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的大頭條無疑是柴靜,她主導拍攝的《穹頂之下》引起全社會對於環保激烈討論,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不能免俗的是:究竟該用什麽樣的思路分析環保概念、有哪些投資標的值得選擇?
東方證券在本周一的兩份報告中表示,治理中國大氣汙染主要應著力於整合低效的企業、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程度和促進能源行業內部競爭:
1.整合低效的工業企業
中國的PM2.5,大約2/3來自燃煤和燃油,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燒。其實煤炭和石油本身並不意味著汙染,我們的煤炭消耗量大,目前每年已經接近40億噸,而且還劣質,缺乏清潔的同時又缺乏控制措施,如果我們能夠將分散燃燒的煤炭改為集中燃燒,提高煤炭發電的比重,特別是大力發展大容量、高參數的燃煤火電機組,我們的燃煤排放至少減少2/3。如果我們的小鋼鐵、小水泥、小化工企業都能關停並轉,產能轉向治汙能力和效率更加優先的大型企業,如果我們的汽車排汙裝置和油品全部達到國四的標準,毫無疑問,我們的治霾難度將大大降低。
2.新興城鎮化和智慧城市
為什麽東京的車比北京還多,反而汙染卻小呢?因為東京90%以上的人在做軌道交通,而北京34%的人開車,而且北京有一半人5公里以內開車。《穹》中一個片斷看似搞笑卻讓人頗為無奈:深圳提高停車收費標準,大多數的車輛卻停在了收費劃線範圍之外。這其實對我們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想進一步優化城市發展環境,就要建立健全與大都市建設相適應的城市管理體系,就要從細節著眼,從小處著手,從市民關心的細枝末節做起,最終實現精細化管理。這既是公民們理所應當的要求,更是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發展的必然方向。
3.打破能源行業壟斷,以競爭提高油品質量
我們的天然氣探明儲量只占22%,而石油探明率只有38%,,而且每年開采量只占探明量的1/9。有大量的資源,我們沒有去開采。原因就在於壟斷,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美國有六千三百家天然氣石油公司,我們只有三家,而且其中百分之七十集中在中石油一家手里。美國有一百六十家天然氣管道公司,我們的主體管道企業也只有三家,而且其中也是百分之七十集中在中石油手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油氣資源采取塊招標出讓,出價高者獲得開發權,長期圈占不開發的區塊國家依法收回,而我國的油氣區塊出讓仍采用計劃分配方式,國有企業在占有油氣區塊時沒有向國家付出代價,而且這些區塊在國企手里既不投入,也不開采,限制了國內供給。同時,少數油企基本掌握了全國的原油、成品油管網,不對第三方開放。
國內企業,無論你能否從國外獲得低價原油,都必須通過擁有進出口權的國企來進行買賣,結果導致大部分進口油成本高、油質差、汙染處理難度大的燃料油和渣油。 國企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排斥競爭,獲取壟斷利潤,導致國家定價無法使價格反映和調節供求關系。國家能源局已發文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能源,稱列入國家能源規劃的項目,除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的以外,均向民間資本開放,尤其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以多種形式投資頁巖氣、油頁巖等熱門的資源勘探開發項目。 “只有開放市場,才能分享智慧,尋求創新,才能得到世上最好的東西。”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我國的環保投資力度一定會加大,盡管行業面臨估值偏高和商業模式不清晰的困擾,但從長期來看,現實的壓力逼迫我們不得不進行汙染治理和新型盈利模式的探尋,這其中必然孕育著巨大的商機。"東方證券在報告中寫道。
該機構認為環保可以拓展到開源、減排和治理三個方面,從前端、中端和後端三個維度來看廣義的泛環保:前端包括能源結構優化、節能減排和產業升級三個方面;中端即廢物再利用,廢物資源化和循環經濟等;後端即汙染治理,也是通常狹義上的環保領域,具體分類和投資標的見下圖:
與東方證券的思路有所不同,國泰君安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選擇環保投資標的的邏輯是從汙染治理本身到資源節約、循環經濟再到能源結構轉型、資源品價格改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周末先有央行宣布降息,後有柴靜的《穹頂之下》引發市場熱議。對市場來說,後者似乎來勢更猛。周一一開盤,環保股就集體爆發,整個板塊大漲逾6%,而對降息較為敏感的金融股、地產股漲幅有限。
截止早盤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319.92點,漲幅0.29%,深成指數收報11882.6點,漲幅1.06%。 創業板收報1973.56點,漲幅2.36%,繼續刷新歷史新高1973.78點。
板塊上, 環保工程、儀器儀表、鋼鐵和燃氣水務領漲,其中環保工程漲6%。博世科、國電清新、三維絲漲停。
金融股漲幅有限,證券板塊漲3%,銀行下跌0.39%。房地產漲幅僅1%。
在商品期貨方面,與基建相關的黑色金屬以及玻璃下跌較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港股中的那些“柴靜概念股” 作者:Adam 港股那點事 導讀:上周環保股就趁著兩會概念蠢蠢欲動,周末柴靜“霧霾調查”猶如火上澆油,周一中港兩地環保股紛紛大漲,本期港股那點事對港股中環保板塊做一個簡單梳理。 柴靜的視頻叩響了環保的第一槍,15年應當視為環保元年,整個環保行業都需要重新估值。以前環保股可能還是概念比較多,那麽現在我相信就能進入實實在在的利潤兌現時代了,未來將進入利潤和估值提升的雙擊模式。柴靜視頻在一天之內力壓央媽大招強勢登頂各大話題榜榜首,連投資圈周末討論的都不是降息,而是要買哪些環保股。 環保絕對是國家意誌 柴靜視頻里面請到了國內各種專家和官員對環保問題進行了分析,而且其中非常大膽的敢說實話。在沒有高層的授意下,這些專家和官員恐怕不會那麽大膽的說實話講實情。另外而國外還請到了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這樣的重量級人物,想必也有高層在中間引薦。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YY,但習大大和李克強不斷在各種場合強調對環保的重視確是真真實實的。 而就在柴靜視頻的前一天,陳吉寧被任命為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是原清華大學校長,1992年獲英國帝國理工環境系統分析的博士。而原部長的仕途則是從副縣長開始一路上升,1999年才進入林業局開始與環境稍微有了點關系。在我看來新的局長多了點知識分子的氣息,少了點官場打太極的味道。而且對環境問題的專業程度一定是前部長不能比擬的。 打到環保行業最大的攔路虎 就如視頻中說的,環保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體制。政府唯GDP主義,環保部的執法主體不明確,石化行業壟斷,都是制約著環保發展最根本的問題。那麽這些問題會改善麽,我認為是絕對會的。 第一點,唯GDP主義已經得到了改善,早在2013年中,習大大就在組織會議上點明了幹部考核再也不能簡單以GDP論英雄。今年兩會上,民盟確定將會提交將綠色GDP納入政績考核的議案。 第二點,在環境問題的深化改革中,環保部門的權力一定會越來越大,否則只監不管不能倒逼企業去改革,那麽環境問題也不會改善。 最後一點可能是唯一短期難改善的問題,三桶油和環保部都是部級部門,所以要讓三桶油屈服,那麽就要看習大大的意思了(三桶油倒了多少人,大家都應該明白)。 當環保最基本的體制問題得到了解決,再配合上金融市場最優化分配資金的功能和一些體制模式的探索,那麽環保產業就會是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架勢席卷整個中國。 環保風起時的投資方向 1:油氣時代,尤其是天然氣 大氣的問題主要就是能源的問題,對能源結構的改革就是解決環境問題的主要方向。天然氣的各項汙染物的排放比石油,尤其是煤炭低很多。這麽多年習大大帶頭簽署了很多引進天然氣的項目,而正在進行的天然氣改革也試圖理順天然氣的價格問題,價格機制和國際接軌。這都預示著未來天然氣占能源結構的比重會越來越大。比如大力提倡的天然氣發電,機動車輪船油改氣都是可以挖掘的機會。 2:替代能源 光伏,風電,核電等都是對環境破壞很少的替代能源。但目前還都受限於技術的進一步突破來降低發電成本或像核電這樣提高能源安全。 3:水的問題和土壤的問題 環保,不僅僅是空氣,還有水和土壤。如果柴靜再做一個水和土壤的視頻,那麽汙染程度一定是同樣的觸目驚心。而國家在水和土壤上同樣是下了大工夫,比如傳說中的“水十條”就會在兩會之後推出,這也是一個涉及到了兩萬億的市場。 4:尾巴的處理 絕大多數汙染的來源都是尾巴的處理出了問題,如汽車,化工廠電廠等的尾氣排放,工業和生活的廢水排放。那麽投資機會就在尾巴處理的企業上,比如煤炭發電的脫硫脫硝,廢水處理企業,包括涉及其中技術突破的企業。 5:電動車 城市尾氣的一個大來源就是汽車的尾氣排放,從這個角度,電動車的發展也可以對環境做出很大的貢獻,而政府也是對電動車有各種各樣的補貼。 下面把對港股中的柴靜概念股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 脫硫脫硝 1296.HK 國電科環 燃氣發電: 0090.HK 琥珀能源 0579.HK 京能清潔能源 1811.HK 中廣核美亞 燃氣銷售: 0384.HK 中國燃氣 0603.HK 中油燃氣 1083.HK 港華燃氣 1193.HK 華潤燃氣 1265.HK 天津津燃公用 1430.HK 蘇創燃氣 1600.HK 天倫燃氣 2688.HK 新奧能源 2886.HK 濱海投資 3633.HK 中裕燃氣 0956.HK 新天綠色能源 油改氣 8132.HK中油港燃 光伏: 0451.HK 協鑫新能源 0566.HK 漢能薄膜發電 0686.HK 聯合光伏 0712.HK 卡姆丹克太陽能 0750.HK 興業太陽能 0757.HK 陽光能源 0968.HK 信義光能 1165.HK 順風清潔能源 3800.HK 保利協鑫能源 風電: 0182.HK 中國風電 0658.HK 中國高速傳動 0735.HK 中國電力新能源 0816.HK 華電福新 0958.HK 華能新能源 0987.HK 中國再生能源投資 1185.HK 中國航天萬源 1798.HK 大唐新能源 2208.HK 金風科技 8261.HK 海天水電 核電: 1072.HK 東方電氣 1133.HK 哈爾濱電氣 1164.HK 中廣核礦業 1816.HK 中廣核電力 2302.HK 中核國際 2722.HK 重慶機電 2727.HK 上海電氣 水務: 0270.HK 粵海投資 0371.HK 北控水務集團 0556.HK 泛亞環保 0646.HK 中國環保科技 0855.HK 中國水務 0967.HK 桑德國際 1065.HK 天津創業環保股份 1129.HK 中國水業集團 1363.HK 中滔環保 1395.HK 強泰環保 6136.HK 康達環保 固廢: 0154.HK 北京發展(香港) 0257.HK 中國光大國際 0871.HK 中國疏浚環保 0895.HK 東江環保 0923.HK 綜合環保集團 1330.HK 綠色動力環保 3989.HK 首創環境 電動車: 0175.HK 吉利汽車 0476.HK 中國動力控股 0489.HK 東風集團股份 0729.HK 五龍電動車 0819.HK 天能動力 1043.HK 光宇國際集團科技 1211.HK 比亞迪股份 1316.HK 耐世特 2188.HK 泰坦能源技術 2238.HK 廣汽集團 |
柴靜不提克強提 核電重啟 核概念港股大檢閱 有人說,應該是因為柴靜在長達103分鐘的紀錄片中,解決出路中卻對核電只字未提,導致市場諸多揣測,懷疑核電仍未能受寵,但不怕,有總理畫圈批準。 最新已有消息稱國家級核電項目重啟。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昨日下午從多位核電權威人士處獲悉,今年2月17日,遼寧紅沿河核電站5、6號機組正式在國務院辦公廳會議上獲得核準開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後圈批通過,這意味著紅沿河核電二期工程走完了政府核準層面所有的程序,成為了2014年至今首個獲批的核電項目。業內認為,這標誌著國家核電正式重啟,這是繼2012年12月田灣核電二期工程之後,時隔兩年多,中國政府重新核準核電新項目開工建設。 如核電項目果真重啟,具有國企改革、走出去和重啟三重利好元素的核電股有望在近期迎來大爆發,一起先做功課找標的。 港股中核電相關、貌似相關的股份不少,但正宗核電股僅一支—中廣核電力(01816)。該股去年底上市時受盡萬千資金青睞,攬凍資王和集資王於一身,但上市後股價未能延續掛牌時的火熱,略顯後勁不足。需提醒的是,在最新的恒生指數檢討中,中廣核電力已被納入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這意味著不久後內地股民可借滬港通渠道投資該股。 同一集團旗下的中廣核美亞(01811)和中廣核礦業(01164),盡管出自同門,但一個是做非核能源,一個是做燃料。 中核國際(02302)主營鈾產品貿易,中核二三(00611)原先只是做餐飲、酒店,所謂新能源業務僅是剛剛涉水。 至於A股也有的核電設備股上海電氣(02727)、東方電氣(01072),大家都很熟悉,只是留意A股長期較H股大溢價,像上海電氣,H股最新報4.62港元,A股卻是10.54元人民幣,A股價幾乎是比H股價貴兩倍。 (來自中環現場) |
事件:3月5日,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
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國家已設立400 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
到底什麼是「互聯網+」?
簡單地說,就是以互聯網平台為基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業進行跨界融合。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在線教育,就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
實際上,移動互聯網的最大投資機會在於對傳統行業的改造,互聯網思維和傳統思維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用戶的理解,而把傳統消費者轉變為用戶,是盤活存量的一個表現形式,市場無天花板。按照用戶屬性,將分為B2C和B2B進行研究。
民生證券計算機研究團隊認為,「互聯網+」計劃將推動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興業消費紅紅火火。首推萬達信息、全通教育、鼎捷軟件、榮之聯、新大陸、銀江股份。
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
要推動產業結構邁局中高端,要實施「中國製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輕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佔先機,取得突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接近奇點,我們可以看到利用互聯網技術與人工智能自動化技術的深度融合。
重點推薦鼎捷軟件、東軟載波、東土科技、用友網絡,建議關注廣聯達、軟控股份、科大訊飛、梅安森等。
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政府要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密切監測跨境資本流動。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重點推薦恆生電子、用友網絡、中科金財、銀之傑、證通電子、特力A等。
地方政府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健全為企業和社會服務一張網,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依法保護企業和個人信息安全,利好飛利信、銀之傑、中科金財、東方國信等。
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和農村金融,加大教育和衛生的投入,發展智慧城市
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大力支持農業現代化,強化支農服務社會責任,主動適應農村實際情況,重點推薦大北農、神州信息、天成控股。
要繼續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提高使用效率並強化監督,利好在線教育和教育信息化,重點推薦全通教育、方直科技。
加快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鼓勵醫生到基層多點執業,發展社會辦醫,促進遠程醫療的快速發展,重點推薦萬達信息、衛寧軟件、榮科科技、運盛實業等。發展智慧城市,重點推薦銀江股份、數字政通、易華錄等。
以電子商務模式來劃分,結合熱點行業,來掘金「互聯網+」概念下的機遇
B2C模式: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商對客」。也就是通常說的商業零售,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絡零售業為主,主要借助於互聯網開展在線銷售活動。B2C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絡在網上購物、在網上支付。
按照上述的四大要素進行篩選,發現旅遊、房地產、汽車、金融、醫療健康滿足我們所設立的條件,將成為移動互聯網首先改造的五大傳統行業。
在線旅遊:看好度假游,2015年仍以價格戰為主
2013年,中國旅遊市場規模達到2.63萬億,但在線旅遊市場僅為2181億,滲透率為8.3%。我們預計,未來兩年,中國旅遊市場的複合增長率為13%,到2015 年底達到3.38萬億,移動互聯網會加快旅遊市場在線化的進程,預計2015年,在線旅遊滲透率將達到12%,市場規模達到4061億元。
目前中國在線旅遊主要分為機票、酒店、度假游三塊,其中度假游包括出國游、國內游、周邊游(景區門票)。
1) 機票在線預訂發展較早,其標準化程度高,發展較為成熟,未來佔比將逐步下降;
2) 酒店在線預訂發展時間較長,但由於涉及酒店、傳統旅行社之間的利益再分配,市場普及度仍不高,所以仍處於快速成長期。由於利潤率豐厚,2015年將成為價格戰的主戰場。
3) 度假游處於發展初期,隨著旅遊內容和旅遊服務不斷提升,未來佔比將不斷上升。
相關個股:眾信旅遊(002707)、騰邦國際(300178)、石基信息(002153)、中青旅(600138)。
互聯網地產:看好社區O2O 和家裝建材互聯網化
我們認為在房地產生態體系下,新房銷售、家裝建材、二手房銷售、社區服務四個環節滿足互聯網化的四大要素。
1)新房銷售的互聯網滲透率已經達到10%左右,處於高速成長期,也代表著目前市場對於互聯網地產的認識。
2) 家裝建材互聯網化處於快速成長期,由於家裝建材品類很多且對接各類服務,所以在PC互聯網時代並沒有很高的滲透率,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家裝建材互聯網化的進程大幅加快;
3) 二手房互聯網化處於成長初期,由於搜房模式被顛覆,延誤了整個產業互聯網化的進程,目前新的二手房互聯網化模式在形成中。
4) 社區服務互聯網化處於初創期,由於社區服務本身處於初創期,伴隨著產業的發展,加上移動互聯網普及率提升,以及創業者的湧入,社區服務互聯網化的發展速度將更快。
相關個股:三六五網(300295)、金螳螂(002081)、東易日盛(002713)、廣田股份(002482)、捷順科技(002609)、安居 寶(300155)、三泰控股(002312)。
互聯網汽車:看好汽車後市場互聯網化
汽車後市場的服務包含更多內容,其中有維修保養、改裝、二手車交易、金融、租車等,每一項都是千億級的大市場,通過極致的後市場服務來獲取用戶,最終形成車生活服務,即車聯網。其O2O的發展模式也是通過汽車垂直平台和社交平台的入口優勢將用戶引流至線下的服務商。
汽車前市場互聯網化:四維圖新(002405)、新寧物流(300013)、永太科技(002326)、榮之聯(002642)、雙林股份(300100)、泰豪科技(600590)。
汽車後市場互聯網化:德聯集團(002666)、隆基機械(002362)、金固股份(002488)、亞太科技(002540)。
互聯網金融:看好平台層和應用層
目前金融市場最大的用戶痛點就是收益率和風險無法完全匹配,也是互聯網金融可以去顛覆的方向。
我們把互聯網金融產業鏈分為IaaS,PaaS,SaaS,2015年更看好PaaS(平台),SaaS(應用)的投資機會。
PaaS層受益投資標的:恆生電子(600570)、東方財富(300059)、金證股份(600446)、同花順(300033)。
SaaS層受益投資標的:世聯行(002285)、三六五網(300295)、上海鋼聯(300226)、生意寶(002095)、怡亞通(002185)、騰邦國際(300178)。
互聯網醫療:看好重度垂直、醫療信息化、醫藥電商
互聯網醫療生態格局的演變路徑如下:
首先,「單環節-大而全」的醫患互動等環節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進入紅海狀態,由於規模效應的存在,以及輕模式無邊界擴張的特徵,最終將整合為幾大「單環節-大而全」互聯網醫療巨頭。
第二步,重度垂直模式開始出現。由於重度垂直模式的用戶具備「高單價」、「高粘性」、「高頻次」的特徵,更容易獲得醫院的合作傾向,因此較「單環節-大而全」平台更容易打通醫院產業鏈。
第三步,各適合於「重度垂直」的細分醫療服務相繼從「大而全」平台切分出去,大而全平台上「厚利」用戶逐漸流失到「重度垂直」平台,留在「大而全」平台商的逐漸只有低頻、低粘性、低單價的「薄利」用戶。
第四步,基於本地醫療資源的「重度垂直」本地化完成,跨區域競爭逐漸開始顯現,跨區域「重度垂直」醫療模式逐步成為可能。
最後,整個互聯網醫療的生態格局呈現類似「一全多垂」的局面。
重度垂直:九安醫療(002432)、三諾生物(300298)、寶萊特(300246)、樂普醫療(300003)、福瑞股份(300049)、運盛實業(600767)。
醫藥電商:九州通(600998)、一心堂(002727)。
醫療信息化:衛寧軟件(300253)、萬達信息(300168)、易聯眾(300096)、海虹控股(000503)、宜華健康(000150)。
B2B模式:B2B是指企業對企業之間的營銷關係,它將企業內部網,通過 B2B 網站與客戶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網絡的快速反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
最易於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實現轉型的行業必須滿足四大要素:
1)上游分散或議價能力減弱;
2)品類豐富,渠道層級複雜,效率低下;
3)市場空間大;
4)海量中小企業用戶。
垂直電商平台商業全景
1)電商平台本身。模式有選擇自營和第三方加盟,自營控制力強而第三方有利於提升品類豐富度,各有利弊。其次,交易要形成閉環。線上要有PC和移動端的軟件,線下要提供銷售服務和技術支持,倉儲物流和第三方支付是連接線上和線下的紐帶,而第三方支付是打通交易閉環和提供後續增值的關鍵。
2)與上游供應商的關係。平台獲取大型供應商和中小型供應商的成本和方式都不一樣,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決定產品豐富度和價格,直接影響下遊客戶體驗;
3)與下游企業用戶的關係。下游大型客戶對於平台的價值不大,中小客戶具有長尾價值時,決定了最終平台價值。
4) 增值服務。在提昇平台的用戶粘性和盈利模式過程中,要提供增值服務,決定了企業商業模式的完整性和平台最終價值。
| ||||||
在官方擔保經濟成長率保七有望後,中國股市牛氣沖天,上證綜合指數近期創下近七年新高,深證指數也來到二○一一年四月以來新高,但並不是所有股票「站在風口上,連豬都會飛起來」,不少中國台商概念股就是最大遺珠。 台商概念股慘跌旺旺衰,大潤發跌破發行價 例如,在香港掛牌、台灣潤泰集團出資成立的中國高鑫零售,旗下大潤發雖是中國最大綜合大型賣場,近期股價不斷慘跌,到三月二十日收盤(編按:以下股價漲跌幅,皆計算到三月二十日)時,已來到港幣六.○八元,創歷史新低,並跌破上市發行價港幣七.二元。 高鑫的基本面的確有疑慮,二○一四年的營收成長(成長六.六%)及獲利成長(成長四.八%),都是成立以來最低的一年;新切入電子商務平台飛牛網,對公司貢獻度低,加上高鑫執行董事黃明瑞在日前業績說明會上對展望相當保守,也讓外資如摩根大通大砍目標價到六元。 同樣悲情的,還有也在香港掛牌的中國旺旺,近一年股價也跌掉三一%,根據剛出爐的年報,中國旺旺在二○一四年集團營收,微幅衰退一.一%,獲利年減九.七%。而同屬食品股的統一中控,去年全年獲利更衰退六八.八%,股價近半年跌幅達二二.七三%。 消費面有氣無力零售成長減速,至兩年低點 從大環境來看,中國零售業市場的確沒有好轉跡象。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調查,中國前五十大零售企業發現,包括零售類、食品、服裝到珠寶等,二○一四年,幾乎都是三年來業績成長力道最弱的一年,零售類和金銀珠寶類,是唯二衰退的類別,特別是高價的金銀珠寶類,在習近平積極打貪下,銷售年衰退達九.五%。 從整體消費面來看,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速度不斷減緩,雖然還能維持在一○%以上,但幾乎是近兩年來最低,凸顯民眾消費意願不高,英國《金融時報》更認為,就消費者信心而言,二○一四年堪稱是十七年來最糟糕的一年。 若大環境不好,為何在上海、深圳兩地掛牌,同屬零售業的中國同業股價卻亮眼許多? 例如,在深圳掛牌、中國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連鎖超市公司華聯股份,去年前三季每股獲利年衰退高達四四.八一%,但股價近半年,卻上漲了一二.四七%;具有國資色彩的零售賣場天虹商場,去年全年獲利也創三年來新低,年衰退約一三%,但最近半年股價同樣大漲三一.二八%。 最可能的解釋,就是中國股市上演的是資金行情,但在香港卻沒有出現。 上證指數一枝獨秀?資金行情背後,有官方驅動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在報告中認為,無論是宏觀經濟還是企業,中國的基本面都沒有顯著變化,A股去年八月以來的大反彈,大部分是受資金驅使。而資金行情的發動者,瑞銀認為就是北京官方。 隨著中國國務院打壓房地產泡沫和影子銀行後,資金逃往股市,配合中國人行通過多種定向寬鬆的工具,創造了流動性寬鬆的環境,外資因為預期國企改革,加上A股將被納入MSCI全球指數,造就市場心理偏多,且中國股民擴大融資槓桿,使融資融券餘額,頻頻超過人民幣一兆元歷史天量。 最明顯例子,就是上證指數、?琤肣輕鉹元磪禶~指數、?琤秅什磪禶~指數三者的漲幅差距。 上證指數就是上海交易所指數,至於?琤肣輕鉹元磪禶~指數,就是俗稱的紅籌股指數,是指對在香港或其他中國大陸外的地區註冊,但公司創立於中國、主要市場也在中國的公司。至於中國國企指數,就是俗稱H股指數,是指在中國註冊成立但在香港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中國政府及地方政府。 對照近半年漲幅來看,上證指數漲幅高達五五.三%,在香港掛牌的國企和紅籌股,前者漲幅僅一二.七六%,後者甚至為下跌四.七%,事實上,這些公司業務,絕大多數都在中國境內,舉凡所受的營運成本、市場消費者喜好都相同。 持平而論,上證指數即便已來到三千六百點,但仍距離二○○七年十月所創下六千多點歷史新高,有不小差距,而國企股或紅籌股,則因為基期並不如上證指數那麼低,因此在表現上也出現相對抗漲情況,才會出現同產業、同類型公司、業績成長,但掛牌在香港的股價,遠不如掛牌在上海的同業。 投資人若認不清這波行情主軸,一窩蜂追A股,最後會印證股市俗諺「在股市,作牛(做多)會賺,作熊(做空)也會賺,只有豬(跟風)會賠」。 |
彩票概念股投資邏輯:合規性大於一切,稀缺性吸引資金 作者:李音臨 500彩票一夜暴動,上漲17.74%,為哪般?相信很多小夥伴對於互聯網彩票行業最近的政策動態和相關公司都非常關註:最近,為何在同樣的政策下,A股鴻博股份一飛沖天,根本拉不住,而遠在大洋彼岸的500彩票網卻一直沈睡著,沒有太大動靜,直到昨天才大吼一聲拔地而起(走勢如下圖所示),個中緣由到底怎樣?互聯網彩票行業前方的路到底怎麽走,是否已天塹變通途?500彩票是否已歷經劫難,“喪事變喜事”?讓我們來聽一聽研究該行業的資深人士——李音臨的深度解讀。
500彩票最近走勢 鴻博股份最近走勢 廣發輕工團隊在4月4日發布郵件,就八部委聯合發布的2015年第18號《關於制止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的公告》,以及《財政部就八部委聯合公告答記者問》進行了分析,具體分析可見附錄;在這里我們主要是想對決定海內外彩票概念股資金動向的投資邏輯進行梳理。
國內和國外彩票股走勢天差地別:
讓我們回顧從2015年1月開始,海內外知名的彩票概念股的走勢:
第一張圖是萬得A股網絡彩票指數(884144.WI)從2015年1月5日到4月2日的走勢,以及廣發輕工團隊的重要觀點發布時點。 而上述指數在4月1日某自媒體提前透露了八部委公告,5個交易日迅猛上漲了13%,是今年以來上漲幅度最猛的5個連續交易日。 A股彩票指數如此迅猛,行業代表個股,鴻博股份和中體產業,從1月開始到現在同樣漲幅驚人: 而同期來看,1月初到現在的海外彩票概念股龍頭,美股500彩票網和華彩控股,漲幅弱於A股,但在4月3日八部委政策正式發布後,呈現更加猛烈的爆發:
上述代表性個股的今年以來走勢,以及政策落地後的表現,呈現出資金對於互聯網彩票板塊的熱度依舊,但是海內外市場存在巨大差異,我們嘗試從資金心態上去分析。
1、A股炒預期,海外市場“不見兔子不撒鷹”
資金是進入互聯網彩票這個行業,還是撤離這個行業?這是最重要的問題。由於年初行業就遭遇最嚴厲的審計風暴,不斷有傳聞行業整體要被關停,而春節後更不斷有大大小小的網站停止互聯網售彩,這都給二級市場的行業投資人提出了一個最大的疑慮——監管層是要永久停了互聯網售彩嗎?還是暫時關停遲早要恢複?如果是永遠關停,資金顯然毫不猶豫地出逃,反之則行業隨時存在恢複增長的機會。當然現在我們看到了八部委的公告,明確了互聯網銷售在合規前提下是合法的,而監管層也明確2012年曾批準500彩票網和中國競彩網作為體彩互聯網試點銷售(但現在這兩家也停止銷售了),在系統建設成熟後,將正式開展體彩的互聯網銷售。所以正因為海內外資金在公告後明確了行業遲早要恢複而不是永久關停,才願意進入這個行業,我們也看到了公告後海內外市場的積極情緒。可是在公告之前,這海內外市場的表現差異明顯,A股是典型的提前布局敢於預判搶跑(1月審計風暴之時,已經傳聞全行業關停,而由於傳聞已經把預期打到最壞程度,加上我們多方面研究認為恢複是遲早的事情,等同於利空出盡,所以我們1月中旬就發布公開報告推薦整個行業,A股從1月中旬就開始上漲,公告則是確認了資金敢於繼續進入的邏輯),港股美股則是需要確定性的公告才敢於投資(500和華彩控股在八部委公告之前,都沒有明顯表現,但是公告後的走勢比A股洶湧)。但總體來說,海內外市場目前資金都是解除了最大的擔憂,正在進入這個市場。
2、標的選擇:合規性大於一切,稀缺性吸引資金
資金進入這個行業,選擇什麽標的買入呢?由於美國市場目前只有500,資金沒有太多選擇,而A股港股都有不少彩票概念標的,篩選標的就成為投資研究的另一重點。我們的觀點,依舊是從監管的要求出發來考慮標的——這次八部委罕見聯合發文,特別是央行和銀監會一起參與監管,多次提出資金監管和系統建設的問題——這說明本次整頓發現的腐敗和違規,主要是資金方面的違規,包括是否挪用、支付流暢程度、賬戶監管等方面亟需改進。那麽就意味著,未來互聯網售彩恢複後,只有合規龍頭,特別是過去根據公告和歷史公開信息顯示過合規性的港股和A股上市公司,在資金流轉方面無懈可擊,才有可能得到未來的合法性背書。所以,合規大於一切,而市場上公告過合規性的公司並不多,稀缺性的標的更容易吸引資金的流入。我們這里簡要提示:A股鴻博股份(行業整頓後唯一公告過地方中標資格、A股唯一公告與中國銀聯合作),中體產業(股東背景最強),綜藝股份(彩票全產業鏈布局最廣);港股華彩控股(彩票終端系統專精,公告地方中標資格);美股500彩票網(被財政部再次點名確認當年授予的試點資格)。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互聯網彩票行業進入政策落地的新時期,投資機會與企業的合法合規性關聯巨大,資金會根據已有信息,流向最安全且最稀缺標的,行業關停是現在,資本看中的是未來,合規才有未來,而是否合規可以根據公開信息合理推斷——這就是在理性邏輯框架下,對互聯網彩票板塊的投資思路。
(作者供職於廣發證券,作者公眾號:gfzqzzqg) |
3月29日,當中國大地部分城市還籠罩在穹頂之下時,紅沿河核電站5號機組正式開工啦!這標誌著自2012年以來暫停審批的沿海核電項目開始穩步開啟,這一切都始於3月10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兩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
錦上添花的是,“一帶一路”中涉及的高端裝備走出來也有核電的身影,尤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隨著“一帶一路”越來越火,核電走出去也會越來越火。
近期核電板塊走勢就是最好的證明!
小編有話說(一定要看)
雖然核電正式重啟了,也跟上了“一帶一路”,沒壹資本(微信訂閱號:cbnyiziben)小編啥功勞,但壹資本小編還是激動的不行,因為小編知道投資A股核電概念的人可以賺大錢啦。
當然,沒有買到核電概念股的也不要灰心,小編近期加了班加了點、博覽了無數核電資料,為大家獻上A股核電上中下遊產業鏈核電概念股大全,壹資本小編的最大願望就是讓大家躺著就把錢賺了。
好了,小編就不磨嘰了,下面開始分享幹貨。
先看核電前景
國內: 根據2014年11月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我國在運及在建的機組不足5000萬千瓦,未來增長空間可期,而核電重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國外:核電發電量占比6%以下的國家,多數為“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將促進我國核電出口。
再看看核電的優勢
此外,核電發行不受季節、氣候等眾多因素影響,可以穩定供電,同時比火電優先上網哦。
最重要的是技術
我國一直強調核電核心技術自主化,中核集團借鑒國際三代技術,自主研發出了具有國際三代技術水準的CAP1000技術;國家核電在引進AP1000的基礎上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中廣核和中核集團合作研發完全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現在在建的核電多數用的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核電技術。第三代技術“華龍一號”和 CAP1400 造價基本處於最低,在未來重點建設核電的發展中國家中具備很強的吸引力。
在習大大和李總理在強烈推薦下,我國的核電已經走出了國門。
2015年1月,中法雙方簽署了核電站領域的合作協議。
2015年2月,中國核工業集團與阿根廷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國政府關於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向阿根廷銷售“華龍一號”。
2015年2月,中國將在巴基斯坦承建6座核電站,並有可能向巴方出口更多的核反應堆。
2015年3月,上海電氣核電集團與AREVA正式簽訂了南非KOEBERG核電站6臺蒸發器更換項目的分包合同。南非KOEBERG核電站是非洲大陸唯一一座核電站。
機構眼中的核電
渤海證券
核電重啟,是我國發展清潔能源,抗擊霧霾的重要舉措。隨著核電建設的崛起,整合核電產業鏈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機遇。我們預計我國未來5年新增裝機將達到4000萬千瓦,5年內的核電設備需求將超3000億元。
華泰證券
如完成2020年底核電機組在運58GW、在建30GW以上的目標,將新增投資逾5000億元,利好產業鏈發展。
國泰君安
核電發電量占比6%以下的國家,多數為“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將促進我國核電出口。
招商證券
目前我國核電占比一次能源消費比例的 0.88%,遠低於發達國家和全球平均水平。 我國三代加國產化技術基本成熟,未來有望大規模推廣。
A股標的(絕對幹貨)
核電運營(均未上市):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廣核集團、中國電力投資集團
核電設備制造
主設備制造商:
上海電氣:核島+常規島設備。上海電氣是我國核島設備的核心供應商之一,主要包括蒸汽發生器、穩壓器、反應堆壓力容器、控制棒驅動系統等,核島設備的市場占有率達45%,2014年新接核島設備訂單29億元,並計劃從單純銷售核電設備向“設備集成+技術服務”的產業發展模式轉變。
東方電氣:核島+常規島設備。東方電氣是我國核島核心供應商,常規島設備占有率50%以上,核島設備市場占有率超過40%,公司具備批量生產百萬千萬級核電機組設備的能力。
輔助設備制造商
中核科技:核一級閥門生產商,核電閥門和核化工閥門主要供應商,其控股股東為中國核工業集團。
江蘇神通:2008年以來,江蘇神通在核級蝶閥和核級球閥在核電領域內優勢突出、占據了國內在建核電站項目的核級蝶閥和球閥90%的市場,基本覆蓋可國內所有核電建設項目。
應流股份:公司是核一級鑄件核心供應商,也是目前國產第三代核電主泵泵殼唯一供應商。
丹甫股份:公司將被借殼,擬借殼方臺海核電為稀缺核電供應商,臺海核電擁有核電主管道及核一級鑄件生產資質。,臺海核電在主管道領域市場占有率約為50%。
南風股份:公司設計生產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級軸流風機、離心風機、風閥、機等產品,打破了國外對百萬千瓦級機組核島HVAC(核電暖通空調)系統設備的技術封鎖和技術壟斷,開發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核島HVAC系統設備,並率先實現了國產化。
浙富控股:公司為華龍一號反應堆控制棒的領先供應商,2014 年11 月公司與中核集團簽訂 2.57 億控制棒驅動設備合同,隨後再獲得2.56 億控制棒驅動機構設備合同。
東方鋯業:東方鋯業生產的核級海綿鋯是國內惟一具備全面自主知識產權的核級鋯生產線,其控股股東中核集團是國內惟一核燃料元件供應商,在核燃料元件市場中具有壟斷地位。
其他:中國一重、*ST二重、金盾股份、蘭石重裝、久立特材、陜鼓動力、中電環保、沃爾核材等。
小編整理完這些,已經倒在血泊中了,各位如果覺得好,可以順手轉發下,也可以關註壹資本微信公眾號(掃描下方二維碼也可以的),以慰藉吐血的小編。
(壹資本匯集了《第一財經日報》資本部新鮮、重磅、原創稿件,關註隨時有驚喜。)
港A股概念升溫 CW GROUP(1322)可留意 作者:岑智勇 自從中國證監會於3月底公布,容許公募基金投資港股通股份;以及中國保監容許保險資金投資在包括香港創業板在內的股份後,為香港股市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港股成交金額,由之前每日大約1000億元,突然暴增至2000億以上水平;其次是資金質量也出現變化,在50大成交榜中,除了出現大藍籌和ETF的蹤影外,二、三線的中資股也變成了常客。 由於新政策容許公募基金及保險資金投資港股,意味著內地的機構投資者將會投資港股。因此,自從上述政策出臺後,旋即在內地投資界掀起話題,甚至出現了“港A股”的概念。此概念是由內地港股研究平臺格隆匯所提出,要乎合“港A股”,需要乎合以下條件:1)有故事性,有概念;2、在A股有能作比較之標的;3)流通盤適中; 4) 滬港通標的,或大概率會成為深港通標的; 5) 有業績則最好,沒業績也無傷大雅;6) 非老千股。及後,該平臺推出“港A股40指數”,以40只分布在資訊技術、醫療保健,工業,公用事業、消費和金融行業的企業,以追蹤及反映有關概念和板塊之表現。 港A股選股名單 筆者認為,“港A股”概念的出現,有助香港及海外投資了解內地投資者的偏好,並了解她們的選股邏輯,為日後發掘更多投資機會作好準備。“港A股40指數”的名單包括安捷利實業(1639)、中國電子(0085)、中國軟件國際(0354)、天下圖控股(0402)、中國民航信息網絡(0696)、網龍(0777)、高陽科技(0818)、中國擎天軟件(1297)、上海複旦(1385)、天鴿互動(1980)、金山軟件(3888)、ICG(8002)、酷派集團(2369)、中國動物保健品(0940)、BBI生命科學(1035)、阿里健康(0241)、華熙生物科技(0963)、合生元(1112)、國美電器(0493)、阿里影業(1060)、華彩控股(1371)、智美集團(1661)、銀泰商業(1833)、時富金融服務(0510)、華南城(1668)、彩生活(1778)、中國信貸(8207)、複星國際(0656)、京能清潔能源(0579)、中廣核電力(1816)、康達環保(6136)、中國中鐵(0390)、神州租車(0699)、CW GROUP(1322)、綠色動力環保(1330)、中國南車(1766)、中航科工(2357)、上海電氣(2727)、廈門港務(3378)及中集安瑞科(3899)。 在上述股份名單中,不難發現內地投資者對科技及政策股的鐘愛。可是,股份的質素就有點良莠不齊,個別在最新年度更錄得虧損,屬於炒作概念的一類。若以股東回報率(ROE)去衡量,上述股份共有7間公司的ROE高於20%,分別是上海複旦、IGC、華熙生物科技、合生元、智美集團、彩生活及CW GROUP,她們的ROE分別為 24.1%、39.3%、24.6%、30.1%、24.2%、23.1%及22.6%,都是質素不錯的股份。可是,高ROE的代價就是估值偏高,除了CW GROUP外,其余股份的市賬率(PB)都在5.9倍之上,其中彩生活的PB更高達8.2倍,絕不便宜。 以ROE及PB選股 從值搏角度去看,以PB為2.6倍,行業較冷門的CW GROUP較值得留意。該公司主要從事提供精密工程解決方案、機床制造及分銷,以及水泥生產設備及組件制造及分銷業務,並具有工業4.0概念。要是其股價能守在4元以上,料有機會出現反彈,值得留意一下。 (作者供職於匯業證券)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3 09:44 編輯 全球重估中國概念 歐美熱錢加速入港 作者:時娜 張憶 在內地資金繼續南下掃貨的同時,歐美熱錢近日也向香港發起第二波攻勢,港匯再度告急! 22日下午,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承接港元買盤,捍衛聯系匯率制度,向市場註入15.5億港元流動性。這是金管局本周第4次入市,也是本月第9次幹預匯市。本周註入的208億,加上4月初註入的逾300億,為應對熱錢湧港,金管局本輪已累計註資近550億港元。但22日港匯依然很強,繼續挑戰7.75強方保證水平,金管局繼續註資已箭在弦上。 值得註意的是,金管局近幾個交易日的註資都發生在歐美交易時段,顯示湧港資金流入的來源並非單一地來自內地。事實上,中國居民資產再配置、A股及港股持續大漲,正帶動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概念資產的估值空間及投資價值,香港本地機構及亞洲基金已開始介入,歐美的一部分“聰明錢”也已聞風而至。 “水”湧香江意在買入中國 清明節後,內地資金源源不斷南下港股市場掃貨,引爆投資新熱潮。 9日歐洲交易時段,香港金管局時隔8個月後再度出手,向市場註入31億港元流動性,以抑制港元強勢,揭開香港新一輪的匯率保衛戰的序幕。 由於湧港資金持續在外匯市場上拋售美元、買入港元,導致港匯持續挑戰強方兌換保證水平,為捍衛聯匯制,香港金管局頻頻入市幹預匯市,至15日,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透露,金管局已承接44億美元沽盤(341億港元),並指出資金流入與港股暢旺及交投創新高令港元需求增加有關。 熱錢在上周後半周稍作休息,於20日發動第二波攻勢,迫使金管局於當天歐洲交易時段和紐約交易時段兩度入市,分別註入23.25億及92.60億港元流動性。但港匯依然走強,並在21日歐洲交易時段金管局再度入市註入77.5億港元後,繼續貼近強方兌換保證水平,使得金管局22日歐洲交易時段不得不再度出手。 4月9號以來,香港金管局共對外匯市場進行了9次幹預,累計向市場註入近550億港元流動性。 “‘水’湧香江意在買入中國,隨著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及其他渠道進入港股市場,並迅速成為左右市場的一股新力量後,外資也不得不重新審視中資股的估值及趨勢變化,並調整中資股在投資組合中的配置比例。”有香港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匯業證券分析師岑智勇認為,香港股市的資金來源,已出現了結構性轉變,中資機構投資者成為新的主要購買力。有別於滬港通開通初期南下資金主要以零售投資者為主,中資機構投資者似乎較著重基本分析及估值,並會在與港股、A股的比較中尋找估值較低者去投資。正因如此,近期不少估值較A股同業有吸引力的二、三線中資股,尤其是科網類股份,都成為被追捧對象,不時出現在50大升幅榜中。 外資機構開始修正對AH股看法 盡管內地投資者熱情高漲,港股近期也漲勢如虹,4月份以來13個交易日里,港股主板日均成交量達2084.64億港元,恒指累計漲幅12.18%,國企指數累計漲幅更高達18.82%。但種種跡象都顯示,4月份以來,外資對於A股和港股的這波行情,不僅踏空,而且還在不停減倉。 來自滬港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從4月1日至4月22日,滬股通累計凈賣出4.87億元,而同期港股通累計凈買入426.7億元。全球最大的A股ETF 安碩A50的交易資料也顯示,近期投資者幾乎每天都在贖回,基金規模4月份以來累計減少了7.3億個基金單位,相當於凈流出資金逾百億港元。 此外,港交所股權披露平臺的資料也顯示,H股近期也遭到外資大行持續減持。最新數據顯示,近日非常熱門的上海電氣H股,在16日遭外資於場內減持約2229.7萬股套現約1.82億港元;同樣大熱的中國南車H股也於16日,遭美資基金Harding Loevner LP減持3224.2萬股套現約6億港元。 “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金的脾性和瘋狂不甚了解。”瑞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認為,“南下資金大舉入市才剛剛開始,香港資本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 陶冬指出,在港股A股化初期,香港本地對沖基金和散戶似乎沖得勇猛,但是不少外資基金都踏空了。不是基金分析員沒有看到小盤股的機會,而是亞洲的基金CIO(首席信息官)和風險控制部門認為這是泡沫和瘋狂。當狂牛由小盤股轉向國企股時,觀望的亞洲基金開始介入,不過全球CIO們仍認為這是泡沫和瘋狂。 不過,近日一些外資機構已經開始修正他們的觀點。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興市場團隊高級執行副總裁兼基金經理吳惠國周二召開記者會表示,近期資金流入港股,但港股並未出現泡沫,市盈率較此前高位仍有距離。尤其是金融股的估值吸引,計及壞賬後估值仍都很具有吸引力。 瑞銀的分析師也認為,整個H股市場並未漲過頭、超越其基本面價值。瑞銀認為,近期被熱炒的“港A股”,即在香港上市、且與表現強勁的A股有相似特點的股票,比如題材好、積極進取的管理層、不甚清晰的盈利前景的H股小盤股,以及估值不高的藍籌股的亮麗表現並未結束。對於A股,瑞銀認為,內地央行突然降準,有望進一步支持市場估值擴張。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香港最大的RQFII A股ETF——南方A50基金,上周三後3個交易日及本周一,再度出現凈申購,基金規模增加了3700萬個基金單位,凈流入資金逾5億元人民幣。 來源: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