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交部回應“特朗普致習近平節日賀信”

據新華社報道,外交部發言人陸慷9日說,中方已收到美國總統特朗普致習近平主席的信函。“我們高度贊賞特朗普總統對習近平主席和中國人民的節日祝賀。”

據報道,特朗普8日致信習近平主席,祝習主席和中國人民元宵節快樂,並表示希望與中方發展建設性關系。

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回答提問時說,中方高度重視發展中美關系。

“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兩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全球發展繁榮等方面肩負著特殊的重要責任,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陸慷說。

陸慷表示,中方願與美方一道,秉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在健康穩定基礎上取得更大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954

白宮:特朗普致信習近平,期待發展建設性美中關系

8日晚,美國白宮發言人斯派塞發表聲明,感謝習主席祝賀特朗普總統就任,並祝願中國人民元宵節快樂,雞年興旺。他還表示期待同習主席共同推動惠及兩國的建設性中美關系。

全文如下:

美國總統唐納德·J·特朗普今天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感謝習主席祝賀特朗普總統就任,並祝願中國人民元宵節快樂,雞年興旺。特朗普總統聲明,他期待同習主席共同推動惠及兩國的建設性中美關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961

習近平:突出抓好政治、經濟、國土、網絡等領域安全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習近平2月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國家安全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牢固樹立和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努力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提供堅實安全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李克強、張德江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習近平首先表示,召開這次座談會,就是想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分析國家安全形勢,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安全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外交部黨委書記、副部長張業遂,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分別介紹了本部門、本地區開展國家安全工作的情況,並就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健全國家安全工作體制機制等談了意見和建議。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國家安全戰略方針和總體部署,推動國家安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習近平指出,國家安全涵蓋領域十分廣泛,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們正在推進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時刻面對各種風險考驗和重大挑戰。這既對國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課題,也為做好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機遇。國家安全工作歸根結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堅強保障。

習近平強調,認清國家安全形勢,維護國家安全,要立足國際秩序大變局來把握規律,立足防範風險的大前提來統籌,立足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大背景來謀劃。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大方向沒有改變,要引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要切實加強國家安全工作,為維護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保障。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堅持以全球思維謀篇布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原則性和策略性相統一,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習近平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安全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土安全、社會安全、網絡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要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社會治理整體水平,註意從源頭上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要加強交通運輸、消防、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要築牢網絡安全防線,提高網絡安全保障水平,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加強網絡安全預警監測,確保大數據安全,實現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護。要積極塑造外部安全環境,加強安全領域合作,引導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國際安全。要加大對維護國家安全所需的物質、技術、裝備、人才、法律、機制等保障方面的能力建設,更好適應國家安全工作需要。

習近平強調,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則。各地區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的國家安全工作責任制,強化維護國家安全責任,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關心和愛護國家安全幹部隊伍,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和政策保障。

王滬寧、劉奇葆、孫政才、範長龍、孟建柱、胡春華、栗戰書、郭金龍、韓正、楊晶、楊潔篪、周小川和中央軍委委員房峰輝、張陽、趙克石、張又俠出席座談會。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人民團體,部分金融機構、國有重要骨幹企業、高等院校及軍隊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誌參加座談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13

習近平:越往後脫貧難度越大 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我國脫貧攻堅形勢和更好實施精準扶貧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言必信,行必果。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要強化領導責任、強化資金投入、強化部門協同、強化東西協作、強化社會合力、強化基層活力、強化任務落實,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學習時,播放了有關脫貧攻堅的專題片,劉永富、陳敏爾、陳豪、王三運先後發言,他們結合本部門本地區實際談了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誌認真聽取了他們的發言,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2013年至2016年4年間,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都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6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個百分點;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貧困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總的看,黨中央確定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得到了貫徹,四梁八柱的頂層設計基本形成,各項決策部署得到較好落實,各方面都行動起來了。在實踐中,我們形成了不少有益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是加強領導是根本、把握精準是要義、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參與是合力、群眾參與是基礎。這些經驗彌足珍貴,要長期堅持。

習近平指出,要充分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艱巨性。今後幾年,我國脫貧攻堅面臨著十分艱巨的任務。越往後脫貧難度越大,因為剩下的大都是條件較差、基礎較弱、貧困程度較深的地區和群眾。要把深度貧困地區作為區域攻堅重點,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打牢精準扶貧基礎,通過建檔立卡,摸清貧困人口底數,做實做細,實現動態調整。要提高扶貧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戶因村施策,突出產業扶貧,提高組織化程度,培育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經濟實體。要組織好易地扶貧搬遷,堅持群眾自願原則,合理控制建設規模和成本,發展後續產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要加大扶貧勞務協作,提高培訓針對性和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促進轉移就業,鼓勵就地就近就業。要落實教育扶貧和健康扶貧政策,突出解決貧困家庭大病、慢性病和學生上學等問題。要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加大財政、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交通扶貧、水利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扶貧行動,扶貧小額信貸、扶貧再貸款等政策要突出精準。

習近平指出,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要加強貧困村兩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要充實一線扶貧工作隊伍,發揮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在實戰中培養鍛煉幹部,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幹部隊伍。農村幹部在村里,工作很辛苦,對他們要加倍關心。

習近平強調,要把握好脫貧攻堅正確方向。要防止層層加碼,要量力而行、真實可靠、保證質量。要防止形式主義,扶真貧、真扶貧,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紮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要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開展督查巡查,對不嚴不實、弄虛作假的,要嚴肅問責。要加強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對挪用乃至貪汙扶貧款項的行為必須堅決糾正、嚴肅處理。

習近平強調,幹部群眾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要註重扶貧同扶誌、扶智相結合,把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主體意識,發揚自力更生精神,激發改變貧困面貌的幹勁和決心,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05

習近平:緊緊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

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2月28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習近平強調,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要充分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特點,緊緊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和基礎性制度安排。

他指出,要完善一攬子政策組合,引導投資行為,合理引導預期,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要調整和優化中長期供給體系,實現房地產市場動態均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449

習近平:要放水養魚 盡一切努力把企業負擔降下來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2月28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做好經濟工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任務,要堅持宏觀和微觀、國內和國外、戰略和戰術緊密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及時研究重大戰略問題,及早部署關系全局、事關長遠的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指導,把謀劃大事和制定具體政策緊密結合起來,加強責任分工,一錘一錘釘釘子,直到產生實際效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劉雲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張高麗出席會議。

會議審議了《關於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工作和2017年重點工作的報告》。會議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大勢,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召開14次會議,研究22項重大議題,提出400多項任務和措施,作出一系列關系當前和長遠的重大決策,推動辦成了一些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有效引導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聽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深入推進去產能、防控金融風險、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振興制造業等工作思路的匯報。

習近平強調,做好2017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努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到深化,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有效進展。

習近平指出,深入推進去產能,要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要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中央要求上來,堅定不移處置“僵屍企業”。要做好轉崗就業、再就業培訓等各項工作,發揮好社會保障和生活救助的托底作用,確保沒有能力再就業人員基本生活。要區別不同情況,積極探討有效的債務處置方式,有效防範道德風險。

習近平強調,防控金融風險,要加快建立監管協調機制,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強化統籌協調能力,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風險。要及時彌補監管短板,做好制度監管漏洞排查工作,參照國際標準,提出明確要求。要堅決治理市場亂象,堅決打擊違法行為。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指出,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要充分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特點,緊緊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和基礎性制度安排。要完善一攬子政策組合,引導投資行為,合理引導預期,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要調整和優化中長期供給體系,實現房地產市場動態均衡。

習近平強調,振興制造業,要推動制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讓提高供給質量的理念深入到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心目中,使重視質量、創造質量成為社會風尚。要樹立放水養魚意識,在降低壟斷性行業價格和收費方面下更大功夫,盡一切努力把企業負擔降下來。

習近平指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定下來的事情,要抓好貫徹落實,明確責任、有效督查。歷次小組會議確定的事項都要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把自己應負的責任擔起來,主動開展工作。要從制度上明確責任,強化監督問責,確保令行禁止。要註意評估反饋,建立有效的反饋和評估機制,及時了解政策實施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出席,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列席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451

習近平到上海代表團參加審議

據新華視點微博消息,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參加審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15

習近平連續四年談自貿區:希望上海在改革上有新作為

“希望上海的同誌們繼續按照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上有新作為。”3月5日下午,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第四次就自貿區發聲,對上海寄予厚望。

2014年3月5日,上海自貿區掛牌近半年,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表示,建設自貿區是一項國家戰略,要牢牢把握國際通行規則,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盡快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新制度。

此後每年的兩會,習近平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都會就自貿區改革的思路和方向點題,進一步推進自貿區改革的進展。

從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掛牌以來,我國陸續批準了三批共11個自貿區,形成了一個由南至北、由東至西的“1+3+7”的自貿區試點新格局。這些區域,承載著我國進一步以開放促改革的使命。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7年要高標準高水平建設11個自貿試驗區,全面推廣成熟經驗。

怎麽建設自貿區

習近平在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上海自貿區要加快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等方面先試出首批管用、有效的成果。要做點壓力測試,切實防範系統性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

這番講話,強調了自貿區的國家戰略地位。

上海自貿區的多項改革創新在全國複制推廣,目前已向區外推廣261項成功經驗  攝影記者/任玉明

彼時,自貿區依然是一個新生事物,其中所涉及的多個概念比如負面清單、自由貿易賬戶、註冊資本認繳制、單一窗口、證照分離等,新鮮且陌生。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回答怎麽建設自貿區的問題。”上海一位長期跟蹤自貿區改革的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也因此,習近平強調,要牢牢把握國際通行規則,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

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之後,“一行三會”陸續推出了“金改51條”,海關、國檢也陸續推出“先進後報”、“分送集報”、“三自一重”、“十檢十放”等創新舉措。

3年來,上海自貿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確立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形成與國際通行規則一致的市場準入方式;確立符合國際高標準貿易便利化規則的貿易監管制度;確立適應更加開放環境和有效防範風險的金融創新制度,形成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確立以規範市場主體行為為重點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形成透明高效的準入後全過程監管體系;聯動創新一級政府管理體制,實現符合市場經濟規則的政府職能轉變新突破。

上海通過落實上述五個方面的創新舉措,回答了怎麽建設自貿區的問題。此後其他自貿區的改革,也基本遵循這個政策框架和改革路徑。

培育良種期待好收成

2014年5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出席上海亞信峰會後在上海考察。在得知自貿區的成果後,習近平很高興。他強調,上海自貿區是塊大試驗田,要播下良種,精心耕作,精心管護,期待有好收成,並且把培育良種的經驗推廣開來。

彼時上海自貿區成立8個月,已聚集1.6萬多家投資企業、28萬從業人員,初步形成30多項可複制、可推廣的改革事項。同時,在形成更加開放透明的投資管理制度、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深化金融制度創新、推進政府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自貿區的建設,一直是以可複制、可推廣為基本原則。

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審議了《關於中國(上海)自貿區工作進展和可複制改革試點經驗的推廣意見》。習近平強調,上海自貿區取得的經驗,是我們在這塊試驗田上試驗培育出的種子,要把這些種子在更大範圍內播種擴散,盡快開花結果,對試驗取得的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能在其他地區推廣的要盡快推廣,能在全國推廣的要推廣到全國。

此後,上海自貿區的多項改革創新在全國複制推廣,目前已向區外推廣261項成功經驗。其中,國務院集中推廣61項,各部門自主推廣53項,包括投資管理領域46項、貿易便利化領域42項、金融領域16項和事中事後監管措施10項;上海等4省份自行推廣147項。

在自貿區經驗複制推廣的同時,自貿區的版圖也在不斷擴大。各個自貿區推進的一系列改革,已經給中國的經濟轉型和發展,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持。

比如,借助於在自貿區探索試驗並推廣到全國的外資設立及變更由審批改備案管理,以及更大的產業開放度,外商投資便利度大幅提升,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始終強勁。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第25號《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預計,2016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FDI)流量下降13%,減至1.52萬億美元。流入發達經濟體的FDI流量下降9%,流入發展中經濟體的FDI流量下降20%。

但中國依然位列全球第三。僅在4個自貿區,2016年全年實際吸收外資87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3%,以十萬分之五的國土面積吸引了全國十分之一的外資。

補短板更開放

在回答了怎麽建設自貿區的問題後,新階段的自貿區建設,需要回答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建設怎樣的自貿區。

相對於2013年,我國建設自貿區的國際大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華中科技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3年自貿區的建設,主要是對標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為代表的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為中國參與更高水平的全球化鋪平道路,同時將改革開放取得的經驗推廣複制到全國,為國內經濟轉型升級鋪平道路。

但現在,以TPP為代表的國際經貿新規則的壓力已經減弱,多起“黑天鵝”事件讓質疑和反對經濟全球化的聲音從幕後走向臺前,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一股“逆全球化”思潮。

也因此,中國需要從被動的適應者轉變為主動倡議者,提出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贏的全球治理新規則。“搶占制高點的迫切性比前兩年更重了。”陳波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增強國際治理話語權需要實力支持,也需要更高的開放度。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12月5日就加快自貿區建設進行的第十九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強調,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爭取全球經濟治理制度性權力的重要平臺。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善於通過自由貿易區建設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註入更多中國元素,維護和拓展我國發展利益。

2015年4月,《進一步深化中國(上海)自貿區改革開放方案》發布,上海自貿區的發展目標從2013年總體方案中要求的“具有國際水準”,變成了“開放度最高”。

2015年底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幹意見》稱,可把對外自由貿易區談判中具有共性的難點、焦點問題,在上海等自貿區內先行先試,通過在局部地區進行壓力測試,積累防控和化解風險的經驗,探索最佳開放模式,為對外談判提供實踐依據。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表示,希望上海堅持以自貿區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深化改革攻堅,使自貿區建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在全國多個自貿區改革同步推進之時,上海作為第一個自貿區,也承擔著更重要的改革任務。 接下來如何改?

習近平給出的路徑是:對照最高標準、查找短板弱項;研究明確下一階段的重點目標任務,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力爭取得更多可複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

上海選擇了國際最高水平的自貿區、最有代表性的自貿協定、部分先進國家的先進經驗做了分析。總體上看,上海自貿區3年中已經形成了與國際通行規則相一致的管理理念和基本框架,但有些領域存在差距,包括改革舉措系統集成不夠、擴大開放壓力測試不夠、對標國際最高標準不夠、支持“走出去”作用發揮不夠等。

值得註意的是,與2014年3月的說法稍有變化,“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順序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則是“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

陳波表示,這意味著如果地方上有關於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好的想法,就首先大膽試,如果遇到障礙,就大膽闖,在這個基礎上,發揮主動性,推進自主改。這樣才能夠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改革新政體系,給全國作參考。

亮明中國全方位開放的態度

世界經濟增長低迷態勢仍在延續,“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傾向擡頭,主要經濟體政策走向及外溢效應變數較大,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

習近平在1月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我們要主動作為、適度管理,讓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更多釋放出來,實現經濟全球化進程再平衡。

在這樣的環境下,自貿區又要承擔更多的改革角色定位。3月5日,習近平指出,上海要解放思想、勇於突破、當好標桿,對照最高標準、查找短板弱項,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亮明我國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的鮮明態度。

上海代表團3月5日舉行全團會議審議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表示,要始終把自貿區建設作為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的突破口,按照總書記對上海自貿區的要求,堅持制度創新為核心和可複制可推廣的原則,以開放倒逼改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探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457

習近平到遼寧代表團參加審議

3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參加審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76

習近平:歡迎沙特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全球合作夥伴

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在人民大會堂同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同意保持雙邊關系發展勢頭,促進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中沙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不斷取得新成果。

習近平指出,我去年訪問沙特時,同薩勒曼國王就發展兩國關系、加強國際和地區事務合作達成的重要共識正在逐步得到落實。我對此感到高興。中沙關系具有實現更大發展的潛力和條件,雙方應把握兩國關系發展大方向,共創中沙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持沙特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沙特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所作努力,支持沙特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中方支持沙特實現“2030願景”,歡迎沙特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全球合作夥伴,也願做沙特經濟多元化的全球合作夥伴。中國是沙特可靠穩定的原油出口市場,雙方應共同打造能源領域一體化合作格局,深化通信、航天等領域合作,探討建立金融和投資合作平臺。雙方還應繼續加強在文化、教育、衛生、科技、旅遊、新聞和安全等領域的合作。

習近平強調,長期以來,中國同廣大伊斯蘭國家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創立了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的典範。中方主張,在處理中東事務時,要堅持尊重國家主權和不幹涉內政原則,通過政治對話化解分歧,緩解熱點問題緊張局勢,堅持發揮聯合國主渠道作用,更多傾聽地區組織和國家聲音,充分考慮地區歷史、民族、教派的特殊性。中東很多問題,根子在發展,出路最終也要靠發展。中方願同包括中東國家在內的沿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在開放中共享機會,在互聯互通中深化合作,促進和平發展。

薩勒曼表示,我對沙中關系高水平發展深感滿意。習近平主席去年對沙特的國事訪問十分成功,對推動兩國全面友好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沙方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願通過沙中高級別聯合委員會這一平臺,進一步深化兩國在經貿、投資、金融、能源領域合作,提升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當今世界面臨恐怖主義威脅等諸多挑戰,國際社會應當形成合力攜手應對。沙特高度贊賞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堅持不幹涉內政、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沖突的立場,贊賞中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沙方希望中方在中東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願同中方共同努力,促進世界和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繁榮。

會談後,兩國元首見證了經貿、能源、產能、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並共同出席了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閉幕式。習近平在閉幕式上致辭,祝賀展覽取得圓滿成功,指出此次展覽是雙方推動文化對話、加強文化交流互鑒的一項成果,也是中沙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重要體現,強調中沙要塑造生動活潑、多元有序、和諧共處的人文交流格局,不斷為中沙合作打下堅實的人文基礎。

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薩勒曼舉行歡迎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國務委員楊潔篪、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等出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3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