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代養牛酪農告白:生乳收購過程,很黑!

2013-11-25  TCW
 
 

 

乳牛在鏡頭前走過,晃著不符比例的巨大乳房,步履蹣跚,可能因為蹄部疼痛,一步三跛,牛隻發出「哞哞」聲,低沉的哀鳴。

這是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製作畜牧業專輯的內容片段。這樣的景象不只歐美才有,台灣也同樣上演。在消費者看不到的飼養環境裡,許多殘忍、黑暗的事情,正在發生。以下是一位南部酪農的告白。

我們家從我阿公的時代就開始養牛,我的話,從小跟牛一起長大,也已經養牛三十多年了,台灣的乳牛都是荷蘭菲士蘭種(白底黑色塊),這種牛是各種不同乳牛當中,產乳量最高的一種。

一般乳牛(母)長到十三個月到十五個月就可以配種,配種之後懷孕時間是二百八十天,所以大約兩歲可以開始泌乳,現在的乳牛平均壽命大約五到六年左右,我們現在養牛是因為「我們人要喝牛奶才養牛的」,是把牛當作一種經濟性動物,利用牠幫我們賺錢,所以無形當中牛的壽命就會降低。

「填鴨」餵養,讓牛死更快出奶多易生病,大約三到四歲就報銷了

在我阿公那個時代,牛都是放養,一頭乳牛大概都可以活到十四到十五年,可是現在,牛都是一隻隻被圈養起來。有些酪農為了賺更多錢,讓牛泌更多乳汁,讓牛拚命吃好料,吃太好,牛的種種毛病就會跑出來。

牛有四個胃,會反芻,必須粗料(乾草、青貯料)跟精料(黃豆、玉米、麩皮)搭配餵養,一般大概每次會餵牛吃五公斤左右的精料,但是有的人為了讓牛在短期間分泌更多乳汁,可能一次會餵牛吃八到九公斤的精料,強迫牛一直吃,吃太多,牛就會得蹄葉炎,出現跛腳,壽命會縮短。

一頭牛從兩歲開始泌乳,黃金時期只有三到四年,但這些被過度餵養、短時間大量泌乳的牛,壽命其實更短,很多這種被酪農餵太好的牛,大概生產過一次小牛,短時間被大量擠乳後,大約三到四歲就報銷了。這就像是人一樣,一個人如果餐餐吃太好,又叫她一直生孩子「系A緊夕」(台語:死得比較快)。

讓牛在短時間大量泌乳,就跟「填鴨」一樣,牛的壓力很大,也會常生病,所以需要打更多抗生素或消炎藥,不止牛的壽命降低,其實出奶出多,牛隻就會很容易得到乳房炎,也很容易罹患蹄葉炎跛腳。牛得這些疾病都會不舒服,產乳量就會降低,要施打更多抗生素藥物治療。

但施打藥物後,酪農是不是真的等到藥效過才擠奶?藥物殘留有沒有徹底檢驗?雖然說都有驗,但是還是會lose掉、疏忽掉啊!

收購生乳,表面有「公定價」等級大廠認定,沒「烏西」就會被刁難

除了養殖,其實生乳的收購也是很黑暗的,表面上都說有公定的收購價,那都是表面的啦!真正酪農在交生乳,都會面對很多問題,常常在交生乳給乳品大廠時,收購人員就會開始刁難,比如今天嫌酪農的生乳品質不好、明天嫌純度不高等等,收購人員會這樣做,目的就是看酪農會不會降價。

收購的生乳有分等級,等級比較高,價格就會比較好,但等級怎麼判斷?都是乳品大廠來認定,等於說收購的人自行認定及檢測乳品,因此收購人員掌握很大的權力。

生乳的品質是怎麼樣,現在都是乳品廠說什麼就是什麼,如果與檢驗員很要好,就是很容易過關,實際上有沒有確實檢查?這真的沒有人知道。

就有同業跟我說,如果酪農戶跟收購人員交情比較好,或是有去「烏西」(台語:給好處之意)收購人員,這個酪農所產的生乳,價格就會高一點,反正交情好的就是隨便檢查就過關了,但很多酪農不敢講出來,怕講了,收購人員就不來收生乳。

現在反正唉!很多問題就是,交一個奶,跟我好的,就很容易交,跟我不好的,就找一些問題來刁難,這是酪農的苦衷,現在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靠協會出來主導,酪農要團結起來,才不會被乳品大廠給個個擊破。

市售鮮奶,恐混充液態奶液態奶到哪裡去了?農委會可調查

除了飼養及生乳收購,現在也有不肖品牌廠商,用國外進口的液態奶混充為「鮮奶」,在市場上販售。這些廠商會另外開一個子公司關係企業,透過關係企業去採購國外液態奶,進口進來再轉給母廠,混合以鮮奶名義在市場上銷售,這些都是外界不知道的。

美國人都是不吃液態奶的,因為液態奶為了可以放久一點,通常都會加入二氧化氮,這對身體不好。

市面上也有廠商偷偷在用液態奶混充鮮奶賣,但是什麼廠商、什麼品牌我不能講。液態奶到底都流到哪裡去了?這部分農委會可以去調查。消費者如果真的要喝鮮奶,要看看這業者是不是真的有在養牛、牛幾隻、有沒有跟酪農戶收購,奶從哪裡來?

我都不敢喝外面賣的鮮奶,就比如養雞的人不敢吃雞肉。市面上賣的牛奶,我根本不知道是哪裡的牛產出的?到底是怎樣我根本不清楚,我真的不敢隨便喝外面賣的鮮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