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國環保鬥士馬軍用數據鐵證踢爆汙染惡行 十八個月千里調查 他讓傲慢蘋果低頭

2012-02-27  TWM




是誰讓蘋果公司放下傲慢的態度,願意公開一五六家供應商名單?是誰讓蘋果願意敞開供應鏈的大門,接受第三方單位檢查? 馬軍,這位曾入選《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一百人的靦腆中年男子,寫下中國環保史的新頁!

撰文‧翁書婷

「如果你知道你最愛的iPhone和iPad是在如此糟糕的環境中生產,你會瞬間反胃!」二月九日,紐約曼哈頓一家蘋果專賣店前,聚集大批民眾,他們一邊 手拿傳單,一邊大聲喊著。「我們已經握有二十五萬份的請願書……給我們心安的iPhone 5。」最後Change.org與SumOfUs兩大環保組織代表順利向專賣店店長遞交請願書。

美國輿論近來強烈質疑蘋果靠血汗工廠賺取暴利,迫使蘋果執行長庫克(Timothy D. Cook)打破沉默說,「我們會關心每一位工人,確保他的工作環境安全。」並同意接受公平勞工協會(FLA)對旗下數百家中國代工廠進行查廠。

他,扶助弱勢揭蘋果供應鏈製程毒害工人不過很少人知道,在背後推倒第一片骨牌,造成輿論巨大連鎖反應,逼迫蘋果讓步的,不是近日寫出蘋果「中國勞工用性命 鑄造iPad」的《紐約時報》記者,也不是抗議的兩大美國環保組織,而是被美國《時代》雜誌選入「二○○六年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人」,來自中國北京的環保鬥 士──馬軍。

是他透過長達一年半的深入調查,兩份報告、六次談判,讓蘋果放下傲慢、拋棄祕密,公開一五六家供應廠商名單。

「我走不動,也失去了跑的能力,連小跑也跑不動,被同事輕輕一推就狠狠地摔在地上,很痛苦!(過幾天就除夕了)我不知道怎麼過這個年……。」住在中國蘇州 市醫院裡的十九歲女工小詹,向馬軍透露自己的病痛。憶起這名女孩,馬軍的聲音還有點哽咽,「我內心是很震撼的,十九歲花樣年華,應該是蹦蹦跳跳的年紀。」 場景轉換到中國昆山市同心村,十幾位中老年婦女,手上拿著裝滿汙水的飲料瓶,走在馬軍面前,突然一起跪下,「求求你們幫幫我們,幫幫我們老百姓。」得到胃 癌並且切除胃部的老婦,淚流滿面哀求。

當大家都沉醉在蘋果魔力之中時,這兩個受害案例卻在馬軍去年《蘋果的另一面》調查報告中細聲啜泣,由馬軍領頭,結合五家環保組織,暗訪二十七家蘋果供應鏈 中的工廠,其中還有五家為台廠,揭發一連串排放汙染、製程毒害工人的驚人案例。

報告公布後,馬軍期盼蘋果能出面解決,但就像丟石頭進了井裡,「蘋果連信有沒有收到都沒回應。」他不滿地說,賈伯斯對此事毫不在乎,繼續維持不公開供應鏈 的「祕密」文化,自信地認為,「我們做得比這個星球上的其他公司都來得多。」面對傲慢的巨人,馬軍沒有放棄,他依舊早出晚歸,默默踏遍華北、華南、華東代 工廠,接觸六、七十位勞工,並蒐集汙染數據,拍照製圖建檔,他沒有飛到美國總部抗議,也沒有發動大規模抗爭,「謀定而後動」等待好時機。果然在半年後第二 份報告發表後引起關注,一張張衛星定位照和第三方汙染檢測報告,引發國際媒體熱烈回響。

這次馬軍終於敲開蘋果談判大門,去年九月的前兩次談判,他只能見到供應鏈中級主管,蘋果依舊抗拒改善供應鏈,直到十月底的第三次談判,終於有了爆炸性進 展。

美國總部會議室裡,空氣凝結,蘋果高級副總裁與副總裁面色凝重,質疑著馬軍,「你這份報告的可信度在哪裡?」馬軍沒有動怒,手比電腦,他聲音拉大,耐心解 釋數據來源。他手上握著花費十年累積的十萬筆龐大資料庫數據,獲得蘋果百分之百的信任,是他最有威力的武器,加上將近兩年的現場深入調查,當場讓蘋果無話 可說,經過六次的談判後,蘋果終於同意公開供應鏈,並讓第三方機構檢查。

「他握有汙染數據庫,這是鐵證,不然如此巨大的跨國公司不可能會讓步,就是他立下這汗馬功勞。」中國環保人士李波分析。

他,奔波全國點出問題 更親身找出答案這位外表謙和,說話輕聲細語的「環保鬥士」是什麼樣的人?他如何走上這條路?

今年四十四歲的馬軍,青島人,從事環保運動超過十年。對海外媒體來說,馬軍還是個陌生的名字,不過對許多違規的中國企業來說,馬軍是令人害怕的名字。他的 汙染資料庫中收錄中國三十一個省、十萬件的空氣汙染與水汙染違規紀錄,只要輸入企業名稱、地點、汙染事項,檢測資料一一現形,累計已舉發四萬家違規企業。

談起資料蒐集的辛苦,馬軍只淡淡地說「不足為外人道」,他帶著十人的簡易調查團隊,總是太陽出來前出門,月亮出來後回家,十年如一日,奔波全中國調查汙染 源,以及為受害者發聲。

有一次在雲貴高原上,馬軍還因為高山症發作,差點喪命。各方勢力的威脅利誘十年來更是沒有斷過,這些馬軍都挺過來,但他都不願多談,主要是擔心家人的安 危。李波透露,「常有人傳個口信,用一些黑手段,或是託人送個禮,講講人情。」環保人士在中國受到的壓力,外人難以想像。

踏上環保這條路,是立志當記者的馬軍從未想到的。一九九二年畢業於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新聞系的馬軍,隔年進入香港《南華早報》擔任研究員。「一九九八年長江 大洪水讓房屋全毀,屍體遍布。」震撼的畫面讓他決定走訪中國,橫跨千里,將調查集結成《中國水危機》一書,成為中國環保調查第一人。

「書一寫完,環保成了我卸不掉的包袱。」馬軍感嘆地說,問題揭發後,他發現沒有辦法拋下問題不找去答案,於是毅然辭去了研究員工作,開始環保志工的生涯。

馬軍的努力不只受到中國社會的推崇,○六年,馬軍的名字與中國總理溫家寶、知名導演李安並列,他們都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二○○六年全球最有影響力的 人」「如果把馬軍的人像和籃球明星姚明、女明星章子怡的人像一起擺在北京街頭,肯定沒有人認出他,但馬軍的影響力卻不小於這些明星。」《時代》雜誌如此形 容。

而馬軍默默揭發上萬家工廠汙染的事蹟,更讓他在○九年榮獲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的麥格賽賽獎。

「別人總把鬥士名稱加在我身上,但我不是,我只是個凡人。」相較一般環保人士,頭綁黃布條,手握麥克風大聲帶領人群抗議,用身體衝撞引起社會注意的「大鳴 大放」,馬軍溫文儒雅,說起話來輕聲客氣,笑起來像個靦腆的大男孩,但他永不放棄的堅持,自有一股令人敬畏的力量。

他,以理服人不當企業敵人 用耐心說服在調查現場、協商談判桌上,馬軍都不是最大聲、最激動的那一位,他的目標是改善中國日益汙染的環境,幫助弱勢的被害人。因為目標明確,所以更能 以理服人,他只是低調默默地做事,「馬軍反倒像個書生。」中國知名環保人士馮永鋒說。

馬軍雖然個性溫文儒雅,但手上總是握有致命汙染證據。「從環保局有違規紀錄的企業開始舉發,加上長年現場拍照蒐證,工廠要自行舉證沒有汙染才行,要否認很 難。」馮永鋒談到。不過馬軍強調,「我不是要打倒大企業、打倒品牌,而是從雙方互信的友好點出發。」馬軍說,這是他能說服蘋果的祕訣。

馬軍不做企業的敵人,反而像個父親,在一次又一次的循循善誘中,說服企業注重環保,「他囉哩囉嗦的東西可以講個幾萬遍。」馮永鋒形容。馬軍就是能讓被點名 的廠商心服口服,連蘋果都敵不過馬軍的碎碎念功力,甚至還在改善後,放下傲慢的身段跑來問他,「我們已經有改善了,為什麼還是在你的報告中最後一名?」這 位連蘋果都要向他低頭的環保鬥士,永遠都在為中國的環保拚命,「當然我也會有疲乏的時候,但是只要到郊外走一走,看到美麗江山,就會像電池充好電一樣,每 次都提醒我,再加緊腳步。」蘋果受檢只是他的里程碑,他希望有一天汙染能在中國絕跡。

馬軍

出生:1968年

現職: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經歷:《南華早報》研究員學歷: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新聞系

成績:

1999年 發表《中國水危機》2006年製作中國水汙染地圖,入選《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綠色中國年度人物2009年獲麥格賽賽獎2011年 踢爆蘋果供應鏈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6

鐵證如山,原來鬥士的動機是這樣的,重點是最後一段! FENGniu

來源: http://xueqiu.com/3954339982/30729594

$廣匯能源(SH600256)$
鐵證如山,原來鬥士的動機是這樣的,重點是最後一段!
【轉載新浪博客:貔貅在線的博客】:
看看真相吧!非常清楚!期待後續!!

天地俠影庭審現場完整播報(一)

    多年沒有操刀動筆了,投資市場多年,買了廣匯,曾經大賺,目前浮虧,因工作之便也受多位友人委托參加了天地俠影8月8日在烏魯木齊的庭審,在來之前,友人中對天地俠影之案說法各異,但占同情支持之聲居多數,庭審從早上11:45開始持續到晚上21:40,中間只休息了二次,沒有吃飯,包括所有旁聽人員、家屬和法官、律師,回到酒店後幾近癱軟,直接關機。今天早上開始太多電話不斷打來,中午又看到有人在新浪微博中發言,索性自己動筆記下庭審的真實十個小時。

首先是參加庭審的人員,大約有三十人左右旁聽,除了審判員、審判長和人民陪審員三人以外,天地方面出席的是二位代理律師,分別是上海的嚴義明和北京的劉江華;廣匯方面出席的是二位公訴人,也就是檢查官,二位年輕的女士,一位叫孫可可,另一位沒記清,二個字的名字;廣匯方面的代理人是一位年紀較大的新疆本地律師,董律師,全名沒記清。旁聽人員身份各異,看不太出來,但有二位明顯年過七旬、白發蒼蒼的老人,應該就是天地俠影的父親、母親。

早上9:30之前就趕到了法院,地點很好找,出租車司機一說就能找到。進去的過程也比我想象的順利,10:30以後法院開始正常辦公放人,門口安檢需要用身份證進行登記、存包,我詢問了汪煒華的庭審是在三樓,辦完手續就順利進去了,身份證掃描後拿到一張打印的紙條,憑這個可以進入法院辦公大樓。大約到11:00左右,等候人員接到通知說因為旁聽人員較多,原三樓3號小法庭臨時調整到4號法庭,可以開始進入。門口法警要求所有人員上交所有電子設備並關機(包括手機),剛開始很多人不肯,但如果不上交就不能進入正式法庭,所以大家陸續照辦進去了。庭審原定11:30開始,因為天地的其中一個代理律師劉江華遲遲沒有到場,所以等待直到11:45正式開始。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後,明確規定旁聽人員不能進行現場記錄,這時坐在天地父母身邊的一位矮個的小夥子企圖用卷宗蒙混,被法警發現直接沒收了紙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那位在新浪發了博文的就是這位先生,因為從現場看你媒體的身份實在太明顯了,而且從你的微博內容來看,估計原本策劃要在現場拍照、攝像、錄音的計劃被全盤打消了,除了事先安排的打親情牌以外(後面我也會說到我在現場的真實感受),基本對真實案情只字未提,十個小時的庭審內容對於不十分了解案情以及並不太懂法律的人來說,也算勉為其難了。

言歸正傳,十個小時的內容著實太多,而且很多都是反複重複論述的內容,所以按兩次休庭時間大致分成三個階段吧,來之前對天地俠影的前因後果做了功課,基本情況還算了解能聽明白,記錄如下:

第一階段:

先是公訴人確定被告人身份,基本確認的就是:汪煒華,男,持中國護照,博士畢業,專業為工業自動化,離異,無固定職業,無固定居所,並非之前所謂的職業投資人之名。然後宣讀起訴書,起訴的罪名仍然是損害商業信譽罪,但並沒有之前媒體和論壇炒過的投資者索賠問題,內容不長,宣讀完畢後開始向被告人訊問。訊問過程中天地本人以及二位代理律師基本全盤否認所有罪名,認為汪煒華沒有犯罪,對起訴書指控的“廣匯資本巨像即將坍塌”、“廣匯財務嚴重造假”、“廣匯終於公開耍流氓”“廣匯公然操縱股價”還有“廣匯就是黑幫社會”等言論,汪煒華本人全部承認,但強調自己是基於公開資料得出的結論,而上市公司理應承擔向社會公眾進行澄清和說明的義務。這一段過程汪說了很多,從一開始確認身份就顯示了極為高調的強硬態度,之後二位代理律師補充說的內容也很多,但重複內容很多,基本觀點就是這個;

然後是進入公訴人舉證階段,這個過程天地方面的律師手段非常高明,充分控制了局面,無論檢方出示任何一個證據,天地律師都會直接打斷檢方,不斷強調,“請你語速慢一點…我沒有聽清楚…請問你說的是哪個卷宗??到底是第幾頁??…”等等,完全利用了兩位檢察官年紀較輕的弱點,幾次重複下來就把對方問的有些急躁了,當然重複發問期間審判長也曾反問代理人,你們事先沒有閱讀過卷宗嗎?代理人答,當然讀過,但在法庭上還是要逐一核實地比較好。這個過程漫長而且非常拖慢節奏,基本每一組證據都會帶來汪煒華本人和二位代理律師的長篇反駁,論據仍然基於上述觀點,但每一次都是三個人輪番辯駁,時間一直拖長到15:00左右才開始進行第一輪短暫休息。應該說這一輪檢方始終處於被臨時打斷的狀態,而廣匯方面的代理人基本沒有發言機會,天地方面明顯占據上風。

第二階段:

短暫十分鐘休息後繼續進入庭審,檢方繼續出示有罪證據,每一組證據都繼續需要被告人和代理人進行確認,結束後再由被告人代理律師現場出具被告方的補充證據。這一段內容比較精彩,時間持續到晚上19:00以後,整理一下雙方認證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幾個問題:

一是關於“廣匯資本巨像必將坍塌”和“廣匯財報涉及嚴重造假”的言論,汪煒華方面認為他是基於公開資料中對廣匯白石湖露天煤礦的開采數據以及財務報表中有數億元的長期待攤費用,所以得出這個結論。但在檢方出示的證據中,被天地一直提及的相關可研報告或勘探報告中實際檢索根本沒有汪所引用的數據如煤層厚度、結構等,檢方質詢汪是否到過廣匯煤礦現場?是否學習過相關專業的財務知識、投資知識和采掘業知識,汪的回答是他的本專業是工業自動化,但曾經在新加坡讀過300本關於股票理論的書,自認為具備各專業知識,是個“全才”,為了證實這一點,汪煒華特意向法庭提出廣匯取得的采礦權是淖毛湖煤礦,而現在實際開采的卻是白石湖煤礦,應該判廣匯非法開采,但可悲的是,他卻根本不了解淖毛湖礦區很大,其中包括的白石湖露天礦只是淖毛湖礦區的一個部分!檢方出具的還有煤炭勘查設計部門出具的對於剝離率的專業解釋和公式認定,檢方詢問汪是否了解剝離率應如何計算,他回答是用產煤量簡單除以土方量得出的,而與實際複雜的專業計算公式和攤銷方法完全沒有可比性。這時二位律師拋出殺手鐧,提出廣匯在後來的2012年報中對會計處理方式進行了變更,實際變相證實了原來的煤炭計帳方式是錯誤的,因而得出汪煒華正確的結論,這一論點檢方及廣匯代理人應對的不好,如果是我,明確可以指出對方其實是玩了一個偷換概念,明明是“會計政策變更”,故意說成是“會計差錯更正”,明明只是對原來的記帳科目進行了調整,根本不影響損益表的構成,而且也不存在追溯調整往年報表的情況,所以其實這一點真正懂專業的話,是不能夠證實汪煒華的言論正確的;這一輪焦點算打成平手吧,新疆的檢察官和律師對財務專業知識和證券市場的常識明顯還是比較生疏,但汪煒華也充分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和不專業;

二是關於“廣匯能源公開耍流氓”的論斷,汪煒華方面認為他是基於對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認識和對國內回購的規則,用他的話說,就是我從來沒聽說過上市公司回購股份要停牌,為什麽寶鋼回購不停牌?為什麽廣匯股價一跌停就要申請停牌?這完全是操縱市場的行為。但是檢方直接出具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出具的關於回購股份可以申請停牌的規則,和廣匯申請停牌合規合法的證明,另外檢方出具了在廣匯實施回購計劃之前其它上市公司(回來查了一下是江南嘉捷)的停牌公告,當時汪就傻了,再三詢問是什麽公司,檢方再次明確回答以後,汪自已解釋說肯定是創業板,我這樣的投資者是從來不看創業板的,但是很可惜,這是一家在滬市主板上市的公司,汪煒華因為自己的坐井觀天和主觀臆斷,這一輪基本完敗;

三是關於“廣匯能源操縱股價”的言論,汪煒華認為他是基於廣匯在2013年半年報之後出具了一則補充公告,對前十大股東的信用擔保戶進行了拆分,補充公告中出現了第四大股東張建國,而經過他的網上搜索,認為張建國曾經作為新疆建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廣匯能源向建明公司曾經做過委托貸款,因而得出了廣匯借錢給張建國,指使張建國買賣自家股票的結論。檢方出具的證據是張建國所在的建明公司還有另一家叫盛景什麽的公司的全部財務憑證、借款協議、進帳單,向其它典當行進行借款和付息的憑證,還有張建國本人的股票帳戶交易記錄,從時間和資金往來上可以證明,張建國自2012年開始買入廣匯股票,倉位好象是在5000-6000萬股,用的是自有資金,而2013年1月和廣匯能源委托貸款的錢,全部用於公司自己的業務經營和典當行投資,後來在廣匯能源停牌期間已經把廣匯的貸款還清,而持有的倉位至今除做過小幅波段和融資帳戶還款以外,基本倉位還是在4000萬股左右。這組證據其實比較讓天地方面意外,他們之前在第一階段訊問時用盡各種暗示和語言在講廣匯能源是否存在操縱股價的違規行為,汪甚至特意強調說自己博客中寫廣匯不是違規而是違法,但這組證據基本讓他們很難應對。後來經過汪本人和二位律師的辨認後提出,張建國是否應該提供自己公司的銀行帳戶流水,進一步證實資金去向,審判長同意要求檢方繼續補充提供。這一輪算是廣匯微占上風,本來應該全勝的,因為如果更專業一些的話,可以拒絕這個要求,一是私營企業又是非上市公司沒有提供現金流水單的義務,另一方面其實認真想一下就算提供了其實根本沒用,因為一個公司的銀行帳戶,如果它是正常經營的公司,上面顯示的資金往來會非常多,而且很難一一對應,要證實是否用於買賣股票,張已經提供的股票帳戶的資金對賬單已經足矣,汪的代理律師明顯是用了緩兵之計;

四是關於“廣匯是黑幫企業”的言論,汪認為這是一家叫作蜀城運輸公司的單位,在新浪微博中發了和廣匯業務糾紛的圖片和文章,汪在後面跟帖評論的,實際用語好象比這個還要惡毒的多,汪的意思是這並不是他原創,只是一則評論而已,不應該由他承擔責任。檢方出具的是廣匯和蜀城運輸公司的法院判決書,證實廣匯為原告,蜀城為被告,並且糾紛調解完畢之後,對方已經完全刪除了網上的圖片和文章,現在查不到了。這一輪算平手吧;

五是關於汪煒華長期惡意中傷廣匯的動機問題,這其實也是我最關心的問題,不出大家意外,檢方沒有直接指出汪背後有被指控的幕後指使人,檢方出具的犯罪動機證據是一位叫作曹衛(音wei,可能不是這個字)與汪本人的QQ聊天記錄和本人證詞,此人在證詞中寫自己是汪的同學,在與汪的聊天記錄上面明確表示說自己想要在中國資本市場揚名立腕,搞幾個小公司沒有意思,要幹就幹個大的,象廣匯這樣大市值、關註度高的公司,又是王亞偉、但斌等人重倉的公司,如果能讓自己搞下來,“廣匯就是我的成名作”…檢方這個證據亮出來,汪煒華邏輯大亂,先是指責檢方隱瞞了曹衛(音)的真實身份,自爆隱私說曹不但是自己的初中同學、高中同學,更是自己的前妻,準確說是第一任妻子,甚至不惜提到了性生活的問題…(此處隱去狗血劇情3000字),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曹的證詞不可采信,有打擊報複的嫌疑,自己雖然在QQ中說了那些話,但那些是一個男人在前妻面前爭面子說的大話等等…這一輪,怎麽說呢,天地完敗,如果說之前因為網絡上的虛擬形象還在眾人面前留有一些斯文和學術印象的天地俠影,因為多言、強勢、堅持不認錯的態度和口不擇言的失誤,完全失去了可以贏得現場支持的資本。

一口氣寫了這麽多,一邊回憶現場的情況一邊整理,太累了,先歇歇。。。明天繼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62

耶魯校長:這才是判斷一個人受過教育的鐵證

叫那個偷步買車的7頭過氣Banker,看看什麼是教育。

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獲得知識?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贏得尊重?還是,享受樂趣?以下三位不同領域的名家對教育的本質有著驚人一致的認知,也許,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教育不教知識和技能 卻能讓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
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2013年任耶魯大學校長,上一位任滿20年耶魯校長的還是1899年就任的Arthur Twining Hadley

Richard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因為,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那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任務。

那大學教育有什麼用呢?

Richard在他的演講集《大學的工作》《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中這樣提到,耶魯致力於領袖人物的培養。在萊文看來,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通識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

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這才是Richard心目中耶魯教育的目的。

正如《大學的觀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的作者John Henry Newman所說:只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老占註:Richard Charles Levin1947年生,是美國經濟學家,當然是猶太人,1993年至2013年擔任耶魯大學校長。20143月接替吳恩達開始擔任Online開放在線授課平台Coursera CEO

網友Fai Yu兄提示,台灣有個40歲左右的葉丙成教授驗証,Richard從沒說過這句話,各位自己查証校長的講稿及葉Benson的面書。


https://www.cpr.cuhk.edu.hk/resources/press/pdf/50c0403d8339f.pdf



教育不改變生活環境 卻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
2005年,美國已故小說家David Foster Wallace曾在Kenyon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

演講的一開頭,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兩條年輕的魚遇到一條老魚。老魚打招呼道:早晨,孩子們。這水怎麼樣?兩條年輕的魚繼續遊了一會兒,終於,其中一條忍不住問另外一條:「什麼是水?」

演講中提到,一個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趕赴辦公室,應付8-10個小時充滿挑戰的工作,然後去超市、做飯,放鬆一會就得早早上床。因為,第二天又得周而復始,再來一遍。人,很容易在這樣的生活裡,形成無意識的慣性:無意識地翻手機、給生活加速、陷入瑣碎的柴米油鹽、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冷漠、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開頭的故事一樣,生活在「水」中太長時間,已經不知道水是什麼。

Wallace在演講中說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學會思考、選擇,擁有信念、自由,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獲得幸福的能力。

教育能讓你活得幸福 幸福取決於有意識的思維方式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風靡全球,教授這門課的Tal Ben-Shahar教授認為,幸福取決於你有意識的思維方式,並總結出了以下12點有意識地獲得幸福的思維方式:


1.      不斷問自己問題。每個問題都會開啟自我探索的門,然後,值得你信仰的東西就會顯現在你的現實生活中。
2.      相信自己。怎麼做到?通過每一次解決問題、接受挑戰,通過視覺想像告訴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3.      學會接受失敗,否則你永遠不會成長。
4.      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條一直上升的直線,而是一條上升的曲線。
5.      允許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感。
6.      記錄生活可以幫到你。
7.      積極思考遇到的一切問題,學會感激。感激能帶給人類最單純的快樂。
8.      簡化生活。貴精不貴多。對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學會說no
9.      幸福的第一要素是:親密關係。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為幸福長久的親密關係付出努力。
10.  充分休息和運動。
11.  做事有三個層次:工作、事業、使命。找到你在這個世界的使命。
12.  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讓別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個誠實的父母。

唔好偷步買車,買馬就可以。


老占註:Tal Ben-Shahar,以色列裔美國人,教師,作家,專長於積極心理學和領導學。曾在哈佛大學任教心理學1504(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課程,是哈佛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網上有流傳2006年和2008年的課程錄像,廣受好評。後來回到以色列教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1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