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C觀點 - 施永青 金市炒家更有智慧嗎? (2013年04月29日)

1 : GS(14)@2013-04-29 22:36:37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2425&d=2030
【am730專欄】金價暴跌後,民間掀起一股搶購實金的熱潮;不但內地人如是,印度及一些經濟增長快的東南亞國家的人民也如是,顯示民間對紙印的貨幣依然信心不足,在各國都QE不停的大環境下,為了保險,仍傾向將部分紙幣換作實金。
然而,亦有一些資深分析員表示:近期民間的表現是熊市初段的典型現象──醒目的投機者已察覺前景不妙,大量派貨;但普通的小市民卻看不到危機,只看到曾經出現過的高價,誤以為現時已很抵買,所以紛紛出來接貨。可惜低處未算低,市場可一跌再跌,跌過沒完沒了。以1973年的香港股市狂潮為例。恒指最高時達1,700點,跌破1,000點時,已跌了四成(比現時金價從高位跌三成還跌得多),有人覺得抵買入市,結果恒指可一跌再跌,最後跌到150點。跌破1,000點入市的,可以再輸八成半,以後都不容易翻身。
那麼,今次是否民間又錯,而是炒家更高明呢?
在美國QE3之後,金價曾上衝至1,800美元一安士水平,但隨後卻沒法突出上次的1,900元一安士的高位,只能在1,700美元水平徘徊。如果炒家在這個時候就沽貨(在期貨市場上,炒家沒有持貨也可以沽,之後補回就是),當然醒目。即使等金價跌破1,520元支持位時才沽都未遲,亦一樣大有斬獲,而且可以坐直通車,花的時間更少,中途不用吃「驚風散」,應屬更懂得投機之道。
黃金淡友之所以敢在這個時候大舉出擊,既有技術性因素,亦有基本性因素。兩者一齊出現,當然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從技術性而言,QE3都沒有令金價創新高,顯示好友手上的資金已消耗得七七八八。起碼金價去到1,800元水平,連好友也不敢加碼。當時,大部分金礦股都表現不濟,未能跟隨金價一齊上升。顯示真正的行內人士已對前景不敢樂觀。
從基本因素而言,美國的經濟已略有起色,經濟有正增長,失業率開始回落,樓價見底回升,消費意欲亦開始改善;雖然,2012年,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仍達1.2萬億美元,但起碼比2009年高峰期的1.4萬億美元已有所改善。在這種大環境下,市場上已不斷有消息說聯儲局已開始考慮退市。事實上伯南克已公開表示:只要通脹升至2.5%以上或失業率跌至6.5%以下,聯儲局就會加息。
因此,市場上現時熱炒的消息是聯儲局何時退市,而不是何時進一步加QE。市場預期美國債務問題即使不能很快解決,但起碼不會惡化。炒家會認為在這種環境下很難再靠造好賺錢;既然炒不上,他們就掉轉槍頭炒下。不過,炒家從來不會有一貫的看法,難保他們遲些時發現造淡已難見功,又會掉過來造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33

電視風雲 - 王奇雲 大富貴 (2013年04月29日)

1 : GS(14)@2013-04-29 22:38:4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2400&d=2030

【am730專欄】提起想當年在亞記,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係有位平時衣著光鮮嘅師兄,轉數又快,工作又有效率,喺公司各組頭、監製都鍾意搵佢度嘢,佢為人友善,樂於教新人,曾幾何時,亦醒過我唔少料,大家熟落咗一排,佢仲帶埋我出去秘撈,有錢齊齊搵,每次開工都照顧埋我兩餐,夜收工時,明明唔多啱路都打的兜埋我返屋企,當時嘅我,見佢度嘢得、寫嘢快,仲要識湊出面啲老細,成日想喺佢身上學多啲,吸收多啲,直頭當正佢係偶像。無幾耐,有幾位做得耐過我嘅同事,不約而同咁無啦啦叫我唔好同呢位師兄行得咁埋,我追問原因,大家都自命君子,唔會講人是非,只係想提點我。
終於有一日,師兄搵得我好急,說話好緊張,原因係乜我已忘記,只係記得佢問我借三千蚊,我都係義氣仔女,仲拔刀相助好幾次添,條數愈來愈大,大到我都無能為力,我終於明白之前有同事提點我嘅係咩一回事。我嘗試去了解呢位亦師亦友嘅好兄弟,即使亞記人工唔高,但明明喺出面啲秘撈多到接唔切,應該財源滾滾至啱,又唔係衰賭,有咩理由係「重數組」嘅人呢?原來佢好多嘢只係表面風光,公司以外多秘撈又如何,收唔足錢又有,要走要拖數嘅又有,佢自己孤身寡仔,但開支鬼咁大,喺公司,為咗面子,同事嗌聲佢「師兄」,佢又請下午茶,喺出面,叫得我呢啲細嘅出嚟開工,佢又要照顧花費,去酒店coffee shop同老闆傾嘢,個老闆一時善忘無埋單就走先,咁又係佢頂,成個大富貴咁使錢法,你都咪話唔頭痛。後嚟我發現,呢啲事,其實喺我哋呢行好普遍,可惜有苦自己知。(逢周一至五刊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34

29盤盡地一鋪

1 : GS(14)@2013-04-29 23:32: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29/18243641

                今天開始,發展商賣樓受到《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監管。香港小輪(050)的粉嶺逸峰,將於今日下午約兩時半發售146個單位,成為新例下首個開售新盤。

雲頂清倉 星堤劈價兩成

                                    過去週六及日,全港多個大小發展商,包括新地(012)、恆地(012)、信和(083)、嘉華(173)及華懋集團等,齊心「盡地一煲」,在新例前不惜減價及加優惠促銷,大有「要錢不要貨」之意,多個新盤的營業時間更延長至新例實施前最後一分鐘。消息稱,這兩天多達29個樓盤錄得逾百宗成交。新地連環劈價散貨,大圍壹號雲頂及屯門星堤貨尾,分別勁劈逾一成及約兩成售出,前者全盤清倉;信和等發展的大埔天賦海灣1期最後一夥2座天池屋亦售出。至於新世界(017)的沙田溱岸8號則錄得最多成交,兩天錄至少19宗。
此外,記者佯裝買家前往黃大仙現崇山睇樓,甫入售樓處,已有代理閃過,「先生!睇樓呀?我帶你睇。」遞過卡片,不用簽任何睇樓紙,已可直達某座高層單位現樓。進入單位,代理不停遊說,由座向、交通、校網、間隔和用料,該盤幾乎是東九龍之最,他還聲稱,「嘉裡(該盤發展商)在中半山起開豪宅,佢嘅用料和間隔,我敢大膽講句:『靚過新地!』」



現崇山代理落力遊說

                                    參觀完第一個現樓,代理在升降機又表示:「你見呢輪發展商有優惠(新盤),簡單講,係想喺聽日(29日)新例出爐前,以優惠促銷。因為佢要搞過本樓書,又要等政府批核,都唔知要搞幾耐,所以o依家就想將啲單位賣曬佢。」他全程不停強調:「今日最後一日賣樓(現崇山),聽日就封盤!」



                最後拉記者到售樓處不停落嘴頭,又計算如何獲取10%優惠,「即供,有3%折扣。唔做二按,又有3%折扣。有買家曾經獲發展商回贈7.5%印花稅,加加埋埋真係有10%優惠㗎!」然後催促記者即刻做決定,「呢個優惠係今日先有,過埋今日,聽日就冇。」記者指稱要回家與太太商量,他即刻說:「你o依家打畀佢問嚇啦!今晚賣樓賣到11點59分㗎。」
另長實(001)執行董事趙國雄指出,集團一定會依法賣樓,絕不會因為一手樓立法而放慢推盤步伐,荃灣昇柏山項目都希望盡快賣,樓書的初稿已做好,示範單位的完成度已有八成至九成,只是等待售樓紙的批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52

浪漫月巴睇舊戲 - 月巴氏 一個慘不忍睹的城市,四個特警 2013年11月29日

1 : GS(14)@2013-11-30 13:39:19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83937
係老友都知我是李子雄粉絲——假的。但我的確鍾意睇李子雄做戲。首次睇佢,自然是《英雄本色》那個陰險(得來收收埋埋的出類拔萃)死奸仔。陰險和死奸仔不難演,TBB一眾小生只要摵吓堂眉都應付到,但收收埋埋 & 出類拔萃,呢下難。

杜琪峯首部現代城市警匪片
李子雄憑那個陰險(得來收收埋埋的出類拔萃)死奸仔跑出後,好彩沒有被安排keep住奸落去——即使奸角還是走唔甩,但依然被安排演繹不同類型個性造型的角色。像《城市特警》裡的他,就是一個沉鬱冷靜總督察。
但我不是為了欣賞李子雄沉鬱冷靜演出而睇這部1988年的戲,而是為了杜琪峯。
純計電影。1988年前的杜琪峯,只拍過《碧水寒山奪命金》、《開心鬼撞鬼》和《七年之癢》,一部古裝武俠兩部喜劇,《城市特警》是他首部有份執導的現代警匪電影——這部戲還有另一個導演,金揚樺。
這是公司給予當年的杜琪峯一個機會,去試拍這類題材。如果你想在《城市特警》找尋一點「杜Sir簽名式風格」的話,基本上,是完全搵唔到的。

打到開巷慘無人道
《城市特警》好唔好睇?好難答。事實是有人視為一部完全非理性的廢片,亦有人覺得那種非理性,好cult。
1.就像那年代大部分警匪片,其實就是動作片——所謂動作,包含了拳腳交加和槍戰,如果有budget就加埋飛車和爆破啦——《城市特警》有齊以上各項,而且是由頭到尾打到開巷。
2.有兩場最精彩:A.醫院大混戰——壞人頭目為殺死對自己不利的證人,以喬裝 + 潛入方式殺進醫院,成功殺死證人後卻被李子雄得力助手郭追悉破,雙方展開大型攻防槍戰,只能說一句:傷亡慘重。這場戲令我想起幾年後吳宇森《辣手神探》,最後一場超巨型混戰也是發生在醫院,而咁啱兩部戲的動作指導都是郭追。B.Lift糟摸黑槍戰——壞人嘍囉搭Lift走佬,郭追熄了大廈總掣令Lift停低,然後李子雄和手下攻入Lift槽,但你點會諗到一個連名都冇的壞人嘍囉,竟然會未雨綢繆到隨身帶備夜視鏡(即Tom Clancy原作遊戲《Splinter Cell》Sam Fisher長期戴住嗰種)!這一場,未見誇張的駁火,雙方純在鬥智——無奈聰明的壞人嘍囉最後都要死,死相慘無人道。
3.慘無人道。有兩個角色的死法我呢世都銘記於心。A.壞人嘍囉甲:在逃避警方追捕時,被李子雄架車撞出天橋,飛落下面一條馬路,臨落地再被另一架車撞,撞完後再被一架車高速輾過,然後鏡頭影住一大pat血潑在馬路邊。這麼一個面目模糊不左右劇情的壞人嘍囉甲,其實是否需要這麼一個慘烈兼冗長的死法?——完全不需要,但《城市特警》就是不嫌麻煩地拍俾你睇,我欣賞這種不嫌麻煩的態度。B.隱藏頭目:他是誰?不公開了。唯一可以說的是,以前成日聽人話邊個邊個俾人射到蜂巢咁,這名隱藏頭目最後真的變成了人形蜂巢,不過,I Love It,因為佢絕對死有餘辜。是的,對付真正的奸人,有時只有這種慘無人道慘不忍睹的死法才足以一洩心頭之恨。
4.連場動作經過設計,角色也有特別設計。李子雄是沉鬱型幹探,而為了凸顯他的沉鬱,身邊三個拍檔自然不能同樣玩沉鬱:郭追是絕對火爆型粗漢,但粗中有細愛錫年老阿媽;遠道來港幫手查案的吉隆坡幹探,長期戴黑超,狀甚冷酷,其實純為有型……不過佢是正義的。最後一個是典型菜鳥,做乜都廢廢哋嗰隻,但在事件中他成長了,到最後更成為破案關鍵,可惜……唉。
5.就像那年代港產片,戲裡存在不少擺到明「恐同」的設定,但奇在描寫郭追和吉隆坡幹探的惺惺相惜時,竟然有著濃厚同志味;其中一場,合力成功阻止了一場爆炸後,二人情深對望——直覺話俾我知是但一方好想咀對方。
6.OK咁究竟《城市特警》講乜?引用朱江一段對白:「摩洛托夫先生,香港仲有幾年就交收嘞,而家有好多人等住去做移民,佢哋好需要錢。只要我哋俾得起錢,唔好話運毒品吖,成個香港運去你祖家都得吖……我交咗嗰份名單俾你,上面係政府嗰啲重要人物,雖然係嘥啲錢,但係比起我哋嘅利潤,今次嘅投資只係雞碎咁多啫。」明晒啦。結局,李子雄說成功打擊了這個運毒管道,可惜始終得唔到那份神秘的名單。於是這班人得以繼續潛伏搵著數……
一部咁非理性的戲,一個理性的現世側寫。
2 : GS(14)@2013-11-30 13:39:51

inf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67

涉13命案 周永康擁29情婦

1 : GS(14)@2014-01-28 01:29:4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127/18606698

                中共政治局前常委、中央政法委前書記周永康(圖)的貪腐案再有新進展,明鏡新聞網引述北京消息人士指出,當局確認周永康至少涉及13宗命案,同時確認他有29名情婦,不少都是來自中央電視台,而當局亦確認周永康指示下屬長期監聽包括江澤民、曾慶紅、習近平等中共高層的通信。

長期監聽江習

                明鏡新聞網引述的北京消息人士,未有透露周涉及哪13宗命案,亦未提及周情婦的身份,但強調29名情婦還未包括與周有一夜情的異性。早前曾有報道稱曾任央視副台長的李東生,不斷將美女「進貢」給包括周在內的中共高官,博取竄升。
另一消息則透露,周永康是透過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指使國安部副部長邱進等對中共高層江澤民、習近平等進行監聽。
早前曾經傳出中共計劃在農曆新年前公開周永康的貪腐案,藉假期沖淡事件的影響,但明鏡新聞網引述北京消息稱,公開日期已延至下月11日、年十二公開。消息人士稱農曆新年前很多單位已經提早休假,下月11日絕大部份人都已恢復正常上班,同時又在兩會前數星期,在當日公佈「比較適合」。
明鏡新聞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304

以實感音樂道破虛話偽言 Rubber Band 2014年08月29日

1 : GS(14)@2014-08-30 23:12:0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24361\r\n\r\n樂迷對RubberBand(RB)的音樂,總有不一樣的期望,除了歌曲旋律,當然還有歌詞內容,總讓人找到共鳴位。尤其在一片維穩聲中,到處充滿教人「倒抽一口涼氣」的荒謬事,RB的音樂提供讓人舒一口悶氣的空間,滲透著點點人文關懷的氣息,既有輕描淡寫的《發現號》、《Easy》,也有熱血激昂的《睜開眼》、《前面尚有一萬里》,還有高唱大愛的《細街盃》、《We are one》,歌如「橡膠圈」張弛有道。從社關歌曲未成氣候到漸次成為主流,被視作為人民發聲重要icon之一的RB,去年卻曾經因自覺寫來寫去都是熟悉的東西而擠在「樽頸位」,突破在於真誠面對自己,重新探索個人的獨特「味道」,音樂創作猶如烹調食材,口味或重或輕,貴乎真心;發聲,源自敏於世情的實感。\r\n文:許惠敏 圖:莊振邦\r\nHair:Mad ho@IL COLPO TST\r\nMakeup:Maggie Lee\r\nOutfits:CLUB MONACO\r\n場地提供:彌敦酒店\r\n\r\n鹹甜辣淡 四味調和\r\n要避免類同複製,與其否定過去,倒不如重整昔今,找自己的定位。若以味道形容自己在樂隊裡的角色,鼓手泥鯭先搶白道:「當然是鹹啦!」沉思一會才認真答道:「我真的想做鹽,單放一點鹽入口,只係一種味,但加在不同配菜中,卻可以帶出食物的味道!」一手鼓打得刻意、雕琢、純粹……足以引發歌曲截然不同的味道。旁邊的低音結他手(Bass)阿偉則自喻為糖水,「不是正餐,無咗唔會死,但有就可以生色不少!」雖被6號及泥鯭指為缺乏自信,阿偉卻不諱言是性格使然,總之低調得來,卻有本事為歌曲添色彩。至於一向寡言的結他手阿正,貫徹簡潔利落的作風:「辣味,火爆!」答案一如其他三子所料,事實上,RB不少「爆」歌也是出自阿正,泥鯭形容:「他是一件辣的cheese cake!」激中帶甜,《Simple Love Song》便是其冧爆之選。身為主音的6號,不欲太過主導:「想成為純粹的齋菜,只是負責唱!」清淡無添加,只求配合其他味道。定位,是各人的角色,也指向樂隊的音樂路向。\r\n\r\n「無題」開Show 人做我未必做\r\n今年11月,RB將舉行自2007年出道以來的第三次演唱會,從九展到紅館,再回歸Band Sound的重要發源地──伊利沙伯體育館,純粹一支結他、打鼓、Bass和唱歌,拒絕約定俗成的港式演唱會模式,泥鯭強調:「無任何既定主題,不搞大龍鳳、gimmick,純靠音樂感動樂迷!」談到樂迷期望RB為人民發聲,6號認為,RB的音樂盛載著樂隊要表達的訊息,只要仍在樂壇仍會憑歌寄意,「若要用個show刻意表達,開宗明義說甚麼『為人民發聲』或『歌舞昇平在香港2014』,便太過造作了!而且個個人都做,我們卻不做,已經好特別!」反過來說,眾人避而不談的話題,RB卻毫不忌諱地提問探討,繼4月推出《Frank》專輯,四子仍覺意猶未盡,6號很認真地解釋:「坦誠對香港這個時勢是一個很重要的訊息,既然有一個我們都很喜歡的題目,我們又視每一張專輯都是有概念的製作,希望這概念引發的漣漪持久些,像一本書,不想看完甚麼也不記得!」思前想後,決在開show前推出延續《Frank》概念的EP專輯,還找來經驗豐富的Terry Chan任監製,務求擦出新火花,發掘RB的另類味道。\r\n\r\n偽言 儼如低趣味\r\n回想七一,走在龜速前進的遊行隊伍中,腦海不斷重播RB的《前面尚有一萬里》,隨著歌詞問甘地、馬丁路德金、昂山素姬可會領路,份外應景。在八一七遊行前後,聽著RB剛派台的新作《語言藝術》:「別大條道理……其實你你你再多心機 越避忌越似放屁 懇請收去 低趣味」更覺大快人心。6號坦言新作是針對當前政治處境,「很多語言藝術在背後,領袖、黨派、支持或反對政府也好,每個人的話語背後也有自己的agenda,有些人說話好叻,用一個假像讓你相信,有些人則是講完一大輪,你也不知他心中所想所思,騙了你都不知!」去年經歷過維穩騷風波,太多人指指點點說意見,不經過濾分析,辨別真偽,便容易迷失方向。面對社會上種種政事上爭論,泥鯭坦言:「其實,大家知道發生甚麼事,我們在歌詞上已經表達要講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的一種態度。」以音樂作回應,不是跟你潑婦罵街,反採技術性取勝的方案,即使無法令謊言不攻自破,也可讓人暫時逃離荒誕殘酷的現實世界。\r\n\r\n虛話 莫如真關心\r\n從政治大社會進到日常生活層面,下一站是貼身探討社交網絡的虛情假意,幾乎人人有份,也是RB眾子的生活寫照,「我自己也是機不離手的人,仍然suffer那些玩手機帶來的腰痠手痛,《放》只集中討論這些表徵的問題。」阿偉毫不掩飾自己的沉迷,藉著歌曲要發出提問,為要彼此提醒,非為提供標準答案。四子之中,泥鯭算是最能坐言起行的一員,「覺得自己好病態,看別人的回應成了指定動作,不看不安樂,不想再受控制,影響自己的心情!」於是把心一橫,在Instagram停止追蹤(Unfollow)網友,還計劃停用facebook帳戶。網絡恍似連繫世界,往往只是虛假的連結,尤其在資訊快上快落的網海,這一刻死人塌樓的新聞,下一刻是網友二次創作惡搞的整人圖,6號反問:「其實,你有無關心過這個世界?很多時都是水過鴨背,愈來愈似《Matrix》電影世界,在一個共同群組,這個去日本買球衣,那個去泰國旅行,大家像是知道彼此在做些甚麼……」最可怕是大家都樂於以社交網絡、電話whatsapp為實體交往的代替品,滿足於在Matrix世界裡吃塊虛擬牛扒的滋味。泥鯭續說:「你病了,post一張食藥的相片出來,我like了,這代表我真的關心你?還是只表示我知道你病?」網上留言「我撐你!」沒有付諸實質的關心行動,也許只是虛話一句,未必有助於拉近人際間的距離?\r\n\r\n容許瑕疵的實感音樂\r\n無疑,科技為人類帶來方便,要錄製完美音效的樂曲不算難事,當一切都輕易靠電腦程式調節,如何衡量音樂的價值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泥鯭坦言:「有科技幫助,明明不懂唱歌要唱到有歌神效果,絕對不難,樂迷也未必能分辨哪裡經過處理!但我們一直都想純粹用樂器真實彈奏出來,這才是音樂價值所在,從音樂製作來說,新專輯絕對可說對得住樂迷!」信心源自真材實料,還有一份追求真音樂的堅持,一句「真實的RubberBand就是有瑕疵」,說來擲地有聲,要容得下別人與自己的瑕疵,必先要放下自顧自追求完美的執著。RB以同步錄音的方式製作新EP的5首歌,就是搬進錄音室唱live,阿偉興奮地說:「平時錄音只是一個人對著電腦,難得有設備與資源,可在現場一起jam,錄音時可望望隊友,有眼神交流,大家的互動截然不同!」少了個人錄音的細緻雕琢,卻能呈現錄音當刻的真實感覺,其實live band音樂的賣點從來不是零瑕疵的技術,阿偉繼續解釋:「技術只不過是容你多一個選擇,舉例你彈結他可以彈得好快,假如歌曲需要這技術表達,你就可以用,但不代表你一定彈得好聽。」\r\n\r\n坦然面對弱點\r\n的成長習作\r\n除了錄製新專輯、籌備演唱會,RB在書展期間也出版了樂隊的第二本書,各人分別以文字、畫、照片等不同形式,訴說個人的成長故事,重回成長的地方,造就坦白面對自己的機會,過程辛苦卻帶有療效,各人也有不同收穫。6號表示:「寫自己在深水埗成長的故事,是迫自己面對的過程,小時候介意自己的家不富足,甚至跟同學吵架,一直缺乏信心,至今仍有些影響。」而阿偉則趁機與一些小學同學重新聯絡,他說笑道:「可惜小學一直好鍾意的女同學不肯出來見面,她可能變了個肥師奶!」泥鯭要過的心理關口,是要說服自己出版一些「小學雞畫」,他揚言,論畫功是沒任何可觀性,但這些都是他當刻對香港的感覺,無法取代!最後開腔的阿正,索性勸筆者買書細看,「我中文唔好,選了用相片表達,每幅相也附帶一條思考題,買本書來看吧!」四子都毫不掩飾自己的弱點,貫徹呈現真實一面,在到處弄虛作假的年代,實屬難能可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75

暴打後首現身 莊思明認與陳司翰分手 2014年08月29日

1 : GS(14)@2014-08-30 23:13:01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24495\r\n\r\n\r\n\r\n莊思明、Alice B等,昨日穿上超低胸連身裙出席中秋節活動,莊思明自傳出遭陳司翰暴打後首次露面,與她談到此事時,莊思明稱要說的,都在微博寫了出來,並稱現在是單身,但有數位追求者。\r\n\r\n莊思明自「家暴事件」後首次出席公開活動,問她事件的真相,莊思明說:「我覺得傳媒報道對陳司翰非常唔公平,整件事好多情節都係編造出嚟,我要講嘅都響微博寫咗出嚟。」\r\n\r\n自稱有數位追求者\r\n問到她與陳司翰感情狀況,莊思明續說:「私人事真係唔想再多講,總之我依家回復單身,不過都有好幾個追求者,其實自己年紀都唔細,未來希望響工作方面努力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76

許志安 犯錯中成長 2014-08-29

1 : GS(14)@2014-08-30 23:46:55

http://www.skypost.com.hk/featur ... %90%E9%95%B7/151975許志安去年求婚成功,與鄭秀文(Sammi)結束22年的愛情長跑,感情狀況穩定了,自然集中精神向事業衝刺,今年加盟太陽娛樂文化,十月推出新碟。「今年最快樂的事,是剛去了新唱片公司,錄製新的唱片,是十隻歌的大碟,現在香港比較少有十隻歌。製作的過程很開心,較多不是情歌,會有些關心社會主題。接下來明年會有演唱會。」\r\n1986年參加新秀比賽,自此晉身樂壇,至今30年,許志安有着不同階段。「很多時候是一些事情發生,從中學到一些東西,自己處理方式跟從前不同,感覺自己已經是跳到另一階段。回顧過去的成就,我會想到今時今日會怎樣做呢?算是一種檢討,但我不會追悔過往,往昔有些甩漏,但當時的許志安是會犯這些錯誤的,好過到了60歲時候才犯這些錯!我不會怪責自己先前的錯誤,反而累積經驗不會再犯錯。」\r\n桌球室傾心事\r\n這30年間,許志安經歷過種種風雨,但不至喪氣。「做藝人常會遇上不開心的事,我覺得傾訴是最好方法紓解自己,而張衞健是我最要好的傾訴對象,我們會相約一起去打桌球,桌球室裏只有我們兩個人,那時傾得最舒服。這個維持去打桌球的習慣都有十多年了,反而卡拉OK傾不到偈。傾偈可以讓人從另一角度看看同一件事,因為自己很難抽身從別的角度看事情。」\r\n失意時,有朋友相伴固然重要,但玩音樂又是另一種解愁方法。「心情不好之時,我一到錄音室錄歌,就會將自己心情帶回去一個很開心的位置。因為不開心很煩時,錄音室沒有嘈吵,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自己又戴着headphone,四周很靜!將自己不開心的東西都逐漸在歌聲中消解,聲音會帶我脫離這個真實世界,去到一個沒有煩惱的世界。錄音室有個琴或其他樂器,休息時間我會去彈彈琴,自己在一個mood裏邊,錄完音出來自己便像變了一個人,重新換了一種心情。過程會像一個過冷河,錄音室就是有此魔力在其中。」\r\n珍惜錄歌日子\r\n「如今有兄弟、有家庭、有成就,我還希望追求是甚麼?可能是自己的進步,還有生活的質素,種種東西都希望比較以前好。像先前說在錄音室裏的開心,現在歌壇生態好像沒有以前好,但我會更加珍惜現在錄歌的日子。市道好的時候,因為很快要錄好要出一張新碟,變得很麻木,很快完了。現在可以慢工出細貨,多了細節,不再只是看最終成績如何。目標是有的,但不是輕易講得清楚,好像一個不太實質的理想,追求更簡單的開心。」\r\n每個時代的許志安其實都不大相同,人生閱歷多了,心情不同了,年齡也不同,味道更會變。\r\n協力:韓悅怡\r\n設計:Alex\r\n編輯:黃寶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79

藍鰭吞拿癲價不再 日店連續4年投得29萬「日本一」8年最低價

1 : GS(14)@2015-01-06 09:03:06





■木村清坦言今年「日本一」成交價低得令他意外。美聯社



昔日以癲價投得,如今風光不再?日本築地魚市場昨天(周一)舉行新春初次競投,有「日本一」美譽的藍鰭吞拿魚,由當地連鎖壽司店「壽司三昧」以451萬日圓(約29萬港元)投得,成交價是連續第二年回落,更見八年來最低價,連壽司三昧老闆也坦言感到很意外,業界則慶幸「日本一」價格終於回到合理水平。


適逢魚市場明年11月就會搬到東京江東區豐洲新址,魚販代表在初競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咱們肩負着魚市場搬遷的百年一度重任,務必將其完成。」之後場內鈴聲響起,當地清晨約5時半競投正式開始,逾2,000條大大小小的藍鰭吞拿魚鋪放地上,場面壯觀,氣氛激烈。


■有食客用手機拍下「日本一」的肥美部份。美聯社

僅1,366萬歷史高位3%


今年的「日本一」來自傳統盛產地青森縣大間町,重180公斤,由壽司三昧連續第四年投得,成交價為451萬日圓投得,每公斤平均價約為25,000日圓(1,600港元)。壽司三昧的母公司喜代村社長木村清指,今年藍鰭吞拿魚產量多,本已預料價格會便宜些,但仍對低價投得「感到意外」,但強調論形狀及油脂分佈,這條「日本一」絕對是上乘貨色,會供應到全國各分店,供食客享用。跟去年相比,今年「日本一」成交價下跌四成,更只及2013年歷史高位1.554億日圓(當時匯價為1,366萬港元)的3%。2013年,壽司三昧為擊退勁敵、本港食肆板前壽司,不惜以「癲價」出手,結果板前壽司自去年起沒再競投「日本一」,而對上一次「日本一」能夠以400多萬日圓埋單,是2007年的舊事,即板前壽司尚未到築地初競「踩場」的時候。日本報章普遍認為,「日本一」跌價的主因是板前壽司的退出,有業界人士指「雖然今年價格跟以往相比是有所回落,但是屬合理價格,2013年那次競投是異常過熱,那情況相信已經沒有了」。不過有輿論就形容今年的「日本一」屬於賤賣,有人甚至擔心跌價會降低築地初競的話題性,變相削弱宣傳效果。不過網民仍對今年的初競結果相當感興趣,有人認為這顯示日本經濟不景氣,甚至反映「極端通縮」,亦有人提出可能「是否受日圓匯價貶值影響」。日本放送協



「日本一」近年成交價


2008年 成交價43萬  中標者:板前壽司2009年 成交價82萬  中標者:板前壽司及銀座久兵衞2010年 成交價136萬 中標者:板前壽司及銀座久兵衞2011年 成交價308萬 中標者:板前壽司及銀座久兵衞2012年 成交價571.3萬 中標者:壽司三昧2013年 成交價1,366萬 中標者:壽司三昧2014年 成交價54.4萬 中標者:壽司三昧2015年 成交價29萬 中標者:壽司三昧*全部以港元計算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6/189926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99

藍鰭吞拿癲價不再 日店連續4年投得29萬「日本一」8年最低價

1 : GS(14)@2015-01-07 01:08:29





■木村清坦言今年「日本一」成交價低得令他意外。美聯社



昔日以癲價投得,如今風光不再?日本築地魚市場昨天(周一)舉行新春初次競投,有「日本一」美譽的藍鰭吞拿魚,由當地連鎖壽司店「壽司三昧」以451萬日圓(約29萬港元)投得,成交價是連續第二年回落,更見八年來最低價,連壽司三昧老闆也坦言感到很意外,業界則慶幸「日本一」價格終於回到合理水平。


適逢魚市場明年11月就會搬到東京江東區豐洲新址,魚販代表在初競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咱們肩負着魚市場搬遷的百年一度重任,務必將其完成。」之後場內鈴聲響起,當地清晨約5時半競投正式開始,逾2,000條大大小小的藍鰭吞拿魚鋪放地上,場面壯觀,氣氛激烈。


■有食客用手機拍下「日本一」的肥美部份。美聯社

僅1,366萬歷史高位3%


今年的「日本一」來自傳統盛產地青森縣大間町,重180公斤,由壽司三昧連續第四年投得,成交價為451萬日圓投得,每公斤平均價約為25,000日圓(1,600港元)。壽司三昧的母公司喜代村社長木村清指,今年藍鰭吞拿魚產量多,本已預料價格會便宜些,但仍對低價投得「感到意外」,但強調論形狀及油脂分佈,這條「日本一」絕對是上乘貨色,會供應到全國各分店,供食客享用。跟去年相比,今年「日本一」成交價下跌四成,更只及2013年歷史高位1.554億日圓(當時匯價為1,366萬港元)的3%。2013年,壽司三昧為擊退勁敵、本港食肆板前壽司,不惜以「癲價」出手,結果板前壽司自去年起沒再競投「日本一」,而對上一次「日本一」能夠以400多萬日圓埋單,是2007年的舊事,即板前壽司尚未到築地初競「踩場」的時候。日本報章普遍認為,「日本一」跌價的主因是板前壽司的退出,有業界人士指「雖然今年價格跟以往相比是有所回落,但是屬合理價格,2013年那次競投是異常過熱,那情況相信已經沒有了」。不過有輿論就形容今年的「日本一」屬於賤賣,有人甚至擔心跌價會降低築地初競的話題性,變相削弱宣傳效果。不過網民仍對今年的初競結果相當感興趣,有人認為這顯示日本經濟不景氣,甚至反映「極端通縮」,亦有人提出可能「是否受日圓匯價貶值影響」。日本放送協會



「日本一」近年成交價


2008年 成交價43萬  中標者:板前壽司2009年 成交價82萬  中標者:板前壽司及銀座久兵衞2010年 成交價136萬 中標者:板前壽司及銀座久兵衞2011年 成交價308萬 中標者:板前壽司及銀座久兵衞2012年 成交價571.3萬 中標者:壽司三昧2013年 成交價1,366萬 中標者:壽司三昧2014年 成交價54.4萬 中標者:壽司三昧2015年 成交價29萬 中標者:壽司三昧*全部以港元計算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6/189926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