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胡孟青﹕同股不同權是國策

1 : GS(14)@2018-02-27 08:04:16

【明報專訊】容許同股不同權架構企業上市,由幾乎壽終正寢、到火速推行,明顯地反映現屆政府定位為促成者的角色發揮作用。觀乎新加坡,早於前年已因應要提升市場競爭力,決定盡快放鬆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加入獨角獸爭奪戰的時間比本港早,但今次香港遲來先上岸,實屬罕見。

對本港市場而言,內地必然是新經濟股、潛在獨角獸的最大供應地。短短1個月的諮詢期,快則4月可接納同股不同權公司申請上市,不能否認的是,當中有可能要考慮到今年稍後時間市况潛在的波動因素,以免夜長夢多。

趁市况旺推出 免夜長夢多

何解政府、證監會及港交所(0388)會如此賣命?如果說是為遷就小米能夠趁市况尚且暢旺,獲取最高估值,未免將事情太簡單化了吧。市場總會有陰謀論,但如果以此視為配合國策的話,其實簡單又易明。中國有大批公司需要集資,打槓桿未完,遇上再融資高峰期,盡快讓有資金需要的企業打開直接融資渠道,是存在迫切性。可是,內地證監會要考慮市况問題,上市申請獲批數目一次比一次少,連醞釀多時的新股註冊制,亦要再推遲,不叫香港幫手,還有其他選擇嗎?同一時間,內地居民資金太多,但卻缺乏出路,做幾批明星企業新股,讓內地資金有更多選擇,比停靠在內地樓市、或來來去去都局限於經互聯互通買內銀及匯控(0005)為佳。從以上兩點而言,可以說,香港在火速推進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事宜上,不但扮演了內地市場集資平台的角色,亦同時兼任內地分散資金流的作用。

借助北水 第二上市變第一上市

內地近日相繼有討論,認為不應再讓新經濟股走出海外,要好好留在A股市場,表面上是打對台,但實際上背後帶出的卻是,比起香港當日僅僅失去阿里巴巴,內地市場其實是更加之痛。一次又一次的市場動蕩,內地監管層深明,以現時A股的規模及投資者結構,是容不下太有分量的內地新經濟公司上市,這是極之無奈。所以,香港變相是塊中國平台,同樣內地亦似乎正在研究,設立機制讓股民投資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即內地評論所指的滬納通,但基於時差、匯兌、外匯等多方面考慮,似乎複雜程度遠超跟香港的互聯互通。

今次一份諮詢文件中,有關第二上市的安排,某程度上為市場帶來一些期待。機制上,不論阿里巴巴、facebook、蘋果都可以落戶香江,亦幾乎可以肯定,目前美國上市的一批中資科技股都會有意透過機制在港第二上市。試想,如果借助北水力量,將部分第二上市股份在本港成交提升至五成半,一旦最終視為股份永久轉移的話,到時第二上市就會變成第一上市了,這個現象,將會是相當之有趣。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65&issue=20180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06

國策透視:稱帝成功靠兩招

1 : GS(14)@2018-02-28 07:36:21

習近平挾打貪之威搞定黨內高層,令中共中央通過修憲,允許終生執政。筆者私下向幾位內地朋友詢問,均破口大駡,但內地媒體和網上均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民間敢怒不敢言,習稱帝之路必然波折重重。要稱帝成功,中央只能靠兩招:加強言論監管和派錢。從投資角度,未來一兩年,騰訊(700)和消費股可引來黃金投資機遇。中共崇尚「軟的更軟,硬的更硬」。領導人終生執政,等於開歷史倒車,是冒天下大不韙,中央要靠更強硬手段才能確保成功。言論方面,傳統媒體已經式微,新媒體崛起,騰訊已是中國最大媒體,中央必須為其掃清所有競爭對手,才能令騰訊為習權保駕護航,確保互聯網輿論不會添亂。派錢方面,香港人不明白為何咁多內地人突然咁有錢,其實內地近幾年的新富階級,主要來自拆遷。過往內地拆遷賠償甚低,但近幾年大幅提高,令很多基層突然暴富,亦令民心更加鞏固。這些新增加的財富其實來自房地產泡沫,只是紙面富貴,但為令稱帝成功,中央更不會去戳爆,以免民情逆轉。另外,中央還需要加大扶貧,加快社保改革,令人人自覺更有錢更幸福,這些對消費股來說,均是有利因素。黃尹華
http://fb.com/decodepolicy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7/203168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74

國策透視:王健林逃過一劫

1 : GS(14)@2018-02-28 07:41:34

安邦、海航、萬達近年瘋狂走資,2017年開始被中央逐個收拾。至今安邦董事長吳小暉被控以集資詐騙罪名;海航債務危機仍在惡化,未知結局;惟有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已逃過一劫,他在2月22日發表講話,指經過半年努力,「在驟然而來的壓力和衝擊面前,經受住壓力,經受住風波,基本上扭轉了局面」,仿如劫後餘生感言。走資非死罪,但上述三大巨頭觸怒中央,是因利用從國內的金融機構募集資金,在境外買資產,等於用阿爺的錢幫他們轉移資產至境外。更何況,這三大權貴資本集團帶頭走資,表明是對習近平和中共政權的不信任,政治影響惡劣。為何王健林可以冇事,而吳小暉則陷入萬劫不復境地?背後的關鍵因素是與政治保護罩有關。吳小暉一直以鄧小平外孫女婿身份行事,但據《財新》踢爆,原來他早與鄧小平外孫女卓苒離婚,是「冇料扮四條」,距死期已不遠。至於萬達,雖然習近平家族早已退股,但其他千絲萬縷的權貴關係豈能輕易割席?值得留意的是,集資詐騙是內地最嚴重的經濟罪,早年可判死刑,近年改為可被判無期兼沒收全部財產。吳小暉被關押已超過半年,大把帶罪立功機會仍遭此重罰,意味他可能已全部攬上身,拒絕交待背後保護傘。由於不再牽連他人,安邦案可能就到此為止,不會帶來更大震盪。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6/203152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110

國策透視:華信倒下骨牌效應

1 : GS(14)@2018-03-06 03:47:10

《財新網》在3月1日刊出長達3萬字的華信能源起底調查報道,文中透露其主席葉簡明已被調查,震動金融市場。該文之後被離奇刪除,但在其他網站仍有轉載(http://bit.ly/2FM4DZc)。福建商人葉簡明年僅40歲,但創辦的華信連續第四年進入《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榜單,去年以437億美元營業收入位列第222位,令人稱奇。華信為港人所知,是因香港民政事務局前局長、華信下屬香港中華能源基金會秘書長何志平去年11月在美國被捕,被指向非洲國家行賄。據《財新網》報道,華信在國內官場人脈更廣,包括福建、上海多位高官、中央軍委辦公廳高層等。華信與去年相續出事的安邦、海航一樣,都是股權結構神秘、有大量政商關係、發家史含糊不清、盈利狀況普通但資產規模又火箭式增長,說其中沒有古怪都冇人信。這些神秘財團又挾洋自重,大肆在海外買資產,希望把重心轉移到海外,終於成為中央嚴打對象。上述財團另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海外收購時,多處可見到國家開發銀行身影。國開行由中共元老陳雲之子陳元創辦,在中國金融體系地位特殊,經常放款予政策敏感性項目。這些財團被收拾後,之後必然追究背後的融資渠道,銀行體系將在兩會後迎來新的震盪。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5/203224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39

國策透視:劉鶴赴美遇凶兆

1 : GS(14)@2018-03-11 23:43:12

2月27日,被盛傳將出任下屆副總理,負責財經事務的中財辦主任劉鶴,放下專門商議今屆政府高層人士的中共三中全會,改赴美國貿易談判,可見「救火」的嚴重性。美國總統特朗普反覆無常,要靠貿易戰轉移因「通俄門」事件的國內壓力,因此劉鶴此行徒勞無功不令人意外。但特朗普全程竟然沒有會見劉鶴,是這次中美談判最大令人驚訝之處,絕非吉兆。劉鶴官拜政治局委員,是習近平心腹,盡攬財經大權。在2月10日,同樣是政治局委員級別的國務委員楊潔篪訪美,卻獲特朗普會見。目前貿易戰焦點在鋼鐵及鋁材關稅,以其出口份額計,對中國經濟無關痛癢。市場憂慮的是中國會如何回應。中國可動用的「核武器」是拋售美債,一旦啟動將令美國債息飆升,美國債息不斷扯高已令全球股市大跌,如果中國拋售美債,將是一場災難。為避免上述最差情況發生,中美雙方因而保持暢通交流渠道。身為中財辦主任,劉鶴對中國的美債策略已有絕對話事權。內地有評論指,劉鶴將成為朱鎔基後最強勢的副總理,他在美國遇到下馬威,令日後中美貿易戰「擦槍走火」機會大增。黃尹華
http://fb.com/decodepolicy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6/203238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459

國策透視:三級片《紅海行動》

1 : GS(14)@2018-03-12 00:11:47

中國有世界上最騎呢的電影審查制度。一方面,對涉及意識形態審查極嚴,另一方面在涉及暴力血腥鏡頭,尺度又可以全球最寬鬆。近日筆者入戲院觀看內地票房已突破30億人民幣的《紅海行動》,該片在香港被列為三級片,畫面血肉橫飛,斬首割喉殘肢,內臟鋪滿地面,血腥程度連筆者也頂不住;但該片在內地是今年的賀歲片,闔家大細觀看!內地至今沒有電影分級制,《紅海行動》又是由海軍出資拍攝,所以可以不理廣電總局。作為一部三級片,該片自high亢奮到爆,講述海軍特種隊「蛟龍小隊」在中東先救中國人質,再從恐怖分子手上搶核原料,拯救全世界。在軍方支持下,片中軍艦、導彈、坦克、無人機出齊,打到飛起。但現實生活中,再精銳特種部隊也對伊斯蘭國處決人質無可奈何,甚至中國去年也有兩位人質在巴基斯坦被殺,但《紅海行動》卻稱「一個中國人也不能放棄」。軍方拍這類片宣揚國威,提高民眾對軍力的預期,之後加軍費順理成章。今年人大公佈,中國軍費預算1.1萬億元人民幣,增幅8.1%,為三年來最大增幅;再居美國之後,是世界第二大軍費支出國。從投資角度,軍工股是長盛不衰的概念。黃尹華
http://fb.com/decodepolicy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8/203258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16

一分鐘投資筆記:尋找國策受惠股

1 : GS(14)@2018-03-12 00:42:21

上周五說到香港財政預算案對空運業的扶持政策較為具體,國泰(293)值得留意。今次則從中國政府報告中,尋找一些具體的政策目標,估算哪些公司受惠國策。政府報告中,GDP目標增長6.5%,CPI升3%,與去年目標相同,但政策上繼續向龍頭工業傾鈄,例如煤炭業,繼2017年退出1.5億噸產能後,今年再減少1.5億噸,或推動煤炭價格進一步提升,利好中國神華(1088)或中煤能源(1898)等煤股的發展。報告指出,今年完成鐵路投資7,320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的8,000億元少,可能對鐵路工程股帶來一定壓力,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與去年相同;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較去年增加300億元,反映政府固定投資未見削減,建材價格或能維持較高水平,對水泥玻璃等建材股會有支持。報告繼續提及環保指標,應可帶動一批環保股受惠。但可能受「煤改氣」硬性指標影響,致去年冬天內地一度「缺氣」,寒風凜列而無暖氣供應,今年工作報告未見煤改氣的推展目標,估計會有所放鬆。由於煤炭產能持續減少,今年冬天或會出現煤炭價升幅跑贏天然氣。最重要的是,今年的工作報告中,對香港的定位只有「一國兩制」,沒有提及「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有別於過去的工作報告內容。另一方面,報告提到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去年則指「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明顯矮化了兩地在國家的功能。這些細微的變化,或者反映香港對中國而言,除了靠一國兩制優勢,成就一個暫時性的內地資金窗口之外,已無其他用途,對香港的管治亦會越加干涉。香港人,為閣下的未來打算,請好好投資自己。徐風
http://facebook.com/1min.investment/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9/203268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48

國策透視:CDR可能快過想像

1 : GS(14)@2018-03-19 04:34:01

港交所(388)「同股不同權」改革細節仍有待公佈,但內地已密鑼擊鼓部署新經濟股上A股,速度有可能快過港交所。3月6日,中證監副主席閻慶民表示,新經濟企業以CDR(中國存托憑證)的方式回歸A股,符合國際慣例。同日,另一位中證監副主席姜洋對騰訊(700)回A股表示,「我們的任務就是修路。」對於修路時間表,他表示,「要看修甚麼樣的路,修土路快得很。」其中「土路」明顯是指CDR。3月9日,中證監主席劉士余表示,「新經濟企業選擇到境外上市,是一個遺憾。進入新時代,這個遺憾就不能再發生了。」在實施時間上,「可能會比你們期待的稍微快一點。」上述中證監三巨頭講話,都明示當局可能在短時間內推出CDR。富士康A股IPO申請可以在36日內通過,並豁免需有至少三年盈利的要求,顯示內地極力爭取新經濟股境內上市。有此往績,顯示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中證監可以特事特辦。目前新經濟股在A股上市有三大障礙,包括VIE(境外境外註冊公司控股)、同股不同權和盈利年份不足。CDR可以避過上述法律問題,只要當局有決心,政策上沒有任何難度。你估騰訊CDR會值幾錢?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2/203290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850

國策透視:騰訊成獨角獸贏家

1 : GS(14)@2018-03-19 04:37:16

在海外市場,「獨角獸」是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公司,但據《財新網》披露,中證監已將「獨角獸」重新定義為估值超過5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或未上市新經濟企業。內地正密鑼緊鼓策劃將這些獨角獸納入A股,已成壓倒性政治任務,騰訊(700)本身已是中證監目標,旗下更有多家真正的獨角獸公司,將是這輪新經濟股上市潮的最大贏家。綜合中證監多位高層、以及深交所、上交所高層在兩會期間言論,內地已將CDR(中國存託憑證)作為獨角獸回A股的主要方式,初步名單包括8家企業,除了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還有攜程、微博、網易以及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學(2382)。目前騰訊投資的眾安綫上(6060)、閱文集團(772)和易鑫集團(2858)已在港上市,CDR是將境外上市股票,以銀行存託憑證方式在A股交易,只要打通脈絡,名單擴大毫無難度。此外,騰訊旗下還有騰訊音樂、快手、虎牙、鬥魚、微醫等網企排隊等上市。騰訊去年非上市企業的投資資產總值969億元人民幣,佔總資產逾兩成,如能上市,估值當然不止此數。CDR能令騰訊旗下獨角獸公司潛在集資規模擴大,有利爭取更高估值。黃尹華
http://fb.com/decodepolicy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3/203304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866

國策透視:中證監不死玄機

1 : GS(14)@2018-03-19 04:45:11

3月13日中央公佈金融監管改革方案,只是中銀監和中保監合併,而非之前傳出三會合併方案,中證監得以倖存。但方案的另一個重點是人行的權限擴大,賦予制訂政策職能,合併後的銀監保監只履行日常監管,再沒有決策權。人行地位淩駕在銀監、保監之上。中證監今次大難不死,相信是與國家給予更重要任務,將新經濟股拉回A股有關。如無意外,劉鶴將擔任主管財經的副總理,並兼任人行行長,重複之前朱鎔基在1993年兼任人行行長的先例,中國將出現新的經濟沙皇。在朱鎔基年代,人行囊括所有金融監管職能,在1995年才將證券監管移交中證監,在1998年移交保險監管至中保監,而中銀監要到2003年才成立。劉鶴任下的人行,將回復傳統,將所有貨幣政策、銀行體系的大權集於一身,但偏偏放過證券業務。回顧劉鶴在擔任中財辦主任期間言論,極少對股市表態,在財經方面,主要是談及去槓桿。劉鶴上任後,預料將把去槓桿貫徹到底,收緊金融監管,但令新經濟股回流A股又與上述方向相反,所以乾脆讓中證監保留。中證監在兩會期間積極就CDR表態,實際上因牽涉到其官位能否保住,預料今年將繼續力推。黃尹華
http://fb.com/decodepolicy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5/203324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