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7月29日)日本央行意外選擇按兵不動令市場大失所望,而今日(8月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Abe Shinzō)公布的28.1萬億日元(約合273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再次給市場帶來一絲期望。
值得註意的是,在超過28萬億日元的刺激方案中,約一半用於財政刺激,這也被市場看作是日本在貨幣政策受阻後,大舉轉向財政政策的明顯標誌。
“刺激計劃短期內能夠對資產價格起到一定的提振效果,特別是考慮到貨幣政策相對受限。但中長期內,投資者對於日本股市的‘信心’修複是關鍵、也需要時間,未來日本市場能否真正扭轉頹勢,需要‘觀其行’(刺激政策的力度)、‘看效果’(對經濟的實際效果)。”中金海外策略分析師表示。
日本期望財政發力提振經濟
7月27日,安倍晉三曾公開演講中提及28萬億的刺激計劃有望在8月2日的內閣會議上敲定。正如其預期,今日這一刺激計劃終於問世。
據悉,在28.1萬億日元的刺激計劃中,有13.5萬億日元用於財政刺激。具體包括,2.7萬億日元用於熊本地震和2011年東北地區災害的救災措施;3.4萬億日元用於改善人口結構;6.2萬億日元用於基礎設施,如加快建設連接東京和大阪的高速磁懸浮列車線,以及1.3萬億日元用於應對英國脫歐風險,幫助中小企業。
在上周日本央行意外宣布維持現有負利率水平不變時,其給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今年來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日本央行表示,在英國意外脫歐以及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放緩的大背景下,海外經濟體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同時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局面也在持續。
然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日本經濟積重難返的主要原因仍在其國內。
在7月29日的利率決議上,日本央行宣布維持政策利率-0.1%不變,同時維持貨幣基礎年增幅目標80萬億日元,唯一有所變化的是日本央行將ETF年度購買規模從此前的3.3萬億日元擴大至6萬億日元。
對於日本央行這一舉動,富達國際日本研究部總監Paul Tsai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央行此次不推出‘直升機撒錢’屬預料之中,這一決定對於市場而言有正面影響。
“由於負利率政策和貨幣基礎均保持不變,收益曲線及銀行業預料不會進一步受壓,且銀行業將受惠於增加的美元貸款計劃規模。擴大ETF購買規模亦有助減少企業互相持股的情況,支持股票市場。”他稱。
然而,富拓研究分析師Lukman Otunuga則認為,目前日本經濟將繼續面臨下行風險,同時GDP和通脹等國內經濟數據呈現疲弱跡象。他表示,盡管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一再承諾盡一切努力實現2%的通脹目標,但日本央行按兵不動的失望舉措表明央行普遍謹慎,可能妨礙其目標的達成。
盡管此次刺激計劃顯示出日本政府持續刺激經濟的決心,但業內人士對於其效果仍存在懷疑態度。
“想要一次性解決十多年沈積下來的問題不太現實”,渣打中國投資策略總監王昕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認為,從90年代起,日本央行已經開始實行量化寬松,但這麽多年過去了,日本央行在政策方向上沒有變化,只能從規模上進行刺激。雖然寬松政策對於日本經濟的刺激作用十分有限,但日本央行目前處於十分尷尬的位置,預計進一步寬松仍將是未來不得已的選擇。
多頭向日元展開攻勢
近期,日元對美元出現連續升值趨勢,一方面全球經濟的不確定引發避險情緒,投資者紛紛加大日元購買力度,另一方面日本央行短期內寬松預期的降溫也讓日元多頭伺機而動,而日元的持續升值將直接導致日本經濟受到進一步沖擊。
今日,在安倍晉三對外宣布刺激計劃後,日元漲幅明顯擴大,一舉突破102,盤中觸及101.45。
(美元對日元即期匯率走勢)
“市場風險厭惡加上日本央行的無所作為,可能進一步推高日元,從而令已經脆弱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從技術層面看,美元對日元日圖走勢正掉頭下跌,而當前下跌勢頭指向101.50。”Lukman Otunuga分析稱,短期來看日本經濟將繼續呈現疲軟的跡象,而全球政治、經濟局勢的波動,令市場風險厭惡情緒升溫。
值得註意的是,有“日元先生”之稱的前日本財務省副大臣榊原英資(Eisuke Sakakibara)近日表示,日元對美元匯率最早可能在8月份邁向90關口,這將引發日本官方拋售日元以削弱其漲勢。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始終在高位徘徊的日元,未來走勢關鍵仍在於日本央行的政策行動。若日央行不能大力放寬貨幣政策,日元強勢可能會延續;然而一旦日央行實行非常規的政策放寬措施, 特別是正當日元投機性多頭充斥之際,日元可能會被大幅推低。渣打預計,在日元強勢下,央行很有可能在未來幾月加大政策放寬力度, 最終將推低日元。
日本總規模28.1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02日元)的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正式出爐,規模僅次於2009年的56.8萬億日元和2008年的37萬億日元,是金融危機後第三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
日本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意在投資基礎設施和改善公共服務,並期待借此將日本經濟拉出通貨緊縮泥潭。但這項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作“投資未來”的計劃能否如願生效?能否幫助失速的“安倍經濟學”重新啟動?
“安倍經濟學”存在局限性已是多數經濟學家的共識。日本央行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帶來的日元貶值和股市升值已出現反轉,企業業績開始下滑,個人消費依舊低迷,通縮風險如影隨形。安倍希望借助財政刺激重振經濟,但願望可能再次落空。
從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的資金來源看,日本國家和地方財政直接支出約7.5萬億日元,財政投融資約6萬億日元,其余約14.6萬億日元將來自金融機構和民間企業投資。
但如何確保資金來源,卻令日本政府撓頭。日本財政狀況本就捉襟見肘,政府債務總額已超1000萬億日元。2015年度日本財政決算盈余只有2544億日元,因實行負利率日本政府2016年度可節省國債利息開支1.8萬億日元,但兩者相加仍與7.5萬億日元相差甚遠。
為確保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能夠實施,日本政府將增發建設債券,但財政專家指出,這將導致日本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日本要實現2020年財政盈余的目標將更加困難。
正因為財政緊張,所以積極利用財政投融資成為本輪經濟刺激計劃的一個特點。所謂財政投融資是指政府為實現特定目的,利用國家信用將民間閑置資金集中起來,不以盈利為目的向企業提供貸款。但日本《每日新聞》社論指出,財政投融資有可能令國有資金流向民間金融機構不願提供貸款的“無用項目”。
財政投融資在日本曾被稱作“第二預算”,但由於催生了一些燒錢的公共項目,日本從2001年開始推動相關改革,把財政投融資余額從當時的超過400萬億日元,縮小到2015年末的不到160萬億日元。此次日本政府提出積極利用財政投融資相當於“開倒車”,甚至有媒體諷刺這是“返祖現象”。
民間企業投資更是未知數。《朝日新聞》指出,在日本人口正在減少的背景下,想要在國內擴大生產的日本企業應該很少。加之當前利率已處在歷史低位,政府即使提供低息融資也很難刺激資金需求出現大幅上升。農林中金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南武誌還指出,政府金融機構所提供的低息融資可能進一步打壓本就經營形勢嚴峻的民間金融機構。
日本國內輿論普遍認為,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是“吹出的一個大泡沫”,實際實施效果無法預料。日本政府一廂情願地預計,本輪經濟刺激計劃將在未來兩年內推動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約1.3%。但日本智庫三菱UFJ專家植野大作說,過去日本政府也曾多次使用財政刺激,但對經濟活動的刺激效果卻都很有限。
另外,日本本輪經濟刺激計劃包含很多公共項目,還有現金補貼。日本共產黨委員長誌位和夫因此批評這一經濟刺激計劃“準備向已經破產的大型公共項目撒錢”。
南武誌則指出,同樣是基礎設施建設,大城市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確實能拉動個人消費,但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里包含的建設和完善農林水產品出口基地等措施恐怕難以很快產生經濟複蘇效果。
日本《每日新聞》說,日本需要的不是支撐眼前的景氣,而是需要耐心實施能使經濟步入長期增長軌道的政策,如應對老齡化等,新經濟刺激計劃對此卻幫助很少。
這次的政策會議,日本央行並未推出新的猛藥,但從各種情勢來看,日本推出「貨幣式基礎建設」刺激政策,的確越來越「有影」。 日本央行政策會議於七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舉行,先前輿論盛傳日本央行遲早會祭出非常規貨幣政策結合財政擴張,並且很有可能動用「貨幣式基礎建設」(由央行提供資金,供政府擴張基礎建設等財政政策,形同直升機撒錢)來刺激經濟。 窮途末路,通膨四年最低 在本次會議中,日本央行雖末端出上述猛藥,但首相安倍晉三才剛剛宣示了金額龐大的刺激計畫,因此不免仍讓外界懷疑,日本真的會走到這一步嗎? 自民黨在七月的參議院選舉獲勝,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演說中端出新一波的刺激經濟政策。該政策規模估計將高達二十八兆日圓(約新台幣八兆六千億元),遠高於財務省所認為可負擔的二千五百億日圓。如此懸殊的差距、加上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四月的部落格文章透漏玄機,讓人不禁聯想,這是否來自柏南克的獻策?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此時的確亟需另一劑猛藥。央行在一月展開負利率突襲,不僅末提振經濟,通貨膨脹也未見起色(央行統計發現,通膨甚至重挫到二0一二年末以來的最低水平)。而財務省也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次的刺激新政不必用財務預算買單。 柏南克向來支持貨幣政策搭配財政擴張;因此,七月中旬安倍、黑田與柏南克的會晤令人玩味,讓「貨幣式基礎建設」的可能性大增。 一旦發生,市場將如何反應?日本股市可能將會出現激勵行情,日圓也可能如願重眨。因此風險回報率指出,目前應放空日圓,即使日圓因市場的不確定性已有相當程度的貶值。 這個兆元難題的癥結在公債殖利率的反應,目前日本四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僅有0.三四%(雖然已從七月六日的最低點0.0七%回升),而公債殖利率曲線已連續十五年呈下跌走勢。理論上,政府應售出公債以維持基礎建設刺激政策所需的流動性,但魔鬼藏在細節裡,如果日本政府選擇發行建設公債賣給投資者,而非用傳統的擴大基礎建設刺激經濟,日圓可能會反彈。 在現今公債殖利率如此低的情況下,安倍將傾向以發行債券的方式進行傳統融資,讓償債成本最低。即使財務省對新刺激政策的預算發出警告,但安倍應不會動搖。自從財務省錯誤語言二0一四年的消費稅減稅不會影響經濟後,安倍對財務省的建議常常馬耳東風。 在柏南克的背書下,走投無路的黑田強行推動貨幣化的可能性大增,柏南克受邀赴日可能就是為了新政的推動。同為經濟精英,柏南克的意見對黑田的影響重大,而日本人對聯準會的信心遠大於日本央行,柏南克的力挺對新政的推行無疑是強心針。 雷大雨小?僅加買ETF 推行新政的同時,黑田很可能會取消負利率。自從今年二月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以來,民間銀行存入央行的存款大增二0%,狠狠甩了負利率一巴掌。然而現今日本央行大買公債的政策已難以實施,因為債券交易量已跌到了谷底,銀行也越來越不願意出售債券。一方面因為各大銀行早已拋售過半的公債投資組合,另一方面,銀行也不願割捨依然維持正利率的長期債券。 此一現象讓人懷疑日本央行大買公債的政策是否已遇到瓶頸,相較於每年新發行淨三十四兆日圓的公債,目前政府購買公債的目標為八十兆日圓。央行一直堅決否認進行債務貨幣化,堅稱他們只從次級市場購買公債,意同於債券賣家放棄了資產、債市流動性下降。但相反的,若日本央行從初級市場購債,反而會有刺激通膨的效果。 因此,「貨幣化基礎建設」成為日本政府拚經濟的選項,在大買公債和負利率出現反效果後,黑田得尋求量化寬鬆以外的解方。然而,黑田在本次會議中選擇不作為,僅由購買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來因應,市場是否買單仍待觀察。 未來,若祭出此措施,為了平息外界對財政穩定性的關切,黑田或是其他的央行官員,預期將不得不宣稱貨幣化基礎建設僅是「一次性」措施。然而,持續用非常規的政策做實驗,央行更會被質疑是否已經對經濟衰退「沒招了」。最糟的狀況是,市場完全失去信心,央行淪為亂源,而非守門員。 |
8月11日消息,據《環球郵報》的報道,本周加拿大移民部長約翰·麥卡勒姆(John McCallum)已經在北京與中方官員接觸希望能將加拿大在華簽發簽證的辦公室數量由原本的5個增加到10個,並最終實現15個簽證辦公室的設立。加拿大旨在通過簽證簽發辦公室數量的增加來最終實現前往加拿大工作和學習的華人數的增加。
不僅是對於華人,加拿大聯邦政府正積極展開行動以吸引外國投資者與移民,以及放寬外國臨時工入加的規則限制。加拿大聯邦政府這項舉動旨在給低迷的加拿大經濟一個刺激。
麥卡勒姆面對采訪時表示:“為了給公司帶來最好的和最聰明的勞動力,我們也要減少一些障礙和愚蠢的規則,我們會擺脫這些規則給加拿大巨大的勞動力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在談到中國移民時,麥卡勒姆表示:“我們希望(移民人數)能夠進一步增加。加政府正期待著前往加拿大的旅行遊客和學生最大增幅的到來。如果(和以往相比)這個數字翻了一番,那就太棒了。”
與此同時,《環球郵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些將意味著在加拿大已經過熱的房價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住房需求。”
據悉,往返中加兩國的華人人數連年增長。自2010年中國認可加拿大為旅行地以來,得到十年簽證前往加拿大的中國公民數已由原先的28000增長至每年約40萬人次。
虛擬現實是個想象空間很大的行業,我覺得大家要有足夠的耐心。
2014年11月成立的天舍文化,在今年7月,獲得了三七互娛的1000萬元A輪融資。這是三七互娛今年3月宣布投資加拿大VR遊戲開發商Archiact後,在國內虛擬現實領域的首次布局。
天舍文化創始人張帆從小就是一個遊戲玩家,3階魔方速擰練到過26秒,大學兼職搞過桌遊店,之後開過密室遊戲,在密室圈享有一定的口碑。
後來,張帆進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念MBA,期間,企業管理方面的教授與課程對張帆影響至深,並使他萌發了創業的想法。
“對我影響最深的是Henry Moon教授的課—How to lead a team。這位教授在組織行為學理論方面造詣很深,當周圍大多數人都在往金融行業努力時,我在企業管理方面樹立了信心。”張帆告訴i黑馬。
2014年,張帆初次體驗VR遊戲,即被其逼真的場景所震撼。“我在2014年年初第一次戴上Oculus DK1的時候,我覺得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虛擬現實幾乎完全剝奪了你的視覺,為你創建了一個新的視覺世界。”
張帆認為,VR遊戲所帶來的全新的體驗,是遊戲玩家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從那時起 ,他就堅信,虛擬現實遊戲一定是未來,並決心要進入這個行業。
在創業初期,張帆已經有了一個打磨2年的密室遊戲團隊,並在遊戲設計上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積累了部分資金。聯合創始人陳晟原來是2K Games的遊戲制作人,是虛擬現實行業的先行者,帶領著一個完整的遊戲團隊。
當時陳晟找到張帆的團隊希望合作,於是兩家聯手,制作+設計、線上+線下,並於2014年底建立了天舍文化。
天舍文化核心團隊
天舍文化的定位是做精品遊戲的開發。“因為虛擬現實需要為玩家搭建一個世界,如果不能以假亂真,那就失去了虛擬現實的意義。所以我們一直關註遊戲的流暢度和畫面效果,一定要給玩家帶來舒適的體驗。”張帆說。
目前,天舍文化的主力產品是VR密室解謎遊戲《會哭的娃娃》,主要講述在一幢別墅中發生的奇聞異事。之所以在VR遊戲中選擇從密室解謎切入,張帆歸結為三點原因:
首先是設計初衷適合。因為虛擬現實的眩暈問題無法在短期內解決,解謎類運動相對較小,不會太暈。
二是解密遊戲非常強調沈浸感,很適合虛擬現實遊戲。
三是天舍團隊在密室類遊戲設計中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其中主策劃是本格派推理小說的重度粉絲,出過自己的作品,對密室這類遊戲的劇情設計很有信心。
不過,在這款遊戲開發過程中天舍團隊仍然遇到不少難題,在張帆看來,設計這款產品主要面臨的坎應該是虛擬現實遊戲開發本身。“畢竟這是全新的遊戲方式,遊戲引擎也在一起進步,所以有很多意向不到的問題,我們會和引擎服務商溝通解決。”張帆說。
目前,天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虛擬現實商用項目來變現。談及天舍下一步的規劃,張帆表示,天舍的主力產品《會哭的娃娃》是一款相對較重的遊戲,開發周期比較長,之後會在傳統手柄玩法的主機端上線——Oculus商店,steam,PSVR,然後通過下載收費的模式變現。
《會哭的娃娃》海報
同時,手機端從Google Daydream誕生後,天舍會做一些輕度的休閑遊戲,在各類移動平臺上線,不會收費,主要是以營銷目的為主。
除了遊戲開發,天舍還將線下體驗店的板塊。“我們自己的體驗店會於9月中旬開業,體驗店在國內會有一個窗口期,一方面主機市場在中國一直不成熟,另一方面現在整個設備的價格還是偏高,我們認為體驗店還是有變現機會。”張帆說。
對於VR遊戲的未來,張帆坦言,現在VR遊戲行業還處在很早期的階段,全世界的主力頭顯的出貨量非常小,但國內各種山寨產品充斥,內容市場上也是各種粗制濫造的產品,這些產品導致的結果就是體驗非常差。
“但虛擬現實是個想象空間很大的行業,我覺得大家要有足夠的耐心,未來的精品,無論是遊戲方面還是其他應用,一定會給普通的人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這種改變是正面的,未來它會給大家帶來更便捷的工具、更驚艷的生活體驗。”張帆表示。
黑馬檔案
公司:天舍(上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創始人:張帆、陳晟
所在地區:上海
所處行業:虛擬現實
融資狀況:1000萬元A輪融資
據韓聯社8月25日報道,韓國政府25日召開國家政策調整會議,確定了刺激生育的相關配套措施。政府展望若這些措施落實到位,明年新生兒數量有望增加2萬人。
政府雖在年初曾實施新的刺激生育計劃,盡管如此今年1-5月新生兒數量同比減少1萬名。因此,政府方面緊急推出該措施大力刺激生育。措施配合從今年起今後5年內實施的《第三次低生育老齡社會基本計劃試行方案(2016-2020年)》,提高該方案的落實力度。
刺激生育措施的具體內容包括:將不孕治療的醫療補助對象擴至所有收入階層;明年7月起,男職工申請育兒休假時,有3個月可最多領取2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1865萬元)的育兒期工資;子女數在3名以上的家庭在申請入學官辦托兒機構和國家廉租房時將享有優先權等。
會上,保健福祉部長官鄭鎮燁還發表聲明,呼籲企業加入到解決低生育率問題的隊伍中。鄭鎮燁指出,如果企業不挺身而出解決低生育問題,我們的社會就不會有未來。生育率是決定韓國今後發展的重要課題。如果長期陷入超低生育率,社會就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該問題僅靠政府難以解決,企業必須樹立家庭和事業兼顧的企業文化,並讓男女平等觀念紮根社會。應讓每一位員工都能正常享受產假或育兒假,讓父親照看小孩、分享家務成為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
新浪(SINA)在美上市股周三放量高收1.35%,收盤價創下了2014年初以來新高,而成交量達到過去三個月日均量的四倍以上。
周三盤前,新浪宣布將把公司持有的一部分微博(WB)股票配送給股東。昨日交易中,作為中國最知名的社交媒體平臺之一,微博的股價也逼近歷史最高紀錄。而截至發稿,受益於配股,新浪股價繼續上漲,現漲2.56%,報78.46美元/股。
而自在美股上市以來,微博的股價已上漲了181%。2014年4月新浪將微博獨立出來赴美上市,此後至今新浪的股價上漲約43%。
新浪周三公告稱, 新浪將向新浪普通股的持有者配送微博的A類普通股,比例為每持有10股新浪普通股將配送1股微博A類普通股。持有通過 DTC(存管信托公司)結算的新浪普通股股東將收到對應數量的微博A類普通股,具體形式為微博的ADS。本次微博股票的配送日為2016年10月12日或其前後數日,配送對象為2016年9月12日工作日結束前登記的新浪股東。完成微博股票的配送後,新浪在微博的持股比例將由目前的約54%(投票權比例約 為78%),降至約51%(投票權比例降至約75%)。
美國Riedel研究集團的總裁David Riedel在一封電郵評論中寫道:“新浪的股價沒有適當地體現所持微博股票的價值,因此新浪的股東沒有獲得微博股票的充分價值。在這樣的情況下,新浪將微博股票配送給股東,讓他們可以在市場上售出這些股票獲取價值是正確之舉。”Riedel建議投資者買進新浪的股票。
周三的交易中,新浪的股票上漲1.35%,報76.50美元,創下2014年1月14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微博的股票漲0.48%,報 47.77美元,成交量近340萬股,達到過去3個月日均交易量的近兩倍。周四盤前交易中,截至北京時間18:40,新浪的股票再漲1.96%,報78美元。
鑒於新浪開始致力於釋放公司所持資產的價值,市場普遍預計新浪股價將繼續上漲。據彭博社和Markit Ltd.所收集的資料,借股做空新浪的空頭倉位比例降至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自從9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強調完善新三板交易機制後,三板做市指數已經連續6個交易日回升,市場持續漫長下滑以後終於有了企穩的跡象。
由於長期下跌,一些股票在投資機構和上市公司並購方的眼中已經相對低廉,擬IPO的掛牌交易變得活躍。另一方面,新三板市場正面臨著基金產品到期、限售股解禁等潛在的拋售壓力,市場可能仍在探底之中。不過,市場最大的調整因素仍然是政策的不確定性。
政策暖風刺激行情
從9月2日到9月9日,三板做市指數在已經持續下跌5個月後,終於迎來六連陽,上周五收於1083點,市場成交額擴大到9億元,反彈持續時間和成交量都接近5月底“創新層行情”的水平。
有業內人士認為,政策風向的轉換和部分優質股票超跌可能預示著新三板市場底部的到來。9月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完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交易機制,這是國務院會議首次強調新三板的交易功能。
8月28日,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在公開演講中稱,股轉公司正在研究市場分層差異化制度安排。在促進市場交易方面,股轉公司已經完成私募基金做市的論證,能夠在年內推出。此外,QFII和RQFII參與新三板的政策可能很快出臺,而公募基金入市也在研究之中。
由於市場對降低投資者門檻、實施競價交易和轉板試點的預期落空,三板做市指數從去年11月公布分層管理辦法以來已經跌了9個月,跌破了去年恐慌性暴跌的最低點1103點,按照目前速度,有可能在年底跌破1000點。
北京知點投資創始合夥人馬起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在新三板底部特征比較明顯,股票買得少賣得多,賣出一點量就把價格大幅打下。從融資的數據來看也是冰點了。現在監管層致力於解決流動性的預期比較明顯,而一些個股也開始出現活躍的跡象。”
今年6月以來,新三板完成的定增募資總額已經連續3個月不足100億元。9月以來,新三板只有23家企業完成定向增發,融資總額僅7億元。基金產品和個人投資者的市場參與度都降到歷史的低點。二級市場流動性緊縮向一級市場傳導正在引起監管者的關註。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里,政策在發生明顯變化。要解決新經濟替代舊經濟、降低雙創企業成本的問題,聚集了近一萬家的新三板應該是政策實施最好的平臺。這些企業上新三板付出很大代價,如果市場不能給它們帶來更多的融資,這種壓力也會增加。”
上周五,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已就《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公開征求意見。證監會表示,監管者在創業板、股轉系統、私募投資基金等市場建立了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但是這些制度比較零散,相互獨立,需要制定統一的適當性管理規定。
《辦法》將分為普通和專業投資者兩類,統一了投資者分類標準和管理要求。根據《辦法》,專業個人投資者門檻可以選擇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最近3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此外金融資產不低於300 萬元或者最近3 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30 萬元的普通個人投資者可以申請轉化為專業投資者。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意味著新三板的投資者門檻將大幅降低。如果對創新層企業和基礎層企業實行不同的投資者門檻,那麽創新層企業的投資者門檻還將在新的統一專業投資者基礎上繼續降低。
市場反彈遭遇“定時炸彈”
對於新三板市場是否已經到達底部,市場尚沒有達成共識。
在上市公司眼中,一些新三板公司估值達到了“並購底”。截至上周,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已發生82起並購新三板企業的案例,其中有40多起發生在最近兩個月中,不少上市公司對掛牌公司的每股收購價格超過了掛牌公司在新三板的成交價。
神州信息(000555.SZ)並購部門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新三板估值下調、收購價格降低,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是一個有利的變化。當然更主要考慮的是,上市公司與標的公司通過資本紐帶合作之後,是否能夠起到良好的協同效應與整合結果。”他認為,新三板市場估值不斷下調也是投資者回歸理性的一個體現。
今年5月,神州信息公告以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的方式,作價11.52億元收購掛牌公司華蘇科技(831180.OC)96.03%的股權。華蘇科技4月29日從新三板摘牌,摘牌前總市值10.8億元。
目前,新三板整體市盈率估值已降至25倍左右,創新層的估值正在向20倍靠攏。與A股相比,新三板整體市盈率大約是中小板的一半,創業板的三分之一,盡管新三板企業上半年平均凈利潤增幅達到25%,超過其他板塊。
新三板的持續反彈還面臨三重障礙,基金產品退出、限售股解禁和政策的不確定性。
諸海濱認為基金產品到期是新三板市場最大的“定時炸彈”,可能導致市場急跌。他對第一財經表示,“只是考慮公募和資產管理類產品的話,大量產品是兩年期、三年期的。今年年底大概會有二三十個產品會到期,到明年的上半年就會集中出現,大概數量接近100只。到今年6月30日,這批產品中約有55%的產品凈值都在一塊錢以下。”
原始股東也有可能成為市場拋售的主力,由於大量去年登陸新三板的企業完成股改已滿一年,限售股解禁也在迎來高峰期。據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統計,從今年7月份到明年2月份,新三板每個月限售股解禁金額能達到四五百億元。不過,在過去三個月里,大股東在凈增持自家的股票。
北京洪泰君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曹水水對記者表示,市場低流動性、產品到期投資機構被迫退出將對個股產生劇烈沖擊,但這同時也是其中的投資機會。就交易策略而言,核心是在市場波動中買入低估資產並及時出清。他建議跟蹤產品到期的時間。同時,可以關註長期下跌或複牌暴跌的明星股以及擬IPO的掛牌企業,密切關註相關催化因素。
資深個人投資者大胡則向記者表示,“現在好多股票已經企穩,沒必要過於擔心大跌。小部分個股已見底,大部分垃圾股還會不斷下跌。”不過,他認為,市場還沒有見底,市場對政策有期待,但模糊時有反彈很正常,但短暫反彈之後還會下跌,是繼續碎步跌,而不會向下突破。
證監會發文為貧困地區開通IPO綠色通道後,多只符合條件的新三板掛牌公司成為“扶貧概念股”,受到市場追捧。9月12日,新三板創新層做市企業宏源藥業(831265.OC)開盤暴漲86%,根力多(831067.OC)開盤大漲71%。
9月9日,證監會發言人鄧舸在例會上表示,證監會系統為履行扶貧責任,對貧困地區企業IPO、新三板掛牌、並購重組等開辟綠色通道。
根據證監會發布的《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下稱《意見》),對註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繳納所得稅滿三年的企業,或者註冊地在貧困地區、最近一年在貧困地區繳納所得稅不低於2000萬元且承諾上市後三年內不變更註冊地的企業,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
根據中泰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的梳理,有34新三板掛牌公司滿足上述條件,並同時滿足IPO條件,其中包括5家創新層企業,做市轉讓企業有14家,大約三分之一的企業來自農產品、食品加工和醫藥行業。
在34家公司中,目前只有根力多公開了轉板意向,於去年9月宣布進入上市輔導。半年報顯示,公司前六月歸母凈利潤達到2635萬元,同比提高24%,營業收入近1.7億元,同比下滑7.4%。根力多股價去年8月曾達到20元,但今年以來股價腰斬至11元左右,9月12日開盤暴漲到18.8元後回落。
在34只新三板扶貧概念股中,9月12日有交易的14只股票全部上漲,漲幅最高的宏源藥業開盤後成交價從每股10.3元躍至19.3元。半年報顯示,宏源藥業前六月歸母凈利潤為3446萬元,同比增長8.6%。
華東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扶貧概念股屬於主題性刺激,其中真正能IPO的公司數量不會很多,有的股票市值已經被推高,以現在市值進入,即使IPO成功可能收益也有限。”
對於貧困地區企業掛牌新三板,《意見》也開辟了捷徑。《意見》稱,對註冊地在貧困地區的企業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實行“專人對接、專項審核”,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掛”政策,減免掛牌初費。
不過國海證券深圳經紀分公司機構業務部總經理範國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時間對掛牌新三板不是首要問題,掛牌通常6個月就能完成,不存在類似IPO的排隊問題,在新三板監管趨嚴的情況下,中介機構考慮最多的是風險。
他表示,一些貧困地區企業質量相對較差,財務相對不規範,農業、園林綠化等行業企業偏多,科技型企業較少,風險程度較高。在貧困地區,券商更青睞利潤較高、體量較大的企業,這樣的企業風險承受能力會更強。
日本央行重整貨幣政策框架刺激全球股市攀升,周三美股三大指數小幅高開。美聯儲將在周四淩晨宣布利率決定。
標普500指數高開7.00點,漲幅0.33%,報2146.76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高開77.59點,漲幅0.43%,報18207.55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高開21.70點,漲幅0.41%,報5263.05點。
日本央行21日結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後,維持了目前超寬松貨幣政策及負利率政策,同時將穩定短期和長期利率作為貨幣政策調整的方向。
由於負利率政策產生的負面效應令利率整體下滑過度,給金融機構經營及養老金投資帶來壓力。為避免長期利率長時間落入負值區間,日本央行決定調整貨幣政策框架,將一直以來的貨幣寬松政策目標從此前的擴大貨幣供應量,轉為繼續維持短期利率在負區間和穩定長期利率在0%以上正值兩方面的操作,並將以此為目標而購入國債。分析師稱之為“收益率曲線管控”。
日本央行的舉措推動全球股市上漲,日經指數周三收盤大漲1.91%,金融股出現飆升。歐洲銀行股也出現攀升,泛歐Stoxx 600指數上漲1%。
北京時間周四淩晨02:00美聯儲將公布利率決議,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按兵不動,但會後聲明中可能釋放未來加息的信號。不過美國23家一級投行中的兩家—巴克萊和法國巴黎銀行卻認為美聯儲本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若正如他們預期,那麽耶倫將給市場帶來其就任以來最大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