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2/13-feb-11-mpel.html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2/1MMDAwMDIyMzM1MQ.html
中國企業已陸續從利比亞撤退。
3月1日,本報記者從國資委獲悉,利比亞騷亂爆發後,國資委組織駐利比亞央企成立應急指導小組和前方指揮部,並啟動撤離方案。
其中,中國建築、中交集團、中國水電和葛洲壩集團四家央企負責利比亞的4個分區指揮中心,除組織本企業人員撤離外,還統一協調安排了其它中資企業、華僑華人等撤離工作。
除了人員撤離,國資委和其他有關部門還對資產保全工作做了部署。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中資企業在利比亞的項目幾乎全部停工。
國資委規劃發展局規劃一處處長賈立克告訴本報記者,共有13家央企在利比亞有相關業務,各家企業採取了設備關鍵零部件深埋、資產託管、技術資料保存等措施。
賈立克表示,中國企業在利比亞的損失金額尚未統計完全,統計工作由商務部牽頭。
來自中國商務部2月24日提供的消息,截至2月23日,共有27個中國在利比亞企業工地、營地遭到襲擊搶劫,給在利企業造成大量直接經濟損失,包括被搶、砸和燒燬的車輛、施工機具、材料、辦公設備及現金等。
分4區大撤退
利比亞動亂發生後,國資委在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任組長的應急小組,指導、協調央企在利人員撤離工作,並制定了分期分批撤離在利人員、留守人員安全保障和財產保全三大方案。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季洪全表示,這是一場「不講價錢,以生命為最高利益」的大撤退。
在此次撤離工作中,國務院按區域確定了4個分區指揮中心的前方總指揮,協助使館做好撤離工作。
例如,葛洲壩集團負責利比亞西區撤離工作,這一區域包括中冶一局、長江岩土、華為、中建材、中海油等11家中資公司,共5000餘人。
目前,葛洲壩集團在利比亞的1060名人員已經全部安全撤離。
中國鐵建在組織撤離其在利比亞項目職工的同時,還全面負責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地區的華人華僑的撤離總協調。
來自外交部網站的消息,截至3月1日14時,我國已從利比亞撤出迄今我瞭解掌握的絕大部分在利中國公民,累計約32000人。其中約9000人已回國,約21000人暫時安置在第三國,約2100人正在赴第三國途中。
外交部方面還公佈,我國在利比亞東部和中西部人員已基本撤離完畢,在南部還有約3000人也將搭乘我國軍機及外航包機於日內撤離,暫時安置在第三國人員很快將搭乘中國政府包機回國。
保全資產
據本報記者瞭解,近年來,中國企業尤其是央企在利比亞承攬了不少鐵路、住宅、基礎設施、水利水電等項目,隨著利比亞戰亂爆發,這些項目幾乎全部被迫停工。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是較早進入利比亞市場的央企。在利比亞動亂之前,該公司在利比亞有在建項目6個,合同總額17.88億美元。葛洲壩在利比亞的項目為7300套房建項目,合同金額8.29億美元。
中國鐵建的合同金額可能是央企中最大的。中國鐵建總公司董事會秘書餘興喜透露,中國鐵建在利比亞的合同總額為42.37億美元,其中,已完成6.86億美元,35.51億美元未完成。
本報記者獲悉,目前,國資委組織央企採取了一系列財產保全措施。包括:與當地有關方面簽訂資產保管協議,做好固定資產的登記、備案工作;在營地和工地周圍深挖壕溝,用砌牆、推土等辦法封堵大門,想盡辦法保護好貴重物品,最大限度地保全國有資產。
葛洲壩集團有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葛洲壩已與業主協商移交財產,關閉一部分合同,並與中行等金融機構提出資產保全問題,為整個工程保險的索賠做準備。
中建材在利比亞有一家水泥廠,動亂爆發後,中建材深埋了一批重點設備。此外,大部分央企都保存相關財務、經營、技術等有關資料,有的還與當地管理委員會、軍方、業主等有關各方簽訂了物資移交協議。
後續工作
撤退尚未全部結束。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孫越對本報記者表示,接下來,公司要做個四個確保,確保從營地到機場行進途中的安全;確保登機的安全;確保滯留第三國人員的轉運安全;確保回國後的疏散工作。
葛洲壩集團則將撤離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回國人員的接應、疏散、安置等工作上。
季洪全表示,中航集團下階段將繼續增加包機數量,併合理安排運力。
實際上,此次撤退工作的成本極高。例如,對三大航這樣的大型公司而言,抽調一架包機意味著一連串國內航班的取消,多達上百架航班需要重新調整,在經濟利益方面的損失是不言而喻的。
在資產損失上,各家央企將做出相應核算,為後續索賠、合同變更或繼續等做準備。
餘興喜表示,中國鐵建(601186.SH)會在3月1日晚發佈公告,對公司在利比亞項目的損失情況做出解釋。
(謝謝國內的網友風語者及iniesta的提醒,使這榜單的錯誤不至於太大,如此榜單繼續有問題,敬請指正,謝謝。)
周老師問小弟在香港股票史上的股票升幅紀錄最多是甚麼,所就我翻閱了2000年至2009年的股票大升的紀錄,並用Webb-site.com綜合那些公司股價幾年來的變化,得出這個香港近幾年十大升幅最大股票的榜單,而這五年多十大升幅股票如下。
1. 升得最多的環能國際(1102,轉主板前8182,前軟迅科技)由0.45仙,升至3.39元(經調整),升幅達75,233.33%。
2. 是亞博控股(8279,前萬佳訊),由2006年1月低位0.4仙,升至2007年5月的2.17元(經調整),升幅達54,250%。
3. 中國鐵路貨運(8089,前寶訊科技)則是由2006年9月的4仙,升至2007年6月的19.64元,升幅達49,000%。
4. 名家國際(8108,前盛創企業系統、匯盛),由低位0.64仙,升至最高1.675元(經調整),上升達26,072%。
5. 華彩控股(1371,轉主板前8161,前金屬電子交易所)由最低位2.5仙,升至5.05元(經調整),上升20,100%。
6. 太陽國際(8029,前豐裕興業、嘉利盈、嘉利福)由低位2.4仙,升至4元(經調整),上升16,566.67%。
7.. 榮暉國際(990,前三商行)由最低位1.225仙,升至2.02元(經調整),升幅有16,389.80%。
8. 環球能源資源(8192,前藝立媒體科技、環球工程),8192由低位0.5仙,升至74仙(經調整),升幅14,700%。
9. 中國鐵聯傳媒(745,前榮康控股)由2.1仙,升至3.08元(調整後),升幅14,566.67%
10. 中彩網通(8071,前絲綢路數碼、中國金屬資源)由0.325仙(經調整),上升至46.5仙,升幅達14,207.69%。
11. 進能國際(8272,百富控股)由低位2.1仙(經調整),升至3元,升幅達14,182.57%。
12. 中國生物醫學(8158,前邦盟匯駿)由低位1.8仙,升至2.3元,升幅達12,677.78%。
13. 蒙古能源(276,前宇宙航運、保華地產、新世界數碼基地)由低位14.7仙,升至18.06元,升幅12,185.71%。
筆者發覺大部分的暴升股票均在2007年牛市中出現。我認為可能因為前數年的熊 市,導致有部分股票的市值只剩下數百萬且股權集中,加上當時內地資金大量湧港,甚麼都炒一通,導致有一些短期內升幅幾百倍的股票出現,但我認為,隨著未來 資金來港持續增加,超便宜的殼股不會再出現,故此未來這些細股的升幅未必如以上股票這樣強了。
|
||||||
這是我們在過去半年,不停從身邊一班股海戰士口中聽到的說話。希臘與中國有何共通之處?為何每個人都在談論?從金融角度來看,會影響到亞洲嗎?如果老撾或柬埔寨有問題,這個世界會停頓嗎? 在 一個投資者眼中,希臘的債務危機,會影響歐洲銀行,並非亞洲銀行。對亞洲來說,或者會有些次要的影響,但我難以想像它會令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NP)陷 入相當大的危機,你想像到嗎?歐羅這貨幣的誕生早已是一個錯誤,就好似一匹五班馬跟一匹純種馬落場比賽,最後邊匹會贏?成件事簡直是一個笑話,這就等於香 港在過去26年內,儘管較鄰近亞洲國家有無可爭議的強勢,但港元卻貶值了55%。然而,政府忽視當中的機遇,任由我們的生活質素下降,但這又為了什麼呢? 就是那個病態兼過時的聯繫匯率,它一直勒住我們的頸。然而,無人可以投票踢走它。我不會將資金放在要人擔心的希臘和其他有問題的地方。除非會分析財務報 告,否則對於一般人來說,利潤總是難以捉摸的。此外,中港兩地各自有自己的問題,是我更應慢慢去思考。 香港充斥爛股國企多筍貨 先 講香港。為何我們的市場正在下跌,問題癥結是香港交易所被大量無用的公司淹浸着,而這些公司正由一班小丑管理,他們錯誤地引導股民,令股民買入其公司股 票,正如香港政府一樣。這些公司的股價太高,在最壞的情況結束之前,股價必然大幅下跌。我在之前的專欄寫過不少差劣的公司和狡猾的管理層,例如滙豐 (5)。但就算滙豐的新管理層把股東當成驢仔一樣,市場依然有人對我的評論感到厭惡。自滙豐公布11年首季業績後,股價下跌$6,我認為原因是「管理層不 肯面對現實」,而非估值過高。再講國企。由於市場的減持,因此無論是一批表現出色、管理層有誠信、務實及業務可信的優良國內企業,都開始受到拖累。因此, 當其他人正要沽貨之際,市場上就出現大量平貨給一班有實力的投資者買入。肯堅持和有先見之明的投資者,都絕不理會身邊所有的垃圾股,最終他們會贏錢。近期 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正在放緩。我重申,毋須擔心,相反未來4年是中國市場最牛的日子。放長雙眼看! 華潤夠坦白 以下有一正一 反的例子。去年我對中國生物製藥(1177)作出的負面評論,已得到肯定,首季營業額有36%增長,而每股盈利只有6%增長。沒有控制成本、負現金流,並 用了$4.8億(約佔13%股東權益),進行投機活動,令公司在原有的低邊際利潤,及缺乏突破性藥物產品的問題上,雪上加霜。這家公司未必如我們所看到 的。華潤創業(291)首季業績不俗,但為何公司不賣食物、啤酒或者其他飲品?相比起其他零售,上述項目的邊際利潤的確較少。但華潤可將以上的所得款項, 用作強化其市值$800億人民幣的零售生意,或向股東派錢。管理層直截了當地公開公司數據,實在難得。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 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
||||||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8/13-aug-11-0880.html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34056.html
被裁員工超過400人
據趙律師介紹,此次高朋裁員涉及的面太廣,「屬於大規模結構性裁員,裁員範圍、人數、力度在互聯網行業幾乎是空前的」,趙律師說,截至目前,至少有 秦皇島、煙台、南寧等13個地方分站整體被撤,上海、杭州、武漢、福州等18個分站進行了部分裁員,「有消息說目前被裁人數已經突破400人。」
「現在每個區域的進展不一樣,天津大區包括天津、唐山、秦皇島和太原等地方,之前員工被通知得到的賠償是半個月的薪水,」趙律師對記者表示,而上海方面,編輯部的50名員工通過集體維權,已經與高朋達成賠償2個月工資的和解方案。
但情況在昨天又出現了一些變化,據趙律師介紹,以太原站為例,昨日高朋總部派來了一位外籍主管和兩名人力資源主管,對員工安撫說將暫停裁員,但會開除分站負責人,「但是很多員工都不相信,認為是緩兵之計,畢竟裁員的消息已經傳出去了,所以大家還是做好被裁的心理準備。」
趙律師介紹說,現在,他的委託人們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他們會先跟大區經理談和解,希望賠償能夠更多一些,如果不行的話,再申請勞動仲裁,」趙律 師也對仲裁很有信心,「畢竟之前視頻網站『酷六』裁員的案例已經是一個先例,這種大規模裁員,如果企業方沒有提前通知員工,聽取意見,也沒有提供合理補償 方案,就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
高朋裁員是個案嗎?
高朋網的裁員決定,也很容易讓人想起此前業內盛傳的「團購行業過冬論」。
擁有外資血統的高朋網,源自團購鼻祖Groupon,它剛剛在中國開展業務時,曾經迅速完成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佈局,接下來則開始其全國 的擴張,在今年四月底五月初,高朋首席運營官歐陽云還在網上熱情推薦高朋在蘇州、青島、哈爾濱等各個地區站點的業務,怎麼會一下子收縮呢?
今年7月份,美團網等團購網站曾發表「過冬論」,認為在下半年,團購網站將很難拿到融資,而在沒有盈利的前提下,「企業必須拿夠三四年的錢」。易觀觀察家張林強則撰文分析稱,千團一面、無序競爭和不注重市場的培養,很可能導致團購網站由瘋狂成長到迅速萎縮。
但團購消費專家、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則對晨報記者評論說,高朋網此次出現的裁員事件屬於行業內個案,目前國內五大團購網站的月銷售額都能達到億 元量級,而高朋網7月份銷售額僅為3760萬元。「高朋出現的裁員事件也是由於最初攤子鋪的太大,做一些調整無可厚非,就跟美團、開心網也在收縮三四線城 市的團購據點一樣」。
昨日,高朋網的公關人士對記者回應稱,高朋確實在進行適度的業務優化,將在團購發展條件更成熟的大中城市配置更多資源,同時,「我們充分認可離職員工對公司的貢獻,決定給予超出法律規定的補償」。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0/2NMDcxXzM2NDE2Nw.html
當行不允許對外投資的禁令或將放寬。
2011年5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發佈的《典當行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取消了2005年頒佈的《典當管理辦法》中第28條「不得對外投資」的規定。
「對外投資的範疇實際上包括了對外股權投資,比如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參與上市公司增發等。」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合夥人張遠忠告訴記者。
但本報記者注意到,在最新意見徵求稿發行前的2007年大牛市至今年5月之間,卻有13家典當公司的名字活躍在上市公司流通股股東榜單上。
其中最新案例為2011年半年報中赫然持有262萬股,而位列張江高科第七大流通股東的青島吉一典當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吉一典當」)。
青島吉一典當於一季度建倉張江高科,參考彼時10.32元的平均股價,持股成本約為2702.53萬元。今年2月中旬以來,在新三板概念推動下,張江高科股價逆勢大漲,二季度初更一舉漲至12.7元。
但由於張江高科股價起伏較大,截至9月9日收盤已經回落至9元,若青島吉一典當目前仍持有242萬股不放,則浮虧約345.84萬元。
「我們典當行其實是代持股權,代替典當行的一位法人股東持有,以方便進行大宗交易持股。」9月9日下午,青島吉一典當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但她拒絕透露具體代替哪位法人股東持有,並表示該代持舉動並未違反現行法規。
但記者隨即查詢上交所上半年大宗交易信息發現,上半年張江高科並未發生大宗交易。
事實上,違反法規頂風作案的或許不止上述13家典當公司,有私募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反問,「13家典當公司是因為持股數量較高,現身流通股東榜單才被迫被市場所知,那其他持股數量較低而未被市場察覺的典當公司呢?」
同時也有典當行業人士表示,確有一些典當公司存在炒股行為,但多因為持股數量少,並未被市場廣泛關注。
持股7億的典當公司
在上述13家現身上市公司流通股東名單的典當公司中,普寧市金信典當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寧金信典當行」)是唯一一家以發起人股東身份持有上市公司股權的典當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康美藥業上市時,普寧金信典當行作為發起人股東持有公司29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10%。
公開資料顯示,普寧市金信典當行成立於1995年,註冊資本為600萬元,主營典當和拍賣業務,其法人代表馬興田,正是康美藥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現行的《典當管理辦法》於2005年才開始頒佈施行,但2005年後至今,普寧市金信典當行多次參與康美藥業的增發和二級市場增持。最近的一次則為2010年8月24日參與康美藥業的配股。
「如果說2005年未明令禁止典當公司對外投資之前,普寧市金信典當行以法人股東身份參與持股以及增發的行為並未違法。那麼該典當行2005年之後實行的一系列主動增持康美藥業股票的行為實際上已經是投資行為,違反了現行的典當管理辦法。」 張遠忠律師指出。
財報數據顯示,經過歷次增發擴股轉增後,該典當行目前共計持有康美藥業4655.74萬無限售股,佔總股本的2.12%,位居第三大股東。若參考9月9日康美藥業15.4元的收盤價,則普寧市金信典當行持股賬面市值已經達到7.19億元。
9月9日下午,記者致電普寧市金信典當行,但其工作人員以忙碌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典當公司的炒股經
作為並非專業出身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典當行同大多數散戶一樣也偏好採用短線作戰,快進快出的操作路徑。
根據記者統計,在上述12家典當公司中(剔除作為法人股東的普寧金信典當行),有11家採取了短線操作的投資戰略,它們經歷短暫一個季度的持股後,即會選擇獲利出逃或被迫割肉。
儘管均為短線操作,但在選股風格上,典當公司卻有一套獨特方式,大致結合了「機構投資者」、「散戶」和「重組股專業戶」三方特點。
從其持股路徑來看,典當公司們不僅熱衷於基本面分析偏好低點抄底、以及新股短線投機;更相伴機構投資者精準押中重組股;此外,更有部分典當公司將眼光放在高風險的ST股身上。
有意思的是,儘管它們本身並非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但在炒股上卻頗有天分。上述8家採取短線操作的典當公司中,僅有3家虧損,剩餘5家全部獲利。
而在這5家短線獲利典當公司中,投資收益率最低為上海鵬隆典當有限公司,持有珠江啤酒三個月投資收益率為15.49%,最高則為長春恆生典當有限公司狙擊ST阿繼豪賭重組,最終實現了35.72%的收益率。
以5家中投資賬面收益最高的北京資和信典當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資和信典當行」)抄底津濱發展一役為例, 2008年四季度,資和信典當行憑藉持有422.43萬股,忽然躋身津濱發展第九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當期除資和信典當行這唯一的一家法人股東外,其他流動股東全部為基金、險資等機構投資者。
若以津濱發展2008年四季度平均股價3.125元計算,則資和信典當持有422.43萬股的建倉成本為1318.75萬元。
2009年一季度資和信典當行趁津濱發展股價反彈時迅速獲利出局。若參考2009年一季度津濱發展4.16元的平均股價,則資和信典當賬面浮盈達到436.77萬元。
但 也有典當公司踏錯抄底行情。2008年三季度,重慶市天平典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平典當」)趁東方銀星股價接連下挫,買入86.5萬股,當季平均股價 約為4.79元,但四季度以來,東方銀星股價未能止跌反而持續跌至2.41元的谷底,此時天平典當只得無奈割肉出局,賬面虧損約為137.54萬元。
除抄底外,典當公司也涉及了新股短線投資。2010年,在IPO發行擴容的推動下,創業板和中小板新股一度成為市場熱點,發行市盈率屢創新高。
在這種情況下,上海鵬隆典當有限公司在珠江啤酒上市後的一個報告期內就斥資263.16萬元買入14.05萬股,位列公司第8大流動股東。
由於珠江啤酒股價在2010年四季度一直處於高位徘徊,所以該典當公司持有一個季度的收益約為40.75萬元。
更有典當公司具有機構投資者般慧眼,能夠在上市公司重組前夕悄然入場佈局。
天 興儀表2009年四季度首日以8.20元開盤,隨後股價持續上揚,至四季度最後一個交易日,收於12.19元。至1月20日,盤中一度摸高至17.60 元,較2009年四季度的最低價,股價最高時攀升114.63%以上。而造成天興儀表股價大漲的直接原因,來自公司此期間發佈的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
2009年四季度,銅陵國元典當有限責任公司買入天興儀表33.45萬股躋身第九大股東。根據媒體報導,該典當行實際於2010年1月高點清倉離場,持股收益在100萬元左右。
除押寶重組股外,更有一些典當公司將眼光放在高風險的ST股投資上。但遺憾的是,在ST股江湖上,典當公司跟普通投資者一樣,總是敗多勝少。
其 中,南京寶豐典當有限責任公司在高點買入ST邁亞92.09萬股,其後深深被套,賬面虧損為109.13萬元;安徽寶通典當有限公司也在*ST華控上未討 到甜頭,最終割肉出局,虧損為192.39萬元;僅有長春恆生典當有限公司一家在持股ST阿繼時賺取101.4萬元獲利離場。
儘管大多數典當公司在完成單一個股的操作後,不論投資盈虧均選擇迅速離場,此後鮮有再度出山跡象,但也有極少數典當公司的名字反覆在二級市場上出現。
其中,上海東方典當有限公司出現擔任過新疆天業、福建水泥、皖新傳媒三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東,其持股數量分別為577.5萬股、254.972萬股和38.13萬股。
而濟南山塑典當有限公司也相繼在桐君閣和ST松遼兩家上市公司股東名單上露面,其持股數量分別為56.85萬股和84.28萬股。
低違規成本下的頂風作案
記者瞭解到,典當行對外投資違規的嚴重程度主要看典當公司資金來源是自有資金還是商業銀行借款、企業貸款、個人儲蓄,其中自有資金違規程度較輕,如果其他三者,則典當企業的對外投資行為應該受到所在地商務主管部門的處罰。
在處罰款項方面,根據《典當管理辦法》的規定,典當行有對外投資行為的,由所在地設區的市(地)級商務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單處或者並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然而,上述罰款金額卻遠不能與典當公司動輒幾十萬到百萬的炒股獲利收益相比。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證券法方面人士認為,違規成本過低是促使典當公司頻頻違規炒股的原因之一。
「懲罰力度較弱,只存在於經濟方面的罰款,並對公司實際經營產生影響,且沒有沒收違法炒股獲得的不當利得,處罰金額又遠低於炒股利得,這實際上為典當公司炒股製造了法律漏洞。」
該人士認為,既然現行法規明確了典當公司禁止投資行為,那麼中登公司應該在辦理投資賬戶時限制典當公司的開戶行為。
但記者從中登公司瞭解到,典當公司作為合格的企業法人,有證券開戶的權利,中登公司目前沒有權力不讓其開戶。
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1-09-28/110877141.html
【《财经》综合报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9月21日,温州市永嘉人施晓洁以高利率向社会筹集资金约13亿元。施晓洁与丈夫刘晓颂于本月21日携带这些资金举家潜逃,数日后施晓洁、刘晓颂被永嘉警方抓获。至目前为止,这13亿资金仍下落不明。
据报道,施晓洁一家在永嘉开设有多家担保公司,经营高利贷业务。她原来是当时的龙头民营企业顺吉集团的财务人员,2009年前后施晓洁以为顺吉集团融资的名义,高利率向社会筹资13亿元。
据部分债主反映,这起集资案中的债主,相当部分是永嘉当地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
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债主称温州的高利贷债主许多是小额放贷人,知道一些圈内人的情况。“我们债主圈内的人估算,这起案子中大约有八成的债主是公务员,有的是局级以上的,现在这些人都想低调收回资金了事。”
被牵涉此案的一名集资案债主称,施晓洁“集资时年息有高有低, 借贷资金利率在24%到140%之间,最高的年息达到140%以上。”
目前施晓洁夫妻以涉嫌集资诈骗被拘留。许多讨债的人已经找到了顺吉集团,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显示此案与顺吉集团有关联。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1/10/13-oct-2011.html
其實今日唔知有幾多人開始後悔估底?
---------------------------------------------------------------------------------------------
我想很多人都對我的投資經歷有興趣,我就簡單的說幾句吧。我在工作之初其實是沒有買股票的,只有傻傻的不斷儲錢,而我第一隻買入的股票就是交通銀行 IPO。當時我想我跟一般散戶一樣,對內銀股情有獨鐘,傻傻的不斷買入一些內銀股。直至07年,本人看到樓市正在開始上升的勢頭,認為有置業的需要,結果 把絕大部份股票沽出來滿足置業的首期,亦因此不知是好運還是什麼,避過了金融海嘯的超級股票大洗禮。雖然金融海嘯沒有令我在股票上有極大的損失,但令我開 始懷疑,傻傻的不斷買入股票真的可以達到我的目標嗎?
大家不要以為我避過了金融海嘯的超級股票大洗禮是好運,其實置業後在金融海嘯時公司倒閉,令到本人失業,連破欠基金都要去申請,失業再加上要供樓,基本上 是人生最大的低潮。所以大家不要以為愈窮愈見鬼不會發生,正正就發生在我身上,如果不是過去的優良理財和太太的工作收入,我想當時一定挨不過,更要慳錢到 要跟太太兩人食$20的晚飯。
相信金融海嘯期間很多人可能已經離場無眼睇,但失業期間的我變得十分Hungry,手停腦不停,不斷看書,不斷再學習投資技巧,連技術分析都去學習使用, 什麼牛熊證窩輪都嘗試過,但最後我領悟到與其自己浪費時間去摸索,不如直接複製有40年成功投資經驗的巴菲特投資智慧,但奇怪的是對我影響最深最有共鳴的 不是巴菲特智慧,而是他的拍檔芒格智慧。當我站在這兩位真正巨人的肩膀上後,我對投資的看法便有了很大的改變,大家亦可以明白為何一個對內銀股情有獨鐘的 人,可以變成一股不買的人。我想這段失業的黑暗歲月就是我突破思想空間,在投資路上產生飛躍進步的黃金歲月。
這些就是我的投資經歷,十分簡單,沒有大敗輸身家的經歷,沒有可以吹噓賺十倍的經歷,過程就好像我昨天提到的三步曲,儲錢,儲經驗,儲資產。
|
||||||
十月秋風,給人一種蕭瑟的感覺, 但沿著省道的十三個小鎮上,許多人卻正揮汗拚經濟。 傍晚五點半,大甲的巨大機械,生產線員工不是準備打卡下班,而是等著用餐,六點半繼續加班,趕著組起一台台比筆記型電腦更貴,準備明年春天在歐洲開賣的新 品自行車。在這裡,加班趕出貨是常態。 大肚山下的中科園區,推土機正轟隆隆來回整地,迎接鴻海集團返台投資百億,打造機器人研發創新園區,郭董看上的,是從神岡到南投,短短六十公里內,擁有全 球最完整的工具機聚落。在這裡,要搶政府釋出的建廠用地,得和五百家公司競爭。 高雄岡山,擔任台灣區螺絲公會理事長的陳明昭,忙著「勸退」會員參加明年三月在高雄登場的國際扣件(螺絲)展,過去三年,公會新成員增加六十家,總會員達 五百八十八,是國內傳統產業最大的公會組織。在這裡,路上經常可見售價千萬的藍寶堅尼「蠻牛」跑車呼嘯而過。 除大甲、台中西屯、岡山,還有潭子的光學聚落、鹿港的玻璃聚落、後壁的蝴蝶蘭聚落等,總計十三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黃金小鎮(編按:指非由中央政府主導成立 的產業聚落,靠建立技術門檻、出口有品牌或具附加價值產品,且產值持續成長。見上圖),小從百來戶大至兩萬人,它們不鄰近機場、高鐵,甚至連台鐵自強號都 過站不停,但過去十年,這些小鎮聚落搶下的訂單,單價逐年成長,打破東西越賣越便宜的魔咒,九成以上產值賺的全是國際財,創造出台灣聚落競爭力奇蹟。 小鎮為何成功?把危機變成轉型好天時! 今年九月,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二○一一全球競爭力評比」即指出,在一百四十二個接受評比的國家當中,台灣在「產業聚落競爭力」項目,超越義大 利、日本,排名第一。 二○○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就貿易與地理條件,強調聚落對於經濟成長的重要性。在他著作《地理與貿易》便提到,在經濟活動中,發現一個最有利的地理特性,就是「集 中」,生產同樣類型產品的公司,聚集在同一個地區,不但不會讓報酬遞減,反而因為同樣的需求同時擴張,締造規模的優勢,使得供應鏈上、下游的廠商也願意進 駐,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的關係,進而增加彼此的收益。 聚落的另一特色,則是不建立在以量取勝的基礎上,而是利基於其在全球市場,所扮演的獨特、不易被取代的地位。 哈佛商學院曾對全球產業聚落進行調查,群聚廠商家數最多的,是超過九千家的義大利中部的普拉托(Prato)紡織聚落,以及荷蘭花卉聚落;最小的聚落僅三 家廠商,譬如美國波士頓的離子植入半導體設備群,但該項半導體設備即曾占全球市率高達九成以上。 可見聚落勝出的關鍵,不在於大。到底台灣的十三個黃金小鎮,如何招來一隻又一隻的春燕? 「『天時』是最重要的條件,自行車產業遇上這樣的外在環境。」巨大集團執行長羅祥安表示。 自行車聚落串聯同業,採豐田模式 羅祥安口中的完美天時,是二○○三年,台灣自行車出口量萎縮至三百八十五萬,僅是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廠家集體出走中國,產業聚落面臨幾乎要被連根拔起的 空前衝擊,「好像再怎麼努力也看不到明天,大家都認為沒救了。」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形容。 從分頭生產車胎、座墊、煞車線等零件,到組裝外銷,供應鏈關係緊密的自行車產業,是本地中小企業的縮影,合作,則是台灣總數超過一百二十萬家中小企業,面 對眼前危機,唯一的生路。 羅祥安表示,危機讓業界凝聚起變革的共識,「這時談改變,大家才聽得進去。」當時,以巨大、美利達兩大組裝車廠為首,召集十一家自行車產業上下游組成的 A-Team(台灣自行車協進會)成軍,攜手導入豐田式管理,敞開生產線讓競爭對手觀摩、檢視,「互相漏氣求進步」的群戰模式,串起全球最強的自行車產業 價值鏈。 根據自行車輸出公會統計,過去七年,台灣自行車出口產值增加兩倍,成車出口平均單價,也從一百五十美元,躍升至今年的三百五十四美元,囊括全球自行車高級 車市場八成,遠高於成車出口平均單價不到五十美元的中國自行車。 「老實說,這個成功遠超出我們當初的想像。」A-Team首任會長羅祥安說,原本只是希望力挽狂瀾,但不出三、五年,卻造就整個產業的飛騰。 危機的天時,同樣也把螺絲聚落再次推向高峰。 螺絲窟分散市場,航太、醫療都做 也是在二○○三年,當年,中國螺絲出口產量首度超越台灣,岡山「螺絲窟」首度浮現危機,長期依賴的美國市場被中國取代,業者被迫必須分散市場,於是,公會 出面領著大家,年年出團,勤跑中南美洲以及巴西等金磚四國新興市場,並嘗試轉攻汽車、航太用途,甚至醫療用的植牙螺絲,「趁中國大卻還不強,走進全世界, 走到哪裡都有商機。」陳明昭表示。 但轉型要投資人才,為注入新血,春雨等八家當地螺絲業者,也與當地的技職學校岡山農工簽訂建教合作合約書,每年提供四十個名額,全額學雜費補助,培訓螺絲 產業新兵。自掏腰包,全額補助公司主管讀碩士專班的陳明昭拍胸保證:「員工念完碩士如果想跳槽,不必賠我任何一毛錢,因為,他們走到哪,都是為螺絲產業所 用。」 靠開發新市場、厚植人才,兩頭累積轉型能量,今年以來,台灣銷美螺絲占比,雖從最高峰的七成降至三成半,但依據前三季海關出口金額估算,今年台灣螺絲總產 值估計達四十四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總產值更較八年前的七百七十三億元,大幅成長近七成,將再創歷史新高,中國螺絲產業崛起並不對我造成磁 吸效應。 聚落競爭力再起,改變的不僅是一廠一地的就業供需,更讓台灣在世界地圖的位置,從邊陲移到中心。 今年三月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不但躋身全球三大自行車展,參展廠商從A-Team成立前的二十七國、六百零一家,暴增至三十六國、九百四十八家,且尚有八 百個攤位向隅,日本Shimano等大廠,繼荷蘭、東莞後,也來台設發貨倉庫,變速器大廠Sram,更落腳台中成立亞洲開發中心。當聚落具備國際競爭力, 面對競爭心態也從「迎戰」變成「迎接」,多數產業還期待靠政府,提高貿易關稅障礙維繫競爭力之際,自行車產業則是大方「讓利」,希望能兼善其他產業。 自行車輸出同業公會即曾做成決議,行文國貿局,表示國內自行車進口關稅願意主動降至為零,做為我對外貿易談判時,換來其他產業關稅保護的籌碼。 王國為何沒落?無法自我升級,步入衰退 形成聚落不保證就有競爭力,若原地踏步,「就算五十家襪子工廠綁在一起,也是死路一條。」羅祥安認為。研究台、日製造業聚落效應的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學系教 授劉仁傑指出,危機是天時,但更要有轉型策略,否則,再有歷史的老聚落,也可能隨時瓦解。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曾報導,素以紡織、沙發、製鞋聚落聞名的義大利,一百零四個官方認定的產業聚落,由於無法順利轉型自我升級,當生產成本優勢不再,聚 落競爭力隨即瓦解,超過九十個正陷入衰退危機。 洋傘聚落,大咖棄守失去轉型良機 在台灣,曾經年賺一百二十億元外匯、占全球洋傘七成市占,締造「洋傘王國」美名的彰化和美,亦是未能把握轉型天時的黃金小鎮殷鑑。 今年初,留守當地的秀裕工業總經理王守仁,赴上海禮品展售一把開價人民幣四千八百元(約合新台幣二萬二千元),碳纖電鍍為骨架的自有品牌皮革傘,儘管買家 搶著要他讓售,但經歷一九八○年代末期,台灣工資上漲、勞工短缺的產業危機,和美傘業聚落已走得一家都不剩,要組起一把高檔雨傘,還是得回廣東惠陽找人組 起來,成為打響MIT品牌的第一道難題。 台經院三所所長林欣吾分析,製程相對單純、勞力成本占比高,在國際貿易分工的大趨勢下,傘業如同多數傳統產業,從台灣移出並不令人意外,但聚落消失如此徹 底,勢難再起爐灶,原因出在當危機出現時,連業界大咖都棄守,不見龍頭登高一呼,錯失轉型黃金關鍵期,「王國」從此「亡國」。 俄國小說家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場白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十三個黃金小鎮,共同掌握的幸福之鑰,皆來 自它們當面對危機的天時,迅速擺脫負面心態,把身處的小鎮當作是世界地圖的中心,用企圖心、想像力,與時俱進定義產業的新賣點,讓在地原鄉,成為不曾被世 界遺忘的黃金小鎮。 【延伸閱讀】13個黃金小鎮 出列! 台中烏日 手工具機:20家廠商 全球產值第三大聚落大甲 自行車:23家廠商,15,000名從業人員,全球均價最高的單車聚落西屯 工具機:6,300名從業人員,全球單位面積產值第一聚落潭子 光學元件:2,000名從業人員,全球最大光學聚落 彰化鹿港 玻璃:210家廠,Ikea玻璃家具前三大代工聚落 雲林東勢 胡蘿蔔:100戶,台灣胡蘿蔔最大外銷聚落 嘉義大林 文心蘭:43戶,台灣唯一外銷中國團隊 台南後壁 蝴蝶蘭:50家廠商,全球最大的蘭花生態園區 高雄岡山 螺絲:1,300家廠商,全球最大螺絲聚落小港 遊艇:約31家廠商,5,500名從業人員,巨型遊艇訂單居亞洲第一 屏東林邊 石斑魚:600戶,養殖石斑魚產值全球第一里港 毛豆:400-500名從業人員,日本毛豆最大供應地枋山 愛文芒果,400戶,外銷日本,價格、數量均最高 【延伸閱讀】3大原因,這9個「台灣驕傲」消失了 原因1:成本優勢不再因技術門檻低、勞力密集、新台幣升值,失去價格優勢。 產品:紡織成衣 聚落位置:新北市 光榮事蹟:1987年出口產值44.4億美元,世界第四 轉移地點:東南亞、中國、中南美洲 產品:製鞋 聚落位置:台中 光榮事蹟:1987年出口產值36.9億美元,世界第一 轉移地點:中國、東南亞 產品:玩具 聚落位置:新北市泰山 光榮事蹟:1987年出口產值10.7億美元,世界第二 轉移地點:中國、東南亞 產品:雨傘 聚落位置:彰化和美 光榮事蹟:1987年出口產值3.8億美元,世界第一、市占7成轉移地點:中國 產品:蘆筍罐頭 聚落位置:台中、彰化 光榮事蹟:1978年出口產值1.2億美元,世界第一 轉移地點:泰國、澳洲 產品:洋菇罐頭 聚落位置:彰化 光榮事蹟:1977年出口產值1.1億美元,世界第一 轉移地點:越南、中國 產品:鳳梨罐頭 聚落位置:高雄 光榮事蹟:1971年出口產值2,200萬美元,世界第一 轉移地點:東南亞、非洲象牙海岸 原因2:單一市場危機日本開放市場競爭,缺乏危機感的台商生產量不足、價格高昂,失去競爭力。 產品:香蕉 聚落位置:高雄旗山 光榮事蹟:1967年出口日本達38萬公噸,全世界單價最高 轉移地點:菲律賓 原因3:自然資源耗盡產業快速發展,忽略環境品質,因水質污染與白斑病變,失去養殖條件。 產品:草蝦 聚落位置:高雄紅毛港 光榮事蹟:1987年出口產值4.7億美元,台灣出口第一 轉移地點:泰國 整理:吳和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