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100億美元的Snapchat還會身價翻番嗎?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8/144794.html在國內來看,阿里最重要的競爭對手是騰訊,甚至可以說是微信。雖然微信自身不做電商,但它提供了電商的支持能力,特別是在推出微信支付、戰略入股京東後,對阿里生態的威脅實質性地展現了出來。對於阿里來說,目前收入最大頭,來自天貓和淘寶平台的電商推廣費用,其次才是佣金收入;而如果阿里平台的商戶,都把錢花到了微信上,去爭取微信的用戶,那阿里的收入將會大打折扣。
當然,另一個原因是即將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亟需一個社交平台來填補自己屢戰屢敗的短板。早前消息稱,7月11日,Snapchat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的兩個商標顯示,Snapchat在未來可能開啟綁定銀行卡支付以及用戶之間互相轉賬功能,在Snapchat上複製一個「微信支付」,似乎更加印證了Spiegel所說的"商業化路徑"。從Snapchat提交的兩件商標來看,我們可以把他們分別比作微信轉賬和微信錢包。
所以,在自家的IM應用來往不見起色,2.15億美元領投視頻通訊應用Tango,以及前前後後關於收購陌陌被拒的傳聞後,阿里巴巴看向了Snapchat。「中國最大電商平台」+「美國新興社交平台」,這樣的組合看似也是極好的。
更有消息稱,阿里巴巴此次動作入股通訊應用LINE有關。
如若消息屬實,從以上理論情況看,阿里巴巴與Snapchat的組合將會是雙贏的局面。後者不僅能幫助前者實現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擴展,也還同時能帶來大量的美國消費群體,並進一步提升阿里巴巴品牌知名度。反過來,阿里巴巴則可以為Snapchat進軍電子商務市場帶來機會,以讓後者更好的在未來與Facebook和Twitter競爭。
Snapchat發展歷程
據國外媒體報導,Snapchat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的估值高達100億美元。若與Facebook去年提出的30億美元收購價相比,Snapchat就將躋身那些增長迅猛、估值頗高的創業公司行列。這款"閱後即焚"應用的身價可以說是扶搖直上。
Snapchat是埃文·斯皮格爾和鮑比·墨菲在斯坦福大學產品設計中的一個班級作業而誕生的項目,於2011年9月在斯皮格爾的父親臥室中正式上線。
2012年1月3日,Snapchat 從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獲得過 48.5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5月,每秒有25張快照從Snapchat上被發出 。11月28日,Snapchat的iOS客戶端每天有超過2000萬張快照被發送,總數已經超過10億張。
在發展的初期Snapchat從光速創投(Lightspeed Ventures)中拿到了48.5萬美金的種子基金。
2013年2月8日,Snapchat 獲得1350 萬美元的A輪資,估值在 6000 萬到 7000 萬美元之間。6月7日,Snapchat 完成新一輪 1 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機構是一不具名的對沖基金,估值達到 5 億美元。6月23日,Snapchat剛剛完成了一筆高達8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知名風險投資機構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領投。而在融資前,Snapchat的估值已經達到了8億美元。
2013年11月,Snapchat拒絕了Facebook提出的30億美元或以上的全現金收購要約。
目前,由於相關政策法律的原因中國國內用戶無法正常登陸snapchat,在華外籍人士和留學生一般通過使用VPN、SSH ,以及類似vpn加速器。
Snapchat未來潛力大
網景創始人、知名風險投資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Snapchat完全有機會讓業務變得更大,讓公司的估值變得更高。
當問及Snapchat未來將會如何發展時,安德森對此回答說:「Snapchat有一家在中國的效仿對象--騰訊。這家公司的市值已經達到了1000億美元。騰訊的市值能夠達到1000億美元,原因是這家公司針對著智能手機推出了即時消息服務,並圍繞著該服務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務,如電子郵件、遊戲、視頻聊天、社交網絡等。然後,騰訊通過推出的附加服務向用戶收費。騰訊已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而且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市值已經達到了1000億美元。Snapchat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艾文·斯皮格爾(Evan Spiegel)可能會採用類似的計劃。或許斯皮格爾的計劃就是把騰訊的業務模式轉移到美國,因為在美國市場事實上還沒有企業這樣做。」
顯然,如果Snapchat效仿騰訊的業務模式在美國市場推出服務,這家公司的前景將非常廣闊。換句話說,如果再有消息稱Snapchat的估值獲得了大幅的提升,千萬別認為人們已經瘋狂。
PS:Snapchat能否成為下一個Facebook?沒人說得清,不過它目前確實還在迅猛發展。按照分析公司AppAnnie的統計,Snapchat在20個市場都成為了排名前10的應用。而且它在抵禦競爭這方面做得也不錯,扛住了來自Facebook的壓力。所以它還是有機會讓身價翻番的。
Snapchat鎖定近5億美元投資 估值或已達200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66

在2014跨年之夜,“閱後即焚”社交應用Snapchat鎖定了近5億美元投資。
據SEC備案文件顯示,在最新一輪融資中,23家投資機構對Snapchat投資了4.86億美元,不過文件沒有顯示領投的是哪一家公司。
而就在4個月前的一輪融資中,Snapchat鎖定了2000萬美元投資,當時其估值已達到100億美元。
截止目前為止,Snapchat獲得的投資方包括Benchmark Capital、KPCB,以及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
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目前Snapchat的估值已達到200億美元,如果這個測算屬實,那麽 Snapchat將是繼小米和Uber之後,排名第三的全球最有價值初創企業。
2011年,來自斯坦福大學的Evan Spiegel創立Snapchat,主要用戶群體是在13到25歲之間的青少年。
Snapchat隨後爆發式的擴張,甚至威脅到了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2013年底,Facebook曾試圖以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napchat,未能取得成功。隨後,Snapchat也同時拒絕了Google 40億美元的收購要求。
盡管受歡迎程度驚人,Snapchat此前幾乎沒有收入。Evan Spiegel直到去年下半年,才開始與三星等品牌進行合作推廣活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Snapchat再融4.86億美元 曾經錯過投資的Facebook是否更垂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1/148693.html
i黑馬:真是想不到,一個添加 ”了閱後即焚“功能的閱讀應用,可以連續融資上億美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垂直的領域、 細分的行業以、接近生活以及能夠解決用戶痛點的產品,總是能收到人們的關註。
“閱後即焚”消息應用Snapchat在12月31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CES)的文件中披露最新一輪融資的詳情。在此輪融資中,Snapchat獲得了23家投資方的4.85億美元投資。
到目前為止,Snapchat獲得的投資總額為6.11億美元,投資方包括Benchmark Capital、KPCB,以及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等。
Snapchat創立於2011年,CEO為埃文·斯皮格(Evan Spiegel)。2013年底,Facebook曾試圖以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napchat,但未能取得成功。
在索尼影業遭黑客攻擊的事件中,Snapchat的一些商業計劃文件被泄露。為此,斯皮格於12月17日致信全體員工表示道歉。索尼影業CEO邁克爾·林頓(Michael Lynton)是Snapchat的董事會成員。
Snapchat宣稱,目前用戶每天通過該服務分享7億張照片。從照片分享的數量上來看,Snapchat已經比Facebook更熱門。
AR廣告為Snapchat創造新的贏利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09/155108.shtml
導讀 : 嗅覺敏銳的Gear VR直接贊助了Snapchat上的VR盒子的3d濾鏡模型。

Snapchat是兩個斯坦福學生開發的“閱後即焚”的社交應用。在拒絕了FaceBook30億美金的收購後,這個社交應用的快速擴張雖說不至於讓Facebook產生危機感,但至少已經讓Instagram有了很大的壓力。這款應用在用戶收費上用了不少招數,包括對閱後即焚的內容的Replay的收費以及不同濾鏡效果的收費,但是在廣告營收上一直比較保守。
早期Snapchat向來否認自己有針對性的廣告業務。 Snapchat的CEO Evan Spiegel也曾經炮轟在線廣告說網頁和應用上的廣告彈窗簡直令人“毛骨悚然”(實際說的就是Facebook)。即便如此Snapchat在幾年後還是引入了廣告業務。要求用戶輸入年齡來獲得年齡範圍,也會根據地理定位,終端類型來推。最近這款應用又推出了新的廣告玩法,廣告將更好的和AR結合。
“Snapchat一直有一個AR的功能:用戶可以檢測到人的面部,並在上面加上實時濾鏡效果。”這句話是國外某產品論壇的對這款應用的一個評價。我看到時還有一點詫異,因為自己向來沒意識到從嘴里吐彩虹也算是增強現實的經典案例。就像國內也少有人說FaceU是一款AR應用,而是說這個應用有即時濾鏡效果的功能。但這兩款APP確實是用到了實時計算影像(挺複雜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實時添加虛擬效果。由此看來還真符合AR的概念。

去年年末Snapchat的AR效果還需要用一美元來購買,成交量也還不錯。但很快他們還是選擇下線了這一功能,為的是讓更多的用戶頻繁的使用分享濾鏡照片,再與廣告商進行合作。
先是《史努比花生大電影》的廣告投放,史努比本身就很受喜愛,用戶很樂意與之“合照”,嘴中也可以吐出類似彩虹特效的糖果,UGC的傳播效果非常好。

3月12日,英國的一家國際性糖果公司也選擇和Snapchat合作,這家公司專門贊助了短短24小時的糖果濾鏡就幫助這款產品當天搜索量暴漲。濾鏡效果的觸發依舊是大幅度的張嘴,不過這次是從嘴吐彩虹變成了嘴中濺出奶油巧克力蛋。真正讓人記憶深刻的除了3D視覺效果,還有特別定制的音效。

最成功的還是Gear VR的案例,嗅覺敏銳的Gear VR直接贊助了Snapchat上的VR盒子的3d濾鏡模型。效果就是在你的臉上戴了一個VR頭顯。不知有沒有放大眼睛的功能,至少戴上Gear自拍顯得臉小。

這款“虛擬頭顯”設計成用頭部+眉毛的雙重定位。你上下晃動眉毛“頭顯濾鏡”也會跟著動。這回就算廣告打在了用戶臉上,用戶也能玩半天,還能主動分享。在濾鏡的角落里三星也沒忘了放上Oculus小小的logo。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個濾鏡上線時一直位於所有濾鏡表情中的第一位,但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用戶體驗,Snapchat在Gear VR上的“表情廣告”沒有加入任何的外鏈,觀眾無法通過點擊某個地方跳轉到某個網頁。
目前Snapchat對好玩的濾鏡廣告的收費高達每天75萬美金。
類似的AR試衣、AR掃商品的廣告在2012年短暫的火了一下,如:試衣魔鏡、在線配眼鏡等等。這些沒有流行起來,是因為這些應用當時都不是移動端的。過去也一直缺乏一款真正創新的,獨樹一幟的殺手級AR應用。如果一款AR應用脫離社交,又明顯沒有遊戲有趣那將會是一個尷尬的存在。
Snapchat上借AR技術UGC的新方式,或許會為穿戴設備的廣告註入一點生氣。最近Snapchat自己也從HoloLens等公司挖了不少人。將來Snapchat推廣自己的眼鏡時不知會有什麽新的營銷玩法。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VR看天下(ID:VRkantianxia),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題圖來自123RF圖庫。
Snapchat布局AR領域:發布太陽鏡可以拍視頻
9月26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Snapchat發布了第一款硬件產品Spectacles太陽鏡,同時宣布公司將更名為Snap Inc。
Snap發布公告稱:“我們開發了全球最小的無線視頻攝像機之一,一次充電能拍攝一整天的Snap。我們將其無縫地集成至太陽鏡之中。” Snap在網站上表示:“Spectacles通過藍牙或WiFi直接連接Snapchat,通過我們全新的視頻格式將你的記憶直接轉移至應用。”
據悉,Spectacles是一副裝有攝像頭的太陽鏡,可以錄制10秒長的視頻片段,相機采用115度的廣角鏡頭,比一般智能手機擁有更廣的視野,更加接近人眼能的視角,同時,Spectacles錄制的視頻是扇形的,觀看視頻時更像人視覺。
Spectacles可以放在眼鏡盒中充電,只有一種尺寸,目前包括三種顏色的版本,分別是黑色、珊瑚色以及藍綠色,售價將為129.99美元,並將限量銷售。
產品將於今年秋季推出,Snap CEO埃文·斯皮格(Even Spiegel)表示,“我們將逐步推廣這款產品。我們需要研究,這是否適合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用戶是否喜歡這款產品。”
Snapchat是一款“閱後即焚”的分享應用,公司估值160 億美元,每天有超過 1 億的用戶在使用。用戶可以利用該程序拍照、錄制視頻、添加文字和圖畫,並將他們發送給好友,而視頻長度都不會太長。Spectacles的出現無疑降低用戶拍攝短視頻的難度,將增加用戶黏性與內容生產。
《華爾街日報》稱,Spectacles智能眼鏡是Snapchat公司(或Snap公司)打造的首款研件產品。通過此次更名,這將意味著Snapchat將給用戶提供更加成熟和更加複雜的另類服務。
Snapchat發布此款眼鏡更想要的是布局AR領域。Spectalces是否會面臨谷歌眼鏡一樣的尷尬,現在還不好說。不過,Snap方面表示,用戶只需點擊按鈕即可進行拍攝,而設備上的指示燈可以讓他人知道,你正在拍攝。這一攝像機搭載了115度視角鏡頭,從而模仿人眼的視場。
評論|Snapchat進入中國市場是否靠譜?
對於美國互聯網公司來說,中國大陸市場是一塊誘人卻不好下嘴的蛋糕。從eBay、Google到Uber,都在中國本土化過程中翻了跟頭。
盡管蛋糕不好啃,但龐大的用戶數量依然讓不少企業樂於嘗試。根據公眾號“數據應用學院”消息,以“閱後即焚”成名的Snapchat正在招聘組建其在中國深圳團隊。
計劃明年三月份上市的Snapchat,選擇在這個時候擴充團隊並在中國本土招聘工程師,或許不僅僅是看中中國用戶市場。
“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基數比較大,移動互聯網發展較好的市場有一定拓展,對公司上市股值有一定作用。”易觀新媒體高級分析師馬世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到。
對於很多用戶而言,Snapchat名字與“閱後即焚”四個字聯系在一起,作為一款圖像社交媒體,在歐美市場,其所對標的競爭對手包括已經上市的Facebook以及Instagram。
在社交屬性上的發揮讓Snapchat獲得市場的肯定,公司Snap Inc.上市估值在2000億到2500億美元之間。對於投資人而言,Snapchat所積累的較強黏性的社交用戶是支撐其高估值的因素。根據彭博報道,截至今年6月,軟件日活用戶已經達到1.5億。
然而,Snapchat大部分後臺服務器嫁接在Google上,加上其“閱後即焚”的信息比較難監管,軟件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面臨著比較大的阻力。
而根據這次招聘信息看來,Snapchat團隊在深圳主要招聘負責核心相機終端的開發團隊。
對於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一事,第一財經記者聯系Snapchat團隊,截至截稿前,未收到官方回應。
今年9月,Snapchat推出互聯網太陽眼鏡spectacle,這款硬件產品能夠拍攝短視頻。下半年,Snapchat公布了即將上市計劃,並將公司更名為Snap Inc.,創始人Evan Spiegel曾在博客中表示,更名的出發點在於要將Snap建成平臺型的公司,而Snapchat只是其中一款產品。
如果在深圳招聘的消息屬實,那麽Snap或許希望通過深圳硬件產業鏈優勢在國內推廣其硬件產品。“Snapchat社交軟件現在在中國無法訪問,在找到解決方案之前,不排除從硬件研發開始的路徑,深圳的相關配套產品也比較豐富的,如果公司業務在歐美之外的市場有一定拓展,對公司上市股值有一定作用。”馬世聰對記者說道。
對於Snapchat,要進入中國除了面臨美圖公司、NICE等同是圖像社交的競爭以外,還有來自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爭奪,而後者所帶來的威脅更大。
而Snapchat的優勢在於產品的創新性,有趣的操作是其吸引年輕用戶的法寶,“大部分中國的社交平臺用戶都偏向國內,作為一個國際化平臺,在內容上是否能夠打通國內外用戶,這是Snapchat的想象空間。”馬世聰說道。一旦,Snapchat因為中國本土化而割舍其有趣的產品定位,其在中國大陸的競爭優勢也將被削弱。
掀翻大象不靠蠻力 Snapchat上市給中國初創公司的啟示
以閱後即焚為賣點的圖片社交應用Snapchat在美國大選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遞交了IPO申請材料。由於是秘密的,SEC網站上還查不到它的S-1文件(招股書),無法得知其詳細的財務數據。但分析Snapchat從2014年開始商業化至今的表現,或許有三點值得中國Startups學習。
第一,掌握曝光節奏。Snapchat以非公開形式提交IPO申請,是利用了奧巴馬政府期間簽署的JOBS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法案是向中小公司傾斜,為其IPO程序減負,其中有一條是對於年度營收低於1billion(10億美元)的公司,允許秘密申請IPO,但要在上市路演之前至少21天公開。
Snapchat對外給出的2016年營收預期是3.5億美元(2015年為5900萬美元),並預計2017年實現10億美元營收。因此它具備這一資格。
JOBS法案給那些初創公司一個暫時的避風港,去躲避公開市場、競爭對手、客戶對其核心財務數據的評價,在路演前容得一個緩沖期去和SEC協商。要知道2014年阿里巴巴以2億美元入股Snapchat時,交易對應的估值為150億美元,現在其估值將近250億美元。這個體量的公司保持高成長性,勢必會受到外界強烈關註,秘密申請能為公司爭取更多保護。
在內部,視喬布斯為偶像的Snapchat創始人兼CEO斯皮格爾(Evan Spiegel)學到了蘋果公司保密文化的精髓。公司大小項目多保密研發,其最近發布的第一款硬件產品(Spectacles眼鏡)也是秘密項目,甚至很多員工是在這款智能眼鏡的新聞稿里才知道它。這種內外部一貫的低調基因有利有弊,但在保護公司上確有可借鑒之處。
這方面的反面教材或許是2011年上線的日本社交應用Line,3年後其母公司Naver稱要同時在東京和紐約上市,並遞交了IPO申請,當時的市場估值為100億美元。但由於領導層與公司戰略調整等原因,想要一個更好上市價格的Line把上市時間推遲到2015年,卻遇上了科技股的寒冬,只能再延後,直到去年8月份才成功上市,但市值已縮水不少。
沒準備充分就將自己推向聚光燈前,Line在外界質疑中一度變得很被動。中國初創公司普遍希望通過公開渠道更多地宣傳自己,並對未來的IPO信誓旦旦。一旦過了這股風,很多一時風光的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就銷聲匿跡了。
第二,找一個能駕馭的可持續盈利模式。互聯網公司的賺錢方式不下20種,但概括起來無外乎直接收費與間接收費兩種。直接收費比如遊戲玩家和視頻用戶的付費,店鋪的交易抽成與傭金,雲計算客戶的服務費等;間接收費最典型的就是廣告,像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這些市值在全球前十的公司,都靠廣告營生。Snapchat也靠廣告賺錢。
廣告是一種高毛利的賺錢方式,這也是為什麽同為電商,平臺型的阿里巴巴一個財年的凈利潤有420多億人民幣,而自營為主的京東還在將自己的賬面控制在虧損狀態。自營電商賺的是進銷差價,比廣告的毛利低很多,想賺錢就要薄利多銷,擴大規模以提升議價能力。京東是在用一定範圍內的虧損換用戶和訂單。而模式更偏京東的亞馬遜是把賺到的錢不斷投入到無人機、機器人倉庫等新技術,以及AWS等新業務上,不斷給投資人“畫餅”,增強市場信心。
在中國互聯網用戶免費思維影響下,向C端用戶直接收費比較困難,除非有過硬的產品和服務,比如一款暢銷手遊。但這仍算不上可持續,一款遊戲熱度過了,吸金能力下降,急需新產品補充梯隊,考驗初創公司的研發能力。如果依靠廣告,就要把日活躍用戶數做起來,而且保證它是一個高頻應用。像Snapchat現在的日活有1.5億,覆蓋了近80%的美國青少年用戶市場。
ChinaVenture的一個數據揭示出國內初創公司的某種尷尬。在今年第三季度成功融資的42家初創公司中,有四分之一是O2O公司,而去年同期融資的169家初創公司中,O2O公司占比40%,而且今年第三季度O2O公司的融資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
O2O創業從一窩蜂到資本遇冷,看不到盈利模式是原因之一。即便是從當年“千團大戰”中一路打下來的團購平臺,以及眼下火熱的外賣,其盈利模式主要靠從商戶端收取傭金與提成,仍面臨著商戶端對“割肉”的反彈,這也是O2O公司融了一輪又一輪卻遲遲無法上市的重要原因。
第三,掀翻大象不靠蠻力。斯皮格爾在2013年拒絕了紮克伯格30億美元的收購。能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這些大樹底下生長並讓大樹感受到威脅,Snapchat依靠的是產品差異化以及對核心盈利能力的不斷創新。
得年輕人得天下。在產品設計上,Snapchat最初搶占市場靠的是閱後即焚與搞怪濾鏡,這種隱私設計一下子抓住了年輕用戶心理。Snapchat後來上線了付費查看過往內容的功能,飽受用戶詬病,被指違背了產品初衷,是一步昏招。不難看出用戶對閱後即焚這種社交形式的需求度。
而塗鴉、濾鏡和動態鏡頭提升了年輕用戶間的互動性,很多隱藏功能是靠手指在界面上的滑動、長按,或3D Touch來調取。一些功能創新,比如在Story(朋友圈)里的圖片和視頻當好友點擊觀看時會自動以時間順序將24小時的內容串聯成一段幻燈片播放(蘋果相冊中的“回憶”功能與此類似),這被Facebook、Instagram等大公司模仿。現在,Snapchat日活用戶數還不及Facebook(11.8億)的零頭,但它依靠功能創新保持了50%的年用戶增長。
Snapchat的核心盈利能力是廣告,美國總統大選時希拉里與特朗普為拉攏年輕選票均投放了Snapchat視頻廣告。但它同樣面臨手機屏幕上廣告位有限的問題,它做了一些創新來避免破壞用戶體驗。比如由品牌商贊助的趣味性動態自拍鏡頭,自拍視頻中會露出品牌商Logo;再比如基於LBS的贊助濾鏡,當用戶在麥當勞附近使用Snapchat時,可以獲取有麥當勞Logo的濾鏡。
這對於中國初創公司的啟示在於,如果不想在和大象共舞時被踩死,就要在產品功能創新上做出差異,並夯實自己的核心盈利能力。大而全,除了讓資金鏈更緊張之外,並不能讓年輕用戶一下子記住你。
Snapchat估值超美圖5倍 靠的是這些
美圖上周五在一片質疑聲中赴港IPO。這讓人想到了已經秘密遞交IPO申請的Snapchat。Snapchat和美圖一樣,都是瞄準年輕用戶市場的圖片美化工具,既涉及社交也對硬件產品抱有野心。然而從市值來看,Snapchat的估值達到250億美元,約為美圖的5倍。外媒稱Snapchat預計於明年3月份正式掛牌,可能創下美國IPO記錄。
2012年,Snapchat創始人斯皮格爾曾經拒絕來自Facebook紮克伯格的30億美元的收購邀約。當時這家社交網絡新貴只有6名員工。在談判失敗後,Facebook推出了Snapchat的競品Instagram,盡管Instagram的月活躍用戶數剛剛突破了6億,但是並無法撼動Snapchat在年輕人中的地位。
從日活躍用戶數來看,Snapchat並不比美圖占優勢。根據美圖招股書透露,今年6月份美圖的影像及社區應用已在全球11億臺獨立設備上激活,這是繼蘋果、微軟、Facebook、谷歌、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之後,全球第八家擁有超過10億用戶的互聯網公司。截至2016年10月,美圖的應用月活躍用戶總數約為4.56億,Snapchat是3.1億。但Snapchat能獲得大幅高於美圖估值,首先是它擁有令人驚艷的產品。Snapchat的應用界面極為簡約,一進入應用便是攝像頭,鼓勵用戶捕捉並分享當下的時刻。在Snapchat的聊天功能中,視頻與語音可在聊天中切換,可在視頻通話中發送照片。在群聊功能中,允許用戶隨時在群聊或與某個好友的私聊窗口切換。群聊功能是公司於12月13日剛剛添加的。目前平均每天在Snapchat上的視頻播放數量是100億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50%。
Snapchat已經能提供許多Facebook沒有的體驗了。從“閱後即焚”到搞怪濾鏡,從視頻優先到手勢控制,Snapchat的應用設計處處體現了青少年的特點。剛剛推出的Spectacles攝像墨鏡,已成為今年聖誕季最炙手可熱的消費電子產品。
Spectacles的成功並不在於可穿戴硬件的成功,而是已融入青少年生活方式的短視頻社交的流行。美圖也在向著這方面努力。從最早的美顏功能,到現在切入視頻、直播以及社交領域,美圖也在從產品的縱向進化和橫向擴展兩條線擴張,並不斷通過用戶粘性極高的存量用戶去激活新產品,滿足同一個用戶群體的相關多元化需求。
好的產品是建立起獨特和高粘性的用戶群體便是未來產生盈利的基石。Snapchat已經成為了全球億萬少年的樂土。“網紅+明星”的模式是最容易吸引這批年輕人的。Snapchat上草根偶像的視頻,普遍都可以吸引300萬至400萬12至34歲年輕人。以Justin Bieber、Kim Kardashian、Miley Cyrus、Kylie Jenner等為代表的青年明星就曾通過Snapchat分享他們日常的真實生活。就連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中,特朗普和希拉里也都為了拉攏年輕選民,在選舉期間購買了Snapchat的廣告。
美圖有八成以上的用戶年齡在30歲以下,其中16-22歲的用戶比例超過了60%,相比Snapchat的用戶年齡更為年輕化。美圖也針對這一類年輕用戶推出特殊化的服務,比如剛剛上線的00後的個性化影像社交工具閃聊,完全不同於目前所有的社交產品,是專為年輕人打造的一款產品。
美圖的美拍功能所使用的“網紅+明星”的信任代理模式似乎更為有效。TFBoys今年6月份在美拍首次進行現場直播,吸引了約570萬名觀眾,收到超過3.67億個贊以及500萬條實時聊天消息。有國內第一網紅之稱的Papi醬7月11日在美拍上的直播收獲了1.26億個贊和70.8萬條實時聊天消息,觀看次數近200萬。
正因為有了這群忠實的年輕用戶群體,才能夠吸引眾多廣告商。比如餐飲連鎖塔可鐘在Snapchat的一個動態廣告的觀看次數就超過了2.24億。據Snapchat預測,其2016年的營收將在2.5-3.5億美元之間,其中主要以廣告為主。今年5月,Snapchat融資18億美元達到200億美元的估值之後,美國《財富》雜誌認為,該公司的用戶增長仍然很快,廣告創收潛力巨大。
相比而言,美圖的變現能力和空間仍然值得挖掘。在軟件端的變現上,美拍還沒有開始商業變現,現在連開屏廣告等等廣告類的送分題都還沒有做,未來盈利空間可期,而從美圖最新招股書看出來的美拍道具系統收入的大幅上升,可以看出這個端倪。
正如派傑銀行投資部門主管蒙斯特所說的那樣:“Facebook菜鳥的樣子是投資者的最愛,因此它才能拉到如此多的投資。只需一個聰明的管理團隊,就能將Facebook塑造成一個賺錢機器。”
營收結構與Snapchat十分不同的美圖也需要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美圖95%的營收都來自手機。根據美圖總裁蔡文勝預計,智能硬件未來3年在營收中的占比將下降到30%以下,這意味著公司要探索出一條有效地依靠廣告來推動增長的途徑。
但是有分析師認為,美圖手機聚焦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小眾市場,盈利非常困難。一名來自工行香港的分析師表示:“美圖App不像其它社交App那麽容易被用戶使用,很難吸引廣告商。”
Snapchat上市 誰是最大贏家?
經歷了六輪融資後,“閱後即焚”社交網站Snapchat今天正式宣布向紐交所提出上市申請,預計融資30億美元,上市後市值最高可達250億美元。這也是繼三年前Twitter上市以來,首個IPO的美國社交媒體。

Snapchat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虧損5.15億美元,但收入增長迅猛,全年收入4.04億美元,2015年營收僅為5900萬美元。招股說明書還顯示,Snapchat目前日活用戶為1.58億,2016年第四季度每個用戶產生的營收升至1.05美元,一年前為31美分。
Snapchat還表示公司很大程度上依賴谷歌的雲計算技術,未來5年將投資20億美元使用谷歌的雲計算服務。此外,由於大多數Snapchat的用戶使用手機應用,因此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系統對公司業務發展至關重要。這谷歌和蘋果本身也是Snapchat的競爭對手,Snapchat其它的競爭對手還包括Facebook的Instagram和WhatsApp以及Twitter。

Snapchat在IPO申請中表明:“公司現在仍在虧損,而且可能持續虧損,永遠不會盈利。”此前Twitter也曾在IPO中使用過此類措辭。Snapchat兩位創始人Evan Spiegel和Bobby Murphy將各自持有20%的股權,估值約50億美元,並全權掌控公司未來的決策。
另一個大贏家是風投機構Benchmark Capital,掌控公司12%的股權,估值約30億美元。Benchmark還是Twitter和Uber的投資人,Benchmark早在2011年就領頭了Uber的A輪融資,後來又在2013年Twitter的一輪融資中,投資1350萬美元,估值達7000萬美元。另一家風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擁有Snapchat 7.7%的股權,估值約19億美元。

但是這些財富目前還仍然停留在賬面上。除了IPO有5個月的鎖定期之外,科技股今年市場仍然有很大的波動性。Facebook當年上市後前半年就遭遇了股價急跌。盡管如此,業內仍然預計投資人會因IPO受益。
美國IPO資深顧問Lise Buye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年美國IPO創下了金融危機以來的低谷,除非美股真的出現暴跌,Snapchat的上市對投資人來說無疑是好事。”
根據IPO申請資料,Snapchat的用戶大多是年齡在18到34歲的年輕人,他們每天在該應用上花費的時間在25到30分鐘。這部分人群對於品牌的忠誠度較低,愛時尚、追逐潮流。25歲以下的年輕人甚至每天平均要打開20次Snapchat應用。

2012年,Snapchat創始人Evan Spiegel曾拒絕來自Facebook紮克伯格的30億美元的收購邀約。當時這家社交網絡新貴只有6名員工。在談判失敗後,Facebook推出了Snapchat的競品Instagram,盡管Instagram的月活躍用戶數剛剛突破了6億,但是並無法撼動Snapchat在年輕人中的地位。
去年底“中國的Snapchat”美圖秀秀上市,估值僅50億美元。Snapchat之所以能夠獲得250億美元的估值,與它的產品的社交屬性分不開。去年起,Snapchat開始主打短視頻功能,目前平均每天在Snapchat上的視頻播放數量是100億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50%。去年底,Snapchat還最新添加群聊功能。
從“閱後即焚”到搞怪濾鏡,從視頻優先到手勢控制,Snapchat的應用設計處處體現了青少年的特點。剛剛推出的Spectacles攝像墨鏡,也已成為去年聖誕季最炙手可熱的消費電子產品。Snapchat在不斷通過粘性極高的存量用戶去激活新產品,滿足同一個用戶群體的相關多元化需求。
如今Snapchat已經成為了全球億萬少年的樂土。正因為有了這群忠實的年輕用戶群體,才能夠吸引眾多廣告商。比如餐飲連鎖塔可鐘在Snapchat的一個動態廣告的觀看次數就超過了2.24億。美國《財富》雜誌認為,該公司的用戶增長仍然很快,廣告創收潛力巨大。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