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霸王致癌

2010-7-15 NM





因成龍一句「動L」而揚名的霸王 洗頭水,打着「中藥世家」旗號,標榜防脫髮配方,就算售價貴過不少歐、日名牌洗頭水兩三成,照樣大把人捧場。

去年霸王更乘勢來港上市,現時 市值逾一百七十億元,創辦人陳啟源夫婦的身家更暴漲至逾百億元。

本刊最近發現霸王旗下的多隻洗頭水,不約而同含有名為二噁烷的致癌物質;醫 生表示長期接觸可導致皮膚敏感出疹,損害肝腎功能,甚至引發癌症!

近年,霸王洗頭水的風頭一時無兩,儼如中年男士的防脫救星。年約四十歲 的陳先生,去年底全家開始使用霸王洗頭水,「我同屋企人都開始有脫髮問題,而我哋一家由細到大都信中藥,霸王標榜中藥防脫,所以轉用霸王。」

今 年三月,陳先生在報章看到一則關於洗頭水含致癌物質的新聞:「有內地媒體化驗了十支內地品牌的洗頭水,居然有九支含有致癌物質二噁烷!」惟該篇報導沒有披 露品牌名稱,令全家都用霸王的陳先生憂心忡忡,「我阿嫲阿爺同姑姐都係肝癌死,我自己有乙型肝炎,人哋話癌症隔代遺傳的機會率好高。自細阿媽已經好小心, 食嘢要揀有機,會致癌的食物,好似鹹魚更加唔會食。」

朋友見陳先生愁眉不展,遂建議他把洗頭水拿去化驗,「問咗幾間先搵到香港通用公證行有 得驗二噁烷,其他例如標準化驗所都無得驗。」他遂在百佳買了一支全新的霸王洗頭水,交予香港通用公證行化驗,並付了一千五百元化驗費。

二噁 烷可穿透皮膚吸收

兩星期後,化驗報告出爐,陳先生一看之下頓時又驚又怒,「霸王咁大間公司,洗頭水居然都有二噁烷!」他遂即時棄用家中的霸 王洗頭水,但他始終想繼續用中藥洗頭水,無計可施下,惟有接連將飄柔、澳雪、O'Naomi、屈臣氏及萬寧牌出產的中藥洗髮水拿去化驗,總共花費了七千多 元。

結果,飄柔及澳雪均含微量二噁烷,故他現時選用沒有被驗出該物質的O'Naomi洗頭水,「既然人哋都可以無,咁點解霸王咁大牌子會有 呢?」

根據陳先生提供的化驗報告,霸王的二噁烷含量為27ppm(即一百萬分之二十七,或每一公升洗頭水含二十七毫升);飄柔首烏洗頭水則 含有8.8ppm;澳雪人參靈芝洗頭水含有2.9ppm;O'Naomi、萬寧牌及屈臣氏牌中藥洗髮水的化驗結果是「Not Detected」,即未能驗出含有二噁烷。本刊隨後在屈臣氏買了兩支霸王及一款同為霸王生產的追風洗頭水,未經開封便送到香港通用公證所化驗,三支洗頭 水的結果皆含有10ppm的二噁烷。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表示,二噁烷是有害物質,「如果一次過好大劑量咁喺空氣中吸入,甚至 會死。」他續指二噁烷可穿透皮膚,再被人體吸收,「佢可以經皮膚入血,好似透過洗頭水或化妝品,長期接觸二噁烷,有可能會令肝同腎受損,而喺動物身上,亦 已證實會致癌。」聯合醫院中毒諮詢科總監劉飛龍補充:「長期接觸,皮膚可能會出疹,亦會影響免疫系統。可以避免的話,就應該盡量避免。」

原 料質素影響含量

林漢華表示二噁烷本身沒護髮或清潔功效,惟為令到洗頭水的質感比較柔滑及油潤,往往會加入聚乙二醇等甘油類化學品,「而製造 聚乙二醇的過程之中,可能用到二噁烷。洗頭水若含有二噁烷,可能是因為呢啲聚乙二醇原料上有殘留物質。」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資料,二噁烷屬 於「可能引致人類癌症」一類;按加州用作監管有害化學品的條例《第六十五號提案》,二噁烷更直接被歸類為致癌物質,若產品含量超過10ppm,消費者有權 控告生產商。

其實多個國家如歐盟、中國及台灣均禁止生產商在個人護理產品及化妝品添加二噁烷,惟若是在製造過程中令產品受到微量污染,則可 以接受,但各地均沒界定何為微量。

霸王便以此作為擋箭牌,堅拒認錯,表示產品按照國內現行法律、法規及標準之要求規範生產。記者帶着化驗報 告直闖廣州的霸王總部,向負責人質詢為何洗頭水中含有致癌物質,惟對方多個職員均推說負責人不在。

承認早知含二噁烷

最後本刊 以電話聯絡到霸王首席執行官萬玉華,她表示早已知道產品含有二噁烷:「是在原料上出現的,無可避免,全行大部分洗頭水都有,但含量好少,對人體唔會有 害。」惟專家不認同,林漢華說:「洗頭水係日日用,而且二噁烷都幾毒,10ppm已經係危險邊緣,20ppm以上直頭係多。」

而且,根據美 國食物及衞生局資料,即使二噁烷真的在生產過程中殘留,亦可使用真空剝離(Vacuum Stripping)辦法抽出。林漢華指出:「原料上唔一定會有殘留,簡單啲講,原料靚自然無雜質同污染。」劉飛龍續指要產品完全不含二噁烷,生產成本可 能貴五至六倍,故廠商未必願意。換句話說,霸王之所以含二噁烷,原因可能是原料質素欠佳。

飄柔及澳雪的公關回覆本刊,其產品所含的二噁烷微 乎其微,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但亦表示會設法減少含量。

中藥世家本賣農藥

根據霸王的○九年年報,其全年總營業額達十七億五千六 百萬元人民幣,但銷售成本僅五億九千萬元人民幣,毛利率高達六成六。

儘管原材料成本低廉,但霸王的售價一點都不便宜,七百五十毫升裝售價 六、七十元,貴過知名品牌如潘婷、DOVE等,全因其廣告開支相當驚人。霸王一向喜以明星掛帥,單是成龍任代言人費用便高達四千萬元,據悉邀請王菲拍攝追 風系列廣告亦要耗資二千萬元。○六至○八年,霸王的廣告及宣傳費用,超過六億元。

如此落本宣傳,皆因霸王雖然標榜是「中藥世家」,提倡「中 藥養髮養生」,但本刊曾到創辦人陳啟源位於廣東羅定市華石鎮的鄉下,根據鄉親及陳氏族譜所述,陳啟源的祖父僅是普通農戶,父親雖然的確曾經與人合資經營 「紅星製藥廠」,惟當時所製的並非養生中藥,而是農藥及醫治牲畜的藥物。

陳啟源最初亦只是一個從事農藥貿易生意的個體戶,直至與於廣州華南 農學院畢業的妻子萬玉華結婚後,才萌生研發洗頭水的念頭。八九年,陳氏夫婦和華南植物研究所合作研發洗頭水,當時出產的只不過是一般的平價洗頭水;至九四 年,改與廣東省中藥研究所合作後,才開始推出中藥洗頭水。

今年初套現十億

在層層疊疊的華麗包裝下,短短二十多年,陳啟源的出 身由農藥家族變身為中藥世家,去年霸王成功在港上市,並獲超額認購四百四十六倍,股價由招股價的兩元三角八仙,升至現時近六元,陳啟源夫婦的身家暴漲至逾 百億元。今年初,陳氏夫婦更以每股五元一角減持兩億股,套現十億元,持股量由七成二降至六成半。

今年,霸王除了洗頭水之外,上月開始以中藥 世家之名,踩過界推出霸王涼茶。惟吊詭的是,生產加工全部外判,霸王僅負責品牌、市場推廣及策劃工作,第一炮便以二千萬元找來憑《葉問》大紅,號稱全宇宙 最好打的甄子丹做代言人。萬玉華信心十足地表示:「目標是中草藥飲品的領先品牌。」

二噁烷小資料

二噁烷即1,4 Dioxane,無色,有微微香味,可溶於水,是一種工業用溶劑,主要用作溶解和提取化學物質。根據美國食物及藥物衞生局資料,二噁烷通常殘留於PEG、 Polyethylene Glycol、、Polyethylene、Polyoxyethylene、或結尾是eth或oxynol的成分。若想避免吸入,可留意日常護理用品是 否有以上成分。

記者檢視霸王洗頭水的成分,當中標明含有一種Polyocyethylene Lauryl Sulfate的物質,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說:「我諗個串法應該唔係Polyocyethylene,而係 Polyoxyethylene,都係屬於有機會含二噁烷的化學品。」

近期驗出二噁烷例子

日期事件

3/2009 美國安全化妝品運動組織驗出三十二款嬰兒產品含二噁烷,雖然普遍含量低於5ppm,但台灣亦即時把相關貨品收起。

中國質檢總局查出強生一款 香桃沐容露含3.27ppm二噁烷,多名家長組成聯盟,表示要控告強生。有居民入稟法院控告強生未有標明成分,侵犯其知情權,惟中國並沒有法例要求在包裝 品上標明此成分,故今年五月被駁回。

3/2010寶潔旗下的Herbal Essences洗頭水,被環保組織驗出含有24ppm的二噁烷,一環保人士打算按加州的危險化學物品條例起訴寶潔前,寶潔答應重配該洗頭水的配方,以減 少二噁烷含量。

7/2010阿拉伯國家卡塔爾政府,化驗市面逾二十款洗頭水後,即時禁止售賣四種二噁烷含量超過10ppm的洗頭水。此外, 當地媒體報導,卡塔爾政府將要求商戶及入口商提供化驗報告,證明產品不含二噁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50

蒙牛霸王的真功夫 - 品質管理的感慨 精工窮人


http://hk.myblog.yahoo.com/Seiko-Investor/article?mid=217


從蒙牛、至霸王、再到真功夫,甚至紫金,最近不少國企紛紛出現品質門的醜聞。

固然,我們得感嘆互聯網散播消息的能力和速度,多虧它的幫助,國內的消息透明度大大增強。也許隔離完全的自由和透明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但總算是消息 開放的進步,也是一個不錯的監察渠道。

隨著國內企業陸續爆發質量問題,大慨會再喚起大眾對國內企業生產質量的關注。

實際上,品質問題其實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

良好的品質管理是規範、監管及技術的成果,但它更需要公司風氣、員工教育及管理思維的配合。

良好規範、監管及技術固然可以在生產或公司營運前期減少質量問題。然而,卻是治標不治本。相反,如果管理層對品質有實際的思考及重視(不只是ISO 那些門面功夫),提供足夠的資源教育員工,培養出良好品質控制的風氣,其實很多品質的問題都可以在前期避免,達到治本的效果。

不錯,成本控制是很重要。而良好的品質控制又的確會增加運作成本。可是,在良好品質下建立的聲譽,客戶信心及品牌效益卻是無價的。要是有良好的品質 及聲譽,只要產品價格合理,一樣可以客似雲來。畢竟,人與生俱來就有避免"麻煩"的習慣。

再者,良好品質亦可以有效地避免意外發生,減省了企業處理危機的成本,是"除笨有精"。

毫無疑問,品質管理會是國內企業在未來十年其中一個最關注的問題。尤其是要真正擺脫低價值生產,發展高價值產業,品質管理的重要更是重中之重。

唯望國內的商人在掙錢之餘,好好改善企業的品質管理,為中國擺脫過往低品質生產的惡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51

霸王陈启源:中药世家还是江湖郎中?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78631.html


国内洗护品首富、霸王董事会主席陈启源正被财富的过山车带入谷底。因其中药洗发水含有致癌物二恶烷,引发股价大跳水,短短几日,陈启源夫妇的财富蒸发超过20多亿港元。

神秘富豪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面对霸王上市以来的最大危机,陈启源仍未公开露面。在7月16日霸王召开新闻发布会上,陈启源及霸王高层集体缺席,行业协 会被推到了前面,成为挡箭牌。广东省日化协会称,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二恶烷就作为杂质进入化妆品,似乎洗发水含有二恶烷已经是行业的潜规则。随后,国 家药监局通报霸王中药洗发水的抽检结果:其中的二恶烷含量不会影响健康。但这并不能恢复公众对其洗发水的信心并打消外界的疑虑。

一直以来,陈启源低调、神秘,牢牢主导企业的战略发展以及资金运作,就是公司员工也很难见到“霸主”。外界只能从成龙代言霸王中药洗发水的广告上,窥见其真容,即洗发水外包装上印有“中药世家”的陈启源头像。

霸王的内部员工透露,老板(陈启源)和老板娘(万玉华)的分工各有不同。员工能见到老板的机会并不多,但是他一直牢牢主导企业的战略发展以及资金运 作。万玉华则凭借治业精神和工作激情推动公司的发展,她主要负责产品研发、企业营销和市场管理。据说她至今仍亲力亲为,与大型经销商直接打交道,令霸王的 客户不会因业务人员流动而流失,使市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营销上,例如包装的每一个细节她都要把关,无论是纸张、瓶型、材料,都必须她本人签字才能生 效。但是,她为人又很低调,极少对外人评论业界状况以及霸王的情况。

学历疑云

公开资料显示:陈启源祖籍广东罗定,现为加拿大籍,获得加州美国大学DBA博士学位。外籍身份和博士学历显得陈启源与国内众多民营企业家不同。但自 从唐骏“学历门”事件后,企业高管学历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据调查,陈启源的博士学历与唐骏的博士学历一样值得怀疑,方舟子也曾指出来中国招生的加州美国大 学是一所没有经过认证机构认证、做不实招生广告的“克莱登大学”。

中药世家?

如果说美国博士只是陈启源用来装点门面,那么“中药世家”为其带来了实际利益,有十足的“含金量”。虽然国家药监局禁止日化产品的药用宣传,但在霸王的宣传中,巧妙地把“中药世家”与中药洗发水的防脱功能联系在一起,成为产品的一大卖点。

探究陈启源的发家史,颇具传奇色彩。根据其乡亲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他及家人自称陈启源其陈氏族谱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陈朝开国皇帝陈武帝—— 陈霸先。而且族谱中还记载,陈氏后人迁移到罗定后,也继承了陈霸先的一些医术,行医者众,“中药世家”的称号逐渐流传开来。至1928年前后,乡邻中许多 人生头蚤,陈家人便教人用茶麸、防风、辣蓼、樟木等煲水洗头,治疗头蚤,由此中药养发之风盛行乡里。

19日,霸王内部培训PPT在网上泄露出来。这份资料中,霸王捏造了一个完全子虚乌有的历史故事,把自己的产品和300多年前的顺治皇帝、董鄂妃,以及近代的慈禧太后扯上关系。

把自身产品与历代皇帝扯上关系,听上去像一个传说,已很难考证。可考察近代的陈氏父子,却发现“中药世家”名不副实。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到《罗定史志》2007年第35期上曾记载,陈启源的爷爷陈琼芝,1930年前后多出外在广东、广西等地行医,并开药铺,为粤西一带名医。“陈启源作为长孙,年少时很得爷爷宠爱,时常抱着他讲其行医的故事,带他到各地游历。”

陈启源的父亲陈敬芳,曾与人合伙经营一家农药厂。陈启源早年当兵,退伍后继承了父亲的农药生意,从事杀虫剂贸易业务。

从陈启源父子的经历来看,很难与“中药世家”相联系,没有行医资质的他们,恐怕只能算是江湖郎中。此次二恶烷事件也加速了“中药世家”所暗示纯天然洗发水神话的破灭。

原始积累

其实,号称百年“中药世家”的霸王集团成立于1989年,公司历史不过十来年。

上世纪80年代初,万玉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霸王的招股资料显示她在该所的职务是工程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万玉华认识了前来咨 询有什么专利项目可以拓展的陈启源。两人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将关注点放在植物研究所的植物洗涤剂方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承包了所里一个下属企业, 类似今天的试验车间。

陈启源夫妇第一个合作项目就是啤酒香波,在黄河以北,定价3元的啤酒香波一投入市场就反应良好,于是两人果断与研究所脱离。1988年,霸王公司成立,主要生产霸王牌啤酒香波。

那时霸王牌啤酒香波的销售方式很简单,就是做大流通,走大渠道。所谓的大流通就是绕开当时的百霸王集团创始人陈启源货站批发,直接由霸王给经销商底价,由经销商负责霸王产品的一切销售活动。此时,已可以看到霸王赖以成功的诀窍雏形之一:将营销做到极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陈启源夫妇完成了霸王企业资本的原始积累。而这时,随着外资的进入,啤酒香波的历史也宣告完结。于是,霸王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极。

创业之路

1997年,本土企业重庆奥妮以首乌洗发露实现年销售额数亿元,成为最早的知名中草药洗护发品牌。与此同时,万玉华老东家华南研究所刚好研究出中草 药的植物洗发配方,经临床试验效果比奥妮还要好,霸王公司火速买下了这个专利。与奥妮从包装到诉求都颇类似的霸王果酸首乌、皂角首乌洗发露于1998年面 世。

随后,霸王洗发露借香港美容美发博览会召开之际,大手笔请来香港明星代言,打开知名度。同时,霸王还开始尝试当时内地日化厂商少见的终端销售,在卖 场门口搞时装表演、唱歌跳舞、小品相声,并穿插霸王产品知识的抽奖活动,而且以高返利、无需铺货等模式争取了珠三角的众多宝洁经销商,打开霸王的销路。

不过,霸王的发展亦非一帆风顺。2001年,面对拉芳、舒蕾等竞争对手的异军突起,当时主管研发和营销的万玉华指导霸王推出“丽涛”系列对撼,同样 是通过大手笔聘请香港明星李嘉欣代言,进行地毯式广告轰炸,将销售主动权交给经销商……但是由于市场环境以及推广方式的问题,“丽涛”系列出师不利。

因经营不善,“丽涛”昙花一现后便销声匿迹。之后,公司改头换面包装“霸王”品牌。

2002年,霸王对业务进行整改,包括改换原有产品的包装、调整价格、推出新的广告片段,加大终端促销力度,上马牙膏等日化产品。2003-2004年,销售恢复起色的霸王国际在广州白云兴建四星级的霸王国际大酒店,由万玉华兼任酒店总裁。

2005年,陈启源拍板以外界传闻的1000多万元巨资,聘请成龙做产品代言人,并投入数千万元,通过广告轰炸来打造 “中药世家”概念,并以“中药世家”第十九代传人自居。

霸王沿袭至今的明星策略所费不菲。据霸王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应付Actual reality(一家专门给成龙支付广告费的公司)的款项,在 2006年为1540.7万元,2007年一跃为3256.7万元,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依然增加至3679.2万元。在港上市前夕,霸王还打算增加王 菲为产品代言人,业界传闻其费用为2000万元。

看来,不论加州美国大学博士还是“中药世家”都是陈启源的华美外衣,不知在揭开一层层华美的包装之后,霸王还有多少不为公众所知的秘密?

人物档案

陈启源,47岁,祖籍广东罗定,现为加拿大籍华人。加州美国大学DBA博士,现担任霸王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

万玉华,女,1965年生。1988年华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专业毕业,加州美国大学企业管理博士,高级工程师,霸王国际集团总裁,业内人称“霸王教母”,正是在她的领导下霸王成就了一代“防脱”霸业。

回顾:霸王“致癌”事件

◎7月14日香港媒体《壹周刊》报道称,霸王旗下洗发水含有致癌物二恶烷。当天下午,霸王公司发声明,强调产品安全。

◎7月16日霸王委托广东行业协会出面为其正名。当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经过抽检,霸王(广州)有限公司制售的洗发水中,二恶烷含量不会危害健康。但并未公布检测具体数据。

◎7月19日霸王被证清白之后的首个工作日,霸王发表声明称要起诉《壹周刊》。但消费者和众多网友并不买账,当天,霸王内部培训PPT在网上泄露出 来。这份资料中,霸王捏造了一个完全子虚乌有的历史故事,把自己的产品和300多年前的顺治皇帝、董鄂妃,以及近代的慈禧太后扯上关系。

◎7月21日药监局公布霸王二恶烷检测数据;霸王正式提起诉讼。





霸王承认防脱洗发液曾名丽涛 称已延期有效批文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20/1150132.shtml


每经记者 李亚蝉 郑佩珊发自广州、上海
昨日 (7月19日),霸王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提供的文件传真显示:霸王防脱洗发液生产批号的“审批结论”定为“经审核,该产品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现予批准”。
霸王集团公关部经理杨政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霸王防脱洗发液和丽涛防脱洗发液成分相同,是同一产品。对此,杨政书解释为,批号是可以续时间 的,名称是可以变更的。霸王集团正是通过延续时间和变更名称继续使用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号。“我们是有效批件。”杨政书表示,霸王集团已经通过延期和变更 名称将霸王防脱洗发液批号的有效期延至2011年9月18日。
“霸王”批号现疑云
7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 看到,霸王育发液(霸王(广州)有限公司 卫妆特字(2007)第0577号)、霸王乌发液(霸王(广州)有限公司 卫妆特字(2007)第0579号)、霸王防脱洗发液(霸王(广州)有限公司 卫妆特字(2003)第0504号)的批准文号分别与几年前的丽涛育发液、丽涛乌发液、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准文号完全一样。
事实上,丽涛最早是霸王集团在2001年力推的一系列洗护产品。记者还了解到,“霸王”防脱洗发液使用的批号是“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号卫妆特字(003)第0504号,而卫生部官网显示该批号已经过期。
对此,霸王公司方面回应称,“霸王”使用的批号并未过期,而是国家药监局从2008年开始接手审批化妆品批号。
上周五,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到,霸王防脱洗发液等霸王系列产品的审批状态均为 “建议批准”。昨日,记者再次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发现国产化妆品的审批信息查询数据库里,所有的产品“审批结论”栏都消失了。
带着疑惑,记者致电国家药监局,一位新闻处的工作人员打开了网页进行确认。在证实的确查不到产品的“审批结论”信息后,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有可能是系统维护”。
如果是系统维护,为何所有产品都没有了“审批结论”信息?该工作人员表示会再进行核实。
昨日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处处长申晨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有关方面已经核实过产品信息“审批结论”被集体删除的问题,“网站上没问题”,“审批结论”一栏仍然在国产化妆品的查询之中。 当记者表示确实没有“审批结论”一栏时,申晨表示“明天一早再核实一下”。
卫生部未审核特殊功效
昨日,霸王集团向《每日经济新闻》发来一份名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文件传真。这份文件将霸王防脱洗发液生产批号的 “审批结论”定为“经审核,该产品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现予批准”。
该文件右下角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字样、该局化妆品许可专用章以及编号00000584,并没有发文时间。对此,杨政书解释说该生产许可证是原来的许可证延期而来,下面只有编号,没有日期。
药监局内部人士指出,药监局无法“正式批准”的主要原因是,无法对特殊功能进行认定。在霸王集团所发“霸王防脱洗发液”的卫生许可批件传真件中确实有一句 “卫生部未组织对本产品所称功效进行审核,本批件不作为对产品所称功效的认可。”
上述药监局内部人士坦言,“特殊功能性产品的批文中,对特殊功能是否有效不做评价,意味着出了问题还得企业自己承担。”
霸王:与丽涛是同一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了解到,霸王防脱洗发液在2006年12月14日被批准变更产品名称,原产品名称为“丽涛防脱洗发液”。
一个是霸王防脱洗发液,一个是已经沉寂的丽涛防脱洗发液,为什么批号完全一样?
昨日,杨政书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霸王防脱洗发液和丽涛防脱洗发液成分相同,是同一产品。对此,杨政书解释为,批号是可以续时间的,名称是可以变更的。霸王集团 正是通过延续时间和变更名称继续使用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号。“我们是有效批件。”杨政书表示,霸王集团已经通过延期和变更名称将霸王防脱洗发液批号的有效 期延至2011年9月18日。
记者多次就此问题向霸王集团求证,均未得到正面回复。从宣传上来看,“丽涛”防脱洗发液当初并未使用现在霸王的 “纯天然”、“中药”、“无化学物质”概念。对此,杨政书解释说该产品“以前就是特殊化妆品”。
杨政书解释,霸王防脱洗发水是该产品最早的名称,后来认为该名字“可能有些霸道”改为丽涛霸王防脱洗发水,最后又改回霸王防脱洗发水。
相关链接
“霸王”两次缺席新闻发布会
上周被媒体曝出 “二噁烷”以来,最具戏剧性的恐怕是霸王集团频生变故的新闻发布会了。
7月14日,“二噁烷事件”被香港媒体曝光之后,霸王集团迅速在其官网发布 《关于香港壹周刊失实报导的严正声明》,同时表示已将产品送至第三方进行检测,将于7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7月15日,记者前往广州霸王国际大酒店,从霸王集团公关部经理杨政书处得知,新闻发布会已经被推迟,公司的重要领导正在商讨被推迟的新闻发布会举办的时间和具体地点。
当晚,霸王集团给媒体群发短信,邀请媒体在7月16日下午3点参加广东省日化商会、广东省轻工业协会主办的 “如何认识和看待二噁烷在化妆品中的含量问题”新闻发布会。霸王集团人士透露万玉华届时也将出席。
7月16日下午近3时,新闻发布会现场挤满了各媒体的记者,然而主席台上空无一人。不久,参会名牌被陆续摆上主席台,但却没有看到霸王集团的人。
有记者开始小声交谈,“是不是又被霸王耍了”。当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化妆品含二噁烷有关情况》。该通报称在开展现场检查并对相关产品进行抽检后,“结果显示,抽检样品中二噁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对 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但没有公布具体的检测数据。


霸王防脱洗发液再现批件疑云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23/1184372.shtml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7月19日,霸王在网络上公示了一份霸王防脱发洗发液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以此证明其产品符合有关规定。产品的批准日期为2003年8月29日,有效期截至2011年9月18日。
不过,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卫生许可批件的有效期仅为4年,为何霸王的批件有效期为8年?国家药监局表示,这是一个错误批件。
8年有效期生疑云
霸王所公示的卫生许可批件显示:“产品名称:霸王防脱洗发液。批准文号:卫妆特字(2003)第0504号。批准日期:2003年8月29日截至2011年9月18日有效。”在备注里标明,“2008年进行了名称变更:从丽涛防脱洗发液变更成霸王防脱洗发液。”
“没有有效期为8年的证。”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为4年,在批件上显示的有效期应只有4年,而不该出现8年的情况。
也就是说,霸王防脱洗发液的批准有效期应为2003年8月29日至2007年8月29日。如果该许可批件在2007年8月29日失效,换发有效期应该是2007年8月29日至2011年8月29日的新批件。
此外,资料还显示,2003年的化妆品批准文号是由卫生部审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卫生部官方网站上发现,卫妆特字(2003)第0504号这一批准文号对应的产品名称为:丽涛防脱洗发液,显示的状态为“已过期”。
记者还发现,霸王旗下的丽涛品牌其他所有产品在卫生部的网站上的审批时间都是2007年始,有效期至2011年。
唯独丽涛防脱洗发液显示的有效期从2003年至2011年,其状态显示“过期”。
按照霸王给出的说法,这是因为之后的产品从卫生部转交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管理。那么其他产品为什么没有出现已过期的情况?
对于以上疑问,霸王法务部表示,向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咨询,对方给出的答案是“批件上写的有效期是到2011年,目前没有到期,就是有效的。”
7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处查询霸王公布的这个编号为No.00000584的批件,得到的答复是没有查到这个批号的批件。
22日,记者再次联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处,得到的答复是“这个批件确实是有效的,我们也不清楚批准日期怎么会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可能是电脑录入时出错了。”
对于这一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处处长申晨表示,霸王的批件确实是错了,“实际情况是2007年9月19日有一个批件,批件上不可能显示2003年到2011年为有效期。有效期都规定为4年。”
再度修改批件信息
7月21日下午,记者发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对于霸王防脱洗液的批件信息再次进行了修改。
霸王防脱洗发液的批件信息上一次修改是在7月19日,审批结论一栏被直接删除。此前该栏显示,霸王防脱洗发液的审批结论是 “建议审批”,而不是霸王向外界公布的批件中的“现予批准”。
此次的修改是将批准日期从2003年8月29日变成了“2007年9月19日”,新修改的日期和有效期为“2011年9月18日”。该批件的备注栏里有“2008年12月10日批准变更产品名称……”等内容。
如果此批件为2007年颁发,其中却出现了2008年的变更信息,这显然不符合时间逻辑。除非是在2007年批准后又于2008年修改过相关信息。
那么,是否应该有一份2007年的批件,此批件应在2007年到期续批(当时批件产品名称应该仍为 “丽涛防脱洗发液”)?这也是一个疑问。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要求霸王集团提供2007年的这份批件,对方表示“应该有”。记者希望对方将这份批件传真发送过来,但霸王集团法务部表示,“需要和其他工作人员联系后才能发过来,今天无法传过来”。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记者没有查询到2007年的该批件相关情况。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只有两份批件的信息,一份是2003年的批件信息,另一份是后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改批准日期之后的批件。
同时,还有疑问也令人不解。霸王在2003年8月29日取得 “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件(后来于2008年12月更名为霸王防脱洗发液),最后的有效期应为2007年8月29日。而修改后的批件批准时间为2007年9月19日,其中有20天为空白期。
名称演变
7月19日,霸王集团公关部经理杨政书曾对记者表示,以上两种产品成份相同,是同一种产品。也就是说霸王防脱发洗发液名称进行了变更,从“丽涛防脱发洗发液”变成了如今的“霸王防脱发洗发液”。
不过,记者发现这样的名字变更并不是“一蹴而就”。2003年丽涛防脱洗发液上市,随后取而代之出现的是印有突出“霸王”二字的丽涛防脱洗发液。这一款产品上的“丽涛”二字不仅位置不明显,而且字体比“霸王”要小很多。
随着名称演变,宣传内容也发生变化。使用丽涛防脱洗发液批号的霸王丽涛防脱洗发液,成了“中药世家”的产品,在价格上后者更是远高于前者。


霸王市值蒸发四十亿:真有幕后推手?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0/3MMDAwMDE4NzY3MQ.html


连日来,霸王被验出含有二噁烷事件越炒越大,卷入事件的日化企业也越来越多。

最新的进展是,飘柔、澳雪均被验出含有二噁烷,而霸王的生产批准文号亦一度被指“已过期”,同时与多年前的中药洗发品牌“丽涛”共用同一批号,霸王方面则称遭对手陷害,目前已报案。

“哪几家分天下哪几家就是对手。”7月19日,霸王一位管理层表示。

19日,由于上周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肯定产品不会危害消费者健康,霸王股价逆市反弹,截至下午4点,霸王集团涨7.71%,报4.89港元。

但对手陷害论究竟是真事还是霸王的托词?霸王的生产批号为何被指与丽涛一样?霸王会否调整其“纯中药”的宣传口径乃至定位?

摆在霸王面前的,还有无数个问号。

同一生产批号?

7月16日,深受二噁烷困扰的霸王再次传出问题。有报道指出,“霸王防脱洗发液”的生产批准文号与“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准文号相同,都是卫妆特字(2003)第0504号。而且,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网站显示,这一批号状态为“已过期”。

同日,霸王旋即在官方微博发布澄清公告,强调“霸王旗下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得了批准文号,并且均在有效期内”,同时附上相关扫描文件。

7月19日,霸王集团公关部杨政书解释道,“最开始我们叫霸王防脱洗发水,后来觉得这个名字太霸道了,就改成霸王丽涛防脱洗发水,最后又把它更改成霸王防脱洗发水,就是这个名字变了,但产品都是同一样的产品。”

在《药监局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备》注栏上,记者发现,药监局是在2008年12月10日批准变更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为丽涛防脱洗发液,原生产企业名称为广州霸王化妆品有限公司。”有效期截止到2011年9月18日。

对手陷害?

早在二噁烷事发后一天霸王便提出质疑,认为事件是同行竞争者的故意陷害。7月15日,霸王董事局主席陈启源公开表示,有竞争对手借用个别媒体对霸王的品牌进行破坏。

而上述霸王管理人士认为,此次引起二噁烷轩然大波杂志的出版时间非常蹊跷,“壹周刊本来是星期四出版的,但上周它在星期三上午就出来卖了,提前了整整一天多。”

上周五,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在二噁烷行业说明会上表示,壹周刊记者此前曾对其透露,“由于有人投诉(霸王),所以只找霸王的样本来做检测。”

目前中国洗发水市场大致可分为三大阵容。

宝洁、联合利华凭借多品牌战略以及强大的资源和能力,稳占75%左右的市场份额;丝宝集团的舒蕾、霸王、广东名臣等品牌占有率则达15%左右;余下10%左右的市场份额才由大部分国产品牌如采乐、好迪等共同瓜分。

而目前,在国内明确打出中草药的洗发水品牌则有霸王、澳雪、索芙特、亮莊、康王、首邦、歌秀、太阳神等。霸王2009年营业额1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

“其他国产品牌实力跟我们差远了。”上述霸王管理人士有点激动,“霸王现在出名了,辛苦挣到这些钱,两三天40多亿就没有了。”

目前,霸王方面已向广州市白云区公安分局报案,警方已立案并展开侦查。

霸王去向?

短短几天内蒸发掉40多亿的霸王未来该何去何从?带着连串的疑问,近百名境内外记者应霸王邀请,参加由广东省日化商会、广东省轻工业协会主办的《如何认识和看待二噁烷在化妆品中的含量问题》行业说明会。

但在7月16日举行的说明会上,霸王方面始终没有露面。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二噁烷在日化洗护用品中的存在很难避免,但在行业集体的认识下,可以把二噁烷的含量控制到不危害人体健康的范围之内,希望公众能用理性眼光去看待这个普遍性的问题。

目前,中国在化妆品规范2007版中并未对原料还是产品中被副产品带入的二噁烷作出相关规定,但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标准,制成品的二噁烷水平应低于20ppm。

之前有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市民陈先生曾将其在百佳购买的一支全新霸王洗头水,交与香港通用公证行化验,化验报告显示,霸王的二噁烷含量为27ppm。对此,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裘炳毅认为,各个检测机构的标准不一,难以认定。

7月16日,国家药监局虽然已经通告表示,霸王产品二噁烷含量对健康不造成影响,但没有公布具体含量。而之前,霸王表示已将旗下产品送去第三方进行检验。但霸王方面拒绝透露第三方单位详情。

一向力推“纯中药”的霸王未来会否调整宣传口号,甚至品牌定位?上述霸王管理人士仅表示“很难说”,而杨政书则称,“这个涉及到专家、研发人员还有很多方面,目前还不能定。”

在广东省轻工业协会会长杨大行看来,“对二噁烷的检测应该是全产业链进行,不仅仅是下游的产品生产企业,连上游的原料生产企业也要。”

但对于多元化战略刚起步的霸王来说,二噁烷事件是一拳重击。今年4月份其推出的跨领域新品霸王凉茶目前还在铺货阶段,“8月份是饮料的旺季,很多地方都很难进去。”霸王内部人士透露。

而霸王广州某经销商陈强(化名)则表示,由于大型超市卖场无法进去,目前霸王凉茶只能在小店、士多等出货,“销量一般”。

霸王凉茶的电视广告已在热播,能否收回霸王凉茶的开发成本,已成为陈启源夫妇在二噁烷事件后的又一难题。

霸王自拆招牌


2010-7-22  NM





就其洗頭水驗出有二噁烷一事,敝刊記者走上廣州,試圖參觀霸王廠房、睇睇其生產流程而不果。事隔三日,記者再次造訪廣州之霸王廠房,雖然同樣不得其門而入,但今趟赫然有所發現。

發現咗乜?霸王自拆招牌也。三日前仲喺廠房頂之「霸王國際集團」之大招牌不復見矣。冇錯,其間颱風康森確係作勢來襲,風勢稍有加強,但個風卒之都吹咗去越南啦,咁大塊鐵架招牌,冇理由咁豆泥o架。

於此可見,「霸王國際集團」招牌之消失,非事出天然而是人為者也。上市集團,何事自拆招牌,而且仲係咁大塊者?費解也。

郭台銘亦上終南山

眾所周知,四叔篤信道教,年前更好似陳廷驊出錢印佛經咁,印咗唔少《道德經》通街派,道人無為而治。今趟天匯犯官非,佢又豈可以唔搵高人指點迷津呢?

有。佢已經去過陝西終南山樓觀台,向任法融道長請益。道長俾咗個乜嘢錦囊四叔,在此且賣個關子,唔使幾耐大家就會知任道長之法力如何矣。

任道長聲名遠播,四叔固然要向佢請益。即使號稱超人之城中首富,亦唔例外。甚至早排為十二跳困擾之富士康,其老闆、台灣首富郭台銘一樣要搵任道長幫手。

台港兩地之首富都要搵任道長,足見終南捷徑之說,確實有料到也。一句到底,總之要出名。

魯連城食檸檬

蒙 古能源主席魯連城喺大浪西灣買咗幅近廿萬呎嘅農地,打算闢之為私人農莊。事為環保之徒覺察,喺Facebook整咗個群組反對其事,有近四萬人響應,唔少 人更附加「問候」。「大浪西灣之友」發言人文家傑話:「雖然成件事無人犯法,但係成個社會都唔鍾意有錢人,好難講理性。而且social media嘅威力好大,無人控制到個campaign。」

為咗息事寧人,魯連城主動接觸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希望同佢溝通其農莊構思,點知對方話要同九個環保團體達成共識先再傾。正是形勢比人強,睬你都傻啦。睇嚟魯連城都要開番個Facebook戶口以便同班綠色分子聯誼吓。

李官頭上長草

終審庭李官榮休卸任,一眾門徒到炮台里紅磚屋歡送;敝欄中環特派專員不敢瀆職,走咗去湊高興。

唔湊高興猶自可,一湊則俾佢老人家(親暱之稱謂,絕無年齡歧視之意,平機會林官還請放心)發覺終審庭紅磚屋之煙囱生滿雜草。觀乎堆雜草之茂盛景況,則佢哋喺度生根有年矣。喺特區最高司法權威之李官頭上長草,認真攞膽也。負責維修政府衙門之建築署又豈可以咁疏忽者?

現今李去馬來,仲唔速速為終審庭剷草 —— 千祈、千祈記得除根 —— 又更待何時?馬道立無疑禿頂,頭上長堆咁嘅草都唔係咁雅觀噃。

《維城通志》卒之面世

紅毛初佔香江,以Victoria, BCC為新殖民地命名,此即係唐人所稱之維城也。今屆書展,有好事之徒依照古時地方誌之舊例,出咗本《維城通志》,詳為論述維城之人物掌故以為誌記,並以通志之人物、動物、風物等雕製麻雀一副,供讀者耍樂。

翻過通志,發覺內裡不乏可堪玩味之條目。譬如「河蟹」,按通志考證,則大量湧現於○八年京奧前夕,自後南徙,經深圳河進入特區;通志預言「十年後河蟹將會變成香港最大單一動物品種」。

又如鵪鶉一條,通志確定,過渡後本地鵪鶉DNA異變,較紅毛治下更易受北風驚嚇,「經常疑神疑鬼」。曾特首北上述職,例牌必恭必敬、櫈坐半邊、低頭疾抄筆記,由是贏得「鵪鶉特首」之稱云云。

《維城通志》所記所述未必完全經得起科學考證,但要應付通識科考試之學生哥熟讀之,要攞個pass應該唔難噃!

中環人語迷你版

“咁早,點飲呀?”

估中邊個中環人講呢句說話,送你DYMO Letra Tag中英文電子標籤機一部

有意參加者,請於七月二十六日24:00前將答案電郵[email protected]

小宗只接受電郵,郵寄免問。

本刊員工及直系親屬不得參加。

為求公平及杜絕偷步搶答起見,請於星期三下午一時後來電郵競猜答案;在此之前發出之電郵作廢。

超過一位讀者估中,先到先得,恕不接受上訴。

答案及中獎者姓名將於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本欄揭曉。

上週人語揭曉

“點解淨係針對民主黨?”

答案︰何俊仁

得獎者︰K.C.Lee

中獎時間︰1:00pm 14/7/10

金牙大狀講嘢

攞命陳冇做嘢

都係八爪魚啫,人哋保羅八連貫,威震全球;我哋隻Octopus八達通則搞到要低低地躀一鋪,承認將客戶資料同第三者「分享」。何以同係八爪魚而唔同命也。

咁樣同第三者「分享」客戶資料,是否有違私隱條例,且留待中年怒漢吳斌專員去聖裁;然而不可不知者,八達通並非普通一間發咭公司。佢哋接受客戶存款,故此係受金管局監管之銀行也。銀行如何使用客戶資料,從來受銀行條例守則規限,唔可以亂嚟者。

咁 銀行守則又點講法?金管局頒布之Code of Banking Practice講得好清楚,未得客戶同意,不得向第三者透露其姓名、地址(守則8.4(b)),即使銀行自己要用呢啲資料作市場推廣,亦必定要首先得客 戶同意方可。八達通既為銀行,佢哋有冇得到客戶同意就同人「分享」其個人資料,則唔使問阿桂矣。

八達通違規,金管局係其監管機構,咁有冇做過嘢呢?唔覺噃。銀行違規而唔制裁,莫非金管局認為八達通為地鐵擁有,而地鐵則係特區之國企,由是官官相衞、刻意縱容?攞命陳,唔好淨係識得開記招做騷至得o架。做吓嘢啦,成千萬人工o架!




霸王果然是“霸王” 闹事后竟拒不道歉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801/2010080110345721.html

中環在線:撐老竇代言產品祖名掃霸王股票 李華華


2010-7-28  AD





 

霸王集團(1338)旗下洗頭水嘅致癌疑雲搞咗成兩個星期,最後要出動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嚟力撐產品唔會影響健康,之不過投資者似乎唔係太領情。上星期好多長線基金好似富達、未來資產咁,都排住隊沽霸王,所以霸王股價雖然已經累計跌咗兩成,但大家依然唔太敢撈底。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除咗霸王老闆陳啟源身先士卒增持股份之外,霸王大名鼎鼎嘅代言人成龍……個仔房祖名,原來都有趁霸王股價暴瀉時,低吸霸王股份!

房祖名日前喺內地一個公開場合話,覺得霸王呢單嘢係因為有名人代言,引起大家關注,先至特別容易受到攻擊,所以佢喺霸王股票狂跌時就掃咗好多貨。

咁o依家批貨賺定蝕呢?祖名就好坦白咁承認做咗大閘蟹喇,不過佢堅稱睇好霸王長線行情,仲話股價一反彈,佢就會變有錢人o忝!投資銀行德銀似乎都同祖名一樣,覺得係時候博反彈,總共用咗成3億銀掃貨。

雖然祖名力撐老竇代言產品冇問題,但有內地網友就好有心機,總結咗成龍咁多年來代言產品嘅表現,例如小霸王遊戲機,公司最後倒閉;愛多VCD,老闆坐監;汾湟可樂,成個品牌銷聲匿迹;開迪汽車,全國賣900幾部……所以喺網上成龍又多咗個新綽號:「廣告殺手」!

李華華
 




霸王有毒门凸显两大缺位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90025.html

7月14日,《壹周刊》刊登了一篇名为《霸王致癌》的报道,称香港公证所在多款霸王洗发产品中,检测出致癌物二恶烷。公证所是总部位于瑞士的老牌国际检验认证服务公司。报道一出,在港交所上市的霸王国际放量大跌18%,不得不暂停交易。

尽管霸王公司一再声明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出面澄清,明确表示霸王洗发液中二恶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危害消费者健康。但是,霸王洗发门事件,却再次暴露出内地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发展滞后的问题。

首先,产品有毒无毒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却演变成各方打口水战时的争执焦点,原因就在于质量标准体系中对二恶烷的规定不清楚。

二恶烷属微毒类小分子化合物,对皮肤、眼部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对肝、肾和神经系统有潜在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 二恶烷对动物有致癌性,对人类可能有潜在致癌性。对于这种已证明有危害的物质,虽然官方的质量标准和其他规范明确禁止人为添加,但对生产环节可能产生或由 原料带入的二恶烷却没有具体规定。

目前能够查到的只有一份模棱两可的官样文章。2007年2月卫生部的解释中说,若技术上无法避免作为杂质带入时,产品“在正常、合理、可预见的使用 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到底怎样才算“正常、合理、可预见”?怎样才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文件中没有说。显然,这样大而化之的官样文 章对具体监管操作,没有任何意义。

乳化剂是市面上大部分洗涤用品的必备成分,而二恶烷是乳化剂合成过程中最常见的副产品。没有具体标准的结果就是牙膏、洗发精、除臭剂等日用化学品中普遍存在微量二恶烷。从这个意义上说,霸王有理由觉得委屈:大家都这么做,为何独独埋怨我?

其实标准含混不清的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利益纠葛。目前洗发产品轻工行业标准是由宝洁中国、联合利华、湖北丝宝、强生中国、上海家化、上海花王等行业内的大企业联合起草的,由它们制定的标准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企业的生产成本、行业利益,结果很可能在质量标准方面作出妥协。

而在执行方面,多头管理常常导致监管失灵。还是以洗发液为例,其中微生物、重金属等指标归卫生部门管,净含量、保质期等归质检部门管,包装、流通等环节归工商部门管。若要清查所有指标是否合规,需跨部门联合检查。监管体制如此,效率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制造噱头就成了商家推销商品的不二法门。例如对洗发水的营销,重点通常会放在“去屑” “中草药”“植物精华”“防脱、防断发”等特殊功能方面。相应的,产品配方中常常出现神秘成分,如“某某因子”、“某某维生素”等等。

尤其目前我国的行业标准还将重点放在计量等方面,强调物理特性,如不能缺斤短两、不能清汤寡水等。而安全问题常常被抛在一边,对于添加的功能性物 质,或者特殊的化学残留,常常无标准可依。在缺乏相关标准的情况下,这种过度炒作往往就成了双刃剑,让商家在短时间内打出知名度赚足人气的同时,也容易成 为公众挑剔的目标,如美的紫砂锅、特仑苏OMP风波、王老吉夏枯草风波等,都是前车之鉴。

产品的花样翻新加剧了监管滞后的问题。层出不穷的毒大米、毒奶粉、毒洗发水给我们敲响警钟,是打破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的框框,成立一个统一的强力监 管机构的时候了。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FDA。FDA是美国通过食品药品法之后,由国会直接拨款成立的专门机构,权限极大,甚至可以深入到企业内部的生 产过程,而且本身从事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是公认的权威机构。虽然我国也有类似机构,但权限较小、功能单一,而且在监管经验、科研投入、专业素养等方面有很 多欠缺。改善这样的状况,是健全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当务之急。

(作者为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战略组首席研究员)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