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這是華為給作者印象最深刻的三個故事。

文/技術管理那些事(微信ID:jsglnxs)

年初一個華為的勵誌視頻在朋友圈刷了屏,講述的主要是華為員工怎樣在非洲各國開拓市場的故事。華為“奮鬥者”的形象,被這個視頻推向了頂點。

奮鬥者的價值觀,我也堅信這是華為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同時,最令我感受深刻,和認為作為管理者要學習的,卻是華為在員工管理方面的三個特色:精細化,流程化,以及戰略化。

我沒有在華為工作過,但有很多同學、朋友在華為,來來往往,所以差不多從跨入IT界這麽多年來,我一直通過他們接觸到華為的各個方面。最近和華為前高級副總裁、資深管理專家胡彥平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的管理課程,讓我對華為的認識更加明晰起來。

而關於華為管理的這三個故事,也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

1. 客戶接待體系 - 精細化

差不多是1997年左右,華為成立十年了,在全國來講已經有了相當實力的研發系統,也推出了業界領先的一代產品——C&C08系列機。而那時,和技術研發能力相比,華為的銷售接待體系也做到了非常牛掰的地步,建立了強大的行為規範。

這是當時華為的朋友和我交流時,最深刻的感受。他們在華為做銷售技術支持,據說入職後,光是要學習的接待規範就長達百十來頁。當時他們接待的大都是郵電局的局長、總工們。“郵電局”這種說法已經成為歷史,簡單講,就是現在的“郵政局”加上移動,聯通,電信。他們的權力之大,你懂得。於是,華為對銷售如何接待他們的衣食住行進行了事無巨細的規定。比如規範能細化到,到旅遊景點開會不允許為了省錢自帶水,必須在現場買礦泉水給客戶喝。這一點,保證了成百上千的華為銷售代表們有了很強的統一執行力。

對銷售的管理如此,你也可以想象到,華為對每個團隊、每個職能的管理細化到了什麽程度。對我們來講,創業公司有技術驅動型、運營驅動型、產品驅動型,管理精細化對重運營、重銷售的公司尤其重要。我和一些成功公司接觸時,也曾被他們對運營團隊的精細化震撼到,幾百人的團隊,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在遇到幾十種情況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理,知道如何精準地和上下遊接口,每樣事情推進到第幾分鐘的時候要執行什麽動作也一清二楚。

 2. 流程建設IPD - 流程化

 

1999年,華為花了5000萬美元,既不是買設備也不是買品牌,而是買了一個叫IPD(集成產品研發)的流程,買了IBM的咨詢服務。我和當時的流程改革辦公室負責人胡彥平老師討論過這個話題。華為作為一個設備制造商,每年立項開發中的項目數不勝數,卻在當時花這麽大成本部署一個IBM使用過的系統,來保證當時無數設備生產的按時交付比例,其中的含義引人思考。

很多互聯網公司可能對IPD不屑於顧,認為這種“笨重”的流程肯定不適合我們這種輕資產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我認為其實不然,當年華為花5000萬美元,是買的流程嗎?不是。是流程管理的思維模式。

因為自己也帶項目部,和很多知名公司的項目經理打過交道,當研發團隊發展到200人以上的時候,基本都達到了6-10人的PMO團隊去推動關鍵項目的落地。PMO的一個關鍵任務就是要指定合理的項目流程規範,讓產品經理從一個idea開始,到和開發團隊、測試團隊討論可行性,到項目沖刺、驗收、上線部署,直到後期數據跟進,都有清晰的流程依據。

而16年前的華為,肯花大價錢,就是要從之前“靠熟人刷臉”去推動跨部門合作,轉變成“靠既定流程”去推進。這麽一想,是不是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了?

 3. 核心技術布局 -  戰略化

 

2004年,華為成立了海思半導體公司,開始研發自有知識產權芯片,經歷了8年抗戰,在2012年巴塞羅那CES大會上,海思發布了四核手機處理器芯片K3V2,華為P6使用的就是這款芯片,它也是我用過的第一款國產手機。從此我這個經歷過Motorola和Samsung的手機老兵變成了華為的粉絲,直到今年看到華為手機在中國銷量的井噴。

當時,華為P6還有很多瑕疵,最嚴重的是發熱,這也是K3V2芯片最大的缺陷。大家都知道為什麽ARM為何在移動領域打敗了Intel,因為它功耗低。但是後來華為持續發力,研發出了芯片型號麒麟620、930、935,並在P7、P8上應用,解決了發熱的功耗問題。

1987年成立的華為,是個交換機生產公司。從2003年開始涉足手機行業,而在那時起,它就已經開始布局研發中國芯。距離今天,12年過去,華為成為大陸的國產智能手機行業中,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研發芯片的公司。華為的戰略眼光,可見一斑。

從上世紀90年代,程控交換機時期的銷售勞動密集型的精細化管理,21世紀初實施IBM IPD大規模流程建設,到2012年轉變成技術集約型高科技形象。華為每次都能及時為下階段進行戰略部署。

也許,奮鬥者精神和戰略眼光兩者兼得,才是華為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