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79元自助餐年賺百萬的秘密到底靠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27/162850.shtml

79元自助餐年賺百萬的秘密到底靠什麽?
新消費內參 新消費內參

79元自助餐年賺百萬的秘密到底靠什麽?

低估對手,高估自己。低估自助餐廳里的套路,高估自己吃肉的能力。

本文由新消費內參(微信ID:cychuangye)授權i黑發布,作者龍貓君

自助餐最大的秘密:菜品組合的秘密

世界上任何生意想要賺錢,無非是在兩方面努力,第一是開源。也就是賺足夠多的錢。第二也就是節流,也就是滿足足夠低成本的采購與綜合支出。

自助餐這個生意非常好,好在哪里呢,好在它的開源和節流都是可控的。

先來說開源。

這是一門標準化采購生意,所以菜品成本可控。

11b7703741914bd2273366fa975f011b

一家自助餐廳采購的原料比其他中餐廳采購的要更標準化,基本自助餐廳菜品每一類供應的需求都是可以控制的相對精準的,無論今天來什麽類型的客人,準備的每一類產品都是標準平衡的。

一年四季可能會調整某些菜品,但是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顧客決定吃什麽,而是餐廳決定給你吃什麽。這樣在采購的時候由於是反複可以采購同一類單品,所以向上遊的供應鏈采購時候會更有性價比,這是開源的第一塊。

舉個例子,之前經常會去京城一家肉質新鮮的自助餐廳吃培根,這個餐廳的菜品的組合非常標準,吃了3年,也基本不會調整主力的菜品結構,肉、蝦、菜、甜品、蛋糕、烤鴨以及廉價啤酒和廉價飲料是不變的主題。

基本上用戶去吃的肉類都是統一的幾類,這對於商業邏輯而言是一個理想邏輯。

在這個邏輯的推演下,出現了自助烤肉有,自助海鮮烤肉,自助火鍋,自助麻辣燙等理想生意業態。

這些生意都是選擇用戶吃什麽,而不是讓用戶點單,因為每個品類的吃的食物都是固定的。

吃肉的,就是吃烤肉,再多也就不過吃五花肉、培根肉,肥牛肉,肥羊肉。反正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這幾個大類的肉。

總之這是自助餐這門生意最巧妙地地方。產品的組合策略對於自助餐廳也是至關重要的。

先來給大家介紹幾種有意思的產品組合策略。 曾經幫老板們設計團購方案,一個499套餐可以賣到99,老板算了算還能有20多塊利潤。 里面都是有很多道道的,眾所周知餐廳、KTV廳早些年很多餐廳賺錢靠的是飲料和酒水。

6de8855b9d07596fdcde33039ab25761_meitu_6

在KTV里一瓶成本3塊的啤酒賣你18、28、38你一點脾氣也沒有,畢竟帶著姑娘去KTV喝酒,誰也不想自己想顯得小氣。

KTV老板想吸引用戶過來唱K,就把包廂價格定到很低,然後在團購套餐里主動配上很辣的小吃,但是不給配飲料。

所以,你吃完東西就想喝東西,這樣就能在低成本的酒水上賺很多錢。火鍋套餐的產品組合同樣有道道,首先消費者買不買這個火鍋套餐,首先看的是這個套餐整體價格折扣率夠不夠高。

其次,一個火鍋套餐必須有大肉,比如肥牛、肥羊、毛肚、鴨腸四個火鍋大菜一般給你配兩個,用戶基本就願意買了。

價格還不夠高,折扣力度看起來還不夠大,怎麽辦?往里面加酒水、加蔬菜拼盤。

一個蔬菜拼盤價格可能68,一個西瓜汁可能38.總之餐廳定價都是有道道的,有些菜老板就是不想讓你下單,所以價格高。

有些菜就是吸引流量的爆品,所以會比外面價格要低。說了這兩個餐廳菜品組合的策略我們來說說自助餐里的菜品組合策略。

同樣在自助餐廳,菜品的組合與選擇都是有講究的。餐廳老板最希望的是,你一下就吃飽了。所以,你永遠會發現,離你最近最便捷的位置是獲得飲料的位置,飲料最便宜,又最容易果腹。

所以才發現,每次經常去的自助烤肉餐廳,總是會把飲料櫃子放的特別近,以前並不懂是因為什麽...現在懂了。

自助餐廳喜歡做大量需要喝水和辣的產品,所以火鍋和烤肉是好品類。這兩個場景下的產品,你要是不去喝一杯飲料,你都覺得欠了餐廳老板的錢。

自助餐廳里,其實還有一類看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成本很低的產品。就是那些放在冰櫃里的甜品、蛋糕、冰淇淋。我們上一期講過面包烘焙這個行業,其實當時我們的另一位龍貓君忘記說了,那就是蛋糕這類甜品是高毛利產品。

所以,你去海吃海喝,但其實你消耗的成本並不高,雖然你看起來吃了很多東西,但是你牛肉、烤肉消耗不了多少。總之,自助餐廳在菜品的組合上有個秘密,就是高毛利產品的組合+飲料組合。

由於自助餐,尤其是很多燒烤類自助餐,是不需要廚師的,這就一下子又省掉了很大一筆錢。

空間大小的秘密

接下來,再來說自助餐里另外一個重要的秘密,就是多大的空間容易平衡收支。眾所周知,自助餐是一個周一到周五空置空間多,周末可能排不上號的生意。

e907107b5c4e6d1cd3d8ab2694a1caef

所以一個餐廳放多少張桌子就非常講究了。如果桌子太多,用戶顯得非常擁擠,用戶用餐體驗也會不好。

如果桌子太少,用戶的坪效比太差也會不太好,曾經研究過金錢豹的坪效比,他們證明每2000平米的空間大約350張桌子是比較合適的範圍與配比。

所以,自助餐廳其實是一門特別依賴於數據經驗管理的生意,必須要靠每天的數據去推動采購,推動每張桌子的排列比。

哪些品類適合經營自助餐廳

中國的自助餐廳其實經過了一系列的階段,其實在早期的時候金錢豹、銀鯊、四海一家是這中間佼佼者。

因為那個時候,用戶心智里面認知的最高端的產品就是海鮮。所有一提到海鮮就認為是高端的,金錢豹,銀鯊的核心叫法都叫海鮮自助餐廳。利用中國黃金10年迅速崛起。

但是現在海鮮自助餐廳不稀奇了,用戶都吃過海鮮了,不會再覺得是多麽貴的一個產品了。最近發現,牛排這個單品自助餐廳開始出現在三四線城市,所以可以再總結一個小的竅門,那就是單一品類的自助餐廳在這一波環境下開始興起。

同樣在火鍋里也開始出現了這種趨勢,現在你光叫四川火鍋餐廳已經沒有辦法再吸引用戶的需求了,你必須要叫芝士牛排火鍋餐廳,肥牛火鍋餐廳,甚至還有各種毛肚火鍋餐廳,雖然最終搭配的菜品都差不多。

這說明一個什麽趨勢呢?信息越來越多的時候,用戶需要通過品類的識別和細分快速識別餐廳的特色。

自助餐廳也是如此,綜合型自助餐廳越來越不吃香,而單一品類的自助餐廳越來越崛起地很好。

 如果你說你是一個主打素食的品類,你開自助餐廳就不合適,吃自助餐的用戶多少都是追求性價比的用戶,所以什麽品類高端,什麽品類火,就用什麽品類做自助餐。

沒人規定芝士火鍋自助餐廳就是只有芝士,牛排自助就不能搭配葉子菜。這都是用戶心智中的一個識別而已,你們說是不是呢?

接著說說如何引流,做團購是早些年自助餐廳爆發的秘密,以前成都有個北平樓烤鴨自助,每次打一個9折,88折就可以一口氣賣1000到2000份。

由於團購是需要預約的,所以可以提交控制客流,我記得有一波自助餐廳銷售額大量都是靠團購網站引流去的,這個品類往往在團購中賣的最好,實際上商家只不讓利百分之10而已,對價格沖擊體系並不是太大。

所以,新餐廳主要通過團購引流,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讓用戶感覺到占了便宜,才是真正賺錢

曾經看過另外一個只賣19塊錢自助餐的模式,但是依靠酒水賺錢的老板。老板的菜品都是低端菜比較多,肉非常少,但是用戶會貪便宜,然後去吃。

但是去了以後就會發現,原來酒水是需要付錢的,最後經常有幾個用戶發現,菜錢只花了80不到,但是酒水錢付了好幾百,所以這就是典型利用某個廉價服務去引流(當然不排除有黑心商家,菜品質量是有問題的)。

跟身邊的用戶交流,發現幾乎沒有一人覺得吃自助餐是吃一件看起來占便宜的事情,這個心理現象跟只需要花一塊錢就可以抓娃娃機的感覺是一樣的,所以吃自助餐的感受就是有可能占便宜。

畢竟每個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低估對手,高估自己。低估自助餐廳里的套路,高估自己吃肉的能力。

雖然如此,但是下一次,還會心甘情願又去吃一次。

 筆記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這門生意的小竅門:

1   記住兩個重要的比例:每次備菜比例與浪費比例的平衡,這是優化采購效率的關鍵。記住空間位置與座位比例。

2  產品的組合策略:讓用戶能很快就吃不動的菜品是理想菜品,當然也要讓用戶下次還有回頭客。

3 品類的選擇: 最好是用戶全自助的品類模式,這樣可以大幅度的減少廚師的費用。另外重點是用牛排、海鮮等生猛詞匯一下子占據用戶心智,讓用戶有一種感覺占了便宜的感覺。

4  營銷策略上利用預訂以及團購引流模式比較理想。這樣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客流。

5  定價策略上79、129是兩個重要價格分水嶺。上一個是中等價格,下一個是高價格臨界點。另外自助餐廳也面臨消費升級,所以以後中高端價位會越來越吃香。

最後想說的是,賺錢不賺錢,根本核心不是投機取巧,任何時候,菜品質量過關,幹凈衛生好吃體驗好,是真正發財賺錢的不二法門。而且就算明白了所有這些訣竅,你也未必能年入百萬,畢竟有時候還有大環境以及選址和你實際經營能力的差別。

自助餐 菜品組合 定價 采購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04

有關集體投資計劃申請提交文件的規定及行政事宜的指引 (GL79-14)

1 : GS(14)@2015-01-19 00:55:21

更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294

有關集體投資計劃申請提交文件的規定及行政事宜的指引(GL79-14)

1 : GS(14)@2015-09-06 23:09:01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 ... ments/gl79-14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139

觀月.樺峯首蝕讓 輸79萬

1 : GS(14)@2015-09-22 02:22:19

■觀月.樺峯中層單位以1,100萬元易手,料業主倒蝕約79萬元。 資料圖片


【業主掟貨】二手樓爆蝕讓潮,觀塘重建區更爆出首宗蝕讓。屬觀塘市中心首個重建項目的觀月.樺峯,有投資者看淡後市,畀重稅急蝕沽貨,為屋苑首宗二手成交兼見血。



尚巒 形品 均錄蝕讓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觀月.樺峯中層F室,實用769方呎,三房間隔,上月28日登記以1,100萬元易手,呎價14,304元。原業主去年8月以1,017.1萬元一手購入,雖升值8.2%,賬面獲利82.9萬元,但由於持貨僅1年多,須付樓價一成額外印花稅(SSD),若計及110萬元SSD、釐印費及佣金等開支後,料倒蝕約79萬元。資料顯示,單位今年2月曾向私人財務公司承做二按。代理表示,該單位曾放租,叫租3.2萬元,放售1,150萬元。大坑尚巒亦有投資者止蝕離場。世紀21北山嚴智贇表示,為中層D室一房戶,實用375方呎,原由投資者持有收租,見近日樓市交投淡靜,加息逼近,驚樓市會冧,減價55萬元至765萬元沽貨。單位2012年10月以775萬元購入,賬面已蝕10萬元,連使費料蝕約46萬元。嚴智贇續稱,北角形品亦錄蝕讓,為中層D室,實用427方呎,剛以700萬元易手,原業主2013年5月以640萬元購入收租,扣除一成SSD後,倒蝕10萬元離場。尖沙嘴九龍站本月僅兩宗買賣,開始出現劈價貨。消息指,擎天半島5座低層A室,實用620方呎,原叫價1,450萬元,現勁減250萬元至1,200萬元放售,較銀行估值低最多6.8%。滙豐估值1,288萬元,中銀估值1,277萬元。同座中層A室,兩個月前成交價達1,380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919/193015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371

17萬裝修費變79萬 三人被捕涉違不良營商條例 行內首宗

1 : GS(14)@2016-02-02 15:46:56

■裝修公司以先動工後報價方式,逼事主就範。海關圖片


【本報訊】《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修訂實施兩年來,海關首次以相關條例用於裝修工程中,拘捕一間室內設計公司3名董事及職員。案中受害人光顧該公司進行家居裝修,全屋翻新工程報價為17萬元,但工程展開後,設計公司竟向事主加追逾3倍費用至79萬元。受害人先後付了50萬元後中止合約並向海關投訴,關員調查後在馬鞍山拘捕3名涉案男女。記者:翁鈺輝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不良營商手法組指揮官黎嘉樂稱,被捕2男1女(46至47歲),其中2男女為裝修公司董事,一男子為職員,3人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中的誤導性遺漏被捕,調查後獲准保釋。黎稱,今次是2013年7月該條例實施以來首次拘捕裝修業人士。海關稱,較早前接獲居住馬鞍山的受害人投訴,指一間裝修公司涉嫌以不良營商手法誤導經營。據悉,受害人去年9月光顧涉案室內設計及裝修公司,為其實用面積800平方呎單位全屋翻新,報價時公司共提供9張報價單共160頁紙及30張草圖,優惠價17萬元,事主其後簽了報價單。




拆牆批盪逐呎收費


事主所簽其中一張報價單,上面一項「其他項目」並未寫上價錢;其後再簽了一張追加單及分階段項目付款,單上卻寫着「此報價單一經簽定即成合約」。工程初期,職員主動提出多項改善工程,後來更以先動工後報價方式,迫使事主簽署追加單。黎引述受害人稱,向裝修公司質詢時職員稱「總之,而家嘢就拆咗,唔畀錢唔得」,造成米已成炊局面迫事主就範。裝修工程一個半月內,共追加了218項先動工後報價工程細節,例如拆門竟細分拆原有門、門框及氣鼓,各自收費;拆牆更是以一呎收費280元每呎計,並計算拆牆後泥水批盪連修口的費用(每呎280元),其他細節收費更不計其數,令工程由原先的17萬元飆升至79萬元。最後事主先後付款50萬元後,懷疑自己墮下無底深潭,決定與裝修公司中止合約,並向海關投訴。海關調查後在馬鞍山區拘捕涉案裝修公司兩名男女董事及一名男職員。海關警告裝修界不良分子,指不良手法影響及損害消費者權益,亦嚴重破壞業界的信譽。任何人違反公平營商條文可能遭受刑事檢控,一經定罪,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202/194758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10

79歲航天女先鋒不言退

1 : GS(14)@2016-07-06 08:11:13

從1958年美國首枚人造衞星「探險者一號」升空、1997年「拓荒者號」登陸火星,到昨朱諾號進入軌道,79歲NASA工程專家、航天女先鋒芬利(Susan Finley)一直緊守崗位。朱諾號進入預定軌道後,透過無線電音訊向地球「報平安」,芬利負責監察這種時而微弱、但至關重要的音訊,「裏面字字珠璣,記錄正發生甚麼事」。只有中學教育程度的芬利1958年進入噴射推進實驗室工作,半年後NASA才成立。當年電腦未普及,算術精湛的她充當人肉電腦,助工程師拆解算式。她其後為照顧兩子停工六年,1969學習電腦程式後重投航天界,升職成工程師。她難忘2004年「勇氣號」探測車登陸火星時,訊號一度中斷,所有人憂心忡忡,只有她信心十足,最終守候到探測車傳回穩定訊號。2008年,實驗室修改編制,沒有大學學位的芬利失去工程師頭銜,變成時薪的工程專家。她不喜歡被降職,但因討厭讀書,沒有考取學位;現已過古稀之年的她沒有計劃退休,還期望參與2021年的火星探測車計劃。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06/196833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670

屯門劏場舖售79萬勁蝕67%

1 : GS(14)@2016-08-04 04:00:20

【本報訊】劏場泡沫爆破,兩年前以市區價開售的屯門壹號總站,錄首宗二手成交,1樓有舖位僅以79萬元易手,成交價較一手購入價勁蝕逾160萬元,蝕幅達67%。該舖位位於1樓45號舖,建築面積104方呎,成交價79萬元,呎價7,596元,為該商場拆售近兩年以來,首宗二手成交。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舖位於2014年底以239.2萬元購入,呎價高達2.3萬元,如今勁蝕160.2萬元。壹號總站位於青山坊2號華樂大廈地下至1樓,由佳寶集團以3.4億元購入,隨即拆成300個蚊型舖出售,呎價最高2.93萬元。佳寶當年解釋,壹號總站寓意投資者可由該車站登上致富列車,但首宗成交買家卻要勁蝕67%出貨。以當年成交價計,該舖位成交金額可購入置樂花園實用449方呎的住宅,此類單位現已升值至近300萬元。現商場最少有70個舖位有放盤,當中逾兩成放售叫價較購入價低,最多叫低30%。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3/197205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245

裝修公司狂裝108電掣 拆粒螺絲索$100 涉瞞收費 埋單17萬變79萬

1 : GS(14)@2016-10-05 11:22:34

■明思董事林沛泉昨聆訊後掩面離開。夏家朗攝



【本報訊】海關首次引用《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控告裝修公司及其董事,指控他們作誤導性遺漏,在報價單隱瞞收費,令裝修費由17萬元增至79萬元。案件昨開審,業主是一名海關督察,他稱不少收費項目不在原來報價單,事後連拆遙控器座架一粒螺絲都要收100元,約800平方呎住所裝了108個電掣。記者:戴國輝



■事主蔡劍輝前年購入翠擁華庭單位後全屋裝修。

被告依次是明思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及董事林沛泉(47歲),涉向消費者提供的報價單中有誤導性資料遺漏。涉案報價單共9份,事主報案前已付裝修費50萬元。持碩士學位、本身是海關督察的事主蔡劍輝供稱,他於2014年購入馬鞍山翠擁華庭一單位,約在同年9月到馬鞍山中心明思設計要求報價,他指翠擁華庭樓齡十多年需全屋清拆裝修。同月13日林在明思辦公室見面出示第一份共18頁報價單,僅講解5分鐘,當中近10頁「自選項目」完全沒提及,報價單指總收費是17.5萬元。蔡表示知悉裝修公司會另就電掣收費,林稱每個收690元,另外拆牆則每呎收280元,兩者屬自費項目,估計需另付10至12萬元,故蔡預算整個工程花費約30多萬元。他於同月21日付了1.7萬元、即一成定金給明思。工程由林胞弟負責,他分別於2014年12月及去年1月上旬要求蔡支付工程費,更先後拿出另外5張報價單,列明會收取108個電掣位費用,但蔡在單位只找到72個。林胞弟解釋假如一個電掣駁至5支光管,會收6個電掣費。舊業主留下洗衣機及雪櫃,林胞弟稱搬走需每部收300元,蔡立即拒絕寧自行搬。蔡又指原報價單的「新改洗手盆冷水來水位」,一字之差改為「新造」,即雙倍收費由980元改為1,960元,林胞弟強調工程「冇得返轉頭」,「我係負責工程,做咗就要收錢,你同Joe Lam(指林沛泉)講過乜嘢,我唔知!」



「食完嘢想唔畀錢?」


蔡認為收費無理,拒簽新報價單。1月12日晚林甫見面便說:「點呀?有乜好傾?全部啲嘢做晒,食完嘢想唔畀錢呀?」蔡認為很多項目動工後才報價,「好多項目收費都係隱藏咗,冇講過畀我聽」,如拆冷氣機遙控器掛座,拆一枚螺絲便花100元。林稱「總之拆咗就要收錢」,又警告蔡「唔畀錢就法庭見」,其後改說「我而家唔得閒同你逐項對,第一張報價單冇嘅項目,我可以收你半價,其他項目我就一毫子都唔會收少你」,又稱會贈送睡房傢具,蔡最終就範簽署。聆訊今續。案件編號:STCC476/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04/197903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45

【一世打一份工】79歲總廚:錢不是最重要

1 : GS(14)@2016-11-13 11:33:05

益新美食館總廚景叔1953年加入餐廳,至今63年,從未轉工。



面前的檸檬雞,以牛油等醃製的雞扒炸得香脆,再切件,配上酸甜檸檬,是益新美食館總廚麥景洪(景叔)的代表作,亦是餐廳開業至今的招牌菜。「這個檸檬雞我由細食到大,記得小時候赴英國讀書,每次回港後要返英時,很不捨得家人和香港,每次都要景叔煮檸檬雞給我帶上飛機食,很有情意結。」第三代老闆陶植麟說。這碟菜式記載三代僱主與景叔的情誼,見證他63年來從未轉工,一世人打一份工的故事。

「三代老闆都民主做得舒服」

今年79歲的景叔,16歲入行便加入益新(前身為雲華酒樓、1950年開業),經歷餐廳搬遷再結業重開,景叔一直無離開過。「以前年代搵工好難,爸爸都是廚師,有他介紹先入到行,所以我好好珍惜。我們這行變化唔會好大,打工打生不如打熟,最重要是感情,始終會不捨得,所以冇想過另謀高就。」景叔說。記者第一次看見景叔,已察覺他經常笑容滿臉,訪問中亦多次說:「錢不是最重要,不能代表一切。」令我這個由畢業至今轉了兩三份工的80後,有點汗顏。「難道錢不重要嗎?」我問。「年代不同,現在年青人心頭高,不夠錢用便轉工搵多些,換電話、唱K,好多消費娛樂,不像我們般節儉,我們那時很單調,娛樂不多,工時又長,所以搵到錢都冇地方用,最多都是看電影,飲媖茶,份人工夠養家便心足。」景叔由學徒做起,當年入行人工微薄,捱了十多年,終當上總廚。他最難忘是,「做了多年,老闆從來冇試過欠糧,就算是經濟不景氣,要知道飲食界經常會發生(拖糧)。老闆還常常提醒我們出糧,有糧出喇!快啲去打簿啦!」一直無想過離開,他說,最重要僱主信任他。「三代老闆都很民主,很會聽意見,因為夠民主,工作有自由度,所以做得很舒服。」



檸檬雞,以牛油及香料醃雞後,炸得香脆,檸檬汁偏甜,極開胃。半隻$210

沙律煙䱽魚,最特別是先以滷水汁醃,但吃不到藥材味,反而有淡淡的煙燻香味。$405

鳳凰焗魚腸,是傳統古老菜,工夫多,已買少見少。$138

景叔(左一)在益新的前身雲華酒樓由學徒做起,捱了十多年當上總廚。

從無遲到早退一直鑽研新菜式

2003年,當時位於利舞臺的益身結業,66歲的景叔決定退休,三年後,第二代老闆黃美冰(May)、即陶植麟的媽媽決定在跑馬地重開,那時只有幾張枱,只屬小本經營,景叔二話不說便出山幫忙。May說:「那時有好多人想找景叔過檔,他都拒絕了,我重開時只是小本經營,出不了很高人工,但他都不介意,他不是看錢份上的人。做生意實有高低起跌,當我們跌至谷底時,他從來沒有說要走。這個和員工性格有關,如果他是重情感、講義氣的人,他會幫你度過難關。」她續說,「他是一個好員工,從來沒有遲到早退,就算現在79歲,我們怕他做得辛苦,經常叫他早點回去休息,他都會盡責地留守到最後。」活到老學到老,景叔以做傳統菜為主,像焗魚腸、釀鯪魚,現在仍不時鑽研新菜式。像較新派做法有煙䱽魚,以滷水汁醃製,加了胡蘿蔔汁做醃料,看起來燈燈紅紅,配上沙律醬,表皮剪得脆口,內嫩滑,很有新意。



益新美食館灣仔軒尼斯道48-62號上海實業大廈地下及地庫記者:何嘉茵攝影:鄧鴻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3/198318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368

打牌飲茶加港兩邊走79歲順嫂冇戲癮

1 : GS(14)@2016-11-21 00:05:02

■「順嫂」梁葆貞退休多年,移居加拿大,昨晚在港與好友食盆菜相聚。



鄭少秋、張智霖、呂良偉與太太楊小娟、商天娥等昨晚現身鴨脷洲,出席長者盆菜宴活動,梁醒波女兒、曾參演《香港八一》等系列的「順嫂」、資深甘草演員梁葆貞也有出席。順嫂透露已移民加拿大多年:「退休多年,成日都喺加拿大、香港兩邊走,兩邊多朋友,之前仔同新抱都喺香港,有兩個孫仔喺香港,而家全部都喺加拿大,總共有4個孫仔,最大嗰個讀緊碩士,最細嗰個都讀緊大學。」



■鄺美雲(左)抱恙赴會,遇見前夫阿呂與楊小娟,大方合照。

■鄭少秋壓軸出場,深受在場長者歡迎。

■張智霖透露太太靚靚要照顧打疫苗後發燒的兒子。


鄺美雲遇阿呂

問到順嫂會否有人斟她拍劇,她說:「我70歲退咗休,就快79歲,自己都冇留意,做慣乞兒懶做官,有得舒服,唞吓唔做,都冇戲癮,以前拍戲都係搵食養兒女,而家真退休,返香港搵朋友飲吓茶出吓街,平時喺加拿大打吓牌。」此外,阿呂表示會與太太上台表演:「而家有時間做吓善事,我都有教囝囝有能力幫吓人,佢好生性大個仔,都鍾意表演畀長者睇。」阿呂的前妻鄺美雲亦有前來,大方與阿呂夫婦合照,她表示:「我哋成日都有見,好朋友,仲有同小娟分享扮靚心得。」而秋官透露忙為明年5月舉行入行50周年的演唱會準備,他說:「阿姐問咗佢,不過佢8月又開,睇佢會唔會幫我,阿女都想叫,佢得最好,喺台上表演一字馬。」採訪:曹家誠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0/198393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3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