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核電企業簽署史上最貴的核電項目最終投資協議幾個月後,英國政府在倫敦時間1月10日發布聲明,正式受理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EDF)聯合提交的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GDA)”申請。
上述消息是中廣核在10日夜間公布的。消息稱,通用設計審查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落地英國的技術前提,也是該技術走向世界的關鍵性一步。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的啟動,意味著華龍一號走向英國乃至世界核電市場邁出關鍵一步。
英國政府在聲明中表示,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部長傑西·諾曼“已於今日要求英國的獨立核監管機構——核能監管辦公室和環境署開始對華龍一號反應堆進行通用設計審查。”
這一審查是由中廣核與EDF的合資公司GNS提出的。
通用設計審查主要針對新建核反應堆設計通用安全性和環境影響進行評估,這兩個領域分別由英國核能監管辦公室(ONR)和英國環境署(EA)負責,審查活動獨立於政府。
2016年9月29日,中廣核與EDF、英國政府在倫敦正式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合作協議和政府協議。根據協議,中廣核將與EDF合作建設欣克利角C、塞斯維爾 C、布拉德維爾B三大核電項目。其中,布拉德維爾B項目由中廣核主導、EDF參與,雙方在項目開發階段的投資將分別占據66.5%、33.5%的股份,並采用華龍一號。
“我很高興要求監管機構啟動對華龍一號的通用設計審查。”傑西·諾曼在聲明中說。
中廣核董事長賀禹稱,投資英國布拉德維爾B項目,並推動華龍一號通過GDA成功在英國落地,是中廣核投資英國的核心訴求。
GDA是世界上最為嚴苛的核電技術審查,自推出至今,只有法國的EPR技術順利通過,美國的AP1000技術在通過美國監管當局審查的情況下,仍然被提出幾十項改進意見,至今仍在審核中。
華龍一號要想通過GDA並非易事。即便是法國EPR這樣的世界上最先進的核電技術,通過GDA都一波三折,所耗時間長達5年還多。
EPR技術經過了英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應堆設計變更。中廣核華龍一號GDA項目總經理毛慶曾在2016年的一次公開場合上介紹,GDA最主要是針對新建核反應堆設計通用安全性和環境影響進行評估,這兩個評估對象相當於汽車設計中“全系標配”的安全配置及其排放指標。GDA審查分為4個階段,周期長、難度大、投入大,目前,全世界有5種堆型申請了英國通用設計審查,只有EPR一種堆型通過審查,且花費了66個月的時間。
同樣,在理論上被視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由美國西屋公司研發的AP1000技術,至今尚未通過GDA。一位熟西屋公司的核電工程師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西屋公司到了第二階段就放棄了”。該公司的資金現在非常緊張,根本無力承擔該技術的第二階段工程驗證所需費用。
不過,上述消息稱,為保證華龍一號GDA的順利推進,中廣核於2015年初全面啟動了華龍一號英國通用設計審查的準備工作。據GNS公司總經理朱閩宏介紹,中廣核將以廣西防城港核電3號機組為參考電站開展GDA,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通用設計審查。
賀禹稱,華龍一號一旦通過GDA,將產生良好的示範效應,更多國家會由此增強對華龍一號的信心。因而“由此推動華龍一號的國際市場開發,帶動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升級和走出去”。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東芝美國核電業務產生的資產減損額最多可能超過7000億日元,強化財務基礎已成為東芝的當務之急。雖然計入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合並財報中的減損額仍在計算之中,但最終虧損不可避免。預計東芝的自有資本將嚴重受損。
東芝現已開始探討將主力閃存業務分離為獨立企業,同時剝離核電業務。東芝也正在討論向日本政策投資銀行轉讓半導體主力企業的部分股權。銀行方面的出資規模可能達到數千億日元。還出現了靈活運用東芝與三井住友銀行共同出資成立的基金等方案。
東芝旗下的核電業務子公司西屋電氣(WH)在2015年底收購的美國核電服務商CB&I斯通&韋伯斯特(S&W)產生了資產減值損失。S&W從事核電站建設等業務,由於美國國內的工程費和人工費等追加成本上漲,產生了超過收購時預期的巨額成本。
依照東芝最初的估算,“商譽”(反映收購價格與企業實際價值差額)約為105億日元,但隨後發現產生了追加成本。2016年底宣布資產減損額預計將達數千億日元。最初推算核電業務的資產減損額可能最多為5000億日元。對追加成本進行詳細調查後,考慮到日元進一步貶值等因素,東芝判斷資產減損額最多有可能達到7000億日元。
東芝股價今日收盤跌超16%,報240.3日元/股。
據共同社23日報道,日本民進黨黨首蓮舫日前接受共同社采訪,就下屆眾院選舉中與共產、自由、社民等在野各黨合作事宜表示有意在協調統一候選人前優先敲定相同的政策。
關於焦點所在的核電能源政策,蓮舫表示民進黨將在3月12日黨大會前匯總新內容。蓮舫暗示將修改“將投入所有政策資源以在本世紀30年代實現零核電”的現行方針。
日本民進黨黨首蓮舫
報道稱,關於民進黨現狀,蓮舫不無危機感地表示“存在政策提案線路未取得預期效果的意見,這確屬事實。將努力思考,同時繼續主張。”
蓮舫解釋稱,由於年內可能解散眾院,在野各黨間已啟動有關相同政策的磋商。蓮舫強調,“如果不一一認真對待,可能被認為只是‘針對選戰(的臨時合作)’。”磋商在呼籲廢除新安保法的市民團體“市民聯合”提議基礎上展開。
關於新能源政策的內容,蓮舫僅表示“將做到能讓候選人說明,四黨將展開最大限度的合作”。預計為配合明確要求去核電化的其他政黨,民進黨正在尋求妥協點,可能將提出“零核電的民進黨”等。
作為共同政策的前提,民進黨還計劃匯總教育與社保政策。蓮舫充滿信心地表示“將在3月黨大會上提出我黨將高舉的(政策方針)旗幟。”
蓮舫還表示,計劃在確定民進黨過半數的候選人後,再與其他政黨協調在野黨統一的候選人。
關於成為例行國會爭論點之一的天皇退位相關法律完善一事,蓮舫主張修改《皇室典範》建立永久制度,並提議在眾參兩院的憲法審查會上展開討論。
對於政府考慮的退位“僅限當今天皇一代”的特別法,蓮舫持否定意見稱“未涉及創設女性宮家與女系天皇的討論,特別法並未滿足國民與天皇的想法。”
據新華社報道,東京電力公司根據最新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內部拍攝的視頻圖像分析估測,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最大輻射值可能達到每小時530希沃特(1希沃特為1000毫希沃特),人若暴露在這種輻射中幾十秒即可致死。
1月底以來,東京電力公司開始對2011年核事故中爆炸損毀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核心區域進行調查,以確定核事故中壓力容器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殘渣的位置等。調查通過安全殼貫通孔將前端帶有相機的管狀設備伸入安全殼內部進行拍攝。
福島第一核電站(資料圖)
由於相機不帶有測量核輻射值的功能,東京電力公司2日通過分析視頻噪音等對內部輻射量進行了推測,稱最大輻射量可能達到每小時530希沃特,這遠遠超過此前測定的每小時73希沃特的最高值。人若暴露在這種環境中可能幾十秒即可致死。
東京電力公司認為,上述估值可能會有30%左右的誤差,該公司計劃本月投入小型機器人進入安全殼內部進行檢查。
此外,東京電力公司經過詳細分析1月30日拍攝的畫面後還確認,壓力容器下方的網格狀鐵制平臺出現一平方米左右的破洞,可能是極高溫的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泄漏時所致。想要取出堆芯熔化的核殘渣絕非易事。
針對福島核電站輻射量爆表的報道,外交部發言人陸慷6日表示,外交部已經發布了相關的安全提醒。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
福島第一核電站(資料圖)
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據報道,東京電力公司根據最新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內部拍攝的視頻圖像分析估測,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最大輻射可能達到每小時530希沃特,人如果暴露在這種輻射中幾十秒即可致死。中方對此是否感到擔心?是否會影響中國公民赴日本旅遊?
陸慷表示,我們註意到有關報道,中方一向高度關註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我們也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及時做好有關處置,同時也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對日本福島核泄漏及其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產生的影響,我相信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會持續高度關註。我們也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這不僅是對日本本國國民負責,也是對鄰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
陸慷指出,外交部已經發布了相關的安全提醒,我們相信中國公民會妥善安排自己的出行計劃,切實做好安全防護。
在債務纏身、面臨退市風險的困境面前,有傳聞稱日本百年老店東芝公司要壯士斷腕——停止建造新的核電站。如果此事成真,這將影響到世界核電行業格局。
截至記者發稿,日本東芝公司官方尚未對該傳聞做出正式回應。
核電業務大虧損
2016年12月27日,東芝宣布,可能對能源部門進行數十億美元的資產減記,主要由於旗下核電企業西屋收購美國核電業務所導致。最新消息顯示,這項虧損可能會高達7000億日元(約合61億美元),要高於此前東芝向投資者預計的5000億日元。
東芝創立於1904年,是目前日本最大核電站建造商。2006年,這家靠電燈業務發家的公司終於作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以54億美元(當時合6370億日元)的大手筆控股世界著名的核電技術公司——美國西屋公司,這比當時日本其他核電企業競購西屋的價格高出一倍。這也為今年東芝面臨的困境買下了伏筆。東芝當時這樣做的原因是看好全球核電行業的發展前景,並借機成為核電建設領域的核心公司。
但2011年3月發生的日本福島核事故改變了一切。很多國家建設核電站的計劃因此被打亂、停頓,安倍晉三上臺後,在維持日本核電政策不變的基礎上,繼續向全球推銷日本核電站,但不論是土耳其還是越南,包括東芝在內的日本企業能否拿下訂單還是一個未知數。
令業界不解的是,2016年年底,東芝還通過旗下西屋並購了美國核電工程企業芝加哥橋梁鋼鐵公司,並購價格為2.29億美元(約270億日元)。日本媒體後來報道說,芝加哥橋梁鋼鐵公司公司的評估價格實際上為“零”,其在美國建設的核電項目已經多次停工,今後指望盈利幾乎沒有可能。
此外,最新消息顯示,東芝計劃剝離制造NAND閃存電腦芯片的部門,通過至多出售19.9%股份獲得外部現金註入,以緩解公司內部面臨的資金壓力。
群雄逐鹿
福島事故過去6年後,世界核電業正在慢慢複蘇,核電裝機容量呈現出平穩上升的趨勢。截至2015年11月,世界運行核電機組為441臺,裝機容量382GW,在建機組65臺,規劃機組166臺。
世界核協會預測,到2030年,世界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350GW,為目前容量的3.5倍,投資規模達15000億美元。巨大市場正在世界各大核電技術公司之間引發新一輪激烈爭奪。
然而,世界核電霸主的地位已悄然發生變化。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常務理事、華能核電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紹章2014年在《中國能源報》撰文指出,從他當時參加的歐洲核電大會來看,西屋、通用電氣/日立、阿海琺和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紛紛亮相,基本體現了目前世界核電市場“群雄逐鹿”的競爭態勢。
但崔紹章指出,從新興核電市場的競爭情況來看,作為傳統兩強的西屋和阿海琺表現乏善可陳,而通用電氣/日立公司表現不俗,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更是異軍突起,在激烈爭奪中遙遙領先於其他核電技術公司,核電市場呈現出“強弱易位”的新格局。
就像崔紹章在文中所指出的一樣,盡管西屋2006年在中國核電技術路線招標中獲勝,但近年來在新興的核電市場競爭中,其主推的AP1000核電技術幾乎一無所獲,顯得後勁不足。由於一直以來宣傳的AP1000經濟性並沒有在實際建設中得到體現,其技術成熟性和先進性也遭到質疑。西屋在立陶宛、白俄羅斯和英國的多個項目的競爭中紛紛落敗,AP1000技術甚至未能成為芬蘭和約旦的核電項目候選對象,發展前景堪憂。
作為法國的王牌核電技術公司,阿海琺在近幾年來表現低迷。長期以來,阿海琺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核電企業,其主要推廣的機組為1650MWe的EPR。目前全球有4臺EPR機組在建,分別為中國臺山1、2號機組,法國Flamanville 3號機組和芬蘭Olkiluoto 3號機組。其中,Olkiluoto 3號機組開工於2005年,計劃於2010年投產,但項目至今尚未建成,導致建設成本失控,芬蘭業主最終以“延遲交付”為由將阿海琺告上了法庭,使後者陷入了泥潭。
在新興的核電市場競爭中,與西屋類似,阿海琺同樣表現不佳。其中,在阿聯酋核電項目招標中,EPR最後敗給韓國的APR1400技術。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此前報道,除了芬蘭和法國本土的核電項目,阿海琺其它業務也暴露出種種缺陷:無法按期、按預算完成項目;可再生能源只占業務規模的6%,投資大回報低;核能的重要原料鈾價大幅下跌,導致大量砸錢的阿海琺損失慘重。
通用電氣/日立公司是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和日本日立公司於2006年聯合成立,融合了兩家公司在沸水堆的技術優勢,當前主推ABWR和ESBWR兩種機型。世界範圍內已有 4臺ABWR機組在日本運行,還有4臺ABWR反應堆分別在日本和臺灣建設。
在新興核電市場的競爭中,通用電氣/日立公司表現不俗。2012年12月,在英國Horion出售招標中,ABWR再次擊敗AP1000,成功獲得在英國建設的機會。ESBWR盡管還沒有建設先例,但其在未來新建項目中已搶得先機。2013年5月,美國Dominion電力公司最終選定ESBWR作為其North Anna核電站3號機組的堆型,預計2019年將實現FCD。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遙遙領先。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主要推廣堆型為VVER-1000(ASE-91)和VVER-1200(ASE-2006)。世界上在運行的VVER機組為54臺,包括23臺VVER-440和31臺VVER-1000,另有在建的VVER機組14臺,其中包括2臺VVER-440,4臺VVER-1000和6臺VVER-1200。
與西屋公司、通用電氣/日立公司和阿海琺公司相比,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表現出超越“三強”的態勢。在競爭新興核電市場方面,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在與競爭者的直接對話中占據了絕對優勢。其先後獲得中國2臺VVER-1000、越南2臺VVER-1200、孟加拉國2臺百萬千瓦機組等項目的訂單,在核電市場競爭中業績最佳。
“俄羅斯太強了,他們在國際核電論壇上表現很強勢。”中國某核電研究所一位研究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新機會?
綜上所述,隨著西屋和阿海法等世界核電列強競爭力的式微,有核電工程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十年,能夠在國際核電市場上繼續馳騁的國家主要是俄羅斯和中國。在他看來,相對於中國企業,西屋目前的最大優勢是擁有完整的海外項目運作體系和豐富的經驗,而這些容易被忽視的非技術因素,恰恰是海外項目成敗的關鍵。
中核集團管理幹部能力提升專題研討小組此前發表的一篇文章介紹,中國核電領域具有投資控股資質的企業有三家,在國內已形成了“華龍一號”、CAP1400和AP1000三種三代核電技術產品,核電出海方面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華龍一號”(ACP1000)已在海外開工建設,中核集團與阿根廷簽署了重水堆商務合同,簽訂了出口一臺“華龍一號”的合作框架合同。
與此同時,中廣核聯合中核集團在英國核電欣克利角C項目上通過投資參股,在後續布拉維爾B項目上采用“華龍一號”機組;並同羅馬尼亞簽署了《切爾納沃德核電3、4號機組項目開發建設運營及退役諒解備忘錄》。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和土耳其國有發電公司EUAS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在土耳其開發建設4臺核電機組的排他性協商,並與南非簽定CAP1400項目管理合作協議。
“我們是後來者。”一家國有大型核電設備公司的高層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從農村包圍城市是我們最擅長的。”
據華爾街日報2月14日報道,東芝公司(Toshiba Co., 6502.TO, TOSYY)周二稱,該公司核電業務將計入63億美元減記,原因是美國項目成本超支,但由於一位舉報人警告稱該公司核電業務子公司可能存在不當行為,東芝推遲了發布正式業績的時間。
業績發布的推遲導致東京股市上的東芝股價周二下跌8%,並且加劇了這家有著140年歷史的日本電子產品巨頭的危機。東芝剛剛勉強從2015年的會計醜聞中恢複過來。
東芝稱,正在考慮出售剩下核心存儲芯片業務的多數股權,該業務向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等智能手機生產商供應芯片。東芝稱,截至2016年12月31日該公司股本金已降為負值,這使得該公司在今年3月31日財年結束前僅有一個半月時間想辦法使該公司的股本金恢複為正值。
東芝之前計劃在當地時間周二午間公布2016年4-12月的業績,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規定,周二是該交易所上市公司發布財季業績的最後一天。但東芝並未在最後該截止時間發布業績,該公司表示已請求延期一個月發布業績。
東芝稱,一位內部舉報人提出了對於東芝美國核業務子公司西屋電氣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管理層向該子公司的會計操作施加了不當壓力的懷疑。東芝稱,該公司聘請的一家律所已會見了涉及此事的人士,並發現他們的說法存在矛盾之處。
東芝表示,在調查進行期間無法發布正式業績報告,因此該公司已請求延期一個月。東芝未透露有關上述壓力的詳情。
周二晚些時候,東芝發布了一份材料,其中包含了許多通常會在官方業績報告中出現的數據。東芝在這份材料中表示,該公司預計其核電業務將計入7,125億日圓(合63億美元)減記。東芝還表示,受該減值支出影響,預計2016年4-12月將發生經營虧損5,447億日圓。
東芝表示,該公司將對核電業務全面改革。東芝董事長、長期從事核電業務的賀重典(Shigenori Shiga)將辭職,周三生效,同時西屋電氣前負責人Danny Roderick將放棄他在東芝東京總部擔任的管理職務,並專註解決西屋電氣的問題。
東芝確認了有關該公司將停止建設核電廠並專註出售反應堆設計及核服務的報道。
2月17日,國家能源局官網公布的《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中國將推進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水電、風電、太陽能、核電等再次得到重視。其中,年內計劃建成三門1號機組等5個核電項目,開工8個。
在核電方面,積極推進具備條件的核電項目建設,按程序組織核準開工。有序啟動後續沿海核電項目核準和建設準備,推動核電廠址保護和論證工作。繼續實施核電科技重大專項,推進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建設。穩妥推動小型堆示範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探索核能綜合利用。
年內計劃建成三門1號機組、福清4號機組、陽江4號機組、海陽1號機組、臺山1號機組等項目,新增裝機規模641萬千瓦。積極推進具備條件項目的核準建設,年內計劃開工8臺機組。紮實推進三門3、4號機組,寧德5、6號機組,漳州1、2號機組,惠州1、2號機組等項目前期工作,項目規模986萬千瓦。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已經提出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另據新聞聯播16日報道,目前中國運行核電機組35臺,在建核電機組21臺,運行管理水平良好。
報道稱,為安全高效發展核電,中國建立了有效的核安全監管體系,對於核電廠的設計、建造、運行和管理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截至目前,中國所有核電機組未發生過國際核與輻射事件分級表二級及以上事故,未發生影響環境和公眾健康的事故。
而在水電方面,加快建設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等大型水電基地。加強西南水電外送華南、華中和華東等區域輸電通道建設,統籌推進金中、滇西北、川電外送第三通道等工程項目。
年內計劃建成瀾滄江苗尾、大渡河長河壩、猴子巖等水電站,新增裝機規模1000萬千瓦。紮實推進具備條件項目的核準建設,年內計劃開工建設金沙江白鶴灘、巴塘、拉哇,瀾滄江托巴等水電站,新開工規模力爭達到3000萬千瓦。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加強西南水電外送的一個原因是,近年來,水電消納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電力企業正在就此問題進行合作。比如,記者從南方電網官網獲悉,2月14日上午,南方電網與中國華能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期間,中國華能總經理曹培璽就表示,“在雲南水電送出、風電並網等方面希望繼續得到南方電網支持。”
南方電網董事長李慶奎回應稱,“電網企業與發電企業面臨共同的形勢和挑戰,需要切實加強溝通合作……圍繞能源結構優化、電力行業健康發展等加強研究、提出建議。”
在風電方面,優化風電建設開發布局,新增規模重心主要向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傾斜。嚴格控制棄風限電嚴重地區新增並網項目,發布2017年度風電行業預警信息,對棄風率超過20%的省份暫停安排新建風電規模。有序推動京津冀周邊、金沙江河谷和雅礱江河谷風光水互補等風電基地規劃建設工作。加快海上風電開發利用。
年內計劃安排新開工建設規模2500萬千瓦,新增裝機規模2000萬千瓦。紮實推進部分地區風電項目前期工作,項目規模2500萬千瓦。
在太陽能方面,繼續實施光伏發電“領跑者”行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發電成本下降。調整光伏電站發展布局,嚴格控制棄光嚴重地區新增規模,對棄光率超過5%的省份暫停安排新建光伏發電規模。穩步推進太陽能熱發電首批示範項目。
積極推進光伏、光熱發電項目建設,年內計劃安排新開工建設規模2000萬千瓦,新增裝機規模1800萬千瓦。有序推進部分地區項目前期工作,項目規模2000萬千瓦。
與此同時,推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示範,抓好黑龍江墾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示範項目建設,積極發展能源、農業和環保“三位一體”生物天然氣縣域循環經濟。推廣地熱能供暖、制冷,發揮地熱能替代散燒煤、促進大氣汙染防治的作用。
《通知》稱,圍繞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著力解決棄風、棄光、棄水等突出問題,促進電源建設與消納送出相協調,提高清潔低碳能源發展質量和效益。2017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4億噸標準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4.3%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6.8%左右,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60%左右。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官網近日公布一則消息稱,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近日到上海調研“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實施情況時說,CAP1400是中國核電從“大國”走向“強國”的標誌性項目,特別是在自主化和國產化方面,擺脫了中國核電產業鏈受制於人的局面,為中國核電搭建了嶄新的平臺。
上述消息顯示,2月23日,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誌剛和劉寶華一行到上海核工院調研國家重大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實施情況。期間,劉寶華作出了以上表述。
劉寶華還“肯定了壓水堆重大專項選題準確、組織有序、準備充分,設計深度和設備研制進度均促進中國核電產業實現了系統性地跨越”。
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亦稱“壓水堆重大專項示範工程”)的代號為CAP1400,其中,“C”為“中國”英文單詞的首個字母,“A”、“P”分別是“先進”和“非能動”英文單詞的首個字母,CAP1400含義為中國裝機容量為140萬千瓦的先進非能動核電技術。
官方資料顯示,CAP1400機組,是在消化、吸收、全面掌握中國引進的第三代先進核電AP1000非能動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再創新開發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功率更大的非能動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機組。
不久前在接受《中國電力報》專訪時,CAP1400項目技術先進性、安全性與經濟性的總體策劃與總設計師、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鄭明光表示,CAP1400開發基於AP1000,強化了安全設計能力,其安全性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達到當前最高安全目標。
在開展頂層方案設計時,CAP1400從安全性上必須滿足中國及世界上最新的安全法規和標準要求,滿足最嚴格的環境排放要求,滿足社會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要求和民眾的關切。CAP1400可抗商用大型飛機惡意撞擊、抗大洪水、抗強風暴雨、抗大地震襲擊,全面提升了超設計基準事故下的應對能力。
安全設計上,CAP1400深入貫徹了安全縱深防禦理念,充分的安全設計裕量、高度可靠的核電設備、簡約化與符合人因工程的系統布置,能夠確保反應堆設施與放射性屏障的安全。CAP1400在設計創新和改進的同時,進行了充分的設計論證和試驗驗證,目前的安全設計能夠確保在發生異常事件甚至是嚴重事故情況下都不會對環境、社會、公眾造成不可接受的傷害。
此外,鄭明光還表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經濟性是核電站建設最重要的因素,這對CAP1400未來在國內推廣、“走出去”都十分重要。理念先進、技術成熟;系統設備可靠,布置簡約;模塊化施工,工期較短,首批機組預計建設周期為56個月,後續設備制造、項目管理模式成熟後,批量機組建設工期逐步可縮短至48個月;運行簡單靈活,安全設備備品備件少,維護檢查時間短,這些特點決定了CAP1400具有優越的經濟性和競爭力。
“非常關鍵的一點是,通過重大專項的實施,特別是共性技術研究,AP1000技術引進與依托項目的實施,有競爭氛圍的三代核電設備完整的產業鏈得以有效構建,從而全面提升了中國核電裝備制造業與核電技術的整體競爭力。”鄭明光說。
目前,中國所建的示範電站位於山東威海市榮成石島灣廠址,擬建設2臺CAP1400型壓水堆核電機組,設計壽命60年,單機容量140萬千瓦。
記者註意到,在王誌剛和劉寶華到上海調研之前,2月17日,國家能源局官網公布的《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顯示,中國年內計劃建成三門1號機組等5個核電項目,開工8個。
如果不出意外,上述位於山東威海市榮成石島灣的CAP1400核電機組有望在年內開工建設。
國家電投上述消息引述該公司副總經理余劍鋒的話說,重大專項CAP1400已通過國家核安全局組織的安全審評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通用反應堆安全審評,符合國內、國際法律法規標準,自主化燃料、主泵、數字化儀控系統等關鍵設備研制進展順利,長周期重大設備已提前到位,現場準備工作均已就緒,完全具備開工條件。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官網近日公布一則消息稱,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近日到上海調研“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實施情況時,肯定了壓水堆重大專項選題準確、組織有序、準備充分,設計深度和設備研制進度均促進中國核電產業實現了系統性地跨越。
上述消息顯示,2月23日,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誌剛和劉寶華一行到上海核工院調研國家重大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實施情況。期間,劉寶華作出了以上表述。
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亦稱“壓水堆重大專項示範工程”)的代號為CAP1400,其中,“C”為“中國”英文單詞的首個字母,“A”、“P”分別是“先進”和“非能動”英文單詞的首個字母,CAP1400含義為中國裝機容量為140萬千瓦的先進非能動核電技術。
官方資料顯示,CAP1400機組,是在消化、吸收、全面掌握中國引進的第三代先進核電AP1000非能動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再創新開發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功率更大的非能動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機組。
不久前在接受《中國電力報》專訪時,CAP1400項目技術先進性、安全性與經濟性的總體策劃與總設計師、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鄭明光表示,CAP1400開發基於AP1000,強化了安全設計能力,其安全性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達到當前最高安全目標。
在開展頂層方案設計時,CAP1400從安全性上必須滿足中國及世界上最新的安全法規和標準要求,滿足最嚴格的環境排放要求,滿足社會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要求和民眾的關切。CAP1400可抗商用大型飛機惡意撞擊、抗大洪水、抗強風暴雨、抗大地震襲擊,全面提升了超設計基準事故下的應對能力。
安全設計上,CAP1400深入貫徹了安全縱深防禦理念,充分的安全設計裕量、高度可靠的核電設備、簡約化與符合人因工程的系統布置,能夠確保反應堆設施與放射性屏障的安全。CAP1400在設計創新和改進的同時,進行了充分的設計論證和試驗驗證,目前的安全設計能夠確保在發生異常事件甚至是嚴重事故情況下都不會對環境、社會、公眾造成不可接受的傷害。
此外,鄭明光還表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經濟性是核電站建設最重要的因素,這對CAP1400未來在國內推廣、“走出去”都十分重要。理念先進、技術成熟;系統設備可靠,布置簡約;模塊化施工,工期較短,首批機組預計建設周期為56個月,後續設備制造、項目管理模式成熟後,批量機組建設工期逐步可縮短至48個月;運行簡單靈活,安全設備備品備件少,維護檢查時間短,這些特點決定了CAP1400具有優越的經濟性和競爭力。
“非常關鍵的一點是,通過重大專項的實施,特別是共性技術研究,AP1000技術引進與依托項目的實施,有競爭氛圍的三代核電設備完整的產業鏈得以有效構建,從而全面提升了中國核電裝備制造業與核電技術的整體競爭力。”鄭明光說。
目前,中國所建的示範電站位於山東威海市榮成石島灣廠址,擬建設2臺CAP1400型壓水堆核電機組,設計壽命60年,單機容量140萬千瓦。
記者註意到,在王誌剛和劉寶華到上海調研之前,2月17日,國家能源局官網公布的《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顯示,中國年內計劃建成三門1號機組等5個核電項目,開工8個。
如果不出意外,上述位於山東威海市榮成石島灣的CAP1400核電機組有望在年內開工建設。
國家電投上述消息引述該公司副總經理余劍鋒的話說,重大專項CAP1400已通過國家核安全局組織的安全審評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通用反應堆安全審評,符合國內、國際法律法規標準,自主化燃料、主泵、數字化儀控系統等關鍵設備研制進展順利,長周期重大設備已提前到位,現場準備工作均已就緒,完全具備開工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