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旅遊籽】孭30磅背囊夜行3公里 老友記露營無有怕

1 : GS(14)@2016-12-31 10:18:35

(左起)55歲張華東、不願透露年紀的羅燕卿、66歲陳駿鴻及61歲林秀芳,在山藝班學習看地圖、紮營、野外烹飪等技巧。



【旅遊籽:假日散心】時下後生仔女放假鍾意行山露營,裝備講究又夠潮,有否想過家中老友記,那些年同樣青春,享受大地為枕星空為被的自由自在。為了謀生養家,他們不知不覺放下了自己的興趣。以為他們年華漸長,失去年少衝勁?錯了。有些老友記選擇從山藝班開始,慢慢開啟記憶的鑰匙,學習登山露營基本技巧,以驚人意志及體力,孭着30磅背囊上山,談笑風生,逍遙自在度過兩日一夜。



「舊時回憶返晒嚟,開心到瞓唔着呀。」笑到見牙唔見眼的陳駿鴻道,對40年前中秋,在大嶼山長沙露營的美好時光念念不忘,今時今日於馬鞍山昂平營地再嘗野外露宿的滋味,鴻哥形容像被森林包圍般神奇。文質彬彬的張華東是他宿一宵的營友,同樣有深刻的「野性」經歷,「中學成日唔返屋企十日八日,得閒返去補給糧食、罐頭再玩過。」東哥懷念七十年代露營時,沒有漁護署指定營地的規限,「去到邊,紮營紮到邊。」營具較簡單,使用舊式A字營,亦追求生活態度,朋友試過帶結他上山演奏,文青式的浪漫,幾十年前已瀰漫山中。至於從前女生沒那麼幸運,家教較嚴,羅燕卿年輕時沒有機會露營,反而數年前才跟朋友前往西貢創興水上活動中心露營,場地提供裝備,可以兩手揈揈,十分方便。這些老友記經驗不一,卻目標一致,想藉戶外活動挑戰自己,成為山藝班的學員。


學員50至70歲 教練讚份外投入 

山藝班的學員多為年輕人,至於開辦長者班,教練陳子恒(Ric)表示,很多老友記都有行山習慣,他授予山藝知識,教老友記看地圖及路線規劃,之前舉辦一級山藝班,反應熱烈,他儲了一批學員,替老友記升呢,教授露營知識,開辦二級山藝班。最初很多老友記擔心能否孭重達30磅裝備上山。相比年輕學員,Ric對這11名50歲至70歲的學員讚不絕口,「他們的學習動機很強,份外投入,樂於互相提點。」他指出老友記有時缺乏自信,如果他們有失敗經歷,會較易放棄,課程會略作調整,例如考核地點在所屬機構的營地舉辦,減少他們孭上山裝備的重量。助教也有兩手準備,例如天氣報告預告氣溫驟降,也會帶備後備睡袋及床墊,以作不時之需。採訪當天,正是老友記上最後一課及考核的日子,要過幾關斬六將。首先要打一些行山或露營有機會用到的繩結。他們在考核前不斷打結,十分緊張,像莘莘學子入試場考試前作最後衝刺的樣子。年輕跟童軍朋友學過繩結的東哥笑:「好似個腦打咗結咁,記性差,要花一星期練習。」助教凌傑夫稱讚老友記做得好,每個步驟十分清晰,唔係靠估。至於烹飪,學員分成兩組進行考核,兩組人的風格截然不同。第一組以簡約為主,幾乎全部餸菜都是白烚,學員譚碧瑜表示,教練規定他們如果有多餘的水要帶走,符合山野無痕的原則,他們把剩下的水當湯飲用。另一組的菜式較多樣化,有冬天暖笠笠之選臘味飯、西芹炒腰果,既清淡又香口。但原來他們失敗過,學員林妙娟說:「我哋六人上次孭咗好大支油上山,薯仔煮好耐都唔熟,原來加埋三百歲人都唔識煮食,哈哈。」畢竟山上烹飪和家中煮食不同,份量如不準確,就會孭餐懵,爐具也分煤氣爐及酒精爐等,操作比家用煮食爐有點複雜,成功煮到三餸一湯,已相當不錯。


上斜步步為營 怕扭傷連累隊友

較大難度的考驗,必是孭重達30磅的背囊,沿馬鞍山郊遊徑由馬鞍山村步行至昂平營地,近3公里的路程不算遠,但夜行確不容易,學員林秀芳表示夜間看不到石頭凹凸不平的位置,擔心眼花加重眼部的負擔。連體力不俗的鴻哥也覺得有點辛苦,「上斜梯級高,每一步要小心,扭傷便會連累隊友。」一起學習,隊員團結精神是滿分。Ric指出,夜行的距離感及空間感會變差,但他們只用55分鐘便到達目的地,跟一般人夜行速度無異。到達營地,學員分成二人一組紮營,之前上課他們是多人一起紮,現在剩二人,難度略增,芳姐笑說這會留意到原來有步驟自己沒在意,「邊度落營釘、邊度要固定,可能有嘢做漏咗。」老友記想一嘗露營滋味,先要衡量自己的裝備及體力,找有相關經驗人士陪同,長期病患者需攜帶隨身藥物,注意溫度。營地選擇要交通方便及有廁所設施,例如西貢大灘營地,大帽山扶輪公園等。這次考核的馬鞍山昂平營地,廁所距離營地較遠,旱廁氣味較難聞,老友記忍臭力要超強才好挑戰。



長者上課時都十分專注和投入,跟助教(前)熱烈討論。

學員彭顯光對繩結領悟力強,輕易通過考核。

小組於昂平營地附近的小徑進行地圖閱讀及路線計劃訓練。


教練陳子恒希望老友記能從戶外活動增強自信。

學員張華東(左)及陳駿鴻住同一營帳,收營時相當合拍。

登山如遇到斜坡便要用繩索固定自己,這對山藝訓練很重要。


野外煮食光線不足,對老友記是考驗。

正在查看地圖的學員林秀芳(左)指夜行時石路不平,難度高。

學員譚碧瑜與隊員烹調的雜丸及椰菜花雞柳,比較清淡,再用白烚的水煲成雜菜湯,減少浪費食水。


林秀芳和組員炮製臘味飯、粟米炒三色椒、西芹炒腰果等,色香味俱全。

學員露營裝備包括睡袋、地蓆、爐具等,背囊約重30磅。

張華東(右二)七十年代和朋友在大嶼山南山露營,他指出越戰後一些美軍軍服流入黑市,因價錢便宜,朋友都買來穿。


訓練難免進入小徑,密林的路較窄及難找,但老友記都能克服。

馬鞍山礦場建築群,改建為鞍山探索館。

長者一級山藝班日期:2017年2月23日至3月3日 費用:$600查詢:信義會金齡薈旺角太子道西204號記者:梁慧琳攝影:劉永發、鄧鴻欣(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31/198818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47

露營客「佔領」西貢灣仔營地

1 : GS(14)@2017-01-02 00:48:49

【本報訊】除夕夜外出湊熱鬧,並非獨沽一味人逼人倒數打卡,有人選擇到郊外迎接新一年。大除夕的西貢市中心,從早到晚擠滿帶齊露營裝備人士,前往區內各露營勝地迎接新一年。其中,西貢灣仔營地於聖誕長假,剛經歷逾百個營帳逼爆露營場面,昨日繼續有大批露營客「佔領」營地,但場地未至逼爆。有露營客指,已厭倦人逼人過節日,選擇親親大自然更合乎潮流。


大學生盼在星光下倒數


西貢灣仔營地於上周的聖誕長假,曾出現數百人逼爆營地一幕,網上流傳的高空圖,滿佈密密麻麻的營帳。昨日大除夕繼續有露營客選擇到灣仔營地,以露營迎接新一年。在下午2至3時,灣仔南及灣仔西兩處營地均已架起數十個營帳,其中剛完成草地復修的南面營地接近爆滿,而面積較大的西面營地只有約半滿,未有重演聖誕長假的逼爆場面。露營客Joey在聖誕親歷灣仔營地逼爆一幕。她說,以往多次與家人露營,但未見過如當日般多人,「中間條通道都放到冇咗,係咪因為經濟唔好,大家諗住平平哋露營過節呢?」
Joey說,灣仔營地有船直達,面積亦夠大,適合初學者體驗露營滋味人士。她因為舊同學想初次挑戰露營,昨日再到西貢灣仔營地,「都有驚過會逼,都早咗去到」。同行的Demi及Mon表示,已厭倦以往外出人逼人倒數,今年想有轉變,在自然環境中度過新年。露營常客霍先生說,網上流傳高空圖已不算灣仔營地最逼時候,他去年5月1日勞動節假期也在灣仔營地露營,擠迫的情況更嚴重。他指,當時營帳幾乎是營貼營,中間只剩狹縫讓人通過。當日營地不乏內地旅客身影,約三分一營帳屬內地旅客,「佢哋唔係嚟搵住宿地方嗰種,真係有齊露營裝備」。昨日所見,只有少數外籍或內地旅客。首次露營的大學三年級生李先生,則與3名同學到灣仔營地露營。他說,應朋友邀請在大自然環境迎接新年,希望能在星光下倒數,感覺相當新鮮。他認為灣仔營地有足夠配套及空間充足,適合露營初哥體驗。■記者鄭啟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1/198832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60

【馮仁昭四圍超】周柏豪台灣摸黑露營

1 : GS(14)@2017-01-05 08:07:19

周柏豪早前飛咗去台灣嘅陽明山拍攝新歌《有生一天》MV,因為柏豪覺得嗰度嘅山景好靚,決定自己行上山兼露營過夜,不過佢笑話:「入黑之後先發覺冇帶露營燈,環境好黑,真係伸手不見五指,不過都好難得可以享受咁寧靜嘅環境。」柏豪話MV同歌嘅內容一樣,都係講身邊出現一個對你充滿信心、陪你走過人生高低起跌、不離不棄嘅人。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04/198853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83

【好去處】露營戶外市集 引入「海外勢力」

1 : GS(14)@2017-01-08 19:03:17

去年全港首個主打本土露營品牌的戶外市集反應熱烈,今年會有約13個本地品牌擺市集,。活動亦設有手作人講座及工作坊,有興趣自製露營用品的人不容錯過。



台灣品牌Truvii主要設計環保餐具,木柄琺瑯杯每個260元。(互聯網)

日本戶外品牌CITY TO SUMMIT設計的斜揹袋,每個590元。(互聯網)

售賣型格戶外用品的LAB-Designer Items Collector,找了本地設計師繪畫特別版環保三文治布,有獅子山或飛鵝山的插畫,每塊85元。(互聯網)

G.U.T.S Camp有吉士露營市集日期:1月7日至8日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地點:元朗錦田大江埔活機園有機農場查詢:facebook專頁「Camperism」記者:梁慧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8/198899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917

頂唔住樓價?潮住露營車「游牧」生活

1 : GS(14)@2017-01-14 12:25:33

休閒露營車RV(Recreational Vehicle)自駕旅行在美國流行已久,近年三藩市灣區樓價高漲非人人可負擔,更興起有人在RV車上定居過「游牧」生活的趨勢。想一次過飽覽超過100個生產商展出的車款,不要錯過普萊森頓市(Pleasanton)這個大型RV Show。駐美記者:唐芷瑩普萊森頓市報道這個RV Show今年已是第29屆,現場展出超過600部新車和二手車,不少是平治(Mercedes-Benz)及褔特(Ford)等大廠的出品,全部車門敞開畀你一次試過夠。Camping World RV銷售代理庫克(Sherri Cooke)表示,C級的家庭自走式車屋型的車款仍然是最受歡迎,車內的平面設計亦不斷推陳出新。庫克推介褔特的新款17 Freedom Elite30 FE,基本設計是1房1廳1廁,可容兩至四人,但其實車內的每張用餐的卡位都可以架上軟墊變成床,每張床都有一部小電視,善用每吋空間。車內間隔更可經搖控活動,按需要調整房和廳的空間比例,一家大細出行毫無擁迫感。該款車原價約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展銷優惠71,995美元(約56萬港元)。庫克表示,近兩年愈來愈多人考慮以這類RV作為居所,她說:「很多客人會衡量,究竟應花15萬至30萬美元(付117萬至234萬港元)去買間固定的房屋,還是買一輛可以自由隨處走的RV呢。如果不追求奢華設計,一般Class C車款7萬、8萬美元入場費也有!」現場也有展出其他Class B和售價達20萬美元(約156萬港元)的Class A旅遊巴型車款,裏面甚至能放下家用洗衣機和乾衣機,裝潢用料主要是雲石,非常豪華。根據美國露營車業協會(Recreational Vehicle Industry Association)最新數字,2017年美產RV車出貨量預計達到43.8萬部,較去年升4.4%,連續第八年錄得增長。協會又指出,RV業每年為美國經濟帶來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效益,聘請近29萬人。美產RV車出口市場最大的是加拿大,佔9成。其餘為澳洲、韓國、阿聯酋和中國等。而中國政府近年正積極開拓有RV車旅遊配套的營地。話你知:29th Annual Manufacturers' RV SHOW展期:2017年1月7至16日地址:Alameda County Fairgrounds4501 Pleasanton Ave, Pleasanton, CA94566網址: http://rvshow.net/RV_show.html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4/198967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630

【旅遊籽】四個月露營半歲遊日 BB搭飛機唔喊無難度

1 : GS(14)@2017-02-05 10:40:25

熱愛旅遊的八十後夫婦黃心和Ming,自女兒兩個多月起帶她去行山、camping,半歲時更出國旅行,二人遊變三人遊,不亦樂乎。



【旅遊籽:浪迹遊蹤】去旅行,搭飛機是神聖時刻:飛機起飛,合眼安睡,旅程即將展開,旁邊卻傳來BB尖銳哭聲,美好機程,頃刻被來自地獄的聲音粉碎。坐飛機,我們都怕遇到吵鬧的嬰孩,亦禁不住疑惑,何解他們父母帶年紀細又不懂性的孩子出遊,自尋煩惱。熱愛旅遊的八十後夫婦黃慧心(黃心)和唐仲銘(Ming)打破帶阿B出遊等如「攞苦嚟辛」的噩耗,自女兒唐玥兩個月起就帶她行山露營,不夠半歲就坐飛機遊埠,現在孩子一歲多,腳印遍及香港山野,遠達日本和澳洲,經歷分分鐘比你和我更多。



搭飛機,大抵最怕碰見兩種人:一是大媽,二是嬰兒。前者唔解釋,後者平日是天使,肉緊時想錫多兩啖,一旦阿B大哭大叫起來,比小惡魔還可怕;尤其在狹小安靜機艙內,哭鬧聲震耳欲聾,父母無可奈何,乘客投訴無門,只能默默忍耐。帶仍未懂事、沒有自制能力的孩子遠行,相信是不少父母的噩夢。當了十多年backpacker的黃心和Ming,同時也是blogger,開了facebook專頁「黃心遊世界」撰寫遊記分享帶BB出遊的經驗。女兒玥玥只有一歲多,已上山下海廿多次,當女兒只有兩個多月、別家剛坐完月的母親仍抱着孩子深閨家中時,二人已帶阿囡行山,「我們本是很常去露營和旅行的人,我不認為生了小孩就要改變自己生活,相反,可以把自己興趣帶給下一代是好事。」兩個月大去遠足、四個月大去露營、接着去了兩轉日本東京,上個月剛飛了轉南澳探朋友,變幻多端的世界,在玥玥眼中已轉了千百迴。幾年前脫離浪遊生活,遊走30國後回歸平凡結婚生子,黃心由產品工程師轉作全職師奶,生活模式改變,但堅持有小孩也要繼續去旅行的宗旨,「我們最愛去backpack旅行,因為生了孩子無得去,點頂得順?何不把這興趣傳給阿囡?三個人一齊去!」浪漫二人遊變成三人行,脫去象徵自由的大背包,換上個牙牙學語的小靈精,帶着這個甜蜜的負累,依舊浪迹天涯,延續旅行夢。「很多朋友也會因為生了孩子而改變自己生活,覺得小朋友太細,或覺得草地很髒、晚上不知怎樣睡覺、上山危險等原因,平日只去公園或留在家中;但我們覺得,你沒試過怎知道她不能吃不能睡?所以帶女兒一起接觸大自然,發現她雖然細,但到戶外玩會很開心,帶小朋友露營和旅行也不是困難事,只要準備充足,帶夠衣物、食物,在戶外過夜可以很輕鬆。」

雖然年紀小,但一歲多的玥玥已去了兩轉日本,上個月更跟爸媽飛到南澳探朋友。

二人幾年前脫離浪遊生活,遊走30國後結婚生子,但堅持有小孩也要繼續去旅行的宗旨。


黃心認為女兒越小越容易照顧,外出只需要餵母乳,毋須帶備太多日用品。

上月三人到澳洲探朋友,再於阿德萊德及悉尼玩了十天,在國家公園中尋樹熊、看袋鼠,非常快樂。

帶BB去旅行,不少人質疑年紀這麼小,怎樣「感受」與「記憶」,也許只為滿足為人父母的虛榮。黃心與Ming想了想,笑道:「小朋友長大後記不記得?那當然不記得了。你會否記得你一、兩歲的事情嗎?不會。但過程很重要。我們知道玥玥過程中很開心,她當中學到的東西遠超乎別人想像,你以為她不知道,其實她很多事也知道。小朋友也許沒有記憶,但其實是記在潛意識當中,會影響他們成長和性格喜好。我們也希望自己小朋友喜愛大自然,就如自己父母一樣。」二人憶起去年中秋節帶女兒山上追月後的一天,玥玥看見月亮興奮地叫喊,以外星BB話告知父母:「月亮很大很美,你們快看!」「長大後她未必記得那時看過這月亮,但她在中秋節認識到這是月光,而且過程很快樂。」

玥玥四個月開始去沙灘玩水,父母說現在她去沙灘仍未識分冬夏,看見有水就想立即衝下海游泳。

半歲未夠的玥玥首次去日本旅行,就可以在富士山下浸溫泉,超幸福。


玥玥未夠一歲,已懂得自行用湯匙吃飯。兩夫婦一切順其自然,讓女兒按自己能力及興趣學習。


半歲日本遊玩賞櫻榻榻米初體驗


隨三人登上東龍島山上,公仔般的玥玥坐在爸爸的行山「座駕」上,小腳丫搖搖晃晃,在父親背上看天空、看白雲、看小鳥、看樹木,身貼身感受爸爸體溫,這種長大了就難以重拾的親密植根在潛意識中,孩子不會忘記。跟父母一起紮營,手執帳篷一角,揚一揚後攤平,媽媽說似足平日playgroup玩的遊戲;衝去看樹葉花草,跟媽媽草地上看故事書吃零食;在吹着海風的帳幕下睡個午覺,再跟爸爸一起放風箏。上次來還在沙灘上爬行,抓一把沙放進口;這次能不拖住爸媽,蹣跚走一段斜路。孩子初見世界,眼中一花一草也一塵不染,是最單純無邪的快樂。未夠一歲已自行拿湯匙吃飯、走路比同齡嬰孩快,也許是接觸大自然的收穫?「我們沒有想過以一種訓練兒女成材的心態教育她,不過份保護她、不強迫她學習,一切順其自然。我們只想把自己嚮往、喜歡的生活及價值觀帶給她,希望她有快樂的童年,做個開心的小孩。」試過上山露營,夫婦在玥玥半歲時帶她去日本遊玩,看富士山、賞櫻花、睡榻榻米,玥玥一一體驗;上月二人再次帶阿女出遊南澳探朋友,首次挑戰九小時長途機。一上飛機,黃心即使出哄B撒手鐧:起飛前及降落前餵人奶,「這樣可讓孩子因為吞嚥而減輕耳朵不適,也讓她盡快入睡。睡醒後拿出旅行三寶:至愛故事書、玩具及零食,就很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阿女性格大膽又不怕陌生人,交際能力超強,很易跟鄰座混熟,有得玩和食就不易扭計了。」三人於阿德萊德及悉尼玩了十天,初試外國房子Glamping,一半時間在國家公園中尋樹熊、看袋鼠,「去完旅行才知道阿女這樣愛動物,在澳洲看到袋鼠她會不停叫喊,指住想讓爸爸追;在沿海旅行時有很多海鷗,她追着海鷗又跑又叫,非常興奮。」帶阿B出遊,也許是世間上最麻煩的事,但旅程中發掘到孩子對萬物的好奇心及冒險精神,對父母也是種新的啟發。



玥玥喜歡走斜路和行樓梯,黃心和Ming鼓勵她多作嘗試,不因女兒年紀小而過份保護。

玥玥性格大膽又有好奇心,不怕與陌生人和外國人交往,也不怕瞓「生保床」,容易適應陌生環境。

去年黃心帶玥玥去東京,實地支持爸爸出戰馬拉松比賽。


爸爸與一歲的玥玥放風箏,小豆丁看到在空中飛舞的風箏,興奮得不停又笑又叫。

記者:王秋婷攝影:黃子偉(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03/199157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335

【動畫】情侶露營遇難民色魔男友被要脅睇女友被姦

1 : GS(14)@2017-04-13 00:23:56

德國波恩(Bonn)附近一對情侶日前露營度假,結果遇上持刀難民襲擊,男友被迫看著女友遭色魔強姦。事發在本月2日凌晨12時30分左右,26歲男事主與23歲女友露營度假,一名31歲來自西非國家加納的難民拿著開山刀靠近,用暴力威脅二人。難民將女事主拖出帳幕強姦,男事主被迫觀看整個過程。男事主報警求助,救護員將女事主送院救治。警方事後發放疑犯繪圖,一位熱心市民透過通緝海報將難民認出,警員成功在周六於錫格堡(Siegburg)將他拘捕,DNA測試證實他犯案。而在警員嘗試拘捕疑犯的時候,他更將一個背包擲向警員,警方事後證實,該背包是他在強姦女事主之前,從一個燒烤派對上偷回來的。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2/199881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259

【旅遊籽】露營煮食一分鐘 野炊達人教執生

1 : GS(14)@2017-04-15 23:29:17

(左起)Da、Mayda、Miles及劉成最近成立專頁,以影片記錄野炊之樂。



【旅遊籽:假日散心】天氣漸熱,行兩步已身水身汗,部份露營人準備收季。要抓住野外宿一宵的尾巴,一於煮開胃消暑美食擦餐勁吧。四個年輕人認為野炊過癮之處,在於執生,要拆掂突發難題,煮出來零舍滋味,好玩過喺屋企玩煮飯仔。他們最近更成立專頁,拍片分享露營野炊樂。



「之前同朋友去蒲台島露營,煮個公仔麵,一人得一啖,慢慢煮慢慢食,幾個鐘先飽,但幾過癮喎。」劉嘉成(劉成)算是露營新手,只有約兩年經驗,一試無法自拔,更聯同中學同學盧漪蓓(Mayda)、搭上搭認識的胡穎嵐(Da)及吳君豪(Miles),承諾每月至少去一次露營。他眼見網絡露營煮食專頁不多,歐美、日韓卻很普遍,深受啟發,「韓國有人獨自露營,竟然大魚大肉,燒叉燒、焗豬手,仲拍片上載開心share,不亦樂乎。」劉成正職是攝影師,影相拍片猶如食生菜,索性開專頁記錄,逢星期五上載野炊短片,讓大家準備周末露營。專頁叫「山口在野」,名字富日本風格,山及口分別代表大自然和人,形容人在野外尋求喘息,歇一歇的狀態。



女孩露營比較講究整齊,煮食重任都落在她們身上。

四人去露營,煮食工具必不可少。

每次露營煮食都帶足夠調味料,以備不時之需。


貼士:預先在家醃好食材 

咪以為野炊一定求其,他們每次都有備而來。糖醋排骨菜飯、燒汁魷魚筒釀炒飯、牛油爆穀、瑞士芝士火鍋等,聽到記者流晒口水。成員之一Da提到,他們按氣候決定菜式,冬天煮飯、意粉及湯等,貪夠暖胃;踏入夏天,則主打消暑開胃菜。生果採購專員Miles有時專程去果欄入貨,例如這天製作的煎蘋果,灑上粟米片及朱古力,爽甜清新。韓式水冷麵加了韓國梨及酸蘿蔔,零舍醒胃。短片簡而精,長約一分鐘,散發文青氣息,焦點在食物,少見成員的樣子,只有音樂沒有人聲,劉成解釋:「我想大家專注在這一分鐘,知道食物點煮。」貫徹專頁標語「在野從不作聲」的特質。影片清楚示範煮食過程,沒顯示材料份量,原來故意,「我哋唔係想教人煮,只想分享煮過乜,喺網上好易搵食譜,份量很隨意,想點煮可自由發揮。」人在野咁多束縛做乜?食得自在才是王道。劉成咁有心得,似是伙頭仔角色。真主廚Mayda忍不住對這地獄廚神「眼超超」,因劉成試過把明太子及茄汁混在一起,錯到離譜。喜歡鑽研野炊的她提供貼士:食材可在家中預先醃好,減輕帶調味料的重量;煎食物加少許水,焗一會沒那麼容易燒焦,「屋企煮食同露營煮食過程差不多,但在家煮打開雪櫃乜都有,露營如帶漏甚麼,就要同朋友諗計執生。」他們蝦碌經歷不少,有次在超市門口遇到一個婆婆,她說:「買咗包米送汽水,你哋拎去吧。」到達營地才發現沒帶糖,結果用汽水代糖煮,竟又幾好味。人在野,遇上牛是家常便飯。「試過把食物放營外,牛前來搶食。」之後他們謹記,臨睡前要把食材收入營帳。與大自然共存是畢生的學問,開心食之餘,也要懂得愛護它。



韓式水冷麵依照正宗煮法,加韓國梨、酸蘿蔔,開胃又涼快。

Mayda在家中預先煮好飯,露營時煮日式鐵板牛肉飯便可省時及燃料。

日式鐵板牛肉飯混入芝士,香氣更濃郁。


煎蘋果混合粟米片及朱古力粉,比較腍身,減少酸味。

煎蘋果加上粟米片碎,更加脆卜卜。

facebook:山口在野



記者:梁慧琳攝影:鄧鴻欣編輯:謝慧珊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5/199902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682

【蘋果360°】新西蘭自駕露營車探草泥馬

1 : GS(14)@2017-06-25 11:30:39

《蘋果》VR睇片網址:http://bit.ly/2rY6NMA自去年底香港航空啟航奧克蘭,直航新西蘭的票價由往常的五千元起跳,降至三千元的親民價。想知搭九小時機程遠赴羊國有乜玩,只要點擊《蘋果VR》連結,立即一同體驗。新西蘭的動物數目遠超人口,見綿羊仲多過見人。除了潔白的綿羊,亦可到牧場探訪其近親——長頸神獸草泥馬,呆滯樣子、咧起棚牙,份外惹笑。不少工作假期的港人都特地打農場工作,最低工資已有時薪84元,又可乘機親近可愛的小動物。南半球與香港氣候相反,這邊熱辣辣,當地正踏入冬季,正好體驗滑雪的樂趣。Whakapapa是北島最大的滑雪場,特別在位於活火山之上,世間罕見。山脈毗鄰《魔戒》電影中的末日火山,能輕鬆遙望神山之美。景點相距遠,巴士疏落,旅客多數自駕遊。想行程更自在,不妨改租集住宿與交通於一身的露營車。Wilderness的四人露營車,冬季最平日租$490,除開每人約$123。車上齊備睡床、廚房及廁所,儼如一間移動酒店。晚上只需停泊在國家公園的露營區,就可接駁電力及換水。即使是零下的寒冬,車廂都有暖氣供應,打開天窗便可卧床觀星,實是難得的旅遊體驗。記者:陳海利攝影:伍慶泉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25/200676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41

【列席爸爸手記】露出原形的露營

1 : GS(14)@2017-08-04 06:12:00

【文化籽:列席爸爸手記】我年少時曾有一個夢想,組織一個溫馨的家庭,與子女一起打機打波、一起露營看星,成為他們最親密的朋友。當我做了爸爸後,總要為兒子們立界線、定規矩,更要擔任警察和法官,追查過犯及儆惡懲奸,與他們的距離便慢慢的遠了。他們面對着我時,也都戰戰兢兢,不敢輕鬆的表現真我。我常常想着:若爸爸不用每天都是父親,可以放下嚴肅與規範,兒子也不用謹言慎行,活出真我,那是多麼美好的親子關係!



這些機會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總要親自安排!在暑假中我與兒子們三人特地走到西貢露營,放下平日的角色,用一個全新的身份去迎接營中各樣的挑戰。平日甚愛遊玩的老大一早已嚷着要擔任大廚製作三餐,主動的在冰櫃中找食材,更無怨言的背負了不少公家物資。他更放下與老二競爭的心,悉心地教導他不少野外的知識及技巧。平日懶散的老二則變成一個全能的協助者,無論是架搭營帳、取水洗米、清洗食具,他雖未能一力承擔,但都盡力協助。我則放下了父親的角色,成為一個營會導師,導引着兩位小隊員完成任務,而且更有空間與他們共玩戶外遊戲,享受了半天的親子時刻。



在這短短十數小時的營會,他們展現出被埋藏的另一面,我看到他們的可愛、才能及關顧別人的心,更見到他們從心底綻放出被愛的喜悅。而我最終能如願,與兒子們大玩特玩,作了一天「沒那麼惡」的爸爸。露營真的能叫我們露出更美的原形,我決定要與兒子們多多露營。


親子小點子:在家中露營

購置一個沙灘用的輕便營帳,放在睡房或客廳,父母走進營帳中扮作病人,由子女扮成醫護人員去照顧。檢查、醫治、飲食、娛樂都交由子女安排,直至兩小時後走出醫院(營帳)便完。家長更可準備感謝卡送給細心照顧他們的子女。子女樂於父母能全心全意的陪着他們,也歡喜能共創一個屬於父母與他們的小空間,更會因為父母的讚賞及感謝而在生活上活得更起勁,當然大家的關係亦更融洽。


撰文:列氏平凡的全職爸爸,在兒子的生命路上,曾作主席,現今出席,將來只需列席,但從不缺席。



編輯:馮秀珍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803/20109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5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