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38370&time=2011-03-18&cl=115&page=all
3月17日,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奇虎360)在香港啟動全球路演,首日便實現3倍多的超額認購。一位知情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在香港的路演中,投資者認購非常踴躍,其中索羅斯名下一隻基金也參與了認購,現已成為奇虎360「很重要的投資人之一」。
多年來,每當人們談到由周鴻禕所創辦的奇虎360,聽到他說「用免費殺毒產品做公益」,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出一個問題:免費的東西,如何賺錢?而現在,這樣一個剛剛「賺到點小錢」的互聯網公司,即將在投資者的追捧中上市了。
3月14日,奇虎360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招股說明書。據兩日後SEC公佈的正式條款顯示,奇虎360計劃發 行121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預計發行指導價區間為10.50美元-12.50美元;同時,該公司還授予承銷商一份約182萬份ADS的超額配 售權。據此估算,奇虎360此次上市至多融資1.74億美元。
為了上市,一直在外界盈利質疑中「躲閃」的奇虎360,不得不揭開了這層「神秘面紗」。
從招股書披露中可見奇虎360的發展路徑,首先是以免費殺毒軟件等網絡安全服務產品及其瀏覽器平台,「圈」到了龐大且高粘性的用戶,然後試圖通 過在線廣告和增值服務來完成盈利轉化。這種盈利轉化模式到2009年方初顯效果,這一年奇虎360首度扭虧為盈,盈利419萬美元;2010年的淨利潤為 850萬美元。
未來一個月,奇虎360還將奔赴美國進行上市路演,目前來看投資者認購相當踴躍。其區區幾百萬美元的利潤,何以吸引國外投資者的「眼球」?
奇虎搭上的是Facebook的便車。據一些投資者介紹,在路演中,奇虎360以「中國的Facebook」自居,憑藉第三方統計報告顯示的 「3.39億月活躍用戶、用戶覆蓋率達到85.8%」這兩項數據,號稱為「中國按照用戶數排名前三的互聯網公司」,江湖地位僅次於騰訊和百度。從某種程度 上說,這是一個大大超越了其實際營運框架的「故事」,但它滿足了當下投資者的胃口。
當下投資圈有一種說法,目前正閃現出一個絕佳的互聯網公司上市的「時間窗口」,「這一撥『中國互聯網概念』,只認流量、只認用戶而不問收入,這 麼好的時機,360的故事包裝一下是很有機會的。」一位知情人士也對本刊記者證實,龐大而忠實的用戶群,正是奇虎360此次上市的最大「賣點」。
但是,儘管奇虎360的用戶基數已經足夠龐大,其向盈利價值的轉換過程仍難以與屬於社交網絡的Facebook或騰訊相提並論。因為後者產生用 戶的平台,同時也是其推出增值服務的平台,用戶基礎「變現」路徑很短;而作為功能性工具客戶端的奇虎360,如何完成這一深度轉化,其實還是一個遙遠的故 事。
抓住時間窗口
「他們一直說自己很像中國的Facebook,都是通過免費的服務方式迅速地佔領市場,掌握了數以億計的粘性很高的用戶基礎。」上述知情人士對本刊記者稱。
易觀國際高級投資經理張鵬程認為,當下資本市場窗口對奇虎360這樣的公司非常有利,因為Facebook飛漲至六七百億美元的市場估值,證明 了流量對美國機構投資者的巨大感召力。他分析指出,在奇虎360的上市過程中,風險投資人必然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角色。「這批投資人在四五年前就進去 了,以後很難趕上比現在更好的退出時機。」
2005年9月,曾任雅虎中國副總裁兼3721公司總經理的齊向東創立奇虎。最初,奇虎的定位是一家幫助各大社區、論壇增加搜索功能、創新互動產品的專業搜索技術服務提供商。
2006年3月,紅杉、鼎暉、IDGVC以及周鴻禕投資奇虎2000萬美元。在完成A輪融資之後,周鴻禕出任奇虎公司董事長兼CEO,並重新確 立了公司的發展方向——同年7月推出360安全衛士,這款以殺木馬、防盜號、全免費為亮點的防火牆產品,徹底打破了殺毒軟件原有的收費模式,受到網民和互 聯網服務商的極大歡迎。
距離A輪融資僅過半年,2006年11月奇虎又完成了由高原資本領投,紅點參與的規模為2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此外,奇虎A輪投資商紅杉、 CDH、Matrix和IDGVC也參與了第二輪融資。2007年9月,奇虎宣佈360安全衛士用戶量已超過瑞星、金山,成為國內用戶量最大的安全軟件。
2008年3月,周鴻禕宣佈360安全衛士通過將域名切換至「.cn」完成從產品向安全平台的蛻變,並從奇虎公司剝離獨立運作,新公司由奇虎股東共同注資3.6億元。
彼時,周鴻禕曾對媒體坦言並沒有找到明確的商業模式。
「一說互聯網,就先提到商業模式,一說商業模式,就要問怎麼掙錢,何時盈利……」那些年,周鴻禕最不喜歡與人討論「奇虎到底怎麼賺錢」的問題, 他更願意把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條「互聯網規律」上——「你如果提供了一個雖然免費,但是對很多人都有價值的服務,很多人認可你,你一定能想辦法掙到 錢,只是個時間問題。」他用「用戶價值」來說服所有的投資人。
堪比騰訊?
此時此刻,很多手捧奇虎360上市招股書的圈內人士,開始對2010年秋天的「3Q大戰」品味出了一絲「陰謀論」的意味。
「騰訊顯然是被360利用了一道。發動戰爭,就是為上市造勢。」一位360產品的競爭對手對本刊記者稱。
「去年9月,奇虎360已經進入上市準備期。「敢跟騰訊『大打出手』,並且成功逼迫QQ應戰,直接與360安全衛士玩起『互相屏蔽』,最後論結 果其實是難分輸贏,而且360還能扛這麼久,這顯然幫助周鴻禕在投資者那裡增加了不少知名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人士向本刊記者指出,「看一個人, 就看他的競爭對手。」
這很符合周鴻禕的一貫風格——從當年的3721搜索引擎到奇虎,週一路砍殺過來,最常用的一招就是以挑戰老大來提高江湖地位。
2011年初來自艾瑞的一份針對「日均用戶數」的統計顯示,排名前十名的客戶端依次為:360衛士、QQ、IE、360殺毒、360安全瀏覽 器、迅雷、360保險箱、QQ遊戲大廳、PPStream、QVOD。在中國當下人氣最旺的前十大客戶端裡,360的產品佔據四席;更出人意料的 是,360的日均用戶居然比QQ還多。
「騰訊也是基於一個應用——IM軟件起家,一旦擁有龐大的用戶數之後,它做的任何事情都可能讓其他互聯網公司忌憚。」前述知情人士告訴本刊記者。
他透露,雖然不會明著提及騰訊、百度等國內大牌網站,但360路演的主體思路必然是複製騰訊的成功模板——「在擁有龐大用戶數的先天優勢之後,後天再去發展很多互聯網應用。」
不過,國內著名的天使投資人曾李青卻認為,評估客戶端產品的價值不應該僅僅看其「人氣」方面,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功能性工具客戶端與社交網絡客戶端的價值完全不是一回事,是N的一次方與二次方的價值差別。」
截至2010年四季度末,QQ軟件活躍賬戶數同比增長23.8%,已達到6.476億;QQ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達到1.275億。3月16日,騰訊發佈2010年財報稱,全年實現總收入為196.46億元,約合29.67億美元,同比增長57.9%。
對比奇虎360同期獲得的5770萬美元總營收,騰訊是其50倍之巨。
盈利轉化剛起步
用「免費」概念花了五年時間培育市場、將用戶量一路帶到接近4億的奇虎360,必然不能選擇一條「重新開始收費」的回頭路。
「主要通過在線廣告和增值服務來達到盈利轉化,包括產品的入口,平台廣告,遊戲分成,開發利用數億用戶帶來的網站導航以及搜索結果帶來的流量分成等。」前述知情人士向本刊記者分析公司盈利模式。
奇虎360在招股書中稱,公司開發了眾多開放平台,以便為網頁遊戲、電子商務網站、軟件及應用等眾多第三方合作夥伴在這些平台上提供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從而獲得分成收益。
不過,目前360還僅僅站在這一盈利模式的「起跑點」上。
今年2月以來,360一系列第三方平台產品迅速上馬——2月18日推出一款專為網頁遊戲量身打造的瀏覽器;2月23日,推出「360團購開放平 台」,彙集了拉手網、美團網等200家團購網站;3月1日凌晨,360又發佈了一款酷似iPhone APP應用的產品——安全桌面。這款產品可以自動整理歸類已安裝的軟件和常用網址,並且可以在自帶的軟件庫中直接下載安裝軟件。
對於奇虎360而言,如何將近4億安全產品客戶端的用戶,成功遷移到更多的開放平台,無疑是當下最大的課題。多位業內人士向本刊記者指出,360的未來出路,有可能是繼續圍繞瀏覽器產品做多元化平台的開發,進一步擴展增值服務的空間。
目前,通過安全瀏覽器佔領用戶入口是360用來做文章的核心平台。自2008年4月首款安全瀏覽器產品問世以來,截至2011年1月,其活躍用 戶數量達1.72億,成為中國市場上僅次於微軟IE瀏覽器的第二大網絡瀏覽器。360自此實現了將安全衛士客戶端用戶向瀏覽器產品的遷移。
瀏覽器產品令奇虎360首次看到了賺錢的曙光。招股書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奇虎通過瀏覽品產品所獲得的在線廣告收入約為1413萬美元,佔到公司總收入的七成。
不過,基於Web瀏覽器的多個第三方平台的新嘗試能否帶來更可觀的盈利,還有待一定的觀察期。比如360推的團購平台,被互聯網資深人士謝文評價為「開不開放對產業影響不大」,是一個邊緣化的應用服務平台。而「安全桌面」這款產品卻獲得一定好評。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胡延平認為,面對2011年互聯網「App化大潮來臨」這一趨勢,瀏覽器地位不僅沒有削弱反倒有所增強,甚至成為Web App平台(基於瀏覽器的應用程序集成平台)的核心——Web OS(基於瀏覽器的虛擬操作系統)的雛形。
相比騰訊,奇虎360從龐大的用戶身上「還只賺到了點小錢」。上市可能在短期構築了一個奇虎360的安全港,但投資者們絕不想聽到一個虎頭蛇尾的故事。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44078
富士高 (927) ,05年11月30日成為 Microsoft XBox 360 耳機的全球獨家生產商,中期業績純利增加51%,往績市盈率10倍,預期市盈率around 6-8倍,往績息率3.3%,已公佈年底好可能會有特別股息,公司成為06年香港超級品牌,05年David Webb 一年一度點石成金之選,現金流強勁,由 PWC audit.
工業股一隻,不過唔係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即代客加工) , 而係自己研發產品,電子產品、音響產品、通訊產品、多媒體產品、電聲零件配件及其他... 依d terms 應該都冇人會睇得明,即係做電話耳機、汽車耳機、遊戲機耳機及配件。 工業股最怕係兩樣野,一是OEM,這類公司完全冇防線可言,只會不斷被人壓價;二是過份倚重個別客戶,除了會比客蝦之外,個客一走左就會流血不止。富士高於06年9月為止的中期業績顯示,客戶分佈如下 : 美國 20% (05 年同期 30%)、歐洲22% (20%)、亞洲國家22% (22%)、中國32% (19%),分得好散。宜家睇數, unit : HKDk。 05H1 05H2 05FY 06H1 由於盤數係3月31日年結,可見下半年既sales 高好多,應該係聖誕檔期既關係。Interim report M&DA 話由於銷售組合有暫時性的轉變,以及最近推行的削減產品成本計劃帶來的效益未及於期內反胦,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21.9%略為調整至19.0%,睇下下半年既 cost savings measure 有冇料到。銷售上升是因為「具備影音功能的流動電話日趨普及,而該等增值功能均需要配以優質耳機產品使用;市場對與流動電話配套銷售的免提耳機需求殷切;集團加強與主要歐洲流動電話製造商的合作關係;集團是微軟Xbox 360TM 遊戲機附設的有線耳機獨家供應商,帶來銷售額達到98.9百萬港元,飆升323.3%。」 公司展望集團預期流動通訊及娛樂產品的銷售將持續強勁,帶動市場對具備增值功能的優質電聲產品的需求。由二零零六年九月始,集團已向一個優質音響品牌客戶付運首批新產品,大批量訂單並已排期於下半年度付運,訂單為期一年,金額達一億元,故他相信音響產品將會成為下半年的業務增長動力之一。 整體而言,隨著先進數碼音響壓縮技術的發展,集團預期消費者對「隨身聽」的高級音響娛樂器材的需求持續,並將帶動對優質而輕巧的耳機的相應需求。另一方面,消減噪音耳機已廣泛被經常乘搭飛機的旅客接受,為集團帶來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至於配備紅外線、射頻技術、藍芽及2.4/5.8GHz數碼音響技術的無線耳機,訂單數目亦不斷增加。 對於未來的合作計劃,集團現正與兩歐洲客戶洽談中,分別為音響產品及通訊產品。公司透露,若今年度營運情況理想、手頭現金充裕及日後發展計劃許可,不排除今年將派發特別股息。 至於Xbox 360,由於05年11月底先有,加埋做模時間,肯定趕唔上聖誕檔期,今年第一次享受Xbox 的聖誕銷售增長。XBox 銷售如何? 在Microsoft 年報中有個segment 叫EDD, 入面主要是Xbox 360 的hardware 和software, 我們看它的revenue 可作參考。 Entertainment and Devices Division (“EDD”) products include the Microsoft Xbox video game console system, PC games, CPxG (consum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products), TV platform products for the interactive television industry, and Mobile and Embedded devices (principally Windows Mobile software platform and Windows Embedded device operating system). EDD 的revenue for the quarter ended Jun06, Sep06, Dec06, Mar07 係 USD 1162m, 1019m, 3002m, 947m. Oct06-Mar07 加起來是USD3949m, 比Apr -Sep06 的2181m 多近一倍。 歐洲和美國聖誕零售數據都好靚,中期純利增加5 成,希望年終業績都交到5成吧,也看看有沒有特別股息。申報:有貨小注。
http://news.imeigu.com/a/1323180360983.html
(i 美股讯)北京时间2011年12月6日 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NYSE:QIHU),今日发布声明,回应香橼公司在其主页上发布的关于奇虎360公司的研究报告续篇。奇虎360认为该文章包含多处事实错误和误导性的猜测。奇虎360希望指出该文章中的关键错误。
少统计了hao.360.cn页面上的广告链接数:
1. 截止2011财年第三季度,hao.360.cn导航页面主页上有共计125到130个付费广告链接,该数字会有轻微月度波动,而香橼声称只有60到65 个链接。
2. 奇虎360按照链接数向其客户收费,而不是按照客户数计。因此,一些客户在此页面上的多个链接不应被视为重复。香橼的报告中大约除去了30个这样“重复” 链接。
3. 追踪URL只是广告主用来衡量广告链接效果的多种方法之一。在hao.360.cn首页中有约40个付费广告链接没有加入追踪URL。一些长期的广告客户 因为对网站的流量感到满意,同时由于追踪URL有可能在一些情况下降低用户浏览速度,因此他们选择不用追踪URL。
低估了hao.360.cn页面上的广告链接价格:
1. 香橼报告中引用的每链接20万到25万人民币的广告价格源于卖方分析师报告,这参照了公司在2011财年第一季度的运营数据。奇虎360在之后的季度都上调了价格,并已将此趋势在季度业绩发布电话会上做了沟通。香橼再一次选择忽略此事实。
2. 截止2011财年第三季度,hao.360.cn首页上每个广告链接的平均价格是32万到35万元。在“知名站点”区域的广告链平均价格是100万元人民币。
3. 来自于hao.360.cn首页上广告链接的收入占hao.360.cn域名下产生的所有广告链接收入的约75%,包括垂直页面,但不包括搜索推荐收入。
奇虎360的网页游戏ARPU值
1. 网页游戏与传统网游(MMORPG)相比属于一个不同的品类。典型情况是,网页游戏的生命周期比MMORPG短很多,只有6到12个月。在如此之短的生命 周期中,网页游戏开发商会努力增加每款游戏的变现能力,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回开发成本。因此,网页游戏产生的ARPU值比传统MMORPG高很多。 把奇虎360的和其他上市的中国游戏公司的游戏ARPU值进行比较是不公允的,因为他们不专注于网页游戏。
2. 奇虎360并没有在内部开发运营在公司平台上的任何一款网页游戏。所有这些游戏都来自于第三方开发商,游戏中的变现活动也是由第三方公司开发和实施的。公 司和几乎所有的中国独立网页游戏开发商建立了坚实的业务关系,公司平台上的网页游戏ARPU值和中国网页游戏行业平均水平是一致的。
3. 奇虎360在2010年初推出了网页游戏平台,此后经历了巨大的收入增长。在过去2年中,公司的网页游戏收入主要由付费用户的增长推动。每月ARPU(平均每用户收入)一直在稳定在380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
香橼的最新报告的一个主要争议点是奇虎360不应该比行业“领导厂商”增长快很多。这忽略了奇虎360拥有中国最大、最有粘性的用户基础。作为一个 更年轻的公司,奇虎360刚刚开始变现其用户基础,离达到其潜力还有很大的距离。公司的增长曲线比多数中国同类型的公司要陡直。
奇虎 360的业务模式独特,对外部投资者来说不易理解。公司充分认知此挑战,因此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主动和投资者及分析师进行了沟通。公司和管理层 非常愿意和对奇虎360感兴趣的任何方面,包括任何第三方报告的作者,进行直接的对话。奇虎360还鼓励投资人和分析师直接和奇虎360的业务伙伴以及客 户直接沟通,以获得对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地位的更好、更全面的认识。但是,奇虎360强烈反对任何方面基于偏见的任何不实指控和误导性的猜测。
奇虎360将召开一个电话会与投资者讨论相关话题。
稿件来源: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
http://news.imeigu.com/a/1324689183103.html
本報訊 (記者 莫豐齊) 昨天,對於CSDN密碼庫洩露事件的最新發展態勢,互聯網安全公司360發佈的最新監控數據顯示,由於眾多網站被黑客入侵攻擊,目前網上公開暴露的網絡賬戶密碼有5000多萬個。至於黑客秘密掌握的網站數據庫規模,外界無法判斷。
360稱,黑客竊取網站數據庫(刷庫)是最近數年非常流行的攻擊方式,之前有多家知名網站被黑客刷庫的傳言,只是數據庫從沒有公開傳播過。今年7 月,360發佈《2011上半年互聯網安全報告》時就指出,黑客刷庫的危害已經遠遠超過了盜號木馬。CNNIC《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顯示,2011年上半年,有過賬號或密碼被盜經歷的網民達1.21億人,佔24.9%。根據360分析評估,上述被盜號的1.21億網民群體中,80%以 上是因為黑客刷庫後獲取了網民的賬號密碼數據。
網民應分級設置密碼
專家支招
360的工程師介紹,提升網絡安全,一方面需要網站及時修補漏洞,防止數據庫洩露;另一方面,網站管理者需要重視用戶數據的安全,進行高強度的加密保護,這樣即便數據庫洩露,用戶的賬號和密碼也不易被黑客破解。
絕大多數網絡賬號都是綁定郵箱註冊,部分網民又習慣用相同的註冊郵箱和密碼,註冊不同的網絡服務(如微博、網上支付、聊天軟件、購物網站等),還有很多人用QQ郵箱和QQ密碼註冊各種論壇,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因為只要這個論壇數據被黑客竊取,就意味著QQ賬號也會被盜。
如果網民有意識地對密碼進行分級管理,常用郵箱、聊天軟件、網上支付等重要賬號分別單獨設置密碼,並定期更換;次要的網絡服務可以設置通用密碼,即便網站數據洩露也不會造成損失,而且能通過郵箱找回密碼。
否認公司產品經理為「黑客」
金山聲明
本報訊 (記者莫豐齊)金山網絡公司昨天零時許向本報發來聲明稱,公司層面調查認為,CSDN密碼庫洩露事件「重大嫌疑人」金山網絡韓姓產品經理「hzqedison」並不是CSDN密碼庫黑客。金山網絡已將所掌握的情況主動向公安機關反饋,全力配合追查黑客。
CSDN密碼庫洩露事件正引人關注之時,22日有消息說,一個叫做「hzqedison」的微博用戶或許分享過一個「CSDN-中文IT社區 -600萬.rar」的壓縮文件,而這一壓縮文件的內容實為「CSDN未經加密的600萬用戶資料」,其數據庫下載鏈接在黑客論壇和QQ群中傳開。
對此,金山發表聲明稱,hzqedison是在12月21日中午密碼庫事件爆發一個半小時後,從微博、迅雷等公開渠道間接獲得「此前已廣泛流傳」的 密碼庫,他「無意識」地在迅雷生成鏈接,「供身邊少數同事自查」,在獲知該鏈接被外人獲知後,便迅速刪除了該鏈接。據刪除前統計,該鏈接僅被不超過5名同 事下載。金山還透露,一位ID為「臭小子」的人,早在12月4日就已將密碼庫公開到漏洞網站烏云網(http://www.wooyun.org /bugs/wooyun-2010-03523)上。
律師觀點
hzqedison可能觸犯刑律
對於hzqedison的這種「無意識」,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姚克楓律師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他的行為是一種傳播行為,無論是否為「源頭 傳播」,都涉嫌違法。如果他是源頭,則責任更重。hzqedison是行業內人士,有保密與審慎義務,此事可能觸犯刑律。無論如何,這種行為讓人憤怒與不 解,絕對應當譴責。
(責任編輯:姜濤)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1/2NMDcyXzQwMDg2Nw.html
蘋果就擺在那裡,無比誘人,但咬下去之後,卻五味雜陳。
2月6日,記者通過iTunes查找360應用,發現360全線產品被蘋果封殺,其中包括360手機衛士、360口信(360通訊錄)、360瀏覽器HD、360安全備份、360團購HD等。
此後一天,360公司對外披露的蘋果回覆是:蘋果方面發現360部分產品被刷票,出現異常的用戶好評和差評。隨後,360產品重新上架。
刷票,蘋果應用商店的這條潛規則由此得到公眾關注。一家應用開發商的創始人對記者現身說法,「刷排名是很多應用開發商必須的選擇,否則在海量蘋果應用中就沒有機會。」
360全線應用蘋果App Store下架事件發生之後,應用開發商喜訊無線的創始人劉竼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蘋果嚴審中國應用,則新應用很難再有接觸用戶的機會。
在劉竼看來,蘋果應用由少數變成海量後,蘋果原有規則再也沒有能力主導蘋果應用商店上的公平,蘋果應用平台已經由原來的可控變成失控。
上述開發商則這樣形容蘋果平台:在App Store上提供應用,就像買彩票,以幾千美元下注,綵頭多達數十萬美元、數百萬美元,甚至另一個「瘋狂的」故事。他說:蘋果如果關停「彩票模式」,則需要新模式來替補。
刷票經濟學
通過刷排名的方式進行推廣要比做廣告省錢
蘋果公司對外宣稱,其應用商店上的應用排名完全由用戶喜好決定。而在開發商夢想兄弟副總裁劉飛看來,用戶喜好的表面光環背後,頗有奧秘,很多排在總榜前50或分類前10的應用並不完全都是用戶的選擇。
據劉飛介紹,蘋果排名遵循主要依據前一週銷售量(下載量)的加權平均,每天的權重都不一樣,當日的銷售量(下載量)是被加權至8倍、前2天則是5倍、前3天則是2倍,依此類推。
「最近3天的銷售量,對排行位置相當關鍵。」劉飛說。
為了獲得理想的排名,一些不規矩的廠商直接刷票。據劉飛介紹,應用提供商通過淘寶、百度,就能找到很多這樣的公司,這類公司通常手上會有上萬個蘋果ID號,員工通過更換VPN方式來實現一台電腦登錄多個賬號。他們每下載一次,應用提供商需要支付0.5元至0.8元之間。
對於一些小的開發者來說,通過刷排名的方式進行推廣要比做廣告省錢。有些中小開發者為了獲得市場空間,便選擇了這樣的捷徑。
在百度搜索「App Store刷排名報價」,排在首位的是TunesRank公司。其網站顯示著這樣的醒目信息:「App Store刷排名、刷下載源頭;全球規模最大IOS刷量服務商;眾多大客戶經驗。」
TunesRank 公司網站上還針對App Store刷排名,給出了多種套餐供開發商選擇,中國區單價在0.68元至0.8元之間。該網站信息顯示,其最高單日完成120萬次下載,核心團隊30 人,並有1萬兼職團隊。此外,刷排名服務地區還包括美國、德國、日本,上述地區2012年報價分別為1.3美元、1.4美元、1.2美元。而在蘋果應用商 店的TOP30內,有5個是其客戶。但記者未能聯繫上TunesRank公司,進行進一步瞭解。
劉竼介紹,除了刷排名外,還有公司專門提供「刷評」、「刷星」服務,給競爭對手刷差評,給自己刷好評,一般都用「機器刷評」,而非人工,提供商按「刷評」、「刷星」的條數付費。
「轉移支付鏈」
開發商的應用迅速獲得下載量,捕魚達人變成了一款免費遊戲,卻賺得盆滿缽滿
刷評會影響用戶的下載選擇。此外,據知情人士介紹,對於一些「規矩些的中國開發商」來說,一般通過Tapjoy、W3i這樣的平台進行推廣。
一位應用開發商向記者講述了他的戰績。去年,其所在的公司推出一款遊戲產品,類似「憤怒的小鳥」,通過不到兩個月的推廣,創造了下載量超過40萬、中文排行前十的奇蹟。以每次下載量0.99美元、分成70%計,收入接近30萬美元。
之所以取得這樣的好成績,上述人士認為自己找到了「正確的推廣方法」,即通過國外遊戲運營商Tapjoy、W3i等公司進行推廣。他解釋說,向這些擁有大量用戶的平台付費,後者就會向其用戶推介應用。
上述人士解釋說,每次向Tapjoy這樣的平台支付8000美元至9000美元,很容易就能推到總榜前50名、分類排行前10名。該公司此前曾推出另外三款手機遊戲以及一款網絡遊戲,均未賺錢。這30萬美元是他賺到的第一桶金。
在Tapjoy、W3i上有很多遊戲,這些遊戲吸引了海量玩家。玩家玩某些遊戲時,比如App Store上的熱門遊戲「捕魚達人」,需要支付虛擬金幣,虛擬金幣與美元之間有一定的兌換率,一般為1:100。
App Store上的開發商則給Tapjoy付費,Tapjoy按「競價排名」的方式設定檔次,分別為每次下載1美元、70美分、50美分、30美分。用戶如果 想免費獲得虛擬金幣,只需要下載該應用提供商推薦的產品,就能分別獲得100個、70個、50個、30個虛擬金幣。Tapjoy把收來的錢三七分 成,Tapjoy、W3i分得收益的70%,而捕魚達人分得其中的30%。
這樣,在應用開發商、Tapjoy、捕魚達人之間經過兩次支付轉移後,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轉移支付鏈」,最終的結果是,開發商的應用迅速獲得下載量,捕魚達人變成了一款免費遊戲,卻賺得盆滿缽滿。
捕魚達人在App Store上是中國區最熱門的應用之一。捕魚達人創始人陳昊芝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捕魚達人上面絕大部分玩家是免費玩家。上述開發商告訴記者,僅分成收入,捕魚達人最高每月超過50萬美元。
這樣,排行由廣告金額量決定,蘋果所宣稱的「由用戶喜好決定」成為口號。
蘋 果近期開始清理App Store中的一系列違規行為。2月3日,蘋果發佈了一份聲明,警告應用開發者不要違規操縱App Store的應用排名,否則可能被封殺。同時,蘋果還啟動了另一場行動,清理應用程序商店中的山寨產品,並將許多山寨應用從蘋果App Store中剔除。這是蘋果首次展開類似行動,被圈內人士稱為「蘋果打黑風暴」。360公司成為打黑風暴中的「竇娥」公司。
蘋果在聲明中 表示:「一旦你開發了一款優秀的應用,肯定希望所有人知道。但當你推廣自己的應用時,不應使用宣傳或保證你獲得App Store頂級排名的服務。即使你並未親自參與操縱App Store排名或用戶評論的行為,僱傭這類服務仍有可能導致你失去『蘋果開發者項目』的會員資格。」
2月10日,陳昊芝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上述兩種行為愈演愈烈,影響了蘋果排行的公正性,使得蘋果無法容忍。
無法兌現的承諾
對於「打黑風暴」,2月10日,蘋果中國區公關負責人黃煜娜對本報記者表示「無法評論」。
刷 排名等現象長期存在,但少有被下架的應用。上述開發商評論說:「蘋果對刷排名長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一些公司做得比較隱蔽,8000美元至 9000美元一般分三次刷,每次持續兩到三天,一週之後,差不多就排進總榜前50名,而增長是一條均勻的曲線,看不出任何刷排名的跡象。
劉飛說,由於小的團隊沒有人力和財力,通常都是有背景的廠商刷排行。刷排行會影響到排行榜的客觀公正,同時增加優質應用的曝光難度。蘋果打黑風暴有助於創新型的小企業。
劉 竼則擔心,360事件之後,蘋果對中國應用提供商審查趨於嚴格,再加蘋果上的應用越來越多,會讓創新的好應用更難獲得展示機會。他認為,蘋果所說的「保證 用戶喜好是唯一排行標準」實際上只是一個「傳說」,應用數量只有幾千或者幾萬款的時候,蘋果可以通過審核、事後處罰等機制保留良幣,當應用達到數十萬款 時,蘋果已無法兌現承諾。
當應用總量達到數十萬(未來可能是數百萬)的時候,「App Store 審核指南」已經無法規範,除了商業規則外,開始需要「警察、法院、輿論監督」,還需要宗教、世界觀、文化。但一些開發商說,問題是:蘋果只是一家商業公司。
喬布斯生前有一個夢想,從iPod、iPhone、iPad、iTv、iCar,直到iEarth,將世界上的一切都信息化,這樣世界將越來越美好。
上述開發商說,與電腦相比,手機上的信息安全問題更具有威脅性。通過手機,一些App開發商可以獲取更多信息,包括手機通訊錄、通話記錄、位置信息、短信紀錄、手機上的照片、文檔等信息。
周鴻禕再次展示出了自己好勇鬥狠的性格。
作為奇虎360的創始人和CEO,他決定起訴騰訊。4月18日,這場官司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360提出的索賠金額高達1.5億元。除了天價的索賠金額以外,這也是第一次有人以「起訴壟斷」的形式向騰訊宣戰。
在起訴狀中,360稱此次起訴騰訊的理由是其將QQ軟件管家與即時通訊軟件相捆綁,並且以升級QQ軟件管家的名義安裝QQ醫生。這「濫用了市場支配地位,損害了競爭,違反反壟斷法的規定—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
騰訊則稱360的此次行動是「用拖延戰消耗對手」。雙方除了2010年在因為QQ醫生而起的爭端外,如今在移動互聯網上,QQ和360在瀏覽器、上傳通訊錄和短信的手機助手等基礎應用上,都已成為了直接競爭對手。
在4月18日前後歷時7小時的庭審中,爭議集中在四個地方:一是相關市場如何界定;二是被告是否具備市場支配地位;三是被告是否濫用了市場支配地位,限制了競爭;四是如被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及限制市場競爭的行為成立,應承擔何種責任。
360起訴騰訊壟斷的依據是,在IM(即時通訊)市場上,騰訊QQ以97.4%的絕對優勢穩居市場第一的位置;而騰訊則反駁,360對IM的定義是
QQ、MSN這一類軟件,這樣的定義過於狹隘。在更廣闊的IM市場上,騰訊同樣面臨著飛信、新浪微博、人人網、網易郵箱等眾多產品的競爭。
因為IM市場定義的模糊性、以及國內缺乏對「壟斷競爭」的明確界定,用法律行業的話說,4月18日的庭審「案情複雜」,未進行當庭判決。
360與騰訊的恩怨,最初源於2010年年底的那場3Q大戰。雖然最後有關部門出面調停,要求雙方息事寧人雙雙道歉,但騰訊在此役中吃盡苦頭,並最終
促使馬化騰做出了開放騰訊平台的決定。騰訊隨後也在公眾輿論、法律手段上進行了反擊,並獲得了一些勝利。當時業界就認為,按照周鴻禕一貫「不道歉」的強烈
風格,此事還遠沒有結束。
從360對騰訊發起的這場「反壟斷」官司來看,事實的確如此。這是騰訊必須小心翼翼應付的一場危機。金杜律師事務所相關律師對《第一財經週刊》表示,中國的反壟斷法立法和執法在很大程度上參照了歐盟競爭法的框架,在歐盟,針對壟斷的罰款動輒可高達上億歐元。
人們相信,正是因為3Q大戰,馬化騰才會「診斷騰訊」,2010年年底決定要做開放戰略,並將2011年作為「開放元年」,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數億
QQ用戶。這也被騰訊用來反駁360對「(騰訊)拒絕與任何第三方共享其用戶資源」的指控,騰訊稱在一年半內,其開放平台上註冊開發者超過30萬人,有超
過4.5萬款應用上線申請,與第三方的總分成超過6億元。
但這似乎還是無法說服360。周鴻禕此前在一次國內反壟斷法論壇上說,中國互聯網界十年來的科技「大佬」一直是同一批人。但在美國,在微軟捆綁IE瀏
覽器並由此幹掉Netscape後,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相關部門,對微軟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反壟斷調查。這深刻影響了互聯網界,行業裡大公司不敢像微
軟這樣通過抄襲和捆綁扼殺小公司,迎來了美國互聯網的蓬勃發展。
周鴻禕直指騰訊的「壟斷」,正在扼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創新,並將之與微軟當年的行為相提並論。而在中國互聯網界,這樣的聲音並不孤獨。
拋開有些狗血的八卦內幕以及博人眼球的市場公關手段不談,周鴻禕和360至少做對了一件事:他們正在推動此前在國內尚無判例出現的「壟斷競爭」訴訟,出現一個實際性的結果。
儘管訴訟可能曠日持久,但這一案件的判決結果,將不僅影響到騰訊、360,以及那些整日念叨著「騰訊抄襲」的互聯網創業公司,也將影響到國內未來對此類案件的審判。
3Q大戰回顧
2010年
春節期間
騰訊升級QQ醫生,將其捆綁到QQ上
9月27日
360推出隱私保護器,稱QQ偷窺用戶隱私
10月14日
騰訊宣佈已正式起訴360「不正當競爭」
10月29日
360推出扣扣保鏢,卸載掉QQ的附加功能
11月3日
法院正式受理騰訊起訴;騰訊讓用戶二選一;騰訊公佈三項和解條件
11月4日
360宣佈召回扣扣保鏢軟件
騰訊舉行與360紛爭發佈會;360發公開信決定擱置爭執
11月8日
政府已要求雙方作讓步
11月10日
360稱QQ已與360全線產品兼容,騰訊回應:仍有500萬用戶受威脅
11月21日
工信部通報批評360與騰訊,要求道歉。騰訊和360分別發致歉聲明
2011年
4月
騰訊一審勝訴,360被判賠款40萬元並道歉
9月30日
二審宣佈維持原判
10月12日
360公司提交了起訴狀,向廣東省高院起訴騰訊壟斷,索賠金額1.5億元
當iPhone打敗眾多照相機成為Flickr上最受歡迎的拍照工具時,不得不承認,我們迎來了一個新的拍照時代。Camera360創始人徐灝認為,拍照應用已在逐步吞噬家用卡片機市場。
Camera360立足於做拍照工具,非圖片社交。2010年2月,創始人徐瀅和徐灝立項開發;4月發佈內測版;6月,產品登陸 AndroidMarket(現在的GooglePlay);一年後發布iPhone版;2011年3月發佈Movie360,進入攝像應用市場。現在用 戶總數超過3000萬,其中Android用戶大於iPhone用戶。圖片拍攝總數約30億。
作為一款偏向工具類的應用,「社交」這個光環一路「誘惑」著Camera360。但徐灝總結,一定要經得住誘惑。他舉例,Camera360照片分享到社交網絡的比例約為5%,這個數值並不高。用戶的照片更多用於留念。
此外,做社交產品的重心在運營,而Camera360團隊優勢在於產品開發。徐灝並不否認未來會走社交路,但還沒到時候。在他看來,國內當前基於社交的甚至都還沒有工具類圖片應用發展的好。
抵制誘惑,堅持自己產品的定位;通過還原用戶使用場景瞭解用戶需求;產品設計力求簡單、簡單、再簡單。這些是徐灝從做了十多年的攝影行業轉向移動互聯網應用市場的經驗總結。
拍照應用三指標:照片處理效果、處理時間和處理能力
徐灝認為,做一款優秀的拍照應用,需要從以下三個硬性指標入手:
1.照片處理效果。照片處理效果決定最終的照片質量,即用戶為什麼使用你的應用,而不是系統自帶的相機。在創辦Camera360之前,徐灝為影樓 服務了10多年,在這個行業裡所積累的對照片效果處理的經驗,奠定了Camera360在效果處理上的信心。為了保證用戶能快速讓照片獲得好效果,產品的 每一款濾鏡推出前,都要經過反覆的測試,以滿足60%至80%的照片處理需求。
2.照片處理時間。手機拍照的快捷性要求應用能快速取景和快速對照片進行處理。如果照片處理時間過長,在影響照片效率的同時會逐漸讓用戶失去耐心使用。因此,在犧牲更多CPU運算時間以達到好的效果時,還是需要和處理時間進行平衡。
3.照片處理能力。徐灝介紹,Camera360第二代處理引擎可以處理2000萬像素以上的照片,引擎性能的提升讓應用在提升處理效果的同時,提升處理速度。相比第一代處理引擎,徐灝認為,目前的應用處理速度已經快50倍,也是同類軟件的5—10倍。
產品升級:經得住來自用戶、競爭對手和投資人的誘惑
移動應用開發團隊常採用「小步快跑」策略,快速向市場推出一款應用後,根據用戶的反饋和市場環境對應用進行逐步升級。在應用升級方面,徐灝分享了四點注意事項:
1.在這個產品升級的過程中,團隊首先要保證每次升級後後產品的穩定與流暢,特別對於拍照類應用,產品功能的強大是建立在應用的穩定基礎之上。
2.在產品設計中,加強現有功能的優化和細節體驗比不斷的增加新功能更能吸引用戶。
3.產品的快速迭代非常重要,目前就Android應用來講,從一個產品版本的發布開始,用戶的下載量持續升溫到開始有所下降,以Camera360為例,大概是20天左右,基本保持Camera360每20-30天更新一次版本。
4.在產品升級和開發過程中要經得住誘惑,來自用戶需求的誘惑、來自競爭對手的誘惑、來自投資人的誘惑。
「誘惑」在這個快速前進的市場中不可避免。徐灝從自身產品開發過程中,詳細分析了這三方面誘惑。
用戶需求的誘惑。熱心的用戶為Camera360提出這各種各樣的需求,有的的確讓產品發現了存在的問題,但有的僅代表個性化的需求,有的與產品原 有設計和功能存在衝突。徐灝以全景相機功能為例,這在用戶中有較高的呼聲,但在已經對相關的數據和功能搭建進行了一定積累後發現,該功能和原產品UI存在 衝突。不能為了滿足一部分的需求,而與目前的產品基因相背離。因此,並沒有急於推出該功能,而是等待整體產品技術成熟再做考慮。
競爭對手的誘惑。認清自身產品的定位是抵禦該類誘惑的重要方法。徐灝以Gif動畫功能為例,帶有該功能的應用在一段時間裡下載量猛升。就在猶豫是否 要添加該功能時,團隊意識到Gif動畫更多是用於微博分享。但Camera360定位於相機應用,並不主打社交分享,重心在於拍照保存留念。如果添加此功 能,會讓產品偏離最初的定位。團隊最終放棄了這個功能。
投資人的誘惑。在Camera360引入投資階段,眾多VC都向徐灝提出,如果把產品引向社交化,他們願意給更高的估值。徐灝在對產品和團隊進行了評估後,最終還是堅持了拍照工具的方向。投資方經緯創投Harry和茹海波對Camera360方向給予了認同,他們認為,目前社交類產品中99%會死掉,因為社交類產品的關鍵在運營。但Camera360團隊的優勢在於工具類產品,如果讓這樣的團隊花更多時間用於運營,會降低產品本身所能實現的更大價值。
用戶需求:還原用戶使用場景做判斷
為了瞭解用戶需求,團隊通過論壇和很多QQ群收集大量用戶的意見,然後進行篩選和分類。意見基本集中於新功能需求和現有功能的優化及BUG。
對于于用戶千奇百怪的需求,如何判斷哪些是真需求,哪些是偽需求。徐灝採用的做法,一方面是基於10多年在攝影領域的職業經驗做出快速判斷。另一極為重要的方面,還原用戶使用場景做判斷。
當團隊在對產品的功能開發滿意時,會一起組織出去遊玩。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成員常常會拿出自己的產品進行各種拍照。就在這個時候,大家就會發現很多 問題。比如手機電量問題,Android手機和iPhone的電量都消耗較快,為此,團隊後期開發出節能模式,讓用戶在實現快速啟動應用的情況下,也能保 證較小的電量消耗。此外,包括微距功能設置過於隱蔽、拍照防抖功能、閃光燈控制等。徐灝總結,團隊在外面發現產品Bug的幾率要遠大於在辦公室發現。
徐灝認為,把自身還原成普通用戶,在生活中各個場景不斷的使用自己的應用才可以發現用戶需要的是什麼,當我們把這個需求實現為一個功能提供給用戶後,用戶才會知道原來這個功能是他想要的。
國內外用戶差異:國內用戶愛拍美食和自拍,國外用戶愛拍風景
Camera360的國內和國外用戶相對均衡,從用戶使用習慣層面,徐灝認為差異不是非常大。節假日是國內外用戶使用產品的高峰期,應用的穩定性最讓用戶產生困擾,出遊過程中,需要保證用戶順利拍攝到自己想要的畫面。
但從拍攝主體角度看,徐灝通過觀察在Flickr上用Camera360拍攝的照片發現,國外用戶拍攝風景要多一些,國內用戶則在自拍和美食方面多一點。
從拍攝出的照片效果看,國內和國外用戶拍攝出的照片就整體範圍進行比較,還是有一定差距。看Flickr上國外用戶通過Camera360拍出的照 片,相同的特效,國外的部份用戶拍攝出來的照片極具視覺張力。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通過應用拍一張好的照片,一方面是濾鏡本身的效果作用,更多在於藝術層 面的理解。無論是用戶還是應用開發者本身,都需要藝術的積澱。
針對Camera360對未來盈利模式的考慮,徐灝認為,仍然在探索和思考之中:「我們的第一目標市場是國內,國內的軟件環境與國外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我們將Camera360這個工具軟件如何服務好用戶做為第一目標,以此吸引更多的用戶,在未來,我們的盈利方面可能來自於廣告、個性化增值服務、照 片交易、線下產品服務等等。」
Camera+是國外一款同樣定位於拍照工具的熱門應用。近日,該應用發佈一項重大功能,即提供API供第三方開發者使用,以此將Camera+集 成到其他應用中,或幫助其它產品利用Camera+數百萬用戶共享的照片創建Web服務。對於Camera360而言,開放API對於應用發展的確很重 要,但徐灝表示,目前還沒有完全考慮好純開放的市場和技術規劃,不過已和騰訊微博、街旁、玩轉四方等建立合作。
問及Camera360下一步將做什麼?「降低產品使用門檻。目前的應用提供10款不同特效濾鏡,每一款濾鏡本身又包含9個不同子濾鏡。讓用戶如何快速上手完成照片拍攝和美化,這方面還要改進。」至於未來的長遠目標,徐灝的回答:會朝社交發展,但不是現在。
精彩問答:
騰訊科技:在拍照應用的產品設計和功能上,如何做到簡單易用,Camera360在產品設計上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徐灝:一個移動應用產品要做到「簡單易用」不是件難事,但要在同類產品出脫穎而出,那就需要重新思量這四個字了。
Camera360自問世以來至今,一共發佈超過200個版本(包括內部版本),其中包括三次產品重大更新,即1.0、2.0、3.0,這三個版本都圍繞著一個主題:簡單些!再簡單些!再簡單些!
既要保持強大的相機功能不變,又要讓用戶操作起來易用,其中的取捨和思考是最多的。在這個產品升級的過程中,團隊首先要保證每次升級後後產品的穩定 與流暢,特別對於拍照類應用,產品功能的強大是建立在應用的穩定基礎之上;其次,在產品設計中,加強現有功能的優化和細節體驗比不斷的增加新功能更能吸引 用戶;第三、在產品升級和開發過程中要經得住誘惑,來自用戶需求的誘惑、來自競爭對手的誘惑、來自投資人的誘惑,堅定產品的本質,Camera360的本 質是什麼?相機!對,她就是一款特效相機應用,我這兒說的要經得住誘惑並不是一味的抵制誘惑,而是在產品設計和升級過程中,吸收與產品本質基因相符合的功 能,抵制一些讓產品偏離方向的需求。第四、產品的快速迭代非常重要,目前就Android應用來講,從一個產品版本的發布開始,用戶的下載量持續升溫到開 始有所下降,以Camera360為例,大概是20天左右,因為我們基本上保持Camera360每20-30天更新一次版本。
騰訊科技:當技術門檻不作為一個優勢時,拍照類應用建立優勢的方嚮應該是什麼?如何判斷拍照類應用未來的發展趨勢?
徐灝:從來我們都認為技術門檻的優勢是有時效性的,除了技術優勢以外,更多的應該是產品的穩定性、易用性、流暢度。同時根據用戶的需求做出前瞻性的 改變,不拘於現在取得的成績,不斷的去創新,而非簡單的複製。因此總結起來不論是拍照類應用或者其它的應用,要建立優勢就得不斷的顛覆自己,不斷的創新。
攝影是一門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是一種剛性需求,有效的幫助用戶在最短的時間、最簡單的操作下拍攝出最美的畫面,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從發展趨勢來講,我們認為手機攝影應用在未來會逐步吞噬家用卡片相機的市場。
手機配置對比(騰訊科技配圖)
互聯網江湖充滿戲劇性。在遭遇「戰爭之王」周鴻禕瘋狂阻擊1個多月後,IT勞模雷軍與這位九頭鳥老鄉互換了一下位置,在360特供機發售前夕發起阻 擊戰,雷軍以其人之道還置其人之身,不斷指360特供機硬件粗糙,還逼問周鴻禕曬360特供機成本清單,為何在堅稱零利潤、卻低配置的情況下,360特供 機售價高達1699元。
此外,雷軍將周鴻禕「緊咬」小米不放鬆的原因歸咎為「羨慕嫉妒恨」,並拋出當年周出售3721獲利幾十個億的往事,要求其以實際行動回饋用戶,以回應周鴻禕對小米的暴利指責。
360公開回擊,稱:「最近雜糧(小米公司)的表現來看,雜糧對自己不夠自信。」周鴻禕則反諷:「雷不群(雷軍)今晚怎麼像打了雞血呢,很不淡定。」周鴻禕指出,雷軍一反常態上竄下跳,是因為在阿爾卡特官網、淘寶和京東上將同時開賣第一批360特供機AK47。
在這場雙方的攻防戰中,雷軍和周鴻禕上演了一場場揭露黑幕的大戲。不過,在這場大戲酣戰之際,新湧入的「盛鬥士」卻顯得落寞。同樣是6月28日,盛大手機也將正式發售,8G版本售價為1299元。不過,雷軍與周鴻禕團隊雙方你來我往,全然無視新玩家的進入。
實際上,整個市場混戰的背後國產智能手機已擺脫了山寨機的帽子,為國內用戶認可,市場孕育著巨大機會。不過,上海自然道公司總裁,「多普達之父」楊興平指出,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就像圍城一樣,進入的人很痛苦,外圍的人很羨慕。
楊興平警告說,隨著新玩家湧入,手機企業將更難賺錢。互聯網企業做手機一定要把控好手機質量問題,否則可能會引發災難性後果。
IT勞模對決戰爭之王:死咬特供機低配置
隨著發售日期的臨近,周鴻禕加緊了對360特供機AK47發售的籌備。按照計劃,將在阿爾卡特官網,淘寶和京東上同時開賣第一批AK47手機。
360特供機AK47
不過,一場對360特供機AK47發售的阻擊戰也已經打起。昨日晚間,360特供機AK47被拆機的截圖流出,硬件看上去拼湊而成,極其山寨。小米 科技副總裁黎萬強直諷刺做工粗糙。「那兩根線和焊點,怎麼感覺像收音機?」雷軍也附和說,360特供機AK47做工的確寒磣。「周老闆,我可以幫忙推薦富 士康或英華達,需要嗎?就是成本貴點。」
360特供機AK47硬件成本和供貨商成為小米主要攻擊方向。雷軍直接在微博上向周鴻禕喊話,「周老闆,別生氣,用國產屏不丟人,但您不要掖著藏 著,要告訴消費者呀。今天我不問,您是不是就隱瞞了?還有傳聞說,除了奇美外,您還採購其他更便宜的國產屏?煩請周老闆一次說明,還採購哪家的,包括這兩 種屏的成本?」
「您一直堅稱零利潤,而您採購能力遠超過小米,雙核1.2G、5M相機和國產屏的手機怎麼還要賣1699元?也請周老闆或專家曬曬神機的成本清單吧。您的神機比小米青春版貴200元,成本多少?真的零利潤嗎?」
這一策略何其熟悉,與當初周鴻禕質問雷軍的方式如出一轍。雷軍甚至舊事重提,指出周鴻禕當初出售3721獲得數十億元資金,也應該拿出來補貼用戶。
周鴻禕則反擊說:「雷不群(雷軍)今晚怎麼像打了雞血呢很不淡定。」並指出雷軍一反常態上竄下跳,平時偽裝斯文的君子劍也不要了直接赤膊上陣,因為在阿爾卡特官網,淘寶和京東上同時開賣第一批360特供機AK47。
周鴻禕直指:「從飢餓營銷製造缺貨買不到的假象,到現在放開銷售變相降價300也賣不出去,已經過氣的非主流配置雜糧手機,還想糊弄消費者幫它清理
庫存,號稱割喉價原來是割消費者的喉嚨。故意不推米2是捨不得米1的暴利,最後還要忽悠冤大頭消費者替你慶祝,雷軍的精明厚黑沒法效仿。」
被冷落的「盛鬥士」: 產品被指賣點不足
實際上,在360特供機AK47發售的同一天,盛大Bambook智能手機官網也在開始預售,8G版為1299元、16G版為1499元,盛大手機搭來自意法愛立信Cortex-A9架構1GHz雙核處理器,內置盛大文學數百萬種圖書及盛大遊戲旗下眾多手機遊戲。
按照計劃,盛大手機已與中郵普泰簽訂包銷合同,中郵普泰將在一年內包銷300萬台盛大手機。此外,盛大已與手機連鎖迪信通簽約,利用迪信通營業網點和售後點為盛大手機用戶開放,並將利用京東、亞馬遜中國等電商第三方物流實現對盛大手機配送。
盛大手機宣稱是90分的中學生(騰訊科技配圖)
盛大果殼CEO郭朝暉曾表示,盛大在銷售手機過程是擦著成本賣,不僅不賺錢,甚至會微虧。郭朝暉很有信心,他把用高通Snapdragon A8架構處理器的小米手機比作95分的小學生,盛大手機是90分的中學生。
不過,在這場智能手機大戰中,盛大手機無疑顯得落寞,不僅被小米手機與360特供機搶過風采。在新一輪的「小3」大戰中,盛大手機甚至是一個被遺忘的對象。來自百度指數顯示,目前盛大手機關注度也遠低於小米手機。
談及這位新加入戰場的「盛鬥士」,黎萬強(微博)表示,從目前看盛大手機熱度不夠高,產品賣點不足,手機內置的遊戲和文學內容不足以拉動產量銷售。
實際上,儘管盛大CEO陳天橋一直對「硬件」唸唸不忘,近些年盛大卻一直在走向沒落。不僅與騰訊、百度、阿里差距越來越大,而且從最初的「盒子」到電子書,從盛大社區「糖果」到LBS應用「切客」,新項目鮮有成功。這也使得外界對盛大手機項目也心存疑慮。
手機市場就像圍城一樣 進入的人很痛苦
華寶證券報告顯示,國產品牌手機雖然佔據國內50%智能機市場,但都集中在低端智能機市場。三星和蘋果占據手機市場99%的利潤,國產品牌只能去爭奪剩下的1%利潤。
在這一情況下,「多普達之父」楊興平對互聯網企業做手機持消極態度,稱這將使本來就很艱難的手機市場面臨更艱難局面。手機市場就像圍城一樣,進入的 人很痛苦,外圍的人很羨慕。實際上,在過去十年,國內手機行業競爭激烈,倒閉了數十家手機廠商,包括波導、夏新都曾輝煌一時,最終成為歷史煙幕。這也是自 己不再做手機的重要原因。
楊興平指出,相比於國際手機企業諾基亞、黑莓擁有多年的設計、製造手機經驗、在革命大潮衝擊都已失去往日輝煌,互聯網企業在技術等各方面並不佔優 勢,憑什麼可以改變手機行業。「包括小米手機一直強調所謂的鐵人三項,這也只能讓外行人信服,其本質並無核心競爭力,沒有獨創的技術或用戶體驗。」
楊興平建議互聯網企業做手機需要提防幾大風險:出現庫存、產品質量問題。他指出,對於小米、阿里、盛大等企業來講,一旦質量問題失控,可能會引發災難性後果,甚至直接導致這家公司關門。「諾基亞一個季度虧損10多個億的美元,互聯網企業誰能承擔這樣的虧損。」
TCL通信副總裁肖鋒相對樂觀,稱現在製造手機門檻已經很低,不需要太高投入,對於盛大這類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做好質量管控,並有開放合作的心態。對於TCL通信來說,一直堅持專注、開放、合作和分享,願意為其他企業提供硬件生產的能力。
作為已在手機行業摸索一年的 「老資格」,黎萬強則給新進入者指了一條路:發展初期一定要將產品爬坡做好,尤其是當產量達到10萬台、20萬台、30萬台時是道檻,質量是第一緊要的事情,必須能夠對手機質量進行有效監控。
黎萬強指出,目前階段,小米已賣國銷量300萬台的門檻,售後服務體系已經完整建立起來,優勢得到有效建立。但未來的路才剛剛開始。
實際上,成功獲得2.16億美元融資的小米並不輕鬆,在清一代手機庫存的同時,也在精心籌備二代的發售,與做出不一樣的二代手機。雷軍此前透露,準備推出WP版小米手機,爭取小米手機可實現WP和Android操作系統互刷功能。此外,小米手機將在移動電商方面做出嘗試,並欲通過底層將信息PUSH給用戶。
從幸福牽手到和平分手,搜狗與阿里巴巴這段戀情維持了兩年。如今,阿里巴巴獲得超過千萬美元回報,搜狗則渡過安全期,尋求一個更大的發展。
看似平靜的和平「分手」背後,仍隱藏著不小分歧。搜狗CEO王小川發給全體員工內部郵件如此解釋此次回購:隨著搜狗戰略升級,預期阿里難以在戰略層面繼續加強對搜狗支持。
互聯網分析人士洪波表示,阿里巴巴入股搜狗以來,2年多時間雙方實際上並未達成任何實質性的戰略合作,搜狗並未從阿里巴巴獲得戰略支撐。資深媒體人程苓峰表示,搜狗已經渡過安全期,阿里巴巴退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名深喉向騰訊科技提示,搜狗與阿里巴巴這一談判已進行了很久,阿里巴巴的使命已階段性完成,未來搜狗將謀求有更大動作。
分手解讀:搜狗與阿里合作兩年無實質進展
搜狐近日提交文件顯示,搜狐將從阿里巴巴手中回購所持搜狗在外流通股本總量10.88%,收購價格為2580萬美元。這距離阿里巴巴1500萬美元 入股不到2年時間,這似乎是一筆看似不錯的生意:阿里巴巴獲得175%的投資回報,而搜狗則獲得1500萬美元用於兩年的發展。
不過,相比兩年前雙方合作時的高調宣傳,此刻搜狗與阿里巴巴都顯得異常安靜。搜狗官方表示,目前沒有進一步消息可以披露。阿里巴巴方面則回應說,此事更多應向搜狗諮詢。
搜狗CEO王小川內部郵件也顯示雙方分歧。王小川寫到:「隨著搜狗的戰略升級,預期阿里集團難以在戰略層面繼續加強對搜狗的支持。經協商,搜狐將回購阿里所持有搜狗股份。 」
王小川並未做更多說明,搜狗官方僅表示,目前沒有進一步消息可以披露。阿里巴巴方面則回應說,這事應更多向搜狗諮詢。云峰基金仍持有搜狗股份,云峰基金創始人虞峰表示,自己正在國外,還不太瞭解具體情況,不便就此事作出表態。
對此,一位搜狗離職員工向騰訊科技表示,阿里巴巴已經失去利用價值,從具體業務來說,不僅搜狗搜索與阿里巴巴旗下一淘網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而且一淘使用的技術也不僅僅來自搜狗,還來自雅虎中國和微軟Bing,搜狗並未從中獲得多少好處。
分析認為,回購股票後的搜狗將加快上市進程,搜狗的員工也將受益。目前搜狗員工持股比例為10%到15%,未來這一比例也將大幅提升。「對於阿里巴巴來說,當前正在私有化和回購雅虎所持股權,比較缺錢,而且投資搜狗並非核心業務,出售股票在情理之中。」
一名深喉向騰訊科技提示,搜狗與阿里巴巴這一談判已進行了很久,阿里巴巴的使命已階段性完成,未來搜狗將謀求有更大動作。「多注意觀察搜狗產品方向動態。」
曾經的合資內幕:周鴻禕破局,馬云救局
實際上,阿里巴巴與搜狗的這段姻緣與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有很大關係,甚至在2010年搜狗的分拆過程中,周鴻禕也扮演了至關重要的「破局者」角色。
2010年初,谷歌宣佈退出中國市場,讓搜狐CEO張朝陽對搜索引擎再次看到機會。周鴻禕向張朝陽提出合作方案:希望張朝陽把搜狗旗下的瀏覽器業務 轉給360,同時360和搜狐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專做搜索引擎。身處其中的王小川卻著了急。他認如果沒了瀏覽器,搜狐就失去對流量控制能力,最終也會喪失在 合資公司中的話語權。
環視周圍,百度佔據大部分份額不可能合作,騰訊旗下有搜搜,唯有阿里巴巴是理想選擇。2010年5月份王小川去杭州遊說馬云,稱聯手對抗百度自然對阿里巴巴有好處,最終倉促促成這一合作。這不僅使周鴻禕戰略佈局落空,也讓360成為搜狗強勁競爭對手。
不過,雙方牽手近2年來,卻很少有實質合作,不僅搜狗與淘寶合作推出安全網購瀏覽器聲音大雨點小,而且阿里巴巴還涉足購物搜索,其旗下一淘與搜狗搜索存在一定競爭關係。
傲游CEO陳明傑表示,搜狗與阿里巴巴競爭增多,價值觀不同,產生分歧很正常。互聯網分析人士洪波指出,當初馬云投資搜狗完全是應急,是在360幾乎與搜狐達成協議,王小川反對情況下倉促上馬的合作。實際上,阿里入股2年來雙方戰略合作並不多,仍然是各做各的。
資深媒體人程苓峰表示,搜狗搜索流量提升並非來自阿里巴巴,而是依託自身輸入法和瀏覽器,阿里並未體現出戰略價值,而且淘寶購物搜索和全網搜索是兩個概念。搜狗渡過安全期後,回購阿里所持股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未來:360與搜狗或必有一戰
據瞭解,搜狗今年第一季度已實現營收2300萬美元,較2011年同期增長184%。搜狗在分拆之後連續7個財政季度,保持了23%複合增長率。同 時,搜狗員工已突破1000人。搜狗今年下半年將對搜狗輸入法、搜狗瀏覽器、搜狗搜索重大升級,並將發佈若干款PC和無線產品。
在王小川的戰略藍圖中,搜狗要做的不是以搜索去正面顛覆百度,而是通過打造「客戶端入口+泛搜索」模式,從百度外圍向其內滲入,通過用戶在「入口」上的輸入行為,來分析數據將用戶細分,再將「入口」流量精準的導入到各個分發應用中,從而借助可變現的應用來商業化。
不過,在搜狗繼續做大並挑戰百度的過程中,有一個繞不開的對手360。雙方在壯大過程中均成了百度的「護城河」。搜狗和360都有各有的方法獲取用戶信息,為他們匹配上精準的廣告,但兩者在瀏覽器和搜索市場上存在很大競爭。
從國內瀏覽器市場趨勢看,短短2年時間IE從份額90%下跌到50%多,360佔據20%多市場份額,並通過瀏覽器及網址導航獲取大量收益。搜狗也 佔據近8%的份額。搜狗高管楊洪濤曾表示,隨著本土瀏覽器產品質量提升,非IE的瀏覽器份額還會大幅提升,瀏覽器價值將進一步呈現。
瀏覽器作為變現重要手段越來越重要,也使得360和搜狗矛盾將更加深化。科技博客云科技曾撰文分析稱,360和搜狗是兩家在模式上類似的公 司,360要向百度發起挑戰,須徹底打敗搜狗,搜狗期望通過瀏覽器力量擠佔百度搜索份額,卻在擴大瀏覽器份額道路上遇到360這個天花板,二者必將有一場 較量。
這對未曾牽手的 「戀人」曾有過一次較量,去年底一直順風順水的搜狗就遭360阻擊,搜狗從研發到市場人員均經歷「戰鬥」。在交手中360輕車熟路,搜狗則狼狽迎戰。
據稱與搜狗頗有些淵源的360已被王小川列為頭號對手。王小川曾對外表示,對於360採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度,埋頭苦幹,努力提升核心產品競爭力。但如果非要有人跟搜狗打架,搜狗肯定會毫不客氣地接招。
不過,目前的360並沒太多精力糾纏於搜狗,周鴻禕正在手機戰場上與雷軍「酣戰」。一直到昨天深夜,周鴻禕還在為360特供機發佈會做最後準備,對搜狗這段「分手戀情」並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