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信用卡消費明顯減少,今年1月,美國個人消費者信貸增長下滑4.18%,增速創逾一年新低。其中信用卡貸款是過去三個月來第二個月增長下降。
1月數據顯示,盡管國內就業增長勢頭強勁,美國消費者今年年初對待開支仍態度謹慎。《華爾街日報》報道評價數據稱,經過去年第四季度的大采購,美國消費者開年在控制支出,他們已展示每次大購物結束後就開始註重還債的趨勢。
個人消費支出貢獻美國約七成的GDP,這類支出增長下滑也反映在GDP增長預期上。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遜於預期的美國貿易逆差數據公布後,高盛將今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的增速預期由2.6%下調至2.4%。而《華爾街日報》上述報道提到,經濟學家對一季度GDP的整體預期還只有約2%,甚至低於2%。上周公布的美國第四季度GDP修正值為年化環比增長2.2%,上兩個季度為4.6%和5.0%。
昨晚和貿易數據同時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搶眼,新增非農就業者29.5萬人,但平均時薪增長不及預期。彭博報道預計,如果看到薪資增長加快,美國家庭可能會更願意利用低利率貸款。
美聯儲昨日公布:
1月美國個人消費者新增未償信貸額為116億美元,遠低於彭博新聞社調查的預期中位值148億美元,去年12月新增消費信貸額由148億美元上修至179億美元。
其中屬於循環性貸款的信用卡貸款1月減少11.6億美元,降幅1.57%,去年12月增加62億美元,增幅8.41%,去年11月減少5.37億美元。
車貸和學生貸款這類非循環性貸款1月增加127億美元,去年12月增加117億美元。
下圖紅色柱形代表非循環性貸款月度增長變化,藍色柱形代表循環性貸款增長變化。
下圖可見1月循環性貸款負增長,較去年12月明顯下滑。
雖然信用卡貸款等循環性貸款劇減,但下圖可見1月新增非循環性貸款較上月略有增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13 08:46 編輯 2月金融數據點評: 信貸融資不差錢,股市會有小陽春 作者:任澤平,張彩婷 ![]() 點評: ①春節效應、降息刺激、基建備貨開工、表內替代表外促使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全線回升。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2萬億元,高於市場預期7700億元,同比多增3768億元。其中,春節期間消費上升,居民短期貸款增加255億元,同比多增1001億元;企業短期貸款增加3489億元,同比多增326億元,顯示企業活力有一定恢複。降息刺激地產銷量回升,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1864億元,同比多增626億元;基建備貨開工,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5036億元,同比多增2131億元。 ②融資總量同比增速回升,人民幣信貸占比超80%,表內替代表外。融資總量1.35萬億元,比上月少7099億元,比去年同期多4608億元,同比增速13.7%,比上月高0.2個百分點。其中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5003億元;表外融資中委托貸款、承兌匯票同比多增,信托貸款收縮;直接融資中股票融資同比多增,而企業債券受利率回升影響同比少增346億元。 ③M2增速超預期,考慮到該指標的領先性,維持二季度經濟小周期企穩、股市小陽春的判斷。M2同比增速12.5%,高於市場預期11.2%。住戶存款增加2.55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400億元。人民幣貶值使外幣存款增加187億美元,財政性存款減少4705億元也助力M2回升。 ④政策研判:1-2月生產和投資數據逼近政策底,gdp慣性下滑存破7%風險,預計3月份前後加碼基建、降準、人民幣小幅快速貶值5%(按概率排序)。 ⑤大類資產研判:維持春節後股市小陽春的判斷,債市縮久期(《經濟的冬天,股市的春天》《兩會前瞻:政策穩增長,股市小陽春》)。12-2月對經濟基本面最悲觀的預期已經過去,剛公布的數據屬靴子落地,後面可以憧憬為了穩增長需要政策更加友好,以及二季度經濟企穩,信貸、pmi、建築業訂單等先行指標已回升。在這個時點上,對低估值大盤藍籌修複可以適當樂觀。考慮到地方債替換導致高等級債供給增加、貨幣政策對沖式寬松遲滯,近期維持債市縮久期判斷。 圖1 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全線回升 單位:億元 ![]() 圖2 人民幣信貸占比超80%,表內替代表外 單位:億元 ![]() 圖3 M2同比增速超出市場預期 單位:% ![]() 來源:國泰君安宏觀 |
去年11月以來,央行第三次降息。
昨日,央行通知稱,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25bp,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以繼續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支持經濟發展。
至於降息對銀行的影響,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總經理婁麗麗分析認為,本次調整後的存款上浮區間上限為3.375%,較調整前高出12.5個bp,但鑒於存款利率“一浮到頂”銀行機構數量已經減少,預計本次降息後銀行存款利率可能不會全部執行上限水平,而會根據銀行自身實際情況提高定價水平和定價能力。
婁麗麗還預計,本次存貸款下調同步,與上次貸款利率降幅大於存款利率不同,弱化了對銀行利差收窄的壓力,對銀行利潤影響不會很大。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同樣認為,存款利率定價範圍繼續擴大,一年期定存最高浮動可至3.3%~3.4%之間,利率市場化再進一步。但實體經濟下行,可匹配的高收益資產供給收縮,預計銀行尋找高成本負債來源動力不強,將存款利率上浮到頂意願不大。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黃文濤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利率市場化接近尾聲,在降息降準周期中,銀行資金成本是下降而不是上升。”
在經濟增速下行風險增大的背景下,國內商業銀行利潤增速有所趨緩。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4436億元,同比增長3.73%。2015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29%,同比下降0.11個百分點;平均資本利潤率17.76%,同比下降3.0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不良貸款卻在持續“雙升”。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9825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399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39%,較上季末上升0.15個百分點。
本次降息對於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影響,有分析人士表示,本次降息對銀行盈利偏負面,預計會拉低凈利潤增速,但對資產質量偏正面,緩解了對不良貸款的擔憂。
就貸款撥備率而言,201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為20826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274億元;撥備覆蓋率為211.98%,較上季末下降20.08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2.96%,較上季末下降0.06個百分點。
銀監會在近日召開的2015年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議上也指出,要加大不良資產處置核銷力度,用足貸款核銷等政策,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積極采用市場化手段,多渠道、批量化處置不良資產,為新增貸款騰出空間;要在加強風險防控的前提下,通過回收再貸、貸款重組,以及發放並購貸款推動低效企業兼並重組等方式,充分盤活沈澱在低效領域的信貸資源。
連續降息很有可能導致銀行傳統信貸業務利潤空間進一步收窄,婁麗麗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指出,商業銀行需要加強自身資產負債和風險管理水平,並積極發展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等輕資產業務,以獲得新的增長點。
本帖最後由 WENBEN 於 2015-5-20 07:21 編輯 香港信貸(1273):難得的安全性、成長性兼具標的 作者:莊臣 最近拜讀格隆匯很多文章,發現諸位大俠挖掘的眼光只是盯在了有大陸血統的“港A股”身上。實際上,香港本地公司里也有不少性感程度絲毫不遜色“港A股”的好標的。今天小弟就鬥膽獻上一只鄙人壓箱的東東。 A、是香港本地公司,所以大陸資金不太在意。 B、市值小,外資也不看。 舅舅不疼,姥姥不愛,導致公司頗有滄海遺珠的味道——但這也給了尋寶人極好的機會。 這家公司具備如下幾個特點: 1、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市值僅4.77億(主板殼價就值5個億了); 2、非老千:從無拆股合股這些行為,2013年十月上市,上市不足兩年,卻已經分紅兩次; 3、業務性感:公司專做按揭貸款,靠利差吃飯,每年增長率都不低於20%; 4、財務健康:一個做按揭貸款業務的,負債率只有區區36%; 5、估值低廉:靜態PE只有9倍出頭,遠低於同類公司環球信貸集團(1669.HK)的29倍,靄華押業信貸(01319.HK)的18倍; 6、擁有催化劑:美國人加息是遲早的事,實行聯系匯率制的香港必定跟隨加息,香港利差擴大對公司是絕對的好事。 好吧,上名字:這公司叫香港信貸(1273.HK)。下面我一條條展開。 1、首先,確定公司不是老千股 如果公司不是老千股,對於一個殼價就值至少5個億的主板上市公司來說,就算不考慮任何其他業務價值,低估都是顯而易見的。 怎麽判斷公司不是老千股?很簡單,上市兩年以來,公司從無合股,拆股,供股等玩弄小股東的老千行為。最關鍵的是,上市不足兩年,公司已經分紅了兩次。 所有人應該都知道,老千公司最大特征之一就是鐵公雞,從不分紅。僅此一條,足以判斷公司不是老千股。 雖然累積分紅率只有10%左右,但分與不分,就決定了是否老千股的分野,而且這比那些一毛不拔的公司就強太多了;最後,考慮到公司放貸業務需要資金擴大業務規模,低分紅率並不是壞事! 2、其次,業務性感,財務狀況優良 公司的業務是提供房地產按揭貸款——屬於吃利差,以錢生錢的性感業務。香港人好買樓,更好貸款按揭買樓幾乎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這種商業環境讓經營房地產按揭貸款業務的公司都活得很滋潤。數據顯示,香港信貸(1273.HK)2013-2014年的按揭貸款收入達到8120萬港元,同比增長22.7%。 其實判斷公司的業務環境有多好,只需要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對其進行分析就可輕松判斷: 需求端:香港房價高企已經嚴重影響到香港的社會生態,格隆匯大俠左龍大叔的雄文《誰是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有非常精辟的論述,這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因此,本屆港股一直有打壓樓市的意向。在連續出招後,香港金管局(相當於內地的人民銀行)於今年2月27日突然宣布再度為樓市加辣。具體包括: 1、將700萬元以下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由60%至70%,降至一律為60%; 2、第二套自用住宅物業的供款入息比率上限,由現時最高50%調低至40%; 3、各類非自用物業,包括住宅及工商物業,供款入息比率上限亦由50%降至40%。 這些政策夠辣。結果是,銀行門難進了,必將促使部分客戶對於銀行按揭的需求轉向香港信貸(1273.HK)這些財務公司的按揭貸款產品! 供給端:財務公司要貸款,就能必須有資金來源,資金渠道限制往往是制約很多房貸公司的瓶頸,香港金管局也曾明確表示不鼓勵銀行提供資金給予部分財務公司進行按揭,這和金管局出辣招控樓市的政策一脈相承。因此,銀行資金來源的受限,將更為考驗公司的融資能力。 但香港信貸(1273.HK)對於銀行資金的依賴非常弱。 從下表來看,公司資產負債率只有36%,凈資產與貸款總規模的比例已經達到84%,呈逐年遞增狀態。2013年底至2014年初,公司大股東還提供了8000萬港元的低息貸款。另外,利潤的逐年增加,也在增加大股東增加投入的動力! ![]() 而公司在4月份報的業績提示公告表示,2014年度的盈利將至少增長20%以上,這應該是公司勵精圖治之後,天時地利人和一起起作用的結果。 3、業務水平明顯高出同業一截:利差高,風控好 根據公司年報披露,公司的息差保持較高水平,一直維持在18%以上,2014年度,有望進一步擴大,主要是公司業務進一步擺脫了對銀行貸款的依賴,來自於大股東子公司的相對較低的貸款增加! 雖然利差較高,但公司的風控能力一直較好。住房按揭貸款的風險主要來自於系統性風險和個體違約風險,而對於公司而言,把握程度較高的就是個體性風險,公司在2011-2014年,沒有發生過貸款減值損失的情況,說明公司在客戶風險評價方面的能力非常強! ![]() 4、大股東控盤程度高,利益一致性高 從2013年披露信息開始,大股東陳光賢便通過附屬公司持有公司70-75%左右的股權,大股東高度控盤。 大股東高度控盤的情況下,最怕兩種情況: 一是一如既往的不分紅,以利益輸送方式轉移利潤; 二是玩弄財技,壓榨小散。 實際情況是,香港信貸(1273.HK)的大股東不單沒有壓榨小股東的傾向,反而是穩紮穩打的帶領大家做業務,拼業績。在老千遍地走的港股市場,這也算得上是“業界良心”吧。所以在此情況下,高度控盤反而是件好事,因為大股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會捆綁的更緊! ![]() 除此之外,我不會告訴你,大股東過去幾個月一直在悄悄的增持股票,一直在幹,悄悄的。 ![]() 5、估值足夠低廉 這也應該是大股東悄悄不斷增持股份的原因之一? 公司目前的市值是4.77億港幣,作為一個幹凈的殼,市價就會達到5億港幣,加上公司又屬於大股東帶領下,紮紮實實拼業績的創業公司,肉眼可見的嚴重低估! 不需要去和大陸的那些土豪同僚比,人比人,會氣死人。但和同在香港上市的,業務完全一樣的公司比總可以? A、港股對標的環球信貸集團(1669.HK),PE已經達到了29倍 B、靄華押業信貸(01319.HK)已經達到了18倍 C、公司目前PE還只有9倍左右,而且是歷史靜態的,沒考慮2015年的增長。 公司上市三個年度,股價未曾有過爆發,主要是因為公司作風低調,加上港股流動性差,資金關註度有限。 但,人老實不是被欺負的理由,是不是這個理? 就算只是恢複到香港同類公司估值水準,股價也應該有翻倍以上的空間吧?! 6、催化劑 按說公司具備以上,就已經可以讓很多人無腦進入了。但其實還有好東西:美國人叫嚷著加息已經叫了很久了。別忘了,香港是實行聯系匯率制,捆綁美元。美國人加息,香港必然跟隨加息。 加息,你說對一個靠放貸,吃利差飯的公司,意味著什麽?夢里都會笑醒吧? 誰也不知道美國人到底何時加息。反正遲早會加。就當一香港信貸(1273.HK)的零成本看多期權吧。 當然,公司也不是沒有風險:業務層面的風險在於房地產的系統性風險。一旦系統性風險爆發,那麽將會大量的貸款違約,從而導致公司業務崩潰,但這種風險目前來看,可能性太小! 最後上一張公司的K線圖:港股4月以來這麽大一波行情,公司幾乎沒表現。看看下圖,有沒有一點蠢蠢欲動,呼之欲出的感覺: ![]() 來源:港股那點事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
想知道微信上什麽財經新聞最火?一財網和搜狗合作,為你推薦每日最熱財經新聞。
創業板漲瘋了:追上滬指或指日可待這些板塊利潤最大
蘇秉毅:新進投資者進行指數投資最理想
老牌指數換新顏,深成指樣本大擴容,500只樣本股新興產業唱主角。投資者接下來如何布局?《市場分析室》深度對話大成基金基金經理蘇秉毅,他給新進投資者一條新路:指數投資。
大成基金深證ETF擬任基金經理蘇秉毅:其實震蕩加劇,是比較強的假設,現在未蔔先知的說,以後一定是震蕩,那當然應該高拋低吸,但往往高拋低吸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非常非常難做到,萬般算計不如一顆簡單的心,也就是持有指數。我們也統計過,2006、2007年上波大牛市,從“530”調整完,一直到2007年底,能跑贏滬深300指數的主動基金不到兩成。所以說哪怕是專業的投資者,都很難做到超越指數的收益,在牛市的下半場里面,作為散戶來講,沒有信息優勢,研究能力欠缺,就更難跑贏指數收益。現在新股民特別多,這也是牛市下半場一個典型特征。對於新股民來講,指數投資其實是更加理想的方式。
孫衛黨:大比例送股、資產重組板塊存量資金利潤最大
5月20日,滬綜指沖高未果,尾盤跳水,哪些個股在目前市場短期或者中期最有機會?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孫衛黨特別指出,大比例送股和資產重組的個股值得關註。
新時代證券孫衛黨:最近大比例送股的一些個股,特別是中小板、創業板的個股紛紛出現大幅度和連續上漲,搶權、填權在目前這個市場里面如火如荼的發展,這樣形成了一個明顯的賺錢效應,這是創業板和中小板成交量連續放大的非常大的原因,這是市場中的一個熱點,其背後應該是存量資金所為。另外一個熱點應該是資產重組類的一些個股,因為它的整個資產,重組的進程可能會拉的比較長,而且市場中有大批上市公司都有資產重組這樣的運作計劃。那這類股票也明顯成為市場中有賺錢效應的板塊。
本文來自占豪微信號,想看全文戳這里,或掃二維碼關註。
揭秘漲停板:近400股漲停!互聯網掀漲停狂潮
周四兩市延續本周強勢雙雙高開,早盤股指震蕩走高,午後大盤窄幅震蕩,權重相對低迷,題材活躍。截至收盤,滬指漲1.87%,兩市共有367只非ST股漲停(剔除達漲停價未封漲停個股以及上市首日新股)。騰訊證券甄選部分漲停個股進行原因剖析,以便投資者後市決策。
【互聯網+】證通電子、創業軟件、漢邦高科、樂凱新材、新大陸、東土科技、同有科技、國脈科技、大唐電信、富春通信、易聯眾、立思辰、東方通信、國脈科技、億通科技、恒信移動、三維通信、東信和平、中衛電子、奧維通信、福日電子、通鼎互聯、青鳥華光、大北農、光環新網、掌趣科技、三六五網、中國軟件、東華軟件、遠光軟件、綠盟科技、衛寧軟件、榕基軟件、久其軟件、方正科技、康拓紅外、華虹計通、方直科技、漫步者、新大陸、大豪科技、創維數字、掌趣科技、任子行、朗瑪信息、天璣科技、恒寶股份、漢鼎股份、金智科技、聯絡互動等:“互聯網+”概念延續強勢
今年兩會期間“互聯網+”概念推出之後,並沒有像普通概念股一樣火熱兩天就失去動力,而是成為了兩市龍頭。一方面,在“互聯網+”概念推出後,領導層在不斷推動這個概念,市場對此有了“互聯網+”將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推動力的共識,因此市場對此概念十分看好。至於後市,只要市場對“互聯網+”持有信心,未來行情依然會作為貫穿市場的主線延續下去。
申萬宏源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互聯網可以實現市場無邊界的擴張,因而突破市場受制於地域為不能繼續擴大的限制,市場的擴大將會引起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深化,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因此預計,“互聯網+”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會長期存在,“互聯網+”將會持續成為撬動資本市場的風口。
【次新股】贏合科技、耐威科技、創業軟件、昪興股份、漢邦高科、全信股份、航新科技、廣生堂、清水源、鮑斯股份、派思股份、易尚展示、康斯特、鵬輝能源、樂凱新材、浩雲科技、博濟醫藥、江蘇有線、金石東方、萊克電氣、盛洋科技、福鞍股份、山東華鵬、廣信股份、星光農機、中光防雷、金海環境、東方新星、普萊柯、全誌科技、艾華集團、海利生物、雪峰科技、惠倫晶體、三鑫醫療、醋化股份、田中精機、永東股份等:次新股炒作
隨著註冊制日益臨近,上市新股越加受到資金追捧。註冊制下的上市新股能否像審核制下一樣遭到爆炒,仍需時間驗證。因此在審核制下,市場資金越加珍惜對最後這幾批上市新股的炒作。
【港口水運】中海集運、寧波港、招商輪船、海峽股份、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發展、寧波海運:中國遠洋和中海發展的重組提供了進一步的想象空間
消息面上,在停牌一天後,昨日中國遠洋與中海發展雙雙公告,中國遠洋全資子公司中散集團與中海發展合資成立的聯營公司中國礦運與淡水河谷於5月19日簽訂了購船協議,中國礦運購買淡水河谷的4艘超大型鐵礦石運輸專用船,購買價格為4.45億美元。
本文來自騰訊證券微信號,想看全文戳這里,或掃二維碼關註。
漢能股價暴跌,原來真有這兩家海外基金在做空
辯證資本(Dialectic Capital)的約翰•費西索恩(John Fichthorn)在周三早晨醒來,發現他最有“錢途”的一筆做空交易——做空股價一路飆升的中國太陽能面板制造商漢能薄膜發電集團——終於得到了回報:這只股票在港交所開市後不久便急速暴跌47%,隨後停牌。
這當然是一次勝利,但費西索恩並沒有慶祝的心情:自5月12日以來,他每天早上都下註做空600萬股漢能股票——然而一直都是徒勞。
在辯證資本看來,漢能顯然是一只應該做空的股票:過去12個月來,該股上漲幅度超過500%,推動該公司創始人李河君的身家超過300億美元並一度登上中國首富寶座——哪怕是該公司業務前景尚不明朗。令人警惕的一個信號是,漢能在全球太陽能面板出貨量方面算不上是未名列前茅,然而本周三之前,該公司市值超過400億美元,超過了整個太陽能面板制造行業的價值。這家公司甚至在古根海姆太陽能ETF(Guggenheim Solar ETF)中占據12%的比重。
費西索恩告訴福布斯說,他對漢能的做空數額達到辯證資本今年總資產的1%。不過,5月份整個做空加碼的過程越來越艱難。
過去幾個交易日的早晨,費西索恩向香港經紀人發出相同的指令:
——做空600萬股漢能股票。
每天,他收到的都是相同的回複:
——排隊等待中。
據費西索恩稱,問題在於,他要先等漢能股東幾千萬的賣出指令執行之後,才能觸發自己的做空指令。據福布斯近期從香港經紀人處獲得的信息來看,排在費西索恩前面等待執行的漢能沽盤多達3100萬股。
不過這不應該是個問題。幾個月來,漢能是中國A股市場和滬港通交易量最高的股票之一。最近港交所的記錄也顯示,最高峰時每天有多達1.4億股換手。
“之前一直都不可能做空漢能,”費西索恩在周三下午接受福布斯電話采訪時表示,“之前交易這只股票的人,不論是誰,都在阻止它被做空或被賣出。”他這樣表示。
費西索恩指出,令人起疑的是,5月的交易日中,漢能股價始終在1美分區間內窄幅震蕩,以漢能的市值,盤中的這種振幅是相當之低的水平。要是在美國,這就相當於蘋果或埃克森美孚每天股價都不發生變化。
本文來自福布斯中文網微信號,想看全文戳這里,或掃二維碼關註。
詳解BAT三巨頭信貸產品:哪種姿勢你最喜歡?
5月15日,騰訊領銜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上線首款產品“微粒貸”。至此,BAT三大巨頭都有自己的信貸產品了。百度金融用戶可申請信用貸款,並未推出具體的信貸產品。阿里巴巴芝麻信用與招聯金融合作在支付寶客戶端推出小額信貸產品“好期貸”,芝麻信用分在700分以上的用戶有機會申請開通。騰訊的信貸產品“微粒貸”則定位於純信用互聯網小額貸款。
1百度信貸:移動金融布局稍顯落後
百度用戶可以通過百度申請信用貸款但是並未推出具體的產品。信貸服務位於百度錢包——百度金融——貸款中。按理來說,貸款服務應該內置於百度錢包APP中,不過百度到現在還未推出百度錢包APP版,而是內置在百度其他產品中。
與阿里巴巴和騰訊相比,百度在移動金融上的布局稍顯落後。不過從百度錢包之前在杭州招兵買馬等動作來看,百度也正在這一塊發力。中申網認為,同為BAT巨頭的百度是不會缺席這一塊蛋糕的。
2阿里信貸:貸款額度太低吸引力稍弱
“好期貸”是阿里巴巴芝麻信用與招聯金融合作推出的小額信貸產品,芝麻信用分在700分以上的用戶有機會申請開通。用戶可在支付寶錢包——芝麻信用中申請。不過,好期貸目前有名額限制,每天僅限1000名申請。
中申網認為,與支付寶的合作也為好期貸提供了消費的場景。在購買高價值的商品而資金又不足時就可以申請好期貸,方便快捷。鑒於天貓和淘寶的市場規模,好期貸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芝麻信用分是好期貸審核的重要依據。芝麻信用基於阿里巴巴的電商交易數據和螞蟻金服的互聯網金融數據,並與公安網等公共機構以及合作夥伴建立數據合作,可以說涵蓋了信用卡還款、網購、轉賬、理財、水電煤繳費、租房信息、住址搬遷歷史、社交關系等維度。數據的全方位性大大降低了貸款的風險。
不過好期貸的貸款額度太低,最高只能申請1萬元,這也將加深它的網購屬性。不過之後財大氣粗的阿里巴巴應該會提高申請額度吧。
3騰訊信貸:依賴社交數據交易存風險
騰訊微眾銀行的首款產品“微粒貸”此前曾面向騰訊和微眾銀行員工內測,5月15日開放至5萬QQ客戶。如果在自己QQ錢包的金融理財入口發現“微粒貸”圖標,意味著你已成為微眾銀行的首批客戶。被認定為客戶的,只要在QQ上綁定任何一家銀行卡,即能顯示微眾給予客戶的授信額度,並能夠完成實時快速到賬。
“微粒貸”的首批客戶是通過微眾銀行預篩選模型選出的。中申網了解到,不同於傳統銀行客戶要主動申請貸款,微眾銀行的模式是主動向目標客戶推送貸款產品。
微粒貸目前運用了互聯網大數據風控模型,數據來源包括用戶基本信息、基於QQ的互聯網行為數據以及其他第三方數據等多維度數據。目前“微粒貸”的最高授信額度為2萬-20萬,額度比好期貸高了很多。
不過作為微粒貸貸款依據的騰訊征信目前還在小範圍內測中,並未正式推出。之前有人質疑騰訊的征信數據更多的來源於社交數據,覺得不太靠譜,從現在騰訊微眾銀行發布的首款產品來看,騰訊的互聯網征信也是采用多維度數據的。畢竟是要借錢出去的,怎麽能不控制好風險?
本文來自商業價值微信號,想看全文戳這里,或掃二維碼關註。
養老金已成國人最重的稅,你30%財富打水漂!
每當看到養老金虧空新聞,筆者的心都在滴血,幹了一輩子,本來可以安逸的晚年,變得無依無靠,甚至還要被延長退休。幹到死為止。如果養老金拿回來遙遙無期,那麽養老金實質上已經變成了一種稅,有學者就說,養老金是中國最重的稅。個人工資8%、企業交20%,一共28%交給養老金。而且,個稅還有起征點,養老金沒有。換句話說,本應屬於你的30%的財富,可能就這麽打水漂了。
於是有人問了,那我們自己養老行不行,其實您完全可以打消這個顧慮,按照現在的情形之下,行不行?您也得想辦法自己養老了。養老金是完全靠不住的。之前有種算法,如果你60歲正常退休,活到87歲你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74歲,想想完全看不到希望!
那我們現在大膽做個假設,你把養老金自己拿回來養老,按照一個月入5000元(稅前再加上單位繳納部分)的普通大城市職員來計算,他30歲,一年的收入總和是6萬元,每年養老金是大概是3成左右,也就是1.8萬元。對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8萬,然後找一個5%左右的穩定理財項目,10年後他有138000元,20年後他大概有35萬元,30年後他的本息收入是69萬元,註意,這筆錢每年產生的利息大概是3萬5左右,光靠利息已經基本足夠維持他退休前的生活了。
那我們再來做個假設,他找到了一個年化10%左右的,穩定收益的理財。10年後的收入是17萬8千,20年後是62萬,30年後他有177萬的本息收入。這筆錢之後每年產生利息達到17萬,應該足夠他過上無憂無慮,灰常幸福的晚年了。
當然以上兩個假設是在政府不亂印票子的情況下,才成立的。如果考慮上5%通貨膨脹的因素,那麽10%的收益應該勉強和5%的結果匹配。換句話說,即使是亂印票子,我們自己養自己也是綽綽有余的。怎麽算也比等那不確定的養老金更加靠譜。
有人要問了,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要是規定可以不交養老金了,你確定老板會把公司的那部分劃撥給你?別做夢了!我相信這絕對是個問題,但是我想反問一個問題,你確定你在談公司待遇的時候,老板沒有算過給你代繳的福利費用?很顯然,老板們已經把這部分成本,在你的約定合同里扣除了。
所以,我們給自己養老完全是存在技術上的可能的,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國家不會答應,因為現在養老金已經徹底虧空了,根本不可能把你已經交的返還給你,只能硬著頭皮轉下去,而且越轉虧空越大,以前是統籌部分,現在連個人賬戶都開始空轉了。等到2020年一過,徹底進入老齡社會,可以預見的事,你根本別想拿回任何錢。按照這個思路,延遲退休提高到70歲也是有可能的,反正一個目的就是以各種理由拒絕你領取養老金的需求。至於你胡子一大把,拐棍一大堆,還能不能找到工作,這個沒人關心。
本文來自錢眼微信號,想看全文戳這里,或掃二維碼關註。
http://xueqiu.com/6611504859/46306727
$Aeon信贷财务(00900)$
AEON信贷 攻守兼备, 收息佳选
既然笔者的全年利润目标已提前达到, 目前的投资策略转为稳守突击, 选股以攻守兼备为目标. 今次介绍 $Aeon信贷财务(00900)$, 由于2013/14年度每股盈利下跌24.83%, 股价也由2013年的高位8.6元徐徐下跌. 集团业绩已经有企稳回升迹象, 2014/15年度每股盈利增长27.25%至67.44仙.
集团从事提供消费信贷融资服务, 包括簽发信用卡, 提供私人贷款融资及汽车, 家庭用品及其他消费品的租购融资, 以及保险顾问和代理业务, 在内地深圳, 天津及沈阳共有3间小额贷款附属公司. 集团在香港持牌放债人市场排名第3.
信
用卡消费信贷的盈利模式大致是这样的. 发卡公司向信用卡持有人收取年费, 这是持卡人向发卡公司支付获得信用额以及使用信用卡权利的费用,
但近年香港发卡公司由于市场竞争剧烈, 通常会豁免持卡人的年费. 持卡人以信用卡消费, 发卡公司向商户收取交易金额一定百分比的费用,
这是非利息收入. 由于发卡公司会代持卡人支付交易金额, 因此交易金额成为发卡公司的应付帐. 另一方面, 发卡公司会给予持卡人一段免息期,
交易金额成为发卡公司的应收帐. 一旦持卡人不能在到期日缴清应付金额, 未清偿的金额便成为贷款. 此外,
发卡公司也会向持卡人提供现金透支以及无抵押私人高息贷款. 根据香港放债人条例, 最高实际利率可以高达年息60%.
信用卡消费信贷公司的生意规模受制于资金, 而最便宜的资金之一是客户存款.
香港实行存款机构三级制, 分別为:
(1) 持牌银行: 可以接受公众任何数额与期限的存款.
(2) 有限制牌照银行: 可接受50万港元或以上任何期限的存款.
(3) 接受存款公司: 只可接受10万港元或以上, 最初存款期最少为3个月的存款.
AEON并非认可存款机构, 业务所需资金来源主要靠3个途径:
(1) 44.3%来自股东资金, 有24.47亿元.
(2) 33.1%来自银行借贷, 有18.3亿元.
(3) 22.6%来自资产担保借款, 有12.5亿元.
从
资金的结构可以看到, 保留盈利对集团的重要性, 但过去10年集团派息持续增加, 由2005年的每股18仙增加至2014年的36仙,
10年股息番一倍, 反映集团愿意同股东分享经营成果, 绝对是长期持有收息的好选择. 另一方面, 管理层给予自己的酬金非常克制,
10名董事酬金总数只有634.4万元, 佔净利润2.25%.
这类没有存款牌照的财务公司的经营表现, 主要看3方面: 资金成本, 贷款收益和贷款质量.
1)
资金成本: 集团银行贷款有18.3亿元, 当中16.4%为固定息率, 78.5%利用利率掉期衍生工具由浮动息率转为固定息率. 另外,
资产担保借款有12.5亿元, 浮动利率为年息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0.35厘至0.55厘, 为避免承受现金流量和利率风险,
集团也以利率掉期衍生工具将浮动利率贷款的年息转为由年息3.2厘 至3.9厘的固定息率, 业绩期内实际利率为年息3.7厘, 较上年度下降0.1厘.
期内总利息支出增加2.5%至9,806.4万元, 平均融资成本由3%下降至2.9%.
2) 贷款收益:
截至2015年2月底集团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微增0.56%至53.29亿元, 当中, 应收信用卡账款,
应收分期贷款和应收租购款项分別为35.55亿元, 17.72亿元和151.4万元. 期内利息收入增加11.64%至11.54亿元,
平均利息收益率大约为21.7%.
3) 贷款质量: 截至2015年2月底集团逾期客户贷款有2.61亿元,
较去年同期下跌13.62%, 逾期贷款比率因而由5.6%下降至4.8%. 2014年香港经济增长由2.9%下降至2.3%,
低于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3.9%, 根据破产管理署资料, 2014年个人申请破产总数由9,449宗增加至10,027宗, 在此背景下,
期内减值亏损及减值準备支出增加10.8%至3.49亿元, 坏帐撇销3.48亿元, 期未贷款减值储蓄余额为1.48亿元.
期内坏帐回拨为5,460万元.
集团收入分类分析: 信用卡业务收入佔集团总收入68%, 贡献总稅前利润88.2%,
利润率由33.5%提升至36.23%. 分期贷款业务收入佔集团总收入29.5%, 只贡献总稅前利润10.1%, 利润率由4.3%提升至8.8%.
可以看到主要业务的经营效益正在提升.
集团信用卡总发卡量为120万张,
相关征收费用及佣金收入以及手续费及逾期收费按年增长16.87%至1.1亿元, 这是低资本消耗而每年收入稳定有双位计数字增长.
集团约有58%客户是介乎40岁至60岁之间, 约69%客户是女性, 这些都是相对消息能力较高的客户群, 集团会继续推行针对性行销策略,
集团的竞争优势包括有姊妹公司AEON百货为合作伙伴, 以推广及推出新产品. 此外, 集团约8成融资成本是长期定息贷款,
即使美国未来1至2年加息, 对融资成本也影响不大.
2015年2月底集团每股资产净值5.844元, 以现价6.44元计算,
市盈率9.55倍, 市帐率1.1倍, 股息率5.59%, 业绩回稳加上内地小额贷款业务有望成为未來增长动力, 盈利增长可以带动估值提升,
加上稳健可靠的渐增派息记录, 实属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对象. 今年适逄集团上市廿周年, 不排除有特別派送.恒指一再冲击近年高位,
但AEON股价却在近2年的低端徘徊, 造就价值投资的机会.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706
来源:网易财经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今日在2015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在大局稳定、总体向好的背景下,银行业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需要积极主动做好应对。
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对银行业发展战略的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缺乏新的增长动力;国内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出现差异性变化,需要银行根据自身竞争优势和业务定位找准发展方向。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对银行业应变能力的挑战。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推出等改革不断深化,银行业经营的制度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做大规模吃利差的发展模式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需要银行顺应改革潮流稳妥推进转型。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对银行业风控能力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从长远来看,有助于银行业防范和化解风险、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源,但短期内可能引发局部不良贷款上升,加大风险防控压力,需要银行正确把握发展重点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四是金融业态演变对银行业创新能力的挑战。一方面,传统金融创新步伐加快,跨市场产品、民间借贷、影子银行等比较活跃,融资渠道多元化趋势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P2P贷款、众筹融资、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迅速崛起,需要银行立足于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开拓创新。
周慕冰表示,这些风险和挑战对银行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近期银行业风险暴露持续增多,利润增速快速放缓。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连续14个季度上升;净利润同比增速已从去年的10.5%进一步降至4%以下。
他指出,下一步,要坚持用好增量与盘活存量并重。目
前中国经济体系中的资金存量非常巨大,但资金供需中仍然存在结构性问题,一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偏低,导致资金面“总量多、流量少”。要改变这一局面,既要用
好增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又要大力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要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流转业务;积极采用市场化手段,多渠道、批量化处置不良
资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为新增贷款腾出空间;在加强风险防控的前提下,通过回收再贷、贷款重组,以及发放并购贷款等推动低效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充
分盘活沉淀在低效领域的信贷资源。
周慕冰还表示,银行业还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释放活力与效率。一是继续推动扩
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推进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村镇银行设立实现常态化,成熟一家,设立一家,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多
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银行业机构体系。二是继续推进银行开展事业部制、子公司制、专营部门制等改革,推动管理模式、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和绩效考核模式的
深度转型,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监管服务,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发言实录:
尊敬的杨雄市长,肖钢主席,项俊波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探讨关于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
的一些看法。银行业与实体经济是相互依存、同生共荣的关系,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天然职责。当前,银行业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坚持主动适应经
济发展新常态,统筹谋划推进改革开放,多策并举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一,银行业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银行业务治理体系改革成效明显。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结构持续完善,决策科学性和制衡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在巩固信贷风险管控
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覆盖非信贷和表外资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各主要商业银行均已建立同业业务专营部门和理财业务事业部,业务治理的针对性和规
范性进一步增强;信托业保障基金和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等行业组织正式设立,行业自律和自我救助能力进一步强化。
三是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新进展。目前,三家政策性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均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将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中发挥更加有效
的作用。开发银行组建住宅金融事业部,进一步加大了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进出口银行继续发挥在支持外贸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服务“三农”,特别是支持粮棉油收储、农业开发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地方开展水利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四是银行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去年9月,银监会修订出台了新的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遵循中外一致原则,调整了外资银行准入条件;以准入前国民
待遇加负面清单方式,进一步扩大对港澳银行业的开放。全面探索上海自贸区银行业改革开放新举措,截至2015年5月末,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共设有41家法
人机构,营业性网点超过300家。此外,积极推进广东、天津、福建三个新设自贸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信贷增长保持合理水平,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年初以来,银行
业贷款持续较快增长,今年1-5月,在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1万亿元的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0%,比年初提高0.3个
百分点;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5.29万亿元,同比多增7830亿元。与此同时,存量贷款也在不断优化。银行业通过加快不良资产核销处置、信贷资产转让、
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盘活沉淀的信贷资源,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
二是大力保障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银行业积极支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制定了支持重点建设项目的信贷综合服
务方案;进一步加大对铁路、公路、重大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还根据战略定位和业务特征,着力为企业“走出
去”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服务。
三是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一方面,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技术改造等环节的信贷支持和服
务;严格落实《绿色信贷指引》,积极构建绿色信贷监测统计、考核评价体系等长效机制,有效促进了节能环保行业发展。2014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
余额约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贷款所支持的项目预计年节约标准煤1.7亿吨,形成二氧化碳减排约4亿吨。另一方面,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
产业。创新科技创业企业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设立科技信贷专营事业部、科技支行和与外部创业投资机构合作,研究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投贷联
动金融服务模式,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四是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2014年9月和2015年3月,银监会联合人民银行、住建部根据市场发展态势,两次调整房地产金融服务政策,支持居民
家庭购买首套和改善型自住房的贷款需求。目前,房地产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3.6个百分
点,其中首套房贷款比重约九成。
五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推动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三农”倾斜。将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工作目标由以往
侧重贷款增速和增量的“两个不低于”调整为“三个不低于”,从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维度,引导金融资源惠及更多小微企业。推进“三农”金融服务长效
机制建设,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体系,努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15年5月末,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
实现“三个不低于”: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8%;贷款户数与申贷获得率均高于上年同期。涉农贷款余额24.8万亿元,同比
增长11.9%。目前,全国58.9万个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占比达92%。
二,银行业保持稳健运行,但也面临风险与挑战。
在着力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银行业始终坚持防范风险不松动,切实做到“强服务、防风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目前,银行业经营发展保持稳健态势,银行业各
项经营管理和风险监管指标稳步向好,资产负债平稳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损失吸收和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截至5月底,银行业总资产达到180万亿元,
同比增长13.0%;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3万亿元,增长10.8%。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9%,保持在较低水平。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
率分别达到17.8%和1.29%;成本收入比为26.7%,比年初下降4.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保持在212%的较高水平;资本净额达11.8万亿
元,资本充足率为13.13%,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银行业监管有效性持续增强。在完善分类监管、加强并表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监管工具箱,出台了商
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等一系列既切合实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规则。批准六家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优先股等新型资本补充工具顺利推出。有针对性组
织开展负债业务、表外业务、信托业务、信息安全等一系列现场检查,提升检查精确度,及时发现和堵住了一批漏洞。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坚决打击非法集资行为,
果断取缔了部分非法金融组织,监管的有效性持续增强。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大局稳定、总体向好的背景下,银行业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需要积极主动做好应对。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对银行业发
展战略的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缺乏新的增长动力;国内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出现差异性变
化,需要银行根据自身竞争优势和业务定位找准发展方向。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对银行业应变能力的挑战。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推出等改革不
断深化,银行业经营的制度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做大规模吃利差的发展模式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需要银行顺应改革潮流稳妥推进转型。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对银
行业风控能力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从长远来看,有助于银行业防范和化解风险、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源,但短期内可能引
发局部不良贷款上升,加大风险防控压力,需要银行正确把握发展重点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四是金融业态演变对银行业创新能力的挑战。一方面,传统金融创新步伐
加快,跨市场产品、民间借贷、影子银行等比较活跃,融资渠道多元化趋势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P2P贷款、众筹融资、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迅速崛
起,需要银行立足于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开拓创新。
这些风险和挑战对银行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近期银行业风险暴露持续增多,利润增速快速放缓。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连续14个季度上升;净利润同比增速已从去年的10.5%进一步降至4%以下。
三,主动适应新常态,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下一阶段,银行业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决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积极促进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主要抓好五个并重:
一是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立足于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在继续保持合理贷款增速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大力推行绿色
信贷,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能效项目。加快业务模式、机制、流程和产品创新,提供更多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需求、更多与“互
联网+”时代特征相契合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二是坚持支持重点领域与支持薄弱环节并重。一方面,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重点建设领域,主要包括:支持“三大战略”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支持民生、交通、农
业、网络、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支持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重点消费领域
建设;支持企业“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务实合作。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民生金融业务,促进金融与
互联网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三是坚持用好增量与盘活存量并重。目前我国经济体系中的资金存量非常巨大,但资金供需中仍然存在结构性问题,一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偏低,导致资金面“总量
多、流量少”。要改变这一局面,既要用好增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又要大力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要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流转业务;积极采
用市场化手段,多渠道、批量化处置不良资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为新增贷款腾出空间;在加强风险防控的前提下,通过回收再贷、贷款重组,以及发放并购
贷款等推动低效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充分盘活沉淀在低效领域的信贷资源。
四是坚持解决融资难与融资贵并重。针对企业反映突出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去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十条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银监
会就改善续贷管理、清理规范收费等提出了相关监管要求。目前,社会整体融资利率略有降低,但相对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仍然偏高,银行业将继续抓好既有政
策的落地实施,协调推进融资难和融资贵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是继续落实好解决倒贷问题的有关政策措施,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合理设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
科学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业务品种,有效解决企业借助外部高成本搭桥资金续借贷款问题。二是加强存贷款定价管理,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准确反映每笔贷
款的管理成本、资金成本和风险成本。继续严格落实不准以贷转存、不准存贷挂钩等“七不准”、“四公开”要求。三是进一步清理规范收费。对于不服务只收费
的,坚决取消并查处;对于能在利差中补偿的,不再另外收费;对于必须保留的补偿成本性收费,严格控制收费水平;对于巧立名目,变相收费增加企业负担的,一
律取消。银行业正在对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和严格督查,深入查摆问题,边查边纠。对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良好实践,加强总结、宣
传和推广普及。
五是坚持支持实体经济与防控金融风险并重。银行业要高度关注经济新常态和金融市场化改革中金融风险变化的规律和特征,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到业务拓展阶段,
切实加强各类风险防控,努力做到防范信用风险与防范流动性风险相结合、防范表内风险与防范表外风险相结合、防范自身风险与防范传染性风险相结合、防范单体
机构风险与防范整体风险相结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质效的金融服务。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银行业还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释放活力与效率。一是继续推动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推进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村镇
银行设立实现常态化,成熟一家,设立一家,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银行业机构体系。二是继续推进银行
开展事业部制、子公司制、专营部门制等改革,推动管理模式、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和绩效考核模式的深度转型,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继续推进简政放
权,优化监管服务,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在经济新常态和深化金融改革的背景下,银行业挑战和机遇并存,相信只要我们把握好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守好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这个底线,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创新,就一定能为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實施超過20年的存貸比監管指標終於“松綁”。
6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下稱“草案”)。草案刪除了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並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
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刪除“存貸比不超過75%”這一規定有利於完善金融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機構擴大“三農”、小微企業等貸款的能力。
釋放信貸空間
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的存貸比本意是為抑制信貸的盲目擴張,保持銀行的流動性水平。
坊間關於取消存貸比考核的討論自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經開始。去年1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
恒豐銀行分析認為,刪除了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這宣告“存貸比”作為銀行信貸投放額度的監管工具成為歷史,將直接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能力,進而有助於促進中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面臨多種困境,利潤增速大幅下滑、不良貸款持續攀升,除此,商業銀行還面臨存款增速放緩、資金成本增加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業界對於取消存貸比考核的呼聲越來越高。
民生證券分析師李奇霖評論認為,存貸比考核首先不符合利率市場化下銀行負債資產多元化的發展要求;其次不符合外匯占款派生存款能力下降的歷史背景;最後,還催生高成本表外融資業務和月末高息攬存款不符合降低融資成本的要求。
銀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存貸比為65.67%,較上季度末上升0.58個百分點。
在分析人士看來,雖然商業銀行總體65.67%的存貸比,距離75%仍有一定距離,但部分銀行的存貸比已經突破70%並靠近監管紅線,部分銀行的實際放貸能力已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
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研究員鐘華認為,“存貸比”取消為銀行信貸投放開了“正門”,也將減少因要滿足存貸比監管而帶來季末存貸大騰挪的現象,進而有助於減少中國金融市場不必要的波動,同時將直接給商業銀行信貸投放釋放出更多空間。鑒於中小銀行信貸投放對象主要是中小企業,這將有助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降低他們的融資成本。
不過,信貸空間得以釋放並不一定導致“大水漫灌”。民生證券研究稱,當前信貸疲弱源於缺乏有效融資主體,“基建托底+房地產長周期衰退+新增長點青黃不接”疊加出銀行風險偏好回落,存貸比並非直接約束。此外,還有資本充足率和貸款額度限制,因此,信貸不一定會大規模上升,也不一定利空債市。
“取消存貸比雖然會增加資金融出方貸出資金的能力,但未必會帶動市場的資金需求,而資金需求的增加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一位銀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通道業務價值下降
目前,利率市場化接近尾聲,在金融脫媒的背景下,居民資產配置渠道逐漸多元化,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而言,存貸比考核制造了非標等影子銀行業務,放大了金融風險,擡高了全社會融資成本。
而取消存貸比這一監管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將降低商業銀行為繞開管制而發展通道業務的動力。
李奇霖分析認為,在地方預算軟約束和房地產上升周期下,由於表內貸款行業約束,存貸比約束,在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銀行的利潤考核壓力借道表外為上述主體融資,信托、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成為表外融資通道。存貸比監管弱化,通道業務存在價值下降,上述機構將從通道向資管業務轉型,實體融資成本也因此有邊際上的改善。
對於商業銀行監管而言,嚴格的存貸比考核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商業銀行綜合發展的需求,需要多種流動性監測指標共同使用,以增強商業銀行經營的自主靈活性。
中國銀行業協會去年底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4)》顯示,2014年,銀行家普遍認為監管指標本身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較高,對中國銀行業的適用性也較強,但在監管的彈性和靈活性方面仍有進一步改進空間。就個別指標而言,銀行家評價最高的是“資本充足率”,評價最低的是“存貸比”。
銀監會在去年中時曾表示,隨著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經營模式和金融市場的發展變化,存貸比監管也出現了覆蓋面不夠、風險敏感性不足、未充分考慮銀行各類資金來源和運用在期限和穩定性方面的差異,難以全面反映銀行流動性風險等問題。
不過,法定存貸比的取消並不意味著銀行的流動性不受約束,只是存貸比將從硬監管指標轉換為流動性監管指標之一。
銀監會在去年2月份也曾表示,根據巴塞爾協議Ⅲ的要求,引入新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指標、流動性覆蓋率(LCR),同時仍將存貸比作為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之一。
面對龐大卻存在服務空白的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一些P2P平臺也按捺不住,開始躍躍欲試。7月11日,P2P平臺壹寶貸宣布入股瓜牛分期,收購其三分之一的股份,借此實現加速布局大學生信貸消費市場。
據介紹,瓜牛分期成立於2013年6月,由蘭州瓜牛商貿有限公司運營,主營業務方向為定制化的B2C電子數碼產品以及服務類產品網絡商城。目前,瓜牛分期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購物分期平臺,覆蓋蘭州、西寧、西安等地。
“瓜牛分期現在主要是賒銷,以後會更加關註大學生消費市場,並向白領市場延伸,短期目標是成為西北地區的行業第一。”壹寶貸總經理羅浩傑說,壹寶貸瞄準消費信貸,是因為看重市場空間。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全國在校大學生在校人數約3000萬左右。在校期間即便只購買一次電子產品,價格2000~5000元左右,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規模就可達到千億元的級別。
值得註意的是,早在2010年,銀監會就已出臺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信用卡。這意味著,雖然市場規模巨大,但大學生消費信貸卻面臨著服務空白的尬尷,而這恰恰為P2P留下了市場空間。
據羅浩傑介紹,該平臺目前的投資者年化資金回報率為14.4%~18%左右,借款綜合成本則為14%~18%,兩者基本持平。而該平臺的盈利空間,將主要來自產品終端銷售,該平臺計劃通過充當分銷商,通過產品銷售差價的方式實現盈利。
羅浩傑稱示,除了數碼產品,瓜牛分期還將在近期推出駕校、培訓等多種分期付款服務,目前已在和線下服務商進行溝通。與此同時,該平臺還計劃進軍廣州,搶占部分市場。
為了控制風險,壹寶貸在銀行預存有1000萬元風險準備金,並由瓜牛分期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及債權回購責任,且每筆分期金額都控制在6000元以內,分12~36期還款,每期還款200元左右。“通過分期付款,每個月還的錢很少,大學生一般都能負擔得起。”羅浩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