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思考的碎片---讀《不確定的世界》有感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res.html
 思考的碎片---讀《不確定的世界》有感

書還沒讀完。但是很多思考和收穫不吐不快。

1.最大的收穫竟然是和現實有關。1.希臘不會退出歐元區。2.美元的低利率會維持相當長時間2015年前。甚至到2020年。

希臘不會退出已經寫過邏輯。(思考的碎片--8/28 四個重要結論

1.希臘不會退出歐元區。

這個是看完魯賓的《在不確定的世界》前三章得到的結論。很是有趣。
P28
A行政當局既然對一項行動計劃做出了承諾,就要信守諾言,即使失敗的幾率增加了。行政當局出爾反爾的代價,也就是說失去信用的代價將是非常巨大的
B那次討論反映出在華爾街和在政府做決策的不同

通過這兩個思路幾乎可以判定德國是不會放棄希臘的。何況希臘現在也在改變也在做出一些努力。
德國如果現在放棄承諾,那麼默克爾估計位置不保。
任何組織的都以生存和繁衍為第一要務。
所以由此可以得到一個有趣的結論和市面上流行的所謂希臘退出歐元區概率極大相反。我覺得希臘鐵定會留在歐元區。


美元維持低利率的邏輯是這樣。魯賓作為財長期間也異常關心國債,當時好像才6萬億。現在16萬億。如果維持3-5%利率美國差不多要破產鳥。這遊戲無法持續。所以低利率是必然的。我甚至覺得可以推導出QE3。就是要導致通貨膨脹。然後不加息。這樣才是最好的逃債方法。QE3這點上我還沒徹底想明白但是有90%把握。不推QE3才是奇蹟。


2.很多措辭上的權衡會影響的聽眾的判斷,比如強勢美元。我是到現在才知道魯賓的強勢美元代表什麼。根本不是涉及匯率的。主要是讓美元全球通用。所以強勢是讓人相信讓人使用。這才是貨幣的本質。信用擴張。這才是強勢美元的內涵。這點上永遠是正確的。

3.魯賓的自傳是最近看過的傳記中最有價值的。立意也最高。
有點授人以漁的感覺。早前看過Paulson的on the brink那個是敘述形式。價值在於我也親歷過那段歷史。換了一個財長的角度看整個事件回顧當時決策背景。
魯賓的東西更多的是學會思考方式和思考路徑。從中可以窺視政府行為。
而且魯賓的自傳立意比較高。他是做套利出身但是整一章沒說什麼成功案例反而是舉了失敗的例子。
對比Peter Peterson的自傳高下立現。內斂自省。

4.政府救濟的原則。
貨幣是政府發行。這是信用的基石,那麼政府就有義務和責任維護整個金融體系的完整。所以在危機中拯救系統而非拯救單個企業。
其實這個原則在08年金融危機中一直在被使用。很是有趣。

5.危機的根源都是債
墨西哥危機到亞洲金融危機。甚至到現在的歐洲危機都是政府的債。
美國的08年危機是房地產mortgage其實也是一種債。
未來世界兩個最大的危機會是美國國債+中國人口紅利過後的債務。(既然有紅利過若干年一定會變成負債)

6 。早前寫過政府決策取向和華爾街的不同
政府多目標的。花街更簡單單一目標

7.魯賓的決策原則不適合證券市場。更適合政府或者未來不確定性的決策或者是人和人關係之類的決策。

魯賓認為面臨決策時應遵循四個原則:
一是世上唯一確定的事就是不確定性;(時間不可逆是確定的。所以投資要和時間做朋友。人性不可違而且人性一萬年沒變化過。所以利用人性永遠可以獲利)
二是每個決定都是權衡幾率的結果;(這個權衡是主觀的)
三是面對不確定性,必須果斷採取行動;(決斷力)
四是決策過程的品質往往比決策的結果還重要。(gaming中的威懾,甚至有點Soros的反身性。現在的決策過程會直接影響到作為決策的後果)

證券市場很多時候接近賭博。其實半年報年報是一個已經存在的答案。只是公佈日期前是保密的而已。你現在的行為很難影響未來的結果。所以魯賓的決策原則幾乎不適合證券市場。

8.這是一本值得讀第二遍的書。或者是我第一本會讀第二遍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