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面對掌控人工智能的巨頭們,區塊鏈是我們假裝負隅頑抗的最後武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24/167065.shtml

面對掌控人工智能的巨頭們,區塊鏈是我們假裝負隅頑抗的最後武器?
劉武鋒 劉武鋒

面對掌控人工智能的巨頭們,區塊鏈是我們假裝負隅頑抗的最後武器?

BAT巨頭爭先恐後提出用人工智能給老百姓“賦能”;而FB紮克伯格希望用區塊鏈給老百姓“賦權”!

人工智能企圖把人類的大腦當養料;區塊鏈試圖將所有人的大腦按既定規則連接成一個新大腦。 

人工智能會讓絕大部分人淪為無用階層;區塊鏈企圖讓普通人找到最後一絲尊嚴。

BAT巨頭爭先恐後提出用人工智能給老百姓“賦能”;而FB紮克伯格希望用區塊鏈給老百姓“賦權”!

三十年來,互聯網將整個世界顛覆折騰得“面目全非”。然而,這一切竟然還不夠,專家學者們說,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都將帶來更為巨大的革命性顛覆。咱們這一代人老慘了,日子過得顛簸流離,一條小命要被反複革幾次。

在反複出生入死之間,我總算悟到:人工智能和區塊鏈之間的死也不能分離的關系。上帝同時把這兩種武器交給人類,當然不是隨便挑的。

這兩門技術,看上去完全不同流派:一個高富帥,血統高貴,不是教授專家學者還不能輕易染指,全世界最富有的那票人都引以為傲;而另一個出身卑微含糊,不受待見之下還劣跡斑斑,一舉成名時,還在世俗輿論的風口浪尖中飽受驅逐、辱罵和詆毀。它們怎麽會扯到一塊,而且死不能分呢。

▌時代大背景:你竟然不知道,你正在親身參與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爭?

很多人忙著吃雞、王者榮耀,大概是看不到目前全球範圍內最為劇烈也是歷史上最為至關重要的爭霸戰爭:人工智能爭霸(量子計算爭霸賽也屬於其中一部分)。

在很多保守人士的懷疑下,人工智能完全不顧世俗眼光,馬不停蹄夜以繼晝地成長,並試圖在數百個領域同時跟人類展開瘋狂競爭。

有人喜歡說,巨頭碾壓之下,寸草不生;但很快有人會說,超人工智能碾壓之下,寸巨頭不生。

無論我們這些旁觀者有沒有在吃瓜,在那些政客和專家眼中,顯然是這麽認為的:誰掌握了超人工智能,誰就能主宰全世界。

還不清楚身處情況的同學也沒必要自責,你一點都沒錯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爭。只要你有上網,你就已經在源源不斷地為人工智能提供孵化的養料:大數據。

圖片2

這場戰爭,首要爭奪的最重要資源自然就是各種數據——最好就是人腦產生的數據。計算機自己能日夜不停地生產很多數據,但據說那個沒用,沒營養。人腦才有營養。好吧,腦子很重要,每個人都有,或大或小。

但是《未來簡史》卻很不客氣地告訴我們:未來在你們親腦豢養的神一般的超人工智能下,你們中的絕大部分人,終究會是淪為“無用階層”,這境況比奴隸階層當然是還悲催的。

▌現實大問題:老百姓還有沒希望擺脫“無用階層”的歸宿?

大數據來自我們每一個人,但現在,全球七大互聯網巨頭(中國有3)不光壟斷了由全體人類不斷制造的數據,還圈養了幾乎所有頂尖人才,以致人工智能李開複不無怨恨地說:“世界七大“黑洞”深深傷害了人工智能”。

有這種哀怨的人,當然不光只有李開複。

徐小平跟韓鋒(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研究員,華為中央研究院區塊鏈顧問)的對話中提到:“大數據就是能源,大數據就是黃金,但是今天的大數據確確實實和產生大數據的人沒關系,這不是一種矛盾嗎?這不是一種占有嗎?你用我的消費數據,走到哪里,用了什麽,買了什麽,這個成了別人企業可以賣出去的資源。”

遠見卓識的韓顧問認為解決這個問題,唯有區塊鏈,讓每個人的大數據可以確權,可以變成財富:“如果這一點靠區塊鏈做到了的話,我們所有的經濟領域一下子,就會冒出跟發現大金礦一樣的全新的信用資源。我們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進入了每個人可以產生自己的黃金,其實你的黃金就是你的大數據,因為大數據它有價值,這一點已經沒有人懷疑了。阿里巴巴掌握大數據,騰訊掌握大數據,把它的市值已經升到幾千億美元,當然它沒有確權。其實這個事從中國房地產一眼就看出來了,曾經我們的政府在1959年以後把土地全都收回國有,表面上看全國的土地,房地產都屬於國家,單位只能分房。但是恰恰那20年我們是最窮的,我們什麽時候富有的呢?標誌就是1998年我們能有房產證了,每個人的房子確權了,然後轉移可以合規了,法律可以保護,房地產才變成了財富。要沒有這個的話,單位分房時代,房地產絕對不是財富,沒有價值,所以現在我們的房地產財富相當於多少?相當於我們4倍的GDP,這是我們中國每個家庭都享受的未來財富,變現未來。”

▌宇宙大道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徐小平跟韓鋒的對話是2018年1月23日,而就在前一天,號稱拿遍除了諾貝爾獎之外所有獎的斯坦福終身教授張首晟,發了一篇文章,標誌著人類互聯網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當然是比斯大林格勒戰役更轉折。因為連騰訊帝國的小馬哥都轉發了,而且這還是小馬哥首次公開表達了對區塊鏈的看法。

圖片3

張教授的立場和意見都非常清晰明確的。而馬化騰的這個發言卻是很微妙含糊的,但跟馬雲回答對比特幣的看法卻是驚人相似,兩位“帝國”領袖對區塊鏈的首個應用比特幣,是那麽含蓄委婉深不可測,這難免又激起天下眾生紛紛來各種揣摩聖意。

我當然要沐浴更衣虔誠拜讀《張首晟教授: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世界新的分合轉折點》,張教授顯然是洞穿了蘊含在宇宙深淵的真諦,從開頭高屋建瓴地說了很多精辟的大道理,當然,我也看不太懂,但說在後面的最重要的觀點,粗人卻是能懂的。“人工智能現在碰到了一個很大的瓶頸,因為如果 AI 要非常大的進步,它必然要需要很大的數據,但是現在的數據提供方都沒有足夠的激勵機制提供極大量的數據。但一旦有了區塊鏈之後,如果創造數據能被價值化、共識化,就會形成一個大的數據市場,使得人工智能也能夠更往前進一步。”

讀完讀懂韓鋒老師和張教授的文章後,大家是否應該拋棄因比特幣造成的各種成見,拿起棍子撥開糊在區塊鏈上那層屎,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可以讓每個老百姓擺脫無用階層的宿命,重新變成黃金的守護平民的技術?

你也許還是不願稍微動動腦子去理睬一下區塊鏈,沒關系,不少憂國憂民的仁人誌士們已經覺悟了,他們正自作多情地要用區塊鏈保護你們這些人呢。

昨天,韓老師還說了不少敏感的話:其實中國的央行也是最積極要發行數字貨幣的,央行我覺得還是看得非常清楚,它叫“用數字貨幣保護消費者數字權益”,這話說的其實非常本質,就是我剛才舉的那個例子,只不過現在阿里他們不願意做了。如果央行將來真的要打這種旗號滅阿里,阿里是沒法反抗的能力。這個邏輯就是,我發行數字貨幣滅你的支付寶,但我保護消費者的數字權益,你阿里保護不了,阿里敢抵抗嗎?從這點來說就是爭奪主動權,在跟阿里爭奪主動權。

徐小平:這個話可以傳給馬雲。

韓鋒:這個還是不要了,不然連5000塊都不給我了。

這些話就被他們這麽當眾說出來了。我當然為我的馬爸爸緊緊地捏緊了拳頭。

▌讓互聯網回歸真正“互聯”

互聯網讓價值越來越集中,並形成似乎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人工智能會讓價值進一步的加速集中,而區塊鏈卻企圖讓價值分散。馬總們苦心經營十余年,建立起來的絕對可控的中央樞紐“支付寶大廈”,怎麽可能就此去中心化?

圖片1

巨頭們的角色等級已經升到最高,再加上人工智能這樣的神級裝備,自然是天下無敵的。

但我們普通老百姓,還是應該拿起區塊鏈這把不太像話的武器,稍微做做負隅頑抗的樣子吧。要不,巨頭征服我們的時候會很沒樂趣。而且這個武器如果我們不使用,巨頭們也會揀去用,到頭來,你還是要乖乖交出你的大腦。

但另一方面,我們還是要保持天真樂觀,要相信馬總們早已經禪修進入了佛界,他們之所以爭先恐後建立這麽巍峨磅礴的大廈,就是為了有一天看著它壯觀得崩塌,以此換得新生。

▌總結:如果區塊鏈真是我們負隅頑抗的最後武器,那我們就撿起來看看吧。

未來是無法預計的,但幻想一下總可以吧? 

人工智能企圖把人類的大腦當養料;區塊鏈試圖將所有人的大腦按既定規則連接成一個新大腦。

人工智能會讓絕大部分人淪為無用階層;區塊鏈企圖讓普通人找到最後一絲尊嚴。

BAT巨頭爭先恐後提出用人工智能給老百姓“賦能”;而FB紮克伯格希望區塊鏈給老百姓“賦權”!

面對人工智能這場浩瀚的巨人對決,我等宵小之輩自然插不上手,但我仍然期待能以自己的螻蟻之軀為拯救這個世界而貢獻幾斤力量,為喚醒人民而跟著領頭大哥吶喊小小一聲:請大佬們在人工智能成為巨獸以前,發發善心,象征性地用區塊鏈鎖一鎖它,雖然這也是一種徒勞。但能構建錫安,對抗機器大帝的說不定是一個區塊鏈。

圖片4

▌順便說說:之後我們將討論軟件開發領域的區塊鏈

其實,迫於輿論關系,巨頭們是不能公開表態他們在利用手中的大數據去訓練人工智能的。而且,他們其實也同樣遭遇了瓶頸,各行各業因為競爭關系或企業核心機密的問題,許多寶貴的數據連互聯網巨頭都難以獲取。

例如,早在2013年老牌巨頭IBM的人工智能Watson與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合作發起了AI醫療項目。但5年之後,Watson進展緩慢、難堪大用,究其原因,是有許多醫療行業客觀存在的桎梏因素,比喻數據匱乏、昂貴。各大醫院完全沒有意願分享其寶貴的臨床數據。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人類的每個行業每個領域,包括軟件開發領域(請關註後續)。

AI 人工智能 區塊鏈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479

創始人要坦誠面對公司走過的每一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22/167336.shtml

創始人要坦誠面對公司走過的每一步
牟小姝 牟小姝

創始人要坦誠面對公司走過的每一步

對於每一個創始人來說,無論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從走上創業之路的第一天起,他們走過的每一步都不輕松。

來源 | 創業黑馬學院(ID:heima_ying)

作者 | 牟小姝

2014年創辦小鹿亂撞,2015年3月推出首檔節目《當紅辣子雞》,因節目就行業內的話題展開脫口秀,尺度大,笑點多,被譽為創投界的《康熙來了》。

微信圖片_20180222120435

張婷傑

黑馬營十四期學員

深圳小鹿亂撞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

以下內容源自黑馬營14期結業模塊成長匯報中,榮獲一等獎的小鹿亂撞創始人張婷傑的采訪整理:

創始人要學會分解壓力

2018年,進入第四個發展年頭的小鹿亂撞,在團隊的努力下,已經精心熬制了兩檔全網播放量均超過1億的原創商業脫口節目——《當紅辣子雞》和《Fighting!辣子雞》。

對於每一個創始人來說,公司初創的前三年,很難。回想起小鹿亂撞初創的前三年,張婷傑談及最多的是“焦慮”二字。

畢業於英國卡迪夫大學傳媒學院的張婷傑,2010年回國後,曾擔任《創業資本圈》、《非你莫屬·深圳站》以及《騰飛之役·創業季》等節目的制片人。而越是這樣一本正經的做財經、創業類節目,越是讓張婷傑萌生了要做一檔不一樣的財經節目的想法。到了2014年,《中國好聲音》等節目制播分離成功的大趨勢,讓張婷傑毅然放棄了平穩的工作狀態,投身到內容創業的大潮。

同年,張婷傑創辦了深圳小鹿亂撞傳媒有限公司(簡稱小鹿亂撞),開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她心心念念的節目上。

焦慮也由此開始了。

2015年3月,張婷傑精心熬制一年多的《當紅辣子雞》問世了。這是一檔一反以嚴肅和專業性訪談和項目選秀為主的財經節目,節目圍繞職場和創業話題,每期邀請兩到四位風口行業的當紅嘉賓,就行業內的話題展開脫口秀,尺度之大,笑點之多,幹貨之滿。

微信圖片_20180222120450

2015年全年,由紅嶺創投全年冠名的《當紅辣子雞》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達到6000多萬次,在其他視頻網站的播放量合計也達到4000多萬次。加上電視端的播放,《當紅辣子雞》全年網臺聯播的總播放量超過2億次。被媒體稱作創投版的《康熙來了》。

節目受到了廣泛關註,但是作為創始人的張婷傑卻滿心焦慮。

一方面,雖然節目受到了各方歡迎,但是公司一直沒有穩定的收入,她開始質疑小鹿亂撞的商業模式到底對不對,質疑自己的事業到底有沒有未來。

因為做節目需要很大的開銷,為了讓節目能夠順利進行,張婷傑和團隊不得不開源節流,一方面,對外承接宣傳片的制作,彌補節目的經費;另一方面,盡量節省開支,能省就省,請一個知名主持人需要高昂的費用,張婷傑就自己頂上,既當主持人又當編導、制片。

最嚴重的時候,公司賬上只剩下一萬塊錢。張婷傑不得不又充當銷售員,拉業務、做廣告,一家一家公司去跑。以往不缺錢的張婷傑,體會到了錢這個字對一個創業者來說是多麽重要。

另一方面,因為公司處於初創期,團隊的情緒和穩定性也需要身為創始人的張婷傑來安撫,而這些也成為張婷傑焦慮的一部分。

此外,工作上的壓力讓張婷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風吹草動都會使情緒走到崩潰的邊緣。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長期只對內容和藝術負責的張婷傑,總覺得自己離創始人的角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作為女性創業者,工作和家庭不能同時兼顧的問題,也困擾著她,張婷傑坦言,在創業的頭兩年,她甚至有放棄事業回歸家庭的想法。

這種磨人的焦慮感,在小鹿亂撞發展的第三個年頭,有了轉變。

2016年初,小鹿亂撞在融資之前有過一小段空窗期,那段時間因為資金問題,張婷傑決定用自己的錢頂上去,平穩度過空窗期之後,她心里反而踏實了不少。 2016年11月份,小鹿亂撞獲得東方富海10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2017年5月,又獲得了1500萬元Pre-A輪融資,由翊翎資本領投,東方富海跟投,目前小鹿亂撞的A輪融資也正在進行中。 張婷傑越來越踏實了,也不那麽焦慮了,她說最主要的原因是,小鹿亂撞得到了投資人的認可。他們甚至打開了小B市場,收益明顯有了變化。

在商業模式方面,原來小鹿亂撞的客戶都是大B,2017年下半年,張婷傑決定開放小B客戶,效果還不錯,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接了6單,總計200多萬的合同。

“對於創始人來說,焦慮的事情有很多,但是當公司得到了團隊的認可、市場的認可的時候,很多事情就能找得到解決的方法。“

不焦慮了,張婷傑甚至開始思考讓團隊施行雙休,而不再是每周要上六天班。

到現在,A輪還沒有結束,連投資人都急了,張婷傑反而越來越踏實。張婷傑坦言,如今的踏實讓她覺得小鹿亂撞在進步,她越來越自信自己一定能應對各種問題。當然,她也有偶爾會有睡不著的時候,但是在張婷傑看來,現在已經沒有什麽能影響到她了。

對於角色的轉變和心態的變化,張婷傑覺得這得益於2016年12月份參加的黑馬成長營的學習經歷。從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張婷傑報名參加了為期一年的黑馬成長營,通過一年的學習,張婷傑整個人的狀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創始人狀態真的特別重要,創始人穩了,就會知道怎麽去分解壓力,也知道怎麽去把握節奏。”

如今的張婷傑,很享受她作為創始人的身份。而對張婷傑來說,“外面的轟轟烈烈跟我沒有太多關系,我只要把公司越做越好就夠了。黑馬營這一年的學習,讓我把小鹿亂撞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進行了梳理和解決,也讓我變成了一個能應對更多事情的創始人。總之,我很享受現在的狀態。”

小公司更要有胳膊有腿地向前跑

2017年一整年,張婷傑都處在黑馬成長營的學習狀態中。黑馬成長營把學習內容進行了模塊化的分解,在六大模塊(註:創始人成長模塊、商業模式模塊、資本模塊、組織模塊、產品模塊、營銷模塊)的學習中,張婷傑坦言,組織模塊的學習對她的影響最大,而這些影響也直接反應在小鹿亂撞的身上。“就連助理都會經常跟我開玩笑,說張總每次從黑馬成長營上課回來,公司就要改革。”

張婷傑說,黑馬成長營的課堂讓她收獲很大,她希望能學以致用。於是,她用了一年的時間讓小鹿亂撞長出來了“胳膊和腿”。比如,制定了完善的日常行政制度、淘汰制度、晉升制度。“2018年的小鹿亂撞,各項制度變得更加完善了。”

從日常例會來說,小鹿亂撞以前很少開周會,而是在每次節目錄制之後開錄後會。至於平時的例會,只是偶爾有什麽事的時候,張婷傑才會把員工聚焦在一起開個會。“但是現在我們每周一雷打不動的開例會,通過這樣的例會,我與高管團隊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多了。”

經過2017年一整年的調整,小鹿亂撞的胳膊和腿都配齊了,而張婷傑也變成了一個懂管理的創始人。

過去的一年里,小鹿亂撞嘗試了兩個空降高管,但是張婷傑發現這兩名高管無法適應公司的發展,所以後來她決定不再做空降高管這種事了。她意識到中層其實是非常好的高管力量,所以她開始花更多的心思跟管理層進行溝通,從原來盯業務,變成了盯制度和人。

經過三年的發展,小鹿亂撞的團隊也變得越來越強大了。以前張婷傑會盯著錄制的每一個環節,如今團隊已經能獨立完成所有錄制前的工作,張婷傑只需要在彩排的時候出現就可以了,團隊已經成長到讓她可以放開手了。在張婷傑看來,經過三年的經驗積累,產品部門已經非常成熟了。

就拿《當紅辣子雞》第二季來說,在開機的前一天,張婷傑還在出差,節目總導演譚彪告訴張婷傑彩排的時候出現就可以了,“一切都放心就好”。等到張婷傑出現在彩排現場的時候,“我看一切都準備都好,這個時候我發現總導演的膽子他是擔得起來的。”

微信圖片_20180222120457

如今,張婷傑現在越來越堅定做商業娛樂公司的決心。既然要做商業娛樂,就要做徹底,基於團隊和公司的狀態,2018年,張婷傑想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公司的戰略、融資,銷售團隊的組建等等跟錢相關的事情上。

做一個好老板很重要

當小鹿亂撞內部的管理清晰起來之後,張婷傑覺得自己當老板的狀態出來了。

她開始清晰的意識到,老板只有兩個角色,一個是準時發工資,另外一個是要為所有小夥伴的職業生涯負責。“只要保證這兩點,我就能做一個好老板。”

創業四年來,張婷傑沒有拖欠過員工的工資,哪怕公司出現經濟問題和一些邊緣危險的時候,她都會拿出自己的錢給員工發工資。“我覺得這是做一個老板最基礎的事情。”

作為明星創業者,張婷傑在創業之初就帶著明星的光環。“創始人的人格魅力是很重要的,對員工來說,我是老板,做老板要明白該做什麽,我要把公司的品牌做起來,公司有了品牌,員工的臉上都是有光的。對我來說,我更加明白老板不只是會賺錢和能發工資的牛,更是要給所有小夥伴‘我的老板是馬雲’的驕傲。”

實際上,去年一整年,小鹿亂撞的變化還有很多。嘗試了音頻付費,也嘗試了直播,但是最後這兩個產品都沒有跑起來,這讓張婷傑意識到創始人的基因決定了公司的發展方向。嘗試了這兩個產品之後,張婷傑更加明晰了小鹿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只做商業娛樂,並且努力把媒體的形式做得更加多元化。

2018年,《當紅辣子雞》已經開機了,相比於第一季,《當紅辣子雞》第二季的舞臺陣容、嘉賓陣容有了全面升級,除了常駐嘉賓之外,眾多的明星創始人、投資人以及藝人的加入也成為第二季的最大看點。此外,小鹿亂撞策劃的職場真人秀節目也在啟動當中,這檔節目會在衛視播出。未來,張婷傑希望小鹿的節目能覆蓋全國,並且努力做上商業娛樂的第一把交椅。

《當紅辣子雞》 張婷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88

新華社:中國證券業對外開放步履不停 面對競爭要有底氣練內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統一中外資銀行市場準入標準。

隨著中國金融業開放路線圖的明確,證券業開放正在進入深水區。近期,證監會表示,擬修訂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重新發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修改內容包括: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統一外資持有上市和非上市兩類證券公司股權的比例,逐步放開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放寬單個境外投資者持有上市證券公司股份的比例限制。

業界認為,中國證券業的發展一直在開放中前行,目前的發展階段已經有底氣面對逐步擴大的開放和日趨激烈的競爭。在此過程中,中國證券業要提升內功,向高質量發展持續邁進。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底,先後曾有18家合資證券公司、45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2家合資期貨公司獲批。近年來,行業內機構“走出去”也邁出了重要步伐,中資證券基金機構在境外設立了57家子公司,期貨公司設立21家境外子公司,正在逐步建立和布局全球網絡。

事實上,中國證券業對外開放步履從未停頓。近年來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動作“頻頻”,令人印象深刻。近幾年,滬港通、深港通順利開通,境內交易所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易所積極開展務實合作。2017年6月,A股成功納入MSCI指數,促進境外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最近,我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正式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必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商品期貨市場參與全球定價的競爭力。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擴大證券期貨服務業開放是我國金融業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證券期貨行業的實力已有長足的進步,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這是中國證券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底氣。”

與此同時,開放也必然帶來競爭。在競爭中不斷強化內功,是證券業必修的一課。外資券商擁有資本實力和成熟市場經驗,相對於國內券商存在一定的競爭優勢;從分項業務看,在主動管理的增量資管市場領域,外資具有豐富的業務經驗,會使競爭加劇,也對國內券商提出更高要求。

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已逐步推進的相關措施綜合考慮了改革開放大局和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自身需要,並為進一步開放預留了一定的過渡期。下一步,將統籌謀劃、協調推進資本市場全方位的雙向開放,需要加強監管能力建設,確保監管能力與對外開放水平相適應,使擴大開放和加強監管能力建設相互促進。

一是完善制度體系,適應對外開放的新形勢,要抓緊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做到放得開、管得住,真正把國際頂尖的優質機構引進來,並把他們的激勵作用發揮出來。二是嚴格監管執法,倡導和發揚合規文化,保障行業健康發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三是支持行業國際化發展,完善行業頂層設計,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的金融機構。四是監管人員也應及時適應對外開放需要,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優化知識架構,提升國際視野,為內外資公司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854

美國前貿易談判官:K街說客生意好,但面對特朗普都失靈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全球挑起的貿易爭端何時終結?種種不確定性讓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向華盛頓特區的“遊說大本營”——K街求助。然而,盡管這為K街帶來了豐厚的遊說盈利收入,最終收到的效果卻非常有限。

說到國會山與白宮之間的K街,它與“金錢永不眠”的華爾街齊名,代表了美國政治的風雲變幻。早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曾誓言要“排幹華盛頓的沼澤地”(drain the swamp)。拿特朗普的話來解釋,華盛頓的專業政治遊說就是“藏汙納垢”的一個地方,因此“必須要打擊”。

事實是,在特朗普任職進入第二年,K街作為“沼澤地”非但沒有被排幹,反而因為特朗普內閣在一系列貿易政策上的反複無常而讓K街愈加繁忙了:大量同貿易遊說有關的業務湧入這里。

K街代表了美國政治的風雲變幻。資料來源:環球時報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在美國政治響應中心(the 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所獲得的數據,在2018年第一季度,K街同貿易有關的遊說案例數量達到2010年來的最高水平。僅在2018年的前三個月,就有220家公司和行業組織將關稅作為遊說服務的主題。

當昔日遊說規則遇上特朗普白宮

通常K街遊說的策略是,要想影響白宮的某項決定,首先要在國會找到一位“盟友”,之後由國會“施壓”為白宮提供建議。但是,在今天“非常規”的白宮里,遊說專家們發現,在面對特朗普白宮的貿易政策上,那些國會成員和他們的客戶一樣摸不著頭緒。

“通常你去國會山找同盟,然後白宮通常都會對同一個黨派的國會成員所提的建議進行考慮。”長期擔任貿易問題遊說的共和黨策略專家維德利(Stewart Verdery)表示,“現在這個策略根本不管用。”

維德利所指的是,在加征關稅的問題上,包括美國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在內的共和黨高層一直警告白宮“不要加征關稅和打貿易戰”,但是白宮最終仍然選擇完全忽視這些共和黨高層的聲音而決定繼續加征關稅。

“沒人知道答案。“知名遊說人士、專門處理貿易糾紛的律師加里·霍里克(Gary Horlick)則表示,“之前公司開會的時候通常都是‘你去搞定這位(國會下設某委員會的)主席,我去和那位(委員會)成員談。但現在開會大家討論的是‘總統特朗普感興趣的是什麽?’” 霍里克說。

K街的遊說人士還曾試圖“打進”特朗普白宮的內部圈子。對特朗普貿易政策有決定性影響力的商務部長羅斯、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以及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都是他們曾經希望遊說突破的對象。

參議院前多數黨領袖、密西西比州共和黨參議員羅特(Trent Lott)也碰了一鼻子灰。他曾代表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遊說,希望將中國鋼鐵從美國加征關稅的名單中移除。但是,就在遊說仍在進行並且美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加征計劃待定”的時候,白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照征不誤”。

“毫無疑問,總統在所有的這些貿易決定上都是絕對‘親力親為’的。”羅特指出,“如特朗普所說,貿易是他‘有著強烈感覺’的一件事。”

為何K街遊說貿易有心無力

到目前為止,大量的K街遊說專家表示非常“沮喪”。因為他們的遊說不僅沒能起到動搖白宮和國會決策的作用,甚至連一直擅長的為客戶提供預測性信息的作用都沒有發揮。

“在有關關稅和貿易戰的遊說上,K街所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K街知名遊說公司Sorini Samet&Associates LLC的創始人和董事羅恩·索里尼(Ron Sorini)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遊說的過程中,我認為白宮更多的只是同意傾聽,遵循慣例讓遊說組織陳述事實。其實上,白宮的主意是已經決定好的。”

索里尼指出,本屆白宮的一個特殊性在於,貿易政策的制定是從上至下(Top-down),而不是從下到上(Bottom-up)發生的。也就是說,特朗普白宮的貿易政策實際仍是總統的決定,而並非外界所說的“總統是受內閣顧問們的影響”而作出了這些貿易政策決定。

自上而下是特朗普白宮的作風,在貿易政策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來源:視覺中國

在里根政府和老布什政府時期,索里尼曾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任職,擔任USTR的首席紡織談判官。

在今年特朗普政府宣布欲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之後,索里尼代表美國戶外運動用品上市公司Vista Outdoor和全球消費品巨頭、派克筆制造商紐威爾樂柏美集團(Newell Brand Inc.)遊說成功,最終這兩家公司所訴求的商品從征稅名單中被排除。“從接手這兩件遊說案到完成遊說,大概用了8個星期到12個星期的時間。” 索里尼表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21

叫我如何面對跌成狗的市場

本來以為雷數完了

就差不多見底了

結果證明,我想多了

 

女粉來信:市場不好

男票沒心思溝通戀愛

感覺戀愛都降級了

為啥市場的鍋,要女人來背?

 

看著這市場,看看這倉位

只想問天問大地:

如何面對跌成狗的市場?

 

蝸牛妹聽到最誇張的栗子

跌成狗的市場中

香港有基金經理只有坐在墓地

才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

 

我琢磨了一下

這個PM是身體力行詮釋出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哪怕是虧成狗的倉位

 

不是每個二級狗都適合去墳頭拜一拜

今天也從人民群眾中

給大家總結了幾個解壓方法

如有雷同,去怪市場吧



比如,打開天文臺APP

看看今年香港最強臺風山竹

什麽時候到香港

有沒有機會交易日掛八號呢

畢竟不開市就不會跌

還給了大家一個關燈吃面和榨菜的機會

 

除了看老天還能喝起來啊

下了班約上其他二級狗

Central Boring Four不見不散

Sevva

Mo Bar

Armani Prive

Liberty Exchange

(據說應該是Five,但source不記得第五家是哪家了,so)

 

喝的目的倒不是買醉

主要是要聽聽其他人有多慘

讓自己開心開心

 

判斷牛熊最好的方法

就是看大家Happy Hour上聊啥

牛市時候從頭到尾都在推票

熊市時候,聊天路徑如下

 

最近如何?最近不好

推個啥票?啥票都虧

那不談股票談宏觀?內憂外患

我們還是談談人生、哲學、慈善吧!

 

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出來social

想獨處的二級狗又有以下這些排遣方式

 

有人會知難而上

再看一眼最愛的基本面

告訴自己持倉撐得住

再翻翻過去的投資表現

告訴自己這次一定可以的

 

有人會靜靜問自己

我為什麽會這麽傻逼

這次想清楚了為啥傻逼

下一次就不會再傻逼了

 

有人跑步

 

有人冥想

 

有人擼鐵

股價越低

體脂率也越低


有人會規劃旅行

倉位和靈魂

總有一個在路上

 

有人喜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感受自己和倉位渺小的感覺

 

有人喜歡去澳門

我就提醒你們一句

一定要理智啊

不要股場賭場都失意啊

 

還有人會面壁思過

思著思著就掏出手機

開始買買買

 

或者打起農藥

如何隱晦了解PM近期業績呢

就問他這個季度農藥排名啊

通常熊市的時候

也是PM們打到至尊王者的時候


也有人不愛農藥

打複古遊戲,比如魂鬥羅

Maybe你們誰可以去爬個蟲

看看市場表現和小霸王遊戲機銷量

有沒有相關性

 

還有不少人葛優躺式療養

重溫康熙來了

看看開心麻花

聽聽古典音樂

再配上一桶冰淇淋

實在不行就哭一哭嘛

用應對失戀的大招應對熊市

態度就是這麽端正

 

命最好的

是可以一睡了之

 

不想認命的

辭職走人持有現金.

身體力行遠離熊市

 

嘴巴甜的

還會說等著看蝸牛妹的段子


 

希望今天的文章

給你們帶來一絲靈感和快樂

不要讓倉位太影響生活了

 

市場虐我千百遍

我待市場如初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125

[林少陽]立論:廠佬面對的最大危機

1 : GS(14)@2012-01-18 23:52:3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6&art_id=15994838


2 : GS(14)@2012-01-18 23:54:03

多年來,裕元已想盡辦法,開拓新財政收入,例如收購運動鞋商新灃集團( 1223)、運動服裝生產商鷹美( 2368),透過收購多家品牌零售代理而成的寶勝( 3813),以及入股電腦顯示屏生產商唯冠( 334)等,敗績斑斑,傷盡股東的心,充份證明管理層不是搞收購合併的料子。

其實業外仲失敗,板板最後要賣晒畀667母公司
3 : GS(14)@2012-01-18 23:54:31

本欄給予管理層的忠告:是將發展代工以外業務的保留盈利,盡數派予股東,否則的話,股價很可能已於上周五高位,封了頂。

有時講就易,存貨同AR都食了好多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332

調整心態 從容面對股市

1 : GS(14)@2012-04-30 23:06: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046

面對股市 宜保持一定抽離

1 : GS(14)@2012-05-26 18:30:0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2 : passport(1491)@2012-05-26 19:01:22

要抽離…但不可太離…如果唔係會無哂感覺
3 : GS(14)@2012-05-26 19:02:43

我就真是無晒感覺
4 : passport(1491)@2012-05-26 19:48:52

我都無感覺……輸到無感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587

面對雙反光伏行業倦了累了

1 : GS(14)@2013-05-11 16:08:53

http://finance.sina.com.cn/colum ... /102315402734.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36

坦然面對壓力 曾錦強

1 : GS(14)@2013-05-22 14:34:30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3%93%E5%8A%9B/95308
創業後,很多人問我同一條問題:會不會有很大的壓力?大概是大家見我打工時很輕鬆,經常無所事事,想必無法承受創業的壓力。
其實,我並不感到有壓力。如果真的要比較的話,我認為打工的壓力比做生意的時候更大,因為那時候要為200多個家庭負責,現在要負的責任則少很多。
那時候,即使對由上而下的決策有所不認同,也要無奈地執行,要面對更多的內心交戰情況。
我是一個盲目樂觀型的天真夢想家,有甚麼事情會對我造成壓力的話,我會輕易地分神去想別的,不會受到困擾。
我曾經聽過某個名人說,如果你知道自己在甚麼地方死亡,不去那裏便可以避免死亡。同樣道理,如果你知道甚麼事情會讓你造成壓力,不去想就可以了。
雖然很鴕鳥,但很實際。
我們來到這世界的時候,也是一無所有的,即使生意失敗,也沒有甚麼大不了,我仍然比來到世界的時候擁有的多。
而且我相信冥冥中自有主宰,上天會有安排,現在的工作正是心中微小的聲音所呼喚,這是我背後強烈的推動力。內心坦然,自然不感覺到壓力。
(本欄逢周一、二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