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劉強東:一個理性成熟的企業家,不代表就一定要變得老奸巨滑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做客了第一財經《改變世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訪談錄》,與知名媒體人秦朔傾心相談。他稱,未來12年,京東集團要全面向技術轉型。

劉強東還表示,“隨著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成熟和普及,我絕對堅信,再次見到AlphaGo的時候,無人能夠打敗它,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把人工智能技術嫁接到我們的商業和技術上去,已經變得可行了。”

以下為劉強東與秦朔對話節選:

秦朔:我看到以前有一些報道,說某種意義上你也是京東最重要的技術專家?

劉強東:那時候我們庫存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包括供貨商的管理系統,都是我一個人寫的,因為那時候業務很簡單。所以從我的角度來說,我並不認為是多麽高深的技術。但是未來12年,京東集團要全面向技術轉型。

秦朔:過去給人的印象老說京東重,京東有10萬大軍將來可能有更多的大軍,現在為什麽又走到了這樣一個新的模式里面呢?

劉強東:因為隨著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成熟和普及,我絕對堅信,再次見到AlphaGo的時候,無人能夠打敗它,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把人工智能技術嫁接到我們的商業和技術上去,已經變得可行了。

秦朔:對於我們這樣的用戶來講,可能意味著什麽?

劉強東:意味著你將進一步地縮短購物的時間。隨著我們無人車大範圍部署以後,消費者購物不再需要留任何地址,比如你在北京,在飛機起飛之前你可以在京東下一個訂單,買一瓶香水,你飛到了上海跟朋友去逛街,我們憑借人工智能技術就能夠計算到在什麽時間、哪個最佳結合點,通過無人車把香水送給你,可能那時你正跟朋友喝茶呢,無人車就悄無聲息地跑到你身邊,把香水給你了,甚至都不需要支付。

秦朔:聽起來像個童話一樣的。你估計還有幾年能實現呢?

劉強東:12年之內,京東要把剛才描繪的所有場景全部實現。在技術創新方面,在三到五年的時間,京東會為這個國家和社會交出一份令大家滿意的答案,就像我們過去12年在傳統電商上取得的成功一樣。我們會重新證明自己,我們不僅僅只是能夠把電商做成功,我們同樣可以把金融做得很成功,我們還可以把技術創新做得更成功。

秦朔:從非典到2004年全面轉型以後,似乎京東上了一個快車道,在這個過程中引進了風險資本,我們那時候在媒體上也經常說京東的資金鏈很緊張,有巨額的虧損等等,這個過程中你是不是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劉強東:到了2001年的時候,其實我對整個經營的思路已經很清晰了,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跟今天一樣:用戶體驗、成本、效率。這三件事情可以說是全世界所有商業的核心和本質。如果能把這三者做到最好,我覺得已經能夠為這個行業創造巨大的價值。我的商業信條永遠就是:只要你的商業模式能夠解決社會問題、能夠創造價值,你就一定能獲得成功,成功是早晚的事情。這就是信仰,有很深的信仰,所以我可以等5年、10年,我無所謂。

秦朔:到2008年開始做物流的時候,大家會去想說這是因為劉強東要賭一把,還是說劉強東手里有了很多的錢?

劉強東:什麽是商業模式?就是如何賺錢,很簡單。所以我投資物流的時候,我也做過詳細的測算,我堅信我做了物流之後,成本不但不會上升反而會下降,所以我才決定自己自建物流。這一點是外界很多人不可以理解的。

秦朔:在上市以後,當時大家覺得電商未來的高增長還會有一個很漫長的趨勢,但是沒有想到接下來,比如說你們又搞了生鮮、金融、技術,方方面面,今天的布局跟當年給人的印象,京東只是個電商,又完全不一樣了,新的業務發展是怎麽規劃和設計的?

劉強東:其實都很自然的,京東沒有跨過界,因為金融也是建立在電商基礎之上的。我們過去電商之所以能有很好的用戶體驗,很低的成本,很高的效率,其實都是建立在技術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很好的運營技術,我們根本做不到的。所以技術是業務的支撐體系,是基礎,它支撐我們兩大業務板塊,一個是電商,一個是金融,金融也包含保險。

秦朔:讓你來描述一下中國的零售市場,因為有了京東,出現了哪些更本質性的改變?

劉強東:在京東關註用戶體驗以後,無數的互聯網公司也把用戶體驗放在首位,可以說京東是互聯網行業中第一個大規模提出並徹底貫徹用戶體驗這個概念的。第二是行業成本,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占整個國家GDP達到17%-18%,而日本只有5%-6%,所以中國有大量傳統企業的利潤都被社會化物流成本給侵蝕掉,利潤率就沒了,而京東是第一次把整個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降低了70%,把過去達到100天的庫存,現在壓縮到了只有30多天,提高了兩倍以上,這都是京東過去多少年來給整個行業帶來的價值。

秦朔:你從你自己18年的成長來看,你覺得這個管理能力,如果說最早是1.0的話,現在是經歷了幾個階段,達到了一個什麽樣的感覺呢?

劉強東:1.0版本的時候,強調的是全員銷售,整個都是銷售型組織。到了2.0版本的時候,強調系統流程,到了3.0版本的時候,就是從去年開始提出來,強調的是授權。中國社會環境很特殊,授權也帶來了很多的風險,比如說貪汙腐敗,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秦朔:對,最近我們發現了很多互聯網公司,包括百度等等,都加大了打擊內部這種腐敗力度。

劉強東:是,我們大概兩周之前(2016年10月24日)實名公布了內部腐敗案件,公布之後公司股價跌了,我們的IR受到很大的壓力,寫了好幾封郵件說投資人都恐慌了。為什麽?因為在美國,如果發現公司有10名員工貪汙,那說明這個公司已經爛到家了。但是在中國如果不能夠抓到腐敗的員工,這公司管理才是爛到家了。授權是一種信任,如何在充分授權的同時打擊腐敗,這兩者之間存在一種平衡。

秦朔:你跟你的員工從一開始給我們的印象就像一個大家庭。

劉強東:對,我覺得這種文化是骨子里面了,因為我們從農村出來,農民的生活方式從小就是家在一塊的,永遠在一起的。

秦朔:你現在對一線的了解還會非常準確嗎?會不會慢慢地也有這種大企業病,或者官僚主義的東西會滋生?

劉強東:多少會有,以前基層有一點事情,我第二天就能知道,但現在有時候要經過很長時間我才知道。比如說前段時間我去參觀(宿遷)員工宿舍,最早蓋宿舍大樓的時候,我已經明確跟同事說,希望給員工蓋的是高級白領公寓。結果現在宿舍快裝修好了,有一間樣板間,我進去看,他竟然給我弄了個八人間。我就問為什麽?他說老板你三四年前提的需求,現在我們員工人數已經是過去四五倍了,一個宿舍住兩個人,住不下了,只能一個宿舍8個人才能住得下。他這是一種思考,要讓每個人都有宿舍住,但是他忘記以人為本,住不下可以再租,我們要讓員工活得有尊嚴。所以我要求把這個樣版間留著,叫“恥辱間”,這是我們管理人員一個恥辱,你並沒有把我們員工真正放在心上。

秦朔:最早創業的時候,聽說你家里不是很支持,那個時候是什麽樣的情況?

劉強東:我最早創業的時候其實就是因為外婆身體不好,她每天都要吃藥、要去輸液,但是全家都是農村的,舅舅、姨家里面糧食都賣了也是不夠,當時就只是想能夠趕緊賺點錢,有足夠的錢給外婆治病。

秦朔:你覺得這樣的一些經歷,對你此後創業究竟意味著什麽呢?

劉強東:我覺得給我帶來最大的烙印就是做事永遠要腳踏實地、農民式的腳踏實地,就像農民在地里幹活,永遠是一步一步把稻子播下去,走的時候收走,從來不想走什麽捷徑,快速的致富方式等等,都不會有。

秦朔:有人說劉強東是一個很軸的人,也有人說劉強東很率性,你怎麽看待這一類對於你的性格,以及你的性格在公司管理上的一些非議呢?

劉強東:你剛才的形容我覺得還挺到位的。我有兩條線,一條線就是本我、自我這條線,我希望我永遠不改變,永遠是10年、20年前的劉強東,我60歲還要簡單,隨意,隨性;第二是管理這條線,這是很冷冰很理性的東西,我必須要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熟、不斷地學習。我覺得這兩條線並不沖突,不代表你作為一個理性的、成熟的企業家,就一定要變得老奸巨滑、老油條一樣,你的性格要是改變了,對人對事的看法、對世界的認知也就改變了,我希望兩者都能保持得很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245

劉強東:不能為了利潤去犧牲員工60歲之後的保命錢,這是恥辱的

據京東黑板報微信公眾號,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近日做客央視《遇見大咖》節目,劉強東表示,對員工好永遠不能變。京東內部曾有高管提出,將配送員等基層員工外包給第三方公司,以節約成本,看似明智的選擇卻遭到了劉強東的強烈反對。“我認為這是恥辱的,這個成本永遠是不可以省的,京東不允許這樣做。我們每一個聘用的人員,保安、保潔、每個快遞員都必須跟京東直接簽勞動合同,不允許有一個員工交給外包公司。如果一家公司是靠克扣員工的五險一金掙錢,犧牲他們60歲以後保命的錢,那是恥辱的,賺了多少都會讓我良心不安,我沒有成就感,這家公司的存在也沒有價值和意義。”

劉強東表示,自己始終認為,並不想人為地逼著我們的團隊去賺錢,希望一切都是自然的,只要把用戶體驗做好了,成本效率達到極致了,盈利一定是個很自然的過程。而企業的價值在於真正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以下為談話節選:

談員工宿舍:工作滿三年以上的員工,每人單獨一個房間

劉強東每年都會隨機走訪京東各地的配送站和倉庫,每次走訪,他的關註點都與基層員工的待遇有關。這一次,他在參觀宿遷呼叫中心新建的員工宿舍時,發火了。

劉強東:今天我看了宿舍樓,我真的是氣得想打人。我原來一直說的是高級單身公寓,結果今天看了樣板間,里面竟然準備住四到六個人,衛生間竟然還是那種蹲便器,跟淋浴放在一塊,這讓我想起80年代,南方的黑心工廠給工人住的宿舍。我說了多少遍了,要讓員工、讓兄弟們活的有尊嚴。

劉強東當場提出要求,京東的員工宿舍,每間最多只能住兩個人,工作滿三年以上的員工,每人單獨一個房間。

談員工五險一金:節省這筆費用是一種恥辱

京東的自建物流體系就如一把雙刃劍,服務好、效率高的同時也大量占據著公司的運營成本。京東內部曾有高管提出,將配送員等基層員工外包給第三方公司,以節約成本,看似明智的選擇卻遭到了劉強東的強烈反對。

劉強東:今天早上開早會的時候我說我再重申一遍,有人說把員工外包給第三方,我們一年立馬可以節省十幾個億,公司一年就可以有十幾個億的凈利潤,早就可以賺錢了。但我認為這是恥辱的,這個成本永遠是不可以省的,京東不允許這樣做。我們每一個聘用的人員,保安、保潔、每個快遞員都必須跟京東直接簽勞動合同,不允許有一個員工交給外包公司。如果一家公司是靠克扣員工的五險一金掙錢,犧牲他們60歲以後保命的錢,那是恥辱的,賺了多少都會讓我良心不安,我沒有成就感,這家公司的存在也沒有價值和意義。

談員工買房:工作五年就能在老家買房,這讓我覺得很幸福

在宿遷宴請基層員工時,劉強東斟滿酒杯挨桌與他的兄弟們喝酒聊天,在他眼中,京東基層員工福利待遇好的標準之一就是工作滿五年後能在老家縣城買一套房。

劉強東:我覺得當你聽到這些故事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十幾年來,不僅自己有一種幸福感,你還可以讓無數的員工,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有希望,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特別是能讓我們的孩子們得到公平,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我們現在整個公司70%以上的員工跟我一樣是來自農村的,這些員工凡是在京東工作滿五年以上的,絕大部分都能在老家的縣城,當地的小城市買得起房子。

談員工管理:對員工好永遠不能變,好的系統管理能將惡人變成好人

養活數量龐大的配送員,在外界看來是一個沈重的枷鎖,劉強東卻樂在其中,並能從中獲得巨大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外界所質疑的這份“重資產”,正是他想要的。在他眼中,這不是模式或者手段,而是目標本身。建立一個人數龐大的京東帝國,並帶領大家走向共同富裕,這契合了他少年時期埋在內心深處的夢想。

劉強東:從小我就堅持,我一定會走出那個村子,而且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把村里面大部分人都帶出去。今天既然我走出那個村了,我能夠建立自己的公司,有這麽多員工在這兒做這麽大的生意,如果讓我只是為了錢去不擇手段,去壓榨咱們的勞動力,去賺昧良心的錢,那都不是我心目中的夢想和理想。

我覺得對員工好永遠不能變,企業的失敗不是因為對員工好,而是因為沒有管理,對員工好跟有管理系統,二者是不矛盾的。作為管理者我更希望能夠建立一套管理系統,惡人到這個系統里來也能變成好人。

如果沒有好的系統,沒有監控流程,你就是在引誘員工犯罪。我並不認為這並不是他們造成的,而是我造成的,因為我是管理者。

談企業價值:在於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價值

2016年第二季度,京東扭虧為盈,有媒體評論說,這次的盈利對京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不僅僅是運營能力的體現,更是規模效應開始顯現的結果。

劉強東:我並不想人為地逼著我們的團隊去賺錢,我希望一切都是自然的,我始終認為,只要把用戶體驗做好了,成本效率達到極致了,盈利一定是個很自然的過程。

我覺得咱們過去30年,社會上有一種導向非常不好,衡量企業家的成功標準,就是看你賺了多少錢,你賺錢了,你就是牛,就是成功者,就會有無數人崇拜你;你要是虧損,或者利潤很少,你就是不行,就是二流貨色。

我認為在賺錢之外,利潤之外,我們還應該看看這家企業經營的背後,真正為這個國家和社會做了哪些貢獻。京東公司的價值就在於用最新的技術和智慧,不斷降低行業的運營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成為中國整個商業的基礎設施提供商,為員工、為行業、為社會創造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17

劉強東終於失去了羅玉鳳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06/161068.shtml

劉強東終於失去了羅玉鳳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劉強東終於失去了羅玉鳳

這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啊,一個看不出身邊人的美,另一個不知道自己長得醜。

本文由花兒街參考(微信 ID:zaraghost)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林默。

1

劉強東說我根本不知道奶茶長得漂亮,田樸珺說我發誓這輩子不靠男人,馬雲說我對錢沒有興趣,鳳姐說我比範冰冰美多了。

給你一個支點,你能否還世界一個頭條?

大強子超額完成任務了。抱住一個美麗的支點,他還給世界至少二十多個頭條。

末了,他還一回頭看向支點的方向,說“呦,那是個支點啊,不好意思啊,我這人眼神不好,眼神不好”。

嗯,我說的就是你們八卦了好幾天的那件事,劉強東參加《遇見大咖》節目時,白衣飄飄地留下這樣一串金句。

4d27da7f87f8fa7f9da592db4949202d

不過,上頭條是有代價的。

節目播出當晚,我的一個性格散淡的朋友表示看不下去了,說他再也不去京東買東西了。

aaaa348dfbabd5d3f7400198d0d63f38

2

大強子忠實的女粉絲,偉大的無產階級網紅戰士羅玉鳳,終於宣布離開了他。

f9560bcc1d49ce7e5f98c8202aafa714

2014年,鳳姐在百度了一下劉強東是誰後,毅然成為了他的忠粉。還為奶茶傷害了劉強東的一世英名,替他後悔的捶胸頓足的。

b2206c661496211e4f051c00e13f4ce1

在劉強東身上,鳳姐看到了她的人生夢想。他與她,同樣的農村背景,同樣的無依無傍,同樣的不認命,同樣的生命力旺盛。而大強子,已然憑借一己之力,實現了重重社會階層間的跳躍。

這不正是鳳姐多年倚門賣醜、嘩眾取寵之所求?她把尊嚴扒下來,撕成碎片揚撒在廣場上空,為的何嘗不是有朝一日可以更有尊嚴的生活。

隔著屏幕,透過百度,鳳姐將大強子引為人生知己。

直到去年直播,有網友問到:“如果要在馬雲、劉強東以及李彥宏之中選一個老公,你會選誰?”,鳳姐依然認真地回答說是劉強東,因為劉強東是個實幹家。

但劉強東選擇了奶茶,這讓鳳姐很不爽。

奶茶,是她人生的對立面。

奶茶有好的出身,好的容貌,好的教育,一汪水的眼神,一個羞澀的點頭,一個半推半就的神色,就能讓世界一直把她捧在手上,奉上雲端。

f5ec672612c986b2bac6cdc6206e2340

而鳳姐,卻要努力把自己踩進泥里,才能讓世界不把她踩在腳下。

於是她在微博上攻擊奶茶,或者說,她攻擊的是那輕而易舉的人生。

102ba1095a093ab9be3fd353b18c161b

她質疑奶茶妹妹為什麽能上清華,為什麽能上哥大?

e4eb15f55e16680a9be1a1178c008b3c

我不知道奶茶是否抹黑了清華,我不知道哥大是不是有錢就能上。但我知道,2013年,奶茶妹妹與大強子在學費不菲的哥倫比亞大學相逢時,鳳姐正在美國一家修腳店工作。

00c04df88a9bdb4216dae3c3bf5728ce

3

看著劉強東和奶茶的恩愛日深,我猜鳳姐的心情是落寞的。

她開始明白,劉強東不是她的友軍,她根本成不了奶茶的敵人。毛爺爺時代的順口溜說,親不親,階級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她的盟軍應該是仰視奶茶的廣大宅男們。

8c03dc8183b8328c87947f0d218492b4

2016年9月,鳳凰新聞客戶端終止了和羅玉鳳的合作,她不再是新聞客戶端的主筆。卑微、賣傻許多年,她為自己扭轉形象、正名的一條通路,又被死死封上了。

那個月,鳳姐發了一條微博說“如果不是老公年紀太大,奶茶妹妹堪稱人生贏家。不知怎麽就想起林徽因來,有些人就是註定了一輩子的風光體面……”

d3e13b988b3d258b8336df9f39059bb7

4

鳳姐也得過,和劉強東一樣的臉盲癥。她曾經說自己比範冰冰美,比Angelababy美,總之,非常美。

她要扮演一個小醜,就要學會顛倒美醜。

但她見不得劉強東也跟她得一樣的臉盲癥。

臉盲之於她,是畫上小醜的猩紅的大嘴,站在路邊惹人關註的手段。

而故作臉盲之於他,就像他在承認戀情時說,“小天是我見過最單純善良的女孩子”,就像他前一段怒發朋友圈說“不許再叫奶茶妹妹”。一切都要錦上添花,哪怕添的是假菊花。

28a844c8b31043e336f9bbc5104836c9

這個曾經被她視為白手起家的英雄,在上了岸後,就急切地要去擁有那些曾經擋住他們人生的東西。他要去擁抱姣好的容貌、顯赫的家庭,他成了奶茶完美人生的一部分,又學會了使用那些曾經擋住她人生的技巧,比如,高高在上後的故作懵懂。

劉強東失去了鳳姐,但他也許並不在意,只不過是一個,都得過臉盲癥的病友罷了。

京東 奶茶妹妹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705

劉強東:京東進入第二戰場 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是核心

技術升級將取代模式創新成為京東下一個12年戰略的核心。2月10日,在京東集團2017年年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在公布公司戰略時,多次強調了這一點。劉強東還稱,下一個12年結束之際,京東的目標是進入全球500強企業的前十位。

技術為核心

劉強東稱,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商業革命來臨之際,京東集團將堅定的朝著技術轉型,把用技術將第一個12年建立的所有商業模式進行改造,打造一個包括智能商業、智能金融、智能保險業務在內的智能商業體。這些關鍵性的技術包括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商品、基因技術等。

“雲計算和大數據對每個企業都將發生關鍵的影響。”劉強東認為,人工智能在80-90%的領域都可以替代人類。機器人不僅會替代人類從事重複性的簡單體力勞動,隨著人工智能發展,機器人會像人一樣行走、思考,甚至做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工作,不依賴於編程和控制。未來所有的商品都將聯網並具備智能,智能商品對人類的工作、生活、社會治理都將發生巨大的改變。

京東對未來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物流場景設想是,在庫房中,AGV、六軸機器人、穿梭車、揀選等機器人組成了高效率的機器人軍團,迅速完成商品的入庫、揀選和分揀,並將貨物傳輸至京東無人傳站車。這種自動駕駛的大型貨車不僅可以把自動分揀後的商品送到無人配送站,而且自身也是移動配送站,可以攜帶無人機和無人配送車,在離目的地最近的幹道上釋放它們,迅速完成配送。甚至,未來消費者購物都不需要留送貨地址,客戶購買一個產品之後從A地到B地,或者又到C地,在不斷移動的狀態下,無人車也能夠通過人工智能準確獲知用戶軌跡,完成移動配送。

“如果京東不改變,不重新認識自己,全面改造自己的商業模式,我們的好日子也就只有5到7年。”劉強東說到。

當然,他沒有提到的是,電商的增長已經越來越接近天花板。去年8月發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盡管虧損在收窄,但是營收的增長速度在放緩。這種情況不止發生在京東身上,整個中國的電商行業都在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為了穩定軍心,他也指出,機器人技術雖然會取代部分的繁重體力勞動工作崗位,但也會產生機器人研發、制造、維修、保養及其他的就業機會。未來12年,京東將會繼續保持10萬人左右的規模。

對於公司的整體業績,劉強東還提出了下一個12年的大目標:進入全球500強企業的前十位。2016年,公司第一次進入世界500強,排名366位。

利用的大數據進軍保險行業

據京東現場公布的數據顯示:2004年京東剛成立時GMV是1000萬人民幣,而去年按照電商行業通用口徑(備註:排除10萬以上所有產品和服務,排除一天內購買總額超過100萬元的用戶的所有訂單。),GMV已經超過了9000億,12年來,商城的交易規模保持了年均15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增長了將近9萬倍。京東的大件、中小件和冷鏈三張物流網絡已經覆蓋了中國98%以上的人口。劉強東表示,按照京東商城目前的增速水平,京東將有望在2021年前成為中國第一大的B2C平臺。在互聯網金融領域,2016年京東金融的交易規模已經突破了萬億大關,3年來交易規模增長了8.65倍。預計到2020年,京東金融將會服務千家金融機構、百萬家企業,並力爭成為全球TOP3的金融科技公司。

同時,京東已經將傳統零售的綜合成本降低了70%,商品流通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並通過電商精準扶貧幫扶了全國832個貧困縣。

值得關註的是,京東的保險業務也正在籌備當中,目前正在通過申請牌照或者通過投資購買的方式進入保險。但劉強東透露,京東的做法不會跟現在傳統的銀行、保險公司一樣,而是像京東金融一樣,不會發展任何一個分支機構,不會發展任何一個所謂各地區的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並且所有的產品都會是完全基於技術的,以及京東積累的消費大數據,公司現在正在對過去各種風控、定價、模型都在進行人工智能的再造。

基於此,他還在會上首次提到了基因技術對於商業的影響,“人類認識基因的速度將超過過去的100倍,人類將有能力修複所有的致病基因,治愈癌癥,預測疾病,延長人類的壽命。”

劉強東還稱,在未來,京東金融不僅僅會有這些金融產品和服務,而且很快將會進入證券、征信,包括銀行,總有一天會申請自己的銀行,或者控股一個銀行。

附:劉強東演講實錄:

劉強東公布京東未來12年戰略:全面技術轉型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商業體

第一部分:創京東只爭第一

我今天的演講主題就是技術、科技。首先我要帶著大家去簡單回顧一下我們過去12年打下的基礎,因為沒有我們過去12年打下的基礎,那我們第二個12年的戰略也不可能實現。

到2016年,我們整個集團第一次進入了世界500強,而且是排名366位,我相信今年根據我們的業績增長速度,至少應該能往前移個100位。我們2004年創業的時候GMV是1000萬人民幣,而去年按照電商行業通用口徑(備註:排除10萬以上所有產品和服務,排除一天內購買總額超過100萬元的用戶的所有訂單。),我們的GMV已經超過了9000億,我們12年增速達到了9萬倍!回顧商業史,在過去100年以來能夠在12年增長9萬倍,平均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50%的企業,可能不超過10家,而我們京東是其中一家。(掌聲)

大家再看這張圖,我們2004年進入電商時,京東是什麽?什麽都不是,沒人知道我們,也不會有任何人會想到12年之後京東會成為中國電商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員。

2004年我們進入電商時,當當卓越都已經拿到C輪融資了,阿里也拿到了雅虎、軟銀10個億美金的投資,在我們進入電商那一刻時,我們所有的競爭對手都絕對是大象級的,而我們只相當於一個小櫃臺。2006年我們拿到融資時,行業第一是我們的60倍大,到了2012年依然比我們大10倍以上。但2016年,在B2C領域,我們與第一名的差距已經不到兩倍。按照我們今天的增速,以及我們已經打下的良好商業模式的基礎,我堅信在2021年之前,最快可能到2020年,京東商城將成為中國第一大B2C電商平臺。

在2016年我們京東金融也有很多質的突破,首先突破的是京東支付,支付總額第一次超過1萬億,我們除了支付稍微晚了幾年,除此之外我們其它幾乎所有的產品其實都是在行業第一個推出來的,包括京東白條,京保貝、京東眾籌,我們不僅僅第一個推出來,而且迄今在行業里依然遙遙領先,比如眾籌,我們已經占了行業超過50%以上的市場份額,去年一年京東金融已經為超過1個億的用戶提供了服務,企業超過20萬家;京東金融三年增速達到了800%。

我們的京東白條推出四年,加上京保貝,去年我們有2000億的交易額,而在這2000億交易額里面我沒有見到任何一個客戶,沒有簽署任何一份所謂合同,沒有任何擔保抵押,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信貸人員,沒有任何一個分支機構,沒有任何一個營業網點,但是我們貸出了一兩千億的貸款,而且我們的壞賬率或者逾期率在所有金融機構里,特別是比傳統金融機構低了很多。

我們的京東金條去年推出來時在1月份我們只放出來1個億,到了12月份我們已經達到了50個億,相信今年我們的京東金條一個產品就能超過700億的貸款額度,全都是2000、3000、5000、8000的借款。說句實在話,你貸三百萬、三千萬出去,收回來其實不難,你如果把一個個3000元的現金借出去,還能保證很低的壞賬率把它收回來,這才真正是技術。

在未來,京東金融不僅僅會有這些金融產品和服務,很快,我們將會進入證券、征信,包括銀行,總有一天我們會申請自己的銀行,或者控股一個銀行,這樣我們才能夠為我們的用戶提供全金融的服務。

到2020年我相信我們京東金融,特別是我們強調做一個金融科技公司,也就意味著是向所有金融機構輸出我們的技術、輸出我們的風控、輸出我們的能力,到那時候我們相信會有上千家金融機構和京東金融合作,超過百萬家企業會直接或者間接享受我們京東金融的產品或者服務。

第三個業務就是京東保險,我們正在通過申請牌照或者通過投資購買的方式進入保險,因為不管是金融還是保險,和我們的電商業務都有非常重要的正相關的關系,可以做到相輔相成。

總結一點,在過去12年,我們之所以取得的所有成功,讓我們成為了全球用戶體驗最佳的公司之一,我們的正品品質已經深入人心,獲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和信賴,我們已經達到覆蓋全國的兩張物流網絡,第一張就是大件的物流網絡,包括冰洗送裝一體化,現在我們全國已經有幾十個物流中心,未來我們在國內可能有上百個大件倉庫。

另外,在全國我們已經有超過200個中小件物流中心,隨著我們各地的物流項目不斷投入,我們在庫管理的SKU數量已經超過300萬,全球除了京東之外只有亞馬遜能夠做到,在未來50年時間,相信我們在庫管理數將會超過1000萬SKU。

我們現在正在打造冷藏冷鏈倉配一體化的網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三張物流網。

這個物流網跟過去不一樣,過去都是B2B模式的,送上門店,以批發代理作為支持,但京東打造的冷鏈物流網全都是B2C的,我們的3張物流網絡今天除了生鮮,其它已經覆蓋了整個中國98%的人口,再過三年我們生鮮物流網絡建成後,京東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3張倉配一體化物流網絡的公司,而且都是B2C模式。

提到自建物流,相信大家都知道,過去很多年,媒體、行業都在討論電商的商業模式。2007年我們決定自建物流時,一路被無數人恥笑,但今天其實已經毫無疑問地證明了當年我們的戰略是正確的,到了2016年我可以告訴大家。所謂電商模式之爭已經結束了,未來十年所有的電商都會愈來愈像我們今天的京東。但是我可以向大家保證,京東永遠不會像別人,不管是物流還是直營。所謂電商模式之爭其實已經可以結束了,我們已經建立了全世界最先進、最優的電商商業模式,而且為此已經打造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我們一直強調整個集團始終要為國家、為社會創造價值。在2006年我第一次見到徐新時,我說我將來靠什麽贏?靠什麽超過線下渠道,靠什麽領先競爭對手?我說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用戶體驗、成本、效率;用戶體驗、成本、效率;用戶體驗、成本、效率。因為人類上千年以來零售行業的發展其實都是伴隨著用戶體驗、成本、效率三個最核心的要素不斷往前發展,每一次新興的商業模式之所以能夠顛覆掉或替代掉過去的商業模式,一定在用戶體驗,或者成本、或者效率三者之間做得更好,才能夠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我可以告訴大家,在電商體驗上京東絕對是全球第一!因為亞馬遜也沒超過我們,我們在座有很多同事在美國讀過書,你真去美國享受亞馬遜的服務,跟京東比比看看,從消費者能感知到的用戶體驗上,京東已經是全球第一。我相信未來12年,隨著我們技術力量不斷的投入,雖然我們的庫存數量隨著我們銷售規模可能是幾十倍的擴大,但我們依然可以比今天的物流更快。

2003年整個公司只有38個兄弟。我當時就38個兄弟去了國家級貧困縣——山西省靜樂縣,我們在那一年就領養了38個孩子。那時,我們還是很小的小公司,到今天其實我們已經支援了上千名在校的貧困大學生,每年公司也會有大量的公益捐助。但最最重要的是希望以商業的方式能夠建立起可持續性的扶貧,比如我們的跑步雞項目已經通過建立產業鏈的方式開展了扶貧。未來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扶貧項目以這種方式誕生,到今天,我們已經精準扶貧了全國830多個貧困縣。

大家都知道前幾天CCTV2有一個關於我的采訪,我們給員工交五險一金,我們做了這麽多年,以前我也說過,但不知道為什麽這次說出來引起這麽大反響。也許有人覺得很奇怪,這不是應該的嗎?但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大多數勞動密集型企業都不能像京東一樣全員全額足額地繳納五險一金。我給大家算一筆小賬,如果按照各地最低工資標準繳納五險一金,每個月公司每人只要補貼一兩百塊錢就可以了。但我們全國很多配送人員稅前工資已經超過了10000,按照10000繳納五險一金和按照1600元最低工資標準繳納五險一金,二者帶來的費用支出是五倍之巨,所以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情,但能夠為這麽多70%的藍領兄弟們全額足額繳納五險一金,付出比別的企業多五倍六倍的代價,只有我們做到了。

通過這件小事,我想說的是:過去12年京東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帶來的最大貢獻可能並不是我們之前說的用戶體驗、成本、效率,真正為這個國家帶來最大貢獻的是我們的正道成功!(掌聲)

所有的業務都完全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所有的商業都是符合最基本的社會道德,全額交稅,不賣水貨假貨,不偷逃員工的五險一金,不去行賄,也拒絕別人向我們行賄。

能夠把一個小櫃臺帶到成為全球500強300多位,是我們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向全社會證明、向無數年輕人證明、向無數企業家證明、向無數那些即將要進入創業行業的創業者證明,合法是可以成功的,合法是可以賺到利潤的。

只有讓無數年輕人相信合法做生意、走正道也可以成功,我們的社會才真正會更好,我們京東人,每一個人領的工資,我們企業賬戶上每一分錢都是幹凈的錢,我們可以睡得著覺,我可以摸著自己的良心,沒有任何愧疚之感,沒有任何羞愧之感,這才是我們對社會做的真正最大的貢獻。(掌聲)

謝謝兄弟們!

全部用合法正當的方式獲得我們的商業成功,我們做出了非常好的例子,接下來可以激勵無數創業者、年輕人跟我們一樣,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才真正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過去12年留給我的,說句實在話,唯有感恩。這是我的真心話,12年以來我對兄弟們、對在座每一個朋友、投資人、股東,唯有感恩。

第二部分:

但是今天我想告訴兄弟們,我們過去取得的所有成績、所有成功都到了該歸零的時候,雖然我們已經建立起了最好的商業模式,接下來靠已經建立的商業模式,我們至少有五年到七年的好日子,未來五年到七年我們依然可以維持比行業增速快得多的增長速度。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時代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在未來的十年,科技的進步速度,科技對人類、對我們企業產生的影響,將超過過去100年,會更加劇烈、更加快速,對我們每一個人、對我們每家公司、每個企業,甚至是學校、非政府組織,可能都會產生巨大的改變。

下面就是我們看到的未來幾年將會蓬勃發展的幾個基礎的關鍵技術:

雲計算、大數據,最近幾年這兩個概念已經火得一塌糊塗,相信今天在座各位同事和朋友們不需要我做詳細解釋都知道這兩個基礎技術對未來每家企業都會發生關鍵的影響。

第三個就是人工智能,相信最近大家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報道非常非常多,人工智能不僅僅可以下棋,可以打敗全世界最好的棋手,可以這麽說,在所有人類已知的領域里面,只要假以時日,只要給人工智能足夠的數據,只要給它足夠的培訓,還隨著CPU、GPU的發展,人工智能在百分之八九十的領域都可以替代人類智力的工作。

幾年前我曾聽業內一個同事演講了一個我非常認可的觀點,他舉了一個CPU晶體管數量(的例子),在未來幾年之內,一個計算機的晶體管數量將會第一次超過腦細胞的數量。

替代我們體力勞動的就是機器人,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聯合發展,很快你就會發現機器人真的可以像人一樣思考、像人一樣行走、像人一樣做非常複雜的工作,甚至可以做它從來沒做過的工作,這一點跟過去有本質的不同和區別。我堅信未來的機器人將有可能會替代我們今天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藍領工作,今天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藍領工作其實都可以被機器人替代。

還有智能商品,我們在6年前提出了NSNG(京東智能),就是我們認為未來所有商品都是智能的,都是聯網的,隨著智能商品的不斷發展,它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商業,包括政府運作,整個社會的治理其實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當然還有基因技術,基因技術可以做到什麽?今天在孩子沒有生下來之前對父母血液做基因檢測,都可以判斷出孩子的很多東西,甚至每一種疾病可能存在的得病概率是多少。我堅信未來十年基因技術會得到很大的突破,不僅僅是壽命、疾病,而在於各個方面,基因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而今天我們對它認識的速度快得驚人。

這所有技術的發展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它一定會影響到全球所有的企業,任何一家公司,今天大家要做好準備,未來都會因為新技術的產生導致一批又一批跟不上時代的企業被淘汰掉,如果我們今天不做改變,不把我們過去12年所有的成績全部清零,重新認識自己,對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所有商業模式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做一次徹底的改造,那我們的好日子也就只有五到七年,五到七年之後,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難,很快可能就被別人超越了。

所以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只有用技術去應對未來所有的不確定性,所有的變化,唯有以我們的技術去應對。

第三部分:

第二個12年,我們希望用12年的時間把我們第一個12年建立的所有商業模式全部用技術來進行改造,變成純粹的技術公司,是一個充滿著智慧的集團,這個智慧不僅僅是團隊兄弟們的智慧,還包括我們所有產品、所有服務、我們一切的商業模式,都是有智慧的。

未來12年我們最想做的是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商業體,包括但不限於今天我們已經有的2個業務,電商和金融,還有即將進入的保險業務,這是我們現在三個最主要的業務,未來都需要技術支撐,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肯定會產生更多全新的商業模式、全新的產品、全新的服務。

先跟大家描述一下我們已經有的或即將有的第三個業務,我們準備怎麽改造,電商將如何進行改造,我們今天的電商業務主要是通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智能商品這幾個基礎業務進行改造,比如消費,大家知道,過去是PC,今天是手機、Pad、電視機;

我可以告訴大家今年我們的京東智能可以做什麽,不僅可以購物、可以聽音樂,還可以控制家里的空調、洗衣機,比如洗衣機為什麽白天要洗衣服呢?可以半夜一點洗衣服,我們北京市是波谷電價,電費比白天便宜一半;家里如果暖氣壞了,只要對著我們的音箱說一聲,30分鐘就會有員工去你家里維修,地板、沙發、任何地方出了問題,所有服務,叫外賣,藥店買藥。我們智能冰箱,在你都不知道你牛奶快喝完時,我們就知道,把牛奶送過去了,你雞蛋快吃完就把雞蛋送過去了,你在廚房里做菜時智能冰箱可以教你做菜,油倒多少,火開多少,多少分鐘蔥放進去,過一分鐘雞塊放進去,水加滿,大火燒5分鐘,整個過程就像一個人,就像你的媽媽一樣站在你旁邊教你做每道菜,我們的智能冰箱對家庭的了解比你自己還要多。告訴你健康飲食,基因再好,天天吃的垃圾食品太多,飲食習慣不好,也會影響你的健康、影響你的壽命。通過冰箱里的食物我們可以知道你的口味習慣、祖籍來自哪兒、家里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孩子多大,會為我們金融提供巨大的數據支持。

未來還有很多,未來所有的消費場景、服務場景一定是越來越多的多終端、多場景化。

我們的智能商業,大家知道我們無數兄弟在補貨、做活動、定價。還有推薦,我們現在的推薦不是完全基於人工智能,未來我們會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對每件商品進行精準的預測,什麽叫精準預測?今天在座有很多兄弟在公司工作滿了15年,如果一個15年的老采銷管一個SKU,兄弟們會知道,他會管得非常好,超級好,可以保證全國200個庫房都有現貨,很好的庫存周轉天數,很好的定價策略,但如果給他100個、1000個,就無法搞定了,可是人工智能相當於什麽?相當於我們擁有了325萬個在京東公司工作了15年的老采銷一樣,去盯著每一個SKU,對它進行精準的銷量預測、補貨和選品,不斷地選,選擇最好的,價格不斷地變動,市場的競爭情況、季節因素,推薦都能達到最精準。可能我們今天在座的有50%以上的采銷工作可以通過智能的方式,但今天我們還有80%靠人工,而未來幾年我們希望100%靠智能,不是靠人。

再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們的物流。

去年我們成立了X事業部和Y事業部,專門儲備技術,今年我們將在北京建立第一個全球真正意義上全無人的倉庫,甚至我們的監控人員都不在現場,監控人員可以遠程,可以在宿遷,也可以在集團總大樓,從產品入庫、理貨、上架、出庫、掃描、打包、打印發票、分撿,包括裝車,整個過程沒有人。

未來每一個京東無人傳站車其實都是一個流動的配送站,從車駛進倉庫那一開始,沿途其實在不斷釋放我們的無人配送車,而上面有無人機,無人機在車體上可以不斷起飛,去供應遙遠的農村、偏遠的山區,為那里補貨送貨。大家想一想,每個傳站車從庫房出來,沿途可以收上幾十輛無人快遞車,一直達到最後的無人配送站。

現在我們已經有五六千個配送站,再加上未來把車輛也當做流動配送站的話,將來我們為用戶服務的半徑將會更加小,我們希望京東的物流體系能夠在30公里之內覆蓋到全國87%的人口。讓我們的成本、效率、用戶體驗會到達一個全新的臺階上去。

大家看未來我們的配送站是什麽樣的。

我們今天在全國租了5000多個商業的房子,未來其實我們在全國只需要建立5000多個路邊,可能在加油站旁邊,可能在一個小區或任何一個地方,不需要在室內,只需要一個圓筒形建築,里面全部是自動化設備,我們的無人車過來時可以自動把包裹送到無人配送站的每個格子里,上面可以起降無人機,把包裹送到偏遠農村,底下在我們配送站能夠覆蓋到的15公里範圍之內無人車可以自動接泊包裹,每輛無人車出去可以送8到12個包裹。

大家看我們的無人機將來怎麽送貨。

我們設定的未來農村送貨的場景,先是一架無人機,從無人配送站或流動的車頂上飛過去,能夠自動落到無人配送車上把包裹放上去,然後無人配送車再進村一個一個送包裹。

我們的無人車當客人來了之後不需要輸入密碼,不需要掃描二維碼,也不需要按指紋,無人車全部通過刷臉的技術就可以分辨是不是那個客人,刷臉之後完成兩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支付成功,第二個動作把你的包裹從快遞車車倉里彈出來交給我們的用戶。

這個只是我們描繪的一個場景,隨著大量新技術的應用,交付場景會有無數種,這只是其中一種,展示的是未來用戶根本不需要給我們地址,只要給我們一個授權,允許跟蹤你的位置就可以,你可以在北京下訂單,下完定單後找你在上海的閨蜜逛街去,在逛街路上無人機可以通過計算找到一個最佳的接貨點,你可能正在吃飯、正在聊天,我們的無人機可以把包裹送給你,隨時隨地可以送貨。會把我們的用戶體驗推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上去。

京東金融未來會怎麽做?

因為金融成立比較晚,所以成立之初我們金融的同事就已經利用了人工智能的技術,首先大數據這是必須的,我們京東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基於大數據的,當然我們現在正在對我們過去各種風控、定價、模型都在進行人工智能的再造,其實現在很多產品已經完全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為用戶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了。最核心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會利用最新的技術能夠有一天真正做到比你更懂你,更了解你。

未來保險怎麽做?

我們的財險,想一想,未來所有的汽車,每個部件都是智能的、都是聯網的,如果有一天你開著電動車出去時不小心跟誰碰了一下,在你撞車那一秒鐘的時間,京東已經知道你的車哪個部件撞壞了必須要換全新的、哪個部件不需要換全新的,可以通過維修方式把它複原,在撞車那一刻,我們的理賠其實都已經到位了;在你的車還沒有拖到4S店時,京東已經把維修這輛車需要的所有配件全部送到4S店去了。

大家知道今天我們給保險公司做車險,其實車險欺詐是很嚴重的,很多利潤都被4S店剝走了,配件(價格)不透明,但京東有電商、有金融,我們保險聯動。

我們未來怎麽做壽險、醫療、健康,跟京東金融一樣,我們不會發展任何一個分支機構,不會發展任何一個所謂各地區的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或什麽公司。

就像我剛才所說的,通過基因檢測,我們對你的壽命、對你的身體、對將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對你有一個保險定價,真正做到千人千價,每個客戶過來,甚至同樣一個客戶不同的時間過來,他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光有基因的技術是不夠的,不要忘了,我們還有所有消費者的數據、教育數據,甚至你家里冰箱各種生鮮的數據我們都有,我們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用全新的技術為每個人服務,真正做到公平,大家知道,現在很多保險其實是基於一種不公平來獲得某種公平的,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它邏輯錯誤的一面,但京東保險有全新的技術,相信將來一定會為我們的消費者提供完全不同的體驗、完全不同的產品。

不管是金融還是保險,我們所有的做法都不會跟現在傳統的銀行、跟現在傳統保險公司一樣,我們所有的產品從第一天開始都是不一樣的,完全是基於技術。

我們發展這麽多技術,將來所有技術我們都是開放的,我們做的所有技術都不只是為京東公司合作,比如無人機,現在很多地方找我們,農業、防汛、已經有無數人找我們,將來我們要發展的無人機、無人車,包括無人倉,我們所有技術都向全社會開放,任何一個公司、個人,包括政府機構,甚至我們的友商想要使用我們的技術,都沒有問題,我們每個技術產品最後都是一個利潤中心,都不是像今天一樣的費用、成本和投入。

我相信一定會有人說,京東沒有技術基因呀,老劉是學社會學的,這麽一個公司怎麽去做技術?我想回答兩點:

第一點是一種信念!兄弟們,是源自於你堅不堅信技術終究會改變一切,是源自於你堅不堅信今天我們發現的幾乎所有問題最終都只能靠技術來解決,不管是外面霧霾的問題,還是水的問題、食品安全的問題,假貨的問題,所有的問題,我堅信最終都可以用技術來解決,人類的物質追求永無止境,但是既要滿足人類對物質的追求,同時又要能保護環境,只有靠技術來解決。

第二個我想說的就是對技術人才的尊重、信任。也是我們未來轉型至關重要的,要對技術有信仰,對技術人才有足夠的信任和尊重,我覺得這才是關鍵,我相信再過一兩年我會帶領我的兄弟們、團隊,我們無數的技術部門都在進行布局,再過一兩年我們會有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產品和服務推出來,就像2007年我們做物流,幾年的時間我們證明了我們的政策一樣,終究有一天,我也相信所有兄弟們的智慧、才能,還有我們集體的信任、信念,也一定會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如果去實驗非常宏大、龐大技術的投入,是要無數的錢的,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錢怎麽辦?

這麽多技術投入需要無數的錢。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這恰恰也是京東集團非常重要的優勢,未來我們不僅有龐大的利潤,我們更有龐大的現金流,未來五年我們現金流可以超過1000億,兄弟們!(掌聲)

在第12年結束時大家可以記住我今天說的這句話,在第二個12年結束時我們會達到幾千億人民幣的現金流,這一切足以保證我們對每個技術的投入,持續性投入,不間斷投入,我們永遠不會有那麽一天,比如某項技術發展到關鍵時,因為沒有錢而導致這個項目終止,不會。

雖然在過去幾年我們的利潤一般,很可憐的一點利潤,因為我們要正規化、正道成功,我們背負了比別人多了很多的社會責任。但資金不是問題,這恰恰是我們京東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有巨額的資金、現金,我們可以投資一個又一個新的商業、產品、服務、技術,去為我們的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相信所有人都會問一個問題,技術時代來了,我們怎麽辦?我們是不是都要失業?百分之七八十的采銷工作都做了,倉庫里沒有人員了,配送站不需要工作人員了,連馬路上跑的五萬輛汽車都沒有司機了,我們無人客服,現在52%、57%每天的服務需求其實不是人服務的,是我們的JIMI在服務,而在五年之內我可以保證99%的客服工作其實都可以由我們的JIMI來做,不需要整天有那麽多人坐那兒接電話。

大家怎麽辦?

我給大家承諾,在整個京東集團技術發展過程中我絕不會因為要減員而開除任何一個兄弟。

有人說不可能,老劉你純粹是忽悠我們,穩定我們的軍心。也不是,雖然京東有幾萬名配送人員,但不要忘了,將來全國一千多個倉庫,我們需要在線的監控人員,這麽多倉庫、這麽多機器設備、電氣化設備,每天夜里都需要無數人保養的,要維修,上百萬無人機要維修,幾百萬輛配送車要維修,上萬名客服,沒有人坐那兒不用接客服電話了,我們可以去監控庫房、監控幾百萬機器人工作呀,還需要人坐那兒工作它,一個人可能監控一千個機器人工作,一個人可能監控十個庫房的運轉,未來12年整個集團我們的收入註定會有幾十倍的增長,但有可能我們的員工數在剛開始幾年還是會增長,隨後隨著自然流失,自然離職,到了第二個12年末,可能今天集團的員工一個都不增加,業務二十倍、三十倍增長。

有人問我為什麽這麽做,你的主意從哪兒來?說句實在話,兄弟們,我就是在每次霧霾來臨的時候,我會不可避免地想到我們有這麽多兄弟們在大街上送貨,北京市PM2.5經常過500,今年元旦時我記得持續了十天的時間,老實說坐在辦公室我的嗓子都出血了,有天夜里實在逼得沒辦法,我讓司機開車一路往北,整整開了七個小時才找到一個沒有霧霾的地方,跑到內蒙去了,但我們的兄弟們跑不了,我還有這麽多兄弟在大街上送貨,PM2.5到達500時還在送貨、服務,我們對客戶的承諾是不可以中斷的,難道我的兄弟們要一輩子做這樣的工作嗎?需要兄弟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每天接一兩百個沙漠,要去穿沙漠、渡河、冒著大雨大雪大風霧霾,以及大街上各種各樣的交通事故,真的需要無數個兄弟不斷奔跑嗎?我們庫房出庫人員每天都要幾十公里的奔跑。

我一方面感動,但另一方面,老實說,我也真的一直自責的,我沒辦法說在PM2.5超過100時不送貨了,我做不到,如果做到,我們公司就垮了、就死了,所以當我們為用戶服務時,我們的身體會受到傷害。

太多太多的故事,我經常在淩晨一點時在大樓里走走,在淩晨一點我真的發現有很多兄弟加班,他們在幹什麽?做第二天的采購單,去做很多並不需要人做的、完全可以用機器、用人工智能做的,而淩晨一點還有兄弟們在工作、努力,所以為什麽要發展技術?從哪兒來的?我可以告訴兄弟們,也是因為過去多年這種不安、這種自責,這種對兄弟們的心疼讓我不斷地想,我們為什麽不能用機器人頂替人工來做,把今天我們忍受的所有風險逐步用技術來解決,我們對客戶的承諾是不可以停止,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不可以停止,但我們可以用技術去做到讓兄弟們不僅能過上有尊嚴的日子,還要有更好、更加輕松地工作,對身體沒有任何傷害的工作。

這是我下定決心不惜代價要發展技術很重要的原動力,說實在話,很重要的原動力。

所以我們不會有兄弟因為技術而失業,說實在話社會上會有人因為技術而失業,但我可以保證京東不會有人因為技術而失業,對所有員工只要進行三天到一個季度的培訓,他就可以像今天的像客服一樣坐在非常好的辦公室里只是盯一下屏幕,看一下遠程監控而已,所以大家無需恐懼,技術只會讓我們收獲,讓我們的工作更加美好。

未來12年,一個科技的京東,我希望我們整個集團能夠進入全球500強的TOP10。

最最關鍵的不只是收入,而是我們的利潤,凈利潤也必須進入TOP10,未來12年我們只有三樣東西,技術!技術!技術!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未來12年我們只有技術!謝謝兄弟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08

未來12年京東要怎麽做?劉強東:過去清零,技術轉型,瞄準人工智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0/161147.shtml

未來12年京東要怎麽做?劉強東:過去清零,技術轉型,瞄準人工智能
i黑馬 i黑馬

未來12年京東要怎麽做?劉強東:過去清零,技術轉型,瞄準人工智能

未來12年京東最想做的是,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商業體,變成純粹的技術公司。

2月10日下午,京東集團在北京召開了2017年開年大會,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多名京東員工來京現場參會,京東集團CEO劉強東也攜夫人章澤天(奶茶妹妹)現身。

和以往不同,本次大會上,劉強東首次向整個集團傳達了第二個12年的戰略。在年會上,劉強東系統性的回顧了京東的第一個十二年取得的業績,其中,標誌性的成就則是:2016年,京東集團成功的進入了《財富》全球500強(第366位)。

據京東現場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電子商務領域,12年來,京東商城的交易規模保持了年均15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增長了將近9萬倍。在過去12年里,京東是為數不多的GMV平均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50%的企業之一。在物流領域,京東的大件、中小件和冷鏈三張物流網絡已經覆蓋了中國98%以上的人口。劉強東表示,按照京東商城目前的增速水平,京東將有望在2021年前成為中國第一大的B2C平臺。

劉強東著重提到,在互聯網金融領域,2016年京東金融的交易規模已經突破了萬億大關,3年來交易規模增長了8.65倍。預計到2020年,京東金融將會服務千家金融機構、百萬家企業,並力爭成為全球TOP 3的金融科技公司。同時,劉強東透露,京東的保險業務也正在籌備當中,即將亮相。他還開玩笑說:京東金融增長迅猛,但白條業務沒有一張裸照。

在物流方面,劉強東提到,京東在全國已經有幾十個物流中心,超過200個中小件物流中心,在庫管理的SKU數量超過300萬,全球除了京東之外,只有亞馬遜能夠做到。再過不到三年,生鮮物流網絡建成後,京東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3張倉配一體化物流網絡的公司,而且都是B2C模式。

京東開年大會的主題是“科技引領未來”,對於下一個12年,劉強東強調的關鍵詞就是:科技和技術。他表示,時代正在發生快速、劇烈的變化,未來的十年科技的進步速度將超過過去100年,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商業革命來臨。劉強東認為,未來所有的商品都將聯網並具備智能,智能商品對人類的工作、生活、社會治理都將發生巨大的改變。劉強東強調:“如果京東不改變,不重新認識自己,全面改造自己的商業模式,我們的好日子也就只有5到7年。”

劉強東為在場所有人描繪了京東未來的應用場景:在未來京東的庫房中,AGV、六軸機器人、穿梭車、揀選等機器人完成商品的入庫、揀選和分揀,並將貨物傳輸至京東無人傳站車。

類似場景同樣出現在未來的金融服務和保險服務當中。在劉強東的構想里,京東金融將通過科技讓大量數據產生關聯,理解甚至預知用戶需求,提供更精準的金融服務;智能保險會通過商品智能、大數據和基因技術為每個用戶,每個項目制定不同的價格,實現以消費者為中心完全個性化的保險服務。

展示了這些應用場景後,劉強東承諾“所有技術,全部開放”,京東會把自身取得的技術成果全部對外分享。

而當大規模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應用之後,人力將被大量取代,就業也將受到影響。劉強東表示,縱觀歷史上的技術革命,每一次技術的進步雖然會對傳統的勞作方式造成影響,但也會激發出新的崗位和就業機會,比如機器人技術會取代部分的繁重體力勞動工作崗位,但也會產生機器人研發、制造、維修、保養及其他的就業機會。未來12年,京東將會繼續保持10萬人左右的規模,但會創造出遠高於現在的產業價值。

劉強東在演講結尾表示:“未來12年,京東只有三樣東西——技術!技術!技術!”

京東3

以下為劉強東演講實錄,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有刪節:

過去京東12年

【電商/金融】

我今天的演講主題就是技術、科技。首先我要帶著大家去簡單回顧一下我們過去12年打下的基礎,沒有它,我們第二個12年的戰略也不可能實現。

到2016年,我們整個集團第一次進入了世界500強,而且是排名366位,我相信今年根據我們的業績增長速度,至少應該能往前移個100位。

我們2004年創業的時候GMV是1000萬人民幣,而去年按照電商行業通用口徑(備註:排除10萬以上所有產品和服務,排除一天內購買總額超過100萬元的用戶的所有訂單。),我們的GMV已經超過了9000億,我們12年增速達到了9萬倍!回顧商業史,在過去100年以來能夠在12年增長9萬倍,平均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50%的企業,可能不超過10家,而我們京東是其中一家。按照我們今天的增速,以及我們已經打下的良好商業模式的基礎,我堅信在2021年之前,最快可能到2020年,京東商城將成為中國第一大B2C電商平臺

在2016年京東金融也有很多質的突破,首先突破的是京東支付,支付總額第一次超過1萬億,我們除了支付稍微晚了幾年,我們其它幾乎所有的產品其實都是在行業第一個推出來的,包括京東白條,京保貝、京東眾籌。去年一年京東金融已經為超過1個億的用戶提供了服務,企業超過20萬家;京東金融三年增速達到了800%。

在未來,京東金融不僅僅會有這些金融產品和服務,很快,我們將會進入證券、征信,包括銀行,總有一天我們會申請或者控股一個銀行,這樣我們才能夠為我們的用戶提供全金融的服務。

到2020年,我們強調做一個金融科技公司,向所有金融機構輸出我們的技術、輸出我們的風控、輸出我們的能力,到那時候我相信會有上千家金融機構和京東金融合作,超過百萬家企業會直接或者間接享受我們京東金融的產品或者服務。

第三個業務就是京東保險,我們正在通過申請牌照或者通過投資購買的方式進入保險。

總結一點,在過去12年,我們之所以取得的所有成功,讓我們成為了全球用戶體驗最佳的公司之一,是因為我們的正品品質已經深入人心,獲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和信賴。

【物流】

我們已經達到覆蓋全國的兩張物流網絡,第一張就是大件的物流網絡,包括冰洗送裝一體化,現在我們全國已經有幾十個物流中心,未來我們在國內可能有上百個大件倉庫。

另外,在全國我們已經有超過200個中小件物流中心,隨著我們各地的物流項目不斷投入,我們在庫管理的SKU數量已經超過300萬,全球除了京東之外只有亞馬遜能夠做到,在未來50年時間,相信我們在庫管理數將會超過1000萬SKU。

我們現在正在打造冷藏冷鏈倉配一體化的網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三張物流網。這個物流網跟過去不一樣,過去都是B2B模式的,送上門店,以批發代理作為支持,但京東打造的冷鏈物流網全都是B2C的,我們的3張物流網絡今天除了生鮮,其它已經覆蓋了整個中國98%的人口,再過三年我們生鮮物流網絡建成後,京東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3張倉配一體化物流網絡的公司,而且都是B2C模式。

提到自建物流,相信大家都知道,過去很多年,媒體、行業都在討論電商的商業模式。到了2016年我可以告訴大家,所謂電商模式之爭已經結束了,未來十年所有的電商都會愈來愈像我們今天的京東。

【公益】

我們一直強調整個集團始終要為國家、為社會創造價值。在2006年我第一次見到徐新時,我說我將來靠什麽贏?靠什麽超過線下渠道,靠什麽領先競爭對手?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就是:用戶體驗、成本、效率。因為人類上千年以來零售行業的發展其實都是伴隨著這三個最核心的要素不斷往前發展,每一次新興的商業模式之所以能夠顛覆掉或替代掉過去的商業模式,一定在這三者之間做得更好,才能夠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我相信未來12年,隨著我們技術力量不斷投入,雖然我們的庫存數量隨著我們銷售規模可能是幾十倍的擴大,但我們依然可以比今天的物流更快。

2003年整個公司只有38個兄弟,我當時就帶他們去了國家級貧困縣——山西省靜樂縣,我們在那一年就領養了38個孩子。那時,我們還是很小的小公司,到今天其實我們已經支援了上千名在校的貧困大學生,每年公司也會有大量的公益捐助。但最最重要的是希望以商業的方式能夠建立起可持續性的扶貧,到今天,我們已經精準扶貧了全國830多個貧困縣。

大家都知道前幾天CCTV2有一個關於我的采訪,我們給員工交五險一金,我們做了這麽多年,以前我也說過,但不知道為什麽這次說出來引起這麽大反響。也許有人覺得很奇怪,這不是應該的嗎?但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大多數勞動密集型企業都不能像京東一樣全員全額足額地繳納五險一金。我給大家算一筆小賬,如果按照各地最低工資標準繳納五險一金,每個月公司每人只要補貼一兩百塊錢就可以了。但我們全國很多配送人員稅前工資已經超過了10000,按照10000繳納五險一金和按照1600元最低工資標準繳納五險一金,二者帶來的費用支出是五倍之巨,所以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情,但能夠為這麽多70%的藍領兄弟們全額足額繳納五險一金,付出比別的企業多五倍六倍的代價,只有我們做到了。

通過這件小事,我想說的是:過去12年京東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帶來的最大貢獻可能並不是我們之前說的用戶體驗、成本、效率,真正為這個國家帶來最大貢獻的是我們的正道成功,所有的業務都完全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所有的商業都是符合最基本的社會道德。全部用合法正當的方式獲得我們的商業成功,我們做出了非常好的例子,接下來可以激勵無數創業者、年輕人跟我們一樣,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才真正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京東4

京東4

過去清零

今天我想告訴兄弟們,我們過去取得的所有成績、所有成功都到了該歸零的時候,雖然我們靠已經建立的商業模式,未來五年到七年我們依然可以維持比行業增速快得多的增長速度。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時代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在未來的十年,科技的進步速度,科技對人類、對我們企業產生的影響,將超過過去100年。

下面就是我們看到的未來幾年將會蓬勃發展的幾個基礎的關鍵技術: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不僅僅可以下棋,可以打敗全世界最好的棋手,可以這麽說,在所有人類已知的領域里面,只要假以時日,只要給人工智能足夠的數據,只要給它足夠的培訓,隨著CPU、GPU的發展,我堅信今天80%以上的藍領工作其實都可以被機器人替代。

還有智能商品,我們在6年前提出了NSNG(京東智能),我們認為未來所有商品都是智能的、聯網的。隨著智能商品的不斷發展,它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商業,包括政府運作,整個社會的治理其實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還有基因技術,基因技術可以做到什麽?今天在孩子沒有生下來之前對父母血液做基因檢測,都可以判斷出很多東西,甚至每一種疾病可能存在的得病概率是多少。我堅信未來十年基因技術會得到很大的突破,不僅僅是壽命、疾病,而在於各個方面。

所有技術的發展一定會影響到全球所有的企業,今天大家要做好準備,未來會因為新技術的產生,導致一批又一批跟不上時代的企業被淘汰掉。如果我們今天不做改變,不把我們過去12年所有的成績全部清零,重新認識自己,對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所有商業模式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做一次徹底的改造,那我們的好日子也就只有五到七年,很快可能就被別人超越了。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只有用技術去應對未來所有的不確定性。

未來12年戰略

第二個12年,我們希望把我們第一個12年建立的所有商業模式全部用技術來進行改造,變成純粹的技術公司,是一個充滿著智慧的集團,這個智慧不僅僅是團隊兄弟們的智慧,還包括我們所有產品、所有服務、我們一切的商業模式,都是有智慧的。

未來12年我們最想做的是,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商業體,包括但不限於今天我們已經有的2個業務——電商和金融,還有即將進入的保險業務,這是我們現在三個最主要的業務,未來都需要技術支撐。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肯定會產生更多全新的商業模式、全新的產品、全新的服務。

未來所有的消費場景、服務場景一定是越來越多的多終端、多場景化。

未來我們會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對每件商品進行精準的預測,去盯著每一個SKU,對它進行精準的銷量預測、補貨和選品,面對價格變動、市場競爭情況、季節因素,推薦都能達到最精準。未來幾年我們希望100%靠智能,不是靠人。

再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們的物流。今年我們將在北京建立第一個全球真正意義上全無人的倉庫,監控人員可以遠程監控產品入庫、理貨、上架、出庫、掃描、打包、打印發票、分撿,包括裝車,整個過程沒有人。未來每一個京東無人傳站車其實都是一個流動的配送站,從車駛進倉庫那一開始,沿途其實在不斷釋放我們的無人配送車,而上面有無人機,無人機在車體上可以不斷起飛,去供應遙遠的農村、偏遠的山區,為那里補貨送貨。

現在我們已經有五六千個配送站,再加上未來把車輛也當做流動配送站的話,將來我們為用戶服務的半徑將會更加小,我們希望京東的物流體系能夠在30公里之內覆蓋到全國87%的人口,讓我們的成本、效率、用戶體驗會到達一個全新的臺階上去。

京東金融未來會怎麽做?

金融成立之初就已經利用了人工智能的技術,京東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基於大數據的,我們現在正在對過去各種風控、定價、模型進行人工智能的再造。其實現在很多產品已經完全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為用戶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了。最核心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會利用最新的技術能夠有一天真正做到比你更懂你,更了解你。

我們未來怎麽做壽險、醫療、健康,跟京東金融一樣,我們不會發展任何一個分支機構,不會發展任何一個所謂各地區的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或什麽公司。就像我剛才所說的,通過基因檢測,我們對你的壽命、對你的身體、對將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有一個保險定價,真正做到千人千價。

不要忘了,我們還有所有消費者的數據、教育數據,甚至你家里冰箱各種生鮮的數據,我們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用全新的技術為每個人服務,真正做到公平。

京東2

京東2

我們發展這麽多技術,將來所有技術我們都是開放的。將來我們要發展的無人機、無人車,包括無人倉,我們所有技術都向全社會開放。

我相信一定會有人說,京東沒有技術基因呀,老劉是學社會學的,這麽一個公司怎麽去做技術?我想回答兩點:

第一點是一種信念。是源自於你堅不堅信技術終究會改變一切,是源自於你堅不堅信今天我們發現的幾乎所有問題最終都只能靠技術來解決。

第二就是對技術人才的尊重、信任。也是我們未來轉型至關重要的關鍵。

這麽多技術投入需要無數的錢。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這恰恰也是京東集團非常重要的優勢,未來我們不僅有龐大的利潤,我們更有龐大的現金流,未來五年我們現金流可以超過1000億。在第二個12年結束時我們會達到幾千億人民幣的現金流,這一切足以保證我們對每個技術的不間斷投入。

雖然在過去幾年我們的利潤一般,但資金不是問題,這恰恰是我們京東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有巨額的資金、現金,我們可以投資一個又一個新的商業、產品、服務、技術,去為我們的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京東1

京東1

相信所有人都會問一個問題,技術時代來了,我們怎麽辦?我們是不是都要失業?

我給大家承諾,在整個京東集團技術發展過程中我絕不會因為要減員而開除任何一個兄弟。

雖然京東有幾萬名配送人員,但不要忘了,將來全國一千多個倉庫,我們需要在線的監控人員,這麽多倉庫、這麽多機器設備、電氣化設備,都需要無數人保養和維修……有可能我們的員工數在剛開始幾年還是會增長,隨後隨著自然流失,自然離職,到了第二個12年末,可能今天集團的員工一個都不增加,業務二十倍、三十倍增長。

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不可以停止,但我們可以用技術去做到讓兄弟們更好、更加輕松地工作,對身體沒有任何傷害的工作。

這是我下定決心不惜代價要發展技術很重要的原動力。所以我們不會有人因為技術而失業,所以大家無需恐懼,技術只會讓我們收獲,讓我們的工作更加美好。

未來12年我們只有三樣東西:技術!技術!技術!

京東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36

莊辰超“重倉”便利店,劉強東大手筆投“茶界星巴克”!兩位百億身家互聯網大佬為何要投新消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0/161135.shtml

莊辰超“重倉”便利店,劉強東大手筆投“茶界星巴克”!兩位百億身家互聯網大佬為何要投新消費?
新消費內參 新消費內參

莊辰超“重倉”便利店,劉強東大手筆投“茶界星巴克”!兩位百億身家互聯網大佬為何要投新消費?

為何新消費成為新貴偏好?

本文由新消費內參(微信ID: cychuangye)授權i黑馬發布。

近日,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發現一家名叫便利蜂的便利店開始出現在中關村附近,引起了龍貓君的註意。

對於便利店這種重要資產型的創業而言,在沒有特別大名氣之前,敢於在中關村這樣的核心地帶一口氣開多家店鋪,背後的資本實力不容小視。

事實上,在互聯網兵家必爭之地的中關村,已經有711、天天、易家等多家便利店林立。

據北京商報報道和消息人士向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透露,這家名叫便利蜂的便利店來頭不小,背後的核心投資人是互聯網圈的大腕級人物,多次連續成功創業的創業者莊辰超新近成立的斑馬資本。

斑馬資本成立之後鮮少有出手案例披露,此次曝出重倉的第一個案例就是牽手前711高管團隊,也可以看出互聯網圈新貴開始將投資機會轉向新消費。

這並不是第一例互聯網圈大佬牽手新消費,此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已經跟前金錢豹CEO、前麥當勞中國區高管繆欽聯手創立了新消費品牌因味茶,跟此次投資類似,劉強東起始投資就是5億人民幣,雖然與此次傳言中斑馬投資的3億美金投入有差距,但也依然不容小覷。

這兩起投資幾個顯著的特點:互聯網大佬跨界新消費

首先都是互聯網大腕級創業者攜手消費零售圈頂級高手跨界創立線下品牌。此前劉強東投資地“茶界星巴克”因味茶操盤者繆欽,就是麥當勞中國第一位本土副總裁兼總經理。

2014年龍貓君曾經在龍貓君自己舉辦的餐飲論壇上與繆欽有過一面之緣,並且聽他進行過深度分享,業界餐飲高手一致認為他的經驗非常體系而系統,跟傳統餐飲人有著特別大的差別。

而這次和CC莊辰超合作的王紫亦是便利店行業的元老級人物,此前擔任711高管和鄰家便利店董事長。

其次,首筆投資都是極大金額,很可能是新近出現的“控股型”投資趨勢。

所謂的控股型投資,就是資本方在投資初期便控股該品牌。這在國外消費品界並不鮮見,國外頂級消費品牌PE來自巴西地3G資本,一直依靠控股型投資方式並購消費品牌。

為什麽在消費品領域會出現控股型投資趨勢?由於便利店、茶連鎖是一個依靠資金壁壘才能形成規模優勢的行業,起步階段如果要形成區域品牌優勢,只是像互聯網早期階段數百萬種子資金,根本不太可能撬動行業,形成對供應鏈的上遊整合優勢。

由於新消費品牌是一個典型的規模效應和資本密集型地行業,所以如果不投入大量資本幾乎很難再玩下去。

這也是消費品領域的邏輯,就是一旦資本決定介入,一定是大手筆參與,小打小鬧的幾百萬金額對於沒有杠桿效應的新消費品牌而言,幾乎毫無意義。

便利店大戰:為何新消費成為新貴偏好?

接下來龍貓君再來分析一下,互聯網大咖為何青睞新消費品牌,尤其是青睞線下新渠道品牌?

這中間先來說今天的熱點話題,C C莊辰超這樣的互聯網大碗,最新創業會選擇進入新消費渠道便利店領域?

事實上此前C C也參與投資了線上便利店模式的“愛鮮蜂”(C C為什麽這麽喜歡投資“蜂”呢?)。

所以頻繁去投資便利店也說明,大家都已經看到消費升級之下新消費渠道的機會。這些機會無論數據、政策、還是資本層面都已經有所顯現。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國便利店行業經營情況簡報》(以下簡稱“便利店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已公布年報的連鎖超市經營企業大部分出現了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

在大型超市發展普遍陷入虧損泥潭之時,便利店的發展卻一枝獨秀,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增添了一抹亮色。調查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便利店行業73.8%的企業實現了銷售額同比增長,其中同比增長10%以上的企業占比達到38.1%。

在所調查的企業中,52.3%開店數量保持增長勢頭,其中33.3%的企業開店數量增長了10%以上。

總體而言,行業發展規模保持穩步增長。這已經證明便利店已經成為消費升級增長主力渠道,龍貓君認識的大部分消費品牌都已經把便利店做為中國重要進入的渠道。

也正是看到這樣的趨勢與變化,家樂福這樣的傳統商超巨頭也開始嘗試easy家樂福這樣的便利店業態。

資本對這個市場也是聞風而動,2015年紅杉資本就聯手食品圈大佬牛根生一起投資了起家於南寧後來將總部遷往武漢的便利店品牌“Today”。

而另一家北京便利店品牌"好鄰居"此前也在2014年曾獲得過心元資本數千萬的A輪融資,這證明最近幾年資本對於這樣新型便利店投資越來越頻繁。

另外對於在尋找新流量入口的巨頭而言,天然具備非常好的交易場景的便利店也越來越受到巨頭青睞。

據傳阿里的新零售戰略今年也將會開始發力對線下店的改造。回到線下會成為2017新口號。

除了資本與市場趨勢的引導,外部技術環境的成熟也是便利店在中國大爆發的根源因素。

2015年開始的移動支付革命給便利店這種業態帶來了紅利與窗口期。據一位多年研究新消費資深人士向新消費內參透露:

“過去傳統便利店,單純如果只是靠著低客單價其實利潤並不客觀,但是隨著移動支付的便捷性,便利店可以提供服務集成越來越多元化,便利店逐漸成為區域性社區服務與區域性便利及時高頻產品的入口。

未來便利店將會融合越來越多早餐、水電氣很多服務,這就將一般的便利店變成了消費者一站式消費服務平臺,從而大幅度提升了便利店效能與利用價值。”

事實上,日本的711早就已經開始集成 ATM機這樣的金融屬性服務,如果政策許可,便利店是離金融最近的商業模式之一。

當然,便利店行業雖然具有消費升級屬性以及這麽多有利優勢,但是競爭也非常激烈,同時由於重資產屬性和擴張速度所限,中國便利店現在呈現出群雄割據,地域性品牌稱雄地特點。

比如起家於東莞、有著本土便利店之王稱號的美宜佳,即使2016年全年銷售額達到100億級別,依然還是主要處於東部沿海一帶,它主要依靠當初緊挨著工廠開店的策略而快速崛起。

在西南則是另外一片景象,本土的紅旗連鎖便利和喔喔便利、全家、舞東風占據市場主流,而東部的美宜佳不見身影。

而中部重鎮武漢則是Today比較強勢,上海北京則是群雄割據,各種品牌共存。甚至細分到每個具體的商圈都有自己特色的便利店。

對於最具知名度的兩大日系品牌711和羅森而言,雖然深度耕耘中國多年,依然也要面臨不斷進入的新品牌的挑戰,從這個角度而言,CC的“便利蜂”雖然值得非常期待,但是挑戰依然巨大。

控股型投資將會成為互聯網+消費品牌主要模式

說完了便利店,再來說說繆欽的“因味茶”,事實上新飲料品牌在國內外都是科技公司偏好投資的熱點,美國科技咖啡品牌bulebottle早就已經成為互聯網公司追投的獨角獸。

在上一波互聯網紅利已經吃透的狀態下,從新將投資的視角與視野回到新消費這樣抗周期,同時又能享受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新消費品牌,而且還處在中國更新換代消費變革的前言,再借助大資本、一流團隊,依靠金融工具杠桿做控股型的消費品牌投資,肯定將會越來越成為主流的中國投資趨勢。

新消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45

劉強東稱宿遷還有蘇寧是京東恥辱;老幹媽陶華碧不再持股;微信小程序可模糊搜索;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3/161164.shtml

劉強東稱宿遷還有蘇寧是京東恥辱;老幹媽陶華碧不再持股;微信小程序可模糊搜索; | 黑馬早報
靜靜 靜靜

劉強東稱宿遷還有蘇寧是京東恥辱;老幹媽陶華碧不再持股;微信小程序可模糊搜索; | 黑馬早報

蘇寧高管回應劉強東“恥辱論”:劉總去的地方不多。

頭條:劉總還是好好活著吧

近日劉強東在央視遇見大咖中說:“我們宿遷市的電商占有率是第一,超過任何友商,但是我竟然發現國美、蘇寧的店還在那兒呢,還有什麽OPPO,還有各種各樣的專賣店,那都是我們京東的恥辱!”

757289797841337349

46770752169342228

但當員工調侃道,“他們店里的東西都是在京東上買的”,劉強東又得意的說“那還可以”。他隨後又補充道:“把國美蘇寧周圍的所有廣告牌買下,而且至少買斷五年,一直到他們撤離宿遷為止”

面對這樣的挑釁,隨後蘇寧COO侯恩龍在微博中做出回應。

718545522108644764

@鹽城蘇寧易購:鹽城地區地區36家門店歡迎劉總來參觀,這里沒有京東自營非京東自己經營,沒有二包機。

@無錫蘇寧:無錫大區78家門店歡迎劉總來參觀…

@汕頭蘇寧:汕頭大區19家門店歡迎劉強東來參觀!

@蕪湖蘇寧:皖南蘇寧46店,歡迎小強。

@昊爺超新星:侯總啊!京東確實比你蘇寧做的好,這是毋庸置疑的,還是好好研究研究你家蘇寧財報的那點事兒吧!三季報預計全年虧損近3億,結果年報出來盈利了7個億,請問是啥情況一個季度就能有10個億的變化?而且我覺得你噴強東可能還差了一個級別…

@劉斌SN:某東一個沒實體店的口出狂言,宿遷多小都能有蘇寧廣場,總靠老婆博言論也是醉了……[鄙視]

@領悟人生:評論里水軍一把,仔細一看,多為蘇寧員工。你蘇寧厲害,你蘇寧越來越厲害,關我們宿遷何事?

@劉斌SN:某東一個沒實體店的口出狂言,宿遷多小都能有蘇寧廣場,總靠老婆博言論也是醉了……

@昨夜飲酒:蘇寧現在不是京東的對手

@李司令的老婆:拋開別的不談,劉強東這份鄉土情結我就特感動。

@11090801:劉強東把全國呼叫中心放在老家宿遷,吃水不忘挖井人,給你點贊

@歌昊歡:東哥這樣一說,宿遷的蘇寧國美員工不用擔心失業了,蘇寧國美丟不起這個臉

@李氏五代單傳:我選擇去蘇寧體驗一下真機然後回京東下單

國內新聞

1. 老幹媽”陶華碧悄然退出 不再持股老幹媽

公司秘聞(ID:high3c)註意到,一向低調的陶華碧,已在2014年悄然退出了對公司的持股,不再持有南明老幹媽任何股份。這一股權變動,至今未被外界註意到。同時,她的小兒子李輝在股東名單中也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現在南明老幹媽的股權,被陶華碧的大兒子李貴山和一名叫李妙行的自然人所掌控。

@右完幾:沒有陶華碧的老幹媽是不完整的.

@上海張程:老幹媽若不是絕頂聰明人,那身邊必定有絕頂聰明人在側,步步踏在政策之先

@奧茲曼資本:記住,這個世上沒有一家公司不會不上市的,無論是老幹媽還是華為還是娃哈哈,他們終將邁向資本市場,茅臺一年凈利潤幾百億,但是它還是上市,難道茅臺缺錢麽?即使是金融危機和三公政策下,茅臺還是照樣每年實現高額營收。

@陽光照耀歐羅巴:估計要走向資本市場了,她的大兒子以前就力推A股上市,被老媽阻止,這下沒有羈絆了。

@AA阿良:歌功頌德不說,評論里大把…陶華碧不持股,不代表她家人不持股…想想她年紀…轉移股份和資產給家人很正常…怎麽就被解讀出了這麽多是非

2. 800萬互聯網借款用戶,90後占比超六成

國內第一家互聯網貸款搜索平臺借點錢APP發布《2016年互聯網借款用戶畫像》,共從8個維度分解借款需求巨大的人群。具體來看,在此次受調查的800萬互聯網借款用戶中,20-29歲的“90後”用戶占總人數的65%,而排名第二的30-39歲的“80後”則只占24%。超前消費的理念讓“90後”們釋放洪荒之力,笑傲所有年齡段。

@李明的明天:又要有人開始說,你看看現在的90後。。

3. 摩拜ofo同為行業第一?共享單車數據“打架”

知名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比達咨詢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整體市場份額中,ofo的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第一。幾乎同一時間,權威移動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發布的報告表示,摩拜單車月活躍用戶量已達ofo的3倍以上,市場領先優勢明顯。兩份數據嚴重“打架”。

@Lincoln Xiao:ofo車少,而且車鑰匙有點傻,很多ofo被私人化。

@阿修羅之怒:我是一枚苦逼的上班族,支持共享單車良性發展

4. 外媒:中國7億網民有一半在用直播應用

據經濟學人報道,在中國的7.1億網民中,有接近一半使用流媒體直播應用。很多直播用戶都是屌絲,他們希望獲得免費的娛樂方式,有時候甚至用這種方式來代替愛情。女主播人數遠多於男主播,但觀眾卻以男性為主。政府已經出臺了一些法規來規範直播業務中的灰色地帶。

@大山的子孫:這事外國人都知道啦?

@李堂主:數據不準吧,我身邊怎麽沒人用?人以群分?

5. 中國快遞員工作累薪水低,四成一年內轉行

據美國媒體報道,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快遞市場,共有120萬名快遞員。調查顯示,大部分快遞員月薪在2001元-6000元之間,在工作日,他們每天能送150個包裹,每送一個包裹一般能賺1元錢,但如果從客戶那里接單或有其他任務可以賺得更多。報道稱還稱,在包裹數量激增時,這個職業吸引了許多人。但是隨著競爭加劇以及更多人員加入這個市場,快遞員的收入在最近幾年幾乎沒有增長。研究顯示,約40%的快遞員會在一年內轉行。

@霍斯基爾默:確實辛苦,風里來雨里去,還不能生病,一年到頭也沒幾天休息

@閩南男:還真是我這邊送快遞的基本沒有一個幹半年以上的,來幾次人就不一樣了

6. 1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公布,同比下降5.1%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2017年1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其中數據顯示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686.4萬部,同比下降5.1%,智能手機以4503.1萬部占據了絕大份額。另外,4G手機出貨量為4512.6萬部,占比96.3%。國產品牌手機占據總出貨量87.13%。在一月份出貨的4G手機中,全網通手機占比80.6%,這個數字在過去一年中不斷攀升。

@清月の舞_10:國產手機在逐步占領中低端市場的前提下,也開始向著高端市場挺進了。

@李誌沒有痣:4G手機出貨量比智能手機還多,有手機不是智能手機是4G的嗎?

7. 微信小程序上線模糊搜索功能

2月12日,小程序終於做出了改變,微信最新的6.5.4版本支持了模糊搜索。例如搜索“交通”關鍵詞發現,搜索結果出現了4個名字中含有“交通”的小程序。又測試“天氣”關鍵詞發現,搜索結果中出現了20多個包含“天氣”關鍵字的小程序。

@裝作看風景: 現在才出這功能,真的挺落後的

@_聞一: 我更想知道有幾個人在用小程序

8. 臺灣Uber司機街頭繞行抗議 要求網約車合法化

2月12日消息,Uber(優步)於10日起暫停在臺灣提供服務。數百名私家車主10日駕車繞行臺灣交通主管部門進行抗議,要求恢複Uber在臺運營並使網約車服務合法化。10余名Uber司機更是在臺交通主管部門大樓前舉牌靜坐抗議。

@悲天人:臺灣交通主管部門回應,對於借創新、共享經濟之名,行違法經營汽車運輸業之實的違法行為,嚴正執法立場不會改變。

@性格像豬的猴子:就喜歡看彎彎開倒車

9. 董明珠稱雖被免職但問心無愧 消費者的支持讓我哭了

董明珠在接受央視二套《對話》欄目時稱,自己對國家、對消費者都是問心無愧的。她不會躺在功勞簿上,而是要接受挑戰不斷前進。她稱在被免職的時候,有很多消費者支持她,讓她非常感動。“我這20多年很少流淚,但看到消費者的支持,我覺得值了。”

@羅斯基:董小姐威武!

@哈密瓜1IRG:格力竟然是國企!

10. 北大女博士偷共享單車 ofo:懷疑偷車真實性

記者發現,日前,有網友發帖稱,看到北京大學一名碩博連讀女生,自己發朋友圈,炫耀在校內偷共享單車。對此,法晚記者聯系了ofo公司,並獲得公司回應,稱此事真實性值得懷疑。

@MebiuW:這不就是個騎了沒鎖的車。。不是偷吧。。。。

@你遊什麽時候會完:為何突出學校和學歷呢?

國外新聞

11. 微軟每年逃稅15億!

美國國會一項調查顯示,科技巨頭微軟公司通過在美屬波多黎各開設分公司等“合法手段”,每年能夠少繳大約15億美元的稅款。知情人士介紹,這類做法在矽谷企業中相當常見。為此,不少國會議員正在推動一項修改稅制的提案,希望堵住這類“漏洞”。

@大鵬脫毛:大哥,人家叫避稅,不叫逃稅

12. 亞馬遜不再允許最早兩款Kindle電紙書註冊

2月12日消息 亞馬遜早期推出的第一代和第二代Kindle閱讀器將被淘汰,亞馬遜將不再允許這兩個設備註冊賬號,據外媒報道,對於已註冊的賬號將會保留,但如果用戶重置設備便無法再次鏈接亞馬遜賬戶。在論壇上有用戶反應自己的老款Kindle重置後無法註冊,亞馬遜技術支持人員證實,此舉為了鼓勵用戶換新設備。

@安聯之王:這個要升值了吧。

@六王爺完顏洪烈:有幾個用kindle還花錢買它的書,都是從網上下,然後傳輸進kindle當中,省錢又實惠

13. 蘋果獲新專利 用量子隧穿材料讓全機身變觸控板

2月12日報道,最近蘋果公司曝光了一項新的專利技術。據悉蘋果公司準備將觸摸功能擴大化,把全機身都變成觸控板。專利描述顯示,這種“量子隧穿”材料可以徹底“廢掉”使用多年的物理按鍵,讓機身每一個角落都擁有觸控能力。據悉,這種量子隧穿材料實現全機身觸控主要靠複雜的電子交換作用,蘋果的專利主要集中於讓iPhone的保護殼擁有觸控能力,但未來該技術也能應用至iPhone本身。

@時間煮心:就是喜歡這種時刻在創新的公司

15. 韓檢方再次傳喚三星李在镕

2月12日下午消息,據韓聯社報道,韓國親信門獨立檢察組發言人李圭喆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獨檢組將於明天上午9點半傳喚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調查其向總統樸槿惠和親信門主角崔順實行賄的嫌疑。這是獨檢組時隔一個月再次傳喚李在镕。

@一日為師再日為友: 三星這種大到影響韓國生死的企業除非韓國軍隊直接持槍接管不然誰也管不了

黑馬早報神點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48

OPPO們的專賣店成京東恥辱,或許這才是劉強東真正焦慮的地方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7/0214/161210.shtml

OPPO們的專賣店成京東恥辱,或許這才是劉強東真正焦慮的地方
俊世太保 俊世太保

OPPO們的專賣店成京東恥辱,或許這才是劉強東真正焦慮的地方

這並非誰的過錯,也非是哪家公司的恥辱,這其實只是市場和用戶的選擇。

本文系俊世太保(微信 ID:lijun_taibao)授權i黑馬發布。

這幾天京東CEO劉強東可謂是出盡了風頭,而這中間最值得爭議的內容,或許就應該是東哥那番劍指蘇寧國美的“挑釁式”言論。但拋開茶余飯後的奶茶八卦和公關口水戰後,我們發現東哥此次攻擊的對象還包含了手機廠商OPPO的線下實體渠道,而這無疑是一件非常值得推敲的事情。

手機銷售渠道下沈,這其實是京東難逃的大勢

一說到2016年的智能手機市場,相信很多人都會用“變天了”這樣的詞來形容這個市場變化。伴隨著OPPO、vivo的崛起以及小米的衰落,智能手機甚至是電產品消費者的習慣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8d9649d6953b58c18db5cfe31eaa9ed8

        實際上,正是得益於此,OPPO、vivo等品牌在2016年手機市場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銷量增長達1倍。如今只要你來到二三四線城市,就會發現OPPO、vivo等品牌的線下店覆蓋了大量繁華的街道,一個綠色,一個藍色,標示十分醒目,基本不可能錯過。

而靠近你會發現,這些店面十分活躍,每逢周末還有彩旗,充氣吉祥物等展示和活動來吸引顧客。而進入店面後,又會有專業的人士來給你介紹產品,詳細耐心並且訓練有素,這樣自然會極大的增加銷售成功幾率。線下實體店的手機市場可能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般繁榮。

9903eea3c71f7c6a935363c2e687cbc3

但在劉強東做客央視財經頻道的《遇見大咖》節目時卻表示,“我們在宿遷市的電商占有率已經是第一,超過任何友商,但是我竟然發現國美、蘇寧的店還在哪兒呢,還有什麽OPPO,還有各種各樣的專賣店,那都是我們京東的恥辱,兄弟們!”

從任何方面來看,京東和OPPO都不會是競爭對手。作為3C品類線上最大的銷售渠道之一,某種程度上雙方應該更多是合作關系才對。但為何如此繁榮的手機市場,卻為什麽被劉強東視為恥辱呢?

其實說白了,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些手機不是京東平臺銷售的,京東並不能獲得一分錢的利潤。而每當線下店鋪里的銷售人員興高采烈的賣掉一臺手機,這或許就可能意味著線上的電商平臺少了一個客戶,東哥心里的火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當手機廠商紛紛在開出自己的旗艦店時,京東在線上的優勢勢必將會被瓦解。OPPO和vivo的成功,也讓手機廠商轉型成為主旋律,小米更是宣布將在未來三年推出約1000家實體連鎖店。可以說渠道下沈至三四線城市已成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趨勢,這對京東的發展無疑是致命的。

我們知道,雖然京東如今在大力發展第三方平臺以及商超業務,但3C品類仍然是京東的核心優勢,手機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這仍然是京東平臺最重要的流量來源。根據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京東平臺上的電子與家電產品的交易總額為773億元人民幣,占比接近50%。

更關鍵的是,當京東正計劃進入農村市場時,卻發現早已遍地都是競爭對手。對京東來說,手機廠商將重心放到線下後,這不不僅僅是對小米互聯網營銷模式的顛覆,更是對京東電商渠道的一種顛覆。所以這才有蘇寧國美之後,劉強東也不忘提一下OPPO。

京東人的理想國,但這並不是四五線城市用戶的真實需求

實際上,東哥可能還是比較了解一線和北上廣用戶的需求的,但對於三至五線城市用戶的需求,從之前那番恥辱的言論看,可能還不是很了解。這里科普下,三四五線用戶對於手機的有著這樣的需求:

4ef7496b5cd7ffa4deebebfb3dcd2064

對產品功能很在意,對配置不在意,配置表意義不大;關註銷售渠道的正規性,更願意現場開機驗明真偽;在意手機的外形質感,通過現場觸摸比較篩選;願意向銷售人員詢問,了解產品的各種功能;喜歡固定的店鋪,方便售後問題時候找到商家。

這些服務,不客氣的說,都是京東不能提供的。很多涉及產品的問題,用戶在京東的自營展示頁面,都很難得到及時的解答。除了問答外,手機外形的直觀比較,材質的觸摸體驗就更是不可能完成的內容。在京東,甚至黑邊多大,也只能通過PS的效果圖來判斷,與實物可能存在辨識上的差異。

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收貨和換貨、退貨的流程。線下店的用戶當面拆封開機,檢查核對,做到心中有數,明明白白,這樣購買2000、3000元的商品才更為安心。同樣,產品使用有問題時,換貨、退貨也因為有認識的銷售,固定的門店而變得更為可靠,放心。而這些其實都是電商平臺所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可以這麽說,電商渠道其實永遠都沒辦法渠道實體店。但在京東人的理想國里,三四五線用戶應該先打開電腦或者手機,然後在給出的篩選選項中,通過系統的自動排序,一個個的查找自己喜歡的機型,仔細閱讀每一個頁面,比較每一個參數,再百度一下某某型號代表的性能,當自己成為半個數碼達人的時候,果斷下單,付款購買,形成一次完美的電商購物。

而同時,這個理想國里也有很多大牌手機廠商,他們付費購買首發頻道的展示圖,或者鼓勵用戶留下好評,既看重頁面位置,又看重每一條評論,同時還可以耐心的等待京東三個月甚至更長的賬期,並最終獲得自己賣手機的所得。

但實際情況是,用戶喜歡更直接的購買,廠商也喜歡當時就收到幾千塊的人民幣,不用等賬期,而同時當地的銷售也能通過自己的講解,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這種廠商、用戶、員工都滿意的銷售過程,可能只會讓一方不滿意,就是京東這樣的公司。

用戶的選擇並非一成不變,也並非針對某些渠道,其只是特定時期、特定市場的特定表現。將幾億用戶的自然選擇,說成對自己企業的侮辱,這種過於自我的觀點,內部交流還好,但放到電視上,也難怪會引起很多業內人士和吃瓜群眾的爭議。

京東希望小米這樣去掉線下渠道商的品牌能大闊步發展,因為小米依然需要京東這種線上平臺,但2016年小米的表現可能會讓京東失望,而且不止是小米,這種只有線上渠道,沒有線下渠道的手機品牌在2016年的表現都有些乏善可陳。

京東人的理想國中,所有的消費者都渴望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購買手機,而京東是3C品類最強勢的平臺,自然會成為大家的首選。在整個智能市場的發展紅利期,京東自然而然成為了其中的最大贏家,但當消費者更多轉向線下時,留給京東的或許只剩下望洋興嘆。

這並非誰的過錯,也非是哪家公司的恥辱,這其實只是市場和用戶的選擇。

OPPO 京東商城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348

劉強東:京東能夠從0到1,得益於我先後想清楚了這三件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7/0215/161217.shtml

劉強東:京東能夠從0到1,得益於我先後想清楚了這三件事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劉強東:京東能夠從0到1,得益於我先後想清楚了這三件事

很多投資人在中國消費品行業投資,他們的規則就是less work ,easy job ,more money。

本文系投資人說(微信 ID: 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發布

上周做左暉先生那篇的時候,有讀者跟投投提到了劉強東先生和左暉先生有些價值觀很像,恰好投投也在看京東的歷史資料,當下表示要做一期出來,於是就有了這篇稿子。

透過劉強東先生的講述,投投發現,很多道理看似平凡,但在更長的周期里,能讓企業拉開差距的地方往往卻正在於此。當然,再好的理念如果只是CEO一個人的準則也無濟於事,最終要隨著執行力落實成企業的規則、文化。

看到了別人走過的路,也並不能阻止你跌坑,但可以在你下落的瞬間,及時點醒你。情人節快樂。

1

創業的兩件事

談到創業,關鍵就一句話:只要你能夠真正解決一個問題,那麽你的項目就一定會成功。對此,我想講京東歷史上發生的兩件事。

1998年,我帶著積攢的12000塊錢在中關村租了一個四平方米的櫃臺。那時候中關村幾乎所有的商家做生意都是一個模式,老板對員工的培訓都是:一臺筆記本兩萬五,你怎麽用三萬五賣出去。由此中關村還有十大「招術」教你如何欺騙顧客。我覺得這註定是不對的,終究有一天這種混亂的情況會改變。這就是問題,誰能把這個問題解決,誰就可以取得成功,非常簡單。

所以從開櫃臺第一天,我是唯一明碼標價、所有產品都開發票的商家。不接受討價還價,只賣正品行貨。就這麽一做六年,從一個小櫃臺,到2003年的時候,我擁有了12個店面,其中3個在北京,而且每個店的營業額都非常好。

第一件事發生在2003年非典的時候,我迫不得已把所有的門店都關掉,所有的人員都在辦公室,每天很著急,因為我們各種租金、開銷一天都不少,貨又不敢銷售,店面也不敢開門。

我們有同事就提出來,說為什麽我們不去做網上銷售呢?我們去搜狐、新浪、163各種各樣的網站發帖,結果發現發了帖很快就被管理員刪了,偶爾沒被刪也沒有人訂貨,因為沒人相信。記得我們就在BBS里說:我有什麽刻錄機,多少錢,底下是匯款帳號,如果你想買的話先把錢匯到這兒來……那時候too young too naive.

後來,我們開始在專業的測評論壇里發帖。論壇總版主看到了,不僅回複了,還把我們的帖子置頂,說:京東多媒體,我知道,這是中關村唯一的一個不賣假光盤的廠家。結果這一天我們接到了10個訂單。

正因為過去六年的堅持,贏得了別人的信任,從而在最關鍵的時刻,得到了一個不記得他姓名的人的一次簡單幫助,從而使京東開始由線下轉到線上,做了電商。

第二件事發生在2006年、2007年融資的時候,好多人說你們是沒法成功的,為什麽?他說幾乎我所想要買的所有東西,都可以在當當、卓越或者淘寶上購買,還都能找到比你京東更便宜的,所以很多人說你沒必要做,註定你沒有前途。

但是我們不這麽認為,為什麽?因為我覺得在那個時候,包括今天網上的銷售有很多問題,比如說商家的誠信、商品的質量、送貨的服務和速度,我想解決這個問題。因為購物原本應該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它不得已變得複雜了。

在這個時期我們推出的「當日達」。後來有一位美國的記者朋友問我,在哥大留學的時候,是否去亞馬遜購物過?我說是。他問感覺怎麽樣,我說很好,但是我實在忍受不了它的物流速度。他說你要是Prime會員兩天就可以收到貨,那多快啊。我說京東幾乎每個用戶都是Prime會員,但你不用花99美金,只要一次購買滿79塊錢的商品就可以免運費了,而且在北京、上海這些大的城市,都是當日達。

正因為對解決問題的堅持,我們解決了網絡購物領域長期存在的大量問題,這就是京東得以生存和快速發展的基礎。

2

管理團隊的思考

一家企業僅僅有初心是不夠的,成敗往往在於你有沒有用好人,這也是我第一次創業失敗獲得的教訓。

大四的時候,我開了一家餐廳。因為沒有太多時間管理,每周我就去一次,我給員工改善了夥食和住宿條件,提高了工資待遇。我覺得對員工這麽好,他們一定能幫我把餐廳做得更好。結果過了兩個月之後,就不對了,大廚和前臺、買菜的都變著法兒貪錢,餐廳變成了一個只進不出的無底洞。最後,我虧了近20萬元,有借小姨家里的錢,還有我爸媽攢了一輩子的錢。

我開始對人性產生了懷疑。我不認為自己有錯,我認為自己一點錯都沒有,我對員工這麽好,為什麽他們這樣對待我呢?他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為什麽要騙我的錢呢?想了很長時間。

然後,我去了一家日本企業,開始管理公司的信息系統。日本人那一套管理系統非常清晰,怎麽前後一一對應,怎麽保證數量精準,都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在日本人眼里,正確就是正確,錯誤就是錯誤,不像我們中國人說的有什麽誤差,誤差就是錯誤。

我在那家日企陸續做過信息、庫房、銷售崗位,把管理核心摸得很熟之後,我才知道,我第一次創業失敗,全是我的錯。因為我沒有對員工進行任何管理,沒有系統流程,防範漏洞。

從這兒開始,我越來越重視管理體系的建設。而公司管理最核心的就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怎麽選人,怎麽用人,怎麽留人,怎麽防止「大企業病」,保證信息通暢,減少部門扯皮。

培養團隊,是我花費時間最多,也是內部最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問我京東運營體系中哪里最讓我「疲於奔命」,一刻也不敢放松,那就是培養團隊。如果有一天京東失敗了,那麽不是市場的原因,不是京東對手的原因,也不是投資人的原因,一定是我們的團隊出了問題。

過去很多人失敗的時候說,政策的變化,市場的變化,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技術的發展等等,導致了失敗,都是瞎說,最終都是人不行。

京東在用人上,這些年我堅持做了這幾件事:

(1)培養管培生,是我傾註時間和精力較多的一件事情。每年從應屆大學畢業生中招聘幾十甚至上百人,從畢業那天起,這些管培生就得進入京東。接受完系統的培訓之後,管培生們可以自由選擇,到相應部門的具體工作崗位正式開始工作。工作滿半年之後,他們可以進行第二次內部崗位選擇,滿兩年後他們還有第三次選擇的機會。

(2)留人,如果一個配送員五年之後還是配送員,那就是管理者的失職。因為業務的需要,我們每年的配送隊伍和配送站幾乎都在翻倍增長,所以只要在公司工作過一兩年的優秀老員工,就有可能成為站長。一旦成為站長,不僅工資高了,優秀的站長還能拿到公司的股票。

我經常說要感恩員工的付出。什麽是感恩?感恩不僅僅是給員工好的薪水和待遇,抑或是股票,更是要通過培訓體系,讓他們在京東工作幾年後,個人職業能力、知識、眼界等都能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如果這份工作對於配送員們來說可有可無,隨時都可以離開京東再找一個,那麽很難真正做好這份工作。

(3)七上八下原則,這是京東人事管理規定中非常重要的一條。什麽叫七上八下?就是內部員工,包括管培生在內,覺得你有七成把握的時候,就讓你來管理這個部門。同時強制性規定,80%的管理者都必須內部培養提拔人才,只允許20%從市場招聘。

培養一名管理者是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的,那為什麽我們還要20%去社會上招聘?因為我們要保證組織還有新鮮的血液,我們不能變成一個封閉化的組織。所以七上八下,這樣才能保證這家公司真正的文化、價值觀落地生根。

(4)防止大企業病,經常說No的管理者實際上都是偷懶者,必須清除。

在京東,沒有事實或數據能夠證明別人的需求是不正確的,你不能說No。比如過去幾年大家抱怨最多的就是跨部門協調困難,你找某些個部門辦點事,皮鞋都跑爛了,沒完沒了的,跟你說一大堆不行的原因。我們設立了這個原則,管理者可以對其他部門的人員評定打分,那個人不好,你對他打分。

按照這個制度,以後再說No就屬於高風險,你要說No可以,給我拿數據擺事實,告訴我,我跟你提的要求是不對。

3

商業模式的思考

自從2007年我拿到第一輪1000萬美金融資,到年底我們決定自建物流。之後市場有各種各樣的質疑,有的人說很好,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有的說這是胡來,最愚蠢的決定,終有一天會把企業拖垮。所以這麽多年以來,市場上永遠保持熱度不變的就是對我們各種行為的討論。

在此,我希望能夠跟你分享一下,到底我是怎麽看的,是基於什麽樣的想法。記得我們最多的時候,一年虧了十多億人民幣,很嚴重。那時候很多人問我,你睡得著覺嗎?你不怕嗎?其實也不是不怕,有時候也想,要是企業倒閉了怎麽辦。

但現在,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過去十幾年以來,我們一直不為外界,甚至不為我們的投資人股東所動。因為我認為我們做的事情有價值,盈利一定不是問題。我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商業模式,為你的合作夥伴創造很多價值,為你的用戶創造很多價值,結果你倒閉了,失敗了,如果是的話,也並不是商業模式出了問題。

這份信心,是出於以下幾點思考。

(1)首先,中國的服務行業,加盟模式我都不看好。服務行業如果做加盟的話,初期發展速度很快,你能夠賺很多的錢,跟我們無數投資人追求的商業模式一模一樣。我跟很多投資人打過交道,很多投資人在中國的消費品行業投資,他的規則就是less work, easy job, more money。

不用去選店,不用去培訓,只要去收加盟費,數錢是最簡單的,但是這種商業模式今天出現一個,沒了,明天出現一個,又沒了,因為這有違消費者的利益。我想中國的服務行業,在未來二十年,我們巨大的機會就是堅持走自營。

(2)接下來講一下甘蔗理論,消費品行業存在著十節甘蔗的經營規律在里面。就是說,作為市場競爭的結果,任何消費品行業,各個環節的利潤都是固定的,就像十節甘蔗成熟的時候,都有相對穩定的長度,這是千百年來從來沒有打破的規律。

有人說不對啊,蘋果的利潤率很高,只有1%的品牌能做到這樣。但是所有的消費電子品牌都沒有常青樹,為什麽?因為消費電子幾十年發展永遠要創新,不斷的創新,你都不知道明天哪個品牌會出一個新的手機更好,讓我們更開心,可能一夜之間蘋果手機就落伍了。

所以每個行業,短期來看,這節甘蔗今天長了、明天短了;長期來看,行業的利潤和品牌利潤是相對比較固定的,是一個合理的水平。當整個產業基於理性的時候,這十節甘蔗將更加清晰,不管是傳統品牌還是線上品牌,還是電子商務,還是傳統零售,我相信都逃不過商業的自然規律。

這也就是為什麽京東就做得比較重,而不願意采取最輕的模式,因為我們堅持認為,在這個產業里面,你做得事情越多,吃到的節數越多,有一天行業趨於理性的時候,你才有能力和資格去獲取行業的最大利益。

很多互聯網企業死掉了是什麽原因?我們也琢磨了很長時間。最後結論就是任何一種商業模式都要符合傳統經濟規律,所以我們對互聯網的看法、總結就是:任何一種互聯網商業模式,如果不能夠降低行業的交易成本,不能夠提升行業交易效率的話,那麽最後註定會失敗的。

當然,這個理論僅適合零售和消費品行業,不適合遊戲、資訊、高科技,比如Facebook和Twitter。

4

創業動機的思考

如果大家要創業的話,希望每個人要問自己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我這個項目解決了什麽問題。如果你什麽問題都不能解決的話,那麽我可以說你的項目註定會失敗。有的人說,不,我覺得我創業是為了獲取財富。創業成功獲取合理合法的財富,無可厚非,但是我從來都沒有看到哪一個創業者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財富而創業成功的。

在中國大家都知道創業非常的火,最火的時候到什麽程度?投資人也有些愚蠢,只要有一個主意,你可以拿到3000萬美金的投資,真的很容易,很多人很高興。但是不要忘了,你拿到多少融資不是你的財富,你拿到多少融資,你將來就要10倍、20倍的把這個還回去,風險投資的成本是全世界最高的。所以千萬不要把投資人投資的錢視為你的財富,視為你的成功。

有人說我創業是為了自由,我不想朝九晚六打卡,受到別人的指使,做老板以後我就自由支配我的時間,想什麽時候上班就什麽時候上班,如果你真是為了自由的話,可以說創業是最不自由的。

因為作為創業者,你在公司必須是最自律的那個人,所有人都可以違反這個公司的制度規定,所有人都可以遲到早退,唯獨你不行,永遠不行。你如果下午一點鐘上班的話,兄弟們肯定是下午三四點才上班,一定是這樣的。

你如果說我創業是為了出名,能參加各種論壇,如果你要抱著這樣的想法的話,我可以告訴你,最後99%的結果是你真的出名了,而且會載入哈佛的案例,說某某人拿了風投20億美金5年燒光,項目失敗,然後大家來分析他是怎麽失敗的。

互聯網領域有個很普遍的說法,風來了,豬都會飛。我認為如果你是一頭豬的話,就兩種選擇,第一個選擇你使勁吃,使勁睡,抓緊最後的日子,享享福得了。

第二條路,你就每天少吃,多走路,鍛煉身體,把自己弄瘦一點兒,讓養你的人晚殺你幾天,你幹嘛非要飛起來?豬飛起來有什麽結果?你是頭豬,飛到天上去,是瘋狂了十幾秒,但摔下來死得更快。

最後我想對真正的創業者說:當下人類的需求在幾乎毫無節制地、進一步貪婪地、快速地增加,這就給我們創業者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身處我們這個時代,如果大家不去做點事情的話,真的是會讓你一生感到後悔,後人終究將記錄我們這一代人,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值得我們每個人記錄、奮鬥的時代。

當然,在看到時代的同時,也需要反觀自身。我管不了這個社會,但是我一定要管好這一家公司。我希望這個社會上,幹凈的公司越來越多。比如京東,如果這家公司有任何違法犯罪行為,不管賺多少錢,對我來講,都不會有成就感。我把所有的青春傾註在這家公司上,我不願意它走上邪路。

京東 電商 方法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73

劉強東談快遞站點停擺:電商十幾年高增長隱藏的毒瘤

2月16日,劉強東罕見發布了一條微博,評價了最近某快遞停擺事件。劉強東表示,快遞停擺其實是電商十幾年高增長隱藏起來的毒瘤,大家只看到所謂的電商就業數字,而看不到90%以上的電商從業人員沒有五險一金或者少的可憐的五險一金。現在他們吃的是青春飯,將來誰來養活他們?

劉強東認為,以克扣配送員和賣家從業人員的福利帶來的快遞業、電商表面“繁榮”該停止了,否則最後損害的還是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利益。

此前,百度貼吧一則“圓通速遞北京某站點倒閉、快件無人配送”的吐槽帖在網絡瘋傳。網友“佐小祎”稱自己與家人的8件圓通快遞滯留在海澱區花園橋分揀站,半個多月無人派送。這個網帖子引發不少網友“共鳴”。但是,今日晚間,圓通速遞在微博上發布聲明表示,因為電商節後集中發貨、快遞員返崗不及時等原因,快遞業務整體運營壓力較大,不存在快件延誤等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6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