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世民:不變應萬變

1 : GS(14)@2012-06-18 23:44:02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18/102366
落筆之時,希臘同法國選舉結果都未出,但係,大家睇報紙嘅呢一刻,應該就水落石出。我都無謂猜測太多,估中,只不過係好彩;估唔中,自己冇面之餘,又要嘥咗個欄位,何苦呢?
睇番上個月剪報,發覺原來5月底,寫咗篇《大陸幾時減息?》。唔係認叻,因為之後個禮拜,人行真係減息,我都冇即時出來「聲大大」話估中。其實睇番自己寫嘅嘢,可能當時人在美國,心態上有少少抽離,分析都幾客觀、幾滿意。坦白講,當時我真係冇諗過究竟人行幾時減息。
我唔去預測未來,係因為明知中唔中都冇意思。不過,做呢一行,真係好難唔去預測。你唔講,又有人就以為你有好嘢收埋唔同人「分享」。但係當你好認真同人解釋,點解唔去預測未來呢個哲學問題,佢哋又問:「唔通乜都唔做?」
唔係乜都唔做,但明知有可能錯,理財嘅心態,就會由一注獨贏博最大回報,變成分散風險,減少被一鋪清袋嘅機會。從呢個角度睇,今時今日世界上絕大多數人,資產都仍然太過集中。
反而被動投資者,分散風險做得更好。08年,畢菲特在股東書講過,長遠來講,被動投資者因為風險分散,長遠回報一定高過主動揀股嘅投機者。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93

利世民:選舉廣告的政治經濟學

1 : GS(14)@2012-06-23 13:07:06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22/104465
立法會選舉就快到,有財力的政治演員,紛紛在選舉期正式開始起錶計數前,擦邊球式大打形象廣告。規限,從來都係要來對付循規蹈矩的乖仔。最終贏嘅,就係不斷搵漏洞嘅人。
「完全禁止選舉廣告又得唔得呢?」暑期見習天真問。
一般大眾傳媒,應該唔會介意。反正,主流選舉廣告同疑似選舉廣告,都係戶外廣告。畢竟選舉係地域競賽,做主流大眾媒體廣告好浪費。已經在位嘅政治演員,當然希望限制挑戰者,而且個個可以企喺道德高地,講反對金權政治,不知幾好聽!暑期見習:「根本已經係金權政治!究竟點樣,先可以令選舉更加公平?」
資訊經濟學有兩條原則:一,理性無知,即係一般選民根本唔會花太多時間去了解議題,所以無論任何宣傳,都講究訊號快、狠、準。呢一點,其實廣告界發展咗成百幾年,政治演員一招半式都學唔到,真失敗。
二,越多資訊,越少理解(Abundance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deficit of attention)。疲勞轟炸之下,政治演員個個都面目模糊。最大贏家,就係希望「和諧」香港,同埋靠鐵票食糊嘅選舉機器。制度嘅設計,威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935

利世民:僭建與階級鬥爭

1 : GS(14)@2012-06-25 23:32:0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25/104963
候任特首「思歪」兩間大宅有冇僭建,唔使審啦!至於佢老哥係唔係有心僭建,就心照不宣啦!
老實講,喺香港住得獨立屋嘅,點都會有多少改動嘅,呢個老早係香港地產業公開嘅秘密啦!
當日「思歪」、涼粉營班「蠶蟲師爺」、以及西環「日月神教總壇」,搞大僭建事件,表面上攻擊唐唐誠信同政治判斷,實際上,係階級鬥爭。
共產黨憎人富貴嘅DNA,真係好難「搣得甩」。就算已經有錢、有面、住大屋,只要覺得差人家少少,譬如人家條命生得正、家山有福、又有錢過自己少少,就即刻諗到玩階級鬥爭。
玩階級鬥爭,結果去到最後,一定係「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
讀過西洋史就知,搞法國大革命最熱血份子羅伯斯庇爾(Maximilien Robespierre)講過:「法皇一定要死,因為共和國一定要生(The king must die so that the country can live)。」但係,大革命嘅最終結局,就係羅伯斯庇爾俾人未經審訊送上斷頭台。
選舉嗰時,我已經覺得奇怪。假假哋「思歪」都係住山頂獨立屋,出入有司機接送,點解班未來社會棟樑會當正佢係基層代表?故事再次教訓世人,除非真係一窮二白、露宿街頭、成世做廢青,否則,搞階級鬥爭就等於排隊等俾人挑戰。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958

利世民:衰過老董

1 : GS(14)@2012-07-03 22:08:03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703/107501
「思歪」上任第一日,就已經同當年老董最差嗰時一樣,搞到幾十萬人上街。我真係好懷疑,佢點樣可能做足呢屆任期。
有人話,思歪既然係靠西環上位,佢根本唔會理民情,佢甚至會用高壓手段整治反對聲音。
我唔敢講思歪有冇呢種能力,駕馭港式官僚,用政府機器去進行呢類政治任務。畢竟,特區成立15年,好多傳統由老董開始都已經被破壞,思歪只不過係接手完成呢個改造過程。
亦有人話,思歪雖然冇經驗,但未至於傻到會夾硬來。特區除咗怨氣多,儲備更多。可以用錢解決嘅問題,就唔係問題。再者,香港人時至今日仍然大大聲話要高度自治,就係因為香港人覺得自己經濟獨立,財政自主。
用晒儲備,香港唔靠北京,仲可以靠邊個呢?當年老董上任,第一日就講「中國好,香港更好」,之後就日日話香港同上海競爭,唔可以被邊緣化。如果話老董任內,對北京最大功勞,就係成功用Propaganda(政治宣傳),令唔少香港人真心相信,唔靠北京香港死實,所以要聽話,等阿爺派糖送禮;就算所謂嘅禮物係「阿爺出豉油,香港出雞」,我哋都要感激流涕。
思歪幫佢契哥完成呢個歷史任務,令到香港財政回歸,我覺得更加切合劇本需要囉。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31

利世民:前海咪又係地產!

1 : GS(14)@2012-07-05 22:27:02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705/108506
好耐之前,內地改革開放要有「試點」,就搞經濟特區。
當年,可以一步步開放,因為工業生產,點都要有個地方,有物理上嘅配套。不過,就算今日睇番轉頭,呢種「試點式」改革開放,通常都會遇到問題,尤其係流動人口。到最後,都係經過幾十年,全國都開放,先至慢慢一齊富起來。
幾十年前,搞經濟特區,因為政治上有死硬派,仍然唔信市場。今時今日,我諗大陸都冇人會想返轉頭。所以,乜嘢深圳前海金融合作區,真係睇到我一頭煙。再講,資本呢樣嘢,無形無實體,點解要一個地方去做試點呢?
有熟悉國情高人指,前海係深圳最後一塊可以發展嘅土地。大陸同胞嘅城市規劃,乜乜金融區,永遠都係最貴嘅地皮,所以,深圳市政府,當然會條件式反射咁去諗,點樣可以成功爭取將前海「打造」成金融區。不過,前幾年,大陸中央又有指令,唔准地方政府亂咁話自己係乜乜金融區,掛羊頭賣狗肉變相搞地產。結果,前海要用金融區呢個定位,都要搞到中央祝福。
話說回頭,睇到有大陸官方媒體,話前海第日會係「新香港」,不期然我就諗:「究竟係香港會越來越似大陸,走向封閉?定係大陸越來越開明呢?」不過可以肯定,大陸地方政府學咗香港嗰套,乜都可以變成地產項目!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74

利世民:炒股教授

1 : GS(14)@2012-07-07 16:00:4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706/109001
又有報道話香港有大學打本畀學生炒股,扮演基金經理過吓癮。我自己就睇到搖頭嘆息。不過,諗深一層,可能真係自己唔化。
我讀得書少。不過,我偏偏就對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有效市場假說)情有獨鍾。如果我冇搞錯,負責指導班大學生炒股嘅教授,一定係認為EMH有不足之處,有聰明人可以比市場更有效率。如果係咁,唔知呢位教授,點樣有系統咁教學生,用乜嘢方法去跑贏大市呢?Behavioral Finance(行為財務學)?
芝加哥大學Richard Thaler,都算係Behavioral Finance嘅代表人物。Thaler同拍檔Russell Fuller開咗間投資公司,搞咗兩隻以Behavioral Finance原理做投資策略嘅基金,UBGAX同UBVAX。十年來,好聽就叫做大市同步,不過扣除經理人嘅收入,投資者都要輸少少。當然,兩個創辦人就一定係最大贏家,因為2004年兩隻基金轉手賣畀JP Morgan,Fuller繼續有顧問費收入。
話說回頭,人家搞行為財務學,專門揀市值細、流通量低嘅股票。偏偏香港嘅炒股教授,就要學生賭大藍籌。大藍籌市場資訊已經咁充足,究竟炒股教授,點解覺得自己叻到可以賭大藍籌會跑贏大市?香港炒股教授如果有咁嘅能耐,教書真係有些少浪費囉!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04

利世民:減息無助增長

1 : GS(14)@2012-07-10 00:22:3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709/109431
上周人行不對稱減息。大陸官媒引述「專家」稱:「齊讚利率走向市場。」就連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息)都爆醜聞,明眼人一睇就知,全球金融業越來越扭曲,同市場距離越來越遠。大陸官媒淨係識跟指定線路,之前講好話利率要市場化,人行每次做嘢就條件反射式話「走向市場化」。今次就算唔係有預謀同歐洲央行夾埋,都係預期人家會做嘢。有人話,人行同歐央行一齊減息,顯示G20有決心處理問題。減息就係有決心?原來o依家央行行長嘅水平,竟同未來社會棟樑差唔多,「肯搵份工都算上進」。
經濟問題,如單靠寬鬆政策可解決得到,呢個世界就太簡單,可惜真正問題非出在流動性不足。其實寬鬆政策去到呢個地步,係變相逼人買資產投機,但之後又點算?
當前世界經濟問題係增長不足!歷史話畀我哋知,資產價格泡沫,對增長幫助唔大。只有當經濟裏面創造價值嘅成份增加,就業先會改善,其他問題亦迎刃而解。就連我個七歲嘅女都識講:Growth isn't only about getting bigger. We become stronger and more complex too.(增長唔只係變得大,仲係變得更強同更複雜)。
市場係乜,唔通央行行長、分析師真係唔明?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2 : 鱷不群(1248)@2012-07-10 00:36:29

民企借不到錢要搵大耳窿,點減息都不會有用
3 : GS(14)@2012-07-10 00:53:55

2樓提及
民企借不到錢要搵大耳窿,點減息都不會有用


根本唔會放水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57

利世民:減幾多次息先夠皮?

1 : GS(14)@2012-07-10 23:32:12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710/110025
最新公佈數字,大陸CPI創29個月新低,得番2.2%,PPI更是負2.1%。上星期,人行忽然不對稱減息,有讀者問:「乜唔係要打擊通脹咩?」恐怕,唔需要我多解釋,其實所謂通脹問題,其實已經唔再係重點。當然,大前提係,你相信呢啲所謂嘅經濟數字。
我又唔係話物價統計一成真都冇。之不過,由於我自己一直對大陸經濟都比較悲觀,所以任何負面數據,我更加會持平一點。
「咁,通脹回落算係好事,定係壞事先?」可能,你會問。呢個係好問題。物價穩定,當然係好事。可惜,傳統上,衰退同通縮都混為一談,好多人都認為兩件事永遠一齊出現。衰退當然係唔好啦。
「2.2%,美國CPI都差唔多,未算衰退啫?」可能,你又會問。當然,又要問吓,究竟你信唔信美國嘅數字。By the way,近來原油價跌,燃料能源價一樣跌得急,有理由相信,好快美國CPI都會跌。再者,美國經濟結構有個死結叫樓價,如唔計住屋價格,CPI數字一樣可以好難睇。
講番大陸。o依家最弔詭嘅係CPI跌,反而樓市好似有啲起色。除咗話好多人唔信大陸政府真係做低樓市,更重要原因,應該係好多人預期存款利率會跌得更急。究竟,要減幾多次息先夠皮?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78

利世民:被動式分散儲蓄

1 : GS(14)@2012-07-12 22:10:49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712/111086
平日返中環一定揀非繁忙時間。上晝八點出門,返到中環接近八點十;但九點半先出發,未到十點前都可能返到。咁大分別,因好多事情嘅關係,其實係非線性(Non-linear)。
不過我哋一般唔會用非線性思維分析現象,最佳例子就係通脹、股價嘅問題。如好多人覺得幾個巴仙嘅通脹好小事,但有研究貨幣史嘅人都知,一隻貨幣由幾個巴仙通脹,去到通脹預期不受控,甚至崩潰,可發生得好快。當年德國威瑪共和1918年話馬克含金量高過美金,1920年仲試過有幾個月通脹衝上10%之後回落,1921年仍然平穩,1922年通脹由雙位數字百分比升到四個位。1923年德國馬克價值,只剩番1918年時嘅1萬億分之一。由風平浪靜到完全崩潰,只有5年。
股價都一樣。好多時,股價可以好耐都冇動靜;一有反應就倍倍聲咁上落,呢個仍係好多人死守一隻股嘅原因。如果真係明白呢個道理,就知最佳投機策略係細細注,分散投資,不過真係要有番啲功夫。今個月我哋讀書會揀咗Larry E. Swedroe的《The Quest for Alpha》討論被動式分散儲蓄,有興趣可email聯絡。另Nassim Taleb將會11月推出新書《Antifragile》,講點樣從Non-linear獲利,本書一出,即同大家分享。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99

利世民:四舊水零用怪招新聞

1 : GS(14)@2012-07-14 15:40:17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713/111567
噚日有份報紙,頭版頭條寫:「每月零用400,學生易抑鬱」。報道話,香港五成七學生有不同程度抑鬱,有四分一屬於嚴重嗰隻。做呢個調查嘅組織,叫做再生會,報道入面被訪問嘅有精神科醫生、藥劑師同臨床心理學家。
今日我教大家睇報紙。一,無端端有調查統計,唔使審,背後梗有目的;二,睇被訪者嘅身份,大概都估到背後乜嘢人做「新聞」。
話說好多年之前,我未加入傳媒,正職係公關。當時我好多客仔,例如藥廠,都係冇得賣廣告。冇得賣廣告,就要諗方法見報。結果有人發現,原來新聞界好鍾意統計數字。
結果,過去十幾年,香港就多咗好多統計。老實講,雖然我明白大家都好無奈。不過,客觀事實係,大家都睇到麻木晒。從一個前公關顧問,又係傳媒人,我會呼籲各位:回頭是岸,真正嘅公關同新聞,唔係咁樣做㗎!
另一方面,政府都開明啲啦!本來,唔准賣醫藥廣告,係怕消費者收到錯誤訊息。不過,禁止言論自由,錯誤訊息更加嚴重。
外國容許醫藥廣告,只要聲明得清清楚楚,一般消費者對健康醫療訊息都可以掌握得好好。再者有互聯網,香港唔畀賣廣告,你估我哋唔識Google咩!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2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