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啟明創投甘劍平:破解獨角獸公司的“基因密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510/155712.shtml

啟明創投甘劍平:破解獨角獸公司的“基因密碼”
姚博海 姚博海

啟明創投甘劍平:破解獨角獸公司的“基因密碼”

無論行業如何叠代,偉大的獨角獸公司都具備著相似的“基因密碼”。

黑馬說

甘劍平,啟明資本合夥人。善於利用數據分析提前預判行業趨勢。他先後投資了包括大眾點評、蘑菇街、攜程網、美圖、途家、返利網、途虎養車網、麥奇教育等諸多“獨角獸”公司。在他的眼中,無論行業如何叠代,偉大的獨角獸公司都具備著相似的基因。

文| 姚博海

傳說,古希臘國王邁達斯(Midas)又稱“黃金國王”,在搭救酒神迪奧索斯(Dionysus)的導師後,他獲得了點石成金術。此後,他碰觸到任何東西全部變成了金子。

源於這一傳說而被命名的福布斯邁達斯排行榜(Midas List)又被稱為“金手指”榜單,堪稱“創投界的奧斯卡”。在今年發布的“2016年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中,啟明創投合夥人甘劍平因為新美大的合並案首次入榜。

作為“芝加哥學派”的忠實擁躉,甘劍平善於利用數據分析提前預判行業趨勢。在啟明期間,他先後投資了包括大眾點評、蘑菇街、攜程網、美圖、途家、返利網、途虎養車網、麥奇教育等諸多“獨角獸”公司。在他的眼中,無論行業如何叠代,偉大的獨角獸公司都具備著相似的“基因密碼”。

解開密碼的鑰匙

對於甘劍平來說,此前在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布局正迎來“收獲期”。過去的2015年成為了他進入VC圈以來最繁忙的一年。去年10月,先是他投資的攜程網完成了與去哪兒的合並;隨後,其投資的大眾點評又宣布了與美團和合並;緊接著到今年春節前夕,蘑菇街宣布了與美麗說的合並。

眾多的“獨角獸”公司背後,是甘劍平與啟明引以為傲的打法。師從“芝加哥學派”的甘劍平始終堅信通過對行業的深度研究來判斷投資趨勢。早在智能手機普及之前,啟明就通過行業研究預判到了移動互聯網未來的投資機會,ILoVS的投資策略也應運而生。

所謂ILoVS是指啟明在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資中堅持看好的幾個方向。

I——Image

包括了圖象和視頻。啟明在2008-2009年提出了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攝影功能將會成為獲得圖象或者拍照的一個主要工具。基於這種預判,啟明在隨後投資了美圖秀秀以及美圖的延伸產品美顏相機。

Lo——Location

地理位置。移動互聯網相比於互聯網時代最大的進步是基於移動終端的普及,使得與地理位置有關的服務和信息獲取變得非常方便。大眾點評的投資正是基於這種預判。2004年創立的大眾點評在PC端無法實現的功能因為移動端普及變成了可能。對於基於地理位置的簡單評價逐步延伸至O2O、物聯網等服務,啟明早在2010年就已經預判到。

V——Voice

聲音。手機最基礎的功能,但卻在智能手機上得到延伸。啟明對於這個方向的理解是一切基於聲音傳播來創造價值的創業項目。比如之前投資的邏輯思維,羅胖每天早上都會錄制語音信息。在音頻領域,喜馬拉雅、蜻蜓FM等創業公司的崛起也證明了啟明對這一方向的判斷。

S——Sensors

傳感器。甘劍平認為這將是未來智能手機最大的亮點。基於現在簡單的微信運動、指紋識別等應用,未來的智能醫療、體感應用、人工識別等一系列功能都將逐步實現,這其中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

點石成金之術

如果說計算機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崛起成就了矽谷的VC們,那麽快速成長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則成就了中國的VC們。以啟明為例,在由傳統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變的過程中,提前預判到了市場擴大所帶來的消費升級機會。

大眾點評正是其中一個代表案例。這家2004年成立的企業在每一次行業節點中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比如,最初對於UGC模式的普及、推出電子消費券介入到交易中。在啟明投資後大眾點評開始介入移動端,並基於地理位置分享實現了O2O+LBS模式,最終使其成長為一家“獨角獸”公司。

“在百團大戰最慘烈的時候投資大眾點評並非偶然”甘劍平把對大眾點評的投資比作一見鐘情。投資大眾點評之前,啟明的團隊一直在尋找可以從PC端導入到移動端的應用產品。它需要符合幾個特點:移動端的應用將對於PC端應用有極大提升、可以創造更多消費場景、用戶足夠多可以更直接地轉入到移動端。

以UGC起家的大眾點評可以說完全符合這幾個特征。甘劍平特別強調了張濤所帶領的團隊:“張濤對於早期UGC和後來的O2O理解都非常深刻,整個團隊是我見過為數不多在每個關鍵崗位上都有一個聯合創始人級別的管理者,這讓我們最終決定投資。”

大眾點評的投資更多是啟明整個投資決策的一個縮影。甘劍平介紹,啟明是一個非常註重自上而下的研究型基金。互聯網消費、醫療健康、IT互聯網科技三個團隊非常專註。三個團隊相對獨立但又秉承一套打法。

首先、通過自上而下研究確定投資方向和細分行業;其次、秉承科學+藝術的投資方法,所謂科學即花大量時間、精力和數據采集分析、判斷一個行業;所謂藝術即看人看事,靠譜的人做痛點的事情;第三、保持新鮮感,了解更多年輕人的需求。

美圖對於啟明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基於上面提到的對Image方向的判斷,2009年在蔡文勝的引薦下,美圖開始進入啟明的視野。“我們第一次接觸美圖還是PC時代,坦白來說那時候我們並沒有下決心投資它,原因就是在PC端美圖的應用天花板太低,不過我們認為如果移動風口能夠到來的話,美圖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甘劍平坦言。

2012年,智能手機開始普及。甘劍平認為此前的幾個方向判斷將開始迎來機會,於是再次找到了美圖。此時的美圖也發生了不小變化,忠實用戶數增長很快。雙方一拍即可,啟明領投了美圖秀秀的B輪融資。2014年初,啟明再次跟投美圖旗下的美顏相機。

和美圖不同的是,同樣基於圖片應用的蘑菇街則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啟明最早接觸到的蘑菇街是一個圖片分享社區,這是一個不錯的商業模式,不過啟明在與創始人陳琪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了更大的機會:

“蘑菇街有不錯的流量,我們就在想這些來分享圖片的人同樣也是信息的發布者,圖片社交將會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社交模式。繼續延伸,我們思考它的貨幣化,如何通過交易來實現流量變現,那麽電子商務是一個很好的通道,而蘑菇街所聚集的用戶正好是消費中最為中堅力量的年輕女性用戶,於是最終我們領投了對它的B輪投資”。甘劍平說。

在“獨角獸”的成長過程中,甘劍平始終認為VC的職責是提供“彈藥”和戰略上幫助,但並不意味著去參與管理。“VC的角色更像是謀士,戰略上提供意見和信息,很多創始人有著敏銳的商業嗅覺,我們只是提供足夠多的信息幫助他們去判斷。”

“年輕人”的思考

互聯網叠代之快是此前任何產業無法企及的。對於投資人來說,這意味著巨大的挑戰,不過一旦能夠提前預判到新的消費需求,那麽所帶來的回報價值也非常可觀。

Bilibili(B站)是啟明對於新消費模式的一次嘗試。坦白來說,投資B站前我根本不知道什麽是二次元文化,但我們始終堅信文化和娛樂是消費升級中一個長期的投資方向”對於B站的投資,啟明做了充分的盡職調查。創始人Bishi和陳睿對於啟明來說並不陌生。陳睿此前是獵豹移動副總,自己也做過天使投資人,而Bishi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

隨後,啟明還找來一些大學生對B站進行測試,包括用戶活躍、產品體驗等。最終2014年5月敲定了B輪2000多萬美金的投資。對於B站以及整個行業的專業性和深入研究也成為這次投資成功的關鍵。

B站投資的成功讓啟明看到了更多基於90後消費需求的機會,同時也帶來了焦慮。“作為投資人最擔心的是不能準確地了解到市場的需求,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與90後們保持溝通”甘劍平說。

在啟明的投資團隊中,已經開始出現90後的身影,甘劍平會花大量的時間去與這些投資經理和90後創業者溝通,保持對市場敏銳的嗅覺;同時,B站也給啟明帶來了啟示,對於90後的消費需求他們會花費更多時間去找熟悉的人進行行業盡調,更多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第三,啟明建立起了大學生互動微信群,這讓投資人們可以時刻保持對市場需求的了解。

並購的啟示

“我曾經開玩笑說過,我是一個70後的投資人,應該投一些80後的CEO,去賺90後的錢。我們逐漸看到一批90後的創業者已經開始成長起來,他們都有在BAT工作的履歷,對於商業與技術的理解非常深刻,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年輕人去顛覆一個又一個商業王國”甘劍平坦言。

過去一年,啟明主導了多家互聯網“獨角獸”之間的並購。甘劍平認為,在互聯網行業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行業已經充分發展的今天,並購將成為一種“常態”。

2015年,中國本土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這預示著基於移動端的應用型產品獲取增量用戶的難度將逐漸增大。在甘劍平看來,這意味著互聯網公司花在市場中的費用很大一部分將不是為了獲取新用戶,而是用於跟競爭對手的消耗,在這種情況下並購可以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公司合並能夠降低運營成本,減少補貼帶來的虧損。當一個公司做到上千億交易規模時,它必須要考慮讓資金效率最大化”。

並購帶來的不僅僅是企業資金效率的最大化,同時也讓機構投資者們可以有了更多選擇。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入到VC市場讓甘劍平和啟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但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激情和鬥誌。

甘劍平說,VC行業一直是充滿挑戰性的行業,它的成長也需要充滿挑戰性的市場。在中國,不管經濟出現了怎樣的問題,還是有越來越多的資本湧入到了這個行業中。不論這些資本是否聰明,但對於行業的發展都起到了推動的作用。“我們不是定價者,我們只是參與者,在這個行業里,啟明希望一直保持一個相對比較穩健的投資節奏,我們享受投資,也享受與‘獨角獸’企業的共同成長”。

_username=pedaily2012_副本

獨角獸 基因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595

從外科醫生到創業者,這也許是創投圈跨度最大的創始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513/155798.shtml

從外科醫生到創業者,這也許是創投圈跨度最大的創始人
i黑馬 i黑馬

從外科醫生到創業者,這也許是創投圈跨度最大的創始人

我想我不能失去年輕時候的冒險精神。

5月12日,i黑馬推出對青島膏摩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安的專訪。

公司:青島膏摩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頸椎病膏摩儀

創始人:李安

采訪李安的時候,他剛剛與天津黑馬會會長王小東簽訂了投資協議,120萬領投(70萬已到賬)。而後天,他的項目會在牛投上線,5月22日開始眾籌,他將融資400萬。

對於未來,他充滿信心。

“十三五都提出了大力發展中醫醫療器械,我覺得我們正站在風口上。”而在一年前,他還是個三甲醫院的外科醫生。那時候,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查房、下醫囑、開藥,沒有周末。他每天都在親眼目睹著病人的痛苦,對那些病患充滿了憐憫之情,但他也發現,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

源於此,他萌生出一個想法:為了更多患者的利益,我需要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僅僅只能給幾個病人看病。

“創業難度太大,不是我之前想象的”

也許當一個人想要做一些事情時,他就容易發現問題。李安發現,當醫生下了手術,根本沒有很好的辦法來做放松,頸椎病成為了醫生的痛點,並且,他也發現這並不局限於醫生,包括白領上班族、IT技術人員、新媒體人、編輯、司機等,越來越多的人飽受頸椎病的困擾。因此,他就開始思考著研發一款按摩器,幫助大家解決頸椎病。

從萌發想法到辭職,他用了10個月的時間。期間有數次猶豫和糾結,一面是安穩的工作和穩定的上升空間,一面是自己的野心和抱負,這種矛盾的想法不斷沖擊著他院長對他說:“李安你不可能成功,你還是不要走了,在這發展,你也可以成為主刀嘛。”

最終,他毅然決定辭職。“我想我不能失去年輕時候的冒險精神。”李安說。辭職後,他才發現創業的難度太大了,根本不是以前想象的那麽簡單。去年三月份李克強訪問中關村大街,他當時的感覺就是一屌絲哥,很容易就創業成功了,“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當初,他把自己的積蓄五六十萬全部拿出來創業了,現在花銷大概卻已經有100多萬,比當初的預算多了一倍多。他開始意識到,一個大夫,他有一個好的想法,好的技術,但他去做產品做商業卻不可能輕松地獲得成功。

他轉型成功了嗎?

創業快一年了,李安在不斷地成長。他以前天真地認為只要做好產品,一定就能獲得不錯的銷量。但現在,他意識到,爆款是由無數的細節組成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打造爆款的一個影響因素,從產品工業設計、結構設計、電子設計、療效設計、包裝設計、包裝材料、快遞、推廣等等,都需要再三斟酌、思考。

他對推廣營銷方面也開始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他認為營銷要主打心智營銷,關心渠道商和客戶的心理,要通過他們的心理將產品推銷出去。

比方說營銷的點可以主打療效一方面,要給渠道商足夠的條件。再比如,對於用戶要主打關懷,如果用戶是給父母、太太送禮品,那就要這樣打動他們:雖然我不會按摩,但我送ta的頸椎病膏摩儀會幫助他按摩,這就把健康和關懷同時送給到了對方。

如今,他是否已經轉型成功了?李安給出的答案是:創業之路充滿艱辛,但幸好,我喜歡從0到1的過程。

下面是i黑馬和李安關於頸椎病膏摩儀的對話:

i黑馬:按摩器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公司對自身的定位是怎樣的?

李安:我國的醫療保健器具大約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興起並迅猛發展起來。目前,全國生產醫療保健器具的廠家超過1500家,按保守估計,年產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並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

我國按摩器市場處多而雜的局面,百家爭鳴,沒有突出領軍企業,主要以包括頭部按摩器、多功能按摩器、迷你按摩器、甩脂按摩器等,通過對幾個品牌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人們對於具有針灸推拿、模擬人工按摩等功能的按摩器需求量比較大,同時,具有理療功能的按摩器是現在市場的缺口公司主打透皮給藥技術在按摩器領域的應用,就目前來講,市面上還未出現過同類產品。

i黑馬:這個產品的研發大概花了多長時間?

李安:產品技術研發了20多年,是我父親一直在探索的領域,目前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日本發明專利、經國際PCT檢索,屬於全國首創。產品從研發到開模、生產、最終落地,大概花了1年時間。

i黑馬:和市場上其他按摩器相比,頸椎病膏摩儀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在哪里?

李安:傳統按摩器由於技術的問題未能有效結合按摩膏和精油,使用療效大打折扣,競品的PK和我們不是在一個層次上,我們產品的上一代是在醫療機構內才能使用的

具體來說,我們改變了原有的按摩方式,將古代膏摩技術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產品的按摩頭采用鉆木取火原理,以800轉/分鐘(3-5㎏/㎝²)的轉速迅速打開頸部皮膚角質層,將獨家配方的按摩膏與按摩精油推送到皮下組織,能最大程度提高療效,能夠5秒見效、1分鐘止疼。

i黑馬:目前,產品的推廣和銷售方式是怎樣的?效果如何?

李安:線上線下一起推廣。

①線下代理商模式:尋覓優質醫療器械公司,借助藥店、養生館、美容院等渠道實行線下三級分銷模式進行營銷;同時,通過海爾醫療的渠道終端普及膏摩技術,培育市場;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申請也已經啟動,為2017年進駐各個醫療機構做鋪墊。

②線上主要和智能硬件、就醫網等機構做聯合推廣,後期會在線上做更多的投入。

目前線上線下的一共有5000臺的銷售量。

i黑馬:您認為目前按摩器市場上存在著哪些問題?

李安:從上個世紀至今,按摩器市場並沒有出現過太大的技術革新,缺乏創新性,很多產品都是一些概念和噱頭,有的甚至會對頸椎造成嚴重傷害,並沒有從患者角度考慮他們真正的需要。

周日,i黑馬將推出餐飲分會Top10評選,我們不見不散。

互聯網 中醫醫療器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831

未來矽谷創投圈的 8 個趨勢:降溫、理性、背鍋與跨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12/155795.shtml

未來矽谷創投圈的 8 個趨勢:降溫、理性、背鍋與跨境
矽谷投委會 矽谷投委會

未來矽谷創投圈的 8 個趨勢:降溫、理性、背鍋與跨境

“里應外合”或許會形成跨境投資的新趨勢。

去年中國二級市場經歷了「血崩」,導致了一級市場的大幅降溫,無數脆弱的創業公司倒下,當時你可以在所有的創投媒體上看到五花八門的「寒冬要來啦」或者「教你怎麽過冬」等文章,一邊在蕭瑟冬天繼續給創業者們澆冷水,一邊充滿溫情狀給他們灌上一口雞湯;至於剩下的就戴起導遊帽,高喊「去矽谷!去矽谷!矽谷春天花正開!」,似乎相比中國冰冷的環境,矽谷就是天堂。

事實上呢?——人家也冷著呢。

785175168423293397

和中國一樣,近兩年矽谷也經歷著因領域而異的,或明顯或輕微的資本降溫。市場達成了一個普遍的共識:許多矽谷企業之前融到的錢不要太多,簡直就是估值不能承受之高。

如今那個創業公司打了激素般光速膨脹的年代已然過去,至於未來具體會變成什麽樣,而或許以下 8 個預測,將會描述出即將到來的更加理性冷靜的矽谷創投圈:

從 VC 錢包里掏不出錢了

398888013636538519

說實話,在過去幾年,矽谷的創業公司融資很容易。但如今投資人們發現,當年拿了他們錢的絕大多數公司,依然沒有上市,所以他們開始想這麽一個問題:同樣一筆錢,我是用來維持一個看不到未來的舊項目呢?還是投給一個新項目呢?

當一個靠譜的投資人說他看好一個企業,意思是希望企業能夠重視自身的進步,做好自身的基礎業務,而不是過於看中估值。

不少創業公司盲目跟風,希望自己成為 Facebook 和 Uber 這樣迅速崛起的巨獸,獲得源源不斷的投資,但事實上,過多的資本註定會導致決策效率的下降,讓公司很難再清楚地看到發展的輕重緩急。

節衣縮食,員工被裁

當創業公司發現錢很難拿後,正常的反應大多是開始控制成本,減緩開銷速度——而很不幸,裁員恐怕永遠是最有效的減少燒錢的方法之一。砍掉多余的部門,廢除多余的環節,然後公司的成本就會立竿見影地降低。

所以未來你看到什麽「矽谷某科技公司裁員 300 人」啊,什麽「分公司直接被關閉」啊之類的新聞,完全不必驚訝。

裁員都沒用的公司就破產了

34888929896119372

▲ 最近麻煩事兒纏身的 Thernaos

有些「一條路走到黑」的公司,一方面它們全公司或許為了一項長期業務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它們發現這該死的玩意兒真的不賺錢,然後整個公司就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 

雪崩式破產一直都存在著,比如說曾經備受追捧的,估值一度高達 90 億美元的明星級血液檢測公司 Thernaos,就被曝出瀕臨破產。從排行榜上找到那些高估值、發展潛力看來也很大的公司並不難,但事實上它們中至少一半最後都會迎來不怎麽美好的結局——這便是市場的殘酷規律。 

但對於風投來說,這並不重要,因為只要活下來的一小撮公司中有一家勝出,成為了下一個 Facebook,那便足以抵消掉他們投資其他項目上的無數次失敗。

明確消費群體的公司過得更好 

創業公司們真的該冷靜冷靜了,忘了那些什麽「用戶群體覆蓋地表全人類」的瘋言瘋語吧,搞定適合公司的那一部分用戶才是正經事。目前來看,那些以特定用戶群體為核心的公司收益大多不錯,但長期來看,它們依然要想辦法去為用戶提供更加「長期」的業務,從而保證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值得註意的是,如果一個公司是以其他創業公司為主要目標客戶,那就要小心了,因為絕大多數創業公司並不能成為你穩定而可靠的長期客戶,是否要以創業公司作為核心收益來源,需要公司認真斟酌考量。

287238017678666124

▲ 孵化器里的創業公司來來去去

被收購難度增加 

作為一個初創公司,除非你有一個完整的戰略部署,否則不要輕易寄希望於大公司來打撈你的爛攤子。

億萬富翁,現 NBA 達拉斯小牛隊的老板 Mark Cuban 曾認為,企業收購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市場,如果一個企業選擇不上市,那麽它的創始人很大可能會將公司賣給其他已上市公司來規避風險,而此舉將會讓很多公司原有的員工在收購中丟掉飯碗。 

除此之外,收購更糟的地方在於,它會遏制市場的正常競爭,公司被收購意味著它選擇了利用股票來消除競爭這條路線,而不是公開與對手直接競爭—— 被收購的 Instagarm、Oculus 以及 WhatsApp 都是典型的例子。 

流血融資更加謹慎 

根據 CB Inghts 報道,2015 年 Q4 以來,流血融資的案例顯著增加。許多公司因為估值縮水而不得不大出血,遭受重創。上一輪還完成了千萬級美元融資的公司,如今估值卻下降至幾百萬美元,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譚。而且,當大環境溫度不斷降低時,未來也許會有更多的獨角獸難逃一劫。

早期投資者被迫出局

706555715106395157

▲ 流血融資令公司元氣大傷

當流血融資不斷發生,行業也將迎來一次大洗牌。或許我們能想到的最壞的情況是投資者手上的早期股票價值變為零,當年美好的投資願景灰飛煙滅;而那些離職的早期員工和自掏腰包買公司股票期權的員工損失則更加慘重。

紅杉資本的 Alfred Lin 就說過,創業公司在面臨估值下降時,應該采取補救措施,對期權重新估價;公司在重組和整頓時期的關鍵環節是處理好員工的問題,讓他們有足夠的動力繼續為公司效力。

員工背鍋感更加嚴重

要知道,這次的經濟泡沫和 2000 年那次的區別在於,表面上看公司、員工以及投資者都獲得了很大的收益,但實際上員工手上並沒有摸到實在的現金,這讓員工對於那些看起來很美的估值更加懷疑。

對於創業者來說,接下來幾年無疑很艱難,但對於 VC 來說,市場的降溫會讓他們重新找回他們的理性,而一些擁有核心技術的項目在這樣的環境下反而會愈發凸現競爭力;另一方面,估值泡沫也會消去,這樣他們也能夠以更少的錢投到更成熟的公司。 

此外,矽谷的降溫會讓更多的矽谷項目前來中國尋求投資;而近期人民幣的貶值,也讓許多中國投資人開始關註海外投資,這樣的「里應外合」或許會形成跨境投資的新趨勢。 

創投 趨勢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832

65頁PPT詳述互聯網體育創投發展:大公司布局、創業觀察、投資分析……這里應有盡有!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512/155787.shtml

65頁PPT詳述互聯網體育創投發展:大公司布局、創業觀察、投資分析……這里應有盡有!
IT桔子 IT桔子

65頁PPT詳述互聯網體育創投發展:大公司布局、創業觀察、投資分析……這里應有盡有!

深度解析互聯網+體育行業版圖及各個熱門的細分賽道創投趨勢。

黑馬說

IT桔子TMT創投每月會推出一期特定細分方向商業分析,本次黑馬哥要分享的是互聯網體育創業投資發展白皮書中的部分內容,本報告從市場背景觀察、大公司布局分析、創業觀察、投資分析、細分方向分析、資本方分析等創多重維度,詳細解讀互聯網在其中的戰略、動向與趨勢,更有互聯網+體育行業版圖及各個熱門的細分賽道創投趨勢,助力創業者們快速升級!

幻燈片1

幻燈片2

幻燈片3

幻燈片4

幻燈片5

幻燈片6

幻燈片7

幻燈片8

幻燈片9

幻燈片10

幻燈片11

幻燈片12

幻燈片13

幻燈片14

幻燈片15

幻燈片16

幻燈片17

幻燈片18

幻燈片19

幻燈片20

幻燈片21

幻燈片22

幻燈片23

幻燈片24

幻燈片25

幻燈片26

幻燈片27

幻燈片28

幻燈片29

幻燈片30

幻燈片31

幻燈片32

幻燈片33

幻燈片34

幻燈片35

幻燈片36

幻燈片37

幻燈片38

幻燈片39

幻燈片40

幻燈片41

幻燈片42

幻燈片43

幻燈片44

幻燈片45

幻燈片46

幻燈片47

幻燈片48

幻燈片49

幻燈片50

幻燈片51

幻燈片52

幻燈片53

幻燈片54

幻燈片55

幻燈片56

幻燈片57

幻燈片58

幻燈片59

幻燈片60

幻燈片62

幻燈片63

幻燈片64

幻燈片65

幻燈片66

 更多互聯網創投報告關註IT桔子,轉載請聯系公眾號:IT桔子(itjuzi521)獲得授權。

本報告下載鏈接:https://wap.koudaitong.com/v2/goods/277l3syn6jz2i

百度文庫下載鏈:http://wenku.baidu.com/view/8d716e9e3c1ec5da51e27046

體育創投 互聯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835

晨興創投劉芹:我才剛剛理解創投行業,雖然我已入行16年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606/156326.shtml

晨興創投劉芹:我才剛剛理解創投行業,雖然我已入行16年了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晨興創投劉芹:我才剛剛理解創投行業,雖然我已入行16年了

商業的本質就是你離消費者近,你能知道他要什麽,而且你能給他極致的體驗和極致的差異化。

黑馬說

劉芹先生算是創投圈的風雲人物了,這些年他接連投資了搜狐、攜程、第九城市、迅雷、UCWeb、YY、小米科技等被無數人津津樂道的互聯網企業,而他所在的晨興資本也成為了國內知名的投資機構。如今當他回過頭來看自己所走過的路,又會作何感悟?他又會給當下的創業者們帶來怎樣的經驗心得呢?今天的這篇文章,便是整編於劉芹先生對所投企業的內部分享,還有關於他從業16年之久的8個投資感悟。

文 | 劉芹

我需要Vision

當雷軍剛做小米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他跟我打了一通長達12小時的電話,當我們結束完通話之後,我就很快地做出一個決定——支持雷軍,因為我覺得他10年前就一直在思考與捕捉移動互聯網的機遇。

事後我就開玩笑地和雷軍說:“我一直在等著你什麽時候給我打這個電話,我晚上睡不著覺了,現在你終於給了我這個機會了。”

其實所有趨勢性的大機遇都和時機有關系,你做的太早不行,因為這浪還沒有真正起來,做的太晚了也不行,就像我們今天再去談電商,馬雲已經是2000多億市值的公司了,你現在再談這件事就已經太晚了。所以捕捉正確的時機真的是極其關鍵。

我是做早期投資的,每天都需要去思考大勢,最好是提前半步布局市場,就像雷軍在2009年前後就開始考慮手機這件事情,他一定是當時的少數派,領先於整個市場,在我看來這就是Vision,你比別人提前捕捉到了一些蛛絲馬跡的機會。

640.webpQQ.webp

堅持戰略思考

今天在中國做投資非常的Tough,我看在中國每一個細分的創業領域,基本上現在都是紅海,如何殺出重圍做出差異化的產品,成為了每一個創業者的頭等大事。於我看來,你在創業的第一天就需要在戰略上多做思考,這是你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

你的戰略想得越透,你對外就能描述的越清楚,對於初期搭建創業團隊而言,這是極其有幫助的,因為只有找到合適的人,才能有效地建立公司的競爭壁壘。而談到招人,我這里也有三點建議給到你。

第一,找到合適的人一定不容易,但這與你的重視程度相關

我經常提醒我們所投的創業者們,其實你對找人的重視程度充分反映在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以及你對這個品質的要求,這跟你自身對這個事情的重視程度是掛鉤的,我相信沒有請不來的人。

第二,你是不是盡可能發掘到了你周圍最優秀的人

我這里有一個定語,發掘身邊最優秀的人。有的人會說你講的這個經驗對我們沒用,我又不是雷軍。其實在2010年的10個月里,雷軍給我打了很多電話說他很痛苦,其中他和一個人談了5天,每一天交流10小時以上,但還是說服不了他加入。

所以我說雷軍找人也是挺難的,不是因為你是雷軍你的創業就不經歷九九八十一磨難,不是因為你是雷軍你一個人就能包打天下。找人這其實和你戰略思考的深度相關聯,它跟你是不是認同別人的價值也深度相關

第三,找人這件事情是你建立公司執行力的第一步

我今天非常認可精益創業這套邏輯。

什麽叫精益創業,我覺得有幾個特征:就是你找的人都是自驅動的人,最好的管理是不用管理,因為他比你還打了雞血要讓這件事情成功。小公司找團隊不要找需要被管理的人,要找有自驅動力,他被你的Vision所感化,他自願加入。

所以有時候團隊成員越少越好,有的可能10個人就夠了。如果你自信找來的個個都是特種部隊,那整個團隊的戰鬥力是極強的。我比較反對創業公司找一幫需要花時間培養的人

因為對於小公司而言,從頭培養是太奢侈了,而且因為有很多人,所以你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管理,這樣整個團隊的效率就降低了,這對於初創公司是一個很大的弊端。

初創公司如何從0到1

講完了找人,我再分享下自己對初創公司從0到1的一些思考。

第一,從0到1需要不斷試錯,但必須單點突破

互聯網有一句話叫世界是平的,這個意思中其實隱含著一個道理:一個極小的單點,稍微往下按一點點,這個壓強的小洞旁邊的東西全部都聚過來。壓強越強,往這邊聚過來的速度就越快越多。

對於創業而言,它的借鑒意義就表現在,你需要找到自己核心的位置,然後不斷地使自己的交易成本降低。

第二,跟用戶零距離甚至拉他們入夥,眾包式的跟他們在一起,共同定義產品

MIUI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首先想清楚你的產品目標人群的客戶到底是誰,描述清楚,且找到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拿小米舉例,小米的目標人群就是對性價比及其敏感的人群,當年就是叫發燒友,發燒友未見得真的是沒錢的“屌絲”,發燒友其實就是極客。這些極客在哪里,我當時記得還蠻清楚的,那時候雷軍大量的去PDA中國這樣的論壇,手機發燒友這樣的社區去交朋友,其實MUI的第一批用戶是從手機發燒友和IPAD這樣的發燒友論壇里一點一點轉換過來的。

第三,產品的核心價值提煉

其實有時候做營銷很關鍵一點就是提煉出來,你能不能把你產品最核心的價值用極簡潔的語言在2-3秒的時間里把它說明白。如果你做不到,就說明你沒有提煉清楚。還是拿小米舉例,小米手機的核心價值是什麽,就是性價比。那個時候手機老跑分,就是為了強化消費者對性能的認知。

第四,要充分利用第三方社交平臺

互聯網是平的,里面還有一個很核心的能力:第三方社交平臺。就是facebook和微博一個一個用戶的鏈接關系,其實那個鏈接很像核裂變的,一個原子撞擊另外一個原子,變成兩個原子,這兩個原子再撞擊另外兩個原子變成四個原子,這是密次效應,這就是facebook和微博的巨大的爆發力秘密之所在。初創公司可以通過利用第三方社交平臺,為自己積累第一批種子用戶、做好自己的品牌效應。

第五,一旦找準目標就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這個事情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是我提醒你,當你全力以赴,勢必會帶來用戶規模的增加,但與此同時,你也要知道,公司的護城河有了什麽新變化,我最近經常提到一個詞叫“守正出奇”。

有些公司跑過來和我說我的用戶量很大,你看我特別會推廣,把各大切口位置全部拿到,我認為這叫“奇”,不叫“正”。“正”是有系統性思考之後的市場份額的增長,是跟你的護城河效應和競爭優勢壁壘的建立是有關聯的。

我的投資感悟

我至今從事投資已有十六年了,也只能說是剛剛開始理解什麽叫創業,什麽叫投資。

在我看來,這是一門值得終身奉獻時間、值得學習的職業。需要大量的數據,不斷試錯,最終總結出簡潔而優美的原則來指導投資的複雜變量:Spend your quality time in the quality vision with the quality people。只花時間在值得的方向和優秀的創業者身上,成為最理解他們的人,全力以赴地幫助他們,這是我經常告誡自己的一段話。

這些年做投資不斷地試錯,自己也總結出來了八個投資感悟,希望與大家多多交流。

互聯網技術的核心就是超級鏈接,每個鏈接之間信息的流動就是流量。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節點和連接,一個是數據信息。信息的采集和傳播發生變化,每個人都是一個信息的節點,每個人都是信息的采集器,每個人又都是信息的接收器和廣播器,而且facebook這種社交網絡,都用社交關系把信息流動變得更為有序,所以效率上帶來變化。

當信息不對稱打破,信息流動開始簡單容易,原有的暗箱消失,很多產業鏈里面的價值會消融。原本的組織行為、管理學里面,特別是在商業價值鏈上下遊的關系里面,所有依托於傳統的信息不對稱方式所存在的“合理性結構和流程”,都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所以原來利用信息不對稱來做生意的企業都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信息的發生和流動的方式影響了消費者的行為,從而影響了產品營銷的若幹問題,怎麽做產品,怎麽找市場需求。參與感本質上就是把營銷的事情顛覆了,以前是B2C,互聯網行業是反過來做,一般的傳統營銷方式是做不到的,因為不知道消費者在哪里,但凡離消費者太遠的行業都沒有對互聯網有更深的理解。

互聯網只是手段和工具,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挖掘和認識消費者,認識你的目標人群,但商業的本質沒有變!其實真正的變化是他把很多成本結構、效率給變了。

商業的本質就是你離消費者近,0距離,你能知道他要什麽,而且你能給他極致的體驗和極致的差異化。以往你要給消費者極致的差異化意味著很貴的成本,但是互聯網是去中心化的,人人都是服務提供商,大大降低了商業成本。

前端的用戶要極致的差異化,後端的成本結構要極致的高效化。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來管理,就算沒有互聯網,也活得會很好。

中國現在不光面臨全球化和科技互聯網化帶來的變革挑戰,我們現在還面臨著社會結構的深層次變化。消費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具有很寬廣的容量。每過幾年具體的投資熱點會變,但消費與科技創新的大方向還會有很長的演進路徑,也依然會有極大的投資機會。

有一些方向資本並不會有那麽大幫助,而有些行業資本會在里面起到關鍵性要素的作用。社交方向就特別符合這個趨勢,而且社交性的產品方向,我作為70後都開始面臨判斷困難,這說明資本在這里面其實很難扮演關鍵性角色,因為這個東西是你對消費者的理解,消費偏好就變成了關鍵因素,比如最近大家都知道“二次元”,二次元是年輕的消費者,90後特別敏感的一些消費行為,像這樣的東西,我覺得單純的資本很難在里面產生像剛才說的O2O那個方向上那麽大的疊加效應。

我相信單點突破,不像傳統行業需要以陣地戰擺開正面戰場。其實UC,YY都只解決了一個很小的問題,每個殺手級的產品背後,用戶對那個產品的認知是極清晰的。當你把戰略想明白,方向想明白,就忘了吧,你剩下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的把你所有的宏大敘事收載在一個極小的點上,單點突破。其實小米整個這麽龐大的敘事,第一個真正核心的產品就是MIUI。小米是用精益求精的聚焦,用公司最擅長的操作系統來打動目標人群,解決安卓機器里面中國人的痛點問題。

遊戲行業實際是個電影行業,做內容非常難持續,內容產業很難預測。早期我發現那時候很多人玩兒戰隊,打CS的戰隊,有公會,我意識到可能遊戲行業的價值會逐步從內容向用戶端遷移。遊戲產業一年差不多兩百億到四百億的成長,抓住用戶,就抓住了未來的價值入口。

 

創投 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005

鄧亞萍重回體育界,將攜盛希泰進軍體育創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9/156415.shtml

鄧亞萍重回體育界,將攜盛希泰進軍體育創投
i黑馬 i黑馬

鄧亞萍重回體育界,將攜盛希泰進軍體育創投

這是鄧亞萍七年後再次回歸體育圈。

i黑馬訊 6月9日消息,今日,有媒體報道稱,前乒乓球奧運冠軍鄧亞萍宣布辭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職務,進軍體育創投圈。她將聯手洪泰創新空間,與王勝江、俞敏洪、盛希泰一起,打造國內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臺,這也是鄧亞萍七年後再次回歸體育圈。

人民日報社表示已經批準鄧亞萍辭職,洪泰創新空間也確認了與鄧亞萍聯手的消息。

據了解,鄧亞萍與洪泰創新空間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在創業孵化、投資、體育產業實現資源互惠,圍繞體育產業孵化、體育產業投資、退役運動員創業培育、體育產業園運營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打造中國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臺。

雙方將主要在五個方面進行合作:

第一、新平臺將建設一批文化體育類垂直的創新空間,為體育創新創業提供深度孵化服務。

第二、新平臺將組建一支體育產業基金,定期舉辦體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與資源。

第三、新平臺將整合雙方在全球範圍內的體育產業和創投產業的資源,組織投融資活動,開展投融資業務。

第四、新平臺堅持強強聯合的原則,將開展廣泛合作。

第五、新平臺將幫助退役運動員的創業與轉型服務,建設體育人才創業數據庫。利用複合型人才和發散性思維,探索體育產業鏈商業變現新模式。

對於這次辭職投身體育創新創業的原因,鄧亞萍表示,我成為一名運動員開始,體育已經深入我的血液。我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有誌於在這個領域創新創業的年青人提供一點力所能及支持,給退役運動員轉型提供一點幫助,這次我也是抱著向俞敏洪、盛希泰、王勝江這幾位創投界大佬學習的心態和洪泰的合作,他們幾位在各自的領域都很成功,有著豐富的創業經驗和行業資源,希望這些能跟我形成互補。

2010年9月25日,由人民日報社和人民網合資組建的人民搜索網絡股份公司召開董事會,鄧亞萍擔任公司總經理。就任後,鄧亞萍全面參與人民搜索的日常管理,全方位推動各項工作。這也是鄧亞萍首次進入商業圈從事管理工作。

鄧亞萍 體育 創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194

3年40位VC大佬單飛 創投頻現“國產品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156.html

又一位創投大佬選擇自立門戶。6月6日,光速安振董事總經理曹大容發表公開信,正式回應了此前關於離職光速安振的傳聞。公開信表示,曹大容仍將作為董事總經理管理兩期基金的投資組合和剩余投資業務,同時他將創辦新的基金雲九資本。光速安振的郝瑋、王京將加入新的基金,前德迅投資董事總經理邱諄等也將加入合夥人團隊。

在創投界,基本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爆出傳統VC大佬出走獨立創辦新基金的消息。去年3月,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劉二海低調離職,創辦愉悅資本,專註TMT和創新消費。6月,被稱為“90後創業者教父”的IDG合夥人李豐攜項目離職,成立峰瑞資本(FreeS Fund)。根據公開信息粗略統計,從2013年至今自立門戶的投資人已近40人。

在遍地是機會的90年代,以IDG、軟銀、凱雷為代表的海外創投機構陸續進入中國,投出了阿里巴巴、攜程網、盛大網絡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直至2005年,中國創投迎來新的發展節點,經緯中國、今日資本、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等一批新的基金創辦,蜂擁而至的新基金使得整個投資市場異常活躍。

伴隨去年美股市場上漲和大量IPO,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下融資需求的擴張,國內LP結構的改變和市場需求給整個VC行業帶來新的裂變。明星投資人紛紛出走,他們或募集資金做天使投資人,或成立新的投資機構,以更為靈活的利益分配方式和內部管理機制,在激烈的VC競爭中試圖以更有效率的機制找尋下一代獨角獸。

“這不是VC獨有的現象,一旦一個業務可以由一個人來全部完成而不涉及分工,就會產生單幹的情況。”華興資本研究員黃席盛表示。伴隨20多年的發展,創投界培養了一大批擁有5到10年豐富投資經驗的專業投資人,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能力配置更多的資金到投資市場。

不難看出這些投資人大多都已經擁有一些漂亮的投資案例,聚焦於某一領域,而新成立的基金也更多進行行業垂直化、專業化投資。除此之外,所投企業的成功上市或其他退出方式,讓創業者擁有豐裕的資金,面對全新的資產配置選擇,很多創業者選擇將資金回流至VC行業,以天使或者VC的方式跨入投資領域。

在采訪中曹大容也透露,其所創辦的雲九資本LP的構成除家族基金之外,也包含創業者。曹毅離開紅杉資本後成立的源碼資本,1 億美元規模的首期基金中,LP 包含美團網 CEO 王興、今日頭條 CEO 張一鳴等活躍於一線的創業者和投資人。

而此前李豐創辦的峰瑞資本也打破了管理費的“鐵飯碗”,大幅降低了出資人門檻,只要經國家認可的合格投資人,經峰瑞資本挑選,出資額度在100萬人民幣(20萬美元)以上,即可成為出資人。

同時在基金收益分配上,獲得峰瑞資本投資的創業者將參與決策投資收益分配,這使得包括互聯網中高層在內的更多有專業領域資源的個人可以參與到早期投資,而創業者也將獲得更大資源撬動能力。

一方面,大量企業家尤其是TMT行業的個人資金湧向VC市場,另一方面,部分成長期PE基金或對沖基金為了加強對早期市場項目的布局,也設置了一部分資金成為VC 的LP。此前中科招商曾推出雲投匯平臺,布局股權眾籌,設立100億“雲投基金”面向全球招募“明星領投人”,為明星領投人進行領投配資,解決領投人發現優質項目但資金不足的難題。

反觀需求端創業大潮湧動,技術創新帶來的創業機遇層出不窮,而IPO之外更為多元靈活的退出方式,給投資機構的收益帶來更多保障。資金的充沛和創業融資需求的旺盛,共同培育出一個更大的VC市場。“這是市場上供需匹配的自然選擇。”紅杉資本董事總經理王岑表示。

在這樣的市場大背景下,投資人也希望創辦獨立基金來打造個人品牌,一如曹大容所言,“雖然在中國,我感覺光速就是我,我就是光速。但實際上光速是一家美國品牌,並不屬於我。一個人,一家企業,他奮鬥的一切最終都將體現在他的品牌上。如果這個品牌你不能擁有,最終將無法完成你的使命。”

在百舸爭流的新VC時代,老牌的投資機構正面臨更為巨大的挑戰,一批新的挑戰者正在走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09

中國能造出創投界的“格林尼治基金小鎮”嗎?

日前,在成都在“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又一基金小鎮——天府國際基金小鎮加入了“吸金”大潮。

近年來,以美國格林尼治對沖基金小鎮為“模版”的基金小鎮在中國頻頻出現,全國各地興起打造金融資源聚集地的潮流,北京、天津、浙江、新疆、福建、四川等地紛紛建立具有當地區域優勢特色的PE集聚中心。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創投業調查工作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創業投資各類機構數已經達到1775家,較2014年增加224家,增幅14.4%。其中,創業投資基金1311家,較2013年增加144家,增幅12.3%;創業投資管理企業464家,較2013年增加80家,增幅20%。同一時期內,美國投資機構總數為2022家,其中創業投資基金1224家,而歐洲的創業投資機構約為500家。

從資本總量上看,2015年,全國創業投資管理資本總量達到6653.3億元,占GDP總量的0.96%,較2014年增加1420.9億元,增幅31.7%;美國同期1653億美元,占GDP總量的0.96%;歐洲投資機構基金管理資本總量約為550億歐元。

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成為創業投資大國。

格林尼治模式大熱

格林尼治是美國康涅狄格州的一個面積只有174平方公里的小鎮,經過幾十年的自然發展,格林尼治小鎮目前集中了500多家對沖基金,其中單單Bridge Water一家公司就掌管著1500億美元的規模。政策的優惠、基礎設施完備以及嚴格的安保系統滿足了對沖基金的從業人員在“抱團取暖”的同時又可以保持一定的距離的微妙需求。而格林尼治模式的成功也成為各類基金小鎮爭相模仿的對象。

據了解,目前國內基金小鎮一般以三類模式存在:政府引導性產業基金、完全市場化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其中,通過政府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創立若幹專業投資子基金,提高投資收益,平滑投資風險成為較為主流的模式。政府引導基金對於被投基金投資對象有所側重,主要投向政府著重發展和主導的行業或產業,投資地域也是以當地區域範圍為主。

相比於過去產業園多數拼地,模式容易複制,一旦相關優惠力度減弱,企業很容易轉移。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小鎮更強調生產、生活、生態,做深做透就會有較高粘性,繼而深耕基金小鎮的運作模式。

“吸金”能力如何

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的南湖基金小鎮是國內首家基金小鎮。公開資料顯示,截止到2016年5月底,南湖基金小鎮入駐企業已達1784家,認繳規模超過2300億元,實繳超過940億元,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的金融引擎。

而坐落在房山的北京基金小鎮,金融高地優勢明顯,盡管成立時間僅一年有余,目前,小鎮入駐基金及相關機構達95家,管理的資產總規模超過1659億元。

新近揭牌的天府國際基金小鎮位於天府新區,目前可入駐區域占地約為370畝,已建成14萬平方米可供超過200家基本機構進駐辦公的建築群落,小鎮緊鄰雙流機場和天府鐵路新客站。

天府國際基金小鎮方面表示,2016~2017年,將引入150家金融機構及中介機構,管理社會資金規模達到2000億元。2022年末,將引入450家資本管理機構,管理社會資金規模達到6000億元。2030年,基金小鎮引入的投資管理及中介機構將突破1200家,管理社會資金規模將超10000億元。目前已入駐及意向入駐基金小鎮的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行業協會、服務與研究機構超過50家,紀源資本人民幣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盡管投入巨大,目前回報率尚佳,但是基金小鎮在區域內的綜合效益還需逐步考量。

基金小鎮作用何在

值得註意的是,政府對於新遷入的機構與基金往往會提供政務服務、工商註冊、產業資金支持、一次性落戶獎勵、股權投資獎勵等一系列政策傾斜。

然而,在紀源資本合夥人於立峰看來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固然重要,但並不是紀源資本人民幣基金選擇進駐小鎮的首要原因。在他看來,理念開放的服務型政府更加吸引投資人。

此外,區域內上市公司總量、高校數量、以及質優且活躍的項目數量對於拓寬投資機構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的渠道來說十分必要,因此這些因素也是投資人進駐小鎮的前提。

“任何一個經濟組織都需要貼近市場,制造業、服務業皆是如此。本質上講,基金業在服務業的範疇,也有貼近市場的需求。如果一直做一個飛機上的投資人,不僅離項目比較遠,相應的管理成本比較高,也不能切實在當地發掘一些優質的項目,金融並不意味著‘高大上’,接地氣很重要。”於立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另外,於立峰表示,資金積聚以後較易形成規模效應,也容易帶動周圍的創業氛圍的發酵。

金融創新相融節點已至

事實上,融資難融資貴仍然是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面臨的突出問題,所以通過改革創新發揮金融在支持創新創業中的積極作用,建立起符合創新創業發展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十分重要。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認為:“不同於過去‘資本退、技術進’的經濟增長理論邏輯,目前的新觀點是當將工業部門和經濟部門作為兩個部門看待的時候,金融和創新增長其實是相融的關系,特別是當一個國家實現工業化之後,如果經濟保持持續增長則讓兩者必須相融。”

他認為,依照上述邏輯,結合中國已經進入了工業化後期的實際情況,將金融和創新進行相互融合的時間節點已經悄然而至。

然而資本與創新的融合僅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市場的容量、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盈利模式是否清晰、對現金流的把控是否到位等,都是決定創業是否成功的要素。

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閻焱表示:“創業是漫長的過程,需要的是專註的目標與理性決策。創業的失敗往往源於不專註,同時想做的事情太多。創造和創新能力的基礎是獨立的思考,而獨立思考的前提是思想的自由。此外創業者的超脫情懷與道德底線也是決定其是否能將企業做大的關鍵。”

“矽谷遠離華盛頓、紐約的原因不僅僅在於那里很多年前地價便宜、政策優惠寬松,自由也是其創新成功重要的前提。創新需要堅持,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獨,運動式的一擁而上不利於0到1的原創技術和創造。”閻焱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43

一張圖告訴你2016年創投冬天“冷”到什麽程度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4/157408.shtml

一張圖告訴你2016年創投冬天“冷”到什麽程度
IT桔子 IT桔子

一張圖告訴你2016年創投冬天“冷”到什麽程度

2016年的資本寒冬已經冷到了零下30度。

每到創投圈冬天來臨,大家都會看到:張穎的內部發言、王冉的發文傳閱、包凡的總結陳詞、無數人的轉發引述……此外,還可以看到各類文章引用IT桔子數據、旁征博引。

那麽,現在創投圈到底冷到什麽程度呢?IT桔子旗下數據SaaS產品“桔子雷達”(http://radar.itjuzi.com/)最近上線的可視化數據統計模塊,用一張圖濃縮精華、告訴你2016年的這個冬天、已經冷到了零下30度。

 

52AB.tmp

大家自行看上面的圖,先感覺下吧~

截止到目前,從總數上看,2016年投融資事件是2015年的35%、2014年的58%。

從輪次上,2016年種子輪是2015年的33%、天使輪是21%、A輪是45%、B輪是42%、C輪是53%、D輪-IPO前是40%。

從金額上,2016年融資金額是2015年的25%左右。

從投資機構上,IT桔子活躍度TOP20機構的投資數量相比2015年,平均下降幅度達到20-50% 不等:比如紅杉資本目前投資數量是2015年的18%、經緯中國是22%、真格基金是27%、IDG資本是32%。更多2016年的投資主體來自於公司、產業基金、新基金。

今天是7月14日,距離全年結束還有170天,目前仍處於下滑、未見底、觀望氣息濃厚。願大家更加堅挺、度過冬天。

創投圈 投資 資本寒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21

簡志宇談矽谷精神:求才就像追校花 創投建言》無名小站創辦人 直指新創關鍵

2016-07-11  TWM

重視人才培育、積極引進國際競爭型企業,是旅居美國矽谷的無名小站創辦人簡志宇,對「亞洲矽谷」政策提出的建言。

編按:二○○五年,以不到三十歲年紀創辦無名小站,○七年後,以約八億元高價出場,讓無名小站創辦人簡志宇成了青年創業典範。如今簡志宇轉戰矽谷,是雅虎創辦人楊致遠旗下創投基金成員,幫助創業家逐夢。

從創業者變身創投,從台灣搬到矽谷,簡志宇對創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過去一年,他曾和台北市長柯文哲、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在矽谷相見,討論台灣產業升級,與矽谷重新鏈結等議題。

「未來是人才的戰爭。」簡志宇認為,矽谷對人才的渴望非常強烈,並且大量引進技術移民。在矽谷七百萬人口之中,有五一%在家不講英文,而矽谷高科技公司的創辦人團隊中,有四四%含括了非美國出生的人。

台灣想要學習矽谷,最重要的精神就是重視人才招攬和培育。簡志宇指出,「人才就像校花,必須努力追求。」同時,他針對「亞洲矽谷」政策提出看法,以下為重點紀要:大部分矽谷創業成功的人,都經歷過大企業洗禮。這些人看過谷歌(Google)、臉書(FB)怎麼營運公司,當創投看到他們出來開公司時,說是臉書前員工,創投什麼都不用做,因為他一定有人脈,看過國際化公司運作,而且在機會成本(指薪水待遇)這麼高的情況下,仍願意出來開公司,創投就會直接加碼投資。

為什麼不讓臉書、谷歌這些國際競爭型企業搬到台灣、開研發中心?他們也會到國外,像是愛爾蘭、以色列,為什麼不來台灣?

改善低薪 引進國際競爭型企業吸引國際競爭型企業,也是二十二K的解方。柯文哲來矽谷時,他說,台灣薪水沒漲,是因為產業升級失敗。

但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嗎?

回到MBA第一堂課,經濟學教的是,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簡化成供給和需求。價錢會上漲,代表需求增加、供給沒有增加,或供給來不及應付需求。舉例來說,谷歌對大學畢業生的最新聘書是年薪十二萬美元,加上分紅獎金,就有十八萬至二十萬美元,而且還不是史丹佛畢業的,是UC聖地牙哥。

薪水高,是因為矽谷非常欠缺人才,有很多國際競爭型企業在搶這些人才。台灣沒有需求,為什麼?因為沒有國際競爭型企業。

如果國際企業來台灣,你不用去矽谷,進這家公司,你就看到、學到國際架構。我們對外商已有十年沒做租稅優惠了。半導體每一家公司都有租稅、油電優惠,如果這些優惠同時開放給外商公司,為台灣訓練更多人才,才是真正的愛台灣。

政府照顧慣老闆(編按,網路用語,指要求多又不願意付錢,對員工苛刻的老闆),不如照顧年輕人,因為年輕人創造的經濟價值遠大於慣老闆。

你要有個土壤,讓年輕人去碰撞。大部分矽谷成功的新創公司都有大企業的養成。台灣有很好的種子,但沒有土壤,沒有像谷歌這種每天做一堆有國際競爭力的項目和產品,讓聰明的人去碰撞,變得更聰明,更懂得看機會、開公司。

做好基礎 不要單押任何產業但,想要吸引國際競爭型企業來台,單單開放不夠,那是很懶惰、被動的作法。相反的,你要親自出去向人家拜託,就像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亞洲矽谷」政策瞄準物聯網,但,物聯網是個市場嗎?現在什麼都可以連上網,它真的有供應鏈?我們切得進去嗎?可以賺到錢嗎?

就政府角度,去賭任何產業,然後撥出大量資源,都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

政府應把基礎架構弄好,其他的讓創投和企業家來做就好,他們會自己找出下一個機會。所以,政府把土壤弄好就好了。

台灣應該成為「亞洲人才交流中心」,政府要主動出擊,到東南亞推銷台灣的環境多好,看到優秀的學生就給全額獎學金,吸納國外人才來台。

人才就是血液,我們要讓血液流進矽谷這個大動脈,就必須從大學校園開始,把台灣人才送到矽谷念書,他們畢業後,進矽谷大公司工作,掌握趨勢脈動。當他們升上高位,有一些人會回來,有一些人留下來,繼續保持脈動,才是血液上的鏈結。

台灣以前就是這樣成功的。過去,半導體人才在矽谷做出成績後回台,打造台灣半導體王國,讓台灣有了一段榮景。這就是,血要流進去,而且用培養人才的方式去做,才有機會創造矽谷那種五十年光景。

簡志宇

出生:1981年

現職:美國AME Cloud創投成員經歷:無名小站創辦人、雅虎奇摩資深總監學歷:美國史丹佛大學MBA、交大資工系

撰文 / 鄧麗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