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書好】王實味與儲安平的教訓

1 : GS(14)@2018-01-15 03:31:37

【文化籽:讀書好】特首訓斥香港法律界精英心態,雙重標準,眼中只有普通法,沒有共和國憲法。其實,如果特首如此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理應參與聯署劉曉波《零八憲章》運動,聲援當年《南方都市報》因元旦「回歸憲政」社論而被整肅的良心傳媒人,因為他們都是真心擁護國家憲法的良好公民,提醒執政黨要尊重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結果劉曉波被囚至死。香港人看在眼裏,真正踐踏憲法權威、人大制度權威,將人大常委會變成橡皮圖章,將政治協商會議制度變成「花瓶」、官方認可民主黨派人士變成奴才的是共產黨,不是香港法律精英。

諍友下場

最近因為準備授課,重讀了王實味1942年發表文章《野百合花》。他是中共第一個因思想言論被囚被殺的黨員兼知識分子,在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中被毛澤東揪出來批鬥、囚禁、殺害,根源就是這篇文章。究竟《野百合花》一文如何大逆不道,觸怒龍顏而喪命呢?以今天標準來說王實味根本不是甚麼批評,只是文人發牢騷而已,他認為多少熱血青年為共產革命理念,拋頭顱灑熱血,但延安卻是一片歌舞昇平,共產黨口說平等,但在延安卻階級森嚴,他指:「我並非平均主義者,但衣分三色,食分五等,卻實在不見它必要與合理……。」王實味其實是擁護中共的真心膠,要作黨的「諍友」,認為不要得過且過,對在革命口號下出現的等級制度及官僚化感到憂心。但毛澤東可不是這樣看,他見到王的文章越來越多人支持,認為削弱他的絕對權威,於是就上綱上線,將他扣上「反黨、托匪及國民黨特務」三大帽子,發動群眾大批判,摧毀他的思想、精神、尊嚴及影響力,在不斷審問、自白、交代下最終變成「儍佬」,最後撤出延安時被一刀捅死推在山溝。毛澤東這紅太陽,就是通過延安整風,批鬥知識分子,清洗五四運動「餘毒」而徐徐升起。延安模式令他們在今後幾十年放棄獨立的知識人格,一個一個匍匐在毛腳下成為宣傳機械人。這就是延安整風來龍去脈,而毛的謀略「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最近又拿出來宣傳紀念一番。王實味死於1947年,去年是他逝世70周年。

《儲安平傳》是目前較完整記錄他一生的作品,尤其是在國民黨政權年代,呈現出立體的儲安平。

匍匐在黨之下

另一個在權力神壇上為絕對權力獻祭的知識分子是儲安平,他與王實味不同,儲安平一直與中共保持距離,他辦政論雜誌批判國民黨,但又不加入共產黨,堅持知識分子獨立思考。可惜,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大多追求強國崛起,在民族復興的巨大陰影下,逐漸放棄獨立思考。1957年4月1日,民盟主席章伯鈞邀請出任《光明日報》總編輯。毛澤東這時又故技重施,邀請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積極提意見,幫助共產黨「整風」,並宣稱希望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儲安平一心希望共產黨改革,在座談會中發表了「黨天下」一文,他認為「領導國家並不等於這個國家即為黨所有,大家擁護黨,但並沒忘了自己也還是國家的主人」,他又認為政黨取得政權是為了實現理想,推行其政策,為了保證政策的貫徹,鞏固已得的政權,黨需要掌握國家機關中的某些樞紐,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但不可能大小單位均由黨員控制。儲安平實際上不是反對共黨領導,只是希望黨不要做得太過份,太核突。結果,他成為延安整風中王實味翻版,毛發動全國批判儲安平,指為大右派,並在1957年全面啟動反右運動,數十萬知識分子被整治下放、囚禁。1957年儲安平沒有死,但到1966年文革再被揪出批鬥,8月31日自殺未遂,之後人間蒸發,至今是生是死,沒有人知道!鄧拓當年在《光明日報》發表《歌唱太湖》一詩,其中一句:「莫道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為鳴放反右被迫害的知識分子抱不平,這些一心追求民族復興、捍衞憲政權威、人大權威的人,今天,有誰會記得?撰文:劉細良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12/202715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834

周顯﹕歷史教訓 大跌巿不賣股

1 : GS(14)@2018-02-12 07:14:53

【明報專訊】由於股市大跌,我們一班人圍爐取暖,分別講出相似的大跌歷史,希望找出一個類似的走勢,作為以後策略的借鏡。

第一個例子是﹕股市在2006年10月27日超過了2000年3月28日的18,398點,到了2007年2月27日,收市是20,500點,28日單日跌至19,426點,即是5.23%,幾日後3月6日跌至最低的18,876點,相比起2月23日的高點20,844點,7個交易日內跌了9.4%。

當時我心想﹕「已經累積贏了八位數字,留得青山在,下次贏更多。」於是我把手頭股票清倉,包括了1元買入的新世界數碼基地(0276),即後來被稱為「天下第一妖股」的蒙古能源。

兩星期後,市場爆發力量,我才陸續把股票買回來,但已錯失了大量的機會,還好買回一隻金匡(0286,現稱同佳健康),從3毫幾升至3個幾,也算是一隻十倍股。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炒作的觸發點,是劉鳴煒當了這公司的董事,由此可以見得,他當時雖然是初出茅廬,已經是萬人迷了。

曾賣清持股 錯失反彈大賺機會

後來幾個月,細價股狂炒,人人賺大錢,指數則在10月30日創了史上最高的31,958點。這是因為「港股直通車」的消息,如果不算「直通車」因素,港股在7月26日的23,854點是高點,8月17日被稱為「大奇蹟日」,最低跌至19,386點,距離高位跌去了4468點,即18.7%,收市居然升回1375點,即7%。

這就是我們現時堅持不肯沽出手頭股票的原因。但也當然,過去的往績並不足為今日之訓,以前次次如此,今次輸清光,也是常有的事,這在邏輯學來說,叫「羅素的雞」。

我們還找出了其他的類比事件,明天再續。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18&issue=201802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