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否認做政治顧問
1 :
GS(14)@2017-03-23 06:19:10■梁振英
【本報訊】身兼政協副主席的特首梁振英昨日出席行會前,被問到盛傳他有機會出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成員,或會以政治顧問身份留任下屆政府時,梁振英聞言即反問記者「新聞?你認為呢啲係新聞嚟㗎?」,僅稱「唔係真嘅」,叫記者發言下一條問題。
稱離職潮傳聞屬炒作
記者追問是否不會以任何形式留任下屆政府,梁振英續稱「冇咁嘅消息、冇咁嘅計劃」。記者再追問「係你冇咁嘅計劃定冇人邀請你呀?」梁振英則以「純屬揣測」回應。被問到有報道指候選人林鄭月娥若當選後會出現高官離職潮,梁重申,現時包括公務員在內的管治班子十分穩定,沒有任何所謂「離職潮」的問題,質疑有關事件屬選舉炒作。對於候選人曾俊華批評,梁振英當選時提及要做的「香港營」至今沒有出現,梁反駁稱自當選後有努力爭取在選舉過程中沒有支持他的人,當中不少人已公開或在委員會中支持他的工作。■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2/19965738
Hea富生活:後梁振英時代樓市
1 :
GS(14)@2017-04-13 22:37:52近日樓市連番破頂,北角出現千萬上車新盤,引致同區和富和城市花園的業主雄心勃勃,紛紛封盤或反價,但最令我在意的是,有多位未上車的高收入朋友突然話想買樓。根據經濟學理論,但凡泡沫爆破前,都會出現「恐慌性買入」。
鼓勵上車實為維穩
香港樓市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自2009年起,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恐慌性買入,而且泡沫至今仍未爆破。對上8年大行宣稱冧市論不勝枚舉,雖然次次錯,但合情合理合大眾口味,所以估跌好過估升,因為錯就情有可原,啱就有先見之明。今年加上加息因素,故近日摩根大通又出來估跌。我之前談到樓市「五年之內難跌」,是從中國政治層面分析,10至20%的正常調整,是當權者可以接受的範圍,亦是樂見的,因為可以令更加多熱血青年上車,甚至有中資媒體曲線鼓勵「父母畀首期合理論」,實為維穩。有層樓要供30年,熱血青年就會慢慢變成建制中年或噤聲中年,對社會不平事敢怒不敢言,氣氛漸趨「和諧」。當大部份人都變成樓奴時,社會運動就搞不出甚麼花樣,更甚就跟林鄭的競選團隊中某些年輕人一樣,由黃變藍話咁易。如樓價跌過20%而沒有承接力,香港政局便進入不穩,到時政府只要撤去一切辣招,甚至再出新政策幫年輕人置業,吸引資金進入樓市,一來買民心,二來買穩定,這是我對香港樓市長遠的睇法。但尚有一個不確定因素,就是「689」。如果他在7月卸任前出招搞樓市來攞個尾彩,亦是有可能的事,話口未完,前晚就收緊一約多伙計劃。你諗諗,壓抑樓市實有掌聲,連廢青都不會鬧。其實早前財經新聞已吹風上周五會出新辣招,遲遲未見可能因被事先張揚,就係鬥氣唔畀你估到,因為次次出招都是毫無先兆,像今次。講真,曾蔭權年代,當新特首確定後,過度期都是「無為而治」,這才合乎政治倫理。但從現任特首係都要推BCA來延續其「教育理念」,可見非同凡響。同意湯博士於面書的睇法,這一輪熱潮將會在幾個月後自然散退回落,最好乜都唔好搞,等林鄭上台再加辣,應該事半功倍。但如果期間有人搞局,則另當別論。郭釗
http://www.fb.com/heaology.edu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3/19988475
梁振英卸任前大清算警上門拘九社運人士
1 :
GS(14)@2017-04-29 22:49:30■9名參與反釋法遊行的社運人士昨獲准保釋,案件於下周五提堂。易仰民攝
【本報訊】警方繼上月底檢控9名雨傘運動參與者後,事隔一個月再檢控9名社運人士,控告他們於去年11月「佔領西環」的反釋法遊行中非法集結、阻差辦公等,9人獲准保釋並於下周五提堂。警方拘捕行動理應保密,《文匯報》卻於拘捕前已刊出報道預測有此行動,民主派質疑,特首梁振英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於7.1訪港而洗太平地,形容他用盡公權力打壓和清算反對聲音,更反映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無條件修補社會撕裂。記者:袁楚雙 林俊謙
港島總區重案組2B隊昨晨上門拘捕9名社運人士,分別是社民連主席吳文遠(40歲)、副秘書長周嘉發(25歲)和成員陳文威(23歲);香港眾志成員林淳軒(23歲)和林朗彥(22歲);大專政改關注組成員葉志衍(27歲)和盧德昌(22歲);嶺大學生會前會長鄭沛倫(22歲)及人民力量成員周樹榮(66歲)。各人分別被控煽惑他人在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參與非法集結、妨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襲擊正在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等罪名,各人獲准以1,000元保釋,案件將於5月5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警方重申尊重市民集會自由,認為公眾表達訴求時亦必須遵守法律和社會秩序。
■去年11月反釋法遊行,大批示威者往中聯辦抗議,與警方爆發衝突。
民主派斥無意修補撕裂
被控襲警的周嘉發憶述自己當晚曾被警棍擊中,亦曾幫其他示威者擋警棍,但忘記是否與警員有身體接觸,不清楚警方以何證據起訴他襲警,但認為自己「冇必要襲警」,對被控感到詫異,「警方濫捕都唔係新鮮事,放馬過嚟,夠料咪charge我」。吳文遠指「面對嘅係坦白白、無了期打壓」,他批評中共粗暴釋法扭曲本港法治,反釋法遊行只是行使公民權利,政府卻用公權力和公帑消滅反對聲音,「我認為係非常可恥、卑鄙下流嘅做法」。他續指,由青年新政前立法會議員梁頌恆與游蕙禎前日被控在立法會非法集結、他本人去廉署舉報反被檢控,到昨日的拘捕,政府打壓形式層出不窮,目的是阻止市民表達對政府的不滿,達至殺一儆百效果。他強調一干人等無畏無懼,不會因政治打壓而妥協和退縮。林淳軒指候任特首林鄭月娥一方面想修補撕裂,特首梁振英臨近卸任卻要清算撐民主人士,完全看不到政府有誠意與民主派修補撕裂或聆聽示威者的聲音。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認為,今次拘捕證明林鄭所說的修補撕裂是難以做到,「未來冇乜條件係去坐低傾」,覺得她無能力改變北京對港策略,類似打壓只會持續。
疑趁習訪港前洗太平地
民主派議員亦批評拘捕潮是政治檢控,疑因習近平7.1很可能訪港而洗太平地,政治檢控抗爭者。涂謹申相信政府想趁回歸前夕製造寒蟬效應,意圖將7.1遊行人數壓到最低。前日被警方拘捕的游蕙禎撰文指,推動人民上街抗議從來只有暴政,反問非法集結等控罪中提及的破壞社會安寧,始作俑者「是遊行人士還是中共暴政?」去年11月初,全國人大常委會針對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宣誓風波主動釋法,民陣舉行反釋法遊行,途中約4,000人響應香港眾志、社民連、大專政關等呼籲,轉往中聯辦示威,警方多番阻撓,示威者其後衝出馬路「佔領西環」,警員則多次揮警棍及施放胡椒噴霧驅趕,雙方多次對峙。其中吳文遠曾站上鐵馬,隨即被最少4名警員拉下並帶上警車,警方當晚亦即場拘捕周樹榮,其餘各人今年1月曾被上門拘捕,直至昨日正式提出檢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8/20004514
斥一個撕裂社會 一個不務正業泛民促削梁振英馮煒光薪酬
1 :
GS(14)@2017-04-29 22:57:11【預算案辯論】【本報訊】立法會昨繼續討論預算案撥款,完成有關「法治、管治、選舉及地區行政」辯論。多名民主派議員狠批特首梁振英和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要求大幅削減特首辦開支和馮薪酬。民主派議員批評梁不但未能團結香港,反用不同手段撕裂社會,令港淪為另一國內城巿,要削梁薪酬以示其未能做好特首工作。記者:林俊謙立法會昨續審議預算案撥款,民主派議員未見拉布,全日11小時會議只曾3次要求點人數,耗時42分鐘。立法會昨完成第二節辯論後,下月10日將繼續審議預算案撥款。
指梁令港淪國內城市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會上要求削減特首今年4至6月薪酬,指今次修訂主要針對梁振英過去5年為香港帶來的撕裂,認為梁不信任香港可成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事事只以國內省巿為依據,令香港淪為另一國內城巿,「梁振英冇資格領任何俸祿酬金」。人民力量陳志全則提出削減特首辦全年開支共1億1,736萬2,263元,令特首辦明年開支減至777元。他以林鄭月娥選舉申報為例,指林鄭原屬意特首競選口號為「reconnect(重新連繫)」,遭旁人反對下才改用「weconnect」,「即係連林鄭都暗寸梁振英冇用,覺得現時政府同香港人disconnect,要reconnect返」,又批評梁過去4年多透過不同手段撕裂香港,臨卸任特首前兩個月,仍大搜捕抗爭人士,任內又發律師信予傳媒和議員,打壓言論自由。多名民主派議員亦狠批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表現。民主黨議員鄺俊宇提出削減馮煒光全年薪酬和約滿酬金,批評馮任內不務正業,「返工時間可以隨時喺facebook同人開戰」。鄺俊宇又批評,馮煒光自稱「白宮發言人」,2016年連同約滿酬金在內獲近381萬元公帑,任內共獲近1,072萬元,比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真正的白宮發言人年薪44萬美金「仲要多一截」。另一獨立議員劉小麗亦批評,馮煒光「質素之低,應該嘔返晒所有人工出來」,批評馮任內「引致關公災難多過公關技巧」,令梁振英更受香港人討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8/20004326
首長級公務員 流失率15年來倍增梁振英任內最少40 政務官跳船
1 :
GS(14)@2017-05-13 00:38:30■政府文件顯示,公務員流失率呈上升趨勢。黃文邦攝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上場後,其管治風格一直被指不獲公務員團隊歡迎。公務員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作為公務員團隊最高領導層的首長級公務員,流失率於2015年度達9.4%,較15年前的5%增加近一倍。公務員辭職更創15年新高,有0.65%,當中超過一半辭職者是在試用期內「劈炮」。記者:謝明明公務員事務局向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指出,2015年度有約6,000名公務員退休,包括正常退休及提早退休,實際流失率約3.6%。不過,首長級公務員流失率卻由2001年度的5%增至2015年度的9.4%,增幅近一倍,當中梁振英出任特首首年、即2012年度首長級流失率更高達9.8%。
整體辭職率創新高
另文件又顯示,公務員辭職率創15年新高,達0.65%,當中超過一半辭職者在未過試用期已離職,辭職原因包括婚姻或家庭理由、跳槽私人機構及繼續進修等。當局為提高聘用少數族裔人士為公務員,自去年起降低或取消中文書寫能力要求的職系由20個增至31個,包括物料供應服務員職系及技工職系等。警隊及懲教署等紀律部隊亦增聘非華裔人士,其中獲警隊聘用的非華裔人士,由2010年度的1人增至2015度的9人,成功獲聘比率為15%,比其他申請人獲聘比率12%為高。而懲教署在2010年度至2015年度共聘請10名非華裔人士,成功率與其他申請人相若。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委員莫乃光表示,特首梁振英以鬥爭為綱、敵我思維的管治風格,社會嚴重撕裂,行政立法對立,增加公務員尤其是高級公務員的政治壓力,吃力不討好,令不少中、高級公務員萌退意,「今次公務員事務局嘅數據印證咗呢點,其實呢幾年都多咗年輕嘅公務員離開政府出外闖,相信同官僚限制同政治氣氛有關」。本報翻查資料發現梁振英上任特首4年多以來,最少有40個政務官(AO)辭職,即平均每年約有10人求去,高峯期是梁上任的首年,共有12人離職。其中有「AO歌王」之稱的民政事務局前常任秘書長楊立門,於2014年滿54歲時提早退休,早前獲聘為廠商會行政總裁;公務員事務局前常任秘書長黃鴻超及其妻、創新科技署前署長王榮珍,於2015年雙雙選擇在58歲時提早退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0/20016627
周梁轟梁振英「既說清白怕甚麼」
1 :
GS(14)@2017-05-19 05:33:09【本報訊】特首梁振英與民建聯周浩鼎被揭打龍通,干預立法會調查UGL事件專責委員會,除了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狠批外,多名前立會議員也開腔炮轟梁振英。前立法會議員、自由黨榮譽主席周梁淑怡昨在社交網發文,批評建制派護短,為挺梁振英不惜本末倒置,攻擊追查事件的泛民委員。民主黨創黨主席、也是資深前立法會議員李柱銘認為,梁振英要逼梁繼昌辭任委員會職務,等同再一次干預立法會。民主黨創黨主席、也是資深前立法會議員李柱銘指,以往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查政府,建制、民主派均會放下政治立場,一起找出事件真相,但現在建制派議員卻是一面倒偏幫梁振英,令專責委員會難以發揮調查功能。
李柱銘斥再干預立會
李又批評梁以自己告梁繼昌的官司,逼梁繼昌辭任委員,根本是另一次干預立法會,因立法會法律顧問已說有關官司不影響梁繼昌出任委員。周梁淑怡昨於facebook發文,質疑梁若是清白,根本不用怕被查,「真是忍不住要問一句:梁振英你既然說自己清白,那還怕甚麼?」周梁又力數梁特及周浩鼎的錯,指梁振英錯在堂而皇之干預立法會自主權,並試圖影響查自己的委員會,事後「死撐」將壞事說成好事;周浩鼎錯在忘記了作為民選立法會議員責任在於維護立法會主權,作為調查委員會委員不是向政府或特首負責。周梁又批評建制派在今次事件中,沒有出來說公道話,「只是拱手讓了發言權給泛民反對派。更響應梁特首攻擊委員會某些(即泛民委員)不保密,即是說,他們(建制派)認為特首和周做法的錯不及涉(洩)密的錯,對公正的港人看來,這不是本沒(末)倒置是甚麼?」周梁淑怡同時亦指民主派明知彈劾周浩鼎不會有結果仍要提出,「這一來把個大道理轉化為政治鬥爭,卻放了梁特首一馬,政治智慧何在?」■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9/20026429
鼎唔順 辭任UGL委員會 泛民下月動議彈劾梁振英
1 :
GS(14)@2017-05-21 00:55:36■周浩鼎連日面對泛民及部份建制議員抨擊,昨宣佈辭去專責委員會職務。易仰民攝
【本報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被揭與特首梁振英「私通」,干預立會專責委員會調查UGL事件4天後,面對民主派提出譴責動議,及部份建制議員要他辭任委員的壓力下,周昨早11時終「頂唔順」宣佈辭去專責委員會職務,但仍死撐「冇隱瞞、冇違規、冇違法」。泛民除不滿周拒認錯外,亦將追究矛頭指向梁振英,決定最快於下月7日立會大會向周及梁提出譴責及彈劾動議。記者:林俊謙
被揭發私通梁振英醜聞後,周浩鼎一直拒應民主派要求辭去專責委員會職務,直到昨早11時、即內務委員會討論譴責周浩鼎前,他突然在民建聯黨團召集人陳克勤陪同下,在立會宣佈辭去專責委員會職務,但他仍死撐自己在今次事件「冇隱瞞、冇違規、冇違法」,辭職只為盡快平息政治紛爭。陳克勤指,今次辭職純屬周個人決定,但民建聯百分百支持。至於醜聞源頭、特首梁振英,昨早繼續在網誌辯解UGL事件,批評委員梁繼昌有既定立場,不宜任專責委員會委員。
毛孟靜斥周浩鼎如卧底
面對梁振英至今拒絕就干預立法會調查認錯,民主派26名立法會議員昨午開會後,決定於下月7日或14日提出彈劾特首梁振英的動議。公民黨議員郭榮鏗稱,在建制派護航下,明白難以取得足夠票數通過彈劾,但認為立法會需為此事留下一個紀錄,證明梁振英曾做過「咁離譜嘅事」。香港本土毛孟靜昨午與公民黨郭家麒按原本計劃於內會動議譴責周浩鼎。毛孟靜會上指,周至今仍說「冇隱瞞、冇違規、冇違法」,實際卻是「有隱瞞、有違規、有違法」,指周猶如梁振英卧底,容許梁振英修改委員會研究文本是不知所謂,「畀人睇清民建聯有你啲咁嘅敗類」。郭家麒亦指,周浩鼎私通梁振英,未有履行議員監察政府的職責,民建聯和建制派卻試圖轉移視線,「除咗用個賤字,我都唔知點形容」。周浩鼎會上反駁,毛孟靜和郭家麒提出的譴責動議是對他「好嚴重抹黑、無限上綱上線」,自稱在專責委員會提出大量意見,只是因為研究範疇與公開事實不相符,若不作調整將令調查出現不公正。
葉劉:梁處理得唔係幾好
除泛民議員外,不少建制派議員會上亦狠批周浩鼎做法,但不支持譴責動議。新民黨葉劉淑儀指:「梁特首真係處理得唔係幾好,如果佢咁有意見,閉門會議時嚟作證咪仲好,唔好搵一個議員嚟搞吖。」她又形容周為梁「頂咗呢單嘢」,但認為周年輕、經驗淺,「件事到此為止就算啦」。過去甚少發言的旅遊界議員姚思榮亦直斥周浩鼎「處理文件上的確不當,維護議員獨立性不足」,但認為今次不是違法事件,故不贊成譴責。多名專責委員會的建制派委員和民建聯議員,則試圖將焦點轉至泛民委員梁繼昌。民建聯張國鈞和工聯會黃國健等議員均指,梁繼昌作為被梁振英控告誹謗的人,出任調查委員會職務有利益衝突,要求梁繼昌辭任專責委員會。毛孟靜會後表示,會於下月7日立會大會再提出譴責周浩鼎議案,要求罷免其議員職務。內會上,泛民議員與民建聯和多名建制派的專責委員會委員互轟。而梁繼昌會後重申,於首次專責委員會會議前,已與主席謝偉俊及法律顧問商討是否需要申報有關民事訴訟和能否出任委員,但至開會前一刻謝和法律顧問均無表示有問題,故認為自己參與調查工作不構成利益衝突。梁振英昨深夜在社交網發文反擊民主派提出彈劾議案,指泛民不斷炒作UGL事件,造成他持續被調查及被針對的形象,並批評梁繼昌罔顧利益衝突和身份衝突,既向稅局舉報,又加入專責調查委員會,對此表示遺憾。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0/20027242
【七評689】林超英讚環保做得足4年後或緬懷梁振英
1 :
GS(14)@2017-06-10 13:04:31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在特首梁振英上任前,為梁撰寫環保政綱。梁振英卸任在即,林超英認為梁任內環保政策「交功課幾齊全」,又指梁任內垃圾徵費得以落實,和前特首曾蔭權任內相較是「天堂與地獄」的分別。有說民望如浮雲,前台長大膽預測:「4年後,好大可能大家會好似懷念董生(董建華)咁,懷念梁振英。」(編按:特首任期應為5年)記者廖梓霖林超英是梁振英的英皇書院師兄,當年讀預科的林超英,對梁的最初記憶是:「仲係細路仔咁樣,感覺呢個F.1仔個樣比較特別。」林退休後協助梁撰寫環保政綱,其後林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梁振英的環保政綱是本港有史以來最整全,他指,梁上任後很多環保團體也想針對政綱「揼佢」,卻無功而還,「逐格剔,基本上份政綱每一格都有嘢發生過,(梁)交功課都幾齊全。」林超英指今屆環境局落實垃圾按量徵費,是政府努力工作的結果,「上屆政府打死唔敢講。」曾做過首長級官員的他解釋,政策需醞釀,市民目前無強烈反對,「現屆政府做好多宣傳,好似大嘥鬼,連反對嗰班都話做得好,已經超越咗以前垃圾蟲嘅層次。」梁振英支持興建三跑,項目在反對浪潮中通過,林超英認為建三跑屬錯誤,他認為就算與梁持不同意見,大家也可共存,「大家可能難啲理解,香港有言論自由,我有我反對,佢有佢支持;大家都係愛香港嘅,只係出發點唔同,具體想做嘅事唔同,但可以並存。」又指自己也做過部門領袖,有時下的決定未必是自己最喜歡,他舉力撐發展郊野公園的劉炳章做例子,「我反對,佢贊成,但我同佢見面唔會打交。」梁振英提出在郊野公園起樓,林超英向來反對,可說是非一般「梁粉」,他指此事要看大局,提出發展郊野公園的聲音,是從外圍不斷向政府施壓,該壓力更大得常人無法想像,「地產界不斷講開拓郊野公園邊皮,政務(官)體系經常同上流社會打交道,每日見呢班人,一路受壓」,他認為政府只是轉述和表達,「如果社會反應強烈,咪收埋,係一種拉扯嚟,所以每次有人提出來,市民一定要好大聲反對。」梁就任5年內,予公眾形象向來獨斷橫行,林超英卻認為梁上任後,因某些政策會損害既得利益者,故遭遇強烈狙擊和騷擾,「畀所有權勢用直接或間接方法,令佢生活唔好過」,令其管治威信受挫,更導致政府官員畏縮。至於梁5年來未曾拿過一枝筆、一本簿和一張櫈落區,是否違背競選承諾?林超英稱,是香港社會打沉梁的誠意,「每場諮詢都有衝擊,秩序大亂……我覺得當時我哋毀滅咗一個幾好嘅嘢,係香港社會逼到佢無做到。」至於梁振英的缺點?林超英指,梁任內中華白海豚無被好好保護,政綱曾提出為瀕危物種設立名錄,對應物種成立保護計劃,不過他指「都係啲枝枝節節啦。」並說:「4年後,好大可能大家會好似懷念董生(董建華)咁,懷念梁振英。」《蘋果》請受訪者回答三條問題,送別梁振英:一)梁振英有乜優點?「勤力,上任前寫很多文章,思考香港問題;關懷基層,不易沮喪。」二)如果100分為滿分,梁振英有幾多分﹖80分三)對梁振英有何臨別贈言﹖「唔做特首後,多啲時間畀屋企人,做返個開心正常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8/20048977
【香港20年】四度加辣 樓價照飆六成梁振英谷起樓市泡沫
1 :
GS(14)@2017-06-18 11:09:19梁振英
【本報訊】回歸20年,樓價翻一番,梁振英屬歷任特首中最關注樓市的一位,在任期內先後四度加辣招,並且四度收緊按揭。雖然擺出姿態要壓抑樓市升勢,可惜樓市越升越有,由梁上任至今,樓價爆升近六成,樓市泡沫重現;經多番出招後,住宅成交量暴跌,並且完全傾斜向一手市場。記者:程俊華梁振英在2012年上任後,對樓市動作多多,包括將青衣置安心項目轉租為售、推出港人港地政策等,其後更在上任4個月內,先後收緊按揭及推出買家印花稅(BSD)和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以控制需求去壓抑樓價;2013年2月,更推出雙倍印花稅(DSD)。至去年11月,更將DSD劃一增至15%;今年4月更收緊以一份文書購入多於一個住宅物業,須繳15%新稅率。
較1997年高位升近九成
不過經時間驗證後,辣招對樓市只有短暫衝擊,但泡沫卻越吹越大。根據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在2012年6月梁振英上台前,當時樓價指數為205.1點。惟多次加辣後,樓市只升不跌,截至今年4月的樓價指數已升至327.4點,累升59.6%;同時亦較1997年最高位,高出89.4%。
二手冰封 新盤越搶越貴
梁振英雖然不斷重申積極增加住宅供應,並見到成效,未來潛在住宅新供應由2012年第二季6.5萬伙,增加至今年第一季的9.6萬伙。不過,供應大增源於發展商狂建蚊型單位,中小型單位佔整體供應量高達72%。因供應集中細單位,加上收緊按揭亦有利細價樓成交,故此實用面積431方呎以下的A類單位樓價指數,在梁上任至今勁升68.6%,升幅遠遠拋離整體指數。以指標細價屋苑沙田第一城為例,一個實用327方呎兩房戶最新已賣500萬元;但此單位在梁上任前只售250萬元,即升幅達1倍。辣招對樓價完全無影響,卻打殘交投及二手市場。在政府推出行政措施干預樓市之前,平均一年一二手成交量合共可達10萬至12萬宗。但出招後,一二手成交量最多一年只有5.9萬宗,最少一年更只得4.6萬宗,較正常水平少六成。由於受多項辣招打擊,交投萎縮,但財力充裕的發展商卻推出多項優惠協助買家買樓及承造高成數按揭,令購買力側重一手市場。以往一手成交最多只佔整體20%以內,但自多項辣招出台後,一手佔比高達三成以上,當中2015年12月單月一手成交量多過二手買賣,情況極為罕見。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8/2005946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