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收盤分析丨滬指窄幅震蕩收跌 高送轉炒作繼續升溫

周四(10月20日)早盤三大股指小幅高開,權重股表現低迷,滬指旋即翻綠。上午以“恒大系”三巨頭為代表的舉牌概念股爆發,受此影響,房地產板塊盤中走強,股指順勢翻紅,但是熱點未能有效持續,滬指重回綠盤走勢。午後,無人駕駛、環保等題材股試圖上攻,但受制於量能不濟,股指始終在紅綠盤中交替前進,而深成指、創業板指數則逐漸企穩,走勢強於滬市。

截至收盤,滬指下跌0.01%,報3084.46點;深成指上漲0.25%,報10784.33點;創業板指上漲0.38%,報2193.26點,兩市全天成交合計4749.66億元。

盤面上,行業板塊再現分化走勢,化纖、儀器儀表、軟件服務等板塊漲幅居前,其中,化纖板塊中吉林化纖(000420.SZ)、江南高纖(600527.SH)漲幅均超7%;而煤炭、釀酒、園林工程、航空航天等板塊走勢落後,拖累了行情的縱深發展;房地產板塊今日表現也較為活躍,廊坊發展(600149.SH)、實達集團(600734.SH)、財信發展(000838.SZ)等三股漲停。概念板塊中,高送轉板塊上演漲停潮,四通新材(300428.SZ)、溢多利(300381.SZ)、煌上煌(002695.SZ)等九只個股漲停,OLED概念股表現也可圈可點,濮陽惠成(300481.SZ)率先封漲停板;另外,債轉股、股權轉讓概念股出現降溫。

在資金方面,截至收盤,資金凈流入逾5億元,至此滬港通資金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凈流入。另外,央行周四進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25%;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4%;500億元人民幣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5%。今天有800億逆回購到期,以及500億元的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公開市場資金凈投放達到1200億元。

對於後市,源達投顧認為,大盤依然受制於年線壓制處於震蕩整理格局中,而權重走弱和成交量萎靡不振也是限制其高度。同時30分鐘圖頂背離走勢已經坐實,短期將陷入調整走勢中,調整後仍具有上攻的動能。另外,本周還有一個交易日而且周五又逢10月的期指交割日的時點上,指數或重回震蕩格局中。盤面上高送轉概念股溢多利封板,前人氣股煌上煌也沖板,顯然目前市場對於高送轉的炒作有所升溫,對於高送轉個股後期可以給予關註。由於權重與題材的啟動相互轉化增加了操作難度,操作切忌追高。

國信證券表示,盡管A股目前仍然無法擺脫區間震蕩格局,並且市場關註的“估值切換”行情也缺乏歷史數據的支持,但是從配置角度依舊可以把握結構性的“估值切換”機會,建議投資者從兩條主線尋找機會:第一是把握低估值板塊,建議關註金融行業。一方面從歷史數據看,低估值板塊在4季度特別是12月能大概率跑贏大盤,取得相對收益;另一方面當前金融行業估值處在底部位置,其中銀行的PB接近歷史最低位置,非銀金融的PB則處在歷史底部區域。

第二是尋找業績高增長板塊,建議關註煤炭、機械設備、化工、輕工制造等行業。國信團隊根據各個行業凈利潤增速的歷史波動性和市場對各個行業17年的EPS預測(基於一致預期),篩選歷史業績波動性較小和17年預期業績增速較高的行業,從篩選結果看建議關註煤炭、機械設備、化工、輕工制造這4個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37

午市盤點丨房地產板塊領漲兩市 次新股、高送轉概念大漲

周五(11月18日)兩市開盤漲跌互現,隨著年報高送轉第一股出爐,次新股疊加高送轉概念紛紛活躍,但受煤炭、券商、黃金等權重制約,股指震蕩走低,之後,萬科A(000002.SZ)帶領房地產板塊走高,上海國企改革、高鐵概念相繼爆發,股指一度翻紅。目前股指已經重回3200點上方,雖然賺錢效應不強,但結構性的投資機會開始凸顯,比如年報高送轉概念爭奪戰已經打響,就可能成為新的炒作熱點。

截至午盤,滬指下跌0.25%,報3200.50點;深成指下跌0.13%,報10931.73點;創業板指上漲0.02%,報2163.51點,兩市半日成交合計3106.23億元。

盤面上,“一帶一路”中的高鐵板塊逆市走強領漲兩市;萬科A發力,房地產板塊也漲幅居前;但前期大漲的港口水運板塊集體熄火;煤炭、券商、黃金、有色等皆表現萎靡。在概念板塊中,次新股疊加高送轉預期概念走前,且是以中小板個股為主;上海國企改革概念也獲得不小的漲幅。

在資金方面,截至午間收盤,滬股通凈流出逾1000萬元。另外,央行周五進行12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1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5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還有19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今日公開市場資金凈投放達到800億元。

關於後市,瑞信稱A股未來一年有望升至3800點。據彭博報道,陳李為首的瑞信策略師在報告中寫道,因政府支出激勵生產者價格與盈利增長,上證綜指未來12個月可以上升到3800點。

新時代證券分析師認為,從目前趨勢來看,大盤後市仍將延續慢牛攀升的格局,但短線上仍需要在3200點一帶進行反複震蕩整理,以消化短線獲利盤和一定的套牢籌碼,夯實對3200點的突破。 投資機會方面,主要有以下幾條主線:一是PPP概念板塊,主要以鐵路基建、工程建築等;二是有色金屬板塊,主要是受益於大規模基建投資所帶動的需求回升;三是生物醫藥板塊,近期沒有太大的表現,後市有補漲的機會;四是高送轉概念股,主要是近期上市的中小盤次新股,明年年報行情不可缺席的市場炒作主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42

山東華鵬高送轉方案超預期 提前流傳遭上交所問詢

山東華鵬11月21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當日收上交所問詢函,要求披露控股股東是否在停牌前就已透露高送轉預案,另要求公司按規定召開審議高送轉方案的董事會議,並在披露董事會決議後申請股票複牌。

上交所還要求公司補充說明是否存在相應提升業務規模和業績狀況的計劃及措施,並請公司董事會以及控股股東分別說明,除已披露理由外,是否存在提議和通過高送轉的其他考慮。

據悉,山東華鵬21日晚間剛剛正式出爐。公司控股股東張德華先生提議 2016 年度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及利潤分配的預案,主要內容為:擬以 2016 年年報經審計的總股本為基數,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方式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轉增股本 16 股,以現金股利的方式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 2 元(含稅)。

而 11 月 17 日收市後,市場就傳聞公司存在“高送轉”方案,內容為:擬每10股送紅股5股,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25元(含稅),同時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以公司總股本1.23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5股,合計送轉約3.69億股。

公司21日晚間公告稱,在市場傳聞前公司的主要股東及董事會等管理層面未論證過相關事宜。在上述傳聞出現後,公司申請緊急停牌,為穩定市場預期、保護公司股東利益,公司控股股東提議上述預案。

對於高送轉方案提出的理由,公告稱,鑒於公司當前穩健的經營情況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為更好的回報股東,提高公司股票流動性,在符合公司利潤分配政策、保障公司正常經營和長遠發展的前提下,公司控股股東提議上述預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91

定增完成數天即推送轉方案 奇葩高送轉再度粉墨登場

定增募集資金計入資本公積,數天之後便推出高送轉方案,上市公司尚未披露,高送轉方案卻已公開流傳。時近年底,花樣繁多的高送轉又開始陸續登場。

北信源11月21日披露2016年利潤分配方案,擬按10:20的比例,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轉增股本。今年9月底,其每股資本公積金僅有0.027元,11月10日,該公司完成定增,將每股資本公積金提升到2.04元,才滿足轉增條件。

北信源上述剛剛完成的定增,並未規定限售期,發行介紹便可上市交易,其11月21日推出的轉增方案,距離其定增上市交易僅有五天,定增參與者便獲利25%左右。而山東華鵬的轉增方案,更是在上市公司披露前據開始流傳,其股價也隨後大漲。

“大比例的送轉,都有刺激股價的嫌疑,很難說不存在配合財務投資者、大股東出貨的可能。”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高送轉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市場生物鏈,“奇葩”高送轉是市場參與各方共同合力的結果。

定增意在高送轉?

北信源披露的方案顯示,根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林皓提議,擬以截止2016年12月31日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現金分紅0.25元,並以每10股轉增20股的比例,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送股的利潤分配方案。

從表面上來看,北信源的送轉方案頗為 “慷慨”。截至2016年11月10日,該公司總股本為5.8億股,現金分紅共計約1450萬元,相對送轉數量可以易忽略不計。但按照1:2的送轉比例,轉增數量卻高達11.6億股左右。

北信源並不是近期第一家推出高送轉方案的上市公司。時近年底,自永和智控、天龍集團等近期打響第一槍之後,上市公司高送轉紛紛開始登場。除了北信源,瑞和股份、山東華鵬等上市公司,也先後祭出了高送轉方案。

相較於北信源,瑞和股份的送轉比例更高。該公司披露的方案顯示,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介平提議,1.45億股作為股本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2元(含稅),合計現金分紅2900萬元;並以資本公積每10股轉增25股。李介平還承諾,其本人及其控股的公司,將在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此項分配預案時投贊成票。

此外,山東華鵬的送轉比例也不低。該公司11月21日披露稱,其持股33.7%的控股股東張德華提議,擬以2016年年報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股本16股 ,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東轉增股本,同時以現金每10 股分紅 2 元(含稅)。

從業績來看,部分公司並具備高送轉的條件。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山東華鵬實現凈利潤4875萬元,同比增長14.06%,但5.2億元的營業收入,卻同比下降7.66%。上證所認為,山東華鵬經營規模未見明顯擴張,績效未有大幅改善。,因此要求該請公司補充說明是否存在相應提 升業務規模和業績狀況的計劃及措施,並請董事會以及控股股東分別說明, 除已披露理由外,是否存在提議和通過高送轉的其他考慮。

北信源同樣如此。截至9月底,該公司今年前三個季度營業收入2.24億元,凈利潤223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4.55%、10.96%,但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526萬元,同比下降19.15%,前三個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問—8702萬元,同比大幅下降87%。

與此同時,高送轉的同時,上述上市公司手頭卻並不寬裕,資本公積金所余無多,其中尤以北信源最為突出。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北信源每股資本公積金僅為0.272元,根本不足以進行10:20的大比例送轉。

盡管資本公積金不多,但北信源的高送轉卻準備已久,剛剛完成的定增,為其提供了彈藥。根據11月10日公告,該公司剛剛完成了定增,以18.98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6650萬股,募集資金12.62億元,扣除承銷、保薦等費用後,實際募集金額12.36億元,其中6650萬元用於增加註冊資本,剩余的11.71億元均計入資本公積。

按照上述數據計算,定增完成後,北信源新增公積金11.71億元,每股資本公積金約提升了2.01元。加上此前存量,目前其每股資本公積金約為2.04元,正好可以滿足10:20的送轉要求。值得註意的是,北信源從披露定增完成,到推出高送轉方案,前後相隔只有短短十余天時間。

“雖然不能說北信源的定增,目的就是為了高送轉,但如果不完成定增,按照原來的情況,其高送轉肯定是有障礙的。”深圳某私募機構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稱,上市公司高送轉雖然花樣繁多,但利用定增增加資本公積金,並進行高送轉的案例卻並不多見,稱得上是一種“新玩法”,而且也頗為巧妙。

或為配合投資者出貨

“大比例的送轉,都有刺激股價的嫌疑,很難說不存在配合財務投資者、大股東出貨的可能。”武漢科技大學董登新教授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部分沒有業績支撐的高送轉,涉嫌影響甚至操縱股價嫌疑更大。

上述公司的送轉方案一經推出,其股票便一路漲勢如虹,甚至連拉多個漲停板。11月17日開盤至11月22日收盤,北信源股價從19.82元漲至23.71元,累計漲幅超過20%。而瑞和股份同期則從11月16日開盤的55.99元,漲到11月22日收盤的71.75元,漲幅更是接近30%。

部分上市後公司送轉方案披露之前,有關傳言就已四處傳播。11月17日收市後,山東華鵬高送轉的傳聞就開始流傳:擬每10股送紅股5股,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25元(含稅),同時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以公司總股本1.23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5股,合計送轉約3.69億股。

傳言流出之前,山東華鵬的股價就大幅上漲。11月16日,山東華鵬收於57.6元,上漲4.96%。北信源公布送轉預案前一天,股價也上漲了4%,而瑞和股份在方案披露前的11月18日、21日,股價連續兩天大幅上揚,漲幅達6.98%、10%。

11月21日,上證所向山東華鵬發出問詢函,要求披露控股股東是否在停牌前就已透露高送轉預案,並要求公司按規定召開審議高送轉方案的董事會議,並請公司董事會以及控股股東分別說明,除已披露理由外,是否存在提議和通過高送轉的其他考慮。11月22日,深交所也要求瑞和股份,結合公司所處行業特點、公司發展階段、經營模式、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未來發展戰略等說明利潤分配方案與業績成長性是否匹配。

但11月22日晚間,山東鵬華發布公告,回應上證所的問詢:“在上述傳聞出現後,公司緊急向公司主要股東、公司董事會成員求證,經核實確認,公司主要股東及董事會等管理層面在上述傳言出現前未曾論證過相關事宜。”控股股東張德華在公告中承諾:“在2016年11月17日有關山東華鵬玻璃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高送轉”傳聞出現以前,不存在以任何形式與公司主要股東、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討論相關事項的情況,亦不存在與其他機構或人士進行過相關溝通或交流的情況,更不存在散播、謠傳相關信息的情況。”

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還出現過送轉前減持的記錄。公開披露顯示,11月8日,瑞和股份實際控制人李介平通過大宗交易,以51.53元的價格,減持瑞和股份300萬股,套現1.53億元。此外,該公司此前非公開發行2500萬股,但李介平並未認購。

北信源上市以來,多次進行高送轉,2012年、2013年均為10股轉增10股,2015年10股轉增9股。轉增完成之後,其實際控制人、高管就開始減持。2016年5月25日至7月18日,北信源董事長林皓、監事會主席馬承棟、監事哈連琴、類高管王曉峰等四人,合計減持北信源5229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10.19%,其中林皓減持5000萬股,占其總股本的9.7384%,共計套現約9.5億元,首次減持時間距離完成送轉只有幾天時間。

“高送轉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市場生物鏈,投資者明知其中真相,但仍然原意跟風‘擡樁’。”上述深圳私募人士說,部分上市公司也利用這一心理刺激股價,花樣不斷的高送轉,一定程度上是市場各方合力形成的結果。

董登新認為,脫離基本面的高送轉,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財務投資者遊說上市公司的結果,一類是雙方共同推動,在定增之時,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就對定增參與者承諾,或者簽訂對賭協議,承諾在一定時間內提供機會出貨。

對於參與定增的四家機構投資者來說,北信源此次高送轉,無疑為其提供了減持良機。公開信息顯示,北信源定增對象分別為景順長城、寶盈基金、北信瑞豐三家公募基金,以及浙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其認購的北信源定增股份不存在限售期,發行完成後即可交易,這部分股份已於11月16日上市流通。按照目前股價,上述投資者短短數日已經浮盈25%,並且可以隨時減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00

次新股熱度再被激活 高送轉預期成炒作邏輯

近期,隨著市場回暖,次新股炒作再度被激活。11月22日,Wind概念板塊中次新股指數以2.58%的漲幅領漲,62只處交易狀態的成份股中,有52只個股飄紅,這其中又有逾七成個股每股資本公積金在2元以上,且漲勢較好的多為總股本在1億股以下的小盤股。

業內普遍認為,短期次新股炒作背後的邏輯為“高送轉預期”。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次新股每股資本公積高,股本擴張潛力大,是高送轉的集散地。雖然市場普遍認為次新股將成為年底資金重點追逐的方向,但以當前部分個股的背後資金看多為遊資炒作、機構撤退。

瘋狂炒作之余也需警惕風險。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炒作次新股存有稀缺特性減退、估值整體下行、業績不達預期等風險。

小盤股漲勢好

今年以來,次新股指數在經歷3-7月份的高速持續性上漲以及8-9月份的階段性回調之後,10月份伴隨著市場的回暖,次新股主題再度活躍,11月份在小段爬坡之後短暫回調並於近期再度發力。

11月22日,wind概念板塊中次新股指數在前日表現不俗的基礎上再度發力,全天高開高走,以2.58%的漲幅領漲整個概念板塊。近3個交易日,該次新股指數累計上漲6.02%,同期大盤上漲1.24%。

同日,處於交易狀態的62只成份股中,有52只個股飄紅,占比達到83.87%。上漲的個股中,達誌科技、優博訊、隴神戎發、聯得裝備4只個股強勢漲停,其中前3只個股開盤即封漲停;先進數通、新晨科技、今天國際3股也也表現不俗,漲幅均在7%以上;另有,海波重科、科大國創等6只個股漲幅在5%以上。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漲勢較好的個股大多數均為小盤股,總股本多在1億股以下,而處於跌勢的個股則股本均在1億股以上,最高到達18.67億股。wind數據顯示,11月22日,上述成份股中漲幅在4%以上的有19只個股,其中17只個股的總股本在1億股以下,上述4只漲停股的總股本則均在0.7億股-0.87億股之間。

以行業來看,上述成份股漲幅在5%以上的13只個股中,就有5只個股隸屬於計算機行業,隸屬於電子和化工行業的則分別有2只個股,其余4只個股則分布於通信、醫藥生物、建築裝飾、機械設備行業。而處於跌勢的個股中,則有多只股票隸屬於傳媒行業。

資金流向方面,11月18日至11月22日這3個交易日,上述62只正在交易的成份股中,有39只個股處於資金凈流入狀態,其中新宏泰資金凈流入最多,為5.08億元;優博訊、紅墻股份、豐元股份等6只個股的凈流入資金也在1億元以上。

次新股主題活躍的背後到底是怎樣的資金在關註?根據11月22日登上龍虎榜的個股數據,優博訊、聯得裝備、先進數通的前五買方均為營業部席位,其中不乏著名遊資藏身的營業部,而賣方席位則出現分歧,優博訊和聯得裝備的賣方席位中均有機構在拋貨,顯示出遊資和機構的買賣分歧。

“高送轉”預期發酵

“炒次新股炒的是高送轉預期。”一位市場投資人士表示,指數創新高疊加上年報高送轉預期,這讓目前處於炒作次新股的窗口期。

今年10月份開始,滬指站穩3000點關口並逐步回暖,震蕩上行,於11月22日創出近期新高3249.68點。而中報和年報高送轉預期歷來為次新股持續上漲的一大驅動力,5-6月和10-12月也往往是次新股高送轉預期較強的時間區間。

一直以來,次新股主題炒作有著一定的演繹邏輯:從直觀的炒“新股”的稀缺性、制度性因素造成的低估值,到挖掘背後的業績支撐和高送轉預期,後期炒的則是資本運作帶來的想象空間。

“短期內,次新股主題的演繹邏輯:又是一年‘高送轉’。”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認為,由於A 股實行嚴格的發行審核制且公司上市後短期不得拋售,使得次新股財務質量普遍更高;另外,次新股存在股本擴張預期,與高送轉行情的聯動性較大。

長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在研報中也指出,次新股每股資本公積高,股本擴張潛力大,是高送轉的集散地,高送轉預期及填權預期是次新股上漲的一核心驅動力。

wind數據顯示,上述處於飄紅狀態的52只成份股中,有37只個股的每股資本公積金在2元以上,5元以上的有10只個股,其中冰川網絡、新天然氣、創新股份3只個股的每股資本公積金則在7元以上。

“根據2015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高送轉情況來看,2015年報高送轉數量比中報增加超過兩倍。我們預計,2016年次新股年報高送轉數量有望迎來新一輪高峰。”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在研報中如是稱。

除了“高送轉”預期,業績高速增長也讓次新股在年底存有估值切換的預期。以今年三季報來看,上述概念板塊總共65家上市公司,業績均為盈利狀態,其中,有47家上市公司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呈正向增長,其中5家公司同比增幅在1倍以上。

目前已披露2016年報預告的逾30家上市公司中,業績狀況多為“不會發生重大變化”,其中玲瓏輪胎、振華股份、泰晶科技等仍預計經營情況穩定或者凈利潤會有所增長。不過也有些個股在三季度業績下滑的基礎上,仍預計全年業績為下滑狀態,如江陰銀行、紅墻股份、海汽集團。

雖然目前次新股行情表現不俗,但在業內多位分析人士看來,炒作次新股也存在風險,一方面如今新股發行加速,次新股的稀缺特性將減退;另一方面,次新股也存在估值整體下行,業績不達預期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02

高送轉方案“緊隨”減持計劃 天龍集團稱不存在股價炒作

11月17日,天龍集團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馮毅提議公司2016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派0.5元(含稅)轉增15股。 而11月11日,公司股東剛剛披露減持計劃:馮毅及一致行動人馮華、馮軍擬共減持不超2,860萬股,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程宇擬減持不超1829萬股;公司董事陳鐵平擬減持不超23萬股。

隨後,11月18日,天龍集團高送轉方案收深交所問詢函,要求說明高比例送轉預案是否存在炒作股價並配合大股東減持的意圖,以及其他持股5%以上的股東是否存在減持計劃。22日晚間,天龍集團在公告中回複深交所問詢函,對以上問題作出回應。

天龍集團表示,第一,2016 年 11 月 8 日,控股股東馮毅先生召集公司董事會秘書及證券事務代表召開會議, 提出公司年度分配預案及本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計劃。

董秘及證代二人認為:市場早已對公司高送轉有很高預期,年度分配預案保密難度較大, 如控股股東有意向實施該方案可以現階段決策並披露預案,以確保信息保密並及時披露, 降低信息泄露導致股價異動的風 險。同時,二人提醒控股股東馮毅先生,關於股份減持的承諾於 2016 年 11 月 16 日到期,年度分配預案按照交易所 2016 年 9 月 28 日出具的公告格式要求, 亦須披露持 股 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未來 6 個月減持計劃。

天龍集團稱,公司及大股東不存在利用高比例送轉預案誤導市場、 炒作公司股價的可能。

第二,高比例送轉預案與公司業績成長性相匹配。截至 2016 年 9 月 30 日,公司營業收入 38.03 億元,較上年同期 增長 410.58%;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2, 334.26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 長 760.0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 219, 065.46 萬元。

第三,除持股5%以上股東馮毅及一致行動人、程宇、董事陳鐵平已披露的減持計劃外,其他持股5%以上股東及其他董事、監事、高管未來6個月內無股份減持意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07

主板行情向縱深演繹 高送轉行情今年能否再現

伴隨一帶一路、保險、煤炭等權重板塊個股的持續上漲,滬深兩市股指也邁上反彈的快車道,上證指數再度刷新反彈新高,兩市成交量也呈現有序放大狀態。不過對於後續究竟是權重股獨領風騷還是高送轉概念再起風雲,市場人士明顯仍存分歧。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股指早盤就承接周一的反彈態勢,在一帶一路概念股的帶動下出現反彈,隨著保險、煤炭、鋼鐵等權重板塊的輪番崛起,股指上漲態勢越發明顯,甚至午後一度出現的回落走勢也很快被主動性買盤托起,強勢特征明顯。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48.35點,上漲30.20點,漲幅0.94%,成交2925億元;深成指報收10985.60點,上漲85.68點,漲幅0.79%,成交3713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77.65點,上漲25.05點,漲幅1.16%,成交1072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6638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逾一成。

毫無疑問,近來市場的熱點集中在主板的一帶一路、保險、煤炭等權重股身上,像中國建築(601668.SH)這樣的藍籌股也有險資舉牌,這充分說明了部分藍籌股的投資價值正在被市場重新挖掘、定義,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打開藍籌股的固有上漲空間。

盡管如此,對於很多資深投資者而言,高送轉概念卻是其在臨近年底時最為偏好的投資板塊,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場歷史慣性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版塊持續多年良好的投資收益的結果。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為,2016年報“高送轉”預披露已正式開啟,過去兩年“高送轉”股票主要分布在中小板和創業板,行業上以機械、化工、醫藥、電氣設備和TMT為主。

“高送轉”之所以成為投資主題中必須關註的一塊,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兩點:1)高送轉公司通過送轉股票向市場傳遞未來業績將保持高增長的積極信號。2)高送轉公司通過送轉股降低公司股價,提高股票流動性。從數據上看,確實也能找到相關證據:“高送轉”股票在下一年的業績表現要比“非高送轉”股票要好,ROE下降的幅度相對較小。同時,“高送轉”股票在下一年的日均成交額上升的幅度要比“非高送轉”股票大。

從超額收益來看,一季度末、二季度中、四季度是高送轉行情的高峰期。國金證券統計了高送轉概念指數相對萬得全A和創業板指數的超額收益率,發現高送轉行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一季度末(3月)、二季度中(5月-6月)和四季度(10月開始)。而“高轉送”股票具有明顯的五個主要特征:1)每股資金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較大;2)股價較高;3)股本較小;4)業績較好,且成長性高;5)上市時間較新,且歷史上未實施過高送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08

深交所:高送轉需披露業績預告 不支持虧損公司高送轉

深交所修改高送轉方案公告格式,根據修訂後的公告格式,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高比例送轉方案分別是指上市公司每十股送紅股與公積金轉增股本合計達到或者超過六股、達到或者超過八股、達到或者超過十股。

相比此前一版的公告格式,不難發現,此次深交所對“高送轉”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高比例送轉方案與公司成長性的匹配情況方面,預披露高比例送轉方案的公司尚未披露報告期業績預告的,應當同時披露業績預告。

第二,深交所指出,原則上不支持虧損或業績大幅下滑(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 公司高比例送轉。

虧損或業績大幅下滑公司披露高比例送轉方案的,應充分披露本年度或下一半年度業績預測數據、測算過程、相關指標選擇及依據等, 該預測需經公司董事會審議。

第三,風險提示方面,深交所要求,公司報告期內虧損或業績下滑的,上市個公司應當重點提示虧損或業績下滑的風險。而此前版本中,深交所僅要求公司報告期內業績虧損或者預計虧損的上市公司,作出相應提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30

前三季度收入負增長 永和智控稱高送轉與業績相匹配

2016年11月18日,永和智控控股股東臺州永健控股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應雪青、陳先雲夫婦提議,以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5元,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

對此,深交所表示高度關註,要求公司結合所處行業特點等因素,充分說明上述利潤分配方案與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相匹配,並說明上述利潤分配預案的籌劃過程,公司在信息保密和防範內幕交易方面所采取的具體措施等。

11月24日晚間,永和智控在公告中向深交所作出回複。

公告中顯示,本次利潤分配預案披露前,公司嚴格控制內幕信息知情人的範圍,對相關內幕信息知情人履行了保密和嚴禁內幕交易的告知義務;本次利潤分配預案披露後,公司進行了自查,未發現相關內幕信息知情人及其近親屬有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

公司表示,近年來公司銷售規模平穩,盈利能力逐步增強,自身發展處於穩定發展階段。2016 年 1-9 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4,298.63 萬元,實現凈利潤4,977. 53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936.51 萬元。截至2016 年 9 月 30 日,公司資產負債 率10.20%,賬面貨幣資金 2.81 億元。

而公開數據則顯示,永和智控一至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77.5萬元,比上年同期僅增加9.89%。

公司還表示,經財務部門測算, 預計母公司 2016年度將實現凈利潤約6, 100萬元, 提取盈 余公積後, 期末母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將達10,550萬元。 方案實施後,公司股本增加至20,000萬元, 資本公積減少至24,269. 75萬元。 向全體股東分紅合計5, 000萬元, 母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減少至5,550萬元。公司本次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不會超過母公司未分配利潤和資本公積金可分配範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41

北信源否認定增和高送轉存在與機構合謀套利行為

由於此前有媒體報道北信源定增後立即高送轉,有北河機構套現嫌疑。北信源11月25日在深交所互動易上稱,公司的本次定增及高送轉預案不存在與機構合謀套利的情況。

北信源11月21日披露的方案顯示,擬以截止‪2016年12月31日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現金分紅0.25元,並以每10股轉增20股的比例,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送股的利潤分配方案。

但在方案爆出後不久,就有媒體報道,剛參與北信源的定增基金公司,股份無限售期,或有定增配合高送轉炒作獲利的嫌疑。

並且據北信源的三季報,該上市公司手頭並不寬裕,資本公積金所余無多。截至今年9月底,北信源每股資本公積金僅為0.0272元,根本不足以進行‪10轉20的大比例送轉。該公司在三季報中表示,股本較年初增加90%,主要系2015年度利潤分配方案“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9股,轉增後股數增加所致”,資本公積金較年初下降94.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7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