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九部委出擊醫鬧 傷醫之後法網難逃

不斷傷醫事件之後,在原本就工作壓力大的狀況下,整個醫務人員群體身心都受到了打擊,不願意從醫、棄醫現象出現,而缺醫的狀況也同時存在,如何解決這個惡性循環?

7月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綜治辦、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國保監會等9部門決定自2016年7月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1年的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按照“預防為主、標本兼治、打防並舉、健全機制”的原則,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鞏固前一階段工作成果,依法嚴厲查處打擊涉醫違法犯罪活動,確保醫療機構安全形勢持續好轉。

醫患糾紛其實在下降

醫患關系,作為一種人際關系的一種,原本是一種直接的、情感性的人際關系,卻存在了一種隱性的對持,導致傷醫事件不斷上演。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曾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在於缺乏溝通(大概占80%),由於醫院要維持運轉,必然要制定業務指標(不達到看病數量指標就扣獎金),換句話說,醫生看病人越多越好。先不論醫生的醫德問題或患者不尊重醫生問題,試想一個醫生半天內看50~60個病人,哪有溝通的時間?“排隊3小時看病3分鐘”,沒有溝通就容易誤解。醫患溝通越來越少,導致醫患緊張愈演愈烈。

“醫療機構是社會矛盾的一個終結點,醫療機構如果缺少國家財政補貼,需要逐利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大處方、大檢查的出現,以及醫療信息的不對稱,不斷上漲的醫療費用,進一步加劇了醫患關系的緊張。”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對本報記者表示。

這位醫生同時認為,在就診量每年都在上升,醫務人員不足的狀況下,醫生工作壓力大,同時患者對於醫學、疾病的科學信息獲知又少,就導致所謂的溝通不暢,使得矛盾加劇。但是醫改之後,這種狀況會有所改變。

隨著各種醫改措施的執行,醫療領域的格局已經悄然變化,基本醫療保障使得老百姓負擔逐步減少,分級診療也將解決看病難的問題。數字告訴我們,這種醫患緊張也在逐漸改變。

“首先肯定的是我們的醫患關系是好的,主流是和諧的。在全國診療量持續增加的狀況下,糾紛持續在下降。2013年全國診療人次是73億,2014年是76億,2015年是77億,醫療糾紛分別是6600起、6000起、4000多起,呈現逐年持續下降的情況。在診療服務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實現了三連降。2014年比2013年下降了8.7%,2015年繼續下降了1.8%。診療數每百萬人次不到一起糾紛。”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表示。

雖然糾紛在持續下降,但是每一起惡劣傷醫事件,傷害的卻是全國醫務人員的心。

“雖然對於醫療糾紛已經建立起了三調解一保險,但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規範,要突出法治思維和法治防治。”郭燕紅表示。

醫療機構是一個特殊場所,是承擔救死扶傷、保障人類身體健康的一個場所,國家法律法規禁止任何個人和單位擾亂醫療公共場所。為了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在2013年國家衛計委聯合11個部門打出了組合拳。

2013年,建立了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長效機制,設立了院內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司法調解、醫療風險分擔機制的制度。同時在二級以上醫院設立了警務室。這種長效機制也在日漸完善和發揮作用。

“醫療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醫療就存在醫療事故,但是法治思維和方式是化解糾紛的治本之策。必須積極引導患者依法維權,醫療事故走合法的渠道來處理,要求醫療機構加強人文關懷,院方應該把這些事情處理在萌芽狀態。通過人民調解,截止到2015年,已經建立了人民調解委近4000個,調解了7.1萬起。”郭燕紅表示。

傷醫之後法網難逃

每起傷醫事件,公眾關註的焦點只有事件本身,後續法律後果卻知之甚少,甚至於一無所知。但是醫鬧之後,並非無罪。

“王某因為整形失敗後,經調解達成協議,但是仍然到醫院起哄鬧事,打砸、辱罵、恐嚇醫務人員,被依法判決有期徒刑4年。這個刑期是比較高的。”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鄧利強在公布十大“涉醫犯罪典型案例”時介紹稱。

這是發生在2008年的事情,能夠知道這種法律懲罰結果的公眾確實甚少,眾多媒體在報道事件之後,法院的判決結果卻被沈入大海。

“因為司法流程比較長,所以一旦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媒體的註意力就轉移了,即使判決結果出來後,其公布方式也是在司法系統,並不是昭告天下,所以,導致很多傷醫事件的後果沒有被社會知曉,也帶來很多人認為傷醫之後無事。”上述醫務人員表示。

在這公布的10大案件中,鄧利強介紹稱,近些年涉醫違法犯罪案例,主要涉及以下幾類犯罪: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尋釁滋事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等。

“這次九部門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嚴厲打擊涉醫違法專項行動,是為醫師執業安全所做的努力,相信通過這一系列的打擊會促進醫患之間的和諧。”鄧利強表示。

據了解,此次專項將嚴厲打擊、依法嚴懲各類傷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擾亂醫療秩序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始終保持打擊的高壓態勢,堅決打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公安機關將嚴格按照《公安機關維護醫療機構治安秩序六條措施》要求,切實加大查處打擊力度。對醫療機構的報警求助要快速反應,果斷處置,堅決制止,特別是對正在實施傷害醫務人員行為的,必須采取果斷措施堅決制止,必要時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對非法攜帶管制器具進入醫療機構的,一經發現一律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對毆打醫務人員、嚴重擾亂醫療機構秩序的,必須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追究刑事責任,不得拖延、降格處理。

同時,人民檢察院對傷醫案件也將及時受理,加強與公安機關、審判機關的協作配合,快捕快訴。對重大涉醫犯罪案件要及時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對有案不立、以罰代刑、重罪輕判等問題,應當依法監督糾正。

法院方面,應當及時審判,依法準確定罪量刑,對於犯罪手段殘忍、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被告人或者社會影響惡劣的涉醫違法犯罪行為,要依法從嚴懲處,判決結果依法公開。四是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委托行業協會為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依法維權提供法律援助。

用法律思維和法律方式處理醫療糾紛

“四個字來概括:嚴打嚴防。嚴打涉醫違法犯罪、傷醫案件及時處理,對社會影響惡劣的要及時公布結果。嚴防: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我們要發揮現在我們對相關法律法規的教育,傳遞和震懾作用。對於涉醫的違法犯罪法律、條例,都有定罪量刑。但是如何使這些用案件來震懾公眾?如何讓老百姓依法處理?有調解、有司法途徑,依法來維護自身的權益。不能有任何理由醫務人員的人身造成威脅。同時提高醫療機構的安全防範能力。特別是現在急診、就診高峰時,如何預防糾紛的發生,加強人文和醫患關系,營造一個好的輿論氛圍。”郭燕紅表示。

為了更好地用法律思維和法律方式來處理醫療糾紛,國家衛計委已經把《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送審稿》已經提交,目前已經完成了征求意見。

2002年9月1日,國務院公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的賠償標準與《侵權責任法》不一致,使得很多醫療損害案件在適用法律方面存在爭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條例》中去掉了關於賠償標準方面的內容,釋放出加強與其他法律法規銜接的信號。

“新條例有很多亮點,既保留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一些好的做法,又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改善。把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的管控工作前移,對醫院投訴工作管理提出了規範化要求,重點強調醫療糾紛預防的作用,強調人民調解在醫療糾紛處理中的作用,強調醫療責任保險在醫療風險分擔中的作用。《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中的相關內容刪除了原《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醫療事故的賠償部分內容,解決了與《侵權責任法》等賠償標準不一致的問題。”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法制專業委員會委員樊榮表示。

樊榮同時表達了擔憂,在新的條例中也應該對患者的責任義務明晰,讓患者知道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才能更好地預防醫療糾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876

年輕“獨狼”肆虐歐洲:為何他們都難逃精神疾病魔掌?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周中,德國發生了4起同難民相關的暴力事件和恐怖襲擊案件。隨後德國警方宣稱,其中兩起的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疾病,一起的犯罪嫌疑人屬於“激情殺人”,而另一起年僅17歲的犯罪嫌疑人則在德國迅速的“自我極端化”。

歐洲的安全專家早就預見了這種恐怖襲擊的未來模式:越來越年輕的獨狼,通常不會超過25歲,患有精神疾病將展開襲擊,而且個人信息還並不為歐洲警方所掌握。

根據最近的醫學研究表明,在2000~2015年間發生的獨狼行動中,大約有35%的肇事者在心理方面存在障礙。根據德國心理治療協會方面估計,在德國的敘利亞難民中,一半都有精神有問題,在他們中有70%的人目睹過暴力,而50%的人則是暴力的受害者。

年輕獨狼的精神隱患

7月18日在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市,一名17歲阿富汗男子在火車上突然用斧頭和刀具襲擊乘客,造成十多名乘客受傷。隨後這名男子被宣布其住處擁有大量極端化材料,屬於在德國迅速的自我極端化案例。

不過目前案件的疑點在於,他有可能並不只是17歲,也不一定是阿富汗人。根據他的用詞,德國警方有專家認為他可能是一位巴基斯坦人,為得到庇護,在登記時更改了年齡和國籍。

隨後,一名18歲的槍手就在慕尼黑制造了槍擊案,且槍殺目標隨機。調查結果顯示,他不僅患有社交恐懼癥和抑郁癥,還曾住院治療兩個月,並服用該方面的藥品。

在7月24日,羅伊特林根則發生了一起惡性襲擊事件,一名來自敘利亞的21歲難民因感情糾紛,持刀砍死一名婦女,刀刀都砍在臉上、還在逃跑途中喪失理智,不僅砍傷五人,甚至還追著警車跑。警方稱這是一起“激情殺人事件”,該犯罪嫌疑人此前就劣跡斑斑。

而就在當天深夜,一名兩年前以敘利亞難民身份進入德國的恐怖分子在安斯巴赫引爆炸彈。德國當局隨後宣稱該敘利亞男子具有精神問題,此前曾兩次自殺,也在精神病院接受過治療。

不難發現,這些犯罪分子的共性在於他們的年紀是如此年輕。畢竟,經歷長途跋涉、艱難險阻,最終能進入歐洲的難民本身就呈現年輕化傾向。根據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署(BAMF)的統計, 2015年來到德國的難民大部分是年輕男性:近2/3的人是33歲以下的年輕人,分別來自巴基斯坦、阿富汗、敘利亞、厄立特里亞和伊拉克。

與之相承的是,在歐洲進行恐怖主義或暴力行為的犯罪分子的年齡也不斷下降。根據歐洲刑警組織的最新報告,在2013年,每6個恐怖主義分子中就有一個是25歲或以下的青年人;而在2015年中,這一範圍縮小到了每4個恐怖主義分子之中就有這樣的年輕人。 與此同時,這些年輕的獨狼還多患有心理疾病。歐洲刑警組織指出,大部分極端組織也非常重視促成年輕人的極端化,尼斯以及維爾茨堡的案件就揭示了這一點。

歐洲刑警組織還指出,盡管一些獨狼行為的促成因素包含意識形態問題,然而這些人身上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比如,尼斯的犯罪分子就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病征,並在接受治療。在2014年12月法國所發生的兩起類似手法的襲擊事件(均為開車在節假日撞向人群,隨後並試圖自殺)中,犯罪分子都患有精神疾病。其中在第戎的一名犯罪分子最終被確診為患有精神分裂癥,而在南特的另外一位則被認為是“精神不正常”。

根據最近的醫學研究表明,在2000~2015年間發生的獨狼行動中,大約有35%的肇事者在心理方面存在障礙遇。歐洲刑警組織的研究也指出,在加盟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之前,許多外籍戰士就已經被確診具有精神健康方面的問題。

內戰造成心理創傷難以平複

目前的各項研究中都指出,在持久的戰爭中,即便是逃出來的敘利亞難民,也難以平複心靈的創傷。2015年德國心理治療協會出具的報告估計,在德國的敘利亞難民中,一半都有精神有問題。在他們中,有70%的人目睹過暴力,而50%的人則是暴力的受害者。

土耳其方面出具的報告則顯示,超過55%的敘利亞難民以及過半數的敘利亞家庭認為他們需要心理支持。然而據估計,在約旦、黎巴嫩和土耳其,僅有5%的難民能得到心理治療。

國際醫療團隊(IMC)在對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和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進行分析後得出結論,這些難民中的54%存在嚴重的情緒障礙。聯合國難民署(UNHCR)也指出,“敘利亞人中最普遍,最顯著的臨床問題是情緒障礙,如:抑郁癥、長時間的悲痛癥、創傷後應激障礙和各種形式的焦慮癥。”在安斯巴赫引爆炸彈的就是一名兩年前以敘利亞難民身份進入德國的恐怖分子,他此前曾兩次自殺,也在精神病院接受過治療。然而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自我極端化的道路。

這令默克爾政府的移民政策再次遭到質疑。目前有超過20萬申請庇護被拒絕的難民滯留在德國,上述這安斯巴赫引爆炸彈的難民就是其中一員。此前鑒於不應驅趕國內持續戰亂的難民,德國出臺了相應的容忍政策。然而安斯巴赫的爆炸案令德國民眾心中的天平開始傾斜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221

燒錢不止盈利無期 外賣O2O難逃合並?

有著滴滴快的、58趕集、美團點評和攜程去哪兒的一年4場大規模合並的普及教育,以及2016年以來的美麗說蘑菇街、滴滴和Uber中國業務的合並案“接力”,如今的中國互聯網界似乎已經有能力足夠淡定地面對任何一場看似不可能的合並故事。

只不過,百度將旗下的外賣和糯米業務打包出售給美團點評的傳言卻還是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與此前更多是投資方多方撮合下才最終選擇合並的故事不同的是,相比美團方面的“沈默是金”,這一次合並緋聞的另一個主角——來自BAT的百度在合並傳言沸沸揚揚的檔口上相當主動地積極發聲否認合並。

然而,百度回應得越發積極,業界卻更加願意相信百度想要放棄糯米和外賣業務的決心,特別是在剛過去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力推“百度大腦”這項成果,反複強調百度已經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之後。

“百度自己定位還是技術公司,不是一個賣貨的公司。做糯米本身背離了百度的長遠戰略選擇。”電商分析師李成東這樣解釋道。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出售糯米和外賣業務給新美大的傳言至今,不管是否認還是辟謠,整個事件從頭到尾似乎積極主動的只有百度一家。

一位關註O2O領域行業並購的投資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百度將糯米和外賣業務出售給美團是假消息,“這樣炒作是為了賣高價格。”

百度還看中O2O嗎?

9月5日,百度外賣、百度糯米與美團點評合並的傳聞再度流出。這一次,傳言似乎更加有板有眼,詳細到百度外賣連同糯米打包出售給美團點評,且交易已經接近尾聲。

百度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隨後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否認了上述合並傳言。

事實上,一年前曾放話“年內超點評,三年內超美團”的曾良在近期不得不頻繁回應與美團點評整合的話題。

8月3日傳出百度外賣、百度糯米要與美團點評合並後,百度糯米方面主動出面稱百度糯米將打包出售給新美大的傳言是媒體臆測,報道嚴重失實。

隨後,糯米方面還貼出來曾良近期接受采訪時表達的關於合並傳聞的回應,其中曾良強調由於百度將生活服務當成了一個戰略性的工作,因此對百度而言,合並的前提是百度能夠控股或者成為大股東擁有絕對話語權。基於這一訴求,雙方底線很難達成一致,合並談判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只不過,這一點也被業界解讀為曾良是給美團點評開出了要價,即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百度糯米可以出讓。

但緊接著的9月8日,曾良又發內部信強調O2O的競爭是一場馬拉松,目前正處於中場換賽道階段,抵達勝利的終點要靠技術(能力)、人效(拼搏)還有資金(耐力),而這些正是百度糯米所擁有的。

此外,曾良指出O2O發展正從最初團購時代的野蠻生長,到如今正在以AI和大數據為主要驅動力,進入技術主導的智能時代,而這將是百度最擅長的。

參照曾良的上述內部信表達,不僅僅是糯米,整個百度對O2O依然保持著充分的耐心和堅持。

只不過,如今業界更願意相信的是O2O持續燒錢考驗李彥宏的耐心,如今百度已經放棄了對O2O戰略。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7月,百度內部開展了“航母計劃”,將百度糯米、百度外賣、百度視頻、百度音樂、百度文學、91桌面等曾經重金投入的業務分拆,獨立融資。

但後來的結果是百度音樂與太合音樂集團合並,百度文學10億元賣給完美世界。對於燒錢額巨大的O2O項目,即使李彥宏去年6月底特地給百度糯米“會員+”戰略發布會站臺,還放出“百度賬上還有500多億現金,先拿200億來把糯米做好”的豪言。

但一年後,百度的戰略重點已經轉向人工智能和金融。

9月1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集中全力推廣“百度大腦”,反複強調的重點是百度已經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而一年前的O2O戰略已經不再能贏得這位CEO的青睞。

“進入互聯網下半場,百度定義自己為一家技術創新公司,而不是一家O2O餐飲服務公司,加上幾個月前‘魏則西事件’,顯著削弱了百度盈利能力。”在李成東看來,百度做O2O虧損了很多,拖累了盈利,使得百度面臨財務壓力。

上周百度外賣、百度糯米與美團點評合並的傳聞再度流出之後,百度的股價在北京時間9月7日上漲6.34%。

“傳聞出來後,百度股價大漲,(說明)資本市場不看好百度做O2O。”李成東認為,百度自己定位還是技術公司,不是一個賣貨的公司,做糯米本身背離了百度的長遠戰略選擇。

但對於百度來說,如今的尷尬是,O2O一度被百度視為未來百度服務生態的重要入口。即使百度放棄了曾經寄予厚望的O2O業務,但是如今備受重視的百度金融業務一直需要一個高頻的消費入口,在放棄百度糯米、百度外賣之後,在O2O投資上並無太大“建樹”,如今從哪里給急需拓展用戶的百度錢包找到一個穩定的流量入口成為一個問題。

外賣大戰的下半場

百度打包糯米和外賣業務的傳言發展至今,美團點評方面一直習慣性保持著沈默。

不過,美團點評公司CEO王興近期的一次對外發言也被解讀為或許也暗示著膠著的行業競爭會有所改變。

王興近日在談到當前市場狀態時開始頻頻使用“下半場”,認為團購商戰在美團點評合並後已基本結束,外賣競爭依然激烈,但將在6~12個月內結束。

而王興的依據有兩點:一是互聯網人口紅利期結束,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二是市場玩家已經初具規模,到了為客戶、消費者和投資人真正創造價值的時候。

只不過,即使已經進入下半場,如今市場依然是一場拉鋸戰。即使王興對外宣稱除了外賣業務外,其他業務均已實現盈利,但合並之後成功掌握最大市場份額的美團點評依然無法在短時間內消滅主要競爭對手——百度糯米。

然而,即使王興認為依賴補貼、地推和融資燒錢的模式已經隨著上半場而結束,但是在外賣市場,由於百度外賣、餓了麽的存在,商家們依然擁有選擇權。

對此,曾良也曾公開表示,合並並不能解決生活服務平臺當前普遍存在的各種問題,如補貼、商家和消費者忠誠度低、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問題。

但對於美團點評而言,一旦拿下百度糯米和百度外賣業務,最為直接的好處是合並後更為充分地占有了市場的同時意味著擁有了定價權,也就贏得了正常化做生意盈收的可能。

而這背後,阿里巴巴打折出售新美大股份的消息給美團點評帶來新的資金壓力。有消息稱,阿里巴巴一直在出售美團老股,已經交給投行在賣,現在流出的文件,是部分機構打包給散戶的項目,目前進度已經達到30%。這對於融資已經進行到G輪,很難再找到大的投資機構入場的新美大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如果百度通過打包出售糯米和外賣業務加入了美團點評陣營,這對於阿里投資的餓了麽而言顯然並不是一個消息。

但是,如今重啟了口碑和入股了餓了麽的阿里日前還在繼續積極布局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近日,螞蟻金服和春華資本分別出資5000萬美元和4.1億美元,入股百勝中國。

不過,在李成東看來,阿里巴巴重新殺入餐飲,做的是支付而不是餐飲,目的是防範美團做支付沖擊螞蟻金服。“早在半年前美團合並大眾點評後,O2O餐飲服務市場格局就已確立。不管阿里怎麽做,打的是阻擊戰,不是圍剿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86

中概股回歸上演荒誕劇:粗暴“圈錢”難逃監管限制

中概股回歸的誘惑在2015年時膨脹到了極致。彼時A股市場掀起一輪中概股回歸熱潮,二級市場被借殼股也因此上演“烏雞變鳳凰”的神話,飛漲的股價不斷刷新紀錄。這讓垂涎巨額收益的股東們待到股票解禁時便瘋狂減持套現,身家變魔術般暴漲,留給投資者的卻是承壓的股價。

相較股價狂歡一浪高過一浪,借殼“回家”後的中概股們的基本面並未因換上“新衣”而有所改觀或者突破,甚至有些陷入更為難堪的處境。當泡沫破碎,這些個股的股價也大幅縮水。這不免讓市場質疑,中概股紛紛借殼回歸A股主要目的是為了圈錢套利。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分析師、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認為,因中概股題材較為特殊且A股市場缺乏相應標的,回歸對A股市場有一定的補充作用,但不可否認,有些中概股回歸並非是為了公司及投資者利益最大化考慮,而是為了套利。

估值差誘惑大 股東“急紅眼”忙套現

於2015年3月24日登陸A股創業板的暴風集團(300431.SZ,原為“暴風科技”)是第一個解除VIE架構、回A股上市的互聯網公司。該公司原本計劃赴美上市,但最終掉頭轉向A股市場,自2010年就著手準備拆分VIE結構,直至A股上市,歷時5年左右。這之後便陸續有多家公司宣布東歸A股。

已經在海外上市並退市回歸A股的中概股分眾傳媒也備受市場關註,其先是將目光瞄向了宏達新材(002211.SZ),但因宏達新材及其實際控制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使得兩者“聯姻”陡然生變,於是火速實施B計劃,與七喜控股(002027.SZ)牽手,並於2015年8月底發布重組預案,當年12月底宣告完成借殼上市。

在分眾傳媒推進登陸A股進程之時,於2014年7月份完成私有化的巨人網絡也在加快推進回歸A股的計劃。巨人網絡與世紀遊輪(002558.SZ)的“聯姻”契約簽於2015年9月30日,一個月後出爐重組方案。同為遊戲股的完美世界於2015年7月完成私有化,股票在納斯達克退市。2016年1月6日宣布重組方案,完美世界將把資產註入完美環球(002624.SZ),實現借殼回歸A股的計劃。2016年7月份,完美環球正式更名為完美世界。

在中概股私有化的熱潮下,股價長期低迷的學大教育從紐交所退市,通過借殼銀潤投資(000526.SZ)實現回歸A股上市,之後更名為紫光學大。而就在學大教育等眾多海外上市公司心動“回家”之時,中安消(600654.SH)已借殼飛樂股份登陸A股市場。

除了A股主板、中小創業板之外,新三板也成為中概股回歸的途徑之一,如:放棄境外上市拆紅籌的中搜網絡(430339.OC)、從美退市的世紀佳緣與百合網(834214.OC)合並登陸新三板、互動百科(835799.OC)拆除VIE結構、回歸境內資本市場。

境內外市場的估值差、已回歸股票暴漲的股價無疑成為中概股前擁後簇回歸A股的“誘惑”。暴風集團上市後連續拉出29個漲停板,股價由上市時的7.14元/股飆升到157元/股那天才打開漲停板,之後再用11個交易日將股價沖高至327.01元/股,至此也成為該股的歷史最高價。分眾傳媒自2015年9月2日複牌後連續收出7個漲停,在獲得證監會批準後又連續走出4個漲停板,股價最高時較複牌前漲超4倍。被巨人網絡借殼的世紀遊輪更是在複牌之後,股價飛天,在遊資的主推力下連續拉出20個漲停板。

從分眾傳媒、巨人網絡境外退市前和回歸A股後的市值和市盈率看,兩家公司市值和市盈率均出現了大幅提升。 分眾傳媒在美國退市時總估值35億美元(約220億元人民幣),當前總股本為87.37億股,總市值為1050.17億元,動態市盈率為25.94倍。在紐交所上市的巨人網絡私有化後股價定格於11.92美元/股,市值為28.56億美元,動態市盈率為16.33倍,而如今在A股的最新股價為73.30元/股,總市值達到1236.56億元,動態市盈率達到502.7倍。

股價飛天、市值飆升的背後則為殼買賣者及股東財富的急劇暴增。這也讓垂涎巨額收益的股東們一等到限售股解禁便急切減持套現,甚至有賣殼者通過減持實現身家暴漲。

借殼上市後的分眾傳媒於2016年12月29日迎來第一批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解禁,數量達到30.36億股,占總股本的 34.75%,按當前市價算解禁市值為364.93億元。而就在上述股解禁之後,分眾傳媒在1月9日、2月14日、2月15日頻頻現身大宗交易平臺,累計成交近70筆,合計成交3.84億股,占總股本比例約4.4%,合計成交金額48.31億元。而在大量大宗交易頻頻發生的同時,分眾傳媒近期的股價也頻頻承壓,相較於去年12月底接近解禁時約15元左右的股價,至今年2月20日下跌近20%,且2月15日開始該股連續兩日遭遇重挫。

此外,近期世紀遊輪也頻頻現身大宗交易。根據該公司2月10日公告,其中較大一部分是來自其前董事長彭建虎在1月20日~2月10日期間減持的4693萬股,減持均價為56元/股,套現金額高達26.28億元;彭建虎之子彭俊珩也於2016年11月減持了1457.23萬股。此次減持後,彭建虎父子合計持股 8434.78萬股,占比4.9999%。世紀遊輪最新股價為73.30元/股,這意味著隨著彭建虎父子的持續減持套現,其身價也有望進一步暴漲。而戲劇且諷刺的是,彭建虎此前當家世紀遊輪,身家徘徊在10來億元左右,如今將殼轉手一賣,身家卻飆漲。

基本面難堪 被指歸來為“套利”

而股東高位套現的背後,部分回歸A股後的中概股在基本面上並未顯示出較大的飛躍,有些甚至還走向了下坡路。這不免讓多方市場人士質疑,中概股借殼回歸A股上市,目的是為了圈錢套利。不禁讓人思索,中概股走上回歸路到底給了市場怎樣的指導意義?

暴風集團“曬出”回國上市後的首份成績單顯示,2015年度,該公司實現凈利潤1.73億元,同比增長313.23%,但這1.73億元中有1.04億元來自於轉讓子公司暴風魔鏡部分股權帶來的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比例為62.15%。而2016年沒有了大額投資收益之後的暴風集團業績被打回原形,甚至同比走向下坡路。該公司2016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935.1萬元,同比下降18.94%;同時對2016年度業績進行了預告,預計凈利潤在1735萬元~6932萬元區間,同比下降60%~89.99%。

在借殼上市之前業績就處於虧損狀態的學大教育,在借殼銀潤投資變身紫光學大之後依舊沒能改變業績虧損的尷尬處境。紫光學大1月20日發布的業績預告稱,2016年繼續虧損,凈利潤虧損在9400萬元~1.22億元區間,同比下降593.09%~799.54%。

回到A股市場化身世紀遊輪的巨人網絡,在業績方面並沒有實現突破,反而不及從前。該公司在2016年三季報中預計,全年凈利潤在10.15億元~10.62億元區間,同比上漲316.10%~335.36%。但借殼前的巨人網絡2012年~2014年以及2015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分別為12.37億元、13.12億元、11.59億元以及2.18億元。

股價飛漲、業績無改善甚至下滑,中概股回歸A股給資本市場普遍的印象是“套利”。“不建議中概股回歸A股,客觀上存在較大的套利空間,且從海外回來是否能取得更好的發展也沒有更多的市場證明。”一位券商資深人士表示。

在桂浩明看來,促使中概股集體回歸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境內外市場存在估值上的差異,特別是2014年以來股市活躍,屬於新經濟範疇的企業股票在市場上往往能夠獲得很高的估值,同類企業在中國上市比在美國上市,市值會大得多,“多數企業覺得在境外上市不劃算”;另一方面,美國股市實行註冊制,上市相對容易,但事中及事後的監管極嚴厲,除了時常受到監管部門聆訊以外,也常常會被諸如“渾水”這樣的以揭醜為業的公司炮轟與做空,並且不時陷入訴訟之中,以致有中概股在美國上市一段時間後主動選擇退市。

桂浩明認為,中概股題材較為特殊,而A股市場缺乏相應的標的,回歸對A股市場有一定的補充作用,且有些公司是因為受各種原因不能順利在境外上市而選擇回歸,並非全是壞事,但主要的問題在於大多數中概股回歸並非是為了公司及投資者利益最大化考慮,而是回來為了套利。

“中概股回來,主要跟回歸的目的有關系,企業都有選擇不同地方上市的權利,但是回歸應該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而不能是為了逃避監管或者是為了套利。”桂浩明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自去年5月份證監會表態“正對這類企業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引起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研究”之後,今年2月10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發表講話稱,去年初中概股回歸一度盛行,應認識到,在美國上市不回來,一樣也是服務國家戰略;另外,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標準不比美國等其他市場低。

這讓市場猜測,中概股回歸中國資本市場將受到限制。“這次比較明確,進行限制還是應該的。”桂浩明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02

2月美聯儲紀要的暗號:5月加息難逃 美元重回升軌

北京時間2月23日淩晨公布的美聯儲2月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們比意料的還要鷹派。

此前,2月2日議息會議後,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區間不變(0.5%-0.75%),符合預期。聲明中並未顯露任何“鷹派”表態,也並未對加息路徑給出任何信號,因此市場看淡加息前景。然而,2月15日,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中明確表示“等候太久才加息是不明智的,如果條件成熟,未來的每一次會議都可能是加息窗口”,令市場對3月加息預期“刮目相看”。

今日公布的會議紀要則顯示,很多投票委員認為,如果勞動力市場和通脹數據符合預期,則應該盡快提升聯邦基金利率。

“如果未來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的增長良好,以及通脹控制在預期或者好於預期的範圍內,或者經濟過熱風險增加,那麽加息會很快到來。甚至有可能考慮最快於3月14-15日的會議上加息。”KVB昆侖國際全球交易首席分析師魏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他看來,新的財政政策可能帶來的經濟增長以及推高通脹預期的潛在不確定性,令美聯儲加快采取行動的信心增加。

“3月加息是可能的,但我們認為5月4日加息的可能性更大。”牛津經濟研究所宏觀分析師Kathy Bostjancic對記者表示,鑒於美聯儲近期的鷹派表態和通脹預期升溫,其已將6月加息的預期提前到5月,並認為美聯儲可能於2018年早期開始考慮“縮表”。

3月和5月成加息關鍵期

當前市場的共識是,如果3月美聯儲出於保守而不加息(等待特朗普財政刺激落實),那麽5月其行動的概率接近100%。

之所以說美聯儲態度較為強硬,是因為2月的會議紀要中顯示,投票委員中,有很多認為,如果未來的勞動力市場和通脹數據符合預期或強於當前預期,那麽很快提升聯邦基金利率是合適的;有一些認為,及時地在未來會議上收緊貨幣政策將使美聯儲在未來擁有更多應對變化的靈活性;幾位委員則認為,長期名義失業率超調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在經濟增速可能快於當前預期的情況下。

紀要還顯示,美聯儲開始擔心此前較為鴿派的前瞻指引被市場誤讀。“如果情況發展順利,美聯儲需要比多數委員預計的更快速加息,來防止通脹壓力積聚。不過,通脹當前仍然低於美聯儲的長期目標2%(但美聯儲認為其會慢慢向目標靠攏)。有一些投票委員擔憂美聯儲對於‘漸進收緊貨幣政策’的表述可能會被誤解為每年只加息1-2次,並強調了政策溝通的重要性。”

更為重磅的一個鷹派表態在於,紀要提及,投票委員們普遍同意,應該在下面幾次會議上開始討論“縮表”的事項,例如“改變當前對於到期國債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BS)的再投資操作,同時應該討論如何執行這些操作,以及如何與市場進行溝通”。

Kathy Bostjancic對記者表示,一級市場交易商認為,美聯儲會等到利率回升到1-1.15%的時候再開始真的收縮資產負債表(4.5萬億美元規模),預計是2018年初期。

其實,從2月中旬以來,美聯儲官員便開始明確表示了加息並不遙遠。周一,費城聯儲主席PatrickHarke表示該央行可能將於3月加息,周二克利夫蘭聯儲主席Mester則表示不想在加息上等待太久,均呼籲美聯儲盡早加息。耶倫曾表示每一次會議都可能加息,但沒有指出具體的加息時間。

CME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走勢暗示,交易商預計美聯儲3月升息的幾率為22.1%,而上周一度升至44%。雖然美國經濟指標持續走強,但3月加息概率低於5月,這也是抑制美元持續上漲的主要因素。另外,市場也在等待特朗普政府公布承諾的全面稅收計劃,目前並沒有相關細節公布。

美聯儲也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財政刺激政策為其預測帶來了不確定性,但大部分政策使通脹預期存在上行風險。

美元重回上升通道

近期,美元則在震蕩盤整中持續上行。此前,由於特朗普的“移民限令”加劇了市場不確定性,從而導致美元指數一度承壓,最低跌至99.5附近。

截至北京時間2月23日14:50記者發稿前,美元指數報101.33,其在紀要發布前後表現為先漲後跌。

魏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看會議紀要的內容,從近期我們持續看到的美聯儲多位高官關於偏重加息必要性增加的態度,以及近期美元的走勢,早已經猜測到美國利率政策和紀要的大致方向和市場的真實反映。美元指數昨日先漲後跌,日內達到高點101.7,由於是明顯的前期高點阻力位置,價格順勢遇阻回落。美元第二次沖擊101.7失敗,短線回撤調整非常自然。”

在他看來,對於中短線交易者而言,“在1小時圖上,很清楚看到美元的短線上升通道,仍然保持的相當好。無論是圖中的粉色支撐線的支撐作用,還是60均線多頭區域的遊走狀態,都很清楚表明,短線內美元上行狀態保持的不錯。目前101.2左右的位置,是可以繼續看多的合理入場價位。不過如果跌破101,那麽短線調整需求同樣明顯,交易者順勢而為即可。”

從大方向上來看,“美元指數之前的重要低位99.5是很重要的支撐,而上方的日線阻力101.50目前正在經受市場的考驗。如果美元想要繼續強勢,101.5的位置必須闖過。”

未來,加息次數和美元走勢的關鍵主要有兩點——經濟基本面及特朗普任下的財政刺激力度。前者似乎已經得到了耶倫的肯定,而就財政刺激來說,盡管其需要時日,但根據特朗普上任後大舉簽署行政令的作風來看,其在競選時的承諾不會落空,“赤字經濟”將主導其任期。

總體而言,特朗普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兩大核心主張是減稅和基建。減稅主要包括下調個人所得稅率和企業所得稅率、投資稅率。市場憧憬擴張性財政政策將使得美國經濟增長加速,並且拉動消費、投資和商品價格,實現“再通脹”,進而迫使美聯儲加息提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54

A股難逃去杠桿陣痛,“五月賣跑得快”提前上演

一季度經濟數據雖然亮麗,經濟“晴雨表”卻連續下挫。

自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今年首季國民經濟運行數據以來,截至24日收盤,上證綜指已跌去116.54點。24日當天,上證指數報收於3129.53點,下跌1.37%,創出年內最大單日跌幅。

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第一季度數據不錯,但作為對經濟的提前反應,A股走低表明二季度經濟可能出現下探,“股市也可能是暫時偏離經濟的走勢。”

當然,A股進入4月中旬後的持續調整,也與監管層面繼續去杠桿、資金面持續緊張不無幹系。

連續下挫後未來將何去何從?資深市場人士認為,過去歷史經驗來看,4、5月份都是A股的傳統高位,“五月賣跑得快”的傳統智慧將提前應驗;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可能也已見頂。

隨著去杠桿繼續推進,A股6月底可能面臨另一個資金面緊張的關鍵時點,屆時可能難逃 “五窮六絕”的局面。

流動性壓力不容小覷

4月17日發布的國民經濟核算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9%,增速超出市場預期,工業、投資增速加快,出口貢獻由負轉正,經濟下行壓力有所緩解;4月20日公布的外匯收支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銀行結售匯逆差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分別同比下降67%和78%,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明顯減輕。

各項經濟數據都還不錯,為何A股會連續調整?

博大資本行政總裁溫天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近A股大跌的原因是:臨近4月底,投資者希望避開5月淡季的氣氛;市場關註監管一系列調控政策,擔心流動性大幅收窄。

在一季度經濟數據“開門紅”的背後,央行並沒有像以前那樣持續向市場釋放流動性,M2(廣義貨幣)增速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中央政治局會議,傳出的信號都是要大力振興實體經濟,並引導資金“脫虛入實”。

事實上,央行24日進行了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以及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且由於無逆回購到期,當日凈投放了300億元。這也是央行在公開市場上連續第五日凈投放。

然而,與A股創出年內最大跌幅相伴的是,債券市場也遭遇了期現齊跌的“黑色星期一”。其中,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6收盤跌0.48%,盤中一度跌0.61%;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6收跌0.29%。

銀行間現券收益率則大幅上行:10年期國開活躍券收益率上行6.08個基點報4.3225%,創2014年12月10日以來新高;1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上行4.01個基點報3.50%,創2015年8月17日以來新高。

上海銀行間拆借利率(Shibor)24日也全線上漲:隔夜Shibor報2.7157%,大漲9.94個基點,創2015年4月7日以來新高;7天期Shibor報2.79%,上漲3個基點;14天期Shibor報3.2410%,上漲1.2個基點。

當然,近期市場資金面緊張態勢有增無減還有其他原因,比如企業所得稅通常在年終5個月內匯算清繳,而4、5月份往往是企業繳稅高峰期,將對流動性形成大規模回籠效應。此外,本周央行公開市場還將有2500億元逆回購到期。

監管層去杠桿加速

除外部資金面趨緊外,“一行三會”嚴查各種杠桿風險,也使一些場內資金出現波動。

從嚴查“鐵公雞”到查辦“高送轉”,再到調查次新股爆炒,對於上市公司的各類現象,證監會可謂頻頻出招。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前不久就怒批,“10送30”全世界罕見。話音剛落,此前提出此高送轉預案的7家公司中有5家便火速調整預案。調整幅度最大的要數金利科技,由每10股轉增30股降至每10股轉增6股。此外還有4家原來擬“10轉增20”的也進行了下調。

證監會14日還部署了“2017專項執法行動”第二批案件,並明確表示將主要打擊炒作次新股和快進快出手法等惡性操縱市場行為,16起案子都已納入到了立案調查範疇。之後的首個交易日,次新股出現大面積殺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執行總經理楊德龍表示,次新股往往估值偏高,監管勢在必行,“監管層此次行動主要是防止一些資金利用次新股炒作來‘割韭菜’,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除了證監會,銀監會近三周已連發7個文件落實“金融防風險”,頻頻提及同業業務。於是,在監管高壓下,銀行收緊同業業務,引發市場憂慮。

不少機構認為,當前委外贖回跡象對債市情緒層面的打壓,其實高於贖回本身造成的實質影響。

中信建投分析師黃文濤表示,銀行對主動贖回委外尚未發展成一致行動,當前委外的贖回也主要集中於流動性較好、比較容易贖回的基金,預計大規模贖回潮短期內不會出現。由於銀行委外普遍面臨浮虧,提前贖回意味著虧損兌現,集中贖回則會擴大虧損,從監管以及銀行自身出發都是不願意看到的。

保監會對行業的整頓則更早開始,並一直延續至今。4月23日,保監會發布《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行業進一步加強風險防控工作,強化各保險公司在風險防控工作中的主體責任和一線責任,切實加強保險業風險防範的前瞻性、有效性和針對性,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維護保險業穩定健康發展。

關於去杠桿,新華社日前發表文章稱,一系列政策指向非常鮮明:嚴防加杠桿炒作和交叉性風險,減少資金在金融領域空轉套利,引導其進入實體經濟。這有利於中國經濟金融長期健康發展。同時相關調整也會伴隨著壓力和陣痛。當前部分金融機構對形勢變化存在一定的不適,有的產生了一些擔憂。過去一周,銀行間市場利率連續小幅上行,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持續調整,部分機構資金面承壓。這些並沒有影響大局的穩定,但其中體現的新動向、新苗頭值得關註。大方向明確,操作過程中把握好節奏、拿捏好“度”、引導好預期也很重要。

A股或現“五窮六絕”

對於A股未來的走勢,不少市場人士判斷,一季度可能是全年經濟的高點,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自然也需要提前反應。

上證綜指近日連續下挫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表示,當前面臨的總體情況是,經濟高點已現,通脹動力減弱,監管去杠桿進行時。此前國內銀行大幅擴張,導致地產和金融市場堆積泡沫,如果監管層不下決心去杠桿,後續美聯儲持續加息可能會戳破國內泡沫。

姜超還認為,銀監會上周對各家銀行進行現場檢查也表明,金融監管還在不斷升級。在經濟短期回升、金融監管去杠桿仍是主基調的背景下,貨幣將持續偏緊,“一行三會此次的監管力度遠超以往,投資者可以等監管細則落地後再進場博弈。”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認為,在熊市或震蕩市的背景下,4月份往往是A股的傳統高點,傳統智慧“五月賣跑得快”可能在A股提前上演。在過去的“慢熊”震蕩行情當中,2010年、2011年、2012年、2016年的4月份都是市場的一個階段性高點,而2015年5月則是最好的牛市末期的退出機會。

大型券商股發行H股,往往都能把握A股行情階段性高點,並且成功“高位圈錢”;2015年4月初廣發證券發行H股,多數券商股先於大盤率先見頂;當年5月底,華泰證券發H股之際,也是牛市末期的狂熱之時;2015年11月中,中金公司H股上市,A股最終在11、12月形成“雙頂”,之後便是“熔斷”行情;2016年10月,招商證券發行H股,A股突破3300點後就一蹶不振;國泰君安H股2017年4月11日上市之後,基本預示了“春季躁動”結束,也為本輪調整埋下伏筆。

A股到底會不會“五窮六絕”?上述私募人士認為,“一行三會”都在嚴加排查各種杠桿風險,這為國內股市和債市帶來較長期的震動,情況可能一直持續到排查完畢,市場依然需要時間消化。而到了6月底,A股本身可能又會迎來一個資金緊張的時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661

摩根大通在華首發“虛擬櫃臺”:效率提升、假貿易難逃

摩根大通在華啟動虛擬櫃臺(virtual branch),中國是摩根大通繼印度、印尼和泰國之後在全球範圍內推出該服務的第四個市場。這在國內中資銀行和外資銀行中皆屬先例。

提效率、減少人工幹預

虛擬櫃臺的設置避免了傳統意義上的實體網點,減少了人工幹預,並通過提高交易的處理速度和效率來縮短業務的辦理時間。此前,貨物貿易等跨境收付匯需要企業遞交紙質文件,從審核到資金到賬一般要經歷約一周的時間,且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審查可能也缺乏連貫性。

“虛擬櫃臺是一個交互平臺,被嵌入網銀後,它將為客戶以電子方式上傳、核對及存儲支持性文件提供服務,” 摩根大通大中華區資金服務產品主管兼中國區資金服務部主管顧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她解釋稱:“一旦文件電子傳遞過來後,我們的後臺審閱過完畢後,如果認為沒問題,就可以直接通過或實現資金劃轉,如果有問題的話,我們可以通過平臺來跟客人進行一個網上的交互,告知其具體的文件瑕疵,讓其提供更多詳細信息。”

“網站的操作頁面提供追蹤與查詢服務,方便客戶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查詢所有跨境商品貿易端對端流程進展情況。系統還會向客戶發送郵件通知,確保客戶實時了解文件流程的最新進展,”顧瑋補充道,基本一整套流程在一天就能完成,效率大大提升。

推動新興市場無紙化

前幾個市場的落實情況顯示,該服務在印度、印尼和泰國推出後,客戶數量增長顯著,摩根大通預計該虛擬櫃臺服務在中國的推出也料將引發相關客戶的興趣。

之所以虛擬櫃臺的推行地都在新興市場國家,這也有其特殊的原因。“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無紙化運作,也就說它們本來已經電子化程度很高了,因此就不太需要這樣一個特殊服務。但是新興市場仍在電子化的進程之中,例如,印度早前幾乎所有的交易都是紙質化的,因此這個服務就契合當下新興市場發展的需求。” 顧瑋告訴記者,紙質文件對於眾多客戶而言也是一個負擔,因此電子化渠道是大勢所趨。

“中國市場規模龐大,現金管理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當前中國企業正處於全球化發展階段,摩根大通全球範圍內領先的資金服務能力將幫助中國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有效地進行財資管理。我們相信這一新服務將促進我們為這一市場中的客戶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服務。” 顧瑋稱。

強化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

值得註意的是,該項業務的推出也有助於加強企業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審核。

“通過虛擬櫃臺,的確有助於加強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審核,因為所有資料全部都通過電子數據傳輸。通過該服務系統,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包括調取此前的數據進行真實性分析等,能夠有效提高審核效率、強化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審核。” 顧瑋對記者表示。

近年來,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外管局”)也多次表示,要在提升貿易便利性的同時,加強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此前也不乏轉口貿易項下存在大量通過虛假單據套利的現象。同時,如“鋼貿融資”、“銅融資”、以及“青島港事件”等一系列銀行貿易融資危局層出不窮,將“貿易背景真實性”這一問題推向風口浪尖。

可見,未來銀行技術方面的提升至關重要。除了“虛擬櫃臺”外,與其他國際金融機構一樣,摩根大通近年來不斷加大科技投入:2016年,摩根大通全球範圍內對科技的投入高達95億美元,其中約30億美元用於新技術的研發。2017年,公司資金服務部的技術預算預計將較2014年增加12%,投資領域包括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機器人、機器學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16

1號店時代落幕:走完磨合期 為何卻難逃邊緣化困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4/165121.shtml

1號店時代落幕:走完磨合期 為何卻難逃邊緣化困境?
俊世太保 俊世太保

1號店時代落幕:走完磨合期 為何卻難逃邊緣化困境?

一號店落寞的真正原因,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所處的電商競爭大環境。

來源 | 俊世太保(ID:lijun_taibao

文 | 李俊

淡化1號店其實早在預料之中

盡管京東很快回應稱這是雙方合作後進行差異化運營的體現,但被人發現“與合並易迅時的說法如出一轍”,逐漸變得“有名無實”的1號店似乎正宣告落幕。

201305141049492519

在2016年完成對1號店的收購之後,關於京東和1號店之間的合作外界並不多見,反倒是京東與1號店原有的擁有者沃爾瑪之間在供應鏈和O2O方面進行了較多的合作協同。沃爾瑪在此後則不斷增持京東股票,目前擁有其12.1%的股份,成為京東第三大股東。

對於1號店本身,更像是京東與沃爾瑪戰略合作的添頭,而京東也借助這次的收購清除了一個B2C電商領域的強勁競爭對手,避免後院著火。眾所周知,1號店的優勢在於商超品類,但隨著網上商超大戰爆發,1號店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京東對標天貓超市時的馬前卒,兩者之間的協同作用出現了大幅下滑。

因此,在經歷了1年多整合未果後,從京東的角度來看,1號店的核心價值就是商家資源了,本次京東和1號店最大的調整其實就是“將1號店的第三方商戶轉移到京東的POP平臺上。”

而從大趨勢來看,電商競爭正在呈現出寡頭化的特點,在天貓與京東之外,其他電商平臺如果是做大而全的方向已經很難有生存空間。盡管1號店和京東業務側重點不同,但兩者都屬於自營B2C電商,在供應鏈、物流,甚至是用戶層面都有著諸多重合,因此這也成為了京東淡化一號店的核心內在動力。

商超戰略性收縮背後的犧牲者

不過一號店落寞的真正原因,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所處的電商競爭大環境,那就是商超市場成為了京東和天貓直接交鋒的第一線。

f329509580e79d2_size524_w2400_h1600

為了提升消費者的購買頻次,京東將目標瞄準了快消品和生鮮市場。而在2016年初,劉強東更是豪言“我們要在三年內結束商超之戰,成為中國不僅僅是線上的,也包括線下的商超絕對第一。”

不過如今來看,結果似乎並沒有像劉強東預想的那麽順利。隨著天貓超市從江浙滬開始北上北方市場,甚至直搗京東大本營北京,京東已然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在2016年8月,京東完成對1號店收購後不久,天貓超市就曾宣布未來一年啟動“雙20億計劃“投入商超大戰;為了應對天貓的壓力,京東聯合1號店宣布投入10億在華東、華南地區,目的也顯而易見——阻擊天貓。

京東此時的目標非常明確,起家於上海的1號店在華東地區有著不錯的影響力,這可以成為京東超市深入該地區的尖刀。但在天貓不計成本的投入下,最終結果卻是1號店不僅沒有阻止天貓進軍在線商超市場,反而還讓自己陷入了市場份額持續下跌的窘境。

2017年對於京東來說是痛並快樂著的一年,一方面股價屢創新高,另一方面業務的增長也已接近天花板,商超市場成了京東未來的破局的關鍵,但同時這也成了其防線被攻破最薄弱的一環。隨著天貓以新零售的態勢進軍北方市場,京東既有的北方優勢市場也開始承壓。一個標誌性的關鍵節點就是“上季度天貓的GMV增速超越了京東”。

對於京東而言,收購1號店的戰略目的不僅並沒有實現,甚至在線上商超原本的優勢市場中也一定程度上開始受到了來自天貓的沖擊。戰略性收縮,將主要精力放在與天貓超市在北方的攻防中已迫在眉睫。此時1號店品牌存在的價值可以說已微乎其微。

從易迅到1號店,看京東投資的姿態變化

其實1號店並非京東第一家收購後陷入落幕悲劇的公司。在此之前,京東便在2014年通過與騰訊的交易,獲得拍拍、易迅、QQ網購等騰訊旗下電商業務。但就在1年後的2015年11月,京東便宣布關停C2C電商平臺拍拍網。

易迅名存實亡

而曾經一度與京東在部分地區拼到“一日三送“的易迅,由於與京東業務較高的重合度,如今雖然未正式關停,但也早已轉型所謂的“電商媒體化”,陷入被雪藏的境地。更早之前,2010年3月,京東就曾收購韓國SK集團旗下電商網站“千尋網”,此後開開停停,最終在電商大戰中銷聲匿跡。

2012年1月,京東收購日韓風尚類B2C平臺“迷你挑”,但此後更是陷入了兩家公司之間的口水仗和法律糾紛,最終落得不歡而散的結局。2014年1月,京東收購特價酒店預訂App今夜酒店特價,雖然酒店業務最終被停止,但加入京東的兩位創始人鄧天卓和任鑫卻一度得到重用,不過後者於2015年獨立創業,鄧天卓則一度掌管京東的O2O業務,並擔任京東副總裁,只是在2016年底後就再未在公開場合代表京東露面了。

如今回顧京東的並購投資歷史,成功案例並不多見,這種現象並非偶然。一方面,京東仍處於長期虧損狀態,在2017年才稍有緩解,對於被納入京東生態的項目,如果不是處於京東戰略的核心位置,很難得到有效的資源支持。

另一方面,這種支持不僅僅是資本層面,還有流量層面,電商是移動互聯網流量生態的重要終點,但更是流量消耗者。京東雖早已是中國電商市場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但通過京騰計劃拿到騰訊投資和微信流量入口後,京東仍要依靠京條計劃、京度計劃、京奇計劃等,花費大量成本從外界獲取流量。京東沒有像阿里形成那樣龐大的文娛生態,並沒有形成流量富礦,何況去給其他平臺賦能。

因此所有京東收購的電商平臺,最終都難逃被京東消化的命運,而這可能也是它們最好的出路了。而反倒是像達達這樣,與京東並沒有直接競爭關系的公司,被京東收購47%股份,並與京東到家整合的項目,成為了京東生態體系內重要的一環,承載起了如今為京東連接線上與線下的任務。

因此我們看到近年來京東在收購層面的案例也越來越少,投資成為了京東的主要資本操作手段,對於騰訊和沃爾瑪這樣的巨頭,京東積極地接受對方投資,以期能夠達成戰略合作;對於什麽值得買、達達這樣的項目,則是通過投資達成生態上的合作關系,形成協同效應。

對於京東而言,1號店更像是一種思路的轉變,構建有協同效應的生態才是收購的最終目的,而收購後如果不能夠實現有效地整合,或者帶去更多的資源支持,那麽收購的意義便也不複存在了。但問題是,對於京東而言,它在絕大多數時候更關註的,反而是對手——天貓。

1號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23

“黃金單車”大逃殺:燒了10億 卻難逃危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28/165395.shtml

“黃金單車”大逃殺:燒了10億 卻難逃危機
創業家 創業家

“黃金單車”大逃殺:燒了10億 卻難逃危機

曾在朋友圈刷屏的“黃金單車”酷騎單車正面臨著生死抉擇。

首發 | 創業家&i黑馬(ID:chuangyejia)

文 | 王妍

共享單車進入了殘酷的生死淘汰賽環節。對於這個“賽道”上的大部分選手而言,他們面臨的問題不是份額大小或者盈利與否,而是如何活下來。

正如此前創業家&i黑馬報道的悟空單車和3Vbike一樣,曾在朋友圈刷屏的“黃金單車”酷騎單車也正面臨著生死抉擇。

成立於2016年11月的酷騎單車,一度位列共享單車的第二梯隊。根據酷騎單車的官方數據,2017年3月,其總投放量突破40萬輛,排名行業第四。

在運營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因為押金難退的問題,酷騎單車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上一次被大家所熟知,是因為三個月前推出第三代“土豪金”版的共享單車。

那個時候,酷騎單車的創始人高唯偉曾透露,自己已投入近10億元,計劃年底投放1000萬輛單車,並出海進入10個國家。

遺憾的是,酷騎單車可能無法實施進軍海外的計劃。

從8月中旬開始,酷騎單車被曝出用戶押金難退還的問題。9月22日晚,酷騎單車發給員工一封內部信顯示,公司開始裁員。在信中,公司證實了資金緊張的問題,也透露出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營,為了不影響員工的正常生活,讓員工自願選擇去留。

1

(*人去樓空的辦公室)

在今日,酷騎單車在全國的16個分公司,各地媒體和用戶走訪的結果是,已經相繼人去樓空,而大量用戶反應仍未收到押金退款。有些用戶表示,自己申請退款的時間已超過2個月,但始終沒有結果,而正常的退款周期是1-7個工作日。

298元的押金,以及數十元的賬戶余額。“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是不能任由他們騙人” ,一位用戶在酷騎單車的貼吧里寫道。

於是上門“討債”成為他們不得已的選擇。

急著討押金的用戶

“26號之前再不退押金,我們就上街去搬車”,這是在裁員消息爆出後,因為拿不到退款,用戶在網上給酷騎單車下的“最後通牒”。帖子剛出來,有相似遭遇的網友,紛紛在下面跟帖留言。

比這個想法更讓人興奮的是,有人跟帖告知了酷騎單車總部的辦公地點——通州萬達廣場B座30層。直接去現場,成為大家能要到押金的新希望。

而在北京,能夠到達現場的用戶,也成為很多人羨慕的對象。

據一位酷騎單車的前員工向創業家&i黑馬介紹,用戶支付的所有押金都由總公司統一管理,各地的分公司並不經手財務。所以即使各地出現用戶討要退款的事情,“我們也無能為力”。

2

上午9點半,30多位用戶早早來到總部,終於有所收獲。得到成功退款消息的用戶,陸續趕來,有些人甚至是跟公司請假,並不斷和已到達現場的用戶溝通進展。

有些用戶獨自前來,有些人因為退押金,彼此在微博和貼吧里相識,提早聯系好一起趕來,並且還受到委托,替無法前來的用戶申請退款。

3

排隊、進場、報手機號和姓名。留下來負責善後的員工在電腦上操作申請,十分鐘後陸續就有人收到退款。押金原路退回,包括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個渠道。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麽幸運,有的人顯示退款不成功,需要等待。每一次沒能成功退款的消息從人群中散出,後面排隊的人就試圖不斷確認,到底怎麽樣才能夠保證成功退款。

其中一位用戶表示,“我們耗費了這麽大的時間成本,還是想把錢要回來,搬自行車就是一句氣話,像我要退400多塊錢,去哪里找那麽多自行車,再說又不值錢。”

從下午開始,之前用微信支付押金的用戶被告知無法在現場申請退款,因為通道出現了問題,只能暫時登記信息,他們得到的反饋是繼續等待。

放眼占據了半層樓的酷騎單車辦公室,用藍色隔板隔開的辦公區域已經變得空蕩蕩,只剩下幾把椅子和綠植。留在前臺的四名員工,在擁擠的人群里,格外忙碌。

除了不斷趕來的用戶,還能碰到前來辦理離職的員工,他們與申請退款的用戶擠在一起,等待辦理手續。

到了下午,因為討要押金的用戶的員工人數增多,現場變得更加混亂,開始有穿制服的人出現在現場維持秩序。而新來的人,已經被告知禁止上樓。

4

酷騎單車的前員工感嘆:“門前已經很久沒有這麽熱鬧了,上一次(這麽熱鬧)還是酷騎推出的’土豪金’共享單車的時候,當時一排排黃金單車被擺放在萬達廣場上。”

幫討押金的“黃牛”

酷騎單車出現押金退款難並不是第一次,而全國各地用戶在網上的退款需求,也讓一些人看到了關於退款的生意,做起了”黃牛“。

一位已經從酷騎單車離職的員工向創業家&i黑馬透露,此前就有員工收到過一條關於從退款金額里分成的信息。

“突然那麽多人來申請退款,我也覺得很吃驚,但我拒絕了。”

另一位地方分公司的前員工也向創業家&i黑馬表示,公司里曾經收到過消協的電話,督促公司給用戶退款。但實際在申請退款的過程中,卻發現有些用戶根本就不存在。

按照”黃牛“的計劃,他們幫用戶前來討要押金退款,每個最終能夠收到退款的用戶付給“黃牛”50元,而因為放款問題,他們希望能和酷騎的員工達成協議,共同分成。

在淘寶上,一家店鋪甚至提供了為酷騎用戶討押金的業務。他們給出的收費標準是,收取押金+余額的20%,即為代理費。

一位用戶表示,因為酷騎單車在最後的退款階段,需要先付清之前的欠款,才能申請退押金,所以很多人即使在得知很難拿到押金的情況下仍然選擇了充值,而最低金額是48元。

計算好價格後,需要給店家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註冊手機號,當時繳納押金的具體支付方式,以及押金和余額剩余的金額。

店家表示,從拍下開始算72小時可以要到錢,要不到會全額退款。

截止到今天,店鋪里提供的兩個鏈接分別有超過1000筆的交易。

“10億元的投入”

“收到裁員信息的那天,我還在跟政府談下半年的合作,工作計劃已經排到了十一月份。”酷騎單車的一位分公司負責人告訴創業家&i黑馬。

對於公司突如其來發送的信息,酷騎前員工馬濤(化名)並不吃驚。因為在他看來,公司的混亂已經不是一兩天,“遲早會有問題”。

“出現退款問題的不只酷騎單車一家公司,但是之前太高調了,所以一旦有風吹草動,所有人都來推一把”。馬濤表示,之前的高調宣傳導致了這次問題被無限放大,並迅速傳播。

這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在馬濤看來,公司出現這個危機,也是因為危機公關沒能做到位,而根本原因是管理和用人的混亂。

三個月前,高唯偉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曾透露,酷騎單車已投入近10億元,而這些資金都來自於他此前的創業和投資積累,他沒有進行過公開的融資。

報道顯示,從初中畢業後,高唯偉就開始工作,今年只有31歲的他,卻已經擁有很豐富的創業經歷。2006年,他代理和銷售手機卡,2007年創辦生活信息門戶網站及在線客服系統,2010年試水電商創辦悅購偉業,2014年創辦誠信貸,2016年成立夢想家國際創投,並於去年下半年進入共享單車領域。此前,他投資的某家遊戲公司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購,使他獲得500倍的收益。

“他之前賺到過錢,也可能是賺錢賺得太快了,沒有一個沈澱思考的過程。直接沖進一個新行業,大刀闊斧開始做,但是水平有限做不好。卻又一意孤行,導致了最終的結果。”馬濤認為,創始人對這個行業了解有限是一個致命問題。

高唯偉此前接受采訪時曾表示,自己要做的是共享單車界的“蘋果”。而現在看來,對於酷騎單車更緊迫的目標是如何能成功大逃殺,希望酷騎能夠活下來。

共享單車 酷騎單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986

網貸中介教父和他的上千門徒:年入千萬,卻難逃原罪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03/166750.shtml

網貸中介教父和他的上千門徒:年入千萬,卻難逃原罪
一本財經 一本財經

網貸中介教父和他的上千門徒:年入千萬,卻難逃原罪

他開創了眾多網貸平臺的貸款技術,他教出上千“徒子徒孫”,他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這個結局。

來源 | 一本財經(yibencaijing)

作者 | 歐拉 零和

年僅24歲的方雲,卻被稱為網貸中介“教父”。

他是最早進入網貸行業的中介之一,並開創了眾多網貸平臺的貸款技術。

他最早進行中介培訓,線上、線下教“擼口子”的技術,教出上千“徒子徒孫”。

如今,他的中介大軍散布全國,奪下網貸中介的半壁江山,他們打法兇狠,花招百出,業內將其稱為“方家軍”。

“方家軍”中的精英,年入千萬,創造了一個個暴富傳奇。

一個月前,現金貸行業突然剎車,方雲本以為“方家軍”會退出江湖,卻沒料到,真正的中介狂歡和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

01 初涉

踏上中介這條路,說起來也有些“命運”的味道。

大學期間的方雲,講義氣,朋友們來南京找他,“七日遊,吃住玩全包”。

生活費不夠花了,方雲就去做小生意,但零星收入,遠遠不能滿足他的揮霍。

2013年,全國“校園貸”寥寥無幾,只在零星幾個城市出現,其中就包括方雲所在的南京。

19歲的方雲,借了第一筆校園貸,1800元,半年後還2000元。

他發現,身邊很多學生開始借錢,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門好生意。

與其借貸,不如幫助別人借貸賺錢,他成為一位“貸款中介”。

貸款所需資料龐雜,金融機構和用戶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因此出現了中介大軍。

他們為用戶美化、偽造資料,“讓一個壞用戶,看上去是一個好用戶”,以此幫助他們繞過金融機構的層層風控。

當時的中介,主要集中在銀行、小貸領域,面對“網貸”的崛起,中介群體尚未覺醒。

而方雲是最早進入網貸行業的中介之一——他開始幫一家校園貸獲客。

他最開始的打法,就是撒傳單。

他花20塊錢,打印了200張傳單,招來了5個客戶,借出2000元。

而校園貸平臺給他返了兩個點,賺了40塊。

方雲覺得這事可幹,就把同學元朗、林爽也拉了進來。

此後,這兩個人成為他的徒弟,並各自單飛,在業內獨擋一面,成為“扛把子”人物——這是後話。

但很快,平臺返傭這點小錢,已無法滿足方雲。

他開始向借款用戶收取巨額“手續費”,“一開始是5%,然後10%,狠一點的,收20%、30%”。

他開了這個先河後,網貸中介就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獲客渠道,而變成了暴利職業。

2014年,市場突然爆發,校園貸在全國火熱蔓延。突然之間,方雲代理的平臺從一家發展成五家。

方雲的推廣方式更為野蠻。

他買了一輛車,開往南京各大高校,三個人往柱子、廁所和海報欄貼五種不同的廣告單,“每單留不同的手機號,但打過來都是我們接。”

早期網貸多在PC端辦理,客戶要到辦公室填資料,交服務費。方雲在一棟大樓里租了個辦公室。

每天早上一起來,他和元朗、林爽就坐到電腦前,一直操作到晚上10點。

“每20分鐘做一個客戶,收500、1000。”方雲將這種方式形容為“無腦賺錢”。來錢太快,刺激的快感不亞於吸毒。

三個人每個月至少有20萬的純利潤,且在不斷增長。“人生第一次覺得,錢不就是一串數字嘛。”

生意越做越大,方雲索性休了學,專心創業。

那一年,他21歲,剛上大三。

02 出世

“四處貼單”這個模式,方雲覺得實在是太慢了。

他想拉更多人進場,“場子熱了,行業熱了,大家一起玩”。

方雲一直認為,他是“網貸中介”的鼻祖。

這是因為,他開創了線上和線下的“中介培訓”模式,批量產出了成千上萬的中介,實現了中介的規模化。

方雲有七個微信號,加上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渠道的粉絲,有數萬人。

他通過發朋友圈、YY語音培訓、開線下中介大會等多種方式,線上線下同步招生。

第一次招生,方雲很小心,一人收268元培訓費,兩天招了100人。

第二次,每人收2000元。

此後培訓費一路上漲,2500、3000、3500……直到如今的19800元。

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方雲都在用他詼諧而極具穿透性的演講功底,傳授如何擼口子,如何用“野路子”獲客。

“你怎麽去女廁所貼傳單?你可以帶一只貓,假裝找貓,就能混進女廁所。”他花招百出,不斷“抖機靈”。

2014年到2015年一年多的時間,方雲大大小小培訓幾十場,人數上千人,這其中誕生了諸多中介大佬,包括湖南益陽的黃猛(化名)、三亞阿海等人。

“南京市場飽和了,我就讓他們去武漢、益陽、杭州、江西。”方雲甚至還教大家“如何培訓中介”,數十人的講師團撒向全國。

就此,徒弟又產生了徒子徒孫,在全國裂變繁殖,誕生了成千上萬的“方家軍”。

方雲此舉讓行業如同一座火山,猛烈噴發。

此時他發現,“我們培養了一堆競爭者”。但他無所謂,因為網貸行業的黃金時代來臨,用戶永遠多得做不完。

“做得最大的,買了別墅和車子,年入數千萬。做得半死不活的,一個月也有一兩萬。”

這些人大都出身貧寒,要麽是大學還沒畢業的學生,要麽是初涉社會的小青年。

他們意外踩上快車道,就此開始了一路狂飆的人生。

直到現在,方雲都一直在強調“順勢”的重要性,踩中了時代鼓點,才能夠跳出絕世舞曲。

在眾多的徒弟當中,“三亞阿海”是方雲頗為賞識的,因為他“足夠拼,足夠狠”。

中專畢業的阿海,曾在三亞做房產銷售中介,生意慘淡。看到招生廣告,他問方雲:“學費是2000,但我只有1000,可以學完賺了錢再補上嗎?”

阿海在線學了兩天,然後在三亞的十個專科院校四處貼單。

拿到的提成,刷新了他的三觀——做房地產中介,他每月工資不到2000。而在校園貼單兩天之後,他就賺了2000。

第三天,阿海就刷螞蟻花唄買了機票,去找方雲面授網貸技術。

所謂的面授,其實也不過是他看著方雲的團隊,實際操作放貸。

兩天後,阿海就學成而歸。

此後,他轉戰網貸大省山東,從月入數萬到幾十萬,一路飆漲。

而這樣的傳奇故事,在方家軍中,都不是什麽稀罕事。他們兇猛地攻城略地,獨立山頭,圈下了中介半壁江山。

而方雲,就此走上了“教父”的位置,每到一個新的城市,就有徒弟們蜂擁過來請他吃飯。

毋庸置疑,方雲給了他們一把通往財富捷徑的鑰匙。

03 失控

“方家軍”繼承了方雲的技術,也學會了他的“小聰明”。

但方雲沒有給他們制定“幫規”,為他們確立“底線”——很快,方雲就將發現,這是他最大的失策。

2015年,網貸變得異常火熱,方雲卻發現,一切都開始失控。

有一次,方雲去徒弟的公司,看到申請借款的長隊,從辦公室排到了走廊,到處都是抽著煙、等待借錢的年輕人。

有個女生告訴方雲,她熱愛旅行,已擼過了十幾個平臺。這次,她要借兩萬,去麗江。

方雲隱隱嗅到了失控的危險氣息。

而方雲的徒弟們,已不再滿足網貸中介的收入,他們開始玩更為瘋狂的“超利貸”和“倍條”。

他的第一個徒弟林爽,單飛後開始操作“超利貸”:借款1000元,只到賬700元,一個月後,依然還1000元,周息高達30%。

而第二個徒弟元朗,自己做了一個分期平臺,操作“倍條”,又稱“撕條子”。

這個玩法的利息更為驚人,借款一萬元,只到手7000元,一周後共還12000元,卻要打3萬元的借條。

一旦用戶逾期,中介立刻帶人找上門去,按借條要求的3萬還款。

因為元朗的玩法極為野蠻,“撕條子”撕得很猛,業內都叫他“任意撕”。

而方雲以前的小跟班“馬叔”,此後成為“倍條”中翹楚,玩法極為兇猛。

他善於揣摩人心,一直在思考,什麽時候中介最掙錢?

就是用戶理智全失,對網貸上癮,並失控的時候。

“借貸就像吸毒,如果他們完全被借貸欲望控制,中介就可以從中大把賺錢。”馬叔為了吸引用戶掉入這個陷阱,無所不用其極。

馬叔擅長“撒誘餌”。

這群年輕人講義氣,很好忽悠。馬爺會帶他去酒吧玩,點19800元的酒水套餐,並自己買單。

第二天,馬叔會再去酒吧——這次則讓年輕人請客。錢不夠怎麽辦?馬叔就會借給他。

而實際上,酒吧和馬叔早已勾結在一起,酒水只需付800元。

而這個年輕人,就如此被拉下水,陷入網貸的旋渦中,只能不停擼新的口子,“以貸養貸”。

就是靠著這些野路子,馬叔一年時間,就迅速崛起為當地有名的中介。

馬叔是“方家軍”的代表。無疑,他們身上都有類似的刻痕。

出身低微,學歷不高,突然從低谷躍至巔峰,他們沒有見過這麽多錢,也沒有想到,獲得錢如此輕易。

站在巔峰之時,他們忘乎所以,變得毫無底線,“有錢就掙,手段不限”。

此後,方雲接到了兩個徒弟被抓的消息。

徒弟給用戶7000本金,開了3萬的借條,逾期後,對方靠擼網貸還了3萬。

結果借條沒有撕掉,他們又找用戶要3萬,用戶受不了,報警了。

“方家軍”玩得“太野”,一些已經玩脫了。

一切都滑向了失控深淵。

04 分化

方家軍就此出現了分化。

一邊繼續沈淪,一邊洗腳上岸。

2016年下半年,小額現金貸市場開始爆發,那些被線下“超利貸”、“倍條”吸引的用戶,也都轉戰到線上。

而除了這些老用戶,一大批新用戶覺醒,也加入借貸浪潮中。

而中介大軍,幾乎都轉戰線上,“地下高利貸幾乎沒有生意了”。

一個月前,現金貸監管落地,為行業踩下急剎車。

方雲本以為中介大軍會暫時收斂、退潮,卻沒料到,這是新的狂歡的開始。

行業剎車,但借款用戶難以剎車,他們已被激活的借貸需求,已形成強大慣性。

這群底層借貸人群,開始重回地下。

“超利貸和倍條的生意,開始變得爆火。”方雲發現,他的徒子徒孫正在頻繁發“超利貸”和“倍條”的廣告,準備進行一輪瘋狂收割。

而只要借貸需求存在,中介就不會消亡。

底層的信貸被徹底激活,對於他們來說,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

地下的野蠻借貸市場榮耀歸來,此後的瘋狂,方雲已很難預測。

繼續“深耕行業”的方家軍,正在積極迎接他們的狂潮。而另一邊,一些中介卻選擇上岸,開始新的人生。

馬叔遇見了一個18歲的年輕人,穿著黑色皮夾克,打耳釘,發型很潮,他說自己的父母開工廠,家里有車有房。

馬叔就借了1.2萬給他,卻打了6萬的欠條,約定還2萬,但一星期不到就逾期了。

馬叔催收,往他“有車有房”的家里打電話。

一天後,他的母親來了,只有一條腿,還拄著拐杖。

母親扔了拐杖,跪在馬叔面前求他:“他爸去世得早,我在工廠食堂打工,老板你行行好。”

這一幕刺傷了馬叔,以前他看到的,是一個個不思上進的年輕人,他們透支自己的青春,爛泥巴扶不上墻。

他可以讓自己麻木,安慰自己“這些人該”。

但這次,他看到年輕人背後家庭的脆弱與無辜,他找不到理由為自己的麻木不仁開脫。

馬叔從此金盤洗手,“改做比較有良心的事情”。

方雲去西藏旅行,手機彈出來新聞:一位用戶因過度負債跳樓自殺。

他頭皮發麻,腳底發虛,拉薩的冷風讓他幾乎睜不開眼睛。

而此時,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依舊熱鬧非凡,徒子徒孫們,還在曬紙醉金迷的生活和網貸的狂歡。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潘多拉的魔盒,是方雲親手打開的。

回來後,方雲將自己所有的錢,拿出來準備“幫人上岸”。

他開了一個“不良資產管理公司”,招了一百多人,去幫助深陷網貸者逃離深淵。

方雲先教他們減輕債務。

“用番茄醬塗在手腕上,拍照片偽裝自殺,發給債主”,一般,債主會妥協,免去高息。

然後,他再帶著他們掙錢,慢慢還清債務。比如,去做淘寶推廣、發傳單等。

而馬叔開始用業內最低的利息,給他們放款,幫助他們走出債務危機。

馬叔將每一筆,都記在自己“積德行善賬本”上。

“如果善惡存在臨界點,通過不斷的積累,我就可以重新回到善的一邊。”馬叔說。

但很快,方雲就覺得這個生意再難做下去。

“幫人家借貸,貸下來,他們就心存感激;但教人家賺錢,活累錢少,他們就罵我傻逼,罵我騙子。”方雲發現,這幫人太難調教。

“明明稍微努力就可以賺錢,就可以從黑洞走出來,可他們總是想不勞而獲。”方雲也終於明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而馬叔也會從這群深陷網貸者中,挑選一些“渡”人。而挑選的標準就是“聰明、有誌氣、不懶”。

而他發現,其中最難達到的條件,居然是“不懶”。

三個月下來,方雲的新公司倒閉,“虧了70多萬”。

這大概是最諷刺的結局,拉人下水容易,但渡人上岸難。

方雲已難回頭是岸了。

他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這個結局……

方雲 網貸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0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