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麻煩大了】樓市調控,一盤下不完的棋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480

一則傳言的威力有多大?

2012年8月2日,中國A股市場哀鴻遍野。申萬23個行業指數中,房地產以4.87%領跌,而其連襟家電行業指數則以1.54%排名跌幅榜亞軍。 當日,萬科、招商、保利和金地四地產巨頭股價跌幅分別為6.75%、9.81%、9.17%、6.38%,而整個地產板塊蒸發了400億市值。

這則傳言是:住建部將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並從北京開始試點。對於如驚弓之鳥的房地產從業者來說,如果傳言屬實,意味著開發商將面臨嚴重失血危機。預售期房佔到一手房成交比例近七成,一旦由預售款和定金構成的外部主要資金來源被切斷,那麼開發商將至少失血30%。

當日,被打爆電話的任志強在個人微博中感嘆:「這麼愚蠢的傳言也會有人信」。而另一位長期多頭派代表、北師大房地產研究中心教授董藩,午夜時分趕寫 了一篇「房地產預售是一項偉大的發明」長微博,稱該制度的貢獻「與按揭一樣巨大,一樣璀璨」,不出意料又一次迎來網友們如雨板磚。

很快,住建部官員就站出來闢謠。這位負責人提醒說,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明確規定可實行商品房預售制度。

儘管如此,這則傳言仍在開發商的心裡種下了恐懼的種子。另外幾樁事件也加重了這種恐懼感。

2012年7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講話稱,「要毫不動搖繼續推進房地產市場各項調整工作,促進房價合理回歸」,「決不讓房價反彈」。這樣的 表態,被業界普遍看作是對前期二三線城市放鬆限購政策的回應,但仍看不出更積極調控政策的行動指南。通常,中央政府每次重大行動前,會有多次表態,如基層 心領神會,則「引而不發」。

但另一件事卻頗堪玩味。從2012年7月25日至8月3日,八個國務院督察組10日內巡查16省市。也就是由一干副部長領隊八個督察組同時調研。

在明清戲文中,往往有一個虛構的頭銜——「八府巡按」,替朝廷探查民情,便宜行事。當然,一旦遇到頑劣地方勢力,那麼那把「可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 就要亮一亮了。然而,這一次,調閱相關數據、聽取政府匯報、走訪相關樓盤、召開業務座談……督察組眼在耳在,獨獨金口不開,更遑論勞什子寶劍了。

有時,「沉默也是一種力量」。不少督察組造訪之地,事後就高調表示「繼續調控不放鬆」,一些地方住建委在面對開發商審批預售許可時強化政策導向。這或許也是那個最終引發股市大跌愈傳愈盛的信源之一。

但這種沉默,也可以理解為暫無更佳調控辦法的緩兵之計。畢竟就在眼皮底下的北京,2012上半年土地出讓金僅144.8億元,同比下降55.7%, 只佔上一年全年數據的13.7%。當然還有更慘的,上海同比下挫62.77%至184億元。而全國主要300城市6個月內土地出讓金總額已整體下降38% 至6526億元。長期將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基建發展資金來源的地方財政,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在2012年到期的1.84萬億地方債務中必須償還佔比接 近18%。

兩難的不止是政策制定者。2012年5月開始,樓市漸火。到了7月某周,成交同比上漲150%的城市達到6個,蘇州一地甚至上升了306%。六七兩 月,全國重點城市中房價上漲者9個月來首次超過了下降者。以量換錢的開發商終於又有了一些銀彈可以低價入市抄底買地了。從7月17日中冶溢價45%以22 億拿下北京大興某地塊後,中鐵、中海、信達等央企,萬科、保利諸老牌巨頭紛紛在多地溢價拿地。同時喘過氣來的開發商也希望抬高某些樓盤售價以彌補前期損 失。但樓市究竟能火多久,不確定的政策前景仍如黑云壓頂。「取消預售制度」的傳言之所以能展現威力,只不過是引爆了人們內心對這一不確定前景的恐懼。

中央政府的對手到底是誰?這一點,說不清道不明。但可以明確的是,預售制度之所以能存在,也只不過是需求推動的結果,若需求不再,別說看不見的房 子,就是擺在面前的,也無人問津。若硬要按住需求,談何容易?如果對手是極度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放開社會對其權力的監督,公佈其詳細預算,才是正 道,這種「你進一步,我退一步」的棋局才有終結的時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99

沒用完的手機流量該清零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557.html

據報導,湖南長沙劉先生因沒用完的手機流量被清零而狀告電信運營商,湖南長沙市天心區法院已經正式立案,劉先生的理由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流量,為什麼超出的流量要交費,沒用完的流量不累計?合同上並沒有明確剩餘流量會被清零,如果超過套餐流量,運營商就按照1M1元的費用收取,那如果流量沒用完,應該累積到下個月用。」

有人在新浪微博轉發了這條消息,一天內被轉發20多萬次,支持劉先生的佔絕大多數,普遍認為「已經購買的流量屬於用戶,運營商無權收回」。其實,劉先生購買是「限時優惠服務」,跟電影兌換券、健身年卡是一樣的,運營商以優惠的價格出售流量,鼓勵你用完,通過培養客戶的用網習慣來鞏固和擴大市場,這是個挺正常的經濟行為,如果劉先生介意,完全可以選擇純流量計費的方式。

為什麼要實行包月

五星級酒店服務業的特點是基礎設施和基礎運營投入高,個體服務成本低,大酒店的建設成本很高,電梯和中央空調一天24小時都必須開著,每天的固定性開支很昂貴,但對每個賓客的服務成本卻很低,一次性衛生潔具並不值線,千元一天的房價更多的是支付賓館的固定性投入。保證入住率是五星級酒店老總考慮的首要問題,他們很樂意接訂一年後的會議包房,跟周邊大單位簽訂協議價,目的就是使全年內的預計入住率有保證,即使價格比散客價低很多也不介意。

電信服務業與五星級酒店服務業相似,其光纖網絡、基站、交換設備機房的基礎建設和基礎運營成本很高,運營商以極小的個體服務成本來獲取相對高額的服務費,用來分擔巨額的基礎成本乃至贏利。在設備容量範圍內儘可能地多招客戶,這就成為了電信運營商CEO的首門功課。但過高的用戶量並不是好事,超過設備容量範圍後服務必然不給力,它引來的差評是致命的,過低的用戶量則注定虧損,忽高忽低的用戶量是他們所不願意看到的,而相對廉價的包月模式則可以有效地保證用戶量及流量的平穩性,這也是全世界的電信運營商普遍採用的做法。

運營商壟斷程度高不高?

一些有契約精神的網友表示,剩餘流量清零是合理的,但電信服務費用過高不合理,都是壟斷惹的禍,支持打擊電信運營商。電信業的確有壟斷性質,但這種壟斷性叫作「自然壟斷性」,全世界都一樣,甚至當年的美國郵政馬車業都不能自由進入,因為有專營法保障,這不是為了郵政的私利,而是為了保護公眾的利益。同樣的,自來水和煤氣也具有「自然壟斷性」,這是為了保障公眾的安全。

西方發達國家的全國性電信運營商多是三家以下,四家的不多,而中國有三家全國性運營商,分別運營三個3G國際標準,實事求是地講,壟斷程度並不高,與國家電力和兩桶油相比,被稱為壟斷企業確定有點冤。近年來,三家運營商的基層員工擺攤搶地盤打群架的糗事時有發生,他們並不容易,而給他們定高額任務的管理層的日子也不好過,跑馬圈地很難,一鬆勁各種市場佔有率就嗖嗖地滑坡。

在西方發達國家裡,運營商的頻率是自己拍來的,當然技術體制也是自己定的,但中國的電信運營規則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我國主導提出的TD-SCDMA標準被國際電信聯盟吸納為國際標準,這是個重大歷史突破,此標準理論水平高,但缺少技術積累和儲備,工程化商業化的難度很大。當時移動公司的技術實力和資產最雄厚,工信部說「就你了,你來搞TD-SCDMA」,於是移動TD-SCDMA、聯通WCDMA、電信CDMA2000的格局就建立起來了。客觀地講,移動公司背了個大包袱,中高層講政治不吭氣,低層員工罵街也沒用。

要進入4G時代了,報導稱工信部要把190M的連續段劃給TD-LTE,電信業者都眼巴巴地看著,也有各種猜測,但不管結果如何,規則是明確的:頻率是工信部劃分的,技術體制也是工信部指定的,業務還是工信部安排的,工信部把苦活攥在手裡,看誰家肥了就塞給誰,不接不行,幹不好不行,幹得好也未必行,因為隔幾年就要打散了搞重組。

  中國情況與國外有所不同

前陣子網上炒作一件事,稱某電信運營商在香港的資費價格遠低內地,引發網友的熱議,傳說的資費標準是「55元包月,10000條短信,1700分鐘通話,本地流量無限」。有網友稱10000條短信在內地就值1000元了,憑什麼坑我們內地人?

其實,1萬條短信是銷售策略,好比你交給我500塊,我保證你一個月正常使用1萬卷廁紙,你把屁屁擦出血也擦不回來。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越是發達地區,電信運營的成本就越低,利潤就越高。在樓頂上建基站和接電都很方便,維護人員騎個電瓶車就能管護幾十個,每個基站所服務的客戶數量多,客戶每月動輒上百元的費用。而在偏遠山區,建個基站需要挖地基架鐵塔,需要鋪設專門的電纜和光纜,維護成本也高,可一旦建成了,只能收到附近幾個村的話費,而且用戶的月費用普遍不超過30元。

在偏遠山區建基站必然是虧本的,但國家有「村村通」等工程,運營商們必須干,北上廣的手機用戶們,你們交的話費流量費,有些是支援貧困地區了。不過也有好處,那就是我國的信號覆蓋面很高,很偏的地方都可能有信號,這點比美國強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32

811汇改周年记: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http://www.xcf.cn/tt2/201608/t20160812_775888.htm

http://www.xcf.cn/tt2/201608/t20160812_775888.htm 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就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改革既定的方向。2015年8月11日,优化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这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迄今,“8.11”汇改已历时近一年时间,初步实现了提高中间价市场化程度和基准地位的改革目标,抵御了资本流动逆转的冲击,成绩来之不易。但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仍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8·11”汇改取得的主要成效 

  中间价形成市场化程度提高。2015 年 8 月 11 日,强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要参考上日收盘汇率,以反映市场供求变化。 2015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强调要加大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以更好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 2016年2月,在央行与14家报价商深入、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明确了“上日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现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 

  据有关银行人士披露,在新的定价机制下,中间价与各家行的整体报价平均值差距越来越小,各家行报价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这体现出中间价形成机 制的市场化和透明度越来越高。在当前形势下,这套报价机制较好兼顾了既要稳定汇率预期、又要增加汇率弹性,既要防风险、又要推改革的目标。 

  中间价基准地位进一步增强。汇改之前,境内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CNY)较大偏离中间价,且长期在贬值区间,汇率中间价的代表性不 强。甚至如果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交易价持续偏离中间价达2%以上,这可能构成双重汇率安排,涉嫌违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一般义务。 

  “8.11”汇改之后,交易价相对中间价,以及开盘价相对中间价的偏离趋于收敛,且交易价和开盘价围绕中间价上下波动。“8.11”汇改以来到 2016年6月底,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相对当日中间价的最大波幅日均为0.22%,远低于2015年初至汇改前夕日均1.53%的水平(见图 1)。这表明中间价反映的市场信息已经较为充分,其基准地位得到加强。 

  图1: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相对中间价最大波幅

资料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资料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境内境外汇率差价趋于收敛。受贬值预期影响,“8.11”汇改当日至当年年底,境内外日均差价440个基点,有时境内外差价达上千点以上。进入 2016年以来,上半年境内外日均差价收窄为161个基点(见图2),一定程度反映了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改善,并抑制了跨市场套利。同时,境内外汇率差价缩 小,还消除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在人民币汇率取值方面的技术障碍。 

  图2:境内外日均汇率差价(单位:个基本点)

资料来源:路透社

资料来源:路透社

  央行市场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我国外汇市场已具有明显的多重均衡特征,市场预期对于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走势具有重大影响。“8.11”汇改 是对我国央行市场预期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从初期的少说多做,到后来的边做边说,央行在市场沟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6年前4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阶段性企稳后,5月起又重新走低,但并没有像前两次那样引起海内外市场震荡,国内股市延续自我修复、自我 调整进程。因为市场理解,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调整,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加息预期和英国脱欧公投推动的美元走强所引起的,而不是货币竞争性贬值。据报道,7月 21日,美国财政部官员公开表示,人民币近期下跌并非受政策驱动,中国试图阻止人民币进一步贬值,而非操纵汇率,让人民币走软。 

  6月份,境内人民币市场汇率CNY突破6.60甚至盘中见到6.70元人民币/美元,但当月,央行外汇储备余额不减反增134亿美元,5月份减 少279亿美元;央行外汇占款减少977亿元人民币,虽然较前两个月每月500多亿元的水平有所增加,却远低于一季度每月平均3391亿元的水平(见图 3)。 

  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政府在市场沟通和预期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年会期间,总裁拉加德对中国记者表示:“非常感谢周先生,我们提出担忧后,他非常迅速地采取行动,加强了与市场的沟通。” 

  图3:2014年1月-2016年6月央行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变动(单位:亿美元;亿元人民币)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外汇市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虽然汇改后境内外汇市场经历了一些震荡,但推进外汇市场发展的步伐没有停滞。“8.11”汇改以来,我国开放境内银 行间外汇市场,便利境外机构到境内进行人民币外汇兑换和汇率风险对冲,更好支持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货币;在拓宽境内外市场主体交易渠道的基础上,延长银 行间市场交易时间,促进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趋于一致;增加公布人民币汇率参考汇率,进一步提高市场汇率形成效率,方便市场汇率风险管理与财务核算;建立外汇 市场自律机制,提高外汇市场交易规范化水平,促进市场有序运行。 

  资本账户开放迈出新的步伐。根据跨境资本流动形势的发展变化,在继续推个别资本交易项目双向开放的同时,重点推资本流入方向的交易及汇兑开放。 如期推出内地香港两地基金互认业务;进一步开放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简化本外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外汇管理;推广跨境本外币融资宏观审慎政策;跨境人民 币支付系统(CIPS)第一期正式投入使用;研究推出深港通和沪伦通业务;放宽乃至取消资本项目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结汇和外债结汇限制。 

  2015年,我国实现部分可兑换以上的资本交易项目达37项,比例提高至92.5%,不可兑换项目仅剩3项(包括非居民境内发行股票类证券、非居民境内发行货币市场工具、非居民境内发行衍生工具和其他工具),较2009年72.5%的可兑换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2015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标准,并批准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纳入SDR篮子货币,这是对我国人 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可兑换国际化进程的肯定与鞭策。6月29日,英国脱欧公投通过后不久,中国财政部在香港成功发行140亿元人民币计价的国债, 这反映了在主要货币金融资产普遍低收益甚至负收益情况下,高收益人民币金融资产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 

  宏观审慎管理做了新的尝试。上次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为应对资本流出、汇率贬值压力,在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背景下,我国通过启用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增强了经常项目汇兑真实性审核的技术手段,堵住了假报关单进口骗汇的漏洞。 

  这次,配合“8.11”汇改之后“稳汇率”工作的需要,当局尝试引入了一系列宏观审慎措施,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逆周期调节,包括:对远期购汇 性质的衍生品交易征收外汇风险准备、对境外在境内人民币存款征收存款准备金、对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到境内平盘提高交易手续费率,等等。这是在开放条件下 进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一种探索,坚持以市场化的、价格的手段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符合国际惯例。 

  资本流出压力得到一定缓解。自2014年二季度起,我国就开始呈现资本外流压力。“8.11”汇改后,受贬值预期影响,“藏汇于民”(反映在金 融账户“资产”项下)与“债务偿还”(反映在金融账户“负债”项下)渠道叠加,资本外流加速(见图4)。进入2016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企稳、美元汇率 回调,以及汇率预期和资本流动管理加强,我国资本流出势头有所减缓。 

  2016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资本净流出1234亿美元,环比下降26%。上半年,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银行即远期结售汇逆差合计 1726亿美元,环比下降59%;其中,一季度逆差合计1455亿美元,二季度逆差合计271亿美元,二季度环比回落了81%(见图5)。上半年,外汇储 备余额减少1252亿美元,环比下降66%;其中,一季度减少1178亿美元,二季度减少74亿美元,二季度环比回落了94%(见图3)。外汇储备规模下 降势头减缓甚至回升,对稳定市场预期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4:2014年一季度-2016年一季度资本流动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图5:2011年1月-2016年6月境内外汇供求状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深化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汇率波动容忍度有待进一步增强。长期以来,不论海内还是海外,不论市场还是政府,都习惯了人民币汇率只能涨不能跌,甚至 把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性等同于美元利率,视作世界经济的两块“压舱石”。结果,“8.11”汇改触发了预期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贬值恶性循环。实际上,加快 资本账户开放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我国既定的改革目标,那么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就是其中应有之意。 

  成熟的市场必须要有成熟的市场参与者。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是能涨能跌、能上能下的。唯有市场能够走出人民币汇率只能涨不能跌的“魔咒”,以平 常心看待人民币汇率的涨涨跌跌、双向波动,而不是对汇率涨跌做道德判断和过多解读,那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才能够克服“水土不服”,最终走向“清洁浮动”的 理想彼岸。 

  中间价定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仅下跌2.1%,市场价仅下跌2.3%,而外汇交易中心(CFETS)、 国际清算银行(BIS)和SDR口径的三个人民币汇率指数却分别下跌了5.9%、5.5%和3.1%。人民币双边汇率基本稳定,而多边汇率调整幅度较 大。 

  出现这种情形,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设计有关。根据现行报价机制,每日银行间市场开盘前,做市商根据上日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情况,计 算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需要变动的幅度,并将之与上日收盘汇率加总,得出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在目前市场环境下,银行间市场外汇供不应求通常 导致收盘价相对当日中间价贬值,国际上美元汇率走强又导致篮子货币指向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从而形成了双贬驱动机制。 

  反过来,如果未来遇到国内外汇供大于求、国际上美元汇率走弱的情形,又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双升驱动机制。另外,正如周小川年初接受专访时指出的,对于一篮子货币的参考程度,也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同时未来的机制设计还可跟随宏观经济走势和外汇供求关系而不断调整。 

  市场沟通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汇改以来,央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加强和改进市场预期引导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市场沟通、预期管理“没有最 好、只有更好”。首先,本身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很难讲用那种角度和看法与市场沟通更好,尤其是政府内部本身意见就不统一的时 候。其次,市场沟通总会面对不同的受众,大家需求不同、角度各异,舆论引导难以面面俱到、众口难调。 

  再次,任何政策选择总是有利有弊,因此,政府无论怎么做,市场都不可能完全满意,都可能会受到市场批评。最后,提高政策和数据透明度本身也是成 本的。例如,由于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过于透明,现在市场可以预先判断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方向甚至具体水平。6月30日,路透社报道央行准备年底让人民币汇 率贬到6.80元人民币/美元,据说就是某市场人士根据央行的中间价定价公式,做一些情景假设后推算出来的。央行不得不立即出来辟谣,以平息市场波动。 

  资本流动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理论上讲,应对资本流动冲击,无非就是汇率浮动、外汇干预、资本管制三类外汇政策工具。前者负责价格出清,后二者 负责数量出清。我们不可能既不想动汇率,又不愿动外汇储备,还不想用管理手段(笔者称之为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新“不可能三角”)。 

  这次应对资本流出的冲击,我国是三个工具一起使用,其中资本流动管理是一个重要手段。关于资本流动管理,除了引入宏观审慎措施和放松资本流入与 结汇限制外,还通过加强银行结售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真实性审核来平衡资本流出压力(见表1)。这基本没有改变现行法规,兑现了中国政府不重走资本管制老路 的承诺。然而,柔性的窗口指导多、硬性的法规文件少,影响政策透明度和依法行政。这可能抑制国际资本流入的热情,同时加大执法的随意性和风险性。 

  表1: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应对资本流出压力的外汇政策选择资料来源:作者整理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货币政策独立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开放经济的“三元悖论”告诉我们,在货币政策独立、本币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之间,最多只能实现两个目标。正 如周小川行长在G20上海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所指出的,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考虑国内宏观经济的整体情况,而不会是过度基于外部经济或 者资本流动来制定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明确了在“稳增长”与“稳汇率”目标冲突时,国内货币政策是“稳增长”优先。 

  记者会后不久的3月1日,根据基本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我国央行再次降准、降息。然而,为支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抛售外汇储备造成的央 行外汇占款减少,无疑会对货币政策独立性造成一定干扰。同时,在产能过剩、通货紧缩趋势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本身也会因为陷入“流动性陷阱”而受到制约。 

  另外,独立的货币政策需要有锚,过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扮演了货币锚的角色,起到了引导市场预期的作用。现在放弃这个目标,而没有建立起新的市场可信的替代锚,独立的货币政策就难以充分享受汇率浮动带来的好处。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26

說不完的馬場故事

1 : GS(14)@2016-08-08 00:18:17

馬場故事多,長年說不完,如今為君述,望能消暑熱。香港人多愛賽馬,一是喜速度、求刺激,二則可享博彩之樂,十元中百倍冷門,快樂如神仙。多年前,曾到馬場消遣,八場賽事過後,幾罄所有,袋中剩銀一百五十元,排隊下注尾場連贏(其時尚無位置連贏),十四匹馬,如何選?費思量。好!橫豎輸,狠一點,一拖十,剩下五十待會到「何洪記」吃雲吞麵祭五臟。邊排邊填票,忽聞背後聲;「老友!你買好多隻噃!」回頭瞧,是個白髮老叟,目光灼灼,正盯着我手上彩票,答道:「一拖十,同佢鍊過!」老叟笑道:「老友!拖咗十匹,不如拖埋嗰三匹,食全餐啦!除笨有精!」一想,然也,棄填好彩票,重劃,一百三十投注,剩下二十,只能啃麵包。馬匹馳過終點,白德民的「幸運良駒」(隸夏志信馬房)爆九十九倍大冷門,次名為馬素爾的「飛毛腿」同告東尼的「紅山茶」爭持,跑得接近,要勞電眼取決,我以「飛毛腿」作膽,能跑第二,中矣。久久未見大熒屏顯示,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終有結果,「飛毛腿」影贏了,我興奮得躍起來,奔到櫃台領錢,唷!小貓兩隻,只有我跟另一位馬迷。遞上彩票,女派彩員稱羨不已:「先生!你真好運!」送上「金牛」五張,嘩!派彩五千多,真厲害!拿了錢,欲找白髮老叟謝恩(人要感恩嘛),不見影蹤,輸得灰頭土臉,溜了吧?由此悟真理:博彩靠運氣,沒老叟提點,哪會劃中「幸運良駒」,就只好拿着那五十元吃雲吞麵去了。許多年前,有個姓何騎師,不紅不黑,攢錢無數,可不少圈內人對他嗤之以鼻,尤其是馬場前輩沈老吉,罵道:「格個人真沒良心!」何出此言?原來此君不奉老母親,曾有小報載:每至月底,快活谷晨操時,必有一老婦到來尋子,希望能拿得一點家用。老婦據說是何姓騎師母親,顛顛巍巍,悲悲戚戚,人皆憐之,獨其兒子心硬如鐵,不予一顧。未幾,發生意外事件,何姓騎師墮馬身亡,眾人咸認為報應,我乃無神論者,不相信,惟對父母存孝念,誠是身為子女者的基本責任,何君老母風燭殘年,風雨飄搖,稍予照拂有何難,緣何決絕如斯?又有一位年輕騎練,流連煙花地,身邊盡嬌嬈,飲酒作樂,無心練馬,最後染上毒癮,藉此享受性樂,結果牌給釘了,人也跌倒去世,人人慨嘆,識者則以為是自取其亡。馬圈中,不論騎、練,都難真心相交,故友葉大偉,跟杜華、薛卓時稱兄道弟,每予貼士,俱為山埃,正如粵諺云:「輸死冇命賠。」一位江湖大哥,篤信許怡、馬泰斯,先甜後苦,賽後必跑山(籌款)交數。既知騎師不可信,信者仍絡繹,有老練馬師覷準馬主這個弱點,一於「老點」,報界老闆賽馬日去電問練馬師:「老阿哥!今朝我隻馬阿有機會?」對方打哈哈:「唔嘸,下一趟。」老闆信之,着報館中人改投別匹,結果呢?哼!畫公仔還要畫出腸?爆大冷,四十倍,老闆見財化水,氣個半死。此小事矣,在有「科卡士」時代,友人德國洋行張老闆的遭遇更悲慘,一趟買賣賠本,周轉不靈,想靠馬翻本,他同俄籍練馬師蘇芬諾夫相稔,遂問貼士。是場出馬五匹,蘇氏佔一對,曰「青春萬歲」和「勝佳博」,蘇氏斬釘截鐵說:「『青春萬歲』good chance!」張老闆以鴻鵠將至,取出夾萬公款,盡數押在「青春萬歲」身上。閘門打開,「青春萬歲」一騎絕塵,迨入直路,已領先三個馬位,(哈哈!翻身啦!)張老闆心中樂乎乎,距終點尚餘一百米,外欄忽有馬如飛竄上,迅即追及過終點,此馬非別,正是同廄「勝佳博」。張老闆眼前一黑,幾倒下,幸賴人扶着。結果張老闆事業付諸流水,鎯鐺入獄,自此,黃金歲月全埋牢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07/197257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8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