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國金融風險——銀行貸款佔比或創新低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0

本月15日即將揭曉中國銀行貸款佔比數據,據彭博調查,經濟學家和分析師預計,去年12月中國銀行貸款佔GDP比率有可能同比下降14%,至歷史新低。這是一個重要警告,提醒大家中國的替代性融資渠道(影子銀行)的飛速發展和越來越高的信貸風險。

銀行貸款佔比數據的下滑,標誌著官方貸款數據越來越不能體現出中國債務規模的真實情況了,許多需要貸款的人和投資者都傾向於少監管、高回報的影子銀行產品。中國央行對社會融資總量問題越來越重視,而IMF也表示,非銀行信貸增長「對金融穩定是一個新的挑戰」。

的確,在傳統銀行放貸規模收縮的情況下,現在影子銀行融資活動對中國經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如果限制影子銀行的發展會發生什麼呢?

方正證券分析師Shi Lei表示,「中國監管部門對非銀行融資處理的嚴厲程度,將對2013年中國經濟起到顯著的影響。忽視不管可能能夠幫助經濟發展,一次嚴打有可能真的會衝擊到GDP增長。」

關於中國對影子銀行監管的問題,可參見華爾街見聞另一篇分析 中國影子銀行監管虛實

中國央行從2011年4月開始提供社會融資總量的數據,其中包括銀行貸款和非銀行貸款。盛松成也曾表示,相比於新增人民幣貸款數據,社會融資總量數據與GDP和通脹水平的相關性更高一些。

2012年1-11月間,所謂信託公司的貸款量比2011年全年總量激增了5被,達到1.04萬億元。IMF稱,「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貸款的對象都是高風險實體,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工具和房地產開發商,投資者可能低估了這其中的風險。」。

瑞銀預計,2012年中國社會融資總量可能達到15萬億元。彭博調查則預計這一數字為1.2萬億元。

此外,中國將於本月18日公佈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長和12月工業生產、零售及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彭博調查預計,去年第四季度中國GDP增長將達到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515

業內解讀尚福林“潛臺詞”:短期內存貸比或難廢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46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近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提到將“堅持使用存貸比”,並倡議國際銀行監管采用包括存貸比在內的簡單可比的監管指標。這被市場解讀為,存貸比監管或難以在短期內廢止。

近來隨著月末存款偏離度指標的實施,業內關於廢除存貸比的呼聲日漸高漲。因為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月末存款偏離度不超過3%,且嚴禁銀行違規吸收和虛假增加存款,銀行攬儲受到制約。

報道提到,新規意味著如果銀行日均存款為100億元,到月末的一天存款不能夠超過103億元。然而存貸比又是屬於時點考核指標,月末存款偏離度的實施將會抑制銀行月末時點存款的規模,使得銀行滿足存貸比監管指標增加難度。

上半年末,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四家存貸比已經超過70%。不少業內人士提到,存貸比指標對其的束縛越來越明顯。

但尚福林的表態可能會讓廢除存貸比的期待化為泡沫。

在近日舉行的第18屆國際銀行監督官大會上,尚福林表示,希望國際銀行監管界能夠逐步減少對模型和計量技術的過度依賴,共同建立和完善簡單、透明、管用的監管規則體系。如采用杠桿率、存貸比等簡單可比的監管指標,進一步簡化和明確監管規則。

上述報道引述分析人士和銀行業人士認為,存貸比短期內廢止的可能性不大,不過面對中國銀行業目前的發展情況,有必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存貸比分子分母範圍的調整,或者是75%上限的調整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77

商業銀行法修改建議已上報 存貸比或不再是硬性指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98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有關部門已將修改商業銀行法建議方案上報,可能涉及到存貸比指標修改。存貸比指標有望不再作為銀行業硬性監管指標,而是作為動態的監測指標。

報道還提到,不少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預計,在《商業銀行法》修改完成之前的“過渡期”,相關部門可能再次調整存貸比的計算口徑。

11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提出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合意貸款管理,完善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核銷稅前列支等政策,增強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三農”等貸款的能力。

華爾街見聞還曾多次提到,有不少外媒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考慮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放款項從“同業往來”調整至“各項存款”。

民生解讀認為,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或納入一般性存款,通俗來說,就是余額寶會被納入。理論上這最多可以釋放7.4萬億人民幣信貸。

而各方關於取消存貸比硬性考核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當前商業銀行正面臨著存款增速放緩、資金成本上升的問題,75%的存貸比考核極大的限制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對存貸比進行適當的改革有助於貸款利率的下行。

銀監會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三季度末,調整後存貸款比例(人民幣)為64.17%。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貸存比指標為65.2%,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貸存比約為71%。

交通銀行三季報數據顯示,9月末該行存貸比已達到73.92%(6月末、上年末分別為72.37%、73.40%),逼近監管“紅線”,業內人士預計這有可能制約交行未來的信貸增長。建行三季報顯示該行存貸比壓力凸顯,9月末存貸比為72.02%,較年初提升1.09個百分點,直逼75%的監管線。

但在目前經濟不斷放緩的環境下,放開存貸比限制究竟能對實體經濟帶來多少好處並不明確。

路透上周曾報道,為鼓勵銀行放貸,自10月份開始,貸款額度已經打開,存貸比也不再是限制。

國信宏觀認為,貸款不是想放就立馬放得出去的,現在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疲弱才是主要矛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997

商業銀行法修訂啟動 存貸比或不再作硬性規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4887.html

商業銀行法修訂啟動 存貸比或不再作硬性規定

第一財經日報 楊柳晗 2015-05-07 09:49:00

嚴格的存貸比考核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商業銀行綜合發展的需求,需要多種流動性監管指標共同使用,以增加商業銀行經營的自主靈活性。

國內商業銀行正面臨著多種困境,除利潤增速大幅下滑、不良貸款持續攀升之外,商業銀行還面臨存款增速放緩、資金成本增加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業界對於取消存貸比考核的呼聲越來越高。

據媒體報道,目前銀監會已經成立了《商業銀行法》修訂小組,由銀監會法規部牽頭,並抽調了部分商業銀行人士於4月初開始工作。對於業內呼聲較高的存貸比,銀監會已將取消存貸比這一單獨的修改意見應急上報到了國務院法制辦,建議不再將存貸比剛性界定為75%,但存貸比仍將作為一項重要的監測指標。

事實上,坊間關於取消存貸比考核的討論自去年第四季度已經開始。去年1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

中國銀行業協會去年年底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4)》顯示,2014年,銀行家普遍認為監管指標本身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較高,對中國銀行業的適用性也較強,但在監管的彈性和靈活性方面仍有進一步改進空間。就個別指標而言,銀行家評價最高的是“資本充足率”,評價最低的是“存貸比”。

另有報道稱,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在今年3月份亦表示,同意廢除銀行存貸比的規定,商業銀行存貸比規定正在修訂中。

據了解,2014年9月,監管機構就曾向銀行業金融機構就《商業銀行法》的修改普遍征求過意見,也向特定部分金融機構征求過意見。

此前,有監管人士撰文指出,隨著近年來我國銀行業的快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銀行業綜合經營趨勢的日益凸顯和金融創新步伐的加快,銀行體系法制建設滯後的問題逐漸顯現。現行法律法規已經滯後於商業銀行的改革發展和監管實踐。因此,我們應適應金融創新需要,堅持創新與監管相協調的理念,在立法層面予以回應,對金融創新活動加以規範和給予必要的約束,推動銀行業走向法治化。

根據現行《商業銀行法》,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一位銀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一規定是“硬杠杠”,目前還不能打破,但嚴格的存貸比考核嚴重約束商業銀行的自主經營能力,且降低了銀行資金的使用效率。

此外,據記者了解,《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將存貸比的描述為“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應當遵守《商業銀行法》關於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規定相對靈活,也避免了以後修改存貸比時修改外資銀行管理規則的情況。

此前,監管部門也有調整存貸比的意向。2014年6月,銀監會發布《關於調整商業銀行存貸比計算口徑的通知》,其實質內容就是縮小分子項(貸款),擴大分母項(存款),降低銀行的存貸比數值。分子(貸款)扣除六項、分母(存款)增加兩項,分子扣除符合條件的債券,分母增加銀行對企業和個人的大額存單。

2014年2月,銀監會正式發布《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根據巴塞爾協議Ⅲ的要求,引入了新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指標、流動性覆蓋率(LCR),同時仍將存貸比作為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之一。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表示,當前商業銀行正面臨著存款增速放緩、資金成本上升的問題,75%的存貸比考核極大的限制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對存貸比進行適當的改革有助於貸款利率的下行。

國內銀行業目前面臨的困境也需要監管層放松嚴格的存貸比考核。2015年第一季度以來,實體經濟繼續下行,商業銀行不良增加趨勢並未緩解,凈利潤增速出現明顯回落跡象,而不良生成率則較去年繼續擴大。

息差收窄、手續費收入下滑以及資產減值損失吞噬了銀行的利潤。數據顯示,五大行一季度凈利潤增速均不足2%。同時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貸款激增超過500億元,幾乎是去年一季度256億元的兩倍。

就存款增長情況而言,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銀行中9家銀行一季度存款增速不敵貸款增速,多家銀行存款增加不及2%,並有銀行存款出現下滑。

上述銀行業人士還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嚴格的存貸比考核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商業銀行綜合發展的需求,需要多種流動性監管指標共同使用,以增加商業銀行經營的自主靈活性。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