沮喪的情緒,因為,沒有一家澳洲媒體專訪到她,而且,沒人敢私下向媒體透露萊茵 哈特的訊息,任何向媒體說三道四的人,都被她視為敵人。她就像電影裡面演的西部神槍手,只要被她認定「不是朋友」,就會一槍把對手送上西天,絕不心軟。 她,為股權六親不認怒罵繼母是妓女 連親生子女都告如果你覺得萊茵哈特對員工與事業夥伴太殘忍,那麼應該看看她如何對待自己的繼母與子女。 萊茵哈特與繼母蘿絲(Rose)長達十二年的訴訟,是澳洲媒體熱門報導的超級八卦。老漢考克在一九九二年以八十歲高齡逝世,萊茵哈特不僅雇用私家偵探二十 四小時盯梢,還動用澳洲所有知名律師,從西邊的伯斯、南邊的布里斯本、一路到東邊的雪梨,所有的律師都被她圈走,就是要把蘿絲告到身敗名裂。萊茵哈特甚至 公開怒罵蘿絲是「菲律賓來的妓女」(蘿絲原本是家裡請的菲傭,卻成為漢考克的第三任妻子)。 萊茵哈特與蘿絲的纏訟長達十二年,而○四年確認萊茵哈特勝訴的同時,全球鐵礦砂價格開始暴漲,趕走蘿絲,萊茵哈特牢牢掌握漢考克探勘公司股權。外界很難想 像,萊茵哈特的下一個訴訟對象,竟是自己的親生子女,除了最小的女兒與她站在一起,其他三個子女與萊茵哈特展開法律訴訟。 萊茵哈特與她四個子女列名家族信託基金的受益人,而這個信託基金則持有漢考克探勘公司二五%的股權,萊茵哈特的小孩想要藉此進入公司,卻遭到母親強烈反對。萊茵哈特非友即敵的個性,很快就將兒子與女兒打入「敵人」陣營,啟動所有訴訟手段,禁止子女進入公司。 就是這種六親不認,連自己親生的孩子都可以變成敵人的個性,讓萊茵哈特得以牢牢掌控漢考克鐵礦帝國,每一分利益、權利,都掌握在萊茵哈特手中,誰也甭想動一絲歪腦筋。隨著鐵礦砂價格十年暴漲十倍的世紀行情中,萊茵哈特搶到了全世界的財富。 萊茵哈特靠鐵礦發跡,用鋼鐵般的意志與巨鱷般的商業對手周旋,用驚人的工作狂熱來照顧每一個細節,而且斬斷所有兒女私情,這樣的女人,真是無人可攖其鋒的「鐵娘子」!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吉娜.萊茵哈特(Gina Rinehart) 出生:1954年 現職:漢考克探勘公司董事長學歷:雪梨大學經濟系肄業身價:282億美元(約新台幣8500億元) |
招式1:所有的筆記本屏幕傾角都是一樣的。
這可能有部分是審美的原因。而根據Gallo,這也是為了讓顧客自己去觸碰使用筆記本。傾斜的屏幕會鼓勵你去根據自己的身高調整屏幕。店員會使用一個iPhone的app專門將屏幕角度調整為同一角度。
招式2:顧客可以不限時間地試玩設備。
蘋果要求店員絕不能勸顧客離開,這樣的舉措是希望培養顧客對產品佔有的體驗。
招式3:電腦和iPad都一定要預先下載好最新以及最受歡迎的apps。
蘋果商店內的電腦常常開啟或儲存著一系列受歡迎的apps供人試用,並且每台設備都會連接速度快的網絡。
招式4:當商店僱人時經理一定會嚮應聘者考察三個問題,這包括「他們能否自信面對喬布斯這樣的人物?」
這個問題意味著他們想測試這個員工是否能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經理還可能會考察員工是否顯示堅毅勇氣,還有他們是否可以提供像麗思卡爾頓酒店這樣級別的服務。
招式5:好的店員在解決顧客不能處理好的技術問題時,一定會說「就像這樣」而不是說「很遺憾,我……」
除此之外店員們也只能和顧客聊起產品的優勢好處而非產品的特性。蘋果對店員的語言處理具有嚴格的控制。
招式6:當蘋果員工對顧客進行一對一培訓時,不能在被未許可的情況下觸碰顧客的設備。
這一招的目的在於讓顧客學著自己解決問題。
招式7:有餘地讓顧客在保修期滿後仍可以在45天內更換設備。
蘋果的慷慨可以提高顧客的忠誠度。如果你已超過保修期限的45天,你還可以說服商店經理同意為你更換設備。
招式8:蘋果店員的工資不轉績效佣金,他們沒有銷售提成。
店員們並不被要求去提升銷售業績,他們的職責是幫助顧客解決問題。
招式9:如果一位顧客說錯了產品的名字,銷售人員也不能去糾正顧客。
為了保持正面的交流,銷售人員不能讓顧客覺得受奚落。這意味著如果一位顧客將ipad說成是「ih-pad」,銷售人員在與這位顧客交流時也要說成「ih-pad」。
招式10:蘋果店員一定要在顧客進店後的短短數秒內和他們打招呼。
這個歡迎一定是要溫和的。如果顧客是在排隊,有人打招呼並讓人感到被關心的感覺會讓等待變得沒這麼漫長。
你覺得這樣的購物環境是不是蘋果成為最賺錢商店的原因呢?
布斯有句名言「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這也是多少創業者 的夢想,然而看似一片繁榮的互聯網行業,創業公司多如牛毛,真正具有創新意義的卻屈指可數,下面就是Business Insider對六年來,對世界不同行業產生了顛覆性影響的創業公司盤點,它們改變了教育,醫療,打印,音樂,融資等行業,當中有開源3D打印機 Makerbot,有首個光場攝影機Lytro,有信用卡終結者Dwolla,有超聲波充電器uBeam等等。
1)Makerbot開源3D打印機
顛覆行業:印刷與製造業
概念:能打印出任何3D模型。
創始人: Bre Pettis
地址:紐約市布魯克林
融資:從Foundry Group, Bezos Expeditions, True Ventures, RRE Ventures以及 Sam Lessin處獲得100萬美元融資。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能將數字文件變成實物,如果你的孩子需要一件玩具,可以掃瞄玩具實物,打印出來,不只是打印 機,也是實物「克隆機」。MakerBot還有更大的潛力,比如某天的鎖壞了,想要換一把心鎖,不用跑到商店去購買,直接打印一個就好,同樣,你可以打印 其他許許多多的實物模型,這就是MakerBot的顛覆意義所在。
2)眾籌平台Kickstarter
顛覆行業:融資與零售
概念:任何人,如果有好的idea都可以放到Kickstarter平台,大家參與融資
創始人: Perry Chen
地址:紐約
融資:從Union Square Ventures, Scott Heiferman, Zach Klein, Caterina Fake, Joshua Stylman, Peter Hershberg, Chris Sacca, Jack Dorsey, Joi Ito, Joshua Schachter, Jared Kushner, Matt Haughey, Chris Kaskie, Chris Dixon, Dan Rosenweig, Craig Shapiro, Thrive Capital, Betaworks處獲得1000萬美元融資。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改變了項目融資與發起的方式,在Kickstarter以前,大家不得不四處尋找投資人,花 費高,風險大,有了Kickstarter,創業者們在項目的嬰兒期就可以在平台上檢驗自己的概念產品,有時甚至連概念產品都沒出來就可以獲得融資,到目 前為止Kickstarter已經幫助了許多項目獲得融資,其中最近非常火的遊戲主機Ouya已經創造了多項紀錄,兩天融資超300萬美金。
3)超聲波充電器uBeam
顛覆行業:電子
概念:通過超聲波同時為多台設備無線充電
創始人:Meredith Perry
地址:紐約
融資:從 FF Angel, Andreessen Horowitz, CrunchFund, Marissa Mayer, Tony Hsieh, Ellen Levy, Cane Investments以及Ken Seiff處獲得75萬美元融資。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如果你去一個地方,帶著筆記本,手機,iPad等等,每台設備都有不同的充電器,是不是很麻 煩?像PowerMat這樣的設備也不錯,但是仍舊需要插上電板,而uBeam則省去了所有這些麻煩,僅靠超聲波,就能無限為所有設備同時充電,現在的原 型只能為鄰近的設備充電,但Perry希望能夠研製出遠距離充電的uBeam,比如吊在天花板上為所有設備充電。
4)在線醫生預約網站ZocDoc
顛覆行業:醫療
概念:快速預約附近空閒的醫生
創始人:Nick Ganju, Cyrus Massoumi, Oliver Kharraz
地址:紐約
融資:從Khosla Ventures, Marc Benioff, Jeff Bezos, Jason Finger, Founders Fund, SV Angel, DST Global, Goldman Sachs處獲得9500萬美元融資。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ZocDoc 能夠免費,簡單預約到附近的空閒醫生,從牙醫到皮膚科醫生,都可以。看病是人們的老大難問題,經常去了醫院要排很久的號才輪得上你,在網上預約有時又發現 號已約完,當初小編牙齒痛到想撞牆也約不到醫生,如果有ZocDoc就不會有這樣的困難,而且現在ZocDoc開發了應用,可以直接用手機進行預約,非常 方便,只是公司目前的醫生都在美國,僅在美國部分城市開設服務,期待國內有一家公司去山寨。
5)信用卡終結者Dwolla
顛覆行業:國際支付/信用卡
概念:立即支付立即轉賬,不收取任何提成,每筆交易只需25美分,10美元以下交易免費,沒有最低交易限制
創始人: Ben Milne
地址: 愛荷華州
融資:從 Union Square Ventures, Village Ventures, Thrive Capital, Paige Craig, Artists & Instigators獲631萬美元融資。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致力於移動支付與信用卡服務的公司很多,但Dwolla卻創造了一種新的付費方式,免去了信 用卡本身的費用以及相關手續費。使用Dwolla,用戶可以很容易的通過Twitter,Facebook或其他社交網站寄錢給別人。同時,Dwolla 的技術能夠很輕鬆地融入網上業務結帳頁面,只有在用戶賬戶足夠的情況下才會轉賬,不會造成欠債問題。
試想,使用Visa和萬事達卡,你損失了多少?用Dwolla,你省了多少?
6)音樂試聽軟件 Spotify
顛覆行業:音樂
概念:免費試聽帶有廣告的音樂,或者每月花10美元在iPhone或者PC上聽遍所有不含廣告的音樂
創始人:Daniel Ek
地址:瑞典斯德哥爾摩
融資:從Creandum, Northzone, Li Ka-shing, Willington Partners, Sean Parker, Founders Fund,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Accel Partners, Digital Sky Technologies處獲得1.88億美元融資。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雖然之前的Napster及iTunes顛覆了音樂領域,但Spotify卻產生了更深遠的 影響,不用為歌曲付費,也無需永久保存,可以免費聽到最新最炫的音樂。如果你想擁有自己的播放列表,Spotify比Pandora更好,對於那些喜新厭 舊,喜歡追求時尚,走在最前沿的人來說,Spotify是個不錯的選擇。
7)社交網站Twitter
顛覆行業:新聞,社交媒體
概念:允許用戶發佈140字以內的文字而非長篇大論
創始人:Dick Costolo, Evan Williams, Biz Stone
地址:加州舊金山 S
融資:從 Charles River Ventures, USV, Marc Andreessen, Dick Costolo, Naval Ravikant, Ron Conway, Chris SAcca, Greg Yaitanes, Brian Pokorny, Bezos Expeditions, Spark Capital, Digital Garage, Kevin Rose, Timothy Ferris, Benchmark Capital, IVP, Digital Garage, 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T. Rowe Price, Morgan Stanley, KPCB, DST Global處獲得融資11.6億美金。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在Twitter上,新聞傳播的速度以及爆發力要比別的媒體強很多,具有驚人的傳播速度,用戶的任何心情,表情,都可以發表,開啟了另一種分享方式,全民參與討論傳播。
8)移動支付Square
顛覆行業:支付
概念:利用Square支付設備,直接在移動設備中進行信用卡支付,收取一定比例交易費用
創始人:Jack Dorsey, Tristan O'Tierney
地址:加州舊金山
融資:從 Khosla Ventures, Greg Yaitanes, Marissa Mayer, Dennis Crowley, Kevin Rose, First Round Capital, Ron Conway, Biz Stone, Joshua Schachter, Shawn Fanning, Zachary Bogue, Andrew Rasiej, David Lee, Esther Dyson, Robin Chan, Gritz Lanman, Brian Pokorny, Xavier Niel, Jim Pitkow, Sequoia Capital, Visa, KPCB, Tiger Global, Richard Branson處獲得融資1.41億美元。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首次將我們的手機變成了錢包,新時代的收銀機。
9)光場相機Lytro
顛覆行業:攝影
概念:拍攝者可以先拍攝,後對焦。相片拍攝完成,圖片上傳以後,攝影師可以點擊圖片任何部分進行對焦。
創始人:Ren Ng
地址:加州山景城
融資:從 NEA, Andreessen Horowitz 以及Greylock Partners處獲得5000萬美元融資。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第一款光場相機(喬布斯曾想在iPhone中植入這種技術)。拍攝一次,就可以捕捉到一幅圖片的整個光場,而非一片光線。
10)在線教育平台2tor
顛覆行業:教育
概念:任何人都可以在線接受教育,無需去校園,但仍能獲得認證文憑,大學仍舊可以收取每個接受在線教育的學生與在校學生一樣的費用
創始人: Chip Paucek, Jeremy Johnson and John Katzman
地址:紐約
融資:從Redpoint Ventures, Novak Biddle Venture Partners, City Light Capital, 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Hillman Ventures處獲得九千零八十萬美元融資。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不僅為大學提供工具、技能、資金等來幫助大學創建並管理同學校教育同等重要的在線教育項目,還能幫助更多學生,使無法赴校的學生也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權利,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接受世界名校教育,比如我們也可以在中國接受哈佛,劍橋等學校教育,拿學位。
11)房屋租賃服務Airbnb
顛覆行業:酒店業/服務業
概念: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閒置的房間租出去,租客只需支付比酒店價格更低的租金,即可享受服務,在別處享受另一個自己的小窩。
創始人: Nathan Blecharczyk, Brian Chesky, Joe Gebbia
地址:紐約
融資:從 Redpoint Ventures, Novak Biddle Venture Partners, City Light Capital, 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Hillman Ventures處獲得九千零八十萬美元融資。
為什麼具有顛覆性:為旅行者提供了除酒店以外的另一個選擇,更實惠,自由。
lon Musk現在是世界上最勵志、最傳奇的創業家。他正經營著兩家改變世界的公司,北美知名電動汽車生產商Tesla和私人航天探索公司SpaceX。同時他也是SolarCity的主席,為家庭用戶提供太陽能的服務。他還是PayPal的早期投資人。
Musk 一直把他的時間掰給兩家公司,週一和週四他會呆在SpaceX的洛杉磯總部,週二和週三會前往加州海灣區的Tesla,星期五兩家公司都會去,當然SpaceX的辦公室周圍也設置了Tesla的設計辦事處。
如果你對Musk不熟悉,提這個你肯定有印象,他是eBay15億收購PayPal時變成富翁的,跟其他變得富有的高管不同,他沒有繼續呆在互聯網行業。
他把收購所得的錢用在了自己的兩家新公司上。4年前Tesla的運營資金只剩最後幾美元了, 但是他把自己的錢投進去了,因此還差點破產,本來他可以放棄挽救這家公司的,但他選擇了背水一戰。現在Tesla是一家市值32.1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其 最新的汽車Model S馬上就要震撼出場了。另一家公司,Space X,剛剛發射了一枚火箭到太空。
這就是我們認為為什麼他是最勵志、最傳奇的創業家,他敢於直面巨大的問題,不惜冒著巨大的個人風險,敢於嘗試別人不敢做的事業。下面來看看他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1. 這是早晨從 Musk海灣區的家拍攝的照片,時間是7:30—8:00,景色非常美吧。
2. 然後他開著自己的Model S(高性能電動汽車Model S於今年6月震撼發佈) 駛向Space X的辦公室。
3. 上午10:00的時候,他打了幾個電話,跟Space X通信和市場副總裁Katherine Nelson通了一個電話,其它晨間電話還包括給記者的、求職者的,還有兩個公司內部的會議電話。
4. 10:45,Musk跟他的工程師團隊開了一次獵鷹9號火箭的會議。他的助理在旁提示他,這是發射器本週的進程報告,報告了SpaceX的下一步計劃(結構、進程 產量、發射操縱步驟、 航空和電子設備工程師都出席了那個會議。)
5. 這就是獵鷹9號火箭,所以上面這個會議是相當重要的。
6. 12:30,是一個推進安排會議,包括引擎生產、多個引擎現階段實驗結果。
7. 午餐時間,Musk吃的是炸雞、蔬菜、色拉,一般情況下他會去附近的餐館,但今天的午餐他得和設施工作人員談論操作施工、改進、待解決的空間設施要求。
8. Musk去火箭工廠的時候順便視察了工程組的情況。
9. 晚上,他接受了PandoDaily Sarah Lacy的採訪,下面是晚上7:00的時候,他「插著翅膀」等待介紹。
10. 4:30, Mkusk 在視察他的火箭工廠。
11. 接受採訪時的視屏,談了關於他毀了一輛300萬美元的汽車的經歷。
12. 這天最後Musk和電影裡Time of Cholera at WME in Beverly Hills的棒球運動員合影,他是這部電影的執行製片人之一,這部電影是關於海地霍亂蔓延的題材。
組團競購「地平線」
這不是中國核電企業第一次在國際上施展拳腳,卻是中國核電企業聯合國際核巨頭首次進入發達國家的核電市場。
實現這一突破的蹺蹺板是一個名為「地平線」的核電項目。「地平線」核電項目計劃在英國威爾士安格爾西島(Anglesey)和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建造反應堆。
自2012年3月「地平線」項目的股東德國意昂(Eon)和萊茵(RWE)兩家公司宣佈出售這個項目以來,世界各地的財團爭相表達競購意願,來自中國的核電企業也不願放棄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
「地平線公司不僅擁有建兩座新核反應堆的土地,還有一支熟悉英國系統的團隊和專家。這對任何對英國核能市場和產業有興趣的歐洲或者中國企業來說,都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綠色和平組織首席科學家道格·帕爾(Doug Parr)評價地平線項目時說。
南方週末記者從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和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國核技」)求證得知,二者將分別組團參與競購。其中,中廣核將與法國阿海琺(以下簡稱「阿海琺」)公司聯手參與競購,國核技則與美國西屋電氣(以下簡稱「西屋」)搭檔參與競購。
據悉,競購地平線項目的最終競購書須在2012年9月底前提交,最終的競標者可能在2012年底選出。
在國核技專家委員會專家郁祖盛看來,此次併購「中國其實是以一個投資者的身份去收購地平線公司,而地平線公司相當於中國的一個業主」。
鑑於核電站前期建設耗資巨大,「鮮有歐洲核電企業能夠承擔,因此有政府支持的中國核電企業,被認為財力有保證,競爭優勢明顯。」道格·帕爾毫不避諱地說。
中廣核的一位研究人員則認為,中國在國際化方面捨得花大價錢,而「中方出資,西方出技術,最後掙的錢中方拿51%,西方拿49%,這也是一種可行的合作形式」。
最佳拍檔?
「我們選擇了中廣核,因為我們認為與中廣核聯合競購能夠獲得成功。」阿海琺新聞發言人馬克西姆·米肖(Maxime Michaut)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這種「唾手可得」的信心來自阿海琺對合作對象——中廣核的瞭解。進入中國核電市場26年的阿海琺與中廣核的合作密切。2008年10月,兩家確定成立合資企業,該企業致力於中廣核在中國的項目,將來可能為雙方在國外的項目作出貢獻。
成立5年多的國核技也不甘示弱,它與西屋電氣也是一對老搭檔。作為AP1000技術(第三代核電技術,目前主流技術)的所有者,西屋和「負責引進 AP1000,並消化、吸收、再創造」的國核技的合作相當深入。目前,西屋電氣已中標中國正在建設的4座核電站項目,負責提供AP1000新型核電主泵設 備及維護服務。
「和西屋合作多年,西屋是我們的關鍵合作夥伴,我們的能力、潛力也被西屋認可。」國核技的新聞官左新詞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在中廣核的一位研究員看來,中國核電企業與西方國家的核電企業聯合競購,「是一種強強聯合,各取所需」。
目前我國的核電企業正在設計的第三代反應堆,包括中核ACP1000、國核CAP1400,都處於設計接近完成階段,還未投入使用。這次聯合競購更多是兩家國外企業西屋電氣AP1000與阿海琺EPR的第三代主流技術的角逐。
「英國規定每一種反應堆堆型都需獲得英國政府許可,方可在英國投入使用,而這一過程可能長達五年。」道格·帕爾介紹。
中國核電技術尚難打入英國核電市場,中國資本已先行一步。
中國核企「走出去」
從巴基斯坦,到阿爾及利亞,再到南非、土耳其等國家,以及這次到英國。近年來,中國核企一直在「走出去」的路上。
據中廣核相關人員介紹,2005年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任時,就提出了核電國際化的要求。
以中廣核為例,自2006年開始,中廣核就設了專門的國際核電開發部。目前,中廣核與南非、越南、白俄羅斯、泰國、烏克蘭等國家都簽署了合作備忘錄。2012年初,中廣核獲批收購一家擁有世界第四大鈾礦開採權的澳大利亞礦產公司。
中核工程公司總經理劉巍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中國核電「走出去」在國際上獲得承認,是一種綜合國力的體現,能凸顯中國核大國的地位。
「中國的核電技術不落後,而且擁有較好的建設管理經驗。走出去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說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左新詞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從1980年代初開始,中國的核電就一直選用國際標準。目前,全世界計劃建設和正在建設的核電站,中國就佔40%。
中國核電「走出去」也是為了能在國際市場上分一杯羹。據悉,AP1000的設計壽命為60年,60年的發電回報時間較長,而且核電站運營成本較低,從長遠來看,「投資國外核電站是有利可圖的。」劉巍說。
「英國人的態度不是我們能左右的」
不過,外國人的錢並不好賺。
在核電領域,英國向來都是西方國家的練兵場,截至目前,活躍在英國核電產業的都是來自臨近的歐洲國家以及美國。據道格·帕爾介紹,目前法國電力集團 (EDF)、森特裡克能源公司(Centrica)、蘇伊士環能集團(GDF SUEZ)和蘇格蘭電力公司(Scottish Power)也對英國核能市場很有興趣。
英國看似明朗的核能政策已經讓這些「友好」的投資者吃了定心丸。
西屋電氣新聞發言人斯科特·肖(Scott Shaw)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說:「西屋電氣仍將活躍於英國核產業,我們在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s)燃料製造廠僱用了數百人,並支持當地的慈善、教育和社區計劃。」
阿海琺新聞發言人馬克西姆·米肖對英國核能政策充滿信心。他說,你只要關注英國政府的一些聲明,就會發現,他們急切需要一些參與者來發展低碳能源,比如核能、風能、太陽能。
萊茵雖然放棄了地平線項目,但其新聞發言人艾米·賴恩(Amy Rynn)在給南方週末記者的郵件中表示,萊茵仍致力於英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相反,中國核電企業的進入卻顯得比較艱難。雖然英國沒有明確的法律來限制外資投入,但無形的限制彷彿無處不在。
據《金融時報》報導,英國的官員偏向於讓兩個相互競爭財團的中國合夥人在這個項目中成為少數投資人,最好持股不超過一半。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的新 聞辦主任尼克·特頓(Nick Turton)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否認這種評論來自英國政府發言人,他表示英國在投標財團的股權分配上沒有偏見,這是一個商業問題,由意昂和萊茵來 決定。
股權比例之外,更強烈的指責來自於中國核電併購可能「竊取技術」。前任唐寧街能源政策主任尼克·巴特勒(Nick Butler)最近在《金融時報》博客中寫道,「中國企業將進入英國系統,深入英國智能電網,得知英國如何控制電力,以及瞭解英國的核電技術。」
「英國人的態度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的專家頗顯無奈。
除上述之外,外界的另外一個擔憂則來自於核電站建設前期投入大,若不能按期完成,巨額投資就打了水漂。受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影響,歐洲的核電站項目一拖再拖、費用倍增。芬蘭的奧爾基洛托和法國的弗拉芒維爾的兩座核反應堆,屢屢延期,成本大增。
不過,中國核電企業在競購中仍被看好。目前英國的核電發電量佔總電力的18%,到2035年,這一數字將減至0——現有的核電站即將到達使用年限。德國意昂和萊茵宣佈退出地平線項目,對英國而言無疑是一個打擊。
中國核電企業公認財力雄厚,而興建新的核電站需要大量的投資,「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熱切希望中國核企業能參與競購投資。」道格·帕爾說。
「我們這次跟阿海琺走一趟,到英國去,通過英國政府和核電局的審查,提交一些材料,這不就積累經驗了嗎?」中廣核的研究員對此次併購信心十足,「中國這次如果能在英國站得住腳,那再到發展中國家,再到非洲,就更有底氣了。即使最後不一定成功,也是一次國際合作的嘗試。」
一位名叫約翰·卡馬克(John Carmark)的人則是遊戲世界中的亨利·福特。他和他的id Software首先開創了「遊戲引擎」的商業授權模式,使遊戲引擎成為了一種標準化和模塊化產品,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
有句話在這個圈子裡是這麼說的:上帝花6天創造了這個世界,而id Software則用6款遊戲創造了個人電腦的3D世界。
聽起來口氣可真是不小。我們可以先解釋一下這些Geek們為什麼會這麼想。今天的遊戲製作中,遊戲引擎(Game
Engine)的地位其實真可以與汽車行業裡的引擎相提並論了。它從最初的圖像渲染引擎(包括2D和3D),逐步發展到了物理引擎、碰撞檢測系統、音效和
腳本引擎、人工智能,以及場景管理等諸多方面。可以說,它是控制著所有遊戲功能和效果的主程序。
英佩遊戲(EPIC Games)全球授權業務總監吳灝說,引擎就像是一個遊戲的骨架,「它是一個遊戲大賣的必要條件。」
現在我們想像一個典型的好萊塢動作電影般的遊戲場景:一名好警察被陷害,他選擇了逃跑,躲進一個破舊的建築物當中。壞警察們開始在外圍搜索,距離越來
越近,場面十分緊張。突然,主角不小心碰到了一個玻璃瓶,玻璃瓶倒下發出了聲響。搜索的人聽到聲音之後迅速聚集,雙方交火,子彈四射,而最終主角在黑暗中
神奇地逃脫。
要在遊戲中實現這樣的效果,一方面人物的身體比例、皮膚、服裝等需要做得儘可能的逼真,這就需要用到遊戲引擎中的3D模型渲染;另一方面,警察們需要
做出不同的動作,遊戲引擎中的動畫系統在這個時候派上了用場;主角碰倒瓶子,發出了聲響,這個過程涉及到引擎的碰撞檢測,它決定了不同的物體在碰撞時會產
生什麼結果;此時,引擎的音效模塊就能製作出相應的聲效;接下來,引擎中的人工智能還可以給遊戲人物賦予一定的「智力」,壞警察們在聽到聲響後可以做出判
斷和反應,向聲源靠近;最後,雙方在交火的過程中,各種火花、煙霧、爆炸效果通過物理引擎,加上聲效引擎的配合,展現在玩家面前。
一個出色的引擎不能決定一個遊戲的最終賣座與否,但它可以讓關卡設計師和美工們有更多施展空間,把遊戲畫面做得更好,故事和劇情也更為精彩。
卡馬克和他的id Software,正是以遊戲畫面的革命性進步奠定了「遊戲引擎」行業的基礎。
1992年,基於id Software引擎的射擊遊戲《德軍司命部》(Wolfenstein 3D)問世,它在傳統畫面X軸和Y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根Z軸,相當於在平面畫面上增加了一個向前向後的縱深空間。
這根橫空出世的Z軸,給當時看慣了2D遊戲的玩家帶來了巨大的視覺衝擊。後來,卡馬克還推出了自家的遊戲《毀滅戰士》(DOOM),這一款首次採用商業授權創收的引擎,在畫面上又有了長足的進步。
id
Software引擎不僅宣告了3D遊戲時代的到來,也宣告了遊戲引擎專業化時代的到來。因為出眾的畫面效果意味著更高的開發難度、更大的開發成本。商業
化遊戲產品的開發週期往往不長,很少有公司、尤其是大公司,會選擇從頭開始去開發一款遊戲引擎,那樣投入太高,風險太大,往往會得不償失,購買那些專業遊
戲引擎公司的產品成了現實的選擇。
在隨後近20年時間裡,引擎技術首先在畫面表現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飛躍,id
Software仍然有一席之地,但光芒已經被新生代們所遮掩了。來自美國遊戲公司EPIC
Games的虛幻引擎,以及來自德國Crytek公司的CryEngine引擎成為了市場上的佼佼者,基於虛幻3引擎開發的《質量效應》、《戰爭機器》,
基於CryEngine開發的《孤島危機》、《孤島驚魂》,幾乎成了當下檢驗遊戲畫面的最高標準。
比如在光影效果的表現上,虛幻3引擎可以讓動態的角色在不同場景中,投射出同樣動態、柔和、有變化的模糊陰影,與現實世界更為接近。與虛幻3引擎處於
同一時期的CryEngine2(下稱CE2)引擎,在光影效果的表現上甚至更強,它實現了3D遊戲畫面在光影表現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現實環境中,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體對於光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射率,這時這些光線的接收體也已經變成了「環境光源」,對其周圍的物體跟場景同樣能夠
產生光照效果,形成一種「半亮半影」的自然過渡區域。在CE2引擎之前,幾乎所有遊戲都無法很好地描繪出這種間接光照的效果。
CE2引擎通過成功地在同一光照效果引擎中整合兩種技術,分別負責直接光照和間接光照效果的渲染,使3D遊戲中的光影表現史無前例地接近了真實世界。
除了光影效果,貼圖技術應用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整體畫面的質量。在射擊類遊戲中,在需要製造粗糙、破碎表面的時候,虛幻3和CE2引擎都使用了高質
量的貼圖技術,被稱為「位移貼圖」技術。與傳統貼圖不同,位移貼圖可以營造被破壞物體的碎片「3D 位移」的效果,製造出更真實的破壞效果。
這種專業引擎在畫面等方面的巨大技術優勢,成為了眾多遊戲廠商寧可花費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授權費用,向EPIC、Crytek這樣的公司購買遊戲引
擎,而不是自己去開發一款引擎的重要原因。Crytek公司中國區負責人蔡影甚至表示,遊戲公司花5年時間、投入上億元人民幣開發的引擎,眼下也無法與專
業引擎相比。
現實是,遊戲引擎的授權價格眼下正被逐步拉高。按照吳灝的說法,如果是以買斷的形式,用戶獲得虛幻引擎使用權的代價會超過千萬元人民幣,而CryEngine的授權費用會相對低一些,但也在「百萬級人民幣」。
很多中國網遊公司現在也成為了這些專業引擎的客戶。搜狐暢遊《軒轅劍7》的製作人孟凡說,搜狐既向國外購買引擎,同時也進行自主開發。他認為使用自研引擎的最大優勢是將來進行升級比較方便,但也承認「技術難度比較大,需要多年的技術沉澱。」
這種技術沉澱能力對EPIC、Crytek這樣的專業遊戲引擎公司而言顯得更為重要。它們在行業中的地位和話語權,本身就來自其建立起來的技術優勢和技術影響力,它們也有著不同的行事風格。
在遊戲引擎的商業授權領域,現在EPIC佔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有200多款遊戲、100多家遊戲製作公司在使用虛幻引擎,來自眾多廠商的使用和
反饋又幫助EPIC看清行業發展的技術方向,不斷地改善引擎質量。虛幻引擎還保持著每週一次的更新速度,是一個傾向於市場化導向的產品。
與EPIC相比,Crytek更像是一個技術尖兵,不斷挖掘引擎技術的最大潛力。這一方面為它帶來了巨大的聲望和影響力,但其對硬件配置的要求也較
高。使用Crytek引擎的最具代表的遊戲是《孤島危機》系列,從第一代到第三代,每一款產品都被玩家稱為「顯卡殺手」。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Crytek商業化的程度。
遊戲引擎的技術升級是個無窮無盡的過程。EPIC和Crytek在不久前分別發佈了最新的遊戲引擎—虛幻4和CE3。
基於虛幻4引擎《尋龍》是第一款在國內實現了無縫世界大地圖的網遊。玩家可以從世界的一端連續跑動到另一端,而不會出現任何傳送、場景切換之類在眼下其他網遊中的慣常做法。
在技術上,虛幻4可以將遊戲世界通過自己開發的工具切分成很多小塊分別保存,玩家在遊戲中移動的時候,能計算他周圍能看到的景物的範圍,然後把這個範
圍內的景物從硬盤讀入內存中並顯示出來。「通過這種方式,虛幻4引擎實現了遊戲地圖的無縫連續加載。」EPIC遊戲製作人張健說。
如果說虛幻4引擎更適合當下遊戲產品的迫切需求,那麼CE3引擎則一如既往地追求著技術領先的快感。CE3引擎最先進的概念是「動態實時全局光照」,
理論上,它可以對不限數量的「面數」(需要渲染的畫面細節的數量)進行同屏渲染。玩家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他們的錢包—屆時,一塊能夠完美發揮這個引擎威力
的顯卡的價格恐怕要高達5000元以上。
如果把目光放遠一些,未來遊戲引擎在應用上將遠遠超出遊戲的範疇。比如它和電影行業的結合將會變得更為緊密。在「實時影視製作」方面,未來人們可以更
多地參與到故事情節中,比如開放式結局的設置,影片的走向由觀眾投票來進行表決。大家坐在電影院裡不單單是作為一名消費者,同時也變成了一名內容生產者。
這些都需要高質量的及時渲染系統進行配合,專業的遊戲引擎正是這樣一種平台。
遊戲引擎眼下其實已經進入到了影視行業的一些應用領域。如同《丁丁歷險記》藍光光碟的幕後製作片段所透露的那樣,斯皮爾伯格利用了一套遊戲引擎工具,讓演員穿上這套工具在攝影棚中進行表演,而與此同時,他能在電腦中實時預覽這些表演在影片實際場景中的效果。
最後我們回到那家名叫id Software的公司。關於它名字的由來一直是一個迷,有一種說法認為怪才卡馬克的靈感來源於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id,ego,and superego)學說,另一種說法則認為,id是「in demand」的簡寫。
從遊戲引擎的發展軌跡來看,你不妨認為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最初只是追求「本我」的id Software實際上也帶動了市場潮流,迎合了那些潛在的需要。並且,這個行業的潛力還遠未到被完全發掘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