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廣東:穩定房價是保持廣東競爭力的大事

房價的高低對一個城市的競爭力有著深遠的影響,過高的房價反過來往往會降低城市的競爭力。因此合理的房價對保持一個地方的競爭力十分重要。

房價對保持廣東競爭力至關重要

根據南方日報報道,17日上午,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主持召開會議,分析第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強調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為統領,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經濟工作。

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毫不松懈地抓好今年經濟工作,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其中,在房地產市場方面,會議強調,要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建立標本兼治的長效調控機制,把穩定房價作為保持廣東競爭力的一項大事抓好抓實。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近幾年在一線城市中,廣州的樓市一直是價格窪地,房價遠低於其他三個一線城市,不過這反過來成為廣州的一個優勢,近兩年包括富士康、GE、思科的國際巨頭紛紛布局廣州,較低的房價和地價之下,生活和生產的成本也比較低,這也是吸引這些巨頭進入的一個關鍵所在。隨著這些企業的進入,未來一兩年廣州經濟將明顯提速。

對廣州而言,在中心市區大力發展三產的同時,現代制造業也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3月1日,廣州增城,全球最大電子專業制造商富士康公司投資的10.5代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破土動工。這一項目投資總額達610億元,是廣州改革開放以來單筆投資最大的先進制造業項目,也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顯示器項目,年產值規模將達到千億元。

生產和生活的成本比較低,也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進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廣州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400萬人,達1404.35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了54.24萬人,增量居四大一線城市之首。

相對穩健的房價,對廣州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為城市發展實體經濟留足空間,為吸引人才留下充足籌碼。這也是過去一兩年,即使廣州庫存較高、業界呼籲廣州應該松綁限購的時候,廣州也仍然沒有放松限購的原因所在。

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制造業、實體經濟一直是廣東稱雄多年的重要支撐,包括佛山、中山、東莞等地都是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大市。不過近幾年,隨著珠三角地區的房價節節走高,生產和生存成本也不斷提高,實體經濟也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房價炒高對實體經濟十分不利。最近接觸的不少珠三角企業家都感嘆說搞實體企業搞了幾十年,在各自領域內已經是佼佼者,但日子還沒有村里的炒房者好過。”彭澎說,聽任房價上漲,炒房比搞實業劃算的話,會極大挫傷這些搞實體經濟者的積極性。

珠三角限購圈升級

實際上,即便是長期被稱作是一線城市房價窪地的廣州,去年四季度以來,廣州房價也經歷了一輪迅猛的“補漲”,市區不少地段房價上漲幅度超過50%甚至更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3月份,廣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增幅達2.5%。在70個城市中,排名第二,在15個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中領跑,房價仍面臨較大的上漲壓力。

“即使出臺了嚴厲的限購舉措,但是廣州房價還是有較大的往上走的動力。”彭澎說,一方面,廣州作為價格窪地,確實存在補漲的空間。另一方面是,隨著思科、GE等大企業的進入,人口流入,廣州的發展也被外界廣為看好。

在這樣的勢頭之下,3月17日晚上11點,廣州市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主要內容包括本市戶籍成年單身(含離異)人士在本市限購1套住房;非本市居民連續繳納社保年限由三年變5年;實行認房又認貸。新政一出,一下子刷爆了廣州市民的朋友圈,一夜之間,無數購房者都受到新政波及。

此後3月30日,廣州出臺新政規定,居民家庭新購買的住房,須取得不動產證滿2年後方可轉讓或辦理析產手續;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新購買的住房,須取得不動產證滿3年後方可轉讓。同時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服類物業,銷售對象應當是法人單位。

在土地供應方面,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表示,廣州將繼續加大房地產用地供應規模,努力實現供需平衡。2017年全市計劃供應5.8平方公里住宅用地,新增住宅建築面積不少於1200萬平方米。2017年1-3月,全市供應各類國有建設用地5.9平方公里,同比增長59%,其中,住宅用地供應1.5平方公里,同比增長74%。“我們將根據房地產市場供求情況,及時有效增加住宅用地供應。”

不單是廣州,同處珠三角的珠海、佛山、惠州等地也紛紛加入到限購、限售的大軍中。比如,4月8日,珠海印發《珠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做好我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珠海限購範圍升級至“全市”及“所有戶型”,非本市居民購房從需要1年個稅或社保改為5年。同時規定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之後才能上市交易或轉讓。

惠州緊隨其後,在8日晚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我市房地產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9日起在惠州新購買的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方可轉讓。

4月10日深夜,東莞發布樓市調控新政,進一步升級限購政策:4月11日零時起,在東莞市行政區域內購買住房的,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2年後方可上市交易。非東莞市戶籍居民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暫停向其銷售新建商品住房。

自3月以來,珠三角的中山、佛山等城市也相繼出臺了樓市新政。目前,珠三角地區已經形成了嚴密的限購圈。

“穩定房價對保持廣東競爭力確實非常重要。”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分析,按照市場規律,應該是產業發展起來後才帶動房價上漲。但現在不少地方是房價先上漲起來,遠超過了產業所能承受的能力。“產業發展需要有成本基礎,如果提前發展房地產,就容易導致產業生存成本過高的問題。”

張大偉說,本輪調控中,很多城市開啟限售,對保持房價穩定十分重要。當然,房價穩定的一大核心還是貨幣信貸,特別是進入房地產行業的信貸,如果不管住信貸,調控政策就會事倍功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900

習近平與特朗普再通電話 希望朝鮮問題有關各方保持克制

4月24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

習近平指出,我同總統先生在海湖莊園會晤,近日又進行了很好的通話,達成重要共識,受到兩國民眾和國際社會積極評價。當前,國際形勢迅速變化,中美雙方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就重要問題交換意見,十分必要。

習近平強調,中美雙方要落實好我們達成的共識,鞏固兩國關系穩定發展勢頭。雙方工作團隊要加強協調,做好總統先生年內訪華籌備工作,早日開啟中美首輪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相關安排,推進經貿、兩軍、執法、網絡、人文、地方等領域交流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推動中美關系不斷取得新發展。

特朗普表示,我同習近平主席在海湖莊園進行了很好的會晤。我對兩國關系發展感到滿意,對中國人民充滿敬意。美中雙方就重大問題保持溝通和協調十分重要。我期待盡快同習近平主席再次見面,並期待著對中國的國事訪問。

兩國元首就朝鮮半島局勢交換了意見。習近平強調,中方堅決反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行為,同時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做加劇半島局勢緊張的事。只有有關各方都負起該負的責任、相向而行,才能盡快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實現半島無核化。我們願同包括美方在內有關各方一道,為朝鮮半島和平、東北亞和平、世界和平共同努力。

兩國元首同意通過各種方式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695

統計局:工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 企業效益繼續穩步改善

國家統計局4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8.3%,增速比1-2月份回落3.2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利潤增長23.8%,增速比1-2月份回落7.7個百分點。

隨後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對這些數據進行了解讀,他表示3月份利潤增速雖有所放緩,但總體上仍處於較快增長水平,是向利潤增長常態的回歸。同時,企業效益總體狀況繼續得到改善。但是也要看到,在企業效益總體改善的同時,一些不利因素也有所顯現:購進價格上漲過快,對實體企業降低原材料成本壓力增大;財務費用由持續下降轉為增長,表明降息對降成本的作用可能有所減弱,需要我們進一步關註。

一、企業效益總體狀況繼續改善,消費品和裝備制造業新增利潤比重上升

3月份利潤增速雖有所放緩,但總體上仍處於較快增長水平,是向利潤增長常態的回歸。同時,企業效益總體狀況繼續得到改善。

一是利潤增長結構有所優化。3月份,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利潤中,采礦業、原材料制造業比重下降,消費品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比重上升。其中,采礦業所占比重為34.2%,比1-2月份下降0.9個百分點;原材料制造業比重為38.1%,下降9.5個百分點;消費品制造業比重為11.8%,提高0.5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比重為21.6%,提高6個百分點。

二是利潤率同比繼續回升。3月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7%,同比提高0.49個百分點。

三是回款情況繼續好轉。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8.6天,同比減少1.1天,延續了上月起同比下降的趨勢。

四是“杠桿率”持續下降。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2%,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二、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快,煤炭、石油和鋼鐵等行業盈利放緩

3月份工業利潤增速比1-2月份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有:

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快於產品價格上漲。3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107.6%,比1-2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110%,比1-2月份上升0.9個百分點,增幅高於出廠價格。初步測算,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7.6%,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約7513億元,因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0%,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增加約6397億元,收支相抵,利潤增加約1116億元,增量比1-2月份明顯減少,利潤增長對價格上漲的依賴性減弱。

二是分行業看,煤炭、石油和鋼鐵等相關行業盈利放緩。3月份,受價格變動、去年同期利潤基數上升等影響,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五個行業合計新增利潤752億元,比1-2月份少增950億元,影響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落8.5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因投資收益同比大幅下降等情況,也一定程度拉低了利潤增速。

三是同期利潤基數偏高。去年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1.1%,增幅比去年1-2月份加快6.3個百分點。

同時也要看到,在企業效益總體改善的同時,一些不利因素也有所顯現:購進價格上漲過快,對實體企業降低原材料成本壓力增大;財務費用由持續下降轉為增長,表明降息對降成本的作用可能有所減弱,需要我們進一步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83

證監會:擬對雅百特罰款60萬 對各類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

證監會5月12日召開例行發布會,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擬對雅百特、山東墨龍作出行政處罰。張曉軍強調,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義務,不得踐踏法律紅線。

證監會擬對山東墨龍、雅百特作出行政處罰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通報,山東墨龍自2015年以來,通過虛增售價,少結轉成本等手法,虛增凈利潤,將2015年、2016年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凈利潤由虧損披露為盈利。上述行為構成信披違法。證監會擬對山東墨龍處以60萬元罰款,同時擬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山東墨龍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張恩榮、總經理張雲三父子二人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減持山東墨龍,構成內幕交易行為。證監會擬對二人分別處以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3倍罰款。

雅百特2015年至2016年9月累計虛增營業收入約5.8億元,虛增利潤近2.6億元。證監會擬對雅百特處以60萬元罰款,擬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頂格處罰,同時對主要負責人員采取終身市場禁入以及3至5年不等的證券市場禁入。

證監會對慧球科技等7宗行政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張曉軍表示,日前,經召開聽證會充分聽取當事人陳述申辯意見,證監會對慧球科技發布“1001項議案”等7宗慧球科技、匹凸匹信息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共計對慧球科技處以240萬元罰款,對匹凸匹處以180萬元罰款。

鮮言、顧國平等15名當事人受到處罰,其中對鮮言共計處以420萬元罰款,對顧國平共計處以180萬元罰款。顧國平等6名當事人被采取市場禁入措施,其中4人為終身市場禁入。鮮言此前因操縱匹凸匹股價案,已被證監會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證監會將防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擺在更突出位置。對各類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證監會通報今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一批案件查辦進展

張曉軍表示,日前已對山東墨龍、雅百特相關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事先告知,這是證監會今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一批案件中首批進入處罰告知程序的案件。第一批案件涉案主體違法手段多樣,違法類型交織,有的為了實現重組上市時的業績承諾、虛構承攬境外工程項目進行財務造假;有的為了避免多年連續虧損觸發退市條件,提前確認收入,將虧損虛構為盈利;有的為了完成所謂的業績承諾,避免處罰股份註銷條件,人為調節利潤。

目前,一起案件因涉嫌犯罪已經移送公安機關,2起案件進入審理程序,其他案件已經完成現場調查,陸續移送審理。

證監會: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義務 不得踐踏法律紅線

證監會強調,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義務。披露內容、披露渠道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要求。任何上市公司不得踐踏法律紅線,無視法律規定,將與公司經營活動無關事項作為公司公告予以披露。上市公司董監高管理人員務必勤勉盡責,確保上市公司依法依規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保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

證監會對於任何觸碰監管紅線,挑戰法律底線,損害投資者利益的以身試法者,都將堅決貫徹依法、全面、從嚴監管要求,“零容忍”堅決打擊,還市場一片藍天。

證監會表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情況是投資者判斷公司資本機構是否穩定,是否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必須及時、準確、詳盡地披露實際控制人的變更情況,切實保障投資者知情權,維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68

統計局:4月份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4月份,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生產領域穩定增長,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就業形勢持續向好,消費物價溫和上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經濟運行質量效益進一步改善。

一、工業穩定增長,企業利潤增長較快

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5%,增速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加快0.5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集體企業增長1.9%,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5.5%。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4%,制造業增長6.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8%。工業結構繼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3%和10.3%,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8和3.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6%。從環比看,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6%。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

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043億元,同比增長28.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25元,同比減少0.15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13%,同比提高0.68個百分點。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2%,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二、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景氣繼續擴張

4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一直保持在8%以上較高水平。1-4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2%。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4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6%,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提高0.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50%的臨界值以上。其中,零售業、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郵政業、住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及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於55%及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平穩,基礎設施投資增長較快

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44327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投資51476億元,增長13.8%;民間投資88053億元,增長6.9%,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3931億元,同比增長19.1%;第二產業投資54596億元,增長3.5%,其中制造業投資45379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投資85801億元,增長12.1%。基礎設施投資29789億元,增長23.3%。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2.6%,增速快於全部投資13.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155793億元,同比下降1.4%。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07911億元,同比下降5.9%。從環比看,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月增長0.71%。

四、房地產開發投資繼續增加,商品房待售面積進一步減少

1-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7732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比1-3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0.6%。房屋新開工面積4824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1%,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增長17.5%。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416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7%,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3.0%。全國商品房銷售額33223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6.1%。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552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1%。4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7469萬平方米,比3月末減少1341萬平方米。1-4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47221億元,同比增長11.4%。

五、市場銷售穩定增長,網上零售比重提升

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278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加快0.6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483億元,同比增長10.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795億元,增長12.6%。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2886億元,同比增長11.1%;商品零售24393億元,增長10.6%,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11532億元,增長9.3%。從環比看,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月增長0.79%。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2%。

1-4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9180億元,同比增長32.0%。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4617億元,增長25.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2.9%,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

六、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勢放緩

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下降1.8%,衣著上漲1.3%,居住上漲2.4%,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8%,交通和通信上漲1.8%,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6%,醫療保健上漲5.7%,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4%。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5%,豬肉價格下降8.1%,鮮菜價格下降21.6%。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1%。1-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

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4%,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4%。1-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2%。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0%,環比下降0.3%。1-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3%。

七、進出口較快增長,機電產品出口份額較高

4月份,進出口總額22205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出口12414億元,增長14.3%;進口9791億元,增長18.6%。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2623億元。1-4月份,進出口總額84205億元,同比增長20.3%。其中,出口45678億元,增長14.7%,機電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57.7%;進口38527億元,增長27.8%。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0192億元,同比增長10.8%。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8306億元,同比增長10.3%。

總的來看,4月份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積極因素繼續增加。但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依然複雜多變,結構性矛盾尚未根本緩解,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密切關註。下階段,要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適度擴大總需求,大力深化創新驅動,註重加強預期引導,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附表

  2017年4月份主要指標數據

指 標

4月

1-4月

絕對量

同比增長
(%)

絕對量

同比增長
(%)

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6.5

6.7

(一)分經濟類型

 

 

 

 

國有控股企業

5.6

6.1

集體企業

1.9

0.9

股份制企業

6.9

6.9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5.5

6.5

(二)分三大門類

 

 

 

采礦業

-0.4

-1.8

制造業

6.9

7.3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7.8

8.6

(三)主要行業增加值

 

 

 

 

紡織業

3.9

4.2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3.9

4.7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6.3

6.2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0.2

0.8

通用設備制造業

10.8

10.7

汽車制造業

9.2

13.9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7.3

5.0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9.1

8.4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13.0

14.4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7.8

8.8

(四)主要產品產量

 

 

 

 

發電量(億千瓦時)

4767

5.4

19382

6.6

生鐵(萬噸)

6258

5.4

23821

4.2

原煤(萬噸)

29453

9.9

110828

2.5

粗鋼(萬噸)

7278

4.9

27387

4.6

鋼材(萬噸)

9490

0.5

35783

1.7

水泥(萬噸)

22113

2.4

66155

0.7

原油加工量(萬噸)

4445

-0.6

18251

3.1

十種有色金屬(萬噸)

451

5.0

1800

8.1

焦炭(萬噸)

3832

5.9

14551

5.1

硫酸(折100%)(萬噸)

749

2.2

3001

3.2

燒堿(折100%)(萬噸)

309

7.7

1189

8.4

乙烯(萬噸)

150

1.1

612

-3.7

化學纖維(萬噸)

436

1.3

1631

5.9

平板玻璃(萬重量箱)

6832

5.9

26827

6.4

微型計算機設備(萬臺)

2265

3.6

8836

2.0

集成電路(億塊)

129

26.2

463

25.4

汽車(萬輛)

220.9

0.3

952.7

6.9

其中:轎車(萬輛)

86.0

-8.3

379.7

-0.5

(五)產品銷售率(%)

97.6

0.1

(百分點)

97.3

-0.1

(百分點)

(六)出口交貨值(億元)

10192

10.8

38306

10.3

二、服務業生產指數

8.1

8.2

三、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

(億元)

144327

8.9

其中:國有控股

51476

13.8

其中:民間投資

88053 

6.9 

(一)分項目隸屬關系

 

 

 

 

中央項目

4994

-9.2

地方項目

139333

9.6

(二)分產業

 

 

 

 

第一產業

3931

19.1

第二產業

54596

3.5

其中:工業

53791

3.8

第三產業

85801

12.1

 其中:基礎設施(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29789

23.3

(三)分行業

 

 

 

 

采礦業

1834

-9.5

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459

-10.0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488

4.2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158

-25.5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263

-16.3

   非金屬礦采選業

419

-7.4

制造業

45379

4.9

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908

-12.4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1178

-8.8

   通用設備制造業

3169

-1.1

   汽車制造業

3241

8.8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

   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703

2.6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3308

5.6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

   設備制造業

3272

27.7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579

1.2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13154

16.7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17527

27.5

(四)分註冊類型

 

 

 

 

內資企業

137065

9.6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3640

-4.4

外商投資企業

3276

-0.3

(五)分施工和新開工項目

 

 

 

 

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

809694

19.0

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

107911

-5.9

新開工項目個數(個)

150652

-12692(個)

(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到位資金

155793

-1.4

其中:國家預算資金

8000

-0.1

 國內貸款

20653

0.9

 利用外資

611

-13.6

 自籌資金

95869

-7.1

四、房地產開發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億元)

27732

9.3

其中:住宅

18671

10.6

辦公樓

1736

1.1

商業營業用房

4222

7.8

(二)房屋施工面積(萬平方米)

654054

3.1

其中:住宅

445657

2.5

辦公樓

31373

3.9

商業營業用房

91289

3.6

(三)房屋新開工面積(萬平方米)

48240

11.1

其中:住宅

34800

17.5

辦公樓

1709

-8.3

商業營業用房

5673

-3.6

(四)房屋竣工面積(萬平方米)

28174

10.6

其中:住宅

20109

8.0

辦公樓

1117

27.5

商業營業用房

3625

20.5

(五)商品房銷售面積(萬平方米)

41655

15.7

其中:住宅

36525

13.0

辦公樓

1128

49.3

商業營業用房

2642

30.6

(六)商品房銷售額(億元)

33223

20.1

其中:住宅

27951

16.1

辦公樓

1652

50.4

商業營業用房

2882

41.4

(七)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

(億元)

47221

11.4

其中:國內貸款

8774

17.0

利用外資

74

115.3

自籌資金

14217

-4.7

   其他資金

24156

21.3

土地購置面積(萬平方米)

5528

8.1

商品房待售面積(萬平方米)

67469

-7.2

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27278

10.7

113102

10.2

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

12253

9.2

49765

8.2

(一)按經營地分

 

 

 

 

城鎮

23483

10.4

96881

9.9

鄉村

3795

12.6

16221

12.1

(二)按消費類型分

 

 

 

 

餐飲收入

2886

11.1

12082

10.9

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

721

8.0

2932

7.5

商品零售

24393

10.6

101020

10.1

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

11532

9.3

46832

8.3

 糧油、食品類

1174

12.6

5119

10.9

 飲料類

175

14.2

708

13.0

 煙酒類

310

8.9

1507

9.6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

1126

10.0

4779

7.1

化妝品

176

7.7

784

9.4

金銀珠寶

229

7.5

1028

7.8

日用品

414

8.0

1736

8.4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

729

10.2

2758

8.6

中西藥品

742

12.6

2894

11.2

文化辦公用品

240

3.8

1006

12.0

家具

229

13.9

850

12.9

通訊器材

316

6.1

1322

9.8

石油及制品

1610

12.1

6330

12.8

汽車

3136

6.8

12402

3.4

建築及裝潢材料

265

13.4

957

14.4

六、進出口(億元)

 

 

 

 

進出口總額

22205

16.2

84205

20.3

出口額

12414

14.3

45678

14.7

進口額

9791

18.6

38527

27.8

七、居民消費價格

1.2

1.4

食品煙酒

-1.8

-1.1

 衣著

1.3

1.2

 居住

2.4

2.4

 生活用品及服務

0.8

0.6

 交通和通信

1.8

1.9

 教育文化和娛樂

2.6

2.5

 醫療保健

5.7

5.3

 其他用品和服務

3.4

3.5

八、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

6.4

7.2

生產資料

8.4

9.5

 采掘

28.3

32.2

 原材料

13.0

14.1

 加工

5.2

6.0

生活資料

0.7

0.8

 食品

0.5

0.9

 衣著

1.5

1.3

 一般日用品

1.4

1.5

 耐用消費品

-0.1

-0.4

九、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

9.0

9.3

  註:

  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增長速度均按現價計算。

  2、進出口數據來源於海關總署。

  3、此表中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附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208

已購商住房未來怎麽辦?北京住建委:可保持現狀

據央視新聞消息,3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等5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公告》。但由於近期部分媒體對該公告的解釋不準確,今天北京市住建委明確就政策執行口徑及商住相關處理政策做出說明:

一,在政策執行前,已取得預售許可證、有實際成交並完成網簽的商辦類項目,開發商可保持現有設施;已購買的商辦類房屋,購房者可保持現有設施。

二,已購買的商辦類房屋,可出租,且不限定出租對象;也可銷售,但購房人應符合政策要求。即如出售給個人,個人購買應當符合兩個條件:1、名下在京無住房和商辦類房產記錄的。2、在申請購買之日起,在京已連續五年繳納社會保險或者連續五年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中介機構可代理商辦類房屋的出租、出售業務,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宣傳此類房屋可用於居住或者其具備居住功能。

專家認為,此次明確說明執行口徑,意味著商辦類房屋如果是用來住的,那麽沒有問題,還可以繼續住。但如果是拿來投資炒房的,再出售則必須要符合限購政策。這就將購買商辦是解決購房人自身問題,和去投資炒房這兩種情況區分開,合理的需求政府予以照顧;投資投機、要靠倒商辦來賺錢的堅決遏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301

10年、91部、200億 , 他是電影行業最“摳門”老板 他如何保持三年冠?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09/1115632.html

每經影視記者 李菲菲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2016年12月,切入電影制作剛滿十年的光線傳媒(300251,SZ)全體員工收到了一封來自於公司董事長王長田的公開信。信中,這位目前身價超百億的老板直言:“我會一如既往的做這個行業里最勤奮最摳門的老板”。

2006—2016年,全國總票房從不足30億元增長到超440億元,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的電影市場。與此同時,光線傳媒亦通過10年、91部影片完成了總計超200億元的票房。作為電影公司中絕對的第一梯隊,光線傳媒不僅見證了這10年的爆發,更充分享受著中國電影市場高速增長所帶來的紅利。

2016年,光線傳媒出品影片實現總票房64.2億元,其中,國產片票房占2016年國產片票房總額的20%以上,連續三年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同年主控、參與出品的影片《美人魚》、《大魚海棠》更是分別取得了打破國產電影票房紀錄和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第二名的成績。

要談電影公司,繞不過光線傳媒;而要談電影,更是離不開屢次打破票房紀錄、由光線出品的影片。

6月18日13點20分,在由上海電影集團、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和每日經濟新聞三方聯合主辦的“中國影視領袖峰會”上,我們特邀來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為大家展現這個“行業里最勤奮最摳門”的老板和他掌舵下的光線傳媒。


▲6月18日13點20分,由上海電影集團、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和每日經濟新聞三方聯合主辦的“中國影視領袖峰會”等你來(圖/每經影視)

傳說中 “行業里最勤奮最摳門”的老板

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王長田,是在兩個月前的一個地下停車場。

此前便有耳聞,王長田在圈內的勤奮和節儉是出了名的。從影十年,光線出品影片的總票房攀至200億元高峰,而一成不變的是光線傳媒公司所在的幾層小樓,偌大證券部一人坐鎮、當十人用,還有就是沒有司機的王長田。

耳聞不如一見。兩個月前在地下停車場恰好偶遇剛剛完成投資者交流的王長田,獨自一人走向停車場取車,還真是沒有司機。

截至今日15時收盤,光線傳媒總市值244億元,王長田通過光線控股間接持有上市公司41.85%股權,身價超100億。

事實上,對於自己“行業里最勤奮最摳門”老板的稱號,源於王長田的自嘲。在2016年底給公司員工的公開信中,王長田直言:“我會一如既往的做這個行業里最勤奮最摳門的老板”。

然而這個老板在承諾“摳門”的同時,卻保證為光線的員工在“年初平均提薪15%的基礎上,年內再平均提薪20%。”

電影行業從來不缺滿嘴跑火車、信奉“人靠衣裝”的浮誇之輩,但王長田的“摳門和勤奮”卻如一股清流。想見這位“摳門”的董事長嗎?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本人供圖) 

6月18日13點20分,由上海電影集團、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和每日經濟新聞三方聯合主辦的“中國影視領袖峰會”,我們特邀來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為大家展現這個“行業里最勤奮最摳門”的老板和他掌舵下的光線傳媒。

“2017年光線傳媒總票房目標80億”

2012年,《人在囧途之泰囧》以12.72億的票房刷新了國產片票房的數據。2016年,《美人魚》以33.92億元票房登頂國產片,它們的背後都有一個相同的名字——光線傳媒。

2016年,光線傳媒出品影片實現總票房64.2億元,其中,國產片票房占國產片總票房的20%以上,這已經是光線傳媒出品影片票房,連續三年在民營五大中排位第一。這個沒有華誼兄弟、博納影業資歷久,沒有萬達、樂視資源廣的民營影視公司用一部部電影創造出一個個票房奇跡。


▲ 《美人魚》累計票房33.92億元,創造了國產影片票房記錄(圖/CBO中國票房)

今年4月的投資者交流會中,王長田用了超三個小時詳述了他對光線傳媒的過去、現在及對未來的展望,並提出“2017年總票房80億”的目標。在王長田看來,未來3~5年中國影視的“六大”將會成型,而光線傳媒必然不會缺席。

除了內生的電影制作、發行板塊發展外,近年來光線傳媒在外延並購的動作也極具看點。去年光線傳媒及控股股東聯手並購貓眼的舉動震動業內。作為光線傳媒布局渠道的重要一步,無論是未來增持貓眼還是貓眼獨立IPO,都使得光線傳媒極具看點。

想了解今年光線傳媒有哪些片單?還將進行怎樣的資本布局?6月18日13點20分,上海五號攝影棚,“中國影視領袖峰會”等你來。

↓↓↓↓↓向下點擊“報名通道”,即可報名參會!

報名通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889

換股策略要保持一致性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rev.html

    調倉換股經常發生,換進來的跌,換出去的漲,兩面挨耳光。於是,不少朋友這樣挨揍過幾下,一想到要調倉換股,就心有余悸,甚至寧可死抱著大熊股不放,也不願換掉。
    “你怎麽看待調倉換股的?”有位做中長線的朋友問我。
    1、如果你調倉換股是為了博取短線機會,那我明確地告訴你,兩面挨耳光是活該!因為股票短線根本就沒法抓準的。事實上,也從來就沒有哪個人頻繁跳轉於各個股票之間而大獲成功的。
    2、如果你調倉換股是基於中長線考慮,認為換進來的股票上漲的空間更大,那你調換後發生換進的跌,換出的漲,就不可以為是換錯了。你本來換股是一個中長線策略,怎麽又用短線的感覺來看待了呢?這不是出矛盾了嗎?然而,很多人偏偏腦子轉不過來,老是為這種無謂的短期表現而懊惱不已,無緣無故地責備自己。
    隨舉一個例子。有個朋友高位買入長年嚴重虧損的星美聯合(後來該股被借殼資產重組,改名為歡瑞世紀),滿心寄望它困境反轉,鹹魚翻身,大獲豐收。然而這股很不爭氣,越跌越厲害,企業問題越來越嚴重。最近,股價跌到了大股東股票質押的平倉線,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停牌。然而,他死抱著不放!理由是,生怕一換出去它就漲,而換進來的卻下跌。該股昨天複牌暴跌,今天又大跌。他感到沒轍了,無奈地說:“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你當時是基於長線考慮而買它的,後來發現它有嚴重問題,也可基於長線考慮而換掉它呀!而且當時乃至現在,其它長線好股票也多的是。可奇怪的是,你明明早就知道這股不好了,卻偏偏一直被短期漲跌的假想給嚇住了,自己嚇自己!真是莫名其妙!即使退一百步說,你是做長線的,如果該股以後危情消除,勢頭轉好,你對它信心恢複,再回來也不遲呀!
    做股票,操作策略應該保持一致性,不可前後有矛盾,更不可存有僥幸心理。

歡瑞世紀周K線圖
換股策略要保持一致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553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制造業要保持成本競爭力 不盈利無法轉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13/1182689.html

_______.thumb_head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

每經記者 陳鵬麗 佛山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宋思艱

佛山制造業轉型是中國制造業轉型的一個縮影,而區域經濟轉型往往需要靠區域企業來推動。作為佛山制造業的代表,美的集團(000333,SZ)的董事長方洪波今日(1月13日)下午也出席了2018中國制造論壇並發表了演講。

方洪波告訴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在場記者,他認為2008年之前,中國制造業成功的原因和發展模式都是一樣的:依賴低成本優勢迅速從低端制造業發展起來。“模式的本質是大規模、低成本。”

在論壇上,他提出了對企業轉型的看法:轉型首先要建立新的成本優勢,然後培養建立差異化能力,最後,企業還要做商業模式創新。“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根本還是要抓住本質,沒有盈利的能力,你永遠也轉不了型。”

制造業還是要保持成本競爭力

50年前,美的在廣東佛山北滘小鎮上成立。作為佛山制造的代表,美的集團在“摸打滾爬”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見證了佛山乃至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與轉變。

方洪波1月13日出席2018中國制造論壇,並分享了他的企業轉型路徑。在方洪波看來,上世紀70年代之前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地位和比重不值一提,中國制造真正發展起來是在改革開放以後。

方洪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過去40年以來,中國制造業成功的原因和發展的模式本質都是一樣的,是依靠中國的低成本優勢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成本差異,迅速地從低端制造業發展起來。“珠三角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珠三角賣到全中國,覆蓋全中國之後又賣到全世界,現在歐洲超市里面有很多珠三角生產的東西。其模式本質就是大規模、低成本。只要規模足夠大,就可以生存下來,珠三角成千上萬的制造業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不過,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過往制造業發展模式的兩個優勢不複存在,一是規模效益優勢,一是低要素成本優勢。“這兩個前提發生了變化,那麽不僅是美的面臨這樣的挑戰,所有的制造業都面臨著這樣的挑戰,這說明傳統模式已經失效。”方洪波說。

對失去人口紅利的中國制造業,方洪波也提出了應對方法,即尋找新模式以及新的持續發展能力。

“首先制造業要保持成本優勢。因為中國制造業過去就是靠成本優勢發展起來的,成本優勢也是制造業非常重要的一個競爭力。你搞制造業,沒有成本競爭力就無法生存。”方洪波如是說。

他還提出,企業建立新成本優勢的兩條可能路徑:一是將生產轉移到中國西部或者東南亞、非洲等低成本地區;二是建立效率驅動基礎上的新成本優勢,不過“效率驅動”不僅僅指機器換人、自動化或無人工廠,而是一種貫穿端到端的全價值鏈的工具和方法。

轉型前提是賺錢、產生現金流

除了保持成本競爭力外,方洪波還提出,企業轉型另兩條路徑是:建立差異化能力、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他解釋稱,企業建立差異化主要體現在產品領先的能力,這背後需要大量的積累。如果企業想實現真正的技術化差異,這更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至於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則是指企業通過實現產業間的轉型升級,從低端向高端制造業轉型。

“制造業轉型不外乎這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最容易做到的,第二個和第三個方向要做到比較艱難,需要漫長的積累,更重要的是需要資本。”方洪波稱,“從我們自身的體會和角度來說,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根本還是要抓住本質,你抓不住本質,你沒有賺錢的能力、沒有盈利的能力、沒有現金流產生的能力,你永遠也轉不了型,這是我概括的一個路徑。”

“美的沒有追逐風口,也沒有緊跟互聯網+,也沒有抓各種時髦的理念,沒有花哨的口號、各種理論。我們所做的就是遵循商業的基本規律和本質,所有的轉型都是圍繞上述三個方向來開展。”方洪波補充道。

(本報實習生王帆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85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防“兩節”期間“四風”反彈:持續保持糾正“四風”高壓態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3418

還有不到一周時間,就是2018年春節。

近日,中央紀委對8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公開曝光。違規收受禮品、違規出入私人會所、違規公務接待……一批頂風違紀行為被查處曝光,再次釋放糾“四風”一刻不停歇、越往後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

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對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連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兩節”期間易發的具體問題,持續保持糾正“四風”高壓態勢,營造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

早部署、早動員,早打招呼、早提要求

今年元旦假期前,重慶市26個區縣和市級部門迎來了一個“特殊”工作組——“元旦春節期間作風建設提醒約談工作組”。

此次提醒約談由市紀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隊,提醒約談對象主要是發生“四風”問題典型案件、問題線索查處不力、信訪反映較多的單位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負責人。

約談辣味十足,壓力層層傳導,督促被約談單位瞄準問題,對癥下藥,嚴防“兩節”期間“四風”反彈。

中央紀委駐水利部紀檢組通過發送廉政短信,提醒水利部和國務院南水北調辦黨員領導幹部過好“廉節”、把好“廉關”,要求黨員幹部一旦收到管理服務對象、私營企業主通過快遞、電子紅包等方式所送禮金、禮品卡、提貨卡、購物卡等,必須第一時間向組織報告。

河北省紀委監委日前發出通知,重申包括“嚴禁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和接受宴請、旅遊、娛樂活動等服務性安排”在內的“十個嚴禁”。同時要求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監督檢查,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堅決防止不良風氣反彈回潮。

與此同時,在節前集中曝光一批“四風”典型問題,以案明紀、以案示警,也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強化震懾的具體舉措。

“把微信公眾號作為通報的渠道,更接地氣了。如今年關變‘廉關’,我們都緊繃著紀律這根弦呢!”閱讀微信公眾號“清風福州”發布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典型案例通報後,基層機關幹部小陳說。這是福建省福州市紀委在“兩節”期間向黨員幹部早提醒打招呼、營造廉潔過節濃厚氛圍的一個場景。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四風”問題高發領域和薄弱環節,提前部署、完善預案,使監督執紀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青海省緊盯駐京辦等駐外機構、內部食堂、培訓中心等薄弱環節;湖南省寧鄉市對狠剎黨員幹部違規收送紅包禮金歪風進行重點部署;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緊盯公款吃喝、公款送節禮、公車私用等“節日病”……

充分利用監察體制改革成果

隨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全國各地推開,不少地方紀委監委完善內設機構設置,專設執紀監督室,負責對所聯系地區和部門領導班子及領導幹部進行重點監督。

即將來臨的春節是各省監察委員會成立後的第一個春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充分利用監察體制改革成果,將糾正“四風”工作覆蓋至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

“元旦、春節將至,全區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市委、區委實施細則……”近日,北京市房山區科級以上幹部和村(居)“兩委”負責人的手機上,相繼收到區紀委監委發來的廉政提醒短信。

按照《房山區紀委監委關於元旦、春節期間開展糾正“四風”問題監督檢查工作方案》,各執紀監督室負責對所聯系的鄉鎮(街道)元旦、春節期間糾正“四風”問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督促聯系派駐紀檢監察組對綜合監督單位開展監督檢查,將監督檢查的觸角向下延伸,覆蓋到基層每一個科室。

監督範圍的進一步擴大,促使工作力量進一步向監督執紀一線傾斜。在查糾“四風”的工作中,各執紀監督室對所聯系單位的監督職能日益凸顯。

湖南省常德市紀委監委日前啟動了2018年春節期間糾正“四風”問題監督檢查行動。其中,市紀委監委相關紀檢監察室負責對所聯系縣(市、區)、市直單位進行重點抽查。縣(市、區)“四大家”、市直單位二級機構為必查單位,通過逐張檢查單位財務票據,了解和掌握被督查單位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科學調配監督執紀力量,使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查糾“四風”的力量也得到加強。

日前,浙江省湖州市紀委監委啟動第二輪巡回執紀監督工作,對全市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市紀委監委以派駐機構幹部為班底、聯系紀檢監察室派員全程參與,共同組建巡回執紀監督組,並通過“點題+命題”的方式,確定監督主題,明確監督單位和監督時間,做到“一次一主題、一次一授權”,實現力量統籌、對象交叉、時間集中,提升了監督執紀的針對性、實效性。

打出查糾“四風”組合拳

臨近春節,往往是人情往來的高峰期,也是“四風”問題的易發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針對本地區實際,緊盯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瞄準重點領域精準打擊,不給頂風違紀行為留僥幸過關的空間。

“兩節”前夕,福建省福州市紀委印發《2018年元旦春節期間廉潔紀律集中督查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啟動元旦春節期間廉潔紀律集中督查工作。市紀委、市直有關職能部門、各縣(市、區)紀委和派駐市直單位紀檢組同步聯動,實現對全市各級部門的專項督查全覆蓋。

市縣聯動、專項檢查、隨機抽查、交叉互檢……每逢重要節假日,緊盯“四風”問題打出這般組合拳,在很多地方已成常態。奢靡享樂之風潛入地下、出現隱形變異,監督執紀手段同樣在轉型升級。

重慶市紀委依托正在試運行的“四風”問題線索篩查比對系統,智能抓取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可疑發票信息以及全市公務用車到景區、節假日異動等數據信息,篩查對比疑似問題線索,同時將篩查出的疑似問題線索多輪次、滾動式交辦區縣紀委、市紀委派駐機構調查處理。

“打開微信,動動手指,就可以舉報發生在您身邊的‘四風’問題。”近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紀委監委“四風”微信舉報平臺正式開通上線。拿出手機隨手拍攝照片或視頻,進入州紀委監委官方微信“清風恩施”,點擊“四風舉報”即可輕松完成舉報。

科技助力、多部門協作、群眾參與等形成監督合力,不管“四風”問題如何改頭換面,最終也只能現出原形。(本報記者 王卓)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9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