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將向銀行業加註2000億元資金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2292710
10月17日晚,道瓊斯新聞報道,中國知情的銀行業管理人士稱,
人民銀行正計劃向約20家大型國有及地區性銀行註入高達人民幣2000億元的資金。這是旨在提振中國經濟增長的又一舉措。
在向這些股份制銀行註資之前,上個月中國央行剛向中國
五大國有銀行註入人民幣5000億元。目前正值外界擔憂中國可能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第一次無法實現經濟增長目標之際。中國政府已經將今年的GDP增長目標定在7.5%。
但是,
這一最新舉措並非降息等一些被學者認為可提振經濟的較大規模措施。這一定向註資舉措顯示了中國政府繼續通過針對性措施來應對經濟放緩。
知情的銀行業高管稱,
中國央行已通知興業銀行和廣發銀等股份制銀行,向央行提交3個月期貸款的申請。他們表示,預計貸款利率將與之前向五大國有銀行註資人民幣5000億元時的低利率水平相當;
預計央行將引導這些銀行將資金投放至政府認為對經濟較重要的領域,比如保障房及民營和小微企業。 迄今中國一直沒有采取全面的刺激舉措,這是因為擔心降息或其他全面寬松可能會導致信貸泛濫,從而加劇債務問題並導致經濟面臨更大風險。上個月信貸規模有所回升,中國央行周四公布,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572億元),高於8月的7025億元。經濟學家稱,此舉是為了重新為經濟註入活力。
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已放緩至7.5%,一季度增速為7.4%創18個月低點。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下周二公布的第三季經濟數據將顯示增速放緩至7.2%。
$招商銀行(SH600036)$ $民生銀行(SH600016)$ $浦發銀行(SH600000)$ $興業銀行(SH601166)$
成長乎?價值乎?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2329556
推薦
@Tess 的文章。成長乎?價值乎?來源:
http://xueqiu.com/6920515637/26290341關於成長股和價值股的爭論,一直是價值投資者內部爭論不休的問題,盡管這個問題是價值投資者自稱的祖師早就解決了的,請看機械工業出版社《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第五十六頁到五十七頁。
大多數人,當然也包括國內的價值派還是成長派,認為“大多數分析師認為他們必須在兩種習慣上認為是對立的方法中做出選擇:“價值”和“成長性”。”
而巴菲特的意見是“
用現金流計算出的最便宜的投資是投資者必須進行的投資——無論公司是否成長,無論公司的盈利是波動還是平穩,或者無論股價相對於公司目前的收益和賬面價值是高還是低。”
因此,對於巴菲特來說,他並不關心成長還是價值,他
只是關心股價是否超過了價值。在巴菲特這里,絲毫沒有對周期與非周期,成長與價值之間的任何偏愛。當然這實際上是任何一本正規投資學教程會講授的內容,就連巴菲特都是引用自教科書的。“在寫於50多年前的《投資價值理論》中,威廉姆森提出了價值的數學方程式,這里我們將其濃縮為:
今天任何股票、債券或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在資產的整個留存期間期望產生的以適當的利率貼現的現金流入和流出。”不過巴菲特的門徒們肯定是不會認真看巴菲特的書的。這是閑話了。
因此,從上面,我們就從理論上,並且通過在國內的巴菲特迷所能理解的基礎上,把成長還是價值的問題解決了,下面我們從假想實驗及類比上來探討價值還是成長的問題。
假如你是一個年輕的小姑娘,還在念高中,有一個八十歲的億萬富翁追求你,而你的同桌——他前面已經數次拿了全省第一,在你眼里是個準備考上清華的好苗子,只是家徒四壁,負債累累——也追求你,你會選擇誰?你會給他們多少倍的市盈率和市凈率?顯然,如果問題是這樣明晰,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億萬富翁肯定要破凈了,而這個好苗子會拿到上千倍的市凈率也是不過分的。即使連最傻的,從沒出過農村的傻妞也能看出來這一點。
對於有前途的人和企業給予更高的估值,給予沒有前途的人和企業給予更低的估值,這是任何人,不管是價值股投資者還是成長股投資者都沒有爭議的問題。
但是給予多少倍的估值,則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還是拿上面的例子來說,不過要些許做些修改:假如你現在是一個年輕的小姑娘,還在念高中,有一個三十歲的億萬富翁追求你,而你的同桌——他前面已經數次拿了全省第一,在你眼里是個準備考上清華的好苗子,只是家徒四壁,負債累累——也追求你,你會選擇誰?這時,作為一個天生有眼光的小姑娘,顯然就會犯躊躇了。如果我們排除世俗的壓力,假設她不故同學們的訕笑,那麽她就得估計一下這個三十歲的億萬富翁可能也是個前科狀元,同桌這位後起之秀也不過做到這位億萬富翁的水平,而且還是不確定的。因此,我想很多的小姑娘都會選擇這位億萬富翁,而不是這個窮秀才。
現在再來修改一下版本:假設你是一個高中的小姑娘,有三四打男同學喜歡圍著你轉,每個人都吹噓自己的偉大理想,答應給你幸福,而這時有一個億萬富豪開著勞斯萊斯經過,邀請你上車一起玩,在車上還答應給你幸福,你會怎麽做?我相信很多小姑娘都明白每個青年都喜歡做出虛幻的承諾,而已經獲得的成功才是格外可靠的。
因此,對投資的問題,並不是應該投資成長股還是價值股的問題,而是給予這幾類股票什麽倍數的估值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確切地說,就是對未來的預期的問題。而對未來的預期的問題,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情況,每個國家也都有不同的情況,具體到企業,情況更是複雜無比,所以任何對於成長股還是價值股的偏愛都是錯誤的,這類爭論是可以結束的了。
關於成長股還是價值股的爭論,應該走到對每個企業的前途的具體分析上,如果不能解決企業的前途問題,而只是空論這個企業的估值,這就是荒謬的。這就好比我讓你評估一下張三的合理市盈率,你該怎麽評價,你連張三是誰都不知道,即使你知道,你和他又接觸不多,更何況你也不是伯樂。
不是說目前雪球上沒有討論估值的文章,而是這類文章中的推理基本上都是基於簡單的類比推理,僅僅用一種似是而非的相似性就得出了一個無比堅定的結論了。這就好比,很多人都喜歡拿美國作為我國的未來,以此得出這個行業的規模,殊不知世界各國情況差異很大,就連發達國家都存在不同的情況,歐美造船業現在已經基本沒有了,但是日本韓國卻很發達,美國的鋼鐵很差,但是日本韓國歐洲都有先進的鋼鐵公司,英美的金融發達,而日本和歐洲就比較落伍。更何況,發達國家中還存在澳大利亞這樣的靠礦產發家的奇葩國家,而北歐和加拿大的木材業又非常發達。
國家之間存在著差異性,簡單的比較是錯誤的。就拿近年來發生的一個例子來說吧,騰訊可謂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吧,但是遍翻發達國家,卻沒有靠即時通訊工具成功的先例,我國目前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中,可有一個是可以通過研究發達國家研究出來的?還有一個例子是阿里巴巴。唯一的一個成功的例子,可能是百度了,然而這一部分要歸功於我國政府對於谷歌的排斥。由此亦可見,簡單的類比推理實在不太可靠,做前景預測需要更多的依據來支撐的。我個人認為,必須從對需求的分析來著手。而對需求的科學分析顯然是一個很難很巨大的的題目,我這里就先不寫了。
因此,我
強烈建議放棄對於成長和價值的無謂的爭論,也放棄這種不合理的偏好,而回到價格和價值的討論中,由於價格是可見的,因此,對公司前景的科學分析就是我們唯一需要做的事情了。這其中涉及一些科學上的技巧,這里不做詳述。
但是對於價值股和成長股,還是有一些歷史研究可以看的,僅僅從這個角度,才有所謂價值投資還是成長股投資更加值得我們信賴的問題。那就是對股市的以往的收益率的研究。無論是美國的,還是日本的,還是中國的股市歷史研究,
都表明了低市盈率投資能夠獲得比高市盈率投資更高的收益率。這種研究本質上並不是基本面研究,而只是驗證了,人們對於事物的判斷,實際上
存在著過度反應,也就是對於樂觀的企業,會比實際情況更加樂觀,對於悲觀的企業,會比實際情況更加悲觀。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可能是人們用這種辦法處理日常事務是準確的,但是股市是一個特殊市場,其規律與現實生活不同,而人只有一套思維體系,所以把現實中的思維體系搬到了股市中了。如果考慮到人的思維能力是有限的,這顯然是節約資源的思維方式了。
因此,從這個角度,我們顯然應該對價值股更加偏愛些,而那位所謂的教投資者發掘“十倍股”和“成長股”的彼得林奇本人其實就是一個實打實的價值股投資者。且看彼得林奇《戰勝華爾街》第四章最後一頁
“在1978年,我所持有的前十大重倉股的市盈率在4-6倍之間,而在1979年,1978年我所持有的前十大重倉股的市盈率只有3-5倍。
當一個好公司的股票的市盈率只有3-6倍時,投資者幾乎不可能會虧損。”而當彼得林奇註意到一些高估時,他這樣說的“按照日本電話公司現在的股價計算,其股票市盈率高達3000倍左右/日本電話公司一家公司的股票市值高達3500億美元,比整個德國股市所有股票的市值總和還要高,比《財富》世界500強排名前100名企業市值總和還要高。”“日本電話公司如此高估的股價,讓我覺得不但是國王根本沒有穿衣服,連老百姓的襯衫都脫光了。”
從彼得林奇持股的市盈率以及他的實際行動來看,林奇非但不是成長股投資者,反而是一個
嚴苛的價值股投資者。如果我們按照股市的分類法,把高於多少倍市盈率的股票是成長股,而低於多少倍市盈率的視為價值股的話,林奇的確是價值股投資者。
因此,我們看到,即使一個人沒有研究過西方的金融學,而只是認真看了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書籍,他也不會得出自己應該偏愛成長股的結論來,相反,實際上哪位據說最喜歡十倍股的彼得林奇,持有的倒是市盈率特別低廉的股票。只是由於這些巴菲特和林奇迷從來都不喜歡認真看書,才導致得出一些荒謬的理論來。
因此,我就要得出我的結論了:
1,如果一個人具有很好的對公司前景的分析能力,那麽他就應該按照現金流折現的辦法給公司估值,從而決定買入何種股票,而不應該有對成長股和價值股的偏見。——由於藝術不能進行科學測量,所以是在理論上成立的。
2,如果一個人不具有很多的對公司前景的分析能力,或者在這種分析能力的限度內,仍無法辨別兩家公司的前景的差別,那麽他應該投資於市盈率更低的那家。——這是有歷史研究支持的科學論斷。3,這是專門針對價值投資者的:如果你認真看書,研究一下巴菲特的和彼得林奇對股票的買入,你會發現他們的市盈率是很低,而不是很高,所謂買入十倍股的偏見,不是巴菲特和彼得林奇教給你的,而是你自己強加給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標簽——這個心理標簽源於你渴望暴富的願望,而不是源於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書。凡是對此有意見的,請去認真翻看一下巴菲特的書和彼得林奇的書吧。

密切相關股票:
$工商銀行(SH601398)$ $建設銀行(00939)$ $招商銀行(SH600036)$ $民生銀行(SH600016)$ $浦發銀行(SH600000)$ $興業銀行(SH601166)$ $萬科A(SZ000002)$ $貴州茅臺(SH600519)$ $蘇寧雲商(SZ002024)$
招商銀行三季報解讀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2558370
招商銀行三季報解讀
1、資產總額為4.72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7.58%,但相對半年報減少3100億元,縮小6%。客戶存款總額為3.26萬億億元,比年初增長17.66%,比半年報3.42萬億減少6%。
這個可能跟原來季度末沖時點有關系。2、凈利潤增長不錯,達到458億,同比增長15.97%,看來610億元的計劃可以實現。每股凈資產增加0.63元,達到11.97元。每股收益1.82元,今年每股收益2.4元沒有懸念,明年分紅最少每股0.72元。
真心說一句,利潤真不錯,30%分紅股息就近7%。3、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19%,環比弱有減少,與一季度持平,
這個成績很不容易。4、高級管理法下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大幅上升,達到10.35%,
天哪,這個數據太完美了,最大的亮點,半年報還是9.47%,
可以這樣說,招行不用再融資了,優先股見鬼去吧。5、凈資產收益率略有下降,但仍然超過20%,
在配股增加資本的情況下不容易啊。6、股東總數大幅下降,由511206戶降到481727戶,天哪,3萬戶股東離開了招行,6%的股東離我們而去,
我們的籌碼都是血淋淋的。7、大股東安邦大幅加倉,持股達到18.56億股,半年報是15.84億股,我的天哪,你要幹什麽?
8、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342億元,同比上升58%,比半年報237億元增加105億。成本收入比28.10%居然比半年報26.78%增加不少,
莫非這個季度給員工發了不少錢,詭異的數據。9、不良貸款余額為269億元,不良貸款率1.10%,比半年報236億元增加了33億元。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228%,比半年報251%下降了23%。貸款撥備率2.51%,滿足2.5%的要求。
總撥備為613.3億元,半年報為595.5,增加17.8億元。據說600多億的撥備還是能應付中等危機的。10、貸款及墊款總額為24455億元,比年初增長11.31%,比半年報 24220弱有增加。
11、自營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余額為3,802.79億元,較年初增長79.26%。
12、資產減值損失219.98億元,上半年是163.2億,三季度增加56.8億元,而總額只增加了17.8億元,還有近40億元應該是核銷了。
13、招商銀行撥備前利潤增長42.25%。 2013年三季報利潤395億元,資產減值損失81.6億。 2014年三季報利潤458億元,資產減值損失220億。 (678-476.6)/476.6=42.25%
總的感覺,業績還是非常不錯的,凈資產11.97元,每股利潤1.82元,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凈利潤458億元,220億的計提,這都是硬邦邦響當當的數據,我表示非常滿意。三季報報表信息量偏少,大家關註的逾期貸款、關註類貸款都沒有。兩個重點中的重點,也就是亮點:一是在主體報告2-11頁中居然用了整整4頁紙在說資本充足率,這是要告訴我們什麽呢,因為這個數據太完美了,不用再融資了,也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安邦你這個土豪,你要幹什麽,天哪,你居然在7-9三個月之內加倉了2.72億股,你到底要幹什麽,不過我歡迎你這個土豪,可以交朋友麽。弱弱的對逃跑的6%股東表示難過。
滬港通只等待發令槍 效應且走且看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2845318
滬港通只等待發令槍 效應且走且看
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接受《金證券》記者專訪時表示,兩地已做好準備,只等發令槍響。
市場原本預期滬港通在10月份開通,但期望落空。“
上交所和港交所的準備已經完全到位,就等發令槍。”11月6日,胡汝銀在第十屆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論壇期間告訴《金證券》記者,但他對於滬港通推遲原因未做過多分析。
當天下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亦表示,滬港通試點的各項準備工作到了最後階段。
胡汝銀對《金證券》記者說,滬港通便利了兩地投資者進行股票交易,
有助於拓展投資渠道,有助於香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而且有助於改善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提升A股市場的成熟度。 “
A股市場有五炒,炒新(新股)、炒小(小盤股)、炒差(績差股)、炒短線、炒概念,這是我們市場不成熟的表現。” 胡汝銀總結道,目前A股市場90%以上的投資者都是個人投資者,主要是中小散戶,資金量很小,資金量在50萬以內的散戶所占比重超過80%以上。相比之下,香港市場是一個開放成熟的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
會給兩地市場的互聯互通提供示範效應。 隨著滬港通的推進,此前長期低迷的低價藍籌股受到市場強烈熱捧。業內普遍認為,滬港通開啟後將提升藍籌股的估值水平。
胡汝銀對《金證券》記者分析稱,以目前A+H股的價差來說,A股大盤股折價,小盤股溢價。
香港市場更重視績優藍籌股,小盤股估值明顯偏低,因為業績較差、風險較高,這和內地正好相反。滬港通開通後,會給長期估值偏低的藍籌股帶來利好。但滬港通對於藍籌股的估值修複作用究竟有多大,還說不清。因為,對兩個分割的市場而言,價差肯定是存在的。
有分析擔心,滬港通可能僅是“蜻蜓點水”。胡汝銀表示“且走且看”,因為
滬港通是人民幣資本項下自由兌換、內地資本市場開放的第一步,路還要一步步走下去的,究竟對市場影響到底有多大,現在還無法判定。密切相關個股:
$招商銀行(SH600036)$ $民生銀行(SH600016)$ $浦發銀行(SH600000)$ $興業銀行(SH601166)$ $萬科A(SZ000002)$ $中國平安(SH601318)$
上交所將在風險受控的情況下開展T+0試點。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2881293
上交所將在風險受控的情況下開展T+0試點。
$招商銀行(SH600036)$
人民日報:滬港1+1利好大於2 A股或開啟長牛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2893061
人民日報:滬港1+1利好大於2 A股或開啟長牛
在上交所理事長桂敏傑看來,
滬港通的開閘是人民幣國際化、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一次重要嘗試,也是上交所在國際化戰略推進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而在眾多投資者和學者眼里,滬港通的利好遠遠不止這些。
從11月17日起,滬港兩地雙向投資將進入一個新紀元。
1、 資本市場雙向放開 投資者多了直接跨境投資機會 滬港通是一項在上交所與港交所之間建立的股票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內地投資者購買香港股票,稱為“港股通”,香港投資者購買上交所股票,稱為“滬股通”。
複旦大學經濟系教授華民分析,從制度設計上看,滬港通與2007年提出的港股直通車和2011年提出的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計劃存在本質的不同——滬港通的資金采用“閉環運作模式”,使得滬港通對資本流動、匯率波動等的影響被“管道化”,在
有效控制了大量資金流動風險的前提下,實現了資本項目可控下的開放,並能避免投資者通過非法渠道投資境外導致資金外流。 經濟學家華生認為,隨著滬港通的推進,兩地市場將實現互聯互通,在資本的雙向流動中,相關個股甚至整個市場的估值水平會逐漸靠攏,A股估值的不合理性或將有所降低。對於A股市場而言,一方面,
大盤藍籌股有望獲得一定程度的估值修複。以A+H股為例,滬港通試點獲批以來,A股折價較大的個股,如鞍鋼股份、濰柴動力等,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與H股價差趨於縮小。這對投資者而言都是機會。
對於香港的投資者,滬股通同樣帶來投資機會。匯豐香港區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主管施穎茵表示,滬港通能讓投資者直接投資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為香港的個人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機遇,
通過A股市場分享內地經濟的成長。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非常高興看到滬港通會在17日開始運作。這是內地資本賬戶開放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容許海外投資者通過香港進入內地A股市場,也容許內地居民可以通過上海買賣香港股票。兩地股票市場的打通亦會將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推上更高臺階。
2、 引入資本活水 A股長期牛市或將開啟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李迅雷以為,滬港通的開通對國內券商的經紀業務有巨大的提升作用。港股通為國內投資者開辟了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投資香港市場的新渠道,對於喜歡投資成熟市場,或具有國際資本配置需求的投資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必將吸引大量場外資金入市。雖然港股通設置了總量2500億元,每日105億元的額度控制,但由於
額度控制僅限制了凈流入的數量,實際帶來的交易量將遠遠超過額度數量。另外,由於香港市場傭金費率相比國內市場高出許多,港股通的傭金水平也可能水漲船高。除了港股通以外,對於某些國內的大型券商,如光大、海通等,由於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還將受益於滬股通帶來的交易量提升。
短期來看,隨著港股通帶來的新增交易量,以及傭金費率的提高,國內券商的經紀業務必將得到一個較大的提振。長期看,
滬港通作為國內資本市場開放的第一步,為A股市場帶來了國際資金,在一定程度上有望提升市場人氣,帶動整個市場的交投氣氛。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
李大霄分析,在我國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的背景下,境外投資者想要投資A股,目前主要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的審批額度來完成。截至2014年9月,QFII合計約622億美元的投資額度,RQFII合計總額度2883億元人民幣。滬港通這一創新機制將在原有合格境外投資者的制度安排基礎上,拓寬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股市的渠道並形成有效補充,其中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而目前A股市場估值在全球處於低位,特別是以大盤藍籌股為代表的上海市場,而此次滬港通試點中滬股通的投資標的主要為質地較好的上證180指數和上證380指數的成份股,無論是從縱向歷史對比還是從橫向國際比較的角度看,這些藍籌股均具備估值優勢,
有望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通過滬港通流入A股市場,為市場的持續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3、 引入成熟投資理念 股市結構將得到改善 A股資本市場的結構也將因為滬港通而得到改變。
華民談到,近幾年來,
內地股市出現了“炒小”“炒新”“炒差”的現象,這與資本市場強調價值創造和長期投資的理念背道而馳,投機氛圍濃厚與內地資本市場以散戶為主的投資者結構密不可分。相比之下,香港股市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投資市場,更加強調投資價值,市場投資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更為重視長期投資與價值投資的投資理念。
滬港通的投資標的是藍籌股,交易參與者是機構投資者或是較為理性的非散戶投資者,這將有利於優化市場投資者的結構,轉變市場投資理念,改善A股市場過度投機的局面,長期來看有利於推進資本市場價值投資的理念。 李大霄分析,目前A股市場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導,截至2013年底,機構投資者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僅約1/10;而香港市場則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2012/13財年,港交所約六成的成交量由機構投資者完成。同時,
香港市場上機構投資者的視野更加國際化,其投資理念、定價體系與估值體系都更加成熟與完善;相對於內地投資者更加看重上市公司的盈利質量和分紅情況,投資行為也更加理性。因此,滬港股市交易的互聯互通將有利於優化A股的投資者結構、提升機構投資者的話語權,引導內地資本市場的投資理念和估值體系向國際成熟市場接軌;而互聯互通後兩地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將對A股市場的短期非理性交易行為形成有效抑制,促進A股市場投資行為的理性化和長期化,有利於市場的長期穩定和有序發展。
他說,相對於A股市場,香港市場在監管和制度規則上都更加完善與成熟;滬港通實現之後,通過兩地各項業務的合作與交流,A股市場的監管效率、交易制度、法律環境、配套規則等方面都將進一步得到提高與優化,為投資者創造更加規範化、市場化的投資環境,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從而提振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信心,提升A股市場的吸引力,為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也將對資本市場存在的諸多結構性問題的解決產生積極影響,並引導監管層向更加有利於投資者的方向進行制度優化。
4、助推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 促使中國資本市場形成新的合力 上交所總經理黃紅元表示,滬港通獨創的制度設計,鋪開了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畫卷。
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在世界交易所眾多指標的排名都處於前列。如今,兩個資本市場打通互聯,使得中國的資本市場形成新的合力,
有助於兩個資本市場在世界競爭力的提升。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分析,
滬港通推動A股大盤藍籌與國際投資者的接軌,從而提升中國資本市場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滿足全球投資者投資中國的需求以及中國投資者“出海”的需求。內地擁有豐富的上市公司資源及大量的個人資金,投資潛力龐大,滬港通業務的開展,擴大了香港資本市場的資金池,增加了投資者的多樣性。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教授認為,滬港通促進的不僅僅是兩個資本市場本身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滬港通將有助於促進香港與內地市場的戰略性融合,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下可兌換的進程,增加人民幣資本於在岸及離岸健康雙向循環,進一步提高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並在過程中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隨著滬港通的開展,香港將再次成為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梁,發揮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
“滬港互聯互通還可以加速國內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充分發揮A股市場所具有的後發優勢,提高A股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劉紀鵬舉例,
一旦滬港通落地,A股市場就更有實力入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進而能夠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者關註,通過香港市場的橋梁作用促成大量國際資本進入內地股票市場。
$招商銀行(SH600036)$ $民生銀行(SH600016)$ $興業銀行(SH601166)$ $浦發銀行(SH600000)$$中國平安(SH601318)$
我為什麼投資招商銀行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3015799
我為什麽投資招商銀行
休息了兩天,昨天晚上坐下來想寫點東西,因此就有了此文,倉促成文,不想再核,不足之處請勿見怪。一直以來,我都在回避一個問題,投資哪家銀行?哪家銀行好,哪家銀行差?我批評過一些銀行,但都不是從基本面去比較,更沒有否認其投資價值,比如我批評中信銀行是個叛徒,是因為眾銀行在與互聯網公司博弈是他叛逃了,我批評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管理層,是因為他們在極其低估是進行定向增發侵犯老股東的權力,罵他們搞利益輸送。所以,今天這篇文章,不是要貶低哪家銀行,更不是建議將其他銀行換成招商銀行,而是對自己為什麽投資招商銀行、為什麽在目前的價位絕不換股絕不堅持繼續堅守寫點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一、我們為什麽投資銀行股1、估值低廉。估值太低了,也就是太便宜了。從功夫的角度看,唯快不破;從人才的角度看,唯德不破;從股市角度看,唯廉不破。在這里舉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著名的投資者塞思·卡拉曼所說的一個故事。1999年,卡拉曼曾經旁聽一堂商學院的研討課。當時許多學生都偏愛60倍市盈率的微軟,而忽略10倍市盈率的通用汽車。有一個學生指出,就算通用汽車股價腰斬甚至跌到四分之一,他還是不會選擇通用汽車。教授就問,那麽在什麽樣的價位上,大家才會偏愛通用汽車呢?學生們的回答很不積極,顯得很猶豫。看起來通用汽車只有白送,大家才會考慮。卡拉曼說,這堂課完美地體現了投資界那時的心態。
2、發展前景廣闊。經濟發展前景看好,銀行能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這個問題討論很多很多遍了,銀行業是百業之首,各行各業都離不開銀行業的支持。尤其是現代社會,貨幣作為一種價值符號,早與黃金完全脫鉤,貨幣的供應在已知的範圍內相對是巨大的。由於財富的必然追求,由於經濟的必然發展,由於通貨膨脹的必然存在,對銀行業來說,其量的增加也是必然的。由於銀行是經營風險的行業,在經濟下降周期壞賬核銷會較少利潤甚至虧損,但都是短暫的波折,波折後後的經濟發展會讓銀行業的發展更為快速,當然這個過程也是銀行業優勝劣汰的過程。銀行業是不可能消亡的,銀行的經營,就是一個買賣信用的過程,在一個生人社會的現代社會,信用越來越重要。
3、股息分紅高。我想在理性的投資者看來,高額的分紅就意味著錢不會虧損,也就是擁有安全邊際,如果不考慮股價漲跌對本金影響的話,這部分收益可以當做永續債。對於這個問題,高分紅的香港五號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問香港投資者,在所有上市公司里只能選擇一家投資,他們會選擇哪一家?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會是匯豐。
4、其他理由。我相信看好銀行股還有其他理由,但我認為從盤子小、股性好、概念好、故事多、遊資偏好等方面去分析,我很奇怪為什麽要買銀行股,炒這些東西還需要買銀行股嗎?市場上有更多更好的股票,漲也可以漲得更高。可能的理由是:在安全的基礎上炒一把就走,萬一套住了就價值投資,萬一賺了一點小利,那就趕緊撤,再換另外一只安全的炒一把,最後跟風的也許沒虧錢,但也許成為了別人的韭菜,成為了沒有虧損的接盤俠。
二、為什麽很多投資者不看好銀行股1、互聯網沖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銀行將成為恐龍,代表作為比爾蓋茨說傳統銀行如果不改變,將會成為二十世紀的恐龍。余額寶、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以及P2P網貸平臺等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將對銀行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猶如微信替代短信一樣,余額寶替代銀行。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與與不看好銀行股的投資者進行討論,就不再累贅展開。
2、壞賬太多,不良率超過10%。銀行已經資不抵債,財務嚴重作假。
3、業務同質化嚴重,民營銀行的崛起將打破銀行業的壟斷。
4、發展主要靠融資,靠圈錢。
5、高度壟斷,缺乏競爭,利率市場化將全面虧損。
6、金融脫媒,直接投資取代間接投資,銀行靠吃息差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
三、我們應該投資什麽樣的銀行股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我們不能只看到別人說銀行股好的地方,也要註意聽反對面的聲音,尤其是要聽未來趨勢發展的聲音,尤其互聯網沖擊、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面臨的不良提高,我想這方面銀行的管理層和監管層也是作為重點在考慮。那麽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們怎麽選擇呢,是只看估值最低嗎?是只看互聯網基因好嗎?是只看壞賬最少嗎?是只看具有進取心嗎?是只看股權合理嗎?是只看概念故事嗎?是只看發展速度嗎?是只看股息最高嗎?等等等等,我想大家都有答案,肯定是
希望投資一家,估值低一點、股息高一點、融資少一點、發展好一點、股權合理一點、有概念一點、互聯網技術強一點、壞賬少一點、管理層優秀一點、業務護城河寬一點的銀行。我就是這樣想的,所以我投資了招商銀行。
四、我為什麽投資招商銀行很多人覺得我是愛上招商銀行,覺得是因為喜歡而蒙蔽了雙眼,這句話不能說沒有道理,畢竟投資一家公司七八年,關註時間長了,經受的波折多了,多少會有點感情。我也在反複強調,2007年5月入市時錯誤的,5PB價格買入招商銀行是盲目的,8PB沒有賣出招商銀行是貪婪的,但這一切都過去了,好在當時的資金量不大,不到現在的十分之一,好在待股息超過定期存款的時候才將大額資金投入,好在股息超過定期貸款的時候才加了杠桿。今天想說的是,撇開感情因素,說說我為什麽投資招商銀行,說說從投資一家企業角度我為什麽投資招商銀行?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家都希望希望投資一家,估值低一點、股息高一點、融資少一點,發展好一點、股權合理一點、有概念一點、互聯網技術強一點、壞賬少一點、管理層優秀一點、業務護城河寬一點的銀行,那我們看看誰是這家銀行,或者說誰雖然不是一家各方面都最優秀的銀行,但從各方面看是一家優秀的銀行。
1、從融資分紅角度看招行。很多投資者對招商銀行2008年至2013年的發展速度不滿意,尤其是相對於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來說,我們都知道,這些年隨著監管標準的提高,一家銀行要快速發展(超過ROE減去分紅),這家銀行的準備金就不會不足,業務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因此一家銀行資本金的增加會對來年發展速度造成很大的影響,就如2013年9月招商銀行融資300多億,撥備前利潤增長超過40%,要是碰到不良率下降的年份,凈利潤增長就會超過40%。那麽我們一起看看相對應的2007年至2012年招商銀行的融資額,在這6年間,招商銀行2010年配股了216億元,2007年度分紅41億元,2008年分紅15億元,2009年分紅45億元,2010年分紅63億元,2011年分紅91億元,2012年度分紅136億元,這六年分紅總額為391億元,在這里特別要說明的是,在此期間招商銀行收購永隆銀行花費172億元,這筆錢是從招商銀行母公司輸血的,那麽我們可以看出2007至2012年招商銀行這家銀行來而不是我們購買的股票集團說,融資輸入了216億元,但輸出了563億元,也就是在這增速超過全銀行平均數但不如其他股份制銀行的6年,
招商銀行是沒有融資的,反而輸出了347億元,我們可以看看其他銀行相對應年份的輸入和輸出,我們會很驚訝,哦,原來快速增長是這樣啊。
2、從維護股東角度看招行。招商銀行過去很缺錢,但沒有幹過損害原老股東的利益,我能感覺到招商銀行維護老股東的權益猶如維護他的客戶一樣,也許我們這些老股東都是招商銀行忠實的客戶,
兩次融資都采取了配股的方式,大家去看看多少家銀行采取了定向增發,我想說的是利潤的增長是會攤薄的。就是在缺錢的時候,招商銀行還做到了一個第一,而且目前在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中還是唯一的一個,那就是
在公司章程中規定每年的利潤30%用來分紅。3、從利潤結構看招行。根據中報,招商銀行
零售稅前利潤占比為38%,
非利息凈收入的占比營業收入的36.08%,對於懂銀行的朋友們來說,他們會知道這個數據有多重要,因為銀行長年被大家詬病只會吃息差,為了便宜理解,我用對公和零售舉例子。假如兩家銀行都是200億元的利潤,一家是對公180億元,零售20億元,一家是對公100億元,零售100億元,第一家公司要想零售業務提高到100億元那不知需要多少年的精耕細作,而第二家公司對公業務做到180億元是很簡單的,猶如馬蔚華說的只要肯給利息業務馬上就來了,大家看看招商銀行中報逆天的公司存款和貸款就知道。
4、從估值角度看招行。很多人都說,這些年招商銀行股價漲幅墊底,有業績中等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為原來的溢價買單。這句話我覺得還是挺中肯的,對於數據我沒有全面的統計,但我清晰的記得招商銀行相對一些銀行溢價甚至超過50%,所謂的大眾情人。那麽我們現在來看看招商銀行的估值呢,
昔日的大眾情人已經成昨日黃花,不但沒有溢價,還有折價,從市盈率角度看排在倒數,其實今年招商銀行是調節了利潤,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為招商銀行是最低估的,市盈率市凈率都最低。換句話來說,所有銀行股全部停牌,保持目前的價格,2015年招商銀行最低市盈率和最低市凈率都能排前三。
5、從互聯網角度看招行。2014 年上半年,零售電子渠道綜合櫃面替代率達94.35%,屬於全行業第一;率先推出微信銀行,擁有400萬客戶,保持領跑地位;招行手機銀行簽約客戶近2000萬戶;第一家推出全功能網上托管銀行,以後辦托管業務不要跑櫃臺了。第六屆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頒發
最具移動互聯網開拓精神企業獎,這一重量級的獎項以前只頒發互聯網企業,從未頒發給金融機構。
6、從未來發展角度看招行。目前的招行屬於因而待發的招行,由於
高級管理法的實施,資本金節省了好幾百億,未來還能節省,這不知要比每年付利息的優先股好多少倍。一體兩翼的戰略確立,管理層的決心和執行力我們已經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我想說的是,
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快速發展輪也該輪到招行了。7、從股權結構角度看招行。是的,招商銀行沒有絕對的大股東,招商局全部關聯股份在一起也就20%多;是的,招商銀行全流通,盤子太大炒不動;但沒有絕對的控股股東不是好事麽,不是有更多的
想象空間麽,2007年招行已經全流通盤子在A股最大,但不是銀行股中漲得最好的麽,不是說明
沒有大小非了麽?
8、從各種優勢角度看招行。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在爭私人銀行業務老大;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在爭海外業務,爭國際化進展,全資的永隆銀行優勢開始顯現,在財富管理領域,招行也是獨樹一幟;在信用卡領域,繼續領跑,雙十一信用卡哪家忙,連續5年在各家銀行信用卡中占比第一;權威機構調高招商銀行評級,海外低息發債;公司的品牌、美譽度、客戶粘度這些都不是大行能比擬的,更不要說其他銀行,品牌形象一直是標桿。在監管層或者概念角度看來,招行也是標桿,不管是自貿區、高級法、定向降準、滬港通等等,招商銀行總有她的立足之地。不想去例舉在國際上獲得的大量獎項和認可,就是一份年度財務報表,招商銀行都不知要甩出別的公司幾條街,最近管理層頻頻說的,招行這些年是不講成績的,講的是機遇,講的是問題,現有的優勢不值得去驕傲。我想說的是,
招商銀行不是各方面都最優秀的銀行,但從各方面看是一家最優秀的銀行。在這里,再把曼德拉的股市說完, 卡拉曼隨即對這種心態展開評論,他認為,這就是導致當時市場有些證券估值很高的原因:投資者對成長投資和趨勢投資策略的狂熱崇拜。這些奇異的投資策略強調的是公司業績的趨勢,而不是公司表現的絕對水平。卡拉曼說,根據這種思路,假如公司成長速度很高,那麽不管多貴都是值得的,而假如公司沒有成長,那麽就一文不值。並且,
投資者一般都趨向於跟隨市場趨勢走,喜歡對最近表現出眾的證券下註。他們通常憎惡最近表現不佳的證券。那些表現不佳的市場板塊和資產類別通常都會遭遇資金流出,而資金流出則進一步惡化下跌的趨勢。但是卡拉曼指出,從歷史的經驗來看,不受市場追捧的證券在一段時間的表現不佳之後,通常會立即成為業績冠軍;而那些表現很好的證券在一段時間的出色表現之後則幾乎總會墮入深淵。這些本來都是很容易預見的因素,但是人類的天性使得大部分投資者難以從中獲益,因為大部分投資者只記得最近表現良好的證券。
最後,用招行副行長劉建軍的話說,
一家銀行的競爭力也不只體現在某一兩款產品上,而是體現於綜合體系背後的精細化管理和運營能力。
兩融業務規則修改提速:合約期限延長至18個月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3746722
兩融業務規則修改提速:合約期限延長至18個月 來源:上海證券報
業界期盼已久的兩融交易規則修改近期獲實質性進展。上證報記者獨家獲悉,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及相關業務規則修訂已經獲監管層內部通過,
目前正在走簽發流程。其中,
開戶門檻調整及允許合約展期是本次融資融券規則修改中的兩大亮點。 某滬上券商融資融券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證金公司在近期組織各大證券公司進行轉融通業務相關培訓。與會人士透露,融資融券業務規則的修訂工作在經歷了多輪評估、修改和討論後,近期獲得監管層的內部通過,目前正在走簽發流程。
據悉,本次融資類業務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六大方面,業界最為關註的展期欣然在列。根據此前證監會及交易所分別下發的征求意見稿,將維持現行的合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的要求,但允許合約到期後,券商根據客戶的申請辦理展期,但展期次數不得超過2次,且每次展期的期限不超過6個月。這意味著,客戶融資融券的期限將由現在的不超過6個月大幅延長至
不超過18個月。根據現行規定,融資、融券最長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且不得展期,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顯得不夠靈活,也增加長線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此外,極端情況下合約到期集中也可能對市場造成沖擊。
兩融開戶門檻的調整也在本次修改範圍之內。據悉,
融資融券開戶時間擬從現行的在營業部辦理開戶手續6個月以上調整為從事證券交易滿半年即可開戶。舉例來說,客戶張先生,投資經驗已滿半年,想將賬戶從現行的A券商轉到B券商,根據現行規定,他只能在B券商開立普通賬戶,而無法開立信用賬戶,而在修改後的辦法下即可成行。
上述兩融負責人表示,融資融券業務規則修改恰逢其時。融資融券是近年才興起的創新業務,在業務開展初期,由於證券公司及投資者都沒有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相關經驗,為確保業務的平穩運行,所以對投資者準入標準、交易期限等進行嚴格限制,但隨著業務的深入發展,這一工具已經為市場廣為理解和認可,修改完善相關規則可以促進兩融業務的持續穩健發展。
不過,也有券商擔憂政策落地時間因近期融資行情太過火爆而有所推遲。某不願具名的券商人士認為,雖然周五傳出的監管層對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進行窗口指導系誤傳,但可能是監管層已經關註到行情過快上漲帶來的風險。
此外,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風控“升級”也在加速推進,有望與兩融辦法修改一同面世。根據此前下發的征求意見稿,監管層擬從控制業務規模上鉗住了券商的風險敞口,如券商自有資金融出余額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00%;單一融入方累計融資余額不得超過證券公司凈資本的10%。
截止12月5日,融資余額前六名為:$中國平安(SH601318)$ 168億元$中信證券(SH600030)$ 147億元 $興業銀行(SH601166)$ 113億元$浦發銀行(SH600000)$ 107億元$民生銀行(SH600016)$ 90億元$招商銀行(SH600036)$ 62億元
說說我投資招商銀行的教訓和體會(送給新來的朋友們)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4030231
說說我投資招商銀行的教訓和體會(送給新來的朋友們)
最近新關註的朋友比較多,很多朋友私信咨詢我各種問題,可能90%以上我都沒有回複,而且很多問題問得太實操,讓我更是
誠惶誠恐,唯恐給人錯覺和誤導。在雪球這一年多我是真實記錄了我的所得所想,真實記錄了我的實盤操作,不管對錯是非,我一直很心安,
這是真實的我。 一、先說說我的個人情況 1、我是2007年4月進入股市的,那個時候剛剛把工作穩定下來,畢業論文已經寫完,上崗要等到7月份,所以從父母那拿了20萬來投資,由於我研究生學的就是金融專業,而且2006年在某證券公司實業幹了一年的銀行研究員,再加上在學校期間一直以來都推崇招商銀行,也是我第一張且唯一的信用卡,所以必然想當然投入全部資金買入招商銀行。在那個瘋狂的年代,各種研報、各種消息、各種數據都認為招商銀行應該遠值50PE和10PB,100多億的利潤市值達到6000億,我在30元買入招商銀行46元非但沒有賣出,有點小錢還在加倉,美名其曰定投,
其實這個時候的投資完全是傻瓜或者韭菜行為。 2、2008年,金融危機來了,
上帝欲其亡必先令其狂真是一條萬古不變的真理,不但對事,也對人(後面會說到不要迷戀狂人)。作為一個傻瓜投資者,這一年接飛刀的一年,30元買,25元買,20元還買,跌倒10元沒錢了,傻眼了,不但將2007年的利潤全部吐出來,年底一結算,一共投入40萬了,市值居然不到20萬,虧損超過50%。
3、2009年,瘋狂的四萬億來了,上半年還在繼續加倉,股價漲上去不敢再買了,還是害怕啊。算上送股,一年應該漲了80%多,股價最高23元,年底股價是18元,一共投入50萬,還虧損20%,
回過頭來看,上述三年的操作是毫無章法的三年,感性多於理性,概念多於價值。 4、2010年,股災又來了,年初配股招商銀行,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大股東參加配股後攤薄的成本也要14元多。當股價下跌到13元左右的時候,相對於當年市盈率10PE、股息超過定期存款的時候,反複研究和考慮,決定動員父母將他們的100萬資金投了進來,當時的想法是招商銀行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不管是當期利潤,還是未來發展都讓我覺得很安心。因為要大額投入,考慮問題的角度發生了一些變化,開始惡補投資和會計知識,雖然現在看當時還是不成熟,但整體思維開始發生了變化,知道
不但要買好公司,更重要的是要有好價格。在這個時候,我開始關註其他銀行,尤其是當時極其便宜民生銀行,當時難以考慮了好長時間決定投招商銀行還是民生銀行,最後還是投了更貴的招商銀行,這可能跟個人倔犟的性格有關,也與個人更看好招商銀行有關系,也許有感情因素,總之如果當時這大額資金投民生銀行早就實現了盈利。也是從這年開始,工作也發現了變化,沒有以前那麽辛苦和累了,開始重視投資,也希望在投資上實現一些人生價值,這一年
有了當股東的想法,有了實業投資的想法,有了把投資當創業的想法,這個時候堅定了要一直投下去,只要這個企業發展好。
5、2011年股市繼續下跌,這個時候開始體會
股市定價是無效的,最起碼從我所學的理論上看是這樣,股市專治不服還是有道理的,註重思考,註重研究,這一年繼續加倉20萬左右,年底招商銀行股價是11.87元,市盈率是7.1倍,總投入應該有160多萬了,虧損在20%左右。
6、2012年也是一個看不懂的一年,上漲下跌也是不知道理,難道年底的上漲就因為郭樹清麽?這個時候更堅定了我認為股市定價無效的看法,雖然有很多經濟理論,不管是逆周期還是順周期,我還是認為股市定價無效,也開始
喜歡上了這種無效,覺得也許這就是人生獲取財富的一次大好機遇,在價格低位的時候不斷買入,陸陸續續小加倉,應該加了20萬左右,成本控制在11元,年底股價是13.75元,一共投入了180多萬,第二次實現了年底盈利,還是蠻高興的,而且市盈率降到6.5倍更高興。
7、2013年,又是悲催的一年,難道是因為郭樹清走了麽?通過學習和研究,更堅定了股市短期定價無效的看法,但
我更堅定長期會有效。2013年幾乎沒有加倉,將資金買了中信證券,等待招商銀行配股,那個時候兩者幾乎同價。
當股價下跌到股息已經超過定期貸款時,開通了融資融券業務,總體控制在30%左右。2013年招商銀行的股價是10.89元,我的股份超過20萬股,總體投入200多萬,虧損20萬,大約10%。
8、2014年是大家很熟悉我的一年,我的操作和實盤都在雪球公開過,很多操作也與大家討論過,在9月底10月初,經反複思考和討論,考慮到當時的股息超過7%、安邦一直在大手筆加倉、未來三年不會再融資、滬港通的到來等等,
決定將融資比例大幅度提高至90%(相對本金而言,大約200萬),融資價位在10.4元。後來在11月底得知安邦在瘋狂加倉,繼續融資買入5萬股達到42萬股招商銀行,融資價位在12元左右。目前相對於原始投入的本金而言,融資達到120%;由於股價上漲,我已實現盈利100多萬,目前的融資相對於本金為80%。
二、談談自己的教訓和體會 1、不要認為自己聰明。我覺得自己智商不低,情商也不差,但大家看我的過去就會發現,股市不是通過聰明來獲取財富的,聰明有時更會被聰明誤,不要想著去投機取巧,在資本市場,很少人因為聰明而發大財,要放棄自己比別人強的想法,最起碼你們
比機構要弱很多,在資金上、資訊上、專業上、數據上等等。 2、不要輕易融資投資。對於這個問題,很多朋友勸我,我知道他們的好意,很多人也有慘痛的教訓,我覺得他們說得很有道理,要是我在2007年投入大量資金並且融資不知會死多慘,那怕是2008、2009、2010年等都不行,這個東西
一定要因人而異,一定要慎重。對於我那200多萬的融資,
第一要說的是就是我現在盈利的全部虧掉,包括本金全部虧掉,
對我來說不會覺得遺憾,無非不能財務自由,小康還是有的
;第二就是我打算長期融資下去,200多萬的融資通過股息分紅和再投入我5年就可以還清,相當於
把未來的資金挪到現在來;
第三我的融資不會再加,最近在成本價加的幾萬股我會在合適的位置(20元左右)清掉,其實這部分加倉是非常特殊的原因,雖然從短線看非常完美,大抄底。
第四我對招商銀行可以說非常了解,對其充滿信心。
3、不要隨意波段操作。講個最近的真實案例吧,雪球里的一個好友,一直非常看好銀行股,資金量遠超我,互相交流也很多,也經常說他做波段賺了小錢,但是在今年上漲的過程中,他下車了,12元的價位被T出去了,那個後悔啊,這個時候再上車也不心甘,只有經歷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痛苦,在私信中給我留言的朋友不下20個是這種情況,股市中的經驗對未來是無效的,
一次失敗會葬送全部利潤,他們在空倉等待股價下跌,還會回到12元嗎?
4、不要跟風打聽消息。新投資者都是這個毛病,哪里漲得好哪里消息多就往哪里走,要知道大家知道的消息都是垃圾消息,要知道大家看到的研報都是垃圾研報,因為
一份好的研報是給收費客戶的,而且價格很高很高,我們是看不到的。我們能看到的都是趨勢投資的文章,漲了30%說會漲50%,漲了50%會說翻倍,沒有數據的實證,沒有嚴密的邏輯論證,只是一個幹巴巴忽悠腦袋的口號,這一點很多大神正在幹。
5、不要買入太多股票。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覺得很沒有必要。如果我想當投資導師,我想被別人一直推崇,我也會說很多分散投資的話,你去看看各位大師都是這樣說的,包括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因為這樣他們不會被別人口舌,這就是所謂的
政治上正確,我覺得實際無用,尤其是對於我們這點小資金,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小菜鳥。如果你是有心人,你會發現很多成功人士前期都是
在看好的股票嚴重低估時下重註而獲得成功的,比如戴維斯,包括巴菲特,對了,還有萬科的劉元生。給我的感覺,買自己
熟悉的行業,或者別人
說爛了的行業,或者這個社會極其關註的行業,因為這樣被別人忽悠的可能性極低,目前看,雪球已經把銀行股的底褲都翻了好幾遍。要是我提建議,買點金融股、買點地產股、買點能源股就可以了,絕不超過5只股票。
6、不要買入太貴股票。這個理論邱國鷺的文章說了很多很多,他比我專業得多得多,我不敢班門弄斧,說點我自己得直白感言。我的活生生的經歷告訴大家,就是再好的公司,價格貴了也沒有任何意義,從股市角度上看,
唯便宜是王道。招商銀行2007年的利潤100多億,現在的利潤是600億,大家去算算增長率有多快,但如果全倉在46元買入招行,複權現在也要 23元,解套恐怕還要再等等。
7、不要買入科技股票。完了,這篇文章肯定上不了話題。不多說了,確定性太差太差太差,從巴菲特、芒格、索羅斯、彼得林奇、鄧普頓到格蘭桑,卻都對科技股不感冒,
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未來先進。 8、不要買入五年新股。我有不少同學是搞
PE的,大家要知道上市到退出大概三五年吧,其中的奧秘自己去想,不多說,不砸人飯碗,看來也砸了。
9、不要輕易相信別人。股市沒有神,
只有利益。包括我經常宣揚銀行股的投資價值也是利益,我希望改變國人投機的習慣,希望這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希望價值投資得到回報,你不見我把未來幾年的錢都埋下去了麽,這就是利益,只不過早買的人成本比我還低,現在買的人成本比我高一點,再過一段時間他們更高,我是希望賺兩筆錢,一是公司利潤提升的錢,二是公司估值提升的錢,對了還有我埋的炸彈的錢。
10、不要迷戀狂人神人。這是股市中最可怕的,喜歡跟著帶頭大哥,喜歡跟風炒作,希望一夜暴富。我以前說過一句話,
死忠趨勢投資,賺不過領頭者,輸得最多的是反應慢的;死忠價值投資,會賺過領頭者,贏得最多的是反應慢的。這還是趨勢投資,要是
跟風,比趨勢還要慘得多。我是骨灰腦殘級別的投資者,屬於超長線投資者,在各位大神的諷刺和嘲笑中一路走來,但我發現只要和我交手,他們都死得很慘,雪球嘉年華網宿傲視天下,6月18日對賭網宿科技和招商銀行,網宿科技已經跌得找不到北了,要知道招商銀行今年以來並沒有跑贏大盤。12月4日招商銀行VS贏時勝,太給面子的贏時勝居然跌停;這里就不點名了,涉及到別人的利益,也許是很大的利益,證監會不作為害死人啊,無腦的人很多,韭菜也很多,
全世界看去沒有股神,好自為之吧。反正我知道狂人都沒有好結果,尤其是股市,很多人折騰不了太久,對了,要記住上漲50%和下跌50%是不一樣的,上漲1000%和下跌90%是一樣的,可憐的軍工B。
最後推薦雪球網銀行股的資觀點錦集(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0875136),並推薦給大家10位且經常發言歸為專家組的前輩和好友,在我這里是最高等級,我通過分組必看他們的文章,其他以後推薦。他們是:
@東博老股民 @那一水的魚 @唐朝 @ruibeier @草帽路飛 @處鏡如初 @陳紹霞 @Mario @mosesxie @NT_CLANNAD 哦,隨筆寫了一個半小時,倉促成文不好意思,有疑問大家可以隨時在我的回帖和我探討問題,
盡可能不要私聊,要是你覺得我靠譜,
贊助我一些雪碧我還是很高興的,要是送點小禮物我也很高興,誰叫我一直以來都是貪便宜呢。對了,經常回帖是一種美德,對於經常回帖的朋友我會加入
親密好友組,你有問題會優先得到回複。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