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細膩的切角、烘烤一致的顏色,加上特殊的包材,清楚的品牌定位;一塊五十公克重的台灣鳳梨酥,飛越三千公里,在東京精品成列的表參道上,開出第一家店。 這是「微熱山丘」開啟國際品牌之路的一小步,卻是台灣傳統糕餅業升級轉型的一大步。 撰文‧劉俞青、劉育菁 攝影‧林育緯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全球精品店雲集的日本東京南青山,攝氏五度的冷冽寒風裡,原本人潮如織的表參道上行人稀疏。不遠處,一棟木造外觀的嶄新建築物前,長長的排隊人龍顯得格外突出,連路過的行人都不禁好奇地駐足詢問。 這棟耗資新台幣兩億元打造的店面,坐落在精品名店之間毫不遜色,但它販賣的不是國際奢華精品,而是來自台灣的鳳梨酥。 這一天,「微熱山丘」東京店預定上午十一點開幕,但九點不到,排隊人潮已經越拉越長了。現場店員見狀立即應變,緊急採購了數百個暖暖包現場發送,先暖暖客人的心。「要不要喝杯茶?」好不容易進到店內,店員立刻端著木製托盤趨前詢問。溫潤的瓷杯裡,盛著台灣來的烏龍茶,再加上一塊免費試吃的鳳梨酥,讓客人好整以暇地選購,這是「微熱山丘」提供的國際級服務。 ○八年成立,以「土鳳梨」迅速打響國內名號的「微熱山丘」,略帶一絲酸味、有著明顯纖維口感的鳳梨酥,已成為台灣鳳梨酥的代表名品之一。但微熱山丘不想僅僅滿足於「一家鳳梨酥名店」而已,三年多來,內部正在進行一場脫胎換骨的終極淬鍊;如今,東京店的開幕,正是這一場淬鍊之後,綻放的第一朵小花。 一場「終極淬鍊之旅」 請來奧美人操刀 台灣鄉下品牌走出海外「我們思索著,坐在家裡(台灣),把鳳梨酥賣給上門來的各國觀光客,和到國外開一家店,讓消費者可以上門親身體驗我們的服務與產品,這之間有什麼不同?」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自問自答地強調:「答案是:誠意!」過去微熱山丘在台北市民生社區內的門市,常有不同國籍的觀光客,拿著旅遊書摸索上門,一帶就是幾十盒,甚至上百盒的鳳梨酥;這些觀光客的商機,就佔了微熱山丘五成以上的營收比重。 「這個五成比重,代表的是一個機會,一個台灣最傳統的糕餅業,可以走出國際的契機。」坐在南投八卦山上的三合院家裡,許銘仁和我們泡茶,暢談三年多前剛萌芽的想法。過去,台灣所有傳統產業,幾乎都不曾遇過這樣的機會,微熱山丘不想輕易錯過;於是,開始有了這場「終極淬鍊之旅」。 微熱山丘成立之初,許銘仁靠著私交,請來奧美廣告前識別管理顧問兼視覺總經理謝禎舜操刀,為微熱山丘做出截然不同於傳統糕餅業的品牌定位:微熱山丘是「台灣鄉下的品牌」,但鄉下人也要會過日子;因此微熱山丘要做出「認真」、「誠意十足」的鳳梨酥,這個初衷至今不變。 為了「誠意」,微熱山丘決定跨海展店,但這個「店」,不是連鎖店,而是用開精品店的方式,讓當地客戶可以就近親身體會的「體驗式行銷」。因此,微熱山丘採一個地區只開一家店的方式,打開海外市場。但每一家店,都代表微熱山丘對這個地區客戶「認真」的承諾,因此,每一家店都極為重要。 一家砸兩億打造的店 「定價格、定規格」 走向國際品牌之路以東京店為例,為了這家店,微熱山丘砸下新台幣兩億多元,從買屋、剷平、重新建造,請來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前後歷時三年多才順利開幕;其間的辛苦,不足為外人道。 「東京店比原先預估的開幕時間,足足晚了一年多。」許銘仁說,日本的法令規章多如牛毛,一不小心,就是預料之外的插曲,例如光一個拆除舊建物的工程,這個在台灣可能只要三到五天的程序,在東京,耗費四個多月;因為在東京住宅區內,要拆除一棟建物,噪音、飛塵等都必須符合各項標準,還要配合天氣,有時一等就是好幾天停工,因此一延遲就是四個多月。 「但就是急不得。」對許銘仁而言,這不僅是門市,更是形象店,是給所有東京客人細細品嚐微熱山丘這個品牌的一扇窗。為了打進東京市場,微熱山丘足足做了三年多的前期準備。許銘仁要求把每一塊鳳梨酥的細節做到完美,每一塊鳳梨酥的切面都要工整,每一個稜角都要無瑕,還要把每一塊鳳梨酥的六個面,全部烤得顏色均勻一致。 條件開出來,為此到處找人開模具、找機器,花了七個多月,在台灣找了三家廠商都不合標準;最後飛到日本,找了第二家廠商,才總算辦到。這台模具要把每一塊鳳梨酥的六個面都包覆住,但朝上方的壓板必須覆蓋,又必須保持一定距離,才不會壓抑了鳳梨酥烘烤後微微膨起的幅度;為了這個細節,朝上一面的模板還要加上彈簧,而彈簧係數要多少才會剛好,處處都是眉角。 模具是找到了,但對方開價,一台機器造價新台幣五百萬元,是台灣一般模具機的十倍價,許銘仁不殺價,直接下單,一訂就是兩台。 日本人的龜毛與追求極致的精神,許銘仁拿來當作自我淬鍊的標準,就這樣,把一個個的「台灣土產」,轉變為「糕餅品牌」,每道細節裡都藏著魔鬼,微熱山丘才拿著這塊重新打造後的鳳梨酥,進軍東京。 因此,這塊小而精緻的鳳梨酥,飛進這個全球糕餅的終級戰場──日本,每塊要價三百日圓,相當於新台幣九十元;許銘仁說,「定價格、定規格」是品牌之路的起始點,不是東京店特別,而是店無論開在世界哪一個角落,都要融入當地,符合當地風土人情,與當地共生共榮,這也是初衷,因為微熱山丘就是這樣開始的。 ○八年,許銘仁將自己擔任董事長的上櫃公司詮鼎科技,併給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大聯大。當時無事一身輕的他,原本只是單純想協助在南投老家種鳳梨的弟弟轉業,但沒什麼好點子;於是,許銘仁把台灣廣告業喊水會結凍的「大咖」謝禎舜請上山,大家一起出主意。 謝禎舜嘴裡雖嚷著:「沒做過這種連商品都沒有的小案」,但還是傾力相助,最後,他提議「做鳳梨酥」。許銘仁心想,許家祖孫三代都在種鳳梨,而鳳梨酥又與台灣鄉土有深厚的感情連結,於是就和弟弟許勝銘、叔叔藍沙鐘、堂弟藍宏仁,四人一起創立了微熱山丘。 一家小店帶起整個鄉 買鳳梨酥的遊客 也順便買了有機農產品○九年,第一塊「微熱山丘」的土鳳梨酥就在許銘仁老家、南投八卦山上的三合院裡問世。靠著「土鳳梨」三個字的創新口味,微熱山丘一夕之間暴紅。從此,通往許銘仁老家的唯一聯外道路「投一三九號公路」,每逢週末就是一路塞車;遊覽車、家庭出遊的休旅車綿延整條公路,上萬人開大老遠的車上山,就是前來品嚐一塊店員親手奉上的鳳梨酥;每個週末,三合院裡送出的免費鳳梨酥就高達二至三萬個。 在台灣鄉下,人潮總能引來攤販擺攤,漸漸的,在三合院的周圍,賣自家種的農產品的菜販,集結成了一個市集聚落;雖然嘈雜,但許銘仁卻看到了台灣鄉土的生命力。「有了人潮,我們就想進一步提升這個市集的規格與高度。」許銘仁說,「如果大家大老遠來,只吃一塊鳳梨酥,那多無聊;但如果開車上來,還能買到新鮮無農藥的青菜,還能喝杯在地農家栽種的咖啡,甚至邊喝咖啡還能看一場打陀螺的藝文表演,那就有趣了。」這種「社區共生」的概念,許銘仁並不只是樂觀其成,甚至是鼎力相助促成。 為了達成提升市集規格的目的,許銘仁特別從日本訂製一個白色的超級大帳篷,佔地三百多坪,再採懸空騰起的特殊工法,不打地基,不破壞土壤,卻能紮起連強烈颱風都吹不倒的帳篷;然後,再用一塊塊實木地板,建造出這個高雅的戶外村民市集。 從念頭的生起,到最後付諸實現,前後花費了整整八千萬元。想要進到這個市集來販售農產品的小販,許銘仁不收一毛錢租金,但必須經過嚴格的農藥殘留檢驗,只有健康、在地的綠色食品,才能在這個白色大帳篷底下販售。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社區發展,這也是微熱山丘為台灣企業樹立的另一個典範。 微熱山丘撐起的社區共生大旗,涵蓋的不只是三合院旁的白色大帳篷而已。五年來,微熱山丘掀起的這股「土鳳梨酥熱」,甚至改變了台灣土地的風貌,帶動了農村青年的返鄉工作潮。 一塊土鳳梨大翻身 微熱山丘闖出名號 每台斤收購價絕不低於十元五年來,不僅在南投、彰化一帶,甚至遠至南台灣的屏東,大片原本因土地貧瘠而長期休耕的農田,正因著這股「土鳳梨酥熱」大復活。估計,全台總共有將近一千公頃的荒地成了土鳳梨田,有數百名的農民相繼投入土鳳梨的栽種行列。 「微熱山丘最大的貢獻不在鳳梨酥好吃,而是自從有了微熱山丘後,這五年來,台灣土鳳梨價格不曾跌破十元收購價。」黝黑的皮膚,臉部一條條深刻的皺紋裡,有著泥土的痕跡,他是南投八卦山上的土鳳梨農夫郭班長。 在南投山上種了二十多年鳳梨的郭班長說,過去,鳳梨價格好的時候,一度來到每台斤四十多元,但最慘時只剩兩元。農民的生活,隨著鳳梨價格起伏,慘的時候,甚至連孩子的學費都籌不出來。 目前,與微熱山丘有契作協定的農地共有兩百公頃,總共有三百多公頃的土鳳梨田,微熱山丘則以每台斤十元的價格保證收購。從此,鳳梨的價格不曾跌破十元。對農民而言,生活從此有了「穩定的收入」,簡直是天賜的恩澤。 「一開始,微熱山丘就決定用『加法』的概念做鳳梨酥。」許銘仁說,當坊間商家鳳梨酥賣十幾、二十元時,微熱山丘一開始訂價就是三十五元,「然後,再回頭去想,必須做哪些事,才能讓這塊鳳梨酥,有三十五元的價值,一樣、一樣往上加。」 一場企業帶動的革命 不看上市利潤 追求「影響力的回報」「這是我做了二十多年電子業,夢寐以求的事:勇敢訂價!」許銘仁慨然地說。每台斤十元的保證收購,只是撐起三十五元訂價的一環,微熱山丘還想做更多事,來改變這塊土地。 此外,由於鳳梨酥製作過程,為了酥皮的香氣與口感,必須採用大量的蛋黃,而剩餘大量用不到的蛋白。因此,許銘仁就利用微熱山丘工廠的產能,將蛋白加上剩餘的鳳梨果肉,做成「蛋白蛋糕」義賣,一個一百元。收入由許銘仁曾經擔任董事長的「普仁青年關懷基金會」負責運作,幾年下來,幫助了上千名南投、彰化一帶的學子。 從追求利潤的商業角度來看,無論是兩億元打造的東京店,或是八千萬元撐起的社區共生大帳篷,都很難計算經濟學課堂上的投資報酬率(IRR);但新任的微熱山丘執行長陳來助拿起紙筆,向我們談的卻是「ROI」(return on influence,影響力的回報)的概念,「微熱山丘大手筆投資的背後,想要帶動的,是台灣企業對在地文化的影響和改變。」「微熱的成功方程式是,懂得利用『國際潮』,把鄉下的好東西,送到對的空間上去,站上國際名店旁邊,告訴大家,我是誰。」文建會前副主委李仁芳說;微熱有沒有成功的機會?「當然有。」李仁芳毫不猶豫。 「如果今天微熱山丘是一家上市公司,這些事統統不能做。」許銘仁斬釘截鐵地說,「所以,微熱山丘絕對不會IPO(首次公開發行)。」二○一三年,微熱山丘的營收估計將近十億元,若以其中八成收入來自每個三十五元的鳳梨酥計算,那麼去年賣出的鳳梨酥就高達兩千多萬個,平均一天賣出六萬多個。如果用高度來比擬,微熱山丘平均一天的銷售量,可以疊上七.八棟的台北一○一大樓。 看在創投業者和證券承銷商的眼裡,微熱山丘當然是一頭大肥羊;然而,曾經經歷資本市場洗禮的許銘仁與陳來助,早就決意遠離這個殺戮戰場。 微風吹起的午後,許銘仁滿足地看著三合院裡外聚集的人潮,再抬頭堅定地望著遠方無雲的八卦山頭。五年來,彷彿一首吟唱的台灣鳳梨酥之歌,在懷舊的三合院輕輕響起;他的心思飄得更遠,如今,三千公里之外的東京南青山,也傳出一段同等溫柔的樂聲,你聽見了嗎? 微熱山丘 成 立:2008年 資本額:1.03億元 董事長:許勝銘(許銘仁之弟) 執行長:陳來助 營 收:2012年估計約8.5億元2013年估計約10億元國內店:南投三合院、台北市民生社區海外店:新加坡、中國上海、日本東京魔鬼藏在細節裡! ──拆解微熱山丘致勝祕密 作工精細 從日本訂製的模具,讓鳳梨酥六面切角垂直,而且顏色幾近一致,呈現與坊間一般鳳梨酥更細膩的視覺與口感。 抗氧化包裝 日本進口的包裝紙不只防水,同時可以阻絕氧氣,並且利用特殊機器,壓塑直挺的折線,才能與內容物的鳳梨酥一致。 陳來助與土鳳梨酥的邂逅 從高科技色彩的光電大廠,到鄉土氣息濃郁的土鳳梨酥,友達光電前總經理陳來助與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有段不期而遇的邂逅。 2011年的秋天,因《反托辣斯法》而坐困美國的陳來助,得以短暫請假返台探親,在好友嘉年生技董事長林景寬的邀請下,來到微熱山丘南投八卦山上的三合院一遊。 許銘仁說,兩人之前雖然同在科技業,卻沒有交集。那天他聽到陳來助要來,特地從三合院家裡走出來迎接他。當時陳來助站在三合院中間的空地上,說了一段讓他記憶深刻的話,他說:「我哪天如果真的離開電子業,一定要做和台灣土地與農業相關的事業。」當下許銘仁告訴自己,只要有機會,一定要力邀他來一起經營微熱山丘。從此,兩人就保持聯繫,許銘仁還不時把微熱山丘要走出台灣、做出國際品牌的夢想與陳來助分享。正當許銘仁還不知陳來助對他的夢想是否心動之際,沒多久,陳來助就決定用行動證明。 |
| ||||||
鳳梨酥風潮帶動的不只是龐大商機,一股正面的力量正在悄悄改變台灣的農村,而這一切,要從一紙微熱山丘的契作合約說起……。 撰文‧劉俞青 「一開始,我爸媽根本不要我回來種鳳梨。」一月屏東的太陽,依然毒辣;郭智偉站在一片看不到盡頭的鳳梨田前面,臉上有著太陽照射的光彩,閃閃發亮。 郭智偉,今年三十六歲,永達科技技術學院畢業,屏東縣高樹鄉人,他指著不遠處的永華國小,露齒一笑說:「我就是永華畢業的。你知道嗎?我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屏東。」郭智偉現在是「綠地生產合作社」的負責人,綠地如今已經是屏東高樹頗具規模的合作社,也是國內鳳梨鮮果外銷最大的一個合作社,名下共有將近一百公頃的農地;其中,有十公頃就是和「微熱山丘」合作契作協定,也是微熱山丘所有契作的農夫當中,佔地最大的一位。 當初,微熱山丘會找上郭智偉的「綠地生產合作社」,有兩個用意,一方面是希望藉由每台斤十元的保證價格收購,能夠穩定鳳梨的貨源;另一方面,也是聽聞郭智偉種植鳳梨的技術而來。由於微熱山丘的其他契作對象幾乎都是小農,即使保證收購,但受到天氣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也未必能保證準時出貨,因此像郭智偉這種大咖級農戶的加入,很有穩定風險的功能。 屏東高樹的年輕農夫 從有一餐沒一餐 到可以娶妻買房「『保證收購』對農民而言,簡直是恩澤!」郭智偉說,和微熱山丘一番懇談之後,兩邊簡直是一拍即合,他舉雙手支持這種理念和作法;同時,也讓他開始思考,要如何把這個「嗯澤」散播出去,讓微熱山丘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事實上,和微熱山丘契作的十公頃鳳梨田,僅佔郭智偉農地的一○%,因此,郭智偉一開始就不打算從中賺取利潤,而是要把這個台灣農業從未有過的「保證收購」制度,與更多返鄉務農的年輕人分享。 三年前,七十一年次的楊正利就是在郭智偉的召喚下,加入「綠地生產合作社」;如今手上負責大約一公頃的土鳳梨田,每年鳳梨採收之後,就以每台斤十元的價格,交給微熱山丘。 「種鳳梨可以有這樣的收入,比以前好太多了。」楊正利還沒有接下微熱山丘的契作之前,只是一個在高樹、九如鄉一帶,到處打零工的少年,聽到哪裡有缺工,就去做個兩天,最慘的時候曾經賦閒在家半個多月。 「我國小班上一共有二十八人,現在只剩下三個人留在屏東。」楊正利說,看著小時的玩伴一個個離開故鄉,出外打拚,眼前自己又有一餐沒一餐,當然也很掙扎;只是他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出去也不一定比這裡好」,就在這時候,因緣際會,朋友介紹來綠地,沒想到人生就此改觀。 當時郭智偉看這個年輕人誠懇踏實,只是沒有好的機會,於是先讓他在綠地生產合作社上班,每天下田、搬水果,遇到年節前夕出貨旺季,還要偶爾加班。楊正利很珍惜這種「天天有班可以上」的日子,一個月可以有二萬五千元的薪水,加班還有加班費。 郭智偉觀察了一陣子之後,就決定把和微熱山丘契作的土鳳梨田,其中約一公頃的地,交給楊正利負責;郭智偉採用類似「店中店」的方式,讓幾位年輕人「就地創業」,每個人都可以有一畝鳳梨田自己種植、採收,當然微熱山丘的收購價格也是他們自己的所得。 種鳳梨雖然不用頻繁地除草、施肥,但其實一點都不輕鬆;尤其是採收的時候,大男人也要穿上兩到三條褲子,才能下田採收,但即使如此,鳳梨鋸齒狀的葉子,又硬又尖銳,還是會穿透褲子,刺進肉裡;到了晚上回家洗澡,水一衝下來,仍然有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刺傷,哇,又麻又痛。加上鳳梨無法用機器採收,每一顆鳳梨都是農人一顆顆割下來,放入背後的竹簍裡,因此重量很重,屏東的太陽又毒辣,「一天下來,比跑全程馬拉松還要累。」楊正利說。 自從有了綠地生產合作社劃給他一公頃的鳳梨田之後,楊正利說,這塊田雖然不是自己的,但因為從種植到收購,一切都要自己負責,越來越有踏實感。鳳梨約十二個月至十八個月採收一次,如今他已經交貨給微熱山丘三期的收成,這些收成足以讓楊正利每年多賺約十五萬元。 因為種鳳梨不用天天下田,因此閒暇之餘,他在綠地生產合作社的工作還是繼續做,一年下來,合計年收入大約將近五十萬元;這三年期間,他的人生因此逐漸步入正軌,也穩定下來,楊正利的岳父就是看他收入穩定,人也踏實,才答應把女兒嫁給他。 和微熱山丘合作的這三年期間,他歷經結婚、生子,人生風景就此不同,「我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拚買一間房。」楊正利說,他每個月如數把薪水交給老婆,就是希望在這個穩定的收入下,趕快能夠存到兩百萬元,讓妻兒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 除了楊正利,今年才二十七歲的林峻聖也是微熱山丘契作的一員,跟著郭智偉已經超過五年,比楊正利更早加入微熱山丘契作行列。 南投八卦山的資深農友 種鳳梨收入穩定 也希望兒子繼續種林峻聖腦筋動得快,因此雖然年紀輕輕,已經小有積蓄,他最近拿著這幾年契作賺到的錢,正在考大卡車的執照,想要買輛貨車賺外快。 在郭智偉的牽動下,微熱山丘一紙契作合約的影響力,在高樹鄉一帶無聲無息地持續發酵,不僅改變台灣土地的風貌,讓土鳳梨田的種植面積持續擴大;而且種植土鳳梨不需要太多農藥、不破壞土壤,對台灣土地品質的維護有不小的貢獻。 「微熱山丘最大的貢獻,是從此讓所有鳳梨價格穩定維持在(每台斤)十元以上,這是最直接對農民生活的照顧,也是長期政府想要做、卻做不到的。」郭智偉說,微熱山丘佔全台灣約一萬公頃鳳梨田的比重不算高,但卻徹底發揮「邊際作用」決定價格的能力。 微熱山丘目前每年固定收購三百多甲的土鳳梨,其中,約有兩百甲的收成是來自契作保證收購,除了屏東高樹鄉,在微熱山丘的發跡地──南投八卦山一帶,更是微熱山丘土鳳梨田的大本營。今年五十六歲的「郭班長」,就是和微熱山丘合作四公頃多的土鳳梨田之後,覺得收入穩定,因此決定讓退伍回來的兒子,也留下來繼續種鳳梨。 「種鳳梨實在太辛苦,本來覺得到我這一代就好了,但現在外面景氣這麼差,如今我反而覺得如果可以收入穩定,兒子繼續種下去也不錯。」在八卦山上種鳳梨種了二十多年的郭班長,原本和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的父親、弟弟一樣都是種鳳梨的農友,但鳳梨的市價最慘跌到每台斤兩元,連郭班長都差一點要「棄守」。 但因為微熱山丘,一舉改變了許多像郭班長「資深農友」的心態,他們不再覺得種鳳梨是沒有前途的苦差事,也不再反對下一代回來接棒,因為越種越踏實,越種越安心。 「我賺的錢,一定要與農民分享。」一月中,許銘仁站在滿滿人潮的微熱山丘三合院中,一開口,不是告訴我們微熱山丘要賣多少塊鳳梨酥、要賺多少錢、今年要成長多少等;而是告訴我們,微熱山丘是「農企業」,它的利潤一定要與所有種植土鳳梨的農民分享。 為此,我們飛奔台灣北、中、南,為許銘仁的承諾找答案,如今,答案昭然若揭;這波鳳梨酥帶動的狂潮,不僅僅是產值,不只是商機,還有更多感動人心的無形力量,正在無遠弗屆地燎原。 台灣最老牌鳳梨公司 台鳳也跨足鳳梨酥? 提到鳳梨的種植,就不能不提起這家曾擁有台灣最大鳳梨田的「台鳳公司」。 這家1955年就成立的公司,在6、70年代,台灣鳳梨產業的黃金歲月,因為在屏東一帶擁有龐大的鳳梨田,讓台鳳公司一度非常風光,賺進不少外匯。 不過,後來董事長黃宗宏因為炒作土地開發與股票,爆發「台鳳案」,而於2007年入獄,並在去年5月假釋出獄。如今,經營權輾轉來到了「東森國際」前董事長王令麟手上。 不過,儘管歷經董事長出事,台鳳公司名下仍擁有大批土地,當然也包括屏東的鳳梨田。據東森國際員工表示,由於近年來鳳梨酥實在太夯,王令麟也曾下令內部「研究、研究鳳梨酥」,並打算透過台鳳公司生產,拿到東森購物頻道上販售。後來因為王令麟自己也在去年11月發監服刑,這項計畫暫時擱置。 台鳳公司這家老牌鳳梨公司,會不會重新活躍在鳳梨酥產業上?一切就等王令麟出獄見分曉。 |
|
||||||
個性木訥純樸的藍優盡,對人總是客客氣氣,憨憨地笑; 可是只要提到「鳳梨」兩個字,他眼神便立即切換,灼灼發熱,字字鏗鏘,像是換了一個人。 這人,愛鳳梨愛到骨子裡。 如果人生有八十年可用,藍優盡應該做夢都沒想到,他人生的下半場會全部奉獻給鳳梨。 藍優盡是彰化秀水人,家中四代都是鳳梨農,守著秀水鄉附近山頭的鳳梨田種植台灣土鳳梨。自國中開始就在西點麵包店打工賺學費的他,高中畢業後當起西點師傅,做得有聲有色,婚後返回家鄉,創業開起早餐店。 他發揮西點麵包師傅的本領,在自家早餐店自製吐司與漢堡用的麵包,用溫體裡脊肉排,奶茶又濃又香,全盛時期同時擁有四家店面。原本以為早餐店的人生平凡無 憂,但十幾年前開始,台灣盛行香甜多汁、個頭碩大的金鑽鳳梨,讓高齡九十幾歲的阿公守著整個山頭的土鳳梨卻無處銷售,整日憂愁。
持續改良口感
闖出每月百萬元業績 藍優盡心疼阿公的處境,八年前,便以阿公種植的土鳳梨為內餡,研製百分之百的純土鳳梨酥,放在早餐店內販售,取名「緣親旺梨小鎮」。藍優盡的姪女同時放到 雅虎奇摩上銷售,宣傳上寫著:「我阿祖種的土鳳梨賣不出去,我們把它做成好吃的鳳梨酥,不要可憐我們,請買來吃吃看吧!」宣傳詞引來電視台的注意,報導一 播出,店裡的電話開始響個不停。 自小在鳳梨田奔跑長大的藍優盡,對鳳梨的生長習性瞭若指掌,天生個性龜毛的他,自此陷入鳳梨的魔力之中,開始研究、改進配方,務求做出香氣飽滿中透著微 酸、纖維緜長的內餡。「總覺得還差一步。」他說。為了那一步,他每天花時間研究內餡,堅信「每次修正一點點,讓它更好吃,就會離巔峰更近一點。」他越做越 好,抓出二十五公克的餅皮配三十五公克內餡的完美比例,並且堅持只用八卦山產區的土鳳梨。 「目前市場上連一顆改良品種都不用、百分之百的土鳳梨酥應該只有我在做。」為什麼只用八卦山的土鳳梨做內餡?「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怎樣的土鳳梨餡才叫『到 位』,我想我比誰都拿捏得出來。」在不斷摸索改良中,他發現糖加入內餡的時間,是攸關鳳梨餡口感和品質的真正關鍵,成為不傳之祕。 外形與口感經過一年的改良後逐漸成形,小小的店面每天可以賣到近一萬個,連免稅店昇恆昌董事長江松樺,也注意到這顆遠在彰化的鳳梨酥。他在嘗過全台的鳳梨 酥後,決定放進免稅店台灣特產區,並打上「昇恆昌限定」字樣,七年來訂單數量逐步提升,如今每月高達上百萬元。
堅持不添加理念
「賺錢要賺得心安理得」 不少商家與通路也找上他,希望與他合作推出品牌,或是推廣到對岸,龐大的商機在眼前,他都拒於門外。 理由只有一個:「過去我覺得把功夫學好就很厲害,想賣怎樣的產品都做得出來,但這其實是錯的;應該是要有好的心態與想法,才能做出越來越好的品質。我收購 的土鳳梨每年只有這麼多的量,若產量變大,就會有利益考量,品質會下降。賺錢要賺得心安理得,做餅要做得理直氣壯,要好不要多,這樣才會有穩定的水準。」 他甚至收掉兩家早餐店,只為專心做鳳梨酥。 堅持不添加、純以土鳳梨做原料的鳳梨酥,有沒有缺點?當然有,土鳳梨夏甜冬酸,也有客人為此抱怨過,但藍優盡說,要把口味調到全年一致很容易,只要添加合法改良劑即可。「但我堅持不添加任何添加物,也沒想過讓口味一致,只在做餡時調整鳳梨餡的酸甜度。 其他便順其自然,天然的東西就是這樣。」多年老主顧、在保險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的黃鵬仁也說:「旺梨小鎮的內餡是天然的酸香味,咬下去會有如同蜜餞的Q彈, 纖維又長,是只有純天然果肉才能達到的滋味,我都買來送給海外的友人。」藍優盡還想進行更嚴謹的品管與改良,將品質提升到更新的層次。是怎樣的改良?他不 改提到鳳梨時的沉醉笑容,眼裡閃耀著更多的自信說:「等成功後,我第一個告訴你!」 撰文 / 高靜玉 |
2015-12-28 TCW
近來國人到日本觀光,掀起一波購買吹風機的熱潮。
號稱使用後頭髮會更加光滑柔順的負離子吹風機,要價新台幣四、五千元,雖是大賣場類似功能產品的四倍以上價格,卻令國人趨之若鶩。加上推出該商品的廠商, 不但訴求日本製造、僅限國內販售;在各大電器賣場銷售時,更以限量鋪貨,近乎飢餓行銷的銷售策略,引發觀光客競相掃貨,還被許多部落客列為赴日必買的「神 器」。
正如同觀光客到法國,會買五、六萬元的LV名牌包;到瑞士,會帶回動輒十幾萬元的勞力士名表一樣,廣義來說,高價吹風機也是日本向觀光客重點販售的觀光伴手禮。但觀光客來到台灣,除了一盒三、四百塊的鳳梨酥之外,還會帶什麼伴手禮回去呢?
這是今年台灣觀光客突破
一千萬人次時,我在思考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可以引導為數千萬的觀光客,來台旅遊期間,不只買鳳梨酥,也願意掏錢買三千元、三萬元以上的在地商品,開創伴手禮的新藍海商機?
從旅遊業的角度思考,台灣觀光產業,歷經近半世紀發展,從早年商務客為主,到近年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人次激增,而隨經濟規模成長,量變產生質變,從 二星級的背包客旅店,到五星級的國際連鎖酒店紛紛開出,不只架構出最底層到最上層的完整產業結構,正也是開始形塑深度觀光經濟的起點。
值此關鍵時刻,有兩件事,是政府與民間可以攜手共創的。第一,我們是否有以國際觀光客的「他者角度」,思考提供更友善的觀光環境?例如,在台北各夜市陸續 開通的支付寶,即是便於陸客消費習慣的付款工具,如何進一步普及呢?除了同文同種的大陸及港澳觀光客之外,日本和韓國,也是台灣的觀光客主力,尤其去年已 有超過五十萬人次來台的韓國觀光客,更是成長最快的外國客源,交通接駁和觀光景點等,是否都提供了日韓文的雙語標識?這都關乎著觀光產業有沒有企圖心,激 發日、韓觀光客倍數成長的潛力。
此外,進一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提升觀光產業的附加價值?從鳳梨酥到吹風機的熱賣例子即說明了,只要商品策略、行銷思考夠周延,或官民聯手發動類似牛肉麵 節等活動並進行國際宣傳,讓優質商家藉由評鑑被認可,再透過巧妙的社群傳播帶動話題性,便能引導足夠規模的觀光客,進行更高金額的在地消費,不僅能快速提 升整體觀光產業產值,甚至還是刺激內需消費的最佳捷徑。 (整理·尤子彥)
整理者尤子彥
2015-12-28 TCW
近來國人到日本觀光,掀起一波購買吹風機的熱潮。
號稱使用後頭髮會更加光滑柔順的負離子吹風機,要價新台幣四、五千元,雖是大賣場類似功能產品的四倍以上價格,卻令國人趨之若鶩。加上推出該商品的廠商, 不但訴求日本製造、僅限國內販售;在各大電器賣場銷售時,更以限量鋪貨,近乎飢餓行銷的銷售策略,引發觀光客競相掃貨,還被許多部落客列為赴日必買的「神 器」。
正如同觀光客到法國,會買五、六萬元的LV名牌包;到瑞士,會帶回動輒十幾萬元的勞力士名表一樣,廣義來說,高價吹風機也是日本向觀光客重點販售的觀光伴手禮。但觀光客來到台灣,除了一盒三、四百塊的鳳梨酥之外,還會帶什麼伴手禮回去呢?
這是今年台灣觀光客突破
一千萬人次時,我在思考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可以引導為數千萬的觀光客,來台旅遊期間,不只買鳳梨酥,也願意掏錢買三千元、三萬元以上的在地商品,開創伴手禮的新藍海商機?
從旅遊業的角度思考,台灣觀光產業,歷經近半世紀發展,從早年商務客為主,到近年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人次激增,而隨經濟規模成長,量變產生質變,從 二星級的背包客旅店,到五星級的國際連鎖酒店紛紛開出,不只架構出最底層到最上層的完整產業結構,正也是開始形塑深度觀光經濟的起點。
值此關鍵時刻,有兩件事,是政府與民間可以攜手共創的。第一,我們是否有以國際觀光客的「他者角度」,思考提供更友善的觀光環境?例如,在台北各夜市陸續 開通的支付寶,即是便於陸客消費習慣的付款工具,如何進一步普及呢?除了同文同種的大陸及港澳觀光客之外,日本和韓國,也是台灣的觀光客主力,尤其去年已 有超過五十萬人次來台的韓國觀光客,更是成長最快的外國客源,交通接駁和觀光景點等,是否都提供了日韓文的雙語標識?這都關乎著觀光產業有沒有企圖心,激 發日、韓觀光客倍數成長的潛力。
此外,進一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提升觀光產業的附加價值?從鳳梨酥到吹風機的熱賣例子即說明了,只要商品策略、行銷思考夠周延,或官民聯手發動類似牛肉麵 節等活動並進行國際宣傳,讓優質商家藉由評鑑被認可,再透過巧妙的社群傳播帶動話題性,便能引導足夠規模的觀光客,進行更高金額的在地消費,不僅能快速提 升整體觀光產業產值,甚至還是刺激內需消費的最佳捷徑。 (整理·尤子彥)
整理者尤子彥
代工廠出貨三年增五倍,夏天甚至賣得比鳳梨酥還好,在兩岸翻紅的秘訣,正是台灣人自創的冷藏新吃法。 端午連續假期,北市承德路上的維格餅家旗艦店,門口人潮不斷。但這家倚賴鳳梨酥在兩岸伴手禮市場打響名號的業者,現在主打的,跟多數消費者購買的,竟然是款名為鴛鴦綠豆糕的產品,人氣一點都不輸鳳梨酥。 沒錯!綠豆糕正成為鳳梨酥之後,最具潛力的新伴手禮,每年產值約十億,而且正在兩岸當紅。 中華民國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官德推估,近三年綠豆糕的年產值已約十億元,雖然還無法與年產值達三百億元規模的鳳梨酥相比。但相較於鳳梨酥的成長趨緩,前者的潛力十足。 年營業額破億元的糕餅類伴手禮代工廠超品負責人王柏翔指出,三年前,正值最高峰的鳳梨酥訂單需求量是每日三萬多顆且天天都出貨,當時綠豆糕日產量僅約五千顆。但今年來,鳳梨酥銷售下滑兩成多,每日需求僅剩兩萬多顆,反而綠豆糕日產量衝破三萬顆,且天天出貨,短短三年內成長約五倍。 買氣「從未像今年火爆」 連鎖業到賣香腸的都搶進 單以超品而言,其年產量達千萬顆規模,即便身為代工廠,也計畫同步推出自有品牌──CP綠豆糕搶商機。 在綠豆糕這個新戰場裡,自然不乏傳統烘焙業者的身影。 如維格餅家,該公司協理林牧民透露,在維格餅家八大商品中,只有兩種產品是有自己的自動化生產線,一個當然是鳳梨酥,但另一個就是綠豆糕,他說:「綠豆糕是排名第二名的產品,近年銷量與營收占比都在擴大,在夏季會賣得比鳳梨酥還好!」另一個讓人意外的業者是賣香腸的黑橋牌,該公司企畫部經理康貞莉發現,全台綠豆糕銷量比起店內其他甜點品項平均高出約兩成,而且觀光客與本地客約各占一半,因此黑橋牌不只視綠豆糕為重點開發的甜點商品,還加碼推出隨手包搶商機。 從新東陽到幾分甜等麵包連鎖業者也都搶入。 有意思的是,一小塊有數百年歷史的綠豆糕能紅遍兩岸,靠的正是台灣人的創意。 三十多年歷史的糕餅餡料供應商、豆豆食品總經理陳德木指出,二○一三年前,綠豆糕的關鍵原料綠豆仁,全台月進貨量約在六十到七十公噸之間,但今年推估總量超過一百二十到一百四十公噸,三年約翻一倍。更驚人的是中國市場,「中國近三年綠豆仁的進口規模已經暴衝二十倍。」知味觀食品廠負責人李俊在接受《杭州日報》訪問時說,「綠豆糕生產了六年,但(買氣)從未像今年這樣火爆過。」「截至目前,綠豆糕的銷量比去年增長了兩倍。」台式新吃法,兩岸大熱賣 口味、造型都比經營創意 暴紅的秘密,藏在商家對綠豆糕的介紹詞:「冰冰涼涼、入口即化!」原來,五年前在台灣業者改良下,綠豆糕早已有截然不同的口感與吃法。 高雄餐旅大學烘焙管理系系主任廖漢雄分析指出,綠豆糕傳統做法有著易碎、口感較乾的問題,近年,台灣業者開始採用加入低溫油脂來幫綠豆糕固形,並增加滑潤口感的新製作方式,進而演化出綠豆糕可冷藏後食用的新吃法,開始從台灣紅到中國。 王柏翔直言,當前兩岸最熱賣的綠豆糕是台式綠豆冰糕。 只是,當大家都想搶食商機時,一塊小小的綠豆糕開始考驗大家的經營創意,挑戰甚至更勝鳳梨酥戰場。 台灣綠豆糕的原料綠豆,現在多來自東南亞國家,無法如同鳳梨酥廠商有在地情感可訴求。如「微熱山丘」可以靠著主打土鳳梨的在地概念,加上在產地奉茶試吃的訴求,讓其單價比他人貴二○至三○%,以脫離眾多競爭者的殺價競爭,賦予品牌附加價值。 且其進入門檻更低。綠豆糕不像鳳梨酥需要烤,原料也只有綠豆仁、豆沙餡、糖與油,是同業相對容易上手的產品,品質與口味的關鍵就在於原料好壞與配比。 但各家業者確實正努力做出差異化,如老字號的郭元益雖然仍以傳統綠豆糕為主力,但也有用巧克力包覆綠豆糕的創意產品。日興堂餅舖則訴求,用成本多五成、價格高人一等的印尼「毛綠豆」做原料。 黑橋牌則在外型玩花樣,做出融合安平古堡、黑面琵鷺等印象的綠豆糕傳達在地形象。雪餅大廠元祖本身善於冷藏物流,趁著綠豆冰糕需要冰的特質搶入戰場,其主打的是,不用保冷劑的保鮮設計。 搶規模逾千億伴手禮經濟 角逐新國餅?還得過三關 若台灣想拚觀光,伴手禮經濟確實是門必修的學問,因為其帶動的不僅是烘焙業,還包含周邊的包裝,甚至是觀光工廠等行業。 這是一門連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都看到的大商機,他估計,台灣伴手禮經濟規模達千億元。現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禮是鳳梨酥,但第二個具有代表性的伴手禮是誰,現在,各家還在角逐中。 綠豆糕要挑戰成為下一個足以媲美鳳梨酥的金磚奇蹟,必須克服前面三個關卡。 第一、口味得讓外國人接受。吳官德透露,綠豆糕具有每盒約三、四百元的售價、沒有明顯地區色彩、對華人有一定的吸引力等優勢條件。但對外國人而言,濃郁的綠豆香味卻如同臭豆腐一般,第一時間很難接受,口味調整上,業者仍有一段路要走。 第二、保鮮問題。鳳梨酥常溫保存可以一個半月,但是不添加防腐劑的綠豆冰糕,常溫只能保存一天,必須冷藏或冷凍才可將保鮮期拉長到兩週或一個月。現在,不少嗅到商機的台商已經為了遷就運送,西進與陸企合開綠豆冰糕餡料廠,就近搶商機。 第三、資源分配問題。鳳梨酥的成功是全台業者全力支持的結果,但如今新北市找到蛋黃酥、台中看中太陽餅、台南推薦柿餅、宜蘭主打牛舌餅等,各具特色,各有市場,力量分散後,就很難再出現一個像鳳梨酥的新「國餅」。 小小綠豆糕的未來,牽涉的不僅是各家商戰,還有台灣對伴手禮經濟的策略思考。 【延伸閱讀】鳳梨酥銷量減2成,綠豆糕變兩岸竄紅伴手禮—台灣3大伴手禮產值與銷售近況 品項:鳳梨酥 推估年產值:300億元 近期銷售:今年來下滑2成知名業者:佳德、維格餅家、鼎泰豐、吳寶春等 品項:綠豆糕 推估年產值:10億元 近期銷售:兩岸熱賣 知名業者:維格餅家、郭元益、新東陽、超品、手信坊等 品項:牛軋糖 推估年產值:10億元 近期銷售:穩健成長 知名業者:糖村、凱樂烘培、俊美食品等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糕餅商業同業公會 整理:林洧楨 撰文者林洧楨 |
| ||||||
糕餅代工廠、超口叩企業負責人王柏翔感受到鳳梨酥銷售觸頂回檔趨勢,業者與學者指出,鳳梨酥銷售大不如前。三個理由,讓其短期想再創高峰困難重重。 第一、連金箔都包進去了,話題越來越疲乏。 鳳梨酥行業走了約十年,各家不斷改良創新。在材料上,從土鳳梨、冬瓜餡、水果餡到最後靈芝、金箔都加入餡料,在話題上,首屆世界麵包大師賽冠軍吳寶春、鼎泰豐等名人、名店都加入戰局,能操作的議題全用盡,缺乏新刺激。促使商家必須開出其他產品線,維持營收。 第二,基期高到不像話的台灣「奇蹟」。 中華民國糕餅商業同業公 會理事長吳宮德指出,台灣 烘焙業一年產值約一千億 元,單鳳梨酥一年的產值就達三百億元之高。在台灣糕餅類伴手禮數十年的歷史中,單 品項糕餅如牛軋糖,年產值能逼近十億元的產品已是相當不容易,有辦法突破百億元規模的奇蹟產品,王今也只有鳳梨酥。 禮的三要件:大眾口味,稀有性(如含鳳梨等台灣特產水果),具有文化背景。只是目前基期過高,成長有限。 第三,陸客消失了。 鳳梨酥經濟的最大支撐是 陸客,但政黨輪替讓陸客減量的情況日益嚴重。吳官德指出,專攻陸客的鳳梨酥門市業績少了三成,兼營陸客的店家生意也掉一.五成到兩成,是鳳梨酥的一大隱憂。 (文.林洧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