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法國舉行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中間派“前進”運動候選人馬克龍和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分別以23.7%和21.7%的票數位居前兩名,將進入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首輪投票結果出爐後,美國期指大幅上揚,道指期貨一度上漲近200點。歐元對美元反彈至1.0838。
法國政界對於進入第二輪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可謂是“愛憎分明”,多位曾經是馬克龍競爭對手的總統候選人出面公開支持馬克龍。
法國總統候選人菲永在選舉結束的電視講話中呼籲選民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他稱,“國民陣線”有著暴力和偏狹的歷史,它所進行的經濟和社會項目將會引導法國走向失敗和滅亡。在菲永看來,極端主義只會給法國帶來分裂,因此法國人民別無選擇,需要支持馬克龍來反對極右翼陣營。
法國左翼社會黨候選人阿蒙也表達了對馬克龍的支持。他在演講中表示,法國必須打敗“國民陣線”和極右翼,而這就需要法國人民支持馬克龍。即使他和馬克龍曾經是政治對手,馬克龍也不支持左派,但他表示,在政治對手和共和公敵之間,他還是能夠明確區分孰對孰錯的。
此外,法國總理卡澤納夫也呼籲法國人民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他稱,“國民陣線”的所作所為只會讓法國倒退並分裂法國人民,因此他希望人民能站在明確和強硬的立場來打擊極端主義。
一旦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這次法國大選中最終勝出,他將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而他當選的意義,就如同將法國政治這艘大船慢慢駛入一片未知水域一般。
根據法國內政部公布的接近完成的計票結果,在上周日的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得票率居第一位。他將在5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中正面迎戰極右翼候選人勒龐(Marine Le Pen)。多項民調顯示,馬克龍擊敗勒龐幾無懸念。
馬克龍
39歲的馬克龍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政壇新星,在參加大選之前,馬克龍完全沒有參加過政治競選,他在24歲加入法國社會黨,29歲時結識現任總統奧朗德,並在2012年奧朗德勝選時進入愛麗舍宮被任命為副秘書長,2014年被任命為經濟、工業和數字經濟部長,時年僅36歲。
馬克龍在黨內幾乎沒有靠山,2016年4月,他想參選法國總統的願望遭到社會黨內部分勢力的阻撓,索性宣布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並創立新的政治派別“前進運動”。
在此前的競選格局中,馬克龍被認為是反體制的代表,曾多次強調打算破舊立新,改變法國現有的政治格局。而且,馬克龍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堅持提倡自由經濟,同時主張政府放松監管並減稅,要求給政府機構“瘦身”,但增加國防預算。
實踐證明,雖然馬克龍既爭取不到社會黨人的支持,也無法從共和黨和國民陣線手中拿到選票,但是他爭取到了年輕人的支持,尤其是那些對現實不抱幻想但充滿樂觀、反犬儒主義的年輕人。
馬克龍的競選定位是“非左非右”,他期望改變法國左右兩派的政治格局。憑借一股沖勁和年輕的形象和魅力,以及出色的表達能力,馬克龍的崛起足以載入史冊。
然而,讓他能走到最後的,不能不考慮運氣成分。
首先,馬克龍的運氣在於,傳統大黨候選人陷入黯淡,社會黨候選人哈蒙的民意支持率還不及異軍突起的極左翼候選人梅朗雄,而共和黨的菲永則深陷“空餉門”醜聞,甚至在自己黨內也已聲名掃地。
其次,BBC評論稱,馬克龍在第一輪投票勝出,也有可能成為最終贏家,但是整個法國政治經過這次大選,已經深深陷入民意的分裂之中。
基於為了令最終當選者能夠盡可能代表多數民意的初衷,法國大選設計為兩輪投票制度,其中一個本意是希望在左右兩派的政治格局中,左派和右派能夠在第一輪分別拿到30%左右的票數,然後再聯合其他政黨進入最終決勝局。但是,這一次大選有4名候選人,每個人的政見都非常不同,這樣一來,他們各自只拿到了20%多的選票,這也是此次法國大選令人難以捉摸的原因。
勒龐
根據大選的遊戲規則,如果首輪投票中沒有候選人得票超過半數,得票最高的前兩名候選人將進入第二輪投票。因此可以預見的是,5月7日的最終對決之前,馬克龍的對手勒龐會發起強烈的競選攻勢,“國民陣線”大有從邊緣走進主流之勢。但是,已經宣布敗選的哈蒙、菲永和法國總理卡澤納夫,都呼籲選民在第二輪投票中把票投給馬克龍,而且,最近的民調也預測馬克龍能夠笑到最後,甚至德國和歐盟都對馬克龍抱有好感。
但是,無論馬克龍還是勒龐,他們之中任一人贏得大選成為法國總統,都意味著過去幾十年左翼和中右翼政黨交替控制法國政壇的終結,“局外人”開始成為法國政治格局的主導者。
之所以外界認為馬克龍的當選將讓法國進入一片“未知水域”,原因在於作為獨立人士競選的馬克龍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傳統黨派,如何確保他能在議會中爭取多數人的支持呢?這一點幾乎超出了過去幾十年法國政壇最高層的運行規律。
而馬克龍認為,法國人會把他所領導的“前進運動”選入議會並形成多數派,但從現實來講,這樣的動機必然會遭到議會中右翼共和黨人的反擊,確保其在國民議會中的地位。如果無法成為議會多數派,那麽馬克龍必須和議會進行談判,達成妥協,那麽總理一職便至關重要,權力又會出現轉換。
——華爾街日報——
【法國總統大選迎來新紀元 馬克龍、勒龐順利通過首輪】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周日結束。根據出口民調顯示,近幾周來在民調中領先的馬克龍和勒龐最終順利進入第二輪,兩人將在5月7號的投票中進行最終角逐。根據法國內務部截至北京時間早上六點的數據,90%的選票已經被清點完畢,馬克龍得票率23.71%,勒龐22.91%,中右翼大黨共和黨候選人菲永,極左翼候選人梅朗雄和社會黨候選人阿蒙出局。其中阿蒙和菲永在投票之後的演講中均承認敗選,並將在次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梅朗雄則拒絕認輸。在獲勝演講中,馬克龍表示,希望成為愛國者的總統,抵抗民族主義者的威脅。勒龐則在投票後的演講中向支持者宣稱,將要解放法國人民。另據法國電視2臺報道,由於左翼陣營在此次大選中敗北,支持者在巴黎巴士底廣場與警方爆發沖突,三人被捕。
——CNBC——
【NBC News/WSJ 民調:特朗普上任百日公眾滿意率歷史最低】根據NBC新聞和華爾街日報的最新民意調查,近2/3的美國人認為特朗普上任百日的表現“差強人意”。其中45%的受調查者認為特朗普的開端“很糟糕”,19%則認為“無功無過”,只有35%的人認為這位新美國總統前三個月表現“不錯”或者“棒極了”,特朗普將在4月29日迎來上任第100天。特朗普工作的總體認可率為40%,較2月下滑4個百分點,創出這項民調有史以來同時期最低水平。相比之下,2009年4月剛上任的奧巴馬獲得了54%美國人認可,只有21%的人認為其表現“糟糕”。
——金融時報——
【特朗普稅改承諾屢屢爽約 美企選擇“持幣觀望”】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開始選擇持幣而不是加大投資,這種情緒上的轉變源於對特朗普政府政策信心開始逐漸減弱,此前特朗普在稅改、放松監管及基建投資計劃的承諾因種種原因未能順利推出。根據Association for Financial Professionals的季度調查,相較於一季度,企業財務管理者傾向於“持幣觀望”,雖然消費者及商業情緒調查等“軟數據”好於預期,但零售銷售、生產活動及新屋開工等“硬數據”卻差強人意。
——BBC——
【朝鮮揚言擊沈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備受關註的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周日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兩艘護衛艦,在菲律賓海進行2個月內第3次的聯合海上演習,計劃本周開拔朝鮮半島。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勞動新聞》發表評論文章,表示朝鮮革命力量處於戰備狀態,以便通過一次性打擊擊沈美國核動力航母。作者將航母比作“肥胖的動物”並聲稱,對它的打擊將成為“顯示朝鮮軍隊實力的實際案例。”
——Reuters——
【默克爾:對於美國與歐盟間簽訂自貿協定很有信心】德國總理默克爾周日在出席第70屆漢諾威工業展開幕式時表示,此前的華盛頓之行讓她對歐盟和美國之間最終簽署自貿協定很有信心,德國將一如既往的反對保護主義和貿易壁壘,並致力於與世界各經濟體簽訂平等的自由貿易協定。此前,英國倫敦時報曾於上周六報道稱,特朗普在與默克爾會面後,轉而傾向於同歐盟簽訂自貿協定。
——Bloomberg——
【特朗普將於本周簽署若幹政令 為能源開發放行】白宮官員周日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本周簽署若幹涉及能源和環境的行政命令,以幫助美國企業更好地進行能源開發。據該官員透露,周三特朗普將簽署涉及美國《1906古跡法》的相關政令,該法案允許總統將聯邦土地劃歸為歷史遺跡,以防止土地遭到開采。周五特朗普料將簽署一道惠及能源行業的政令,以貫徹其政府“美國優先”的主張,但具體內容尚不得而知。
——印度經濟時報——
【印度地鐵列車需實現75%國產化】為了實踐“購買印度貨”運動,印度即日起要求地鐵公司所采購列車中需要有75%為國產列車,此外25%關鍵零部件也需要實現國產化采購。海外供應商可以選擇合資本土化生產或直接在印度設廠生產。目前印度在新德里、加爾各答、孟買等七座城市擁有地鐵線路,里程326公里,配備列車1912輛,計劃未來在13座城市推廣地鐵,總里程將延長至903公里,需要投放新列車3000余輛。
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俄羅斯黑客“摻和”完美國大選,又瞄上了剛剛殺入法國大選第二輪的領跑者馬克龍:據科技媒體the Verge報道,一支和俄羅斯政府相關的黑客組織似乎急於拖慢馬克龍競選團隊的前進腳步。
馬克龍
網絡安全公司Trend Micro的一份研究顯示,名為“Fancy Bear”的黑客團隊成員搭建了一些和馬克龍競選活動相關的釣魚網站,比如“onedrive-en-marche.fr”——這個域名和馬克龍的政黨“前進黨”(En Marche!)名稱看起來十分類似。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域名可能會被用於竊取證書、對馬克龍競選活動實行入侵。
馬克龍競選團隊數字總監向媒體證實,確實存在針對其競選活動的釣魚行為,已經采取措施封鎖轉向這些假域名的電子郵件。馬克龍競選團隊此前聲稱,俄羅斯針對馬克龍團隊成員實施了黑客入侵行為。
Fancy Bear最臭名昭著的黑客行為發生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希拉里競選團隊主席John Podesta及民主黨國家委員會內部郵件被該團隊曝光,而美國政府聲稱此次入侵行為的背後主謀是俄羅斯政府。
法國北部索姆省(Somme)亞眠市是法國大選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出生之地,但深受去工業化之苦的亞眠人對這位老鄉沒什麽好感,從法國內政部公布的投票結果中就可以清晰看出,亞眠市在這輪大選中是法國大選極右翼候選人勒龐的大本營。
圖為馬克龍
不過,為了競選馬克龍也是拼了:他於4月26日回亞眠探訪當地惠而浦(Whirlpool)工廠的職工,而在媒體上得知馬克龍訪問亞眠的消息後,在馬克龍與職工代表開會期間,勒龐竟然在午餐時間突然來到惠而浦工廠門口和不少工人們見面並且開心自拍。馬克龍稍後抵達工廠時,反而被工人們噓聲高喊:“馬克龍滾開,勒龐(做)總統!”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法國北部等老工業地區在法國大選中支持勒龐,由於法國是一人一票的直選制度,因此與美國不同的是,收獲人口眾多的國際化大城市的選票更為重要。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自巴黎的投票約等於38個科西嘉島的投票。
正因如此,雖然遭到了當地工人的抗議和噓聲,但坐擁巴黎選票的馬克龍被歐洲經濟學家預計,他當選總統的概率接近90%。
勒龐“埋伏”馬克龍
4月26日,幾番猶豫之後,馬克龍決定回亞眠探訪當地惠而浦工廠的職工。由於三個月前該公司高層宣布將於2018年6月解散該廠遷址波蘭,亞眠該廠的286名員工按計劃全部遣散,該廠員工索性罷工,並打出了“三個月以來只有廢話!”的橫幅。
此前,決定為亞眠說話的法國著名紀錄片制作人、馬克龍的高中同學胡芬(Francois Ruffin)曾在4月6日的一檔節目中同馬克龍對話,認為馬克龍不見亞眠工人也不表態的做法讓人失望,並證明了這就是歐盟帶來的代價:法國和波蘭的工人成了競爭對手。
馬克龍回答,他不表態是因為不想被政治操縱。不過馬克龍最終還是改變了註意,決定在第二輪投票之前造訪惠而浦工廠。
這是亞眠的惠而浦工廠第四次大型裁員,前三次分別在2002年、2005年和2008年,該廠最強盛時擁有1300名工人,而此次被裁員的工人平均年齡已經48歲了。
馬克龍在抵達亞眠市之後對職工代表們表示,他不會像“國民陣線”那樣,用問題來撈政治資本,他致力於解決問題,但“不利用問題”。
勒龐與工人合影
不過正當馬克龍在與職工代表洽談時,勒龐卻突然出現在了工廠大門前,並向工人們表示,“我是不想丟掉工作的法國人的總統候選人,我不想丟掉我們的購買力,不想同那些成本低的國家進行不公平競爭。”
另外,勒龐還話中有話地說:“我要同示威職工站在一起,不是坐在亞眠的餐館里。”
勒龐離去後,馬克龍抵達該廠,並遭到不少工人的噓聲。不過馬克龍還是堅持在噓聲中大聲講了45分鐘,並指出像勒龐那樣關閉邊界的想法只會讓法國變得更糟糕,“我不會做出任何不真誠的承諾,我不會虛與委蛇。”
當馬克龍表示,要迫使惠而浦的管理層同意更好的遣散條件,並表示打算為該廠盡量尋找買家時,噓聲明顯變小了。
馬克龍當選概率接近90%
在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束後,各民調機構調查結果綜合顯示,預計馬克龍得票率將達62%至64%,勒龐得票率將為36%至38%。值得註意的是,這是60年來法國總統大選首次出現共和黨和社會黨派均未能進入大選第二輪的情況,目前法國左右大黨均表示支持馬克龍當選,抗擊勒龐上臺。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昨天並表示,為了抗擊勒龐,他要投給馬克龍。
與此同時,勒龐為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修改自己的政綱以團結法國人民,已經選擇了暫時卸任“國民陣線”主席這一招。
“我始終認為法國總統是全體法國人的總統,應當團結所有法國人。”勒龐表示,“我將用我的政綱團結所有法國人。”
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荷寶首席經濟學家克奈利森(Léon Cornelisse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法國第一輪大選後,歐元區獲得短暫喘息機會,目前他和他的研究團隊認為馬克龍當選的概率接近90%。
與此同時,從短期來看,如馬克龍當選,歐元區商業將受益且可排除法國脫歐的可能性,歐洲股市可跑贏全球股票市場。他表示,這也會排除法國脫歐的可能性。
“法國脫歐在法國從來都不是一個流行的主意,而且在最近勒龐都已經開始低調處理這個說法了。” 克奈利森表示,馬克龍還是第一輪總統候選人里面唯一一個不那麽親俄的候選人,這對於法德維持友好關系有很好意義。
不過從中期看,市場存在的顧慮是,馬克龍並不具有法國兩主流黨派的政治力量支持——未來他是否能夠或有意願推進改革,或導致長期政治風險仍有待觀察。克奈利森還表示,下一個金融市場的焦點可能是意大利——在該國的下次選舉中,可能產生以歐元懷疑派為主的議會。
距離5月7日的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只有不到5天時間了。對於被經濟學家預測勝券在握的獨立候選人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來說,最終與極右翼候選人勒龐(Marine Le Pen)的角逐並不輕松。
根據最新的民調,大部分極左陣營的選票不會投給馬克龍。
對馬克龍(左)來說,終極角逐似乎並不如外界預測得那麽輕松
梅朗雄領導的政治運動“不屈法國”(France Unbowed)最近向大約45萬支持者發起調查:他們會否在本周日的第二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至於會否明確投給勒龐,該調查並未包含。
公布於本周二下午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24.3萬人中,約8.78萬(36.1%)的選民試圖投出空白票;7.06萬(29%)的選民選擇棄權;只有8.47萬(34.8%)的人表示將會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
也就是說,有超過65%的極左翼支持者不會支持馬克龍,這無疑增加了勒龐的勝率。
空白票是指選民投下選票,但不寫任何候選人的姓名。投空白票意味著選民履行了投票義務與權利,不算棄權,也不算廢票,但由於對現有候選人都不滿意,所以投下空白票,將削弱當選人的正當性。
作為“不屈法國”運動的創始人,梅朗雄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了19.5%(約700萬選民)的支持率,但仍無緣第二輪投票。
梅朗雄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了19.5%(約700萬選民)的支持率,但仍無緣第二輪投票
自馬克龍和勒龐在第一輪投票中勝出後,法國左翼、右翼都在呼籲要支持馬克龍以阻止勒龐當選。菲永在認輸後就號召自己的選民要“投極右分子的反對票”,即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但梅朗雄拒絕這麽做。
梅朗雄的發言人Alexis Corbière堅持稱,梅朗雄和他的團隊不打算接受所謂的“道德教訓”去對抗極右翼國民陣線。
在上周五的YouTube視頻上,梅朗雄這樣告訴他的支持者們:“我會在第二輪投票投出自己的選票,但我要投給誰我是不會說的。你們也不必像偉大的學者那樣去猜我會投給誰。”但他隨後補充說:“你們當中有人懷疑過我不會投給國民陣線嗎?每個人都知道這個。”
事實上,梅朗雄已經明確表示過,他不會支持馬克龍。雖然馬克龍目前仍是最有可能贏得本周日最終大選的候選人,但多項民調顯示,他與勒龐的差距正在縮小。
當地時間2017年5月3日晚間(北京時間4日淩晨),在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占據前兩位的“前進”運動候選人馬克龍和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舉行了最後一場電視辯論。
在持續將近3小時的辯論中,兩人幾乎陷入了一場口水大戰。馬克龍直指勒龐提出的戰略是在“說大話”,而勒龐毫不示弱,反擊馬克龍不知羞恥。
勒龐稱馬克龍是“蠻荒全球化的信徒”,樂意於把法國的資產都敗光,把國家的控制權拱手讓人。馬克龍則回擊稱勒龐是“恐懼的最高女祭司”,說她雖然嘴里說了很多,但“跟沒說一樣”。
辯論中,馬克龍承認法國30年來難以解決失業問題,他給出的方案是讓中小企業更多機會創造就業,令機制更加靈活。而勒龐咄咄逼人地追問為何馬克龍沒能在擔任經濟部長時解決這些問題。她同時再次提出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保護法國的利益和民眾的工作。
在反恐議題上,馬克龍稱將強化已有的安全措施,並且法國需要和其他國家合作,關閉邊境和大規模驅逐並非解決之道。勒龐則提出要關閉一些帶有極端主義思想的場所,驅逐一些帶仇恨思想的宗教人員。
在歐盟事務上,勒龐稱不僅要完全控制邊境和貿易協議,還要重新回到法郎時代。銀行和大公司可以選擇使用歐元或者法郎,但個人將使用法郎。馬克龍則批駁這樣的提議毫無道理:公司如何能一邊收歐元而一邊用另外一種貨幣發工資?
來源:BBC整理
目前,盡管優勢有所減小,但馬克龍在民調中仍然以59%領先勒龐的41%。兩人現在的目標是動員18%未作決定的選民。
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將於5月7日舉行,這是法國歷史上首次兩名非主流政黨候選人走到大選的最後階段,左右政黨輪流執政的格局也遭到終結。
政策主張上,兩人幾乎完全相反,馬克龍親歐,主張推動歐盟建設,支持全球化;而勒龐反對歐盟和歐元,希望通過貿易保護主義來捍衛法國利益。有輿論把兩人的較量比作“全球化”和“民粹主義”的對決。
——CNBC——
【歐美股市上漲靜候法國大選】受投資者對周末進行的法國大選樂觀情緒影響,周五美國三大股指尾盤拉升,標普500和納指創收盤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收漲0.41%,報2399.29點;道指收漲0.26%,報21006.94點;納指收漲0.42%,報6100.76點,蘋果公司收盤報148.95美元,刷新歷史高點。美國勞工部公布4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21.1萬人,好於預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聯儲觀察(CME FEDWATCH)顯示,美聯儲6月加息概率為78.5%。稍早收盤的歐洲股市全線大漲,泛歐STOXX 600指數上揚0.67%,創下將近21個月以來的最高收盤點位,法國CAC 40指數收漲1.1%報5432.40,創下2008年1月以來收盤紀錄新高。德國DAX指數上漲0.55%報7297.43,創歷史新高。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0.68%,報7297.43,歐元/美元逼近1.10關口,市場對民調大幅領先的馬克龍贏得法國大選充滿信心。
——金融時報——
【民調領先擴大 馬克龍向法國總統發起沖鋒】二戰以來最激烈的法國大選周日將迎來最終結果,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對戰勝極右翼國民陣線領袖勒龐已經信心滿滿,周五他表示已經選定了總理人選,並著眼於帶來成立一年的“前進”(En Marche!)運動黨沖擊法國國民議會多數席位,以推動政策有效實施。最新公布的四項獨立民調顯示,馬克龍對勒龐的領先優勢為24%(62%-38%),創下最高紀錄。
——BBC——
【馬克龍競選團隊遭黑客入侵】針對周五下午在網上泄露的機密文件,法國總統大選熱門馬克龍的競選團隊發表緊急聲明稱遭遇大規模協同性、有組織的黑客襲擊。真實文件(包括郵件和財務數據)遭竊取後,被混雜著虛假文件發布,以達到擾亂民眾選擇的目的。這些文件數周前通過入侵馬克龍所在前進運動黨內部郵箱獲得,並指責泄密者顯然希望在總統大選周日第二輪投票前若幹小時內破壞馬克龍的競選努力。馬克龍隨後表達了對黑客入侵行為的強烈譴責。
【英國地方選舉落幕 保守黨力壓工黨】周五英國舉行地方選舉,英國執政黨保守黨勢頭強勁,表明首相特蕾莎梅的脫歐策略贏得了選民的青睞,保守黨有望在6月8日的大選中更進一步。數據顯示,在全國88個地方4851個議會議員席位爭奪中,保守黨新增515席,工黨損失340席,並失去格拉斯哥和德比郡的市政府控制權,自由民主黨失去34席,英國獨立黨(UKIP)遭遇慘敗,從164席驟降至28席。支持率上,保守黨38%,工黨27%,自由民主黨18%,英國獨立黨5%。保守黨與工黨的差距較此前民意調查中顯示的17%有所縮小。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表示,地方選舉結果振奮人心,但尚不足保證大選獲勝。
——華爾街日報——
【美國4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21.1萬人】美國勞工部周五發布四月非農就業報告,新增非農就業人數21.1萬人,失業率降至4.4%,為2007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美國就業市場在經歷三月意外轉冷後明顯反彈,美國經濟在二季度有望迎來強勁複蘇,相較於一季度0.7%的增速,不少經濟學家已經將二季度的經濟增速設定在3%以上。四月小時薪資增長同比上升2.5%,創去年8月來新低。
——Reuters——
【花旗:Netflix、特斯拉是蘋果的潛在目標】花旗集團周五發布研報稱,憑借2500多億美元的現金儲備,蘋果公司完全可以收購Netflix、迪士尼、Hulu、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藝電(EA) 、Take-Two和特斯拉。此外,2500多億美元的現金儲備大約是Snap市值的10倍,Uber市值的3.5倍,Twitter市值的20倍,黑莓市值的50倍,特朗普的稅改政策將以10%的優惠稅率(前值35%)或吸引將90%現金囤積海外的蘋果回流。到目前為止,蘋果似乎並不熱衷於大規模並購。在過去的四年間,蘋果每年大約收購15家至20家公司,平均每筆交易的規模約為幾億美元。最大一筆交易是收購Beats,交易規模約為32億美元。
——Bloomberg——
【鄧普頓:新興市場貨幣上漲才剛開始】新興市場貨幣今年以來表現強勁,創出十余年以來的最佳表現,相比之下2009年開始進入強勢周期的美元走勢卻陷入低迷。根據彭博統計的24個新興市場貨幣中,20個實現了上漲,墨西哥比索和波蘭茲羅提表現最好,上漲超8%,平均漲幅為4.7%,創2006年以來最佳表現。2000年以來,新興市場貨幣曾在2003年、2006年和2011年迎來過“開門紅”,不過2011年沒有將勝利成果保留到最後。管理著400億美元資產的鄧普頓全球基金經理 Michael Hasenstab表示,不少新興經濟體逐漸減少了對原材料出口的依賴,資本市場也因為估值水平較低更具吸引力,這也推升了其本幣幣值,更看好印度,墨西哥和巴西。
法國大選最終結果出爐,馬克龍成為新一任法國總統。
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以超過60%的得票率贏得法國總統選舉,最勒龐承認敗選,已經與馬克龍通話表示祝賀。
在已經結束的法國大選投票中,治安及持續不斷的恐襲威脅成為民眾焦點,馬克龍承諾上任後將新增1萬個警察職位,並增建近1.5萬個獄房。在英國退歐問題上,馬克龍堅持歐洲單一市場適用於所有貿易夥伴,並希望促進歐盟與加拿大的自由貿易。而勒龐則希望采取激進的保護措施,包括加強邊境監控及新增6000名海關官員,並減少外國雇員與本土雇員的競爭。
如今,勒龐已無緣實行其競選承諾,法國總理也宣布,法國人民選擇了馬克龍。勒龐隨後在電話中祝賀馬克龍當選。
“馬克龍是一個反應很快的人,雖然他的履歷非常不一般,他在投行並不是從底層一點點做起來的,當時‘空降’到羅斯柴爾德銀行後,他就很快掌握了所有並購方面的技能,對金融術語以及我們這一行的基本技能都掌握得特別快。”與馬克龍在羅斯柴爾德銀行共事過一年的中國姑娘肖瑩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如此評價這位法國總統候選人。
“印象比較深的是,我參與了兩個由他主導的項目,作為主導者,馬克龍在這個過程中顯示出領導力。另外,他對待客戶的技巧太讓我佩服了,我記得有一次電話會議的時候,客戶給我們提出了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大工作量的不太合理的要求,馬克龍很有智慧地既向客戶解釋了情況,又利用我們有限的資源,而不是把資源浪費在無謂的要求上。” 在肖瑩看來,當時年輕但“破格”晉升的馬克龍,為人隨和,辦事高效,雄心勃勃,不過並未察覺到他有如此遠大的政治抱負。
“他最好盡快建立良好的政界關系,如果他能當選,我希望他能在接下來的議會選舉中獲得成功,他必須得到廣泛的支持,否則什麽也做不了。”對法國政治頗有研究和見地的專業人士讓-馬克•德拉巴爾(Jean- Marc Delebarr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馬克龍雖然不是他的第一選擇,但對他仍然抱有希望。
“(如果當選)他必須利用當選初期各方對他支持的熱情高峰期,盡快在經濟和社會等政策上作出改變。如果不能在‘蜜月期’里作出快速反應,那麽6個月後,來自左翼、工會以及其他反對勢力會很快卷土重來,很多社會問題會很快重新形成更大的困擾。”德拉巴爾稱。
商界期待經濟發展新政
對一些商界人士來說,馬克龍顯然是總統最佳人選。法國翼迪投資公司合作發展經理索菲•巴瑞克(Sophie Beric)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多數中小企業家都贊同馬克龍的政策,因為任何能夠幫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比如鼓勵科創、靈活就業政策、增加投資等對企業有實際作用,令企業更加國際化的政策,對企業家來說都很有吸引力。”
最新數據顯示,法國一季度經濟增長持續乏力,僅為0.3%,低於去年四季度的0.5%。此外,季度出口下降0.7%,進口增長1.5%,消費支出增長0.1%,失業率超過10%,商業投資增長1.3%。奧朗德執政以來,法國經濟滯脹情況嚴重。因此人們對於馬克龍的期望值還是很高的。
在巴黎建立首個中法創業者服務生態圈“歐創慧”的海外留學人員創業者協會會長李天倫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馬克龍降低企業稅的政策是比較令人期待的,這會扭轉目前企業賦稅太重的困境;在鼓勵中小型企業和創業方面,我覺得馬克龍一定會拿出相應的或者更大刀闊斧的一些扶持政策,不管是資金上的或政策上,都可能幫到有科技含量的中小企業。”李天倫還認為,作為年輕的總統,一定會在數字經濟等方面作出一些大動作。
在法國生活了整整30年,曾經在法國東部某大學任教,現在擔任一家法國旅遊公司中國部主任的楊瓊華更是贊賞馬克龍,稱其年輕,代表著積極向上、開放的精神並充滿活力。“馬克龍比較吸引我的是,他可能會’左右逢源’,因為現在左派的和右派的人士中都有支持馬克龍的,所以雖然他從政經驗不足,將來如果結合左右勢力中的一部分人,建立強有力的政府,實施他的政綱,那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社會問題的挑戰
在今年的大選競選期間以及之前的幾年,法國上下對極右翼“國民陣線”勒龐支持率逐年上升的事實,表明法國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已經給民眾造成了巨大影響:在全球經濟複蘇緩慢的大背景下,法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也未能達到預期,法國龐大的中東裔人口、高企的失業率、敘利亞難民湧入以及恐怖襲擊等社會問題都正在困擾著大多數法國人和法國政府。
楊瓊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己在法國呆了30年,可以說目睹了這個國家發生的巨大變化。
“當年初來乍到的大學時代,半夜出門也從來不會有安全擔憂。現在我們出門,包都得背得緊緊的。過去幾年里,我們一家四口有三人在巴黎街頭光天化日之下被明搶的經歷。”在采訪中,楊瓊華感慨巴黎的治安每況愈下。
在她看來,經濟不景氣,移民和貧困人群增多,中產階層遭到擠壓,種種因素使人們心里積累了很多怨氣:“法國的中產階級越來越窮,由於經濟不景氣,法國的失業率在10%以上,按照法國的福利政策,失業的人可以申請失業救濟金,50歲以上的人可以連續3年拿救濟金,政府這部分資金需求的大幅度增長,則不得不靠加稅來彌補。這就導致窮人可以享受國家各種補助,富人不介意這種影響,而中產這一層,既拿不到政府補貼,稅收卻每年都在增加,工資調整幅度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跟物價相比,收入在減少日子過得越來越緊。”
楊瓊華還告訴記者,她在法國大東部地區靠近盧森堡和德國的若林大學任教時,對發生在那里的很多事情都很深的感觸。那是一個工業重鎮,聚集了很多工廠,曾經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後來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出現嚴重的工廠倒閉現象,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以前這個地區在政治傾向上一直是左派的,每次投票絕大部分選民都投給左派,但這一次非常令人吃驚,在第一輪投票中,勒龐領導的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以超過27%的支持率領先所有其他黨派”。
右翼崛起的土壤
到達巴黎的第一天,第一財經記者就走訪了巴黎兩處被稱為“安全禁區”的地方,所見所聞確實觸目驚心。
2015年11月13日發生在巴黎的連環恐怖襲擊事件令一個叫聖丹尼的地方進入了全球視野。同一天,爆炸案還發生在巴黎市中心的咖啡館,音樂廳則響起槍聲。在巴黎北郊的聖旦尼,法國警方擊斃了此次連環恐襲的幕後操縱者。
即便事情已發生了一年多,記者到訪聖旦尼時仍看到很多店鋪的鐵簾門緊鎖,年久失修的建築隨處可見。據了解,聖丹尼是全法國最窮困的地區之一,這里中東裔、北非裔以及華人等多種族人群混居,年輕人受教育程度低,失業率高達40%,毒品和暴力事件頻發,被視為巴黎郊外最衰敗和危險之地。
在從聖丹尼開往巴黎市區的沿途高速公路出入口,記者看到大量難民帳篷成群紮堆,一些自稱是敘利亞難民的男女向過路的車輛乞討。按照目前歐盟攤派的難民安置人數,法國接受的難民數為3萬,但這並不包括大量非法入境者。難民給法國的公共費用和社會治安造成的壓力,讓很多人感到不安和擔憂。
接著,記者又來到了常常讓當地華人“驚魂不定”的“美麗城”。美麗城是巴黎幾個中國城中商業開發較早的一座,也是巴黎中東裔移民聚集地,由於該區域居民多貧困失業,華人便經常成為搶掠目標,來自大陸遊客早已敬而遠之。
有報道稱,僅2015年底至2016年夏,發生針對華人的各種暴力搶劫案件就多達100多起。“每個人晚上下班回家的時候都提心吊膽的,總要環顧左右看看是否有人跟蹤。”美麗城的一位發廊店主認為,在一些比較亂地貧民區,偷搶變得好像很平常。
治安每況愈下,種族沖突和恐襲頻發,不可避免地給巴黎蒙上了一層不安,同時更暴露了法國深層次的社會問題,這給法國極右翼政治勢力的崛起提供了關鍵支撐。因此,一旦馬克龍上臺,除了促進經濟發展和減少債務外,必須要在如何治理社會治安、移民問題、如何遏制恐怖襲擊等問題上有所作為。
在競選期間,馬克龍的政治綱領曾被批評為“假、大、空”,很多民眾表示對其各種政策有認知上的困難。然而,有一點可以很明確,馬克龍若當選,歐盟將舒一口氣。作為堅定的“挺歐派”,他在競選宣傳中曾承諾,如果當選總統將加強法德合作,繼續推動歐洲一體化,從防務到經濟,從數字經濟到應對氣候變化,都提出了一系列加強法國和歐盟發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